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业扶持计划范文

创业扶持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业扶持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业扶持计划

第1篇

IDC报告显示,云计算将在未来为中国创造4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中国已经步入云实践时代,基于云计算的社会化网络与应用将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希望微软云加速器将成为创业企业的加油站。”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说。

加速创业进化

今年1月以来,微软已经先后在美国、以色列启动了云加速器项目。5月23日,微软CEO鲍尔默访华时明确表示,要在中国建立云加速器,鼓励更多创业者使用微软云计算平台进行技术开发。

据了解,此前微软已有扶持创业型企业的BizSpark计划,此次云加速器将作为BizSpark计划的延伸,鼓励创业者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开发出能够运行在服务器、数据中心、Web和PC上的应用程序。

“云计算正在引发全球性的创新变革。微软云加速器以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帮助创业公司降低创业成本,专注于开发产品和服务, 并有机会通过加速器提供的丰厚资源,获得发展的飞跃。” 索马塞加表示。

借助微软在IT领域的影响力,云加速器计划内的企业将获得IT业内领导企业高管和微软内部专家的帮助,作为创业导师,并将对企业提供培训及资源。

此外,据微软相关人士透露,微软希望借云加速器让更多企业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但不同于风险投资的创业计划,微软并不要求任何创业企业股份。

十公司获扶持

在云加速器启动仪式现场,微软宣布了首批获得支持的10家创业企业,它们的创业方向涉及信息聚合、游戏社交网络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智能手机应用性能测试平台、企业商务协同等。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扶持政策;政策目标与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168―05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因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事实是,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享受资金扶持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提供培训指导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激励、引导和帮扶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此起彼伏,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目前侧重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创业扶持政策具有明显的应急性,并不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且人为破坏了大学生创业者与非大学生创业者之间的公平竞争,故本文通过研究浙江各地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中小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优化政府创业扶持政策资源的理论依据与具体建议。

一、现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的实施效果

大学生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意义:一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避免人才资源浪费;二可提高创业者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加社会财富;三能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然而,对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之路充满困难、艰辛和风险,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从各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扶持,其中创业扶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能否实现大学生创业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由此决定了创业扶持政策应当是综合性的社会政策,而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所谓社会政策性质的创业扶持政策,即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培育创业创新人才,引导和激发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促进创业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保护创业者及创业企业的合法权利,并最终提升全社会的创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但是,分析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多属于经济政策性质,其政策工具和目标相对简单,政策的功能与作用相对有限,政策效果仍停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

各地大学生创业情况说明,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我国大学生创业情况最好的浙江省来看,有41.8%左右的被调查学生身边有亲友在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创业上的方便,引导他们选择自主创业。而各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创业扶持政策更加催生了大学生创业的梦想与激情。例如:杭州市2010年底就已全面完成大学生创业3年行动计划,共创办企业3414家,带动大学生就业1.5万多人,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另一项对171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现状调查也表明,刚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占51%,毕业后工作1年再创业的占12%,工作了2~4年的占32%,工作5年及以上的占5%。又如:2012年2月,中国首个传媒类孵化器――“传媒梦工场”面向浙江省高校发起的90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反映,被调查者中超过90%的在校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有26.67%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开始从事包括实体店铺营销、网店、校园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杭州大学生创业企业存活率高于28.6%,大学生创业企业就业带动率为1:6.8。而近年来浙江全省平均创业率保持在4%左右,远高于1%的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由此可见,浙江省实施的创业扶持政策起到了催生创业者“温床”的作用,但仍与政策的预期有一定距离。

(二)政策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绩效应当从以下方面考察:

许多调查结果反映,尽管目前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一定的绩效,但从理论上说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1 “零首付”政策增加创业失败的风险。各地出台“零首付”政策确实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初期的资金缺乏困难,刺激了大学生创业激情。如温州市工商局为减轻大学生创业者初期资金不足和市场目标盲目的状态,也出台“零首付”注册登记、住所(经营场所)备案制度;2012年5月到9月间,温州市“零首付”注册公司36家中大部分为大学生创业者登记的。但调查还显示,成立后处于非正常营业状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占14.02%,大学生创业企业注销量近6%,生存最短的企业仅维持了不到5个月。这也证实资本是创业的先决条件,忽视创业者的素质和条件而降低创业的资金准入门槛实质上会降低创业企业信誉度,使创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加大今后的经营困难,增加失败的风险,不利于创业企业生存和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

2 政策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政策优势”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助力,但由于创业扶持政策常常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制定,缺乏政策的介绍、梳理和汇编,加上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创业者普遍不会或不懂利用政策扶持优惠。同时,一些创业政策又抬高扶持政策申请门槛,致使许多创业者很难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优惠,导致政策作用未充分发挥,政策目的未能实现,政策资源形同虚设。如一项调查显示,65.66%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是创业团队集资获得的资金,只有11.53%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风险创投和导师投资获得创业资金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2.9%、4.47%和1.32%,结果是根据政策规定而设置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资助资金、科技创业种子资金资助等因在申请方面有许多设限,导致创业者只能“望梅止渴”,而扶持资金客观上大量闲置,政策资源难以产生实际效益。

3 政策重置导致政策性歧视。一方面,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培训等方面为已经或即将大学毕业的新生代浙商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条件,但非大学毕业生的弱小创业者却无权享受这些政策福利。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如对《浙江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操作办法》,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不甚了解,而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时也忽视这些政策亦可适用于大学生创业。按理说,无论是大学生创业企业还是非大学生创业企业,只要属于中小微企业,就都应当有权享受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而分割大学生创业企业与其他中小微企业政策适用的做法,不仅直接导致政策实施效率低下,而且使非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环境中,由此造成对非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政策性歧视,违背了竞争法精神。

4 政策目的与政策受体的主观需求错位。调查说明,目前各地大学生创业意愿并不强烈,多数人只是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才考虑自主创业,创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后的一条退路,若可在“待遇好的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选择,则前者占了76%。另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应该在工作之后再创业,33.3%的创业者认为可以毕业后直接创业,只有13.3%的创业者认为学生时代就应该尝试创业。可见,绝大多数创业者创业目的是出于自身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非解决就业问题那么简单与功利。但从政府角度看,创业扶持政策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就业压力,显然政策授体的主观目的与政策受体的主观需求发生较大偏离。换言之,创业扶持政策并不具备直接催生创业者的功能。

5 缺乏分担创业风险的机制与保障体系。一般说来,创业风险包括物质资本风险、人力资本风险、精神资本风险和法律责任风险。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其中经营管理不善的占了57%;资金周转不灵的占28.6%;投资方向错误的和技术落后的各占了4.8%。而根据杭州市工商局2008―2011年6月底注册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数和接受调查的企业数统计,杭州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高于28.06%。这意味着,即使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情况最好的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死亡率也近70%。换言之,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最终都不能成功,甚至还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尽管人们对大学生创业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事实是那些因响应政策号召激情创业却最终失败的人,往往面临来自内心的自责、家庭的指责、外界的嘲笑,受到经济上、心理上甚至法律上的多重打击,其本人及其家庭可能会因此长久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之中。但是,目前我国政策与法律并没有关注到这样一批创业失败者,更没有防范创业风险及对失败者以各种救济的制度与措施。过高的创业失败率对提高创业率产生副作用,抵消了创业扶持政策的功效,消减了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事业的认同度,阻碍了大学生向创业者的转化,也不利于我国企业家人才的产生和储备。

二、对现行创业扶持政策的反思

(一)合理性问题

创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通过激励机制对成本、风险以及竞争壁垒施加影响,从而增加创业机会和促进初创企业成长和发展。创业扶持政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创业动机,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促进企业发展。

所谓创业扶持政策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出发,对创业者创业活动的理性预测、评价、引导、扶持和规范。政策合理性判断标准可概括为:(1)合义性。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合乎社会理性,遵循经济规律,它包括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两方面。就必要性而言,包含两方面:一是出台政策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本身是否必要,这对于政策是否合理具有前提意义,因为创业者的具体需要并非总是必要的,有的需要是扭曲的,有的需要是过量的,有的需要因相冲突而不能共存或虽相容却不能兼顾等,政策需要加以选择。二是政策执行作为一种成本付出是否必要。合理的创业扶持政策应当是实现创业者价值目标的必要条件,因为处于现实中的创业者必然思考:创业后有没有条件实现发展目标、自己有没有条件和能力解决由此引发的问题、有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等等。因此,就政策出台的可行性而言,外部环境和创业者自身主客观条件是制约创业者活动的外在因素,它与创业者的需要和利益一样,同为政策合理性的深层基础。(2)合利性。即扶持政策的出台既要合乎创业者个体利益,也要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价值;既要符合创业者短期利益,也要考虑其长远利益;既要顾及大学生创业者与非大学生创业者的利益平衡,也要考虑首次创业者与再次创业者利益平衡。如果扶持政策不能兼顾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人为造成利益倾斜,政策本身就是无利甚至有害的。所以,政策福利的分配是否正义、公平,是衡量政策合理性的另一重要尺度,其包括三方面:一是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三是是否符合社会(包括创业者)的承受能力。

