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高校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市场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校市场调研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供需比专业建设社会需求

1 我国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现状

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从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原供销人员,他们往往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营销理念缺乏,甚至有些还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二是掌握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的营销人员,他们往往缺少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武装,又缺乏营销实战经验的积累;三是专业市场营销人员,他们毕业于国内外各类大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既掌握系统、扎实的营销理论,又争取各类营销实践机会,专业性较强。当前,企业原供销人员和掌握一定社会关系及社会资源的营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营销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现代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已不只是看重专业知识,对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相当高。目前,国内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水平还不高,市场营销人员队伍专业性不强,甚至一些高级营销管理人员也凭感觉和经验做决策,缺乏理论基础,因此营销策划与市场运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国际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水平。因此,企业急需那种具备系统营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特别是高级市场策划和管理人员――珠三角地区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1 数量需求

据估计,在全国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约有 8,000 万营销人员。在人才市场上,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长期保持在第一位的位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招聘职位数量常稳定在所有职位总数的20%左右,长期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并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职位需求。从各地区情况看,用人单位需求职位排名第一位的也都是市场营销/公关/销售类职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将长期保持旺盛。

2.2 学历需求

据调查,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学历上的要求,大专及以下与本科及以上基本上平分秋色。笔者对 107 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学历的需求为:专科 35%、高中29%、本科及以上为 36%。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人员学历有多样化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营销工作本身有不同的岗位,从事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广告等岗位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较高,而企业大量需要的销售、推销人员,对学历的要求则相对较低。此外,一些大型企业,合资及外资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比较高。

从各岗位学历供求情况看,供求比最高的大多集中在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东北地区博士学历供求比最高,达到了

6.36,西南、华中地区供求比最高的也是博士学历,分别达到

5.60 和 4.51。由此看来,在人才市场内,本科以上学历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状况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人才市场内博士学历的求职人员与岗位需求不太匹配。

3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建议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特别强,是一个较为庞杂的系统,涉及多个学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商务谈判、礼仪、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商务、网上营销、普通话等系列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衔接。此外,通过开设课程实验室、建立实习基地等有效形式,有意识地把实践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

为了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知识结构不断优化,高校应及时调整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提供丰富有益的选修课。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以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

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选拔和培养部分学生

参与研究性学习,全方位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

4 结束语

无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态势, 还是市场营销专业内在的学科发展特性, 都迫使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的高等学校不得不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变迁之需求, 尽可能多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 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高校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卷烟销售分析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改善了,消费者对卷烟的需求档次也逐渐提高了,因此,呈现出一、二类烟大幅增加,三、四类烟增加10%以上,只有五类烟销量下降的现象。

2、为了培育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市局对各个品牌卷烟的投放量的差异,同样也造成了上述现象的产生。

从社会库存看,偏关县社会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类烟上,占了总库存的75%以上,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对消费者对卷烟的需求档次了解不够。在"两节"期间,消费者与往年相比对卷烟的消费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年轻消费者,大多数选择"芙蓉王"、"云烟(福)"、"云烟(紫)"作为节日用烟,而那些烟龄较大,以前消费四类烟的消费者也在节日期间提高了档次,因此造成了上述现象。

社会库存较大的五个品牌分别是"芙蓉王"、"云烟"、"红旗渠"、"红金龙"、"庐山".其原因主要是平时这五个品牌的卷烟都是市场上畅销的品牌,而又加上正逢"两节"期间,客户对这几类卷烟的需求预测太大,造成了大量库存的产生。而库存最大的业态客户主要是食杂店,这主要是由于偏关县业态类型主要以食杂店为主。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辖区老营、水泉一带的客户卷烟销售波动明显,客户由原来的中、小型客户大都数变成了大、中型客户。波幅明显,卷烟购进明显加大。

二、客户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客户对烟草公司的服务大都很满意,主要包括货源供应满意度、对"四员"服务满意度、投诉处理结果满意度及客户盈利情况。

根据市局要求,客户经理每月对辖区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辖区零售户满意度综合评价为98.41%.其中客户感到最满意的是偏远客户送货服务周到,送货人员能及时把货源送到客户手中;感到最不满意的是部分偏远农村客户对电子结算不满意。

三、当前卷烟销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工作中,卷烟销售完成和培育品牌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出打工人数日渐增多和节前的需求两旺市场造成节后的惨淡经营。

第3篇

火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火锅行业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火锅行业市场情况,了解火锅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火锅行业投资决策或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火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包含的内容有:火锅行业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火锅行业市场基本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市场规范,总体需求量,市场的动向,同行业的市场分布占有率等;有销售可能性调查,包括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本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还包括对火锅行业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火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采用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1)直接调查法。通过对主要区域的火锅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贸易商、下游需求厂商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深度访谈,获取火锅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2)间接调查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及所掌握历史数据与二手资料,及时获取关于中国火锅行业的相关信息与动态数据。

《小火锅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通过对小火锅市场的供需情况、进出口情况、重点生产企业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对小火锅市场的规模、竞争、区域、走势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小火锅市场现状,审慎严谨地分析了小火锅市场发展前景。

本报告将帮助小火锅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小火锅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小火锅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把握小火锅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小火锅市场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经历十余年发展积累,公司目前拥有三百多名专业的行业分析师和咨询顾问,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全国200多个行业协会、行业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保证了报告数据的权威性与及时性。

十余年来,公司已经为数万家包括政府机构、银行、研究所、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集团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在内的单位提供了专业咨询、市场调研及研究报告服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小火锅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根据小火锅市场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揭示了小火锅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探讨了国内传统小火锅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带来新形势下小火锅产业的新思考。

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是小火锅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小火锅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

小火锅市场研究要点

1、市场消费规模

研究报告里的消费规模,指的是一个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消费金额;主要有两个规模:一是国内市场的消费规模,(包括各个区域分布规模)二是国外市场的消费规模。

2、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

3、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又叫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或份额,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对重点企业市场份额的分析,最终展现的是行业内主流企业的一种竞争格局。

4、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

5、行业供给

行业供给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市场的供给状况:一是境内企业直接对中国市场的供给,二是进口产品的供给。

6、重点企业案例分析

详细分析标杆企业的主要产品/服务市场表现、企业主要产品产销量统计、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竞争优劣势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4篇

发挥产供销一体化优势

狠抓炼厂交货,扩大资源总量。面对辖区资源持续紧张的严峻形势,西北销售公司积极引导炼厂按照市场需求和效益,调整产品结构和交货时间。一方面密切关注炼厂生产、库存动态,紧盯交货进度,深挖炼厂库存,每日按“五盯五清”对炼厂进行监控,研究相应对策,促使炼厂最大限度交货;另一方面,与分公司、省区公司一起对陕西、宁夏、新疆地炼资源和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定出西北辖区地炼成品油资源收购方案,20**年通过第三方公司收购陕西地炼资源10.41万吨。

加强计划管理,确保市场供应。坚持省区计划安排的“三项原则”,即不断提高计划制定的准确性、执行的严肃性、组织的均衡性。为使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区,我们建立了与各省区的“周联系制度”,每周五主动与省区联系,及时掌握市场销售动态,并多次深入重点资源短缺地区实地了解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省区重点地区、重点计划的落实。20**年完成直属炼厂配置计划1803.37万吨,计划完成率100%,同比增加258.03万吨,增幅17%。

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强化物流组织调度。只有靠前指导与协调,深入现场了解情况,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公司的枢纽与调度职能。公司从改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做起,一方面多次上炼厂、下省区、查专项、走路局、看管道,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解决生产、销售、运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每月初组织分公司召开业务视频会议,“当面”通报分公司上月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与分公司“面对面”研究和分析当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应急方案;同时设立“业务运行小组”,充分发挥运行小组快速、高效优势,对计划进行动态管理,按照“旬控进度、月控总量、保证重点、有序运转”的原则,均衡组织发运,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构建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狠抓铁路运输组织,强化辖区铁路运输统一调配。20**年以来,辖区车流严重不足,尤其是新疆炼厂产、运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公司一方面不间断地派人赴铁道部运输局,协调向西增排路用车,日均路车排入同比增加28车;另一方面与新疆分公司共同通过减少疆内铁路、增加公路运输,加快自备车返空、外租自备车等办法,基本缓解了疆内车辆不足的矛盾。同时,强化辖区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从去年8月份正式编制、实施了成品油一次配送《四准确》运行方案,对配送区域内的主要到站资源确保铁路运输计划发、到站准确,发运数量准确、发运品种准确、运行时间准确。此外,进一步加强了自备车管理,提出了自备车管理工作体系,使自备车运转效率有了新的提高。20**年自备车月均周转率1.5次,同比提高0.3次。

