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美术教案范文

高中美术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美术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美术教案

第1篇

高中二年级学生

【课程内容】

人教版美术课本

【单元教学目标】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与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观察事物,进行感官体验,通过看、想、做等方法进行学习,体验设计和制作的乐趣。

【课程计划】

1、教学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以第一学段中对“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为要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美术素养。

2、设计思路:高中的学生处于转折期,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但是缺少科学的观察方法与训练,因而易产生情绪;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设计标志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放宽要求,降低难度,能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简单方法。本课以问题激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讨过程中互助互学,提高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3、组织方法:在游戏时,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进步。完成作业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能力高的学生可自己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力低的学生可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完成目标。

【教学案例】

课题

标志设计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标志的目的、意义与作用。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彩笔、彩纸、毛线、羽毛各种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互评、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规,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

教学重点

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特点。

教法

问题激趣法、游戏促学法、观察总结法、欣赏分析法

学法

游戏互动法、交流互评法、讨论提问法

教具准备

几种不同的标志设计作品(游戏用)、奖励用的标志

学具准备

(学生)标志、设计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标志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五一长假,我到贵阳后先去超市(多媒体出示超市标志)买了点东西,接着又到了建行(多媒体出示建设银行的标志),然后又到这里(多媒体出示火车站标志)接了个朋友,最后我们又到这儿(多媒体出标肯德基标志)吃了饭。你知道我去了哪些地方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2、师:你是如何知道我去了这些地方的?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观察得认真仔细!这些图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们就是标志。

3、师:你觉得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标志是一些公共场所、工厂、商品、交通的标记,让人一看就懂,便于我们识别和记忆,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

师: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

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标志。

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找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我们今天就试着来设计自己喜欢的标志。

4、出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参加学习活动,使他们获得亲身体验,达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标志的含义和作用,让他们认识到标志设计不仅是技能技巧,而且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二、发展阶段

1、欣赏几个标志设计的例子(多媒体出示),并介绍设计意图。师总结:今天图形标志已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工厂、交通、卫生、生活用品等方面都很容易见到。

2、分小组做游戏。师:每小组分发几个不同的标志,请你们根据各学科老师的特点,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标志。

3、学生合作进行活动,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4、师:请几个组各选一位代表,说说自己组员研究的结果,并讲解理由。

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师总结:同学们做得好,你们都找到了各学科老师身上的特点,标志就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这些特点,运用图形设计出来的。

6、多媒体分类出示各种标志(文字类、图像类、抽象类等),请学生欣赏。

师:标志设计还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与众不同,才能互相区分和辨别。如果是团体,要体现出团体的特点,如足球队,绘画兴趣小组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互助互动互学;开拓思路,了解设计途径,运用造型和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

三、作业要求

1、师:我们知道了怎样设计,还欣赏了国际国内的设计作品,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材料用剪、画、贴等方法为自己、小组或班级设计一个标志,要有特色,与众不同。可单独制作,也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找出共同点来设计标志。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大胆创作及材料运用突出的学生。

[设计意图]

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展示与评价

1、请学生剪下自己设计的标志,贴上双面胶,粘在自己胸前,互相欣赏。

2、师:现在我给每位同学评奖,你认为谁(个人或小组)的标志设计得好,就把这标志贴在他的胸前。

3、师:我们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标志一般包括:商标、标徽和公共标志。

学生互相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侵犯注册商标会带来什么后果?

(多媒体投影)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侵权者:曾炳薪

被侵权商标:美国惠普公司的商标

2003年9月17日下午,深圳市工商局宝安分局现场查处位于宝安区沙井新二重明纸品印刷厂,现场查获假冒美国惠普公司商标标识共计21件。重明印刷厂为来料加工合资企业,负责人曾炳薪,其中一方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新二经济发展公司,另一方为台湾重明纸制品有限公司,该制假工厂印刷设备精良,生产规模大,生产的假冒包装材料与真品极为近似,涉嫌长期以来为周边地区制假地下工厂提供大量假冒包装材料。

学生讨论。

教师因势利导、展开法制教育,利用多媒体投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二十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属犯罪行为。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63条规定,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案,应予追诉。

至此,法律条文对学生来说不再是枯燥空洞的了。

4、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标志,还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标志,同学们下课后,可以给你的家庭设计一些标志,这样同学们到你家做客的时候,不用你介绍,就知道你的房间在哪儿、洗手间在哪儿了。是不是很方便呢?希望你们回家试一试。

