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老鼠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王韬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测:孩子们看到课件中的照片会很激动,鼓励他们自由地说一说。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表扬大家我把老树爷爷画出来吧!(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
(1)抽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预测:学生可能认识的生字:百、吗、安、礼、服、音乐、吧、童。
读“乐”时学生会读出这个多音字的两个读音。这时可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请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家读得不一样?
(2)再将学生们已经认识的字读一读。
4.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5.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预测:礼服、告诉、这、身、谈、所需要学习。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6.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7.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预测:学生会用到的几种学习方法:分小节读、表演、写字。
8.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9.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0.练习背诵课文。
11.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2.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一、活动背景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树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亲身参与,对绿色、低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让大家知道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提高全体学生的绿化意识。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习惯,更好地认识到绿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从而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活动主题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四、活动时间
2021年3月11日至2021年3月15日
五、活动内容与活动安排
1.值周中队、红领巾广播社
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进行有关“植树节”知识的宣传,发出号召:“学校是我家,绿化靠大家”,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小手添新绿”
(1)我为班级添绿: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
活动要求:班主任将班级“绿化角”横向拍1张照片发送至辅导员群。
(2)我为校园添绿:
各班级: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工作。
大队部、值日生: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清理垃圾锄草、施肥)等活动。
活动时间:3月12日
(3)我为家庭添绿: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种一些小树木,种植一些小盆景、绿植或者蔬菜等。
活动对象:全体队员、学生
活动时间:3月12日前(拍照发送至辅导员群)
活动二:“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三、四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的认养校园里的树木。队员们积极精心设计“认养卡”,内容包括:树名、认养中队、认养时间、对小树的成长愿景。完成后班级选择出制作最精美的一张由大队部组织把“认养卡”悬挂在树枝上,成为小树的“监护人”,照顾小树,与一起健康成长。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各中队
活动时间:3月12日之前完成
活动三:“绿我家园齐行动”(对象:五、六各中队)
说明:以下活动二选一完成
1.用自己的为环保出一份力,以“图”“画”结合的方式为爱护花草树木设计广告标语。(简洁大方、色彩鲜明)
2.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 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时间:3月15日之前
活动要求:每班至少提交一份作品。(交到各校区少先队广播室)
活动四:“我与小树有个约定”(对象:全校)
3月12日大课间学校大队部组织“植树节倡议”活动。由在室外跑操的班级参加,其他班级在室内通过班班通举行。
(1)大队委发起活动倡议。
(2)展板签名活动。(室外的班级)
(3)室内的班级学习“植树节手指操”(拍一张照片、录一小段植树手指操视频发到辅导员群)
【活动目标】
1、回忆并生动描述动画片中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验生动的造型和色彩所带来的美感。
2、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动态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目测剪的方法表现生动的老鼠形象。
3、发展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和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l、动画片《老鼠娶亲》,幼儿剪纸作品若干。
2、剪刀,笔,油湎颜料,海绵球等。
【活动过程】
l、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老鼠的不同姿态和表情。
师:老鼠在娶亲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你能用动作表现吗?
2、欣赏幼儿剪纸作品,集体讨论剪老鼠的方法。
(1)师:它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做这些动作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2)师:猜猜,已是怎么剪来的?先怎么做,后怎么做?
3、幼儿进行创作。
(1)重点:剪老鼠的方法。
(2)难点:老鼠的不同动态。
4、拓印。
5、展示幼儿作品,集体交流、评价。
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剪纸经验。
一、传统的提问误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对幼儿说是否式问题,即“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好不好?”“是吗?”等,孩子的回答仅局限在两答式,即“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之间,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对幼儿知识水平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案,假设师幼之间可能面对的问答。有些教师过于局限于自己所设计的问答式,一旦出现所提出的提问得不到幼儿的回应,幼儿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打乱了她的思路,就会造成只图完成活动流程,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内涵的进一步挖掘。也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数量过多,让孩子忙于回答,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流于形式,只看重结论忽视了过程。
传统的提问是师问生答式,幼儿的回答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围绕着课程的宗旨展开的。有效的提问应是师幼间互动型的提问,有教师问也有幼儿提问。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常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忽视,应答的是教师对于幼儿回答的反馈。例如,教师问:“感冒了怎么办?”有幼儿答:“我从来不生病”,教师听后一愣没理会,即转向其他幼儿。教师为了完成活动的目标,控制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中只会采纳预设的答案,对于其他答案不管是对还是错,都采取忽视态度。如果这时教师继续追问,请你说说你是怎样预防感冒的?使幼儿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能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有效的提问应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且留有悬念
(1)提问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每一次提问都会产生不同的回应,有效的提问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即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概括。
例如,在故事《拔萝卜》教学活动中,先看图回答,“图上有谁?”这个问题比较具体,孩子们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答案,是“老爷爷”,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追问“他在干什么?”,细化了观察对象,培养了孩子细心、耐心,深入地观察人物的心理状态,“在笑、在擦汗、在种萝卜”等等;到最后环节,给故事取名字,这时有孩子回答,“叫拔萝卜!”,这需要幼儿依据之前问题的提示,回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分析内容,概括、创造、想象才能回答。
提问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每一个提问都要为下一个提问作铺垫,没有目的地提问是没有意义的。在活动中,应减少或避免无效提问,增加拓展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问,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开放式的提问,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应因人而异。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重点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告知答案,要给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增强提问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多种问题和可能性答案,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有层次感,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比如在观看“小老鼠打电话”的情景表演后,我提出了问题:刚才,你们看见了一些什么?(老鼠和小花猫在打电话)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小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小老鼠打电话给小花猫呢?小朋友们听了我的问题后,都愣住了,场面非常尴尬。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能够答出。根据孩子们的反映情况,我决定暂时不公布答案,让幼儿再次观看表演,然后再进行思考、讨论,有的小朋友说小老鼠可能打错电话了。思考是语言和行动的前提,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能够激发幼儿思考,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提问后的回答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调整幼儿适当的考虑时间。
关键词:园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专业成长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是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从憧憬美好未来的大学生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辛勤奉献的幼儿教师;从毫无教学经验的毕业生到有经验的教师。理想与坚持让我离梦想越来越近,园本教研的锻炼让我一次次接受教学的历练,在教研活动中不断进步,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一、一次教研中发现问题——初生牛犊不怕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抱着学习的态度,我承担了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园本教研验收中的教学活动展示。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准备这次的教学展示,我一次又一次地试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一句又一句地调整教师引导语。
