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生产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研生产工作要点

第1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我校第一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 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在全校范围内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教育相关人员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强化师生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理顺监管机制。

四、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5 月中旬),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力、存在事故隐患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罚,表彰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

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平安建设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我单位始终把平安单位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单位党组把创建平安单位和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党组工作要点,针对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区综治委的要求,制定平安单位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平安单位创建责任制、综合治理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调整充实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先后成立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地点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1-2次平安创建和综合治理全体成员会议,积极搜集材料,分析掌握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从总体上加强了对平安创建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加大人财物力投入,建立平安建设综合治理保障机制为推进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我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一是以“全员创建”为重点,加强基层部门组织建设,在单位本部以外的基地、家属院、公司设立警卫班、消防组、巡逻队,调整了警卫班、巡逻队、消防队组成人员。同时发挥工会、女工委、共青团等社团组织的作用,调动职工共同参与创建平安单位的积极性,增强了平安创建综合治理工作的群众基础。二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更换调整了消防器材、楼道灯具、保险门窗等防护设施,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三是以加强技防为重点,舍得投入,改造基础设施,培训员工,为平安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除此之外,我单位还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加强了对平安建设综合治理机构、基础防护设施的管理,为平安创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安全防范建设,落实平安建设“三防”措施

根据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我单位不断发展“人防”网络,健全“物防”措施,提高“技防”水平,进一步改善了“三防”水平。一是继续推行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分片承包责任制,建立以平安创建综合治理机构、责任部门为主体的“人防”网络。发挥职能部门的综合优势,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平安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全中心各部门的综合治理工作。分片管理,与各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消除治安防范上的“盲点”。二是建立检查登记制度,完善关键部位的值班制度,对防盗门、防盗网、走廊灯具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从总体上有效地杜绝了失窃事件的发生。三是在基地、公司和单位本部办公区域安装了监控设备,对办公楼、职工活动区和各楼层通道实行“无缝覆盖”,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防护区域和防护目标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筑牢了一道安全“堤坝”,杜绝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切实清除各种不安定隐患

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一年来,我单位始终把安全生产列入单位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组织安全生产检查部门、纪律检查部门、督查部门和业务科研部门对全所各部门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和高致病性微生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情况、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情况、实验室人员培训情况、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情况。在检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联系报告制度和随机抽检制度,建立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外,我单位还加强了对生产人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重大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安全生产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不安定隐患。

五、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积极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第3篇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和谐发展”这个目标,突出“科技品牌、安全环保”二个重点,夯实“园区设施、人力人才、服务体系”三个基础,坚持“工业信息化、产业个性化、产品高新化、资源节约化”四个原则,着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现代特色纺织业和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基地。

二、工作目标

工业投入性指标增长30%以上;

工业经营性指标增长25%以上。

三、工作要点

1、抓好自主创新工作版权所有

宏观形势继续趋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一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施“带出去”、“请进来”的架桥工程,进一步拓宽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面,进一步深化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层次,借助于院校的人才、成果、信息,促进企业提档升级。二要提高研发能力。要求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都建立研发机构,并实行培养和引进科研人才相结合,确保企业科研经费投入,确保新品开发与运用。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三要推进成果转化。对自主研发和引进的科研项目要加强保护和转化。加大专利申报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想方设法把这些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2、抓好规模培育工作

规模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所担的社会责任,所起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着力推进“588”规模培育工程:即5个超亿企业,8个超5000万元企业,8个超2000万元企业。一要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规模企业的扶持政策,建立镇级规模企业培育库,实行梯级培育制,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扶持。二要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规模企业的壮大更离不开产品质量,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iso9000体系认证和企业产品检测中心建设。三要加快品牌建设。品牌是规模培育的重要一环,加大企业商标的注册,实现规模企业产品都有的商标,实现嘉兴市著名商标、嘉兴名牌零的突破。

3、抓好选资服务工作

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招商选资,吸引高质量、高品位的项目落户油车港,实现油车港镇招商引资工作的再突破,继续挤身“嘉兴市利用外资十强镇”行列。一要明确招商主体。突出企业的招商主体地位,实行“以外引外”、“以商引商”的招商策略,做好盘活存量、腾笼换鸟和项目嫁接等工作。二要完善设施建设。在工业功能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洁化、亮化、绿化工程,同时加快正原路大桥、东方路大桥和高速公路连接线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进度。三要提高服务水平。招商软环境逐步成为项目落户的第一因素,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是项目服务的主体,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法规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为项目提供“五心”服务。

4、抓好项目投产工作

我镇多个投资超亿的项目都已开工建设,抓好项目投产工作将摆上议事日程,随着近几年主题年活动的不断深入,2007年我镇将开展“项目投产年”活动。一要建立联系制度。列出年内投产的重点项目,明确联系领导和具体服务人员,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并确定项目的具体投产时限和年内经济指标。二要督促建设进度。项目的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产日期,抓项目建设进度是开展好“项目投产年”活动的关健环节,要对重点项目列出建设进度表,按照进度表对重点项目进行适时督促,确保工程进度。三要实施绩效考评,对已投产的项目进行绩效考评,重点考评项目的单位产出率,对单位产出率低于平均数的项目,要分析原因、分类指导,采取淘汰、嫁接、置换等方法来提高项目的单位产出率。

第4篇

一、办学规模

服装培训比上年又有新的发展,共开设5门专业,1、服装设计班(包括设计、打板);2、红帮裁缝班;3、样板设计专业;4、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5、高速电动车班。合计招生人数261名;培训失业、失地人员合计1600余名。由于开设专业比较齐全,适应了各类人员学习服装专业知识的需要。

二、教育科研面向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wto的加入与xx市“十五”规划对建设服装大市的要求,本校依托高等服装院校,联合服装企业,使服装教学与生产趋于同步。1、加强专业建设:我们与上海服饰学会进一步挂勾,引进教材,聘请专家,连续三年来我们邀请华东大学(原中纺大)服装学院许树文、王建萍教授等三位专家来校讲课,开设高层次专业。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挑选一批高素质的有一定能力经验的教师,本校教师大学资质,有新思路的年轻教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著名的服装教授,服装设计师,高级技师,虽然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善于保持轻松的教学气氛,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许多教师都担任过本市著名服装企业设计师与打板师实践经验丰富。本校还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研讨,了解企业需要使教学与企业接轨,立足课堂,走出校外为学生省去许多实习期。

三、坚持培训贴近实践,开展校企挂钩

校企挂钩一直都比较重视,而我校开展校企挂钩,不是为了分配方便,也不想企业资助什么,而是为了贴近企业实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水平。我们挂钩企业,不是生产设备先进,产品比较单纯的大型企业,而是挂钩时装、休闲装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变化快,批量少,技术科、质监科人员配备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符合我们的特色教育和学员实践,提倡教师每周去一次挂钩企业掌握产品订货单,生产工艺单的要求,打好完整的工业样板,尽量保证与企业的零距离。学校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指导授课,了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员的色彩效果图,1:1的工业样板,生产工艺单等与企业相一致,克服以往实践动手能力差的弊端。

四、培训工作要坚持诚信,服务工作要点滴做起

培训本身是一项技术服务工作,参加培训的学员,急需要求学到一技之长的技术,在企业能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对学校、对老师要求比较高。今年本校积极配合江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失业人员、失地人员服装缝纫工技能培训,共开班20余班次,培训1600余人。下岗再就业人员都有一肚子冤气,有的40多岁。甚至50多岁,他们习惯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做些长期来固定作业,现在要重新培训,自寻岗位,任人挑选,心里十分不平衡。失地人员他们长期在自己家门口从事多种农业劳动,过惯悠悠自得的田园生活,要他们改行换业心中不自在,这些我们应该理解。所以,我们反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思想统一到诚信服务上来,我们开设了三个报名处,都安装了空调和饮水机。挑选最优秀、最耐心的教师负责培训教育。教师坚持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实际知识和工作能力。教学内容有章可循,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及时修改不断补充,严格按学习和管理程序办事。

五、教学成就

本校致力与两方面人才培养,1、培养现代服装企业设计、打样人员,教学更贴近企业需要,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的技术部门,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培养有一定开拓水平的服装设计人员,如开设女装设计中心、时装厂,这些人员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市场潮流作用,本校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优职率在60%以上,有近40%以上学员进入企业白领阶层,10%人员开设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服装加工点及时装厂,xx有一定知名度的霓裳设计中心、依依服饰中心等都是本校学生创办,xx大型服装企业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等都有本校学生担任电脑设计、打板等重任,中小型服装企业、外贸公司纷纷来人来电招聘打板、试样、跟单等技术人员。

六、完善严格的管理

学校的各项制度严谨齐全,从政教处、教务处、生辅处、班主任到各任课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教学,学生会、班委配合学校共同促进提高,去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各大服装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学生守则,教师岗位职责,学员考核制度,学校防火、防盗安全制度,住宿生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教师的待遇也作相应的提高,教师都有三保,责任明确、奖惩分明,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教育质量。

七、存在问题

第5篇

一、办学规模

服装培训比上年又有新的发展,共开设5门专业,1、服装设计班(包括设计、打板);2、红帮裁缝班;3、样板设计专业;4、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5、高速电动车班。合计招生人数261名;培训失业、失地人员合计1600余名。由于开设专业比较齐全,适应了各类人员学习服装专业知识的需要。

二、教育科研面向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WTO的加入与市“十五”规划对建设服装大市的要求,本校依托高等服装院校,联合服装企业,使服装教学与生产趋于同步。1、加强专业建设:我们与上海服饰学会进一步挂勾,引进教材,聘请专家,连续三年来我们邀请华东大学(原中纺大)服装学院许树文、王建萍教授等三位专家来校讲课,开设高层次专业。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挑选一批高素质的有一定能力经验的教师,本校教师大学资质,有新思路的年轻教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着名的服装教授,服装设计师,高级技师,虽然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善于保持轻松的教学气氛,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许多教师都担任过本市着名服装企业设计师与打板师实践经验丰富。本校还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研讨,了解企业需要使教学与企业接轨,立足课堂,走出校外为学生省去许多实习期。

三、坚持培训贴近实践,开展校企挂钩

校企挂钩一直都比较重视,而我校开展校企挂钩,不是为了分配方便,也不想企业资助什么,而是为了贴近企业实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水平。我们挂钩企业,不是生产设备先进,产品比较单纯的大型企业,而是挂钩时装、休闲装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变化快,批量少,技术科、质监科人员配备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符合我们的特色教育和学员实践,提倡教师每周去一次挂钩企业掌握产品订货单,生产工艺单的要求,打好完整的工业样板,尽量保证与企业的零距离。学校定期邀请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指导授课,了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员的色彩效果图,1:1的工业样板,生产工艺单等与企业相一致,克服以往实践动手能力差的弊端。

四、培训工作要坚持诚信,服务工作要点滴做起

培训本身是一项技术服务工作,参加培训的学员,急需要求学到一技之长的技术,在企业能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对学校、对老师要求比较高。今年本校积极配合江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失业人员、失地人员服装缝纫工技能培训,共开班20余班次,培训1600余人。下岗再就业人员都有一肚子冤气,有的40多岁。甚至50多岁,他们习惯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做些长期来固定作业,现在要重新培训,自寻岗位,任人挑选,心里十分不平衡。失地人员他们长期在自己家门口从事多种农业劳动,过惯悠悠自得的田园生活,要他们改行换业心中不自在,这些我们应该理解。所以,我们反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思想统一到诚信服务上来,我们开设了三个报名处,都安装了空调和饮水机。挑选最优秀、最耐心的教师负责培训教育。教师坚持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实际知识和工作能力。教学内容有章可循,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及时修改不断补充,严格按学习和管理程序办事。

五、教学成就

本校致力与两方面人才培养,1、培养现代服装企业设计、打样人员,教学更贴近企业需要,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的技术部门,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培养有一定开拓水平的服装设计人员,如开设女装设计中心、时装厂,这些人员能起到一定的引导市场潮流作用,本校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优职率在60%以上,有近40%以上学员进入企业白领阶层,10%人员开设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服装加工点及时装厂,有一定知名度的霓裳设计中心、依依服饰中心等都是本校学生创办,大型服装企业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等都有本校学生担任电脑设计、打板等重任,中小型服装企业、外贸公司纷纷来人来电招聘打板、试样、跟单等技术人员。