加大管输和公路量,优化运输结构。为确保全年管道400万吨目标的顺利完成,公司克服了兰州石化检修、生产不正常等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与兰州分公司积极协调兰州石化最大限度交货,尽量减少西部炼厂铁路备油,全力确保了管输油品的供应;另一方面与成都分公司密切关注管道运行动态,与管道公司协商,安排管道大检修与兰州石化年度检修同步进行,并根据备油情况,及时采取调整管输计划、批次计划、控制流速等措施,确保了管道高效运行、市场稳定供应。20**年兰成渝管输406.5万吨,超计划6.7万吨,同比增加101.7万吨。同时,进一步扩大公路辐射半径,提高公路发运量。20**年完成公路量496.54万吨,同比提高73.83万吨。

积极开展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管理流程再造。为切实加快推进西部成品油配送中心建设的步伐,公司组织骨干人员,按照少环节、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结合今年以来对西部储运设施深入调研的成果,历时三个多月,多次易稿,最终形成了“西北辖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方案”。此方案打破了传统的配送理念,参照了国内外物流配送的先进理论,将地区公司的仓储和运输业务剥离出来,以炼厂地付和配送油库为依托,按照商流、物流相对分离的模式,组建由省区公司垂直管理的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为建立辖区灵活、高效、协调的成品油营销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积极开展跨省配送,扩大配送范围。去年8月份,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对陕甘川交界地区加油站进行详细调研,配送加油站数量逐渐增多,配送成本明显降低。同时,每月积极与省区进行计划衔接,及时调配资源,确保了跨省加油站资源的稳定供应。目前跨省配送加油站30座,较同期增加13座,配送油品3.67万吨,同比增加3.05万吨;节约运费346.34万元,较同期节约276.94万元。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网络

建立并完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反复实践与完善,实现了业务信息单一、集中式数据库管理,在指导业务运行、发挥业务快速反应的职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围绕西北公司调拨业务,对计划的下达、跟踪、反馈;调运请车、装车、发运;库存进、出管理;生产、销售价格的管理利用;财务票据的结算等业务流程中的基础数据可以进行灵活的汇总、查询,及时发现和解决在产、运、销、存及价格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与炼化企业信息共享。通过论证西北公司组织开发了与炼化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系统,扩大了西北公司信息来源的渠道,充实了西北辖区的数据信息平台。

拟搭建产供销一体化的数据信息平台。随着成品油物流配送优化步伐的加快,对辖区信息系统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立足辖区内炼化企业、西北公司、省区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与完善,拟建立一个集辖区产、供、销物流、信息流、商流一体化的数据仓库,为辖区物流配送体系高效、快速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做精做强做大终端销售

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是规范当地市场的主体,为了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各省区公司与当地政府联手整治、规范市场,利用质量检查等手段,扩大中油影响力、推动市场价格到位。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加油站网络建设规模。去年年末,辖区加油站个数5655个,其中资产型加油站占省区加油站的比重为93.68%;在扩大资产型加油站建设规模的同时,公司以参股、特许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加油站网络建设规模,提高中油企业零售市场占有份额。

省区公司的管理逐渐趋于精细化。面对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趋势,精细化是企业管理基本要求。为此,省区公司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将业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一是了解市场环境,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和影响因素;二是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分析;三是加强加油站软硬件建设,提升加油站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

提高加油站单站日销量。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前提下,适当关闭低效加油站,重点发展城市主干道、国道、高速公路等销量比较大地区的加油站,以提高加油站的销售量、效益和降低营销成本为目标,培养和巩固一批万吨级加油站,提高中国石油加油站的质量。20**年省区公司资产型加油站单站日销量达4.58万吨,较2003年上升0.84万吨,增幅22.5%。

第5篇

一、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从2015年9月15日到10月15日期间进行,由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按照中小企业标准,在一季度、二季度调查样本基础上,在食品、家居、软件信息、电子商务、居民服务、餐饮、零售商业7个行业,补充30家样本企业。有效回收285家,有效回收率85.4%,其中食品45家、家居36家、软件信息40家、电子商务42家、居民服务40家、餐饮40家、传统零售商业42家。总体上,样本企业行业分布、地域分布、规模分布较均衡。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品牌行业知晓度、美誉度两个指标数据,我们调研所在行业商会、协会,以协会商会出具报告的方式取得;其他数据,由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取得。我们以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为基础100,依据样本企业数量(50%权数)和平均企业销售额(50%权数)进行加权平均,以保证每次调查的可比性。

二、三季度和前三季度本市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总体情况

1. 市场竞争力指数。2015三季度本市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为94.46,环比2015第二季度94.67下降0.21,同比2014第三季度下降2.26;2015前三季度本市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为94.90,同比2014前三季度 下降1.99。

这里有两个明显的结论:第一,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还在下降通道,说明中小企业市场经营遇到的困难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根据我们调查,目前本市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排前10位的因素包括:市场不景气、应收款多、市场恶性低价竞争、流动资金困难、融资困难、人力成本上升快、高级人才引进和管理难、国家扶持政策不落地、出口困难、结构调整和创新有心无力。排名较前的主要是市场因素,也有国家政策因素和企业自身经营因素。第二,下降幅度继续趋缓,2015三季度指数环比第二季度下降0.21,下降幅度明显收窄。说明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的一些市场因素正处在改善当中。经过我们调研,第三季度有一定改善的因素主要有:1、原材料成本明显下降,这得益于国际国内大形势;2、库存压力有一定下降,说明企业生产和市场在调整后局部指标在改善,分析原因一是企业开工率同比还是略有下降的,说明企业通过压生产控制库存,二是企业进一步加强市场销售,特别是针对性的库存销售起到了一定作用。3、劳动力成本同比上升0.52%,上升幅度明显趋缓,说明一是工资福利水平处稳定状态,二是企业在主动控制人员成本。4、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成果有一定体现。尽管在总体指标上我们还较难反映企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成果,但在调研中发现的确有不少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明显体现优势,财务数据向好,企业竞争力增强。

下面分别考察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三大核心指标。

2. 市场销售竞争力指数。2015第三季度中小企业市场销售竞争力指数为90.15,环比2015第二季度下降0.75,下降幅度趋缓。2015第三季度销售或营业收入指数为90.67,环比2015第二季度下降0.9,比起二季度环比一季度下降2.2,下降幅度明显趋缓。2015第三季度中小企业利润指数为89.71,环比2015第二季度下降0.59,利润指数还是处在下降通道。

2015前三季度市场销售竞争力指数为91.21,同比2014前三季度市场销售竞争力指数下降1.51;2015前三季度中小企业销售或营业收入指数91.94,同比2014前三季度下降2.83;2015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利润指数为90.47,同比2014前三季度利润指数下降1.54。

总体上,中小企业市场销售竞争力下降,销售或营业收入指数下降幅度较大,利润指数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销售指数,且下降幅度在逐渐收窄。这说明一方面市场平淡的大格局没有改变,产品销售困难,利润继续下降,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在努力调结构,降成本,控制利润水平,从而减小销售和利润下降幅度。

3. 品牌影响竞争力指数。2015三季度中小企业品牌影响竞争力指数为103.23,环比2015第二季度上涨0.28,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5第二季度品牌行业知晓度指数为102.65,环比2015第二季度上涨0.25。2015第三季度品牌行业美誉度指数为103.8,环比2015第二季度103.50上涨0.3。

2015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品牌影响竞争力指数为102.83,同比2014前三季度增长0.97。2015前三季度品牌行业知晓度指数为102.25,同比2014前三季度上涨1.44,保持继续增长。2015前三季度品牌行业美誉度指数为103.40,同比2014前三季度上涨0.94。

以上数据说明,中小企业在品牌经营方面持续投入,对品牌影响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也说明品牌影响竞争力需要持续经营,持续投入,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4. 企业营运竞争力指数。2015三季度中小企业营运竞争力指数为93.37,环比2015第二季度93.92下降0.55。市场营销投入与销售收入占比指数94.50,环比2015第二季度下降0.80,继续呈下降趋势;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占比指数为91.80,环比2015第二季度92.70下降0.90。企业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占比正向指数为93.69,环比2015第二季度93.80下降0.11。