本次选择的是一个大班歌唱活动《老鼠画猫》,在生活中孩子们都知道老鼠是最害怕猫的,但是在我们的歌曲中,小老鼠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大猫画成了不能抓老鼠的猫。由于歌曲与生活的真实现象有了颠倒,再加上歌曲的滑音和说白的处理使歌曲稚气十足、诙谐有趣,孩子们通过学习能够神气地表现小老鼠幽默诙谐的样子,通过谈话活动、形象的图谱和有趣的表演的形式,孩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还是把握基本环节。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孩子学会了歌曲。幼儿在装扮后俨然一群活泼、诙谐、有趣的小老鼠,学着歌曲中的小老鼠神气得意地画猫。在说说、唱唱、演演、画画中,看似热闹的教学活动,却引发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及专家建设性的指导。
1.自我反思
在我的第一次音乐教学活动《老鼠画猫》中,我保持了较好的教态和亲切的笑容。但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每个环节的教学引导语、小结语都不是特别好,对于孩子的回应不够。在活动中,老师往往会担心孩子的回答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会告知孩子,导致教师说得多,孩子说得少的情况。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没有充分地思考,也没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其实这是教师对自己的不相信,也是对孩子的不相信。我反思后发现,要是在活动前能很好地与孩子互动,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做好适当的经验铺垫,在活动中注重自己的提问和引导语,是完全可以达到活动目标的。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孩子先说,再进行适当引导,最后教师小结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同时对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是一定的考验。
2.同伴互助
集体的智慧无限大。在活动后,同事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研讨,年轻教师忙着发现问题,骨干教师帮着解决问题,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我的教学活动尽善尽美。
(1)活动可以更加生动、富有童趣——既然有小老鼠画猫的故事,那就将故事形式贯穿始终,给整个活动赋予生动的故事情境。
(2)演唱形式比较单一——可以丰富演唱形式,如小组唱、分男女生唱、幼儿领唱、轮唱等多种形式。
(3)进行作品展示——布置一面展示墙,将幼儿的作品最后进行展示,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交流。
3.专家引领
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第一次试教,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副园长给予了许多有帮助的建议和调整方案。
(1)活动效果主要是看孩子的表现。在活动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很好地利用师生互动,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检验孩子是否学会,将重点落到孩子的表现上。
(2)活动中的教具、道具,都应该为活动增添色彩并起到帮助。教具、道具既然是为了歌曲表演,可以尽可能地选用色彩鲜艳的、滑稽、生动的道具,增添舞台效果。
(3)在活动中要注重整合的教育。教师要提高教学整合意识,很好地整合语言、美术、科学,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让幼儿知道猫的胡须有什么作用,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想法,等等。
二、二次教研中调整方案——在实践中学习、探索
带着一次教研后的“自我反思”,同事的“同伴互助”,副园长的“专业引领”,我对本次音乐活动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与调整,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到活动延伸,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思考,反复推敲,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虚心学习,鼓足勇气,进行了第二次教研。
1.自我评价
同事、专家的评价及建议,在活动中给予了许多的帮助,从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看得出成效比较明显。
做得好的方面:
(1)在活动中注重了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主动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关注个别孩子的表现。
(2)注重了引导语、小结语的语言表达,对孩子回答的回应做到了从多维度表扬和鼓励。
(3)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在活动过程中随机应变,调整好心态。
(4)教态自然大方,整个教学状态比较放松,亲和力十足。
需要改进的方面:
(1)教学活动的准备可以更加充分,在活动前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经验铺垫,了解小猫身体各部位的作用,观察、模仿小老鼠的动作,等等。
(2)在创编环节,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引导幼儿进行同伴学习,更加生动地表现小老鼠在画猫时俏皮滑稽的表情和动作。
2.同伴建议
(1)发声练习还欠打开——在音乐活动前的练声是为了保护幼儿嗓子及声带,教师在引导发声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结合本首歌曲的歌词与曲调,设计练声环节。
(2)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在活动中,教师的语速有点快,需要稍微放慢速度,尤其是讲解、小结的时候一定要慢,要表达清楚。
3.专家指导
专家对我的活动进行了细致点评与具体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1)活动要富有挑战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孩子带着挑战去接受、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体验到挑战和成功的喜悦。
(2)教学中的经验迁移。教师在教授学习内容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注重对孩子情感的熏陶与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活动最后可以引发幼儿思考:如果不想被打败应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样打败猫?
(3)教师自身要投入。艺术活动要求教师自己要投入,要用十二分的热情和爱心带动孩子,要提高教师自身鉴赏歌曲的能力与品位,在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声音、动作、表情尽善尽美地表现音乐作品。
三、三次教研中凸显佳效——破茧成蝶促成长
如同想要挣脱厚茧的蚕,在努力挣扎和奋进后终于打破束缚,见到光明,化身美丽蝴蝶,展翅飞翔在一望无际的蓝天里。在同事的帮助和专家的建议下,经过两次教案的修改与调整,我鼓足勇气,带着满满的自信,带着大家的期许,带着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的园本教研示范课的课堂,在一次次挫败、一次次累积经验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能力上的提升,还有对教学动态的了解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更增添了我对教学的热情,对学习的渴望,对探究的欲望,对成长的期望。
1.自我调整
(1)活动难点的修改——在两次试教之后,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学习状态对本次活动的难点进行了微调,将尝试创编小老鼠诙谐幽默滑稽的动作修改为尝试用表情、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滑稽可爱。
(2)教学策略的调整——在专家指导后,我思考着如何才能在教学中让孩子觉得活动富有挑战的同时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我觉得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去探索自己未知的知识,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应该能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抓住这点,我对本活动的教学环节进行了适当调整,让活动更加富有挑战性。
(3)教学评价多样化。——在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多元素、多方位的,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给予了更多积极、肯定的回应,同时从孩子的词汇、表达、想法、表现等多维度进行了评价,而不是单一地重复他们的回答。
2.同伴点评
(1)发声练习很到位——教师能够很好地将故事情境与发声练习相结合,让孩子以唱歌比赛的形式,用歌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得出他们在活动开始就表现出很好的参与性,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师能随机应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活动中教师能够在幼儿发现问题时进行临时的调整,让幼儿先帮助自己的同伴解决问题,教师再进行梳理和小结。
3.专业引领
在三次教研活动后,专家的专业引领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用爱筑造学习天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心、耐心、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热爱孩子,用十二分的爱心去呵护孩子的老师才是优秀的幼师。在活动中教师甜美的笑容打动了孩子、打动了家长、打动了大家,我们都沉浸在音乐的快乐中,我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我们一起看到教师用爱筑造的学习天堂。
(2)把看不见的音乐变成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快乐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系列教学策略,运用了音画转换法、角色探究法、唱想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将看不见的音乐变成了看得见的音乐,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园本教研,促我成长
1.园本教研教我发现问题
“一课三研”的园本教研让我在每一次教学中发现问题,虽然是同样一堂活动课,在每次教研后都有新的感受与发现,关注的问题不同,落脚点不同,对自己的教学要求与期望也就不同。现在,我也利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问题与闪光点,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亮点。
2.园本教研让我学会反思
三次教研活动,三次自我反思。园本教研让我学会了反思,及时发现了问题。只有反思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会有改进的想法和动力,才会不断激励自己向前进。在现在的教学中,我做到每堂活动课都有反思,总结优点,反思不足,及时改进。
3.园本教研让我虚心学习
集体的智慧擦出知识的火花。通过三次教研活动,我真正体会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是大家给予了我帮助,让我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进行调整。专家引领我走向了更高的层次,让我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也传递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我更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例如:每次在设计新的教学活动时,我都会记起那句“活动要富有挑战性”,我就会更加注重孩子知识经验的调动与培养。
4.园本教研促我专业成长
再好的理论只有投入实践才会收到成效。在园本教研的学习、探索、反思和成长的道路上,我感受到了专业成长。在活动中,我更加注重对孩子的评价。例如:在社会活动《地球妈妈》中,我在每次提问后都会及时提醒自己“教师评价要多样化”,我会用“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是个知识渊博的小男孩”“你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爱护地球妈妈”“你的语言表达真完整”等不同的语言评价幼儿的回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也逐渐提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我从未放弃。我坚信,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勤勤恳恳学好每一天,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我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将园本教研坚持到底,让园本教研成为促进自我教学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梯。
参考文献:
[1]于小霞.行走在园本教研的路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 蕖,等译.天津:天津出版社,2000.