六、完善严格的管理

学校的各项制度严谨齐全,从政教处、教务处、生辅处、班主任到各任课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教学,学生会、班委配合学校共同促进提高,去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各大服装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学生守则,教师岗位职责,学员考核制度,学校防火、防盗安全制度,住宿生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教师的待遇也作相应的提高,教师都有三保,责任明确、奖惩分明,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教育质量。

七、存在问题

第6篇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

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

建筑业的施工工程进行的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其规模较多,准备工作和施工环节众多,而且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加。工程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选择施工技术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时候,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来进行。

1 桩基技术

1.1 桩基础分类

从东北的土建施工工程中可以看出,如果桩基的分类方式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种类型的桩基结构:

第一,按照桩基所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成木桩、钢筋混凝土桩以及组合材料等状体。对于混凝土桩来说,可以是预应力混凝土也可以是普通的混凝土。在这些种桩基材料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钢筋混凝土桩,主要是由于这种状结构的强度和可塑性相对较强。而且造价相对较低,经济性比较突出。在多数的土建工程中,这种结构的桩基受到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青睐。

第二,状体按照结构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圆形状、角形状以及螺旋状等等。在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桩体,主要是由于每一种形状的桩基产生的作用不同,在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如果按照施工方式来分类,桩基可以分成非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两种类型。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桩体,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都需要按照施工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环境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适当的桩基结构。同时还需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其中。

2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基础施工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施工方式主要是以由浅入深的开挖形式为主。保证土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是促进地基开挖工作的重点。基础施工工程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重视。

2.2 承台施工

在承台施工工程进行之前,需要根据建筑的特点以及其自身的高度来进行测量。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间隔水平分割,在这种方式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要核心,同时严格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厚度和内部的温度也需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在提升承台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的成本,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为主要的原则。

2.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施工工程需要按照科学的顺序来进行,其中混凝土的浇筑工程往往看中第一次浇筑,因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障接下来的施工达到相应的标准。如果是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程,就需要实现将施工泵放置到施工场地中,这样可以促进运输的高效性。

2.4 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点

众所周知,混凝土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材料的配置工作,要按照工程施工的特点来将砂石和水泥进行合理地配置。保证原材料找的质量是抱枕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另外,搅拌机和其他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也需要进行缜密地计算。同时还需要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严格地检验,其中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取材,运输以及施工环节等等。保证混凝土施工工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5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在东北的土建工程中,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这种混凝土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钢纤维的状态分布均匀,检查人员要做好抽样调查工作,对钢纤维的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可以采用干拌和湿拌两种方式,对于搅拌方式和搅拌时间进行严格地控制。

3 钢结构的安装技术

除了原钢板箱形柱的焊接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的继续发展、提高以外,在钢结构的预应力技术方面发展快速。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兴建了大量的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东北也不例外。预应力技术广泛的应用到了空间钢结构当中,创建出很多种类的空间钢结构的新体系,例如预应力网架和索网、斜拉体系等,使受拉杆件的强度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结构轻盈,拥有很强的时代感。在空间钢结构预应力的施工过程中也开创了多种新颖的施加预应力方法,包括张拉整体下压整体顶升等多种方法,工艺简单、经济可靠。钢结构安装技术的安全性原则应用到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是施工过程建筑职工安全和健康的保障。

4 防水材料的更新发展

使用防水材料以获得防水的效果,传统的施工方法是采取沥青防水,现在经过科研专家的不断努力,已经创造出高分子卷材、新型的防水涂料等具有高效弹性的防水作业。防水施工正逐渐的向冷作业的方向迈进,综合机械化的水平也获得了不断的提高。

通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水泥基渗透非结晶防水材料的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更为持久,具备其他材料无法相比的自我修复的功能,整体的防水性强,可以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能够对钢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无毒环保,没有危害气体产生,施工简易,对复杂混凝土基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复杂的环境下特别是水位经常出现波动、变化,和经常遭受机械震动的环境中,例如溢洪道、地下室等结构,此材料的优越性能可以得到更为突出的体现,成功解决了大多防水材料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5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东北建筑装饰行业的兴起是由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并保持了20年的快速持续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的施工技术、部品制造的技术也获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幕墙专业已接近国际水平,一些工种已经获得了根本的改变,建筑装饰行业经常使用的各类电动工具已经在整个行业中获得了普及。一些企业已经走上了装饰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的道路,这种使用全新生产方式的试点工程已经体现出工期短、质量高、污染低等特点,是如今通常的施工方式无法相比的。

结束语

东北的建筑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建筑技术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各建筑行业不断的总结经验,努力开创技术新领域,积极学习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以及管理手段,为促进东北建筑技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鑫.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2(2).

[2]高晓春.浅析如何进一步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J].科技资讯,2012(2).

[3]王琳琳.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民营科技,2012(1).

第8篇

关键词:实践动手能力;对策;发酵食品工艺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79-03

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包含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内涵理解,也外延至动手和试验等专业技能,涵盖掌握书本理论知识、语言表达、实验设计、组织管理、分析决策、自学约束和创新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1-3]。因此,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措施和对策研究,可解决当下大学生动手能力低、创新能力不足、就业难和社会评价差等多种教育难题。基于此,教育者可针砭利弊、学生可适应发展,教与学双方找到对接点,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因此,强化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在教学和实践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校教学管理和目标设定提供准确定位。尤其是在提倡大学生和全民创新创业的新时代,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认清自身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而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提供策略。

一、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对策研究现状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许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行了界定(如表1所示),包括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等[4-9]。可以看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育者是实施这种能力培养的发动者,结合专业性质或课程体系,从多个方面设计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些动手能力包含了直接专业技能的获得,也有抽象的创造技能。其原理与理论和美国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吻合[10],具有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强调学生手脑并重开发、强化创新思维培养,适于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缄默知识”理论,认为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隐形的,通过受教育个体的不断努力才能获得[11]。因此,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能力培养,将无形的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有形化,在个体探索、顿悟和交流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策研究和应用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强调实验技能策略、新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和社会实践技能策略等(见表1),强化自身技能、平台体系、实习实践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中的重要性,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实际效果。这些对策与各高校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紧密相关,各具特色,但实践能力培养仍是策略的核心内容。可见,国内教育机构能够认识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被写入我国高等教育法[12],传统教育的弊端面临转好的新局面[13]。同时,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认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包括其学习技能、创新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等[14],并将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高低。因此,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动手能力策略研究和应用,体现了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衔接,未来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实践动手能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新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大学生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在研究与实践中运用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大学生掌握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食品专业教学中是首要的,也是食品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和应该思考的课题。

“教育部印发2016工作要点”(教政法〔2016〕6号)中明确指出,深化课程改革、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和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基于以上文献背景资料,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策研究。主要借助“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为载体,确定理论实践能力培养、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开放实验选择、科研项目实施、社会调研及企业实践等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本课程是发酵或生物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酱油、食醋、豆酱和腐乳等传统发酵食品生产理论、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是学院设置的印记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提出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以Seminar理论素养实践、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实践、社会化实践和科研实践为对策的“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和实践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一次教学活动,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从培养学生内在和外在技能出发,借助理论、实验、调研、工厂实践和科研等多种策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切实可行的对策,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动手能力培养并重的新的教学模式,为食品及其他类型的工艺课程和专业提供借鉴。

(一)“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模式的设计

连续三年,分别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2011、2012和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酵技术方向的学生为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法开展项目的实施。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进行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实施、结果总结和再提高过程的研究,构建开放式“四位一体”单元式实践动手能力对策的设计与实施体系,设计路线如图1所示,设计内容如下。

1.Seminar方法在理论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文献法获得授课资料(包括调查法对学生进行科研资料、思路和科研前沿知识培训),学生以讨论式方法进行汇报和相互质疑,教师进行总结,完成课程理论授课。

2.单元模块法在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应用:采用“讲什么、做什么”的原则,分小组进行单元式的实验教学,采用研究型开放式实验方法完成课程实验教学。每组学生按照自己所讲的发酵食品理论内容,采用文献搜集法查得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和配方进行实验,以感官评价和化学指标为评价内容,完成产品质量评价。

3.社会化实践方法在提升动手能力中的应用:采用市场调查法、对比法和现场实践方法,评价市场中每月份发酵食品价格和市场销售情况,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系列发酵食品市场情况;给学生创造机会,在豆酱企业进行生产一线实习,提高理论水平,对比理论与实践工艺技术差异,提高动手操作和分析能力。

4.实验法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培训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如中国知网、Google文献和Sciencedirect等中英文网站,采用典型事例方法,设计和研发,以教师科研课题和承接的企业横向课题为对象,形成“文献―设计―研发―控制评价”的发酵食品科研实践模式。

5.“四位一体”单元式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采用设计―实施―归纳总结和再实施的方式对“四位一体”单元教学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因此,“四位一体”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核心,借助课程平台载体,以Seminar讨论班、开放实验项目、市场调研、科研项目、工厂实习、产品开发等为实践形式,形成Seminar理论素养实践、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实践、社会化实践和科研实践的对策,教师只是指导和课程的设计者。借助此模式,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内在技能培养,亲力亲为,链接企业,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模式以“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为例,从多个视角设计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对策。以学生理论素养实践、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实践、社会化实践和科研实践等多维的策略为切入点,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单元式实践动手能力策略与体系。

1.Seminar教学方法在学生理论素养实践中的应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Seminar方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利用CNKI期刊网、书籍和网络等资源,以单元小组学习为主,学生采用ppt汇报方法讲授每种发酵食品或教师指定的内容,学生集中讨论或质疑,教师辅助讲解,共同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以锻炼和提高学生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软件利用能力等。

2.实验室条件下,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内容设计与实践:采用“讲什么、做什么”的原则,每单元小组按照自己所讲的理论内容生产一种发酵食品。学生自行设计产品生产方案、工艺参数选择、产品质量控制和评价,并自主操作每个过程的工艺和使用设备,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市场调研和工厂实践结合的方式,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实践:学生深入市内大型超市,对豆酱、酱油和食醋等发酵食品的种类、质量参数和价格进行调查,并分析市场行情和进行产品销售的预测;创造去发酵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生产条件下,对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设备选型和质量控制有深入的认识。

4.实验室条件下,简单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以应用或基础研究为方向,让学生自行选题,利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实现发酵食品开发和品质控制的简单科研实践。让学生掌握一般科研设计与实施。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一次教学中需要全过程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探索实施过程中,主体是学生,但整个教学模式的良好运转,需要教师的教学掌控和评价,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科研素养和行业知识等。因此,四个方面的技能训练,符合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概念和策略要求,将有形和无形的技能知识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操作和接受。教师在模式中起到引导作用,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知识背景、扎实的科研技能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较高教学水平。教与学双方利用“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模式,教学相长,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输送较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结论

结合“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特点,探讨了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策研究现状和“四位一体”单元教学模式。模式的设计和探索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专业和课程的性质,采用以开放的理论技能、操作技能、科研技能和工厂化实践技能为一体的策略,达到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经过三年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整体实践技能得到了一定提升,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语言表达、资料查阅和与企业对接等技能,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整体实践动手能力和素质,建成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为食品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 论坛,2004,(11).

[2]董盈盈.走向生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 践能力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3]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11).

[4]赵宇宁.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策略的研究 [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

[5]宋峻.关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 育教学论坛,2012,(22).

[6]马成国.加强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思考[J].价值 工程,2011,(9).

[7]杨兰芝.确定“应用本科”定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09,(8).

[8]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 育论坛,2004,(9).

[9]姚云.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四种模式[J].江苏高教, 2003,(4).

[10]王柱,夏欢.对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再认识[J].教书 育人,2002,(1).

[11]杜今锋.缄默知识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吉林工 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12]刘群弟.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D].南昌:南昌大学,2008.

