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技术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1.重视问题解决
开发智能是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近10多年来,国际上研究并推广的主要成果之一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问题是学生面对一项任务时才出现的,这项任务通常是由教师或教科书布置的,而且往往没有给问题规定解决方法。当学生在问题中找出一个适当的“模式”时,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是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此后很快跨出了美国国界,被英国、日本等国引进。美国数学课程把“解决问题的数学”作为第一项标准,认为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是全部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所有数学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标准强调,在鼓励和支持解决问题的课堂中,要进行广泛而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探讨。学生应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探讨,应学会用几种方式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他们应该像评价问题答案那样,学会评价解决问题的过摸。当儿童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应遇到较多的完全不同类型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现实世界和数学内容本身。
重视问题解决已成为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最近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十分重视将数学活动全部纳入“问题解决”的视野。德国在数学的跨学科目标中,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列为五大目标之一,并指出:“促进这两种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安排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的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最佳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和推测答案。”
2.强调数学应用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他们的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将数学知识和应用相结合,作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年龄阶段安排了相关的内容,如钱币的兑换和计算,价格和购物计算,各种购物方案的确定和评估,时间和行车时刻表的使用,长度、面积、体积、容量与重量的估计和测定,旅游中的问题,居室与建筑问题,出版印刷中的问题,说话频率的测算等。
3.促进数学交流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之二,就是作为交流的数学,认为: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数学交流,并且经常地应用数学,就可以把数学作为一种语言。数学交流即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用游戏的方式)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将自己的数学思想用动作的、直观的形式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描述、交流、倾听、书写和阅读是交流的技能,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构建知识,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且澄清自己的思维。当教师提出要探索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想法时,教师就推进了交流的过程。
教学中的交流过程,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特别重视创设情景,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去动手、去讲、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的表达。因而课堂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小组活动和大组交流。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
当前和21世纪很少会有人用那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现代社会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从小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和启迪,以便为将来能够解决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矗这也是一直将发展数学思维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做法,是从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出发,在学习掌握数学内容的同时,逐步形成对提高人的数学素养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如比较、分类、类比、对应、排列、代换、组合、取样分析、尝试、估测、模型化、推理等。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一)旧有的教学观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本质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综合分析、组织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但现行的教学目标重理论讲解和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大多仅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涉及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学生实际问题的内容不多。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基本上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学习机会较少。很多教学课件制作粗糙,照搬书本上的文字内容,没有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这种落后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二)旧有的教材观
1.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无法突显信息技术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学生对于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一些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以及他们特别喜欢的网站和动画设计等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在信息技术教育课上得到满足。
2.重技术轻人文,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现行教材中很少有诸如“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计算机道德规范与安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等人文专题内容,也没有将人文背景与信息伦理渗透到技术章节内容中去。相当数量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与教育的意识,对《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教材忽视对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评价与考核的指导设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课程目标由单纯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信息素养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评价也将随之面临着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对整个课程和各个专题模块的教与学的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也没有设计一些具体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作为师生的参考范例,大多数教师干脆沿用传统学科的讲、学、考模式。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现状是学生喜欢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
4.教材配套光盘的教学设计理念落后,无法给主动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文字课本,远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网络化、电子化的学科特点。有些教材虽已开始配套辅助教学型或学习资源支持型光盘,但当前很多配套光盘是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理念下设计开发的,落后的设计理念无法给师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也只是流于形式的文字教材的数字化翻版,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三)旧有的管理运作模式
一些学校的领导者崇尚搞形象工程,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使学校在综合实力排名中占据优势,即使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条件下,仍盲目购置大量设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的电教设备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还都十分先进,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把这些设备真正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不是把它们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实现教与学的优化。而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和参观的展品。有的学校领导甚至认为机器使用的次数越多就坏得越快,故将计算机“供”起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除了每周少有的一两次上机时间对学生开放之外,其余时间宁愿机器闲置都不允许学生使用,设备的使用率极低。笔者曾在市区一所中学里实习,真切地感觉到,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在学校领域还尚处浅层次的水平,该校一年级学生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但教学内容主要限于基本的理论讲解,学校虽然有一个电子阅览室,但学生配合所学知识上机操作的机会很少。学校对这种现状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正常------由于目前网络消极因素的存在,老师家长甚至都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孩子的信息技术课上不上根本无所谓,甚至学的越差反而对其它学科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越有利。
(四)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信息技术教师是指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的专业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IT人才,他们的素质水平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业务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浪潮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由于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中学的师资需求,因此目前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多还是从其他专业或学校管理人员队伍中转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而主要靠教师自学或短期的、临时的专门培训。因此相比语数外等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更有待进一步提高。
2.现有师资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数外等高考主考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在中学的受重视程度差异显著。相应地,不同课程的教师在学校所处的地位和享受的待遇也有明显差别。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改进教学方法或教学设备条件的要求往往不被学校领导所特别关注,使得这部分教师对于全心投入做好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他们甚至常被视为非教学人员,不被重视。另外,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课时费低,又没有辅导和补课等其他额外补助。致使信息技术课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由于上述原因,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往往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由此导致这支队伍极不稳定,许多教师纷纷通过考研深造、改行等途径谋求新的发展,流失相当严重。
