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雅思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建设智慧校园,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尤其是专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的低压电器课程,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低压电器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普及,网络、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此外,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动手能力强,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等特点。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师生认可和追捧。本文以《低压电器》中“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为例,合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从知识、技能与素质三个维度设立了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原理设为教学重点,将双重联锁控制过程定为教学难点,分析该班学生现状。
2教学策略
本文采用基于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的SPOC模式。主要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多种学习资源合理地整合在一个网络学习平台上,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有机结合。
3教学过程
3.1课前教学
学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平台上的测试并提交结果,系统会自动评估学习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依据。
3.2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电机正反转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搅拌机等。学生通过观看洗衣机工作视频思考课前设置的问题。课堂引入利用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给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无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让学生思考线路原理和线路缺点,通过学生讲解,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讲解,教师进行纠错、解惑、答疑,强化预习效果。无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相当于两个单向控制线路组合,能够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但是如果同时按下正转和反转控制按钮,两条控制回路同时得电,会造成主电路电源短路,发生故障。通过短路效果展示,刺激学生感官,吸引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此线路的理解。为了防止短路故障发生,在控制回路中引入互锁环节。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可以观察到在正转控制回路中串联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在反转控制回路中串联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使两条控制回路不能同时得电,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互锁的定义。同时直观地观察到线路的原理、动作过程及实现电动机的“正———停———反”功能。正———停———反”控制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不便,教师设置“实现电动机直接由正转到反转”为问题驱动,学生结合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思考问题,分组讨论,选派代表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引入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师采用视频动画演示双重联锁控制的实现方式和动作过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掌握电动机直接由正转到反转的控制过程,顺利突破本次教学难点。及时训练,强化新知,学生利用仿真教学系统进行在线模拟训练,仿真软件能够使学生根据电气原理图结合实物进行连线练习,为专业实训课做了铺垫。同时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打造良好的专业素养,仿真结果会自动上传教学平台,生成在线测试结果,便于教学反馈和课后教学设计。至此,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无互锁正反转控制、互锁正反转控制及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的讲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点。接下来是练习环节,本文结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学习平台中将课堂练习设计为翻牌游戏。本游戏结合电气原理图,将图中元器件的作用及接线方式以图片的形式,融入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强化新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游戏的胜利,满足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教师播放机床加工的三维仿真和实际生产工作视频,理论联系实际,虚实交融,使学生从感性上对电动机正反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总结评价,师生一起回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位学生独立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手机拍摄上传至学习平台进行展讲,师生一起完成对知识点的总结、提炼、升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布置作业,系统自动批改统计,便于下节课点评。
3.3课后教学
本着兼顾差异,因材施教原则,结合课前预习效果、课堂教学反馈,将本课制作微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便于学生查漏补缺,补充学习。
4结语
本文通过混合式学习、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的翻转教学,整合网络课程平台资源,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相结合,通过模拟仿真教学系统改变传统课堂“听、说、写”转为“观、做、练”,实现理论课中的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李璇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贾颖绚,李宁.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2).
【关键词】三维动画;教学改革;中职教育;分析与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一、引言
MAYA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偏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全国各中职专业都开设了,如:影视动画制作、数字媒体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广告动画制作等专业。三维动画制作课程大多数是教授MAYA这个三维动画软件,最新版本的MAYA2011软件各种功能得到近一步提升,操作及界面等到近一步更新,本人觉得其中最大的革新在于界面的Qt编写化,好处就是和Houdini之类的软件更加相似了,也易于C++和使用Python的朋友写界面。对模型、动画绑定、流体制作、nCloth、nParticles以及渲染等方面做出了近一步更新。
