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100-08

Abstract: he international sport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10 years,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port on the history until now all over the world. his study analyzed the documents conserved in portdiscus to make clear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tudy found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appeared at the end of 1800s, subsequently it went to low ebb during 1900 to 1929, and until 1930 to 1959 there was a growth momentum. Benefit of the primary researches, the no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was reported at the end of 1960s, consequently the North American researchers led to construct the new discipline during 1970 to 1989, which is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p to now; however, its development momentum stopped during 1990s, although there were more related publications, there was little research from the discipline's perspective. port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are the major part of sport psych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there is still little publication that discusses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what's more, the North American researchers have been ignoring the discipline issues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instead, the recent publications are mainly from European and Chinese researchers.

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通常将美国学者Norman riplett于1898年发表在《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上的硕士学位论文《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e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看做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诞生的标志(如邱卓英和邱宜均,1995;Jowett和Lavallee,2007;王进,2013等),如此算来,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如何,目前无法查阅到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8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Carron,1980;Cratty,1981;黄金柱,1985;Iso-Ahola和atfield,1986;Russell,1993;agger和Chatzisarantis,2005;Jowett和Lavallee,2007;王进,2013)中介绍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知识,依托国际体育科学文献数据库portdiscus中储存的相关信息,详细考证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科学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期

人们思考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能够顾及彼此的时代,但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直到19世纪末期才出现(Kassin,Fein和Markus,2011)。当时欧美国家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职业体育和体育传媒的进步,以及现代夏季奥运会的复兴,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常有运动员、教师、记者、医生在报刊上撰文予以评论(King、Raymond和imon-homas,1995),因此19世纪末期应该产生了一些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评论和学术论文,但受制于文献储存和检索技术,现在很难查阅那些文献(Green和Benjamin,2009),所以那个时代的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情况暂时难以深度考察。

从目前可以查阅的文献信息来看,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riplett(1898)发现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单独骑行与比赛时的成绩差异,然后实施了一项实验室试验,得出竞争和他人在场会影响参赛者成绩的结论。portdiscus中还储藏着另外3项公开报道于19世纪末期的研究:1)issié(1894)观察一名法国自行车运动员,发现他比赛成绩比训练成绩好,认为与他人竞争有助于提高骑行成绩;2)antayana(1894)分析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3)Mosso(1897)在1894年7月组织10名意大利山地军人登上Monte Rosa山,11日到19日他们住在4560米的临时营地,期间进行体能测试。他发现爬山过程中领头的人会比后面的人更快的感到疲劳,引体向上测试中士兵们会自发产生一种互相竞争的态势,导致重复次数不可思议的超过力竭上限。

尽管当时的研究者们并没有故意创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或开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观意愿,但从历史的视角看,这4篇论文开创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先河,特别是riplett(1898)的研究,经过Allport(1924)介绍(pp.261-262,280),让后来的一些学者意识到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存在(如Kenyon,1970;Martens,1970;Richardson,1972)。

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19世纪末期出现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星星之火并没有顺势在20世纪初燎原,尽管当时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良好发展势头从理论上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创造了发展环境,但portdiscus收录1900年至1929年间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文献只有7份(分别是:Patrick(1903)认为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减轻心理紧张;Wallace(1908)分析了大学体育对道德的影响;ehe(1910)提出可以通过体育教育实施道德教育;mith(1914)论述了体育活动的道德价值;argent(1915)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女性自信心;lither(1917)分析了教职工对学校体育的态度;ilcox(1919)介绍了体育运动中的礼节),但这些研究均源自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分析。提示,19世纪末期出现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议题和技术,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时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思想尚未形成。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议题范畴和研究技术取得明显发展。首先,仅30年代10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达到19篇,是20世纪前30年总量的2.71倍(见图1)。

研究技术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进步。以人格研究为例,Ragsdale(1932)推断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的依据是他们的入学申请材料中自己陈述的兴趣、理想和社会经历,高中班主任或老师对其性格和能力的评价,以及大学班主任对其评分和评价,而Blanchard(1936)编制了行为频率等级量表(Behavior Frequency Rating cale)用来测量体育课学生的人格,随后的研究者采用心理学家研制的通用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测评体育专业大学生(Mochel,1949)和运动员(Booth,1957)的人格。

综合考量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体育社会心理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看作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们还没有赋予它“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但已经在有意的开展相关研究。

3体育社会心理学理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50年代末期形成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思潮在60年代正逢后现代社会心[LL]理学的崛起(王小章和周晓虹,1994)和运动心理学的创建(McCullagh,1995),这可能鼓励了研究者们从学科视角看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

1968年,美国人Gerald Kenyon在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报告论文《ocial Psychology of port and Play》,根据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应该关注小团体、社会化、态度、社会改变、社会影响、顺从、沟通、攻击等问题,并且发现第1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已经报道了一些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Kenyon和Grogg(1970)编辑的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论文集第2章第2部分的标题是“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activity”(pp.331-427),包含人际关系、领导、自我、性别地位、态度、成就动机等12篇论文。这提示:1)当时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尚不成熟,但以Kenyon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已经意识这个新研究领域的存在;2)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成熟支持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理念的诞生,因为Kenyon的学术观念萌生于社会心理学,而取材于运动心理学,并通过运动心理学的学术会议予以传播。

为什么体育社会心理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回顾当时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态势,可以发现“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首先,portdiscus中收录1960-1969年间的体育社会心理学论文129篇,10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之前的总和,而且数量增长的趋势明显(见图2);其次,研究范围明显扩大,与之前的研究主题相比(见表1和表2),20世纪60年代讨论的议题有41个,大约是之前研究范围的4倍。

4迄今最积极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工作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伊始,Rainer Martens(1970)在《Quest》上撰文《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ies》再次综合论述体育社会心理学,以及oward Richardson(1972)在《Contemporary Education》上发表《A New Discipline: he ocial Psychology of port》首次明确从学科角度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由此掀开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序幕。这段有史以来最积极的学科建设工作持续到80年代,迄今10部体育社会心理学著作中的5部(Martens,1975;Carron,1980;Cratty,1981;黄金柱,1985;Iso-Ahola和atfield,1986),以及7篇从学科角度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论文中的3篇(Martens,1970;Richardson,1972;Foon,1987)出版于这段时间。此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如Bouet,1970;McIntyre,1971;Valentinova,1971;Jones,1971;Duthie,1972;Ball,1973;Lenk和Lueschen,1974;Petrie,1975;Lenk和Lueschen,1976;Prenner,1976;endry,1976;Roberts,1978;Reis和Jelsma,1978;Mann和Pearce,1978;Chorbajian,1978)开始整体性地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领域中的问题。与此同时,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幅增加,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rt Psychology》一家期刊在1970-1989年间就发表了203篇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的论文。

80年代的学科建设工作更加蓬勃,来自全球多个国家(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的学者通过学术期刊(如Inglis,1980;Parlebas,1985;Ingram,1985;刘慎年,1986;Gauvin,1986;Bertels和Van-Rensbergen,1987),学术会议(rent和Adrian,1985),书籍章节(Frey,1986;Rees,1988)和4部著作介绍体育社会心理学知识。

这个时期,部分美国高校还开设了体育社会心理学课程,例如Martens利用自己编写的教科书《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y》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面向体育专业研究生开设体育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Gould教授也采用Martes编写的教材给博士生开设《ocial Psychology of port》课程(Jowett和Lavallee,2007)。

由此可见,当时研究者们积极开展的相关工作,包含着试图将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学科的愿望,但是研究者们并没有提出独立的、明显区别于社会心理学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向体育领域移植社会心理学知识。

5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热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降

尽管“sport social psychology”(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科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心理学还没有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出来,但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主流运动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苏庆富,2005),不过研究者们专注于具体议题的研究,并不考虑选题的学科属性,所以这个时期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呈现出“重具体问[JP2]题研究,轻学科理论构建”的特征,例如《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port》《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he sport psychologist》《Quest》和《Applied sport psychology》等8种期刊在90年表了624篇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是学科建设的热度却明显下降,因为这个时期只有2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出版(Russell,1993;季浏和朱学雷,1996),只有Brawley和Martin(1995)、邱卓刚和邱宜均(1997)从学科角度讨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即使整体性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问题的论文也只有9篇(Connelly和Rotella,1991;Feltz,1992;Yaron和Jim,1992;Rose和Jevne,1993;Brawley,1993a、1993b;Ebbeck和Becker,1994;Perna、Zaichkowsky和Bocknek,1996;Williamsab和 Andersen,1998)。

