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标书工作思路范文

标书工作思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标书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标书工作思路

第1篇

(1)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系统,提升了全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党和国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运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尚处在经验性阶段,常常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改变,随意性比较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用体系管安全、保安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从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所设定的十六项考评指标,囊括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明确的实施程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2)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据和标准,创新了监管企业安管工作的手段。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道路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道路旅客运输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就算是同一类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这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员表示,对于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标准,交通行政系统的各个批次的检察人员意见并不一致,企业在应对过程中也比较茫然。安全生产标准化正好提供了一把尺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按照标准来开展安全工作,也统一了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口径。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行政监管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标准化,这是一种试验,更是一种开拓。

(3)引入第三方作为考评机构,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机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检查考核上对下、官对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由第三方组织专家组按预设标准的客观评价模式,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工作也为考评机构提供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流程,整个流程既严格规范,又动态可控。总之,考评内容的标准统一、考评流程的规范和考评机构的第三方性质,共同构建了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安全评价机制,将会对行业安全管理日益呈现出重大作用。

2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1安全标准化考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了考评的进度和质量

2011年7月《方案》的印发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层级的行政主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涵,这对主管部门的研究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本身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该项工作置于主要位置。许多地方到2013年才开始关注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工作,离2014年底完成考评工作只剩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进行整改自评,只能是仓促上阵、赶鸭子上架。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的质量和效益。

2.2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严重削弱了考评工作的公信力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大动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政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从管理手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是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是在行使政府职能,考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考评费用不应在企业的承担范围内,不然就违背市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3行业导向不清晰,企业规避考核和监管的问题突出

道路运输市场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整个道路运输市场带来极大的繁荣,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的局面,也给行业导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大量的私营车辆挂靠在较大规模企业的旗下,被挂靠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收取管理费用,这就产生了挂靠车辆和被挂靠企业的导向和监管问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了靠收取“挂靠管理费”生存的企业,即企业备案记录的车有几百辆,但没有自备车辆,全是挂靠车辆,被挂靠企业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但是为了安全标准化考评,只能是东拼西凑地临时准备资料。因为权责不清晰、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分散经营等问题而给考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企业规避考评的现象突出,例如有些地方对普货运输企业的考评定在10辆车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考评,想方设法将企业的规模变为只有9辆车以下的小公司。政府如果不能对挂靠企业监管的松弛和对规避考核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的死角,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2.4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企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交通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个地方又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评分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自评和考评机构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也有区别,用同一把标准化的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企业,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比如,指标体系中要求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夫妻店”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搞那些“高大全”的一套。再如,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要求有配套的站场,否则不能达标。因此,为了考评过关,一些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就有悖于安全标准化的实际意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考评的积极性,反映了标准的制定存在脱离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的现象。此外,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有些地方不涉及10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有些地方不涉及5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而且从数据上看,这些小规模的运输企业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全面完成,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死角,客观上产生了把企业变小的导向。

2.5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

由于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在实际考评中忙于应付考评,缺乏有深度的整改。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设计考评政策时,对考评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考评不是目的,考评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评,推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升。例如:挂靠企业的问题是考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要优化道路运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必须对挂靠企业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格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注销,否则就会削弱考评对行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持续的推动作用。

3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讨

3.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在经济新常态、民生新内涵的客观情势下,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和政府把安全生产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为此,要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一是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的意识和责任,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都应整改,以至注销。二是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行政业务的主体,也应是所管理行政业务的安全监管主体。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负有宣传推动、组织协调、监管落实的责任。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独立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日常监督资料。行业内安全生产水平应成为检验他们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唯一标准。

3.2政府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向考评机构购买服务,增强政府和考评机构的公信力

交通安全生产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交通事故也是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基于182个国家,覆盖全球68亿人口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每年124万人,俨然成为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公害之一,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过去三年中交通事故统计人数每年约6万多,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交通安全在整个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政府健全和完善对交通安全的财政投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是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要建立专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将资金投放到行业的安全管理培训、促进行业安全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考评工作,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评机构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行使考评职能。总之,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是确保安全监管主体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3严格和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浪潮,道路运输企业同样在解决就业和创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要将达标与市场行政许可联系起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在严格和规范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评审,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环境下,会形成企业的严格自律,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3.4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设立的条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已具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但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的资况上差别较大,用同一套标准考评所有企业容易造成考评的形式主义和企业管理上的虚以应对。所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考核版本,做到分类指导。例如:针对5台或10台车以下暂时没有纳入考评的微型企业可建立简要型版本,该版本直接与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条件挂钩,考核过程就针对准入的基础条件进行审核和把关;10-30台车辆以内的小型企业可设立基础性版本,着重对经营者资质、运营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工作场所的设备安全状态等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进行考评;对于30台车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则可建立精细化版本,安全标准朝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精细并不意味着繁琐,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企业日常的规范化作业。考核过程既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也要切合实际实现分类管理,要抓住安全的本质,尽可能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达标。

3.5加强考评结果的跟踪管理,以考评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

第2篇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基本思路;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技术活动。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困难。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对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项目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以项目的管理与运作为核心来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管理与运作项目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的共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工程承包国际化的趋势下,在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试述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如何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得以提高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本企业竞争力。

1.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鉴于标准化管理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持续改进的实际,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具体通过“四册作业卡”来反映。

1.1四册即《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手册,主要是细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

管理制度是基础,人员配备是保证,现场管理是重点,过程控制是关键,4个标准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分别制定了 4个标准化《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根据项目的管理特点,建立了 14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在《预控纪要》配齐管理人员的前提下,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内容侧重于人员培训和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先培训、后上岗、施工过程中培训计划、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所在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三是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目的在于明确现场管理要做到什么程度,把现场管理工作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试验管理标准、商品混凝土使用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

1.2作业卡即《岗位标准作业卡片》,主要是把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操作层。以简洁、方便、实用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主要指架子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割工、材料保管员、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等)制定成了各种方便易携带的《岗位标准作业卡片》,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资格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和考评结果处理标准。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随身携带,随时查看,工作前先学标准,操作过程谨遵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

作为施工单位,一切标准化推进工作都要反映于施工生产,而反映施工生产的标准又主要在现场和过程,所以在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来后,在推进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两个环节。

2.1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2.1.1抓现场要素、配备的标准化。适应建设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控制的要求,坚决摒弃“作坊式 ”生产,坚定地推行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施工、机械化作业。

2.1.2抓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坚持把“技术先行”作为施工管理的根本原则,充分认知项目特性,快速做好测量、试验、现场调查、图纸审核、施工图现场核对等前期技术筹备工作。根据《预控纪要》对优化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等提出的大方案,一项一项具体细化,重要方案及时沟通,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由“内部专家”审核后实施,确保以最优的方案、最佳的作业指导推进现场施工。

2.1.3抓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为树立工程建设新形象,在文明施工标牌、安全牌、宣传牌等工地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重要路口均设置指示标,现场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

2.1.4结合项目特点在现场管理方面寻求创新。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强力打造 “无线理念 ”,所有电力、照明线路均布设暗线,全部采用绝缘塑料外套管埋设于混凝土地坪以下,既延长了使用耐久性,又保证了用电安全性。

2.1.5抓架子队的标准化管理,以用工和谐促进施工和谐。首先是杜绝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在用工形式上全部使用以人工费为标准的架子队模式。架子队由项目部负责组建,每个架子队配备一名专职队长、一名技术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安全、质量、试验、材料、测量、工班长等人员,劳务工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派遣或由公司的劳务公司到社会招募。其次是加强对劳务工的考试上岗管理、培训管理、工作纪律管理,确保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和标准化施工的正确意识。

2.2强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创优

过程控制涉及到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各个方面,建设质量决定运营安全,从保质量就是保安全的百年大计考虑,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其作为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重点。

2.2.1制定目标,细化标准。为了使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目标清晰,体系健全,责任明确,根据工程创优的总体要求,制定工程一次成优,确保省优,争创国优的总体目标。

2.2.2培训先行,理念领先。为了使全部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具备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掌握新的技术要求,重点抓岗前培训和过程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等办法,通过组织学习、多媒体介绍、现场观摩、会议传达、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借助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全体参战人员就标准化施工在理念上更新,管理上创新,技术上革新,工艺上推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技术规范、作业标准等有了科学严谨的把握。

2.2.3打造样板,典型引路。分阶段打造样板工程,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都有典型引路。其次是坚持 “样板引路,数据指导 ”的质量管理原则,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和样板段选定原材料、操作方法,修正相关技术参数,制定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内控验收标准,作为全面施工的控制依据。

2.2.4强化措施,以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以保证创优推动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使二者互为促进。制定保证创优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保证措施。

2.2.5严格检测,落实标准。强化对工程验收标准的掌握,一切检测标准以数字说话,狠抓工艺参数、验收参数的达标。

2.2.6规范内业,全程追溯。内业是施工过程的书面反映,必须资料齐全、规范完整,才能从文字上对过程控制进行反映。在内业资料标准化管理上做到:形式上与工程保持一致,内容上与施工现场同步,管理上与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标一体化有机结合,明确了分工负责人,定期收集整理存档,采取周检月评的办法进行自查自纠和总结提高,确保内业资料。能体现 “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 ”的原则,尤其在施工日志、现场自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原材料使用追溯等方面必须在当天及时填写,履行签认手续,当日汇总存档。

