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年轻干部履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今年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选好用好人才作为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考核要求,现将2019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年初以来,深入贯彻*思想,大力推进人才战略,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工作理念,突出政治“硬指标”、把好选任“风向标”、用好考核“指挥棒”,注重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一线考察选用干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完善。
一、突出政治“硬指标”,建立健全素质培养体系
始终聚焦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上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从党员干部的入职宣誓开始抓,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理论武装,引导工作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准确把握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这个根本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全过程,使选出来的干部党组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今年,共参加各类素能培训班X人次。
二、把好选任“风向标”,建立健全知事识人体系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日常考核抓在经常。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党员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一贯表现,注意听取普通工作人员、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从街谈巷议、群众口碑中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掌握每名干部的优势特长、缺点不足。分类考核突出差异。根据干部所在岗位分类设置考核指标,把干部的“勤”和“绩”相结合,把“显绩”和“潜绩”相结合,杜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办法打天下”的思维定式,让考核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近距离考核观察细节。从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对复杂问题的处理等角度出发,查看干部的能力水平。同时,把考核延伸到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心寒、不让一线的干部失落、不让带“病”的人提拔。目前,向市委组织部查阅干部人事档案X卷次、发放测评票数X余份,征求纪检监察意见X次。
三、用好考核“指挥棒”,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体系
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选拔任用干部,履行好《条例》所赋予的职责,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政治标准。强化对党员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审核把关,通过控制编制职数、调整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征求意见、讨论“六道关口”,确保按原则、标准、条件、资格、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截止目前,向市委组织部管档中心补充干部材料X余份,完成2018年度公务员考核备案X余人。坚持任人唯贤。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在三大攻坚战、XX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和业务一线中,发现、锤炼和使用干部,不断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注重发现优秀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坚持人岗相适。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坚持多岗位锻炼、中心工作磨练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注重从XX事业发展考虑“该用谁”,凭实干实绩考虑“谁该用”,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将就凑合。
四、建立干部“预备队”,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历练体系
把做好年轻干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进一步选拔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实施意见》,加快形成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注重梯队建设。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历程跟踪记录、全程留痕,抓好调研摸底,着眼未来五年到十年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统筹考虑专业和行政管理职级配备标准,了解掌握一批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在机构改革中,XX局新提任X名科级领导干部,其中正科级X名,副科级X名。调整后,环节干部平均年龄由原来的X岁降为X岁,下降达X%,我局机关干部年轻化趋势明显。注重培养历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扶贫村、重要岗位接受考验、磨练意志。注重实干担当。建立机关人才库,加强专门人才的选拔、储备、培养、使用和管理,目前进入人才库人员达X人,正向激励作用明显。
虽然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上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应继续拓宽。随着机构改革和主责主业的聚焦推进,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面临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XX工作发展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在选拔使用干部上,仅靠“空一个编招一个人”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用人需求;二是队伍管理配套机制建设不健全。队伍管理理念不够先进、不重管理、不会管理、不善管理等问题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激励手段有限,存在“政治激励不能用、物质激励不敢用、精神激励不管用”状况。三是机构改革编制问题亟需解决。机构改革后,职能进一步整合、延伸,我们在普遍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出现了编制总量不足,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实效。
报告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二是自我反思存在问题。为避免累赘过长,造成同志们听到的多,听进去的少,对一年来的工作就做简要口头汇报,具体在年度述职述廉、季度运行分析报告、月度部门工作报告等书面材料都有反应,不转,欢迎加关注。
首先,在这一年来,坚持以协助科长开展各项工作为主线,推进科室内部管理建设。
其次,保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抓手,持续深化政策效应。
第三,积极应对新岗位、新环境下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坚持以各类学习形式为平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回顾这一年时间,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个人以为,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上还稍显稚嫩。
一方面,心气跟不上心态调整,在具体业务开展上,不能避免地有点“眼高手低”。自我反省,初为部门负责人,心态有波动,有起伏,而对新岗位、新职责的心气则没有及时凝聚,心浮气躁,心态波动,特别是在去年年底工作量徒增,“脾气比皮肤糙,语调比语法高”,工作组织能力欠缺。
另一方面,职责跟不上职务调整,在工作的统筹与指导当面,而又做不到“眼高手低”。摆脱不了多年形成的工作惯性,主要表现为“低头多,抬头少”,很少发挥对其他同志在工作主动性与独立性方面的帮扶作用,带动能力不强。
高笋乡党委书记 卿玉山
一年来,我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抓党建与促发展的关系,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乡域发展良性互动。现将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1、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党委委员分村挂联"一岗"双责制度,指导各村(社区)成立了党建工作推进组,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乡党委坚持每季度研究1次党建工作,分析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
2、细化目标。根据县委年度党建目标任务,结合全乡党建工作规划,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采取"通用目标+具体任务"的模式,乡党委分别与各村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3、强化督促。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项目同部署同推进,做到用力均衡。注重日常监督检查,将党建工作检查纳入季度工作督查内容,强化工作推进指导,防止"只重经济发展,不抓党建工作"现象发生。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党建和经济工作
(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强化整改落实,着力解决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按照活动要求,针对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重点针对班子和班子成员当中存在的""以及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干部"机关化",下基层少、工作作风飘浮、不关心群众疾苦等突出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了具体措施,大部份问题已整改到位。通过活动的开展,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为民服务的思想和意识明显增强。
(二)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着力培养年轻干部。一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和改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针对村社干部身上存在的联系服务群众差、不关心群众等现象和问题制定专项措施进行整改。二是强化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方面的制度、规定的学习,依托乡、村、社纪检工作网络,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行为。三是注重乡村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加大对乡、村两委干部、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计划",注重干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意识安排年轻干部参与解决和处理一些复杂问题和难点工作,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做好农村工作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创先争优成效明显。认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创新基层党建思路,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
1、大胆探索,推行村干部跨村兼职。针对个别村工作推进困难、发展不够的现象,乡党委大胆将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孙群灵继续推荐到问题较多,人才相对较弱的龙槽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年来,孙群灵同志大胆开展工作,他所带领的两个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产业发展上台阶,各项工作名列前茅,很快就使龙槽村各项工作从后进跃升至先进村行列。
2、加快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针对我乡个别村无办公场所的现状,今年乡党委把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一方面积极向县委组织部汇报争取,一方面积极整合各类资金,新建了杨湾、民主两个村的活动室。完善了4个标准化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和了两个村的制度牌建设。
3、探索"三个一"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农村产业发展较好的杨湾、静云两个村推行"三个一"发展模式,即:一个支部--一个以上支柱产业-一个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并在杨湾、静云两个村成立了肉兔、黄金梨、茶叶三个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带头发展种养业,村"两委"干部联系农经社,党员联系产业发展大户,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乡已发展有机茶7000亩、林下养鸡可望达到年出栏80000只,有种兔100只以上、笼位300个以上的肉兔规模养殖户15户,全年可出栏商品兔60000只。
政协干部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选登
岁月如梭,在政协机关岗位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的政协工作经历,让我的知识与修养、人格与能力、思想和眼界都得到了提高与升华。如今,在我对生命的回味与展望中,更多的是对政协这十年历练的满足,对今后工作生活的信心和憧憬。
政协这十年,是学习的十年。首先,应当说政协是学习的好地方。一方面,在政协有难得的学习对象,政协领导多是从党政一线岗位转过来的,他们知识面广、阅历丰富、经验宝贵,是年轻干部啃不透的一本教科书。另一方面,日常面对的政协委员是各界的精英,又各有专长,信息通达,是真正的良师益友。进入政协这个大家庭,我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幽雅环境中,学习领导们在工作生活上的经验,感受长者前辈们的人格魅力。其次,政协议政建言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学习成为一种必需。政协履行职能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多个层次。这就要求,政协机关干部必须及时学习了解把握方方面面的理论与知识,在知识能力上不仅要专,还要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也是政协机关干部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我真正感受到在一个课题面前,知识的贫乏、学习的紧迫、求知的欲望是那么深刻强烈。在工作之余,我不敢懈怠,抓住一切时间充电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放不下的习惯。
政协这十年,是历练的十年。政协工作看似很“虚”,但结果往往是实的,只是从“虚”到实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政协得以用武的广阔空间。十年间,在机关的组织领导下,我与同事一起下乡镇农村、到部门单位开展调研、视察、座谈活动,形成调研报告近40份。在一次次忙碌中,伴随着苦累,甘甜和欣慰也写在了脸上,记在了心里。记得那是在世纪之交的20xx年初,诸城市委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新诸城”的发展目标,重大举措之一是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城区北扩东移。当时,对这件大事、新事,部分干部有看法,一些村民要说法,市里急需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市政协及时安排关于推进这项工作的调研,要求我负责调研报告的起草。我心里确实感到难度很大,同时又觉得责任重大。我和同志们推开其它事泡在下边,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掌握了基层群众的想法愿望,又了解了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学习了相关政策法规,在此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处理好五个关系,加快开发区建设的报告》,效果很好,让我感到政协也能上一线,同样有地位。20xx年7月,我参与了市政协举办的诸城市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暨著名高校科技成果洽谈会,见证了北大、清华等20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与我市乡镇、部门、企业洽谈的热烈场面,192个合作协议成功签署。我市政协牵线搭桥,开展如此高层次、大规模、高密集的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在系统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我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撰写的以政协委员服务提升农村社区水平为主题的稿件,在人民政协报的头版头条刊发,感到极大的满足和振奋。