现代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界普遍认同的“有限理性假设”理论,已推导出政府失灵问题。创业扶持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而政府理性是有限的,那么政府所制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当然存在着理性有限问题。而以上对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也说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的合理性值得商榷:第一,在合义性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主要是苦于就业困难而不得不被动选择创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具备创业能力与条件;将大学生简单推向市场的政策可能解决了创业者眼前就业的困难,却可能引发不利于创业者长远发展的问题;创业扶持政策如果主要是出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目的而鼓动成千上万缺乏创业能力与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盲目进入激烈竞争的市场,就无异于让他们当炮灰,有的政府部门难免有推卸职责之嫌,易引发政策的道德风险。第二,在合利性方面,目前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创业倾向性扶持政策不仅难以兼顾各层次创业群体的利益诉求,而且过多的、不当的倾向性扶持不利于同样弱小的两大小微创业企业群体间的公平竞争,破坏了弱小创业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进而损害公共利益。所以,应当反思现行扶持政策,出台保护全体弱小创业群体的具体政策,以纠正市场竞争造成的机会不公。创业扶持政策不能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时之策,政策的关注点不应在创业率的高低上,而应在创业成功率的高低,以及对失败者的救济上。只有提高成功率,自主创业率才会随之提高,弱小创业者才有可能发展成熟起来。

(二)必要性问题

市场经济本质是民主经济,“经济民主所关心或反映的便是财富的平等”,“它的政策目标是重新分配财富并使经济机会与条件平等化”。“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平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因为“在缓和不平等、抵消垄断扭曲以及纠正外部经济效果方面,政府是必要的。”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是市场监管主体,又是市场调控主体,政府政策既是立法基础,又是执法保证。换言之,政府创业扶持的必要性在于:在保障就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担当着核心主体的角色,发挥着市场监管、宏观调控与引导的作用;创业扶持政策的基本法理在于纠正市场外在性、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和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由政府对其进行倾斜性保护、扶持和引导,是在市场自发调节之外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干预主体借助于政策、法律手段对于经济和社会利益的一种平衡和协调,追求的是一种基于差别原则的资源分配正义。

但是,还须认识到,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低、成功率小、创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创业扶持政策并不能解决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更不可能保证创业者创业必定成功,完全由政府采取大包大揽和承担无限责任的做法,并不利于创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活动只能是作为与不作为并举,即在扶持对象上,改变目前将创业扶持对象主要设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做法,侧重于对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经济具有承受能力的人进行创业扶持;在扶持功能上,应将政策扶持功能延伸到创业后期甚至是二次、三次创业阶段,从激发创业激情向保障创业成功转变,帮助创业者完成从“生存”、“发展”到“强大”和“持久”的跨越。

所以,尽管创业扶持政策的本质是刺激大学生创业,但其须具备以下特性:(1)引导性。它不能通过行政权威来强制创业,而是通过与创业者密切联系的经济利益的诱导方式,引导潜在创业者自愿去创业。(2)时效性。创业过程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政策不能停留于创业初期,而应当根据不同时期创业者的不同需求而制定不同的扶持措施,从而增加创业机会和促进弱小企业产生、成长、壮大。(3)纠偏性。政府的创业政策应当针对全体弱小创业者,通过改良创业环境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有创业意识并有创业能力的弱小创业者自主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资源之重新配置与优化

(一)政府职责与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我国,成功的创业主要是家族型创业与专业(技术)型创业。家族型创业是建立在家族已有的社会资源及社会信誉基础之上,家族支持对创业成败有决定性影响,通常这种创业风险与困难较小,较易获得成功;专业(技术)型创业主要基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其创业所依赖之资源、关系、信用有别于家族创业,并远远不及家族创业者,而且关键是专业技术是否得到社会认同,成功的要点在于能否掌握有限的资源、发挥其创意与技术、通过合理运作获得有效经营与利润。对于后者而言,外在资源的协助会对创业者创业动机的产生与创业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外在资源协助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政策措施与所构建的创业发展与保障环境,其中政府政策措施之一,是维持市场经济的运作及其公平性,确保创业活动不与公共利益相抵触。如果不属于以上两种创业类型,那么创业失败的风险更高。“无资金、无经验、无人脉”的大学生,便多属于家族型创业与专业型创业以外的创业,其本身存在先天不足,更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及技术、信息、管理等咨询与服务。尽管创业扶持政策是整个创业支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政府还是应当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理论和“适度”干预理论,坚持由政府(中央及地方政府)、高校、社会、创业者共同构建创业支持体系。政府承担的职责是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高校、创业者和社会进行规范和引导,健全创业管理结构,培育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环境,协调与化解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回应创业者在创业方面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应当建立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有利于创业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创业的社会救济、救助制度;有利于创业的法律制度。

创业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组织,而是人们基于对自己成就事业的动机驱使,经由结合各种资源与条件的挖掘与利用机会之动机与能力,进而对任何创业者来说都具有满足事业需要的价值。而所有创业者(包括大学生与非大学生、家境贫困的大学生与富二代大学生)均是新生代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均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本质上并无差别。因此,各级政府应重新建立起综合性创业扶持政策,从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作为首要目标,转变为促进弱小创业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以提升创业成功率,化解创业风险,关心失败者的生存与重新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的政策目标,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法律制度引导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两大创业群体中的弱小创业者的创业活动顺应国家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财税金融目标、科技发展等宏观调控政策,对盲目、有害的创业冒险加以规范与预防,以此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更加遵守竞争规则和经济伦理、更具正确的利义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新生代企业家,促进创业企业从低品质向高品质发展。

(二)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之重新配置

创业是个复杂的、艰难开拓的、持续的创新动态过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并有益于全社会的创新活动,那么由创业者个人承担全部风险,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公平的,需要由政府、市场、社会与创业者共同分担风险,故要积极构建以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为主体,“官、民、学”分工合作的创业扶持体系。

由于创业有首次创业、二次创业甚至连续创业和持续创业之分,因而根据国外创业政策理论,完整的创业激励一保障政策系统应有6个子系统组成,即:(1)创业供给政策;(2)创业需求政策;(3)创业激励政策;(4)创业资源配置政策;(5)创业宣讲政策;(6)创业市场竞争政策。显然,对社会而言,创业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落实配套方方面面的措施才能够有所成效。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缺失,都对创业产生负面影响。而我国目前的创业扶持政策,主要属于创业激励政策,创业供给政策、创业宣讲政策、创业资源配置政策不尽完善,创业需求政策、创业市场竞争政策基本空白。所以,必须加以优化完善。针对许多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侧重于创业前期扶持,而对创业中期、后期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不够的情况,今后的创业扶持政策应当是从主要限于大学毕业生初期创业向毕业若干年并有一定创业条件和能力的人转移,同时将政策支持功能延伸到创业后期甚至是二次、三次创业阶段,以此提高和巩固创业成功率;而且,建立对创业失利者的法律援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甚至心理抚慰制度等,消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由此形成与其他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法律形成紧密衔接的、完整的、公平的创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

(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3篇

关键词:英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支持

一、英国伦敦、谢菲尔德集群发展现状

伦敦有多个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位于伦敦东部地区的电影产业集群是仅次于好莱坞的全球第二大电影产业集群,此外,伦敦西部地区的音乐产业集群和艺术、设计产业集群都是很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电影特效公司、后期制作公司、音乐公司、设计公司等,形成了完整的影视传媒产业链。集群内部结构合理,文化氛围浓厚,集群内部各公司注重业务合作,共同将市场做大做强。

