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彩泥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引导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
2.通过写优点卡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悦。
3.懂得向别人学习,自己就会有进步;定制向身边榜样学习的计划,并能一步一步去实现。
设计总体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而不是从老师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因此我在本节课中将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体会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悦。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在这一单元里,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是重点,在后阶段的学习中才深入讨论。这一主题活动分为“我为你喝彩”“我来学学你”两个部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重、难点
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一身边榜样激励自己进步。
处理措施
教学时,让学生具体说说自己受到别人赞美时心理感受,从而懂得:我的赞美不仅能让我和伙伴之间相处得更融洽,而且我的赞美对朋友来说很重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获过奖呀?
学生:获过奖。
教师:有没有把奖状带来呢?
学生:有。
教师:(指名)请你把奖状拿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她在幼儿园每年都被评为“好孩子”,学前班夏令营被评为“优秀营员”,这个同学画画得很好,得了许多奖状……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学生:(略)
教师:对,我们应该为这些同学喝彩、叫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为自己的伙伴、朋友喝彩好吗?
二、学习主题图
1.学生看书中第一幅照片。
教师:你从这幅图看到了什么?
学生:(让学生懂得为同学的进步而喝彩)
2.学生看书中第二幅照片。
教师:这位同学在干什么呀?
学生:他的动作学得很像,同学对他说:“真棒”。
教师:他动作表演得很像,有表演的特长,同学们在为他的特长而喝彩。
3.学生看书中第三幅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一个同学踢毽子很厉害,同学对他说:“你真厉害!”
教师:对,同学们在为他高超的技艺而喝彩。
发现好朋友可爱的地方,我们应该对他说什么?
学生:(说出学生你真棒,你真行,你真厉害,等等)
三、交流
教师提问: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为朋友喝彩?
1.教师:请刚才受到赞扬的同学说说,当你受到别人的赞扬时,心里怎么想?感觉怎么样?
学生:(被引导学生去体验被别人赞扬时那种愉悦的心情)
教师:那么你们能做到也去赞美别人吗?
2.小组先交流。告诉伙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为朋友喝彩。
3.汇报。
4.试着赞美别人(指名)。
四、制作优点卡
1.教师:学会欣赏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请欣赏图中同学为他的好朋友写的优点卡。
2.教学生把好朋友最让自己佩服的地方记下来,制作成优点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1)制作优点卡。
(2)展示学习作品。
(3)赠送优点卡。
五、活动总结
教学生学会互相赞美,能够让他们相处得更融洽,课后,让学生为自己更多的朋友制作优点卡。
2在语言游戏中享受乐趣,尝试运用句式“( )有多( ),我就有多爱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爱是需要表达的,向亲人表达爱。
一,谈话导入,认识绘本,赏读封面。
1猜猜老师带来的圣诞礼物是什么,引出书,并说明绘本的特点——图文并茂。
2说说平时见过的兔子是怎样的,利用糖炒栗子,区别绘本中的长在原野的栗色兔子。
3 【封面】
一猜角色关系,设置悬念。
二猜小兔子紧紧抓着大兔子的耳朵,说些什么?引出书名。
三看封面,发现作者,画家和翻译,出版社。
二,品读正文,分层感悟,体验情感。
1浏览扉页,跳进故事。
2正文
(1)用手表达爱的长度和高度
(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适时加些自己的语言承接,学生静听。)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
(他——兔儿子)
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
大兔子说:“喔,这我可猜不出来。”
“这么多。”小兔子说,
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老师做动作)
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
“我爱你有这么多。”他说。
(他——兔爸爸)
嗯,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
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
【过渡问题】
为什么小兔子会这样想呢?他为什么要长长的手臂呢?
总结:小兔子多么渴望自己有双长长的手臂呀!这样,他就能伸得很长,举得很高,向大兔子表达更多的爱了!
(2)用脚表达爱的长度和高度
(老师继续讲故事,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和互动,感受小兔子的爱。)
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
“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他说。
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
“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头。”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小兔子笑着跳上跳下。
【观察】他是怎么跳的?
他跳一下就够了呀,为什么跳这么多下呢?
小结:跳那么多下,就是想跳得再高一点,再高一点,告诉大兔子,他多爱他。
【互动】
左跳跳,右跳跳,1234向上跳。
前跳跳,后跳跳,5678向上跳。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
【观察】他跳得有多高呀?(耳朵碰到树枝,小兔子仰头)
【过渡问题】
为什么小兔子也想跳这么高呢?
总结:小兔子想跳这么高,因为他很想很想告诉大兔子,他多爱他。
(3)爱的延伸
【观察,讨论】
1观察大图,说说有哪些意象。
2四人小组讨论,说话训练:( )有多( ),我就有多爱你。
3师生配合读图,强调小兔子是喊的。
小兔子喊起来。(学生)
“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大兔子说。(老师)
这可真远,小兔子想。
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来了。
他望着灌木丛那边的夜空,没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更远了。
说完,小兔子闭上了眼睛。
“哦,这真是很远,”大兔子说,“非常非常的远。”
【思考】
小兔子对大兔子的爱,变得怎么样了?
小结:小兔子的爱,越来越多了。
【师生齐读】(老师适时提点生字)
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
他低下头来,亲了亲小兔子,对他说晚安。
【师读结尾】
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三,回味故事,重点对读,拓展延伸。
1比较大兔子和小兔子谁爱谁多一些。
小结:
大兔子对小兔子很温柔,他很爱很爱小兔子。聪明的小兔子总能想出各种办法,他也很爱很爱大兔子。原来,他们都是百分百地爱对方,并且告诉对方。
2【游戏回顾】
用跳跳兔的游戏回顾小兔子的好办法,引出对读的内容。
【大声对读】
二次看图,自由练读小兔子的话。
师生配合表演。
(指名表演,选择最喜欢的一句,和老师配合 ——— 一齐完整地和老师表演)
“我爱你有这么多。”
“我爱你有这么多。”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
“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
“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
“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
“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表达感情】
挑喜欢的那句,对爸爸妈妈大声表达爱。
自己有话想说,也可以表达。
4总结:
当我们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很想把这种感觉说出来。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绘本的封面。大声地读读小兔子的话吧!——猜猜我有多爱你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大小、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确性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在大班幼儿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数概念后,为唤起幼儿已有数学知识经验,通过联想、猜测、推理将抽象的数概念融于数学游戏中,通过“根据同伴的数字猜测自己的数字”,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及独特性,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猜猜你是几》。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
2.
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教具: 10把椅子(椅背上有 1 ―10十个数字)、 10个头饰(头
饰上有数字1 ―10十个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 ―捉迷藏,并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游戏―捉迷藏。
师: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花,你们看,这些花上还藏着数字呢,咦,都有哪些数字呢?(反过来,花朝下,一一出示花)
2.介绍游戏规则。示范戴一顶帽子。
师:花儿戴在头上,就是一顶数字帽子了。你们想不想和数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好,那你们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成功。记住游戏规则: 1.不能偷看自己的数字,2.不能说出别人的数字。明白吗?