政协这十年,是收获的十年。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下,在个人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有了许多收获。首先收获的是能力素质的积淀。针对政协机关工作服务性强、文字要求高等特点,着重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坐下能写、站起来会说的本领有了较大长进;在诸多的政协会议、活动组织中,沟通协调能力得以提高。其次,收获的是友谊。政协是个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是社会各界优秀人士代表的大家庭。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服务工作中,与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社会专家学者、基层普通群众接触交流,是一大幸事,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气。再次,收获的是信心和希望。随着国家民主进程的加快和政协履行职能、促进发展成果的不断扩大,其地位和影响都有了显著变化。作为一名政协人,感受深刻。我们正在看到,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在广阔光明的舞台上,政协人心齐、气顺、劲足,政协履职步伐坚定而有力。
一、股所级干部基本情况
至今年5月,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干部2673名,其中有股所级干部334名,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数的12.5%。在股所级干部中,少数民族207名,占股所级干部数的62%;有党员200名,占股所级干部的59.9%;有女干部94名,占股所级干部的28.1%。
1、年龄结构。在全县334名股所干部中,30岁以下99名,占29.6%;31岁—35岁82名,占24.5%;36岁—40岁68名,占20.4%;41岁以上85名,占25.5%。
2、文化结构。在全县334名股所干部中,大专及以上文化162名,占48.5%;中专高中159名,占47.6%;初中及以下13名,占3.9%。在股所干部中,接受过全日制教育大学文化的11名,占3.3%;大专35名,占10.4%;中专及高中244名,占73.1%;初中及以下44名,占13.2%。
3、履职情况,产生形式。在股所长岗位上,履职好的258名,占77.2%,履职较差的75名,占22.8%。在334名股所长中,有79名股所长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产生,占23.7%。
二、股所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对股所干部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如引入竞争机制产生股所长,股所长和一般工作人员间的“双向选择”,签定股所(校)长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管理,股所长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制度等。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查,我县在股所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股所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股所级干部是作为副科级干部队伍的后备干部,况且从股所干部到副科级干部的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理应年纪更轻,文化更高,但实际情况不然:在334名股所干部中,41岁以上的占25.5%;在文化结构上,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8.5%,初中及以下占3.9%。在全县18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中,41岁以上的占8.5%;大专以上文化的占74.1%;全县没有初中以下文化的副科级干部。
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近年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部份乡镇站所的工资人事权纷纷上划到县级主管部门,致使有些乡镇站所长在管理上出现“你管我管,最后都不管”的“真空”现象。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乡镇站所长长达一个月不上班,乡镇上找他,他说在县级主管部门办事,县级主管部门找他,他说下到村上抓中心工作。
3、工作地点和考核单位脱节,考核方法不当。①对于双重管理的乡镇站所长,县级主管部门只是掌握本部门一些业务情况,而实际上股所长大量的工作在乡镇、围绕乡镇的中心工作抓发展。在县级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考核时,大多只是看其年终总结写得如何,而对平常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如何、成绩如何掌握了解得不多、不全面。县级主管部门在对站所长的任用、考核、评优中不征求乡镇的意见,有的还跟乡镇党委的管理制度相抵触。如某乡镇推行机关干部下乡双聘制,按规定,没有被聘下乡的干部不能担任站所长,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而在未被聘下乡的3名干部中,有一名却在年中被县级主管部门任命为站长,有一名在年底被县级主管部门评为“优秀”。管理和考核脱节,致使个别站所长认为,乡镇对他们的管理可接受可不接受,不在意乡镇对他的履职情况是否满意,只要上级主管部门满意即可。如某乡镇对站所长进行综合评定,评为不称职的2名站所长均为工资人事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站所长。②考核方法不科学。对股所干部进行考核时,考核单位对考核指标没有量化标准,对不称职股所干部没有科学的认定标准,个别股所干部虽然工作不力,思想滞后,干部职工包括领导有意见,但没有对他们进行免职的依据。
4、股所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股所长和一般职工在政治、经济待遇上没有明显区别,而且当了股所长后工作要多干,责任要多负,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致使股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了解,部分单位在组织股所长竞争上岗时,如果不是强制性要求,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竞争股所长职位。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问到“如果你是一般工作人员你愿意当股所长吗?”有41%的同志回答不愿意担任股所长。
5、股所长干部任用中,干部职工的“四权”落实不够。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逐步加大,而部分单位、乡镇还未把《条例》运用到股所干部的选拔任用中,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商定股所干部人选,忽视了广大干部职工在股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三、加强股所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干部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股所级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股所干部队伍,针对我县股所干部管理现状,思考如下:
1、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在2001年的县乡机构改革中,要求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股所干部,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23.7%的股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竞争上岗成了一阵风,没有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在股所干部的任用中,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积极推行竞争上岗,使有知识、有文化、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脱颖而出,选拔到股所长岗位上来,从而不断优化股所干部队伍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据了解,通过竞争上岗的股所干部,从履职情况看,都比较优秀,说明选准了人。在问卷调查中,有77.5%的同志认为竞争上岗很必要。
2、明确管理权限,实行“双重管理”和“双重考核”。①在乡镇工作、工资人事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站所干部,县级主管部门为主管方,乡镇为协管方。在乡镇工作、工资人事权在乡镇的站所干部,乡镇为主管方,县级主管部门为协管方。在干部任免、评优、考核上,主管方要主动征求协管方的意见,协管方正式答复后,才能形成决定。协管方超过10天未答复可视为同意。主管、协管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报县委组织部协调。工资、人事权在乡镇,考核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干部,县级主管部门在考核时,在考核等次的确定上要主动征求乡镇的意见,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报县委组织部协调。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疏通“下”的渠道。各单位、乡镇要根据各行业、部门、岗位的特点,制定可操作性强,便于度量的考核标准,使不称职的股所干部及时调整下来,打破部分股所干部“一旦任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增强紧迫感,认真负责地开展好工作。
一、股所级干部基本情况
至今年5月,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干部2673名,其中有股所级干部334名,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数的12.5%。在股所级干部中,少数民族207名,占股所级干部数的62%;有党员200名,占股所级干部的59.9%;有女干部94名,占股所级干部的28.1%。
1、年龄结构。在全县334名股所干部中,30岁以下99名,占29.6%;31岁—35岁82名,占24.5%;36岁—40岁68名,占20.4%;41岁以上85名,占25.5%。
2、文化结构。在全县334名股所干部中,大专及以上文化162名,占48.5%;中专高中159名,占47.6%;初中及以下13名,占3.9%。在股所干部中,接受过全日制教育大学文化的11名,占3.3%;大专35名,占10.4%;中专及高中244名,占73.1%;初中及以下44名,占13.2%。
3、履职情况,产生形式。在股所长岗位上,履职好的258名,占77.2%,履职较差的75名,占22.8%。在334名股所长中,有79名股所长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产生,占23.7%。
二、股所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对股所干部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如引入竞争机制产生股所长,股所长和一般工作人员间的“双向选择”,签定股所(校)长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管理,股所长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制度等。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查,我县在股所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股所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股所级干部是作为副科级干部队伍的后备干部,况且从股所干部到副科级干部的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理应年纪更轻,文化更高,但实际情况不然:在334名股所干部中,41岁以上的占25.5%;在文化结构上,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8.5%,初中及以下占3.9%。在全县18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中,41岁以上的占8.5%;大专以上文化的占74.1%;全县没有初中以下文化的副科级干部。
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近年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部份乡镇站所的工资人事权纷纷上划到县级主管部门,致使有些乡镇站所长在管理上出现“你管我管,最后都不管”的“真空”现象。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乡镇站所长长达一个月不上班,乡镇上找他,他说在县级主管部门办事,县级主管部门找他,他说下到村上抓中心工作。
3、工作地点和考核单位脱节,考核方法不当。①对于双重管理的乡镇站所长,县级主管部门只是掌握本部门一些业务情况,而实际上股所长大量的工作在乡镇、围绕乡镇的中心工作抓发展。在县级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考核时,大多只是看其年终总结写得如何,而对平常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如何、成绩如何掌握了解得不多、不全面。县级主管部门在对站所长的任用、考核、评优中不征求乡镇的意见,有的还跟乡镇党委的管理制度相抵触。如某乡镇推行机关干部下乡双聘制,按规定,没有被聘下乡的干部不能担任站所长,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而在未被聘下乡的3名干部中,有一名却在年中被县级主管部门任命为站长,有一名在年底被县级主管部门评为“优秀”。管理和考核脱节,致使个别站所长认为,乡镇对他们的管理可接受可不接受,不在意乡镇对他的履职情况是否满意,只要上级主管部门满意即可。如某乡镇对站所长进行综合评定,评为不称职的2名站所长均为工资人事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站所长。②考核方法不科学。对股所干部进行考核时,考核单位对考核指标没有量化标准,对不称职股所干部没有科学的认定标准,个别股所干部虽然工作不力,思想滞后,干部职工包括领导有意见,但没有对他们进行免职的依据。
4、股所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股所长和一般职工在政治、经济待遇上没有明显区别,而且当了股所长后工作要多干,责任要多负,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致使股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了解,部分单位在组织股所长竞争上岗时,如果不是强制性要求,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竞争股所长职位。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问到“如果你是一般工作人员你愿意当股所长吗?”有41%的同志回答不愿意担任股所长。
5、股所长干部任用中,干部职工的“四权”落实不够。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逐步加大,而部分单位、乡镇还未把《条例》运用到股所干部的选拔任用中,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商定股所干部人选,忽视了广大干部职工在股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三、加强股所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干部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股所级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股所干部队伍,针对我县股所干部管理现状,思考如下:
1、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在2001年的县乡机构改革中,要求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股所干部,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23.7%的股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竞争上岗成了一阵风,没有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在股所干部的任用中,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积极推行竞争上岗,使有知识、有文化、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脱颖而出,选拔到股所长岗位上来,从而不断优化股所干部队伍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据了解,通过竞争上岗的股所干部,从履职情况看,都比较优秀,说明选准了人。在问卷调查中,有77.5%的同志认为竞争上岗很必要。
2、明确管理权限,实行“双重管理”和“双重考核”。①在乡镇工作、工资人事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站所干部,县级主管部门为主管方,乡镇为协管方。在乡镇工作、工资人事权在乡镇的站所干部,乡镇为主管方,县级主管部门为协管方。在干部任免、评优、考核上,主管方要主动征求协管方的意见,协管方正式答复后,才能形成决定。协管方超过10天未答复可视为同意。主管、协管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报县委组织部协调。工资、人事权在乡镇,考核权在县级主管部门的干部,县级主管部门在考核时,在考核等次的确定上要主动征求乡镇的意见,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报县委组织部协调。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疏通“下”的渠道。各单位、乡镇要根据各行业、部门、岗位的特点,制定可操作性强,便于度量的考核标准,使不称职的股所干部及时调整下来,打破部分股所干部“一旦任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增强紧迫感,认真负责地开展好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县委从严治党的决定,紧密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突出“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主题,打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解决干部队伍违纪违法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打造畅通第一县,实现“城乡运输一体化”,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主要工作及责任分工
围绕省委、市委、县委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四项教育”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重点学重要讲话精神,读经典原著、学习重点原文、悟深邃思想、析哲学原理,着力解决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
1.开展思想理论教育。重点抓好中心组专题学习讨论,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建立中心组学习测评细则,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全面系统学讲话精神,对照指出的“七个有之”“五个必须”“三严三实”要求,对照《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对照今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深刻检视、反思,剖析思想根源,查找制度漏洞。
