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设计理念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要使学生形成内能正确的概念,首先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即通过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有关内能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因此我创设物理情景,用水蒸气冲开橡皮塞的实验引入课题,以建立起对内能的表象,这是形成内能概念的基础.由于内能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讨论的,所以只能从大量的宏观现象出发,进行抽象概括,最后形成内能的概念。因此,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感性材料,可以降低学生对内能概念理解的难度,所以我还是做了扩散实验、拿弹簧引入分子势能、质量大小不同的两杯水、质量大小不同的两块木板说明分子数目,拿两个球模拟分子之间的距离、汤勺放在热水里等几个小实验,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不能只提供形成概念的事实依据而不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抓住内能概念的本质特征。因此,我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内能的定义,又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内能和机械能区分开来,找到两者的根本差别,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只有理解了内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才能知道为什么“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是错的,只有知道了热量是过程量,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错的,只有知道明白热传递的实质,才能明白为什么“高温物体吧热量传给低温物体”是错的,因此精心设计了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呈现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模拟动画等,为学生理解内能的内涵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一道反馈题也具有较好的典型性、针对性。
三、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学生如果没有理解内能的概念,单纯地从文字去理解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从教学效果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内能概念的学习上显得很生涩,对概念无从谈起。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本身来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这个概念的外延即泛指物体内的一切能量,那么它的外延明显就宽于热能。热能本质上指物体内部所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热能属于内能范畴,但内能不光包括热能。从概念间的关系看,内能和热能亦是一种从属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了概念的外延,就加深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容易辨析其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与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要通过比较,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不清,这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内能与机械能,温度、热量、内能几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学生只有认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准确地理解以上的概念.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中对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上文所述,内能的概念可以概括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的能量,而机械能可以概括成宏观上的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本质上内能是微观层面,机械能是宏观层面;内能本质上是状态量,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过程量,所以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状态量,温度不能“传递”和“转移”,但两个不同状态间是可以比较温度高低,反映温度差的,存在了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
五、学会运用概念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参与环境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的。今天,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环境设计教育改革需要较为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形势不相适应。环境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新兴学科,以环境规划设计、环境形态艺术、物质环境设计、大众行为心理等为研究核心,以策划、规划、设计、管理四个环节的结合,构成了环境设计纵向系统的整体。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四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约占总课程量的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约占40%,专业实践课约占10%。在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景观设计、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小品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为主线设置一系列专题设计课程,课程分类繁细,内容覆盖面广,各自独立,呈点状的板块式分布。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补充,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授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则指导学生在本门课程内分阶段地完成专题专项研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最终达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生态设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与教学体系,其设计教育发展程度较高。我国的生态设计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的生态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国外设计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培养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而肩负起重大责任。在环境设计教育中植入生态设计理念,应根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生态学、设计学、环境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需要的环境,最终体现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相协调的状态,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让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但是长期以来,环境设计教育受社会意识、经济压力、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体系。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环境,自然元素、自然气息和自然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日趋淡化,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诉求。设计师需要合理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顺应场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场地的各种资源,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环境,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因此,环境设计师应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庭院、绿化、水体等是否尊重自然、显露自然作为判断环境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建筑物、构筑物等矗立于环境中,称为实景,在此基础上给观赏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空间称为虚景,建筑物、构筑物等与其共同构成的环境空间能够形成虚景与实景的融合,也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应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虚”与“实”的辩证思想,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画、山水诗词的创作精神“求‘神韵’于‘大象’”是一致的。如地形变化多端的场地拥有特殊的地形环境,场地中往往呈现出某一地段多岩石、多沙土、多植物、多冰雪、多雾等现象,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那么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计可充分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岩石、沙土、植物、冰雪、雾等作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再利用阳光、风雨、微地形和微气候为环境空间营造意境。结语社会对环境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应针对市场的改变而与时俱进,甚至预见社会发展趋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思路是以动态发展、动态更新为前提的,这不仅是新形势对环境设计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能保持先进的教育,就无法保证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无从谈起对环境设计教育的贡献。
设计理念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然而学生却不知社会和市场为何物?学设计专业懂设计理念而不知设计最终做什么?这无疑是在质疑设计教育本身,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几乎要很长时间需要与市场磨合,甚至有些学生无法继续专业对接,距离之大,显然设计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深究原因,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专业的理解,漠视对市场的认识。课程设置严重缺失相对应的课程,专业教师市场实践能力不足都是问题所在。还有教育者不知设计应该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的需求类分和细化来展开设计对应的设计语言,进而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这些认识的盲区,都严重的阻碍了设计教育的准确定位,结果就只能流连在概念性的述说,或以绘画教育的方式来替代。让学生几乎不关注和具备发现市场问题的能力,缺少设计去寻找市场依据的主动,当面对复杂的市场问题时又没有精神准备,所以失态就在所难免。面对如此状况,设计教育该如何反省呢?我们都在教设计的方法与形式,让学生理解如何审美,怎样创意,如何表现,但却忽略了告诉学生为什么设计?创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设计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为什么的背后还牵扯到哪些问题?
现有的设计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科中心论为理论构建,以设计理念传授为主,强调“道”的重要,轻视“术”的掌握,多元学科渗透不够。设计赖以存在的市场也被放弃,完全违背应用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无视“道”与“术”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过分强调艺术设计所谓的“纯粹性”。中心任务就是做装横修饰和表现,教学沿袭传统的绘画思维进行,把一种自我感性表达看成是设计的归属,甚至部分学校鼓励那种把设计当成“”的倾向,忽视设计应该具有的市场性,背离设计所从属的物质功能原则,忘记设计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就成为必然。
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其原因之一,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学中自然的就会把以往的经验方式沿续下来,侧重的就只能是书本上的知识,在能力构建上容易忽略甚至放弃部分实践设计,从概念到概念。这一脱离应用学科规律的模式被不断复制,呈现为现今众多学校普遍的现象,其后果影响极深。突出的现象就是常遇到学生对部分专业课不感兴趣,仔细观察后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之间缺少白然衔接,很多教师无法谈及设计与市场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梳理设计依据是问题所在。特别是在详解细节时,不能一针见血,从市场需求来量化演绎视觉元素,以亲历者角度来看待问题,因而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发展。此现象日积月累又导致授课者底气不足,继而只能以司空见惯的方式照本宣科,这让学生更加厌倦专业学习,甚至逃课。
如何改变这些现象,首先是改变观念,尊重艺术设计的客观规律,分析多变的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未来需要出发,帮助建立市场意识。在这里仅就自己对教与学之间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做一个浅析,以便找到影响设计教学的真正症结所在。
1、学生变化
现今学生普遍受多元文化的浸润,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观念和意识有着明显的复杂性。聪明、易变、拟成人化、喜欢激情活动、偏爱快餐文化、善于接受新事物是其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缺憾,目标不明确,做事专注度不够,信心不足,生活上比较关注自己,团体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喜欢圈子、喜欢有多种类型的伙伴,但是不喜欢过于紧密地归属于某个圈子,希望保持自己在圈子里面的差异化选择自由。渴望短时间内实现目标,乐于自我表现和享受,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习方面极容易把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当成设计学习的根本,喜欢借用网络手段来丰富知识和了解信息,但常常又被手机和网络游戏所困,浪费较多宝贵的学习时间。生活缺少规律,习惯晚睡,上课时又精力不济。这些差异和不同是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2、双向缺失