第9篇

1.职业教育的新形势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职

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要求专业课要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而且对于文化基础课教学也应跨越传统的”经院式“、书斋式”教育的视域。

2.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萧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职业能力。全区乡镇集体企业占主导地位,并呈现出一种集团化、外向型的趋势,懂技术、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抢手。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区的外贸业务更加繁忙,企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对外贸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突出,而且对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胜任各个岗位的职业劳动,而且要能够组织管理,具有创业意识、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这一发展趋势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懂得必要的与企业相关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展得开”,“走得远”。

3.职业英语的教学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的交流日益加大,英语在职场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职业英语开始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并且广为人知。我国的职业英语考试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BEC 考试(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亦称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于1993 年开始举办。

②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即托业考试),被称做“商业托福”,是ETS 于1979 年为大型跨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发设计的,主要用于测试母语非英语人员在国际工作环境中英语交流的能力。

③BULATS(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现称“博思”,即剑桥职业外语水平测试,是特别为企业和机构设计,专门考查母语非英语人员职业外语水平的考试。以上三种职业英语考试虽各有侧重。但从总体看,它们都侧重于考察考生的日常英语运用能力和商业环境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针对某一特定专业的英语考试还未真正出现。

4.服装职业英语的要求

服装行业对服装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日常英语会话和服装专业英语听说等三个方面。

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包含服装行业的词汇与阅读,其深度和难度因所从事的工种不同有所区别;该科目是职业英语的基础所在,掌握此科目亦是学生开展涉外业务的前提之一。日常英语会话:此科目是学生进行英文交流的基本课程,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学习英语交流的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英美文化常识。服装专业英语会话:结合以上两门课程,此科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服装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英语的日常会话当中,从而顺利开展涉外业务。

二、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理念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合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要素。建构主义的学习本质为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基于顿悟的个人发现。它的教学策略是创设交互学习环境,供学习者自我调节、思考。职高服装专业职业英语的教学,正是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来设计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模式,创设“实际”、“实用”、“实践”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可以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英语课的特色,这就是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性、市场导向性相结合,其教学任务就应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职业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尤其强调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真正凸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职教特色。

3.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个性,正是职教发展的活力所在。当学生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适宜的发展轨道,就会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能持续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同时,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4.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

职业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英语教育也是如此。通过一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力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并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职业岗位上的各种涉外业务,如接待外籍客户、接受外籍客户咨询等,提高其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后续的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服装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核大纲、自编教材、试题库等,并通过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

三、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实践

1.构建DCPEA 教学模式

DCPEA 是英语Development-Centered in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的缩写,意为“以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其主要内容为:以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建立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教学体系;以4p(profession 职业,position 岗位,procedure工作流程,point工作要点或服务要点)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并存于课堂。

案例一

服装专业学生在高二阶段一般采用专题式的上课内容,即在课堂上创设企业工作情境模拟服装企业技术科工作,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学生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完成制板、放缝、推码、工艺单撰写等工作。

由于服装专业教师英语水平达不到能翻译各种外贸单的水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法独自完成教学任务,把英语课堂搬进工场,与专业教师的协同“作战”弥补各自的不足。专业上的技术问题由专业教师负责,而外语部分的翻译就由英语教师进行。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使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大的提高。

2.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构建新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笔者按照中职服装英语DCPEA教学模式要求和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配套教材《现代服装企业常用英语》和《服装英语职场实训》。教材以工作岗位为模块,以具体工作为技能,以服装英语为知识载体,渗透上述多种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服装职业素养的提高。把工作流程和工作案例编排在技能实训中,通过Service Performance 和Position Practice 来完成这些实训任务,提高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和综合工作技能。精心选择和编写案例,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工作的能力。设计“QC 培训经理讲评”,在学生进行了“Case and Improvement”的训练和讨论之后,服装外贸跟单培训人员的评讲不仅更具说服力,而且对这些未来的服装QC 人将产生深远的职业影响。

案例二

外贸理单、跟单业务员是现在服装企业急需的人才,要求能够看懂英文服装设计与工艺单据,能够接待和拜访外籍客户,其中对英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日常英语的一般性掌握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职场的需要配合服装组的专业老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根据服装企业提供的外贸单子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和训练。

3.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Practice?Time。第二,设计服装英语实训课程。服装英语课本知识和其他服装专业技能课本知识一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学生自己实际有用的职业技能。所以,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设计了服装英语技能实训时间和实训课程,编写了配套的实训教材,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服装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将英语服务语言教学、英语服务技能训练与岗位实训结合,变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为服装英语技能的养成。

4.创建互动式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侧重服装英语职业能力培养。首先是英语语用能力。英语语用能力是指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但由于服装英语首先是一种工作语言,需要看得懂服装生产工艺单、服装面辅料的使用说明、服装设备的使用说明等,所以“译”在中职服装英语中显得非常重要,看不懂就无法生产和使用,再好的服装技能也没用。选择一些外贸生产工艺单、面辅料使用说明、服装设备的使用说明等进行服装英语案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译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另外,服装QC 还要与外国客人交流与沟通,这就需要听说的能力。“听”对中职学生而言又是最难的。听不懂就无法交流。选择听的最佳时间,讲解听的技巧,挑选有趣味或以其他方式训练过的语言材料,以听开始训练技能活动。在综合训练中,在学生无意注意中努力提高他们听的能力。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完成从“被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的飞跃。不断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把行业需求与学生的理想结合,把语言教学操练与服装工作岗位情景模拟结合,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实训任务、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建中职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式教学课堂;通过Today’s Manager,Service Performance,Challenger 等多种学生自我参与(Self-practice)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内在潜力的发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韧劲调动起来并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

5.全面多样考核

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全面多样考核学生。学生在校学习考核模式和内容为:笔试+ 听力测试+ 口试三结合(闭卷)。考查学生服装英语知识,英语在职场中的得体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服装岗位实训考核以笔译与口试为主,学生平时自主参加的教学活动全部记入考核成绩。全面多样考核学生,以奖励为主,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四、成绩与效果

1.学生学习行为有了明显地改善

英语学科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确,为以后的就业作充分的准备。学生们会积极去寻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材料,能够自觉地去使用一些英语的工具书,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学习英语的问题,请老师辅导等等,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英语的主人。由于创设了合理的专业情境,也使学生乐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生们的认知系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更使学生善于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合作、评价等综合能力。

2.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表为2007、2008 年我校职高服装专业学生参加萧山区英语会考成绩统计。

从表单可以看出我校服装专业英语会考成绩逐年提高,成绩在萧山区各职业学校中名列前茅。

3.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萧山区服装企业目前的技术结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还有少数企业引进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服装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流水线,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与生产手段。再从萧山区服装企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大多数服装企业都经营外贸产品,因此,企业除了要求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通晓服装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人才以外,还要是懂一些专业英语的外贸型人才。

4.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第10篇

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我国社会的人才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相同。我国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构成也不可能离开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所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也是廓清本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1991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教学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工业、工程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和一般设计工作”。

《普通高等医药专科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等文件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县及县以下农村和厂矿等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或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辅助工作”。“毕业生主要担任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检验师、护理师、技师、中医师等职”。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纪要》等文件提出:农林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高级农林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业务方面“获得助理农艺师或高级技术员的基本训练”。

财经类专科教育有关文件提出:“普通高校财经专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分配主要面向基层,在各级财经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

上述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以及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各类高专教育的教学文件所提及的高专培养目标内容是迄今为止,对高专培养目标最明确具体的阐述。

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1993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所颁布的文件《关于改革和加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的若干意义》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城乡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又红又专的应用型或职业型高等专门人才”。

1995年国家教委教职[1995]12号文件中提到:“职工大学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担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

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会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这类人才一般可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从上述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对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阐述以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实体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培养目标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结论: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并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1)人才类型是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等)人才

(2)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

(3)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

(4)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二)我国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办学机构的实际培养目标,可以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

1.高专:

上海机专――生产现场工艺人员和管理人员。

上海化专――生产一线工艺及运行技术人员。

嘉兴工专――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工地施工员。

杭州工专――中小型工厂生产一线技术人员。

盐城工专――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技术和管理)

2.职业大学:

金陵职业大学――大专层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

江南大学――各行各业生产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襄樊职业大学――大专层次的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一线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苏州职业大学――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

3.职工大学:

上海轻工业局职工大学――生产一线工作的工艺人员和管理人员。

上海机床公司职大――从事数控机床编程、调整、操作及维修的技术人员。

上海二轻局职大――从事生产线上工艺工作及工艺装备设计的技术人员。

上海仪电局职大――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工作及工艺装备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

大同矿务局职大―煤矿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机电技术人才。

沈阳新光动力机械公司职大――从事柔性加工自动线上的编程、调试、操作及

维修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

由此可见,我国各高专及高职院校实际的培养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同一种人才类型――技术型人才。

从上述学校的教学计划看,也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主要以高中文化作为学习专业的基础。学制一般为2~3年。学历为大专层次。

(2)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要掌握扎实。

(3)强调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工作所需的技能)的培养。在办学方面,高专和高职都重视服务目标的针对性、(地方、行业和企事业),都与地方、行业及企事业有广泛合作。因而,在办学方向也有较大的一致性。

(三)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调整。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

1.学术教育――培养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术教育――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与“技术”概念,是由这类人才的活动特征和工作内涵所规定的,因而具有广泛含义的。“工程”用语已延伸到包装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技术”内涵也已覆盖到管理技术、教育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等。

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各国大都由传统大学或高等院校来承担,而技术教育则由六十年代后兴起的高职院校来承担。

如美国的学术教育由综合性大学承担,工程教育由专门学院承担。而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英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与专门学院承担工程教育,多科性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承担工程教育,而高等专科学校及职业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法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大学校(又称高等学府)承担工程教育,短期技术学院及高级技术员文凭培训班承担技术教育。

日本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技术科学大学承担技术教育。

韩国以综合性大学与专科大学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初级职业大学培养技术型人才。新加坡以国立大学与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台湾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香港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工业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这里必须说明,高等学校所办教育类型是必定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但决不是绝对的。办学机构与教育类型不是完全对应的如美国普都大学,内设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型人才,又设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即正在形成以上述三种教育类型为框架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核心问题是需要不断加深高等技术教育的认识。

(四)既然高专、高职从教育本质来说是共同的,那么,为什么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又产生了高职这类教育实体,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概念呢。这是必须探讨的问题。

这里有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1.首先是我国的高专虽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建国以来举办高专教育较多是作为对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来对待的。如1953年高教部部长马叙伦在全国高等学校行政会议上说:“为了解决迫切需要,1952年曾在高等学校内大量举办专修科,这是完全必要的。1953年仍需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修科新生以适应最近几年国家建设的要求。同时,从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考虑。更必须培养大批真能掌握高级技术的专门人才。随着中等工业学校工作的加强,今后高等工业学校应尽量减少专科招生名额的比例,逐步做到把培养技术的任务由中等技术学校及其附设特别班担负起来”。

195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校部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中指出:“根据国务院指示,专修科应及早停办。从今年起即减少专修科招生任务。大力加强中等专业教育的领导”。这样的指导思想的存在也决非偶然。这是当时全盘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前苏联是没有高专只有中专的)。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我们对高专的社会功能和国情认识不足的缘故。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专教育几起几落未能得到正常又扎实的发展。特别在教学内涵上,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且由于起初专修科大都是普通大学举办的,因而,必然会受到本科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方面成为同专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因而,高专毕业生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愈来愈迅猛,社会对一线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于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几年内,一百多所职业大学就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也在此基础上提出。

2.作为高职教育实体的职业大学与职工大学,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对社会一线人才需求作出反应。

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化,必定会对社会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职业岗位产生影响。一些岗位消失了;一些岗位的智能内涵不断丰富;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这种职业岗位的变化必然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地方和企事业有较紧密联系的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能更及时觉察到新的要求并能更准确地作出反应。

就这一点而言,职业大学与职工大学比普通高专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这也是高职能够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高专与高职虽然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各种因素,二者会并存一个时期。

(五)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看,高职与高专在“大同”下尚有“小异”。这种“小异”体现在专业设置,也就是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上。

我国高职与高专在专业设置上有以下几种针对情况:

1.一种技术:如包装技术专业。

2.一组岗位:如机构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3.一个社会公有岗位:如会计专业。

4.一个行业岗位:如汽车性能参数测试专业。

高专的专业设置是1、2、3三种情况,而且以技术来设置专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就高职的主要教育实体,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来说,主要是2、3、4三种情况,尤其是4,体现出明确优势,办得很有成效。形成这种情况,有高专历史发展的因素。也有高职院校与企事业紧密联系的客观原因。

工厂企业欢迎这种针对行业岗位的专业设置。上海许多邮电分局领导对上海邮电职工大学培养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房调试、操作和维修人员,十分器重,认为在这一岗位上,职大毕业生比其他院校毕业生,工作起来更为顺手得力。当今,国际上许多国家提倡企业办学,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所属松下电器工程学院,丰田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所属丰田汽车工科大学等,都是适应本企业特殊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术而开办的。行业办学的模式,在美国甚为流行,弗吉尼亚州35家企业出资合办夏博兹维尔纺织学院,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该学院实行工读交替,开设课程力求与企业密切联系。