2.2.7重视改进,工作闭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专项检查和平时巡检相结合,未雨绸缪,排查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在施工的不同阶段评价出相应的检查防范重点,组织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

3.结束语

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安全稳定、质量精品、工期合理、环境和谐、技术创新。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才能为建立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最佳秩序,获得良好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第3篇

关键词:合同;统签;分析;策略

Abstract: The contract signed for the future system is to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paid work to pave the way, and how to carry a good supervisor requires a new task for the city power supply bureau, practical problems through practic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job facing and solv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ign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Keywords: contract; signed; system analysi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E8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12年是广东电网公司合同统签工作开启之年,在历经多批次专招及框招物资统签工作洗礼的基础上,佛山供电局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思路,较圆满的完成当年度统签任务。但随着统签工作的逐步深入,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成为制约统签效率的瓶颈因素。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理顺各参与部门的协同合作关系,提升统签效率将是2013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合同统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技术标书版本较低,适用性还有待加强。2012年南方电网网公司首次在全网启用统一版本的标准技术标书,广东电网公司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重要参数进行了统一,佛山供电局2012年全年按照网、省公司审定的标准技术标书组织开展南网一级专招物资申报工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存在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生技部、基建部和设计单位就该版次的技术标书多次提出修改意见,甚至是出专题报告向网、省公司请示修改部分技术参数和条款。由于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自身适用性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向上级请示修改技术标书的流程上,如在申报期发现此类问题,处理起来更为棘手。另外,由于2012版标准技术标书对零配件的品质要求比较宽松,加之受到招投标法中不得排斥潜在供应商等条文的约束,使得供应商在零配件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在签订技术条件书的整个谈判过程中占据主动权。由于供应商逐利的天性与我局对设备高品质的要求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使得我方不得不在零配件来源这个问题上与供应商进行激烈的博弈。

第二、管理结构较为松散,工作流程有待优化。2012年统签工作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粗放,业务流向还不十分清晰,设计单位在统签工作中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其在参与过程中缺乏约束,也不可避免的将一些消极因素带入签约工作当中。起草技术协议的工作基本压在了供应商的身上,使得整个统签业务呈现倒三角状态。加之统签工作时限性强、工作量大,供应商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往往是在统签当天才边起草技术协议和填写相关参数,边找设计单位确认,将大量宝贵的统签时间耗费在起草、修改、确认技术协议等前期基础工作上。各技术部门专业负责人在统签当日只能坐等技术协议,严重浪费了佛山供电局技术专家资源。

第三、业务资料传递不畅,框招需求填报随意。2012年物流服务中心通过邮件向各需求部门下发了《关于明确2012年物资需求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等多份业务要求,其中包含了办理各类业务的指引和参考资料。但在框招物资集中申报审查过程中,多家设计单位录入人员反映没有收到相关资料,加之又有部分设计单位的主设不按时参加集中申报审查,未能给予录入人员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部分实操人员凭主观判断照猫画虎,以个人理解按近似原则选取接近需求的代码或配置进行填报。另外,部分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在图纸还未确定的情况下又碍于整体设计进度要求,就匆忙上报需求,这样势必要在采购批复后通过核价、批复变更等方式去修正前期的错误,不但使佛山供电局需求准确率非常被动地处于被考核位置,而且产生连琐反应,迟滞供货确认表签订速度,进而影响统签进度。

第四、供方人力投放不足,对跑签有抵触情绪。2012年广东电网公司在南网第三、四批专招物资统签工作中分别尝试用集签和跑签两种不同的工作思路探索符合广东省实际的统签工作方式方法。但就供应商的反应而言,很多中标单位都没有深入了解统签工作的实质。无论是集签还是跑签,绝大多数供应商都存在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只有个把人跟进全省19个地市局的技术协议签订工作,疲于应付,根本无从谈起在统签前做好前期技术沟通、资料准备等基础工作。尤其是在跑签的时候,标的物价值低、签约面广的供应商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供应商对统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时间观念性不强,总是姗姗来迟;更有甚者,极个别供应商抱着不积极参与、不主动沟通的态度对待统签工作,极大的浪费了物流服务中心提供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同时也拖延了技术协议签订进度。

针对上述四点主要瓶颈因素,拟按照以下思路开展2013年统签工作

第一、技术审查关口前移,优化标准技术标书。按照网公司2013年度物资采购目录划分,本年度只有变电一次设备类物资纳入专项招标计划,同时省公司也于近期通过物资系统整理出了2013版变电一次设备技术标书。鉴于网公司年度专项招标计划从3月份开始启动,同时兼顾标准技术标书优化工作进度既能满足实际申报工作开展的要求,又能将佛山供电局技术细化条款落到实处,拟通过两条腿分开走的方式开展标准技术标书优化工作。按照2012年度需求预测结果分析,3月份可能有1个220kV变电站扩建项目和3个110kV变电站扩建项目申报一级专项物资需求,可先行组织基建部和设计单位在物资系统填报,通过一级物资技术标书填报规范性审查后,收集汇总交生技部集中审核,重点是规范统一参数,细化条款及配件来源部分则暂放在签订2013年第一批技术协议时处理。按照相关规定,修改网公司标准技术标书需通过网、省公司两级审核批准,考虑到涉及的设备种类多,流程跨度大,预计优化标准技术标书的申请批复时间较长。拟商请生技部设备分部梳理2013版变电一次设备标准技术标书,汇总修改意见向上级申请修改标准技术标书,争取尽量在4月中旬完成这项工作,如能按期完成,5月专招批次起统一使用优化后的标准技术标书,如有滞后则按3月批次审核方法开展后续批次一级专招物资需求审查工作。另就标准技术标书对零配件的品质技术要求比较宽松,对供应商缺乏约束力这一情况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佛山供电局专家日后也能参与标准技术标书的修编工作。

第二、全程跟踪专招动向,加强外协单位管理。基于统签时限性强,工作周期短的现状,应将工作切入点提前至中标候选人完成公示阶段,如在此阶段开展工作可比批复正式下达后最少多争取3天的工作时间,这样使得技术部门、需求部门、设计单位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做好技术协议谈判前的基础准备工作。同时汇总需求、技术、设计和供应商等多方参与人员信息,及时《技术协议目录及工作联系清单》,做到供需双方信息对称,不留管理死角。通过上述措施,2012年南网第四批专招物资统签当日,佛山供电局就完成了90%左右的工作。设计单位是统签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需基建部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充分激发其正能量,打破设计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因自然业务流程而衍生的不对等对话关系,平衡好工作任务分配,并适当考虑可否将统签工作也纳入对设计单位的考核范围。

第三、疏通资料传递渠道,加强业务培训管理。及时通过邮件、知识库和Q群等多种渠道业务资料。需求部门亦要有专人将相关资料传达给各有关设计单位,避免设计单位出现盲动的情况。另就2013年具体工作实际情况,结合2012年出错框招需求案例,对业主项目部和设计单位开展进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业主项目部物流工程师的业务培训,从授人鱼逐步转变到授人以渔,逐步完善、加强各业主项目部初次审查的能力,并将框招物资填报差错纳入需求计划准确率的考核范围,从根本上杜绝设计单位的二次补救心里,树立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

第4篇

1. 团队管理

我的团队,以现在的表现和对我的关怀与安慰而让我感动。

测试人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以发现缺陷和保障质量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司并不规范的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程背景下,测试既要服从于现状、又不能安于现状。自2010年5月被正式提升为测试团队负责人之后,我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团队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的技术提升与培养、部门制度建设和文档标准建设、测试与开发的工作交互流程等。

在团队管理上逐渐尝试,本着先理后管的原则,将原本人心涣散的团队建设为一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高凝聚力团队。坦白的讲,因为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这个摸索过程中我走了许多弯路,但结果却使我受益良多。是我的团队教会了我这些,让我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明白管的是理而并非是人。如果事情难以理通,那么在此之上的管只能是强制的,仅仅在表象上完成事情而已。所以一定要先理清楚然后再管,这时其实已经不需要管了,因为已经理顺,大家都会去积极主动的执行。有理的同时,还要帮助整个团队去整理,给予团队每位成员必要的工作帮助,比如工作思路和工作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适当的日常沟通和思想引导,通过绩效考核、部门例会、部门培训、单人交谈和部门聚会等形式,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进行交流,实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觉团队成员的状态异常,并通过及时的交谈予以解决,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的性格劣势。记得在一次例会结束后,我要求每位团队成员写出5条关于我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让我非常欣慰,这说明团队成员对我的信任,也期望我有所成长。我也会以此为戒,逐渐改进。

2. 团队工作

对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在团队工作的执行模式上完全改变了之前测试人员归属项目组的不规范情况。统一测试管理平台增强了测试人员的沟通频度,促进了大家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并使得测试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交互性测试。

综合2010年的测试结果,我至少为整个团队的表现打90分,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主要是指经历了八月调整之后的测试团队。最让人难忘的是二八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期间,测试团队刚刚经历了八月末的人员调整,以3旧1新的4人阵容承担了原来7人的工作量,并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顺利的度过了团队调整期。面对这一充满压力的过程,我想,只有“兔子在哪里”的故事是让大家难以忘记的。