艺术设计的学生,普遍是应急考试而进人学校,考前学习了部分绘画知识,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对专业设计的学习和了解,特别是刚进学校由于对专业理解的局限,基础的空白,极容易出现心理真空状态,没有明确目标,心情焦虑,难以找到着力点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还存在因文化考试不佳,才勉强学艺术的错误认识,原本内心激励的动力不够,学习变成一种无奈的选择。由于认识的偏离,容易导致注意力和兴趣点转向娱乐、电子游戏等活动上。加之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又没有家庭管束的环境,荒度时日便成为很多学生的常态。所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清楚认识艺术学习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更需要天赋和刻苦努力的精神。
教学模式的老化,师资结构的不合理,设施设备严重短缺,也促成了教学氛围的不到位和教学效果的堪忧。迂腐的教条标准,单一的教学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入学预热教育,从而使得本就迷茫的同学更加沉沦无助。这一切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无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教学盲区
不少学校指导思想保守,不同层次专业目标缺乏定位,更有无视自身教学资源和能力,盲目开设不具备条件的专业,不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无限扩大招生规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随意安排课程内容,课与课之间缺少逻辑顺序,以非专业眼光看待专业教学。根本上否定了艺术设计应用学科的专业特点,一味强调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考试。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是让学生具备将思想、观念、情感、市场等要素转化成文本化的能力,而这种文本是诉诸感官的形式,形式的创造又离不开对艺术技巧的掌握,所以培养这种技巧能力才是其首要任务,而考查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更应该强调多元呈现和物质创造,而不是蔑视艺术技巧。艺术设计作品首先是物,设计的创作过程就是对“物”的再造,通过其形式表达明确的思想和观念,艺术设计是心灵物质化和物质心灵化的活动。设计是受教育者将具体的艺术操作规程、技巧和自身的感受体验融合在一起,生发出新的情感体验,继而创造出新的意象。正是这一特质明显区分出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因此,清楚认识到这点非常必要。反之,势必造成学生创造和动手能力不足,其危害性必然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对应市场实际的需要。
4、观念的冲突
在设计教育认识上存在有两种纷争,一种是强调设计的纯粹性,也被称为流程派,隐而未言的目标就是那种高度理想化,黑白分明,按部就班的教学法。而另一种是组合派,强调设计实际的运用,打破固有的模式,坦然承认其功利性的目的,在学习期间就为学生们准备一份光鲜的记录,毕业后借此谋得一份好工作。对组合派来说,流程派脱离大众,曲高和寡。而对流程派来说,组合派浮华的教学充满铜臭味,浅薄而无创新。由此两种观念的冲突,无形中也影响教师观念的差异,势必在面对市场问题上会有不同的选择。就其两种观点而言,不管何种流派,应该两者兼有,切不可偏颇。设计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来选择,既不可对设计太理想化,太自我、主观,不切实际,又不可一味迎合市场,满足众云之说,结果丧失设计的创新立场。
5、设计故事
设计教育者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故事?这里的故事是指设计的经历。道理很简单,设计者必须亲身去经历设计,感悟过程中的隐形道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所在。解决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服务各种各样的客户,去战胜困难,感受快乐。把一个没有掩饰的设计过程告诉学生,才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是在教设计。如果教师没有这些体会过程,又怎能教懂学生那些设计背后的关联呢?绝对只能是空泛的说教,隔靴搔痒,注定不会赢得学生的掌声和尊敬。
请注意一个问题,部分教师也做了不少设计工作,有设计故事,但这些工作是否真正意义上是市场设计?是否经过时间的验证?更重要的是是否通过设计创造了价值?这点是评判故事质量的最终标准。
设计教师经历设计实践,一是检验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二是实践中可以验证理论正确与否?学生会为你既能讲出理论道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而折服,随之会心生敬意,这在教学中最具感染力,教学目的也更容易实现。如果身为教师却缺少亲历的设计故事,只能拿别人的故事来演绎。缺少切身体会,那绝对是件遗憾之事。学生会在心里反问“老师都没经历的过程怎么能准确的告诉我们呢?”这将大大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教学效果肯定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设计故事积累会逐渐转换成一种自信,这一心理特点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丰富的设计故事是自信的底色,随时可信手拈来,更重要是学生乐于接受以故事而展开的教学形式。当然设计故事需要精心梳理,要以“趣”传意。经验告诉我们将设计的道理藏于故事中,以故事充当媒介,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尽量用浅显案例来解析,用对应准确又充满趣味的故事来深化主题,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把教室变成一个互动舞台,从而推进教学目的实现。
6、专业之外
提升学生对市场的关注度,还应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考虑,告诉学生明确职业身份就是与市场磨合的开始,掌握设计能力只能算是拥有一种资源,还需要开发和经营。真正经历过设计历练的人,一定会对设计经营有深刻的感悟。过去在学校教育中很少去涉足此话题,接受的大多是设计的表现,艺术的伟大,如何当好一个螺丝钉等教育。殊不知设计要遇上比稿;方案修改数遍后被否定;根据市场局限改变设计创意;要看客户的脸色行事等令人沮丧的事。如何赢得胜利?绝不是设计表现得“酷”就可以完事,其中市场的关联问题和解决间题的方案,才是获胜的关键。学校应教会学生思考如何面对未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如何发现并激活参与竞争的自我特点,如何推销自己,理解客户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的设计等。当教学能够在学生意识中建立起这些区隔和能力时,就不会让我们再面对本文开始所提到的尴尬。
一、精心的课前准备是首要环节
正确贯彻和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必须对每一环节、每一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加以精心设计;对大纲要求、学生状况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前准备中英充分考虑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将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融合到教学方法设计中来,以便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我还特别注意做到:
1、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必须以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如《我和妈妈做午餐》这一课,设计“露一露,我来做”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尝试“择葱”“择韭菜”“打鸡蛋”等家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妈妈劳动的辛苦,从而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认真充分了解学生,特别是了解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让小学低部的孩子们坐足40分钟无疑是很枯燥的。孩子们个性较活泼,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让分成小小组的各组学生到别的小组那儿“窜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采用不同的手段设置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教师提供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调动智力因素,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通过播放《安全地玩》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图中小朋友们这样玩好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不能做。
4、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备一些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的方法。要不断变换手段来调节学生的兴奋点,减轻学生的疲劳。活动教与学的最佳配合,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要熟备教材、熟备学生、精选内容、巧用方法、科学严谨、灵活多样地把知识精彩地、艺术地、传授给学生。
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育实施的主阵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使教师实施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是关键。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发现。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始终围绕“保护天性、弘扬个性、完善人生”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充分显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设计实践活动,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舞台。学习不仅是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心去感悟,因此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春节逛花市》的教学中,巧妙设计“师生共同布置教室”这一环节,在《喜洋洋》的欢快乐曲中,师生一齐动手,贴春联、插花、摆“大吉”、挂灯笼、唱新年祝福歌,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孩子们如同真的在一个大家庭中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孩子们兴致高扬,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布置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重视直接经验,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去同学家玩》这一课中,让学生看录像,找出录像中到同学家玩的学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改正,从而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到同学家做客应讲礼貌,玩游戏应注意安全,再设计“我们去做客”这一课堂活动,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到别的小组那里做客,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当一名受欢迎的客人。
3、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合理设问,问题要有层次,有一定深度,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如新教材《春节逛花市》这一课设计“压岁钱该怎么花最有意义”,教师通过开讨论会,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将压岁钱存起来、买书、交学费、捐给希望工程”等方法,在讨论中,孩子们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认知已经不再停留在吃喝玩乐上,他们懂得将金钱和时间用到具有意义的事情上。
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目的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主体,也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质量。
4、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儒家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它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值得现代人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儒家的思想文化涉及道德、政治、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世俗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特别注重对人的关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其精神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概括。一是人本主义精神。就是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更多地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更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道德的修养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的一种精神状态。二是内圣外王精神。主要是培养人的奉献精神,是宣扬群体价值取向和培养一种救世主的忧患意识,能以天下为己任,以社会贡献大小论英雄的忘我精神。三是积极入世精神。就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体验,从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出发,领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生活中更注重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总之,儒家文化理念的精神已经侵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依然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
