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案,也叫导学案,顾名思义,它不等同于教师的教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指导学生学而设计的方案,重视指导的作用,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根据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师设计学案的侧重点也不同,可以分为探究性学案、展示性学案和综合性学案。
一、探究性学案,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中心外露的长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以“点”带“面”的探究性学案,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概括出文章中心,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①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人物经历。
②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③在文中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与同学交流。
2.熟读课文,把握中心。
①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②明确中心,找出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3.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围绕中心句返顾全文:(1)文章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尚品质的?用一句话或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了全文后,回答第一部分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展示性学案,引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实现长文短教
对于一些构段手法相同或相似的长文,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即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不同的个性,例:《晏子使楚》一文第二大段叙述了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因而教师可以设计展示性学案,采用“精读感悟――自主探究――表演展示”的教学思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精读感悟:仔细阅读第二大段,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想一想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表现晏子反击楚王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2. 自学探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自读思考:
①楚王几次侮辱了晏子?怎样侮辱?
②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③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这些话妙在何处?
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②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楚王的身上,我们该获得哪些警示?
3.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上台表演晏子与楚王对话的情景,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案,引领学生多头并进,各个击破,实现长文短教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案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各种有利因素,从浅层次的知识积累到更高层次的自学探究,到深层次的创新思维训练,尽量把学生学习目标定位在离学生学习能力接近的层面。如《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设计这样的学案:
1.初读感知: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想,“最后一头战象”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头战象”?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细读课文,思考:嘎羧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做了哪些事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事细细阅读,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综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也试图以这样的思维指导教学行为。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管是家常课或是公开课,“以教定学、教师演主角的内容分析式课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教师需从词语教学、概括内容、迁移训练和拓展延伸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以生为本;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要想实现纯正有效的“生本课堂”,教师就必须把手中教学这一条线还给学生,由学生来决定这条线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甚至这条线该放多高。教师可以通过制定预习单让学生先走进文本,充分自学、自研、自得。在学生的具体学情之上,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难释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价值理念。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实现生本课堂呢?
一、“生本课堂”之第一锤:词语教学乐中学
(一)创设平台,积累运用
案例:《火烧云》
(1)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
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茄子紫 梨黄 葡糖灰
(2)给词语归类,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引导学生寻找构词规律:ABB、ABAC、事物加颜色)
(3)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4)课件出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借助这样的句式,你能连起来说说吗?
通过这样的词语教学,学生不仅积累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而且在具体的运用中加深印象,真正内化。生本课堂就应该以学生的词语积累运用为着力点,去设计教学思路,创建词语运用的平台,为孩子们以后的句子运用、习作表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归类综合,对比延伸
案例:《桂林山水》
(1)出示这一课中描写山和水的词语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危峰兀立
(2)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3)课文中,描写山和水的词语还有哪些呢?
(4)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山和水的词语呢?
(5)能用上面的一个词语写个句子吗?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不单单关注学生的读,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在同类对比中积累,在谴词造句中积累,比起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在词语教学当中,老师尽量唤起学生的记忆,不断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让学生以词想词,以词用词,摈弃传统的“满堂灌”,这才是生本课堂的有效体现。
二、“生本课堂”之第二锤:概括内容寻方法
(一)角色串联法
案例:《金色的脚印》
(1)课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角色?
板书: 小狐狸
老狐狸 正太郎
(2)这些角色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3)你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把课文概括一下吗?
六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长课文。长课文该怎么概括呢?如何立足学生的实际,切实提高六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呢?在这种情况下,传授学生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用角色串联的方法既帮助学生梳理了这篇长课文的主要角色关系,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又让学生通过这种别样、感兴趣的概括方法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段意叠加法
案例:《尊严》
(1)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板书)
(2)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差不多?(指导学生去除重复的段意)
(3)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借机指导学生练说)
(4)方法回顾:先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说出来,再进行有效组合,删除重复的,剔除多余的,叠加有用的,这就是概括段意的一种方法,即段意叠加法。
教师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标准答案,只要合情合理,说得通即可,学生所概括的合理与否,教师请学生来做评断,做到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与交集,等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完毕,教师点睛一下就可。教师将学生所概括的每一段的段意都写在黑板上,这种线性的文字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同时降低难度,无形中教会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当然,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课题扩充法、摘录归纳法等。不管用哪种,教师都应在课堂上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生本课堂”之第三锤:迁移训练显神通
(一)合作探究,学法迁移
案例:《夸父追日》
(1)交流文中想象神奇、描写精彩的句子。
(2)品味其中一个句子。
预设: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3)请说出这个句子的学生先来分享这个句子中表现神奇的词语。
(4)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在屏幕上做上批注。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和风比赛跑步,快!
速度快,路程远,神!
(5)请学生总结学法。
(6)小组合作,学以致用,共学其他句子。5人一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再由组长进行总结,总结完毕后,其他4人分别把批注写在书上,而组长则完成这一张“共学报告单”。(见表)
[《夸父追日》精彩的描写共学报告单\&句子1:(哪一段哪一句)\&重点词语:(把对词语的理解直接写在词语的下面或旁边)\&我们的奇想:\&]
所谓共学报告册则是由每一课的共学报告单组成的本子,按课文的目录粘贴上去,汇集了小组共学的结晶,由组长先写,写好后,组员们再一起斟酌、修改。为了节省时间,不需摘抄原句,只需记录哪一段哪一句即可。在重点词语这一栏,为了保证记忆的完整性,只需在下面或旁边做上最精辟的批注,不需要长篇大论。而“我们的奇思妙想”这一栏记录的是学生对这一句话的其他见解,然后组长就可以根据这一张报告单来汇报。在听其他组汇报时,也把有价值的想法记录在上面。这张报告单是小组合作的见证,也是评价生本课堂的标准。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
(二)寻找共性,写法迁移
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1)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要连用3个句号?(为了突出时间的漫长,以及父亲内心的焦虑)
(3)你能在每个时间段,感受到父亲的心情吗?
(4)出示: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5)总结:刚才,我们就是通过这3个句号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及文中父亲内心的焦躁。那么,废墟中的儿子呢?他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用这种写法来写写废墟中的儿子的心情。
(6)学生练写片段,用上表示时间漫长的3个句号。
新课标非常强调语言的迁移运用。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者主动引导学生去感知、触摸、发现、体悟言语的特点,教师顺势而导,导在学生迷惑处,导在学生情感的迸发处,并且利用文本的情景迁移写法训练,非常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真正的生本课堂就应该把目光聚焦到文本语用价值的挖掘和探究上来,方能走出窠臼,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四、“生本课堂”之第四锤:拓展延伸情升华
(一)利用情境,想象练笔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当父亲把作者写的诗歌扔回原处后,她的委屈终于爆发,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
她冲进了自己的房间,内心会想些什么呢?
(2)出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父亲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在感人的音乐声中书写作者的心声。
(4)学生交流。
这是笔者在聆听了锦园的杨吉瑞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记下的教案片段。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生本课堂中抓住语用点,以练促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
(二)续写结尾,总结写法
案例:《最后一头战象》
(1)配乐朗诵最后3段。
(2)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百象冢陷入一片宁静之中,可是看到全部过程的波农丁,他的内心也同周围的世界一样宁静吗?