[JP2]此外,体育社会心理学开始面临着体育社会学(如abo ,1993;Leonard,1998),体育教育学(如Carron,1994;Papaioannou和Goudas,1999)和运动心理学(如Biddle,1993;lepicka ,1995;utzler和herrill,1999)的瓜分,相关著作都收纳了部分体育社会心理学内容,却不赋予它们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621世纪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研究者主要来自欧洲和中国

一边是日渐丰富的研究成果,一边是开始没落的学科地位。这种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格局延续至今,例如仅仅2014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rt Psychology》《Psychology of port and Exercise》《Journal of 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Applied port Psychology》和《he port Psychologist》等5种主要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发表的225篇论文中就有122篇涉及体育社会心理学问题(见表3),而且主流运动心理学教科书(如Cox,2011;张力为和任未多,2000;季浏、张力为和姚家新,2007)都会包含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的主角(如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报道心理健康论文66篇、社会心理论文50篇、动机论文29篇(张力为,2010)),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态度并不积极,例如2000年至2014年只有agger和Chatzisarantis(2005)、Jowett和Lavallee(2007)和王进(2013)等3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出版;11种主流国际期刊(除了前文所述8种期刊,还包括《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和《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中只有Vernacchia、McGuire和Reardon等(2000)、Kranea、Barberb和McClungc等(2002)、Lewis、Forsyth和Pinto等(2006)、Podlog和Eklund(2007)、Karelis、Fontaine和Messier等(2008)、Opdenacker、Bourdeaudhuij和Auweele等(2009)、Petrie、Greenleaf和Reel等(2009)、Anderson、Petrie和Neumann(2011)等8篇论文继续整体性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只有Gill(2009)从学科层面讨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可见,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整体性被忽视了(Morris,2013),从学科角度看待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不难理解第13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包括4个部分:运动和锻炼心理、运动技能与学习、研究方法学和特殊问题(张力为,2013),其中有许多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却未能促成一次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题讨论。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在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故乡――北美,自Russell(1993)之后就没有出版新的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且他们的学术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自己是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解决体育领域中的问题,所以他们已经不认为自己在开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而是在做体育管理学研究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Russell(1993)、Brawley和Martin(1995)和Gill(2009),就没有其他北美学者从学科角度正式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但欧洲和中国学者逐渐成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出版了5部著作中的4部,而且中国学者王进(2006,2007a,2007b,2007c,2007d),苏庆富等人(2004,2005,2006,2012),游茂林和石岩(2015)正致力于解决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

7小结

7.1portdiscus中储存的文献显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在19世纪末期出现,目前可以查阅的4项研究讨论了体育领域中的社会促进效应和动机问题,采用了观察、试验和精神分析等研究方法。

7.220世纪前30年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处于低潮,直到30年代才开始兴起,在数量、研究范围和深度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得益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所创造的学术环境,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Kenyon正式提出,继而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出现了由北美学者主导的迄今为止最积极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工作。

7.3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研究报告也很少,至今国际运动心理学界习惯将体育社会心理学称作“social psychology of/in sport”而不是“sport social psychology”, 可见研究者们还深受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束缚,目前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在大部分研究者的学术观念中可能称作“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更为贴切。

7.4除了Russell(1993)、Brawley和Martin(1995)和Gill(2009),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没有其他北美学者从学科角度正式的讨论过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形之下,欧洲和中国学者出版了4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且中国学者正积极讨论学科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这提示:欧洲和中国学者成为从学科层面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主力军。

7.5大量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体育社会心理学获得学科地位不存在知识基础障碍,但提出“sport social psychology”的概念尚待凝练出体育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所面临的这个困难,运动心理学也曾遇到,第1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是“Psychology of port”、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是“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port”,但是运动心理学的名称早已改成“port Psychology”。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需要合理看待社会心理学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关系,尽快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本位知识体系构建出来,呈现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特质。

参考文献:

[1]ALLPOR F.ocial psychology[M].Boston: 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24.

[2]BIDDLE .Attribution research and sport psychology[A].INGER R.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M].New York:Macmillan, 1993.

[3]Blanchard B.A Behaviour Frequency Rating 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ituation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36,7(2):56-66.

[4]Booth E.Personality raits of Athletes as Measured by the MMPI.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7,29(2):127-138.

[5]CARRON A.ocial psychology aspects[A].ZEIGLER E.Physical education and kinesiology in North America: professional & scholary foundations[M].Champaign: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6]CLARK J.port Psychology ource.h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30,230(1):60-61.

[7]COX R.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7th)[M].New York:he McGraw-ill Companies ,2011.

[8]COX R.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张力为,张禹,牛曼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CRAIG .ports Interests and Attitudes of tudents Enrolled in the ervice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39,10(2):143-149.

[10]CRAY B. ocial Psychology in Athletics[M].Upper addle River:Prentice all,1981.

[11]DORO G.A portmozgalom Farsadalmi Lelektana.estneveles,1932,5(8-10):607-668.

[12][JP3]GAE G.he Effect of an Audience Upon Performance. Editorial Comment Upon the Effect of an Audience.h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ocial Psychology,1924,18(4):334-342.

[13]GREEN C,BENJAMIN L.Psychology Gets in the Game port, Mind, and Behavior, 1880-1960[M].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9.

[14]GRIFFI C.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 to athletic competition.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925,30(4):193C199.

[15]UZLER Y,ERRILL C.Disability, physical activity,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empowerment: a life-span perspective[A].LIDOR R,BAR-ELI M.port psychology: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M].Morgantown:W.Va., Fitness Information echnology, 1999.

[16]Isenberger W.elf-Attitudes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tudents and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eacher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9,30(1):44-53.

[17]JOWE , LAVALLEE D.ocial Psychology in port[M]. Champaign:uman Kinetics,2007.

[18]KAIN ,FEIN ,& MARKU .ocial psychology(8th)[M].Belmont: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2011.

[19]KENYON G.,GROGG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sport: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M].Illinois:he Athletic Institute,1970.

[20]KENYON G.Address: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A].KENYON G.,GROGG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sport: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M].Illinois:he Athletic Institute,1970.

[21]KING D, RAYMOND B, & IMON-OMA J.istory of port Psychology in Cultural Magazines of the Victorian Era.he port Psychologist,1995,9(3):376-390.

[22]KRUGLANKI A,ROEBE W.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13.

[23]LENPARD W.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5th)[M].Boston:Allyn & Bacon, 1998.

[24]MAREN R.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y[M].New York:arper & Row,1975.

[25]MAREN R.A ocial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Quest,1970,14(1):8-17.

[26]MCAFEE R.portsmanship Attitudes of ixth, eventh, and Eighth Grade Boys.Research Quarterly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5,26(1):120.

[27]MCCULLAG P.port psychology: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he port Psychologist,1995,9(9):363-365.

[28]Mochel M.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s a factor in the selection and guid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outhern California,1949.

[29]王进.当代体育社会心理探索――从理论到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0]MOO A.La fisiologia dell'uomo sulle Alpi[EB/OL].https:///stream/fisiologiadelluo00moss#page/n13/mode/2up,2013-10-28.

[31]NEILL J.PYCOLOGY 305 / 305G ocial Psychology[EB/OL].http:///305/lectures/istory.pdf,2014-10-26.

[32]PAPAIOANNOU A, GOUDA M. Psychology for physical educators[M].Champaign:uman Kinetics, 1999.

[33]PARICK G.he Psychology of Football.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03,14(3/4):104-117.

[34]RAGDALE C.Personality raits of College Maj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32,3(2):243-248.

[35]RICARDON .A new discipline: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Contemporary Education,1972,44(1):24-25.