[设计意图]

学生互评,可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评价,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渗透法制教育,拓展知识,让学生知道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篇

案例面向的是高二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名作赏析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过程:

先“造势”,请同学们观看我精心编辑的一个短片。我选取了二战纪实片中的空袭镜头,那如雨点般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厉的防空警报;在火海中的断壁残垣和仓皇奔逃的人们;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和儿童;绝望无助的男人;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尸体;满目狼藉的城市和爆炸起火人们坠楼等。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这时,我让同学们取出纸笔,限时两分钟凭印象自由创作刚才看到的短片,不必拘泥于是否像,有兴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很快完成了大概的画面形象。

再让同学们讲述战争美术作品,参与的同学很多,列举了很多的战争美术作品。

这时我再抛出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毕加索对这些场面是怎样处理的。”我打开《格尔尼卡》的画面,为使学生更好地分析、比较作品的局部,分别将画面中的灯、举灯的女人、从楼上跳下来的人、牛和马、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等局部设成按钮,每个按钮后都由有与之相关的链接,其内容包括毕加索为创作画的草图及生活中的素材等。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们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的变化历程,体味艺术创作的艰辛。在逐个分析作品局部时,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画,对照毕加索的作品进行如下讨论:

为什么毕加索这样画,他的方法在表现力上与你的方法哪一个更具震撼力?

火焰的形状再具象一点好不好?

战士手中的短剑和剑旁的花有什么寓意?

手持油煤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像什么?谁这样画了?代表什么意思?

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的眼睛像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画面用黑、白、灰的处理方法,用色彩的处理方法好不好?

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我先让多位同学阐述结论,再介绍毕加索生平及其艺术风格: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其作品《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的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内容。有前面的“自由创作”氛围和讨论打基础,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表达不准确或表达不到位。这时老师加以分析指引,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探究和领悟作品的内蕴。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不同心境下往往有不同的感受,是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不断发现作品新的含义,所以杰作往往使人百看不厌。而作者在这件作品中,力求表现出人性的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性格的心理特征,加上含而不漏的技巧,更耐人寻味。

效果分析:

第3篇

一、暗示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愉快的原则

由于目前高中美术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多学生表现出紧张的状态来。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现在很多美术教师存在着操之过急的教学误区,过分地督促学生,学生学习失去耐心,没有重视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暗示教学法,教师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把学习看做一种乐趣,而不只是为了升学的工具。教师不要给学生施压,要利用学生一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感,活跃学生的思维。

2.无意识和有意识统一的原则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理性的知识,只是单纯地讲授,让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之上,教师要做到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统一,让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授理论,比如在素描的教学中,虽然素描头像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套理论的知识,但是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灌输。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或者小小说,从艺术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理解。

3.相互暗示作用的原则

相互暗示作用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暗示作用。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教师威信的树立不是强制的,而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素质来吸引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语言的表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取信于学生。教师还要正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做好和学生的沟通,做学生专业上的教师、生活上的朋友。

二、暗示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积极利用情景暗示

情景暗示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外界的事物或者环境来激发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上学生的作品,和名家名作放在一起,给学生以无形的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较大心理上的暗示。教师还可以定期地举办画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还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利用行动暗示做好鼓励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或者体态来对学生加以暗示,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眼神的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无形的激励。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恰当的行动来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乐观的心态,并要积极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3.利用权威暗示做好示范

权威暗示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以及名家名作的暗示两个方法。教师的示范这一方法,举例来说,比如在学习《诗情画意》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任选一首古诗词,让学生利用古诗词的意境来表现水墨画,让学生在创作后写上古诗。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意境,提高学生对审美的品味,并让学生懂得我国书法、诗歌以及绘画之间的艺术关系。名家名作的暗示主要是教师利用名家名作对学生进行权威暗示,比如在学习齐白石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齐白石的名作《虾》欣赏,然后教师介绍齐白石的个人经历,以及齐白石对画画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小故事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暗示教学,让学生学习齐白石对事物的细微观察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

4.利用联想暗示培养学生想象力

第4篇

【关键词】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多媒体演示文稿也称Power Point,简称是PPT。Power Point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 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它可协助您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增强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Power Poin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您的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流或视频流。