二、目前MAYA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MAYA是一个完善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的功能很强大,有着许多不同的功能模块。一般讲授MAYA这个软件的方法是,先整体的介绍,让学生熟悉命令、菜单等基础的东西;然后开始学习建模的制作、材质的使用、灯光的使用、渲染器的使用;再开始学习动画制作,先是简单的关键帧动画的使用,后学习路径动画与约束技术的使用,最后动画的渲染;再后来学习更高级的动画,如:粒子应用技术、角色动画技术、动力学和场应用技术、粒子应用技术、流体特效技术、毛料技术等。三维动画制作课程开设的时间往往是每学期60学时,最多为90学时,没有办法将以上的各个模块的知识点都讲解清楚,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都蜻蜓点水式的都讲一遍;另一种是讲授到一学期结束,讲到哪里算哪里,不管是哪种情况,学生都没有扎扎实实的掌握MAYA软件各模块的知识点。我认为对于不同专业领域的MAYA软件应用的教学应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其专业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让学生明确其专业内所需要掌握的MAYA软件的知识,没必要把MAYA软件各个模块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掌握,只需要掌握专业所需MAYA软件的知识点即可。
三、MAYA三维动画制作教学重点
(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学,毕竟MAYA软件模块太多,版本更新速度也很快,以后学生可能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讲课时间慢慢减少,大多数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自己,这样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教学方法从“老师知识传授”变为“学生主动探索”;其次,在平常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使学生能逐步做到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软件的自学能力,也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依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所需要掌握MAYA软件的模块是不同的。遵循重基础,多模块的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题。传统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专业上的差异,不能因人施教,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这里我提出的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讲授不同的知识模块其实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不同专业间MAYA教学知识侧重点不同
(一)影视动画制作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MAYA特效动画制作,模型制作多用到的是标志、三维文字的制作,可以应用到影视制作中的特效制作中去,与后期合成软件(Dfusion、After Effects、shake等)结合制作影视特效;再有流体效果应用技术的使用可能会相对更多;另外,在材质渲染方面,通常将动画渲染成为TGA格式或者IFF格式的动画序列文件可以很好的被后期合成软件读取。
(二)动漫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MAYA功能的学习就要更广泛些,主要是学习模型制作、材质与渲染技术、角色动画制作,而且学习模型制作的方法也要更复杂,要学习制作人物、动物、机械等复杂模型的制作,主要使用Polygon(多边形)建模和Nurbs(曲面)建模,Polygon多边形主要学习基础Polygon工具、扩展Polygon工具、Nurbs曲面主要学习曲线建模和曲面建模。材质与渲染技术主要学习hypershade编辑器、材质节点、纹理贴图技术、各种渲染器的学习。角色动画技术主要学习设计角色姿态、动画运动规律、制作动画、非线性动画、动画层技术、骨骼蒙皮技术。
(三)广告动画类专业的学生对MAYA主要学习以下知识:路径动画与约束技术,骨骼与绑定技术,角色动画技术,动力学与场应用技术,使用动力学制作自由落体运动动画,平抛运动,碰撞效果动画,浮力仿真等;如果学生学习了粒子系统后,则可以制作粒子动画,如烟雾、火、云等特效;学习了角色动画技术可以应用于动画人物动作的制作;学习了动力学与场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广告片头动画的制作。
[关键词]高雅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44 ― 02
一、高雅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与通俗文化的区别
关于“文化”这个词汇,一般认为,其本义是指对人的教化和培养,而后又逐步被人们解读为,人本身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高雅文化是指人们培育积极的人生意志、引导人们具有向上进取精神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范畴,其一般具备底蕴深厚、人文精神丰富、格调典雅等基本特征。对于大学来说,深入释析高雅文化在高校开展全过程育人工作中的德育效能,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明确高雅文化的独特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明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发挥好高雅文化引领通俗文化的独特功能。
(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
高雅文化是以培育积极的人生意志和态度,培育乐观向上进取精神为文化创造主导的文化范畴。而通俗文化则是人们以实现主体间实现生产生活地位平等的文化创造意识为主导的文化范畴,其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低俗性与麻痹性。从学理角度分析,通俗文化也可称之为大众文化。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文化作为人的思维方式显然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建立在一定社会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通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是如此,这两个文化范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反映。在如今这个鼓励文化创造的时代,高校广大青年学生日趋成为了文化发展中最为庞大的文化创造群体,大学生群体越来越依赖通过快速、直观、生动、多样的现代化传媒手段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直面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通俗文化如果缺少了高雅文化的引导和调和,其势必会走向低俗甚至麻痹。从时空因素释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模糊不清,通俗文化中低俗的东西也随之泛滥。从文化的本质来说,“低俗不等于通俗,通俗不等于高雅”。在现如今的文化发展新常态下,如果高校校园仍排斥高雅文化,回避传统文化,任由通俗文化自由发挥,就难免会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疏远高雅与文明,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在高校校园里,通俗文化确实是一种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都普遍喜好的文化范畴。但是,如果我们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考量,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一切文化的产生都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实践,高雅文化源于通俗文化,其本身的各种元素是在通俗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上逐步培育而成的。所以,利用高校已经形成的通俗文化土壤和环境,来培育大学的高雅文化元素,已然成为高校打造高雅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
(二)关于大学高雅文化的释义
研究大学高雅文化,我们应该主要从狭义方面即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来剖析高雅文化。高雅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一般可包括名家书籍、时代话剧、经典舞剧、高雅音乐会等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对于高校来说,大学高雅文化即指大学校园内反映师生积极、健康、向上学习生活方式的精神文化形式。依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我们所释义的高雅文化即指由大学校园内的师生所创作的高雅文化艺术形式,其一般表现为由师生群体主要参与编制、排演的具有积极、健康、向上引领作用,并能有效传递正能量的文化作品。一般意义上说,高校校园内的高雅文化艺术作品均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的文化反映和文化创造。