[5]何桂香.成长在路上——幼儿园新教师必读[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
[6]丽莲·凯茨.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廖凤瑞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本次教学通过活动方式进行:
活动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小动物、背景图、幼儿操作纸、笔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一年一度的动物狂欢节开始了,森林里的动物都来参加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它们各自有几个?
(2)幼儿分别说出每个动物的数量。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进入绿色们的要求:狂欢节的管理员说,这次动物这么多,(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需要分批进入,首先绿色通道的是一种动物里能两个两个结对的可以优先入场。教师先示范小动物两两结对找出单双的方法:依次了解2个兔子、10只猴子、8只猪、4只公鸡、6条蛇(2)还有一些一种动物里剩下一个的要从红色通道进入,他们分别是:7只鸟、1只老虎、三只小老鼠、9只蝴蝶、5只松鼠(3)还有很多小动物想参加,管理员说忙不过来,请小朋友来帮忙。
幼儿操作,根据能力操作材料的分配,圈完贴上墙。
关键词:3D视频 生物 教学法 食物链
人类生活的环境实际上都是立体的,由长、宽、高组成,再加上时间的延续,从数学角度来讲就是由立体的四个坐标组成。而我们的眼睛和身体感知这个世界都是长、宽、高这三个坐标,也就是所谓的三维,即3D。
3D电影人人皆知,它是利用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其中的场景令人身临其境、非常震撼。
在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知识都与自然界有着直接关系,而任教者又很难在课堂上将其生动的描述清楚,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若将这些教学内容以3D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像看3D电影一样,定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好像亲临漫游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定会使生物课堂变得非常生动有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3D视频的拍摄设备越来越先进、制作的软件越来越多、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越简单易学;3D视频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都为我们使用3D视频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下面以职业中学生物学科中“§8-3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为例,使用3D视频教学,所作的工作步骤。
首先,要拟定好3D视频教案的草案,包括:3D视频的内容范围(草—鼠—蛇—猫头鹰或草—虫子—青蛙—蛇—猫头鹰等食物链或食物网内的动植物)、3D视频采集的方法步骤(用现有的2D视频经特定软件转换成3D视频或收集现有的3D视频或拍摄3D视频)、后期制作使用的软件和方法、定稿的测试等等。
其次,就是3D视频的采集工作。我们可先收集现成的与食物链或食物网内容相关的动植物的能量生产和分级采食的2D或3D视频进行制作。若采集不全,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拍摄。
一是确定某一具体食物链,如:草—老鼠—腹蛇—猫头鹰。
二是收集相关视频,如: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中有关老鼠、蟒蛇和猫头鹰的电影片段,根据教学需要将这些视频编辑成2D视频再转换成3D视频。
三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3D视频的拍摄再进行编辑。
最后,将采集好的视频资源进行后期编缉制作,后期编缉制作可加入任教者的解说或留在课堂上进行3D视频教学时根据情况解说。
笔者按照这样的环节完成了一部食物链3D视频教案: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一只老鼠在尽情地玩耍,不时啃食小草的种子。一条腹蛇早就埋伏在附近,悄悄地游近后猛然出击,可怜的小老鼠自己还未吃饱就成了别人的腹中之物了。不远处一只猫头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条蛇,腹蛇吃完刚准备离开,猫头鹰就好像离弦的箭一般猛扑过来,腹蛇还未回过神来又成了猫头鹰的美食。而后是用动画形式描绘出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笔者对这一教案进行试讲,果不出所料,学生在观看3D视频后对其中如“老鼠在尽情地玩耍”“蟒蛇出动”“猫头鹰扑蛇”等场面能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对有些细节记忆犹新,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要能将3D视频教学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3D视频资源或能掌握3D视频的拍摄技术,或是有能利用2D视频资源转成3D视频的技术。
二是要对3D视频后期制作技术能够熟练掌握,要能将收集到的3D视频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合理的编辑,必须能熟练运用视频编辑软件。
三是要具备将课堂内容与3D技术完美结合的能力,使用3D视频教学将平时在教学中讲述的每一个细节,以及重点和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步骤用电影的不同视角和细节展示出来,这与平时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
四是参与者能密切配合,有较高的艺术素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参与者要具备类似电影导演的前卫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素质。
这些条件并不是每个任教者都能做到的,特别是对整学科或多学科运用3D视频教学法,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才能完成。但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结合集体备课和多专业合作,做到这几点应该并不难。
笔者在种植和养殖专业课上也进行了部分内容的3D视频教学,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3D视频教学法能适用于很多专业的教学。
一、抓住阅读兴趣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案例】《爱吃水果的牛》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感知水果的色彩和特征,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借助于有趣的故事情景,让孩子在喂神奇的牛吃水果、用挤出的水果牛奶帮助生病的小动物的过程中体会到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了解到不吃水果容易生病,多吃水果能让身体变得强壮、健康的道理。
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常常抛开儿童阅读的起始兴奋点。以教师为主体,带领孩子阅读,这样往往是从儿童不感兴趣的地方开始,结果儿童兴趣平平。在《爱吃水果的牛》活动中我先以孩子的自主阅读导入,让孩子先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页。这种阅读方式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孩子掌握着主动权,孩子的兴趣自然就有了。这样让孩子看看、说说的方式,改变了儿童被动接受的过程,还能帮助孩子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孩子们学的轻松,老师也能很好地观察、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教学中我把一个个关键点提出来,让孩子猜测,孩子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激活了孩子的形象思维,比如我提问:人们都生病了,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却没有生病呢,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思考地去看,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与效率。
每个孩子都是个性、能力不同的个体,单一地接受一贯式的教学根本无法让所有的孩子融入经典绘本阅读中,也无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采用分层次阅读的形式,利用活动区、自主游戏时间、偶发事件等教育契机,向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适合的绘本阅读材料及相应的指导和引领,孩子会更感兴趣。所以除了集体教学,我还进行了自由式的教学活动,我们将绘本放在孩子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专门设置了一个阅读角,只要孩子有时间想看,就可以在拿在手里仔细地阅读,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孩子可以畅所欲言,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二、注重提问策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提问是有效进行绘本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要仔细斟酌,提出有效的问题,为进行有效的教学服务。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呢?在具体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提问方法:
1.猜想式提问让孩子想说
【案例】绘本《大西瓜》中,聪明的小老鼠在看望奶奶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次,烈日炎炎下,热得满头大汗的小老鼠想到把吃剩的半个西瓜皮当遮阳帽戴;第二次,不会游泳的小老鼠要过河,我就设置悬疑,让孩子猜猜这次小老鼠会想到什么办法?第三次,则是提供材料图片,让孩子猜猜用这些材料小老鼠会想到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在猜想式的提问下,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办法,但我都不急于告诉解疑,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便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会全身心投入,主动地关心故事的进展,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境地。而且在绘本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开放式提问让孩子敢说
孩子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孩子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般会问孩子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些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却只有一个。要使孩子学会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这样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孩子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孩子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案例】在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以简单反复的故事情节来讲述,情节单一,构图清晰。我先出示封面――一小背心,让孩子说说这是谁的背心,这件背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予了孩子想象的空间。
3.递进式提问让孩子喜欢说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孩子的思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的能力。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孩子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差,不但激发不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确答案式的提问。
三、注重挖掘绘本内涵,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绘本就是一粒幸福的种子,滋润着孩子的生活。绘本还是一颗反复咀嚼的橄榄,让我们体会其深厚的含义,回味着幸福的余味。每一本绘本都有一个重要内涵,有些跃然纸上,有些则要细细挖掘,用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孩子。
【案例】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馨的港湾。挖掘好绘本中的内涵,对老师把握绘本主题,更好地进行教学,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袁田
设计意图: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把鼠小弟为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坚持着,最后在海狮的帮助下摘到了苹果。简洁的画面,夸张的神态动作,勾画出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环环相扣,反映了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游戏及生活中,幼儿对于遇事要有耐心、能坚持、要合作分享的情感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同伴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合作精神,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
3、能根据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大胆地表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PPT、音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书的封面,上面都有些什么?它讲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苹果树?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完整的语言表达)
小结:这是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树上结了许多红彤彤、圆溜溜、香喷喷的苹果,苹果树下站着一只小小的老鼠,我们把它叫做——鼠小弟。
鼠小弟站在苹果树下,它在想什么呢?苹果树那么高,鼠小弟怎么样才能吃到苹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们想了许多办法,那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出示故事PPT,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
1、观察PPT第4——8张。
提问:小鸟用什么办法摘到苹果的?鼠小弟看到小鸟摘到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猴怎样摘苹果?鼠小弟看到小猴爬树摘苹果,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小结:小鸟会飞,小猴会爬树,鼠小弟飞不起来,也不会爬树,它该怎么办呢?