(3)出示:望着坑下的嘎羧,波农丁___________。
(4)总结写法。课文学完了,回顾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沈石溪是如何把嘎羧的形象写丰满的呢?
(5)正如同学们说的,沈石溪紧扣嘎羧这条线,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了有着人类情感的嘎羧――最后一头战象!
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应教在学生的不懂之处,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不但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语言,而且要学会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如此日积月累,方能在今后的习作中,驾驭文字,运用自如。生本的课堂理应是学生有所生成、有所提升的课堂。
所以说,教材中重要的谋篇布局、典型的结构形式、精巧的句式表达、别有韵味的叙述描写,都是语言运用能力培训的点,只要我们熟练地把握教材、充分地利用资源、灵活地运用训练方法,做到顺势而为,方能体现“生本课堂”的实质。
总之,要想实现纯正的生本课堂,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放下自己这个“本位”,在心中真正拥有学生这个“主体”。从研究怎样教到研究怎样学,从站在高空观摩课堂行为到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以“千锤万凿出深山”的信念去打造有效、高效的课堂,这是探索新型生本课堂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现象:乱花渐欲迷人眼
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之一,的确很有必要学习,但有的学校把它当作圣旨一样背诵、默写,却不太有必要。“讨论式学习”即是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合作学习”。它只是众多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讨论式学习,有时我们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每次都搞讨论式学习。我们的班级本来就有学习小组,有小组长,有评比、有竞争的,并不是一定要“围桌而坐”才叫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做的不是“依瓢画葫芦”或花样百出,而应该实事求是,扬长避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把教师放下来”“把讲台让给学生”等提法有些绝对,会误导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出来”,但为什么要“把教师放下来”呢?讲台是教师发声的地方,也可以是学生发声的地方,为什么要“让”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并非课堂中的一对矛盾,他们是平等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教师是这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一部分教师在学新模式的过程中东施效颦。笔者听过三节公开课,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上台当小老师的教学模式,总体感觉是教学效率低,教学目标达成度低。
案例一:二年级上册生字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后,一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了:“同学们,我教大家‘空’字。跟我读:kōng,‘天空’的‘空’,空、空、空,天空、天空、天空。‘空’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穴’,下面是‘工’。我还会组词:太空、空间、空中。我还会造句:天空上有朵朵白云。”跟着陆续有学生上台汇报,每一个汇报的学生教学每个生字都几乎一个腔调,台下的学生跟着读得口干舌燥。
点评: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本来就应该美一点,有趣一点,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应该赋予人文的情愫。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首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如果每一个生字都用同一个腔调去教学,美感和乐趣就会荡然无存。如果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这样的单调枯燥,学生很难建立起对母语的感情。
案例二: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后,一个小组集体上台教生字,十三个生字不分难易全带读了一遍。(其实“词”“页”等字学生已经很熟悉,根本不用再教学。)然后教大家怎样记住字形,不外乎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最后剩下一个“页”字,一个小老师说:“同学们,‘页’字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记住,请你们来帮忙。”这不是没话找话吗?结果生字教学这个环节花去了接近三十分钟。
点评: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句、段的训练,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划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到哪里算哪里。两个课时的教学如果变成了三个课时甚至四个课时,那绝对不是高效的教学。
案例三: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
小组按预习单的提示合作学习嘎羧临终前四个感人场景后,其中两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汇报。两个小组的做法基本相同,都是先读句子,谈体会,再请其他小组质疑。笔者注意到,无论是台上小老师谈的体会还是台下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而且学生早在书上做好了批注,不同小组的学生就同一句话的批注基本一样。这有两种可能:其一因为是公开课,教师为了证明“学生也能当小老师”,为了展示新的教学模式,事前进行了演练;二是学生在预习时照着“教材解读”一类的参考书把答案抄下来,汇报时就照着读。
点评: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不应强求一致性的解读。生本课堂应该尽量把预设隐藏起来,教师要多关注学情,并利用现场生成的资源进行即时的设计。否则,无论形式怎样变,本质仍然一样:教教案。
三节课的共同点都脱离实际,忽略学情,不是机械呆板就是虚假,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这不能怪学生,一个小学生,无论怎么培养,都是无法和受过专业训练的、有丰富阅历的教师相比的。只能怪我们教师理论储备不足,盲目跟风,变成了老教法不敢用,新教法不管用。
出路:打铁还需自身硬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在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应该积累知识,掌握策略,学习表达,而不是当教师教学的二传手,当教学参考书的搬运工。语文课程又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分辨美丑善恶,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因此虚假和功利不可以进入课堂中。