2.开展法纪教育。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系统学习《》等党规和法律法规,学习省委“两个意见”、市委从严治党《决定》和县委有关要求,为全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法制档案》,强化领导干部的风险防控和监督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把“不逾规”的红线刻在内心深处,在思想深处筑起“不想腐”的防线。
3.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结十以来开展的警示教育经验做法,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法纪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干部警示大会,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反思。
4.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深入学习焦裕禄、兰辉、菊美多吉等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一批先进集体和新涌现的先进个人。
(二)持续开展正风肃纪
继续抓好中央、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落实公务接待、用车用房等系列规章制度,坚决防止“”问题复发反弹。
1.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认真开展“回头看”。深化“四针对四评议”活动,针对薄弱环节和“”变异等现象,完善细化规定,强化监督落实。
2.巩固正风肃纪和“9+6”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继续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抓好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问题,坚决查处“中梗阻”,从严打击“吃拿卡要”等行为,加大对顶风违纪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
(三)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
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惩治力度,集中查办一批重点案件,存量、遏制腐败增量。
1.重点查办党的十后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以后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2.重点查办腐败易发多发、容易产生权利寻租、利益输送等领域的案件。
3.重点整治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无作为、乱作为”行为,严肃查办、公开通报一批作风懈怠、为官不为、的违纪违规案件。
(四)选优干部配强班子
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省委“一个意见”和“五个办法”,按照“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突出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真正把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江安交通运输长远发展培养储备一批年轻干部。
1.组织开展省委“六个重视选用”导向、“六个坚持不能用”原则、“六个坚决调整”要求专题学习讨论。
2.集中开展一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全面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
3.坚决调整违反政治纪律,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不力,严重不团结、软弱涣散,违反民主集中制等问题突出的软弱班子,坚决调整为官不为、慵懒散浮拖严重的不称职干部。
(五)从严监督干部
党支部要切实担负起从严管理干部的主体责任,把从严要求贯穿于干部监督管理各个方面,把功夫下在平时,认真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彻底改变干部工作重选任、轻管理的倾向。
1.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巡视整改、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承诺整改事项兑现落实。
2.开展一次全覆盖谈心谈话,全面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
3.完善中层干部定期交流机制,继续推进百名中层干部“三晒三议”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
三、推进措施及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将其纳入领导干部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整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慵懒散浮拖整治、推动各项工作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专门工作机构
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统筹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力量,组建专门机构,细化落实方案,建立高效运转的信息报送和工作通报制度,统筹实施,有序推进。
一、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干部队伍状况分析
截至目前,昆明中心支行机关共有467人,其中男254人,占比54.4%,女213人,占比45.6%。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人员平均年龄43.4岁,其中,35周岁及以下99人,36-45周岁164人,46-55周岁169人,56周岁及以上35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9人,大学本科275人,大专及以下89人;从职务结构上看,行领导6人,处级干部10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317人,工人38人。
2007至2011年昆明中心支行干部职工队伍基本稳定,五年来,共有9名干部流出,其中,男7人,女2人。从年龄上看,35周岁及以下干部3人,36-45周岁干部6人;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生4人,大学专科生1人;从职务上看,处长1人,其余8人均为处级以下;从流出方式上看,有3人调出,6人辞职;9名流出干部在流出前,有7人从事业务管理工作,2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流出后,有3人到国外工作、学习,1人在国内读博,3人流向市场机构,2人从事企业工作。
二、目前昆明中支干部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流出再创业信心不足
从前面对昆明中支机关干部队伍情况分析来看,由于撤并分行和银监分设,导致目前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老化,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在补充年轻行员,但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自银监分设以来,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改变,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监管转移到了金融服务上,导致人民银行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日新月异的金融业务渐渐生疏,从知识结构上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员工。基于此,大多数人民银行员工对调离人民银行到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敢轻意“跳槽”。如去年,一家地方金融机构筹建,希望我行能推荐一名业务骨干前去任职,但征求了多人意见,均表示难以胜任,不愿意离开人民银行。
(二)职工的行业优越感很强,对流出的意愿不强
从问卷调查和与职工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人民银行的员工对自身从事人民银行工作有着较强的优越感,认为人民银行是管理行,其社会地位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在某方面有求于人民银行,在金融机构中有较强的话语权。尽管也有个别员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收入心存羡慕,但权衡利弊,仍觉得人民银行的社会资源远多于其他金融机构,自觉流出的意愿不强。
(三)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特殊,干部流动的渠道不畅通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的是行员管理制,而行员的身份较为特殊,既不属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事业单位编制,更不属企业合同制员工,这一相对独立的编制体系,让人民银行员工在流入流出时常常会遇到尴尬。如昆明中支有一名员工,因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想调至某地政府公务员编制部门,但接收单位对人民银行的行员制难以做出判断,尤其在公务员系列中找不到人民银行这一单位,最终这名员工只能调入当地的一家企业单位工作。
(四)干部流入的门槛较高,缺少相关政策支持
人民银行在人员的调入问题上遵循的是“凡进必考”的政策,干部的主要流入渠道是通过行员招录进入人民银行系统,另外还少量的军队转业干部流入,这样的门槛对于一些想调入人民银行工作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的人员来说很难跨越,因此,近年来我行没有一例从其它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调入的人员。这一政策,虽然较好地把住了行员招录的关口,防止了一些低素质人员的进入,但同时由于缺少其它人员流入的配套政策,也将一些具有丰富的金融部门工作经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拒之了门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老化、对外履职能力弱化的问题。
三、促进干部流动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干部流出的信心
人民银行分支行干部之所以流出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外界接触交往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自身素质不够过硬,无论是在业务知识还是在综合能力上,都难以适应其它金融机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铁工作步调。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内因着手,提升人民银行干部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尤其要针对目前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弱化的现状,重点加强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并坚持查训结合,让人民银行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开展多渠道的干部交流。除人民银行系统内交流处,更应重视输送干部到其它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交流,借助其它金融机构的现有培训资源,达到岗位培训的目的。三是要积极开展金融业务调研。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深入到其它金融机构中了解其业务开展情况、金融产品创新情况,以及前沿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情况等。让我们的干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二)加大组织推荐力度,为干部流动搭建更多平台
单位的态度和决心是决定干部交流力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坚决摒弃那种把人才当作“自留地”的思想,多从有利于干部个人成长的思路出发,舍得把业务骨干和优秀人才推荐出去。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在保持干部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各级组织对干部流动的助推作用,加大向外推荐干部的力度,主动为干部流动搭建平台。如在新的金融机构成立时,要积极把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向金融机构举荐;在政府机关面向外界选拔干部时,要大力动员本单位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在干部自身有了更好的单位选择意向时,要敢于割舍,配合个人做好推荐工作。相信有了单位和组织作后盾,必将会对干部的流动起到助推作用,也一定会促进干部队伍活力的提高。
(三)促进行员与公务员身份的接轨,疏通干部流动渠道
人民银行行员身份的特殊性,对于人民银行的干部职工来说,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尴尬,尤其是与公务员系列难以接轨。为了有利于干部的流动,建议总行能够积极与中编办协调,在现有行员制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一条与公务员编制单位、事业编制单位,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在岗位、职务、薪筹等方面的衔接渠道,实现人民银行行员与其它各编制系列人员之间的顺畅流动。
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关键是要在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上下功夫,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个人认为应该注意把握几个方面: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这是基础,也是根本。群众对选人用人是否满意,首先是要看选了什么样的人、用了什么样的人,是否选准了人、用对了人。提高选人用人的群众满意度,关键在导向。导向正确,群众的满意度就高;反之,群众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导向问题,核心是个标准问题。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就是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六个导向”的要求。这“六个导向”的要求,统筹兼顾到方方面面、不同类型的干部,有对干部德的要求,也有对干部能力素质和作风的要求,还体现了对群众意愿的尊重,集中反映和体现了群众对选人办法、对干部德才素质的期盼,也是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什么样的导向,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群众对选人用人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对这“六个导向”要求的把握和落实。按照“六个导向”的要求选任干部,要注意把握好几点:一是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严格的标准选人,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性和示范性。二是要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真正按照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三个放眼”的要求(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放眼基层和生产一线,放眼条件艰苦、工作苦难、矛盾复杂的地方,放眼关键岗位、重要岗位、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积极推进干部资源的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置,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的力度,形成从基层和一线遴选干部的制度,为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支持。三是要处理好改善结构与调动干部积极性的关系。在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等结构性干部的选配上,同样要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统筹考虑改善结构与增强整体功能的关系,防止降格以求,同时兼顾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注意调动积极性,使各个方面的干部都能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二、要靠科学规范的选任机制来保障。自2002年《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在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和机制相对比较完善。从**市的情况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重点抓了两头:一是坚持扩大初始提名环节的民主,实行市委全委扩大会民主提名市直综合部门正职干部。二是实行了市、县常委会干部票决制度,所有拟任人选和拟推荐人选,全部运用无记名票决的办法确定人选,扩大了讨论决定环节的民主。此外,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感到,要把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作为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的根本措施,在正确把握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应把握几条:一是抓好已有措施的落实。规范完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主推荐、个别谈话制度,综合运用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手段,全面考察了解干部。二是要严格按条例办事。牢固树立程序就是“法”、就是铁的纪律的观念,从提出考察任务到组织推荐考察、确定考察对象、酝酿使用人选、研究任用意见、任免、依法推荐提名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保证选人用人质量。三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适应干部工作的新情况和群众对选人用人的新期待,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向,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机制创新。