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学习汇报材料范文

教师学习汇报材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学习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学习汇报材料

第1篇

一位年过半百的女教师,在一辆狂奔而至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路过的学生,从“虎口”下夺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却被车辆撞飞25米远,生命垂危。这位教师叫殷雪梅,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有近30年教龄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她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网上好评如潮,令人震撼。

女教师奋不顾身救学生是对所谓“生活好了,精神缺了”的有力驳斥。应该承认,随着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质生活条件改善,确有一小部分人出现“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现象。但这不能代表全局,不能代表主流。殷老师在危急关头,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小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在她身上闪烁着舍己为人的道德光芒;不久前,一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工为从火车车轮下抢救一位儿童而献身,震动了神州大地上每一位公民的心弦;3月20日,25岁的安徽合肥肥东县农民张秀云刚刚度完蜜月,为了让一个陌生的儿童避让大卡车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倒在了车轮之下……这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说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献身仍然是最备受尊崇的道德。

女教师奋不顾身救学生还是对英雄成长道路的揭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狂奔,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汽车,殷老师是没有心理上准备的。然而,在生死之际,她毫不思索,毅然展开双手奋不顾身救学生,这说明,在她脑中,危机面前先救他人的意识早已扎根。而她奋不顾身救学生的壮举,尽管闪现在瞬间,却有个长期累积过程。正如事后殷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殷老师参加工作近30年,深受学生及家长爱戴,多次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因此,平时加强思想教育社会磨练非常重要。只有平时注重世界观改造,注重道德品质培养,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女教师殷雪梅的事迹令人震撼,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学习殷雪梅老师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的精神,从震撼中得到启迪,从震撼中得到充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第2篇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等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吃苦耐劳等优良素质。这种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满洲里市教育局特别将每年的4月定为传统文化教育月,让学生在吟诵经典的过程中,感悟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诚信克己、谦逊好礼、勤俭廉正、刻苦奋斗的优秀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欣赏这一文化瑰宝的完美方式——吟诵,在现代已经快要绝迹,鲜有人懂得如何去吟诵、去品味这些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就要‘抢救’这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给学生如何去吟诵,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方式激发对国学的兴趣,熟知诗文中教授的传统美德,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另外也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能做到中西贯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是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信条。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足以让每个人受用一生,让每个人都富有一颗感恩之心,从而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我是怎样指导学生落实《弟子规》的呢? 1、通过校讯通、家访、电话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指导家长用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表率,共同教育学生学好《弟子规》,并以《弟子规》的要求规范自己及小孩的日常行为。自己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小孩学习《弟子规》后在家的进步情况。 2、结合学校要求,真正让学生读起来,背起来,唱起来,做起来。除了早读前十分钟的朗读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班里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背诵出来了。 3、重点落实学生的行动。我循序渐进的让学生践行《弟子规》,有计划地让《弟子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每天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刚开始,我只让学生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上学时跟父母说声“再见”,放学时跟父母说声“到家了”,有事出去时跟父母说清楚。每天早上进行检查,落实了的学生加一分。这项作业坚持了一个星期。下一周我又布置新的作业,叫学生在父母下班时给父母提鞋、倒茶、吃饭时盛饭、做适当的家务。同样做好落实检查,加分鼓励。然后,又叫学生落实“言语忍,忿自泯”等。就这样,我每周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有了加分政策,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4、注重《弟子规》的分享。除了每周让学生写好《弟子规》感受外,每周抽一节课进行《弟子规》分享,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对学习《弟子规》感悟更深了,更能体会到践行《弟子规》的意义所在,行动起来也更有劲了。 5、评出先进标兵。每月评出践行《弟子规》先进标兵,提高学生践行《弟子规》的积极性。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思想行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明白了应怎样孝敬父母。据众多家长的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家务了,更加懂得孝敬父母了。学生在家最大的改变就是能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时时注意孝敬父母长辈。谢绍基同学的妈妈说:“我和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看。以前,他在家很不听话,回家后不愿意做作业,家务就更不会帮忙做。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回到家能自觉做作业,还能帮奶奶洗碗扫地,奶奶说什么再也没有顶过嘴。”刘涛同学的妈妈告诉老师说:“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后,他儿子每次吃过饭后都会抢着洗碗,不多言语的他也更懂礼貌了。”罗怡婷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变了,我会帮妈妈洗衣服、洗碗,再也不用妈妈为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前我还经常跟妈妈顶嘴,现在妈妈说我什么,我都会忍在心里不和妈妈吵。我发现,原来做个乖孩子的感觉是那么的好!”袁韬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以前,在家总和姐姐们斗嘴、打架,妈妈教育时也会装作听不见。现在不会了,我会让着姐姐,妈妈教育我时认真听。还会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就是我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在家里的变化。” 学习践行《弟子规》,同学们还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自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后,学生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讲粗话的少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听见学生之间亲切的问候,见到老师鞠躬行礼,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比起以前也大有改观。如黄裕豪同学,原来见到老师同学很少打招呼,在校大声喧哗,不讲诚信。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以后,行为表现不断改变着:遇到师长能行队礼问好,劳动肯干,一切听从教导…… 学习践行《弟子规》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差距,我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总结经验,将《弟子规》教育进行到底,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满洲里市湖西小学,坚持国学特色教育已多年,在今年四月份汇报会现场,几名三年级的学生,和着古筝悠扬的伴奏,吟诵着《弟子规》等文学经典,展现出新一代少年儿童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推崇。该校德育负责老师说:“每年级所学的内容都不一样,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参与了市里的统一培训,然后利用晨检和教学研讨的时间为学生们进行国学指导。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生活习惯等方面和大城市不是特别融洽,通过国学教育和一些配套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懂礼和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而且也真正适应了城市生活,融入了总体的学习生活中,从饮食习惯、行为举止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学国学就是学做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讲究的是“修齐治平”,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而不是一味地妄自菲薄怨天尤人,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对于贫穷与落后我们并不畏惧,我们所畏惧的是心灵的缺失和精神的颓废,对于一个没有了精、气、神的民族我们是很难预见其未来的,而没有未来的民族将是一场灾难,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只有找寻回我们民族赖以存在的根本,才能于使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这个根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3篇

第一次踏入市第三幼儿园得胜园区,是在实习前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这我们的指导师来给我们教案,和一些交代的事情,想着下周实习的日子,走之前,指导师不忘引我们去中(3)班见一下孩子的面孔,看着他们就很期望下星期与他们生活的日子。