二、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扩展儒家文化理念的意义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是开放的,正面临多种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都难以取舍。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文化理念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理念中的特征。在眼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就是通过“绿色、环保、健康”为主题来进行设计的,它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儒家文化精髓中的礼,是中国文化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最集中的体现,它强调整以体秩序为最高价值取向,体现庄重之美的内涵,但在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通过视觉传达呈现出规范的秩序,让观赏者在设计作品中能感受到色彩表现上的朴素和浓艳、大俗与大雅的独特个性,包括在现代展示空间中随处可见的黑白对比和素雅色调都是受儒家文化中的礼的影响而留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仁,也就是对万物有仁爱之美,这是儒家生命价值观,也是儒家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现代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身内心修养的培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达到更高的视觉设计艺术境界。以儒家文化理念为依托,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教育的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三、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就是在现代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风格的定位即体现了时代特色,又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使其在设计艺术中更能展示强大的生命力。眼下多种风格并存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发展的必然格局,但也要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一定要坚持真善美的原则,将儒家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的构建,让其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中体现出应有的“美”。也就是说从传统儒家思想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即要吸纳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也要吸纳现代的美学精神,要在设计中协调出整体之美,创造出热烈之美,并将其内在之美传承开来。这也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育教学现代化发展形势所趋,渗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同时在教学创意中,也会呈现出怎样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的风格定位来。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风格定位上,要遵循儒家思想的美学精神,将传统艺术设计元素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设计风格来。如著名艺术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是取材于传统的凤纹,它巧妙地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当中,寥寥数笔却显得那么简洁有力,却能给人们一种舒适的飞行服务和安全保障的感觉,这也体现了设计作品风格定位的重要性。
四、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思维的培养
基于儒家文化理念下,人们如何对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思维进行培养,如何开拓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这也是目前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中扩展儒家文化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在展示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意识的传播还不是很积极,在培养学生儒家文化思想意识上还很薄弱,以致于学生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很难将儒家文化的精髓渗透到设计作品中去,使设计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看起来缺乏强有力的生命力。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意识和精髓不断地扩展到设计教学思维的培养中去。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儒家文化的内容形式,去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着重挖掘具有继承价值的艺术素材,学会把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元素进行分类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审美意识,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指导下能用独特的思维去树立自己的作品设计理念和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去多看优秀设计作品,了解更多的设计风格,并掌握先进的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不断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设计作品,使自己的视眼变得更加开阔,掌握的设计形态更加全面,并能对西方文化进行分解和还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这样设计出来的展示空间艺术作品才会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风格。例如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在他的作品中就经常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和儒家美学思想的精髓跟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结合,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处处体现儒家文化理念的“美”。因此,在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传承、融合和创新”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引导学生重新解读儒家文化理念,并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并将儒家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起来,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也只有在儒家文化理念的影响下,才能培养学生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又不失民族风格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思维能力,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来。
五、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展览会、博览会及商业展销中心如雨后春笋,这也间接地体现出展示空间设计艺术在我国各个相关产业受到关注的程度,其前景是极为广阔的。一个好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是展示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通过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融合、多元的格局,给人传递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美正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理念下的美学精神的真实反映。如今,我国高校对展示空间设计专业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展示空间设计作为一门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空间艺术设计专业在内容、时间、规模上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即具展览、观赏、文化教育的功效,还起到商务推广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传统儒家文化理论的指导下,萌发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展示设计艺术教学中要以不同的设计理念体现时展的脉络、特征,并将时代的精神、文化的观念,充分能反映出自然及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可以想象得到,在不远的将来,在儒家文化理念下,高校展示空间设计教学将以一种竞争、融合、多元的格局呈现出来。展示空间设计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寻求创新和求变,只有把主要力量放在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上面,使其形成相连的、内存的、互动的关系,最终体现出一种整体的作品展示效果。再说,在全球来看,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展示空间都具有历史延续性,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对各种文化的需要就越急切。这就要求展示空间设计应该努力去挖掘关于地域、民族以及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新的诠释和传承,这是现在及未来展示设计探索面临的又一大课题,也是展示设计向地域化或者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我国现代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长处,立足于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充分体现在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教学上来,用儒家文化理念中的精髓来指导展示空间艺术创作和教学。笔者相信在儒家文化思想下我国高校展示空间设计艺术将会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势学;目标设计
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在很多课堂上,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于分散,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笔者缀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夯实目标教学。
我们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来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意。因此共同探讨如何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亟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参与。
一、旧话重拾,理性认识和看待目标教学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教学的称谓是我国为强调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而称之。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研读新课标,厘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做到:
1.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教材,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一点,对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仔细钻研教材,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通过多次阅读课文,教师体会到晏子和楚王的对话部分应是本文最精彩,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共鸣之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自然就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晏子和楚王的精彩的对话,来体会晏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唤起自身的体验。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显然就是通过体会对话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这些,引导学生学语习文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2.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一 、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指导者
校本教研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校长要亲自参与制定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建立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组织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参与备课。校长应主动参与教师备课过程,实现与文本、教师的交流互动,从而熟悉教材,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意图,再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领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上的指导,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
(2)深入听课。这里的“听”包含两个层面的行为: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听课。听课的重点不仅要放在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贯彻了设计理念,是否实施了“以学定教”;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的状态与效果。第二个层面指的是倾听教师对所听课的评议,收集各种反馈信息,以便自己在评课时做参考。
(3)指导性评课。对评议要坚持客观性与指导性原则。一方面要肯定优点,另一方面要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看教师的教,从四个维度”观察:即①组织能力、②调控能力、③教学机智、④教案设计。二看学生的学,从四个状态观察:即①参与状态、②交流状态、③思维状态、④情绪状态。
(4)亲自示范。校长亲自执教方能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的预设才能科学合理。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才能驾驭自如。更重要的是,校长身在课堂,才能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成为学校课改与实践的领路人,只有校长敢于亲自示范,教师才能信服,指导才会有效。