所以职工大学与职业大学专业设置的这一特点,符合国家需要和国际潮流,也是高职院校发扬优势的体现。

结论是:

(1)当前我国的高专与高职同是高等技术教育,二者无本质区别。

(2)由于我国历史发展形成的缘由,高专与高职尚会并存一个时期。

第1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济发展方式 若干思考 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32-01

1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1.1 煤炭经济发展历程

煤炭和石油是我国传统能源,为了实现煤炭供给的平衡,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煤炭行业进行了不断的调整,煤炭企业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粗放式发展阶段。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1978年到1997年是我国煤炭企业粗放式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煤炭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煤炭供应趋向过剩。其次,1998年到2001年是煤炭行业艰难转变的阶段,省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再次,从2002年到现在是煤炭行业初步转变的阶段,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煤炭市场的供给和调控能力得到提高,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势好转,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力增强。

1.2 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行业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转变,但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问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增长仍然依靠煤炭价格提高和产量增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其次,政府对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国家政策很难落实到实处。再次,环境治理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2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1 我国煤炭市场逐渐饱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到企业的重视,更多的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煤炭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国内煤炭消费总量会大幅度降低,这和我国煤炭供给能力的整体增强趋势是不符的,煤炭供给和煤炭需求呈现相反趋势,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若不及时转变,煤炭会呈现大幅度的过剩。

2.2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首先,煤炭产品要素成本增加。近年来,企业职工薪资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是煤炭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加大直接就导致了煤炭生产成本的加大。我国加大了对资源税的征收标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其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的解决。近年来,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扩大,但是物流、机械、铝业和建材等非煤产业经济效益较差,煤炭企业的还贷压力较大。

2.3 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加,这种增加主要是依靠生产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而不是依靠扩大经济规模、依赖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的,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缓慢,较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效率。煤炭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整合企业内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发展核心技术,完善企业组织治理,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3.1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随着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十二五”必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这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的转变,煤炭行业的领导和主管人员要达成共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首先,煤炭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和灾害防治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其次,煤炭企业要树立集约发展的观念,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构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推动煤炭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煤炭企业要树立发展理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3.2 煤炭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煤炭和石油都是传统能源,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传统能源,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煤炭生产企业要推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调整战略结构。首先,煤炭行业要加快现代化煤矿的建设,对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关闭不具开采条件和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提高大型煤矿的产能比重。其次,建立公平和开放的煤炭市场体制,依靠现代物流业来形成新的煤炭流通和储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机制。

3.3 推动现代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已经接近顶峰,煤炭产业演进方式转变,煤炭企业急需向现代产业发展。我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措施,确定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煤炭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煤炭经济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实现煤炭企业的主导,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使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中央和地方要明确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力度和政策向导,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此外,政府还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产业投入,推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

3.4 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煤炭企业要转变依赖投资建设、整合小煤矿和兼并重组等外延发展的方式,重点的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遏制企业投资冲动,实现企业内部增长机制的建设。首先,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利用,实现煤炭生产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其次,煤炭企业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吸引并培养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结语

近年来,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趋缓,煤炭供给呈现过剩趋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滑坡,非煤产业经济效益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的实现方法、实现途径和实现模式。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粗放发展、艰难转变和初步转变三个阶段的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呈现趋缓局势,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进一步转变。

参考文献

[1]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2011年煤炭经济研究工作要点[J].煤炭经济研究,2011(1).

第12篇

一、继续深入开展“工业服务年”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局以服务企业为工作理念,扎实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了继续深化“工业服务年”的目标和任务,参与起草《县工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为活动的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牵头开展以“送服务、树形象、转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百名科长进企业,创优服务促发展”活动,以完善企业反映问题的转、交办平为抓手,组织人员整理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实施转交、办制度和重大问题专报县领导制度,集中力量深入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三是切实开展局“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切实解决了车头制药省级技术中心申报难、企业家素质提高、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成立难、偏远乡镇“千镇连锁超市”建设难等一系列涉及企业发展、居民生活的问题。四是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起草了《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责任分工》、《县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协调好我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组建工作。帮助解决我县第一家民营担保公司中大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过程的问题,目前担保公司已注册完毕,填补了我县民营担保公司的空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六是加强了信息服务。编发《工业服务年简报》10期,上报和发表各类服务年工作信息20多篇,及时向上级部门传递我县工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七是积极协调解决好我局服务年活动中联系的重点企业车头制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到目前车头制药有限公司运行良好,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产值1.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入库税收469万元。密切关注我局联系的重大工业性投资项目鸿洲橡塑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帮助解决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目前该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二、“三个加强”做好经济运行监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了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我局紧紧关注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原辅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等诸多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全面跟踪分析县域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撰写运行分析报告。全年撰写了各类运行分析报告10篇以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每月及时汇编各行业企业经营前10强排序和每季度规模上企业经营情况表。二是加强了调研工作,我局组织专人以实地走访乡镇、部门、企业,电话访问、数据分析等方法,向调研要质量。全年完成了《三升一降对工艺品的影响》、《加快发展橡塑行业的对策建议》、《国家可能再次下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预期将影响我县工艺行业生产》、《出口退税调整将冲击我县工艺、医化、白银三大行业》等10余篇调研文章,其中获领导批示的文章5篇以上。三是加强了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组织成立县经贸局产业损害调查与维护产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上报县域重点企业列入国家商务部出口产品监测企业名录,建立产品跟踪信息库,每月督促上报产业损害月报表。

三、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县域工业提升、转型

(一)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结合园区布局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县工业园区行业准入目录》,明确“一城四园”的主体功能定位。积极配合园区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今年共4只项目用地进行了招拍挂,其中司太立项目用地63.4亩,以挂牌出让的形式供地。省县百思特工贸有限公司等三只项目用地81亩,以拍卖出让的形式供地。截止10月份,我县工业园区工业性投入3.45亿元,同比增长了43.7%,投产企业家数8家,同比增长了33.3%,新增销售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了181.1%,新增入库税收1785万元,同比增长了187.9%。

(二)狠抓工业性投入工作

按照年初的任务目标,一年来,我局落实人员狠抓工业性投入。1-9月累计完成投入9.06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限额上投资6.89亿元,同比增长46.6%;设备工器具投入3.56亿元,占39.3%,同比增长44.7%。

(三)做好技改项目的审批,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年初开始,备案项目已全部实行网上操作,职能部门同时并联审批。1—10月,共立项32只(备案项目28只,核准项目4只),其中:零土地技改项目24只,涉及用地项目8只,纯设备投资项目19只;项目总投资2.73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29亿元,占47.3%,项目用地97.53亩。在新批项目中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2只,总投资额610万元,橡塑项目5只,总投资额5000多万,机械制造业项目2只,总投资额900万,其他新的行业例如制衣、建筑、印刷等均有项目核准备案,有效地促进了我县的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四)加强项目包装,努力向上争取各项优惠政策

项目包装是申报成功的关键。我们落实人员一对一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包装工作,并及时与上级联系、沟通。经过努力,今年我局上报企业信息化项目1个、农产品示范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共性技术服务中心1个,味老大的省级农产品示范企业和县竹木工艺品加工基地已获省局批准通过;列入度省信息产业科研、新产品试制项目1只,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2只。列入省“双千工程”、市级重大工业性投资项目5只,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只,市级技术创新项目12只,车头制药有限公司被列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技改项目设备抵扣所得税网上申报确认3只,设备进行调整2只,共可抵扣税471万元;推荐县列入商务部度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县,推荐县农资公司列入商务部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企业。一年来,共落实各类项目资金共100万余元。

(四)引导企业实行管理创新

积极做好度管理创新成果奖推荐工作。通知、落实有关企业参加市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评比,做好管理创新成果奖参评课题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仙通、银河、鸿燕等三家企业参加管理创新成果评比活动。

四、政策引导,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加强企业培育工作

(一)努力营造了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为了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我县工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工业扶持政策。重点鼓励企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资源,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与亩均税收贡献高的企业。对涉企政策的兑现,对符合工业扶持政策奖励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了汇总、考核。全县共有超过30多家的企业获得了3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继续起草了全县乡镇工业考核政策,突出乡镇工业特色,有效促进乡镇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出了《县工业性投资导向目录》,起草《县工业园区行业准入目录》,明确了我县“一城四园”的主体功能定位。今年还组织了《县工业“”发展规划》及各子规划的评审,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工业今后的发展目标。

(二)继续推进“2112”工程,关注成长型企业、规模下企业的培育

一是完成度“2112”工程企业申报和确认工作,按月汇总46家企业产值、销售、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对“2112”工程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二是积极做好成长型企业的培育工作,上报5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入了省成长型企业培育信息库。三是加大对规模下企业的培育力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微小企业培育信息库。目前我县共有20多家企业申请列入省微小企业培育信息库,诗音工艺制品厂被评为全省小企业“创业新星”。同时指导全县工业乡镇建立本辖区的微小企业培育信息库,对入库企业进行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起草了《关于加快成长型微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营造支持成长型微小企业发展了良好氛围。四是注重企业上市工作。重点关注仙琚制药、新农化工2家已完成及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调查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将车头、司太立、君业、竺梅、银河等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充实进上市后备资源。加强上市后备资源上市知识培训工作,组织30多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

(三)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一是针对企业高层开展与高校合作培训。在06年成功举办大学EMBA研修班的基础上,于9月组织举办了学制为一年半的大学EMBA研修班二期,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近50人参加。并组织有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赴进行为期1周的脱产学习,二是针对企业中层组织短期适应性培训。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来我县作专题授课,共举办短期适应性培训班共5期,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共500多人次。三是针对企业基层员工开展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全年共培训企业基层员工人,并颁发国家农业部统一制订的培训合格证书,可作为劳动技能鉴定的重要依据。四是推动企业内训工作。我县的一些上规模的企业都积极开展了企业内训工作,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了员工素质,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五是组织各企业参与各类考察、研讨。组织省汽车用品协会会员企业赴南京、徐州等地考察,组织医化企业参加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高层论坛,组织塑料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塑料回收和应用技术研讨会等活动。

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一)进一步加强了特种行业的监管

一是今年指导建立我县本土煤炭批发企业2家,改变过去一直依靠向南边区县购煤的状况。二是加强了加油站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关闭了无证经营企业7家,改造完成加油站7家,新建迁建加油站3家,正常运行的17家加油站都通过了安全评估和安全员培训。三是稳定了油品供应市场。在今年柴油紧缺的情况下,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稳定了市场供应,维持了社会稳定。四是制定了县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计划11家加油站点等待建设。四是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黑车断油”行动,关闭无证加油站点3家,在加油站点内添置了监控设备。

(二)进一步加强肉品市场监管

将官路、步路、福应街道杨府片纳入县城机械化屠宰,针对三地检查一放松,私宰现象就有所抬头的情况,每组织4—5人进行执法检查、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上千人次,收缴违法产品50多例。针对今年出现的肉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一方面做好了销售价格监测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鼓励食品公司拓宽进货渠道,从而保证我县白肉供应不短缺。今年全年,我县进点屠宰率达94%,机械化屠宰率65.6%,县城机械化屠宰率100%,瘦肉精抽检批次1809批,抽检样品1915个,抽检率达3.57%,合格率100%,瘦肉精检出率为0。

(三)推进新型业态发展和商贸设施建设

是我县新型业态、商贸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一年。家世界公司进行改造重新开张,引进的好邻多超市已于今年开张营业,经营面积近万平方。2万平方商铺的新地广场成为县城新的商业中心,各商户已纷纷入驻陆续开展营业。全县17个乡镇于9月份全部建成连锁超市,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覆盖任务。古街大酒店、东区商业街项目列入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建设进展顺利。

六、积极做好各项经济协作、会展工作

(一)做好各合作洽谈会的准备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我们着力做好有关经济协作活动的准备工作,力求合作有成效。4月6日在市举行的“东西部经贸洽谈会”上,我县参加签约合作项目2个,总投资额为3.3亿元,项目投资额居全市首位。6月15日在哈尔滨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能源资源及优势产业合作洽谈会”上,我县有2个项目参加签约,项目总投资20600万元,这已经是我县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连续第4年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市第四届“南北协作”大会前期准备工作,我县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36500万元。

(二)认真做好国内经济合作的统计及合作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后续服务是协作成功的重要促进因素,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按季汇总上报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统计表、山海协作工程实施情况进展表、商人大会签约项目进展情况表、南北协作签约项目进展情况表。对各签约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密切关注,并上报市经委及县政府,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