[36]ABO D.Psychosocial impacts of athletic participation on American women: facts and fables[A].EIZEN D. por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 anthology(4th)[M].New York:t. Martin's Press, 1993.

[37]ANAYANA G.Philosophy on the Bleachers. arvard Monthly,1894(18):181-190.

[38]ARGEN D.Interest in 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Phase of Women's Development.Mind & Body,1915,22(12):830-833.

[39]EE D.L[KG-*2]'[KG-*3]education morale par l[KG-*2]'[KG-*3]education physique: psychologie, pedagogie[M].oissons: Imp G. Nougarede,1910.

[40]ILCOX .Manners in sport.chool,1919,8(1):47-51.

[41]LEPICKA P.Psychology of the sport spectator[A].BIDDLE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exercise and sport psychology[M].Champaign:uman Kinetic Publishers, 1995.

[42]LIER E.he attitude of the staff toward school sports[C].oronto: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Ontario Educational Association,1917.

[43]MI F.he ethical value of play[C].oronto: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Ontario Educational Association,1914.

[44]IIE P. Psychologie de I'entrainement intensif.Revue cientifique,1894,31(4):481-493.

[45]RIPLE N.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898,9(4):507-533.

[46]VAUGANA G, GUERINB B.A neglected innovator in sports psychology: Norman riplett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competitive performance.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istory of port,1997,14(2): 82-99.

[47]WALLACE C.Moral influence of college life and training.outh Atlantic Quarterly,1908,7(1):75-82.

[48]WIEMORE I.he influence of competition on performance: An experimental study.h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ocial Psychology,1924,19(3):236-253.

[49]季浏,张力为,姚家新.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0]邱卓英,邱宜均.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主要问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9(1):17-22.

[51]沙莲香.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思考.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1-16.

[52]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09-111.

[53]苏庆富,李艳翎,杨维琴.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及态势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35-337.

[54]苏庆富,李艳翎.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视域解读学科三要素.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5.

[55]苏庆富,阮利民.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结构性要素――研究对象的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6):53-56.

[56]王进.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什么?.体育科学,2006,26(9):96.

[57]王进.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运动角色研究.体育科学,2007,27(3):封3.

[58]王进.“逆理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体育科学,2007,27(5):封3.

[59]王进.“符号交互作用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7):96.

[60]王进.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8):96.

[61]王进.当代体育社会心理探索――从理论到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2]王小章,周晓虹.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对美国和欧洲的考察.杭州大学学报,1994,24(1):97-103.

[63][JP3]游茂林,石岩.什么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基于20名中、外运动心理学家学术经验的考量.体育科学,2015,35(2):73-80.

[6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启发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0日

作为我国主干课程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非常重要。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即集中时段实行课堂上课,学期结束对主干课程进行考试,期末考试结束后该课程的学习也宣告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称为快餐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适合学院的便捷管理也方便教师集中授课及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是集操作和实验于一体的,以这种方式教学是否违背教学规律?笔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我国本科、专科社会心理学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特性和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仅根据教学进度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以本土化的思维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满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可操作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研究,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和知识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可以对现行社会心理学教学时间制度进行改革,将教学时间分段利用,把整个课程教学时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讲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重点讲授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主要流派的理论成果;指明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见解和看法,最后拟定第二时段学生进行可操作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的题目;第二时段为学生可操作实验阶段。在该时间段,学生就自己选定的题目展开较充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提交给教师;第三时段为课堂讨论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简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教师互动,开展辩论。在辩论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授课教师再做中肯的点评,指出研究报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对研究成绩优异或有发展潜力的学生,鼓励进行后续研究,并可以此为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通过课堂采取的相关创新措施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具体的可以由任课教师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视班级人数情况来定),每个小组8个人,然后任课教师再讲基础知识和理论划分出单元布置到各个小组作为教学任务。各组员接到教学任务后开始深入学习,相互探讨,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合作和集体备课的方式写出高质量教案,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单元内容,回答同学们的提问。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加强各个小组的成员间形成彼此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气氛。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全班产生浓厚的研究型学习的局面。

2、启发性教学:强化认知训练。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教学并非否定了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第一时段运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是很必要的。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因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主要以不同形式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探索新知真识的认知方法训练就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因此启发性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认知训练可以分为基本认知训练和创新认知训练。

基本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逻辑和思维法则,学会合乎逻辑,进而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师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提炼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正式辩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充分掌握把握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思维运行特点,辩论结束后做深刻点评。这种基本任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鉴别诸如武断、仅从个人偏见出发或仅从最后结论出发等常识性错误。向学生阐明思考与研究问题只能从事实出发,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出发点的原理,使学生明白收集支撑观点或主张之事实材料的重要性。

创新认知训练要求学生对现有的课题进行创新,这对于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任课教师可以用如何去创新现有课题的示范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新课题的方法和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认知训练是比较复杂的课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研究学术界各个思想大师、重大发现、发明及各种知识、理论等作为基础,并总结、提炼、创新这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思维和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或让学生直接参与进来。尽管向学生展示这些发生在他人头脑中的具有内隐性的创新认知过程及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教师不是不能做到的。如果有抱负的教师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地不懈探索,奋力在新知真识获取上、在新思想新理论的建构上大有作为,那么,把其自己创新认知过程向学生示范出来就是难能可贵的。

二、结语

以上分析论述的教学原则和各种具体方法并非是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关联、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因此,社会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和适时的调整,努力使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浅析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而且适用于高校的许多课程,希望笔者的探索对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7.

第3篇

关键词: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03-02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引用外文原版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动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教材的选用既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版教材由于内容更新快、知识呈现形式丰富生动、语言地道等原因逐渐成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首选。

我国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较晚,但是心理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却日益彰显,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人才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心理学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多是反映国外研究成果的内容,社会心理学更是如此。相对于国内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说教性强等特点,选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选取社会心理学作为试点开展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定经验。

一、教材选择

教材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高质量教材的选择更是关系到双语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1]。我校社会心理学开课所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Social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主编,在美国有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学系都采用这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材。这本教材已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其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是其精华所在。同时,它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插话以及崇尚实证、言而有据的表达风格使其成为同类教材的佼佼者。

David G.Myers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随后的部分则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分成第一至第四编(共16章)。为便于阅读,每一章由3~4节组成。每一章以预览开始,以概要结束,便于学生掌握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同时,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观点聚焦、图表等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该书2008年新版中500多处新的引用和举例则关注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而有助于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聚焦专栏和联系社会等内容则重点关注当前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结构的设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二、师资队伍

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的教案准备、相关辅助资料收集和授课计划的安排都要求授课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安排、案例介绍和知识点的组织等方面与国内教材存在极大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既往生搬硬套的刻板的授课方式,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之间更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从而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校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教师皆为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思想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既锻炼了自身,提高了专业素质,也做到了与学生的较好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国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善于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用、观点聚集等形式阐述、论证理论。我们所选用的David G.Myers的《Social Psychology》书中多达几千处的研究成果引用既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原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插图、说明性图表及插入性专栏等内容,与国内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介绍方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表现形式,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授课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安排学生的课后讨论、资料查阅及完成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英文教材中出现的较多案例介绍,均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由此,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英文原版教材丰富翔实的案例,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主动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因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求较高,因而更宜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版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结构具有形式多样、例证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载体,将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题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主题讨论与教师对难点的讲解释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出声朗读并翻译、用英语进行讨论、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兼顾的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比较多地注意讲解内容的安排、课题的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适时地增加难度,学生参与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社会心理授课过程中加入实验内容,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教师总体把关等过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百分制闭卷考试的一站式考试模式也正逐渐被口试、半开卷式及综合性考试模式所取代。双语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决定了考试形式可以采取更客观、更有效的考核形式。

由于原版英文教材内容的设置形式与国内传统教材的差异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小论文书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表现予以效果评定记录。学期结束,结合最后的笔试成绩,综合形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质量的评定,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综合性的考核评定方式更客观、更公开,对避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刻板学习模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1]。

在试点教学过程中,《Social Psychology》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就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式,既兼顾了学生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又把学生完成的论文、实验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成绩纳入到最后总评成绩中,最后,汇总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最后成绩。