>>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一百年后,我们会成为汤姆逊吗? 一百年后我们靠什么认知自己 一百年后 百年后,我们的出行工具什么样? 一百年后的拍卖会 一百年后的珍品 在一百年后的日子里 一百年前的抉择与一百年后的态度 一百年后知谁在 冯唐用文字打败时间“我的文字五百年后必有人读” 梁鸿:一百年后,如何讲述乡村 未来主义百年后来到中国 五百年后风采依然 《史记》四百年后定书名 为三百年后着想 四百年后忆海瑞 百年后,子孙记得自己什么 为百年后“留白” 一百年了,我们还是这个样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邓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苏慧廉肖像,摄于其任教牛津大学期间。1920年,苏慧廉受聘为该校汉学教授,此后接待过许多一流的中国学者,如和等人。1928年他赴美做访问学者,次年费正清投入他门下开始做汉学研究。
英国人苏慧廉的墓在玫瑰山墓园,牛津,英国。
4年前,中国人沈迦造访此地。遍寻之后,他才发现苏氏在墓园的栖身之所,竟只是一块没有墓碑的坟地,仅有4根浅色的花岗岩石嵌于土中。
挖开泥土,界石上出现了如下铭文:“威廉・爱德华・苏西尔(William Edward Soothill),硕士、传教士、牛津大学汉学教授,1861年生,1935年卒。”
6年来,沈迦的足迹遍及欧亚北美三大洲,只为了还原苏慧廉的一生。他为这位百年前的英国传教士写下一本近40万字的传记《寻找・苏慧廉》。书中对传主生平和温州史志的翔实记录,乃至对中国近代史的反思,在史学界和民间引发了强烈共鸣。 温州历史绕不过去的人物
虽然时空相隔,沈迦和苏慧廉却有两个交集:都在温州生活过,都是基督徒。
1969年,沈迦出生于温州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跟祖母过活。祖母年轻守寡,历经家道中落、社会动荡,却凭一己之力撑起全家。但即便在最困苦的时日,她也坚持每天读经,保持每个礼拜五“禁食祷告”的虔诚。在捉襟见肘的70年代,祖母还要求她分散在各地的5个孩子每月必须寄10块家用钱回来,以资助其他更缺衣少食的贫困人家。
“那是一个我们不知道信仰为何物,不知道它对人生价值有多重要的时代。”多年后,沈迦回忆说,祖母给了他一生最好的礼物。
儿时沈迦每周日跟随祖母去做礼拜的城西教堂,便是苏慧廉而今留给温州唯一的物质遗产。教堂主殿里6根黑色的大圆柱,在童年的沈迦看来格外宏伟。听老辈人讲,大柱子来自英国。他好奇,是哪些英国人将这些高达十余米的木头不远万里运到小城温州? 苏慧廉为温州人建造了艺文书院和学堂,他希望通过教育,把学生塑造成心智健全的人。还是的益友,费正清的老师,并大力促成千万英镑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
80年代初,祖母辞世。直到世纪之交,在《温州日报》做副刊编辑的沈迦,因工作需要前往温州市图书馆善本书库里借阅两本英文回忆录,才第一次知道了苏慧廉的名字。这个英国人二十出头时漂洋过海来到温州,此后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们在此地生下两个孩子谢福芸和海生,将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温州。苏慧廉一家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翻译出版了温州方言版的《圣经》,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苏慧廉还是的益友,费正清的老师,并大力促成千万英镑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
“这样一个温州历史绕不过去的伟大人物,地方史里却只有区区300字的记录!”纵然此后沉浮于商海,移民去了加拿大,沈迦的心从未放下。
200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沈迦和太太一起去温哥华附近的列治文吃饭。看着车窗外飞驰向后的大桥栏杆,沈迦脱口而出:“我想写苏慧廉。”
“他离开温州以后干了什么?他是英国人,离开中国以后又做了什么?我其实就想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看看海外的资料是否可补充完整。这是我最初的企图。”得到太太支持,沈迦从此一头扎进了如山的档案中。温州本地史料寥寥,他便叩开欧美、港台各大档案馆和图书馆,走访苏慧廉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城市,重返历史现场。“好文章是用脚写成的”,这句当年他上采访写作课时的师训,在这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贯彻无遗。
从英国回来后,沈迦偶然看了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屏幕上的最后一句话让他深有感触:“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通过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出版的一本有关李提摩太的读物,沈迦发现《苏慧廉小传》的作者,正是苏的后人。他联系到了苏慧廉的曾孙查尔斯,一个内燃机工程师。然而,自从唯一的女儿福芸去世后,苏的后人中几乎再没有人能继承他的艺文衣钵,与中国的联系也渐行渐无。对于曾祖父的了解,查尔斯远不及来自中国的沈迦。
学者朱学勤近年来对沈迦多有关注,高度评价非史学出身的沈迦如此“上穷碧落下黄泉”,为寻找百年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便在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非常罕见”。
沈迦意外于学界和市场对《寻找・苏慧廉》这本书的热捧,却并不觉得自己这6年的付出有多么“筚路蓝缕”,苦不堪言。“一开始,写这本书便是一个很私人的行为。”随着写作的深入,他越发地确定自己能做成这件事。直到落笔付梓之前,他忽然意识到,《寻找・苏慧廉》应当献给深爱的祖母。
“我相信,她一定看得到。”电话那头的沈迦非常笃定。 “主,我愿意去,但除了中国!”
和沈迦的坚定相比,1881年的那个夏天,报名来中国传教的苏慧廉却面临着内心的挣扎。 苏慧廉1906年就任山西大学堂总校习,当时该校是我国仅有的3所公立大学之一,另有京师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图为旧址牌楼,匾额上写着“登崇俊良”的校训。
令他焦灼的并非传教这件事,而是传教的地点。
苏慧廉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尽管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苏慧廉却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并在听闻了一个传教士徒步登上乞力马扎罗山,穿越雪线冒险宣教的故事后,激发起了去异域传教的强烈渴望。
1881年的夏天,英国基督教组织偕我公会派驻温州的唯一一位传教士李华庆刚刚去世。在地球的另一端,夜阑人静中的苏慧廉在手边的杂志上看到“招募一个年轻人去温州接替另一个年轻人”的消息,他突然感到“自己就是那一个人”,于是跪下来祷告:“主,我愿意去,但除了中国,除了中国!”
为什么“除了中国”?不仅因为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相比,中国条件太过落后,而且在苏慧廉和多数英国传教士眼里,到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面前出售一个纯粹的理论,何况这个理论还不能给他们带来现世的利益,这几乎就是南柯一梦。有一种观点称,中国常被传教士视为最抗拒福音的国家,因为许多中国人无法接受基督教反对祭祖、以及其他偶像崇拜的立场,因而对传教士抱有敌意。
苏慧廉最后被命运选中。1883年,春寒料峭时,21岁的苏慧廉历经4个月的海上和陆路行程,终于抵达温州。沈迦判断,以苏氏对中国的了解,“也许他启程时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是否如此,我们无从考证。但苏慧廉在温州的开局注定不会那么阳光灿烂。
就在那个年关,告别同行的阚斐迪牧师,沿着狭小、拥挤、气味难闻的街道回到冷清的家,苏慧廉备感孤清。“不会说当地人的语言,前面的生活也许是死亡,谁又知道呢?”当温州人举城燃放爆竹,欢庆除夕时,稚气未脱的苏慧廉却在给父母的家书里抱怨,自己身处一个没有壁炉的氛围,看不到前方的半点曙光。
然而,就像他的中文名字“聪慧、廉直”所代表的,苏慧廉身上有着同时代所有优秀西方传教士的共同品质:信仰虔诚、志存高远、勤奋执着,有着极强的生存智慧。
