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项目结题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 要:当前随着数字媒体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化,数字媒体理解面临着媒体对象复杂性、媒体数据规模化、应用需求多样化等挑战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媒体应用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媒体内容的有效表示、建立符合人类媒体认知的计算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并且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需要重点解决3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构建符合媒体理解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媒体对象固有的多义性、多态性,发展刻画媒体对象多义性和多态性的表示体系;针对媒体计算应有的协同性、高效性,突破制约媒体处理协同性和高效性的技术瓶颈。围绕这3个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该项目将研究内容分为科学问题解决、关键技术攻关、典型应用示范等3个层次,认知机理与计算模型、表示框架与特征描述、融合机制与学习算法、验证平台与应用示范等4个方面,设置了以下6个课题:(1)视觉认知的层次性与整体性机制;(2)媒体认知的层次化计算理论与模型;(3)面向多义性对象的学习理论和方法;(4)多模态高维异构数据的特征提取与描述方法;(5)跨媒体分析的理论和方法;(6)数字媒体理解验证平台与应用示范。
关键词:数字媒体理解 层次化计算模型 跨媒体分析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the media data complexity, large-scaled and application demands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problem which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ffectively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establishing the human cognitive media mode and the way to make full use of computer processing advantages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a better way,we need to focus on three key scientific issues: how to construct and recognize the hierarchical integrity frame for media technology;how to shape and develop the polysemy、polymorphism frame for media technology;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media processing restrictions efficiently and cooperatively.To solve these three key issues, the projec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which are: Scientific problem solving,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ypical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four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are: Knowing the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odel, Frame and feature description, Fusion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learning, Platform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We also set up the following six topics:(1)hierarchical and integrity of the visual cognition;(2)computation model and theory for the hierarchical media;(3)the method of multi-modal analysis;(4)description and extraction of the multi-modal high-dimensional data;(5),the method of multi-media analysis;(6)digital media platform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This six different topics help us built up the hierarchical model which reveals the hierarchical and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technology; also reveals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polysemy formation of the media technology; building up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modal mechanism for the heterogeneous data. Give a new idea of the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contextual feature fusion, multi-granularity mapping of the low-level features and high-level semantics, hierarchical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multi-media; also proposed a number of widely used, smart and high speed processing algorithms. Set up the global high standard media algorithm testing platform, demonstrate the secure and stable network 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interactive television application to benefit of the public.
Key Words:Digital Media Understanding;Hierarchicalmodel;Across-media Analysis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0961&flag=1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自主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3-0036-05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各省市相继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建设,江苏省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高地”,目前试点项目类型有“3+3”中职高职衔接、“3+4”中职本科衔接、“3+2”高职本科衔接、“4+0”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种类型。在2012-2015年,总计建设了1237个现代职教体系项目,其中“3+3”中高职衔接项目为586个,占47.4%。江苏省中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使得项目的开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项目处在试点建设时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项目实施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重源头、弱过程、轻结果
由于受到生源持续下降的影响,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最重视的都是项目的申报和招生工作,而对项目过程的质量控制重视不够,对做好衔接项目质量保证的人、财、物投入不足。一旦项目申报成功,招生工作完成后,合作院校间联系会日渐稀少,甚至“戛然而止”,教学中出现“各自为政”现象,一体化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局面没有形成。再加上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结果没有硬性考核评价,完成转段升学后,中职学校缺乏对项目的持续关注和跟踪研究,高职院校按照普通专业进行培养,缺乏对衔接项目实施结果的分析和研究。
(二)项目质量保证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履职不全