第二次踏入便是年月日,第一周是见习,在见习期中,我们尽量学习三幼的常规,尽量的与孩子们成为好朋友,指导师也很是负责的在下课后告诉我们如果遇到他们上课时发生的这种事件时,我们该如何的处理,看着别人做总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周,便迎来了自己带班时的这样做不对那样做又不对。

第一次给指导师试教时,我感觉到了自己的非常不足,指导师总是能看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压力很大,为什么我没有想到。第一次上课,我也慌慌张张的,总是会向指导师投求助的目光。但通过指导师的引导,我知道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你自己首先要很有自信,你的语调必须要有轻又重,要抑扬顿挫,要有吸引力,你的教具也必须要很周到,很有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利用起幼儿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你必须照顾到所有的幼儿,请到所有的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进入你的课堂,让每一个幼儿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在上课的过程中,任何的活动都要说好要求,要有示范,在体育课中,场地一定要设计好,规划好,让课堂能够紧凑起来,任何活动后,都必须引导幼儿整理好操作过的教具。

第一次带班,我那种慌乱的心情也是不停的涌上来,通过指导师的引导,我知道了当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并不是你课上的有多么的好,而是你保育工作是不是做得到位,因为保教结合,保育是排在第一位。在晨间接待时,你要与每一位幼儿问好,给他们一个微笑,观察一下他们的脸。在晨间活动时,你要照顾到刚来的幼儿,是不是有器材玩,是不是会玩器材,虽然你要很仔细的观察、照顾,但你的身后也必须要有一双眼睛,能及时给做得好的幼儿一个肯定的眼神。

第4篇

一、策划

策划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使小组每个成员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分工上,应提倡“长善救失”。一方面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在小组中承担起适当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信息技术,可以鼓励他们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或摄影,可以建议他们利用图片资料,展示学习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发展潜能。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可以有意让他去做社会调查,与人交流;有的学生写字不佳,就请他去搜集班上或校内的优秀写字作业等。

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计划具体加以指导。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计划制订好后,要在全班交流,可以采取在教室里张贴等形式,要求小组之问相互学习和评议,吸取其他小组计划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

二、实施

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1组搜集歇后语、成语、生字词……;第2组找出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来选材;第3组搜集作者写作特色,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第4组出示相关小片断要求来课后练笔。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教学条件,集中进行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每个阶段小组活动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在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上仍然有自主性。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取“并进式”学习流程;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虽然很多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但我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是小组成员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有的是依赖于少数“优生”。相对后进的学生只是“观众”和“陪衬”。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形成相互依存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三、交流

小组活动以后,要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交流的关键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让每个同学既能反映自己学习的成果,又能分享其他同学的收获。全班采取哪种形式交流,既要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的程度。教材中提出的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编小报或办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人有事做并充分反映小组合作的成果。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组全体成员分工汇报或推举代表汇报。

交流和汇报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如一个小组背诵一个片断,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如欣赏有关精品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再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这一组的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这些做法可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汇报和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此外,像举行“语文知识竞赛”,不仅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如果这种竞赛由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组织和主持,活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语文知识和能力也能明显提高。

四、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但更注重过程。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有几种类型,而我采用的是“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收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整个成长记录后面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小结,总结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小组和教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也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小组评价要强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步,让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教师的评价要多用激励性评语。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综合性的学习评价,既评价个人,也要评价小组,关注小组的合作态度和每个小组成果的参与程度。为此,可以在综合性学习结束时评比优秀小组,凡是合作有效的小组都可以评为优秀小组。

第5篇

以新“纲要”为指针,以爱为教育的基础,彰显本园的人文幼儿园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营造学习和研究的氛围,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促进每一位幼儿、教师身心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主要目标

1、营造一支团结协作,齐心向上的教师队伍,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每位老师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

2、努力以教育研究、以班级特色推动幼儿的发展。

3、探索家长工作,使家长满意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发展。通过自身形象与人格魅力感染、熏陶幼儿。

2、珍惜园部的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彰显个性。比如:周一例会、与兄弟幼儿园教师交流学习、配合专家来园传帮带、积极学习先进理念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利用年级组展开的“现场研讨活动”这一个形式,捕捉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集体的讨论、交流、辨析和调整,最大程度地帮助教师朝专业化方向更好地发展。

3、切实抓好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督促年级组各位教师能够团结协作、共同成长。鼓励教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带进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兴趣发展。比如:有效利用餐后的散步活动,在说说讲讲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区域活动中,能提供并丰富多种材料,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能根据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想象等多种能力。

4、以年级组为单位,在“统一开展主题”的基础上,能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和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生成与调整。让孩子在关系中学习,捕捉孩子有教育价值的兴趣点,使主题方案向横向和纵深发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孩子与环境材料互动,同时从环境材料上彰显幼儿的发展。年级组之间也能互帮互助、共享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比如:集体分工备课、共同制作教学具、早期阅读实践交流与现场观摩。

(二)、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提供发展与展示自己的舞台,能够让孩子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具体活动有:

1、开展兴趣组活动,给孩子选择发展的自主权。当然,老师要以自己的兴趣去影响孩子,从而带动孩子的学习。主要活动有:拉丁舞、现代舞、腰鼓、戏曲。寻找每个机会,抓住每个细节,提高整体效益。

2、根据大班孩子的能力特点,增加外出参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走进社区环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交往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共同促进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发展。

(三)、加强安全意识、严格各项规范常规

一个宽松而又整洁有序的环境能让教师愉快舒心地工作,让孩子专注投入地学习。因此做好班级的环境卫生工作也是我们年级组每位教师的职责,需要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安全工作是保障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各班每位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与警惕性。为孩子创设健康愉快成长的环境。年级组将时时提醒教师做好每周的安全工作记录,防患于未然。并责任到人。

家园沟通应根据幼儿园班级的教育目标,结合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将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进步和问题,互相通气,彼此配合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家访

2、调整各班物品,大扫除。

3、各班环境布置及公共环境布置。

4、各班整理第一主题计划、第一周计划、布置家长园地、

5、小班入园前亲子活动

九月份:(9/1-9/4)

第一周:

1、9/1日正常开展一日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各班学额汇报。

3、安全工作汇报。

第二周:(9/7-9/11)

1、幼儿活动:把歌声献给老师,祝老师节日快乐。

2、安全工作汇报。

第三周:(9/14-9/18)

1、抓好各班幼儿常规工作。

2、各班幼儿测体重。

3、安全工作汇报。

4、幼儿活动:发放幼儿兴趣组活动意向表,统计兴趣组活动人数。

第四周:(9/21-9/25)