2015前三季度企业营运竞争力指数为94.03,同比2014前三季度下降2.36。2015前三季度市场营销投入与销售收入占比指数为95.50,同比下降2.02。2015前三季度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占比指数为92.6,同比下降4.21。2015前三季度企业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占比指数为94.00,同比2014下半年增长2.37。

综观2015第三季度和2015前三季度企业营运竞争力指数,企业营销投入、企业科研投入继续下降,科研投入下降幅度较大;成本费用正向指数下降,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继续上升,但三季度企业成本费用的上升幅度不大。调研发现,由于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企业在营销、科研方面压缩了投入;尽管企业经营成本有上升的压力,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加上企业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使得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占比正向指数三季度环比略有下降,基本持平,遏制了较快的下降趋势。

三、三季度各行业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情况

以食品、家居、软件信息、电子商务、居民服务、餐饮、传统零售商业中小企业在上海市统计局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数(50%权数)和销售额(营业收入,50%权数)加权平均,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分析中各行业分别所占权重如下:食品16%、家居12%、软件信息14%、电子商务15%、居民服务14%、餐饮14%、传统零售商业15%。

纵观各行业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分布,总体上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同时各行业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差别较大。

食品行业2015第三季度市场竞争力指数维持在100.31,2015第三季度环比第二季度已经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这主要是季节原因,一季度食品行业是旺季,二季度相对要淡,三季度更淡一些。

家居行业2015第三季度市场竞争力指数为86.3,仍旧处下降通道,但下降幅度在趋缓。一方面今年上海一手房地产有回暖的迹象,一方面总体经济不景气,二手房装修热度一般,装修标准上升乏力。

软件信息行业、电子商务行业继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力指数领先于各行业,增长较快。这与这两个行业处于高新技术行业、成长速度快的行业特性有紧密关联。

居民服务业略有下降,但还是比较稳定。主要是居民服务业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同时相对一、二季度,三季度市场会略微清淡。

餐饮行业继续下降。一方面政策影响依然存在,高端餐饮继续低迷,不少高端餐饮正在谋求转型和调整,一方面三季度是餐饮最淡的季节。

传统零售商业指数77.07,比一季度有下降,比二季度有提升,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查询上海市统计局三季度上海市商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呈现低增长态势,说明我们的调查还是可信的。原因分析:一是有上海市商务委官方组织的上海市购物节主要在本市传统零售渠道实施,发动和响应面较广,加上临近国庆,带动较多的消费,说明商业造节营销的重要性;二是零售商业特别是传统零售商业的自救调整,不断升级,像徐家汇商圈的整体调整,加上嫁接互联网实施营销;三是电子商务主动依靠传统商业落地,如一些体验性的电子商务落地到具体商场;副食品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零售菜场、生鲜超市、菜店对接,把销售额留在了传统商业渠道。

四、问题

1. 2015第三季度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94.46,指数偏低,且仍旧处下降通道。说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是在下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这应该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同仁关注和重视。

2. 根据问卷调查,企业反映市场景气度持续下降,并认为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市场景气取决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目前来看这三块都增长乏力。

3. 关于国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情况。中小企业对营改增和微型企业一定额度内免营业税反响较好,认为企业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好处。而其他相关政策措施,要么不知道,要么落实不够,弹簧门、玻璃门依然存在。

4. 从企业家经营信心调研,信心指数继续下降。企业家反映一方面市场不景气,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大都为商业、服务业,生产性的也是依附性较强、劳动密集型行业,起点低,创新难,碰到困难束手无策。

5. 从各行业分析,传统零售商业、餐饮、家居等行业市场竞争力下降较快,零售商业市场竞争力指数跌进80,这是令人担心的。目前传统产业市场还是占了大半壁江山,但受到市场景气和新兴业态的挑战,影响最大。他们又是保障市场和保证就业的主力,如何让传统产业改革创新,焕发活力,这是个大课题。

五、相关建议

1. 努力营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一是社会舆论的宣传,鼓舞企业家信心,造成全社会支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氛围;二是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从目前情况来看,适合面上的普惠制政策、行业性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比较容易落地,能够较快产生效果。三是对企业家重点关心、培训,鼓励信心,提升能力。应从国家、地方政府、社会、行业、协会、舆论等全社会作为一个战略来做。

2. 发挥科研、中介、协会作用,搭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规模小、能力低,碰到公共的、行业性的问题没法面对解决,从而会导致整体企业的经营困难。所以政府、协会等机构要从政策性、市场化等多种手段搭建中小微企业科研、人才、市场营销、管理等公共平台,解决企业的切实困难,让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3. 支持政策要务实,要落地。近年来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还有较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服务机构发挥作用、企业家培训、商机交流共享、产业链合作、联合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4. 努力促进行业、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发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行业发展非常快;食品、家居服务业主要是受季节影响,总体稳定;传统零售商业、家居、餐饮等行业下降幅度较大。除了行业和企业自身的调整和创新,管理部门应努力引导产业链合作、供应链价值发现、线上线下联动等,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存量价值,实施产业整体发展和提升。这在传统商业和电子商务等行业是可以专题研究和推动的。

结论

第6篇

我县目前有限上企业21户,其中:大个体18户,占限上企业总数的85.7%,个体商贸企业点全县商贸流通业的绝对多数,因此,推进“个转企”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今年以来,我局提请县政府出台促进“个转企”的优惠政策,目前正在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目前,全县没有具备条件集中收银的商场、市场。

二、全县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建设不断加快。

我县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完善商贸流通市场、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建设,全县社会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发展良好,1-3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3.9万元,同比增长15.9%。占年计划的24.7%,限上2296.7万元,同比增长1.5%,限下2427.2万元,同比增长8.3%,统计数据表明,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二)住宿和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同步增长。

今年1至3月全县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244.6万元,同比增长15.4%;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479.3万元,同比增长21.9%。

(三)城镇市场消费快于农村市场。

随着城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特别是经济宽裕人群,购买名牌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今年1-3月全县城镇累计实现零售额3838.1万元,同比增长15.5%,家用电器、汽车、品牌服饰消费等有效的提高了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乡村实现累计零售额885.8万元,同比增长17.4%。以前的一些“旧家电”和价格低廉的服装日常用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家庭需要,家用电器、摩托车、汽车等以前令农民望尘莫及的一些大宗商品已被多数农民所接受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集市贸易呈现销售两旺的态势。但农村市场的消费总量还是远不及城镇市场,农村市场依然有很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今年国际国内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宏观经济变数增加,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从而影响我县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甚至抑制了居民消费。特别是我县餐饮业消费在去年的基础上下滑了20%左右,主要原因是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公款消费的政策收到明显成效,餐饮业下滑,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住宿业增长较快。居民消费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电下乡政策的退出,后续政策推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力度不大,随着政府消费支出减少,通胀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诸多影响,消费增长乏力。

(二)由于我县小,人口少,群众收入不高,消费需求不足。只有3家个体工商户达到限额以上企业,但都不是法人企业,而且全县都未开展集中收银企业。

(三)“个转企”还存在一些困难。

1、税负变化成为经营业主“个转企”思想顾虑的症结所在。从税收管理看,对个体工商户相对宽松,建账要求也较低,主要采用定额征收税款,只涉及个人所得税;而对法人企业的要求高,营业额达到标准的企业按一般纳税人进行管理,税款主要采用定率或查账征收,必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时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建帐而必须聘用专职或兼职财会人员,导致经营成本增加而犹豫是否要转企升级;占总量近九成的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虽然规模比较大,雇工人数也较多,但大都只开具服务业发票,不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无需进行进项税的抵扣,即使具备了开办企业的客观条件,但主观上意愿不高。

2、前置审批、场所证明、“个转企”审批登记过程的困扰。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繁琐,还得提供合法的房地产权证明和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房屋用途使用证明。

3、主体资格的非延续性造成转“企”后资产流转的“断层”。申请升级的个体工商户,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很多都拥有土地、房产、车辆等资产,这些资产在升级后都必须办理过户手续。但因“升级”的定义以及相关政策规定还不清晰,基层管理部门难以在操作上达成共识。