2、出示PPT9——17张,就在鼠小弟赶紧想办法的时候,又有几个动物朋友来摘苹果了,你们看一看,猜一猜,是谁来摘苹果了?你怎么知道的?(出示鼠小弟学动物的动作,猜一猜鼠小弟学的是哪种动物。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
小结:大象用长长的鼻子轻而易举地摘到了苹果,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也很容易就摘到了苹果,袋鼠妈妈轻轻一跳就摘到了苹果,犀牛力气很大,往大树上一撞,就有一个苹果掉下来了,可是小老鼠既没有长长的鼻子和长长的脖子,也没有大力气,他个子那么小,连跳都跳不高。树上的苹果被小鸟、猴子、大象、长劲鹿、袋鼠、犀牛一共拿走了6个,只剩下2个苹果了,看到苹果一个一个地被小动物们拿走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还没有吃到苹果,鼠小弟呀鼠小弟,你要是还不抓紧想办法苹果快没有了?鼠小弟现在的心情怎样呀?(着急、伤心、难过、它想哭了......)
3、你们也遇到过让你们着急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迁移生活经验,体验鼠小弟着急的心理。)
4、出示PPT18——22,这时候,又有谁来了呢?(海狮)
提问:海狮想干什么呢?它会和鼠小弟说什么呢?(想一想,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海狮有什么本领?它们会怎样合作?最后它们用什么办法一起摘到苹果的?
小结: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轻轻一顶,就顶到苹果树上去了,苹果树上刚好剩下两个苹果,鼠小弟摘到苹果,一个给海狮,一个留给自己,它们终于吃到苹果了!
三、边看边听,完整感受故事。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了一遍故事,接下来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一边听,一遍想一想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哪些办法?
提问: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哪些办法?
小结:鼠小弟为了吃到苹果想了很多办法,它学小鸟飞、学小猴爬树......但是这些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和海狮合作,终于摘到了苹果。
你们喜欢故事里的鼠小弟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喜欢鼠小弟,因为鼠小弟很不简单,它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会不断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最后通过和海狮合作终于摘到了苹果,我们也要像鼠小弟学习,坚持、不放弃、想办法、和朋友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
四、迁移作品经验,通过谈话,深化主题。
师:你遇到过哪些事是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和别人合作的呢?
关键词 体验教学;初中信息技术;实效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背景分析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了一些问题,着实让老师头疼。
(1)学生马虎应对老师的任务
(2)学生缺失分析能力
(3)学生容易忘记所学内容
上述三种情况,究其原因如下:学生之所以马虎应对老师的任务,是老师的任务不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他们把信息技术知识当成操作步骤的记忆,时间一长,学生缺失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那么多操作步骤,仅仅靠简单记忆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改变这三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敏感度。
二、体验教学的内涵
“体验”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新理念。在计算机教学中,体验教学应该是这样的: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体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互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继而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在体验教学中,首先,学生通过体验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地学习,大胆地表现出他们的个性;再次,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心情是愉悦的;最后,通过体验,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本堂课的知识,还有其他更深的东西。
三、体验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体验教学包括以下几个体验环节:
1.情景体验,以“情”、“趣”激学生
在课堂中,教师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情景,或以情动人,或以趣激人,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学习本堂课知识。
例如:在第六课 图层的初步应用 中,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具体如下:(播放故宫被盗案的视频)今天我们就来想像一下小偷盗宝的场景。
2.探究体验,让学生主动学习新知
探究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使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新知识探究,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亲历探究中实现自我领悟,形成自已特有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得到知识与技能,继而树立自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1)巧设任务,激发探究欲望
要学生能自主地探究,任务要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的任务必须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且难度适当。例如:在第六课“图层的初步应用”中,我设置这样几个任务。
任务1:夜深人静
在夜深人静的故宫博物馆,展馆内有红色的木柱,小老鼠在墙角悠然自得地消磨着时间。(知识点:抠图小老鼠,引入了图层的概念)
任务2:登堂入室
一个小贼偷偷摸摸地潜入到展馆中,小偷躲到石柱的后面,探出头向外张望。(知识点:把小偷图层移到石住后,图层的次序调整)
任务3:百密一疏
小贼原以为自己潜伏得比较好,可惜自己的影子曝露了他的藏匿的地点。(知识点:影子的制作,图层的次序调整)
以上任务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巧妙地把知识点融合到故事情节中,并且每个任务难度递进,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便会主动去探究。
(2)巧设问,引导学生探究
由于学生所接触是新知识,没有老师的引导是无法成功,这样的话,更是打击学生,所以老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新东西,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在课堂中,我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问题的提出要有提示作用。
(3)巧观察,为下一步探究作准备
学生往往达到效果之后,就不会在去理会了,其实这样不利于学生下一步地的学习,而且会对下一步的探究造成障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操作之后的观察。例如:本人在在第六课 给照片锦上添花任务一中,把小老鼠抠过来后,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层窗口发了什么变化。
3.创作体验,综合应用新知
我们的学生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与模仿老师的作品相比,他们更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这个时候老师何不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创作的过程中,综合应用了本堂课的知识。
四、体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的实施效果
(1)体验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兴趣、情感,有效地吸引了学生
在体验教学中,设置的情景,布置的任务是来自学生的生活,这样既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又把学生吸引到了课常中。
(2)体验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验教学中,让学生先尝试,后讲解,在尝试的过程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兼顾到基础好与基础普通的学生,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保待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体验教学,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品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敏感度,这样学生就不会那么容易忘记前面所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
小班的孩子从家中进入幼儿园,处于逐步从个体走向集体生活的转折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摩擦总是不断伴随着孩子每天的生活。每天总会有孩子跑过来告状:“老师,XX打我了,”“老师,XX抢我玩具了,”“老师,XX拉我衣服了。”每天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及时制止并适时引导,当看到有小朋友没带玩具的时候,教师会询问哪个宝宝愿意拿出自己的玩具和这个小朋友一起玩,立刻就会有几个小朋友主动和他一起玩。利用生活中的这些积极的引导,我们引发孩子发现好朋友就在我们的身边。于是开展了“好朋友”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激发与同伴交往的愿望,让孩子感受到拥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与同伴交往的同时,感受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和秘密的快乐。
二、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萌发喜欢自己的朋友之情,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分享的快乐。
2.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遵守简单的集体规则。
3.知道小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乐于饲养、照顾小动物。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主题思考网络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活动区设置
六、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语言:谁来了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描述的具体特征猜猜、讲讲“谁来了”,感受朋友多的快乐。
2.通过故事,会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生日歌、动物图片若干、食物图片若干、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宝宝们看,这是哪儿呀?(是达达小朋友的家里,我们一起和达达打个招呼吧:“达达,你好!”)
