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园体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注意幼儿对自制玩具的选择
在幼儿时期,幼儿对周围的新生事物比较敏感,尤其对可以直接接触的运动器械,幼儿都会投以万分的热情和喜爱。每一次为幼儿提供全新的运动器材,幼儿都会非常期待,而且愿意亲身体验。一件玩具在幼儿手中会有超越他本身玩具功能的玩法,幼儿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对玩具的性能进行充分的挖掘。若是一味地教导幼儿玩具的玩法,便会使幼儿丧失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准备好器材带领幼儿使用之前,不能急于将器材交给幼儿,应先告诉幼儿这件玩具应当怎么使用,要留心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看幼儿在拿到运动器材以后会第一时间做什么,诱发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运动器材的使用方式。例如,我们第一次为幼儿准备饮料瓶是希望幼儿通过滚动瓶子加强运动锻炼,但递给幼儿时由于没有直接告知目的,幼儿可能自己发明很多运动方式,如踢、夹着跳等等,而且幼儿之间也会互动交流,相互模仿动作。此时,我们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锻炼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兴趣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培养。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运动示范,让幼儿观察、模仿、练习甚至在超越的过程中得到新的锻炼。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由于受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的想象思维也要强于理性思维,他们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选取合适的体育活动方式。运用想象力将体育活动故事化、情境化,让幼儿更好地接受体育锻炼。例如,在让幼儿跑步时,我们便可以让幼儿玩“小猪小猪推西瓜”的游戏。首先,我们可以让幼儿从家中带来废弃的圆形瓶子和薯片盒,还有旧报纸、礼品盒等等一些物品,然后让幼儿将圆形瓶子的上部打开,放上用废纸自制的“西瓜”,然后将盒子的下部安装上轮子,一个简单的自制推车便做好了,接下来我们便在道路上放置上高山(折叠的礼品袋)、石头(牛奶盒)和荆棘(褶皱的废纸)等等,然后让带着自制小猪面具的幼儿推着小推车去穿越,在这期间或许还有爱吃西瓜的小熊强盗。这样,幼儿一边要注意小推车的状况,一边要注意防盗贼,一边还要不断地前进,幼儿的心理便会有一种紧张感和刺激感,在进行这项游戏时,便会更加用心,也会更加投入,经历这一心理变化的幼儿与那种单纯跑步的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会更加热爱体育活动。同时这也可以让废弃物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
通常,长时间地选择同一种体育器械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幼儿的兴趣是有一定时间段的,因此要采用多种搭配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热情,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如果在运动场地上投放多种小型运动器械,如皮球、木棒、呼啦圈等,幼儿在其中活动会有很多形式的创新,在呼啦圈里穿梭、大圈套小圈、把木棒当成小马骑等;让两个幼儿左右举着呼啦圈,其他幼儿向圈内投皮球等。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开发幼儿大脑的创新意识,在多种体育器材中进行搭配选择,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幼儿想玩推车的游戏,如果一个棍子无法模拟推车的感觉,他会想办法再寻找另一根木棍,和其他幼儿一起相互协作,用两根木棍模拟推车的感觉,两个幼儿间推来推去,比较具有活动区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与模仿,可以在其他幼儿身上受到启发,通过学习同伴的器材使用方式,开发大脑,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通过展开此类活动,可以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之间还可以互相效仿、学习,通过实际的锻炼接触,让他们提高运动兴趣的同时,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二、结语
摘 要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建立幼儿秩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便更加重要。在幼儿发育初期对其进行有意识的规则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身心发展,更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秩序感、道德观、与他人相处与沟通的方式。
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景教学,培养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让孩子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规则意识,培养,小班,体育游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什么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游戏是幼儿自主参加的上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游戏对幼儿来说,并不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
3至4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性格特点。而体育游戏既能够满足他们这些特点,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秩序感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应变能力。但是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呢?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
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有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良好的情绪体验、规则的自觉执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这是幼儿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基础,也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运动兴趣的先决条件。
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小班幼儿行为的目的意识较差,游戏过程能使孩子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例如为了发展幼儿跳跃和奔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孩子们以“快乐的小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身份,听音乐跳到“草地”上,分散练习向前跳。还如在“打蚊子”的游戏中,分散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还有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庆幸自己跑得快,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还有专为幼儿跳跃设计的“摘苹果”游戏,苹果充分提高了幼儿运动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沉静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
2至3岁的孩子处于对新异事物的探索阶段,此时他们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们需要合理的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材料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喜爱。如在《小猫运鱼》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小猫头饰、筐2个、小鱼图片若干。我不急于去教会他们玩的方法,而是先让“小猫”自由学本领,耐心的看孩子的反应,看看他们在游戏环境中会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同时个别指导一些孩子进行比较薄弱环节的练习,如身体协调的走和跑,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通过自己的尝试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让孩子们带上小猫头饰,组织集体进行练习游戏“小猫运鱼”又一次把活动推进。我将参与到游戏中,因为当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孩子们会很高兴,他们会模仿老师做动作。可见,教师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需要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二、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如体育游戏《吹泡泡》、《木头人》等集体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情节生动有趣、易学、易会、易传,而且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幼儿很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选择改编那些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民间游戏,在组织运用的过程中,力求在“新”、“简”两方面动脑筋想办法。“新”是指游戏内容的新鲜性、形式的新颖性、方法的新奇性;“简”是指讲解简练、练习简单、教法简易。以“新”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其产生兴趣;以“简”帮助幼儿尽快掌握玩法,让幼儿有大量玩的时间,在反复多次的游戏中不断遵守规则、变换规则。在体育游戏《吹泡泡》中,创编了儿歌“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吹高了,泡泡吹低了,泡泡吹破了,砰!”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很自然的孩子们跟着儿歌做出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自然的有了规则意识,不用教师整理秩序,不用教师组织纪律,幼儿在很快乐的氛
围中得到了锻炼。游戏熟悉后,再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又如体育游戏《木头人》,能锻炼幼儿灵活性、快速反应的能力与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游戏开始前,我首先把歌曲教会幼儿,因为儿歌的内容和韵律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很喜欢。然后我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歌边组织游戏,很快孩子们就都掌握了游戏玩法和规则。老师与幼儿共同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
三、注重体育游戏的评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我们知道,每个体育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节奏,不管是拳击、跑步、跳马、吊环都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这里的节奏是身体节奏。就像跑步我们要让跑步节奏和我们身体节奏紧密结合,如果掌握不好会让我们的心脏感觉不舒服,更不会有好的成绩,孩子虽然小他们的运动也没有那么强的竞技性,但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小处着手让孩子的身体有个良好的发展。如简单的体育游戏,好玩的木棒,孩子在连续跳跃木棒时,如果掌握不好跳的节奏,动作就会不流畅,好多幼儿会出现在木棒前犹豫不决,把握不好跳的时机,迟迟不能完成动作,甚至出现绊倒,踢棒等情况,所以老师首先在示范时就要动作流畅、优美,充满节奏:下蹲———摆臂———蹬腿———上纵身体,并适时加上口令,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身体素质。
二、小组活动中成员配合讲究节奏的把握