1、主题环境及时整理、存档。

2、安全工作汇报。

3、讨论迎“国庆”的活动方案。

4、幼儿活动:休闲活动开始。

第五、六周(9/28-10/9)

1、做好国庆假幼儿安全教育工作。

2、安全工作汇报。

十月份

第七周:(10/12-10/16)

1、年级组活动:讨论家长会方案。

2、研讨:大班组好课活动。

3、安全工作汇报。

第八周:(10/19-10/23)

1、抓好各班幼儿常规工作。

2、安全工作汇报。

第九周:(10/26-10/30)

1、主题环境及时整理、存档。

2、幼儿活动:中大班幼儿绘画比赛

3、年级组活动:安全工作的研讨。

4、安全工作汇报。

十一月份:

第十周:(11/2-11/6)

1、大班幼儿活动:“小萤星”小合唱比赛。

2、安全工作汇报。

十一周:(11/9-11/13)

1、 中班幼儿活动:幼儿故事表演

2、安全工作汇报。

3、年级组活动:讨论如何上好好课。

十二周:(11/16-11/20)

1、小班幼儿活动:儿歌朗诵比赛

2、观摩各班主题环境、调整、丰富。

  1   2011年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工作计划的同主题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3、安全工作汇报。

十三周:(11/23-11/27)

1、年级组活动:讨论班务工作。

2、体育节准备

3、安全工作汇报。

十二月份(11/30-12/4)

十四周:

1、交流各班游戏组织开展情况。

2、安全工作汇报。

3、幼儿活动:快乐体育节。

十五周:(12/7-12/11)

1、主题环境及时整理、存档。

2、安全工作汇报。

十六周:(12/14-12/18)

1、幼儿活动:小中大班幼儿插塑比赛。

2、安全工作汇报。

十七周:(12/21-12/25)

1、年级组活动:插塑活动引起的思考与讨论。

2、讨论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方案。

3、安全工作汇报。

十八周:(12/28-12/31)

1、幼儿活动:庆元旦,家园同乐。

2、安全工作汇报。

一月份:(1/4-1/8)

十九周:(1/11-1/15)

1、幼儿活动:无敌小宝贝

2、年级组活动:讨论期末展示方案。

3、做好幼儿素质发展期终评估,做好学籍卡。

二十周:(1/18-1/22)

1、各班撰写幼儿评语。

1、各班以软盘形式上交教育教学电子档案、杂志整理装订、保教工作资料收集整理

二十一周:(1/25-1/29)

1、寒假安全教育。

2、结退幼儿各类费用。

3、休业式。

4、幼儿期末汇报活动

  2   2011年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工作计划的同主题文章:

秋季幼儿园保育保健计划

2011年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2011年幼儿园大班工作计划

幼儿园大班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幼儿园师德建设计划

2011年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

2011年实验幼儿园工作计划

第6篇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2、学生: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 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有条河”,谁来说说银河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光年?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艰辛的历程。(板书课题)

2.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情况”的了解。

(1)谈话:大家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1)小组内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组长做好纪录,相同的归纳在一起。凡搜集两条的就可得一个优,以此类推,看谁得的优多。

(3)组长先汇报本小组得优的情况,再汇报本小组搜集的资料。

(4)教师作好记载,注意将相同的资料归类。

(5)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说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获。

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本为我们提供的资料。

(2)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可以分为几类?

(5)教师谈话: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两类资料,一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另外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还有2005年10月17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辉煌。

另外一类是失败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还有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6)提问:看到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请同学们汇报。

(7)教师谈话:通过这段资料的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大家认为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5、整理资料,体会收获。

(1)同学们既搜集了资料,也学习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进行整理。

(2)学生整理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是怎样的?

(4)提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教师小结。

6、布置任务。

下一节课,我们准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要求大家带白纸、彩色笔,铅笔、钢笔、剪刀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等。

1.导入。

(1)提问: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谈话:通过学习“艰辛的探索”你有什么想法?

2.办一份小报

(1)谈话:上次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一些材料,利用我们搜集的资料,以“艰辛的探索”为主题办一份科技小报,下面请组长检查同学们带材料的情况。

(2)提问:怎样才能办好一份小报?

(3)小组讨论

(4)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同组其他同学补充。

(6)教师小结:

办小报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说小报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然后需要哪些材料,当然大家先搜集了许多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料确定小报的主题

其次要注意排版,根据手上的资料怎样摆放美观。要搞好版面的设计。

第三粘贴,摆放好了后用胶棒将材料粘上去,材料摆放时可根据版面对材料的要求进行加工,该剪的剪,该裁的裁,最后达到美观。

第四加工,主要是对小报进行美化,可以用彩色笔等美术手段进行加工、美化。

总之,办小报就是要做到主题鲜明,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构图美观。

(7)谈话:说一说你准备办一张怎样的小报

3.学生自己办报

(1)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展示作品

(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选择几张比较好的作品和几幅有特点的作品

(2)谈话: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设想。

(3)大家再针对这幅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再分析另外几幅作品。

5.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办小报这项活动,你有哪些感受?

(2)提问: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宇宙奥秘。

第7篇

导学内容

22.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年 级

四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教师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填空的方法默写课文。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准备

图片、PPT课件、视频、默写单。

导学过程

学案

导案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听歌曲《送别》

一、导入

1.思考:猜猜取这个笔名的原因?

2.朗读人文主题。

3.齐读题目两遍。

4.看课件,知道课时目标。

5.说说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二、知作者

了解作者。

三、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人展示。

2. 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自由读,读出诗歌节奏。

(2)汇报。

(3)听教师范读。

(4)跟读。

(5)齐读。

(6)多形式展示读。

(7)吟唱古诗。

四、明诗意

合作学习

1. 默读古诗,运用小贴士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交流、汇报。

2.带着感受朗读古诗,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汇报。

五、悟诗情

1.观看视频。

(1)谈谈感受。

(2)交流汇报。

2.进一步认识作者

(1)谈谈新的体会。

(2)把体会读出来。

3. 全班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配乐朗读

(2)背诵古诗

4.填空式默写古诗

六、拓展延伸

1.延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播放歌曲《送别》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一片冰心在玉壶。

