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协作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将协作学习模式落实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有效的分组是其开展的第一步。小组成员的构成要具有合理性,分组质量会关系着协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协作学习的小组的建立方法多种多样。首先,教师要对每一个协作学习小组的人数进行确定,一般以四到六个人为主。教师最好组织学生以U型安排座次,方便学生的协作学习交流。其次,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水平以及智力开发水平、物理学习现有能力,甚至性别等元素进行考虑,将协作小组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提高。教师要保证小组内异质,保证小组同质,让协作合作小组更加合理,让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可以针对上一阶段的物理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考查需要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水平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之后,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男女生比例适当,保证小组的整体实力适当。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功建立,是初中物理课堂效率提高的基础。
二、加强小组分工职责的有效分配,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协作学习模式应用,是要调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中来。如果协作学习小组内没有一个领导者,学生的交流学习会过于随意。在没有组织性的协作学习小组内,爱探讨的学生一直在探讨,不喜欢探讨的学生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在小组内,教师要组织学生明确自己的协作学习任务,找到协作学习的个人责任。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分工明确,会大大提高课堂的组织纪律水平,使每一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进步。教师也需要关注小组内分工的定期轮换,使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锻炼。比如在讲解《物质的三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物质有哪三态,并举出适当的例子。在小组内,一人负责组织小组协作学习,担当小组长。一人记录,编辑小组的学习成果,其它人讨论。在下一次协作学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转换学习角色,都成为协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
三、加强小组竞争力度的合理提高,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竞争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刺激作用,在好胜心的引导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激励,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理学习活动中。在协作学习模式中,小组间的竞争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在小组间的整体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学生们通过自我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与其它小组进行竞争时,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发现,从而改正不良学习行为与习惯。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方案并将其实施。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是不是能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一下呢?”让学生以问题为学习任务主题进行协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个竞争游戏的规则,针对这一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探究方案的合理度与可行性为主导因素,再从学生研究成果的丰富性为学生打分评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规划的研究方案进行展示,并进行部分实施,让全体学生认识到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不仅关系着自己的能力提高问题,还关系着小组荣誉问题。在竞争中,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提高,有利于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提升。
四、加强小组评价方法的有效转换,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协作学习模式作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需要对小组评价方法进行有效改革。科学的评价策略,会使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活动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也会使学生找到小组内外的竞争感,将自己在物理学习方面的价值发挥出来,自主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利用试卷的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衡量,从分数出发为学生划分等级。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端正协作学习态度,找到正确的协作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多交流,多倾听。在讲解有关于天秤的使用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学习。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学习当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小组学习进度。要多发现学生的亮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力。
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其计算机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也为开展众多教学活动带来难度。中职学生与高中生相比,其不论是综合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不能与之相比,所以老师在布置任务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任务,而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是没有办法完成任务,如果一起开展活动就会造成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无事可做,这样对充分利用时间是不利的,不能够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不少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还会带有个人情感,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作为新型教学方式更是受到广大好评。
2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协作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就是进行分组,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分组之前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尽量保持分组时学生的水平在一个基本线上,保持平衡。或者老师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能力,之后综合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将学习能力强的与学习能力弱的各分为一组。不过在分组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以及性别,这样综合下来进行分组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组结果,各方面都考虑全面了。
2.2想要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这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感,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老师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多一些亲自操作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锻炼出学生更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确保每一组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要常常巡视,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老师最好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辅导学习。当学生完成分组协作式学习之后,发现还存在一些学习问题或者不理解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获得双倍效果。在进行分组学习中,如果发现一些学生学习不积极或者怠慢,或者成绩出现明显下降时,老师可以通过取消学生职务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小组间的比赛,对成绩提高十分大或者获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老师要大大地表扬他们,让他们获得满足感,而对分组学习过程中懂得创新或者勇敢操作的学舌根,老师要给予肯定,而不是责怪,对成绩较差的小组,老师不能够忽视,更要适当的进行鼓励,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或者更优异的成绩。