(三)积极构建籍在外企业家工作网络

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为挈机,努力构建我县接轨大上海工作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籍在外企业家网络信息库,建立籍在外科技和政府人才网络信息库,力争构建一个多方位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协作网络。目前我们已拥有70多位籍在外企业家的基本资料,今后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实和完善。

(四)积极推动会展工作

全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汽车用品展销会、第四届中国()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拓展了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了我县企业的知名度。

七、进一步加强资源与能源的综合、有序利用工作,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节能降耗工作是关系到县域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的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了各部门、乡镇(街道),我局工作中更注重掌握数据,一年来对于各乡镇、重点用能单位企业进行了经常性督查,对能耗上升的单位为其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并积极开展了节能宣传,上街开展了大型的咨询活动,发放各种节能宣传资料2000多份,于10月份对全县的128家规模上企业进行了能管员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节能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前3季度我县规模上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1.76%,超过市考核指标6个百分点以上。全县重点用能企业如仙琚制药万元产业综合能耗同比降低了19.4%,热电同比降低了10%,车头制药同比降低了15%,新农化工同比降低了7.6%。

(二)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实施清洁生产是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狠抓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今年我们共完成清洁生产试点企业5家,对于这些企业我们着重指导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目前这些企业都制定了能使能耗与污染明显降低的工艺流程,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车头制药通过清洁生产工作,已取得经济效益178.6万元(含电、煤和生产成本减低费用),工艺废水减排8.87%,全公司废水减排31.1%,节电22.3%,节煤10.4%,物料减少6.57%,废气减排10.1%,固废减少25.6%。

(三)加强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目前主要是加强对全县的废旧金属回收行业管理工作。利用废旧金属回收行业协会的平,规范了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对一些违规进行收购的会员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全年共处理10人次,有效地保证了废旧金属回收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有序用电工作

今年我县在220千伏、110千伏变电工程搭接时,出现了大网电不能进入我县电网的情况。我局会同了相关部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全县城乡居民的高温季节生活用电。

(五)散装水泥使用量稳定增长

1—9月份我县的散装水泥使用量已完成11.7万吨,占全年目标的97.5%,为国家节约包装纸702吨,折合优质木材3861方米。节约煤炭912.6吨、电力84万度,减少水泥损失5265吨,创综合经济效益479.7万元。

八、加快企业改制工作,维护局势稳定

今年我局的企业改制工作主要在3家企业中进行,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完成了机械厂的18名精简下放职工、17名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安置工作,对5名计划外长期临时工一次性发给安置费。解决了县地方工业供销公司5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以转借缴交欠缴养老保险费的方式进入社保中心发放退休养老金。完成了县轻工化工厂的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方案的方案,并报县政府审批后,开始进入操作阶段。我局同时处理原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一些遗留问题,全年接待上访企业职工1000多人次,办理案件11件,妥善处理好了清泉、仙药、南峰药业、医疗器械厂等一批国有改制企业的改制遗留问题,积极向上反映系统内动态,维持国庆及“”期间的社会稳定。

九、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局内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第13篇

1.1矿井发展历史

1.2矿井地理位置

1.3矿井地质概况

1.4矿井煤层赋存情况

1.5矿井瓦斯分布情况

内容参考矿井瓦斯地质图说明书,后附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2、2016-2018年矿井基本情况和瓦斯治理情况

2016年-2018年4月矿井处于停产中。

2.1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2017年度瓦斯等级鉴定,xxx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2m3/min,属低瓦斯矿井。

2.2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主斜井、副斜井为进风,回风竖井为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配备两台同等能力、同等型号FBCDZ-6-No23(B)轴流式对旋主要通风机,电机额定功率2×200KW。

由于煤炭市场低迷原因我矿2016年至2108年4月处于停工停产状态,“一通三防”井下夜班瓦斯检查、束管监测、测风、监测监控四项工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全部正常作业。

主扇每月月底进行切换,主扇风叶角度为-9°,矿井负压740pa。矿井总进风量为2410m3/min,总回风量为2480m3/min,其中辅助水平523 m3/min ,11-101综采工作面进风1213m3/min,为了节能减耗,经上级公司批准,我矿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局部通风机停止供风并进行了密闭。

2018年4月复工后,现主要通风机风叶角度-9°,排风量为4398m3/min,负压1510pa,矿井等积孔2.02㎡。矿井总进风量为4337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为1535m3/min, 副斜井进风为2802m3/min,矿井总回风量4398m3/min。矿井有效风量4310m3/min,有效风量率97%,矿井需要风量3214m3/min。

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方式,配风量为934m3/min,回风流瓦斯浓度0.06%,掘进工作面采用FBD-NO6.0/2×11KW、2×15KW局部通风机,配风量达到应配风量以上,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0.04%,矿井总回风流瓦斯浓度0.08%。

2.3通风设施变化情况

我公司复产后,井下构筑大量的临时通风设施,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将临时密闭、临时调节风窗全部永久性构筑,并将木风门涂刷防火漆,部分风门包覆铁皮,通风设施的完善确保了矿井的通风可靠。

2.4矿井瓦斯监测监控

矿井于年月安装重庆煤科院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运行软件为KJ90NA,年月对监测监控软件进行升级改造,由原来KJ90NA系统改造升级为KJ90NB系统。安装监控服务器两台,监控主机两台主机,具有双机热备功能自动切换并与UPS后备电源相连接,实现四级联网,并对联网的主机装备了防火墙。局域网用户安装了瑞星网络杀毒软件。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均持证上岗。

地面设立监测监控中心室、仪器仪表设备库、终端设备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按要求安设了瓦斯、风速、一氧化碳、温度、烟雾、水位、局扇开停、风门开关、风筒状态等传感器,能够对有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控。传感器安设数量、安设地点符合要求,每15天对瓦斯传感器用标准气样进行调校,甲烷传感器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灵敏、可靠。瓦斯监控系统装备齐全、运行正常、闭锁可靠,符合《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标准要求。

井下安全监测监控装备使用情况

设备名称

型号

设备数量

(台)

使用数量

(台)

备用量

(台)

备用量

(台)

备注

监控分站

远程馈电断电器

甲烷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

负压传感器

氧气传感器

二氧化碳传感器

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筒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风门开关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2.5矿井综合防尘和防灭火系统

2017年7月xxx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发火期由  进行鉴定分析。

11#煤层有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性质为自燃。

综合防尘系统:矿井地面污水处理站有容积为900m3供水池。井下防尘管路覆盖全矿井防尘区域,大巷主要管路使用直径为φ108mm钢管,其它巷道管路使用φ75mm钢管。采掘工作面按规定设置放炮水幕;并采用湿式打眼。井下各转载点喷雾全部安装齐全并能正常使用。严格执行炮前、炮后洒水消尘,各转载点均设有喷雾,主要巷道、采掘工作面定期进行洒水。

防灭火系统: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有工作面采用黄泥灌浆及喷洒阻化剂防灭火方法。矿井KSS-200束管监测系统于2013年12月安装并投入使用。井下共设采样点4个。每天对采空区进行一次采样、化验、分析,为煤矿自燃火灾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监测监控按规定均在采煤工作面、采区回风、总回风、皮带下风侧安装了一氧化碳传感器。防灭火仪器仪表按规定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测校验。

2.6机构设置情况和人员配备情况

2.6.1机构设置

矿长是“一通三防”的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通风部部长协助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通风所有工作。通风队下设瓦斯组、工程组、综合防尘、防灭火组和仪器仪表管理员,负责全矿井的通风系统管理,瓦斯管理,通风设施的构筑,综合防尘,防灭火等工作。

2.6.2人员配备情况 

瓦斯治理工作主要以通风队为主,设有瓦斯组、工程组、综合防尘、防灭火组等专业机构人员,共25人。2018年根据我矿领导层决定成立调度信息中心,监测监控中心由调度信息中心进行管理。

xxx“一通三防”人员配备情况表

名称

配备人数

合计

备注

总工程师

通风部

通风队

瓦斯组

工程组

防尘组

防灭火

调度信息中心

合计

2.7资金投入

从2018年至今集团公司、xxx近年来加大瓦斯治理安全投入,通过对通风系统的改造,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提升步伐。累计使用231.68万元,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具体情况如下表:

项目

投资费用(元)

主要巷道刷大白

回风巷巷道维护

进风供热系统改造

副斜井井口彩钢棚改造

主要通风机检修

自救器更新补充

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多参数测定器更新

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风筒更新

KSS-200束管监测系统更新

合计

2016-2018年瓦斯综合治理资金投入简表

2.8设施、设备投入

从优化矿井“一通三防”系统入手,不断加大对“一通三防”系统和设备设施投入,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全面加强。从2018年至今,通过对各条巷道维护、改造,使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通过对主要回风大巷刷大白,切实有效的降低了矿井通风阻力;在掘进工作面更换大功率通风机,确保风量满足生产需求。通过近年来不断对通风设施的不断完善,通风系统可靠性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9科研成果

xxx在三年瓦斯综合整治期间,按照两级集团公司的相关会议及文件要求,同时积极联合各资质单位,并就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实际的瓦斯治理技术及办法。具体如下:

2.9.1

2.9.2

2.9.3

2.9.4

通过聘请资质单位对矿井各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瓦斯规律的研究和通风系统阻力的测定。为矿井更加深入的开展矿井“一通三防”和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保障。

3、目前矿井瓦斯治理情况及治理效果

3.1矿井通风瓦斯现状

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主斜井、副斜井为进风,回风竖井为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配备两台同等能力、同等型号FBCDZ-6-No23(B)轴流式对旋主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额定功率2×200KW,风量范围:3780~8580 m3/s,负压范围820-3200Pa,运行角度-9°~+6°。目前运行-9°,矿井现总进风为4337m3/min,总回风量4398m3/min,负压1500pa, 等积孔2.02㎡。

3.2瓦斯治理方法

3.2.1

近年来,我矿不断加强通风管理,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各部门应急处理汇报程序管理。

3.2.2

加大瓦斯监测管理力度,对井下所有进风地点的瓦斯传感器断电值、报警值、复电值全部定为0.80%,回风巷内所有瓦斯传感器断电值、报警值、复电值全部定为0.50%。

3.2.3

加强监控系统内业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瓦斯报警、异常报警、上传中断事故分析追究制度,制定防范措施。二是监控系统推广档案化管理,谁管理、谁签字,谁调校、谁签字,谁检修、谁签字;三是加强我矿通风仪器仪表调校维修工作,按规定正常开展通风仪器日常维修、定期调校,定期检定工作,确保仪器仪表完好、示值准确。

3.2.4

对井下系统的监控系统进行了治理达标,将监控分站全部上架管理,井下所有传感器全部安装了防护罩,防止洒水或碰撞造成误报警,保护传感器不受损坏。

3.3瓦斯治理效果

3.3.1矿井瓦斯涌出量变化

xxx各年度瓦斯涌出量情况对比表

     年度

 

瓦斯量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绝对涌出量

(m3/min)

相对涌出量

(m3/t)

3.3.2矿井风量变化

2016年至2018年4月矿井处于停产中,2018年4月至今,xxx结合井下实际情况,积极对矿井及采掘工作面风量进行了调整,目前矿井风量满足生产需求。具体如下:

xxx(2016~2018年度)矿井风量情况对比表

年度

矿井风量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矿井风量

(m3/min)

3.3.3矿井瓦斯利用变化

矿井瓦斯目前没有瓦斯利用项目。

3.3.4矿井瓦斯超限情况

我公司建立了以矿长为负责人的瓦斯治理行政管理工作体系,负责瓦斯治理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配备通风助理协助总工程师管理“一通三防”工作,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人员、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瓦斯治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各个岗位职工在瓦斯治理工作中应负的责任。通过三年的瓦斯治理工作,我公司瓦斯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瓦斯防范意识得到了提升。

目前为止,我矿未发生过瓦斯超限事故。

3.3.5矿井监控系统中断情况

随着矿井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监控系统中断次数逐渐减少。

xxx2016-2018年度监控系统中断情况对比表

年   度

2016年度

2017年度

2018年度

监控系统中断次数

3.3.6矿井产量情况

4、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取得的经验

通过三年瓦斯整治,我矿未出现通防事故,瓦斯超限等事故,生产安全高效,平稳有序。夯实基础,把握关键,开拓创新,统筹兼顾。

4.1.1

认真贯彻执行两级公司提出的各项要求、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寻找间题和整治安排,针对井下“系统、设施、装备”三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本着“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将井下存在隐患问題进行大扫除,真正做到井下现场管理和质量标准化标准动态达标