质量保证首先必须明确质量保证的主体[1],以及各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保证主体不明确或主体错位往往会造成质量保证意识薄弱、目标模糊等后果[2]。对中高职衔接项目而言,质量自主保证主体包括中职学校、高职院校、项目执行工作组,由于多元主体的并存,加之缺乏上位管理制度的指导,导致出现质量保证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履职不全的现象。项目涉及的中高职院校,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制订项目的组织架构体系、目标和标准体系、项目实施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构建完整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在中高职衔接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些职业学校对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对项目目标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质量生成过程数据的采集,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完善。项目实施方,即项目的执行团队,目前侧重在对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开发,而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缺乏监控、诊断与改进。
(三)项目质量保证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中高职衔接项目所在学校由于地域分布较广,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就愈发凸显,但就目前总体看来,职业学校信息化系统开发能力较弱,设计理念落后,对校园信息化的投入整体不足。再者,现有中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系统未实现有机融合、开放共享[3],“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因此,对质量生成过程中的数据无法进行源头采集、实时采集,过程质量诊改缺乏数据的有力支撑,质量自主保证就无法实现。
(四)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不全,执行不力
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质量自主保证体系应是在管理方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办学方即中高职院校充分的协商下,制订符合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目标和标准体系、组织架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质量监测和反馈系统,确保人才的培养达到行业企业的需求,符合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自主保证体系是由中高职院校形成的一个自我保证、自主改进、质量呈现螺旋递进的有效系统。但目前中高职院校项目质量自主保证体系构建不健全,对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和反馈系统的建设几乎空白,质量保证制度呈碎片化分布,不成体系。部分已形成标准的例如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也存在执行不严、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二、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自主保证的理论基础
(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引,落实学校质量保证的核心主体地位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研究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质量保证主体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中高职衔接项目是由中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项目,是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诞生的新生事物,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所以质量保证主体应是多个利益相关者。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4],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办学方即学校(包括中高职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第二层次是管理方即教育主管部门;第三层次是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第一层次通过构建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主要手段,进行项目质量的自主保证。第二层次通过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情况的抽检与复核,确保项目内部诊改工作的落实。第三层次是以行业企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为主要形式构建外部质量评估体系[5],通过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促使办学者进行质量的提升。因此,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互为一体,共同保证项目的质量,但学校作为质量自主保证的核心主体地位须明确。
(二)以戴明循环和知识创新理论为指导,建立质量自主保证的运行机制
戴明循环(PDCA)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模型,它包括四个循环往复、持续改进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它强调事前的规划和设计,即目标和标准的设计,强调事中的诊断与改进,即对照目标与标准,对实施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及时改进,强调事后的总结反思,寻求质量的提升。它以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运用于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质量控制中。但戴明循环仅仅是立足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乏出现新的问题,必须引入知识创新理论,形成以戴明循环为前台,以知识创新为后台,后台为前台提供支撑,共同构成项目质量自主保证的工作机制。
三、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自主保证体系构建策略
(一)组织架构体系的设计
随着国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视度不断加强,未来中高职衔接项目的数量必然剧增,同时伴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功能、地位认识的不断清晰,家长对中高职衔接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日渐提升。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中高职衔接项目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地方中高职衔接项目发展的布局规划与宏观指导。中高职院校应联合成立中高职衔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合作项目校领导组成,负责项目重大事项决策、项目建设支持资源的配套。下设合作项目招生、学工、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组,分别负责合作项目的招生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由合作项目方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各项目二级教学部门组建专业课程协助组,由合作学校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组成,负责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工作,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具体组织架构体系见图1。
(二)制度保障体系的设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中高职衔接项目的特点制订项目的准入退出制度、转段考核制度、招生录取制度,完善项目的招生录取、转段升学工作,同时明确项目立项建设的标准和建设质量不合格项目的淘汰标准。
项目建设的中高职院校都应设计制订一批聚焦服务于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制度,为中高职衔接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如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对项目建设质量核心指标进行赋分(如招生生源质量、转段升学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专业核心课程及格率、师资团队水平、实验实训条件等),按照得分进行排名,设定绿牌、黄牌、红牌合作项目,对绿牌合作项目给予扩大招生计划、增加中职学校试点项目;对于黄牌合作项目,给予预警,合作院校加强诊断改进,提升项目质量;对于红牌合作项目,则终止该合作项目。同时对绿牌、黄牌、红牌合作项目实行级差经费配套,配套经费实施项目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可用于与合作院校进行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校际教学交流等产生的会议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