2.今天是达达的生日,他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和他一起过生日,他们会是谁呢?我们一起和达达来等等它们。
二、看看、想想、说说谁来了
1.出示“长耳朵”图片问:达达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达达迎接小兔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请进,请进。”)
2.出示“长尾巴”图片问:这回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猴子进来了应该要怎么样有礼貌地和它打招呼呢?
3.出示“长的脖子”图片问:这次是谁来了?你怎么知道的?
达达这次想要邀请一个小朋友帮他一起迎接长颈鹿,谁愿意?
4.出示“长的鼻子”图片:最后来了谁?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达达这回想要邀请宝宝们一起和他迎接小象。
5.达达家共来了几位客人?这些客人身上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小结:原来达达朋友的身上都有长长的东西。
三、完整欣赏故事
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故事《谁来了》。
四、幼儿操作
达达今天为客人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来帮忙一起分给其他的朋友们吃,好吗?
操作要求:按照每个动物爱吃的食物分给每个小动物吃。如分给小兔胡萝卜、分给小猴香蕉、分给长颈鹿树叶等。
艺术: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为熟悉的物品找关联,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在一起才有用。
2.体验与朋友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实物图片、音乐《找朋友》、相关物品的胸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宝贝们,你在幼儿园里有好朋友吗?
2.今天呀,老师从我们生活中找来了许多物品,其中它们有好几对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找找。
二、找关联
1.出示饭碗、小勺、桌子、椅子等实物。
2.找一找它们中间谁和谁喜欢在一起,为什么?
小结:宝贝们真棒,帮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忙才有用。现在它们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啦。
三、扮物品做游戏
1.每人选一个物品的胸卡,表示自己是某一物品,随音乐做游戏。
2.当听到音乐最后一句“我的朋友在这里”时,找一找相关胸卡的朋友抱在一起,做表示好朋友之间的动作,如:握握手,抱一抱,转一转等。
3.互相交换卡片,游戏重复进行。
四、为杯子找朋友
1.啊呀,有个杯子看我们宝宝们玩得很开心,它说它也要找朋友。咦,谁是它的朋友呢?
2.出示牙刷、牙膏、毛巾、牛奶、饮料等。这些是什么呀?它们和杯子在一起有什么用呢?
3.请幼儿选择以上物品的胸卡,由挂杯子胸卡的幼儿找关联的朋友做音乐游戏。
语言:小猪的野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情景对话。
2.感受分享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故事PPT、旅行包一个、与图片对应的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再过几天,小猪就要去春游啦,你们猜猜看它的包包里会带上什么东西呢?
二、看图讲故事
1.观察图一:
小猪要去春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包里带了什么?
师从旅行包里找出各种食物,请幼儿说出名称。
师讲述:天气真暖和,小猪胖胖要去春游了,它带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香香的面包、大大的苹果……
2.观察图二:
这个时候呀,来了很多小猪胖胖的朋友,小猪会怎么做呢?(这部分请幼儿学说小猪和朋友们的对话。)
听,喳喳喳,是谁闻到香味来了呀?小鸟闻到面包的香味会怎么说呢?那小猪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时候扑通扑通,有个动物朋友闻到香味也跳来了,猜猜是谁?它看到大大的苹果会怎么说呢?小猪这次又是怎么做的呢?
又有一个朋友闻着香味呼哧呼哧地跑来了,这回会是谁呢?小猴看到小猪手上甜甜的饮料会怎么说呢?小猪又会怎么做呢?
3.这个时候,小猪包包里还剩下哪些吃的?
4.小猪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它还开心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把好东西都分享给了朋友们,和好朋友分享东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幼儿操作
1.哈哈!哈哈!云朵也闻到香味飘来了,可是云朵这么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好吃的东西送给云朵呢?
2.小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气球帮个忙,把东西送给云朵。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猪好不好?
(1)在各色圆形的纸上(表示气球)画上想象的食品。
(2)请幼儿边画边说:“我把XX送给你吃。”
小结:宝宝们有好吃的东西也要像小猪一样与朋友一起分享着吃。
美术:快乐大转盘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大胆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2.自制大转盘,感受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游乐场各种转椅的场景、图形厚卡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观察游乐场,问这是在哪里?说说游乐场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
2.请宝宝们回忆一下在玩旋转木马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哦,我们坐在转椅上会感觉转椅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地转动。
二、师生共同演示
出示快乐大转盘操作纸。
1.大转盘上一共有几种颜色呢?
2.大转盘现在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咯,转盘转起来,停!哦,XX颜色指着XX宝宝,我把这个宝宝的脸画在XX颜色的盘上,好,我们继续把转盘转起来。
三、幼儿操作
1.每位宝宝人手一张圆形大转盘,先画上自己,然后边转动圆盘边画上好朋友的脸。
2.幼儿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关注同伴的不同人物特征。如: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小小的眼睛等。
四、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画好的大转盘套在小手指里面,边转边念:“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转呀转呀转转转!”
语言:小老鼠奇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礼物,体验同伴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图书《小老鼠奇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用老鼠影子让幼儿猜。)
2.这个小老鼠名字叫奇奇,今天它买了一盒新蜡笔,用它画了三幅画,送给了三个好朋友。
二、看图说故事
1.分页阅读,理解故事。
图一:(1)奇奇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食物猜测动物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么送画给它朋友的呢?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XX,我画了XXX送给你。”
小结:奇奇对它的三个朋友可真好呀!
图二:(1)到了晚上,奇奇给自己画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句式表达。
奇奇看着画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会怎么说呢?
图三:(1)正在奇奇又饿又馋的时候,这是门外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是谁来了呀?
(2)XX拿来了什么呀?它会对奇奇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奇奇,谢谢你的画,我送给你……”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图四:真没想到呀,奇奇画给自己的东西全变成了真的!他高兴得请朋友们一起吃它们带来的礼物,还给它们一人画了一张像。
2.完整阅读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完整欣赏故事《小老鼠奇奇》。
三、互换礼物
宝宝们,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吧。
科学:云娃娃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感知不一样的数数方法。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准备:课件PPT、各种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云娃娃
1.出示云娃娃图片,问:这是哪里?你觉得天空中住着谁?
2.云娃娃的表情怎么了?它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小结:云娃娃一个人住在天空上,没有朋友,所以它感到很寂寞,很不高兴。
二、云娃娃的朋友
1.云娃娃看到了什么?(蝴蝶)它用云朵做了一只什么?
2.做完了蝴蝶,云娃娃又做了什么动物?有几头大象?
追问:你是怎么数的?数大象的什么地方?
小结1:大象有长长的鼻子,数大象的长鼻子最容易数清楚。
3.云娃娃这次又做了什么?(天鹅)有几只天鹅呢?
追问:用什么办法可以数得更清楚?