2.3按照教学内容布置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让分组协作式学习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获得更高的推行老师不仅要布置教学任务,更要在布置任务之前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有一个较详细的分析,这样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布置任务,才能够体现出分组协作式教学的价值与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对都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问题进行讲解,这个时候讲解的内容才能够更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掌握的知识更牢固。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
3结论
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计算机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制作成果给予肯定,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比较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练习。如在学习打字时,如果单纯地让学生练习指法,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练习的时间也不会坚持太长。而如果把“拯救苹果”打字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则会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短时间内熟悉键盘的运用。在初步掌握打字要领和指法运用规则后,可以组织打字比赛,以在规定时间内打字多少和正确率高低为标准对学生予以表扬,以此激励学生积极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转变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力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要鼓励成绩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地挖掘新知识,引导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而对于基础较差、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则通过强化练习巩固基础。计算机知识应用范围和涉及面都很广,因此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过程,从基础知识抓起,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逐步学习,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能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尤其在刚刚接触计算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学生会感到抽象、不容易理解,此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如学习“回收站”时,可以把“回收站”形象地比作常见的垃圾桶,可以把没用的东西都放到里面,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并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加强团结协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将各小组的结论进行比较,对正确率高的小组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但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写作
1.引言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Boud,1995)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仍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再加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戴军熔,200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而自我评价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是学生学业能力的最能动的因素(李静纯,2002),因此,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大学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评价意识和学习的自主性。在大学写作课堂中,笔者实施了自我评价项目,分提升意识、参与自我评价和培养策略三个阶段进行(O’Malley1996;Tudor,1996),以便给学生提供参与自我评价的机会,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且在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写作自我评价项目的实施步骤及常见问题
写作自我评价项目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2.1提升意识阶段
学生对语言及语言学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不给学生审视这些观念的机会,他们就会坚持原有的观念,而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形成新的观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成功的学习者和不太成功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文秋芳,1996),分析写作学习策略的异同,从而使其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同时反思自己的写作学习策略,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提升意识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有:
(1)有的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失去信心,认为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对此采取漠然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不愿再付出任何努力;
(2)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是浪费时间,评价只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的职责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考试考个好分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学习的主动性还很差,对教师还存有很大的依赖性。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自我评价项目的意义和目的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另外教师还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渡过观念转化时期,尤其是英语写作基础差的学生。
2.2参与自我评价阶段
参与自我评价阶段分两步进行:同伴评价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价。
2.2.1同伴评价阶段
同伴评价是指同班同学对某一个学生的学习、作品或学习过程的评价。同伴评价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它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部分。
写作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可以有话可说。如大学生要面临毕业后的求职,可要求学生写英语自荐信,给英语老师写信,汇报一学期的成绩等,从而把英语学习与自我评价联系起来。写作中的同伴评价又分为四种方式:(1)直接提供评价标准(龚亚夫,2002);(2)共同商谈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然后运用评价标准;(3)运用分析性评分。(Gallagher,1998:265)以上三种活动都应分小组匿名进行,组内每个成员必须阅读完小组中的样本,讨论、协商,最后提供适当的评价;(4)要求评价者要对被评价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负责:指出文章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O’Malley,1996:158)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要对整个小组负责,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本小组的写作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参与程度、个人责任、倾听和尊重、提供帮助。
以上活动属于输出性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检验英语写作水平,并促进英语写作标准的内化,是一种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同伴评价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评价难度太大。例如在写作评价中,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指出文中语言方面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太低,很难对同伴的表现作出评价。
(2)评价缺少真实性。在写作同伴评价的分析性评分中,有的同学缺少与其他同组同学的协商,导致给出的分数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有的学生太过自信,缺少与人合作的技巧,或是缺少责任心;
