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研室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校本研修。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能力,整合学校的人力资源,均衡发展我区校本教研力量,我室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校本研修活动。这次培训以网络教研为抓手,引领专家把脉校本研修,聚焦教研组建设,探索校本教研校际联动的方式与策略。
2、组织了对课改教师的教材培训,提高教师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七、八月份,参与组织全区小学课改年级起始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起始年级教材培训工作。三月份和九月份,各课改学科又组织了全区性的课改教材培训,促使课改教师准确地把握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二、深入开展“城乡互动,乡镇连片”活动,促进城乡共同体的建设,推进我区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
1、针对学校布局的调整重新划分了各教研片,进一步完善了区、片、校、组四级教研网络。
2、抓好新上划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原杏花镇新上划的8所小学与城区学校重新划片后,根据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在区骨干教师引领下的备课活动。学期初,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每两周片内集中备课一次,每学期开展1-2次片内研讨活动,并安排部分城区的区骨干教师参加。
3、开展“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活动。组织了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薄弱学校中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来自城区的90多名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19中、井湾小学、上店小学、林店小学的教师结成“对子”,以“三阶段两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帮扶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形成案例。
三、组织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教研活动,加强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我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依据“__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业发展与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庐教研[20__]77号)”文件精神,组织召开了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会议,并邀请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薛瑞萍老师作了“为了培养终身读书人”学术报告,各学科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制定年度活动计划,确定帮扶对象和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了我区课程改革中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加强教科研管理力度,以科研促教研
一是组织了对我区国家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工作和省级子课题“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工作进行总结,指导各实验校深入开展省级课题“攀英”实验的研究;二是对我区“十五”我区已立项的区级教科研课题90项(“十.五”课题58项,新课改课题32项)进行了梳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对05年度结题的二十多项进行了验收;三是聘请了省教科所有关专家对已结题的课题进行评奖,其中十八项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七项、二等奖十一项。
五、举办了我区第四届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寻找教育的活水源头,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室依据区庐教研(20__)41号文件精神,于4月18日至4月28日精心组织了区第四届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这次研讨活动以“寻找教育智慧,提升专业水平”为主题,开设了“主题观摩课研讨课”28节,展示“特色校本教研活动”6项,开展“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专题论坛”6次。参与这次活动的领导和教师超过3000多人次,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风貌。
六、体育与健康工作
1、组织了区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参加了这项活动;
2、完成申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筹备工作;
3、组织举办了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
4、组织对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验收工作,全区达标率99.8,比上年度增长2个百分点;
七、组织了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
一是对我区各校上报的先进教研组进行初评,在区级评选基础上参加市级先进教研组的复评,双小思品教研组、永小语文教研组、淮三数学教研组、四十二中语文教研组、四十五中英语教研组获市先进组称号。
八、组织本科室参加市级先进教研室评估。
九、指导中学各校开展初三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组织了七年级语、数、英三科的教学质量检测和质量分析工作;开展了小学语、数学科的毕业复习研讨活动和06年小学毕业检测的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等工作。
十、各学科组织了05-06学年度教育教学
论文(案例)评选。十一、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第二届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大赛,市第三届“荣事达杯”普通话大赛,区、市中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评比,市级第三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工作。
十二、落实三年目标规划,开展系列活动。如聚焦教研组建设,各学科开展了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会;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各学科专题研讨活动等。
十三、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其中杏林小学“小雨伞美丽花”、45中歌伴舞“凤阳花鼓”获省一等奖并报教育部参评;组织参加了合肥市第四届合唱节万人歌咏大会,全市中小学书画展等。
十四、组织开展了我区中学数学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基本功考核;
十五、与相关科室一起组织了区教育学会和陶研会年会及论文评选工作。
20__年工作思路
1、围绕区教育局“十项工作”,进一步深化以“城乡互动,乡镇连片”为主旨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倡导和创立轻松和谐的校本教研氛围,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量;提炼、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我区校本教研工作全面、扎实、有效、稳妥地开展,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校本教研工作,创建新型、和谐的校园文化。
2、梳理、总结各学科“三年目标规划”完成情况。加强对课改教师的教材培训,抓新课程长效优质课的研究,总结常效优质课成功经验,逐步推行,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对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指导。对于今年评出的7名学科带头人和87名骨干教师,一是要加强对区学科带头人的管理;二是注意对他们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组织指导;三是进一步做好区骨干教师与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发挥他们在城乡共同建设中的作用。