一、教材分析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信息技术模块二《演示文稿》中的第二节的内容,八年级学生在通过了第一节的信息技术学习后,引起了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制作兴趣,根据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因素,理清规划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思路,结合了新课标的标准,在欣赏老师制作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后,让学生展开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础操作方法,能够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并且要学会应用幻灯片模版和幻灯片版式。

2.过程和方式。教师在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行自主地探究,发现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乐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师生互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3.思维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能够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经过反思,总结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调整学习的方式,定下未来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争取获得更高的学习水平。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各种各样的媒体文稿体现出制作者的设计意图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个重点。而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创作技能是教师在授课中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的过程

首先,设置疑问,激发起学生刨根到底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通过学习第一节,让学生对演示文稿的欣赏和规划,对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例如一种是已经处理完整的演示文稿,另一种是还没有进行处理的演示文稿。接着提出疑问:这两种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种演示文稿?为什么?如果是你们,会运用那些基础因素来处理演示文稿?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演示文稿的对比与欣赏,再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自主地进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最后的时候再进行课程总结或者补充,让学生对演示文稿做出自己的规划,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一:在启动PPT2003后,制作第一张幻灯片,应用幻灯片模式和幻灯片版式。教师提示学生在PPT2003中有很多的模版,可以根据演示文稿的主体或者是自己的喜好进行筛选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选择设计模版,制作出第一张幻灯片。

任务二:再制作出包含三张不同模版的演示文稿。教师告诉学生一份优秀的演示文稿不单单只是由一种模版组成,它需要经过不断地筛选配合,制作出多张不同的幻灯片。那么,新的幻灯片要如何地插入呢?在“插入”选择“新幻灯片”完成此操作。

最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的意识。通过设置疑问,布置任务,学生动手操作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方式,这个时候,教师要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对演示文稿实施改造创新,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学生通过掌握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局限于格式、背景等基础因素,大胆创新,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实施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操作,创新布局、背景、构思。在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课程中开发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足够展现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激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J].中国校外教育.

第5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转贴于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改进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21-01

一、新时期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1、对高中美术课教学观念存在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高中美术课往往被处于副科的地位,学校、家长和教师对高中美术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更是流于形式,甚至常常被语数外等主科的时间所挤占,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高中美术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那么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上述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地影响高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学生基础差,对高中美术课不够重视

当前,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对高中美术课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将学习精力集中于语数外等高考主要科目,单纯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美术课的学习与欣赏,不利于这些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另外,某些高中学校对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高中美术课程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施和教具严重匮乏,也会大大影响美术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到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新时期,新课改对于高中美术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身的美术知识,同时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高中美术课的教学需求。但是,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其教学理念更新缓慢,甚至由于外出进修学习和教研活动很少,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都亟待提高,以便于适应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需要。

4、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化、片面化

新时期,我国高中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和机制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考试内容,对于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也主要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分数为主,这必然不利于高中美术课教学活动的开展。高中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化和片面化不仅较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制约了美术教师进一步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就是学生对于高中美术的认识不够,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认为高中美术学习无关紧要,进而忽视了高中美术的学习。为了提高师生对于美术课的教学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二、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的改进路径探究

1、转变、更新高中美术教学理念

当前高中美术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高中学校以及教师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的认识不够,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过于强调公共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忽视了高中美术课教学工作,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强调素质教育发展,为此教师和学校领导首先就要转变传统高中美术教学理念,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创造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施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得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同时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不同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接收,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制作不同样式的电子教案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美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紧跟时展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这也是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发展的趋势。

3、提高高中美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我国高中美术课发展较为缓慢,很多高中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美术内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术课的发展,为了改变当前高中美术课教学现状,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寻求交流、培训和深造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顺应时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

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立,对于新时期开展高中美术课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可以促进高中美术教学的快速发展。构建良好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既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激励教师不断地进行美术学习和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教师教学活动具有督促意义,进而保障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是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金常铨.谈高中美术课教学之目的[J].美术大观,2011(11).

[2] 陈诚.普通高中美术课教学原则[J].成才之路,2012(12).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美术“低效课堂”误区“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尤其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为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新旧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彼此之间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那么,美术教师该如何走出“低效课堂”的误区呢?