(3)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在英语写作同伴评价中,性格外向的同学比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度高。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实施评价标准前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或者直接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在同伴评价中,坚持异质小组评价的方式,这样优生、差生可以互相帮助;在小组评价中,每组选出一人任组长,负责监控本组的评价活动,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为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展现机会,提高其参与度。
2.2.2自我评价阶段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学习进步状况和发展进行反思的过程。同伴评价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学生写作自我评价阶段常用的方法有:填写自我评价问卷、写学习周记和写作过程的自我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课堂和学校了。网络为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高中语文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语文素养。教师的知识面应该更广,教师要博览群书,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加自己知识量,多学习,多查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有着深厚的知识底蕴,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此外,现在的语文高考题型新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甚至涉及到社会热点。这就更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努力成为新型、高水平、高素质的语文教师。
二、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训练时,学生在初中曾经学过借条的写法和格式,可毕竟不常用,就被忽略了。在一次试写过程中,写对的学生寥寥无几。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家长是经商的,借条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所以才会那么熟悉。可见,语文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会去评判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并且要做到有理有据。例如,高中生攀比心理严重,穿名牌服装、用品牌手机等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完成一份关于高中生日常消费的调查报告,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了解高中生的消费观,最后要写出总结和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通过这项作业,一些学生在消费理念上有所转变,还有的学生学会运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学会了表象和实质的区分,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习语文,例如,做街头广告的“医生”,到社区进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自制手抄报,参加公益演讲等。总之,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课堂上,要启发并带领学生走到室外,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抓好语文教学,就要抓好学生的听说读写练。写作能力对高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将来学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写作都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下面我谈一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体味其妙处,在合适的时候要学以致用。对于一些优美的语段或文章,教师应让学生去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安排。素材积累得多了,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写文章的方法,如首尾呼应、深化文章主题等。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就要在平时多阅读,多摘抄,一旦在写作时用到这些素材,便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只有坚持练笔,才能提高写作能力。然而,高中学生时间紧,学业忙,作业多,压力大,除了做作文课的硬性作业外,很少有时间写作,更别说坚持练笔了。但学生如果长时间不动笔,就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多练笔,我常常拿出自己的“感悟日记”读给学生听,用自己的满腔热忱来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之火,并鼓励学生坚持进行“一句话晨记”。在每次早饭后的时间段里,我要求学生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者自己一天的计划和安排。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现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发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该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了,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因为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学生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第二,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训练组的结构不同于单篇教学的教学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它发挥整体功能,旨在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二)结构形式。以重点读写训练项目作为核心和依据,贯穿于一组教材的全部内容。(三)整体训练。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在一组教材的阅读过程中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出现。(四)整体效应。整个教学是一个学生由悟到懂到实践的自学训练过程,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悟”的阶段。这是第一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对所学的重点训练项目有所领悟。其主要活动为:(1)由导读引出教学目标;(2)由预习导出操作步骤;(3)由课例中的思考、练习找到默读思考的“纲”;(4)以思考题为导向,自学阅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那么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就是先要知道本组学习的目标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再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步骤,然后按照提纲边读边想。经过反复揣摩,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个初步认识,最后按照课后提示,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阅读课文。(二)“懂”的阶段。这是第二大教学环节,也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例”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这一环节先是重温课例有关内容,分析其特点,然后再归纳其共同特点,最后达到理解的境界。(三)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是放手让学生练习,这个练不是盲目地练,而是按读写训练项目的要求定向练;这个练也不是少量地练,而是大量地练。通过练,将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化为技能技巧。由上述各环节的教学安排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结构是一个以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以练为主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适应训练组教学的一种训练结构,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第三,要重视时间的再分配。要把教学课时变为可用课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随着教学组训练的需要,教学课时要进行一个较大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压缩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增加第二阶段的课时,即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练的时间,做到真正的由扶到放。在实验班里,教师根据其经验强调讲读课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的教时不超过一课时,强调要打通课时,统筹安排,并且对课时进行一个原则规定。如一课时教完的课文,上半堂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下半堂为第二阶段;两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为第一阶段,第二课时为第二阶段;三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教第一阶段,第二、三课时教第二阶段。这样的安排,为读写训练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如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时数由11节压缩为7节,这7节中,用之于第一阶段的只有2节,用之于加强读写训练的就有5节。时间宽裕了应该怎样利用?我认为,只有按照训练组的过程来练,才有可能使这些时间成为有效时间,达到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的目的。