五、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优秀原版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利用更是对师资队伍、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教学,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原版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外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准则与我国实际国情及标准、准则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原版教材的双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就出现一定差异。

总之,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目前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它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大影响,成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阴洪杰,张帆.高等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3]李香玲.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第4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第5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第6篇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第7篇

主办单位:

北师大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

课程设置:

培训特色:名师荟萃、实操课程、针对性强、典型示范观摩与交流

培训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08年6月9日报到,6月10~ 12日参加培训

培训费: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协助安排)

证书:由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联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网站:

报名方式:参训者可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报名,报名回执请在上下载。为了保证课堂与交流质量,限额50名,接受提前预约报名,额满为止。

论文评奖:

参加会议的老师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论文、心理辅导个案或心理健康课摘要,大会将编制论文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

本次会议期间,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并推荐在该刊上发表。参评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同时邮寄评审费50元。

专家介绍:

吴武典 教授

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学校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及校务顾问。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顾问或副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团体辅导的研究,相继出版了《团体辅导手册》、《团体辅导》、《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等多部著作,并从事多年心理辅导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进行过数百场讲座和互动式培训,是团体辅导培训方面的一流专家。

郑日昌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第8篇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设计图———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刑事警察学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①为例,探讨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大陆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异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完善对策。

一、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目的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行政警察学系、刑事警察学系、公安安全学系、犯罪防治学系、消防安全学系、交通学系、外事警察学系、行政管理学系、法律系等系部,是培养台湾地区警察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其中,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刑事警察学系,与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系相类似,现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是培养台湾地区刑事侦查人才的地方。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下列专业能力与素养:刑事侦查能力,刑事鉴识能力,刑事法学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治安对策分析能力。

二、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

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为例,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侦查原理、侦查科技、侦查法学、现场侦查四大领域,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内涵。

(一)侦查原理侦查原理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犯罪侦查学、犯罪模式分析、犯罪剖绘、犯罪侦查案例研究、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性犯罪侦查、谈判与危机处理、刑事警察业务、刑事警察勤务、行为科学、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侦讯实务与笔录制作等课程。台湾警察大学设置侦查原理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全面分析台湾社会面临的多种犯罪类型,运用比较全面、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分析各类犯罪模式及犯案手法,并寻求最佳的侦查对策;2.深化特殊重大刑案侦查管理的探讨,强化侦查原理研究;3.研发人力、知识、装备、侦查思维之间的转化,提升刑事业务与侦查勤务的统合规划,以推动犯罪侦查与防范机制。

(二)侦查科技侦查科技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计算机犯罪侦查、通讯犯罪侦查、治安信息系统概论、网络通讯概论、科技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电子电路设计、法医学、验枪学、指纹学、刑事化学、文书鉴定、微量物证分析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科技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科学侦查及数字侦查人才;2.研究网络、通讯分析、数据库应用及鉴识科技等知识,强化侦查专业学生的科学技术侦查能力。

(三)侦查法学侦查法学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比较刑法专题研究、特种刑事法令、信息法、警察法规、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法学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加强学生研究并掌握侦办各类刑事案件的法律基础及法定规范;2.培育兼含法律知识与侦查科技的刑事侦查人员,在提升侦查人员技术层面的同时,降低这些未来侦查人员误触法网(执法违法)的可能性。

(四)现场侦查现场侦查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事摄影学、刑案现场处理、现场重建、科学办案实作、侦查实务、刑事昆虫学及犯罪侦查案例研讨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开设现场侦查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刑案现场搜证与证据处理的专门人才;2.培养学生运用新科学器材与基础科学原理、研发新应用技术、强化刑事鉴识鉴定证物的能力,以达“现场重建”、“科学办案”的目的。

三、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之比较

(一)大陆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本科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包括刑事侦查学总论、现场勘查、侦查措施、案件侦查;专业选修课,包括侦查讯问、国内安全保卫学、经济犯罪侦查、痕迹学、刑法、刑诉法、犯罪学、公安应用文写作等。

(二)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之异同因课程较多,本文采用图表的形式表明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之异同②(见113页图表)。

四、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首先,台湾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含侦查过程中所涉及法律层面的基本程序问题(其中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法为主)。其次,包含侦查过程所涉及的各项侦办技巧与侦查管理等内容,其中以侦查原理、刑案现场处理、各类犯罪模式、侦查科技与侦查组织管理为主。再次,涉及为讲究证据力所涉及的刑事鉴识的层面(如物理鉴识、化学鉴识与生物鉴识等)的内容。综合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学生所必须修读的科目涵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等范畴,专业性强且十分广泛。

(二)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细化从大陆和台湾地区课程对比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侦查学专业课程,大陆警察大学侦查专业绝大多数也开设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同样的课程内容,台湾地区可能是专门的、独立的一门课,在大陆警察院校则属于一门课程内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如台湾警察大学分别开设的“性犯罪侦查”、“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等几门课程,在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则统属于一门课程“刑事案件侦查”。也就是说,大陆警察大学需要在“刑事案件侦查”这一门课程中既讲授“性犯罪侦查”,又讲授“组织犯罪侦查”、“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而且要讲授如“抢劫犯罪侦查”、“绑架人质犯罪侦查”等内容。因此,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陆地区课程相对课时较少,教学过程中只能相对较为粗略、相对笼统地介绍,而台湾地区因为分属不同的课程,课时充裕,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系统、全面、细化,教与学相对比较充分。

(三)比较强调心理学在侦查领域的应用台湾地区侦查学课程开设了“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刑事心理学”是以刑事办案的角度来教授普通心理学,对各种办案时可能碰见的问题以心理学的观点解析。例如,面对被害人,在采用其证人证言时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引导被害人重建现场等。“犯罪心理学”课程,是运用心理学较专门的领域知识加上犯罪学知识来剖析犯罪者的心理,对犯罪者的罪行、现场、犯罪过程、犯罪动机作评估及推测,帮助重建现场及确定罪嫌。“变态心理学”课程,是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为何及如何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让准刑警的学生可以模拟变态犯罪者的心理,去推估其犯罪动机及犯罪模式。“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是以心理学的角度,了解社会脉动和现今社会大部分犯罪者的心理,以及社会的诱发犯罪因子,将这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务侦查上,以犯罪者的心理作假想,在侦查时增加破案的几率。大陆地区侦查学课程,则没有专门的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相关的内容也只是散落在犯罪学、侦查学的一些课程中。由此可见,台湾地区课程比较强调心理学研究成果在侦查领域的广泛应用。#p#分页标题#e#

(四)注重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在侦查中的应用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课程中“通讯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等都是这方面的例证。台湾警察大学特别提出,近年来随着侦查技术的发展,除现场勘查、跟踪等传统侦查技术之外,几乎绝大多数案件都会涉及电话单分析、通讯监察技术、电脑犯罪侦查等技术,而且因其效果明显,越来越成为警方办案的首要利器。因此,台湾警察大学迅速地将研究成果引用并推及侦查学专业的教学中,使学生走上社会能够迅速适应当前侦查形势的发展。

(五)强调“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剖绘”“犯罪剖绘”的方法是利用统计资料和心理学来协助确定侦查方向,类似于大陆地区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模式分析”主要是讲授犯罪特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犯罪剖绘”、“犯罪模式分析”在欧美国家刑事警察侦查实践中非常流行并效果明显。台湾警察大学亦属于较早开设这两门课程的学校。

(六)注重侦查执法的合法性以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为例,该课程专门讲授侦查办案中侦查人员在借用各种科技的办案技巧过程中,如监听票的申请、通联(手机等通讯信息)的追踪等,都有可能侵害个人隐私权等法律问题。因此,该课程重点讲授各个侦查案例中的各种可能状况,教授学生在将来办案中如何使用侦查科技而不触法。此外,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还有专门的“警察法规”课程,专门教授与警察有关之法令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未来执勤执法时的法规,以及警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依据此法规行使警察的权限等。

五、启示

目前,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正面临改制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就是课程的设置问题。大陆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培养既有较强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侦查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从事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大陆地区侦查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手段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科学、完善。考察台湾地区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大陆和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情况来看,两者大多数课程内容相同,主要区别在课时设置上。如台湾地区分别为几门课程的内容,在大陆则属于一门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专业课时量少,讲授中无法充分、具体。考虑当前警察院校改制特别强调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建议在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强化专业课程设置。