小组活动中讲究节奏的运用。活动前,小班孩子提前欣赏大哥哥大姐姐的比赛,让他们感受比赛的气氛,学习比赛经验,增强比赛信心;中班孩子可以在试玩中寻找经验,比赛前允许孩子分组试玩,试玩的目的是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寻找比赛方法,积累比赛经验,尝试经过自己探索获得比赛经验;大班孩子则活动前先讨论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小组活动。比如,在小组接力完成的动作这项比赛中,除了奔跑速度外,要考虑其它影响完成整组动作的因素,如起跑、接力的方式、拍手、拍肩还是递物都要掌握好节奏,避免丢棒,接棒慢的问题。大班运球比赛中,孩子们活动前分组讨论了接力方案。A组方案:跑时球抱在胸部前下方,集中精力以防摔倒,交接球时递球者向前送出,接球者手放胸前张开,并做好跑步的预备动作,递球者喊一,接球者喊二的同时快速跑出。B组因为活动前没有把方案商量好,交接球时出现几次接球者没接住球的现象,影响了速度,因为影响了速度,其他队员拚命想提高速度,结果因为急于求成又出现跑动中掉球现象。结果当然是B组输了!所以,我们经常听教练说注意掌握节奏,这种节奏和其它幼儿素养一样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这种长期素质的锻炼,让我们班孩子在几次运动会比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
三、教师在体育课中全盘掌握孩子的身体和情绪节奏,随时调整活动方案和活动节奏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掌握孩子们运动的节奏,不要等到孩子累得筋疲力尽时再结束游戏,而是要时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的变化,及时叫停游戏,或者调整游戏方案,变化游戏难易程度,运用总结等方式让孩子及时调整身体节奏和活动节奏。如果活动内容有些激烈,那就要一个活动环节完成后让孩子稍事休息再进入游戏;如果游戏内容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充分调动孩子情绪,那老师要调整游戏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赛性,用语言、动作、口号激励每个孩子积极游戏。
四、结束部分运用音乐,让孩子进入身体舒缓期,放松身心,交流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辩论活动;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19-05
辩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辩论包括讨论和辩论,是“包含逻辑论证、语言表达、知识积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在内的对话性语言行为”。〔1〕狭义的辩论是指持对立观点的双方进行论证和辩驳的活动。〔2〕本文特指狭义的辩论,即辩论双方或多方围绕一个相互对立的话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反驳的语言活动。〔3〕
语言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4〕幼儿通过语言的交流理解他人与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从而促进自己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习得。
辩论是当下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学习形式,对幼儿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均具有很高的价值。它要求幼儿在理解论题的基础上,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对方观点进行“辩驳”,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理解、倾听和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辩论活动中,对个人观点的坚持与维护可促进幼儿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为其未来坚定、执着及个性化品格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对他人观点中的纰漏与错误的质疑、反驳则可推动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此外,辩论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尊重他人及其观点等,能让幼儿习得尊重差异,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本文以大班辩论活动“大人好还是小孩好”为例,通过对活动情境的再现来反思当下幼儿园辩论活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前儿童辩论学习的核心经验对幼儿园辩论活动作一番深入思考。
一、幼涸氨缏刍疃存在的问题
1.拘泥于辩论活动的形式
情境再现一: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大人和小孩的话题,让小朋友们思考了当大人好还是小孩好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辩论会。请想一想,如果你觉得当大人好,就请坐在我右边的“大人队”,共10人;如果你觉得当小孩好,就请坐在我左边的“小孩队”,也是10人,大家考虑3秒钟时间。
(教师说:“1、2、3。”幼儿分别找座位坐下,其中3名幼儿因“大人队”没有多余的椅子可坐而在教师的安排下去了“小孩队”。)
师:两边的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开始今天的辩论。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一般流程为“提出论题――确立观点――轮流发言――举手发言――自由辩论――回顾总结”。情境再现一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对之前讨论过的话题进行回顾,仅留给幼儿3秒钟时间去思考选择支持什么论点。有的幼儿其实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支持哪一方观点,只是忙着找椅子坐下。教师在活动前就为每队各准备了10张椅子,实际上已经强制安排好了各队人数,导致活动现场有3名幼儿因没了支持一方的座位而去了另一方的队伍。辩论活动是一种带有竞争性质的语言活动,对辩论双方人数的确有相等的要求,但这不意味着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椅子数量来强制两方人数的均等。教师可让幼儿在仔细思考、选择好拟支持的观点之后搬上椅子自行组织队伍,若出现某一方幼儿过多的情况,则可在仔细了解幼儿的想法之后让其暂时做观众。为使两队人数相等而让幼儿放弃自己的观点,可能会使幼儿丧失对辩论活动的兴趣。根据观察,随后这3名幼儿的表现确实不甚积极,除在轮流发言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外,其余时间几乎一言不发。
辩论活动中的“确立观点”环节目的是让幼儿理解论题并进行认真思考与判断,因此,不能单纯为了辩论活动中两队人数的均等,而让幼儿被动选择“观点”。教师应充分认识辩论活动各环节的意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而不应拘泥于活动的形式。
2.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
情境再现二:
(在自由辩论环节,持“当小孩好”观点的“小孩队”明显落后于持“当大人好”观点的“大人队”。身处“下风”的“小孩队”面对“大人队”一句又一句的反驳,渐渐趋于沉默。)
师: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来接受挑战,一个一个来。我是支持“小孩队”的,我觉得当小孩好。“大人队”的小朋友,你们谁来挑战我?
(“大人队”的幼儿沉默了十几秒钟时间,待教师再次发问时才有所反应。)
情境再现二中,当教师发现两队实力过于悬殊、辩论难以进行下去时,主动参与到辩论活动中去,通过帮助“小孩队”发言,试图引发双方的进一步辩论。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其责任意识与干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师出面支持“小孩队”,导致“大人队”幼儿产生了某种“畏惧”心理,在接下来针对教师的反驳中,“大人队”的部分幼儿明显表现出犹豫,无法像先前那样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如果是为了进一步引发双方的辩论,教师可启发“小孩队”的幼儿从不同角度作更深入的思考,如“我觉得当小孩子很轻松,不用赚钱养家”或“小孩子可以想哭就哭,大人可以么?”,而不是像“我是支持小孩队的,我觉得当小孩好”这样强势而简单地挑战“大人队”。学前儿童具有从众和崇拜“权威”心理,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其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幼儿的判断。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辩论活动中的中立引导者身份,可以“煽风点火”,即引导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观点论证,但也要“稳定军心”,即在肯定一方的同时注意稳定另一方的军心。〔5〕除非全体幼儿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教师可作为对立方出场辩论,否则,教师要保持中立。
3.忽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
情境再现三:
(在轮流发言环节,持“当小孩好”观点的“小孩队”首先发言。)
“小孩队”幼儿1:我觉得当小孩好,小孩可以去春游,大人不行。
“小孩队”幼儿2:我觉得小孩可以去游乐场,大人不可以。
师:所以你觉得当什么好?
“小孩队”幼儿2:当小孩好。
师:好,你来讲讲(请“小孩队”的下一位小朋友)。
“小孩队”幼儿3:我觉得大人加班太迟了,小孩不用加班。
“小孩队”幼儿4:我觉得当小孩好,小孩可以买更多的玩具。
“小孩队”幼儿5:我觉得当小孩好,因为小孩可以在游乐场里玩。
师:小孩可以去游乐场里玩,前面一个小朋友已经说过了呀。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其他理由。
……
师:好,小孩队的小朋友们已经陈述完自己的理由了。接下来请“大人队”的小朋友发言。
情境再现四:
(在自由辩论环节,“大人队”对“小孩队”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大人队”幼儿6:我觉得小孩能去游乐场,大人也可以去啊。小孩需要大人陪着去游乐场。
师:小孩去游乐场要大人陪着,“小孩队”要站出来反驳吗?
“小孩队”幼儿2:我去游乐场有时候不用爸爸妈妈陪的。
“小孩队”幼儿7:小孩去游乐场比较多,大人没空去游乐场玩,要上班。
“大人队”幼儿2:如果没有钱怎么去游乐场玩?
“小孩队”幼儿5:用卡啊。
“大人队”幼儿2:可是只有大人才有卡啊。
师:我们要围绕观点辩论啊,“小孩队”说当小孩好的原因是小孩可以经常去游乐场玩,刚才讨论的卡啊钱啊,都跟这个没有关系啊,大家再想一想。
情境再现三中,“小孩队”中有4名幼儿的发言实际是同一个角度:小孩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但大人不可以。这反映出幼儿的思路并没有完全打开,一直局限在“小孩可以玩”的角度上。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观点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以帮助幼儿突破思维局限,打开论证思路,仅以前面幼儿“说过了”为由,在没有作任何提示与启发的前提下让幼儿“再仔细想想有没有其他理由”。辩论是思维的外化,辩论活动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辩论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双方辩论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梳理,以引导幼儿突破原有思维框架进行发散性思考,进而训练幼儿的思维,从而实现辩论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情境再现四中,“大人队”的幼儿已经意识到“只有大人出钱买门票并陪同小孩一起去,小孩才能在游乐场里玩”以及“没有小孩,大人也可以去游乐场里玩”,并据此对“小孩队”进行了反驳。可见,此时幼儿的思维已发散开来,已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但教师并没有抓住机会对幼儿的观点及论证进行归纳与总结,因此错失了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良机。
教师要求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辩论的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清晰认识到,辩论活动还有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价值。幼儿的思维正在向抽象方向发展,但还难以轻松自如地将语言和思维联系起来。辩论活动是一项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促进作用的活动,如果幼儿“讲述的逻辑性不高、表达的层次和顺序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混乱”,〔6〕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理顺逻辑,明晰观点;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辩论思路进行现场梳理的能力,以抓住并利用活动中可能生成的逻辑思维训练时机。
4.缺乏课程生成意识
情境再现五:
“大人队”幼儿1:我觉得大人可以考古,小孩不能考古。
师:你知道考古是什么意思吗?