一、教学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如打破应用文传统的分类教学,把教学任务分成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生活基础模块”,即面向校园的常用事务文书、条据类文书、日常文书、科技文书。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织的活动结构,是师生间的相互关系和合作形式,因此也称为教学的社会形式。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正面课堂教学、独立学习、双人学习和小组学习。如何在《应用写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采用小组教学,以上述第一个模块“生活基础模块”当中的一项具体教学任务为例———“招聘启事”—“求职信”—“计划”。1.创设情境。首先把学生分为ABC组,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创设具体情境,采用头脑风暴法,让A组学生设想三年后所学的这个领域或所要从事的行业会有何发展,这个领域又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根据分析与讨论,让A组学生着手试写“招聘启事”。然后让B组学生根据A组学生的“招聘启事”写相应的“求职信”。最后让C组同学把A组同学完成的“招聘启事”和B组同学完成的“求职信”结合起来分析要想顺利过渡为“职场人”应在大学期间学习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并依此写《大学三年计划书》。2.角色讨论。现场模拟企业招聘,A组扮演招聘方,B组扮演应聘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企业用人角度评述“招聘启事”,从自身角度评述“求职信”。3.明确理论。由老师梳理并提出“招聘启事”、“求职信”和“计划”写作的理论知识点,并指出三组学生在具体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4.小组讨论。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充分进行分析讨论,尽可能多地提出修改意见。5.小组点评。组内成员互相传阅、点评,个体进行初改。6.全班点评。引导学生点评各小组优秀习作,进行第二次修改。7.归纳总结,完善习作。由教师归纳“招聘启事、求职信、计划”的写作基本理论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由单一的教学方法向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
在多年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大多都由教师设计英语作文,并且给出写作要求,然后进行修改,最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这一模式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让其无法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起不到好的效果。高中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形成的过程,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根据以上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下面就对改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加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视
学校、教师及学生,只有对英语写作教学引起重视,才能有效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高中英语写作是对高中英语知识的巩固,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写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程序,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要想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高中英语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再只是教师提出写作要求,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用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改变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可以开展演讲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在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剖析语法以及句型,强调单词、句子之间的衔接。另外,教师还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让学生进行自评,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清自身写作能力;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从他人的英语作文中反思自己的写作;然后再进行教师评价,教师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应当耐心帮助其克服。
(四)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而且还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写作的营养。教师还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把优美的句型、实用的表达记录下来,并能够在写作中对其加以运用,从而丰富写作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词汇量和把握、理清写作思路,从而提高自身写作技巧,充分发挥英语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教学
一、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动性技能。我国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写作学直到近年来才被当做一门科学而得到系统的研究。在过去30多年中,在发生认识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冲击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尤其是美国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做了许多探讨,使英语写作理论和教学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英语写作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思维,对这一问题,国外的专家如Cummiin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还有的专家从语篇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写作过程。如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的概念。他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受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本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二语写作成为潮流。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的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尽管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可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历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评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做到基本切题,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表达不清,中式英语比比皆是,令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时而有之。此外,语言错误层出不穷。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受国外写作教学研究的影响,我国学者和大学英语教师也纷纷撰书立说,讨论和研究写作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可以说,这些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应用代表最新语言教学的图式理论来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原意为“外观、形象”,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到哲学领域。他认为,图式是一种概念的感性结构方式、结构原则。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1932年认知心理学家ErederlckBartlett在其著作中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经过实验,他认为,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slraightrepro-duection),而是解释性的(constructive)。