4、“个”与“企”因缺乏法律层面的明确界定而难以有效引导制约经营者在办理注册登记时,选择何种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其自愿,法律法规并未作强制界定。因此,“个转企”工作更多的只能立足于宣传、引导和规范,工商注册登记并无法律上的强制及制约手段。

(四)农村市场开发不够。受长期形成的购买力不足的影响,商品生产者对农村市场缺乏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市场规模小,销售网点少。目前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在乡村刚刚起步。乡村市场投资主体十分有限,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加之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少,售后服务差,运输、维修等服务环节尚不健全,影响和制约着农民消费需求的现实以及全县消费总水平的提高。

(五)有效需求仍显不足。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消费总量仍有差距,加之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的增加,以及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备等因素的制约,居民储蓄意识较强,对商品消费有一定的抑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较大,农牧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难以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建议及对策

(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物价上涨影响。

一是保证生产资料的有效供应,二是消费品市场建设,促进流通环节的畅通,同时,政府要全方位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和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最新动态和走势,适时采取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二)放宽名称登记要求,优化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实行“无障碍准入”的登记程序,规范畅通企业商号、档案等工作的衔接程序,进一步优化准入流程,积极提高登记效能。同时加强与税务、环保、消防、国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为个体户成功实现转企升级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三)建议出台《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若干政策》等文件,规定在税费优惠方面,“个转企”纳税人实现5年财政扶持政策,“个转企”当年起3年内实缴税款地方财政留成全额予以奖励,后2年按实缴税款地方财政留成50%予以奖励。另外,对“个转企”后纳税有困难的企业,给予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除财税优惠外,对于“破茧成蝶”的新企业来说,在升级的当年起,社会保险缴纳可实行3年缓进期。这期间,允许其暂不按企业申报,员工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四)采取综合性措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一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农民购买力是农村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而农民购买力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

第7篇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

xx省辖14个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XX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XX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866.1万,较上年增长2.6%,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2.7%,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433.8万人,女性432.3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费习惯和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购买的商品往往有长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尽力避免售后维修麻烦。

4、注重安全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比较强烈,喜欢看一些保健、营养、延年益寿方面的报刊,增加健康消费知识。安全卫生是决定老年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们注重商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如食品,特别喜欢购买粗粮、精纤维等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5、早晨购物居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特点,他们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现在,城市里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床外出锻炼身体,然后到早市、超市采购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早晨消费的主体。

6、文化休闲商品逐步成为热点。由于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为生计、子女、家庭等所困,他们更加向往健康、丰富、充实的养老生活,特别是随着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们更加渴望精神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对能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商品感兴趣,因而与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相关的商品成为消费热点。

第8篇

1、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大,运行速度平稳快速。今年以来,全省消费品市场总量不断扩大,运行速度平稳快速,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4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5.1亿元。其中: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51.8亿元,同比增长23.1%;二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6.6亿元,同比增长25%;三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39.9亿元,同比增长25.8%,四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06亿元,同比增长23.3%。

2、城乡市场销售持续活跃,农村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新农村改革对农村市场启动的利好效应已开始在消费领域有所体现,我省城乡市场实现了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20*年,全省城市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1939.4亿元,同比增长24.2%;农村(县及县以下)市场零售额累计实现544.9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7个百分点,比城市市场增速快了0.4个百分点。3、批零贸易业销售持续稳定增长,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仍呈领军地位。20*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累计实现2127.9亿元,同比增长23.7%;而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消费的日益兴起,特别是节假日,各种婚宴、旅游宴、家宴等节日餐饮消费,促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快速增长,20*年全省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实现354.7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高于批零贸易业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消费品零售额3.8个百分点,仍处于领涨地位。

4、市场消费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零售企业增势强劲。从全年市场销售情况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以及家电专业店等大型流通企业成为居民购物消费的最佳场所,居民购买力流向大型零售企业特征日显突出。20*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36.5亿元,同比增长31.3%,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7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3%提高到25.6%,提高了1.3个百分点。据省商务厅重点流通企业直报系统数据监测显示:20*年全年,*亚泰富苑购物中心有限公司销售同比增长59.8%;*市吉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实现销售同比增长44.4%;长春卓展时代广场销售同比增长34.1%;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3.8%;延吉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0.6%;长春亚细亚百货大厦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同比增长29.1%;长春欧亚集团销售同比增长21.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销售同比增长21.1%。

第9篇

一、“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现状

(一)“红色”主题消费范围较广。目前,“红色”主题消费市场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见的涉及外景摄影、服饰租赁、饰品销售领域及文化、旅游市场等,如部分影楼推出的“红色主题写真”,图书经销公司推出“红色书籍”展销,旅行社推出的“红色”路线游,演出公司推出的“红色”演艺指导、服装出租公司的“红色”服装租赁等等。

(二)“红色”主题常见消费纠纷。受理的涉及“红色”主题消费纠纷中,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该类消费纠纷多数与旅游市场有关,如6月份,40名消费者集体投诉某旅行社推出的**革命圣地“红色”路线游,旅行社打着“革命圣地七日游,带你走进党的青葱岁月”旗号招揽游客,吸引了众多单位为员工团体报名。事实上,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绝大多数时间被导游带着到各大商场购物,“红色”游成为“购物”游。二是捆绑消费欺诈消费者。为迎接建党90周年,多数单位集中采购“红色”书籍或相关影像,从而带动了“红色”主题文化市场繁荣,部分“红色”书籍、碟片脱销。图书经销公司将“红色”书籍、碟片与滞销书籍绑定,消费者在采购“红色”书籍片的同时,必须采购其本身并不需要的其他书籍,从而引发诸多消费纠纷。三是投诉商品(服务)打折。在荣成市工商局6月份受理的一起部分单位联合投诉某演出公司未完全履行合同一案中,演出公司事前承诺为客户提供服装、灯光、编舞等全方位演出指导,承接了6家单位的红歌赛等演出指导业务,可演出公司受自身实力和规模限制,根本没有足够人力、物力资源履行承诺,在实际操作中其服务大打折扣,从而引发6家单位集体投诉。

(三)“红色”主题消费纠纷特点。一是投诉具有明显的“团体性”。由于“红色”消费多由企业、机关等单位组织完成,因此其投诉也具有鲜明的团体性特征。6月份以来,荣成市工商局受理的23起“红色”主题消费纠纷中,团体集中投诉案件12起,占所有“红色”消费投诉案件50%以上。二是投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普通消费投诉相比,“红色”主题投诉案件中,由于多数发生在旅游过程中、集中采购后,消费主体在发现权益受损时,往往旅游过程已经结束或采购行为已经完成,因此该类投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三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性。“红色”消费由于其本身与庆祝建党、建国等爱国主题结合紧密,消费群体中多数为退休军人、党政人员,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维权意思强、社会影响力大。部分消费者往往将对经营者的不满转嫁到工商部门,因此相比普通消费纠纷处理起来更为因难。

二、红色主题市场消费纠纷产生原因

(一)“红色”消费自身特点。目前,“红色”主题消费涉及的市场主要有外出摄影、服饰租赁、书籍文化展、教育基地旅游等,这些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消费过程中极易产生消费纠纷。同时,“红色”主题消费多为单位团购,消费额度达、质量要求高,进一步加大了消费纠纷产生的频率。因此,随着“红色”消费热的兴起,这些领域的消费纠纷也越来越多。

(二)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退休人员参与“红色”教育的越来越多,促使“红色”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壮大。针对这一现象,经营者纷纷转行进入“涉红”产品销售行业,个别主体资质不全、经营信誉较低的经营者也乘机从事红色教育经营活动,采用虚假宣传、服务打折、购物绑定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牟利,严重扰乱了“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经营秩序,引发诸多消费纠纷。

(三)消费者主动维权行动较少。调研发现,多数消费者在消费“红色”主题服务或购买“红色”主题物品时都或多或少抱着“做贡献”的心理,把“红色”消费看成爱国表现。因此,在利益受损不大或团体受损后,消费者个人都不会过多计较。加之“红色”消费本身特有的团体性,特别是其消费主体中社会团体或党政机关从业人员比例较高,而这部分群体受工作性质、时间等因素限制,投诉积极性相对不高,在自身利益受损不大的情况下一般较少主动投诉,在客观上放任了部分违法经营行为。