4、对我区的国家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准备结题;进一步加强区教育科研的管理和指导。一是要做好对陆续结题的教科研课题进行验收,二是对已结题的并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区内推广。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将重新调整充实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组,建立区教育科研评审专家库,聘请区教育科研兼职指导专家,把区级教育科研管理、指导好。
5、加强对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指导。继续围绕“聚集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研组制度建设与评估,如何开展跨学科、跨年段、跨校的教研活动等研究活动。
6、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和教研员的自身建设。做好“研究、服务、指导”工作,以深入研究为重点,以具体指导为要求,以热心服务为目标,教研重心移到课堂,深入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中去。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每个教研员落实一所学校,开展特色教研活动。选择1-2所薄弱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指导,每学科重点培养2-3名青年骨干教师。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开展“名师行动”,名师跨校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每月去所帮扶的学校上一节示范课,主备一个单元的,听一节帮扶对象的课,并负责讲评。
2.组建名师学科博客,在网上为学科教师解疑释难,提供帮助。
3.组建学科QQ群,实行实名制登录,就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4.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在原有学科核心团队基础上,各学科组织教学研修班,在教学骨干中选择优秀者进行定期研修,使其成为教学带头人的后备队伍,组建学科新秀班,使其成为教学骨干的后备队伍。
5.组织以评课为主要内容的全区人人参与的教学基本功培训。
6.组织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网上评比和学科命题能力网上评比。
7.组织教研员教学实践周活动,推进网络教研,
(二)、完善教研常规管理
1.组织教务主任及业务校长定期对常规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2.组织各校教学常规管理亮点展示,选择有特色、有成效的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其先进经验或成功做法。
3.定期召开观摩、研讨、推进会,举办各种课型的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4.制定并实施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五认真要求,集体备课要求,教学管理要求,组织教学工作检查和先进备课组评比。
5.加大随机督查制度建设,特别是对教学常规,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并进行“回头看”。
6.推行教研员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实行定点定期帮扶。
(三)、加强科室建设
1.制定课堂教学要求。
2.推行调研蹲点制度,每月一次不定期地对学校进行教学视导。
3.制定跟踪听课制度。
4.各学科中心组每单元进行一次网上集体备课,重点是教学目标与教的关系研究,教材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突破,学法指导,训练要求,每一单元要备一节课的详细教学案,以帮助学科教师准备教学。
5.教研员要增加到学校的次数、推广跨学科听课,加大对常态课的督查力度。
6.教研员督促薄弱校根据校情,制定学校和学科两个层面的常态课管理要求或规范。
(四)、致力提升教学质量
1.定制各学科教学目标管理方案,对学校和学科目标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建立教研员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
2.加大随机抽测力度,促学校、学科、教师进步。
3.阅卷,有效评价抽测成绩,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4.继续实行毕业班跟踪调研制度。
二、特色活动
(一)、实施“学”、“研”、“做”、“培”、“创”“五字”推进策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2002年我区开始新课程改革,2004年我区成为校本教研实验区。实施新课程、开展校本教研多年来,我区成果纷繁,但问题也接踵而出。为此,拟实施“学”、“研”、“做”、“培”、“创”——“五字”课程改革推进策略,旨在将我区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五字”中“学”是前提:搭建多维平台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研”是先导:针对我区新课程实施7年来的阶段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连续性的研究,使每位教师参与全过程,了解、把握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从而培养研究型引领团队;“做”是关键:开展校、、片、区级的实践研究解决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培”是提高:结合“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采取拟定、实施“教师自我提高计划”的自主行为方式,围绕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分别对教研组长、教师等不同群体开展分层培训,全力提高教师的能力;“创”是升华:是推陈出新,学习和借鉴优秀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校创造性开发校本教研形式,创造性地实施课程,适时地指导、推动教师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五字”课程改革推进策略其关键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相应的科研、教研制度,保证教师学、研、做、培、创的时间、空间,为教师营造努力向上的环境,促使全区教师不断努力并获得成功。
(二)、实施“二‘名’工程”,加快*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建设
为我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建设高层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队伍,拟实施“二‘名’工程”,即“名师”、“名校长”工程。在《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管理细则》的基础上出台《*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区“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选拔、培养一批在全市、全省以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有先进教育思想、较高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名校长、名教师,促进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名师工程”除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以外,还为了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些教师在评选完中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职称以后就觉得缺乏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实施“二‘名’工程”,会助于激发教师进取的热情。
据此,将成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努力使每一个工作室成为一个集思想引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于一体的优秀教育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同时,每年开展“*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名校长教学管理艺术研讨会”活动,力图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资源优势及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开设“名教师”、“名校长”网站,建立博客群。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认真做好全省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编辑印发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年鉴》。
.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举办××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
.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