一、“低效课堂”误区分析

要想弄清造成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必须对“低效课堂”误区进行深入分析。

1.爱心教育缺乏,工作热情不够。

当前有部分美术教师,由于在工作环境中“长时期不受重视”,自身产生了浓重的“职业倦怠”意识,导致丧失了持之以恒的动力与热情,缺少了相应的竞争压力,不再积极认真地坚持相关的学习补充与探索研究,不再深入仔细地对每一堂课进行教学实践和总结,也不愿意研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得失。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学生时,他们丧失了应有的亲和力,仅把学生当作完成职业工作的简单对象,而不愿意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

2.教学观念守旧,创新力度不够。

许多美术教师不注重自身的学习,更不注重学生的变化,在教学中,生怕在所谓“花俏的创新”探索中有什么闪失,总是凭借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而不愿意进一步地更新固有的教学观念。即使是在新的教学改革压力下也同样无动于衷,甚至不情愿接受现代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运用,绝不越雷池半步。

3.课前准备不足,学科渗透不够。

美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1)不重视课前的教学用品准备。部分教师对美术课堂所需的教材、教具、课件等经常丢三落四、心不在焉,常常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手走进课堂。(2)不重视备课。部分教师对待备课态度不够端正,文本钻研不够深入充分,备课时只是拿着参考书随便抄抄,有的甚至干脆不备课。同时,我发现很多教师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在具体教学中仅表现为专业的美术教育。

二、“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教学实践表明,要长期持续地把美术课堂经营成吸引和打动学生的知识殿堂,美术教师就一定要在新的要求下,放宽视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美术教师身上的这些病根才能清除,才能培养真正务实的教学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高质量地长久开展下去。

1.更新教育观念,拉近师生距离。

毕加索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更新观念,首先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从思想上重视美术学科,只有做到“教者必以正”,努力让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德艺双馨”,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树立美术学习的意识。反之,如果自己“身不行道”,就没有资格去教育别人。

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因为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教师要学会转变自身角色,由“师长”向“朋友”,由“传授型”向“知识型”转变,可以走到学生中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实现思维的创造和发展。否则,我们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美术教学的使命,就无从做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心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前的课前准备(如教材、教具、课件等),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如: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的指导性原则理念,继而深入分析每一节课的教材,并超越具体教材内容,解决实际难题。如在备课《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时,考虑到很多学生没有DV摄像机,教学实践无法展开,于是我在教案预设中,通过编制图片电影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以此方式领会DV电影的艺术创意。又如,在备课《外国美术鉴赏》一节中的《新的探索――现代绘画,现代设计》时,考虑到本课的知识容量过大,于是在设计教案时,我就灵活地将该课内容分成两部分:《新的探索,现代绘画》和《新的探索,现代设计》。再如在备课《美术鉴赏》一部分中的《西方现代艺术》时,考虑到教材内容不够具体,在预案时,我又设计增补了“超现实艺术”、“艺术的演变与猜想”等教学内容。实践表明,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创新教学预设,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3.重视媒体运用,激活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易导学、高储存、易传播等特点,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在当今美术教学中发挥着许多独特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过程中图文视听的直观感,而且能大大减轻美术教师的板书负担,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强课堂过程的条理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当代美术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改进和学习,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与素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4.注重学科融合,丰富审美内涵。

美术教学不应是专业的美术教育,而应体现为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为美术课本的内容,还应加强与语文、数学、音乐、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的渗透,以加深学生的审美感受,获得对未来生活的帮助。如对古代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相融合的民族特色,如窗口一样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丰富内涵,在教学时,我们应加强其与中国古代诗词书画等文化的联系。

总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和低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引领美术课堂走出“低效课堂”的误区,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教学关系;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48-01

1.做好课前准备,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每一堂课来说,教师在讲授之前一定要全面把握教材,只有熟悉教材才能了解讲授的内容,为此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常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备课备学情备教材。高中学生对于美术知识来说,很多内容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或者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了解和熟悉了相关的内容,那么教师对此内容就可以简单的介绍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又或者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陌生的知识或者存在误解的知识,教师就要多费点口沫,多花点精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高中教师的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和学情,还要备教法和课堂管理策略,创新教育教学思维,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习得知识和能力,这样就能构建高效课堂。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利用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美术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美术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