要注意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对干部政策和选任原则、条件、程序,让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注意扩大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发挥好民意调查的作用,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对干部使用有发言权,提高任前考察的规范性和真实性。搞好干部任前考察和经常性考核的衔接,为干部使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避免单纯以民主推荐得票情况决定干部任用,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要积极探索完善干部初始提名的有效办法,下步重点落实好省委组织部即将下发的《关于采取“两公开四差额”选拔任用县乡党政正职的试行办法》,选好正职干部。同时我们感到相对于正职干部,副职干部数量多、覆盖面、影响面更广,在副职干部的初始提名,我们将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使干部的选拔任用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群众公认的基础上。四是要注意发挥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正面效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实际和工作需要,着眼于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和改进公开选拔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三、注意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对领导干部来说,职、权、责是统一的,有权必有责。通过严格管理,促进和监督干部正确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形成一个职权责相一致,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的局面。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从严教育、从严考核、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重点在严格考核上做了一些文章,不断强化考核的激励引导和教育监督功能。在考核的方法上,坚持“下评上”和“上评下”相结合,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绩分析、民意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充分尊重民意。强化了考核结果的刚性运用,对考核结果实行向全委会通报制度和逐级反馈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一般和较差的进行诫勉谈话,促其整改提高。同时坚持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贯穿于干部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工作中我们感到,群众对选人用人是否满意,不仅是看我们选了什么样的人、用了什么样的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怎样对待不胜任、不称职干部,是不是真正凭实绩、凭德才、凭群众公认来用干部。我们根据平时了解、群众反映和经常性考核中掌握的情况,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防患于未然。对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群众认可程度不高的,坚决调整,对以权谋私的干部及时查处,对不负责任的干部及时追究。这样就形成一种导向,就是提拔重用那些敢于负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负责任、不干实事、不能成事的干部,有效地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
四、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选人用人的风气对于群众的满意度起着决定作用。风气正,群众的满意度就高。个人感到,需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保证各项选人用人制度落实到位。坚持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推行全程记实制度,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执行条例情况和对新提拔干部的认可度情况的评议制度,引导和督促各级不折不扣地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我们这几年一直坚持了科级干部调整备案制度,组织人事部门严把职数关、资格条件关、任职回避关和程序关,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审批、不备案,加强了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事前监督,有效预防了违规用人行为。二是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严肃查处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我们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实行立项督查制度,加大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查核力度。充分利用“12380”举报电话平台,及时受理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对选人用人方面的举报,坚持应查必查、查必深入、查必有果,一件也不放过。对违规用人问题实行立项督查制度,经查反映问题属实或部分属实的,及时作出严肃处理。去年以来,我们线索比较清楚的举报进行立项督查,暂缓了3名干部的研究任用。三是始终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从市这个层面来讲,市委组织部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方面对县区和市直部门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对全市好的选人用人风气的形成作用十分关键。这些年,我们自身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在考察组人员的选配上,注意选熟悉条例、执行条例严格、作风优良的干部参与考察。同时,在历次考察中,我们都集中培训,反复强调,反复提醒,要求考察组走到哪里,就要把好的作风带到哪里,严谨细致、规范有序地履行程序,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干部,严守工作纪律。在这个方面,群众反映比较好。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党委书记十分关键。我们下步计划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规范市、县区委书记的用人行为为重点,研究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性意见,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动议、提名、推荐、考察到酝酿、讨论决定,明确具体的责任和操作办法,形成比较系统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较为科学的操作程序以及比较有效的监督体系,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制度遵循。
2009年7月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的加快,注重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试验任务人才资源的整合协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实现人才合理配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认清重要价值和现实效用,激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进靶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性
(一)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是圆满完成科研试验任务的有力支撑
科研试验部队的价值在于完成科研试验任务,为武器装备建设作出应有贡献。针对科研试验任务知识密集、科技密集、智力密集的特点,必须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要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的思想观念,以超常举措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夯实履行职能使命的智力支持和组织基础。
(二)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是破解靶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践中,靶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干部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注重团体需要的满足性和激励措施的整体性,忽视个体需求的层次性、差异性、变化性;重视高学历、忽视低学历,造成人才配置失衡,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等。必须更新观念,调整视角,吸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搞好科技人才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努力解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三)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靶场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
当前,科技队伍中多数人渴望成才与少数人不思进取并存,勤奋刻苦钻研与不学不练业务并存,兢兢业业履职与不安心本职工作并存的现象比较突出,必须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有优势,综合使用绩效评估、奖惩激励、制度规范、机制推动等手段,形成尊重爱护人才、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把握军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增强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进靶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
军队人力资源管理是新军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各军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富含现代管理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和日本。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个人竞争,强调个人能力为中心,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严格管理的模式。其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得益于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引进。日本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是激励,善于使一般员工人才化、团体化,结合儒家思想,运用软性管理,采用终身雇佣制,形成高度的劳动热情、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发挥人力资源整体优势。
(二)美军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美军2006年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重点关注发展中的“总体部队人员”和技术的正确融合,并提出要“专注于能力”和“基于工作表现”,人员的晋升、报酬和补偿都要与个人表现相联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军事技能的重新配置,即现役部队和后备役部队之间及其内部的军事技能存在一个重新配置、实现均衡的问题。
二是成立专门的行政项目管理机构,即国防部“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将人事报告、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统一起来,人力资源战略被整合到统一的人员跟踪和管理系统中,确保用合适的晋升
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保留最优秀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三是制定多项具体实施计划,重点强调了“服役连续性”计划、“联合训练”计划及“语言文化技能”计划。
(三)我军实验靶场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军在探讨“国防人力资本”、“军事人力资本”、“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等概念、范畴和理念,引入军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军队人力资源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试验靶场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落后于部队其它领域,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任务需要。
网状化靶场实际赋予了科研试验任务一种新的人力资源运用方式,上至总部指挥中心,下至各测量设备,在目标获取、信息处理能力、影像获取、组织指挥方式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变化,进而带来人力需求程度方面的显著差异。
试验任务人力资源的结构配置将从注重粗放式需求到注重集约式需求,自动化程度提高将促使对岗位需求进行再分析再整合,催生出满足参试任务条件下的最佳网络运行配置和官兵组织结构模式的出现。
坚持信息化、网状化靶场的建设,非但要寻求高素质的人员,还需重新评估一些技术性和任务性职位的需求条件,所需专长必须接受其他专业领域的训练与挑战。
三、完善科学配套的措施机制,提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进靶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效性
(一)解放思想转观念,让人才优先发展,进行个性化培养
强化超前培养观念,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超前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科技人才,做到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才。强化复合培养观念,打破科技人才自我循环发展的状况,走出一条素质综合、能力复合的培养路子,把岗位互换、交叉任职作为重要培养方式。强化精细培养观念,根据科技人才个性特点和专业技术岗位要求,制定成长路线图,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密切跟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聚焦质量搭平台,打造新型高端人才
坚持以军事训练为抓手,依据纲要全面训,紧贴实战从严训,科技推动高效训,整体联动一体训,提高科技人才训练质量。利用执行试验任务、科研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时机把年轻干部推到一线,通过任务砺练,培养他们的决策、咨询和攻关能力。注重为科技干部量身打造攻关课题,组建新老搭配、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开展集智攻坚。加强与军地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集团、武器装备研制单位的合作,有计划地为科技人才举办系列高级研修班,聘请名师结对带教,进行学术考察交流,提高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着眼发展建机制,全方位盘活人力资源,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机制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远性。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握科技干部队伍的特点规律,建立起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德才表现和真实业绩的量化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素质能力测评标准,使科技干部考核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此作为培养、选拔和使用科技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按照能级匹配原理,使科技干部的德才素质与职务职位相称,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坚持用荣誉和关心来激励科技干部,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干部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受到官兵的尊重,受到领导的重视。用物质和优待激励科技干部,在加大精神奖励的同时,提高物质奖励的内容和额度,把收入、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作为奖励内容,调动科技干部的积极性。用事业和成就来激励科技干部,给科技干部以自身价值的实现、科研的氛围和后续教育的机会。要建立调配控制机制。打破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障碍壁垒,从促进人才队伍新老更替、推陈出新、结构优化的角度,统筹使用各年龄、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干部,合理分配岗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达到盘活人力资源、激发创新潜能的目的,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鸣芬.绩效管理在军队人力资源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2]沈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3]赵静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4]边树鹏.军队人事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安.军队管理规律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
[6]王兵.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D].天津大学,2007.[7]况守忠,周毅.从四年防务审查报告看美军人力资源战略[J].外国军事学术,2006,(3).