(二)引进科学技术最新成果随着网络的普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刑事案件中使用电子信息侦查破案的情况越来越多。基层侦查部门也不断探索出许多应用通讯(手机)信息、智能卡信息、图像监控设施、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侦查破案的经验和模式。大陆地区警察院校应及时开设“电子信息侦查”课程,专门讲授电子信息的分类、电子信息的分布情况、电子信息的搜集、电子信息的分析、电子信息的运用,以及个案中电子信息应用的重点。这既是侦查实践的需要,又是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的必然要求。

第9篇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也反映了一个时展的特点并且与之相适应。关于社会学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秀大学生社会学论文题目1.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试论专业化.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穗.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症结与解决: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少年司法分立论

7.“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状况研究

4、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5、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6、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

8、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研究

9、社会工作对自闭症家庭的干预研究

10、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1、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研究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13、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

15、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6、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研究

17、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研究

1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

19、“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2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21、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

22、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23、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模式研究

26、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探讨

2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8、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9、增权理论视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个案帮扶途径与方法研究

30、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疆社会工作示范点的发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公办福利机构问题研究

32、青少年厌学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

3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

34、从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看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35、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3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和整合

37、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运用

38、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探析

39、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明确组织使命与发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历史演变;当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39―04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思潮产生之初,受科技主义影响,在培养专业化教师过程中,人们注重的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遵循着“通过训练使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基本思路,具有“技术理性”倾向。如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1]。“技术理性”倾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技术”,但却忽视了其承载的土壤――教师的精神文化,造成了教师人文情怀的丧失。随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以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心理学研究的推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的人性观、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发了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关注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技术理性”转向关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与教育智慧生成的“价值理性”。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过程,它突出的是教师“人格化”、“个性化”的专业特征。[2] 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诉求与实践依据。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对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微格教学作为培养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理应结合时代要求,在反思与批判中进行重构,以彰显其时代价值。正因为如此,梳理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指明微格教学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微格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微格教学的历史演变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teaching翻译而来。“Micro”含有“微小”的意思,“Teaching”指教师的教学,合之则有“小的教学”之意,译成汉语通常有“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意。纵观微格教学发展的历史,根据其所关注的内容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技能训练取向阶段、认知发展取向阶段与综合化发展取向阶段。

1 技能训练取向阶段

微格教学首先由斯坦福大学艾伦(D.Allen)博士提出,认为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可控制、分技能、训练”成为了微格教学最初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斯坦福大学模式”。

微格教学产生后,引起了美国众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以伯格(Borg)为代表的美国伯克利大学。伯格指出: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技能的发展,有三点要求:首先,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十分清晰的教学技能定义模式;第二,学习者必须有实践这些技能的机会,这种实践应该在相对简单和对学习者要求较少的条件下进行,而不是在复杂的完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第三,学习者必须获得关于他的实践活动的特殊反馈,这些反馈将帮助学习者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接近技能模式或定义的行为要求。[3] 并在这三点要求基础上形成了以“分技能描述、训练、反馈评价”为特征的“伯克利大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微格教学被引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悉尼(Sydeny)大学的特尼(Turnry)等人在坚持“细分”与“可观察的行为改进”基础上将部分与整体结合起来,认为微格教学需要在教育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细分,需要与课堂有效教学相结合。

“斯坦福大学模式”、“伯克利大学模式”以及“悉尼大学模式”都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坚持一系列的教学分技能能够完全组合成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秉承“1+1=2”的逻辑;在教学分技能训练中,强调行为的有效描述与集中训练,认为在可控的环境中减少了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将训练的注意力和重心集中到教师特定行为的改变上;为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强调反馈评价与反复练习对教学分技能掌握的重要作用。

2 认知发展取向阶段

伴随着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反思、批判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取向的基础上,主张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基础,微格教学转向认知发展取向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和斯灵特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

英国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60年代末,微格教学被引入英国,受到斯通斯(Stones)和莫里斯(Morris)的批判。他们认为,微格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需要进一步澄清,应该将方向转移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上来。为了增加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一致性,莫里斯将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微格教学,对教学技能进行社会心理学描述,并以社会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整合训练。其后,布朗(Brown)和哈奇(Hargie)将微格教学引入乌斯特大学,认为微格教学需要集合三个方面的因素:计划、角色扮演与认知。计划指通过课堂教学或小组研讨将教学主题分解为若干个有序的内容,在各个内容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指针对各个教学分技能进行训练,然后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认知指通过反馈评价使学生对教学分技能的训练和使用产生理性认识。“社会心理学模式”认为,微格教学不仅需要改变教学行为,更需要改变认知结构,要在二者的结合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英国斯灵特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70年代中期,英国斯灵特大学的麦克因泰尔(Mcintyre)等在批判“斯坦福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微格教学的“认知结构模式”。“认知结构模式”认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知结构在他们的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技能的训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行为改变上,而应该重视通过微格训练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模式”强调内部心理机制对外部教学行为的影响与调节作用,将微格教学的重心从外部的行为转向了内部的认知结构,通过改进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3 综合化发展取向阶段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认为,微格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技能的训练、认知的发展,还要关注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以达成行为、认知与情感的综合化发展。

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开始采用微格的方法来培养师范生,随后逐渐进入我国师范生培养体系中。8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反思和批判国外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对微格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教育学院对微格教学的总结、反思与建构。他们将微格教学看成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教学行为、认知结构、情感因素”按技能方式同步发展的训练模式;对“教学技能”的概念进行了心理学意义的探讨;为保证技能的教学功能,研究了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提出了建立教学技能模式的任务分析法。[4] 希望通过在微格教学中形成学生行为、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全面认识。

纵观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微格教学不断进行着价值转换。在当代,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转向,微格教学将在继承中实现新的发展,以体现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二 微格教学的当代诉求

课程是历史的课程,在当代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的理念的诉求下,微格教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将发生相应的转变,体现时代的基本诉求。这种诉求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过程合理化、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教学评价实践化四个方面。

1 微格教学目标的综合化

微格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微格教学课程建设与发展首先需要明晰的问题。艾伦等认为,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在微格教学中形成的教学分技能可以迁移到任何其他教学情境中,从而将教学分技能的训练作为微格教学的主要目标。这种“分技能模式”简单、易于操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却忽视了教学技能生存的土壤――真实的课堂文化,以至于人们不禁要追问: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能够完全地被分解?抛开相关因素后形成的教学技能是否符合教学实践的真正需要?等等。

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强烈的综合化特征,即寻求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的合理统一。这其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受到极大重视。人们在追求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素养中亟待加强的。[5]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6] 众多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并非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生成,而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运用、反思和创造。“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扎根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体验,产生于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自我研究与反思,来源于教师的自我发展愿景与努力,萌发于自我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7]”可见,教师的教育智慧具有个性化与综合化特征,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综合性表现,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取向要求微格教学的目标走向综合化,即不仅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获得与熟练,更需要关注相关技能的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的发展,及其对于真实教学情境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达成行为、认知与情感的合理统一。同时,微格教学目标综合化要求人们转换目标设计的基本思路,即不再通过教学分技能的训练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是在教师综合性专业素养的关照下展开教学分技能的生成。

2 微格教学过程的合理化

微格教学目标在走向综合化的同时,人们也在进一步探求其实现何以可能,即寻求达成综合化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活动。然而,在当前微格教学中,当人们致力于教学分技能训练时,通常会简化教学活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可控的、虚拟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人们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训练――行为改变”的线性关系,从教师的“教”入手,抛弃学生、教学内容等现实因素。这种虚拟课堂虽然对教师特定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脱离真实课堂情境,忽视了教师对真实教学情境的亲身体验,消解了教师对复杂教学情境的处理的智慧――教学机智的生成,所产生的行为改变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的基础。当行为改变失去其合理性时,微格教学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呆板的行为训练,由其所形成的教学技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岌岌可危了。