谢菲尔德是英国的第四大城市,曾经繁荣的钢铁产业被称为“钢铁之城”,伴随着钢铁行业不景气,许多钢铁公司倒闭之后留下了他们破败的厂房。为刺激谢菲尔德城市经济复苏,当地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主动建设音乐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提供音乐设备和排练场所。到上世纪末期,谢菲尔德已经形成以音乐产业为主,包括音乐制作、音乐发行、设计等在内的综合性艺术产业集群。

二、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一)重视政策的引导作用。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召集英国文化部、财政部、外交部、英国文化委员会等部门和社会专业人士成立英国创意工作小组,布莱尔本人就任首届主席。该组织囊括了众多行业和部门,便于沟通,提高执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增加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较为便捷获取多方意见,保证了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早在2002年,英国政府就提出电影产业要和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2011年,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聚集各领域的知名企业、资本方和专家学者,成立了“创意产业委员会”,为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培养人才。(1)为创意人才的培养制定战略规划。创意工作小组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将创意人才的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当年的多项报告中指出,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意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鼓励个人发挥自己不一样的创意,并将其落实到教育中去。2007年,英国政府决定向全英的音乐学校进行巨额资金拨款,用以乐器的购买和学费的减免,从基础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2)改革教育培养方式。英国知名的艺术类大学纷纷进行大胆的教学计划改革,侧重发展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开设了多项艺术类专业的皇家艺术学院,学院针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辅导和相关激励措施,使得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开办了自己的创意公司(工作室)。邓迪大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变革培养方式。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实践作业上面,实践作业取得的成绩纳入平时成绩考察范围。此外,英国有数量众多的公益性文化组织,每周都会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文化类和艺术类课程以及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意性思维。

(三)扩宽融资渠道。(1)将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比如,在英国发展较好的戏剧产业集群,由政府出资兴建剧院提供演出场所,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皇家歌剧院都是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建成的。(2)调动公益性资金进行扶植。比如通过福利彩票的形式,募集社会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相关数据表明,从1994年到2001年,政府通过彩票平均每年可以募集30亿英镑左右,这个金额还在逐年增加中,每年扶持超过1200个文化艺术类项目。将募集的社会公益性资金投入到文化领域,为创意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得以完善。(3)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提供资金。伦敦从2000年开始就陆续设立基金会,给创意产业领域中优秀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后续资金支持。例如,“创意之都基金”在成立之初只有500万英镑的净资产,随着后续资金的投入,目前其总资产已超过1亿英镑,为广告、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初创公司提供启动资金。英国政府为扶植创意产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支持创立了一些准政府的民间机构,如在1998年,英国政府提供资金设立“创意产业局”,以

1.5亿英镑资金为当时很多创意类机构和艺术家提供发展创作资金,大概有13万家创意类企业因此得以发展壮大。

(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当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创作积极性就会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的创意产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崛起,使英国成为“世界创意中心”的关键就在于英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使英国拥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英国政府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保护创作者的劳动成果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其创作积极性,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动力,而不是限制文化产品流通,将其束之高阁。在创意产业工作小组设立前,英国的文化管理部门就提出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早在2006年,英国政府为研究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发表了《高尔斯知识产权评估报告》,这份评估报告通过对信息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应跟随时展与时俱进的策略,报告指出,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盗版、盗用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查处、处罚力度,根据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对版权法做出具体的修改。

(五)发展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英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期间,政府并不是“闲不住的手”,而是对政府的职能范围做了合理的限制,政府通过各种产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植,使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增长速度。通过社会组织扶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保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拨款独立、高效的应用于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其不受政治的影响,社会组织可负责资金的具体使用并监管其运作。同时,政府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战略时,需要将其细分为具体可实现的若干小目标。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涵盖行业种类较多,政府制定的总体战略和扶植政策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一个行业。为了确保政府政策的全面可适用性,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节作用。同时,社会组织中如各种行业中介机构,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各类公共平台,如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前沿的行业发展数据以及为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此类社会组织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的,所以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和引导,政府则依据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来决定是否给予表彰。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运作较好的社会组织加大支持力度,而对成绩不好发挥作用不明显的社会组织果断关闭,优胜劣汰。

参考文献:

[1] 陈美华;陈东有.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南昌大学学报,2012.

[2]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5-101.

第4篇

关键词:水库移民;后扶管理;乐清

基金项目:浙江省民政厅课题 (合同号ZMYB201544)

中图分类号: TV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7

水利工程移民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水利工程移民以实现库区社会可持续发展。探寻目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工作,对于广大移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库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浙江省乐清市水库移民后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该市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思路,为实现库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乐清水库移民后扶情况

1.1移民后扶项目成效显著

2015年共安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计划立项34个,计划总投资1196.8万元,计划补助829.66万元,发放补助资金892.48万元。大中型结余资金项目计划立项75个,计划总投资10727.6万元,计划补助2243万元,发放补助资金1397.06万元。库区基金项目计划立项8个,计划总投资114.5万元,全年发放移民补助资金140.763万元。 小库解困资金项目计划立项18个,计划总投资2451万元,计划补助215万元,全年完成报账项目19个,发放补助资金186.5万元。

1.2深入推进移民创业致富工作

政府通过移民创业贷款、移民技能培训和打造移民创业就业信息平台等措施,多途径全方位为移民创业致富提供便利。结合移民“三赛、三评”活动,开展创业竞赛,激发移民创业热情;结合互学互比活动,强化技能培训,增强移民创业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拓展移民创业途径;结合移民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助推移民村发展。2015年创业致富项目申报2个,总投资2500万元,计划补助160万元。全年已发放补助资金350万元。

1.3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在传统产业的做大做强上,根据乐清市移民的整体情况,在后林村顺民蔬菜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华一村、竹屿村分别建立了3.33公顷、2.67公顷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在顺民蔬菜基地的技术支持下,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年产值在200余万元,移民就业15人,带动移民增收50余万元,有力地提高了移民的增收,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条件。

2影响水库移民安稳致富的突出问题

一是生产资料缺乏,发展空间狭小。据统计,乐清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均耕地0.012公顷,且大多是山垄田,光照不足,生产环境恶劣,生产效益低下,移民群众生产门路少,增收难;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尚有35个移民村属于贫困村。

3 乐清市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建议

按照“2017年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以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条件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以加快移民创业致富、生产开发扶持为重点,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重点工作平稳实施。

3.1落实项目上网入库机制

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办公,通过项目库建设,让所有项目上网入库,提高后扶资金使用效率和监管,提高项目资金安全性。各移民村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系统运行管理,实施项目库动态管理,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以项目的储建、备建、拟建、在建、建成五个层次进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后扶项目的筛选、审查、检索、汇总和入库流程。及时完成项目库数据的录入工作,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库日常维护。

2016年年初由移民办公室统一购置设备,并安排专业人员对移民专管员进行项目库使用培训。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后扶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为科学规范、合理安排后扶项目的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重点推广创业致富成功经验并创新致富模式

一是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突出移民、移民村在创业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移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帮助移民在创业增收上改善环境、提供服务和支持;简化程序,提升服务;不断优化创业致富项目的申报、立项、资金发放的各项程序,并在内部建立项目申报、审核审批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有关移民创业致富以奖代补的操作规程,不断简化、优化移民各类补助程序,为移民提供更多便利,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推广移民创业致富模式方面。通过前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总结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物业经济、三产等创业致富项目的经验,结合省办下发的有关创业致富要求,创业致富项目的扶持对象由单一的村集体、合作社转向移民个体、联合体,结合乐清市实际,制定扶持的准入标准、产业、范围。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移民创业致富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结余资金、库区基金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用于创业致富项目的比例达到30%以上。着力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移民群众利益多的项目,因地制宜地扶持一批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急需项目,做到精准创业,推进移民创业致富。

参考文献

[1]左萍,蔡萌生.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J].人民长江,2014(17):108-111.

[2]王思琪.温州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效果评估[J].辽宁农业科学,2014(04):40-44.