2015年6月,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省上下是莫大的鼓舞、巨大的动力和重大的机遇。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贵州当前和“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的总纲,更是总书对贵州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组织部门,要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也要始终坚持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主线,在瓮安县“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争当推动先锋。
把握两个关键选拔“好干部”
干部是推进党的事业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好干部队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民主和程序是做好工作的两个关键,瓮安县把民主和程序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着力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扩大初始提名。对乡镇党政正职、综合经济部门正职等重要岗位的提名人选,通过组织召开全委会或全委扩大会,由四家班子和其他县级领导、县委委员进行推荐。乡镇和部门其他副科级干部原则上均由乡镇党委和部门党组提名。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瓮安县将综合考察的16个县直部门正职人选、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正职人选在县委全委会议上进行推荐,按1:3的比例确定差额推荐人选。
充分发扬民主。推荐前,坚持认真制定推荐方案,明确推荐范围、职位要求等事项;推荐中,坚持考察预告,采取书面推荐与谈话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书面推荐和谈话推荐范围扩大到全体干部、离退休干部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后,坚持集体讨论确定重点考察对象;确定重点考察对象时,坚持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不研究,不是多数人赞成的、群众普遍反映不好的不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严格推荐考察。按照“谁考察,谁负责”的原则,出台《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实行终身责任制,强化责任落实。认真开展乡镇领导干部跟踪问效,发放《干部履职意向调查表》,及时掌握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思想动态。将干部考察延伸到社区、邻里、党支部和服务对象,突出对干部“德”的考核,考评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出台《瓮安县乡(科)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考察办法(试行)》,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纳入干部提拔、交流、调整考察范畴,对科级干部拟提拔对象实行财产和任前“双公示”。严格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档案查阅、考察结果会审工作程序,充分征求县纪检监察、政法、审计、计生和法制等部门意见,深入了解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确保考察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坚持两个重点管理“好队伍”
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大事。只有不断加强和优化干部教育培养、监督好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我们党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焕发勃勃生机。瓮安县在干部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中,注重从源头抓起,从制度入手。
抓思想政治教育补“钙”。始终把学习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逐步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引领学”、交流讨论“互动学”、实地教育“体验学”、舆论导向“引导学”、丰富载体“形象学”、强化督查“推进学” 的“六学”模式。
抓日常监管提“神”。相继研究出台《科级及以下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实施办法》《国家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影响机关工作作风和效能行为问责办法(试行)》《关于一般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着力扎牢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笼子,正风肃纪,树立好公仆形象。
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一报告两评议”、约谈、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和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离任、任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突出对“人、财、物”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
抓教育培养“蹲苗”。拉手“结对子”,对新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或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专人联系帮带;培训“常充电”,结合中心任务,对乡科级干部主要采取“走出去”的“菜单式”和“请进来”的“订单式”培训,要求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任务、带着工作参加培训,培训后要求有心得体会、有调研报告、有工作举措;双向“挂职学”,积极争取省、州部门和对口帮扶地区的支持,精选优秀干部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守住两条主线建设“好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08年“6・28”事件发生后,瓮安县痛定思痛、浴火重生,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强基固本,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服务功能建设和发展功能建设,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实现民族团结、共生共荣、和谐稳定。
强基础重保障,发挥好政治功能。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确保在政治上不迷失方向。严肃政治生活,严格“”制度,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议事。
聚民心增活力,发挥好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困难户”制度,形成服务合力做好群众工作。利用县、乡(镇)、村群众工作中心、站、点三级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一站式接待处理、一条龙集中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使群众工作网络真正成为“群众之家”;实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1+3”服务模式,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与1户留守儿童、1户困难群众、1户致富能手进行“结亲”帮扶,让各级党员干部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了解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提供“心贴心”服务;深入开展“三亮一创”活动,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党员承诺,亮出党员行动,创建争优目标,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经过几代内审人员的共同努力,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得到了总行及各分支机构相关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基层央行审计质量离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发达国家的审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内审人员结构老化,缺乏合理性
近年来,基层内审队伍陆续充实了一些年轻干部,内审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内审干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技能老化等现象在基层央行还比较普遍,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满足现状,审计风险意识淡薄,专业性、技术性不强使其很难适应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审计技术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迅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处理和日常管理中,但内审工作的信息化却远远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大多业务系统未开发审计子系统或预留审计接口,为审计的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基层行内审队伍中科技人才仍比较缺乏,很多情况下仍以现场手工审计方式为主,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的利用还不够广泛,不能适应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
(三)人员思想意识淡漠,缺乏主动性
目前,基层央行内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审计实施、轻审前调查”和“重审计报告、轻落实整改”的观念,制约着审计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目前大部分审计项目的方案都由总、分行统一制定下发,大多基层行审计人员都存在着完成审计项目只需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现场审计即可的心理,对审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下发审前调查表当成一个程序加以应付,流于形式,造成审前调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无法达到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二是基层行内审部门大都以完成审计报告为项目的结止点,对落实整改情况关注不够,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不高。近年来,一些行在促进内部审计整改方面,将问题责任逐一落实到人,使整改效果有所提高。但是,有些问题仍屡查屡犯,说明了我们的审计尚缺乏警示性和触动性,大部分审计只是把审计报告报送给行领导和上级部门,走走领导签批程序,无论整改得怎样,均封存案卷,最后束之高阁,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使审计建设性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四)审计质量评估缺失,缺乏制约性
2012年3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下称《评估办法》和《评估手册》)。《评估办法》将内审质量评估定义为:由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审准则、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被评估对象的内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内审质量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内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截止到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尚未建立审计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无法系统地、有效地评估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导致缺乏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审计质量和效率缺乏保证。
(五)县支行内审岗缺失,缺乏全面性
2009年人民银行职能整合后,县(市)支行内设机构、职位和人员配置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一室两部”工作体制,取消了专职内审员岗位。对本行管理的审计监督职责只能由上级行内审部门承担,但上级行内审部门只能按照3-4年一个周期进行全面审计或按照工作要点安排对部分业务进行专项审计,未能及时发现各项业务中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导致县(市)支行管理出现监控盲点。
二、提升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审计质量评估体系,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为充分发挥内审服务央行治理、实现组织增值、促进科学履职的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开展内审质量评估意义重大。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可以促进央行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建议总行及相关部门通过研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围绕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最新颁布实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结合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内审质量控制机制和评估体系,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建立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素质
将审计质量作为内审人员年度绩效评价和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审计工作表现突出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奖励,并将考评结果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晋级升职挂钩,充分调动内审人员学习新业务、新技能的积极性,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审计价值的增值
一是加强审计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从管理和效益角度以及风险控制角度提出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二是持续关注被审计部门对审计中指出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及时跟踪问题的整改情况,杜绝审计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确保内审工作的严肃性和建设性,使审计成果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审计价值增值。
(四)实施全过程的审计质量管理,将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中
在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强化审计目标和质量要求,将质量标准分解到审计计划、组织、实施、报告等各环节。在全过程中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进行自我控制,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全程监督。强调通过保证审计过程的高水平保证审计结果的高质量。
(五)转变审计理念,探索创新审计内容与方法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克服查错纠弊的传统观念和定位,树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不断转变审计思路,结合各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者和业务部门的需求丰富和拓展审计内容,应用先进的审计技术,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新方式、新思路,拓展人民银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应有范围,编写固化并推广使用成熟审计模型,灵活应有各种单机版辅助审计软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研究,开发适合特定环境,特定审计范围的工具盒软件,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在县(市)支行设置内审专职机构人员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质量 建议和意见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情况更趋复杂化、师资力量更趋年轻化、育人手段更多样化、设施设备逐步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深度、广度、难度日益增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不仅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而且间接影响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规律,建设一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构成及职责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层管理者,包括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第二级是中层管理者,包括教务处正副处长,各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是学校、本领域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者和校领导决策的执行者。第三级是基层管理者,包括教务处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各系教学秘书等,是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
二、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主要作用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地位重要,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对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活动的“监察员”。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的“监察员”作用,主要负责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过程管理、学籍与考试管理、实习(实践)环节管理、教材管理等。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均由教务处牵头,教务处分管科室组织,各科室分管该项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并在系级教学管理人员配合下组织实施,从而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教学工作的“中继站”。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上传下达、上请下报的“中继站”作用,主要负责将学校和教务处的有关要求传达给系主管领导,再将系领导的决定传达到教师或学生;同时将教师、学生或系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系领导或校教务处分管科室,并通过教务处处长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及校领导等,从而保证上与下、教与学等各个层面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教学质量的“倍增器”。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质量中起着规范运行、促进提高的“倍增器”作用。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到组织实施教学到考核教学效果,每个环节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每个环节又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把握。通过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的履职尽责,加速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
1.个体素质不全面。总体上看,教学管理人员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整体较弱。教学管理队伍中,既有从事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老教学管理人员,也有来自辅导员、教学等其他岗位转岗的人员,还有行政兼教学的“双肩挑”干部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部分实践经验丰富,但缺少教育管理等系统理论知识,思想理念往往跟不上现代管理的需要;一部分是从非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既缺乏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素养,又缺乏实践管理经验,程度不同地制约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教学管理队伍不论是年龄,还是职称、职务、学历等都存在不合理现象。从年龄结构看,年轻干部占较大比重;从职称结构看,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较少,多数为讲师、助教;从职务结构看,科级以上干部所占比例较小;从学历结构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不多。这种结构上的不合理,既不利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建设,又不利于长远发展。
3.人员思想不稳定。一方面,个人发展上的不平衡性。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高中层管理者,或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或具有副处及其以上职务,大多为“双肩挑”人员,工资待遇、职务晋升有保障。而在教学管理队伍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基层管理人员,待遇与同等条件下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相比差距悬殊,且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没有优势。另一方面,承受繁重的工作任务。教学管理工作多数为事务性工作,涉及全院的师生,工作任务多,持续时间长,投入精力大,相对艰辛而苦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使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很不稳定,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便“跳槽”到教学、科研或其他行政管理岗位。流动性强,给教学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衔接性造成了很大影响。