正确的把控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关系,还需要美术教师创新思维,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美术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教师的"教" 在以往的理解就是重点突出在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能把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给学生讲出来,或者是勾划出来,落实在笔记上或者教材中,素质教育下,教师的"教"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讲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活动中,知识的讲授是无止境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然学生的学了知识的习得之外,还需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呈现差异性,尊重学生,做到分层授课和分层学习,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学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题中之意。

3.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个性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配合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讲授,不观察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教学过程中容易偏离目标,学生如果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者思路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不是教师讲授了什么知识,也不是教师尽可能讲授多的知识,而是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掌握住了哪里知识,他们能否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了解学情。另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要与时俱进,颠覆常规课堂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美术实践微课教学、美术情境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4.创新美术教学思维,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课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美术课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的大学生也不重视美术学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优化课程教学,首先就要革新教学思维,重视美术课程的教学。美术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美术老师需要思考的。美术授课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授课,确保硬件上的需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步。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如果按部就班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美术课重在实践,重在提升W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改变认知,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启发,并且习得相关的技能。为此,在开展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这些教学模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与时俱进,采用微格教学法

针对目前的教学形式,实现特色教学就必须实现特色的教案制作和应用,高中美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并将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并作出分析判断,并且教师要把课堂小型化,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教学活动得以改善。这种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是将5-9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对这一小组的学生进行一到两种技能的训练,然后分配给每名同学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小组成员对整个过程进行反馈评价,然后每个人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进行自我分析,对自己的教案重新设计后再实践。微格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循环的学习每一种教学技能,不断循环的运用每一种教学技能,不断循环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循环的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自己不断循环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效率。

一、美术教学的改变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课前准备首先要做好教学时间上的安排。要想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收获实际效益。首先,美术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找准自身的学习起点,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合理、恰当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时间得到保证。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教师在准备美术课堂教学之前,需要重视教学相关内容的课前准备。教学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具的准备以及相关课堂教学资料的收集等,都是教师进行课前准备的范畴和内容。教师的课前准备做得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越好。

2、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是关键

以往的教学主要依靠的教学工具是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等,而现代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突破以往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灵活地学习美术。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展开想象。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课本,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面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要让学生从美术课本中走出来,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高中美术教师怎样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笔者建议,在对学生进行首次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画室为学生举办一个小型画展,向他们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内容题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充满新鲜感的,也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通过组织这一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致大大提升,学生提高了热情,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十分良好。

3、锦上添花的多媒体应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欣赏美术是一种视觉享受。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让学生能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很多美术语言只能够靠欣赏者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多媒体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固定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富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1、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高中美术模块教学而言,我认为它的过程很重要,比如教学管理,教学保证,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因为只有这些过程做好了,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过程更重要。但要想实现这些过程就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因为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直接推动这些过程的基础,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努力地去追求他心中理想的艺术,这是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和心理反应。教学中我常发现高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他们把美术课当作一种消遣活动,纯粹将美术课当作是解压课,娱乐课,而忽视了美术课与文化课之间必然的联系,比如说画画能开发人的右脑,这对你右脑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加强文字和图像的记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加重了,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美术课也变成了一种学习负担,大部分的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开始逐渐减退,甚至完全没有了兴趣。这时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要让他们自主的开发潜力,给他们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在学校中除了文化课,还有一些令他们愉悦的事情可做,要做到精讲、引申、多思、多练、多体会。比如将课本中的一一些图画进行夸张变形滩仁他们感觉很有趣。这就会使他们的美术课上得很有趣,课堂气氛很浓厚。

2、密切注视学生的思维动向,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及表现能力

学生对美术的初步认识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最初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体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往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往往重视外化性的造型表现,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内在的观察能力,不注意引导他们的思维,不给他们空间去想象,造成教学效果很差,美术课很乏味。从社会大众的审美实践来看,美学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要想确立自己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就应该积极地介人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活动,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如在《思》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们观察这个雕塑有什么特点,他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作者是谁?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去思考、去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它可和其他雕塑进行比较,还可以事先用泥土做好一个与它相仿的一个进行比较,比较他们之间质感的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然后每人发一块泥土让他们亲自去做,去体验、感受人物的表情特征。说明材料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效果的不同,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去思维,在观察和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从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金波.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的课堂效率[J]. 网络财富,2012(12).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美术 欣赏教学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 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向来被认为是最难织的,如果教师对知识点把握不准,课堂时间安排不当,教学方法不得体,课堂教学就容易步入枯燥无味的“注入式”教学,其结果是教师费力不小,学生收益甚小,教学效果不佳。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我认为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想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须采取“讲”、“问”、“议”三者相结合的方法。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44-01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需要我们用眼睛来欣赏美术作品。但是美术课在高中教育阶段非常的乏味,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有效性呢?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美术教师上美术课一个教案要重复数十次,而且每年都是上相同的教材。这种无休止的重复,摆在每位美术教师前面的挑战就不言而喻了。上好一堂课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象“温水时里煮青蛙”慢慢地没有了激情。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并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教学主角,辅助、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而不是严厉的监督者。在营造了轻松氛围的同时,辅助以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完成教学目标。