第5篇

很高兴参加由市妇联、市商业银行举行的信贷助推巾帼创业扶持计划签约仪式!信贷助推巾帼创业扶持计划,是由政府出资担保、妇联组织发动运作、商业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妇女创业发展的社会公益项目。该计划的实施,将财政扶持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广大农村妇女的创业热情有机结合起来,为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搭建起了平台,对于缓解农村融资难题、拓展金融支农领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从2012年起,连续下发了7个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很大。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7327元,增长10%。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农村妇女特点和实际需求,妇联组织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增强了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精心筛选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种养项目,向广大农村妇女推介;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村妇女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她们创业发展。在各级妇联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妇女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领头雁。她们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和影响了周边群众走上了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的路子。

第6篇

创业是让青年人富有成就感而又充满挑战的选择,而资金不足、缺乏商业经验是启动创业的两大障碍。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简称YBC)作为成长性教育公益项目,就是以公益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和力量,为创业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资金支持和“一对一”导师辅导,引导青年进入商业网络,帮助青年迈出成功创业的第一步。

从成立至今,YBC已经走过了6年的创业路,YBC首届年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YBC总干事、专家委员会主席谷丽萍女士向记者介绍:“6年的积淀,YBC历久而弥新,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力,向着专业化的目标不断进取,不仅激发了青年人的创业精神,而且激励着导师志愿者们和工作人员一道探索着公益扶持青年创业的新模式。”

扶持一个青年,成就一个未来企业家

为了解决青年人创业启动难的问题,并推动青年创业企业持续发展,从2000年~2003年,YBC的几位创始人对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项目进行多次考察,学习公益扶持青年创业的方法。在对这一项目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后,决定引入这一模式。

2003年11月25日,在、全国工商联等七部门的倡导下,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正式在北京启动,刘建刚成为YBC扶助的第一位创业青年。

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YBC首先在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福建建立了试点,在实践中一面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一面着眼于本土实际,总结在中国动员社会资源、以公益的方式扶持青年成功创业所需的各种条件。

谷丽萍总干事表示:“YBC的口号就是‘扶持一个青年,成就一个未来企业家’。YBC鼓励青年在创业中锐意创新,填补市场空白,并倡导企业家和创业青年在学习创业的过程中践行社会责任,从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向兼顾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单一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

在逐步探索中,YBC的愿景和使命的内涵不断丰富,YBC开始致力于创立世界领先的公益模式和标准,动员并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发展强大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平台,扶持和培养千千万万有社会责任感和贡献力的青年创业带头人,大力开发青年的潜能,创办企业,活跃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就业,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扶持了1000家青年创业企业

每一个能够接受YBC创业帮助的创业青年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创业项目需要经过层层的审评。谷丽萍总干事介绍说:“项目评审是YBC运行的关键内容,借助评审导师的智慧和经验,去发现那些具有创业潜质但在起步阶段处于弱势的创业青年,帮助他们完善商业计划、控制风险,以保证创业项月的顺利启动。”为此,YBC设计出一套评审程序和标准,保证项目评审的规范、公平、优质和高效。

6年来,YBC接到青年提交的创业扶持申请达8000多份,共开展实地考察1600多次,面试1200多次,共有1000个青年创业项目符合YBC扶持条件,得到了资助和扶持。

在YBC所扶持的项目中,90%的创业青年认为,“一对一”的导师辅导是他们成功创业的关键,这也是YBC的独特性的体现。导师辅导的内容包括为青年传授商业经验,引导青年进入工商网络,提醒青年规避商业风险,更重要的是培养创业青年塑造完善的人格、加强创业信心、树立诚信和责任意识、鼓励创新。作为YBC专家委员会主席,谷丽萍把这形象地表述为导师把创业青年“扶上马,再送一程”。

6年中,YBC提供专业培训280期,导师巡诊280次。YBC凝聚的导师志愿者有3000多位,和专职工作人员的比例为50:1,为创业青年提供了多达4万小时的服务,其中,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达1.8万个小时。

根据YBC的统计,截至2009年11月,YBC扶持的青年创业企业的成活率达97%,按时还款率达88%,企业盈利率达74%,新增就业岗位1万多个,营业总额达7亿多元,纳税总额达700多万元,吸引投资2000多万元。

此外,青年创业企业还极大地增强了经济活力和创新力,在1000个创业项目中,许多项目填补了市场空白;发明专利有70多项,获得过国家和地方奖项的有80多个,发挥着带头创业的作用。

YBC的资源是由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在YBC这个网络中,合作伙伴、导师志愿者、创业青年和工作人员都是平等的朋友,互敬互助、和谐共进、分享着成长的快乐。截至2009年11月,YBC已汇集各类合作伙伴350多家。

谷丽萍总干事坦言:“在YBC的帮助下,还有很多残疾青年、灾区青年、少数民族青年、农村青年、女性青年以及西部青年受到了扶持,解决了他们创业之初遇到的困难。他们也在创业中改变着自己,并回馈社会。”

YBC成功的关键是创新

YBC不仅鼓励青年人在实践中创新突破,也努力寻求组织自身的创新,以及跨部门合作的创新,为青年人营造创新的生态系统。

2009年10月19日,谷丽萍女士一行6人远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进行了一周的考察访问,并成功地为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师生作了创业专题演讲,YBC的创新机制引起了听众的热切关注。鉴于YBC这项公益事业将会对中国下一代创业者乃至全体青年产生重要的影响,维多利亚大学董事会授予谷丽萍女士维多利亚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证书。

从组织设立开始,YBC就一直在追求理念的创新。YBC作为成长性教育公益项目,倡导创业青年、志愿者、公益组织共同成长。在YBC的公益网络中,导师志愿者是项目运作的主体,也是宝贵的智力资源,志愿者通过对项目的参与和分享,体验公益人生,实现公益理想,放大社会价值。谷丽萍认为,“公益组织为政府分忧解难,也为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YBC依靠构建互利、互信、公益、平等、持久、深厚的伙伴关系,把参与项目的人和组织凝结成一张不断扩大的资源网络。在这个资源网络上,每个参与者都是网络上的结点,每个人都会带来资源,政府、企业与社会实现了跨部门合作。这是YBC在资源汇集机制上的创新。

第7篇

关键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创业扶持政策

一、大学生创业扶持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指的是政府部门在特定的时期,为了缓解就业问题,从创业方向着手,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维护大学生权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机会而制定的一些指导方针。

当前,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创业扶持政策,为各地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便利。创业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资金扶持、服务政策、普及创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帮助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学生毕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而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除了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外,还能较好的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所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有着较大意义。创业则需要资金、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持,就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扶持政策作为保障,以减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阻力,缓解社会就业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观需求

大学毕业生在创业初期往往面临着资金、经验、场地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缺乏外界支持,将会使得创业过程中遇到较多阻碍。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和思路,有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认证,因此,有更强烈的政策指导、扶持需求。因此,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主观需求,帮助大学生的创业事业尽快走上正轨。

(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作用下,大学生创业团队及其业务更快的步入正轨,以多种政策条件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能够尽快吸收到一定的订单,同时,这些创业企业也成为其他企业的客户群体,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现状及问题

(一)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现状

1大学生创业税收减免和创业贷款扶持。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自主创业企业月纳税起征点从月营业额2000元提高至5000元[1]。《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初期时按每户8000元减去应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并根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情况按每人每年4800定额减去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内容。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将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低保人员等创业人员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范围,如人员符合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条件,即可获得每人最高额度为5万元的贷款[2]。若大学生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业,每人最高可申请10万元贷款,贷款期限为两年以内。沈阳市为了更好响应国家要求,将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提高至10万元,若创业大学生存在资金困难问题,则可一次性获得4000元左右的创业补贴。大学生创办的非公有制企业注册资本允许分期到位,相应的注册资本首次出资额允许为0。

2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扶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共享学校面对所有学生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辽宁省斥资1500多万元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进行了改造,共11万平方米,创业孵化间有80间[3]。仅大连市稍大规模的创业孵化园已超过60个,计划于2016年11月建成的大连金州新区金玛创业园正在建设中,能够容纳500多户创业企业入驻。辽宁省目前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有38个、区创业孵化基地有98个、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有11个、街道级创业孵化基地33个、乡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能够带动就业68000多人[4]。

3大学生创业培训。创业大学生可以享受各高校所实施的“卓越计划”,参与进专业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以享受各种专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就业指导以及创业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明确创业目标及计划,为顺利就业准备条件。辽宁省凌源市至目前共举办7期创业培训班,共培训创业人员200多人,有100多人成功创业[5]。其开设了白天以及晚上的创业培训班,让学员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创业培训班,而且开创了一些实体店创业、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聘请优秀的创业讲师分享经验,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教育机会。