4.创新氛围不浓厚。首先,受高等教育管理知识储备影响,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理性思考能力较弱。其次,受教学管理繁重任务影响,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课程安排、学籍管理、成绩档案等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完成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评估检查等阶段性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很难有精力思考和研究教学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再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待遇低、地位不高、激励措施少,使他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产生原因。
1.思想不够重视。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教学管理”的现象,教学管理人员促进学校长远发展、增强办学效益、提高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被轻视;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选拔、培养等基础性工作被忽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待遇、职称等关系个人利益的问题被小视。由于重视不够,制约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训用不够一致。大部分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都存在着“重用轻训”的问题,无论是资深的、兼任的,还是转岗的、留校的,基本是进来就使用或只使用不培养,大部分是现学现用或凭经验抓管理,既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缺少创新的管理理念,难以有效把握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特点规律,既影响能力升级,又不利于管理增效。
3.机制不够健全。不少高校对教学秘书有相应的政策,每年度进行考核评优,既可以评职称,又可以晋升职务,但对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在职称晋升、职务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机制支撑,既不利于稳定其思想,在职业规划、生涯规划等方面难有长远目标,又使他们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心,难以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地位作用。
思想重视是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前提。一是提高认识。领导要率先转变观念,师生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认清教学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用,真正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到与师资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二要客观分析。对现有教学管理队伍及整体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找准问题,析透原因,并预测今后教学管理要达到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三要强化领导。校领导、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系要共同研究,不仅要制定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近远期规划,还要出台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待遇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真正把教学管理队伍的作用地位突出出来。
(二)多法并举,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队伍能力素质。
提高素质是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关键。一要搞好传帮带。充分发挥“老带新”和“老带青”的传帮带作用,让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领新进人员、年青同志,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技能,进入情况,胜任本职。二要抓好培训再教育。科学制定教学管理队伍培训计划,通过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或权威机构主办的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计划选送有潜力、有潜质、有潜能的管理干部攻读学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改善学历结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教学管理专家做现场辅导报告或适时组织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实地考察,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提高。三要把好人才引进关。要结合单位实际,引进管理专业毕业的管理型人才,选配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有魄力有作为有经验的人员,鼓励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加入教学管理行列,切实把德才兼备,特别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充实进来,为教学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动力,不断改善现有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四是做好岗位轮换。要在教学管理部门内部有效运用岗位轮换机制,一方面,可以消除由于长期固定岗位产生的职业倦怠感,激发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和全面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学管理人员发挥各自特长,做到人尽其才。
(三)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机制。
健全机制是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根本。一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采取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的方式,结合工作完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工作效率和创新性等情况,科学考评管理业绩。同时,对考核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采取高职低聘、扣除津贴等惩戒措施。另一方面要设立教学管理工作优秀奖。对年度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学管理人员在表彰优秀教师的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并在职称评定中记入相应分值,在职务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二是建立健全职称制度。一个不从事教学、不参与教学研究,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很难出色完成教学管理任务。要在不影响管理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允许他们参与教师系列或研究系列的职称评定,并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其教学素养增强其管理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职务制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内部可根据现有的岗位数、管理人员数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增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增加相应的管理岗位,既有利于细化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又有助于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务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设立教学管理人员职务等级系列,既能使具有资格或条件的人员沿着科级、处级等领导职务系列晋升,也能使因职务、年龄等因素限制的人员可以沿着主任科员、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系列晋升,确保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务晋升面前具有同等机会。
(四)主动作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队伍保障条件。
保障有力是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一是适当设立专项津贴。根据教学管理岗位特点设立专项津贴,该津贴额度应高于其他管理岗位而低于教学科研岗位津贴,并与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时间、承担的工作任务挂钩,进而缩小教学管理人员与同龄教师及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通过平衡调控,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二是足量提供研究和培训经费。不仅要设立专项的研究经费,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改革与研究,探索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还要提供足量的培训经费,确保外出培训、进修及继续教育等能够有效开展。三是积极改善办公环境。随着国际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管理和日常办公的基本平台,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及时更新管理软件、网络设施和办公设备,全面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冯方盛,刘吟.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9-61.
[2]陈耀辉,游金辉.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52-54.
[3]王莉.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76-77.
Abstract: For the natural ga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enterprises, the young tal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key areas for the enterprises.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young talent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that in the natural ga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ining mode of "platform + individualit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青年员工;人才培养
Key words: natural gas;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young employees;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11-02
0 引言
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了人才,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年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他们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力军。随着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对青年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充分挖掘和释放青年人才最大潜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间的互利共赢成为越来越多的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正在面临的一大课题。
1 当前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青年人才特点
1.1 注重自我综合素质提升
近年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相对于其他行业表现出较大的竞争优势。随着天然气企业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青年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迫切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自身适应多业务工作的节奏和胜任岗位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回报
据《“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人民网2013年调查专栏)显示,当代青年在职业观方面,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和薪酬福利(60.0%)。如图1所示。
青年人才更加注重在本职岗位和专业领域拓展技能、取得进步,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肯定和尊重,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信和满足感;更加关心自身收入增长、福利待遇和受重视的程度,希望企业给与他们与努力和进步程度相当的价值回报,如荣誉、职称晋升等;更加期望通过岗位竞聘等企业内部竞争等方式脱颖而出,使自己尽快成长,从而提高待遇水平。
1.3 期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调查显示,青年人才往往求知欲望强烈,希望通过自学考试、职业资格考核、继续学习深造、外部培训等机遇,增强竞争力;普遍追求自由、充满活力,渴望丰富多彩的业务文化生活,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的同时,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更加关注心理需要,期望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烦恼、压力和困惑时得到倾诉和指导。
2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当前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青年人才的特点,探索打造“平台+个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青年人才发挥自身潜力,服务公司发展,促进青年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
2.1 企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2.1.1 搭建素质提升平台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外部厂家调试、兄弟单位交流等资源,加大文化知识培训力度,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培训、岗位练兵、师带徒,切实帮助青年人才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采取一些青年员工感兴趣、乐接受的方式。比如,组织“人人上讲台当老师”,实现“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鼓励青年人才自己动手制作3D培训课件,开展网络在线交流培训,将“时代元素”融入员工培训。开展“创纪录”活动,设计“压缩机运行工况最优、设备检维修最快、车辆油耗最低”等创纪录项目,设置“创纪录”评比台,每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引导青年人才不断自我超越,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这方面,华北油田的做法比较成熟。据有关资料介绍,华北油田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青年成才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先后有1人获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32人被评为华北油田十大杰出青年、6人被评为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79人被评为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4名青年技术工人在集团公司的技术大赛上摘金夺银,涌现出了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王振海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级青年技能和技术人才。
2.1.2 搭建培养选拔平台
天然气管道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可以探索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每位员工的技术专业、兴趣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系统学习、岗位锻炼、技术指导,积极创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环境。开展科级管理岗位竞聘,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抽调基层一线干部到机关岗位锻炼,实行青年人才机关与基层单位“双交流”。开展站队长竞聘选拔,推行“人人都是站(队)长”的轮班管理方式,让更多地青年人才参与站(队)管理进行岗位锻炼,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上进心和综合管理能力。
2.1.3 搭建幸福成长平台
如今青年人才不一定冲着高薪、“铁饭碗”就愿意留下来工作,而是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尊重、收获快乐。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1-5000元范围内,人数为6972人(44.3%)。如图2所示。
资料显示,比起薪酬,当代青年更加向往自由与激情,不喜欢墨守成规。这些跟企业管理制度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企业需要创新,员工期待成长,关键在于引导。需要发挥文化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为青年人才提供全面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员工思想动态调研,与员工面对面座谈交流,创建官方微信、内部刊物、门户网站,搭建宣传和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书画摄影、球类、棋类等兴趣活动,展示员工风采,探索员工帮助计划(EAP)应用等,让青年人才真正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全面成长。
2.2 注重引导员工,挖掘释放自身潜力
有了好的“平台”关键就看青年“个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才,青春激昂富有活力,但缺一点担当、耐心和奉献。新常态下,青年人肩负着天然气行业大发展的重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止步不前,注重因势利导,引导青年人才勇于担责,争做创纪录、提质增效的岗位先锋。
2.2.1 强化形势任务教育
除了组织集中宣讲、个人自学,还应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紧扣关注点,突出公司发展与个人自身发展息息相关。以场站(巡线队)为单位,组织开展大讨论“面对新形势我该怎么做”,引发青年人的关注和自我思考,以思想推进行动。通过开展“岗位责任强化年”等“主题年”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比责任、比作风、比业绩”主题教育和“四德”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
2.2.2 引导青年人才自我加压
随着天然气管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青年人才也成长很快,毕业3、4年就可能成长为基层站队长、科级干部,可以说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青年人才需要机遇更需要不断奋斗。石化天然气行业内有很多优秀青年代表都是经过不断努力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有对比就有竞争,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结合技能鉴定,引导青年人才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QC创新创效、创纪录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不断的锻炼、磨砺、交流中快速成长。
2.2.3 融入载体助推青年人才做贡献
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青”字号活动,“提升‘三基’,强化服务,提质增效”主题实践活动、党员青年服务队、基层班组建设等,切实把企业“三基”建设、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管道保护、经营管理纳入到活动中来,实行定期考核、年终评优,使青年人才真正地融入到生产经营、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贡献。要善于挖掘、积极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宣传先进事迹、组织现场交流,用身边的正能量激励青年人才不断奋进,在天然气行业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
总之,青年人才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能有效地引导青年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必将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极大的推进动力。因此,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要牢固树立“赢得青年便是赢得发展”的人才理念,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培养工作,引导和组织青年人才继承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在科研攻关、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凝聚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青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戴博维.国有企业青年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2014(11).