(析:幼儿从好奇礼物“数字花”变为“数字帽子”开始,个个显露出神奇,对捉迷藏的游戏充满了期待。)
二、游戏一:根据少 1或者多1的关系,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0、9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数字的。
师:好,那我们先请2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先看看这两
个数字是几?(9、10)他俩谁大谁小?哪两个小朋友先来?
每人一顶帽子,请你猜出自己的数字后,赶紧坐到自己的位
置上。(贴有相应数字的位置)
师:谁来介绍一下,猜数字的方法?
师(小结):要知道自己的数字,先要观察同伴的数字,
缺少的那个就是自己的数字。
(析:游戏初始,幼儿要明确游戏规则及玩法,再先观察同伴的数字是几,继而推理出缺少的数字才是自己的。)
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师:很好!现在,请3个小朋友过来做游戏了。看看是哪三个数字? (6、7、8)有谁知道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
(一个比一个多;相邻数;多一和少一)这么多秘密,我们记
住它。我们还要记住游戏的规则!看谁坐得又快又对,
开始!
师:你为什么坐 8?(因为他们是 6、7,所以,我就是8)
(析:幼儿通过相邻数和数之间多一少一的逻辑关系,记住了是哪几个数,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数―缺失的数字。)
3.利用数字1 ―5做游戏。师:刚才呀, 9、10、6、7、8、都玩过了,还有几个数字没
玩过? (1、2、3、4、5)嗯,对了。那刚才没玩过的,都上来。师:有人坐错了吗?为什么?
(析:幼儿玩过前面五个数字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游戏的方法了,也猜测出还剩下的是哪5个数,这次没玩过的幼儿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戏,而且显得自信满满。)
三、游戏二:利用单、双数,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
师:现在,我们玩难一点的,捡一些数字玩。(先给孩子看一下)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单数)哪几个勇敢地上来的?看谁猜的又快又对?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知道是9的?
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你们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数字是几?一定要记清楚原来有哪几个数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个数字,就是你自己的数字。”
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
师:好,还剩下5个,会是什么数呢?(双数) (2、4、6、8、 10)这些都是双数。谁来挑战一下的?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析:幼儿思维活跃,并坚信自己猜出的答案,还大胆地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进行完整地描述,对单双数的概念也得到了理解与巩固。)
四、游戏三:利用随机的数字,寻找缺失的数字
1.幼儿随意选择五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游戏。
师:你们还想玩吗?还想怎么玩?(那我们 10个数字一起玩)每人一顶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应该坐哪里?
2.请客人。老师交换每个人头上的数字,老师把几张椅子进行换位置,游戏再次进行。
师:一起把帽子拿下来,看看坐对了吗?师:游戏真好玩,那我们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戏告
诉其他小朋友吧!
(析:利用随机数字进行游戏,再次挑战了幼儿的思维,通过换帽子和换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结束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反思
1.
教具的简约、新颖性。以可爱多变的“帽子花”作为教学具,是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一个标有数字的花朵,一会儿又变成戴在头上的帽子。以和幼儿谈话导入,老师给小朋友带礼物了―花。继而幼儿一起和“帽子花”玩捉迷藏的游戏。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去想、说、做。
2.
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是幼儿所青睐的,整个活动幼儿都在游戏中积极主动思维,始终处于乐学、会学的状弁中。教师将数之间的多一少一关系、相邻数、单数和双数的一些数概念,巧妙地融合于游戏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依兰县第三小学 张友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认知目标: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水彩笔,油画棒等表现春天的色彩。
教学难点: 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学生: 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多少个季节?那么你最喜欢那个季节呢?为什么?春天的色彩都有那些?春天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画出来呢?好,本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新课《春天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展开:
1、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儿歌,在歌声中你都听到了什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有会唱的学生可以一起唱,歌曲播放完毕,你在歌声中听到了什么?
2、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3、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4、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或是一首诗赞美春天吗?同学们看了图片,听了描写春天的歌和诗,那么在你们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了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春天呢?
三、作画步骤方法
1、构思。
2、起稿。
3、着色。
4、整理完成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交流。
1、生生互评。
2、集体评。
3、师有选评。
关键词:美术教学 理课 教案科学化 关系和谐 资源整合
幼儿园美术教材在编排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为幼儿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许多教材只能作为老师授课的依据,要使美术活动效果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老师在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理”促进教案科学化
1.理一理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全面关注教学目标,从教学整体的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最近发展区,围绕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如,在准备大班欣赏活动《中国年画》时,年级组的老师在理课活动中所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1)欣赏中国年画的造型美。(2)感知中国年画的色彩美。(3)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课之前)
老师们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此活动目标采用了展开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同时目标的表述不够全面具体、详细,只注意到对中国年画形式美的欣赏,忽视了对内涵的挖掘;并且欣赏目标的内容过于笼统,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将目标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因此,这一活动目标在理课中被调整为:
(1)欣赏、感受中国年画中人物憨态可掬的造型美。
(2)欣赏、感受年画喜庆、热闹的氛围,体验其色彩美。
(3)通过对中国年画的造型美与色彩美的欣赏,了解年画的创作特点。
(4)初步理解人们寄托在中国年画中的美好愿望。(理课之后)
年轻的单丽梦老师在上完这节活动后,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受:“理课使教学目标精炼,设置细致、明确,孩子们积极性高涨。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教学个性化得到呈现。”
2.理一理活动过程
美术活动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应该努力去实现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我园的园本美术教材通过几轮的筛选、修改和补充,已具雏形,但在教学过程上还呈静态和模式化,如果老师只按照教材去教,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开展理课活动时,老师的“做一做”“改一该”等方法能促进教材的活动过程更加合理与科学。
(1)动手做一做。在美术活动的折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材中的示意图是静态且抽象的,老师在理课时按照示意图折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我来制作红绿灯》理课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在折纸时示范角度的不同,给幼儿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折叠步骤不清晰,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老师在理课的过程中既是教者,也是学者,先设身处地地从幼儿角度考虑,一个一个轮流示范折纸的方法,其他的老师扮演幼儿,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到大家都满意才能最终通过。
(2)环节改一改。幼儿园美术教材赋予我们老师有灵活处理教材的权力,这就意味着在理课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处理,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实际和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在对泥塑类教学活动进行理课时,大家将整个教学活动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1)引导幼儿通过与橡皮泥等材料的接触,了解泥既柔软,又可以粘结或任意变形的性质,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时用的,塑料刀是用来把作品修整得光滑平整的。
(2)老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泥工的简单技法。这些技法包括搓长、团圆、拍压、捏、挖、分泥、连接、拉伸。
(3)老师引导幼儿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牙签、纽扣、木珠等)。