三、做好“红色”消费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经营者自律意识。应对“红色”消费纠纷,坚持从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入手,积极联合文明办、宣传部、消协等相关单位,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深入开展“红色”消费与维权教育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从源头上强化经营者自律管理,增强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维权工作,营造良好的“红色”消费市场经营环境。

(二)加强消费指导,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由消费者协会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红色”主题消费知识普及活动,组织企事业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对“红色”消费市场中常见的消费纠纷进行现场讲解、点评,帮助消费者特别是单位团体掌握辨别商家消费陷阱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消费观,尽量避免误入商家消费陷阱。

第10篇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相对较少呢?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造成的二者所占药品销售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各处销售药品的价格高低不一,药店的药品价格相对低一些,而抗肿瘤类药品一般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所以到药店的购买比例会较高;而在医院购药的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医保可以报销的。所以,现阶段企业要做好药品市场,一定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医药体制,同时也要关注医疗改革。

另一方面,药品渠道的选择还与抗肿瘤用药的特点有关。抗肿瘤用药大部分为处方药,需要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因此,患者前几次看病或服药一段时间复查都需要到医院,在诊治后就地购药;但是肿瘤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吃药,在医院得到确诊后,一般病人都会考虑自己去药店购买相同的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渠道的选择对医药企业来说很关键,其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为消费者的主观方面和我国的医药制度客观方面。

二、从药品性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居民家庭购买的各种抗肿瘤用药中,西药占到七成以上,达73.3%,而中药只占26.7%。这表明在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对于中药的研制开发生产具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的副作用小是一大优势。对于医药企业来讲,选择做消费者认可的药物种类,可以使企业减少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营销费用。同样,好的药品命名策略、传播策略等也可以为企业减少很多运营成本。所以,详细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尽管西药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但是依然有市场空间,仍然有商业机会。

对于本次调研,尽管从消费者角度调查出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是西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位列后面的中药将来就没有商业机会,不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药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且既然西药竞争已经趋近红海,那么另僻蹊径开发中药的蓝海压力就会小很多。虽然同时会存在很多风险,但是在其他企业涉足尚浅的时候率先造势,有利于企业打造领头企业的品牌形象,能够抢占先机,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消费者的购药主要依据分析。调查询问了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各种抗肿瘤用药时所想到的首要根据,结果表明,89.9%的家庭提及是由医生推荐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原因。这是由于抗肿瘤用药多是处方药,患者对肿瘤疾病的认知了解有限,服用什么药品受医生的专业推荐影响很大。另外,10.1%的家庭表示根据过去的使用经验来购买某一抗肿瘤用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横向角度解读这组数据。在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决定并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人员依次是医生、家人和朋友、药店店员,在所有原因占比中,分别是89.9%、8.3%和1.8%。这一方面反映出医生对于抗肿瘤用药的销售是何等重要,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多么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需要企业加强对百姓健康知识的普及。

过去的使用经验也是决定患者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实际反映了医药企业实现产品的一次销售和多次销售问题。很多医药企业只关心重点渠道中的关键因素,如医院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消费者是如何进行多次购买的。鉴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质,患者往往要长期服药才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第一次购买后,医药企业更要关注他们的二次购买以及重复购买问题。企业同时还要关心产品每次销售后的患者使用情况,细致入微的售后服务相对于医药企业实现第一次销售,是一种投入少而销售效果更佳的营销措施。所以,企业不要只关心产品的前期销售,还要提供药品的售后服务。

过去的使用经验是患者对过去该药品疗效的一种肯定,这实际和占比6.9%的药效可靠是很相关的。在决定购买的首要原因中,关于药效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直接提法,如药效可靠、起效快、副作用小、质量好、有持久功效/长效,如果将其合并则有14.6%的比重,加上一些隐含药效较好的原因,如医生推荐、过去的使用经验等,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药效是消费者在购买抗肿瘤药品时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在营销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另一方面,药品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象,调查中显示,如果制药企业发生药品安全问题,则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并直接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

再仔细解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医药企业是不是知名企业对于消费者购买并不是重要原因,它明显地排在功效、推荐等因素之后。那么,对于医药企业是否要进行企业知名度的推广,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是否要在公司名和产品名之间权衡一下呢?或者说企业是否要有阶段性的传播重点呢?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数据显示,对肿瘤药品,促销的作用不大,这说明这类药品不是快速消费品,也不是保健品,它是真正的以药效为主的一对一的专业产品,同时也说明它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了解这些药品特性后,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营销工作。

调查时间:6月26日——7月5日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第11篇

(一)融资渠道单一

1、过多依赖债务融资。我国虽已构建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仍然有限,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这种管制包含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限制和业务准入的审批,核准制度这种管制在发挥金融风险防范的同时也限制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和资本供给体制改革的缓慢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资本供给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有资料表明:我国78%的中小工业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银行各类贷款,来源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为33%,从权益性投资的构成来看,近80%的企业仍以自身的资金积累为主股东投资和风险投资分别为18.1%和16.7%,使用外商投资的企业比例为4.9%。

2、贷款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债务资本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机构的缺位和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的缺乏,使中小企业不能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金融机构缺乏将风险相对较高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工具,使得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无法分散,从而限制了其他金融机构涉足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中小企业贷款只能求助于商业银行。

(二)融资成本高昂

1、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银行选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很少选用信用贷款的方式,一般在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以弥补部分贷款风险。自以来,为了解决经济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水平连续升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利润。此外,商业银行常设置补偿性余额、收取违约延期支付费用等手段来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承担了的这种歧视性高利率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融资中间费用比例过高。在资金筹集费用方面,中小企业在贷款申请环节,都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进行财务审计,这些费用的支出一般具有数额固定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融资金额较小,这些费用在筹资金额中的比重就会相对较高。在中小企业自身资产不足需引入外部担保的情况下,考虑到担保支出的影响,筹资费用将进一步升高。

(三)资本供给结构的不均衡

1、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本供给差异。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会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那些技术水平先进,符合市场潮流,管理水平领先的中小企业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成长性,自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不论是通过风险投资引入股权资本或者是通过商业银行引入债务资本都能居于主动地位,顺利满足资本需求,甚至出现资本供给过剩的局面,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对市场的占有控制力较弱,经营风险较大,在资本引入过程中则面临很大的障碍,商业银行对于此类项目表现出明显的惜贷倾向,也不为各种风险资本、私人股权资本所看好,资本成为此类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地理区域上的资本供给差异。除了中小企业之间的资本分配不均外,在中小企业发展和资本获取方面,不同地区之间表现出了很强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中小企业活跃、信用体制相对健全、民间资本充裕等因素,同时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意识突出,也容易获得外部融资机构的支持,所以不论在资本来源的渠道上,还是在资本供给总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

(四)私募股权资本的集体错位

1、二级市场溢价引发行业集体中后期投资。在一个正常的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专业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上应有着相对对立的分工,如投资于项目初创期的天使基金,投资于成长期的风险资本和投资于发展期或成熟期的股权资本,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这种专业分工是有必要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有着非常高的破产率,不仅需要投资机构的资本支持,同样寻求投资人在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公司业务上的指导。而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在公司运营和治理上已相对成熟,多在财务上需寻求帮助。但在我国,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自身运营能力、人才构成上的不足,除少数国际优秀投资机构外,大多投资者都投资于中小企业发展后期,造成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有效支持不足。国内投资机构偏向中后期投资项目的另一个原因自以来的牛市行情的诱导,在二级市场持续走高的引导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估值水平应也水涨船高,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比正常情形下的二级市场还要高。所以众多投资机构重金投向准备上市的公司,通过投资公司上市短期内以获取高额回报。

2、投资风险回避导致资本扎堆传统企业。风险投资的产生源于对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孵化,在高科技通过分散投资,获取超额利润。但在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就是在传统行业中的大规模投资,而立足高新技术行业的生物医药、微电子、新材料、电信业等行业由于技术的专业性和投资管理上的难度,在争取外部融资时存在一定的劣势。风险投资作为普通债务融资和股票发行融资的一种补充,其对高科技行业的支持作用并未充分显示出来。另一个非理性因素就是扎堆投资,行业内分工不明显,除少数优秀投资机构外,大多数投资机构没有明确的特定行业选择,投资方向短期化严重。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政策成因