4.1.2

切实落实各项管理策略,提高职工正规操作技术和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我矿以知识宣传,安全知识竞赛,有效带动职工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职工岗位责任履行能力,潜移默化的将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4.1.3

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监测监控系统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安全监测系统管理考核制度》、《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运行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请厂家技术人员常驻,针对控系统上传断线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软件进行升级完善,确保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减少上传中断、报警、误报警次数,向瓦斯治理工作的四个零指标看齐。

4.1.4

狠抓综合防尘管理工作,加强灭尘效果,将粉尘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防尘设施安装到位、动态使用正常,实现综合防尘管理迈上新台阶。

  4.2管理经验

提高认识,提升境界,明确目标,精细管理

1)以知识为武器,以能力为铠甲,抓好人员管理

(1)切实抓好内部员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教育,认真总结今年以来举办各种活动的经验和不足,继续采用多样形式举办活动,提高职工自主学习意识,规范职工正规操作,强化职工岗位责任落实。同时,每月认真排出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安全业务学习日,对员工进行应知应会知识、规程措施等方面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考核工作,以“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为思路,以技能比武和现场观察等手段从基层中挖掘技术能手,将在职技术员送到基层中去锻炼,督促他们将所学知识和现场实际融会贯通,切实将自身力量挖掘出来,为煤矿事业添砖加瓦。

(3)细化管理,提高井下施工工程的质量标准化水平及文明生产管理水平.井下所有工程,必须派跟班科队干全程跟班,做到同上同下,把关每一道工序,验收每一班工程抓好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的文明生产,不能留尾巴,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

2)职能部门职能抓,关键人物关键抓

(1)认真贯彻各项制度,真正做到落实到现场干部下井,必须真抓实干,做一个能解决问题,帮教职工的好干部,把下井当做自身义务,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原则,不忽略每一条隐患,不放过每一个三违,将管理工作责任化,精细化,帮助并督促队干及小队骨干抓好安全管理工作,采用齐抓共管,逐级考核的办法,促使现场管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

(3)加强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检查井下现场管理动态达标情况及全面排查井下安全隐患;二是不定期对井下特殊工种的上岗情况进行突击检查,主要检查爆破作业正规操作和放炮警戒执行情况,监督现场警戒设置“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爆破制落实情况。

3)以科技为动力,以管理为导航,提高技术水平

严格把关规程措施的编制,做到切合实际,指挥现场。将规程措施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确保员工真正掌握工作方法,了解安全危险源,明确预防措施,将安全危险系数降到最低点。

3、着手源头、夯实基础,坚持事故“零”理念

(1)实现瓦斯“零”超限

加强瓦斯管理,严格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和瓦斯超限分级分析追查制度,不断完善正规、常态化的瓦斯综合治理制度实行“瓦斯超限报告制度”,力争实现瓦斯“零”超限。

(2)瓦斯检查“零”漏检

狠抓瓦检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严格执行“三对口”制度,杜绝空班漏检情况。同时严格执行监控系统AQ1029-2007标准,井下瓦斯传感器要做到应安尽安,断电功能可靠,严格按照规定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安装,监测监控中心按规定对井下所有监控传感器进行调校。对井下瓦斯检查路线进行核审把关,不定期对井下瓦检员上岗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违章人员,严格处理。

(3)监控传输“零”中断

保证监控双机运行正常,杜绝因人为原因造成上传中断。及时进行主备机杀毒工作,更新升级杀毒软件,监控室内所有电脑严禁上网、下载等工作,任何服务器严禁插u盘或其它存储设备,防止感染病毒。调度信息中心作好与地方网通公司的沟通协作工作,定期巡查通信线路,防止因线路损坏造成上传中断

(4)监测上传“零”误报

抓好传感器的维护和调校工作,采取多装分站、传感器分装电源板的办法束保证传感器供电的稳定性,分站的每块电源板接模拟量传感器的数量最多只能超过两台,使用屏蔽模拟量电缆,减少变频设备对传输信号的干扰。接线盒要密闭防水,接头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避免移动传感器造成的异常报警,推广使用传感器保护罩。

(5)爆破作业“零”事故

井下爆破作业严格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爆破警戒距离规定、瞎炮处理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火工品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盲目改变施工工艺,增加炸药量。

(6)安全协作“零”距离

安全工作大家搞,各部门密切协作,共同进退,杜绝推卸责任,扯皮现象,以“安全第一”为出发点,科室服务队组,队组服从科室,做到安全生产和谐发展。

4.3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矿井通风系统

4.3.2矿井综合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

4.3.3其他

5、下一步主要规划

5.1主要措施

5.1.1制定瓦斯综合治理的常规措施

(1)矿井目前已制定并完善了各项“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瓦斯检查人员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各班瓦斯检查员能够严格执行 “三对口”制度,矿长、总工、部室、队组领导审阅瓦斯日报表、瓦斯监控日报表,能够及时处理当班存在的问题。

(2)为加强我矿“一通三防”管理,落实责任、完善设施、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消除各类隐患,杜绝通风瓦斯、煤尘、火灾等重大事故,特制定《xxx“一通三防”管理考核办法》

5.1.2加大“一通三防”隐患整改力度

推进安全预控体系工作要点:一是开展安全会诊,建立专业检查和安全会诊机制,在隐患排查上下功夫,做到覆盖广、排查细、整改实;二是定期召开通风例会及各专题会,分析研究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5.1.3针对存在问题的措施

(1)目前我矿处于复工复产前整顿阶段,待复工复产后加快一采区轨道巷、一采区运输巷掘进进度,及时与一采区回风巷贯通。

(2)由通风部牵头组织通风队对照相关标准及要求,对井下所有通风设施、综合防尘设施逐步按标准进行完善,保证各项设施正常安全使用。

(3)由通风部牵头及时联系厂家按照相关标准完善东翼防灭火系统,将束管监测监控管线、黄泥灌浆管路敷设到东翼采区。

5.2保障措施

5.2.1指导思想

以两级公司和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向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为目标,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体系为举措,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和矿井安全生产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基地和教学设施,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实用性安全培训为主线;以实施直观化、形象化教育为手段。突出培训效果和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职工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水平提高。培育学习型、安全型员工。以合理部署队伍、优化生产格局为手段,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瓦斯无事故,实现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

5.2.2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5.2.3组织保障

(1)抓基础,我们认真接受事故教训,痛定思痛,端正认识,稳定心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效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和差距,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实落实两级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发展

(2)抓制度,各业务科室必须认真总结2018年工作,重新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并下发到各个队组,将管理工作责任化,精细化,帮助并督促队干及小队骨干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3)抓落实,各项制度下发后,各部室、队组要认真贯彻,严格把关,加强考核,采用齐抓共管,逐级考核的办法,促使现场管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

(4)抓经管管理,做好2019年材料回收管理考核制度修订及落实工作。主要是抓好工程质量验收、技术创新管理回收复用及各项材料、机具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内部岗位责任分工,做好2019年通防技术管理工作

(5)抓监控管理,树立上传中断、异常报警就是事故的理念,提高现场监督检查水平.瓦斯监控的技术升级由通风部牵头,及时与局通风部、监控系统厂家联系沟通,进购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完善监控系统现场监督检查制度,严格考核,严格落实,2019年真正杜绝上传中断及异常报警现象,向瓦斯治理工作的四个零指标看齐。

(6)抓职工培训,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活动将业务知识传授给职工,提高全员对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强化了特殊工种岗位责任制和正规操作的现场落实能力。

(7)抓科室业务保安职责,建立“设计、施工、验收”为一体的业务流程,设计标准要高,符合各项要求;施工必须严格执行设计规定,部室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督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完毕后,由部室牵头进行验收考核,必须严格把关,不合格工程必须返工。

(8)优化安全生产的环境,一是严格把关规程措施的编制,做到切合实际,指挥现场,将规程措施贯到每一位员工,确保员工真正掌握工作方法,了解安全危险源,明确预防措施,将安全危险系数降到最低点;二是结合矿井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同时加快技术设计规范步伐,适应新工艺,新系统,新设备

(9)组织所有职工进行深入教育,认真査找不足和问题,并择优采取有效措施,果断整改,从上到下的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强化特殊工种岗位责任制和正规操作的现场落实能力。

5.2.4政策保障

1)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1)建立、宣贯先进的瓦斯治理理念体系

树立瓦斯治理理念:1、瓦斯不治,矿无宁日;2、瓦斯治理,系统工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3、瓦斯超限就是事故;4、治理瓦斯就是解放生产力,治好瓦斯就是发展生产力;5、瓦斯可治可防、可控;6、科技创新、防治先行、多措并举、系统联动;7、瓦斯治理,政治思想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组织到位、技术到位。

(2)建立有力的瓦斯治理组织保障体系

① 成立瓦斯治理专项领导组,全面负责瓦斯治理工作。

组  长:总经理    党委书记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经营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成  员:各专业副总,企划、财务、人力、政工、生产、机电、通风、地测、调度、安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通风部,办公室主任由通风部长兼任。

由通风部牵头,负责瓦斯治理日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瓦斯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文件等编制瓦斯区域治理中长期规划;建立瓦斯防治专项资金;健全瓦斯治理机构,建立瓦斯治理激励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瓦斯防治中所需的人、财、物等问题;组织评估本矿瓦斯防治状况,研究解决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对瓦斯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②各级领导的主要职责:

1、组长是“防治瓦斯”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企业“瓦斯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安全副总经理协助董事长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治瓦斯”的法律法规、政策、指令、决定和标准。对“瓦斯防治”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

3、生产副总经理协助董事长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治瓦斯”的法律法规、政策、指令、决定和标准。对审批的“防治瓦斯”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负责组织实施,对“瓦斯防治”工作的组织落实负责。

4、总工程师负责“防治瓦斯”技术管理工作。负责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防治瓦斯”方面的有关技术政策、指令、决定、规定、细则、通知和措施等,并组织实施。

5、机电副总经理协助矿长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治瓦斯”的法律法规、政策、指令、决定和标准。全面负责机电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防治瓦斯”工作负责。

6、经营矿长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负责。确保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工程所需的资金落实,督促并保证该项资金专款专用。 

7、通风部(队)长在矿长、总工的领导下,对矿井“防治瓦斯”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是通风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根据生产布局及时调整好通风系统,确保系统稳定,配风合理。

8、安监人员狠抓监督,加强监督力度,从中严格治理灾害。负责公司“防治瓦斯”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落实整改情况。坚持深入现场,认真检查现场“瓦斯防治”各项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排查事故隐患,发现违反规程现象的及时制止处理。

9、生产技术部人员在董事长及总工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技术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及上级有关开采的技术管理规定和法规细则工作。对各工程的作业规程、图纸、设计方案、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审批严格把关。经常深入一线,检查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瓦斯防治”技术标准要求的执行落实情况。对违反安全技术要求的,做好纠正、整改工作。对责任管理范围内的“防治瓦斯”工作负责追查和处理。

10、安监部人员在各种安全工作会议上强调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把“防治瓦斯”质量检验工作列入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对井下“防治瓦斯”工作各道工序逐段质检,发现隐患立即排查。

11、通风部参与编审“防治瓦斯”方面的各种安全措施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和检查工作。组织编制通风、瓦斯、煤尘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按时参加矿组织的通防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并将会议精神传达到相关人员。按时做好“防治瓦斯”各种报表的上报存档工作,按照质量标准管理好各种牌板,记录、台帐、报表。参加公司及矿组织的“防治瓦斯”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负落实整改责任。

12、机电部负责抓好现场机电运输工作中有关“防治瓦斯”措施的落实和监督,合理布置电缆,机电硐室,运输轨道,保证区域通风设施的安全、通风畅通,无瓦斯隐患。

13、供应部:负责按“一通三防”计划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供 应所需的材料、配件、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急需的“一通三防”材料、 配件、设备要优先解决。

14、财务科: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必须将“一通三防”所需的费用纳入计划,应优先保证“一通三防”计划工程所需的资金,督促检查专项工程资金的投入完成情况。 

15、调度室人员认真贯彻执行“防治瓦斯”政策、法规、文件、标准、措施、通报,对“防治瓦斯”重点工作调度、重要隐患落实处理、信息及时反馈。监督各部室“防治瓦斯”措施组织实施、布置情况。对发生的“防治瓦斯”隐患、事故组织调查、应急处理、救援调度指挥向领导、部门报告。