(5)教师应该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工作品来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这几个环节策略来支持幼儿活动,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和迁移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二、“理”增进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理课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教龄、工作经验、能力、兴趣都不一样,新老师、发展期的老师、成熟型的老师、骨干教师结合在一起,在大家思维的碰撞下,积极有效地讨论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艺术、师幼互动是否有效,通过不断地推敲、商榷、设计调整出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案。周勤老师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在班级开展剪纸活动过程中,她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刘香老师是骨干教师,美术学科带头人。她在帮助周勤老师梳理剪纸活动《雪花》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剪纸顺序上,目测剪和沿轮廓剪时要注意先从大的轮廓开始剪,再剪小的细节,而折叠剪则要按照从里向外、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剪;无论是目测剪、沿轮廓剪还是折叠剪,你都应该提醒幼儿,剪时左手要配合着右手的动作转动纸片,防止边剪边拉而导致形象周围不整齐;剪下的纸屑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要保持桌面、画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上剪纸课,周勤老师觉得轻松多了。
另外,在制作美术教玩具的时候,就教玩具的科学、适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深入研究。平时同轨班级的教玩具还进行资源共享,大家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
三、“理”促进资源整合重组与共享
在对美术活动《我和蔬菜宝宝做朋友》(命题画)理课活动中,老师发现部分幼儿对许多蔬菜不认识。为了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老师们收集各种实物蔬菜及图片供幼儿认识。当时音乐组的老师正在进行歌唱活动《买菜》的理课,于是我们发现将之与《我和蔬菜宝宝做朋友》结合起来活动,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优化了教育资源,幼儿参与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泥塑教学;合作探究;积极评价;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53-01
泥塑教学是以彩泥或陶泥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泥塑活动实践中走出来的学生更注意观察周围的物象,他们能把“无形”的陶泥变成有形的空间,把普通的事物变成神奇的作品,他们更善于把事物进行自我的艺术化处理,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运用各种造型手法,塑造出一件件稚拙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生命的深刻感受。
传统的泥塑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制作时跟着老师做,
教师只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要求做得和教材上的相像,形成了单纯模仿性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单一、肤浅的认识思维模式,容易养成惰性、不愿思考、不去观察体验、不求创新的习惯。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变重教为重学,重知识为重技能,重结果为重过程,重统一标准为重个性评价。
一、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泥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给学生上泥塑课之前,总是先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陶艺发展的历史和陶艺制作.告诉学生在泥塑课中,你们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与古人对话,可以塑造未来世界,用奇思妙想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这使学生都跃跃欲试,不但激发了学生用彩泥塑造世界的兴趣,而且也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空间。
二、挖掘各种创作素材,充分表现学生自我。
刚开始学泥塑的学生对泥塑了解甚少,需要进行一些入门训练,适当临摹一些作品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教师要在其间穿插一定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远远优于抽象思维,所以不应总以枯燥的语言讲解,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去比较。在选型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你捏的和他捏的作品相比,有不一样的地方吗?他们好在哪里?你能不能做到?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白泥塑选型的道理。
我还鼓励学生以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作为创作泥塑的资料,泥娃娃、鱼、面具、动物乐园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也可以把要做的题材用笔先画出图形,哪些地方用泥片成型、哪些地方用泥条表现、哪些地方用泥球点饰等,先进行设计再与同学交流,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再动手制作,制作中又激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相互观察、欣赏、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鼓励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泥塑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泥塑制作是一个很好张扬学生个性的途径,渲泄学生的情感,把制作看成儿时的一场游戏,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学生不循规蹈矩,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地大胆展开想象,在老师的点拔指导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作品,给人赏心悦目和焕然一新的感觉,展现纯朴的艺术魅力。
四、采用多种评价手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向上的催化剂和原动力。在泥塑教学中,笔者采用展览形式把学生作品分类,再把一些好的作品拍成照片后供各班学生课余时间观察,初步培养学生辩别好坏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学生也可以在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素材。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余时间得以延续,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我用相机拍下他们的作品之后,常会给他们的作品进行“包装”,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上海报,也能像大师一样……
但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充分体现学生在泥塑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互评环节中,我注意弱化互评中容易产生的一些矛盾,强化从找优点入手进行评价,再找出不足。这样做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作品内容中来的同时,对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然,泥塑教学还刚刚起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来自学生的信息,是教案中根本预料不到的,它们恰恰是最有活力的源泉。我们不能让这些珍贵的信息白白流失,作为教师要敢于利用它,不要怕课堂教学失控,这与劳技新课程标准是相吻合的,这正体现了作品的价值,作品的生命力就潜藏在这不同的解读之中.教师在在强调课堂教案的同时,不要忘记教学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且比起教案来它是一个更具生命力的系统。教师如果在泥塑教学中正确地把握住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新课标带给泥塑教育的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 韩中建.美术课程标准 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 欢,邱 弈.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刘 艳.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200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大马猴说:“好看。上点色就更好看了。”
“忘带水彩了,下次带来。”
“那可太好了!多带点来。我这孩子也是学画画的。”
大马猴指了指小马猴。那小马猴蹦蹦跳跳,表示对素描很赞赏。多多痛快答应了,说:“没问题!”
“说话要算数,一定要带来啊!”
“放心吧,我从来不骗人!”
过了一阵子,多多把这事儿给忘了。
多多的学校离马猴山不远。一天上课。大马猴扑通一声,从窗外跳进教室。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瞪大了眼睛,张开嘴巴一声大叫:“哇!”
大马猴也不说话,直奔罗多多的坐位。
罗多多腾地站起来,知道大马猴是来跟他要水彩的,自己没守信用,这可怎么办啊?猴子闯教室,耽误大家上课,他会被老师训斥一顿,还要落大马猴埋怨。多多手心冒汗,冷丁想起马猴山上的老道教给他一句百变咒语,便轻声念道:“啊吧嚼啦喀隆,大马猴!”
罗多多一把将大马猴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他自己还有全班同学、老师,一下全变成了大马猴。一屋猴子,整整齐齐地坐着,把老师吓了一跳,竞没注意跳窗猴子已经落坐。罗多多的心怦怦跳,眼睛紧盯着老师。老师没听见罗多多念咒语,一心想找出跳窗而入的大马猴,他断定全班人变猴是闯进来的猴怪作妖。罗多多见老师眼神惊愕,直勾勾的,把教室的犄角旯旮全搜索了一遍,然后像点名似的,挨个同学仔细看,也没发现哪个是跳窗的猴子,因为所有猴子都和大马猴长相一样。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罗多多身上,他记得猴子跳窗的一刹那,罗多多有起立动作。罗多多见老师盯上了他,就故作镇静。想道:好汉做事好汉当吧!祸是我惹下的,可我真的不想影响大家上课啊!还是正儿巴经地坐着吧,等送走了大马猴再向老师检讨。还好,老师见罗多多位子上坐的大马猴和旁边的那位一个样儿,拿不准他是不是罗多多,目光游疑起来……
也是天遂人愿:一只蠓虫在老师的眼前飞。老师抬手驱赶,影子在向里开着的窗户玻璃上一闪,那手一下停在了半空;玻璃里面照见的,也是一只大马猴,那是老师变的。老师傻了,难道大马猴灵魂附体?如果继续追究下去的话,备不住追到自己头上……他把手放下来,绷着脸说道:
“请安静,我们继续上课……同学们画猴子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特征——一双眍喽眼儿,一条尾巴……”
原来这堂美术课是“猴子画法”。同学们想笑,可见老师一脸严肃,没敢笑出声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都是大马猴。既然老师没有发作,大家也都装作没事儿似的,安静地听课。
多多松了一口气。他一面听老师讲课,一面用猴文给大马猴写字条:“对不起,这阵子没去写生,没来得及送水彩。”
大马猴写道:“小马猴闹着跟我要水彩,我心烦,就来找你了。”
多多写道:“这堂美术课你也好好听吧,对指导小马猴画画有帮助。”
大马猴点了点头。
总算下课了,咒语的魔力结束了。老师在玻璃窗前照了照,确认自己不再是猴子以后,急忙挟着教案回了办公室,生怕再变成猴子似的。罗多多心想:千万别去打110啊!