(5)专题讲座。校长可结合自身学习、研究的感悟,围绕学校实验课题或教师急需的有关方面的理论,在理论层面上对教师进行指导,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二 、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
校长,应该积极创设“校本教研”的土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成长提供服务,做好组织工作。
(1)参与“校本教研”的活动。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组织者。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去“观课”,参与“议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评价,而是一种引领和激励。校长与教师一起分析教材,探讨教法与学法,一起预设教案、一起进行评课议课,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动态,使自己的引领有一手原始素材。校长对“校本教研”的关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校本教研”才能正常开展。
(2)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氛围,是需要规则来保证。在制定学校的“校本教研”奖惩制度的前提下,校长首先要带头进行“校本教研”,做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使自己成为举着“校本教研”旗帜走在教师队伍前面的领路人,带动其他教师也来参与。为此,校长要重视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保证校本教研正常、有效地实施。同时,也发挥了校长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在校长的带动下,让教师渐渐地关注自己的课堂,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刊物,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3)追求“校本教研”的实效。教科研应是用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引领与指导作用,促进教师业务业能力的提高。为此,“校本教研”应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发挥其应有功能。将教师总结出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推广,整理好的教学案例与教学方案进行展示。同时,要鼓励教师多进行反思与总结,多写一些教育教学论文,这也是“校本教研”一种形式,而且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的发表就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之一。同时,我们也需要开展一些理论的学习,开展一些“教师沙龙”形式的讨论,走“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提高的路,促使教师尽快地成长。
(4)注重“校本教研”习惯养成。“校本教研”活动不要虎头蛇尾,需要建立长效和持久的执行机制。要制定“校本教研”计划,依据计划开展活动,进行相关的训练,促使教师循序渐进地积累素材和经验,养成“校本教研”的习惯,不再把教育教学研究当成一种痛苦的事,而是当成一种享受。我们要以“校本教研”的常规为抓手,开展“集体备课”、“读书沙龙”、“教学比武”、“教学论坛”等活动,形成学校自己独特的“校本教研”模式。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以平湖市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中职学段《网络营销》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分别采取篇名、主题和关键词三种形式的文献检索。
2.2问卷法。
笔者在开展研究之前对平湖市职业中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0份,学生问卷60份(每个年级20份,其男、女各10份)。教师的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学生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
2.3访谈法。
为了更为准确地掌握师生的真实情况,笔者采用随机性的方式对5名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2.4观察法。
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听课、教研活动)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5经验法。
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性提高途径与对策的提炼,并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1.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的以《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为篇名、主题及关键词的检索。在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下载与重点研读。剖析目前所检索到的文献,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而针对教学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着重对几篇涉及到《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设计的文献进行了研读。其中来自浙江省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蒋海珍在其所撰写的《将创业项目融入网络营销课堂教学中——“网络营销环境分析”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文中认为“传统的网络营销课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学为主,要求学生死记其中的知识点,并能通过定期的笔试考核。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营销’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一堆应付考试的工具。”同时也强调“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培养各种实用的操作技能。而具体到网络营销这门课,就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析市场环境,策划可行的商务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生的刘彩艳在其所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认为“网络课程的现状并不乐观,问题较多,主要有: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忽视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内容结构死板僵化,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教学评估。”当然,一些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这对于笔者研究教学设计提高的途径与对策有很大的帮助。如,《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教学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与开发》等。为了,能够明确研究目的,笔者也对教学设计的评价进行了文献检索。学者黄梅在《教学设计的评价范畴及其有效性探析》强调“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是指对教学设计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它是以对评价的反馈为途径,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诊断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总结性评价来检验、修正教学设计,并使该教学设计不断完善,从而引导教学设计沿着预定目标发展的一种行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诊断;二是对教学设计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出明确的规定。它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定、教学过程的观察、教学效果的测评,考查教学设计方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和落实情况,以达到对教学设计方案做出确切的诊断与修正的目的。林海亮,杨光海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适切性,教学设计越适切教学过程,其有效性就越高,在其指引下的教学活动效率就越高。反之,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相差越大,其有效性就越低,在其指引下的教学活动效率就可能越低。”同时其也强调“教学设计一般由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学习内容分析与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五个基本环节组成。这五个基本环节是决定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2.问卷调查。
通过研究前对10名教师和60名学生进行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问卷调查,使笔者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有了基本性的了解。这些数据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所用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主要的参考资源主要来自教材(教参)和网络,设计前对学生做到非常了解的教师有60%;而学生对于教师精心设计的课所感兴趣的有80%尤其是课堂导入环节学生比较关注,而对于教师是否关注自己的需求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透过这项项目的调查,为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教学观察。
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多次的听课加以教学观察,先后听了5位教师的课,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优点进行了汇总与梳理。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存在设计理念创新性不高,教师受传统思维影响较深。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有效地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导致自己的教学设计一刀切,缺乏针对性与差异性。有些教师在设计上存在为了设计而设计,做秀成分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环节主要有教师的课堂导入(开始的3-5分钟)、教学案例(小故事)及课堂评价环节等。
4.访谈结果。
笔者在对5名教师与10名学生的访谈结果中发现,教师希望提高自己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但由于自己工作内容多,设计能力等问题一时无法提高。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时并不买帐,认为其模式陈旧、无新鲜感,在教学手段上对于视频教学法非常感兴趣。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教学观察、师生访谈及教学经验总结等,笔者认为平湖市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理念上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要结合学生水平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做到优化与重构,在教学手段上要与时俱进。
2.建议。
2.1拓展几种提升渠道。
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上面不能等,自身要积极地去拓展提升的渠道。就学校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向本组老师学习,通过看教学设计、听课堂教学及日常交流方式加以提高自己。当然,走出学校,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教研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等形式提高自己。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我们有多了许多便利的途径,如QQ、微信、微博等。不仅如此,一些大型的交流论坛也是非常好的提升途径,因为这里除了即时交流之外,还有一些设计案例供我们鉴赏。总之,只有自己内心想提高,才会在行为上有所改变,等和拖是无济于事。
2.2掌握几种教学理念。
在调研中,笔者深深地感悟到一名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效与否,其所持的教学理念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理念。掌握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内容上。如果,挂羊头卖狗肉,其教学设计必然是华而不实。掌握教学理念,就需要掌握其理念的精髓,掌握其核心本质。当然,做到这一点,不是设计几份设计就可以做到的,而需要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反思以及践行的循环模式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区分哪些教学理念适合中职教育,因为中职教育尤其独有的特殊性。
2.3辨明几种教学方法。
随着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于推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下催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翻转教学法、微课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引导文法、大脑风暴法、分组工作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闯关教学法等等。但是,这些教学法都有其自己的适用对象及实施条件。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加以辨明。例如,翻转教学法,并非所有的课程或教学内容都适合翻转。我们必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2.4养成几种学习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习惯可以铸就一个人,不好的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同理,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而言也是一样。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教师要养成几种学习习惯。例如,资料积累的习惯于听课后反思的习惯。能力的提高是按照一定发展阶段加以实现的,而不同阶段中资料的积累、分析及积极践行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笔者也认为教师能在教学设计前要养成“我的教学对象是谁,我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我设计中我要做什么?我的设计还有无漏洞?”的思考习惯。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地理新课改;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地理新课改全新定义了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师生观,地理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理念的刷新,引发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向变革。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就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师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构建。