另外,在中国,在受应试教育压力下,即便是艺术学科在高中也已纳入学分制,照样也会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不受重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的自我重视,以及对自己的职业热爱。美术教师应自己看重自己的岗位,不要轻易将美术课改成自习课,不要因其它应试科目老师前来“借课”就求之得。

只有在教师对课程自我重视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争取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利用精心的导课内容触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中有一堂关于现代包装设计的课程,课程导入时,老师将同一种小的学习用品用草纸、精美包装纸和塑料袋分别进行包装,以此方法作为导课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突出了包装的重要性,教学效果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

作品鉴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如图片、文字、多媒体等为学生创立一个有效的艺术情境,让他们更加贴近作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米罗斯的维纳斯》许多学生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学生从审美上会产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心理。教师应从审美角度向学生分析讲述维纳斯女神之美的具体表现。维纳斯脸部呈现的是宁静美,亭亭玉立的身材呈现的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曲线美,失去双臂而产生的又是一种残缺美。在她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魅力,更表现了一种内在东西――人性的美。

我们在教学欣赏课时,要把这些古代作品的美传递给学生,传递美的感受并不难,难的是花心思去修养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专业水平,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一个美术教师,除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之外,应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广博的知识素养,要懂得“看”,懂得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如何汲取,如何向学生布道授业,解惑的手段要缜密思考。

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美术教育中还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在美术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知识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满载着兴趣走进学习的课堂,并能将课堂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之发现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收集各种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人、民画、雕刻等,并在课上集中展示,同时老师要做好准备,为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讲解和描述,其中在穿插上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一来,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生硬的内容、方法和语气是不能将教学内容有效地教授给学生的。大量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情绪能够让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效率。

因此,饱含情感的教学是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有效措施。老师要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感染学生,靠近学生,才能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在开展教学的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到达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剪纸 美术 教学 创造性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中国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尝试着把剪纸艺术引入课堂,剪纸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也深得学生们的喜爱,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大作用。

一、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基本是以课本为基础的常规教学,主要是文字介绍配以图片,内容深,实用性差。审美趣味还停留在儿童少年时代,这与他们处在青春期将步入青年时代的生理年龄是不相符的。我认为美术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而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另外剪纸原材料易得,学习周期短,经过短时间培训,学生就可以独立操作完成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帮助学生领略艺术的创造之美,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可行性

1、多数学生容易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民间剪纸具有的质朴、天真、充满活力,富有乡土味的朴素审美观,它造型夸张变形,有简洁、概括、抽象的表现手法,富有现代魅力,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中学生喜欢卡通画、动画的心理,一进入课堂就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2、原材料易得。

剪纸必备的材料不外乎纸和剪子,对于初学剪纸的学生来说,一般的彩纸就可以满足需要,代价很低,基本都可以承受;剪子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备齐课堂所需的材料,这是剪纸可以引入课堂的前提条件。

3、入门较快。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自己设计整理教案,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对称图案的剪法,我选择了蝴蝶图案,既易学又美观,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剪出的蝴蝶,非常兴奋。在此基础上,我又逐步增加了折叠图案、二方连续图案以及喜花、拉花、窗花等一些基本实用图案的剪法。在剪纸活动中,我教给学生剪纸的基本方法,学生剪纸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能。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剪出花鸟虫鱼等简单图案,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使学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独特的魅力。

4、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剪纸尝试。剪纸实践的结果,学生们的作品都奇出百样:憨态可掬的动物、吃草的小牛、跳绳的小女孩、讲课的老师等等,在培养学生们剪纸技能的同时,创造力也在慢慢地发展起来。

俗话说:“心灵手巧”,实质上手巧则心灵。学生们在剪纸活动中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来。