(二)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1创业资金少,落实困难。在2015年,辽宁省创业资金所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共400多个,总共发放的创业资金为3200万元,共有400多名大学毕业生享受到了小额担保贷款。广东省大W生“U势界”创业项目大赛设置了5000万元的广东大学生创业基金,且每年举行创业策划大赛,一等奖为50万元、二等奖为30万元、三等奖为20万元、特别奖金300万元;浙江省杭州市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2亿元,设置了西湖-星巢天使投资基金,总额为1亿元。上海市政府每年拨款的创业基金为5000万元,且提供免费政策培训、部分创业项目基金给予补贴扶持、对招聘应届生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减税。较其他省份地区,辽宁省虽然提供了一定创业基金,颁布了扶持政策,但是政策的受理部门多,兑现时间较长,手续繁杂,而且很多大学生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致使创业资金的落实面临一定困难。

2贷款流程繁琐,渠道单一。辽宁省目前的贷款流程大致有6步,首先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填写《创业小额贷款申请表》,其次选择担保证明,之后由社区向区人力资源审批,由相应财政担保中心审批,最后发放贷款。繁琐的贷款流程导致大学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贷款,而且贷款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渠道橐行,致使大学生在资金获取上遇到了较大困难,难以支持创业项目的正常运作。

3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滞后。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项目的各种知识,明确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减少大学生的创业阻碍。目前辽宁省虽然在创业资源、创业实践基地、创业教育实验班、创业园等方面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共享扶持,但是这些扶持项目往往难以发挥出显著作用,同时,辽宁省在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处于初级建设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时,致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不能及时解决,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4缺乏与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有效对接。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大都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项目的基础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演练,致使大学生在开展创业项目时缺乏创新性。很多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队伍综合素质也不高,而且创业教育内容大都只是介绍一些基础的创业准备、创业流程等,没有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缺乏与创业实践的良好衔接,致使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没有较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完善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具体策略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丰富资金来源

1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经费,建立多级创业孵化体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对各种配套扶持措施进行优化,对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专业的市场走向、创业需求建立创业基金会,以创业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为基础,发放专项创业资金,完善财政扶持政策。加强对家庭困难大学生创业的援助,设立专项援助资金,落实政府兜底安置政策,积极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2举办创业活动比赛,丰富资金来源渠道。银行可以举行一些创业活动比赛,并设置相应的比赛基金。通过奖金形式来扶持有能力的创业大学生,满足大学生各方面创业活动的需求。同时,政府部门可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设立贷款创业失败人员救助金,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各部门的配合,将创业者纳入社保体系,完善关于创业的商业险种,以降低创业风险,让大学生能够积极进行创业,减少大学生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优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难度

1优化大学生创业贷款体系,完善贷款服务政策。有关部门须优化大学生创业贷款体系,明确贷款标准,整合审理部门,提高贷款服务效率,并调整贷款期限,扩大贷款范围,适当提高最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让创业大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自己所需的创业资金、享受到贷款扶持。同时,完善贷款服务政策,调整贷款发放政策,减少外地大学生在本地创业的限制,增加优惠政策,并与各高校加强联系,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贷款服务,以更好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为成功创业准备条件。

2延缓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流程。高校可以设立相应的创业基金,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大学生的创业表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延缓贷款期限,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简化贷款流程,适当延缓还款时间,并提高贷款额度,以更好满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求,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向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投入,吸引多方投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完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三)完善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建设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可帮助学生与一些成功创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创业经验,明确创业流程及所需的各项准备,以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率,所以加强创业项目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各类创业项目进行整合,设置专门的服务人员,实时为大学生解决创业疑难,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创业信息。另外,积极建立创业服务信息反馈平台,实时了解创业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问题,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后提出解决措施、建议,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方向、计划。

(四)加强与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对接

高校创业教育大都偏向理论,而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生活性,所以各高校应尽快实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加强创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创业教育设施及设备,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高校可以与一些创业科技园、创业研究中心合作,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将高校教育与创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加强创业指导,鼓励大学生自主解决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让大学生在掌握创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德侠政策支持与大学生创业困境分析――基于北京四所高校研究生的调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98―102

[2]刘龙尚,张兰娣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探讨[J].商,2015(11):34―34

[3]王惠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评价及其优化――基于浙江省的分析[J].企业经济,2014(3):168―172

第8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全民创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创业资金)是指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主要用于支持、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创业的扶持资金。

第三条创业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评审制等办法,确保创业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四条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负责创业资金的管理、监督和使用。

(一)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创业资金使用指南,组织项目申报、审核,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配合市财政部门开展创业资金的绩效评价;

(二)市财政部门负责创业资金的预算管理,审核下达资金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

第五条创业资金的扶持对象和使用范围:

(一)创业资金的扶持对象:

在*市辖区内依法设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且设立时间不超过3年的中小民营企业。

(二)创业资金的使用范围:

1、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创业风险补偿;

2、补贴创品牌、创名牌、申请专利和认证支出的费用;

3、补贴新设立企业用于鼓励发展类项目和改造提高类项目方面的有关费用;

4、补贴创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构为扩大就业、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而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及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费用支出;

5、市委、市政府要求扶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其它事项。

第六条创业资金安排重点:

(一)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型、外向型和有自主品牌、有专利的企业的创业风险补偿;

(二)优先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外省、市人员带项目、带专利(技术)来*创业;

(三)优先支持新设立企业开展院企合作,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特别是科研成果已产业化的项目落户*;

(四)优先支持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以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五)优先支持“三农”,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支持依托农村兴办企业解决农民就业和农民创业问题;

(六)优先支持为我市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提供配套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七)优先支持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项目)。

第七条创业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贷款贴息、无偿补助两种方式。企业为开展经营活动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采取贷款贴息方式,其余的原则上采取无偿补助的方式。

每个扶持对象(项目)的贷款贴息或补助额度不超过人民币40万元(经市政府批准的特殊项目除外)。

第八条创业资金申请程序:

(一)制发申请指南。由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和全民创业的工作安排,制订年度财政扶持全民创业资金项目申请指南,并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市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网站和*中小企业网站公布,供申请者查询和下载申请表格。

(二)申请。申请创业资金扶持的项目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向市和县、区申请。属各县、区的向所在地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申请;属市直的向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申请。

第九条申请材料:符合申请条件的单位,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复印件);

(四)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投资的目的和意义、项目主要内容、技术创新(或经营)特点、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年)、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分析、经费预算及筹措方案、申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项目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根据企业设立年限提供);

(六)环保部门依法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项目需要提供);

(七)申请贴息的企业(项目),应提供银行的贷款合同、银行账单和已用于项目投资的有关凭证复印件(原件备查);申请补助的企业(项目),应提供已用于项目投资的有关凭证复印件(原件备查);

(八)属于创业资金扶持范围或使用重点的相关证明材料;

(九)经营场地的房屋产权证书(复印件)和租赁合同;

(十)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十条各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在本地区范围内公开组织创业资金的申请工作,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做好扶持项目的审核汇总上报工作。

第十一条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组织技术、财务、市场等方面的专家,依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当年度创业资金的扶持方向和扶持重点,对申请扶持企业(项目)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依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确定扶持企业(项目),在《*日报》和有关政府网站公示,公示期满后,下达“*市财政扶持全民创业发展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条市和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根据下达的创业资金使用计划,分别与市直和所在县、区项目单位签订创业资金使用项目责任书(下称“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应包含资金使用的明细范围。

第十四条市财政部门根据下达的创业资金使用计划,将创业资金下拨到县、区财政部门,市直企业直拨到项目单位;项目单位凭资金使用计划和责任书与当地财政部门衔接,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五条项目单位收到的贴息项目创业资金或补助项目创业资金,应按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各使用创业资金的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实施第二年的4月底前按照资金下拨渠道向当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报告本企业上年度使用创业资金的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经济效益和存在问题;各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在每年5月底前将情况汇总报市中小企业、财政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后应根据市财政部门安排做好项目绩效评价,第三年写出总结报告,逐级汇总,最后上报市政府。

第十七条建立检查制度。市和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财政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对创业资金扶持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审计部门依法对创业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应依法办事,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检查的企业应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不得阻碍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八条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市和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责对创业资金扶持项目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建立档案。

第9篇

一、“创业示范社区”认定范围

已被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且符合“创业示范社区”标准的社区均可申请认定“创业示范社区”。

二、“创业示范社区”认定标准

(一)创建计划及采取措施

1.将“创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纳入社区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创业示范社区”工作。

2.引导和鼓励辖区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返乡农民工等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10人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效。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业帮扶活动,在资金支持、场地协调、项目推荐、信息提供等方面为有创业意愿者提供服务,实际扶持创办经济实体5户以上。