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会对目标达成的合理性进行重新定位。在“价值理性”关照下,单纯的“技能训练”或“认知发展”已经不能达成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才是生成教师教育智慧的基本途径。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的,其获得离不开个体的介入。大自然的事物井没有贴着“证据”的标签,它们之所以成为证据,只不过是为我们这些观察者所接受罢了,甚至在最精密的科学里情况也是这样。[8] 知识性质的转变必然要求人们对学习活动进行重新审视,构建符合当代知识特征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素。[9] 学习的过程由“知识传递”走向“意义建构”,学习成为了一种对话性实践,是个体通过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对话来达成意义重建[10]。对微格教学而言,当代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改变必然要求微格教学抛弃呆板的行为训练,转而走向“对话”,因为通过“对话”,不仅仅使学生获得了理论知识,改变了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改变过程中获得了教学技能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可能与价值,彰显了微格教学的合理性。正因为如此,微格教学既要在实践中关注教学技能与真实教学情境的“适应”,又要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完成教学技能的内化过程,还要在反思与批判中生成自己的教育信念。

3 微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形式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外在体现。微格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合理化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得以实现。

微格教学自产生之日起,便过着“单一的生活”。人们在进行微格教学时,往往在虚拟的课堂中,通过技能分解、小组划分、教学设计、展示、反馈与修正得以实现教学技能的训练与熟练。这种虚拟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使学生开展对话性实践,难以获得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更难以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特别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的班级人数,缺乏的师资与设备,使得微格教学犹如“走马观花”,每个同学在微格课中只能进行1―2次完整训练,以至于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对微格教学只是“有所感受而已”。

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意味着多元的统一。因此,打破虚拟的、封闭的和单一的教学形式,转而走向真实的、开放的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教学情境中体验,在学习共同体中协作与对话,在自我反思中升华,是目前微格教学实践的重要取向。微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课程整合,即打破微格教学课程的绝对独立性,借助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资源共享。如微格教学可以与(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进行整合,在各门学科中渗入微格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不同层次下认识、体验和实践教学技能。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拓展微格教学的时空。如在上课之前通过各种网络形式(QQ群、博客、精品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形成自主、合作、共享的教学氛围。三是鼓励多主体参与,增强师资力量。如在微格教学中实行导师制,选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优秀学生承担小组“导师”;鼓励中小学合作单位教师参与微格教学指导,等等。

4 微格教学评价的实践化

教育智慧具有实践取向,是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感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的内化、融合与生成的结果。在培养智慧型教师的过程中,微格教学的评价应立足于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基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评价理念与方式。

传统的微格教学评价多是一种“虚拟评价”,即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的“假设性”评价。在传统的微格教学活动中,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多处于一种“虚拟”状态。所谓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11] 课程资源本处于实然状态,是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存在和利用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是一种“实资源”。但在“技能训练”取向下,微格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均处于虚拟状态,是一种假设性的存在。这样,微格教学评价也只能针对虚拟教学情境进行假设性评价,教学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智慧型教师,必须在实践取向下重构微格教学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这需要,第一,重塑评价理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微格教学中加强 “实资源”的渗入,构建实践性评价的平台。如在进行微格教学活动之前,让学生多参加见习活动,充分体验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多观看该教学技能在真实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解与演示,等等。第三,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如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真实课堂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Hoyle,E. Professionalizal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Eric Hoyle & Jacquetta Megarry(Eda.).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8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ondon: Kogan Page. 1980:42.

[2] 钟启泉.“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4-5):119-123.

[3][4] 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9-13.

[5]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6]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1):41-46.

[7] 郭元祥.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三个基础[J].教育科学研究,

2008,(1):14-17.

[8] [英]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45.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 [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10]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8-40.

[1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71.

Microteaching : The History Evolving And Contemporary Appeal

YUE Ding-quan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basic value appea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Now, the basic paradigm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shift from technical ration that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value ration that pursuing the teacher’s value realization as an individual and educational wisdom. In this background, microteaching exerts itself to develope towar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bjectives, reasonable teaching process, various teaching for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g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fter its development of skills training,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microteach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story evolving; contemporary appeal

第11篇

1. 一般资料。

结合医学心理学开课情况, 选择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16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 各80名。对照组男45名, 女35名;年龄21-25岁, 平均年龄 (23.570.89) 岁。观察组男43名, 女37名;年龄20-25岁, 平均年龄 (23.830.92) 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P0.05) 。

2. 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授课教师, 学时数与开课学期均相同。对照实施传统教学法, 以教师讲授教学。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 (1) 确定学习团队。将80名学生以均衡团队成绩的方式平均分为8组, 每组10名, 并选择活跃性与责任心较强的一位学生为讨论组组长。 (2) 课前预习。授课教师在教学前一周将预习提纲和上课相关资料发放到每个团队, 由每位学生自行预习和储备相关知识。 (3) 课堂学习。正式上课后, 教师以个人阅读评价测试的方式考察每个学生的自学效果, 测试内容涉及到此节课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难度适中。考核结束后, 授课教师向团队提出病案综合性问题、拓展性问题, 由组间讨论后总结出小组成员均认可的答案, 并实施组与组之间讨论, 对有异议或不足之处予相互辩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印象, 最终得出学生均认可的结论。最后授课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进而使学生更全面、深层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 (4) 课后总结。课后授课教师补充学习不足之处, 指出团队合作存在问题, 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互评个人表现, 促进课堂和谐。

3. 观察指标。

从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三个方面 (各20分) 评估两组学生教学效果, 分数高低与教学效果呈正比。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 收集观察组学生对TBL教学法的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教学效果。

观察组学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 TBL教学法评价。

观察组调查问卷80份, 回收率为100%, 均为有效问卷。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法持肯定意见。见表2。

三、讨论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每位学医者的必修课程, 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教学效果较差。有学者认为,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学, 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提高。[7]

本研究分析T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 观察组学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法持肯定意见, 表明TBL教学法受学生欢迎度较高, 且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因为TBL教学法的授课教师在上课前仔细研究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学, 能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度。TBL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均有较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 还对病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灵活运用, 从而能较好地为学生解答疑惑。TBL教学法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TBL教学法中小组成员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但最终成绩却基本相同, 这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不公平感, 后期仍需改善。[8]

综上所述, 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且学生的好评度较高,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行性。

参考文献

[1]朱宏晋.护士在职培训中实施TBL教学法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 (3) :541-543.

[2]邹鑫, 李小飞, 周勇安, 等.PBL和T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 (7) :1345-1349.

[3]刘翠芳, 杨柳, 瞿远珍.TBL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 (1) :125-127.

[4]张清伟, 宋佳玉, 王锋, 等.CP结合TBL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重庆医学, 2016, 45 (8) :1133-1135.

[5]周敏, 周亮, 杜敏, 等.TBL教学法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6, 20 (4) :809-810.

[6]赵亚利, 郭爱民, 刘小平, 等.LBL+TBL双轨模式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8 (4) :436-438.

第12篇

      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们的贡献不仅非常早,而且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关于职业倦怠理论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临床、社会心理学及组织观点这三个方面。其中在临床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弗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是一个人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所造成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勒诗和佩斯编制了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并确定了职业倦怠三个特征:        1.情感衰竭;

       2.人格解体;

       3.低个人成就感。

       用这三个特征评估职业倦怠的情况。组织观点的代表人物奎内斯提出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得到的与付出的不平衡的原因,这种不平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处在刺激过多的情境之中;二是个体处在刺激有限,缺乏挑战的情境之中。这使我们可以对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也可以根据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学习。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对于教师职业怠倦的相关研究,但数量极少,研究内容较肤浅。真正意义上的对于教师职业怠倦问题进行研究,是在2003年,而我国的教师职业怠倦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虽然有着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刚开始进行职业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时,主要关注于研究中小学教师领域,而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已逐步涉及高校、独立学院、幼儿园等不同的教育层面,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只有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才能做好教师心理健康保健与调试。李春琦和李丽萍[3]提出,切实落实职业培训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干预措施。王永琳等[4]建议,加大教育重要性宣传力度,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集体自尊感。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学院,是和普通高校并重的教育机构,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独立学院的工作强度和管理体制相对其他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不论从教学管理还是福利待遇,独立学院都与其他高校无法相比,教师因此在自我认同方面感到迷茫,缺乏自信心,没有主动创新和应对工作的动力,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使教师队伍出现了较强的职业倦怠现象。虽然独立学院在创办过程中存在一些先天缺陷,比如说现今的独立学院大多依托和秉承了其母体大学的优质资源等,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包括办学定位、管理模式、评价机制等。而研究致使独立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除了要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外,独立学院在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上存在自身明显的特点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由此得出的相应的策略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对症性。  