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有关下基层搞好基层团建的精神,受团市委下基层驻点工作的指派,本人于2009年3月9日至8月30日驻点周至县团委工作,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的负责任的投入到驻点单位工作中去,能自觉的下基层调研乡镇一级的团建情况,认真分析目前乡镇一级团建最大的困难是:团干部的岗位和待遇得不到相应的解决,最严惩的情况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年青人)没有了,在这方面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我已写成三仟多字的调研报告。
驻点以来,我和县团委书记苏护强同志通过下基层调研,开会座谈等方式对目前周至县乡镇村一级基层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调研,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职团干部,都是兼职,比如为绕村团干就是村委会付主任兼职,基本上团口就只有一个光杆司令。
二、乡、镇、村领导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团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工作场所和集中开会的地方,原因是没有活动经费,县上也没有专款拨给基层团建经费,县团委一年的活动经费也就5000元,这点钱县团委自己搞活动都不够,就更谈不上拨给基层搞团建了。另一方面兼职的团干部根本没任何经济和政治待遇,所以干劲难以鼓舞。
三、乡、镇、村基层单位现在基本上都是386199部队;38是妇女,61是獐儿童,99就是过重阳节的老人,绝大多数的壮年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就只能是386199部队了,这里虽然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团工作资源相当有限,调研的结果就是乡、镇、村一级团的工作状况基本上是处于瘫痪,这也是向我们提出今后如何搞好乡、镇、村最基层团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驻点期间,根据团县委两位正、负书记在团的岗位已干多年,由于多年转岗困难现已年龄偏大存在想走走不了,转岗非常困难的实际问题,我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多次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找主管领导李娴部长多次交流、沟通他们转岗情况,这也是关系到团建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向领导耐心的说服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上半年得到了回报,两位正、负书记已顺利转岗,王瑞付书记已到**市城建局工作,苏护强书记到周至县广济镇当镇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我驻点工作一个重大突破。现在就剩两名借调人员,在县委宣传部李娴部长的主管下继续工作。尽管目前县团委的工作员短缺,但团县委的工作还是丰富多彩的,驻点以来我能够积极投入到县团委的工作中去,先后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各界青年纪念“五四”青年节大型座谈会,我们邀请了基层最艰苦地方的团干部,看来基层团干还相当重视这次暨会,也是对全县团干队伍的次大检阅。在“六一”前后,三次关爱少年儿童送爱心活动,特别是5.27日赴**村**小学,看望了在那里的留守儿童,同时给他们送书、文具、福娃、粽子等节日礼物,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也很有新闻性,多家媒体也进行多方位的相关报道。6月的红歌会也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我和团县委的同志在组织、维持会场秩序方面也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驻点期间,本人先后找主管领导李娴7次,主要是交流党建代团建和怎样把基层团建工作搞好的想法和思路,从此得到李部长的支持和帮助,从团县委正、付书记的成功转岗来看李部长对团县委工作还是相当支持的。目前驻点工作已屋尾期,后期的工作仍然是2009---201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用人单位的接收和生活方面的安排,这些工作复杂、量大,我能积极的踊跃参加,并出色完成各方面的具体工作,我决心只要在一天就要大力配合和支持周至团委的一切工作。
周至县驻点干部:阎明旭
2009年8月13日
我是下派,一晃在基层锻炼已有四个来月了,这四个月的农村基层生活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感触是复杂和深刻的,现在我就这段时间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队友们做一简要个人工作总结交流汇报。
一、 主要工作
1、 开展广泛调查走访,熟悉工作环境。我个人的经历虽然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农民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情,但因缺少农村生活的切身体验,农村、农民对我来说依然是空白和陌生的。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如何迅速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呢?我想,只有开展广泛的农村基层调查,了解村情村况,了解村俗民情,广泛接触不同层面的农民群众,与他们交心谈心,知他们之所想,知他们之所思,才能使自己准确掌握农村基本状况,真实了解农民生活状况,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底数清,思路明,工作方法得当可行。因此,我把开展调查走访做为基层工作的首要任务来做。
一是与村干部座谈,请他们介绍村里的人员状况、计划生育情况、村经济财务状况、村集体耕地情况、农作物种植收成情况等等方方面面的讯息,使自己尽可能多、详尽、快速直接的了解村基本情况;二是主动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中,与农民攀谈闲聊,询问他们家庭收支、儿女工作、婚丧嫁取等生产、生活情况,看似这些问题无关紧要,却在闲谈细节中了解到了农村真实情况,了解到了农民真实生活状况,了解到了农民思想动态;三是以“住”的形式,走近农民,深入农村,感同身受,同时住在农村也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能听到他们更多更亲近的话语;四是学会对村各种报表数据的解读,以数据看情况,以数字看事实。
2、 参与基层具体事务,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增长才干。说过,读书是一种学习,使用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可见实践的重要性。作为下派干部,只有参与到基层具体事务中,通过每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参与、完成,才能真正熟悉农村环境,学会农村工作方法,获取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增长工作才干。进入基层后,我牢记市委张书记对下派干部提出的“住下来,静下来,动起来”的要求,对基层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怕多做事,不怕辛苦劳累,都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一是积极配合做好村计划生育工作,当好“计划生育战斗员”。进入基层,我主动与计生专干沟通,了解计划生育情况,几次随同村干部一起到计划生育对象家中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法规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细致思想工作,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季计划行动,结扎3例,上环9人。**镇党委、政府对我们下派干部十分关心,专门请来市计生专家为我们培训授课,随后,还专门组织计生四术检查、暗访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后,使我们更多掌握了计生政策,更准确的把握政策法规,增长了实际工作经验。
二是结合当前“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市委对“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统一步署,镇党委于5.29日如开了全镇范围内的动员大会,明确下派干部是主要责任人,6.19日再次召开大会,进行了再动员,再布署,我们**村还被列入首批5个试点村之一。我们认真对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一行一行的检查落实,制度、设施缺少的马上进行添置购建,不完整的马上进行补充完善。特别是各级发文、会议记录、账表账册、合同等等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是农村基层普遍的一个薄弱环节,于是我们就将近年来的所有资料找出、理齐,然后分门别类,重新整理、建档、规范。规范后的档案资料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使村里的一些事项、数据能够以文字记载方式保留记载,并相互联结,且用时查找方便。7月7日市委织织部对我村“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不巧的是时逢村书记母亲过世,我主动挑起工作责任,带领村其他干部一道,对各项工作进行再次检查完善,对村办公场所进行清洁打扫,将各项规章制度布局上墙。连续几日的劳累没有白费,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检查组和市委组织部杨部长的充分肯定。
三是积极参与全市“两实一覆盖”工作。“两实一覆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对表格数据填列要求高。相对农村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等特点,我主动配合,同村组干部一道走村串户,采取数据,填制表格。在与村组干部一起工作中,既共同完成了工作任务,又融洽了彼此感情,增进了**。
3、 积极投入防汛抗洪,以实际行动赢得大家赞同。7月以来,我市普降大雨,再加上长江中下游多数河流水位猛涨,我市进入了防汛艰巨期。而就全市防汛情况分析,**境内内湖众多,水量大,又位处低势,其它乡镇洪水大都经过我镇最后流入**湖和长江,因此**防汛任务异常艰巨。汛情就是命令,镇防汛会议结束后,我和镇其他下派干部一样,不怕高温日晒,不怕蚊虫叮咬,不怕条件艰苦,日夜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同村干部一道同吃同住。7.16日,我村十八户堤坝段出现坝体渗水,我们紧急采取措施,对河床面铺设彩条布减少河水对坝体直接冲洗,河床背面打桩用沙包打衬。顶着烈日,我同村干部一道取土、摆运沙袋,汗水浸透了衣服,泥水沾满了全身。处理完险情后,村书记看着我疲惫的样子,关心地问我累不累?累,真累,累得我躺下都不想站起来了。问我苦不苦?不苦,不但不苦心里还很甜,因为在劳动中我体会出了付出的快乐。7.21日,**湖朱桦段出现两处水洗崩堤,在镇干部带领下,我们石佛队22名下派干部一个不少的来到堤坝上抢险,大家都是比着干,抢着干。当防汛间隙,我从村里回到**,碰到熟人时,大家异口同声的第一句话都是:“你黑了,晒黑了”。我听到这句话,认为是对我的最高奖赏,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在防汛的十来个日夜里,农村基层干部吃苦耐劳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的不怕艰苦,不甘落后的精神也让基层干部对我刮目相看,从他们言谈举止中我看到了对我由衷的尊重,他们说想不到城里下来的青年娃也能这么吃苦,基层工作的事也主动找我商量了。
4、 紧密与镇党委政府联系,活跃**工作队管理。全镇下派干部22名,来自市直部门20人,结合下派干部年轻、活跃、无农村工作经历等特点,我作为工作队长,主动与镇党委政府联系,希望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队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增**,提议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关心。我们队员间的联系形成了例会制度,每月一次交流会,每季一次工作小结会。会议镇领导都带头参加,会上,让每个下派干部谈工作中的困难,工作想法,好的建议等,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镇领导及时出面协调,做了周到安排,对工作建议、想法、经验,我们互相交流探讨,发扬出了集体的智慧和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下派干部饿不同爱好和特长,通过组建蓝球队、羽毛球队等文体团队,活跃气氛,激发激情,丰富业余生活。我们还在镇范围内,适时开展下派干部互访,在互访中比较工作差别,使工作暂时落后的同志有赶超目标,有学习榜样。
二、 工作体会
1、 思想认识得到提高。4个月来的基层生活,我已深深体会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省委要求,培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对我们青年干部成长的爱护和关心,也是我们青年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广阔的农村天地,最能锻炼人,广阔的基层,最能磨炼人,我们青年干部只有扎根基层,才能了解基层,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只有勤于实践,才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 学习自觉性得到提升。到农村基层工作,全新的环境,不同的职业,让我学会了转换角度,转换思维看问题,也让我发觉自身很多不足,也激起挑战自我的愿望。同时4个月的农村生活,也使我确实看到农民群众仆实背后的智慧和创造性,我既要向书本学习农村农业政策法规,也要向农民群众学习实践中的智慧和创造力,还要向基层干部实习他们宝贵工作经验,只有认真学习,虚心学习,才能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打开工作局面,才能让自己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才干,实现自我价值。