“他们首先是一批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没有功利心。”沈迦说,除了具有一般人难及的虔诚信仰,能派驻海外的传教士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勤勉坚毅是必备的素质。
沈迦在书中列举了一例:苏慧廉幼时就因为能背《希伯来书》第十一章而获奖。《圣经新约》中的这一章有39节,内容量相当之大,这可作为一个他既勤奋又天赋异禀的佐证。
更让人惊叹的是,仅用半年时间,苏慧廉就能用温州本地话登台传教。身穿清朝服饰,尝试本地食物,克服空气中的恶臭,习惯路边的乞丐和狗,这些对他都非难事。“和犹太人在一起就做犹太人,和希腊人在一起就做希腊人。”矢志要效法耶稣门徒保罗的苏慧廉确实如他所誓言的,到了温州,就和温州人在一起做温州人。
今天,温州信基督教的人数已超百万,沈迦在采访时援引北大社会学系的调查数据说,每7个温州人里就有一个是基督教徒,教徒人口比为中国之冠。海外学界因此称温州为“中国的耶路撒冷”。是什么导致温州的基督教如此活跃?沈迦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一直寻觅答案而未得。他的结论是:苏慧廉不是今天温州兴旺的信教局面的充分条件,但若没有苏慧廉,也一定没有这样的局面。
而在130年前的温州,人们对于初来乍到的西方人和外来宗教并没有那么容易买账。
在当地人眼里,这些碧眼赤须的洋人是怪物。梁启超曾感叹,在前后,堂堂的北京书铺竟找不到一张世界地图。而在温州,人们盯着苏慧廉看,“那奇怪的眼神看上去有种恶意与恐怖”。还有不少人试图揭开苏的妻子路熙高高的裙撑,想知道里边是不是什么都没穿。
比消除猎奇心难上百倍的,是吸引和说服人来听传教布道。太妃糖开道、府试时发福音,为来访者准备茶水和香烟,苏慧廉尝试了各种方式。带着牛津的香肠和沙丁鱼―两样分别象征着英国和法国的食品,还有他的两位本地追随者,“一个残疾,一个肩膀柔弱,一个只会嘟囔几句难懂的中国话”,3人组合一次次地深入温州周边,实现着温州近代基督教史上的“农村包围城市”。 苏慧廉主持修建的偕我公会城市教堂,即温州西堂,至今仍在使用。 从暴乱始,自革命终
但他最为倡导、也最为奏效的方式,是除了传教以外的“另外两条腿”:医疗和教育。
奎宁、阿司匹林这两种常用西药,原是苏慧廉为防止自己来华水土不服,到
温州后不仅治疗了当地人的疟疾、感冒,还帮家徒四壁的丁先生戒掉了毒瘾。此后“供不应求”,苏慧廉夫妇干脆开了禁烟所。还因为会拔牙、修正倒睫,苏慧廉的“神医”大名不胫而走,一位叫三郎的麻风病人竟匍匐百余里前来求诊,激起了苏氏的同情心,定理医院和温州白累德医院先后开张。
二十余年里,苏慧廉主持和修建了城西教堂等多所教堂,为温州人建造了艺文书院和学堂。他希望通过教育,把学生塑造成心智健全的人。“重要的是要头脑清晰,心胸坦荡,对人生有精神上的追求。”分班教育、学校周日放假这种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的管理方式,都是由苏慧廉们开一时先河。路熙和他们的女儿谢福芸也在艺文女校中执教。在帮助中国女生改变站姿、教她们运动游戏的过程中,路熙也感到了“创造历史”的快乐和工作的意义。
那时温州很多教徒目不识丁,更不用说听官话版的圣经宣讲了。苏慧廉利用自己特别的语言造诣,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普罗大众一听就能明白的“土话”,成了教徒的必备之物。2009年4月,当沈迦在伦敦大英图书馆,从管理员手中接过这本全世界孤本的1902年温州方言版《圣经新约》时,感到了一种久候终逢的喜悦。
不同于传教士中的保守派,苏慧廉还力主用本土化、情境化的方式传教。当时许多西方传教士为强调宗教的“纯洁性”,不屑甚至贬斥中国音乐。苏慧廉不仅自己学习中国音乐,还建议直接用中国乐曲为唱诗班伴奏,他本人就曾将《茉莉花》的歌词改为《圣经至宝》。针对一些本地教徒周日跋山涉水为教会服务的情况,苏慧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特别申请突破固有的义工规定,为这些贫困教徒的劳动支付薪资。“这些本土化的做法,苏慧廉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突出的一个。但可以说,他的不少实践和研究是超前的”,沈迦评价。
苏慧廉1906年离开温州,受邀赴李提摩太创立的山西大学堂就任西斋总教习。在山西他虽然仍为教会服务,但角色已成功转换为教育家和汉学教授。他出版了《儒释道三教》,他的英译《论语》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长年的耕耘甚至让他得到了“孔夫子”的称号。
除了所著《李提摩太在中国》民国十三年便已出版汉译文外,苏慧廉几乎没有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什么踪迹。其实,他和严复、王国维、、吴佩孚、顾颉刚、丁文江、炎培、翁斌孙等众多当时的名流都有交往。他的生命轨迹,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一群重要人物的命运。
民国初年,苏慧廉为筹办华中联合大学返回英国。本已筹得300万英镑,却因一战使计划落空。谢福芸几年后创办了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林徽因就是该校学生。而苏慧廉在欧洲创立法国华工青年会,为一战战场上的20万中国人服务,并以出色的工作获民国政府文虎勋章。上世纪20年代,已是国际著名汉学家的他,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和等人一起,使1100万英镑得以退还中国。 苏慧廉全家福,摄于1900年苏慧廉回英休假时。
在取得这些斐然成就的同时,苏慧廉和他的教友们历经甲申教案、山西教案等数幕惨剧,红灯照、哥老会、等一波波民间反对浪潮也如影相随。
1900年,当时的山西巡抚毓贤执行慈禧的指令,在山西境内肆意屠杀外国传教士以及教民,酿成惊天血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之后,急于媾和的慈禧把毓贤作为替罪羊抛了出去,毓贤最终死于流放途中。此事过去11年,发生,毓贤的女儿逃到山西教会,寻求避难。山西的传教士都清楚她的背景,但依然接受了她,并帮助她躲过了这一劫难。
65岁时,为了处理中英庚子赔款退款,苏慧廉最后一次回到温州。然而时移世易,他满眼看到的却是,随着民族运动的兴起,当年创立的教堂已被人占领,他创办的艺文学校,外国人悉数被驱。“不管我如何评述中国,我都是带着一种对中国和中国劳苦大众的真挚情感。我曾服务于他们,并在他们中间度过了我的半生。中国的未来需要耐心,也需要持续的同情。”他在其1928年所著《中国与英国》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妻子路熙的回忆录里,她对他们最好的年华如此作结:“我在中国的岁月,从暴乱始,自革命终。我在中国的生活有价值吗?―有价值。”
沈迦感慨道,苏慧廉晚年发现自己创建的所有的功业被遗忘和颠倒,他应该是满怀苍凉离开第二故乡的。沈迦用“半生湖海,未了柔情”这8个字形容这位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复杂情感。 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赴华代表团旧照,合影摄于1926年,右一是苏慧廉,左一和右二是中方代表和丁文江。 我们对传教士缺少一声感谢
“传教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炮舰进入中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和麻醉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成为他们的顺服奴隶而已。”1949年后,凡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多半都会这样认为。
沈迦也概莫能外,即便他有着基督徒的家庭背景,其早年对于传教士的印象也难脱此“刻板”印象。
直到七八年前,他与前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陈乐民一起前往北京的五塔寺,参观天主教传教士的墓碑。在墓碑前,与陈乐民的对话对他有振聋发聩之感。
“那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身体很差,每个礼拜要做一次血透。我搀着他,他走得很慢,在这片墓碑前,一个个看。我也有些感慨,就跟他讲,对于传教士评价,起码得三七开。我自以为已讲得比较开明了,陈老师拿着拐杖就在地上跺,说:‘这些传教士哪做过一件错事?’”