5.2.5投入保障

(1)加大瓦斯治理的投入。把瓦斯治理列为项目管理,在计划和财务上单列。凡属瓦斯治理的巷道工程、扩修和留巷工程与材料、专职队伍、科研所需资金,经业务部门审定认可后,单项列支。要抓住时机,加大力度,倒排工期,对治理工程要提前考虑,优先安排。

(2)淘汰旧设备,强制设备更新。

(3)进一步改革采掘工艺,大力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矿井综合效益。

(4)加大瓦斯综合治理科技投入,鼓励和选拔瓦斯治理专业领城优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破解瓦斯治理难题。对解决瓦斯治理问题有技术创新、效果显著的,按照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实行重奖。

5.2.6科技保障

(1)为了加大瓦斯治理工程力度,科学调整矿井采掘部署,严格落实瓦斯治理规划,根据矿井达标煤量和核定能力安排产量。

(2)要把年度、季度、月度区域瓦斯治理计划、措施纳入矿井生产经营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同时下达、同实施、同时考核。落实“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规划的编制必须符合瓦斯治理总体目标要求

(3)新水平、新采区设计时,严格执行新采区进行煤巷进活动前必须坚持“三不掘进原则”下:一是采区没有瓦斯治理工程设计或设计没有经过批准不能掘进;二是瓦斯治理工程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掘进;三是没有“一通三防”安全许可评价不能掘进。

(4)加快科技创新工作,为瓦斯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①密切和煤矿科研单位联系,结合矿井实际,研究创新适合本矿井、本采区的瓦斯治理方法,建立瓦斯治理各环节的企业技术标准。

②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选编先进经验和用得上的适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增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

5.2.7人才保障

(1)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不断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完善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凡总工程师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项,其他行政副职无权改变。行政正职认为需要改变的,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

(2)加强对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监测工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淘汰不合格的落后的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监测工,补充高素质的职工。提高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监测工的待遇。

(3)参照目前通风技术人员文化层次及素质,首先加大各岗位职工培训力度,定期委派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去瓦斯治理理念新颖、工艺先进的单位学习,其次在全矿范围内吸纳愿意为通风专业奉献力量,并有一定的通风管理知识的人才配备到技术组或队里担任技术员;与合作单位的技术人才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吸取瓦斯治理新理念。

(4)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吸引高等学校采矿、通风、地质专业学生来矿工作,并有计划重点培养形成人才储备,实现人才接替良性循环。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和激励政策,实行奖优罚劣,优胜劣汰机制。

(5)每年开展瓦斯治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技术比武,通过比武形式提高瓦斯治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年度内分专业制定专业培训计划,提高全员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6、今后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健全瓦斯治理机构和队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2、井下计划投入生产的综采工作面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优化工作面及矿井的通风系统。

3、监测监控方面

①对照监控系统AQ6201、AQ1029规范,对我矿监测系统进行摸排,进一步完善我矿瓦斯监控系统。

②进一步加强要害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不定期进行技术比武活动,将“手指口述”工作法落实到现场,确保职工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

4、防灭火方面

利用地面束管系统每天对11-101工作面气体采样分析,并定期对采空区及密闭内气体进行人工采样分析;定期组织相关部室对黄泥灌浆管路沿线进行巡视,确保管路正常工作;定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井下各地点防灭火器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第14篇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根据省亩均办《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浙亩均办〔2020〕1号)等文件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对《兰溪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2020年修订)》(兰政发〔2020〕35号)进行修订。

一、评价范围

全市范围内规上企业及实际用地面积在3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除采矿业、电力、燃气、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外。

二、评价指标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亩均税收、单位电耗税收。

三、计算办法

(一)指标权重设置(100分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35%、亩均工业增加值占25%、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占10%、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占1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10%、全员劳动生产率占10%。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70%、单位电耗税收占30%。

(二)基准值设定。

亩均税收为20万元,亩均工业增加值为100万元,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为2万元/吨标准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万元,单位电耗税收为评价年度全市参评规下企业的平均值。

(三)得分计算。

企业得分为每项指标数据得分之和。单项指标得分=该指标上年度数据÷该指标基准值×权重×修正系数。单项指标最高分不超过该项权重的1.5倍,最低为0分。企业某项指标为负值或空缺的,该项得分为0分。

修正系数标准如下:

(1)上年度销售收入20亿元(含)以上、销售收入10亿元(含)-20亿元、销售收入5亿元(含)-10亿元、销售收入3亿元(含)-5亿元的企业,亩均税收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8、1.5、1.4、1.3;

(2)上年度工业增加值5亿元(含)以上、3亿元(含)-5亿元、2亿元(含)-3亿元、1亿元(含)-2亿元的企业,亩均工业增加值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8、1.5、1.4、1.3;

(3)上年度科研经费支出3000万元(含)以上、2000万元(含)-3000万元、1000万元(含)-2000万元的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5、1.4、1.3。

四、分类排序

(一)分类类别和比例。

原则上按照宗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企业计算得分进行排序,分规上、规下两类,并按纺织、医药化工、冶金机械及其他四大行业进行排序,将每个行业内企业分成A、B(B1、B2类)、C、D四档。

A类(重点扶持类)企业:指原则上亩均税收12万元(含)以上,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前20%(含)和规下前3%(含)的企业。

B类(鼓励提升类)企业:指原则上亩均税收8万元(含)以上,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20-65%(含)和规下3-45%(含)的企业。

B类企业中,评价得分排名规上前60%(含)和规下前20%(含)的企业为B1类企业,其余为B2类企业。其中,土地拥有者企业销售收入占宗地销售收入不足80%或自用面积占厂区总建筑面积不足50%的不得评为B1类企业;纯出租企业的不得评为B1类企业,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改的拟上市企业、上市培育企业以及新三板挂牌培育企业承租在内的除外。

C类(监管整治类)企业: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65-95%(含)和规下45-93%(含)的企业。

D类(落后淘汰类)企业:指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能耗限额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以及其他依法淘汰关停的企业。

(1)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末5%和规下末7%的企业;

(2)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直接列入。

(二)特别调整规则

1.合并

(1)承租企业:

全部用于出租的企业:承租企业数据可合并至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进行评价,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和承租企业列为同一档,评价结果最高为C档(整体出租给一家企业的除外)。

‚部分用于出租的企业:承租企业数据可合并至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进行评价,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和承租企业列为同一档,评价结果最高为B档,但A类企业评价时需将承租企业数据剔除。

ƒ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须提供租赁协议、承租企业营业执照等资料,未提供的不纳入合并评价。

④没有自有用地的承租企业合并到工商登记所在地块上进行评价。

(2)关联企业:在同一产权所有人(或共同产权所有人)的同一块土地上,注册有多个实体企业法人单位的,可以合并评价,并列为同一档。

    (3)企业集团下属制造业企业(集团控股公司和全资子公司)要求合并评价的,由集团公司提出申请,经市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评价办”)确认后,按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口径进行合并评价,闲置地块所在子公司不予合并评价。集团公司参股企业仍以纳税主体为单位进行评价。企业下属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制造业)要求合并评价的,由企业总公司提出申请,经评价办确认后,进行合并评价。

2.拆分

由企业提出申请,并提供租赁协议、营业执照、独立用电户号及容积率等资料,经评价办审核后,可从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中拆分进行独立评价,未提供的不予拆分。

3.限档

(1)用地15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不列入A类企业。

(2)用地20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除地块上亩均税收达到非低效标准或拥有规上企业外)直接评为D类企业。

4.过渡

(1)对评价年度新上规企业设置2年过渡期,期间可作为规下企业进行评价,且原则上不列入D类。

(2)通过司法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或企业间转让的,经认定清闲促产项目的企业,在2个自然年内可不列入评价。

5.提档

(1)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可提升一档;首次认定的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含培育企业)、“兴兰工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可提升一档。

(2)提档不适用于合并评价的企业。

6.加分

对规上及规下企业人均社保缴纳金额进行排序,并予以适当加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20%(含)的企业,加6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20%-40%(含)的企业,加4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40%-60%(含)的企业,加2分,后40%的企业不加分。

7.豁免

(1)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研发(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拥有“千人”、“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的企业,“浙江制造”品牌企业,省级绿色企业或节水企业原则上不列入D类。

(2)原国有、二轻改制企业原则上不列入C类及以下。

8.暂不评价

(1)新增工业用地在建项目原则上在土地受让后3年内暂不评价,若企业提出申请的,可列入评价。3年期内因完成升规而必须参与评价的,参评后按3年建设期享受相关政策。

(2)经认定的市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科技人才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园、篮鹏智汇产业园及小微企业园区,适时另行制定评价办法开展评价。

五、数据审核流程及评价管理

按照“谁主管、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数据统计和上报等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市统计局负责提供规上企业综合评价使用的统计数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提供企业用地面积;市供电公司负责提供企业用电数据;市税务局负责提供企业税收、销售收入等数据;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提供企业主要污染物排量;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提供企业基础信息;市经信局负责对相关部门提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和评价分类。市有关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相关数据提供给市经信局。

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负责调查出租型企业情况、核实完善企业基本信息,上报审核意见。企业不按时登入评价系统确认、上报评价数据,导致评价结果差错引起的后果,由企业自行承担。

根据企业每年综合评价结果,对A、B、C、D四类企业的分类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在每年4月底前按照企业上一年度数据进行评价,并按评价得分调整分类。

六、结果应用

对综合评价确定的A、B、C、D类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用气、用汽、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由各职能部门实施。

(一)A类企业。

1.优先进行项目审核备案,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和申报省重点产业项目。

2.纳税人不存在欠缴税费的情形,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含)以上的,按照参评面积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00%;若有欠缴税费的,缴纳后方能享受税收优惠。

3.A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给予一定电费补贴。

4.A类企业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需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申请参加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指标,为金华市政府储备排污权最新三期竞拍价的平均价(执收基准价);需要临时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向政府储备库租赁,租赁价格为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基准价。

5.优先保障用电、用气、用汽、用水和新增用能需求,给予A类企业一定用气价格补贴,引导固废处置企业对A类企业的固废处置价格优惠力度不低于20%

6.重点保障信贷需求,金融机构在企业信用评级、贷款授信和利率优惠中给予优先支持,优先作为金融创新试点和绿色信贷支持对象,优先享受政府性转贷资金、政策性担保相关扶持政策。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享受方面给予倾斜。

7.优先推荐政府性评奖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考察和招商引资等活动。

8.保障企业高管子女就学。对A类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符合条件的副总经理、总监等高管的子女(每家企业每年限1人)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允许在兰溪范围内统筹安排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9.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100%比率享受。

(二)B类企业。

1.纳税人不存在欠缴税费的情形,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含)以上的,按照参评面积给予B类企业分别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80%;若有欠缴税费的,缴纳后方能享受税收优惠。

2.B1类企业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的1.1倍,B2类企业为1.3倍。B类企业需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申请参加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指标,为金华市政府储备排污权最新三期竞拍价的平均价(执收基准价)的1.2倍;需要临时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向政府储备库租赁,租赁价格为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基准价的1.2倍。

3.B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实施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时给予适当支持。

5.B1类企业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95%比率享受,B2类企业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90%比率享受。

(三)C类企业。

1.除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外,严格控制低效落后产能扩张,原则上不予核准和备案与原生产工艺相同(近)的新建项目。

2.不得新增排污权指标;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的1.5倍。

3.C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列入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限电限气对象。

5.城镇土地使用税不予减征。

6.从严控制信用评级、贷款投放。

7.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70%比率享受。

(四)D类企业。

1.不予核准和备案与原产能相同(近)的新建项目。

2.实施差别化水电价、差别化资源供给、差别化金融支持,按照《关于开展低效用地企业整治 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兰委办〔2018〕77号)文件执行。

3.实施差别化气价,在现行价格基础上每立方米加价0.3元。实施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时,作为首要限电限气对象。不得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不予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

5.城镇土地使用税不予减征。

6.原则上不得享受省以下其他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严格按照各类标准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各项费用。

7.经信、公安、人力社保、税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和频度,对发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依法严格查处。

8.鼓励D类企业主动关停退出或兼并重组,具体按相关政策执行。

(五)其他政策。

1.设立“亩均税收20强”奖,授以当年亩均税收前20位的工业企业,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奖励企业经营者5万元。