“大人队”幼儿2:就是挖那种很珍贵的东西。
师:对,会找到地底下埋着的很珍贵的东西。
“小孩队”幼儿1:我有一次也去一个地方考古了,我觉得考古不合适。
“大人队”幼儿1:小孩都是假的考古,大人是真的考古。
“小孩队”幼儿1:我们也去湖边考古过啊。
师:考古是去地底下找古代的宝贝,你们那些不是古代的宝贝啊。
情境再现五中,幼儿在辩论过程中说出了“考古”一词,但接下来的对话可以发现,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含义并不十分了解,例如,有幼儿说“我有一次也去一个地方考古了”。教师虽然意识到这一话题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了,并在幼儿提及“考古”时给予了回应。但教师只是对这一词语作了简单解释,两次回应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足以引起幼儿后续的探究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与诗歌、儿歌、绘本阅读等语言教育形式相比,辩论活动的可控性小,能够较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辩论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意识到其中可能隐含的教育价值,并基于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拓展或衍生出新的课程内容,亩进一步整合或提升幼儿的经验。
二、对幼儿园开展辩论活动的思考
1.教师应了解辩论规则与流程及其价值
幼儿园辩论活动作为一种竞争性语言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则与流程。遵守规则是保证辩论活动有质量开展的前提,按照流程则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规则包括:有序辩论、言语指向、倾听对方等。〔7〕有序辩论是指,幼儿能够按照辩论活动不同环节或阶段要求进行辩论。例如,在辩论初始的轮流发言阶段,要按照顺序逐个发言;在举手发言和自由辩论阶段,要先举手再发言,要在得到教师允许后再进行观点陈述或辩驳。这一规则不仅有助于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辩论的过程,有效避免辩论活动的混乱,还有助于辩论活动每个环节的顺利转换。言语指向是指,在辩论活动中,幼儿既能在理解辩题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有指向性地针对对方某位幼儿的发言进行辩驳。这一规则可有效避免幼儿在辩论活动中的自说自话。倾听对方是指,在辩论活动中幼儿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插话、抢话。学前期的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较不在意(王翠霞,2014)。倾听对方规则一方面可让幼儿关注到他人的观点以更好地开展辩论,另一方面也可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一般流程为“提出论题――确立观点――轮流发言――举手发言――自由辩论――回顾与总结”。从“提出论题”到“确立观点”需要幼儿基于思考进行判断和选择;“轮流发言”“举手发言”和“自由辩论”是幼儿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认真倾听,寻找他人观点中的纰漏,然后进行反驳的过程;回顾与总结是教师对幼儿在辩论过程中阐述的内容和使用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与提炼。
2.教师可通过示范与引导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辩论活动中,教师应是保持中立的示范者与引导者。教师的中立态度是辩论双方幼儿坚持自己的观点以保障辩论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师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幼儿的体现。
辩论活动是一项对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幼儿由于语言、认知、逻辑等实际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辩论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话说一半”或“词不达意”的情况,因而需要教师的语言示范与引导。例如,当幼儿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向幼儿示范一些在表达观点时可用的语句,诸如“我认为……,因为……”“虽然……,但是……”等,或是帮助幼儿形成由观点到理由的思考路径,即在辩论之前询问幼儿的观点是什么,进而询问幼儿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当幼儿能作出完整、清晰的表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强化和反馈。当辩论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或论局呈“一边倒”的情势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思考,并提示幼儿怎么进行反驳。此外,辩论结束后,教师也可重点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所使用的辩论的方法。辩论活动既是语言能力的表现,如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对他人观点的反驳;又是思维方法的表现,在辩论过程中,幼儿会无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辩论方法,如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辩论结束后,教师既可引导幼儿回顾自己阐述的内容,也可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陈述”“假设”“对比”“反问”等,以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辩论方法,从而有利于其在以后的辩论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辩题应具有争议性、经验性、适宜性、多样性
一个好的辩题不仅能够引发幼儿的争论,还能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深入思考。〔8〕好的辩题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首先,具有争议性。这是对辩题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争议性意味着可辩论性不足,辩论可能会出现“一边倒”现象。其次,具有经验性。所谓经验性,是指辩题应基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幼儿才能“有话可说”。再次,具有适宜性。也就是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实际发展水平。此外,随着幼儿辩论经验的不断积累与辩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在选择辩题时还要注意多样性,即所选择的辩题可从多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可选择社会类、科学类或人文类等不同内容的辩题,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4.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幼儿更好地生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辩论活动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学习形式之一,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辩论活动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通过辩论活动更好地生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教师可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挖掘辩论资源。例如,幼儿间经常会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发生争执,这种讨论或争执往往是由于幼儿对该问题的认识不一致导致的。教师应关注幼儿日常交流中的讨论或争执,从中选取或提炼出辩题,通过辩论活动来提高幼儿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水平。
幼儿园辩论活动对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对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关注与深探。
参考文献:
〔1〕晋荣东.辩论的逻辑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65.
〔2〕〔3〕〔5〕〔7〕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3-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幼儿园社会教育资源除书本外,更需要来自生活、体现生活。较之园外的社会体验活动,多媒体支持下的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有其有利的一面:它安全性较高,可以摆脱时空限制,短时间内提供较大信息量,将社会现象、事件或事物进行模拟演示,能够限定幼儿观察的范围,针对性较强,而且可以通过自主拍摄形成具有园本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活动素材。同时,多媒体通过鲜明形象的情境感染幼儿,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另外,通过拍摄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途径。
二、科学领域
多媒体对科学教育中许多常识和科学现象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其模拟仿真功能实现的,它能将时空距离缩短,对宏观或微观事物进行变换,演示变化过程,且安全性较高。数学教学是科学领域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对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现象知识和概念无法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能够创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学习环境,将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融于一定的情境或游戏中,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三、美术领域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对师幼双方都是有益的。首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园主要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多媒体对美术欣赏的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相关资料的演示。作品产生的背景资料、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作者资料等。二是多方位欣赏。对作品的全貌、细节等可以进行调整,使幼儿观察的更全面,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三是营造试听氛围。将与作品所传达情感相配的音乐加入到欣赏活动中,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情感的升华。四是通过交互控制画面,为幼儿想象创造空间。其次,有利于激发幼儿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在这些方面也有其优势。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幼儿的美术创造以其联想和想象为前提,而想象又要以大量表象为基础,表象又通过观察记忆在头脑中。但由于幼儿知识面窄、经历少、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不够强,头脑中无法形成丰富的表象来支持其想象和思维活动,而多媒体却能起到唤起和扩展幼儿直接经验的作用,方便幼儿观察,也为幼儿积累表象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能够对美术作品中的造型、色彩反复修改,使色彩搭配和变换更快速地实现,从而节省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弥补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手绘示范的不足。在评价环节可以通过相机、摄像机等手段将活动过程中好的行为展示出来,起到激励和表扬的作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对于泥工、剪纸、绘画等作品尺寸较小、幼儿很难互评且不利保存的情况,可以通过相机等多媒体手段将作品传输到电脑或大屏幕上,实现幼儿互评和作品的电子化存储。
四、音乐舞蹈领域
首先,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较之单纯的听音乐更能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创设与音乐氛围相吻合的音乐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参与意识。其次,多媒体利于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多媒体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将音乐内容用画面表达出来,变得生动有趣,也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第三,多媒体利于音乐情感的升华,在理解音乐表达意境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能够激发幼儿创编动作的灵感,使幼儿通过肢体语言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第四,多媒体利于教学设计的实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快捷交互,更加主动地控制教学,白板等技术使教学形式更丰富,数字音乐技术通过编辑处理音乐使其更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46-01
根据Maslow(1954)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满足后,接着便是安全需求的满足,这两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这两个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杨淑朱(1998)所指,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幼儿具备安全生活的能力,此中所谓的“安全生活的能力”包含身体、知能与心理等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要达到幼儿具备“安全生活的能力”的目的,就需要以教育的方法,教导幼儿了解有关导致身体伤害及意外灾害发生的原因,指导幼儿学习如何避免意外事件的必要措施与步骤,以及如何随机应变,最终将这些知识变成日常生活常识的一部分,并把相关技能转化成日常生活习惯、态度。由此看来,透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施,将可达到防治人为灾害的理想。
就目前我国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伤的实际情况大致有一下几种:
1、在幼儿园中受的伤害。这一伤害一般是环境中的游乐器才不安全及教师的教育方法不适当等造成的。
2、在家中、社会上受到的伤害。如溺水、触电、堕楼、误食、火灾、车祸、被人拐卖和天气灾害等。
下面我们就这些方面探讨下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