大家把罗多多围起来,问:“罗多多!行啊你!搞什么鬼?”
关键词:绘画;兴趣;培养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动笔画画是一件难事。因为这时的幼儿手部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他们的绘画水平还停留在涂鸦阶段。美术课上总有些幼儿乱涂乱画,有的说:“老师,我不会画,你来帮帮我。”还有些孩子因为画不好、画不像而不敢下笔。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存在下去,那么渐渐地他们就失去了对绘画活动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呢?
一、多重元素的情况分析,消除幼儿绘画障碍
1.外在因素――不敢画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眼里的画画就是拿彩色的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在上幼儿园前,部分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涂鸦的特点,往往不断制止幼儿的乱涂乱画以至于孩子来园后不敢画。例如,我们班孩子在第一次接触幼儿园美术活动“慢慢走”时,许多孩子都坐在那望着我,有的甚至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源于小班幼儿初次接触正规的美术教学,对幼儿园环境不熟悉且胆子比较小,所看所想的经验很有限,往往拿到了纸和笔不知如何画起。对于这些外在因素,需要家长的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涂鸦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励、多表扬孩子,这些工作可以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们共同讨论,也可以在接园时与家长个别交流。
2.自身因素――不想画
在晨间的涂色活动或是班级美术特色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拿着油画棒在画纸上就绕着一个点不停地转圈,不敢大面积地涂色、绘画。这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较小,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加上拿油画棒的方法不对,所以画得非常费力。因此如何正确地握蜡笔,对每位幼儿都很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握笔方法。手指肌肉的发展,手指的灵活度,也影响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就让孩子玩喜欢的橡皮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肌肉,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中表现此物体。
二、多元丰富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1.室内环境创意多
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教室内外的装饰,特别是墙壁的装饰都应注意构思的形象,画面内容,色彩鲜艳协调,具有童趣,从而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小班的孩子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所以在布置主题版面以及区域版面时我就根据这一特点,采用一些鲜艳、明快的颜色进行搭配装饰。例如:五颜六色的花和青青的小草,立体的大树与红艳艳的苹果等,让孩子在与色彩斑斓的墙饰互动中感知、认识色彩。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例如:在色彩和形状方面,凡涉及的内容都会让孩子用小眼睛找一找、看一看,这需要班级环境与活动的紧密配合,让孩子沉浸在多彩的美术环境中。
2.室外环境大探索
孩子长期被圈在教室里,思路难免受局限。经常并适当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除了教室环境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饭后散步时让孩子们说说不同季节中树叶、小草、花等自然界的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千变万化的天空的奇妙色彩,如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从而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精彩纷呈的绘画活动,引发幼儿绘画兴趣
1.生动有趣的美术语言
活动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使幼儿感到绘画是一种很快乐的游戏,并乐意、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情节简单的有关小动物的故事特别有兴趣。于是,我就以讲故事为突破口,根据小班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引导其从无意识涂鸦步入有意识涂鸦。
在练习画直线时,我给孩子们讲故事《老鼠的笼子》,听完故事后,幼儿都很愤慨,决定做出更多的老鼠笼子,关住老鼠,保护庄稼。这样,幼儿带着一份责任感和一颗爱心,认真地去画老鼠笼子。在幼儿作画过程中,当笼子中间缝隙太宽时,我就会说:“缝隙太宽了,老鼠会跑出来的。赶快在中间再装一根铁丝。”当线画斜了,我就会说:“笼子歪了,站不住的,赶快扶正。”练习画圆形时,例如,在美术活动“慢慢走”中,我采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学习画鸡蛋线:小兔、小狗、小猪要盖房子,房子盖的牢固才不会被大灰狼抓走。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引导幼儿画鸡蛋线,小兔的房子没有盖牢固,有一个大缺口,大灰狼从大缺口里进去一下就抓走了小兔;小狗的房子多出了一点,大灰狼从缝隙中钻进去抓走了小狗。小猪的房子盖得最牢固,大灰狼想尽办法都进不了小猪家。就这样在愉悦、轻松的绘画环境中,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绘画的顺序和方法。
故事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他们在画某种东西的时候,不是为自己画,也不是为画而画,而是为了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了帮助别人而画。幼儿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表现,幼儿画得既认真又大胆。
2.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喜欢绘画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然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他们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根据组织形式不同,还可以分集体和个别活动。集体或小组活动,就是全班或其中一个组的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如《小手拓印》这幅大画,就是用每人的手印做成树叶,印成一棵茂盛的大树。孩子们第一次看到通过自己和全班小朋友合作能制出这么美丽的画,无不兴奋地大叫,使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
另外,还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有一种绘画的“饥饿感”。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使幼儿尽情尽兴地“玩”,也在“玩”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大胆的表现能力,提高表现的准确性和速度,还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大胆创新的自由创作,碰撞幼儿艺术火花
教师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自由地创作。如活动“纸盘宝宝”时,首先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面部特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创作。然后在纸盘上添加耳朵,添画眼睛、鼻子、嘴巴等。只要是幼儿能说出的,都可以添画在自己的画面上。活动中使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这样一来,幼儿创新的意识开始得到了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又增加了,兴趣也会随之增加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能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同时为他们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一定的鼓励,多给予幼儿一些爱心和耐心,更多的是多一份责任心,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念芸.特级教师教案集:学前儿童绘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慰宜.特级教师教案集: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江一夫
乡村小道象一张散开的天网,罩住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远近错落的村庄;又象一幅展开的长卷,记录了我的欢乐、迷茫、幸福和念想。
儿时,我喜欢小道的美景和悠长。尤其是春天,桃花开了,菜花开了,野花也开了,红如霞,黄如金,白如云,一簇簇,一片片,一层层,顺着小道溜向天边。这时在小道上漫步,真如乘着筏子游花海,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几个好玩的大哥大叔白天放风筝,装上十几个风铃,放得越高,铃声越响,传得越远,我和小兄弟们沿着小道帮着背绳子,弄得浑身臭汗,可没一个放手;晚上放“阳灯”,先烧几把麦秆,让热气把一人多高的阳灯上糊的纸胀得鼓鼓的,再点燃两只胶鞋底扎在灯底的十字架中间,手一松,阳灯冉冉升起,直至星星之间,随风徐徐飘去。我们爬过垛田,跳过小溪,绕过大河,一路小跑追阳灯,往往要跑好几里路,直到胶鞋底燃尽,阳灯飘落时才能接住。这时大伙儿面面相窥,互相指笑------我跑掉了鞋,你扯破了衣,他划破了皮,还挂了彩呢!