如今的测试团队有着完备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方式,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随时应对公司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调整。

3. 个人工作

2010年03月初,我已向郭总提交一份XX年年11月12日到2010年3月的工作总结,其中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均为当时参与的arpt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自2010年4月开始,我与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了arpt奥运项目的投标文件编写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标书编写,但从自身来讲,我已经倾尽全部所能。

在标书编写结束后,除继续负责arpt软件的测试外,逐渐将工作重心向团队建设偏移。在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适当从事部分模块的测试工作。关于团队管理内容,之前已经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4. 总结

年终结束,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生改变,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自身优势与不足,包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必要能力,我也会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渐渐的总结和调整。

个人进步的载体是公司的发展。在整整一年的工作生活当中,我真真的感受到了公司所发生的变化,看到了各位同事为了公司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螺旋上升——用这个哲学词语来形容公司的发展过程再确切不过了。一切仿佛是旋转车轮上的一个点,回到原处的同时也发生了距离的变化。伴随着这个变化的过程,我心内中喷发过激情、也感伤过失落;发泄过愤恨、也滋生过冷漠,最后在压抑与崩溃的临界点上重新燃起了希望,与此同时我更期盼着公司能够加速发展步伐,一改现在“总结了没有执行,执行了没有改变,改变了没有思考”的不正常现状。一年的结束,一年的开始,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它的热情,期望付出努力,渴望收获硕果。

第5篇

以下对我在xxxx年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1、团队管理

我的团队,以现在的表现和对我的关怀与安慰而让我感动。

测试人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以发现缺陷和保障质量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司并不规范的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程背景下,测试既要服从于现状、又不能安于现状。自xxxx年x月被正式提升为测试团队负责人之后,我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团队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的技术提升与培养、部门制度建设和文档标准建设、测试与开发的工作交互流程等。

在团队管理上逐渐尝试,本着先理后管的原则,将原本人心涣散的团队建设为一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高凝聚力团队。坦白的讲,因为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这个摸索过程中我走了许多弯路,但结果却使我受益良多。是我的团队教会了我这些,让我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明白管的是理而并非是人。如果事情难以理通,那么在此之上的管只能是强制的,仅仅在表象上完成事情而已。所以一定要先理清楚然后再管,这时其实已经不需要管了,因为已经理顺,大家都会去积极主动的执行。有理的同时,还要帮助整个团队去整理,给予团队每位成员必要的工作帮助,比如工作思路和工作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适当的日常沟通和思想引导,通过绩效考核、部门例会、部门培训、单人交谈和部门聚会等形式,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进行交流,实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觉团队成员的状态异常,并通过及时的交谈予以解决,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的性格劣势。记得在一次例会结束后,我要求每位团队成员写出5条关于我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让我非常欣慰,这说明团队成员对我的信任,也期望我有所成长。我也会以此为戒,逐渐改进。

2、团队工作

对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在团队工作的执行模式上完全改变了之前测试人员归属项目组的不规范情况。统一测试管理平台增强了测试人员的沟通频度,促进了大家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并使得测试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交互性测试。

综合xxxx年的测试结果,我至少为整个团队的表现打90分,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主要是指经历了八月调整之后的测试团队。最让人难忘的是xxxx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期间,测试团队刚刚经历了八月末的人员调整,以3旧1新的4人阵容承担了原来7人的工作量,并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顺利的度过了团队调整期。面对这一充满压力的过程,我想,只有兔子在哪里的故事是让大家难以忘记的。

如今的测试团队有着完备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方式,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随时应对公司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调整。

3、个人工作

xxxx年xx月初,我已向郭总提交一份xxxx年xx月x日到xxxx年3月的工作总结,其中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均为当时参与的arpt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自xxxx年x月开始,我与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了arpt奥运项目的投标文件编写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标书编写,但从自身来讲,我已经倾尽全部所能。

在标书编写结束后,除继续负责arpt软件的测试外,逐渐将工作重心向团队建设偏移。在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适当从事部分模块的测试工作。关于团队管理内容,之前已经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4.、总结

年终结束,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生改变,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自身优势与不足,包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必要能力,我也会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渐渐的总结和调整。

第6篇

以下对我在xxxx年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1、团队管理

我的团队,以现在的表现和对我的关怀与安慰而让我感动。

测试人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以发现缺陷和保障质量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司并不规范的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程背景下,测试既要服从于现状、又不能安于现状。自xxxx年x月被正式提升为测试团队负责人之后,我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团队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的技术提升与培养、部门制度建设和文档标准建设、测试与开发的工作交互流程等。

在团队管理上逐渐尝试,本着先理后管的原则,将原本人心涣散的团队建设为一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高凝聚力团队。坦白的讲,因为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这个摸索过程中我走了许多弯路,但结果却使我受益良多。是我的团队教会了我这些,让我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明白管的是理而并非是人。如果事情难以理通,那么在此之上的管只能是强制的,仅仅在表象上完成事情而已。所以一定要先理清楚然后再管,这时其实已经不需要管了,因为已经理顺,大家都会去积极主动的执行。有理的同时,还要帮助整个团队去整理,给予团队每位成员必要的工作帮助,比如工作思路和工作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适当的日常沟通和思想引导,通过绩效考核、部门例会、部门培训、单人交谈和部门聚会等形式,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进行交流,实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觉团队成员的状态异常,并通过及时的交谈予以解决,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的性格劣势。记得在一次例会结束后,我要求每位团队成员写出5条关于我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让我非常欣慰,这说明团队成员对我的信任,也期望我有所成长。我也会以此为戒,逐渐改进。

2、团队工作

对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在团队工作的执行模式上完全改变了之前测试人员归属项目组的不规范情况。统一测试管理平台增强了测试人员的沟通频度,促进了大家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并使得测试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交互性测试。

综合xxxx年的测试结果,我至少为整个团队的表现打90分,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主要是指经历了八月调整之后的测试团队。最让人难忘的是xxxx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期间,测试团队刚刚经历了八月末的人员调整,以3旧1新的4人阵容承担了原来7人的工作量,并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顺利的度过了团队调整期。面对这一充满压力的过程,我想,只有“兔子在哪里”的故事是让大家难以忘记的。

如今的测试团队有着完备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方式,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随时应对公司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调整。

3、个人工作

xxxx年xx月初,我已向郭总提交一份xxxx年xx月x日到xxxx年3月的工作总结,其中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均为当时参与的arpt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自xxxx年x月开始,我与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了arpt奥运项目的投标文件编写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标书编写,但从自身来讲,我已经倾尽全部所能。

在标书编写结束后,除继续负责arpt软件的测试外,逐渐将工作重心向团队建设偏移。在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适当从事部分模块的测试工作。关于团队管理内容,之前已经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4.、总结

年终结束,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生改变,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自身优势与不足,包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必要能力,我也会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渐渐的总结和调整。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 投标 编制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投标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机构、人员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投标人要取得中标,只有通过详细繁琐的细节工作才能保证做出高质量的投标文件,展显出自己的技术优势、施工优势以及综合实力的优势。竞标时应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投标竞争的最后胜利。只有不断总结投标文件编制的经验、教训,才能在激烈的竞标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研读招标文件

1.1 粗读招标文件,合理组织分工

收到招标文件后,主管投标工作的负责人首先应明确大致的工程要求、投标文件编制内容及难易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对投标工作机构人员进行合理组织,确定编制人员。必要时抽调项目部人员作为补充,如果中标概率较大,笔者认为最好让拟投入的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一起参与投标,以便更深入理解合同条款,明确投标思路,防止项目中标后,项目投标与现场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1.2 潜心研读招标文件,明确实质要求

招标文件是编制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作为投标人必须对招标文件关键条款做出实质性的响应,因此参与投标的每个人,都应认真研读,吃透相关条款,明确工期要求是否合理;质量等级与检验标准是否明确;工程项目在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供应、采购、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财务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复核工程量,看工程项目是否齐全,有无缺项;报价编制标准、施工期调差要求及合同价款结算方式等等,弄清承包责任,及早发现招标文件的纰漏,对含义不清的问题做好记录,进行汇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疑申请,为编制高质量的标书和以后签订合同提供保障。

2 现场踏勘,参加标前会

工程现场的自然条件、外部环境是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招标人组织的现场勘查和标前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现场勘查,能够深入了解现场位置、地质地貌、交通、电力、水源、价格信息等情况,以便合理组织施工,编制投标方案和投标报价。另外在标前会上,除了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要求解答外,还可对其他投标单位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设计单位、招标单位还会对工程要求和条件、设计意图进行交底,从侧面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和招标单位意图。

3 编制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是投标人争取中标的书面承诺,在充分研读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投标人应在完全响应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编制投标文件。通常先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列出合适的目录,这样就不至于因后期时间紧或人员之间的分工而出现投标内容不完整的情况。

3.1 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报价是工程投标的核心,在目前大多数水利投标中的综合评分总占到 60% - 80% 的权重,因此投标报价是决定能否中标的关键。报价过高,将失去中标的机会,报价过低,即使中标,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的风险。在目前企业定额不够完善甚至没有的情况下,通常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费用构成,结合自己制定的施工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依据现行行业定额进行编制,然后结合工程实际和企业自身实力,分析某一地区某一领域业主的标底编制规律及当地的投标报价水平,采用不平衡报价等投标报价技巧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投标报价。