当时的沈迦还未起意要为苏慧廉立传。陈乐民这句听来颇为“绝对”的评语对他下定决心写书,起了推波助澜之效。据沈迦了解,这些年国内的学术界对西方传教士的普遍观点早已“转向”:“如果今天还有人写硕士、博士论文说他们来中国是‘文化侵略’,那他的论文估计通不过答辩!”历史学者马勇在谈到此书时,亦认为“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
如何看待历史,正是沈迦在写作《寻找・苏慧廉》后期越来越深思的一个问题。
沈迦评述,苏慧廉服务于中国,最被忽略的功绩是他曾代表英国处理庚子赔款,助力千万英镑退还中国。“对于这段往事,中国的教科书把焦点放在国耻两字上,一般指说庚款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巨额赔偿,对赔偿起因则有意无意忽略,更少有提起部分庚赔款的退回及在中国建设事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个人在他的那个时代为中国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中国反而会把他忘记?其实我们忘掉的不仅是他一个人,苏慧廉仅是一个标本而已。”沈迦渐渐发现,他要寻找的远不只苏慧廉一个传教士这么简单。基于此,他在书名的“寻找”和“苏慧廉”之间加上了一个分隔号。
“日光之下无新事”,是沈迦接受访谈时反复提到的一句。
1861年苏慧廉出生,正是中国结束与英法的敌对,以开放的姿态迈向“同治中兴”的开始。随后有,为自强求富,中国迈开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步伐。1882年,苏慧廉抵达上海时,经过“改革开放”的晚清政府,其GDP已跃居亚洲第一位。苏慧廉在中国生活了30年,直至前离开。这30年,无疑是一个集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从传统的封建大一统中摆脱出来并走向多元化的时代。
在沈迦看来,苏慧廉在华的30年,和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化如此之相似。它们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导向,并且均在80年代开始中兴,90年代遭遇挫折。有感于这一发现,沈迦试着想借苏慧廉的酒杯,倒下中国一个世纪的歌哭,并期待苏慧廉及他的时代成为我们今人回首百年时一个可资分析和咏叹的角度。
牧民的狂欢 五彩骏马扮靓赛马节
在每个村的一片草坝子上,牧民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卡车,一路踏歌而来。赛马前,主人对马进行精心打扮,鬃毛被扎成像小姑娘一样的朝天辫,马尾毛也被五彩丝线编成可爱的小辫。
我来到扎西半岛时,靠近纳木措湖边有个小湖,牧民们将5匹高头骏马推进冰冷刺骨的湖水中,这是当地牧民在驯马,只有严酷的训练,才能在赛马场上一展英姿。
早在18年前,我当时在当雄县人武部工作,多次参加赛马会,领略藏北牧民们的英姿。我第一次抵达当雄县时,适逢县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四面八方的牧民骑马或步行来到县城对岸一片宽阔的大草原上。整整3天,人们赛马、饮酒、狂欢。男女老少,个个心里像灌满蜜水一样,甜滋滋的。
比赛那天,我起得很早,但见牧民已经把马拴好在帐篷跟前,马的鬃毛和尾巴用五彩布条编织起来,马头则用酥油花装饰得像过年供的羊头。喂过加持药,再牵到桑烟缭绕的加持场上请喇嘛加持,然后就来到了比赛场地,参加比赛的全是出了名的雄性高头大马。
比赛开始了,平坦的草坝子上用彩旗勾勒出一片2000多米长的椭圆形赛场,骑手们严阵以待,大家都明白,赛马是力量和智慧的较量。一声令下,万马奔腾,骑手的口哨声和观众的喝彩声伴着马蹄敲击的鼓点声,合奏出欢快的赛马进行曲。到第七圈的时候,有经验的驯马人才纷纷扬起马鞭加快速度,最后200米时更是快速越过终点线。比赛结束时,终点线上聚集了很多人,有的拿哈达为自己的选手祝贺,有的为比赛名次而争论。
赛马会开幕这一天,所有人穿上最美丽的盛装,围坐在中心会场边上。一些单位和各乡镇的代表队先后列队入场。眼前是色彩迷离的世界。由于太阳光过于明亮,草原上的人们的服装鲜亮明丽,加上那些雍容闪亮的配饰,没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们,一时甚至难以读懂这些色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牧民正在教给你他们对色彩的感悟。
下午的是俊男美女选拔赛。娇美的牧女与英俊的草原汉子被编排在一起成双成对地出场,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俊美再加上华美的服饰令人惊叹不已,台下的观众们不停地呼喊着狂欢着,他们是这片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也是这片草原的骄傲。
我后来参加当雄牧区的赛马节多了,也便知道一些相马和驯马等常识。我在藏北民间,曾看到一本《马的由来及其相马》的书。这本书中说,一个好的相马师,要从马的毛色、耳朵、头部、穴位、四蹄、嘶鸣等方面来判断马的好坏。驯马也要因马而异,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在马的阴阳、膘情、耐力等方面给予仔细的关照。
我请教当地牧民多布吉,是当地有名的驯马师。他告诉我,马的好坏在于人,人的好坏在于相马,而只知道相马不知道驯马的也不是好主人。单说驯马来说,3岁马,牧民管它叫“嘎加”,意思是“备鞍马”。从主人试着骑它第一天起,就要让马习惯主人的牵引,驯马时绳索要短,让马紧紧跟在主人后头,跟上主人的步子。若要驯服一匹暴烈的生马,更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力,使它习惯主人的抚摸,备垫备鞍,直到最后安顺于主人的策骑。
驯马人首先要能吃苦,要早跑、晚跑,掌握节草、喂料、洗浴等常识,否则驯马无从谈起。驯马人每天和马在一起,观察马的毛色和尿液的变化。毛色光亮平整如绷紧的丝绸,尿色清淡如水,就是驯练得当的标志。赛马前,家家户户都把马赶回家,开始对马进行强化驯练,晚上也要与马为伴睡在野外,有时晚上整夜倾盆大雨,驯马人怕马冻着,夜里遛马遛了几个钟头。不过,驯马时间要视马的膘情而定,一般都是7天左右。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藏族马文化与能征善战一同载入史册。
在藏北的赛马节上,班戈县沙木乡的赛马节最有特色,在整个藏北享有盛名。沙木赛马节从相马、御马、驯马、祈福仪式,再到赛马、马术表演、传统颁奖仪式、歌颂骏马、骑手拜山祈福等活动。每逢藏历七月,以沙木寺为中心,利用5至7天,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搭起帐篷,以附近部落或村庄为单位进行赛马、娱乐和宗教等活动,如跳远、长跑、摔跤、抱石举重和各种歌舞活动。
事隔18年,藏北牧民已时兴骑摩托车放牧,甚至利用它来追赶吓唬狗熊和狼群。如今牧民家中有了运输车、摩托、拖拉机等,马的作用已越来越弱,购买一匹马则需要上万元,而养一匹马更需要大量牧草和饲料。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得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和悠闲,牧民们养马驯马,在赛马节展现自己的英姿,那将是一件带来好运和展现实力的事情,他们又重新利用马开展体育竞技、休闲娱乐、健体强身等活动,尤其马术表演,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头。