4.组织辖区各类人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实际参加创业培训人员10人以上,培训效果显著,培训后创业率达50%以上。

5.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社区累计创建3个“创业示范点”(其中2010年新创建2个)或1个创业实训基地或1个创业孵化基地。

6、私营企业数年增长5%,个体工商户年增长7.5%。

(二)创业扶持政策掌握及落实

1.税收扶持政策。熟悉税收扶持政策,并配合落实。

2.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熟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及时帮助贷款人获得贷款,贷款还款率达到100%。

3.企业社保补贴政策。熟悉企业社保补贴政策,并协助落实。

4.《就业失业登记证》。熟悉《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程序,并协助办理。

5.社会保险宣传。熟悉社会保险参保程序,并协助参保。

6.免费职业培训。熟悉免费培训专业及培训内容,积极推荐10人以上有培训意愿的人参加培训。

7.职业素质测评。了解职业素质测评基本知识,积极推荐有测评意愿的人到就业局参加职业素质测评。

8.职业指导。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并附有相关职业指导记录。

9.岗位招聘信息、岗位推荐。定期岗位招聘信息,及时进行岗位推荐。

(三)创业扶持政策宣传

1.申报社区设有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栏。

2.积极培育和宣传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先进典型,实际培育和宣传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先进典型各2名以上。

3.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上墙公示。

(四)“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街道”创建

1.申报社区已被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

2.申报社区所属街道已被认定为充分就业街道。

(五)基础工作

1.《申请小额贷款及创业就业情况登记表》、《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情况统计汇总表》等各类台账健全,使用规范,台帐内容全面真实。

2.建立长期跟踪服务制度,定期走访小额担保贷款人员,每季度上门跟踪不少于1次,每月电话跟踪不少于1次,并附有跟踪服务记录。

3.“零盲点、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实现对辖区居民、辖区行政事业单位、辖区企业、辖区个体工商户100%上门入户、100%了解情况、100%登记上帐、100%提供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

(六)其他

1.申报社区已被认定为信用社区。

2.社区就业站工作人员熟悉辖区基本情况。

3.月度任务按计划完成。

三、“创业示范社区”考评实行百分制(详见考评表),凡总分达到90分以上者,可认定为“创业示范社区”。

四、申报“创业示范社区”需提供资料

(一)“创业示范社区”认定申请书。

(二)“创业示范社区”创建汇报材料。

(三)已认定的“创业示范点”创建资料包括(创业示范点认定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简介及法定代表人简介、职工花名册、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四)“创业示范点”认定文件复印件。

(五)“创业示范社区”自查表。

五、“创业示范社区”认定程序

符合条件的社区通过所属街道保障所向就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就业局对申请资料在书面审核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评,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创业示范社区”,并统一颁发牌匾,向社会公布。

六、“创业示范社区”考评管理

(一)“创业示范社区”由就业服务局考评认定。

(二)就业服务局对“创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安排、指导、检查。

第10篇

从 2003年 11月 YBC计划被倡导发起以来,每天都有无数和左晟一样的青年向 YBC投来渴盼的目光,等待着它伸出橄榄枝,帮助自己开始激动人心的创业之路。YBC是什么?能为创业者带来什么?创业者又如何才能得到 YBC的青睐?带着一连串问题,《职业》走进 YBC全国办公室,专访 YBC执行总干事张惠玲女士。

YBC离我们有多近?

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的英文缩写,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原劳动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 7家机构倡导发起。这是一个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教育性公益项目,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

走进 YBC设在北京的全国办公室,一幅“YBC星火燎原图”挂在醒目的位置上,火红的火炬标示出 YBC计划在中国版图上的落脚点。目前,YBC已在全国 9个省18个城市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四十多个工作站或服务站深入到一些社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让更多的创业者与 YBC“零距离”。

每天,张惠玲和她的同事们都会接到尚未建立 YBC项目办公室城市的创业青年的电话。对于创业青年关心的 YBC的地域拓展问题,张惠玲介绍说,作为一个公益项目,为了确保公平公正,YBC对成立地方项目办公室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涉及筹款能力、人员条件、导师资质各个方面,例如要成为 YBC的创业导师,条件之一是必须具备八年以上的独立创业经验。经过五年多的尝试、探索,YBC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可复制的创建地方办公室的模式,下一步将加快拓展速度,让更多城市的创业青年了解、接触YBC。

YBC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五年来,YBC已经扶持了 600多个青年创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 5000多个,创业成功率达到了 95%左右,远远高于一般的青年创业成功率1%,着实令人惊叹。

如此令人振奋的成果,创业导师功不可没。YBC明确规定了创业导师与其辅导的每个创业者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时间,即每个月不得少于四小时。导师给予创业者商业经验的点拨,让他们茅塞顿开;而更重要的是,有导师在一旁说“别怕,有我!”可为创业者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YBC对创业青年的另一项重要扶持就是无息、无抵押、无担保的创业启动资金。通过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工商业界募集资金,YBC建立起了专门创业基金。创业基金对每位创业者的资助为三万到五万元,创业者在项目运行三个月后开始按月分期还款,还款期为三年,偿还的资金将循环用于创业扶持。

YBC的扶持为期三年,“我们负责的是小鲤鱼跳龙门之前这一段,等三年之后它跳过去了,游到商业蓝海里,风险投资这时才会关注到它。而之前,它没有力量获得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YBC就是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张惠玲女士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界定 YBC的位置和作用。

三年过去,当创业者全部偿还创业启动资金后,会获得 YBC颁发的诚信证书。张惠玲女士说,尽管三年扶持结束,但创业导师和创业者已经成为了亲密的伙伴,对创业青年的帮助、指导一直在持续着。

YBC青睐什么样的创业者?

YBC对创业青年的吸引力是强大的,但要成为“幸运儿”并非易事。

首先,YBC所扶持的是特定人群。张惠玲女士介绍说,YBC认为人群中有 10%的弱势群体,必须依靠国家和社会救济,70%属于就业人群,剩下的 20%才是具备创业特质的人,而 YBC所要扶持的正是这 20%中资源匮乏、急需帮助的创业青年。

其次,对于提出申请的创业青年,YBC有着非常严绵阳巡诊:创业青年付贤华向导师们介绍种兔养殖格的筛选标准。评估申请者的七条基本要求包括:年龄在 18至35周岁之间(含 18周岁和 35周岁)的中国公民;处于失业、半失业或待业状态;有良好的商业计划或商业点子;创业意愿强烈,有创业梦想和创业激情;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商业计划书》完整;自主申请创业扶持。对于创业项目,有五条基本要求:能够准确地定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描述自己的目标客户和客户的需求,并且对客户的规模有预测;了解自有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和劣势;能识别自己的竞争对手及其优势和劣势;其他评审委员认为必需的问题。张惠玲女士特别强调,光有创业热情是无法通过考核的,是否具备良好的商业悟性、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都是评估内容。

张惠玲女士还详细介绍了 YBC的创业者申请流程,提出申请之后,等待申请者的将是三道关卡:创业计划书通过评估团专家审核,进入导师面试阶段,通过后由全国办公室从行业发展、政策、环保等宏观角度进行终审,整个过程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你准备好了吗?

“你准备好了吗?”这是 YBC对每个申请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个‘准备’不仅仅是面试你的考官会问,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做好了创业的准备。”张惠玲女士如是强调。YBC要求创业青年做好以下几项准备。首先,一定要对自己选择的行业有一个比较清楚、系统的了解。对行业的认识是否到位,市场调查是否充分,对项目运转是否有足够的依据和把握等,这些都会体现在创业计划书中。创业计划书也是 YBC评估的第一步,它是评估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的依据材料。

其次,任何行业都必然会有竞争者,创业青年需要清楚的第二件事就是相较于同类项目的其他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如果遭遇竞争,是否有应对的办法?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准备――心理准备。很多创业项目短期内是赚不到钱的,面对这种情况,甚至更大的挫折,创业青年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好的心理素质必不可少。

如果你认为自己以上三项都OK,那么 YBC会对你说 :“行动起来,路就在脚下!”

YBC问答

1.YBC的使命是什么?