3.2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施工条件,确定施工顺序,选择施工方案,拟定人员及机械设备等资源投入,是投标人组织工程建设和进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投标书技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是否合理,不仅能体现企业实力和投标人对工程项目的工作思路,给评标人选择中标人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投标人编审投标报价和报价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施工组织设计在评标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有的项目甚至先评技术标,对施工方案不合理的投标文件直接淘汰。所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严格对照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和评标因素索引表,做到内容齐全完整。投标中,除对质量、工期做出实质性响应外,还要对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充分的阐述,以期能吸引评委的眼球,获得评委的认可。但也要防止片面追求先进而忽视经济效益的做法。另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与投标报价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推广实行,措施项目成为可竞争费用单独计列,而这一部分费用正与施工组织设计密切相关,各单位实力不同,采取的施工措施不同,自然发生的措施费用也不同,同时投标人通过报价分析出的人员设备投入,可以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设备投入相比较,从而验证其投入合理性。根据平时的经验,一般投入的工日数与定额总工日之比为 1:2.5。

3.3 资格审查文件的编制

资格审查文件是对投标企业资质、能力和经验的审查。该部分的编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应特别细致,避免前后矛盾,影响中标。例如项目管理机构表中人员构成与拟投入人员情况表中人员的年龄、证件名称必须一致,有的投标书中不需提供人员业绩的相关证明,只需符合合同,这时一定注意人员业绩与企业业绩不可前后矛盾。因此在编写这部分时一定注意前后联系,慎之又慎,对照评标办法中,对投标人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及获奖情况的说明,逐项检查,确保资格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4 组卷形成

完整的投标文件组卷时,一定要根据预先拟定的目录逐个将投标书的不同内容串到一起,防止因分工上的漏洞而导致投标文件内容编写不全的现象,检查投标文件的形式和对招标文件的响应性,特别对以下问题重新审查,做到万无一失。

①投标书编制格式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②投标保证金的形式、金额和开具银行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③授权委托书所载工程名称与委托人信息是否与实际一致。在同时投同一工程的多个标段时尤其注意。在开标的现场时有因授权委托人资格不合格或签署投标文件的委托人姓名与委托书所载情况不吻合而导致废标的情况。

④投标报价是否有遗漏项目,报价表中单位与金额是否统一,如元与万元一定区分清楚,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各部分报价计算是否有误。

⑤工期质量是否严格响应了招标文件要求,并有明确的承诺,避免使用“力求”“、争取”等字样。

⑥核查资格审查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和一致性,避免前后矛盾的情况发生。

5 复印、装订与密封

复印、装订前一定要再认真核对投标文件要求的份数和装订要求,投标文件的密封不合格将被拒收,因此投标文件一定要按招标人的要求进行密封和标记,封套载明事项及盖章要求符合有关规定。对需提交投标文件电子版的应核查电子版的格式及密封要求。

结束语

投标工作的组织和投标文件的编制是一项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每一个投标人员的耐心、细致和有效的沟通,只有靠平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断研究投标策略和报价技巧,及时总结投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历次投标总的定量数据,结合具体工作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才能编制出一份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文件,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1]陈跃进.新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标书编制实用手册[M].安徽: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543- 587.

第8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设计投标;交通量预测;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程设计市场日趋规范化,绝大部分工程设计均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对其要求越来越高。 深圳市近几年市政道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纵观深圳市市政工程建设情况,不少道路和立交设计沿承了既有的固定模式,千遍一律,使得道路功能 定位和交通组织欠合理。因此业主希望通过招投标方式,集思广义, 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水平。设计 投标不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作为一件“ 精品” 来打造。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有相应的投标思路和技巧来应对,应有别于通常的设计思路和模式。本文结合深圳市龙坪路投标中对工程设计投标思路进行归纳和梳理。

2、市政工程设计投标的要求

一般来说,投标人在接到邀请或报名后,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组织项目投标小组, 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一般包括商务文件、技术文件两个部分。商务文件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和委托书、投标担保、投标单位基本情况、业绩汇总、投入的主要人员情况、投标报价等。技术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对投标项目的理解、对投标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区域道路网规划、交通量发展和交通组织的认识、对投标项目设计的图纸等。

对于商务文件部分来说,这一部分文件相对比较固定,可以视不同项目的特点稍作修改即可,重点是投标报价,要使得报价处于得高分的区域,需要分析各投标人的需求,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不可预见成份也很多。其次,投标人要做好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体现方案设计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的投标工作,中标的机会就比较大。

3 工程概述

深圳市龙坪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南起大工业区南通道,北至15号路,道路长12.9km。根据沿线用地规划情况,以丹梓大道为界可将龙坪路分为坪山段和龙城段。坪山段穿越坪山新城中心区,沿线地形较为平坦,两边多为城市建设用地;龙城段东侧为生态保护用地,西侧为城市建设用地,沿线地形多为丘陵。

4 工程设计与投标策略分析

为了使投标文件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要求,又突出特色和亮点,在龙坪路投标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进行。

4.1 认真阅读招标文件,熟悉招标文件的要求

招标文件是指导投标的纲领性文件,应逐条逐项地进行阅读,特别应留意招标文件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招标范围、投标报价、投标文件的标记、开标日期等,以防止投标文件内容不全,甚至出现废标。

根据招标文件,本次为龙坪路可行性研究招标。技术标书文件应满足可行性研究编制的相关内容深度规定。根据招标答疑情况。投标单位可根据研究需要自行确定道路的起终点。因此。结合道路网的规划,为了发挥龙坪路的功能,本次投标将龙坪路终点接至深惠路。鉴于横坪公路与南通道的功能部分重复。考虑南通道的不确定性,龙坪路近期实施时起点可从横坪公路开始。对招标范围的合理调整是本次投标的主要特色之一。

4.2 结合沿线土地利用和路网规划,进行道路功能定位

道路功能定位是道路工程设计的核心和灵魂。道路设计首先应确定道路设计目标。即道路功能定位,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只有道路功能明确,工程设计才会有较好的思路和方案。确定道路功能就好比医生看病。先把脉诊断。分析病因后才能对症开处方。

龙坪路龙城段位于龙城新城的东侧边缘。东侧为非建设用地,西侧为建设用地,沿线交叉口间距较大。该段可确定为交通性主干道,承担龙城和坪山新城等组团之间的区域通;坪山段横穿坪山新城中心区,为坪山新城中心区的主干道,两侧均为建设用地,沿线交叉口多,间距较小。考虑主要承担坪山新城服务通。

4.3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进行总体思路布置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沿线土地利用规划及地形情况,进行工程总体思路布置。

坪山段穿越坪山新城中心区,交通量不能太大,车速不宜太高,应尽量利用中心区东西两侧的道路分流区域性过境交通。本段人流较多,人行道应适当放宽,尽量接近道路两侧的商铺,增加商业气氛。为了适应今后道路改造和改善道路景观,尽量加宽中央分隔带的宽度。 本段交叉口尽量设置灯控路口。并利用机动车道两侧的绿化带设置港湾式公交站。为了避免将交通过多地引入龙坪路坪山段。横坪路交叉口立交形式设为菱形立交,尽量保证横坪路直行方向的交通畅通。并利用龙坪路存在平面交叉的特点。适当限制过境交通穿越中心区。

龙城段地处龙城新城,道路东侧为生态保护用地,道路横断面应考虑采用非对称形式。为了减少路基土石方及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在有条件的地段。道路横断面可以采用分离式断面,尽量使道路适应沿线自然地形。丹梓大道交叉口设置互通式大型立交,特别应保证丹梓大道进出龙坪路龙城段的交通顺畅。该段交叉口较少,为了便于车辆掉头,交叉口尽量利用地形设置简易立交.并尽量利用地形设置人行通道。

总之,结合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分段考虑是本次投标的另一主要特色。

5 工程设计投标的几点体会

5.1工程方案设计及编制技术文件

道路线形设计主要考虑现状建筑物、沿线自然山体、河流等控制因素,在满足各项技术标准的同时,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和现状建筑物情况,以减少拆迁和对自然山体的破坏为基本原则,对规划线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对重要路段进行方案比选。按总体设计思路进行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及主要节点的方案设计。

道路工程方案确定后,应考虑桥梁、市政管线工程方案、投资估算等组成内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标书文本的编排上,在考虑内容和组成部分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外,在文本前面应增加内容提要,以便让专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了解设计主要意图。

5.2做好投标汇报工作

汇报是整个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行性研究投标文件内容通常比较多,文本比较厚,专家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完整地了解和熟悉投标文件,主要通过投标汇报来了解设计意图。因此需要精心做好汇报系统。通常汇报时间不长.汇报提纲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更要突出特色和亮点,语言要精炼。龙坪路投标汇报系统经过多次演练和修改,大部分内容都覆盖了,但重点是放在道路功能定位、总体思路、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布置等几个方面,并配上大量图片说明,较直观地反映了设计意图。其他次要内容如市政管线工程由于时间关系,只作简明扼要介绍。