在剪纸活动中,很少有学生不喜爱剪剪贴贴。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学生们在稍具操作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依据个人的造型能力,剪贴出许多颇具个人审美意趣的图像来。因此,剪纸便成了学生们表意、抒情的重要方式。

5、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丰富多样的色彩,可爱的造型,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审美心理。在教学生剪纸的同时,我让学生欣赏各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如:每次剪纸活动前,总是收集拿一些成品让学生逐个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比较南北流派剪纸作品的特点,还有本土剪纸艺人的作品,让学生真正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去发掘自己身边存在的艺术形式。

让学生创作美的剪纸作品,如:让学生在感受《十二生肖》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剪,挑自己喜爱的动物剪,剪出的作品布置在教室,也可吊饰悬挂来美化环境。最后,通过各种剪纸技能及方法创作美。通过这三步对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可看出剪纸活动对学生美育的教育作用。

剪纸已与更多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材料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而我们课堂上的剪纸材料和手段也可以自由发挥,装饰什么,点缀什么,随自己喜爱,同学们创造激情高涨,动手动脑中,真正做到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同学们说:“下节还要上这样的课!”

通过这些实践课的开展,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方式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之前设置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应当主动承担起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的任务,为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探究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应当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之前,一方面需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学生经过小组探究仍然得不到答案,失去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又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小,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保证问题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度。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问题应当服务于本节课所要实现的教学预期目标,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民间美术?大家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在提出上述问题后,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探究。在这种积极讨论和探索求知的氛围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山东杨家埠年画――赐福生财灶王、河南朱仙镇年画――刘海戏金蟾,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我国古代民间美术的魅力,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讲解完基本的美术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临摹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民间美术的魅力。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取长补短

如果说课堂问题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那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和关键。高中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但是美术创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通过与其他学生相互合作,则能够有效拓宽学习思路,也许其他学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想法,都能够给另一位学生以灵感和启发。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以小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小组成员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学习,学生还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学生今后成长成才,乃至走向社会所必备的一项能力。

学习《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特点》这部分内容时,虽然建筑艺术就存在于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中,貌似教学难度较小。但是实际上,建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高的复杂性,而且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不同,建筑种类多而复杂,学生个人很难体会建筑中的深刻内涵,更不用说建筑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学习此类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一下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见建筑种类,然后大家从建筑形式、建筑环境、人文内涵等方面入手,分别交流各自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最后形成综合、全面的观点。

三、引导学生形成审美自觉,培养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自觉,我们可以理解成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一种自觉的审美驱动,面对一幅作品,学生能主动、科学地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去分析鉴赏,从而得到熏陶。试想,如果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再加上讲得平淡乏味,那么学生听了就会反应淡漠。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更不会有鉴赏的冲动。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就日渐偏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由此看来,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

美术作为高中的必修课之一,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高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艺术的熏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循序渐进,高中美术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高建宏.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109-111.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培养情感 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改的深入,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在提高审美观点、造就人格魅力、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机制下,有的学生认为美术课是副科,这就使美术鉴赏教学一时难以普及。如何改变目前的局面,提高鉴赏课的教学成效,笔者下面发表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美术鉴赏教学的履职能力

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长流水。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高美术鉴赏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提高美术鉴赏的教学效率。鉴于当前高中学生的思维层次高、思辨能力强的特点,加之美术鉴赏教材专业性较强,教师的言行和鉴赏能力对学生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美术,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更高平台上取得进步,有所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学习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站在美术的前沿阵地,对美术鉴赏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亲师信道中增强美术学习的情趣。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开展鉴赏系列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一些美术名作,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作品、感知作品、展开联想。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与时俱进,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历史、美学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著作,以及观画展、读画意、看画册,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人文修养。在此基础上,饱读诗书,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进行糅合、加工、整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直面思维,放大美术鉴赏的效用。

二、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师生对话交流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要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对话交流、沟通对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鉴赏能力、美术基础,建立“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放下自身的教学权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鉴赏美术、品评作品,消除师生间交流的障碍,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对艺术作品的看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为目标,不在于讲解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学生对艺术的情感,在鉴赏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让难易度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注重构思新颖、趣味性强,用学科的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鉴赏教学中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恰当地运用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来增加鉴赏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探究、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提升审美能力,提高高中学生整体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