一、让幼儿在危险中体会安全
例如,当一个教师移开一个破损的玩具,向幼儿说明必要的安全行为或和幼儿一同检查不安全的状况时,幼儿对安全的知觉就会提升。很快的,幼儿会把危险的情况告知教师或其他成人。又例如,当教师经常洗手,向幼儿说明保护身体的行为或与幼儿一同讨论生活中发生的有害健康的事件时,幼儿也逐渐的开始了解什么是好的健康选择。幼儿需要从身边的人和具体而实际的事件中学习健康和安全的预测。
然而教师应避免过度的限制幼儿活动,例如避免危险限制幼儿做木工等活动,应使用正面的方式示范与教导,避免幼儿产生害怕或过虑的心理,害怕或犯错的心理会使幼儿犹豫,失去信心而产生负面的影响。如自然灾难的发生大多是不可预知的,在教导幼儿时要以提高幼儿警觉性及学习保护自己为重点,而不是用一种警告恐吓的观点,要让幼儿知道如果灾难发生时该如何应变,能有自信。因而各幼儿园应针对每一种自然灾难明确写下应变方法,逃生路线,并在平日和幼儿经常演练,使教师熟悉的督导幼儿,幼儿也能学习更镇定和自信的面对灾难。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安全
又例如,以课程为主体讲述地震等自然灾害,从影响开始,先透过地震王国绘本,师生共读,引发幼儿对地震灾害的学习动机,接着通过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图片观察,体验地震灾害的影响,然后再通过讨论活动,归纳出地震对身体的伤害(包括生命的剥夺)、物品的损失、害怕的感觉(丧亲之痛),并可延伸学习地震的二次伤害,诸如引发火灾、山崩、海啸等等。接着通过实地参观或是网络浏览科学工艺博物馆“震天撼地――地震科学探索”等展览,观赏引发地震的图片、模型、照片、影片, 让幼儿收集引发地震原因的信息,讨论活动让幼儿处理信息并提出地震的原因,如火山活动、陨石坠落、断层错动、爆炸等,并可延伸学习我国地震带的分布。其次,同时体验地震在不同场所的破坏(如不同的房屋建筑、道路、桥梁),让幼儿进行模仿想象游戏,从实际操作中认识地震的灾害,例如让幼儿在课桌上堆积木,垂直或平行摇晃桌子,或是让幼儿用泥土塑造建筑物,以石头模拟陨石撞击,并让幼儿处理信息,回答出地震发生的场所。最后,在“自我保护”部分,透过实物或是影片观看认识避难背包(或是防震背包)的保护作用,讲解地震发生时,不同地方人员避震方法,地震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接着进行防震演习,让幼儿实际操作地震发生的自我保护要领,进而延伸学习家庭逃生计划,以及脱离险境维持生命的对策。
整体而言,整个“地震”课题的学习,围绕语文、常识、游戏、健康领域,教材包括绘本、文本、实物、网络资源等,教学方法涉及讲解、观察、实作、游戏、实验、讨论等多元化教法。
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安全
1、发挥学习区、活动器械的多种功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学习活动区”就狭义而言,是指将幼儿活动室规划成几个区域,以个别化为前提,放置充分而合适的设备和活动器械,让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游戏,达成完整学习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活动器械,帮助幼儿熟悉玩法。(1)设计水平上,学习区应依照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才能吸引幼儿活动。(2)空间规划上,学习区在活动室设计多样化的小区域,可供幼儿选择参与,且每一区有其特定的课程或教学目标。(3)活动器械上,学习区提供丰富的玩具、教具和器材,方能吸引幼儿玩耍。(4)学习方式上,学习区提供幼儿主动且自由观察、探索、游戏的机会,因此学习区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以幼儿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的。
2、以事例将健康安全的观念贯穿于幼儿教育的活动
教室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一天中的每一段时间及每一个人,都对另一个人的健康安全有影响。健康安全是包括了认知、情意和技巧上的,也就是幼儿全体人员和他的整个环境上的学习。
幼儿园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政府已经投入经费进行各项研究开发。然而目前更多成果都仅限于小学以上的正式学校体制,幼儿园安全教育仍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我们不能遗漏,毕竟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重地,而幼儿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教育;开放式教育;现存问题分析;有效途径
在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完全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地对幼儿的学前文化知识进行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们其他方面的教育,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随着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提出并付诸实施,这种偏重发展的局面得到了很大地改善,在教育中幼儿园应该充分地利用其所在社区的社会力量,与家长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保证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开放式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实施的开放式教育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幼儿教育者缺乏角色意识,幼儿教育者对家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给予全面的认识。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完全是一味地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进行配合完成我们既定的教学计划,而完全忽略了家长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需要和想法缺少关注,这样家长往往比较被动,在教育配合中缺少积极性。
其次,教育者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缺少沟通技巧,一味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家长,而有的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而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谦恭,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也存在问题,沟通之后家长往往不是很满意,这就造成了孩子第一教育环境与第二教育环境的不和谐发展,必然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幼儿教育开放式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重视幼儿生活圈的教育作用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受到幼儿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同时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圈对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在实施开放式教育的过程中要给予这部分的外延教育以充分的重视,关注孩子们的私生活,真正地将孩子们的在校教育、在家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统一起来。儿童的生活圈主要还是其家庭生活,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与家长的良好沟通途径,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一致。
2.重视社区资源的教育作用
在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时候,我们同样还要给予幼儿园所在社区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作用以充分的重视,利用社区资源对孩子们进行一定的社会教育,因为不论是幼儿园的儿童还是教师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人,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应该如此,幼儿应该接受一定的社会教育,这对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参与一些社区活动,例如:清理卫生、慰问社区老人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们的内在品质进行教育,这对孩子们的发展非常重要。
总之,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实施开放式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孩子们通过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教育能够获得更为全面、更为和谐的发展,这不但对于孩子们眼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友艺.创设良好环境,实施开放式快乐教育[J].学周刊:C,2012(9).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活动 教师提问 设计策略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许多问题,如(1)提问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价值导向较狭窄;(2)问题的表述、连接、条理不清;(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短,急于追求正确的答案;(4)对幼儿的回答估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回应。
针对教师提问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实践探讨教师应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一、分析素材内容,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
教师应先认真研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找素材和幼儿经验之间的结合点,再从中寻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1.抓题眼,问文题。如故事《门铃响了》,教师可抓文题“门铃”来问:门铃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可能会回答门铃的声音是“叮咚”、“叮咚咚”,教师接着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门铃响了,有谁会来呢?幼儿会好奇地猜想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家里来客人了”又或是“送水或是送快递的来了”。教师这样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喜欢用老三问,如(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2)“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3)“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呢?”
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因为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还有,教师一点线索都没有提供,让幼儿无从猜想。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少用叹词“呀、啊、呢”,因为这会使问题显得不简洁。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不能为了问而问,问题应简洁、明了。
2.抓重点,问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针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设计问题。
比如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当毛毛虫因为吃了很多杂乱的食物肚子疼时,可提问幼儿:毛毛虫肚子疼了,怎么办?又如故事《姜饼人》,当姜饼人在河边遇到狐狸,狐狸说要驮它过河时,可提问幼儿:姜饼人会怎样决定?姜饼人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可充分挖掘素材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启幼儿发散思维之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问题有条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根据提问模式理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确定幼儿是否记住了先前所学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什么人物等。这类问题是最低层次的,在教学上不能滥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组织所学的知识,必须弄清它的含义,比如,看图后讲述: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3.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鼓励幼儿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毛毛虫星期一吃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两个梨,那么毛毛虫星期三会吃几个李子呢?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对知识的应用情况。
4.分析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帮助幼儿分析事物间的关系,进而推理出结果,比如:《犟龟》故事中,当乌龟陶陶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他还会坚持长途跋涉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吗?这类问题需要分析才能回答。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如故事《姜饼人》中,提问幼儿:如果狐狸没有吃掉姜饼人,会怎么样?这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素材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活动最后可提问幼儿对巨人的评价,这是最高层次的提问。
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提出适宜的问题,使提问环环相扣,连接自然,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三、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有效地回应幼儿
教师提问后,要给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有效地回应幼儿。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1.有时需要回应,调整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小班语言活动:《奇妙的圆》,可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太阳、月亮等,这时可采取引导提问:马路上有没有圆圆的东西,汽车上有没有呢?