美术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是一项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艺术情操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美术作为一种人文艺术,没有过多的局限性,在学习阶段需要对不同的美术风格进行了解。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加强小学生的民族感情以及对于美术多元化的认识,丰富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和个人情操。
一、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美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小学教师将美术教学看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课程,对美术课程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画画内容的布置。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不能支撑其对美术艺术的理解,因此,对于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不进行讲解,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临摹、效仿,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对于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更是意识淡薄,不予应用。
2、小学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有待改善
大部分小学教学中并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而言掌握语数外是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并没有对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单纯的根据课本内容制定教案,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学生进行画画为主。小学美术教师没有向其他课程教学一样进行创新,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学模式有待改变[2]。
3、小学生对美术课程兴趣不高
小学生尚处于多动时期,对于新鲜事情的好奇心依然很重,由于教师对于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同时,大部分小学生自身没有对美术课程产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工具准备不齐全,上课不认真听美术教师的安排,将画画作为一种娱乐,胡乱涂鸦,导致美术教学的作用在部分小学生身上产生的艺术效果不明显。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方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于民间美术艺术有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欣赏。民间美术资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受到美术教学的普遍欢迎,因此教师要搜集符合小学生性质和接受力的民间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于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形式进行分析,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艺术情感。例如在走进大自然的美术教学中,课本中出现很多自然界中的生物、植物,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民间美术资源,例如皮影戏中动物的形象、剪纸中动物、植物的形象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对民进美术资源与课本画作进行对比研究,让学生感受到同种动植物的不同美术表现形式,提起学生的绘画热情,开发学生思维。
2、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民间美术艺术创作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创作,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主题的设定,但是学生如何进行创作教师不进行干预,在需要帮忙的情况下教师进行指导。例如在美术教学撕画的课程的安排上,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民间的剪纸美术作品,包括动物、人物、字等,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后,使其进行自由创作,可以进行模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民间的美术材料多是木、竹、泥等,在教学中很难运用,但是橡皮泥可以作为泥的替代品应用于美术教学当中。例如在对民间陶瓷、雕刻艺术的美术教学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脱离课本,扩宽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本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对于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也不多,并不能够满足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民间美术资源,例如家中的印花布、陶瓷瓶上的图案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绘画,使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民间美术艺术、感受民间美术艺术。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特殊节日的不同特色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资源,例如元宵节有放花灯的习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美术工具进行花灯的设计;春节中的民间美术资源较多,有剪纸、窗花、中国结等,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先搜集这些东西的民间美术特点,然后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进行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
结束语:
【摘 要】生成性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展现动态生成、饱含生命灵动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成功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是让人期待的!
关键词 动态生成;捕捉;以学定教
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而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生成”、“妙手生花”,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即时作出判断,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使静态的、固定化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演绎出精彩的纷呈的成功课堂。
一、生成,需宽容尊重,用心呵护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呵护学生的每一个创新的萌芽,如果我们习惯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所以,了解、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并贯彻到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那么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就不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一定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如在让学生求36和54,6和12,24和36,18和63四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傅成斌等少数学生做错。在反馈时傅成斌涨红着脸说:“36和54、6和12、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18、6、12,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在求18和63的最大公约数时,我直接把63减去18,结果却错了。”这一番解释,让我突然想到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我说:“成斌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像“辗转相除法”,这也是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我鼓励学生:“如果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案例中如果没有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积极的互相推动,如果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不用宽容的态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在学生的哄笑声中坐下,不仅不会生成“辗转相除法”这一知识点,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会严重的扼杀学生探究意识。
二、生成,需敏锐捕捉,善待意外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特征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和一些橡皮泥搭一个长方体。有些小组搭出了“漂亮”的长方体,但有的小组就是搭不成,这是出乎教师的意料,可他还是对学生说:“大家搭的很认真,还没搭好的,相信大家课后一定能搭得很好,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教师所设想的流程进行,当学生搭的结果出乎教师预先的设计时,只被老师一句“大家搭的很认真,相信课后一定能搭得很好”给搪塞了。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像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流于形式,缺乏生气和乐趣!如果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能敏锐地捕捉到“长方体搭不好”这一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展开这样的教学:为什么有的小组搭不好呢?我们一起找找原因怎么样?学生就会通过“为什么”来分析原因,认识特征,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也使我们的教学能在动态生成中峰回路转,更趋完善。
三、生成,需以学定教,及时调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思维、经验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会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这时,老师应该怎么办?是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既定方针”(教案),还是将学生出现的这种思维状态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顺应着学生的这种思维状态重新调整、组织自己的教学呢?这不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更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学生观和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网上看过一节数学活动课案例:“可能性的大小”,执教者通过“抛硬币”、“摸彩球”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的含义。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师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5个黄球,3个白球,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只有第5组摸球结果不同,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比黄球多了几次!所以他们组“坚决”不同意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二位教师不同教法:
A教师:在解释无效的情况下,有些生气,高声说道:“你看别的小组,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出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少数服从多数。”孩子不再争辩,接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看法。
B教师: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老师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对症下药——以学定教。老师先让孩子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并让不同意见同学反复做实验之后,让事实说话,自己说服自己,最终基本认同了大部分同学的看法。
同样的问题,这两种教法效果大相径庭,处理方法背后蕴涵着教育教学思想,而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教育艺术也会得到磨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仍轩.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唐爱华.课堂可以预约出精彩[N].现代教育报.2004年
除了家和幼儿园以外,幼儿周围的环境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孩子从出生就睁大自己的眼睛,天真地探看周围那些熟悉而又新奇的事物,竖起耳朵聆听着大自然奇妙的声音。他们为生活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而感到自豪。渴望着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了解它的古老和文明;了解它现在的强盛和辉煌,激发出幼儿把北京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二、主题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知道自己出生和生活着的地方是祖国的首都――北京,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游览和交流,感受祖国名胜古迹的壮美。增强做北京人的自豪感,激发把北京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情感。
3.在“逛逛北京城”活动中,通过“看在北京”、“玩在北京”、“北京小吃一条街”、“小戏迷”等活动了解北京,感受到北京的特色。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主题思考网络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活动区设置
六、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活动名称:天安门(综合)
活动目标:
1.知道天安门是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
2.感受天安门的壮美,增强做北京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过天安门的经历。
2.幼儿在天安门的留影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的幼儿照片,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共同欣赏天安门城楼的壮美。
3.请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天安门画出来。
4.作品展示并评价。
活动名称:玩在北京(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北京有很多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
2.知道每个风景名胜的标志性景点。
3.爱家乡,增强做北京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北京风景名胜游玩的照片。
2.每个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收集到的幼儿照片,引发幼儿兴趣。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
2.出示标志性景点的图片(十七孔桥、长廊、白塔、昆明湖……)。
讨论:这些景点都是什么地方的?
你怎么知道的?
知道它们都是标志性景点,是最值得游览的地方。
3.将所有的照片及图片按地点进行分类。
活动名称:文明小游客(社会、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游玩时要做个文明的游客,爱护游览环境。
2.设计文明小游客宣传画。
活动准备:纸笔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讨论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小游客。
2.分组设计文明小游客的宣传画。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并点评。
活动名称:家乡的小吃(社会)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北京有特色的小吃。
2.能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收集的北京小吃的名称。
活动准备: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各种北京小吃。
活动过程:
1.以幼儿收集的北京小吃引出话题,展开讨论。
我们北京除了有很多名胜古迹,还有许多的特产。
你们知道北京有哪些好吃的特产吗?