第二部分:独立学院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很多原因,追根究底,他们所衍生出的职业倦怠现象也不尽相同,虽然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们结合部分教师的访谈结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是独立学院的管理机制方面。        独立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种教育体制,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同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新型教育基地。和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教师却没有得到社会体制的认可,把独立学院的教师排除在教育体制以外,没有从公平的角度对待独立学院的教师,而是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人事管理上,独立学院教师并没有被政府纳入事业性编制,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保证,工作起来不安心,没有归属感。特别是教师在工资及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和事业编制内的教师相比,使教师产生了过渡和偏安的思想,一有机会就会跳槽或转行。独立学院教师在体制内的身份比较尴尬,教师的切身利益和无法得到保证,政府又迟迟不予以解决,教师在职称、待遇等诸多方面都有别于高校教师,使独立学院教师常常漠视自身工作,消极处理身边的事物,没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逐步产生了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是学校对待教师方面。       由于政府没有对独立学院给予财政拨款,所有经费来源都要自筹,因此在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待遇等方面都会受到资金紧张的影响,工资和福利待遇上不去,教师就会产生抱怨和消极对待工作的想法,倦怠现象油然而生。这其中虽然有很多原因,但主要还是学校方面不能够给予教师足够的关怀,教师感到委屈却没有地方倾诉,使教师的归属感进一步减弱。  

三是教师的自身认知方面。        独立学院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大部分都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就进入独立学院任教,没有经过教育系统的长期磨炼,特别是在教学方面都还是缺乏经验的新手,很容易造成出力不讨好的局面,使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身心极度疲惫。在对待事业编制问题上,多数教师认为比不上其他高校有编制的教师,没有归属感,对待本职工作很多教师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积极进取,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缺乏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意识。  

四是独立学院的某些学生素质较低,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薄弱,也给独立学院的教师增加的压力,工作难度越高,工作量越大,教师的焦虑心理就越重,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也就越高。  

第三部分:独立学院教师压力的根源主要是来自社会和自身的生活环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归因理论 结果归因 学习行为 归因训练 高级英语教学

论文摘 要: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试图找出影响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的正确归因,进行有效的干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学生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时,他们面临许多困惑。他们有的准备就业,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八级考试,同时他们又被这一阶段艰难的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所困扰,可以说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空前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知道应当把这门课程学好,但又缺乏学习的动机,即学习的动力和投入的激情。这样也就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本科阶段的完整的学习过程。笔者拟从归因理论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缺乏学习动机的心理原因以及个人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的方法,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完成本科学业。

一、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问题和成就动机问题研究是现代心理学中两大热门话题。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ritz Hei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Bernard Weiner成功地将成就动机和归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心理学崭新的研究前景,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也受到了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地把归因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等。Fritz Heider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Heider 1958)。换句话说,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与努力程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及命令和工作的难易程度等。Heider的归因理论开创了归因问题的先河,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一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随后,Jones&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扩充和发展了Heider的归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的外显行为是由行为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征是一致的(Jones&Davis1965)。此后,社会心理学家Rotter根据“控制点”(10cusof control)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Rotter 1966)。Weiner及其同事在吸收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Weiner 1972)。Weiner提出了著名的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的归因三维模式和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影响个人成败的四大因素。他把影响成败的四大因素按照这三个维度进行了划分: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他认为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取决于控制点、稳定性与控制性三者的共同作用。在Weiner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内因和外因、稳定和不稳定是人们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而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也会发生变化。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而人们如何归因则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成就行为。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会使个体感到自豪,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成功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成功不敢肯定,产生担心的情绪情感体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引起无助忧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成功期望不至于过低,会继续努力,这将有助于保持乐观的情绪情感体验(Weiner 1985)。

二、高级英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育部在2000年3月重新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是精读课,是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但高年级英语学习的特性、课时及课型的浓缩意味着该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担负着更深层次、更具综合性的责任。作为一门整合型课程,高级英语兼顾精读、泛读、写作、听说等课型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现英语的工具性、交际性、人文性,在担负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个人的心智。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活动,承载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掌握高级英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词汇量大。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词汇是关键。离开词汇,一切都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10000至12000个词以后,应鼓励学生向24000至30000个词这一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是高级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词汇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扩大词汇量,二是更准确地使用词语。如学生在学习了前缀、后缀、派生词、合成词等知识以后,词汇量就以成百上千的数目增加。学习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学术词汇和普通词汇等知识以后,就会明白课程中词与词之间的差别,同时用词就更准确了。 (2)高级英语教材的文章都是从众多的英语文学名家创作中精挑细选出的上乘之作,风格独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语言各具特色。在深度方面进一步加强,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充满各种复杂的句式。

(3)高级英语课程中的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很多。高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对课文理解上的困难,往往不在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在字里行间更深层次

的地方。高级英语教材中每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常用幽默、讽刺、含蓄、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对偶句、重复、平行句、典故、反诘句等多种修辞方法。如果不熟知这些修辞手法,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无法欣赏英语之美。而更难的在于应用,学生不仅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来消化理解这些修辞手段,还必须在说话写文章和进行翻译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使用技能,以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4)高级英语的文章思想高深,构思复杂,论证严谨,深奥难懂,寓意深刻,不落俗套。学生最初接触高级英语时,因为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文学修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偏差。很多地方看不懂,或觉得明白了,实际上理解错了。因为在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差别,英美与我国的语言风格及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在表达同一意思时,所使用的文字、句法、修辞手段等存在巨大差异。了解英美文化的特点及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对于理解课文,有时显得至关重要。

三、归因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所以心理学给语言教学带来了灵感与理论支持。归因理论经过Weiner的反复修正,已成为一种解释学习动机最为系统的理论,并成为外语教师可借鉴和利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教育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对学习高级英语的成败进行归因时,应该灵活运用这一理论。

(1)高级英语课程的归因。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高级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面对压力时,一部分学生将自己成绩不好归因于高年级精读课程本身的难度,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学生经常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上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花时间消化课上的内容。因为努力是不稳定、外在、可控的因素,而任务难度属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提高对高年级英语精读课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内在因素、可控因素中寻找原因,避免从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中寻找借口,另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成功,课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激励,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从而促进其后继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学生拥有了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完成高级英语的学业。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几次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是稳定性因素所致,而主要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是不稳定因素所致,要深信只要更加努力,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就能很快跟上高级英语的教学进程。这样的归因将有助于学生恢复自信心,放松情绪,增强自我期望,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

(2)能力归因,即语言天赋的归因。高级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大多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认为自己不具备学好外语的天赋和能力条件,时常流露出畏难的思想,表现出严重的消极心理和无助情绪,认为学好高级英语与语言天赋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能力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一方面应通过耐心的沟通,逐步引导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方法不当等可控因素,使其摆脱失败感,看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成功与失败,以他们各自的基础与过去的学习经历为参照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与过去相比较有所进步,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只要不断努力,就能不断获取成功,并可望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功。教学中,过难的任务会造成学生的失败体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等稳定因素。过易的任务会使学生轻易取得成功,使其做出自己能力强的不恰当归因。所以在天赋归因方面应持谨慎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控制学习。

(3)教学环境归因。当学生将成绩的不理想,归因于课堂教学环境不理想,就容易对课堂教学持消极的态度,从而产生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倾向于环境归因很大程度上是为没能学好英语开脱责任,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这样的归因可给他们带来心理平衡,但是只会丧失学好外语的信心,并放弃为改善学习环境应做出的努力。因为环境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公正、客观的归因,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总结,找出成败的原因,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4)教师对不良归因的干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归因,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强调客观因素、外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忽视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和可控因素。最后韵结果是,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热情,放弃努力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行为的结果反映出错误的、不合理的、不正确的归因方式会导致其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的产生。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那么学生的未来学业成就期望、动机、学习热情和行为的持久性也会随之改变,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5)教师对高级英语课程学习中的不可控性因素要因势利导。对于高年级学生在英语精读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任务难度等,要因势利导。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准确定位,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只要努力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良好成绩。

(6)教师对英语精读课程学习中的可控性因素要有效调控。高年级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可控性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对成功的期盼等,也包括教师的作风、期望、情绪、态度、奖励与惩罚和教学水平。对于这些可控性因素,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调控可控性因素。

参考文献

[1]Heider Fritz.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NewYork:JohnWiley&Sons.1958:3—35.