2.有时需要鼓励,引起幼儿对教育现象的关注,让孩子继续探究。如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棍子》,我先抓题眼——“甜甜的”问幼儿。
老师问:“什么东西是甜甜?”
幼儿答:“苹果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嗯,你说的对,有些水果是甜甜的。”(同时,教师奖励该幼儿一块糖。)
别的幼儿答:“梨也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你说的也是水果。”(这次,教师不奖励。)
大部分幼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如果他仍回答水果的话,肯定得不到奖励,于是就要积极想出不一样的答案才行,因而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散。
一、当下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对礼仪知之甚少
从整体上看,目前幼儿园的幼儿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这与很多幼儿园对礼仪教育的不够重视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家庭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是幼儿的社会接触面却非常小,使得幼儿对礼仪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幼儿礼仪行为缺失严重
细心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不难发现,很多幼儿礼仪行为的缺失比较严重,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总是过于宠爱,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最后反而使幼儿难以做到“谈吐得体”和“知书达理”。
3.礼仪教育缺乏系统性
幼儿礼仪知识的缺乏以及礼仪行为的缺失,虽然已经引起了很多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教育活动,但是由于针对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使得很多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缺乏预见性、及时性和系统性,在教育过程中显得过于随意,没有同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没能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限制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4.忽略了同家长教育的合作
目前,虽然很多幼儿教师都意识到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是幼儿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及其幼儿教师的事情,幼儿家长也应当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这恰恰是当前幼儿礼仪教育所比较欠缺的。由于很多家庭不配合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工作,很多孩子回到家中又是“我行我素”,导致在校实现的礼仪教育成果前功尽弃。
二、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1.创造良好的幼儿礼仪学习环境
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礼仪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中,幼儿的人际关系、活动空间、班级氛围、教师态度等都会对幼儿的人际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应当重视幼儿礼仪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和挖掘环境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定期在幼儿园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墙专设礼仪教育的区域,举行“礼仪之星”“礼仪好孩子”等评比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可以通过“小奖花”等奖励手段进行鼓励,提高幼儿学习礼仪、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构建完善的幼儿园礼仪教材体系
由于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礼仪教程体系,确保幼儿礼仪教育的常态化和系统性。对此,幼儿园要加强礼仪教学研究的投入,结合本地幼儿园的特点制定更多的礼仪教育活动方案,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礼仪教育资源库。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
3.将幼儿礼仪教育生活化
在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时,应当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幼儿礼仪教育的生活化,使幼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够接受礼仪教育,这对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幼儿寻求与他人的合作或帮助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多用“麻烦您”“您好”“谢谢”等文明礼貌用语;在与别人产生摩擦或矛盾时要多用“对不起”“很抱歉”等语言来得到别人的谅解,这样有助于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充分发挥家长在礼仪教育中的榜样与示范作用
除了幼儿园外,家庭是幼儿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家长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幼儿园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同家长的合作,充分挖掘家长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此,幼儿园及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家访、讲座等形式,向孩子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共同制定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早期阅读教育 阅读心理环境 自主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丰富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形象的讲读来理解读物的过程。[1]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家长和老师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儿童阅读能力的时机。[2]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明确提出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首次在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学前阅读和书写技能,以倡导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发达国家都把早期阅读活动作为语言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各类幼教机构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早期阅读教育。但是,由于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论总体上滞后于教育实践,目前的早期阅读教育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3]
一、当前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曲解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
很多人把早期阅读当做提前开始的识字教育,早期阅读中出现的“应试教育”倾向,如简单地将阅读作为教会儿童识字的过程,过早地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等,严重阻碍早期阅读的健康开展。[3]许多幼儿园把阅读和识字等同起来,从而在教育实践中过多地追求识字量而忽略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阅读材料不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很多幼儿园只重视阅读材料的数量,忽视了对质量的要求,阅读材料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阅读材料题材单一,把“图画书”等同于“图画故事书”,只提供一些以小动物为题材的故事书。(2)忽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提供的图书幼儿阅读时不理解、不感兴趣。(3)阅读材料图文比例不合理,图少文字多。(4)图画之间的跨度大,幼儿在阅读中难以把握故事的发展情节等。阅读材料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早期阅读的效果。
(三)忽视早期阅读心理环境的创设
很多幼儿园只关注早期阅读物质材料的配备,忽视了心理环境的创设,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缺乏宽松、自由的阅读心理氛围。如:阅读角位置不合理,旁边幼儿进行其他活动时动静大,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力的分散;过多强调集体阅读活动,只允许幼儿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阅读图书,忽视了在自由活动中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引导;对幼儿早期阅读行为关注不够,未能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早期阅读活动采用单向灌输形式,不许幼儿说话、提问,更不得质疑。早期阅读对幼儿来说变成了一件强迫性的事,痛苦的事。
(四)缺乏科学的指导
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中,普遍存在强调把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传达给幼儿,单纯以幼儿会复述故事为主要目的,忽视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现象。0~3岁幼儿在阅读时注意时间最多为5~10分钟,如教师不做相应的引导,这样的阅读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且对图书的损坏率高;3~4岁幼儿的有意注意的时间仍然比较短暂,让他们独立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5~6岁幼儿的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如果教师还完全采取对于0~4岁幼儿的阅读指导方法,不加以变通,则会使他们失去阅读的兴趣,从而影响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五)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流于形式
早期阅读教育必然有家庭的积极参与,然而从目前家长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参与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如参加家长会或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阅读情况等,而深层次的家长参与、实质意义上的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如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与教师共同决定早期阅读课程设计等还属凤毛麟角。造成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处于表面水平的原因首先在于教师及幼儿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对于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价值。此外,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对于参与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缺乏认同,甚至是没有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只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在家园合作中往往采取退缩、回避态度,这影响到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早期阅读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
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人们对早期阅读的重视是由预防社会阅读困难引起的,早期阅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成功的阅读者。儿童早期阅读行为的建立——动机、兴趣、习惯、方法等是预期他们将来的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早期检测发现儿童是否可能存在阅读困难的指标。因此,学龄前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指导幼儿学习阅读的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二)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
图画书的提供既要有量的保证,更要有质的要求。图画书的题材应该多样化,除了故事书外,诗歌、散文、常识等都可以作为幼儿阅读的内容;图画书的主题应该特别接近幼儿生活,而不是远离幼儿;图画书的版面安排形式很重要,图文难度、对应与否是幼儿喜不喜欢阅读的重要原因。对学前儿童,尽量选择一页一幅图画的图书。
(三)营造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敢说、敢想,促进良好的阅读心态形成,从而获得更佳的阅读效果。图书角应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避免幼儿阅读时受到干扰。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幼儿丰富阅读经验。除了集体阅读活动外,老师还应给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在自主阅读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爱好、经验和习惯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自己决定阅读方法、自己控制阅读时间,有着充分的自由活动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阅读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兴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儿童的早期阅读行为,对儿童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和赞赏,儿童是容易接受暗示的。成人的关注有利于儿童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鼓励幼儿与图书、文字进行创造性的互动。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儿童阅读时应当引导儿童通过复述、推测和假设结果、分享人物观点、讨论图画内容等方式与作者进行“对话”,使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
(四)注重科学的指导
要促进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教师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这是保持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幼儿阅读策略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保证。0~3岁婴幼儿首先要指导他们有序地翻看图书,以便了解图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等知识,从而掌握图书的结构。其次,师生人手一本图书,让幼儿围坐在教师的身边,教师边翻看图书边讲故事,教师讲一页,幼儿翻一页,让幼儿直接感受到画面之间的联系,并且知道看故事书要一页一页往后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该年龄段婴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态的阅读,应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3~4岁幼儿采用个别教育的形式。阅读活动应以分组式进行,便于教师全面观察与个别指导,以帮助不同能力的幼儿在阅读能力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5~6岁幼儿宜进行隐性指导。在阅读活动中,幼儿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应启发幼儿回忆过去的经验或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通过适时点拨给幼儿思考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调动家长参与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许多家庭中存在“父母陪伴幼儿阅读的时间很少、不重视幼儿阅读行为的培养”等现象,这给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带来了重重阻力,影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调动家长参与到早期阅读教育中来,通过与家长共同交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方法上提供指导,家园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家访和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及“家长开放日”,使家长明白,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0(04).