2.介绍单元主题。

3.引导读课题。

4.介绍课时目标。

5.引导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作者

介绍作者。

四、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正音、评价。

2.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评价。

(3)范读。

(4)带读。

(5)师生齐读。

(6)组织学生多形式朗读。

(7)组织吟唱。

四、明诗意

布置合作任务

1. 提示:借助小贴士内容理解诗意。

2. 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评价。

4.梳理方法。

五、悟诗情

1.组织观看背景介绍视频。

(1)师引导。

(2)组织交流汇报。

2.介绍文字材料,补充背景知识。

(1)组织汇报。

(2)指导朗读。

3.播放音乐

(1)组织朗读。

(2)组织背诵。

4.发放默写单。

六、拓展延伸

1. 布置学习任务。

七、总结

创设离别情境

回顾旧知识

紧扣单元主题

明确课时目标

揭题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初步感受韵律美。

激发学习兴趣

学会理解诗意方法

走近诗人内心,拉近文本距离。

当堂熟读成诵

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第8篇

关键词: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分组互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67-02

一、引言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采矿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采矿类人才培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它是一门主要讲授矿井内各种巷硐及采煤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及各种矿山灾害预测、防治方法的课程,具有力学基础要求高、内容抽象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2],教师要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出发,既要讲授书本的知识,又要引入当前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指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未来发展的方向[3],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目前,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倾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都很高。一方面,教师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技巧,并具备一定水平的教育学知识,能够会引导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要喜欢所学专业,对所学的专业课程重视并有足够的兴趣。通过两年来的教学体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1.不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到课程内容上来。那些喜欢所学专业、认真听讲的学生基本都坐在前排,能较好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对专业兴趣不高、不想听讲的学生多坐在后排,专心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能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由于现在多为大班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2.学生上课走过场。由于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期末考试成绩占70%甚至更高,有些学生上课抱着走过场的心态,只为获得平时成绩,看似出勤率很高但学习效果不理想。

3.实验课流于形式。“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的实验课由于多用到相似材料模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设施搭建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学校没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动手参与,这就使得实验课变成了参观课,学生只是跟着实验室的教师参观一遍早已搭建好的模型,缺少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产生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上课内容和最终考试的内容在课本上90%以上都能够找到,只要考试前突击复习,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对于最终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实验教学不计入考试成绩,难以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

总体说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体,大部分学生仍然是“让我学”而不是“我要学”。这一现象不仅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这一门课上存在,在其他专业课上也时有发生。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分组互动教学法

分组互动教学法是通过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由原来的单个被动接受转变为团队合作的主动学习。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小组,改变原有的学生各自学习的状况。课程中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实验问题都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分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分组互动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分组设计。学生通过分组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分组人数在4~6人为宜,人数过少会缺少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过多则不能保证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分组后小组推选出组长,组长的任务是记录小组成员在小组课题研讨中所做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分组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团队问题研讨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时的恐惧心理,有些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不敢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怕说错遭遇别人的耻笑,而作为一个小团体成员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他们可以在小组中积极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想法,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有助于得出更加有创意的结论来。

2.问题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可设计的小组研讨的问题类型很多,主要有基础理论类、实验设计类和案例分析类三种。基础理论类是指围绕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找出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发展的历史和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的具体案例。例如,对于巷道锚杆支护这一知识点,可以提出“锚杆支护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对工程实践案例分析”这一问题,让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文献检索整理成报告文件。实验设计类是指对于某一工程问题提出实验方案。工程问题的背景材料可由教师提供也可以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的实验方案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案例分析类是指对于某工程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给出解决方案。教师结合现场一些工程问题整理成背景材料交给学生,由学习小组给出解决方案。上述三类问题都需要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2~5周的时间形成报告文件和课堂汇报的PPT材料,并从学习小组中随机挑选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除了这类需要长时间来完成的题目外,在课堂上还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这一章节后,在课堂上利用15分钟的时间,让各学习小组讨论绘制一幅关于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因为关于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的知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更加简单直观,有助于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头脑风暴”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一个人的想法总是不如一个团体的想法多,“头脑风暴”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掘学生们的创意,最后很可能得出出乎大家想象的奇妙结论出来,让学生们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3.教师作用。在分组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提问者和评判者。教师不再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内容用大量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只是把重点内容进行介绍,更多的时间是将这些基础知识转变为一个个研究专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学习小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主动学习。当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归纳提出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做小型汇报后,教师再对研究报告和汇报内容进行点评。

在分组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来,避免出现学习小组只关心自己小组分配到的问题而不关心其他小组的问题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在学习小组汇报后随机提问其他学习小组成员,在答疑时间让学习小组成员汇报自己在研讨问题中承担的工作和进度等方式来解决。

4.课程评价方法。分组互动教学法的课程评价方法是以学习小组平时成绩为主,兼顾实验成绩,期末考试为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突击的现象。

分组互动教学法的课程评价主要由以下四方面构成:平时成绩(30%)、学习小组成绩(3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20%)。

(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问题的参与程度等组成,需要教师做好平时记录。

(2)学习小组成绩:主要包括本小组互评、外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本小组互评是小组成员对除自己外的其他组员根据其在问题研讨中所做工作的情况进行打分;外小组评价是其他小组根据汇报小组的汇报材料、汇报PPT制作情况以及汇报内容情况等对汇报小组进行打分;教师评价是教师对汇报小组进行打分。各部分的权重可以由教师自行掌握,在第一堂课时公布。

(3)实验成绩:由实验室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室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给出。

(4)期末考试成绩:试题内容侧重解决工程问题的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减少名词解释等概念题。

四、结论

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分组互动教学法的实践后,学期末,学生们普遍反映采用此种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到更多、更广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并增强了文献检索、问题分析等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以后能够继续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分组互动教学法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王超.矿山地压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4):247.