3、 对农村增进了感情。4个月来的农村生活,我接触了各种不同的农村人员,有很多人,很多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给我太多感动。就如这次防汛,很多村干部都是不顾自家损失维护集体利益,尽最大能力减少群众损失。在防汛换值时,村书记让我回家休息休息,好好睡一觉,我也客气对书记说,你也好好休息。来换班的其他村干部一句话,让我对基层干部肃然起敬,他说:村书记哪能休息,他还要抓紧时间抢做自家农活,让嫂子高兴高兴。象这样感人的事有着太多太多。我们下派干部在交流时都说,农村人真实在,农村人真醇朴,他们待人真诚,为人善良,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的太少了。我们深知市委和镇党委对下派干部工作生活关心和重视,深知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的强烈愿望。负重才知艰辛,艰辛催人成长。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在今后的阶段里,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真心实意为农村,为农民多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得实惠,让群众得方便。
总结4个月来的农村基层工作,主要还是自己个人受教育,思想受触动,与各级党委和领导殷切希望相比,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发展强烈愿望相比,自己工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工作能力还需在基层接受更多锻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方面要继续走近农民,深入群众,向他们学习,与他们结亲交友,在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真心实意为农村工作出智出力;另一方紧密镇领导和镇干部工作联系,虚心学习,诚心请教;同时还要和下派干部一同多交流,多沟通,多活动,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工作生活环境,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创先争优 提升工作能力
———工商联2010年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工商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工商联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按照市工商联创先争优活动工作部署,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参加对标定位,认真承诺,“三述两评一树”等活动,努力提升干部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自律力,围绕市工商联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争优秀,认真做好经联部各项工作,提高为民营企业服务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加强干部能力建设。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我们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需要。从4月份开始,按照市工商联的要求,积极参加市工商联“创先争优”活动。认真通过活动的各个阶段,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参加市工商联党组机关开展的以提升“五力”即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自律力为主要内容的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活动。根据经联部工作及个人工作情况,进行对标定位,认真公开承诺,为达到五个模范目标而努力。每周五参加市工商联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学习市创先争优活动文件和其它单位经验做法,总结本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对创先争优活动不松懈。
向领导学习,提升管理能力。在参与为会员服务工作中,积极向领导学习。围绕领导思路,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认真理解学习决策的原则、过程,事前主动思考、事中积极参谋、事后认真总结,政治水平和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经济方面知识,通过读报、浏览网页,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新闻观点,充实自己的知识,应对工作的需要。牢固树立“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在工作中,自己主动想办法、添措施,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全方位的实践锻炼,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二、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对标定位,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协助做好经济服务工作。引导民营企业自觉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转型升级,促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
1.协助组织开展“学新奥、比创新、促转型”活动。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部署要求,经市工商联研究,从我市民营企业中筛选出**辰翔集团、****和集团等5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企业,帮助其在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等环节查找差距,制定措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12月初,按照统战部部署,组织我市部分派、党外专家与5家企业进行结对指导,深入实际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大调研活动,提出一个企业转型建议,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活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创新一个产品品牌。
2.协助做好为银企对接工作。一方面积极向银行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倡导和督促民营企业主诚实守信,降低和规避金融风险,争取信贷支持。4月29日,组织部分民营企业与**民生银行在工商联大厦召开了银企对接洽谈会,引导银企对接。10月协助组织民生银行总行中小企业部、民生银行**省支行调研组到我市**县标准件协会进行调研。在**,调研组听取了协会负责同志对**标准件行业及市场、生产经营等情况介绍,并就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发展进行了探讨。
3.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5月20-26日,与市劳动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联合举办了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 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为主题的第六届“**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招聘对象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本次招聘会提供包括营销、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财务、建筑工程技术等岗位。此次招聘周共组织了170多家民营企业进场招聘,提供空岗信息5000个,进场求职人员1万多人次,接受政策咨询5000多人次,签定就业意向2460个。我部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迅速行动,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招聘,组织企业填写招聘信息表上报相关材料,保证会员企业顺利进场招聘。
4.推荐申报2010年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学技术奖。8月根据全国工商联和省工商联通知,经过领导认真研究筛选,推荐我市**鹏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该奖项,并将其纸质、电子报表上报省工商联。
二、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进行对外合作交流,围绕市工商联中心工作要求,积极协助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工作,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经贸和招商引资活动。
1.协助组织会员企业参加“2010**(**)国际采购经贸洽谈会暨名优产品博览会”。市工商联领导高度重视,我部门在会议前期就开始积极部署筹备,以此次展会为平台,推介我市会员企业名优产品。接到任务后,积极与市贸促会联系沟通,做好协调工作。指导参展企业对展位进行认真设计和布置,较好地展现会员企业形象,共组织了11家会员企业参展,包括10个标准展位和1个特装展位。
2.组织参加“**旅游招商合作洽谈会暨环旅联盟年会”。为加大我省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组织我市会员企业天慈峰林、**盛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了11月13日由省工商联、省旅游局主办的“**旅游招商合作洽谈会暨环旅联盟年会”活动,我市企业与参会的企业就旅游文化产业合作进行了洽谈交流。
3.协助组织参加11月的“全国知名企业**北部湾”活动。由市工商联副主席、**实业公司董事长李春生带队,**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彦飞等9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期间,我市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签约仪式,北部湾经济区投资项目推介会,参观考察了中石油**石化公司,**保税港区,**市**港工业区等10个大型已投产和在建项目,并听取了介绍。活动期间我市企业家还与部分参会企业就双方有关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
四、积极协助做好光彩事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1.积极协助开展“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为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根据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开展“千家民企进老区帮万户光彩示范行动”的意见》,按照市领导指示,经市工商联领导研究决定,与市委统战部、市光彩会、市老促会研究共同组织开展了“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
活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的意见》,强调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活动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6月29日,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共同举办了全市“百家民企进老区帮千户光彩示范行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北继成村与**市阳光集团,**县高南村与**宏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民营企业与老区帮扶村现场签订了帮扶协议。
目前,全市实现了100家民企与1000户进行对接帮扶,100家企业已与帮扶贫困户或村签订了帮扶协议,采取1企帮10户的方式,一帮三年,通过修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就业,帮扶教育等方式积极帮扶老区贫困群众。在启动仪式签约后,**县康达集团公司出资20万元,完成1500米路面硬化。涉县石岭工业有限公司,从1992年以来,就承担了道马沟村人畜饮水和用电费用,在活动中资助8万元帮扶**店镇石岗村等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协助动员会员企业参与**试验区建设。接到市委统战部通知后,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我市光彩事业及社会扶贫的总规划。下发了捐建**试验区的通知,各县(市、区)工商联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我市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试验区建设,据统计,共筹集到捐款9万元。
五、认真完成省联部署的工作任务,在有关资料统计、信息报送、简报内容等方面及时准确上报。
认真完成省联部署的各项统计工作,认真开展全国工商联2009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接省联通知,3月份对我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经过市联认真研究筛选,对我市8家会员企业进行了调研,并于4月中旬及时填写上报了调研表。积极做好2009年度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统计工作,完善信息数据库。3月份根据全联、省工商联通知要求,向全市下发了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对此项统计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并下发了报表和数据库课件,4月上旬收集整理统计报表,共组织填报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统计表》收集了108个会员企业信息,并及时上报了网上数据库文件。
六、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努力改进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1.对于工作任务,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比较被动。今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充实自己,认真研究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更好的服务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