[2】Weiner B.Attribution theory。achievement mofiv~ion andthe educational process[J].Review ofEducational Research,1972。42(2):203—215.

[3】Weiner 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and emo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i985(92):548—573.

第14篇

[关键词] 异文化 理解 日语教育

一、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日语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日语语言系统本身的教授,强调对词汇意思的记忆,句型的反复替换以及造句等练习,语法知识的掌握。说到文化,大多是开设《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等专门课程,把文化教学看作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辅助课程。给学生的是大量笼统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识。其教学方法是将大量知识性信息通过听读方式介绍给学生的灌输法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我们一直在把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日语使用时的一些交际文化。言语能力实际上是交流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想让学生能在交流中很好地运用日语,就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日语的基本构造,还必须掌握日本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禁忌,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日语文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在日本社会中日语的真实地使用状况。传统教授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徒有很好的语言功底,但缺乏交际能力,在语言的应用上生硬,不地道。对日本人的行为,语言模式难以理解,造成与日本人沟通的障碍,产生文化冲击。

二、异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难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长大的。随着成长,我们逐渐形成了在这种环境下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认知结构(scheme),这种认知结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临界期”的假说,就是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大概在10岁~12、3岁)以后,他对所学习的语言和文化的掌握再不可能达到母语者水平。也就是说,超过一定的年龄后,对异文化可以做到理性的认识,但要达到情感上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换句说,我们所形成的理性的认知结构(intelligent scheme)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而我们所具有的情感的认知结构(emotional scheme)却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正是这种情感的认知结构往往会成为我们对异文化理解的障碍。

我们使用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理性的语言阐述自己理性的思考,另一种是用语言进行日常的情感交流。前者在进行科学和数学领域的交流时,一般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尽管语言不同,但其规则是共通的。但在进行文学、思想、宗教等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的交流时,就会体现出各自言语文化的独特的陈述方式。而扎根于各自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进行日常情感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异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最容易发生在诸如情感交流等,充分反映出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日语教育中导入异文化

1.单词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单词时,在强调其发音,语调,书写和意思的同时,更注重一个单词和汉语在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着眼于一个词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比如,在讲到「先生这个词时,要强调它和汉语使用范围的不同,日本人习惯把什么阶层的人称作「先生。现代汉语中,“先生”这个词已经超越了职业范围,演变成含有尊敬意义的结尾词。还有在中国的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学生见到老师后,只叫一声“张老师”或“李老师”等就算是与老师打了招呼,而如果要把这种习惯用于对日本老师的寒暄,老师一定会很奇怪,他会以为学生叫他有什么事而停下来等候学生的下文。

2.句型讲解中导入文化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中,都会在一开始不久讲到「これは~です「それは~です这样的句型,无论是教材中还是课堂练习时,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答,老师指着书问学生「これは何です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それは本です。(那是书。)这种练习纯粹是为了课堂练习句型而人工设计的,缺乏现实实用性,所以与其作这种现实生活中很少会碰到的练习,到不如多引导学生做像A:「これはの本ですか(这是谁的书?)B:「それは私の本です。(那是我的熟。)A:「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这个多少钱?)B:「それは1000です(那个一千日元。)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会话练习。

我们的教材中都会提到「さしあげる是「あげる的敬语形式,所以学生就会说出「先生、辞をし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这样的句子。「~てあげる这一句型有一种自己认为做了一件对对方很好的事,而把这种恩惠强加于人的感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使用。在此可以把它改成「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谦语形式就更符合日本人的交际规则了。授受关系和敬语是日语的特点也是难点,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侧面。

3.课文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课文时是最容易导入文化内容的,教师一般也都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很多有关日本的文化知识,但大都侧重于日本的文学、生活和社会状况等的介绍,而不太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比如说在介绍日本的饮食文化时,除了介绍日本的生鱼片,漂亮的饮食器皿之外,不妨探讨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其语言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我们汉语有一句谚语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句话用日语说就是「腐っても。我们用骆驼和马做比,反映了大陆文化的特色,而处于岛国,每天生活离不开鱼的日本人用最具有他们文化特色的“加及鱼”做比。再比如我们汉语形容人多时,说“像下饺子一样”,而日本人说“芋を洗うよう”(像洗白薯一样),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都分别反映了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

4.运用各种辅助教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各种传媒为我们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视,录像,漫画,互联网等都是帮助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效应更感性地接触到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和语言模式。教师如果能学会适时、适地的灵活运用,一定会在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传统的日本文化教育模式的不足,从异文化理解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对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日语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化文化部国.1999.

[2]山下秀夫.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社学文.1986.

第15篇

选修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地拓宽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注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我国大部分大学按照跨学科的原则设置体育学选修课程,以体现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特征。

从我国12所院校博士培养方案看(表7),不同的二级学科在选修课程内容侧重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单位,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具有灵活性,北京体育大学在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提出选修的指导原则,要求选学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思维新方法,以丰富和扩大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根据本专业和研究方向需要,学校又无力开设的课程,博士生可到有条件的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博士生的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从具体选修的课程分析,课程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上海体育学院选修课程通过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讲座形式完成2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参加4个专题讲座,经导师批阅合格后,才能获得学分。

表7 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选修课程名称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育社会学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

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计算机、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体育科研方法、逻辑学、导引养生功、第二外

语、生物实验课、外聘专家讲座、可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营养与促力辅助剂、第二外语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导论、体育科研方法论、逻辑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与SPSS、国内外前沿知识专题

苏州大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分子免疫学、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医学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选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

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哲学史、休闲娱乐概论、体育原理

清华大学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选修校内其他研究生课程

山西大学

体能训练、体育教学论、神经生理学、体育实验设计方法、运动选修

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研究、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科研方法、跨学科选课(2门)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设计与方法、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

8次前沿讲座

浙江大学

国际体育体制比较、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体育资本的投融资策略、国内外体育法案例分析、体育市场营

销策略和策划、行政法学、项目管理

综合性大学体育学博士点选修课程设置具有其特色。例如福建师范大学侧重工具和方法类课程,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苏州大学开设了拓展研究生知识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课程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类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等有利于博士生未来社会交往需要的课程;华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跨学科的人文社会学课程,扩大学生的视野,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的设置以跨学科为原则,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设置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选修课程。

4.4 课程学分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1]1号文件)指出:“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年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10]。就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而言,一般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3种。从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可见,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实行学分制外,其他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这不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教育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际、国内校际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互交融、学分互认,加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分制的完善是时展的召唤,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的优点,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图3可见,我国11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所修规定总学分存在差异性,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所规定的学分最高,分别达26学分和23学分,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学分最低,为12学分,其他大学的规定学分一般控制在18学分左右。在不同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不同模块课程学分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在公共课程中,我国体育学博士外语课的设置大部分为2~3学分,但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外语课程学分为9学分,占所修学分的39.1%,山西大学把第二外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东北师范大学的外语课程学分为3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6.7%;在专业学位课程中,河北师范大学开设4门课程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63.2%,浙江大学只开设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门课程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1.8%;在选修课程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程学分为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46.2%,苏州大学开设了9门18学分的选修课程,浙江大学开设了7门选修课程11学分,东北师范大学只开设了3门选修课程7学分。选修课程是学分制的基础,没有健全的选修制,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课程的选修化是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优化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为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创造条件。

附图

图3 我国11所院校体育学博士课程总分设置状况(学分)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