在高校校园里,无论是通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毋庸置疑都是来源于教师和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实践,都是建立在这所高校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一定时期,高校师生员工从事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实践的集中体现。对于大学师生群体来说,高雅文化不但是出自于大学中的通俗文化,而且引领和调和着大学里的所有文化元素。尤其是在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的精品项目实施进程中,大学里的高雅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培育的土壤和空间。其中,由高校师生共同创作的高雅文化艺术作品,融入了很多大学传统办学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及时全面的反映着同时期,学校发展和办学的基本理念、人文价值观等。从这个角度释析,自觉培育大学高雅文化,发挥其对于大学通俗文化的引领和调和功能,最大限度剔除低俗文化。
二、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学理关系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学习生活实践是其创作和演示高雅文化艺术作品的源泉。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坚持积极、健康的创作指导原则,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接受高雅文化作品的熏陶。
(一)高雅文化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平台
对于高校来说,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内在学理关系,其主要表现为高雅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教化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指大学高雅文化本身蕴含着高雅的人文价值理念,其各要素都体现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二是指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在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求学精神,打造高雅人文气息,反映高校传统办学文化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三是指高雅文化充分代表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这三方面在逻辑上具有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作用,其共同构成了高雅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理逻辑关系的完整模式。
(二)高雅文化育人模式的创建思路及价值取向
面对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存在方式,大学中的教育者应不断增强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应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打造高雅文化为工作切入点,打造高雅文化的育人模式。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互鉴中,高校应注重思考构建高雅文化的育人体系,遵循传统文化优势和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文化需求,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保证文化作品实现有效供给,使大学高雅文化建设围绕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
第一,在大学体制内,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应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文化需求。高校应注重发挥自身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将符合大学生现实文化需求的本校固有的传统人文理念和优秀文化有机整合,根据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文化培育介体,从而通过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系统的矛盾运动,挖掘出大学本位文化元素、提升大学生对高雅文化的认知水平,成功完成新知转化为新质的转变,进而实现将高雅有益的文化元素有效灌输给大学生群体。
第二,发挥社团文化活动在高雅文化创建中的平台作用,引导大学生开展高雅的社团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提升人文知识水平。通过引导大学生群体在真实的社团实践场景中,系统接受高雅文化元素的熏陶,进而使大学生群体有效规范学习生活行为,让大学生社团文化能够成为高雅文化育人的载体。
三、高雅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独特的引领功能
第一,通过高雅文化艺术形式所反映的学校传统人文精神,能够引领大学生群体自觉增强爱校情怀,自觉提升学习生活动力。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中的高雅文化是大学生个体在参与学习生活实践中所集中表现出来的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高雅文化有助于其培育并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同时,教育者们应注重发挥校训、校风等学校传统办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传统文化与后天形成的高雅文化形成合力。
第二,在大学体制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把高雅文化元素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大学体制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中深入发挥规制作用。在现代大学里,大学体制内“制度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元素集中存在于大学各项规章制度中,并体现为一定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对于引导大学生构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学校规章制度规制下,每一个大学生就可以自觉处理好个人与群体间的共处关系,进而形成比较健康的社会人格。
第三,在高校文化育人模式运行过程中,高雅文化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非智力成长因素”的自觉形成。高雅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大学生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化功能。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育人环境建设规划,凸显大学独有的高雅文化品位,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觉培育并形成良好的“情商”,挖掘自身“非智力因素”在成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如建成比较完善的高雅文化育人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全面引领大学生群体自觉培育和践行人生价值准则,从而自觉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换句话说,这种由大学生自觉培养的思想价值观就是大学高雅文化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
总之,关于现代大学,构建高雅文化环境就是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功能。现代大学只有在有效传承其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自觉的去打造高雅文化品牌,并将高雅文化的元素自觉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创新育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才能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刘国帅.浅议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8).
〔2〕张学洪.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模式〔J〕.高校理论战线,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