第9篇

“Duty Report”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课下收集资料、准备一段话,在预备铃之后到正式上课这段时间,学生到讲台上进行3至5分钟朗读或背诵,这段英文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朗读或背诵后,其他学生就报告的内容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或教师进行简单小结。活动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的策略,保证活动的教育性效果。

丰富提问形式,拓展其内容。“Duty Report”活动实践之初,问答环节是在学生做完汇报后,由下面的学生自由提问,这样的组织很松散,进行这一环节时常常出现冷场或乱场的现象,即对不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提问,感兴趣的话题争相提问。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适当的调整和规范:要求汇报材料的生词不得超过5个,将原来的听者向汇报者的单向提问调整为双向的互动提问,汇报学生事先准备3到5个问题,如果听众提不出问题就由汇报学生给听众随机提问;听众提问也不能超过5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由汇报学生在举手的学生中指定一个学生提问或自己提问。这样的环节设计就很紧凑,时间上也得到了保证。

改革u价方式,实行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采用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客观,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细化评分标准,从语音、语调、内容、流利程度、表情及手势等方面给予评价。“Duty Report”结束时,教师与学生分享体会、发表个人见解、提出思考问题和简单小结,对参与的学生予以鼓励。此外,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出每月最佳语言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策划奖,学期结束时再从每月的获奖小组中评出最佳奖项并给予奖励。多元的活动评价使更多的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10篇

1.1教学内容

笔者在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这一章采用PBL教学法。包括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先天性心脏病两节内容。

1.2教学对象

2009级本科护生共102人,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分为8个小组。

1.3实施步骤

根据临床病例编写案例,并进行教学组内讨论,确定问题。第一周,发放案例给学生,并就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自行分组并通过自学解决其中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图书馆期刊资料或上网等途径找出解决办法和答案,并确定小组汇报形式和汇报人。第二周,各小组就负责的问题进行讲解和阐述。由3位本教研室教师同时在3间教室负责,各小组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依次上台讲述,可采用PPT课件,运用讲授法和情景模拟表演形式,还可以通过辩论阐述观点,汇报形式不限,由其他小组和教师提问。所有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就各组表现予以点评及评分,未解决的问题再通过自学或讨论解决。第三周,教师将仍未解决的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串讲并总结。

2教学体会

2.1优点

2.1.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由于各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学生除了要自己理解问题,还要负责向其他各组讲解。所以各小组都对负责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并仔细推敲汇报材料,认真研究。这个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增强了记忆。

2.1.2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提高了使用多媒体的能力

由于各小组都要汇报所负责的问题,汇报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负责汇报的学生都有以下感觉:即使自己准备很充分,可是看到那么多同学看着自己,还是非常紧张,说话时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这也说明学生需要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也正是一名护士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2.1.3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由于PBL教学是分小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如何分工协作也是学生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小组只分工不协作,仅靠个人力量很难圆满完成任务。而小组中学生的能力并不相同,这更需要协作,以增加团队协作能力。

2.1.4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在PBL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课堂气氛。由于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望,并期待得到同学的肯定、认同,获得成就感,所以每位学生都会将自身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2.2存在的问题

2.2.1案例选择偏难或偏易均会影响学生思路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案例偏易,学生重视不够,易流于形式;案例偏难,若学生时间不充足,基础知识不扎实就难以实现透彻理解。所以,案例的选择需注意难易适中。

2.2.2小组中容易出现学生积极性不一致的现象

在小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跟其他学生合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但也会由于自觉性、学习兴趣等差异出现个别学生不积极,甚至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小组学习中的现象,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收获将会大打折扣。

2.2.3小组汇报者的讲授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汇报效果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汇报效果,有些学生因为过度紧张而只将汇报材料念一遍,没有讲解,致使讲授效果较差,导致其他学生不理解或听不清楚。

2.2.4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预设目标

个别小组出现汇报流于形式,对其他同学的提问不能很好解答的现象,这无论对于小组本身,还是其他学生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能实现PBL教学的目标。

2.2.5耗时较多

据统计,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平均所花费的时间较多,甚至是传统教学法的几倍。完成一次PBL教学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大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压力大。这也与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形式,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有关。

3建议

3.1案例要严谨

案例是学生学习的导引,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设置的,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设定本次案例中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且在问题设置上注意难易适中,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逐一呈现,以免一开始就题目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

3.2科学分组,保证全员参与

在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表达能力、表现欲望、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性,混合分组,将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和较差的学生分散开来,保证每个小组势均力敌,没有明显偏差。小组成员相对固定,但小组分工要经常变换,特别是与其他课程中的角色要有区别,例如,汇报人不能同时承担多门课程的汇报任务,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担任每种角色的机会,不产生依赖感,全面锻炼,以达到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3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

构建相应的PBL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教师对小组整体评价及个人评价,小组间评价,最终效果评价等等,以评价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表现,最终形成此次教学过程的评价。并利用评价体系约束、鼓励、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增强其学习动力,增加小组荣誉感。

3.4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整体调控、整体把握的作用,在出现跑题等状况时及时干预。由于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注意调控而不是讲授,不要过多干预,以免使PBL教学最终演变为传统讲授法。

3.5逐步推广

第11篇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由于各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学生除了要自己理解问题,还要负责向其他各组讲解。所以各小组都对负责的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并仔细推敲汇报材料,认真研究。这个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增强了记忆。

2、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提高了使用多媒体的能力由于各小组都要汇报所负责的问题,汇报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负责汇报的学生都有以下感觉:即使自己准备很充分,可是看到那么多同学看着自己,还是非常紧张,说话时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这也说明学生需要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也正是一名护士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3、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由于PBL教学是分小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如何分工协作也是学生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小组只分工不协作,仅靠个人力量很难圆满完成任务。而小组中学生的能力并不相同,这更需要协作,以增加团队协作能力。

4、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PBL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课堂气氛。由于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望,并期待得到同学的肯定、认同,获得成就感,所以每位学生都会将自身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二、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择偏难或偏易均会影响学生思路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案例偏易,学生重视不够,易流于形式;案例偏难,若学生时间不充足,基础知识不扎实就难以实现透彻理解。所以,案例的选择需注意难易适中。

2、小组中容易出现学生积极性不一致的现象在小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跟其他学生合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但也会由于自觉性、学习兴趣等差异出现个别学生不积极,甚至没有将精力投入到小组学习中的现象,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收获将会大打折扣。

3、小组汇报者的讲授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汇报效果在汇报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汇报效果,有些学生因为过度紧张而只将汇报材料念一遍,没有讲解,致使讲授效果较差,导致其他学生不理解或听不清楚。

4、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预设目标个别小组出现汇报流于形式,对其他同学的提问不能很好解答的现象,这无论对于小组本身,还是其他学生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能实现PBL教学的目标。

5、耗时较多据统计,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平均所花费的时间较多,甚至是传统教学法的几倍。完成一次PBL教学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大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压力大。这也与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形式,学生习惯于被动式学习有关。

三、建议

1、案例要严谨案例是学生学习的导引,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设置的,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设定本次案例中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且在问题设置上注意难易适中,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逐一呈现,以免一开始就题目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