皮亚杰(1986)认为,图式是后天形成的,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中,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两个核心概念:同化和顺应。同化表明了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顺应表明了在客体的作用下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所以,同化和顺应这一对机能代表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Rumelhart(1980)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以及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促进知识应用的理论。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述方式,图式是一种贮存知识经验的抽象结构,是人的已有的结构化的知识基团,它影响着人对客观事物或各种刺激情境的理解和反应。Rtmlelhart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在这个知识结构或“砌块”中,除了知识本身以外,还有这些知识被运用的信息。图式理论认为,新的知识必须与现存的知识框架(ex-istingknowlegeframework)相联系才会得以处理加工,高效的读者往往通过激活必要的知识框架从而对所读文本进行解码。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记忆中表征知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并认为图式的发展不仅通过同化、顺应而实现,还通过附加、协调、重构等方式以达到对语篇的理解。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图式理论,为我们正确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提出了新的视角,因此,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到语言输入性的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但笔者认为,图式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语言输出性的写作教学中。三、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图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一般将图式分为以下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等的了解。一种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和一定的哲学、逻辑、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语篇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是指关于物体、思维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它既包括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具体阅读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形式图式也叫结构图式,是指关于文本篇章结构的知识,即对文本格式的安排、结构排列等的熟悉程度。下面我们从三种图式形式来分析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激活有关的图式,使图式中的空位得以填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在语言图式的建立阶段,以往主要强调学生词汇量的不足是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其实,词汇量在2000左右就足以满足大学写作大纲的要求,而大学生的入学平均词汇量在3000左右。那么是什么造成大学生的习作词汇贫乏呢?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有关英语语法图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巨大差异,即英语族人在描写情景、表述时间、位置时通常遵循从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而汉语则恰恰相反。在用句子表情达意时,英语族人通常使用完整的句子,即“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而且也只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互之间由一致关系联系着”,而汉语绝大多数属于“话题一说明”框架,如果主语是显而易见的,则常会被隐去。因此在写作中,汉语写作图式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学生的习作常常因语法不正确而造成表达上的歧义和费解。学生以汉语思维来构造英语句子,就出现了汉语和目的语相混杂的现象。
为解决学生在语法图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根本作用,积极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语言图式的建立要依赖于大量的阅读输入。因为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词的用法,掌握句法知识。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和顺应理论知识,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特征的了解,使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能够把头脑中所存储的材料与写作题目所需材料相似的组块进行串行或并行,从而做出相应的筛选和重组。学生的语言知识越丰富,贮存的语言知识组块越多,就越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主要包括依赖篇章情景的图式和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在内容图式中对写作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图式。在对内容图式进行阐述时,曾通过实验证明了文化因素在对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如果阅读者头脑中缺乏原文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图式,理解就会出现障碍。在英语写作中,我们的目标读者不仅仅是教师,更多的时候是英语族人,是为了与他们进行交流。但是,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头脑中很步考虑目标读者,即英语族人的文化图式,在写作中经常会用到许多汉语的成语典故,结果令缺乏相应的文化图式的目标读者感到如坠云雾中,不知所云。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如何激活目标读者的内容图式知识是写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内容图式的构建,引导学生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写作中自觉运用文化图式知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形式图式
中西方在哲学观念上的差异是形成各自对应语言形态特征差异的能动的理性根源。汉语民族的模糊性思维客观要求其语言在使用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时具有灵活、简约的特性,因而使该语言必然呈现出意合的特征;而西方民族“形式逻辑”式的思维则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依赖于语言连接词或逻辑联结词,因而使其语言必然呈现出形合的特征。
一、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简述
从写作理论的内涵上看,传统的文章写作理论、过程写作理论和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之间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关系。传统的文章写作理论主要从文章学的角度阐释写作,关注的是在写作中应该利用语言学、修辞学、语用学等理论知识指导写作,注重写作结果是否符合文章学的要求,写作训练中讲究文章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体裁、文风等。过程写作理论将写作视为一个加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注重写作过程中对信息的把握处理,关注写作中内容和素材的组织和架构。与传统的文本写作理论相比,过程写作理论超越了文本制作的层面,关注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在此基础上将文本、作者、读者综合起来,构建起融合文本、作者、读者、世界为一体的写作理论,明确了话题、角色、对象、目的是交际语境写作的四要素,该理论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写作教学的重要指导理论。
荣维东在其博士论文《写作课程范式研究》中指出:“写作中的交际语境指的是为完成一个语篇交际目的所涉及交际主体(作者)、交际对象(读者)、交际目的和交际话题等都构成的一个问题场。”[1]从中可看出语境与写作教学的密切关系,也揭示了交际语境写作范式中作者、读者、语境所构建起的写作联系是系统而科学的。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有密切联系,同时也深受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建构主义兴起后,教育教学中更加关注和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中心作用,建构主义与写作理论结合形成了建构主义写作观,发现了写作中交际的意义,进而发展成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将写作视为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自己已有的见闻、体验、感受等进行有语境、有对象、有目的的语言运用表达行为。该理论以交际为中心和目的,将写作活动视为作者、读者、文本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协调的活动过程。它对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改革有深刻影响,引导语文教师和学生注重交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广泛的作文教学探究实践中,交际语境写作范式逐步成熟起来。
二、交际语境写作范式的优点和不足简析
与传统的文章写作教学范式和过程写作范式相比,交际语境写作范式呈现出适应当今教学需求的众多优点。其优点主要表在以下方面:
(一)基于时代背景揭示了语文写作的本质和目的
写作究竟是什么?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写作教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关系到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评价。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效,教育改革步步推进,语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生机的背景下,语文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将写作的本质和目的指向交际,指出写作活动超越了文本制作及其过程,写作过程就是交际的过程,写作的目的是交际。交际在写作中的地位突显出来,以此为指导,写作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转向交际,交际语境写作范式在写作教学中发展成熟起来。