(一)融资促进的制度保障力度较弱

1、中小企业融资立法保障上的不足

一是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务操作性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的立法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的法律支持为《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明确规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精神,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我们同时应看到该法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操作意义,对条文的内容和法律精神的运用仍需通过深层次的专业立法来实现。如在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方面,目前除了主板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较为健全外,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运作等层次的政策规范上,立法步伐仍相当滞后。中小企业立法的不足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中小企业融资运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资本供给机构选择较少参与或回避的做法,使得融资因法制因素而萎缩。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机构运营的法律障碍。长期以来,由于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的建设滞后,我国在关于中小企业投资机构的立法方面一直比较慎重。目前,只推出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整体而言,中小企业投资机构立法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投资领域的资本筹集和投资。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信托机构股权私募业务主体资格问题。信托机构作为和银行、证券、保险业并列的一个金融行业,其在资金筹集上采信托形式,投资周期较长,单位主体资本要求和申购要求较高,从而吸引了大量高端财富主体的闲置资金。该类资金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追求高回报,风险投资或股权投资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但在我国,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大规模应用于风险投资的现象却没有出现,主要是信托计划投资企业在公开上市时面临的股东主体披露问题。按证监会关于股票发行的政策规定,公司申请股票发行必须详尽披露现行股东的实际控制人,按信托计划的信托人和受益人可能不一致,且来源广泛,披露实际控制人存在实施难度。所以信托计划参与投资的中小企业在以后的上市融资中将成为核准障碍,这种障碍使中小企业考虑将信托作为资本来源,也限制了信托投资人对股权类信托的参与积极性。2、政府机构中专业融资保障机构的缺位

一是政府各部门中小企业发展机构设置上的重叠。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设置对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保障程度有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属的中小企业司是指导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政府机构,而农村乡镇企业的领导又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负责,这种根据农村和城市的二元性质来分别设立中小企业的领导、规划工作会因为部门分割和行政职能的块状划分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工作的整体一致性与协同性。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机构的低级别限制了支持力度。在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其自身规模和获取资本支持能力等限制,各国中央政府都设立专门机构和部门通过政策指定和引导,由政策性融资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美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设立了以中小企业管理局(sba)为核心、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为两翼的完整融资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融资担保等一整套融资服务。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二)多元化融资渠道设计的缺失

1、商业银行债务融资的供给不足

一是政府的固定利率政策。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盈利状况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抗风险能力比较低,破产概率较高。根据风险收益匹配原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相对正常状况时的贷款,应该上浮一定的利率,以实现风险补偿,由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根据企业状况和市场利率水平协商确定贷款利率的市场行为可以在两者之间实现均衡。我国金融环境的相对不成熟,政府对金融市场实现高度管制,利率政策和水平由政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协商的空间非常小,如此,政府利率和市场利率等同的概率很小,市场利率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商业银行愿意提供的水平相等自然很少出现。商业银行多数情况下不能在政府利率水平下实现风险补偿,所以,选择不发放贷款自然是其理性选择,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供给不足的矛盾便凸现出来。

二是政策性歧视。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务中商业银行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公、私的观念影响仍然存在,大型国有企业是服务的重点,中小企业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股东多为个人,性质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商业银行的国有经济定位与中小企业的这种私有背景的这种观念冲突,使得非国有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造成的局面是大量的国有企业贷款没法回收,形成呆账、企业举债无门,白白错失发展良机。这种所有制歧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意识的残留,反映了政策改革不力,金融行业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商业银行的运营以客户所有制背景为导向不仅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拓展,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自身的效率。

三是商业银行的大企业战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商业银行的大而全的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以大客户为导向,对国家、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存贷款业务的争夺激烈,普遍忽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开发。由于大企业和大公司本身资产雄厚,经营稳定,融资渠道多元化,所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对其而言重要性和紧迫性远不像中小企业那样突出。另外一些资本实力强,盈利能力突出的地区商业银行纷纷选择区域扩张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这种跨地区的市场扩张不仅放大银行自身的经营风险,同时也失去了拓展本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良好机会。对中小企业而言,则意味着资本供给不足。商业银行这种不顾自身资本实力和竞争优势的求大求全的经营思路使本来求贷无门的中小企业融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2、资本市场结构层次单一限制

一是主板市场的融资门槛过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时期较短,监管水平相对低下,资本市场目前只有主板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公司规模、冶理结构和盈利记录方面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如:按照目前我国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企业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这些规定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却也将大量的中小企业挡在资本市场之外,中小企业的权益资本来源中所有者投入比例占多数。其次为中小企业留存收益,但这两种渠道下的供给非常有限,提高中小企业股权资本比例应求助于外部资本市场,欧美国家纷纷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是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长期缺位。我国长期以来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推进的进程缓慢,阻碍了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制度、股票发行等外部股权融资方式的发展。在国外,创业板市场被视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但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滞后和主板市场的产权改革问题,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后。中小企业板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板块中的上市企业是严格按照主板的上市条件来审核以控制市场风险,所以说它还只是主板的一个板块,不是独立的市场,它离真正的创业板还有相当距离,只是在创业板稳步推进过程中打造的一个形式上的外壳而已。

三是三板市场的建设停滞。被称为三板市场的券商股份转让代办系统长期因为处理主板上市公司的退市交易问题而产生,退市上市公司本身基本资产质量比较差,所以该系统面临着成为主板市场垃圾桶的尴尬地位。除了股份转让代办系统交易公司自身质地差之外,该市场的参与交易的公司数量少,投资者参与规模有限,整个市场在职能承担、交易机制、市场培育和主板衔接方面也一直缺少规范和支持,俨然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鸡肋。我国目前最有潜力发展成为未来三板市场的区域性产权交易所自推出至今仍发展缓慢,这类产权交易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流转问题而产生。如今,国有企业改革已基本完成,或重组、或破产、或出售,在此背景下,地方产权交易所的职能也日趋边缘化,仅成为部分国有企业或国有上市公司产权转让的公告牌。若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职能分工和合作,该类交易所的区域性特征和封闭性特征将使其进一步孤立、萎缩。

3、政策性融资机构的缺位

第12篇

钢结构由于自身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优良、易于搬迁、绿色环保等特性,厂房、办公楼、机场、大型超市、展示厅以及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对钢结构的需求近年大幅增加。

新疆钢结构市场三年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新疆基础建设差,钢结构那时才刚刚起步,但目前已处于高速发展期,发展速度比较迅猛。预计在今后几年里,将会有较大发展,根据内地钢结构发展趋势推断,新疆地区的钢结构发展速度应在30%以上。

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统计,2010年全疆钢结构的产量为45万吨。2011年新疆钢结构需求将达到约60万吨。目前,在自治区建设厅备案的疆内钢结构企业163家,外地企业51家,占全国钢结构企业总数的比例还比较小。同时,相比于内地市场,新疆市场钢结构产品的加工费要高300~500元/吨。另外,同水泥一样,受到销售半径的限制,钢结构行业具有本地化销售的特征。据市场合同签约情况分析,精工钢构、杭萧钢构等来自发达地区的大型钢结构企业,在新疆地区承接的多个项目均委托当地企业进行加工制造。但由于新疆相对自成一体的区域特点,目前,整个新疆地区还没有一家装备、技术相对先进的企业来带领新疆地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

电力钢结构市场营销是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的主攻方向,根据测算,电力投资100MW(1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需要钢结构850吨的炉架,新疆地区按我们对五大锅炉厂的了解,有7000万千瓦的投资,约有60万吨的钢结构加工制作需求。目前已有2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已经开工,约有22万吨的钢结构已经或正在加工。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承担了其中的2.5万吨的加工任务,约占已开工项目总量的10%。

2成本情况定性调研

2.1土地成本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相关规定,在乌鲁木齐昌吉州州外投资者,从事水利、能源、交通、环保、生态建设、小城镇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公益性事业用地,以及国家和自治区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用地,可按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州外的投资者按租赁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商除外),经营期在20年以上的,自企业取得使用权之日起,免征5年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第6年至第10年免缴50%的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在木垒县投资的,免缴10年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

2.2税收方面

以昌吉州为例,生产性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8年,期满后在一定期间内,按减免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非生产性企业,自经营之日起,免征3年的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年。