2、科学分组,保证全员参与在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表达能力、表现欲望、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性,混合分组,将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和较差的学生分散开来,保证每个小组势均力敌,没有明显偏差。小组成员相对固定,但小组分工要经常变换,特别是与其他课程中的角色要有区别,例如,汇报人不能同时承担多门课程的汇报任务,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担任每种角色的机会,不产生依赖感,全面锻炼,以达到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构建相应的PBL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教师对小组整体评价及个人评价,小组间评价,最终效果评价等等,以评价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表现,最终形成此次教学过程的评价。并利用评价体系约束、鼓励、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增强其学习动力,增加小组荣誉感。

4、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整体调控、整体把握的作用,在出现跑题等状况时及时干预。由于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注意调控而不是讲授,不要过多干预,以免使PBL教学最终演变为传统讲授法。

第12篇

根据案件现场的勘查情况,参考物证检验鉴定,综合分析案情,并通过对案件的认识划定侦查方向、范围。当案件的性质确定下来之后,就要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定位,并分析作案时间以及案发过程。模拟综合实训进入这个阶段,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制作法律文书。按照公安部统一标准制作刑事案件卷宗。

二、模拟综合实训教学方法

按照犯罪情节设计模拟犯罪现场,并布置好与犯罪有关的物证。

(一)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培训

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学科教师以及刑事科学技术专家要集体备课,主要讨论综合实训的思路、方案,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训体现出来。将实训的内容设计为案例,要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犯罪现场、案情的演变以及物证,以培养学生的现场勘验和物证处理能力。现成勘验能力包括笔录、绘图、照相、摄像;物证的处理,主要是物证的检验鉴定,即物证的发现、提取、保存。

(二)模拟犯罪案例的抽取

为了让学生熟悉模拟犯罪现场,并对现场的勘察做好准备,在实训的前一个天,就让学生抽取设计好的案例,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抽取的案例布置模拟现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15个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自行根据案例进行分工,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案发现场勘察指挥、案件痕迹检查、法医、摄影和照相以及案件现场的保护工作等等,并根据情节需要准备必要的勘验器材。

(三)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

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环节占有45%的评分。平均每一个模拟现场都有4名教师在场监督。在进行案发现成勘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勘验程序进行。犯罪现场物证的提取包括发现物证、做好现场记录、提取证据并做好包装工作。

(四)模拟物证检验鉴定

模拟物证检验鉴定环节占有30%的评分。学生从模拟犯罪现场所提取的各种物证,经过分类后,包括痕迹物证、文件资料、法医提取证据等等,这些证据都要经过检验鉴定后,制作为鉴定文书。每一个鉴定科目都由两名教师参与检验鉴定评分。

(五)模拟汇报

模拟汇报环节占有25%的评分。学生对模拟犯罪现场所获得的资料,包括勘验情况、“三录”材料以及现场物证检验鉴定资料经过分类、汇总之后,制作成卷宗。在模拟汇报环节,要将汇报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发表自己的案件分析思路,并提出案件侦查措施。模拟汇报考核组由5名教师组成。教要根据学生的汇总材料以及案件汇报情况评分。

(六)模拟综合实训考核评分

模拟综合实训考核的成绩,即为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模拟物证检验鉴定和模拟汇报三项成绩汇总。将模拟实训的考核评分列入到评分表中。评分表制作标准以及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都要严格规定,给教师以明确的评分提供参考依据。为了防止教师在考核评分中缺乏客观性,还需要请科学技术专家对模拟实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提出其中尚需改进和完善之处,以督促教师对综合实训课程不断地调整。

三、刑事科学技术综合实训的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的抽象性,加之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性,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漏洞。实施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演练,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团队精神,进而认识到面对刑事案件如何有调理地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综合演练中,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各项任务,可以提高现场勘验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弥补自身专业的不足。教师在监督模拟实训现场的时候,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改进。学生经历了综合实训之后,不仅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还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四、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政治学科;思考;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44-02

政治学科,素来在高中课程中略显尴尬。高一年,学生的学科认识停留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上,带着无足轻重的不屑情绪进入课堂,学习态度不积极。高二年,文科生开始有了政治学科高考的意识后,课堂听课的认真度有所提高。到了高三年,尤其是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学生开始在理解和识记方面狠下功夫,但一碰到考试,复习过的知识点不会用,得不到理想的分数,这时候才深刻体会到这块高地不好攻。针对学生学不能致用的问题,我强化习题的训练和解析,但收效甚微,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实现有效性。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什么迟迟不见开花结果?

1.花不开,果不结

我反复观察,分析原因,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

1.1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缺失。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构建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这个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作题得不到高分、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恰好就反映出他们在提取、运用信息方面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为:

获取信息方面——看完材料后归纳不出题干的主体内容;

处理信息方面——不能准确地从题干中提取关键词,无法迅速地将关键词与相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运用信息方面——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说明材料。

正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和作题得分,掣肘他们的发展和提高。高考以学生的考分作为进入不同高校的主要选拔依据,分数虽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分数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三维能力上的差异。

1.2伪学习。能力的缺失源自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错误。长期以来学生都处在一种"伪学习"的状态中,即在学习过程中不愿用脑、不懂用脑,缺乏真正的思考,相应地,能力得不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学生作时政汇报是政治学科课堂的一种常见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关注新闻、了解世界。实践中,不少学生只是简单地将收集到的新闻报道未加如何处理地用朗读、投影等方式将原文呈现,甚至于自己都没有认真看过其中的内容。这就是没有思考、伪学习的直接表现。阅读这样大量冗长的信息,不仅占用相当长的课堂时间,负责准备材料的同学没有收获,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其他同学在5分钟内就出现兴趣索然、注意力分散、课堂积极性下降的反应,影响到接下去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效果。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违背课堂有效性的原则,而且没有实现高考复习的教学目标。

"要思考,不要死背。"死背只能是机械地记忆知识,但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得不到任何的提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与"思考"是水融的,既要学习掌握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又要学会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卡曾斯指出"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可见,学习要有效率,不能缺少思考。

思考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也需要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提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2.巧耕耘,结果多

带着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试验,经过阶段性的反思、调查反馈和调整,找到了纠正没有思考的伪学习的一个突破口。

在第二轮的复习过程中,我以学科高考时政性的特色为平台,以时政材料为复习的载体,每堂课的前15分钟利用时政值日汇报生在课前准备的时政信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看、说、写,最重要的是在动眼、动嘴和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提高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2.1查阅材料,提高提取和解读核心信息的能力.大部分负责时政值日汇报的学生一开始只是简单地将时政新闻用朗读、报刊资料投影、WORD、PPT等方式呈现冗长的信息,机械式的完成任务,没有任何能力上的发展;而其他同学在阅读完大量文字的过程中,兴趣索然,注意力和积极性差强人意,收获不大,且严重影响到后面教学环节的听课状态和复习效果。