借鉴、利用YBI(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先进经验和国际资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创业扶助模式,帮助中国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

2.YBC为青年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由企业家、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咨询师、律师、专业人士志愿担任。他们既是青年人的经营和技术顾问,又是青年人的朋友。

专业咨询――由各行业协会、工商服务机构、专业公司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

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

信息和网络――为创业者提供工商、金融、法律等企业经营所需的信息,帮助青年进入当地工商网络。

创业启动金――建立专项青年创业基金,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其他支持――利用合适渠道推荐青年创业者的产品和服务,如举办展览会、媒体宣传等。

3.YBC创业基金有什么特点?

为解决青年创业者的资金困难,YBC将通过社会筹集的方式建立专项青年创业基金。基金的发放采用“发展债券”的形式,具有如下特点:

启动金;

不需要抵押担保;

分期偿还式的基金资助;

资助金额一般不高于人民币5万元。

4.YBC有什么样的工作流程?

(1)在基层社区和互联网上提供YBC创业项目的信息;

(2)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与YBC工作人员初次见面;

(3)提交商业计划;

(4)专家小组评审会议;

第11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域开发建设“二次创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功能,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帮助和带动失地失业人员积极就业、自主创业,努力提高失地失业劳动力创业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构建“效益新区、活力新区、和谐新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自主创业政策扶持对象

具有本街道户籍的失业失地人员在本街道范围内自主从事除国家限制的行业以外的各类(种)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等经营活动的均可按规定享受市、区、街道自主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三、扶持内容和措施

(一)培训扶持。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失地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培训基地”。开展一系列的自主创业免费培训,并对失地失业人员进行创业能力培训,通过创业培训,培养一批创业带头人,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政策扶持。开展“政策扶持促创业”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按照“千人创业扶持三年计划”具体要求,年对不少于30名创业人员进行扶持。

1、失地人员参加创业培训(SYB)合格并成功新创办实体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政策规定享受社保补贴。

2、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失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行业除外),直接免收各类工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还可以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附加费和个人所得税,享受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3、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失地失业人员,经创业培训(SYB)合格,在新办实体时,缺少资金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人员正常还贷、本息已清者(包括提前还贷)给予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还贷利息总额。

4、失地失业人员新办个体工商户,经营满一年且运作正常,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费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街道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审核后,由街道办事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5、对失地失业人员自办实体,并且吸纳本地“3545”以上人员并与之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照年12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由个人提出申请,经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给予自主创业的失地人员以综合补贴。

(三)开业扶持。建立自主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实地实习,沟通交流帮助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尽快了解创业支持,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街道对帮助创业者成功实现创业的“实训基地”予以一定补贴。

(四)场地扶持。街道因地制宜,帮助自主创业失地失业人员在经营场地租赁上提供扶持。

(五)资金扶持。街道每年提取不少于10万元资金作为年的自主创业扶持资金用于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扶持。

(六)服务扶持。加强创业跟踪服务,健全服务机制落实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各项公共服务。包括: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后续服务等,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已经创业成功的人员实行定期回访、对创业典型进行表彰、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还将成立“自主创业者联谊会”,开展“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

第12篇

措施一:实名登记

打破基于户籍制度形成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允许毕业生异地登记、在登记地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

就业促进计划:“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为其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其中,直辖市为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办法按现行规定执行。”

解读:这一措施打破了以往基于户籍制度形成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允许毕业生异地登记、在登记地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最大的亮点。这一重大突破,适应了高校毕业生流动性大的特点,突破了现行以户籍为主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全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cn)上进行查询,并可就近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或通过电话进行咨询。

措施二:提供精细化职业指导

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方式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

就业促进计划:“对实名登记的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都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解读:职业指导是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念、确立求职方向的重要措施。对进行了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向其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为其开展职业素质测评,还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方式来帮助其提高求职能力。

措施三:广泛收集提供就业信息

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财政贴息、社会保险补贴、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对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帮助其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解读:目前,人社部全国公共招聘网已覆盖部本级和全国180家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每天更新实时有效岗位20万条左右,同时通过新浪微博“全国公共招聘网CJOB”实时对外,初步实现了招聘信息的全国联网和共享。同时,各地结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络招聘周”等活动,广泛收集和信息,有的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品牌性的专项招聘活动,有的专门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还有的地方建立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实现辖区内招聘信息联网共享,提高毕业生求职效率。

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对于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如下政策:一是企业在6个月之内对新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开展岗前培训的,可享受企业职业培训补贴。二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三是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4年年底。四是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措施四: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服务

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解读: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是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从今年起,在校毕业生享受创业培训补贴的开始时间从目前的毕业学年1月1日提前到毕业前一年7月1日。此外,各级公共服务机构都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信息、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四是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就业促进计划还专门强调,进行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高校毕业生异地创业。另外,对于日渐兴起的网络创业模式,就业促进计划明确要求各地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浙江省已经出台文件将网上创业高校毕业生列为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社保补贴政策扶持对象。

措施五:开展重点就业帮扶

针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各地出台了求职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一些省还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

就业促进计划:“各地要将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工作对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

解读:促进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主要措施有:一是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二是对接受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着落。三是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目前,各地均已出台求职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一些省还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如天津规定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湖北规定烈属和残疾家庭高校毕业生、云南规定3个藏区县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也可领取一次性求职补贴。另外,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措施六:组织就业见习

各地积极动员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参与见习活动,确保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能够随时参加。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纳入就业见习工作对象范围,及时提供就业机会。”

解读: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本人意愿,组织其到经政府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进行见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项就业促进措施。就业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见习期间还有基本生活补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自2009年以来,已经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其中,多数通过见习都实现了就业。目前,各地都扩大了就业见习规模,积极动员当地一批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参与见习活动,提前储备一批就业见习岗位,确保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能够随时参加。

措施七:组织职业培训

人社部组织了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和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结合其专业特点,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解读:职业培训是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可以领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013年,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上岗前培训和创业培训,使其掌握就业或创业的专项技能和实际能力,引导其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目前,各地也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发了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了解,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参加。

措施八:提供人事劳动保障服务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选择相应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存档并享受免费服务。

就业促进计划:“地方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档案托管、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一系列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解读:目前,人社部汇总整理了全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收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及办理报到手续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名单已在全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cn)上公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进行查询,选择相应机构进行存档并享受免费服务。

措施九: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遭到侵害,应直接联系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第13篇

扎兰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呼伦贝尔“1255”发展思路,着重改善民生、增进民利、解决民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补齐民生“短板” 安居梦想成真

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市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从2013年起,扎兰屯市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进力度,续建保障性安居房2882套,完成投资4.46亿元。其中,续建廉租房396套,公租房214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272户,在完成续建工程的基础上,市政府计划新建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2646套,同时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800户,总投资1.68亿元,落实任务指标100%,目前竣工率已达90%。

部门帮扶“同向” 创业致富路宽

民生之本乃就业,一项项举措回应着民生关切。扎兰屯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团市委、妇联、就业局、YBC工作站等部门积极做好帮扶工作,资金同向创业倾斜,政策惠民实现“创业梦”。

近几年,市妇联争取到自治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700万元,共扶持374名妇女发展特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旅游接待等20个创业项目,带动就业近万人,实现效益1.2亿元,在妇女增收致富、实现自主创业中迈出了可喜步伐。

“我们青年人有志向、有梦想,但是缺少资金。有了团市委扶持的7万元创业资金,我建起1100平方米的育肥猪舍和公猪舍,实现了规模化养猪的创业梦想。”大河湾镇创业青年秦玉华说。

市团委共发放贷款377万元,扶持132名青年创业。其中,“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发放无息贷款160万元,扶持79名青年创业;“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发放低息贷款217万元,扶持53名青年创业,同时,就业服务局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230万元,其中,给中小型企业贷款1330万元,直接稳定就业岗位894个;YBC扎兰屯工作站发放扶持资金71万元,扶持创业青年16人,带动就业岗位168人,共计实现年收入1056万元,实现年利润417万元。

城乡低保“给力” 保障促进和谐

民生的改善诠释着社会的进步,更让低收入人群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一年来,扎兰屯市坚持“三个带动”战略不动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支出重点聚焦民生,重点围绕城乡低收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阳光低保”筑牢了民心工程。

“有了低保补助,我再打点零工,丈夫患病有医保,孩子上了大学,我这因病致贫的家庭过得很踏实。这要感谢党的政策好啊!”繁荣街道低保户孙秀丽由衷地说。

扎兰屯市积极稳妥地做好低保提标工作,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43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800元。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5771人,共发放低保金520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1415人,发放低保金5759.13万元。