6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设计投标是一项较难组织的工作。因此,只有理清工作思路, 用心去挖掘工程中的特色,在众多的投标方案中,做出有别于规划和其他投标单位的方案,这将是中标与否的关键。在本工程投标过程中,由于道路功能定位准确,方案合理,汇报系统准备充分,其投标方案获得专家好评,一举中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工作情况

1、编制工程预算共计15个项目,58个单位工程,工程造价5.96亿元,建筑面积40.61万平方米。

2、编制投标报价书共计21个项目,76个单位工程,平均每个项目做三家标书,

3、帮助项目部解决决算问题:⑴金鼎名都苑工程;⑵贵信花园工程;⑶烟台海信慧园工程。

4、继续完善分组核算和包干责任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我预算处在去年建立分组核算和包干责任制度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以完善提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每个员工都能以高昂的斗志和百倍的热情,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加快了工作进程,提高了工作质量。

二、学习情况

1、我预算处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做好预算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我们做好预算工作。

2、在学习党的理论的同时,我预算处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习计算机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做好预算工作。通过学习,提高了做好预算工作的能力,从识图、建筑基础知识,工程量计算,定额运用,软件工具使用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做好预算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理论基础。

3、继续组织预算学习班,提高一线人员预结算水平。为了提高项目部人员的整体电脑算量和预算水平,我们在去年学习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强化学习,一是重点解决平法钢筋识图、节点构造、排布和算量知识。二是常用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计算规则及应用技巧。通过学习培训,我预算处人员掌握了操作要领,提高算量准确性,在实际预结算工作中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队伍建设

第10篇

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造价管理与项目各方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项目造价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一个合理的造价,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营效果。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是整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开始,直至整个项目的完工并竣工结算完毕为止。项目造价管理可分为如下过程:招投标-中标签订合同-施工中的预算管理-竣工结算-成本分析。

一、工程招投标过程造价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市场已形成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模式。工程招标投标成为主要竞争手段来争取建筑市场的任务。这种竞争是激烈的,客观的市场选择会导致的施工企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目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抓住机遇,立足市场,提高承揽工程项目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以管理促效益。现在的工程招投标专业性较强且影响招投标结果的因素复杂。虽然建设主管部门一直对建筑市场重点整顿,规范管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如果想在招投标中取得成功,只有努力的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在正常程序上使标书赢得高分,而标书中的经济标部分(工程概预算)是至关重要的。答疑过程:编制标书时必须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仔细阅读招标人提供的图纸和其他资料。从中找出疑问,向招标人提出。咨询的问题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对投标报价的影响确实很大,如概念模糊、有歧义的,将问题汇总后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招标人提出。对造价影响很小和一些可以成为以后索赔点的问题,可以不提出。标书编制:投标书编制过程中必须严谨,不漏项。一般情况下,中标的项目在将来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对招标图纸的工程量计算必须精确。对图纸不全的,需要凭经验估算,要经过到市场询价,并参考现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的建议,实事求是,不高估冒估,也不低于成本价。投标文件的编制必须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投标人不得擅自改动。汇总定标:所有的预算结果完成后,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格式进行排版。投标文件的最终报价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定价。现在的评标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评标办法,要区别对待,做到“知己知彼”。还要了解其他竞争者的企业情况,对其他单位报价和业主的标底进行模糊的测定,选择几种方案,并最终定价。投标报价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略低,增加中标的概率。在投标过程中,经济标是标书中重要的部分,但投标人的经济标评分接近时,技术标和商务标的分数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企业资质和企业最近几年的业绩将影响投标者最后的综合得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质量为本,创优质工程,依靠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良性生存。

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一)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形成阶段,项目投资也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在施工阶段的基本原理是以计划投资额作为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然后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与项目投资的目标值对比,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和投资目标之间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以确保实现投资目标。在施工阶段,应做到以下几点:1)作好造价资料的管理对分项工程量的计量要及时准确的完成,并跟踪办理工程进度款的申请、审批、付款程序,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由各方签字确认的设计变更资料,及时分析设计变更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确定设计变更对工期、成本的影响,做好索赔和反索赔工作。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工程变更的图纸和工程的施工记录,注重资料的积累,坚持有理,有据,有度的原则,为正确处理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2)作好中间支付的计量和付款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投标预算等文件是中间支付的依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和现场变化(进度调整和设计变更等)是中间支付的基础。仔细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并对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质量和人力、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密切跟踪检查,随时作出调整;认真做好工程计量和中间支付报表,跟踪劳动力分配、材料用量、设备供应、套用单价、进度执行、工程量完成情况,并与施工计划比较。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约定进行中间支付的计量、申请和付款。3)完善现场签证手续现场签证(索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中的人为因素、地质条件的变化、施工合同文件的歧义和错误、工程赶工期或工期延长、图纸的修改或疏漏、业主延迟付款、材料价格的调整等。涉及施工现场的临时签证,首先必须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并真正了解合同条款的细节,确定签证内容是不是在调整因素内,然后经双方协商,确定工期和费用补偿。工程施工现场发生的签证,应及时将现场施工情况通知监理单位,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核查,做到有根有据,不冒报、假报。工程中途停工,要做好停工和返工赔偿的签证。详细记录停工时间,现场人员数量(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看守人员),周转材料和施工机械的停置和防护等,必须充分全面的做好签证工作,有效的控制损失。4)工程变更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遗漏、环境改变,业主认为有必要以及工程现场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可以对工程的任何部分的形式、数量、功能进行变更。工程变更包括:合同的变更和设计图纸变更。合同的变更和设计变更一定要经过技术评估和经济核算。首先,对设计方案在技术层面进行论证,再对方案实施的成本进行经济核算。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商讨措施后,制定可行、合理、经济的施工计划,上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并最终由总监理工程师报业主批准后实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因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而引起的费用增加。(二)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1)严肃,认真,详细的研究合同,合同的附件,补充协议,以及各种文件解释程序。2)弄清楚动态结算是按竣工调价系数结算法、实际价格结算法、按调价文件、按调价公式法中的哪种方式调整结算。3)弄清楚项目的开工和完工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合同期内的工期与实际工期是否一致。这涉及到的索赔和材料结算价格,以确定相关价款如何调整。4)弄清楚奖励和处罚相关条款的内容和含义。对涉及到争议的内容、条款的解决方案和优惠条款应充分理解,并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工作思路。5)弄清楚合同的主要条款,各种类型的补充协议,合同附件的内容和招标文件及其附件的内容是否有冲突,如果有的话,按照文本解释的顺序,应当明确。作为最后工程项目价款的结算,不应该有歧义,不应有语义标注不清楚的有关结算内容的条款。6)熟悉项目实施中产生的各种技术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程竣工图,图纸会审,工程变更单,工程预结算书等,做到心中有数。7)通过洽谈,研究确定工程项目的结算原则,包括结算程序和结算工作进度计划。8)变更项目的单价确定,应按照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按现有的合同单价计算变更价款,合同中有类似变更项目的单价,可作为计算依据,以确定变更价款,变更项目在合同中没有相同或类似单价,由承包方提出变更项目的价格,报业主批准后实施。9)对造价影响较大的主要材料,如水泥,钢材,电缆和其他设备,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价格的波动非常大,在施工合同中对材料的风险控制,调价方法要进行约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三)通过保险转移工程风险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意外,势必造成项目的损失办理工程保险时,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投保,将风险合理的转移,确保项目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除了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必须购买劳工意外伤害保险等。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实施项目具体特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成本组织计划、实施、检查、分析并控制等一系列的造价管理工作。项目的成本控制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建设项目是否能够盈利。主要的成本控制方法有:1)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以项目为中心,分级管理,分层次的承包经营和核算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成本主要由劳动力成本,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几部分组成,将工程费用落实到劳资,材料,人工,机械,经营等部门,对各部门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与工期,质量和安全指标挂钩,建立奖惩机制。2)做好成本的核算,在项目开始前,以施工图为依据,完成施工图预算,分析出预算成本中的人材机含量,比较中标价,制定出人工、材料、机械成本目标。如果明确人工清包,一旦包死,不再进行调整,这笔开支是一个固定值。节省材料成本的前提是必须执行材料的招投标,以投标材料的价格为限制,采购质量好和价格低廉的材料,特殊材料比投标材料的价格高,可适当与低价材料进行平衡,实施目的性的成本控制。3)工程竣工后,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做好竣工结算,对可调价差全部调整后,以结算总价为依据,完成成本分析工作,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参考。

四、作好工程造价资料整理工作

造价资料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确保造价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和保管工作及时高效的完成。为内部的成本分析、比较和建立企业定额提供基础数据。

第11篇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计算机;管理数字化;工作经验;探讨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工程管理各个方面都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招投标工作也不例外,招投标工作要有创新,关键把发展的突破口放在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上。放在拓展招投标建设领域上,放在提高工作效益上,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需要,切实推动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改变了招投标工作管理模式,加快了其数字化管理的步伐,为更好地实施管理与有效监督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就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数字化的应用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其利用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应用中具有充分的安全性与开放性等特性,能够合理进行招投标的全过程控制,在认真履行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真正体现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为建筑工作者提供良好操作平台。具体说来,计算机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标书编制、投标验证、评标系统、信息公布、系统维护等五部分。