一、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块的新阐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运行前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教学过程制定蓝图,规定教学方向和大致进程,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有序的方案。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够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分两个模块进行:一是教学设计水平的评价,二是教学过程运行的评价,前者是静态的,但规划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是动态的,是对静态的教学设计的实施。
二、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思想
1.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渗透课程和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要着眼于地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指标设计来促进教师对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地理教育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四大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促进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完善教学设计要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掌握课堂教学技巧,达成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奠定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地位,确实为有效教学提供前提和保障,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标体现“为学而教”“以学论教”地理新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应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而建立起“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为学而教”即评价指标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考虑学生“学”法的认知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强调为学生重组认知结构,搭建认知桥梁;在知识的理解上,关注学生经历与体验,注重创设情境;在知识的应用上,极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或练习的机会;在方法上不仅教学生学会,还教学生会学的方法;在情感上,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好学、乐学、勤学。
“以学论教”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地理教育国际表明:2l世纪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活跃、责任应通过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中行为来显现和培养,生动而富活力的课堂互动景象,正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馈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生成状态、思维状态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六大“状态”全面捕捉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相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基于“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体现“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突破,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3.评价指标的陈述应具有诊断性、可操作性传统的评价指标内涵有着外延无限、“空、范、大”等弊端,增加了指标把握难度。我们认为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套可供比照甄别的价值判断标准,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则能事半功倍,达成评价的目的,起到信息反馈,改进教学的作用,否则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使师生产生抵触、厌倦情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方法、师生互动景象及教学课堂氛围等等内容进行达标衡量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或评价目标。根据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法,目标陈述应当可观察、可测量,能使教师根据目标陈述对学生标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同理,对地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的陈述也应当是具有可测量性的,应当用易诊断、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陈述与界定,即指标的陈述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实际观察、测量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论,亦即使参评人员一语读之可诊断,一笔评之可操作,如“提问设计具有启发性、激思性”。对于部分评价指标还可以“条件+目的”的结构形式作细致化的陈述,加强指标的易诊断性、易操作性(如例1、例2)。
其中“条件”是教师从学出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目的”则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或行为所发生的变化。
三、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教学设计水平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整的教学设计要素由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组成(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在后面单独构建)。其中背景分析常常是绝大多数地理教师教学设计中易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教学目标陈述模糊也是地理教师的共性,其陈述技术应体现现1受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目标法”“内外结合法”“表现性目标”三种价值取向的灵活性;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运用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基于地理知识属性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形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评价指标设计的重点所在。
2.教学过程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学而教”指标体系构建,从知识传授、理解、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基于地理学科特色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评价设计(见表2);“以学论教”指标从反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六大“状态”进行构建与设计。
在以上两大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自评比例应当最高,学生和同行评价次之,因为新课程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评,教师在反思中对自己进行评价,其真实性较大,故自评所占分数比例最高。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对教师的评价是全程跟踪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评价结果效度强,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同行或专家掌握教学设计理念和懂得教学规律,因此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教学法把握准确,但由于不是经常深入课堂,对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则随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同行(或专家)与学生正好在评价的侧重点上互为补充,因此他们所占比例相当。
关键词 “一例多境” “抛锚式”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结构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初是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为蓝本进行开发研究,现已拓展至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之中。该设计强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一例”展开,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这一“案例”中内含若干认知冲突,每一冲突又扩展为不同的教学情境,每一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又包含若干冲突,冲突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就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也被称为“锚”的消解过程。“一例多境”中的“一例”即为某一案例,它是整节课展开的基础,“多境”即为多场教学情境,皆围案例中的内容及冲突展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为:
1.1 “一例多境”中的“一例”
“一例多境”中的“例”为整节课教学设计的“锚”,一般为围绕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案例情境。这里的“锚”是借用抛锚式教学设计(anchored instruction)中“锚”的称谓。抛锚式教学设计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中的锚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确定这类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故称为抛锚式教学。”①锚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最初是由影像充当锚,这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情节,其次还有与主要情节相关联的次要情节,整个教学即由这些主要情节与相互关联的次要情节所组成。可见,教学中的锚也即主要情节为整个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教学中的其它情境皆是由锚所引发,围绕锚而展开。高中政治“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中“锚”的思想,每节课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精彩的“锚”,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是《文化生活》的教学,锚皆来自真实的“生活”,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与生活结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锚”显然是意义建构的中心。
比如,《经济生活》“纳税与征税”这节课的教学,锚是由“股民老张炒股的心声”FLASH所组成;《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节课的“锚”是由展示歌星“王力宏的一段演唱会”视频组成;《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这节课的“锚”,由当地发生的一例“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故事”充当。创设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捕获真实问题,生成认知冲突,情境创设结束,紧接着的是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为后继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1.2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
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教学设计皆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作为锚的案例创设,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课堂开始时的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另一重要的教学功能则在于制造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内容的施教、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准备。这里的认知冲突即“一例多境”中“多境”的创设依据,每一冲突即为“一境”,每一“境”皆要达成若干教学目标。下面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说明“例与境”的关系及其包含的认知冲突。这节课创设的“锚”为青少年喜欢的明星王力宏的演唱会片段。围绕这一“锚”,教师创设了三个认知冲突,每一认知冲突即为一教学情境,构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具体如下:
[情境一] 学习任务与看演唱会的冲突
小明是一名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他也十分喜欢王力宏,但是由于学习的原因,无法去演唱会现场聆听美妙的歌声,而小明又非常想去。请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小明没有去演唱会的现场,但是却能够比现场的观众更先听到明星的歌声?问题:
(1)为什么?
(2)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情境二] 停网络、卖电视与看电视愿望的冲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良莠不齐的娱乐节目,小明的父母为其健康成长深以为忧。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小明的父母把家里的电视卖了,网络停了,于是小明再也看不到“快乐家族”了,再也见不到“欧弟”了?他伤心到了极点!问题:
(1)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明该怎么样劝说父母?
(3)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劝说小明?
(4)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情境三] 父母只让看有选择的频道,小明却想看自己喜欢频道的冲突。
在成功劝说下,父母终于答应把电视重新装上了。小明如愿以偿了?但是,为了小明的学习,父母只允许观看CCTV-10科教频道。因为父母觉得上面的《百家讲堂》对小明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节目很风趣!
(1)你是小明你乐意吗?
(2)该怎么办?怎么样劝说父母?
“一例多境”中的多境,是由“例”也即“锚”中所包含的认知冲突建构起来的,而每一情境同样包含着围绕教学目标的认知冲突,教学过程中,认知冲突解决回应的过程,即为目标达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每一情境后面所附的问题即为认知冲突的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其基本结构由一个“案例”与多场情境组成。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比如其具有较强的借鉴与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该教学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其具有实践价值的原因,因为它也体现出了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
2.1 “一例多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教与学的框架,其基本框架是“锚”与“脚手架”,锚是教学展开的核心要素,它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则围绕“锚”搭建“脚手架”,围绕锚组织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合作学习。从教学设计的结构来看,“一例多境”完全符合“抛锚式”教学设计理念,它的“一例”即为“锚”,“多境”即为“脚手架”。从教学活动的结构来分析,优秀的教学结构应是清晰、流畅与完整,以一定的线索或逻辑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符合了这一特征与要求,比如“一例”包含了若干认知冲突,这些认知冲突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情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以“例”中的内容为素材,以认知冲突为线索,环环相扣,水道渠成,结构完整。
但“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又不是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翻版,它体现了“抛锚式”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思想,但并没有照搬该教学设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是一线教师多年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这些优秀教学经验思想恰恰体现了经典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设计的某些优秀思想比如设计真实的锚、围绕锚展开情境教学等,但又异于“抛锚式”教学设计。比如:抛锚式教学设计是西方学者以西方的课堂教学或培训模式为基础开发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它以现代教育技术虚拟情境,以影碟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述,这与我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其次,最初的“抛锚式”教学设计是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主,而“一例多境”是以政治学科的教学为主,所传授的知识属性完全不同,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也完全不同。
2.2 “一例多境”体现了情境教学思想
知识如果离开了它所生长的那种脉络和情境,它已不具备活性而具有惰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实现情境学习,无论是案例或是后续的教学情境,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或情境,真实或相对真实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从学习理论来看,“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实现的是情境认知,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学习。情境教学的机理或优势体现为明暗两条线:“明线意在通过语言或信息媒体营造的意境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文化的通道;暗线通过情境(意境)构造一个具象的世界,在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之间形成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其具有迁移力的认知结构。”②有研究表明,“在没有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即不会理解和迁移运用。”③情境教学的优势恰恰是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正是发挥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实现的是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建构知识来讲,情境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主体性的建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变换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2.3 “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所谓教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学科适切性、实践应用效果及其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高中政治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正如“抛锚式教学”设计理论可以应用于多学科一样,“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同样可以在多学科、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但对于高中政治学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为“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的典型特征是情境创设,这个情境创设要求真实、生动,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案例一般来自“生活”。选取来自生活中的案例对于高中政治必修教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四门课程而言,实在是非常方便。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是讲述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教师进行“例与境”的创设较为容易。
第二,就教学效果而言。“一例多境”教学设计在多位教师及多节课堂教学中应用,由于该教学设计情境教学特色明显的缘故,所以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热烈,真实生活中的认知冲突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级性。“一例多境”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所有的教学情境皆来自“生活中的案例”,每一案例都隐含着认知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紧密联系,步步关联、环环相扣。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众所周知,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至少出现了数十种有影响的教学设计专著,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恐怕也已有数百个。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教学设计模式实践操作性较差,特别是诸多教学设计模式并非针对我国班级授课制进行设计的,由于国内外班级教学形式相差甚远,所以国外学者开发出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国内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许多教学设计模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走进课堂。“一例多境”教学设计操作相对简单,较易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实用,再加上教学效果良好,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课程教学设计——‘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蓝志雯.论中学历史课抛锚式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2.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等级分类,论证建构主义理论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着重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提出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动态设计的理念,并就“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过程模型设计及教学反思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虽然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实施几年时问,我们也见到很多关于该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成果,但从调研结果发现,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我们以为,问题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培养问题;二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解渎与贯彻问题;三是教材与课程设计问题;四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问题。这里我们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上,主要从教学过程设计这个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出发,研究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模型。
1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等级分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对于世界的认识标准不是唯一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赞可夫)的教育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信息技术课程出现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识灵活性理论把问题分类为结构良好领域与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斯皮罗等人(Spiro—eta1,1995)按照学习达到的深度不同,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两个等级。初级学习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涉及的主要是结构良好领域问题;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联系,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而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问题。建构主义就是要寻求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学科是知识性与技能性高度结合的学科,其知识多是结构不良领域问题,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对它的学习主要是高级学习,也有一些属于初级学习与专家学习。对初级学习的内容,仍以传统的有意义接受方式为主进行学习;如计算机系统的分级菜单连续操作,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应用程序的功能等适合于接受方式的初级学习。而对于高级学习和专家学习的内容,则应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如探索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同时,实践证明对于大量可以采用接受方式为主进行学习的内容,如果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则效果更好。
2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2.1新课程视野下教学设计
2.1.1关于教学设计
设计,是指与某物品有关的所有因素,它的意图和计划,物体本身的质量、材料、使用和美观,甚至包括价格和生产它的方式(《什么是设计》一Anthony Bertram)。设计并不仅是一张图纸,而是一个过程。教学设计是设计的一种。
教学设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把课程设置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媒体教学材料作为教学系统的不同内容层次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狭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课程或某一单元、某一课时等较小的教学系统所进行的设计。这里研究的是狭义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习理论、教育理论的进步,教学设计的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三是“主导一一主体”教学设计。目前,国际上对自动化教学设计(AID)的研究正在兴起,而且已有一些较成功的系统问世。
2.1.2新课程视野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在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设计原则。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良好的发展;
(2)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教学活动;
(3)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强调系统方法的运用;
(4)教学设计具有个别化的特点;
(5)教学设计必须参照教与学的理论;
(6)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7)教学设计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2.2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念