2.互相交流收集到的特产。
3.品尝北京特产并相互交流。
未来的北京(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能发挥想象大胆作画。
2.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和笔
活动过程:
1.谈话:未来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你想给北京添点什么呢?
未来的车会变成什么样的呢,人们会住在什么地方呢?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大胆作画,对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3.分享及评价作品。
活动名称:设计小吃包装(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包装的作用。
2.能发挥想象设计出特别的包装。
活动准备:北京小吃的包装袋、画笔、纸
活动过程:
1.欣赏北京小吃的包装袋。
2.讨论包装袋的边为什么要设计成锯齿状的。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吃,为其设计包装。
4.展示作品并点评。
美工区活动图片
剪纸:
扎染:
制作脸谱:
泥塑:
七、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一)幼儿对北京有了更多了解
由于我班幼儿年龄较小,在开展“我爱北京”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北京小吃和民间艺术上,一些比较深的内容,我们仅作为了解及欣赏,如:京剧、北京的名胜古迹等。活动结束后,幼儿知道了北京有很多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幼儿能认识十几种北京小吃,对北京的民间艺术十分感兴趣,掌握了剪纸、扎染、绘制脸谱、泥塑的基本方法。
(二)幼儿的美术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爱北京”进行的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特别是美工区开展的北京民间艺术活动,有的幼儿最初连直线都剪不直,到最后能剪出一张张美丽的窗花;从最初只会用泥团圆,到最后能用泥捏成各种小吃;从最初只能给脸谱涂色,到最后能独立设计出各种脸谱,能用水粉对立体脸谱进行涂色。当幼儿把这些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在绘画方面,幼儿的进步非常大,不仅想象力更加丰富了,并且可以将自己所想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色彩的运用上进步更大,从最初色彩单一,到现在色彩丰富,并掌握了两种颜色的渐变涂色方法。
(三)幼儿在活动中十分主动,家长十分配合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得很主动。当我们在美工区做小吃的时候,幼儿常常问:“我们的小吃店什么时候能开张啊?”为了让小吃店早日开张,选择美工区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在剪窗花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男孩也十分感兴趣,其中还有平时比较调皮的几个男孩,他们剪得十分认真。有时不小心剪坏了,他们也不气馁,到我旁边说:“老师,我不小心剪坏了,能再给我一张纸吗?我肯定不会再剪坏了。”还有的幼儿回家了还想着剪纸,常常早晨来园时给我们带来他在家完成的作品。幼儿看着活动室一天天的变化,十分兴奋。
“我爱北京”这一活动的开展非常需要家长合作,如带领幼儿游览北京的风景名胜并留影,为班级提供照片;帮幼儿购买北京小吃并带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与幼儿共同做小吃等等,家长都积极配合。靖靖的妈妈还亲手做了北京小吃――驴打滚,并带来与小朋友分享。
(四)活动中不足的地方
“我爱北京”这一活动已经结束了,我认为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还可以再丰富些,如对北京地理位置的了解,可以让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找找北京。
明洪武年间,作为军事用途的青岩正式兴建,因为地近苗乡,这里最早的用途是为了镇压和监督当地少数名族,但建成后它成了远到川、湘、滇、桂的通衢,往来的商贾都要由此经过。后来,军事价值慢慢减弱,青岩从军事要冲,逐渐发展为繁华的城镇,人丁兴旺、商业繁荣,于是,军事和经济的双重需要,青岩不断发展,成就了这座古镇。
邂逅两“赵”
去青岩那天,因为赶早的缘故,8点多就进入了小镇,顺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因为青岩是依山而建,走着走着就上了小坡。突然间,前面豁然开朗,出现一座雄伟建筑,一看指示牌,才知道,这便是青岩的骄傲大名鼎鼎的赵公专祠。这位赵公,叫赵国澍,是清朝统治年间青岩最有威信的人,他在世只有37岁,却做了几件响当当的大事,一是他27岁时散家财重修青岩城,巩固了贵阳南面的防线,在十年间,他四处剿匪,累立战功,朝廷任命他为贵州团练事务,青岩团务总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石达开六次攻打青岩城也未攻破。清同治二年(1863年)赵国澍奉命攻打民族灯花教在百宜被围,走到当今的乌当区徐家堰的时候力竭而亡。享年37岁,朝廷追封他为太常世卿,赏骑都尉,准世袭。在国史中为他立传。这座雄伟的祠堂便是青岩百姓为感恩他而专门为他修建的。在大门左右两旁写有金汤柱石,金汤象征攻不破的青岩城,固若金汤;柱石表征青岩以文化兴镇,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在正殿内可看到一尊铜像,老百姓会经常来祭拜他,渐渐成了一方保护神。
青岩除了这位赵国澍,还有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赵姓男人。他就是云贵高原上第一位状元:赵以炯。他的故居就坐落在青岩状元街1号,这就是状元府。所谓“府”,其实只是一座残破的小院,内有一排低矮的三楹瓦房外加一间厢房而已。屋里摆放着几件当年的旧家具和有关状元郎的史料。从史料上看,他的政绩实在平庸得无可称道,但他的科考经历很富于传奇色彩:在会试时,他仅名列第297名,但在殿试时,他竟奇迹般地考了第一名,成了新科状元。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年高考前夕,贵阳市的家长们总要带着孩子驱车来此叩拜。平日寂静的小镇顿时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有时竟然路为之塞。看来,只要我们不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同胞就仍旧会这样活见鬼,总希望从这位科场宠儿的身上乞得几分“文运”。
三座牌坊
顺着青岩的主街道明清街由北向南,会经过三座石牌坊。旧时青岩四城门内共有八座牌坊,如今只留下三座,显得十分珍贵。现存的这三座牌坊,都是按“圣旨”而立的,最早的是“赵彩章百寿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赵理伦百寿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相隔四年。“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距“赵彩章百寿坊”修建时间26年。这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项式,高9米5、宽9米,面北背南,属清朝石牌坊建筑风格。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四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竖就一百多年。赵彩章百寿坊,中门上方北面是道光皇帝钦赐的“七叶衍祥”题额,梁柱上是一些栩栩如生的花草浮雕,梁上有五个垫背梯形石墩,正中间是一个空雕龙鳌图,北南两面嵌圣旨:立匾。左右石墩上北面对称阴刻“百岁有一”,南面对称阴刻“升平人瑞”。这座牌坊是为了赵彩章的百岁大寿而建,古时候能活到一百岁的人很少,且又得到皇帝圣旨立匾的确实是凤毛麟角。谁知,四年后古镇又其出了一个百岁老人——赵理伦。这个人就是那位青岩状元的高祖。皇帝照样传来圣旨:立匾。于是有了赵理伦百寿坊。同样锡“七叶衍祥”、“升平人瑞”题额。由此可见,赵家在朝廷的影响之大。此牌坊的造型较赵彩章坊豪华多了:牌坊正中横梁上有“二龙抢宝”空雕,横匾上下两方垫石为空雕双百果栏,上方有梯形垫背石墩五个,正中为空雕“龙鳌图”,里嵌圣旨:立匾(与彩章坊一样)。左右四个石墩是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中国神话人物浮雕。石墩阿坝顶为“双含贝空栏”状,整个石坊有不少棱形图案和“双鳌图案”空雕。百果、鳌均代表长寿老人,双即两长寿老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四对护柱下山狮,与全国各地狮子造型截然不同。各地狮子或蹲或卧,此处的狮子却头朝下脚向上,公狮压宝、母狮抱崽。实属罕见。和这两座牌坊不同的是,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表彰的不是百岁老人而是一对婆媳,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四柱均有抱鼓护柱,正中横梁上有精致的“二龙抢宝”空雕。匾额上方梁柱有浮雕“荷花图”,意出污泥而不染。垫背石正中空雕“五龙图”中嵌“圣旨”立匾。左右四礅南北两面配有浮雕花瓶图案。整座石坊有数幅古书、花瓶图案,想来婆媳俩也是读书之人。石坊顶呈“双鳌卧背含寿”状。牌坊有楹联五副。其中,北面一副楹联是:
节孝萃一门,母仪足式,妇道能完,念兹京室微星,继继绳绳,尚为黔疆扶正气。
丝纶褒两世,花诰重擎,龙岗再表,荷到天朝旷典,轰轰烈烈,长于宝 吐祥光。
这幅楹联说的就是这对婆媳的故事:周朝忠之妻王氏和儿媳刘氏。王氏含茹苦拉扯儿子,儿媳刘氏刘氏17岁定亲,尚未过门丈夫就去世了,于是她就为“丈夫”守节到90多岁,这期间还将婆婆伺候到耄耋之年,且为周家抚养子孙,教育成长传为佳话。节和孝萃于一门,博得皇帝一喜嘉奖婆媳两世,被赞为“为黔疆扶正气”。
这座牌坊前,如今满是合影的人群,旁边还有各种影视服装供出租照相,只是,现在的人很少去探究它其中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些代价、心酸与忠贞,无意中成了今日青岩的点点惆怅。
宗教博物馆
在青岩走街窜巷,总会发现一些宗教场所。据说青岩历史上就是个宗教发达的地方,切宗教种类丰富,小小一镇,竟然云集着佛家的慈云寺、寿佛寺、迎祥寺,道家的万寿宫(江西会馆),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儒家的文昌阁,还有兵家的个人崇拜场所孙膑庙,川人的信仰崇拜川祖庙……俨然一座宗教博物馆。这些宗教,数百年来在青岩和谐共生,才得以保存下如今众多的宗教遗迹。虽然,这里曾发生过反对天主教传教士的著名历史事件“青岩教案”,但今天天主教堂依然安坐,所有的教内活动开展的依旧红火,闲逛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位卖菜的老伯闲暇之余居然在看《圣经》,看了百年前那些西方传教士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拨动心弦的背街
前段时间,有张青岩的相片在微博上疯传,相片所拍摄的地点就在青岩的背街。背街,其实是青岩镇中心的一条巷子,可能是因为在中心却不好找,所以才叫背街的吧。这条街道的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街边都是层层的白色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和许多旅人一样,第一次见到背街,就被它所吸引,才明白为什么一张照片可以在微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这里就是会不经意间拨动人的心弦,让人遐想联翩。在这条蜿蜒的小道上,你似乎可以想起所有关于浪漫的情景和元素,总会遐想在这条窄巷里会和某位姑娘不期而遇;总会在白墙上的野草中联想到各种小清新的元素;如果下雨,它又像极了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总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在巷子里来来回回,碰到许多拍照的小情侣,他们大多小清新的装扮,想必也是提前领会了背街的精髓。背街很静,安静得你不敢大声说话,也不知道几百年前,它到底什么样?是否也是个充满了情愫的地方呢?是否又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呢?看到很多人进来,也和我一样许久不想离去,这其中除了心弦被拨动,被拨动的还有味觉,因为古镇最有名的田园餐馆古道遗风就坐落到巷子中段,这家餐馆可是青岩的老字号,囊括了青岩所有的美食:鸡辣角、清明粑、青岩猪蹄、鸭脚板、杨梅汤、豆腐果……冲着名号,忍不住到里面吃了晚饭,点了几乎所有的青岩特色,只觉得比中午在其它地方吃的可口,仔细想想,背街应该为这的食物加分不少吧!
夜归青岩
因为在背街吃晚饭,又喝了几杯当地的桂花米酒,所以八点多才动身前往南门外的客栈休息。踏上夜归之路,发现青岩在八点钟竟已经安静下来,有些店铺已经关门,开着的也已经开始收拾准备打烊。住家门口,有老人在绣花,牌坊下面坐着聊天的人群,有只花猫慵懒的躺在城门前的路中间,一点不顾及旁人的脚步和目光。如果说白天的青岩还有游客的喧嚣的话,这时的青岩才真正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这是真实的青岩生活青岩节奏,它没有丽江大理的喧嚣嘈杂,只有最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你所要做的,就是跟着它一起安静下来,也完全可以融入到青岩居民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听他们给你讲更多的青岩故事。如果有心,也可以像我一样端瓶啤酒爬山定广门的城墙(南城门),听城门外传来的阵阵蛙鸣,闻一闻田地里传来的稻香,看着古驿道发发小呆,虽在城墙眼前却没有金戈铁马的情景,有的只有这古镇珍贵的自然和生活。
TIPS
交通:
贵阳城区可在河滨公园乘坐210路公交(3元/人),终点站便是青岩古镇。也可在花溪区合群路乘坐93路公交(2元/人)直达青岩。从贵阳城区乘出租到花溪区一般20元/人,如要直接到青岩需另外议价。
门票:
青岩古镇门票34元(通票)包含了所有景点,可以在镇门口入口处购买。不想购买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某一景点门票。如果不想去任何景点,可以不用购买门票。
住宿:
青岩的住宿相对偏少,主要住宿地有:西街村的青年宿营地、南门外的青岩山庄、古镇内的古道客栈、东门外的东门旅社。价格均在40—100元之间。
美食:
到青岩必须品尝的美食包括:鸡辣角、清明粑、青岩猪蹄、鸭脚板、杨梅汤、豆腐果、玫瑰糖、桂花米酒、冰粉、老腊肉、赵司贡茶。其中餐馆以文章内提到的古道遗风最为有名,而青岩猪蹄以王万妈卤猪脚的最为著名。最正宗的玫瑰糖是黄老伯玫瑰糖、黄家玫瑰糖、王胖子玫瑰糖。赵司贡茶是青岩特有的历史名茶,在镇上的茶馆都可以喝到,但专卖店目前只有一家。
纪念品:
在状元府对面有一座贵州非物质文化的展览场所,可以买到著名的国家非物质遗产贵州苗绣,另外这里还销售贵州黄平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千年玩具——泥叫叫,值得当作纪念品购买回家。
昆明航空航班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难点: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最能体现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画面绘画艺术的个性化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等。
学生:寓言、神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角色表演(狐狸和乌鸦)
师:你知道这什么故事吗?选自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伊索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为我们熟悉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配画上插图。(揭题)
二.新授
1.欣赏壁画、石画(出示古老的石画)
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二千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都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什么是神话?说一说你熟悉的神话故事。
神话:通过对各色神话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沉香救母》《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3.什么是寓言?说一说你熟悉的寓言故事。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
寓言:通过简洁幽默的小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揠苗助长》《班门弄斧》《疑人偷斧》《杯弓蛇影》……。)
4.看图区分寓言和神话,进一步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5.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看图猜故事)
师:你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创作的要素)
生1:
我是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特点看出来的
师:(板书:主人公的特点)
生2:还要看故事的主要情节与场景
师:(板书:情节与场景)对啊,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非常重要的故事情节,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特点,就会很容易的表现这个故事了。
师:比如说揠苗助长,我们应该抓住哪个故事情节
生:农夫乐呵呵的正在往上拔禾苗。
师:狐假虎威呢?