合作项目二级教学单位应根据上位的制度制订适合本部门的实施细则,如制订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施细则、课程标准制定实施细则、项目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项目专业导师聘任办法等。确保项目开发团队有效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科学制订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认真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等,中高职衔接项目制度体系具体见图2。
(三)质量目标与标准体系的建构
以学校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质量方针为纲领,以学校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项目总体规划为载体,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目前中高职衔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凝练出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制订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即形成中高职衔接项目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建设目标,形成人才培养完整的目标链。
标准可以认为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没有标准,也即无法评判优劣,因此中高职衔接项目必须构建标准体系,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提供评判的依据。为此对应于目标链,构建基于合作项目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标准,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标准链,具体见表1。
表1 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目标链与标准链
序号 目标链 标准链 要素点
1 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国际交流、教学管理、学生质量提升
专业教学标准 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描述、就业面向、课程设置、毕业条件
2 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标准 建设理念、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目标、课程学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组织、课程考核评价
3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教师专业标准 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
4 学生发展目标 学生发展标准 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四)质量自主诊改模式的探索
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核心,传统的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往往是由中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的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的教学质量检查,接受检查的教学部门往往是被动地、应付式地进行检查的准备工作,由于中高职院校往往在地域上分布较为分散,检查受时间所限,不能全面细致了解项目教学实施情况,通常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难以将质量检查控制落到实处。为改变上述状况,变教学部门对教学质量由被动应付转为自主保证,尝试构建基于自主诊改的质量保证模式。由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组(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工作组)依据衔接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办法、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生课堂学习规范等相关制度,结合质量现状选取控制要点,并以文件的形式向各合作院校,各合作院校中高职衔接项目教学实施单位对照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自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诊改阶段结束后向质量管理工作组递交内部质量控制报告,报告中写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原因,改进的结果及完成的时间。质量管理工作组对照报告进行复核检查,发现一致的问题不扣分,发现被检查学校未发现的问题则予以扣分,并将检查结果运用于中高职衔接项目绩效考核中。对于在规定时限内完善到位的项目,按照完善的时间予以一定的加分,但是加分值小于扣分值,诊改模式见图3所示。由此,中高职衔接项目教学实施单位成为质量保证的主体,形成以教学院部-教研室-项目组任课教师为载体,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自主保证机制。质量管理工作组成为质量控制要点的制定者、改进结果检查复核者,更好地履行指导、服务、监督者的职责。
(五)监测反馈系统的构建
监测反馈系统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中高职院校间应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校际数据共享管理信息平台,做到项目质量数据的源头采集、实时采集、开放共享。二是以“生本理念”为指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企业专家、同行教师广泛参与的反馈体系。三是要形成过程反馈与终结性反馈相结合的反馈体系,根据不同的侧重点,科学设计反馈指标。四是要将反馈结果及时运用到诊改过程中,通过对监测要点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偏差,主动干预,及时预警,实时调控。如对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教学开展学生反馈,科学设计反馈指标,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当即对其进行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具体流程详见图4。反馈结果后台进行统计分析,当指标数据进入预警阈值,即进入分级诊改模式,具体流程见图5。通过实施不同层面、级别的诊改,及时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过程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
四、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的设计
从政府角度实现中高职衔接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断头路”,架设职业教育“立交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建立中高职衔接,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从产业需求的角度建立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以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建立中高职衔接,有助于满足其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要以政府、社会、产业、学生和家长共同需求确定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质量目标,作为质量保证体系的输入期望值,以中高职衔接项目组织架构为支撑,以制度设计为保障,通过建立合作项目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质量目标与标准,依托中高职校际间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对合作项目实施单位、教研室、教师、学生在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等质量生成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源头采集、实时采集,做到实时监控,定期分析,为合作项目四个层面的诊断与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四个层面质量的螺旋递进,实现质量的生成、自主保证与输出,通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政府社会的满意度、行业企业的满意度调查进行质量反馈,作用于输入,形成完整封闭的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具体见图6。
参 考 文 献
[1][2]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7):99-102.