小结2:天鹅的身体都叠在一起了,不过天鹅长长的脖子都露在外面,数天鹅的脖子最容易数清楚。
4.这时云娃娃的乌龟朋友来了,有几只?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3:乌龟排成了上下两排,我们可以先数上面两只,再数下面两只,这样就不会漏数了。
5.小鱼有几条?谁来数一数?为什么这条不要再数了?
小结4:数数的时候你要记住是从哪条鱼开始数的,然后一条接着一条数,就不会漏数也不会多数了。
三、朋友比多少
云娃娃做出的小动物里面,哪种动物的数量最多?哪种动物的数量最少?哪种动物一样多呢?
小结:把两种小动物一个对一个地排好队,就能发现谁多谁少了。
社会:一起去春游
活动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春游的想法。
2.体验和同伴、老师一起为“春游”做准备的快乐。
活动准备:毛绒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情景表演)
1.(教师扮演小羊出场):宝宝们好,我是一只小羊,你们叫我羊姐姐就行。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带了一书包好吃的准备去找我的好朋友小黄鸭和大白鹅一起去春游。小黄鸭,大白鹅,快点准备准备,我们要出发啦!
二、经验回忆
1.宝宝们,你们春游过吗?是和谁一起去的?
2.那准备去春游前,爸爸妈妈会为我们准备些什么东西呢?
小结:春游那天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去,而且爸爸妈妈还会为我们准备很多好吃的,真开心呢。
三、模拟春游
玩法一:
1.啊呀,小黄鸭和大白鹅也太慢了,怎么还没来呀,它们到底去哪儿了?(传来回声:“我们在洗澡呢!”)
2.宝宝们,你们想不想也跟着羊姐姐一起去春游呢,那就和小黄鸭,大白鹅一起去洗个澡吧。(这部分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黄鸭、大白鹅,摇摇摆摆跳下河,洗洗脸,梳梳头,干干净净去春游!”)
玩法二:
1.(两名幼儿扮演的小黄鸭和大白鹅出现):孩子们,我们带来了一些动物娃娃,它们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春游,那我们带上这些朋友一起去吧。
2.孩子们,我们把动物玩具背在身上,到羊姐姐这里来集合啦,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咯!(这部分请幼儿边念儿歌边走出教室:“猫妈妈、狗爸爸,身上背着猪娃娃,嘻嘻嘻,哈哈哈,大家要去春游啦!”)
七、主题活动效果及反思
关键词:绘本阅读;大班幼儿;兴趣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学习和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阅读、早期阅读能力、早期阅读教育正在被提倡和重视。绘本已经被公认为最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读物。一般的经典绘本都具有培养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层次的内涵,有的甚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阅读。
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力求挖掘出绘本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可以操作的教案,探索针对不同的绘本、不同年龄段幼儿具体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我们选择绘本伊始,直到设计好教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幼儿的阅读需要,把教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影响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本身核心价值的挖掘利用。在设计和执教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避开恶猫的办法》的过程中,通过集体教研,使得自己对绘本教学的绘本选择、目标制定、提问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选择有趣的作品,找到作品核心价值和幼儿经验之间的契合点,施以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一、尊重阅读需求,选择“趣”读之作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作为教师要在充分观察绘本画面,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绘本内涵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而《避开恶猫的办法》充满着“想象”这一绘本的特质,情节有趣、画面生动、意趣盎然,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符合他们的阅读需要,是一本充满趣味的“趣”读佳作。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从韩国引进,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绘本――“分类与顺序”中的一本绘本。这套数学绘本是墨西哥政府制定的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荣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整套数学绘本分为六册,每册书的图、文、作者各不相同。故事贴近生活,画面风格各异。每册书在讲完故事之后,会用一页“数学概念理解”来梳理概念,用数学游戏、数学课题来进行“数学概念扩展”。
在寻找绘本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被“数学绘本”和“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这两个标题所吸引的。但是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而且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年龄上和文化背景上是否与我们大班孩子存在差异。“分类与顺序”这一蕴含在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的数学领域的目标中,并没有把图表的学习列入其中,而且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图表的认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选择这样的一本绘本来设计教案,不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仔细地研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发现,《避开恶猫的办法》讲述了一群老鼠想办法躲开一只恶猫的事。在老鼠们选择什么东西挂在老鼠脖子上的过程中,作者描绘了老鼠们讨论的过程、不同的表决方式,在画面上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来知晓老鼠们每次表决的方式和结果,图表的知识就蕴含其中。老鼠们新奇的表决方式是绘本的有趣之处。老鼠们每一次的选择、表决都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老鼠们通过排队、放大栗子、画圈、插蜡烛、串水果串的方式进行表决,充满悬念和揭开结果时的期待,抽象的图表被隐藏在有趣的画面中。
对于大班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有一定的逻辑概括能力。同时,由于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都不太适合他们阅读。《避开恶猫的办法》画面比较清晰,背景不多,但是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幼儿去观察。需要幼儿比较结果数值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能力,在此基础上理解画面的内容,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对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还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同时,我们翻阅了现在大班使用的教材,发现,在大班上学期的科学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在一部分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用符号和数字记录下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如调查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我的生日等,并且在科学活动中有大量需要幼儿用学习表格记录的学习内容,如天气记录、种子生长记录等。其中要求幼儿具备初步的调查统计能力。
集体研讨后,我们认为,虽然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但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内容,以大班幼儿喜欢的色彩,鲜明而不紊乱地展示出来,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观察画面后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使阅读可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首先感知的并不是什么图表,而是老鼠们各色的表决方式,感受到的应该是老鼠们不断地用表决来排除不合理的方法,最后得出一个避开恶猫的最佳方案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绘本中能给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东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去猜想。
二、慎订教学目标,攫取“悦”读之本
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的“深挖”绘本的“数学”价值,到最后的“明晰”绘本的“悦读”价值,经历着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来设计目标,到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宗旨来设定目标的过程,一步步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绘本阅读误区,将“悦”读还给孩子。
当确定了绘本以后,我们认为既然是数学绘本,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我将目标定为:(1)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2)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柱形图的使用方法。(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表格记录上。但是,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来演读绘本的开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阅读兴趣较高。在接下来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三次记录的插入,幼儿的阅读兴趣每每被打断,读到后面,很多幼儿都没了兴趣。失去了阅读兴趣,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幼儿的记录:幼儿要比较成功地理解绘本的主题,其在分类、比较数值大小、排序等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由于幼儿的数学能力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加之刚升入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能力还较弱,有一部分幼儿在三次记录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在第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会用标记与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老鼠们选择的结果,一部分幼儿只是用数字或是一些符号把每种选择的老鼠的数量给记录下来,还有一部分幼儿直接把画面给画了下来,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在第二次用表格记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儿在模仿教师的示范,一部分幼儿虽然还在沿用自己的一些记录方法,但是记录的结果清晰起来,还有一些幼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抄袭教师的示范。最后一次的记录,因为有了两次的集体讨论和纠错,大部分幼儿学会了用标记和数字来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但还是不能将结果正确地排列到表格中。在幼儿学习表格记录的方法上,笔者没有从幼儿已有的水平出发去搭建一个支架来帮助幼儿学习,而是想当然地用了自己设计好的方法,应该参考现有的教材对表格记录的学习方式做好修改。
在与同事的集体分析和自己查阅文献之后,发现自己对绘本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案的设计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目标的设定上。在目标上,笔者过于注重绘本的教育功能性价值,把表格记录的学习排在了第一位,在活动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牺牲了绘本带给幼儿快乐的阅读体验。笔者虽然意识到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理由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是为了学习记录,在时间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挥。笔者把绘本当成了幼儿获得知识、学习技能的载体,忽视了绘本本身所隐藏的核心价值:小老鼠先是通过集体讨论,想出各种办法,然后将方法分类,接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层层递进,最后将问题解决。在每一次表决前,是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猜想、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但是笔者恰恰由于局限于教育的功能性目标,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价值。绘本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次审美的体验,更应该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一扇大门,幼儿是社会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较少地受到传统习俗的制约,他们从绘本中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接近于客观事实,但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它、尊重它,而且要归纳和提升它,从而发挥它们的价值。