针对上述现象,我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2.1.1值日汇报生

(1)选取的时政材料尽可能贴近当前复习的模块内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时政内容必须自己先行阅读,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明确要和同学们分享和探究的核心内容。

(3)材料呈现的方式要注意留给同学们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这样的要求极其必要。

2.1.2非值日汇报生

在阅读完材料后,用口头回答的方式简要概括出材料的核心信息。如遇到材料中不理解的内容可向值日汇报生提出问询。全班合作探究,共同交流。

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发挥补充解释的功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提取关键字词来把握材料的核心信息。

2.2设置问题,提高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设置问题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从开始的单纯模仿到有自己清晰的思路,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思考。有不少学生畏惧思考,惯于投机取巧,在材料阅读完之后设置的问题只有一个模式——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显而易见,这样的训练是很难提升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在讲评试卷或习题时,往往发现审题粗心是丢分的主要原因。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审题方面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没有很好地改进这个问题。因此,我对学生提出如下的要求:

2.2.1值日汇报生.在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当前复习的模块知识点进行设问,这样有利于知识点的不断温故和巩固;设问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知识系统的构架线索,比如,主体角度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经济生活模块有国家、企业和个人,政治生活模块则可以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进行设问,而哲学模块则可以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不同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一个材料学会从不同模块的角度设问,做到一材多问,训练不同模块间知识点的迁移能力。

2.2.2非值日汇报生.启动"评委"的角色意识,阅读问题时要有"找碴"心理来指出问题设置的不足。在评审别人的同时,能不断强化审题意识,无形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及时纠错和启发引导,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当即表扬和肯定。

2.3组织答案.提高知识运用、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学生常常反馈在作习题时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是机械地搬抄,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点来分析材料,做不到学以致用。而教师的讲评课基本是满堂灌,很难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的听评效果不好,知识点的运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讲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无用功。

(1)值日汇报生.对设置的问题准备好答案。在全班同学对问题进行回答、讨论以及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展现准备好的答案,接受同学们的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效果极为显著。这种方法是对思考结果的一种检测和反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真思考、用心准备。

(2)非值日汇报生.在全班交流概括出材料核心信息、审题找碴的基础上,动笔组织答案,然后再用投影的方式将答案进行分享交流,通过教师的点评、答案的对比,各自查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订正和修改。由于答案随时可能被抽中被"亮相",所以学生的作题不敢太马虎,或多或少强化了他们的思考,知识点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有效的得到训练。

这个环节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动笔组织答案、自我检查、自觉订正,有了一点进步就要不遗余力地进行表扬。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经验证明,教师喜欢并对其给予较高期望的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待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相反,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并对其期望值较低,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冷漠和歧视,往往就会以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结果这些学生可能会逐渐退步,学习成绩会变得越来越糟。

课堂15分钟的时事汇报,紧紧围绕"查——问——答"三个步骤,始终以思考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撑点,纠正了学生"伪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充分调动起思考与能力相互联系的学习机制。这样的时事汇报试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反馈这样的复习方法训练面广且能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尤其是集体互助探究的学习氛围浓厚,解题能力进步显著。而这点成效也从学生平时的习题训练和考试情况中得以佐证,解题分数提高了,大部分学生走出了困境。由此可见,真正的学习,是有思考的学习;有思考的学习才会开花结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他说,"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深受启发:一堂真正的课首先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成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育部

第14篇

【关键词】 热身活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85-02

1 引言

英语热身活动环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桂平 2007)。笔者通过对所教学班级高职高专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口语表达是学生学习技能中难度最大的一项。有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参见蒙志珍 2002),外语课堂上80%的时间都是教师主讲,学生则被动接受,强记硬背。课堂热身活动较多集中在小学、初中的英语课堂上,高中比较注重应试教学,几乎没有了学生的课堂听说等活动(戈冬云 2005)。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由于学英语大多出于工具性动机,加上生源问题以及课程设置等原因,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语更是缺乏锻炼。

为了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课堂热身活动训练法,即每节课开始后安排两名学生进行课堂汇报,汇报的内容、形式不限,时间5分钟左右,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 英语课堂热身活动

英语课堂热身活动历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Davis & Pearse (2002)建议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气氛,以便多数学习者不再害怕在其他同学面前讲话。Deacon (2002)建议在每节课开始使用简单的热身活动来创设积极的气氛。而课堂气氛常常被认为是语言课堂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Via 2000),因此课前几分钟的热身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奏。

课前热身活动可包括自由交谈(Free talk)、值日报告(Duty report)、对话表演(Dialogue-actjng)、即兴演讲(Unprepared speech)、游戏(Games)、故事复述(Story-retelling)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值日汇报的热身形式。

值日报告是由学生轮流主持的热身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师生欢迎。这种形式的活动 能够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公平性,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平台。在目前的条件下,大多学校的班级人数一般都超过40人,学生发言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值日报告是按学号轮流进行的,这样就给了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虽然有的学者(戈冬云 2005)认为值日报告效率低,每次只有一、两个学生得到了训练,但笔者认为,在值日生说的同时,其他同学都在听,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而且可以避免分组讨论的“失控”情况。

为了兼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并有效参与,笔者对值日汇报有特定的要求,比如汇报的同学须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汇报的话题、可能对多数同学造成听力障碍的单词。在每次值日汇报之后,通常笔者都会针对汇报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汇报的同学来回答。比如,在一个同学汇报完关于 “My Dream Job”之后,当场向其发问:What's your dream job? What will you do to achieve this dream? If failed, what will you do? 对于学生个别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课后思考,这样,让热身活动不是“一时热”,而是能持续的具有挑战性的思索活动。

组织课堂热身活动具有诸多好处:①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停止跟英语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让学生迅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模式。长期、单调乏味的英语学习耗尽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学生心中产生了一种为了应试而学习英语的无奈、被动的学习心态(刘桂平 2007)。如果热身活动设计得当,就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他们就会积极、自觉地学习英语。③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热身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关联,为即将发生的学习作铺垫。④可以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能力。很多学生学习的都是为了应试的“哑巴英语”,即使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也不敢开口。值日轮流汇报“逼迫”学生上台,有了几次经历就不再害怕开口,从而预留出余地考虑汇报的效果。⑤可以体现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热身主要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活动,是特定为学生预设的活动平台,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⑥可以体现课堂的公平。在课堂上,由于不太善于回答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经常会有受冷落的感觉。通过轮流值日汇报等热身活动,人人参与,体现课堂教育公平。