按照招投标原理,首先要进行标书的编制。该系统是建筑招投标数字化实现的关键,也是实施好建筑招投标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下一步评定工作奠定基础。该模块中,标书的编制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的手段,能自动生成符合清单投标文件的标准格式,利用计算机存贮功能,只要输入一次,就能多种格式的输出,能迅速整理招投标文件、制定评标原则和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招投标人的资质审查等工作的辅助功能,便于与其他软件进行信息共享,为下步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其次,投标系统。该系统中针对投标企业而设计的子程序,将已编制的招标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快速地发送至相关单位,开展相应的资质验证工作,通过计算机系统,能自动生成企业的资格预审条件。并通过企业的IC卡,能全面了解企业状况、资质等级、在建工程、获奖情况、财务状况、以及诚信度等有关企业信息。

第三,评标系统。该模块设计的合理与否是衡量该系统成功与失败重要标志,也是整个应用软件的重头戏。通过计算机的招投标专家抽签系统,可以从指定专业的一组或几组中随机抽取评审人员,并组成专家评审组,适时满足了招投标实际抽取专家的需求,客观上防止建筑业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四,信息公布。能够适时提供建筑行业快讯、政策法规、项目信息以及执法信息等内容,能及时公布建筑工程招投标工程名称、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经济技术要求以及规划控制条件等招投标公告。利用LED屏幕输出系统,适时掌握某一项工程招投标工作具体情况,使企业及时了解现阶段建筑工程招投标时的进展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各职能部门,不但能及时了解中标的单位名称以及下达中标通知的进展情况,而且对建筑工程承包信息的输入、评价、中标和统计等工作提供良好管理手段,全面开放投标单位的详细情况,从而提高了招投标管理的透明度。

第五,查询系统。在六个子系统中,查询系统是衡量招投标数字化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由于计算机具有多层次、全方位检索功能,计算机代替手工检索将大大提高招投标的查全率、查准率,切实发挥着快捷、方便的作用。

第六,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是用来维护数据库,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包括数据装入、数据删除、数据恢复、系统排错、修改口令、错误报告、数据检查、备份、重组数据库、不同格式的数据库转换等程序。

所以,计算机能够全面发掘建筑工程招投标信息资源,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整个业务开展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建筑工程招投标数字化的实现能详细了解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着力提供真实、客观的企业评价信息,给招投标管理者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理想操作平台,彻底改变了过去建筑工程招投标处理手工抄录、评标和检索等原始落后的状况,使建筑招投标工作走上数字化道路,不断扩大建筑招投标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开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建筑设计招投标数字化应用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建设项目招投标数字化是国际通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合理的方式,也是建筑招投标管理工作沿着健康轨道发展的必然之路。推行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对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施工企业的素质,保证建设工期、质量和效益,对于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近年来,工程招投标信息数字化是信息社会对建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思路,也是建筑招投标工作前进的最佳模式。该系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手工操作的管理格局,采用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改变了过去错误多、时间耗费长、人为干扰因素过重的传统评标模式。采取数字化招投标管理,能更迅速、更准确、更科学地解决工程招投标信息渠道不畅、交易透明度不高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建筑工程招投标软环境,从源头上防止建筑工程中腐败现象的再次发生,不仅节约了投资资金,使有效资金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而且,利用者通过计算机查询系统,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两者之间的亲和力,加大了工作的力度,不断推进招投标工作向公平、公正、公开方向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推动了建筑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基础。

(二)增加了评标专家的权威性与保密性

建筑工程招投标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评标专家选择手段单一、人员信息滞后的现象,通过抽签系统,调用随机函数生成原理,可以从指定专业的一组或几组中随机抽取指定的人数,及时满足了工程实际抽取专家的需求,方便地进行专家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同时,对于克服招投标的暗箱操作,增加招投标全过程的透明度,提供了良好的处理办法。在评标专家保密性问题的解决上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切实维护了评标专家的权威性。

(三)加强了招投标过程的监督与检查

该软件的运行将建设工程招投标从报名到抽取评标专家、评标流程等均在局域网(或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由于使用了网络安全认证评估、信息加密、数字签名以及身份认证等技术,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整个评标过程利用宽带信息网络为操作平台,在完善的电子查询系统的支持下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管或向社会开放,有力地提高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营造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招投标数字化的实现为领导决策、建设市场指导以及建筑企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及时可靠的数字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解决了工程招投标信息不畅、交易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而且也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行为,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资金,为提高招投标管理的科学性,全力打造一个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优质高效的有形建筑市场,全力推动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裘朝阳. 建筑工程中无标底招投标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3)

[2] 赵东辉,李文生. 建筑工程招投标之怪现象[J]. 中小企业科技. 2004(11)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流通统计 采访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2-0104-04

To Establish a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Books Based on the Circulation Dat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books, especially new book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book interview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se aspects: interview team,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circulation data, and the bookseller rating,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view.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circulation statistics; interviewed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受书价不断上涨和图书经费投入不足的困扰,另一方面现有馆藏图书利用率不高,造成购书经费浪费严重,投入和产出不协调的矛盾在目前图书馆中普遍存在,如何化解矛盾,提高入藏图书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图书经费的产出效能,使经费效用极大化,是图书馆最终要解决好的一大问题。本文以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在统计分析馆藏及每年新书流通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采访流程,提高采访质量。

1 2003~2010年图书流通数据分析

流通统计是对图书馆文献流通的各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统计,包括流通量统计、图书周转率统计、图书拒借率统计、图书利用率统计、图书满足率统计等,是了解和分析读者利用本馆藏书状况的具体依据[1]。表1是对我馆自2003年来的8年中文图书流通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馆藏图书利用率及每年新书的采购质量,为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当同一册图书借阅次数多于一次时,仍计为一册,流通量即指定时间段内文献借阅的册数,我馆从2003年来的8年中,平均馆藏年增加10万册,而图书借阅量却不断下降,对纸质图书来说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出现了藏书成分欠佳的状况,对一般高校而言纸质图书经费仍占总经费的绝大部分,投入大,但利用率在不断下降,投入和产出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采访。表1反映出前5年图书流通量还能相对稳定在40万册以上,其中2005年流通量最高,主要原因是本科评估前采购的新书较多,2008年来的近三年流通借阅量下降明显,已连续两年跌至30万册以下,总体馆藏图书利用率偏低。

从8年的流通量统计中可以可以看出,每年流通量前5位图书大类的位次稳定性强(见表2),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我校读者的借阅倾向趋于稳定,占总借阅量的71.37%。文学(I)类图书借阅量高居榜首,占总借阅量的29.15%,是高校图书流通中的普遍现象,符合青年学生既重文学名著阅读,增强人文素养,又能休闲阅读,放松心情的心理。另外,我校传统的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文学类是其中的专业课程,加上文学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共享性广,通用性强,所以,文学类图书的流通量大也就不难理解了。工业技术(T)类图书,实用性强,其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TP3)类和语言文字(H)类中的英语四、六级图书是学生必用的考试参考书,因而这两类绝对是热门图书,借阅靠前。数理科学和化学(O)类图书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基础学科,拥有较广的固定用户群,借阅量排行第四也在情理之中。历史、地理(K)类图书借阅量位居第5,源于我校仍有历史这一老牌传统专业,加上有一定量的爱好历史史料的读者,借阅量也就相对较大。再者,流通量前5位的图书大类的利用率还是存在明显差别,排前3位的I、T、H三类图书,由于对学校大学生均为适用,读者群大,在实际流通中占有绝对量,为61.1%,而O类和K类图书较前面三类图书的适用性弱,占总流通量的百分比小一些。前5位中人文类占60%,理工类图书占40%,考虑I类图书对文理科学生具有广泛的可读性、适用性、共享性因素,形成了流通量居前5位文理类图书的利用比接近1:1,上表反映了我校学生对这5类图书的需求较旺,认可度高。我馆8年的图书流通数据,流通量前5的图书占总流通量的71.37%,已满足了全校极大部分读者的文献需求,基本印证了“二八定律”[2]。

上述5类图书与我校专业关联度差,没有相关专业,每年仅占流通总量的0.53%,借阅量非常小,此5类的图书利用率极低,需要说明的是,航空、航天(V)类图书由于每年的借阅量仅为十余册次,与全年总流通册次的占比在小数点保留两位时为0.00%,表明V类图书实际流通量太小,已到可忽略的程度,因此,在分析流通数据的基础上,图书采访应及时作出调整,减少上述5类图书的采购数量,遵循文献采集最大效用原则,把经费转移到利用率高和新专业文献的建设上去,避免经费人为浪费,对接近零借阅的V类图书,采访上更应作出较大调整,大幅减少采购。

2 新书在当年及后来几年中的利用率统计分析

新书借阅情况是最能反映某一阶段图书采访质量,反映所采图书是否符合读者的需求。从表4中可以看出:

2.1 新书进入流通后在次年利用率最高

新书次年利用率比当年平均提高4-5个百分点,说明新书进入流通后的第二年被充分利用,原因之一是在一年中新书不断按批次进入流通,并非一次性入藏,在下半年入藏的新书由于离年底较近,与读者接触的时间短,有的新书可能进入流通不到一月就开始统计一年的借阅情况,故当年不能完整反映新书的利用率,所以新书在次年的流通利用率均比当年高。