日本“现代图画书之父”把图画书比作“幸福的种子”。他认为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如果一直从知识或批判角度去阅读,就可能产生不当的理解,或心不甘情不愿,失去应有的乐趣。
研讨后,笔者对目标作了以下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3)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目标的调整,笔者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和观察画面上。大多数幼儿都能够饶有兴趣地观察画面,看出老鼠们选择的结果,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到了记录上,由于记录的时间大大缩短,采用了两次请个别幼儿记录,一次集体记录的方式,但是幼儿在数学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程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学龄前的幼儿,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操作对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是不可缺
少的。
虽然将学习表格记录放在目标的第二条,但是从活动实施的效果看,幼儿的兴趣点依然是猜想和解释老鼠们想出的方法,如果要加入记录的内容,将对绘本的理解、有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图片的结果与记录的学习放在一个活动内进行,学习的量太大了些,使得幼儿阅读的效果和学习记录的效果都打了折扣,活动进行的时间过长。绘本的阅读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活动,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数学绘本,就在第一次活动中放进过多的内容,而有损于绘本阅读的初衷和降低数学学习的
效率。
所以,我们又对目标进行了再次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掉了学习记录的目标,而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合理猜想和观察老鼠各种表决的方法和结果上,在观察中,其实已经渗透了幼儿有关的数学能力的掌握,所以把学习记录的目标放到下一个活动中。
通过这样的调整,笔者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误区,尝试从绘本中抽取真正对幼儿有意义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提炼出“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后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到生活中,发挥绘本教学应有的价值。
三、精心设计提问,紧抓“猜”读之法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设定很多的问题,以幼儿的回答来推进教学,在回应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肯定、否定、解释、补充幼儿的答案,以求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设想去设定问题,往往会使自己教学的节奏过短或冗长,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考。其中,对“提问的开放性、提问的准确性”的把握就成了“猜”读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1.提问的开放性
阅读中的第一个提问:“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老鼠们着急得不得了,得想个办法在猫下次来的时候好马上躲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幼儿想的办法是五花八门,有很多的幼儿一开始想到了可以躲到很多东西的后面和里面,有的孩子还想到了“用鞭炮把猫炸死、设一个陷阱让猫摔下去”等。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但是开放性的提问,要看具体情况,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思考,而幼儿有时的回答会缺少合理性,特别是像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这样的提问方式缺少引导幼儿思考的指向性。笔者按照绘本的意图,应该是引导幼儿猜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在猫还没有靠近老鼠之前,老鼠就知道是猫来了,只有先知道猫来了,才可以躲起来,而当猫已经走到老鼠跟前再去躲或是为了避开猫的突然出现而一直躲在某处都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笔者在幼儿回答偏离方向时,引导幼儿往正确的方向去想,但是很多幼儿容易受最初的一个回答的影响,从而出现群体式的偏题。
所以,我们将第一个提问做了调整,改为:“如果是你,想个什么办法在猫还没靠近老鼠前,就能感觉到猫来了,好马上躲起来?”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又能保证问题的指向性。
2.提问的准确性
阅读中最重要的提问部分就是在“分页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这一环节中。在老鼠们第一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锁和羽毛”来代表轻的东西和重的东西;第二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袜子、手电筒、哨子”来代表有气味的、会发光的、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笔者一开始试教的时候,容易在提问和反馈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将选择轻的说成选择羽毛,选择会发出声音的说成选择哨子,而且解释起来一不注意,就会将这两种说法混着用,以至于幼儿都被自己带糊涂了。在大家的提醒下,意识到轻、重、有气味、会发光、会发出声音指的是物体的种类,不能用某一种物体来代替这一类物体,这样会给幼儿的思考带来障碍。在“判断什么时间送铃铛”这一环节上,有三个时间段,晚上、清晨、中午。在一开始设计时,笔者的提问比较随意和笼统:你觉得哪个时间比较好,为什么?结果通过试教发现,“晚上”这一时间段,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有些幼儿说晚上好,因为人少,老鼠在送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晚上猫是醒着的,是最不能选择的时间,也就是要让幼儿明白这是常识问题,不容许随便猜想。所以最后,把问题具体化为:你觉得晚上送行不行?清早送牛奶的叔叔来的时候送好不好?中午邮差大叔送信时送你觉得怎么样?晚上只有“行与不行”,而后面两个时间点留给幼儿猜想的空间就比较大。
四、体现数学特质,不放“特”读之能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一本专门的数学绘本,绘本本身蕴藏着数学领域的特质。在运用这样的数学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体现出绘本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应该抓住绘本中的“数学”元素这一特质,开展绘本阅读,尊重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放“特”读之能。
通过这次的绘本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在进行数学绘本教学前,对绘本的选择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去选择适合某一年龄段幼儿的数学绘本。所选的数学绘本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必须是正确的,情节与数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为了数学而拼凑的一些情节。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下的“数学认知”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优秀的数学绘本其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的特质之一。数学绘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孩子在体会文学作品美好的同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来自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顺应幼儿的阅读天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在设定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时,要把绘本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情感特点相结合,要发挥数学绘本的“特”读之能,同时切不可为了“数学认知”的习得而放弃绘本中蕴含的对幼儿整体发展的价值,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特质之二。这也是在利用数学绘本开展集体教学时,作为一线老师所要把握的关键点。在学习减法时,不要忘了猫头鹰爷爷对动物宝宝的舐犊之情(数学绘本《都到我这里来》);在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不要忘了奶奶为孩子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数学绘本《奶奶的红裙子》);在学习多种方法数数的时候,不要忘了自我悦纳是多么的重要(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
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来组织阅读。绘本阅读一般分为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导读、阅读讨论、幼儿的表演与创造四个步骤。在多次的试教中我发现,不同班级的幼儿,在数学能力上还是存在群体性的差异,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到本班大多数幼儿的情况,设定适宜的难度。在不改变绘本原文的情况下,教师要在阅读时,把握好阅读重难点,这是数学绘本阅读中的特质之三。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是一件头疼的事,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阅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故事,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引他们入境。把孩子发展的需要放在本位,把阅读的快乐、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
参考文献:
[1]金波.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决定,做好市级党政机关所办经营性企业的脱钩工作,经北京市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对我市市级党政机关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范围
移交、撤销企业的人员应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录用,并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在册人员。
二、移交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移交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随企业一并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人员,原则上随企业去向安置,并与机关脱离行政关系;离休人员由市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安置,不随企业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的人员,参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的有关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不随企业移交。
(二)移交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业移交造成企业名称变化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名称;造成职工岗位、待遇变化的,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移交企业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应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号)、《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号)、《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号)、《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及有关规定,在企业移交前到企业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工伤保险等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若企业无力补缴,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会保险经费由企业原主管单位筹资解决。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移交后应继续向所在区、县社保机构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断或拖延缴费。移交企业中凡编制在党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首次办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职工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年限。
三、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撤销企业的职工,由企业主办单位本着“统筹安排、积极稳妥”的原则负责安置。