尼玛占堆还说,每年的藏历新年,青龙乡每个村大都将举办赛马会。在每个村的一片草坝子上,方圆几十公里的牧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饰物,或骑着摩托车,或开着卡车,在草原上一路踏歌而来。赛马会的主角是马,赛前都经过了主人的精心打扮,鬃毛被扎成像小姑娘一样的朝天辫,马尾毛也被五彩丝线编成可爱的小辫。骑手们则大多头戴礼帽、身着藏装站立一旁。赛马正式开始后,随着号令声响,骑手们扬起马鞭,众马扬蹄,直奔十公里外的终点。观众们则高声呐喊,为骑手们加油。
圣湖的婚礼 天湖边汉女嫁给了藏北汉子
藏北牧民的儿子觉果和在蓉城长大的汉族女孩廖勤的婚礼,选择在绿草如茵的纳木措湖边举行。这张取名《觉果的婚礼》的图片,当年曾登在《中国》的首页,被国内很多媒体争相采用,并被美联社等许多外电转发。20多年前,拍婚纱照在内地还很新鲜,汉族新娘和藏族新郎在天湖边,藏汉婚姻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当我们来到纳木措湖边时,总能见到一对对新郎新娘穿着婚纱手牵着手,相互依偎幸福的样子,这让我想起了18年前那场轰动纳木措湖边的婚礼。男的是在纳木措长大的牧民孩子,女的是从小在蓉城长大的川妹子。这张取名为“觉果的婚礼”的图片,永远定格在绿草如茵的藏北纳木措湖畔。
20多年前,拍婚纱照在内地还很“新鲜”,更何况汉族新娘和藏族新郎在的天湖边,这张婚礼照片当年曾登在《中国》杂志的首页,被国内很多媒体争相采用,并被美联社等许多外电转发。十多年前,拍婚纱照在内地还很新鲜,汉族新娘和藏族新郎在天湖边的这场藏汉婚姻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这位女士叫廖勤,原住在成都浆洗街。她从小喜欢画画,长大后先后当过工人、宣传干事和老板,但绘画一直是她执着追求的事业。廖勤在成都和重庆都有自己的住房,可她就是闲不下去,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可我听到有关传奇的一个版本,1994年,她第一次到,是中国第一个骑摩托车从北京到拉萨的女人。她完全被壮美的山川所征服,被的人文风情所倾倒。从此她认定了,就是她向往的天堂。
这位男士叫觉果,1963年秋出生于藏北草原纳木措湖畔一户牧民的帐篷中,如今家里还有70多口人还生活在那里的草原,小时候,他的“任务”是牧羊。遇到雪天,怕弄湿靴子,就把靴子脱下来,挂在肩头赤脚走。两只脚冻得麻木,“这时候想,要是遇到牦牛拉屎就好了,可以把脚伸进去暖和一下。”
1978年,觉果来到北京,缺乏早期教育的他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养分,以自己的勤奋跨入了新华社分社的大门。1987年,他拿起相机对准这五彩斑斓的世界,试图用镜头传达思想、记录高原人的生活和美丽的家园,以及急剧变化的每一个瞬间,始终坚信“一图胜千言”。当我看到他拍摄的野牦牛时特别惊讶,觉果何以靠近那些野生动物?原来与他从小放牧有关,出身牧民的觉果会与牦牛“对话”,吹口哨或低声吆喝,这些动物自然服帖,他幽默地说:“我刚出生就被装进竹筐,挂在牦牛背上。”
1996年6月,廖勤应收藏家叶星生的邀请,再次来到拉萨拍摄叶星生的收藏品。可让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改变了她的后半生。当年7月的一天晚上,廖勤对十多位朋友开玩笑说:“我真想留在不走了,以后找个康巴汉子嫁了……”
在拉萨这块圣地上,人们不能乱说话或乱许愿。自治区文联的这位朋友把这话当了真,马上对她说:“那我给你介绍个大胡子,他是新华社分社的摄影记者觉果。觉果虽然不是典型的康巴汉子,可也是血管里流淌着野性的牧人。”朋友们都哄然叫好起来,他们立即联系觉果。虽然当时没有联系上,但善意的朋友们给廖勤留下了觉果的电话。两个多月后,廖勤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想到马上就要离开了,她的心里突然生出一股难舍之情。
一天晚上 12时过,她拨通了觉果的电话。在电话中,她坦然地介绍了自己,并大胆约会觉果……直到今天,廖勤也说不清楚那天晚上她怎么会在午夜时,突然给一个陌生的男人打电话。次日,两人见了面。
第二天,觉果出差去了,临走前他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廖勤。她接过这把小小的家门钥匙后,又自然又觉得莫名其妙,在觉果凌乱不堪的房间里,廖勤收拾房子,忙了整整一天。后来,廖勤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些荒唐,3天后,她悄然离开了觉果的家,回到了成都。
临走时,廖勤带走了觉果儿子格桑平措的一张照片。觉果两年前离婚后,将儿子一直放在当雄草原纳木措湖畔的老家。多年后,廖勤讲起当年内心的感受时说:“我看着这张藏族儿子的照片,仿佛又看到格桑孤独一人在草原放牧的情景,仿佛听到他那期盼的呼唤:阿妈、阿妈。我走了,带着这张照片,装着这段故事又再一次离开了我深深热爱的拉萨。”
廖勤万万没有想到,二十多天后,觉果居然带着草原上的小牧民儿子格桑找到成都来了。廖勤在成都的双流机场接到了他们,小格桑一句汉话也不会讲,只是对着廖勤不停地大声叫到“阿妈、阿妈……”在机场上,两人默默地相视。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说起这件事,她脸上充满喜悦与自豪:“就这样,上帝将觉果和格桑送到了我的身边,我成了藏族人的女人,藏族孩子的妈妈。”
这次相见后,廖勤决定嫁给纳木措藏族汉子觉果。可远离亲人、远离家乡是需要勇气的。廖勤做了家人很久的思想工作,才又一次重返拉萨。
1997年8月,在觉果的老家,世界最高的圣湖――纳木湖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藏汉婚俗结合的婚礼。当天早上,他们从拉萨出发,开始向纳木措湖进发途中,许多不相识的旅游者爬上了他们的婚车,争着要去参加他们的婚礼,豪放的觉果便带着他们,一路上满是欢歌笑语。
一到纳木措,廖勤就被这里的美景惊呆了。这里虽没有装修华丽的房屋,也没有大红的地毯和喧天的鼓乐。可湛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洁净的湖水是他们婚礼的圣殿,湖畔骑着骏马,手捧哈达的牧民是他们婚礼的客人。兴奋的新郎觉果款待了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宾客,新人和宾朋一起自由自在地在湖边交谈、嬉闹。廖勤陶醉了,她撩起白色的婚纱,跳上马,在湖边的草地上飞奔起来。
婚礼中,最让廖勤难忘的是她和觉果荡舟在纳木措湖面时的感觉。她说:“我们静静地躺在小船上,四周一片宁静,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纳木措湖的心跳,感觉到了一种女人的韵味……”整整3天,廖勤沉醉在这人间仙境般的婚礼中。
小格桑是分社的孩子王,很调皮,很好动。经常在分社大院里,偷偷跑进没锁车门的车里“瞎”捣弄。廖勤婚后勇敢地做了小格桑的汉族妈妈,每天给小格桑补习文化,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如今大学毕业的格桑,长得比他父亲觉果还要壮还要帅,成了姑娘们心目中的“格桑王子”。
廖勤继续从事她的绘画、摄影创作,在拉萨开办起了自己的画廊,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我没有读过什么书,学历只是小学五年级,也许是出身的年代不好,我什么都遇上了。自然灾害、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分流下岗”。“我的经历丰富,所以我的画和照片是自然的流露,是真真正正我的内心写照。”
廖勤也是一个极富爱心的女人,她在拉萨每周日要用半天的时间去教16个盲童绘画。说起来好像很幽默,盲人如何学画画,但当你看到这16个孩子共同画的“心中的烛光”时,你不禁会感叹那是怎样的一片彩色世界。廖勤在给这些盲童上课前还要准备教案,她用很独特的方式让这些没有眼睛的孩子作画,一边放着音乐,一边让孩子们用手在画布上涂抹着颜料。