(1)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领会课程标准分析教学需要。课程标准是承载新课程理念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新课程和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当然就是教学设计必须遵从的;同时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内容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
(2)教学需要的分析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关键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我们不能再以“教”代“学”,而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线,追求老师与学生教学活动过程的平等对话,实现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
(3)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在信息素养的三维框架内细化。要全面领会信息素养的内涵,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使信息素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中得以细化。过程与方法表征信息技术的探究经历与运用过程,这种过程性的学习超越了简单说教的局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能忽略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也要反对在一堂课中形而上学、牵强附会地“大而全”的做法。教师要树立“动态”设计目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
(4)学习养料的重要来源是学习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与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教材只是学习资源之一,是师生开展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真正从教材的控制和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拥有专业自主性和课程再次开发能力的研究者,具有动态组织教学内容的观念与能力。
(5)教学流程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多样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依据教学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使教学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也应把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过程理解为“动态”过程,在同一过程可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等等,甚至可把传统的与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使用。
(6)教学评价设计体现人性化的、动态的、发展的理念。教师要从传统的评价环境中走出来,主动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将评价作为自己的教育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教学过程的前、中、后反思设计,创新自己的评价模式。使教学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活动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应具有激励功能。
研究表明,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例如,传统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教”的设计,相当于课前准备,它的内容是预设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强调教案的忠实执行;而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的主体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设计都体现“动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变通性。
3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
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者与学习内容是它的起点和关键。设计的本质就是依据不同学习者的特征、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就是对满足学习者从初始状态到新知识的获取之间的各种需要进行设计。即学习者有什么需要,就进行什么样的教学设计,这也就是所谓的“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相比,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的突出特点体现在其“动态”的理念上。首先,教学目标不是“静态”的,也不应是预设的,必须对学习者(包括兴趣、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风格等)与学习内容(包括内在联系、基点、内容类型与条件等)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分析,动态地、实事求是地确定,以适应地区差异与个性差异。教学目标动态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其次,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明确提出教学反思设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反思性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与存在的不足,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得出新的启发,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过程和自发教案,积淀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学反思有教学过程前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教学过程后的反思;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反思表,明确需要反思的各个方面,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结束后及时填写。详细的教学反思结构如图3所示:学生(包括兴趣组)把在预习、课堂和课后活动的反思情况反馈给科任教师,科任教师去粗存精分析利用,结合自己教学过程前、中、后的反思情况,或在科组内交流研讨,结合新观念的学习推广进行反思,提出新方法,集思广益,比较优选,推进教研活动的深度;或各自完善、提高,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新生代的“网络”正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外快捷、丰富的免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特点,使“网络教研”成为活动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开发网络教研平台便是我们利用网络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达到智慧与经验的分享学习,以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最佳选择。
一、学习――在点击中积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及时的深入反思、撰写的案例论文、以及教师的成长引领都需要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课程。许多音乐教师渴望学习,却苦于出去学习的机会是十分有限。当前的音乐教师是幸运的,处在这个信息时代,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可以天涯海角也咫尺!网络,架起了教师与知识的桥梁,及时地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导师的重大责任在于培养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怀抱德行和智慧的原则。”音乐教师要轻松应对一个新教育时代的来临,应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立足三尺讲台,我们如何获取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让改革的拍岸惊涛催生教师们参与变革的热情,尽快适应重大的教育转型?那就是读书,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先进思想、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吸收其中的养分。通过网络阅读获取信息、开阔眼界、借鉴经验、改革教法,以有效地补充学习,使自己更加善于思考,也使自己能从较高的理论视野去反思教学实践,去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二、交流――在互动中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闭门造车只能是失去和外界交流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而逐渐变得思维僵硬、孤陋寡闻。我认为,除了与自己周围的“师傅”学习和交流外,网络为音乐教师提供了的广阔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论坛、QQ、电子邮件、博客等网络交流形式的出现,拓宽了交流渠道,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增添了助推器。时下,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教学网站的论坛和博客都非常火爆,如音乐教学网、中国音乐教学网、洪啸音乐工作站等网站的博客和论坛里,都有许多新老教师,亦或是社会人士,在论坛上互相探讨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从而在交流中得到自我素质的提升。
以博客为例,它以“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独特,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博客的出现既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又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一致的交流形式。它顺应了作为“人”的社会往的需求,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与专家之间、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研讨能够更加经常、有效和深入,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而在一所学校中,音乐教师绝对是个小群体,网络无形中壮大了我们的群体。它能够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通过群组,许多教师可以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音乐教师可以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学生才艺、文艺演出等以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参与评论和指导。此外,我认为,加入了各种教学QQ群,也能为教师更好地与各地同行交流、探讨和共享资源提供方便。我们还可以利用邮件发送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课件、随笔等,向杂志社投稿。
三、展示――在共享中提高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与学过程中,微课程将成为支持学习者非线性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增强微课程组成要素间的关联性是支持微课程非线性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微课程要素间“低耦合高内聚”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微视频内嵌式交互功能的相关设计理念,并以微视频与测试题、辅助资源间深度交互为例,利用Camtasia Studio相关功能实现内嵌式交互功能,为渴求掌握交互式微课程制作方法的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 微课程;微视频;微课程组成要素;内嵌式交互功能;测试;Camtasia Studio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5-0058-04
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且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因此学习辅助工具、支架与路径、同步与异步讨论与协作、不同层次的练习与反馈及相关的学习资源等教学支持服务应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笔者所在微课程研究团队结合近几年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师微课程培训经验提出“CNU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微课程是由教学设计单、教学课件或实操脚本、微视频、学习指导单、测试题、辅助资源六项要素组成的课程学习资源。
目前支持微课程学习的网络平台,虽已注意到微课程内部各要素的组合设计,但微课程中讨论、测试、外链辅助资源等交互活动多需依赖平台跨模块实现[2],致使微视频、测试、外援辅助资源等微课程要素间时空分离,设计不当甚至会导致学习者产生认知冲突和学习迷航,扰乱学习进程、降低学习效果。本文就如何利用微视频内嵌式交互功能加强微课程组成要素间无缝链接,为希望自身实现交互功能的微课程设计教师提出具体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方法。
微视频内嵌式交互功能的设计理念
1. 微课程要素关联
微视频是微课程知识内容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呈现方式。但也因自身封闭性与单向性特点,很难与其他微课程要素进行深度融合,使得学习者需要在平台多模块间跳转进行线性学习。学习者先根据学习指导单明确学习任务,在其引领下观看微视频内容,观看完毕后再自主查看外援辅助资源,进行回顾式检测,最后将应答内容反馈到学习指导单中。以上是完整的线性微课程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微课程各要素是分散在平台各模块中的,学习者只能根据线性教学设计引导,一步步按序完成微课程学习。但事实上学习者的学习与思考过程是非线性的,微课程设计者应准确预设学习者将会出现认知冲突的内容,引导学习者实时回顾相关知识,并及时提供适度支架辅助资源与工具。微课程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3],但不意味着完全依赖学习者自主在平台中搜寻辅助信息或重新将视频内容反复学习。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思考特点,本文提出了微视频中添加内嵌式交互功能设计理念,以此减缓微课程组成要素间的时空分离程度,最终促进微课程整体实现“高内聚低耦合”,并支持学习者非线性学习过程,如图2所示。
2. 内嵌式交互功能设计
我国从2004年起一直对“交互”保持持续关注,2006年至2009年的关注度最高[4]。2005年清华大学开展的一项“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的调查中表明:“交互性”被排在影响与制约学习者学习质量诸因素的首位[5]。针对视频类学习资源,Koehler (2005)指出视频优化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内容、视频的呈现以及所呈现的故事的类型之间进行了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6]。