2.2 新书进入流通后利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新书只在第二年中利用率都提高,且达到最大值,从第三年开始逐年递减,且有的降幅较大,如2003年新书在2005年的利用率比2004年下降10.78%,2004年进入流通的新书利用率情况也类似,且利用率的绝对值也在逐年下降。

2.3 新书利用率低,采购质量有待提高

从8年新书利用情况数据统计中清楚地表明,新书利用率最高值42.04%,说明四成新书进馆后被读者利用过,还有近六成的图书很少或根本无人利用,超过一半的新书利用率极低而造成严重浪费,并且从表中看出,每年新书的利用率一直在下降,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但利用率反而逐年下降,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突出越发明显。如2009年和2010年采购的新书当年利用率比2003年和2004年新书利用率降幅达一半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老化逐年显现,2003年进馆的图书在8年后的2010年中利用率仅为7.43%,上述现象应引起图书馆领导和采访人员的重视,找出原因,调整采访策略。

2.4零利用率或接近于零的新书的借阅分析

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采购的18册和25册V类新书利用率跟踪统计(见表5),发现2006年采购的18册V类新书在5年中只被借阅过一册,总体利用率为零,2007年采购了25册V类新书,在4年中被借阅过3册,利用率也接近于零,对于此类利用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大类图书,是我们采访中应该充分关注的一个部分,V类图书是有关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内容,专业性较强,我校没有相关专业,此类图书的利用几乎为零也就不足为奇,采访中减少对V类图书的采购,不会影响本校读者的需求,万一读者对V类知识的少量了解和需求,可通过网络或区域内资源共享来解决。

采访部门要对新书利用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对类似上述图书进行排查,了解原因,调整采购方向,通过建立文献采购质量评价体系,有效避免经费的浪费,强化纸质文献采访的针对性,提高图书馆藏质量。

3 纸质文献采访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读者是图书馆馆藏质量高低的直接检验者,流通部门的流通数据是图书采访效果的最直观反映,文献采访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把好采访关的保证,图书中标书商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文献供货的能力和质量,以上几大方面的合力共同构筑图书采访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图书采访实践中,建立文献采访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纸质文献馆藏质量的保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建三级图书采访队伍

学校、图书馆、系部的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文献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建立主管图书馆的校领导、图书馆及各院系专业教师为成员的三级采访队伍,尤其是院系一级的专业教师一定要参与相应专业图书文献的采访工作,这是保证文献采访与学校学科专业相匹配的重要因素。同时,主管采访工作的馆领导经常参与图书的采购工作,制订完整的采访规章制度,组织采访人员参观学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采访工作业务研讨,把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

3.2 解析流通数据,重视读者图书预约信息的分类统计工作

图书质量优劣最后还是读者说了算,新书利用率的高低是判断近期采访效果的最重要指标,包括新书在当年和后几年中的利用率的统计分析,采访人员要密切关注利用率排在中等偏下,尤其倒数几位的图书大类,是否出现相当一段时间内新书零借阅的状况,必要时对利用率极低的具体图书进行跟踪采样,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这些图书分别来自哪些供货商,与他们进行沟通,提出供货和采购方面的意见。

读者图书预约信息反映了读者对某类图书的直接需求,是采访与读者需求沟通的渠道之一,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均有读者图书预约功能,当某一图书所有复本已被全部借出后,读者可利用图书预约功能进行预约登记,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借到读者还来的这本图书。预约信息真实反映读者对某种图书的实际需求,反映哪些图书是读者需求较多的,采访人员对预约图书进行分类统计,了解读者的图书需求和哪些图书的馆藏不足,提示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图书,使文献采购更具针对性。

3.3 建立书商信用评级机制,确立长期合作的图书供应商

(1)书商的服务周全度、信誉度。态度决定一切,周到的服务,能全方位满足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需求,书商会主动为图书馆考虑藏书特点,有意识地系统供应相关图书,针对性强,保证专业图书的覆盖面,全面发挥书商的主观能动性。信誉度包括及时供应合格图书,拒绝伪劣产品,完全按照合同安装指定规格的防盗磁条等,保证初加工的质量。

(2)供货力和书目数据的完整度。年中和年末分析中标书商的到货率,书目清单的可选量,实际发生的采购份额,所提供的书目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及完整度,一年中能够提供现采的条件和次数等供货能力。

(3)书商与本馆藏书建设方向吻合度、紧密度、关联度和对馆藏的贡献度。每个书商都有他的货源品种特色,例如主要侧重于几类学科的文献供给,所以,采访中要对每一个中标书商进行特色分析,在书商与本馆藏书建设方向上的吻合程度,紧密程度和关联程度方面重点考量,得出该书商对馆藏建设的贡献力度。

(4)定期对书商提供的图书进行流通数据分析。从新书进入流通后的一定时期内的借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工作需要,追溯到该图书来源于哪个书商,可采用抽样统计分析等方法,评判中标书商提供文献的针对性的强弱,实际利用率的高低,用事实数据证明书商对本馆的作用大小,另外要注意中标书商供应的图书在零借阅图书统计中的占比情况、出现的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与供货书商进行沟通解决。

(5)建立中标书商信用等级,遴选核心供货商。设置评定信用等级的指标,赋予相应分值,根据书商近几年供货等综合情况,得出书商相应信用等级,在此基础上遴选本馆文献建设的核心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提高馆藏质量。

3.4 采访人员业务素质考评

采访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文献采购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文献建设的CEO,所有文献都由采访人员把关入馆,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

(1)采访人员按中标书商来分,即1人负责某个或几个书商,便于对口管理,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抽检每个采访人员所采图书在流通中的实际利用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

(2)采访人员每年参与中标书商组织的现采次数等情况考评,与订单式采购相比,现采工作要辛苦得多,但现场选书针对性更强,文献建设质量有较好的保证。

(3)每年对采访人员进行业务素质理论考核,促使采访人员主动学习、关心、了解图书出版和图书馆发展动态,拓宽采访工作思路。

文献采访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除图书馆自身外,还要从出版社、发行商、图书中标书商等环节完善采访流程,要充分利用流通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建立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使得高校图书馆采访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采访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方正,王可权.图书馆管理词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457.

第13篇

市政公共建设项目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区域发展水平和城市品位,也与市民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大众安全息息相关,也因此备受政府和市民的关注。

1 目前市政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1.1 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缺陷

市政建设的业主多为政府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鉴于这些单位自身的行政职能,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项目法人制,实施工程招投标制,执行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方面尚显不足,甚至存在建设项目不通过招投标就上马,实行“定向招标”,打着招标的幌子,实际由己方确定施工队伍建设;迫于种种原因,多数监理单位只好陪太子读书,虽然明则进行了合理的招投标制,结果开始就注定;有的工程先斩后奏,开工多时,甚至直至竣工还没有签定正式施工与监理合同,有的干脆竣工后才来补办规划许可、工程质量管理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

1.2 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不规范

建设单位派驻的甲方代表非专业人士,对工程建设管理、技术业务不熟悉,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有的设计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通过挂靠或者联合接任务,有的越级承接设计任务,缺乏设计经验,在市政建设中甚至出“大手笔”,因此设计的工程项目,既不能保证设计质量,又不能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甚至边设计边变更;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根本没有资质,挂靠施工,执业人员素质低下,质保体系有名无实;有的施工单位以包代管,或分而不管,不承担总包应承担的责任;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或能力不足或滥竽充数,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更有甚者,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蒙骗建设单位,缺乏公正性。

1.3 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市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财政,有的鉴于上述1.1.1原因,资金不落实就仓促上马,工程进度款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工期;政府拖欠市政施工企业工程款的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园区招商引资和后续开发。

1.4 市政建设本身的特殊性

市政建设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政府的目标、交通的限制、便利市民的要求,市政建设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市政建设经常要承受献礼工程、形象工程的考验,故往往忽视质量重视工期,甚至搞粗放型施工,人海战术,不重巧干兴蛮干;有的甚至认为道排工程不会出人命,认为其与结构安全没有很大的关系,存有侥幸心里,人为降低了工程质量。

1.5 行业的恶性竞争与狭隘的地方保护

虽然市政建设建设方兴未艾,但是相比起施工单位的数量来说,仍旧是僧多粥少。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揽到活,低价投标,甚至低于工程成本价投标,这些在世行贷款的项目中尤为突出;有的工程不能按照国家的费用标准确定工程造价,工程的执行价格背离实际价格,有的市政基础设施行业实行行业垄断,漫天要价、恶意刁难、想方设法设卡子,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政建设的有序发展。

1.6 落后的质量管理模式

施工单位在无序的市场环境下,往往存在不重视质量只顾眼前既得利益,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无相应配套的检验试验设备和人员;建设、施工单位认为工程完工就完事,不重视信誉建设,认为建设工程的优劣与业主、施工单位无关,缺乏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或者奖励激励机制存在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7 履行违规处罚阻力重重

市政建设的业主多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市政建设质量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履行其职能,在对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的处罚中,和执法人员往往遇到很大阻力:一是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酌情考虑”;二是来自其它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下不为例”;三是来自施工企业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是来自自身的考虑,力度大会给轻工特色产业园区增加压力,力度小会助长有关责任主体的违规行为。因此,对违规行为的处罚阻力重重。