3 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英语热身活动的反馈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对所教三个班级(共125人,其中有效问卷122人)的调查显示,95%的学生(116人)赞同该活动,82%(100人)认为通过该活动,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91%(111人)认为该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20%的同学(24人)反应,通过热身活动,他们拓展了视野,改变了过去对英语学习的看法。14%的同学(17人)反应,通过轮流值日汇报活动,他们“敢”讲英语了,能够做到上台不慌乱。

当然,目前尝试的热身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68%的学生(83人)反应其汇报内容并非自己所写,主要来自作文范文摘录、改写,或是其他地方的文字材料,多数学生还不能写出自己的汇报材料。学生反应的原因大多为水平低、没有能力写。

在作值日汇报时,准备不充分,回答问题比较困难。占到五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回答就汇报即席提出的简单问题。通常,对于摘抄性的材料,笔者都要求汇报者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汇报的内容,对常见的话题提一、两个简单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目前还是难以适应。

对于“你对他人的汇报能听懂吗?”这一问题,84%的学生反应,在明白汇报话题后,大致能听懂,但也有约16%的学生(20人)反应“只能听懂个别词句”。针对这部分同学,热身活动显然没有收到直接效果。

4 对策

鉴于调查结果,笔者认为,课堂热身活动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仍然不失为很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搞好课堂热身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4.1 热身活动的内容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经验,与本节课的话题关联

学生应用他们原有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堂教学话题准备汇报材料,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这样,汇报者有材料准备,听者有背景知识准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4.2 热身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值日汇报的形式有些单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辅助形式。比如“二人转”式的对答活动、新闻播报、采访模拟等,改单一上台为双人出场等形式。

4.3 热身活动的听说互动

逐步将汇报后的提问权交给汇报者和学生听众。汇报后,汇报者可以提问学生听众问题,学生听众也可以提问汇报者问题。这样,可以将单调的值日汇报活动转化为全体学生间的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

4.4 热身活动小结

每次活动完毕,教师需要趁热打铁,将活动的要点内容总结一下,让学生吸收消化。

5 结语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热身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气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搞好课堂热身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教学联系起来,温故知新,让学生体验到进步,使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让课堂教学改革落在实处,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Davies, P. & E. Pearse. 2002.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 Deacon, B. 2002. Activate with ease! Warm-up activities to get the class going. Modern English Teacher, Vol. 11, No. 3: 31-33

[3] Via, R. 2000. “The magic of if” of theatre: enhancing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drama. In W. M. Rivers. (ed..)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ublisher.

[4] 戈冬云. 2005. THE EFFECT OF ROLE-PLAY AS A WARMING-UP ACTIVITY AND ENGLISH LEARNING. 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硕士学位论文

[5] 刘桂平. 2007.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热身活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 5: 140-143

[6] 蒙志珍. 2002. 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J]. (15) 5: 74-76

A Probe into Warm-up Activ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第15篇

一、小学科学课堂“热闹”浮华的表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闹”的场面,但更需要学生理性的思考和踏踏实实的探究。科学课堂教学要去掉虚假的热闹,应该建构有效的教学课堂。

(一)实验型科学课的“热闹”假象在实验型的科学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一种非常普遍的科学实验课堂。学生一起讨论,然后交流汇报一下,难道就是合作学习,就是自主探究了吗。从表面上看,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的课堂景象产生。教师很害怕安静的课堂,努力引导学生把课堂变成热闹的竞赛场地。但是,认真地观察这种热闹后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就是拿着棍子到处胡乱地敲打,嘻嘻哈哈的表情,很多小组成员中还有意见不统一的,学生们就互相争执,学生没有意义的争吵,反映出学生没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不会倾听,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样的讨论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并没有学到探究事物的方法。二十分钟过去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这时还有许多学生继续做着实验,并没有马上停下来。汇报的小组,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报,课堂显得很无序。

(二)知识型科学课的简单“热闹”知识型科学课以学习知识为主,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可以用事实或证据反复予以验证,适合集体传授,而人文知识则关涉个人情感、道德及审美等领域,往往潜隐于教学内容之下。“知识型”的科学课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认识浅薄,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科学课堂的简单“热闹”。由于很多教师往往将学习科学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发展。在知识型的科学课堂上,学生热烈地讨论,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问题。“热热闹闹”的课堂,有些教师常常这样引导:今天这节课,比一比,谁的发言最积极?评一评,谁的表现最好?听到教师的赞扬,学生应该是感到非常自豪的表情,但是两个学生面无表情地坐了下去。教师浅显地定义科学研究的过程,会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错误的认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研究有什么高深的,也没有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是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会产生热爱科学的感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明白了科学研究的简单过程,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和深层次的情感认识。

二、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建构

在科学课中,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都是教师控制有序科学课堂的关键。课前通过哪些途径做材料的准备?如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小组?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足以实验型活动为主的科学课,课堂上要进行大量的活动。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环节至关重要。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调动一切力量,准备好实验材料。精心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有目的进行实验,课堂上的实验活动一定会有序。

(二)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教师若不熟悉教材,把握不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设计随意,课堂教学往往会混乱。教材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课前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序地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还应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与动机,确保科学探究学习的有序进行,把探究过程中的不安静因素控制好。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时学生无目的的研究,造成时间的浪费,当教师安排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场面很混乱,实验后的汇报交流,虽然教师已进行组织,但很多学生仍然还在实验上,忙于实验器材的摆弄,要么只想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说出来,而不关注其它同学的汇报,这就失去了汇报交流的意义。在科学实验课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完成。所以,实验小组的管理,也就成了课堂有序的关键。课前教师可以将分好的小组进行编号,在课堂汇报交流时,学生可以按照编号有序地进行汇报,避免了学生交流时的混乱。培养学生实验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要求、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等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进行观察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课堂自然会安静下来。

(四)教师积极的评价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调整和改进,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验器材兴趣很浓,没开始实验探究就已经在摆弄器材,此时,就可以借助表扬其他学生的办法来激励其及时改正。及时、有效的评价在调整课堂节奏,有序地展开探究活动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把每次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加以表扬和鼓励,把他们作为全班的榜样,引导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这样就能造就和谐安静的课堂氛围了。合理的课堂秩序是实验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课堂上不能盲目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课堂的总目标。课堂热不热闹,不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让学生做一个安静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