[2]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关键词: 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 实根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y=ax■+bx+c的根的个数问题,我们立即会想到方程对应的判别式=b■-4ac的便利性.当>0时,方程有两实根;当=0时,方程有一实根;当
例1.已知二次函数f(x)=ax■-(a+2)x+1,
(1)若方程ax■-(a+2)x+1=0的两根皆正根;
(2)若方程ax■-(a+2)x+1=0的两根一正一负;
(3)若函数f(x)在(-2,-1)上恰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函数的图像及韦达定理得:方程ax■-(a+2)x+1=0中=a■+4>0
所以,设方程的两根为:x■,x■,则x■+x■=■>0x■x■=■,得:a>0.
(2)(法一)同理可得:x■x■=■
(法二)由函数图像得,当函数图像开口向上时,因为f(0)=1>0,由图像得若方程的两实根一正一负,则有a
(3)f(x)=ax■-(a+2)x+1,
=(a+2)■-4a=a■+4>0,
函数f(x)=ax■-(a+2)x+1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因此f(-2)f(-1)
(6a+5)(2a+3)
对于上题,若把题目改为:“若方程ax■-(a+2)x+1=0的两根一个大于3,一个小于3.”结合图像可得,当函数f(x)=ax■-(a+2)x+1的图像开口向上时,只需f(3)0;故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是(-■,0)∪(0,■).图像的魅力一览无余.
上题为方程的根分布在一个数的两侧时的情况,若改为同一侧呢?
例2.已知方程x■+2mx-m+12=0的两个根都大于2,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令f(x)=x■+2mx-m+12,
由方程的两个根都大于2,则-m>2f(2)>0=4m■+4,m-12≥0
解得-■
下面来看看此类问题的应用.
例3.已知f(x)=-3x■+a(6-a)x+b.若方程f(x)=0有一根小于1,另一根大于1,当b>-6且b为常数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30便可满足题意.
【关键词】幼儿园;开放式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为了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追根究底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因为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之地,孩子许多学习行为与生活习惯都在这里习得与养成。然而,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依然采用封闭式教育,这既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长足发展。因此,全面推广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职能存在局限:作为教育专业机构,幼儿园肩负着策划、组织与实施开放式教育的重大责任,但一些涉及领域较广的活动是其难以独自完成的,例如有关卫生、交通与安全等保障工作,以及人员、场地、单位与材料等多重问题。也就是说,当幼儿园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要尽可能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加强与家庭或社区的交流合作,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援助。
第二,幼儿园角色意识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对幼儿园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将其视为幼儿教育的所有,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幼儿园就会忽略家长的需要与想法,只注重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单方面教育、说服或鼓励家长,让其配合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能不足:幼师从业者潜意识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这种意识在其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对那些强势的家长,幼师在沟通中的弱势地位突出,沟通结果大多是家长意见取代专业立场。加之幼师从业人员通常属于青年群体,他们自身没有做家长的经验,家长对其信任较低,因而不利于双方交流,极易形成沟通僵局。
二、幼儿园施行开放式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和谐教育社区
首先,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尽管社区内拥有一定的儿童教育资源,可以为儿童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但其缺乏幼儿园的专业性,因而只能位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所以这要求幼儿园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主动思考如何做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并积极加强与社区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幼儿园可以成立社区教育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社区走访与调查工作,搜集、整理社区资源,规划教学活动。其次,幼儿园要延伸儿童教育圈: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生活所在即是教育所在,将教育视线与范围拓展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等重要环境。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当从课堂、校园等常规教学活动延伸到儿童的整个生活圈。例如,幼师可以组织小朋友定期或不定期地去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进行歌舞与诗朗诵等多样化的节目演出,使其能够在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学习如何关心爱护孤寡老人。
(二)加强家长团队建设
这需要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并选择委员会中的优秀成员担当家长代表,负责家长团队与幼儿园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幼儿园有关活动与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工作日趋繁忙,在幼儿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将小孩送入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交流群体,增加了沟通难度。其次,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关心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部分家长十分关心和重视小孩的教育,即使将小孩送入幼儿园仍然会花费心思了解小孩情况。部分家长从小孩进入幼儿园之后对其关注度便有所降低,不会花过多时间询问小孩状况。因此,幼儿园要实现针对性的信息互动难度较大。再者,家长属于松散型的自然群体,其职业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使得沟通方式与沟通渠道都会有所不同。加之有年轻父母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焦点,从而相应增加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爷爷奶奶对小孩的生活状况更加关心,而年轻父母则侧重在小孩的发展方面。)基于此种情况,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体系,家长委员会有了创建的必要。因此,幼儿园需要成立多样化的家长委员会,例如“妈妈社团”、“爸爸会所”、“爷爷奶奶助教团”等家长团队,以便学校组织不同层次的家长活动,增强双方信息互通的顺畅度,促进交流工作的顺利展开,促使沟通效果的提升,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为幼儿园开放式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升教师沟通技巧
首先,幼师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理论,以此充实自身沟通认知和观念,为实际沟通提供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购买书籍或观看视频进行自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讲座或论谈,经过学者专家的知识点拨深化基础认识。其次,幼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仔细观察与体悟生活,分析具体案例总结经验,以增强沟通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生活启示录”,记录生活中的重点事件,分析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其根源,从而避免再次出现相同与类似的情况。再者,幼师要重视情感沟通,转变沟通观念,优化沟通方式,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沟通途径。例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发现交流共鸣点,多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小孩的喜好与行为,尝试理解他们的心情,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促进双方顺畅交流,进而提高沟通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只有采用开放式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需要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拓宽教学范围与区域,合理调配与使用社区教育资源,加强家长团队的多层次建设,为儿童学习与生活搭建一个和谐教育社区与家园共育环境。与此同时,幼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建设与自我提升,主动寻求寻找有效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与家庭、社区的良好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郭红霞.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学苑教育,2014(04):83.