(二)从语文教学困境反思并关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交际语境写作范式的成长与写作教学的实际困难相互影响。写作教学面临高投入低收效的困境,从写作教学中师生的困惑与无奈出发,反思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写作教学新出路,这是发现问题到探寻解决办法的尝试。在此过程中,以交际为中心的交际语境写作范式成为拯救目前写作教学困境的一种途径。在文化反哺和信息共享交流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范式有不可低估的能量和功效;交际语境写作范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有一定意义,对改善语文写作教学有借鉴价值。
(三)结合新课程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视野下,交际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交际语境写作与口语交际活动对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有促进作用。交际语境写作着眼于交际的实际效果,关注写作中作者的积累与表达、交际媒介(文本)的效能、读者的需求与接收力等因素,平衡其中各个因素,实现交际写作的最佳效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2]提倡“写真事”“抒真情”。作为新兴的教学范式,交际语境范式对实现该课程目标有不可取代的积极功能,对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极为有益。在教学实施中,交际语境写作范式也存在着写作周期长、收效慢、要求高、挑战大、实施阻碍多等不足之处,相较而言,交际语境写作范式对改善写作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促进意义。
三、目前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解析
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包含多个方面,集中体现在教师教学困难、学生畏惧写作、写作教学效果低下三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三方面困境往往共同存在、相互影响。
从教师组织写作教学的角度讲,目前大多写作教学几乎都是一项付出大但收获小的教学活动;写作教学从设计到实施再到评价总结,其中每个环节都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单向的,即一位教师对全体学生,在应试写作的影响下,“教师出题——学生依题写作——教师评改”成为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单看作文评改,就是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此模式下,写作几乎是训练出来的,提高写作教学的途径往往限于扩大阅读量,加强训练度,而这两者都与教师的写作教学密切相关,实施中往往伴随巨大的能量消耗和精力消耗。写作可教与不可教的疑问始终困扰着语文教师,而在写作教学中,大量的训练成为写作教学的重头戏。单调的、程式化的、训练型的写作教学使教师组织开展写作教学面临重重困难。
学生怕作文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写作教学的改革不断推进,但仍未在整体上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状况。学生在写作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题由教师出,文由教师批,加之作文教学中的繁琐要求,学生很难在写作上找到乐趣,在应付和应试的压力下,学生往往借助作文大全、网络、模板等拼接作文,作文写作成了机械的训练和制造。在写作中学生怕写作文,往往是由于学生所写的不是自身所感所想,或是自身实践体验所得,而是“偷借”他人的东西,从而心理感到不踏实;而作文写作高要求的压力是存在的,所以学生怕写作文是现实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心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都面临许多困惑,使作文教学受到阻碍,也使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深受影响。从写作的要求关照写作教学,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写作基础目标难以达成。“伪写作”确实存在,为写作而写作的应付真实存在,写作的应试性和功利性极强;写作变成了一项极其复杂的表达活动,偏离了写作的本质要求和正常发展轨道。
反思写作教学的困境,结合交际语境教学的理论和内涵,不难发现,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范式对改变目前的教学困境有着积极意义和可行性。在写作教学中实施交际语境范式是改善作文教学的一种途径。
四、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
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的重要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以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际表达和交际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从交际语境写作的理论出发,结合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借助社会生活的真实事件开展交际写作
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社会不仅为教育提供了活动场所,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环境,有选择地将真实鲜活的社会事件引入写作教学中,可避免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的为难之举。“写作离不开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但并不是所有的体验和积累都能写出作文,生活体验只有借助一定的时机,在成熟的语境下才能最终写出作文,因此,写作又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的,是一种语境生成形式。”[3]真实语境易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想发表自己看法的冲动和意识,在预防伪写作的同时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意识,提高语文写作兴趣和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就真实的生活事件进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不但可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困难,也能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就社会生活事件进行交际写作,学生就不易虚空架构写作、胡编乱造,也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生活和社会的气息。
(二)结合时代背景创设拟真化情景开展交际写作
交际语境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相对真实的、拟真的,根据现实假设的。交际语境写作的语境创造尤为关键,语境决定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巧设语境同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做到我笔写我心。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依据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通过声音、图片、影像等材料,激起学生对某一话题的认识和思考,自主确定写作的对象,教师指导学生在拟真的情景中进行写作。例如,可观看电影《可可西里》,可从藏羚羊、捕杀者、维护者、记者等视角自选阅读对象,进行写作,要求写作符合阅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需求。
(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际写作
实践的平台很宽广,实践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语文写作应该积极利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在现实中,学生往往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对素材的敏感度和体验力。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实践与写作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在其中感受语言表达和身心体验的差异与统一。例如,可让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演讲,演讲的对象是学生和老师,并将演讲稿和演讲总结作为写作成果。采访、访谈、辩论、朗诵等实践活动,也都可以与学生的写作联系起来,形成能体现学生真实体验,有益于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写作成果。
(四)采取灵活多元的写作评价方式
写作成果考评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深刻。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价决不可仅限于学生写、教师评的单一模式。在交际语境写作的背景下,评价的主体从教师转向读者、作者、教师、亲友、同学等,而其中读者的评价占主体。评价的结果能使学生清晰读者意识,认识写作目的,合理进行写作构架、自我表达和表现。例如,信件的写作评价依据于读者的评价,甚至回信的反馈;演讲稿的写作评价依据听众的反应和评价等等。交际语境下的写作要求写作得体、有实效,达成理想的交际效果。
语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语境对交际写作的积极作用,合理利用和创造语境促进优质写作教学。正如荣维东老师指出的:“‘交际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在这种写作观支配下,作者因为有了直接或潜在的对象,有了交际语境要素的参与,就可以选择并创生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写作的内容、素材、体裁、结构、语言等,因‘交际语境’不断孕育生成。这样的写作,对作者来说,是真实的、具体的、有动力、有意义的。”[4]
交际语境写作范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反思空间和探索途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写作教学应明确写作的交际性本质。在交际目标的指导下,回到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通过对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范式的研究,力图使语文写作教学走出一条学生喜欢,教师欣赏的新道路。
注释:
[1]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3]杨邦俊.从写作的本质看作文教学的改革[J].写作教学与研究,2006,(6):14.