2.3材料成本

新疆属于基本生产资料匮乏地区,大多数材料需要从内地采购,因此采购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这种营销定位于重型钢结构的加工制造企业,主要为中厚板、各类型钢,这些原材料均需要从内地采购并运输到新疆,包括生产所需要的辅材比如焊丝、焊剂等。总之整个新疆地区主材、辅材,包括低值易耗品的价格相对于我们东部地区都要高出许多。

2.4投资成本

在新疆要投资兴建新的钢结构厂,如果从事轻钢结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将市场定位在重型钢结构市场。重型钢结构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为大型起重设备,根据以往的工程情况,锅炉钢架的最关键的构件如大板梁,其中300MW机组的已接近100吨,因此要生产大板梁最少需购买2台50吨以上的起重机械才能满足生产,其他的起重机械,诸如30吨、20吨的等根据实际情况购买。

其他设备应该配备以下种类,切割设备:如数控切割机、剪板机等。

加工设备:各类机床、数控钻床、刨边机等。

焊接设备:二氧化碳焊机、埋弧焊机、H型钢生产线悬臂式埋弧自动焊机等。

生产设备:平板机、抛丸机、端铣机、空压机、喷涂机等设备。

检验试验设备:万能试验机、X射线探伤机、金属元素分析仪、冲击试验机、磁粉检测机等必备的检测设备。

整个项目具备一定生产能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所需要的大部分设备要从内地采购运输至新疆。从开工到正式投产,同样的生产规模,前期的资金投入,在新疆地区比东部地区要高出许多。

3成本费用定量分析

3.1人工成本

在山东济宁地区,钢结构的人工成本,目前的锅炉钢结构产品用工在4.75个工日/吨。按当前的价格计算4.75×100=475元。新疆地区人工费为4.75×160=760元/吨。两者相差285元。

3.2辅材费用

焊丝13千克/吨×(7.2-6.4)=10.4元/吨。氧气3.4瓶/吨×(22-9)=44.2元/吨。液化气4.1千克/吨×(5.6-6.8)=-4.92元/吨。二氧化碳0.2瓶/吨×(56-22.5)=6.7元/吨。合计相差56.38元。

3.3主材费用

锅炉钢结构总体用钢比例约为:大于40mm的钢板为25%,小于40mm的钢板为55%,型钢为20%。小于40mm的钢板新疆地区可以生产,但价格比济宁地区高约250元/吨,型钢和厚板新疆地区不生产,需从东部地区调运。经综合测算,运输比例(型钢和钢板本地生产的:调运的)为55∶45。主材增加的费用为250元/吨×55%+45%×3200千米×0.22元/吨千米=454.3元/吨。

以上三项制造成本增加费用795.68元/吨。

4新疆地区钢结构营销市场情况

新疆地区近期项目投资情况大体如下:宝钢集团将投资300亿元,加快八钢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并通过管理和技术转移,使八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达到1000万吨的年产钢能力;天山南北74个重点电力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已经建成了以兰新线及其复线和南疆铁路为主的铁路干线,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为主的航站网点;第十五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签订了12个区外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有8个,包括河北会兴集团与库车县签订的总投资3亿元的20万吨焊管生产项目;北京国电基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库车县签订的总投资15亿元的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阿克苏市签订的总投资3600万美元的年加工9万吨热灌饮料生产线项目;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与阿克苏市签订的总投资1亿元的2万吨红枣深加工项目;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与乌什县签订的总投资1.3亿元的乌伊布拉克河水电梯级电站项目;新疆广汇集团煤炭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和蒙古(香港)能源集团60万吨/年精密铸造、300万吨/年焦化厂项目已成功落户并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和3.8亿元用于开发建设卡依尔特水电站和沙尔布拉克水电站项目等。

5新疆市场目前的竞争对手及厂房建设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轻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目前为止,乌昌地区就有120余家从事生产加工的企业,但大多数从事彩钢板的压型、彩钢夹芯板压型、C、Z型钢的生产及包角、拉杆等次钢件的生产加工,其中有20余家钢结构企业具有主钢生产能力,而部分企业只有制作加工的生产许可,不具备钢结构设计施工的资质。在乌昌地区全年钢结构生产需求量约为30万吨左右,一些大型钢结构建筑及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钢结构建筑,多数被疆外一些企业承揽,这些疆外企业首先是技术先进,制造成本低,即便在疆外加工后运输至新疆安装施工,在市场上仍有竞争力。

新疆市场目前的竞争对手很多,现在冶金工业的二、七、八、九、十一、二十三冶金建设公司都在新疆设有分公司。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一轮的大开发中,在新疆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总公司与钢结构有关联的企业足有200多家。

依据在济宁地区建设钢结构厂房的经验,若在新疆地区建设钢结构厂房,选址应以乌昌地区为主,占地200亩,面积为133200平方米,厂房面积不低于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低于40000平方米,室外堆场面积不低于24000平方米。

土地费用:200×50000=10000000元,厂房费用:30000×2200=66000000元,办公及宿舍:10000×2400=24000000元,设备费用:40000×1000=40000000元,总投资14000万元。

6投资回收情况

按总投资14000万元计算,由于新疆地区有土地优惠政策,土地不计算费用,总投资13000万元。钢结构平均产量按41250吨、平均利润400元/吨计算:41250×400=1650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3000÷1650=7.9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按货款利6.9%)9.8年,投资利润率为:1650÷13000=12.69%

按国家发改委《投资产业指南》的规定,钢结构企业的建设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年,投资利润率为18%。

显然该投资回收情况是不可行的。

7办公及冬季成本情况、人员安排及用工成本

由于新疆地区是高海拔地区,温度变化较大,冬季较长,且气温低,每年的取暖期为5个月,温度较低,大雪来了,生产原材料也难以进场,办公及生产环境比较差,用工成本较高,特别是冬季钢结构制造和大型构件的制造都要预热,成本增加很多,在进行厂房建设时需要采暖设备,同时采暖费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和目前我们所处的地区比较,同样的产能,如果冬季按满负荷生产,每个冬季要增加约1000万元的费用。

从内地安排人员去新疆从事钢结构生产只能是权宜之计,特别是现在新疆地区治安形势不稳定,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只能考虑从当地招聘解决一批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

新疆劳动力市场价格:电焊工260元/天,小工100~150元/天,技术工人150~250元/天。

8风险分析

另外,投资建厂还会面临下列一系列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社会风险、人员风险、原材料风险、市场风险、经济周期导致的风险、生产经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等,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第13篇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从课程设置看,我区自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信息技术教育曾经红火一时,各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信息技术课。至2007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中小学新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学科由原来的独立学科被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教材的问题,开课年级的问题,课时的问题,教学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硬件配备看,我区于2005年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为每所中学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及一间计算机教室,小学也初步建成多媒体教室和农远资源接收室。小学计算机教室是自筹经费建成,购置的计算机配置低,数量也不足,现在设备老化严重,不能正常运行。

从教材建设上看,2005年长春市电教馆组织省内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家编辑出版了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现已改版两次。

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我区99%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专业不对口。现有约40%的专任教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在职培训,并获得学历证书。目前,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41人,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有15人。

(二)我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缺少检查力度。教师的教学相对随意,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没有实用性。

2.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不统一,版本混乱

从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里,教材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各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不统一。

(1)由于我区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一的局面。初中继续沿用长春市电教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但教材版本混乱,更新不及时。同时,部分小学使用综合实践教材,综合实践教材只有五、六年级才有部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而区教育局要求小学只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导致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难以真正开展。另外一部分小学则使用长春市电教馆开发的教材,但往往版本老旧难以满足学习需要。给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为学生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师自编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课时难以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区信息技术课开课年级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课时为每周2课时。自新课改实施后,教育局重新统一开课年级与课时,规定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为每周1课时。后来初中信息技术课调整为每周2课时。调研中发现,我区各个小学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有在五、六年级开课的,也有在三、四年级开课的,少数学校一、二年级也上信息课,课时为1课时。初中基本按照教育局要求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课时又不统一。

4.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没有考试和考评。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学业结束,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一个综合考量。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6.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对本学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还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教师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免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7.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

此次调研的6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教室建设不达标,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设备严重老化。即使有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法实践,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个别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8.学校领导不重视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由于部分学校近年来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信息技术教室建设长期无法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导致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二、建议

(一)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合理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立足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配备水平,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保证信息技术课正常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要达到标准,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管理要明确到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领导分工,狠抓课时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管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地实施。