觉果是纳木措牧民的儿子,平时喜欢喝酒,觉果的亲戚经常来家做客,那种喝酒的豪放劲也渐渐感染了廖勤,她也学会了粗犷地喝酒,越来越喜欢吃糌粑,也开始喜欢在草原上走家串户做客,感受亲情和友谊带来的快乐。多年后,廖勤依旧激动地说:“纳木措湖边的美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我的生命早已融入到了这人间圣境中,今生再也不愿离开了。我想同觉果合写一本名为《夫妻夜话》的书,向人们讲述一个汉族女子和一个藏族男子的故事。”
旅游的兴起 纳木措畔草原的双面性
纳木措已成为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2014年就吸引了数十万中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观光旅游业正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我对纳木措草原的最初印象,来源于游客美得令人心醉的文字:“在纳木措草原上漫游,藏族民间艺人们对弹唱歌是自然的事;在这样美好的牧场上,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是值得的;在一座藏族牧人的黑帐篷,喝一碗酥油茶是值得的;在一个清晨,走两公里山路迎面看见一座雪山是值得的……”
很多年前,当我听到“纳木措”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它就是住在我心中的光明之神。当我终于在一个阳光充沛的正午抵达纳木措时。只见湖边、湖心岛人流浩荡,草原上车流滚滚。若是在四年前,纳木措牧区平坦的柏油路两边,还是一些零落低矮的泥土房。如今那些泥土房子都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墙白、充满藏家风情的两层建筑,一幢幢整齐地矗立在路边。
纳木措承载着人类无数世俗的梦想和历史久远的宗教情怀,围绕着她转上一圈,就会享有无限的快乐,就会完成世人心中美好的祈愿。今年恰逢羊年,据纳木措景区方面估计,预计今年到纳木措观光、转湖的游客和信众将超过百万人次,一时间将变成集民俗文化、商品交易、观光游览为一体的新型“都市”。在太阳能路灯下,人们自由自在地逛帐篷商店;在冉冉篝火照耀下,上千名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锅庄,会令游人流连忘返。
我们绕扎西半岛转,远处一对石头高举向天空,挂满了洁白的哈达,司机说,这是纳木措最著名的标志“合掌石”,仿佛双手祈天在迎接客人。“合掌石”边很热闹,我见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动物:藏马,藏獒,还有漂亮的白牦牛,配挂着花花绿绿的哈达,他们牵来供游人骑乘和合影,若绕扎西半岛湖边骑一圈付费100元。
湖边已经很像一个旅游胜地了,餐馆,商店,每隔几米就有台球桌,我们看到藏族小孩爬在桌子上玩。
纳木措旅游商业圈包围了这里,茶馆、百货店、饭馆。这里已成为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仅2014年就吸引了数十万中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观光旅游业正成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来自纳木湖乡加嘎村的桑珠夫妇,在公路边开了一家名为“高原牦牛酸奶”的手工作坊。清晨6点,他们轻手轻脚地起床穿衣,一头扎进厨房,这时孩子们还甜甜地做着梦。桑珠把冰箱里冷藏的一百多斤牛奶搬了出来,格措则开始生火煮牛奶,准备做牦牛酸奶。他们已在这里做了5年酸奶,桑珠的爱人在里面的厨房做酸奶,桑珠则在外间的店里出售酸奶。
我在纳木措牧场上漫游。牧场一角的马场上,呈现出热闹的场面,很多游人在挑选合意的马匹,他们在草原上驰骋一小时100元。马的主人多是藏族男孩,都是附近牧场上的孩子。“在这个短短的旅游高峰期,他们要努力挣得下学期的学费。”在一名14岁藏族少年的怂恿下,我骑着他3岁的小白马四处溜达。我们沿着一条河道,渐行渐远,把喧闹的人群抛在身后。只见牧场越来越开阔,到处山花烂漫。
在通往扎西半岛景区的公路边,纳木措村四组牧民洛次家有四人在从事旅游,经营着四顶帐篷,最大帐篷230平方米,一次性可接待60多人。在大帐篷内,洛次还销售牧民手工饰品,诸如服饰、帽子等,他还在3顶帐篷里建起家庭旅馆,每顶帐篷每天收费300元。我在这里还看到,纳木措乡的平措大爷,放了几十年的牧,如今成了开门迎客的饭馆老板。牧区的一位大姐卓玛也变成了“星级”厨娘,做得一桌桌原汁原味的藏餐……
“纳木措村是个纯牧业村,以前村民的收入单纯依靠牧业,一到冬天,天气寒冷,常有牲畜冻死饿死,造成不小的损失。”纳木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小扎西说,“全村共340户村民,现在从事旅游的已有54户。他们在纳木措的扎西岛上开旅馆、餐馆,经营旅游纪念品,仅旅游这一项,他们中年收入最多的可达50万元左右。”小扎西给我算一笔账,2014年底,纳木措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7800元,其中近一半就来源于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给村民们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加,还让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水泥房,用上了电,打了水井,设置了绿化带,安装了体育器械,不在旅游沿线的村民也都住进了安居房。2012年,纳木措村筹集资金14.4万元,将30名贫困农牧民送到拉萨驾校学习驾驶技术,让他们回来后服务于当地旅游业。“再也不用担心大雪压垮帐篷。”已有了些年纪的村民丹琼说,“村里出资为每家每户修建了60平方米的储草棚,保障牲畜冬天的草料供应。”
“再过一段时间,天气暖和点,我们的牧家乐又要开始运营了。”小扎西在一旁满脸憧憬地微笑着。几年前,旅游旺季的时候,纳木措村在湖边游客聚集的地方搭建了藏式帐篷,经营起牧家乐。“当年投入5万,就赚了3万。”小扎西说,那时规模小,主要经营餐饮及出售风干肉、奶渣、酸奶等特色食品。
“我们要建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土特产销售于一体的牧家乐。”小扎西说,牧家乐的收入用途从一开始就已确定按3∶4∶3的比例分为三部分,其中,三成用作村集体经费,四成用于帮助村里困难家庭,另外三成用于能人带动。牧家乐经营两年来已累计提取3万余元,帮助了60余户困难家庭购买牲畜和生活必需品等。
然而,旅游开发也给这座纯净的“天湖”的未来带来了隐忧。当雄县一名环保局人员介绍说:“每年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2300吨,只能进行简单的填埋,目前至关重要的保护,就是如何保留这里的原始生态。”
在湖边,我遇到了专程从浙江来纳木措拍摄婚纱照的一对夫妇,男的姓徐,女的姓张。他们对我们说:“纳木措就是一个神湖,传说中念青唐古拉和纳木措是一对夫妇,这里确实太美了,人真的是在画中。”不过,男的又补充说:“我希望还是不要过度开发,希望游客都来尊重她,爱护她、保护她,合理地享受她、利用她。”
我们继续向牧区深处走,约莫两小时后,前方出现了一座狭长山峰,山上牧道深深,有羊群和大畜的粪便。走在这样的山峰上,我看见坡底下是一个很开阔的盆地,有白色的帐房,牛羊也多了起来。向导对我们说,这是牧人的夏季牧场。
这天下午,刚下过雨,整个草原松弛下来,阳光稍暗。牧场的水汽凉而浊重,青草铺成的路面湿乎乎的。就是在这条湿重的牧道上,有羊群在徘徊,孩子在奔跑。牧道周围,白色的帐房星星点点。一群大尾巴羊从肥绿的草丛中露出头来,善良地看着我。一位牧羊人指着远处的帐房,邀我去他家喝奶茶。
不远处的纳木措,依偎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脚下,静静地相拥守护着他们怀中的纳木措村。站在村边放眼望去,只见一个牧民驱赶着一群牦牛缓缓走来,一条牧羊犬在一旁欢快地奔跑着,犹如置身于失去的历史与时间中。
草原的未来 传统技能何以不再进入尾声?