2 管理对策及工作思路

2.1 理清工作思路

提高市政建设质量,必须理顺、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情况的管理,从源头上堵住不符合条件的质量责任主体单位进入市政建设建设市场。树立紧抓市场、培养市场的观点,净化市政建设市场,培养一批骨干管理,提升园区市政施工管理水平。

只有理清了工作思路,才能把有形规范化,关系理顺了,责任主体的责任感加强了,工程质量就会有本质上的提升。

2.2 端正工作态度

这里说的端正工作态度是指对既有存在的1.1中所述的没有办理报监手续的工程,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否则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被动。

具体做法是尽快办理报监手续的同时,我们在拟派质量管理者、制定工程质量管理计划书的同时,先期进入前期准备相关工作的管理。

近年来轻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不少。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我们是工程建设中的裁判员,我们要依法维护建设过程中的秩序,我们可以指出和纠正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不当。

2.3 着重过程控制

工程开工前,工程质量管理者及时召集本工程参建单位参加质量管理工作交底会,做好审查和交底工作;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质量监控工作和主要原材料、构配件材料的检测、核验工作,让建设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3.1 从制度方面着手

首先是资格审查。主要审查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和质保人员是否与投标书中一致;审查工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资格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从业人员资格审查表,以备存档。

其次是质保体系审查。主要审查工程参建各方质保体系、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是否完善,岗位责任制、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

第三是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主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是否符合相关程序和规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能否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3.2 实施管理交底

由质量管理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书,在管理交底会上宣布管理工作方案和要求,向与会人员明确管理程序和制定本管理工作方案的相关标准,明确哪些工序应由管理员抽查,哪些内容是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的。

2.3.3 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实行竣工备案制以后,管理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全过程管理转变为重点部位管理与抽检抽查相结合。

关键工序,确保质量。管理员要加强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加强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设计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的质量管理,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与验收。

材料抽检,严格品质。督促监理单位对施工方采购材料进场前的质量复检和施工过程中的抽样检查的行为规范;严格见证取样制度;检查受委托的检测机构的资质和计量认证的合法性。

2.4 严于律己、练好内功

市政建设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干扰大,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而市政管理人员大多是某一专业的技术人员,时间一长,难免有凭经验办事的现象,甚至因为“熟人熟事”忽视了对质量问题的置疑。而管理工作本身就要求我们有发现质量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更建立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市政建设建设的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不断发展的市政建设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学习,这是我们适应市政建设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管理管理水平最基本的要求。

第14篇

 XX公司招投标工作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省公司及股份公司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招投标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省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工作程序的规定》,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廉政建设,维护了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与当事人合法权益。现将XX公司2009--2011年度招投标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2011年招投标运行基本情况

2009-2011年,XX公司招投标办公室顺利完成各类招标项目38项。其中工程类28项,废旧物资处置6项,设备采购交易类4项,中标成交额897.12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137.74万元,节减率15.35%。三年来,XX公司招投标办公室着重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协同公司生产技术部门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XX公司土建工程管理规定》《XX公司招投标工作管理规定》。二是切实做好开标评标现场监督。认真做好每个招投标项目的开标、评标的现场监督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开标,评标任务,保障各招投标当事人合法履行各自职责并及时解决开标、评标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为加大现场监督还邀请公司和股份两级纪委同志参于监督。三是规范招投标工作的程序。二公司招投标工作严格做到申请、审批、报批、信息、制作标书、资格审查、报名和开标、评标等相关程序,实行规范运作。无违规操作现象。四是严格把关,对5万元以上至3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程建设项目统一由招投标办公室进行,并根据范围,应招尽招。3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报股份公司审批,并按股份公司批准的程序执行。经统计,三年来100万元以上工程经由省公司招投标的有二公司制盐1#线技改项目、热电1#炉技改项目和采卤新15*16,19*20井组项目。五是切实提高招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由于招标办成员缺乏工作经历又是兼职的,普遍缺乏相关法律、工程预算等相关方面的业务知识。通过派员到楚州区招投标中心和淮安市大九鼎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学习交流,同时,要求招标办公室人员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招标师考试,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上尚需统一。由于个别分厂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有些项目建设单位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完全到位,还存在着拆解施工工程量,逃避招标的情况。

(二)资质挂靠、串标、转包等不良行为历来是工程建设等项目在招投标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是普遍称为影响招标公平竞争的“顽症”。这一“顽症”在二公司的招标中也存在。特别是一些工程量小的维修项目,有资质的公司不感兴趣,因此造成个别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参与,扰乱招投标工作秩序,影响工程质量。

(三)是标后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目前,部分( 建设单位)后续管理力度比较薄弱,如何建立标前、标中、标后相互衔接的项目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三、今后工作思路及打算

认真贯彻《招投标法》和《省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工作程序的规定》精神,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公正、规范、和谐”的招投标工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工作平台,为井神股份冲刺“317”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公司各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思想认识,宣传好招标工作几年来的工作成效,特色做法,要围绕主体,在招标主体、投标主体、监督主体、服务主体上有新的突破。

(二)在宣传招投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每一个项目,坚持规范运作,依法招标、评标、定标的前提下,在标前、标中、标后要实行全过程监督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有效防止少数投标人串通挂投标或恶意竞争的不良行为。

第15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营销工作将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为促进营销目标的完成,结合上海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就如何克服公司自主营销能力不强,营销质量不高,以及如何解决市场营销瓶颈,确定符合公司发展的市场营销思路,实现今年30亿元合同额目标等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环境剖析:当前建筑市场基建规模同现有的施工企业力量失衡,僧多粥少,施工任务严重不饱满,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施工企业为求生存只能委曲求全。从工程发包方面来看,有的利用卖方市场的地位优势滥用发包权;有的表面上搞招标实则弄虚作假明投暗定;有的逼迫承包方签订黑白合同,不合理压低工程造价;有的投资金额不足,将资金的困难转嫁到承包方等等,这些都是目前行业较为常见的现象。

二、目前公司市场营销工作现状分析:目前上海公司市场营销工作我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计划性、前瞻性不强,营销策划工作不精细,缺乏有一定社会资源的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多数情况之下只是按时完成投标报价工作,并且往往会因为投标期紧张,来不及必要的复查、审核,最终造成开标后漏洞百出,结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三、针对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的环境及公司市场营销工作的现状,我认为我们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走出困境,克服自主营销能力不强、营销质量不高,解决公司市场营销工作瓶颈问题,应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寻求新的营销模式。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我认为营销应该主动出击,自主并主动对接市场,不能去坐等联营队伍上门提供信息,然后放手让别人去操作,否则我们将很难拿到高质量的订单。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我觉得转变思路目前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做政府工程、做自营工程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我认为创新营销模式的同时,要搞清楚政府投资项目的运作模式,在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认真研究代建制、政府投资项目和bt项目操作模式和流程,将营销公关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我们自己的特色营销模式,这将是我们寻求新的营销模式的具体体现。

(二)加大高端对接力度,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我认为要搞好自主营销,必须加大高端对接力度,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一方面要紧跟当地政府的投资导向,深入分析当地区域和市场的发展状况,另外还要积极对接政府官员及招标公司,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多渠道获取信息,然后通过认真筛选、分析、研究,做到认真策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才能提高中标率。

(三)提高营销策划水平,打造差异营销模式。

从投标前的准备,投标分析,投标策略和投标技巧等方面提高我们的营销策划水平。

首先我们应建立一个经验丰富的投标机构,投标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全过程的组织管理。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投标团队,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提高投标质量和中标率。

其次,我们还应做好投标分析,只有认真分析评标办法,合理测算出项目成本才能做出最优报价,同时也要做好投标风险分析,采取各种投标策略和技巧,降低或转移投标风险,只有通过投标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投标策略,比如,生存型策略、竞争性策略和盈利型策略,然后采用不同的投标技巧才能提高我们的中标率。

我们在投标时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探讨利弊得失,及时发现可能对投标人产生不利的因素,尽早制定应对措施,有时候,招标人对某些苛刻的合同条款并非一味坚持,通过积极沟通、交谈,也有存在变更的可能,即使在合同中做出了重大让步,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做好合同交底,才能在履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弥补该让步所带来的损失。二次经营也是我们营销工作的内容,我觉得在营销工作中,如果我们从信息的获取、资格预审、考察安排、宣传推介、投标报价、咨询答辩等各个环节都做能到认真策划,精细分析,我觉得我们的中标率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能拿到的订单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另外我认为打造出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营销模式也是我们营销工作的又一策略,从运作模式,品牌体系,沟通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下工夫。结合我们上海公司的实际,我们做过很多污水处理厂,有成功的生产管理经验和业绩。我觉得我们在下一步承接水务工程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只要我们认真策划,致力于创新出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营销模式,我觉得我们的成功率会很有很大的提高。

(四)建立区域营销资料库,积累营销工作经验,提高中标率。

因为上海公司的管理跨度比较大,区域比较分散,要承接更多的自营工程,做到自主营销,有必要建立公司的区域营销资料库,内容包括投标报价信息库,市场劳务价格信息库和主要材料、设备市场购买、租赁价格等信息库,分不同结构类型,不同的工期和质量要求,对报价进行总结,以便我们积累营销工作经验,为今后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积累素材,方便我们的投标报价工作,最终达到提高中标率的目的。

(五)汇集整合自有资源,逐步扩大自主营销份额。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