在过去一学期,教导处的整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更面临许多的困惑。在新的学年中,必将以百倍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昂扬的姿态,把教导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一起来看看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汇集,欢迎查阅!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1
教导处在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贯彻教育局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力争以后取得更好成绩,现将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和方式,坚持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本学期举行推门听课制度、常规业务学习制度、语数听课评课比赛等,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又活跃了学校的教研气氛,又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的展示平台。二是各教研组每周定期进行年组教研活动,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一如既往地利用每周二、周三开展团体学习备课、传帮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切磋教法学法,上好每一堂课,进取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资料。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开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检查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每个教室都安了监控,校长全权监控教室动态,每一天按时巡视教师进入课堂情景、使用教学器材情景、学生上课纪律情景等等。
每月组织考核组人员进行检查教师教案、业务笔记、听课笔记及学生作业等。并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整改意见。教导处与教研组长在业务校长的带领下进取参与听课、评课,从而引领大家深层次地解读新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完成听课评课任务。大部分教师听课、评课记录都比较认真、详细,所有教师都在听课笔记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评价。组织所有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每月除完成业务学习外,教师还进行自学新课标。
本学期继续抓好五大环节的实施与管理。合理使用教学器材,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推门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导处每月对各科作业批改情景检查了四次,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写习惯很好,作业本比较整洁。任课教师批改认真及时,作业量少而精,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外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职责心。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期中期末测试。根据并要求各教师写了期中,期末总结。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优质高效的课堂不行,但仅靠课堂也不行,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本事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家长不能与学校共同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给学校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带来必须的难度。针对这些实际情景,开学初,学校提出把目标定位在关注各班后进生的提高上,全面提高合格率。一是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待学困生要做到“五个优先”:靠前座位安排优先、课上提问优先、课后作业面批优先、活动参与优先、表扬鼓励优先。二是建立学困生帮扶计划,落实补养措施,努力促使所有正常儿童能到达课程标准确立的基本要求。注重特长生各后进生的培养。
3、加强学籍管理,认真做好控辍工作,实现零辍学。严管电子新学籍,做到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管理更加规范化。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我们在搞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不但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本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展示活动,培育高雅学校文化。根据校情学情,有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阳光长跑活动、我的梦想演讲比赛,学校十佳歌手比赛活动、“国学经典”进课堂、六个一等系列活动,为学生供给展示风采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内涵。每次活动到达了“人人参与,人人欢乐,人人有收获”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欢乐成长,每一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不仅仅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促进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礼貌素养得到提升。
四、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自本学期以来,学校提高对毕业班教师的要求,同时又给予支持鼓励。
(1)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①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这些看似简单的、基础的东西,要及早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随意的书写,任意的做答,一旦养成习惯,每次的失分都是一个不小的、可怕地数字。所以我们毕业班十分重视学生的基本功。
②、重视学生的积累。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都离不开积累。良好的积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异常是小学毕业班,对所学知识有做系统积累。
③、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后的巩固、变化训练、强化训练。学生知识学过以后,往往因为知识留下的印象不深而很快忘掉。所以对于每次出现的新的知识点,在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巩固,不是题目的巩固,而是就新的知识点,专题进行巩固。做到基本训练,变化训练,强化训练。最终总结出方法,规律。要想方设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是讲完了,练完了,忘完了。要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重点突出,简言之就是精讲,精炼。
④、重视学生建立自我的知识架构。知识点经过反复的训练之后,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识记,自主消化,自主总结,最终建立自我的知识架构。做教师总是以为什么都讲给学生了,甚至很多题目都是原题讲过的,学生做过的,甚至有的都做了几次了,可就是再次考试的时候依然会错。原因就在于没有构成学生自我的知识体系
⑤、重视学生的做题方法的积累和使用。语文、数学和英语,每一道题都有方法,语文的答题思路,数学的解题方法技巧,英语的语法常识,都是“有法可依”的。
(2)加强毕业班的思想教育。毕业班成绩固然重要,可是一味强调要提高成绩,对学生施加学习压力,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那只会适得其反。而相对的,我们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处理事件于萌芽状态,针对毕业班开展青春期思想观念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动态。
回顾本学期,工作是忙碌的,可是我们教导处的各位成员凝心聚力,团结合作,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当然,我们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管理的理念不够新,研究事情还不够周全等。可是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必须会学习着,工作着,切切实实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务处工作在校长室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思路,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扎实有效的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期末将至,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就本学期具体工作情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小结:
一、加强教学常规检查,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1、本学期在各年级组长的配合下,我们每月对教师的履行职责情景进行检查,实行定量和定性打分相结合,由于督查检查及时,本学期,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了,作业布置适量,批改及时高效。
2、加强早、晚自习及教师上课情景的检查。教务处每一天安排人员轮流值班检查,让早晚自习当班的教师亲自签到,并及时公示。为了体现早读的特点,凸显早读的效果,我们要求: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早读,教室里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晚自习当班的教师要全程在岗、确保学生安全、安静、安心地学习,有针对性的的辅导,我们在努力尝试各种做法,以求到达更好的早读、晚自习学习效果最优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景,我们经过窗外听课和走访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改善。
二、认真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并做好质量分析。
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按教务处的安排严格监考,实行交叉编排,狠抓考风、考纪,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和进取进取的精神。从考务安排、监考、阅卷、到成绩统计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做到客观合理科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风促进我校学风。在每次月考后的质量分析会上,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引领教师们对各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异常是结合教学成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会上,教务部门负责人结合成绩谈了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质量意识、把握工作细节、关注后进生等问题,是目前不断提升中学部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期质量分析会,一改以往单一的分析形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分析流程:教师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分析;班级质量分析会——年级组的质量分析会。这样的分析流程重在经过“微观分析,具体分析”,直面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措施。在总结成功经验、查找问题源头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突出重点,加强毕业班工作。
毕业班的教学质量与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是学校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所以,教务处强化了毕业班工作,并主动细致地加以落实。我们召开20__届九年级毕业班会议,在会上,各任课教师代表围绕20__年中考研讨会以及近期的一模考试情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并就接下来的复习策略安排进行了汇报。李云校长强调,应对当前公办学校的状况,全体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信心,坚定目标不动摇
2、明确政策、进一步明确职责
3、齐抓共管,强化中考氛围。李校长呼吁:全体教师紧密团结起来,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争取今年经开区学校的中考再创新辉煌!在20__届毕业生出征中考动员会,教研室主任王恒贵就中考考试注意事项以及网上填报志愿相关工作作了具体的讲解和部署。教务处谢长华主任就中考前及中考期间的注意事项给同学们提了几点提议和要求,异常是规范答题方面以及应试技巧等方面。
中学部副校长滕文进就中考期间的安全等方面给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他代表学校全体教师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学期九年级举行了三次中考模拟考试。每次测试后,教务处及时通报成绩,激发教师和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进取营造赶帮超的拼学氛围;每次测试后各学科组都会碰头集思广益,及时总结分析考试情景,查漏补缺,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制定下一步改善措施。经过段考、模考,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成绩在稳重求进、进中求快。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发展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中考定能向家长、社会和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以教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发展。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教学与教研是密不可分的,仅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拓展思路,静心思考教学、潜心研究教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超越。实践证明一个闭关自守的学校,一支固守原有教学模式,总是重复“昨日故事”的教师队伍必将会落伍于时代,在竞争中被淘汰。
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十分重视教学研究,经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们供给竟可能多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本学期我们先后承担了“合肥市历史学科”、和“肥东县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等一些列主题教研活动;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校谢长华和徐利成两位教师送教到全县各乡镇。经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种教研形式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开阔了教师们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创新了教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工作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有成有败有得有失,经过反思,感到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的诸多问题不尽人意:
1.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思想懈怠,对待工作缺少内驱力,对待教学缺少钻研精神,日复一日重复“昨日的故事”,教育方法单调,学生产生疲劳。
2.少数教师岗位意识、职责意识不强,疏于控制课堂纪律,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教学效果。
3.有的教师观课不到课堂,观课记录抄袭的痕迹明显,网上议课参与人少,质量不高,合作交流,齐头并进的气氛不浓。
4.提议学校对中小幼的布局应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好课间音乐播放的时间,幼儿园喇叭头应掉个方向,部与部之间竟可能地减少噪音干扰,尽可能为给学生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氛围。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提高,学生在变化,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以区教育局提出的“队伍建设年”为契机,以创立“扬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三星级学校”活动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教学水平,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任务。下头就本学期教导处工作做如下回顾:
一、落实课程管理,全面实施课程计划
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完整、身心发展和谐、个性训练充分、素质培养全面。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加大课程管理的巡查力度,由每一天的学校行政总值对课表执行情景进行检查。
我校进取实施体艺“2+1”工程和大课间活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上好体育课,认真抓好“两操”和课外活动课,确保学生每一天在校体育活动1小时,学期末认真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确保优秀率、合格率到达国家规定标准。
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二十多个社团,为了让社团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每个社团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学期初的计划开展活动。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业务检平时