念青唐古拉属山地牧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牧人们遵循长期游牧的经验,在一定区域内转季放牧,这样的做法叫转场。它象征着藏族牧人群居和迁徙的传统,而他们丰富的游牧文化就体现和贯穿在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中,他们也成为世界上走路最多的人和搬家最勤的人。
纳木措大约在每年藏历1月15日结冰,到4月15日开始融化,周围的草原也是在这一天开始长出新的嫩草。和整个藏北地区一样,纳木措周边草原也是在七八两个月最为茂盛。这时人们为了留出给牲畜过冬的草地,就要将牛羊赶去离家比较远的夏季草场。在冬春季节,纳木措湖边的小村里,每天只要两个成人出去放牧,每家人轮换着去。放牧的人早晨把牛羊赶到离村子两三公里之外的山坡草场上,到了傍晚再把整群的牛羊赶回村里。
我们来到纳木措乡恰嘎村三组时,正赶上夏季转场,因为村落不大,牲畜不算多,派去夏季草场的通常也只需要4个人。每天两个人去放牧,两个人留在帐篷里烧茶做饭。这4个人一般只去一个星期,就可以派新的人轮换回来了。夏季草场会有更多的狼和熊等野生动物出没,熊是很难赶走的,每次有熊出现时,放牧的人都要给村里打电话,村里人骑着摩托车去才能把熊吓跑,而狼特别恐惧摩托车,站在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牧场上的牛羊,饿得嗷嗷叫。现在一些交通便利、摩托车多的牧区,狼越来越少了。
念青唐古拉属山地牧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牧人们遵循长期游牧的经验,在一定区域内转季放牧,这样的做法叫转场。它象征着藏族牧人群居和迁徙的传统,而他们丰富的游牧文化就体现和贯穿在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中,他们也成为世界上走路最多的人和搬家最勤的人。
当我们在谈到牧人生活时,往往会想象为一个没有驻足的世界,一个与永久家园互不沟通的世界。一如藏北牧人在草原上生,在大地上归,循季节逐水草转场。一路上,笨拙的、迟缓的、胆小的、犹豫的、易受惊吓的羊和牧人们在一起行走,实现了各自的存在,使生活变得单纯而又丰富。他们按照自然的节奏生活,生命的律动已经融入自然的旋律中。在他们的游牧生活中,深藏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想起18年前,在纳木措草原的牧场里,喝酥油茶,吃干牛肉,然后深居黑帐篷,白天漫游,晚上观天。当我今年走进纳木措乡恰嘎村时,纳木措大草原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户藏族石砌房里,房屋主人次吉是一位老人,他是亚波部落的人。他告诉我:“从前,纳木措湖区的草很深,但是现在,很多的草场都荒掉了。”他用“荒掉”来表示他的忧虑。
我在藏北草原看到,人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形成了“靠天储草”的传统观念。过去因重使用、轻管理、放牧无界等原因,藏北牧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那曲地区草原退化,毒、害草增多,鼠虫害严重,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不过,藏北牧区中也出现了许多喜人的新变化、新气象。
2013年7月,纳木措土地退休治理试点工程环保厅项目组人员进驻恰嘎村。该项目技术员杨卫昌说,周边是盐碱地,因过度放牧,风沙、鼠害,形成很多沙丘,有段省级公路被沙土覆盖,连车辆通行都十分困难,只能经常铲掉路面的沙土,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项目组如今在1万平方米的沙丘地上建围栏、植草和灌溉,目前长出一片新芽。不过,这片试验草地要达到放牧要求,至少需要6年时间。
顿珠是青龙乡有名的放牧能手,还在时期,当时称作色措公社,他一人放养2000多只羊。在顿珠老人眼里,一年四季放羊都有讲究,春天的羊象病人,牧民要学会当医生给羊治病;夏秋的羊吃草,牧民不能靠太近,要遥控放羊;冬天的羊像酥油一样肥壮,牧民要学会静养。顿珠也有一套观察牧业丰歉的办法,每年的藏历元月集中生小羊羔时,若每只个头较小、声音小而短,说明当年风调雨顺,牛羊肥壮;若生的小羊羔个头大,叫声大而长,说明当年雨水少,难有牛羊满仓。
马对顿珠来说是家中的宝贝,人排在第一位,马就排在第二位。若马生病后,认为身体里有毒,就采取放血疗法,或让马奔跑300米出汗治疗。若此方法不灵,就用烧红的铁来烙马疼痛部位,再用喇嘛加持的盐抹在伤口处,有时甚至没办法,就采取以毒攻毒办法,用巨毒物一枝蒿在水里煮过两三遍后让马服用,拉出马体内的毒素。若这些都还不奏效,那只能采取隔离办法,将染病的牛、羊和马放到很远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
过去牧民看太阳的影子知道时间,听鸟儿的鸣叫判断季节,太阳落山了,鸟儿归巢了,牛羊入圈了,这在过去通常意味着一个英雄的故事登台亮相,或是一段神山神湖的传说故事。现在则抬腕看手表,开始或结束一天的工作。过去,牧民穿妈妈亲手缝制的羊皮袄,可现在年轻牧民特别喜欢穿内地的人造毛,说穿起来轻便舒适。过去喝酥油茶靠大木筒来打茶,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行,可如今的电动酥油机用起来特别方便,不到十分钟便能喝上热腾腾的酥油茶。过去藏北牧民打狗熊靠身穿的羊皮袄,从中拔根毛来判断风向,逆着风靠近嗅觉特别灵敏的狗熊,狗熊就闻不到人的气味。当猎人靠近狗熊时,狗熊也没有觉察到,猎人开枪将其击毙。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鼓励牧民们定居,很多牧民住进了居民点。作协副主席旦巴亚尔杰从小出生于班戈县的一户牧民家里,他前些年回家见过一位30出头的牧民,连手里的“乌尔朵”也不知在头上如何缠绕,这在过去是很简单的事情。如今,纳木措湖边的年轻人纷纷翻过山坡,有的去城市闯荡,有的到纳木措景点开餐饮,有的在外跑运输。即使留在家里的年轻牧人,也是骑着摩托车放牧。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军人的我第一次踏进了羌塘草原,并且在藏北牧民的“黑牦牛”帐篷里小住几天,与藏族牧民一道牧放草原,甩掷“乌尔多”(一种抛石器)驱赶牛羊群,也躺在无边的旷野上,仰望碧蓝欲醉的天穹,闲数天上那浮雕般的白云飘散变化,感受过这方秘境的空旷悠远与雄奇魔幻。牧人的欢乐与肥壮的牛羊,让人感受羌塘草原的苍凉和古老。
可是,当我再次来到藏北草原时,牧民新村边,牧人在路边摆起土特产做生意,满脸微笑地向每一个客人售卖他的特色商品――一个能在转动中吱吱作响的手摇转经筒,一卷土织的五彩围裙,一块在黑牦牛帐篷内刚刚做好的新鲜酥油,一包采掘自高山的天然虫草……所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市场经济大潮对羌塘草原巨大的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