Martin?Merkt (2011)通过比较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学生是自发使用交互功能的,而在学习中微观使用视频比宏观使用视频更有效[7]。可见,交互作用对于视频类学习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视频内嵌交互技术的实现备受关注。
开放课程视频应该在原有资源组织方式基础上将非线性的资源与视频的线性特征相结合,为学习者创建适时与“信手拈来”的学习资源支撑环境[8]。对于具有开放性的微课程而言,可利用内嵌式交互功能加强微视频与其他相关资源的无缝连接。内嵌式交互是指微课程设计者利用微课程制作软件,结合学习活动设计,在微视频内部嵌入检测式交互功能或热区跳转功能以实现交互活动的功能。例如,检测式交互功能可实现浅层学习所用检测题,将其嵌入到微视频学习内容各环节;利用热区跳转功能可实现微视频与电子学习指导单间的外链指令,可通过测试题的反馈信息引导学习者外链到辅助资源进行知识巩固或扩展等。本研究将以微视频与测试题、辅助资源间深度交互为例,详细介绍微视频中内嵌式交互功能的设计理念。
(1)测试题与微视频无缝连接
微课程中测试题难度应根据学习内容由浅入深进行设计,测试题序列应根据内容间序列或操作步骤自顶向下进行设计;也可根据测试目的分为检测类、启发类、激趣类等。在微视频内嵌式交互功能的支持下,可以将浅层的测试插入到微视频相应教学内容阶段中,支持学习者实时交互、同步反馈学习效果,引导学习者定点回顾认知冲突所在的学习时间点。例如,检测类测试适合嵌入某一学习阶段的终止位置或整个学习内容的最终位置,起到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启发类测试适合嵌入某一学习阶段的起始位置,起到承前启后作用;激趣类测试适合嵌入至整个学习阶段的开始位置,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粘度等,如图3所示。
引发深度学习的开放性检测应保留在检测模块,用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深度讨论。
测试题设计原则——
①准确性:微课程设计者应注意题设与选项文字表述的准确性,以及准确预判学习者有可能出现认知冲突的地方并设置测试以实时检验学习效果。②匹配性:应注意测试内容与学习内容、测试弹出顺序与学习内容播放顺序之间的匹配性。③逻辑性:题目之间需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自顶向下的逻辑性原则。④启发性:即利用交互功能有助于增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也需避免灌输式封闭提问。在题设处遵循启发性原则,促使学习者高阶思考。⑤创意性原则:反馈信息不应只显示“正确”或“错误”,还应富有创意地巧妙引导学习者进行下一步学习任务。⑥适度性:测试数量需适度,每个阶段设1至2道不同类型测试即可,复杂类测试可根据学习内容阶段数量匹配设定。
(2)辅助资源与微视频无缝连接
在微视频中可添加热区式交互功能,实现视频内画面间跳转以及辅助资源与微视频的无缝连接。主要有两种外链方式:一种是在微视频中某一过程画面内添加热区,外链后跳转到相关后援辅助资源,并在辅助资源内容中设计学习者需返回微视频的相关信息,引导学习者回到微视频学习环境,进而完成下一步学习任务;另一种是在微视频最终画面内添加热区,外链后跳转到相关后援辅助资源,无需返回微视频学习环境,如图4所示。
后援辅助资源设计原则——
①有限性:设计者应提前预设学习范围,防止学习者出现知识迷航。②引导性:应明确告知学习者需要返回微视频并提供后续内容所在的时间点。③多样性:外援辅助资源可使用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
内嵌式交互功能实现方法
目前,多种数字化学习工具或软件皆可制作交互式视频资源或学习课件,本研究借助微课程制作者熟悉的图3 浅层测试题与微视频无缝连接Camtasia Studio软件实现上述设计理念。微视频三种内嵌式交互功能实现对系统环境的需求包括: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Camtasia Studio 6.0以上版本;IE、火狐等常见浏览器;Adobe flash player 16.0。
1. 测试题与微视频无缝连接实现方法
首先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功能,将讲解内容录制成.mp4或.avi常见格式的微视频;在录制完成的基础上,利用Camtasia Studio 8.1版本功能栏中的Quizzing功能,实现测试题与微视频的无缝连接。
第一步,确定时间点。根据分阶段的学习内容,在软件编辑界面的时间轴中,拖动灰色帧轴,选择添加测试题的时间点,检测类测试建议选择某阶段或整个微视频的终止时间、启发类建议选择某阶段的起始时间。
第二步,编辑测试内容及反馈内容。在功能栏中单击【Quizzing】,单击【添加测验】,输入检测名称;在【问题选项】中,单击【问题类型】下拉菜单,可设置多种选择、填空、简短答案、真/假判断类型,在【问题】栏右侧输入题型提示和题干内容,在【答案】栏右侧输入该测试的选项内容。
第三步,保存设置。所有相应测试题添加后,单击【Produce and share】,在【生成向导】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义生成设置】,选择【MP4-Flash/HTML5 player(F)】,【Options】选项勾选【Quizzing】,在【项目名称】输入文件名、【文件夹】浏览选择保存路径,单击【完成】,等待渲染。上述三步,如图5所示。
此外,Camtasia Studio 支持一个时间点添加多个测试题;可勾选【分数测验】向学习者反馈分数;可单击【预览】观看交互活动设计效果;问题类型中,多项选择类型支持单选和多选编写、填空和简短答案类型支持多个预设答案编写,所以微视频制作者在设计正确回答的同时,也应关注干扰项及多种预设正解的设计;单击【Produce and share】中的【测验报告选项】定制交互结果的发送方式,可将学习交互痕迹异步反馈给微视频制作教师,详细了解学习效果,如图6所示。渲染后在生成文件夹中,选中类型为HTML格式的生成文件,右键单击选择【打开方式】中浏览器选项,即可观看最终效果,如图7所示。
2. 辅助资源与微视频无缝连接实现方法利用Camtasia Studio 8.1版本中功能栏的【callouts】功能,实现微视频在制定画面无缝外链至辅助资源功能。第一步,确定热区添加画面。根据分阶段的学习内容,在软件编辑界面的时间轴中,拖动灰色帧轴,选择时间点对应的画面。第二步,添加热区。在Camtasia Studio编辑界面中单击【Callouts】功能,单击【添加标注】,在【形状】下拉菜单中单击【Transparent Hots】,如图8所示。
第三步,设置热点属性。针对外链并返回类:选中【Transparent Hots】后,单击【热点属性】勾选【在结束标注暂停】以及【跳到时间帧】,输入返回画面所在时间点,在编辑界面右侧【预览器】中调整热区所在位置、大小等,如图9所示。针对外链不返回类:在【文本】区设置字体、字号、字色、热区
关键词 输入、字体其他设置等,在编辑界面右侧【预览器】中调整热区所在位置、大小、旋转角度等,单击【热点属性】,勾选【在结束标注暂停】以及【跳转到URL】,输入后援辅助资源所在网络地址,如图10所示。另外,Camtasia Studio 6.0版本中编辑功能栏的【Flash测验与摘要】支持交互反馈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为微视频设计者引导学习者明确下一步学习任务或有意控制学习进度提供帮助。
第一步,确定时间点。在软件编辑界面的时间轴中,拖动灰色帧轴,选择添加交互所在的时间点。
第二步,添加交互活动组、设置跳转起始时间点。
单击【Flash测验与摘要】,单击【添加测验】,在【测验外观与反馈】对话框,输入【测验名称】、选择【答案数量】、在【如果正确显示】栏右侧输入正确反馈后呈现信息,在【如果不正确】栏右侧输入对于错误反馈后呈现信息,为学习者明确下一步学习顺序与任务、【跳转到时间】输入跳转到相应阶段的起始时间,单击【确定】后,在【问题类型】对话框选择问题类型,单击【确定】,如图11所示。
其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之类的教学问题,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我们对这些教学问题必然有一些思考,同时伴随几多疑惑.所幸读到陈柏良老师著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这本书,它以“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回答了中学数学“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极具借鉴意义.
研读过教育刊物及书籍上的很多文章,有部分文章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指导,经验性总结对后续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理论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以至于这些文章往往难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再者,一些文章过于注重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追求对各学科教学的普遍指导意义,缺乏教育科学实验和经典案例,就如本书后记所述的,它远离教学课堂,悬在空中落不了地,让人难以走近,更无法“触摸”.而本书却因“简约”而别具一格,我们称之为“简约”,并非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内容肤浅或空洞,而是以言简意赅的方式,批判性地继承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验和教学案例研究,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反哺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必然给读者们带来不断的共鸣与深入反思.该书也是作者发表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和《中学数学杂志》等数学专业期刊上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论文的智慧结晶与升华.
该书从数学课堂教学观、教育心理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及艺术的视角来阐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点,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感悟及案例来展现作者思维过程、对学科与课程的把握能力,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们能感悟到作者对数学教育的一些创新性或独特性的观点,例如该书在讨论“探究教学”与“讲授教学”的认知上,强调在“探究教学”中以问题为引领、思维互动的重要性,反对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的探究教学,在强调“探究教学”时,不能盲目推崇“探究教学”法或将该教学法极端化,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教学”在内的其他教学方法,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已有大量感性经验的情况下,讲授法就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这才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内涵所在.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领悟到这些书中的“不简单”之处.
怎样教好数学,不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具体的教学行为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研习陈柏良老师的著作,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不仅为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也对课堂教学上的不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课堂内容,课堂行为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文中配以丰富的实例,以教学中的重要案例为补充,让一线教师认识到自己课堂教学上的优劣之处,同时也指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至于我们常用的变式教学法,问题串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等,本书作者都有精辟分析,见地颇深,并有独到之处,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譬如本书在“教什么”这个问题之中,以《基本不等式》为例展开分析:就教材内容而言,学生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就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及价值观内涵来说,它是极其丰富的.那么本节内容应该“教什么”呢?陈柏良老师主张以知识为载体教思想,教方法.在得到重要不等式a2+b2≥2ab 并进行证明后,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揭示他的本质内涵:
[JZ]2 +2≥ 2 ×,
即两个对象(数或式)的平方和大于等于这两个对象之积的两倍.并以此为“本”与“源”,引导学生“生成”其他不等式.如两个对象为[KF(]a[KF)]与[KF(]b[KF)](a>0,b>0),则得到(即基本不等式:[KF(]ab[KF)]≤[SX(]a+b[]2[SX)](a>0,b>0)),如两个对象为x与2,则得到x2+4≥4x,等等.另外,由于这些不等式由母不等式a2+b2≥2ab“产出”,故其证明方法可从不等式a2+b2≥2ab的证明方法中自悟.由此可更明白不等式a2+b2≥2ab的重要性,并激发和引导学生对此不等式的多角度的探索:如在a2+b2≥2ab的两端分别加上其“右端”,则得a2+2ab+b2≥4ab,即(a+b)2≥4ab,故得[KF(]ab[KF)]≤[SX(]a+b[]2[SX)](a>0,b>0),两端分别加上其“左端”呢?这样用“对称思想”作指导,抓住并“放大”一个核心不等式a2+b2≥2ab,将传授知识与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让知识的产生那么自然,培养出学生今后独立去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这一点,无疑是我们今天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大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一种自然延续,其教育形态的本质是一致的,除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外,也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大学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可借鉴于本书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这有利于中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回想起《高等数学》课程的第一堂课,原本以为“函数”这节内容的教学是属于对中学数学部分知识的回顾,但“轻松”的教学内容却让人无法愉悦起来.“能用表格或图来表示函数么?”、“方程与函数有区别么?”、“什么叫做过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一片茫然,所幸个别学生能发现性地思考问题.再如重要的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一部分学生却只懂得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抹去了反三角函数可作为反函数内容教学与复习的经典案例之作用,也抹去了三角函数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的推导意义.知识的构建存在严重缺陷,倘若对乘法口诀都记不清楚的小学生开展探究式或启发式等教学,那么它的意义似乎不大,总的来说大学新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数学特征:(1)数学基础参差不齐;(2)他们对“定义”的理解往往过于感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于“呆板”或缺乏数学思维、对问题的讨论缺乏深入与创新性;(3)学习心态往往好高骛远,而又缺乏恒心与毅力.事实上,这些教育问题的存在是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反馈,同时也是对所有教师的一种鞭策,促使大家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