生:……
三.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合作与互助
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寓言和神话呢?现在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在讨论之前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首先来选择一个故事,再来分工合作,看看故事适合哪种方法来表现。
生:(讨论)
2.学生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说说?
生1:我们组每三个人又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画一幅画。
生2:我们几个商量了,XX、XX和XX画背景。XX、XX和XX主要人物,最后我们几个一起来表演。
师:你们组太有创意了,让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还有哪个组想汇报一下?
生3:我们想用彩泥来表现《
》。
生4:我们组想画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一共画4幅连续的画。
师:那能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们要抓住那四个主要的情节画呢?
生4:第一幅是起跑的时候、第二幅是兔子跑在乌龟的前面、第三幅是兔子睡着了,乌龟超过了它、第四幅兔子在奋力的追赶,而乌龟却取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师:看来你们所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那老师就期待着你们的作品了。
3.学生分小组创作
五.表演与展示
快乐评价
1.欣赏学生作品
师:(完成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欣赏各小组作品,说出你最欣赏的作品,在选择一幅说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生:……
2.第二小组运用做好道具,上台表演。
生:(表演)
师:同学们,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一次送给第()小组。
同学们,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神话让我们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寓言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道理,那么老师也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一比一天过得更美好。
六.拓展与延生
激发兴趣
1.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的故事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2.自行设计主人公,自编自演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
寓言和神话(造型大胆夸张)
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1.确定主题分解内容
我们经过充分的讨论,把主题定位于“我们的农田”。因为我们新幼儿园后面是一大片原始的农田,景色宜人,况且现在正直春季耕种的好时节,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开展活动是个不错的契机。然后,我们把主题内容进行了分块::播撒汗水的农作物、田间的动物朋友、辛勤耕作的农民、丰富美味的蔬果。―这四块内容分别分给了四个班级。
2.精心选材鼓励原创
四个班级的老师们非常用心,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在网络上、主题教材上、幼教杂志上、听课记录中寻找适合的各种活动,把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进行整合,并结合本年龄段、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修改、存档。例如:传统的古诗教学活动《锄禾》经过老师们的精心策划,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枯燥的活动马上就活起来了!又如:结合班级种植区有西红柿,我们把社会活动“观察西红柿”加入了许多亲自动手的成分,让孩子们在做做、说说、看看的同时增长了对西红柿的感性认识。总之,我们在选择、设计活动的时候,尽量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孩子有充分体验的机会;另外,鼓励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1~2篇原创的教案,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独立设计、撰写教学方案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每周计划多项整合
四个班级的教师分别根据“播撒汗水的农作物、田间的动物朋友、辛勤耕作的农民、丰富美味的蔬果”这四周的小主题做了详细的周计划,具体形式我们参照了目前正在使用的主题用书,其中包括主题目标、主要活动内容及涉及到的领域、环境创设(包括主题墙、活动区、公共走廊)、家长配合等方面。
4.家园合作材料收集
根据总体计划和各班的小主题安排,接下来就是要收集各种各样的物品为主题教学活动服务。各班都张贴了关于主题活动的介绍,动员家长和小朋友利用我们当地的乡土特色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如稻草、苍耳、玉米棒、渔网、草帽、时令蔬果、盆栽植物、相关图片、图书等。物品越来越丰富,活动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厚了。孩子们对于这些收集到的物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总喜欢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摸一摸、看一看,讨论起来:这是南瓜怎么这么大呀?丝瓜会爬到三楼去吗?苍耳为什么是刺刺的,它和小刺猬是朋友吗?―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提出的。
5.环境创设气氛渲染
主题活动慢慢地走向正轨了,与此同时,环境创设也显得尤为重要。让环境与幼儿形成对话,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小主人,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将其落到实处。
四个班级的教师和小朋友都动起来了―中二班收集到了小朋友折叠的小蝌蚪、蓝色的塑料袋、废旧的卷筒纸心、稻草、旧报纸、挂历纸、纽扣等物品,将这些材料巧利用,布置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主题墙“田间的动物朋友”。瞧,他们用蓝色塑料袋做成了飘动的水草,用卷筒纸心和稻草配合起来给牛做了围栏,用报纸和挂历纸做成了立体的鹅卵石;中四班把“丰富美味的蔬果”细致地划分为“农夫果园”、“五彩瓜地”、“阳光菜园”几个内容,用报纸制作了果树的树干和树枝、用五彩的画笔绘出了神奇的西瓜和苹果、用橡皮泥罐里面的模子拼贴成了美丽的花朵、用丝带弯弯绕绕做成了瓜地的围栏,多么好的创意、多么巧的构息!路过的家长和小朋友都会驻足观看―这么漂亮的墙面,真的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吗?是的!不用怀疑,孩子们有着很大的潜质,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发现,奇迹就在眼前。
一楼大厅入口处有空白,正好可以用我们的主题内容来进行填充:我们把椭圆形的主题板用向日葵花围绕起来,中间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四周教学活动的主题及主要的活动名称,旁边的镜子上贴了主题说明,让人一目了然。
我们的体会是:
1.主题学习互动体验
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了,每次活动都尽可能地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加,尤其是操作性较强的社会劳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与。但由于场地、时间、材料有一定的限制不宜进行集体活动,所以我们把这类活动设计成了区域自选,让孩子们轮流享用。这样一来,取得的效果更加好。例如,
“有趣的稻草”: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搭建好玩的稻草人。孩子们用三根稻草练习编辫子、制作稻草船,漂浮于水面,,可玩“沉浮游戏”。“好吃的玉米”:供幼儿自由品尝。以玉米粒为材料,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排列组合、共同创编玉米棒棒操;“刺刺的苍耳”:苍耳拼扎画。用水粉为苍耳涂色。
2.春意盎然农田踏青
在我们策划的一次“春意盎然、农田踏青”的集体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一捆捆稻草、一株株野花、一块块泥土、一棵棵小葱,都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热情。尽管刚刚下雨过的泥土有些湿滑,但这些又怎能阻挡住孩子们想亲自探险的迫切心情呢?他们结伴而行,兴冲;中地走进田垄,闻着泥土的芳香,用采集袋收集了树叶、野草、野花、稻草、干湿不同的泥土等等。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显得那样的意犹未尽。为此,我又组织了两次谈话活动,主题为“未来的农田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没想到孩子们对于农田还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基于此,我们又生成了绘画、拼搭《未来的农田》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