[4]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教学通讯,2013,(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魏小娜.语文科真实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单亚萍.交际理论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3).
[5]杨振宇.从表达性与交际性看写作本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6]姜艳琰.创设交际语境 突破写作瓶颈[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12).
[7]李细平.二语写作教学交际语境的整体建构——以商务英语文书为例[J].外国语文,2011,(6).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是根据语文写作教学的特点进行的一种形式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写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拟结合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合作学习
当前高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强弱是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指标体系,如何针对目前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现状进行探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教学课时不足使其效果不明显
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学习任务重,每周一般只有两课时的写作训练课,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两个课时的写作训练课还远远不够,对于掌握写作的技能不是靠一两天的时间来提高的,而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有所提高,特别是如何针对当前高中生对写作课不感兴趣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2.缺乏互动活动
在课程的实施上,语文写作教学依然是围绕教师、课本转,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一纸空文。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结果早已表明,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更大动力。
3.高中语文写作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育手段多为一本课本、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加上教师的一张嘴,以师讲,生听;师写,生抄的单向传递方式为主,不利于生生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民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而高中语文写作课程改革促使高中语文写作教育手段信息化、多样化、多元化。尤其强调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集体参与、思维碰撞、质疑释疑。好处在于可以把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被赋予了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容许学生质问、怀疑、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这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导学案设计重点在互动、拓展、探究、展示上做文章。学生成长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在同龄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在自主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课堂上愿意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而且学生的自信心随着大小展示机会的增多和成绩的提高而大涨,人格不断得到完善。尤其是情商大大提高,以前经常发生的顶撞老师、同学打架的现象几乎绝迹,令领导和老师们惊喜不已。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
1.积极培养师生互动关系
一般情况下,国家的教育部门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个总的限定,比如颁布的教学大纲,会要求学校按照大纲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合作学习程度,还有各个地区所采用的课程教材,有的学校由于所采用的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多,而正常的教学时间又比较有限,这会造成“填鸭式”的教育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合作学习程度。但凡此类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协调好合作学习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在同时具备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完成的过程。其中合作学习模式的两个必备条件就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条件,缺一不可。
2.遵循各种学习方法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展开合作学习
小组教学法可以应用于语文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讲授上,其程序包括:(1)教师讲授相同专题知识;(2)学生在各自小组中进行互助合作学习直至掌握所教内容;(3)学生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以课堂练习为主),不允许他们再相互帮助;(4)小组成员互评成绩,并与自己以往成绩比较进退;(5)将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相加构成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获得认可或得到其他形式的奖励。
3.教师要多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对那些学习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鼓励,对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要进行批评、督促。一般说来,教师要多指导和督促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给予学生合作学习正确的导向。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理解还不到位,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结 论】
学生们总结进步时说:“以前大家都是‘独行侠’,学习上自己管自己或破罐子破摔,即使遇到问题也很少相互探究甚至没兴趣探究;现在分组学习,大家成了‘利益’共同体,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帮助其他组员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促使我们谁也不想拉小组的后腿。而且现在课堂上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我们心里很明白:只有学好了、消化了我们就可以像优秀学生一样在组内、在班级自信地展示自己!坚持到现在,我们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们的小组很优秀,我们全班都很优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写作 能力
前言
阅读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写作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材料,促进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需要先从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抓起。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写作是学生进行表达的关键,培养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写作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是阅读的一种总结和升华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的规定,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都要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其对于课外自读都不应少于300万字,如果一个学生阅读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其知识储备较少,无法接受书面文化的熏陶,因此,就难以激发其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正所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量上去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广了,写作的能力也必然有所提升。可以说,长期的阅读过程能够提升和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并且使其能够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学生甚至对于阅读和写作的过程感到反感,因此,很难参与到课堂语文教学中来,就算是对学生进行了专项的训练过程,也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首先,在语文课堂中,往往阅读教学次数较多,而写作教学较少,这种比例的失调无法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同时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中学的语文教材是以典范的语言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语言规范是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课标中要求中学生背诵古诗词文80篇,可是现代文背诵要求极少。无法对学生形成一种熏陶,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再者,很多教育工作着对于学生写作的文章,往往是进行大量的修改和批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不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因而,极大的削减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方法探究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达到读写迁移
语文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要“依标扣本”。但阅读教学也不是“教课文”,是“用课文教”。既凭借课文的语言素材,文章作法,学读学写,培养能力。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进习作指导,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从仿写入手,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
(二)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先从阅读抓起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大家在除了学习外,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与写作二者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知识,促进我们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需要先从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抓起。要想提高整体语文水平,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加强阅读写作训练,营造好阅读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方式。所以,课堂上可以综合采用朗读、默读、复述和背诵以及默写等多种手段,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想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改变教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改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多鼓励,赏识教育,通过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去阅读而不是通过批评刺激讽刺挖苦而导致学生兴趣度下降。只有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下,学生才能专注于阅读的内容,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写段能力,必须从读懂一段话入手。
总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大量阅读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宝库的“内存”,并能在阅读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迁移知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冬琴,在阅读中提高作文能力, 文教资料,2005年02期[C].