[3]何锡涛,杨秀英,杨应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监测平台的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1):48-51.
[关键词] 秸秆 腐熟剂 试验 效果 评价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60-01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0年安排在开濮阳县清河头乡刘官寨焦红朝家的责任田内。试验地点交通便利试验田宜选择交通便利、易于观察及管理、有代表性田块方正、田面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种植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试验田应远离村庄、公路等,供试土壤为潮土,质地为中壤土,土壤肥力为中高产地块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5.8g/kg,全氮0.97g/kg,有效磷(P2O5)16.9mg/kg,速效钾(K2O)115.6mg/kg,PH值为7.9,容重1.29克/立方厘米。前茬作物小麦,亩产500kg。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周麦18号。供试秸秆腐熟剂由中标产品鹤壁人元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
处理1:对照(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
处理2: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
处理3:加腐熟剂2公斤秸秆还田(常规施肥+腐熟剂2公斤+秸秆还田);
处理4:加腐熟剂3公斤秸秆还田(常规施肥+腐熟剂3公斤+秸秆还田)。
试验设3次重复,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66平方米。
3.技术要点
试验地9月24日收获玉米,9月27日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采用机械还田模式,粉碎两次,粉碎长度不大于2厘米,,亩秸秆还田量为500公斤,各小区还田量一致为50公斤,由于同时进行,秸秆含水量一致,10月1日整地,试验是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实验方案腐熟剂与配方肥同时施用,常规施肥为:试验是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亩底施配方肥(复合肥)40kg(17-18-5),拔节期追施尿素15公斤尿素。该试验田于2010年10月6日播种, 播量为每亩9公斤,2011年6月9日收获。
试验田均浇2次水,第一次2月24日,第二次为5月11日;3月2日化学防治杂草,4月25日防治病虫害一次(蚜虫),5月13、5月19日一喷三防二次,其他管理措施都是同一人在同一天完成。
二、观察与记载
测产: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测产,各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收获前每小区采集5株样品,进行室内经济性状考察。
1.秸秆腐熟剂秸秆腐化程度观察记载
熟秸秆腐化程度观察记载表
不同处理对小麦外部形态的影响
从表上可以看出,处理1基本苗均高于处理2、3、4,说明未秸秆还田田块土壤塌实,无棚架现象,出苗较好,前期生长较快,经过越冬前后秸秆腐烂,实现了养分转化,春季处理2、3、4群体、次生根明显增加。处理3、4与处理1相比对穗长影响较大,株高、径粗影响较小,病虫草害发生较轻,小麦长势好。
2.小麦生长情况观察记载 单位:厘米
注:为3个小区平均数
3.成产要素观察分析
成产要素变化分析:各处理亩穗数平均数分别为33.8万穗、36.0万穗、36.1万穗、36.3万穗;穗粒数分别为33.7粒、33.5粒、35.6粒、36.0粒;千粒重分别为45.5克、45.9克、46.3克、46.6克。亩实产分别为444.9公斤、470.1公斤、504.8公斤、517.1公斤。各处理亩穗数略有变化不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万穗、2.3万穗、2.5万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明显,穗粒数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0.2粒、1.9粒、2.3粒,千粒重分别增加0.4克、0.8克、1.1克。产量增加明显,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5.2公斤、59.9公斤、72.2公斤。
秸杆腐熟剂试验田调查汇总表 单位:万穗、粒、克、公斤
三、统计分析
1.小区产量统计分析
表1 处理结果统计表
表2 方差分析表
表3 多重比较表
对试验点的各处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实产计算)(见表1.1),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和处理2不显著,处理3与处理4之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1和处理2与处理3和处理4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6.0g/kg,增加了0.3 g/kg;全氮1.03g/kg,增加了0.06 g/kg;有效磷(P2O5)17.1mg/kg,增加了0.2 mg/kg;速效钾(K2O)118.2mg/kg,增加了2.6 mg/kg ;PH值为7.7,降低了0.2;容重1.27g/cm3,降低了0.0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