我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善—复查”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2、规范常规做保障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七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1)抓团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本学期我们优化了团体备课制度。遵循个人教研与团体研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个人智慧转化为团体优势,即保证了教学进度的统一,也能保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备课笔记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经过教研组的研讨课、示范课、教师的一人一课、领导的推门课,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抓作业设计。本学期对各年级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做到了资料统一化,题型多样化,练习层次化。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检查了4次。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构成书面材料,并及时对相关教师提出整改措施。
(4)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我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80%以上,其他教师至少60%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3、教学管理提质量
教学工作的管理,以教学质量管理最为重要,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经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1)加强日常教学监控管理。经过一人一课、教研课、随堂听课等形式,发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执教者共同分析并研究解决办法。
(2)改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本学期教导处随机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质量进行抽测,并对抽测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帮忙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在以后教学中改正的方法。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3)抓实提优补差落实工作。在课堂上总有学生“吃不饱”、“吃不了”,针对这些现象,教导处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提优补差计划,在课堂上每节课中关注优秀生的发展。课后各年级各学科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共同讨论补差资料,统一印发。学校确定各学科补差时间。教导处督促检查,让提优补差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4)重视毕业班教学管理。本学期,学校对毕业班各学科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措施。围绕“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多次召开毕业班教师会议。召开了两次毕业班家长会,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对照区教育局“队伍建设年”的要求,为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多种途径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坚持每月一次校内业务学习与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
各教研组开展了观看名师录像课、听专家名师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二十人次教师参加了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
认真落实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方案,本学期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认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教导处经过举行微课教学演示赛、沙龙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2、有效教研促成长
各教研组结合扬州市中小学校本教研三星级学校创立活动,严格按照教研组活动计划,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开展同题异构、同课异教、青年教师磨课等教研活动,并利用教研活动和团体备课的时间进行评议,不断总结,构成各年级各学科的经典教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
3、各项赛事提本事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推动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努力造就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营造一种进取竞争、勇于探索实践、挑战自我的氛围,以赛促研、促学习、促业务本事的提高,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校举办了“课堂作业设计比赛”、“教师说课比赛”、“教师命题大赛”。我校的张晶教师获得区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李静教师获得区小学语文竞赛二等奖。张铖、郭越两位教师在区新教师“三字一话”比赛中获奖。倪茜、刘霞、陈燕三位教师的送教下乡示范课,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多彩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1、经典书香润童心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经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学校氛围,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成功举办了校内经典阅读选拔比赛、学校读书节,让童心在“经典诵读”中润泽和飞扬。
2、系列活动增才干
我校举行的“各年级计算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计算本事。经过“中年级作文竞赛”,使孩子们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他们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生活的感受和成长过程的点滴,让他们在学会作文的同时学会做人,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联想力以及作文写作的水平。经过“低年级朗读比赛”、“中高年级阅读竞赛”、“低年级写字比赛”、“中高年级订正错别字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至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系列活动”、“高年级英语拓展性阅读竞赛”、“六年级创新作文小竞赛”系列活动,激发全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的本事。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走进了每个孩子,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乐说。
本学期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挥智力和个性特点,创设礼貌、健康、活泼、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活。展现了新时代小学生形象,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健康的身体投身于学习之中,发掘和培养了体育后备人才。
五、优化管理体制,提高装备使用效率。
我校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图书馆全天候开放,全开架借阅,各班按照阅读课表认真上好阅读课,本学期生均借阅图书8册。按课程标准要求合理编排实验周课表,开齐上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完成率100%。信息中心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进取配合各部门完成各项工作。其它专用教室本学期也实施网上使用监管,各室负责人上完课后,及时登记网上各项记录。
在过去一学期,教导处的整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更面临许多的困惑。在新的学年中,必将以百倍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昂扬的姿态,把教导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4
一、教导处工作理念
教导处工作三个要:学生要有学号、管理要有创新、导教要抓基础
学生知教三必须:必须说普通话、必须写规范、必须做乐学者
二、本学期工作心得
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三、回顾与总结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继续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景,努力开拓新的工作局面,立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教师助手、成教师知己”的思想,教导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为打造更优化、更高效、更谐和的教导处工作奠定了基础。
1、开辟“学号”利用前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在本学期学生学号的利用方面,仍然发挥了它的便捷、快速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操作过程的工作效率。在成绩录入、学籍统计中节俭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足之处亦显,从运用情景看,教师或同学对学号的认识犹显浅薄,没能深入心中。其主要原因是其功用的单一性。
据此分析,我们有必要在目前时机的基础上,延伸学号功能,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牵起手来,以方便、灵活的特点带动具体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这是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研究的。
2.打造“双非”应用理念,探索教学管理创新
“双非”的教导理念是本学期我的教导工作心得,即“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随着教导处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及教学本事情景下,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导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域视界。对教师的指教,不“用心”无以指“向”;不“专心”无以谈“教”;不“精心”无以为“服”。所谓之“非心不教”。而不博学,则无以为“引”;不博识,则无以为“匡”;不博精,则无以论“导”。所谓之“非博不导”。
本学期我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资料,将必要的、必须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又细致的进行了把握,同时扩展学习资料相互融通,结合工作实际对“备课”、“作业”、“学生评价”、“教学方法”等资料展开问题调查与汇总,找出目前存在的根本性症结,同时,模拟了创新工作的措施。
以备课为例:本期我采用了“三查”的方式(个人自查、组查、教导处查)使所有教师对自我的教案优劣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的观察中,我借鉴外校“组备课”的经验,尝试性地总结出以“启案”为蓝本的备课过程的构思,大致链条是“演说书备启案反馈”。为今后的工作改善供给了清晰的思路。
3.重视“基础”教学底线,确保学生拙壮成长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前景根在“基础“。在对教师的教学引导中,我一向坚持从课堂做起、面向全体,要放开课堂,要关注学生,要重理解、重活动、重实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进取探讨个性的、高效的教学形为。于此,在本学期我在“淡化分数、综合评价”方面加强了思考,从实际工作中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向,草拟了学生评价的基本框架,具体实践的回归已在准备之中。
4.学生知教三必须
普通话
我的感触是(师生):都能说的话,又是都说不起的话
规范
我的感触是(生):不是都能写好,可是都能好好写
乐学者
我的感触是(师):“对牛弹琴”要投入,只待来日多产奶
感想:
“三必须”工作的实践,必须与具体活动巧妙衔接,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四、展望
打造出科学、和谐、务实、高效的教导环境。力为:出名校重在出名师,出名师贵在出名生。扬我个性,加速发展!
__市__小学教导处
__-06-22
新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5
一学期来,我们以教科研为突破口,以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出发点,在校长室领导下,在乡教研处的支持下,围绕“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拓进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下头作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管理规范合理。
学校工作抓得实,常规工作才会规范化,一学期来,我们以县教研室的《缙云县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为学校常规工作的准绳,有重点地抓好常规工作。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1.抓教研组长的学习。定期召集组长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赋于组长职责,让他们带动全组的教师开展互听、互学、互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素质。
2.抓课前教案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并在期中、期末组织了两次全面的常规检查。
3.做好课堂教学评估。协同教师就如何“减负增效”、“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本学期,校领导、教研组长到课堂听课均在25节以上。
4.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教导处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期中、期末试卷分析工作,并建立完备的后进生档案,以点带面,抓全校的质量的提高。
经过努力,现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教研成绩突出。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语文教研组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探疑求新、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数学教研组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带动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论文获奖县级以上8人次:
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向双手要创新》获中央教科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征文活动二等奖;张叔阳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市三等奖、县一等奖;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获县一等奖;徐远敏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县二等奖;王春丽、徐银仙、丁海潮教师的作文论文分别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2、教师教案、教学设计获奖县级以上4人次:
徐远敏教师的体育教案获市三等奖、县二等奖;徐远敏、张叔阳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分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3、教学本事竞赛获奖县级以上3人次:
张叔阳教师参加县教导主任上课比赛获优秀奖;丁海潮教师参加思品优质课获县二等奖;王春丽教师参加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获县二等奖。
三、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一向以来,对于青年教师,我们给他们压担子,也予以他们机会如:听课——青年教师优先、严要求、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多提不足;外出学习——青年教师优先;县教研室组织的各项观摩课让好学的青年教师参加;县外的活动,更是让青年教师参加。经过几年的努力,现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函授或自考即将毕业,并在县、市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本学期的学区教坛新秀评比中,我校王春丽、张叔阳、陈建秋、丁海潮四位教师出线,这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
四、教学质量稳步前进。
学校教育是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目标。我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好成绩,其归宿就是为更好地质量服务。为提高学校的质量: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精心组织好校内的教研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生竞赛,促学校质量的提高。一学期来,我校教师乐教苦教、学生爱学好学,现学校已消除了“落后班”,学校质量提高较快。
五、学生轻负担、全面发展。
创造性的人才观,需要我们在创新性和开拓性上下功夫,重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支配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构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长,就是我们所想的,也就是我们所做的。
1.组织各类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我们配合学校组织了达标运动会、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第二课堂全面开花。各种兴趣小组管理规范,教师认真负责。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如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县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5人次;舞蹈兴趣小组的节目多次在乡演出获得好评,并在县比赛中获二等奖4人次;常识兴趣小组在县三小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次、获二等奖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