2.对通过国土部门公开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的项目新增土地面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允许企业在2年建设期、1年过渡期共计三年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土地信息每年12月由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统一上报市经信局,经汇总后报送税务部门。

七、其它

1.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见附件。

2.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并可根据实施情况制定补充意见和实施细则,原《兰溪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2020年修订)》(兰政发〔2020〕35号)停止执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规定,遵照执行。

3.市经信局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制定补充意见。

 

附件:《全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附件

全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一、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亩)

亩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用地面积

二、亩均税收(单位:万元/亩)

亩均税收=实缴税金/用地面积

实缴税金:指评价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企业缴纳税费实际入(退)库数,企业税费实际入(退)库数=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指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其中:增值税=增值税直接净入库税收+生产性出口企业发生的“免抵”税额+即征即退税额。

三、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吨标煤)

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四、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

 

 

 

根据上年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对配套印染(含专业印染)、化工、建材三个重点污染行业和其他污染企业共四个类别分别排名,同类别内排名按从高到低20%、50%、20%、10%企业数赋分,得分分别为10分、9分、8分、7分。

非污染企业的基本分为10分。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值:现阶段采用环境统计量、排污许可量或排污权核准量,待排污权许可证全覆盖后,统一采用排污许可证登载的排污许可量数据。主要污染物指标应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单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主营业务收入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研究与试验发展内部经费支出。

2.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六、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年)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年平均职工人数

年平均职工人数:指企业年度平均从业人员数。

七、单位电耗税收(单位:元/千瓦时)

单位电耗税收=实缴税金/用电量

 

 

第15篇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根据省亩均办《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浙亩均办〔2020〕1号)等文件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对《兰溪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2020年修订)》(兰政发〔2020〕35号)进行修订。

一、评价范围

全市范围内规上企业及实际用地面积在3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除采矿业、电力、燃气、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外。

二、评价指标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亩均税收、单位电耗税收。

三、计算办法

(一)指标权重设置(100分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35%、亩均工业增加值占25%、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占10%、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占1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10%、全员劳动生产率占10%。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70%、单位电耗税收占30%。

(二)基准值设定。

亩均税收为20万元,亩均工业增加值为100万元,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为2万元/吨标准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万元,单位电耗税收为评价年度全市参评规下企业的平均值。

(三)得分计算。

企业得分为每项指标数据得分之和。单项指标得分=该指标上年度数据÷该指标基准值×权重×修正系数。单项指标最高分不超过该项权重的1.5倍,最低为0分。企业某项指标为负值或空缺的,该项得分为0分。

修正系数标准如下:

(1)上年度销售收入20亿元(含)以上、销售收入10亿元(含)-20亿元、销售收入5亿元(含)-10亿元、销售收入3亿元(含)-5亿元的企业,亩均税收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8、1.5、1.4、1.3;

(2)上年度工业增加值5亿元(含)以上、3亿元(含)-5亿元、2亿元(含)-3亿元、1亿元(含)-2亿元的企业,亩均工业增加值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8、1.5、1.4、1.3;

(3)上年度科研经费支出3000万元(含)以上、2000万元(含)-3000万元、1000万元(含)-2000万元的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标修正系数分别为1.5、1.4、1.3。

四、分类排序

(一)分类类别和比例。

原则上按照宗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企业计算得分进行排序,分规上、规下两类,并按纺织、医药化工、冶金机械及其他四大行业进行排序,将每个行业内企业分成A、B(B1、B2类)、C、D四档。

A类(重点扶持类)企业:指原则上亩均税收12万元(含)以上,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前20%(含)和规下前3%(含)的企业。

B类(鼓励提升类)企业:指原则上亩均税收8万元(含)以上,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20-65%(含)和规下3-45%(含)的企业。

B类企业中,评价得分排名规上前60%(含)和规下前20%(含)的企业为B1类企业,其余为B2类企业。其中,土地拥有者企业销售收入占宗地销售收入不足80%或自用面积占厂区总建筑面积不足50%的不得评为B1类企业;纯出租企业的不得评为B1类企业,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改的拟上市企业、上市培育企业以及新三板挂牌培育企业承租在内的除外。

C类(监管整治类)企业: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的企业。

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65-95%(含)和规下45-93%(含)的企业。

D类(落后淘汰类)企业:指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能耗限额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以及其他依法淘汰关停的企业。

(1)综合评价得分排名规上末5%和规下末7%的企业;

(2)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直接列入。

(二)特别调整规则

1.合并

(1)承租企业:

全部用于出租的企业:承租企业数据可合并至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进行评价,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和承租企业列为同一档,评价结果最高为C档(整体出租给一家企业的除外)。

‚部分用于出租的企业:承租企业数据可合并至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进行评价,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和承租企业列为同一档,评价结果最高为B档,但A类企业评价时需将承租企业数据剔除。

ƒ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须提供租赁协议、承租企业营业执照等资料,未提供的不纳入合并评价。

④没有自有用地的承租企业合并到工商登记所在地块上进行评价。

(2)关联企业:在同一产权所有人(或共同产权所有人)的同一块土地上,注册有多个实体企业法人单位的,可以合并评价,并列为同一档。

    (3)企业集团下属制造业企业(集团控股公司和全资子公司)要求合并评价的,由集团公司提出申请,经市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评价办”)确认后,按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口径进行合并评价,闲置地块所在子公司不予合并评价。集团公司参股企业仍以纳税主体为单位进行评价。企业下属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制造业)要求合并评价的,由企业总公司提出申请,经评价办确认后,进行合并评价。

2.拆分

由企业提出申请,并提供租赁协议、营业执照、独立用电户号及容积率等资料,经评价办审核后,可从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企业中拆分进行独立评价,未提供的不予拆分。

3.限档

(1)用地15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不列入A类企业。

(2)用地20亩(含)以上的规下企业(除地块上亩均税收达到非低效标准或拥有规上企业外)直接评为D类企业。

4.过渡

(1)对评价年度新上规企业设置2年过渡期,期间可作为规下企业进行评价,且原则上不列入D类。

(2)通过司法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或企业间转让的,经认定清闲促产项目的企业,在2个自然年内可不列入评价。

5.提档

(1)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可提升一档;首次认定的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含培育企业)、“兴兰工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可提升一档。

(2)提档不适用于合并评价的企业。

6.加分

对规上及规下企业人均社保缴纳金额进行排序,并予以适当加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20%(含)的企业,加6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20%-40%(含)的企业,加4分;人均社保缴纳金额在前40%-60%(含)的企业,加2分,后40%的企业不加分。

7.豁免

(1)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研发(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拥有“千人”、“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的企业,“浙江制造”品牌企业,省级绿色企业或节水企业原则上不列入D类。

(2)原国有、二轻改制企业原则上不列入C类及以下。

8.暂不评价

(1)新增工业用地在建项目原则上在土地受让后3年内暂不评价,若企业提出申请的,可列入评价。3年期内因完成升规而必须参与评价的,参评后按3年建设期享受相关政策。

(2)经认定的市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科技人才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园、篮鹏智汇产业园及小微企业园区,适时另行制定评价办法开展评价。

五、数据审核流程及评价管理

按照“谁主管、谁统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数据统计和上报等工作,确保数据准确。市统计局负责提供规上企业综合评价使用的统计数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提供企业用地面积;市供电公司负责提供企业用电数据;市税务局负责提供企业税收、销售收入等数据;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提供企业主要污染物排量;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提供企业基础信息;市经信局负责对相关部门提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和评价分类。市有关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相关数据提供给市经信局。

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负责调查出租型企业情况、核实完善企业基本信息,上报审核意见。企业不按时登入评价系统确认、上报评价数据,导致评价结果差错引起的后果,由企业自行承担。

根据企业每年综合评价结果,对A、B、C、D四类企业的分类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在每年4月底前按照企业上一年度数据进行评价,并按评价得分调整分类。

六、结果应用

对综合评价确定的A、B、C、D类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用气、用汽、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由各职能部门实施。

(一)A类企业。

1.优先进行项目审核备案,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和申报省重点产业项目。

2.纳税人不存在欠缴税费的情形,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含)以上的,按照参评面积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00%;若有欠缴税费的,缴纳后方能享受税收优惠。

3.A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给予一定电费补贴。

4.A类企业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需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申请参加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指标,为金华市政府储备排污权最新三期竞拍价的平均价(执收基准价);需要临时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向政府储备库租赁,租赁价格为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基准价。

5.优先保障用电、用气、用汽、用水和新增用能需求,给予A类企业一定用气价格补贴,引导固废处置企业对A类企业的固废处置价格优惠力度不低于20%

6.重点保障信贷需求,金融机构在企业信用评级、贷款授信和利率优惠中给予优先支持,优先作为金融创新试点和绿色信贷支持对象,优先享受政府性转贷资金、政策性担保相关扶持政策。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享受方面给予倾斜。

7.优先推荐政府性评奖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考察和招商引资等活动。

8.保障企业高管子女就学。对A类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符合条件的副总经理、总监等高管的子女(每家企业每年限1人)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允许在兰溪范围内统筹安排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9.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100%比率享受。

(二)B类企业。

1.纳税人不存在欠缴税费的情形,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含)以上的,按照参评面积给予B类企业分别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80%;若有欠缴税费的,缴纳后方能享受税收优惠。

2.B1类企业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的1.1倍,B2类企业为1.3倍。B类企业需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申请参加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指标,为金华市政府储备排污权最新三期竞拍价的平均价(执收基准价)的1.2倍;需要临时新增排污权指标的,允许向政府储备库租赁,租赁价格为政府储备库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基准价的1.2倍。

3.B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实施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时给予适当支持。

5.B1类企业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95%比率享受,B2类企业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90%比率享受。

(三)C类企业。

1.除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外,严格控制低效落后产能扩张,原则上不予核准和备案与原生产工艺相同(近)的新建项目。

2.不得新增排污权指标;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为基准价的1.5倍。

3.C类企业允许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列入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限电限气对象。

5.城镇土地使用税不予减征。

6.从严控制信用评级、贷款投放。

7.各类财政扶持政策按70%比率享受。

(四)D类企业。

1.不予核准和备案与原产能相同(近)的新建项目。

2.实施差别化水电价、差别化资源供给、差别化金融支持,按照《关于开展低效用地企业整治 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兰委办〔2018〕77号)文件执行。

3.实施差别化气价,在现行价格基础上每立方米加价0.3元。实施有序用电、有序用气管理时,作为首要限电限气对象。不得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

4.不予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

5.城镇土地使用税不予减征。

6.原则上不得享受省以下其他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严格按照各类标准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各项费用。

7.经信、公安、人力社保、税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和频度,对发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依法严格查处。

8.鼓励D类企业主动关停退出或兼并重组,具体按相关政策执行。

(五)其他政策。

1.设立“亩均税收20强”奖,授以当年亩均税收前20位的工业企业,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奖励企业经营者5万元。

2.对通过国土部门公开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的项目新增土地面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允许企业在2年建设期、1年过渡期共计三年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土地信息每年12月由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统一上报市经信局,经汇总后报送税务部门。

七、其它

1.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见附件。

2.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并可根据实施情况制定补充意见和实施细则,原《兰溪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2020年修订)》(兰政发〔2020〕35号)停止执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规定,遵照执行。

3.市经信局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制定补充意见。

 

附件:《全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附件

全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一、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亩)

亩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用地面积

二、亩均税收(单位:万元/亩)

亩均税收=实缴税金/用地面积

实缴税金:指评价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企业缴纳税费实际入(退)库数,企业税费实际入(退)库数=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指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其中:增值税=增值税直接净入库税收+生产性出口企业发生的“免抵”税额+即征即退税额。

三、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吨标煤)

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四、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

 

 

 

根据上年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对配套印染(含专业印染)、化工、建材三个重点污染行业和其他污染企业共四个类别分别排名,同类别内排名按从高到低20%、50%、20%、10%企业数赋分,得分分别为10分、9分、8分、7分。

非污染企业的基本分为10分。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值:现阶段采用环境统计量、排污许可量或排污权核准量,待排污权许可证全覆盖后,统一采用排污许可证登载的排污许可量数据。主要污染物指标应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单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主营业务收入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研究与试验发展内部经费支出。

2.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六、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年)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年平均职工人数

年平均职工人数:指企业年度平均从业人员数。

七、单位电耗税收(单位:元/千瓦时)

单位电耗税收=实缴税金/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