让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得到保障,“孤、老、无”人员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全年共为 542名“三无”人员发放生活保障金278.11万元;为112名孤儿发放资金125.4万元;为3137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78.6万元。同时,创新推出医疗救助,开通“一站式”即时结算业务。对“三无”“孤儿”等弱势群体按患病种类和救助比例实施即时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93.8万元,让患者在出院当天就能得到救助资金。

第14篇

(一)在落实政策中后扶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抓好年度人口复核,准确发放直补资金。按照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和年度复核的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年度人口复核工作,共核减移民直补人口83人,并在政府网上进行公开,完成2012年第3、4季度的351.15万元的直补资金发放。二是做好年度后扶计划的编报工作。按照年度后期扶资金额度,将年度资金额度下达到各个移民村组,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上报年度扶持项目。目前已完成2013年度后扶项目计划和2012年度结余资金项目计划的编制,拟投入后扶资金885.84万元。三是抓好后扶年度项目的实施。上半年,完成基础设施类项目52个,拨付后扶资金538.83万元;完成上年度5个村的小规划项目扫尾。

(二)在推动创业致富中实现移民经济发展。从去年末到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和市政府陆续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民创业致富的文件,同时我县又在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这为移民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半年,我们在推动移民创业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培训提升移民创业能力。按照年度培训移民人次不少移民劳动适龄人口10%的要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上半年,我们与各个移民乡镇、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开展移民技能培训6期400多人次。二是持之以恒抓好库区经济建设。由于库区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我县库区移民经济一直落后于全县发展水平。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发展沿库移民经济产业带的思路并取得成效。今年,我们继续在发展沿库移民经济产业带上下功夫,完成茶叶抚育520亩,新开发茶叶200亩,建成黄金芽茶叶示范基地20亩,扩建泥鳅养殖基地60亩,泥鳅苗种繁育基地10亩,新发展中药材基地3个。三是提升移民综合发展能力。扶持移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移民实现抱团发展,每年有计划的重点帮扶1-2个移民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移民综合发展能力。上半年,我们共扶持了移民专业合作社项目5个,拟投入30万元扶持小顺村发展休闲度假农家乐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四是建设“和美移民村”打造美丽移民乡村。结合我县“山水童话乡村”工作,今年我办选定石塘镇小顺村、赤石乡赤石村做为建设“和美移民村”,从村庄环境整治、班子建设、农房改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进展良好。

(三)在抓“阳光移民”中促进项目管理提升。在项目管理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将项目管理贯穿于后期扶持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坚持移民政策阳光运行。大力宣传移民政策,在政府网上及时公开移民政策,使移民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二是项目阳光运行。在编制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年度计划过程中,遵循自下而上原则,所有项目由村组申报并进行公示公开,项目年度计划全部上网公开,保证项目运作在阳光下运行。三是项目资料完整度得到提升。为进一步加强移民项目管理工作,上半年我办为各业务科室全部配备数码相机,要求对每一个项目立项前和立项后都要图像资留存,提高了项目资料的完整性,为项目评估提供历史依据。四是项目库建设取得进展。按照工作要求,上半年共有143个项目充实到项目库区中,为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打下了基础。

(四)在抓责任落实中实现移民群体稳定。在工作当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移民维稳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落实责任抓起,从化解移民矛盾纠纷着手,确保了上半年我县库区和安置区的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一是落实责任。在工作机制上,做到工作有分管,具体工作有人抓,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二是认真化解纠纷。上半年,承办局交办2件,接待来办咨询移民政策、反映情况移民约150人次,所反应的情况大部分都得到了解决。三是加强走访掌握信息。上半年,针对石塘库区外迁移民的诉求,“三改一拆”等县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移民诉求,我办领导和相关科室主动靠前,到移民村、移民户中走访,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情况,做好移民思想工作,确保移民群体稳定。

(五)在抓作风建设中实现效能提高。一是抓好职权梳理,明确工作职责。上半年,按照县纪委的要求,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根据三定方案和相关移民工作重点变化,及时梳理工作职能,对各科室工作职能、职责重新进行定位,确保责、权、利相结合,做到职能清楚职责到位。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上半年,对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了审查和完善,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和“六个严禁”,树立了移民干部良好形象。三是着力提升机关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怎么看怎么办”大讨论,培养干部职工的勇于担责敢于负责的良好精神风貌,机关效能有了较大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年初预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上半年基本完成过半。通过仔细分析,当前移民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推动移民创业致富上,表现为一些移民传统产业急需改造升级,防范市场风险的意识和手段都比较薄弱,鼓励移民创业的办法不够具体,一些旧的扶持方式和扶持标准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在移民群体的维稳上,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表现在石塘外迁移民终结后仍持续来访且诉求多变;在“三改一拆”过程中,部分移民户旧房拆除后新房无法新建出现的住房问题,以及安置移民与原住民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等。

在项目规范化建设上,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表现在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绩效评估各环节资料不够完整;项目库的项目质量和数量要进一步扩大。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今年是移民工作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的第一年,我们要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年度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力求在工作上有创新、有成效、有亮点。下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移民创业致富不放松。将推动移民创业致富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移民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持,千方百计把移民创业向纵深推进。一是完善政策扶持。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移民创业的政策精神,创新扶持方式,明确具体的扶持移民创业措施,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从政策上鼓励移民创业。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资金安排上,确保用于移民生产性项目资金不少于年度资金总额的30%,重点用于扶持移民发展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来料加工,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等方面。三是评选和表彰移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对在创业致富过程中起到良好带动示范作用的移民户、移民村、专业合作社进行公开给予精神和物质表彰,在移民群体中树立创业光荣的理念,增强移民创业意识。四是促进移民创业贷款的有效开展,争取设立移民创业基金,为移民创业提供更好的形式多样的资金扶持。

(二)牢牢维护移民稳定不放松。一是关注重点热点问题的问题。围绕县重点工作推进,时刻关注“三改一拆”、“低丘缓坡”等工作推进中出现的移民纠纷和利益诉求,协助有关部门和乡镇做好工作;二是做好排查。加强与乡镇、街道、移民村组的沟通和协作,加大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做到信息掌控在前,工作到位;三是抓好化解。做好移民积案化解,及时化解预盾纠纷,确保库区和安置区稳定。

第15篇

春节过后,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准备外出打工了。对于劳动力净流出地区来说,开发建设农民工创业园是留住这些富余劳动力以及县域经济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功探索。近年来,安徽、重庆、湖北等地,通过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有序引导返乡农民工进入园区创业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验值得借鉴。

安徽:“凤还巢”吸纳4.5万农民就业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有3100多万农村劳动力,其中840万外出务工。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皖北地区发展步伐加快,省内企业对产业工人需求量增大。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安徽省启动了“凤还巢”工程,开始分期分批兴办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和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2008年,安徽省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省产业聚集、返乡农民工集中的乡镇建立300个农民工创业园,并将农民工创业园列入全省农民工工作重点考核目标。2009年2月,原省委书记王金山曾就农民工返乡潮进行调研,强调要把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同年3月,安徽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12个调研督查组,重点督查农民工创业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情况。省政府也曾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业园建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安徽原计划2010年底建成300个农民工创业园。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安徽省2009年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并于2010年8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意见》,明确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这份《意见》为返乡农民工量身制定了23条政策措施,在准入、补助等政策上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如统一农民工创业园的扶持政策,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实行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支持政策。另外,为增强创业者的能力,安徽开展了创业培训。同时,加快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创业服务体系,突出加强县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辅导队伍建设,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专家服务、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整套创业服务。截至2010年8月底,全省已建成农民工创业园227个,占地7877亩,入园企业811个,吸纳就业4.5万人。

重庆:对36个创业园“保姆式”服务

为克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2009年7月,重庆市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先后在江津、开县等20个区县建立市级农民工创业园区。重庆市劳务部门专门给予每个园区一次性50万元的开办经费补助,并指导园区建立信息台账、招商引资等服务体系,实行“点对点、保姆式”的直通服务。同时,园区返乡创业企业也被纳入“小额信贷、重点企业贴息、政策培训项目、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重点优先落实范畴。此外,相关部门还在园区内组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家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指导。

2010年,是重庆市确定的“返乡创业促进年”,县(区、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8月11日,重庆市公布了该市第二批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名单,新增了16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只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入驻园区,都可享受企业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补贴、“阳光工程”培训补贴和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比如农民工返乡从事个体一般可小额贷款5万至8万,创办中小企业最高可贷款100万,并享受贴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