全区对信息技术教学要统一管理,统一信息技术教材,统一开课年级,统一课时。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坚持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上机操作与电子作品结合、一次考试与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结合。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估督导检查,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方案。

(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岗培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建议每两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研实效

第14篇

一、运营模式现状

1、集体建管,半市场化运营模式。

即:在集体经济较好,有村办养殖企业或养殖小区的村,以村集体为主体筹资建设粪便沼气工程,或以秸秆为原料建设纯秸秆沼气工程,集体聘请专人管理,补贴气站部分运行费用,向本村民半市场半福利供气,或向邻村有偿供气,实行资源共享。如:泽州县南山西张村,高平市酒务村、川起村等大型沼气工程。

有两种收费方式:

(1)定量免费、超额计费、不足村补模式。

每户每月在定额内无偿供气,超出部分收取适当费用。它适用于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原来每年村集体发给村民福利性煤炭或煤球,现由集体投资兴建沼气工程,集中管理,集中供气,改分煤炭或煤球为分燃气。例如:南山村沼气工程每户每月用沼气30m3内免费,每超1m3按0.8元收费。

(2)足量供气、按量收费、不足村补模式。

每天不限量供气,根据农户用气量的多少进行收费,卖气收入如不能满足气站开支,不足部分由村集体负担。

2、企业建管,市场化运营模式。

即:以养殖企业或公司为主体筹资建设,实行公司化管理,向一村或多村供气。所有沼气户都安装流量表,根据生产成本和当地其它商品能源行情合理确定沼气价格,用多少气交多少钱。如泽州县晋宏、康鑫、高平市正易、尖草坪绿森等公司,都实行的是这种建设模式。

根据收费方式又可分为两种:

(1)沼气生产企业直接面对农户方式。

例如:下村镇晋宏沼气定价为1.3元/m3,气费直接向用气户收取,缺点是气站和供气农户之间如有矛盾难以调解。

(2)沼气站产气、村集体销售收费方式。

例如:康鑫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沼气站实行的是合作社管理气站、村管理供气,气站负责站内管理和维修,保证按时供气,以31元/m3的价格与高都镇保福村进行结算;保福村以31.2元/m3价格为农户供气,村里委托专人管理,做好供气管路的巡查、沼气灶具的维修等服务,利用价差解决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此模式有效地利用了村组织便利性,避免了沼气站与农户之间发生矛盾时无法解决的尴尬。

二、存在问题

我省在大型沼气工程发展初期,研究多集中在技术工艺方面。随着技术工艺的逐步完善,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及运营管理等问题凸现出来。

1、建站投资大。

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村、企业多为经济实力强的村、企业。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经济基础较弱的村或企业就更是困难。据调查,建设一处200m3大型沼气工程供全村120户,需投资100~120万元,而目前省财政补助标准仅40万元;建设一处600m3型大型沼气工程供400~600户,需投资300~320万元,而目前省财政或中央补助标准仅100万元,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问题。

2、生产费用高。

沼气气站运行的主要费用开支有:固定资产折旧费、加温用煤开支、日常电费、操作人员工资、维修费、因粪源不足买发酵原料费。

以200m3沼气工程为例,

(1)折旧费4万元:建设一处200m3的沼气工程供气120户,投资120万元,按使用30年计算,每年的折旧费为4万元。

(2)因加温用煤开支需1.74万元:冬季150kg×120天=18t,春、夏、秋45kg×245天=11t,每吨市场价600元,计1.74万元。

(3)日常电费开支1.0446万元:每天用20度,每度0.477元。

(4)操作人员工资2.4万元:气站日常需2名工人,每人月工资1000元,全年计2.4万元。

(5)日常维修费2万元:定子、转子需换两次,每次5600元,再加上其它零配件。

(6)因粪源不足买发酵原料费:受养殖业市场的波动,当养殖业处于低谷时段,有时需到外地购买粪便。每年运行管理费投入十几万元,企业负担较重。

3、经济效益低。

沼气工程建成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益,就必须对“三沼”(沼气、沼渣、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只有进行综合利用,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才能发挥出来,而多数沼气工程的产生的沼渣、沼液没有充分利用,多数只是靠农户自觉的用于大田作物的浇灌。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经济价值低,沼肥效益难体现;二是沼肥比化肥使用麻烦,农民不愿用;三是农田灌溉、配肥设施不完善,使用成本高。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资金补助及政策扶持力度。

养殖业属于微利行业,还承担着较大的市场和自然风险,建议国家制定大型沼气工程有关税收、土地租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提高建设补助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养殖场污染治理投入。

2、工程运营管理模式以行政干预、市场运作、政策补贴为主。

行政干预就是要加强建成气站的组织领导和安全监管,防止过度收费,不维检设备不顾安全的掠夺式经营现象。市场化运作就是将沼气商品化,实行有偿供气。政策补贴主要考虑沼气建设属于环保公益性事业,消费对象主要为农户,因农户经济承受力有限,一般气费收取较低,大部分建成运行的工程都处在微利或亏损的状态,为保证工程持续稳定运行,正常生产供气,政府按年度实际供气指标给予适当的补贴,有助于工程正常维检或更换配件。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类;中职学校;现状;“新常态”下就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20-01

一、临沂市建筑类中职学校现状

(一)临沂市建筑类中职学校现状

目前我市开设有建筑类相关学科的中职学校共有5所,分别为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临沂职业学院中专部、临沭县职业中专、沂水县职教中心、莒南县职教中心。

1、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概况:学校1992年建校,隶属于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目前我市唯一一所以建筑业相关学科为主的特色中专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课教学教师均为本科及上学历,既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着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再次突起,加之学校的自身努力,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但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一是学校为行业办学,在政策方面因体质机制原因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二是受建筑业行业影响较大,前几年建筑行业火爆,我校每年都能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但由于面积限制,造成许多想来我校学习的学生不能被录取,自去年以来,建筑业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行业不景气造成学生今年的招生面临巨大的压力,这就造成了一种不良现象,不利于建筑业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2、其他4所学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余学校均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相关教育主管单位,在学生生源、财政及基础设施方面都有相关政策扶持。但他们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专业力量不足,因他们为综合类的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专业侧重点,在建筑类专业建设及师资配备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形成一种相对较散的状态,发挥不出应有的能效。

二、“新常态”下中职学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提出了“新常态”的发展思路。面对“新常态”建筑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这也造成中职学生的就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建筑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3年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608.9亿元、增加值1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和7.2%;实缴税金17.9亿元,同比增长15.9%;从业人员达到28.1万人;外出施工完成产值215亿元,建筑劳务输出10.5万人。

2014年在面对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投资增速明显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50亿元、增加值150亿元,实缴税金20.5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29万人。

(二)建筑业企业自身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隐患

在参加的调研的330余家建筑类施工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30家,二级资质企业80家,上述企业在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企业自身定位不明确。在参加调研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企业没有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企业的发展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情况,在经济上行时企业没有经营压力,能够维持正常经营,但在经济下行时,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有些企业接近难以维持的境地。

二是企业的人才培养意识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素质不高。除少数一级资质企业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战略外,大部分企业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

三是目前建筑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参加调研的企业均谈到目前一线作业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有些甚至在60岁上下,很少有年轻人从事本行业,长此以往将导致一线作业人员的断层,在目前建筑业无法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施工的情况下,不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中职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几年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本行业人才的爆炸式膨胀,在高速发展期,人员过剩现象尚未显现,但在目前建筑业面临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人才过剩现象开始显现。在“新常态”下,可以说中职学生的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除少数管理岗位,在一线岗位,中职学校的学生完全具备和大专乃至本科以上学历学生同等的专业技能,甚至在某些实际操作方面还要高过他们,相对较低的入职工资要求使得他们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是中职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目前建筑业正面领着从业人员即将出现断层的现象,中职学生完全可以弥补这一断层现象,确保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中职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与高学历人才相比他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从业初期这种不足难以显现,但在后期的发展中,学历过低将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的绊脚石,不利于他们的后期发展。

三、临沂市建筑类中职学校发展建议

(一)中职学校面临的发展形势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今年2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国家还对中职类在校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这都体现出我国职业教育已站到体系教育的主流位置。

(二)临沂市建筑类中职学校发展建议

一是打破机制体制的制约,实行强强联合,打造一所建筑类特色专业学校。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以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依托,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屏障和壁垒,成立一所建筑业特色专业学校,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总体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