这个原理涉及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它认为,无论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又称协调稳定原则,涉及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三个方面。结合此原理,我们可以观察到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教与学并没有达到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而是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一般情况下,学校并不会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教师是在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中,穿插讲解写作,有时也会进行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的专项练习。但是由于大学英语课时有限,除了听、说、读、译,能够分配在写作讲解或练习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根本无法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输入量。同样,学生花费在写作的时间更是有限,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观察,学生基本上不会去主动进行写作练习。根据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在设计研究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输入和输出量。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建立一个小型的英语写作教学系统,包括写作技巧、写作策略、四六级范文、佳作欣赏等项目。而对于学生的输出,可以借助在线批改系统,结合教师批改,要求学生进行多稿写作以保证学生在写作方面有足够的输出量。
二、生态位与生物群落
生态位(niche)最早由Grinell于1917年提出,定义为:“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Elton将生态位定义为“生物在其群落中的功能状态”,从而使生态位与栖息地概念相区别。1957年Hutchinson提出了生态位的多维超体积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他认为生物在环境中受到多个资源因子的限制,每种因子对该物种都有一定的适合度。在语言学习中,完整的生态平衡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组成,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生态位,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的外在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具备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而构成群落的各个物种对群落的贡献是有差别的,通常根据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来划分群落成员型。其中包括优势种(dominantspecies)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和罕见种。这些种通过不同的多度、密度和盖度等,对生物群落的稳定和生长繁殖起一定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主体,学生种群也在该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在学生种群内的不同级别的学生也拥有各自的生态位。他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在群落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中国的学生往往习惯于个体学习,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教师可以根据教与学的具体要求,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生态位的重叠与分化。就大学英语写作而言,同伴互评是写作反馈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互评中的合作,对于我们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耐度定律和花盆效应
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
确定了选题以后, 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 论述角度选得恰当, 大题可以小作, 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 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首先, 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好高鹜远, 贪大图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 也不要应付差事, 贪图便宜, 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 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 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同时, 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其次,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 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
2. 定好论文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
3. 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在安排文章结构时, 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 就是说, 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4. 写好提纲
5. 按照提纲撰写初稿
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 一个轮廓, 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 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 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
关键词:写作;积累材料;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68-01
作文写作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1.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1从作文评点中树立写作信心。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事实上,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考取学校,进入初中或高中读书呢?教师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
1.2从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写作的角度来对课文进行写作的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更多的写作基本知识、写作方法等。如朱自清《背影》中的开头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点题。这样,让读者感觉到简洁又直截了当。结尾时又和开头照应,用的是首尾照应的写法。又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一段,是对景物进行细致、多层次、动静结合的描写。还有其他课文中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等。
1.3从写作积累中进行写作准备。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写作必备的材料,如形形的人物、大大小小的事件、千变万化的景物以及情感、哲理都是写作必备的材料。
1.4从随文练习中培养写作兴趣。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随文练笔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利用课文内容改写,利用文本空白扩写,利用精彩语段仿写,利用结尾空白续写等,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而且增加了习作训练的密度,减缓了习作训练的坡度,培养了全体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1.5从片段、日记中进行写作练习。魏书生先生在谈到让学生写日记时说过,对于学生说自己不会写日记时,他要求学生第一天只写一句话,第二天写两句……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写作。可见,平时多动手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循环日记"的训练。把班内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每组只需要一个学生写日记,从第一位同学开始依次排序,循环往复。循环日记拓展了学生写作空间,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营造了学生间竞争氛围,大家在竞争中不断获得进步。
1.6从自改作文中提升写作能力。"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2.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2.1积累名句名篇。"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
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名家精品,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神奇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课文中有大量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句,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名言警句以及说理、抒情、写景名段名篇,要注意及时积累、总结。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o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2.2积累生活经验。叶老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文章就会写到什么程度。"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情感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他们的思维领域。法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这样,材料积累也就多了,写作时就能轻松自如,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状态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