(二)撤销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劳动关系。职工被安置到其他企业就业的,原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职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新企业应将职工在原企业工作时间视同现企业工作时间。企业主办单位与职工就重新安置协商不一致的,原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比照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撤销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每人一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安置费,安置费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四)撤销企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为五至十级的,由企业主办单位负责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谋职业,由企业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的规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五)已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的撤销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到其他企业的,社会保险关系随同转移,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自谋职业的职工,可将其档案委托存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人事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存档,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与存档前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失业的职工,可由企业将档案转到职工户口所在地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失业人员进行求职登记,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兴趣;误区
一、绘本的概念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
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二、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绘本教学不是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发展的是幼儿的独白语言,要求幼儿将图片的内容完整连贯地表述出来。而绘本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让幼儿理解图书,理解各画面之间、画面与整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因此,绘本教学应是先理解后讲述,绘本教学中包含讲述的内容,但又不等同于讲述活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绘本教学,才有可能避免教学活动走入误区。
三、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走进绘本,挖掘绘本的内涵
在绘本活动中,因为它的点面涵盖得过于多,往往在一个活动中,我们究竟怎样去开展,非常需要教师对绘本了解透彻,自己真正地走进去,对绘本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触,这样才能把自己认为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那部分带给幼儿一起分享。
每一个看过《大卫上学去》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学校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后来,老师罚他留下来搞卫生,大卫非常难过,到了最后两页,老师摸摸大卫的头并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说“做得很好,大卫,现在你可以回家了”,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二)教师要注重教育机智,开展有效的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所以教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绘本故事《掉进酒桶的老鼠》,在讲到谁会来救老鼠时,让幼儿大胆猜测谁会来(孩子们猜测的结果有很多),这就充分发挥了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当看见来的是它的死对头小花猫时,再让幼儿大胆猜测,小老鼠会怎么做才能让小猫答应救他,上岸了之后又怎样脱离危险等?让孩子猜想后再进行故事讲述。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已经给予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引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思考和遐想,同时也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呢?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应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在互动与引领中,让幼儿渐渐地去感悟绘本。由于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看见画面时,往往会有一些表达。这时他们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孩子们理解程度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缚孩子们,要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绘本《大卫上学去》,首先是因为故事内容很贴近幼儿的生活,大卫他叛逆、调皮,有着孩子的天真。这样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继而就产生想说的欲望。教学中教师经常把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让孩子猜测,孩子乐在其中,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四、绘本教学误区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绘本阅读容易陷入种种误区。
误区一:识字朗读型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专门的朗读训练。在识字、朗读的要求和压力下,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孩子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精读分析型
阅读教学我们往往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老师把班级读书会当成平时的语文课堂,将绘本当成一般的语文教材来教学,引导孩子研读绘本,字词句段,这各项训练便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
误区三:讲读提问型
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在一连串的“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四:无指导型
一些老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读完故事就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使班级读书会意义缺失,效率低下。
在绘本教学中,在与幼儿分享绘本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其实是更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本着让幼儿成为阅读主人的态度去开展。让幼儿真正地走进绘本,真正地感悟绘本,并在绘本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素质教育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了解拟人化的画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语言能力。
2、会添画出一些简单的背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人手一支黑笔及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那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2、从前,有个调皮的孩子,整天在蓝天上奔跑,他红红的脸上渗出一颗颗汗珠,他拉来一块白云当毛巾擦擦脸,他的脸太脏,白云立刻变成了黑云,云儿哭了,调皮的孩子安慰说:“别哭、让我来变个魔术吧,”他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黑云又变成了白云。
小朋友猜猜看,这调皮的孩子是谁呀?(太阳)咦,这个调皮的孩子怎么把脸藏起来了,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小脸吧!这个小孩真漂亮,长着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巴。
刚才的故事中说太阳有什么本领呀?(变魔术、喷出七色霞光)
3、太阳变了个魔术,让黑云又变成了白云,白云高兴地围在太阳的周围,把太阳打打扮成了什么太阳?(出示范画)谁来给这个太阳取个好听的名字?(云太阳)
4、太阳比原来更美丽了,他非常开心,继续奔跑,看到果园里的苹果还是绿绿的,他说:“让我再来变个魔术吧。
”他又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绿苹果渐渐地变成了又圆又大的红苹果,苹果树妈妈很高兴,她让孩子们一起围在太阳周围,这下太阳又打扮成了什么样的太阳呢?
幼儿回答。
5、太阳继续跑呀跑,他还会给谁变魔术呢?他们又会把太阳打扮成什么太阳呢?
幼儿回答。
6、现在你们来画变魔术后的太阳好吗?
画前,老师提个要求:太阳画在纸的中间,要画得大,其他空的地方画上七彩霞光,涂色要鲜艳均匀。
7、幼儿作画。
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分别加以指导(轻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在拼贴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动态,并进行简单的添画。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创作老鼠的不同动态。
活动难点:老鼠耳朵的部位和头部动作的对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笔、操作卡片、双面胶、教师示范用大卡片。
2、经验准备:看过有关老鼠的动画片,对老鼠的动态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老鼠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我要用这两个蛋形来变个魔术,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对好朋友,总喜欢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头画上小鼻子,大头画上大耳朵;再画两根长胡子;大蛋画上四条腿和一条细细长长的小尾巴,小老鼠就变好了!
(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图片,并添画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种动态。
1、通过变化老鼠头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确位置。
2、游戏“小猫抓老鼠”,丰富老鼠更多的动态。
幼儿在游戏中变化老鼠造型,教师即时用图片摆出相应造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摆弄卡片变出老鼠造型,粘贴后并添画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画出老鼠的不同动态。
3、画好之后,说说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四、评价
1、动态评价:在幼儿作画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评价。
2、将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请个别幼儿讲述:“你画的老鼠在干什么?”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会根据七星瓢虫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画,并会涂上恰当的颜色。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正确运用学具的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唤发幼儿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树立幼儿尊重自然,爱护昆虫的思想感情。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画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
难点:涂色。
活动准备
学具准备:七星瓢虫背景图、绘画纸、画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一)看背景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五)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基本会画七星瓢虫,并能涂上颜色。!、星星、教案网!只是我发现有个别幼儿画的不太精确,比如:画圈画的不好看,颜色图的深浅不一等。不过,画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当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和全班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们好像看到这些七星瓢虫都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5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
2、懂得简单速写的方法,体验速写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作画工具人手一份(记号笔、卡纸)
师作画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现场作画(添画),逐步出示。
1、师画圆,引导幼儿:你们看,这是什么?(逐步引导,方法同上)。
人物速写完成,师提问:他在干什么?(站着)
那里看出来的?(脚)
2、师:好玩吗?
幼:好玩。
师:那我们一起来画画吧。
引导幼儿师生共同手指作画。
二、了解速写的概念
速写: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画出一个简单的形象。
三、师引导不同动态,幼儿作画。
1、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做动作,下面幼儿观察动作(手、脚的动作),师示范作画。
2、师动作,请幼儿提笔作画。
3、请一幼儿上来动作,下面幼儿作画。
4、请一家长上来动作,幼儿作画。
四、作品展示于黑板上,幼儿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