二、相关思考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推进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这一点上,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实现各个学科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以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认为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而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整体和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保持协调一致,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使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通过整合,不仅有利于加快各门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而且给学生创造了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习和师生、生生协商交流、合作讨论的良好氛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必须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媒体、信息等诸要素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办学效益。
(二)从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WPS”,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信息。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笔者认为,目标教学法可能更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应用、交流讨论、巩固提高和总结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实现信息在不同个体间的传递与交流,既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索、开拓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探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既满足了学生内在求真探索的心理需求,也使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这对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三)设计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新教材
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课程的有机整合,在具体实践中就必
须有相应配套的新教材。依据《新课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设计新教材时应致力于落实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者不能将教材定位于技术知识课堂灌输与技术训练的工具,而要求将信息技术定位为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2.选取学生熟悉、有利于个性选择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选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从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和城乡差异的角度来选择教材内容;从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过程与方法的角度选取教材内容,不过分注重于某个软件的具体操作;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前沿趋势的角度,从技术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等人文因素的角度来选取教材内容。
3.设计多学科综合的、难易不同的探究式主题研究活动。教材应考虑设计多个不同主题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供不同知识水平、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同时要提供各种资源以创设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环境,创设“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条件,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与交流信息、创造与评价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教师资源是关键
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是关键。
1.学校管理者要切实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要积极引进优秀的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来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制定各项措施切实改善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和改革实践中;为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尽可能满足他们对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以相关配套设施的合理要求。与此同时,针对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还要为教师的培训和再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作为教师必备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要使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要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会在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生活。但要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的自主空间不能成为“上机任你玩”的游戏课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和任务时,应如何进行主动探索和自主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二是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新兴基础工具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这里所言及的技能,不仅仅局限于电子信息技术,还包含很宽泛的实验技术、研究技术。首先,教师要能够利用各种设备、器材、工具(其中包含计算机与网络、先进的数字化仪器等现代甚至前沿的软、硬技术)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各类软件与多媒体课件以及各种网络信息等)。其次,要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次,教师要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开发的能力。在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各种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改变以往“有什么教什么”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
目前信息技术教材版本杂乱,各地区使用的信息技术版本繁多,发达地区的教材与欠发达地区的教材在内容上有着很大差距,且多数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编排,内容混乱,如:小学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在初中阶段会重复出现,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在高中阶段重复出现。当前小、初、高教材内容衔接这个问题,主要受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影响,因为不同地区的师资条件、设备环境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的开课年级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同一地区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初、高衔接的问题,选择同一版本的教材,以避免出现重复学习的现象发生。
二、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严重
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入到校园,就一直存在教材内容滞后这个问题,当WINDOWSXP成为人们办公、生活主要应用的操作系统时,教材中讲授的是WINDOWS98,目前WINDOWS7已经成为主流操作系统,教材中才开始讲授WINDOWSXP系统。虽然在软件方面我们不一定要一味的追赶新的版本,但是当一个系统或软件的某个新版本已经成为主流,而我们却还在学习它已经淘汰的版本还有什么意义呢?以目前为例,这次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对学校的计算机进行了升级配置,新的计算机预装的都是WINDOWS7操作系统,但设备在学校安装时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材中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是WINDOWSXP,所以只能将原有的正版系统卸载,然后装上微软公司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停止提供更新服务的WINDOWSXP系统;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落后的知识后,在生活中或是今后的工作中已经没有用武之地,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软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人机交互的界面到各项功能的操作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现实中使用这些软件还要进行重新学习。所以在选择教材或教材编写时我们要全面地考虑软硬件发展的趋势,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要尽量让学生能够学到新的技术,要做到“用中学”,不应该是“学而无用”。
三、软硬件发展不均衡
在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软硬件建设不均衡,一贯的想法是重硬件、轻软件,校长和老师说的大都是:我们学校的设备配置多么高、数量有多少之类,很少有谈及我们今年购置了哪些软件、资源库的。在传统的思维中硬件是有形的,软件是无形的,所以很多人盲目地认为信息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只要买配置更高的电脑、更多的设备就够了,殊不知这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而已。没有软件支持的硬件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子弹的手枪一样,发挥不出半点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建设中要全面均衡的考虑,不仅要做到硬件设备适度超前,而且还要有与之配套的软件资源,如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学生学习空间、题库系统等等。只有软硬件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不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源于80年代中后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在常规教学中无法用传统教具讲述的知识点,一般常用的是教学课件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从原来的“课件”逐渐向“组件、积件”的方向发展,发展的方向是将资源素材化、工具化、平台化,之前是以知识的展示和教师为中心,现在是以学生为中心、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课程整合把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进行结合,把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而目前很多教师仍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班级所配备的电子白板等设备都发挥不发应有的作用,很多都在充当传统投影屏幕的角色。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培训。
五、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
1.1培训中心的相关运作不够规范
从我国各省份来看,基本上都很重视电力教育培训,比如:某些省市的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拥有十分庞大的规模,培训大楼的外观气势逼人,相关培训设施不但齐全,而且先进,甚至其相关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做得十分到位,胜过大学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目前电力教育培训中心的相关运作还不够规范:①从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和培训效果来看,却不符合其华丽的外观,比如: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本应在实践的操作场地予以完成的技能培训项目,却只局限于教室内部操作;②平时培训时,学员缺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直到最后考核时才能全部到齐。另外,培训过程不规范现象的经常发生,除了培训中心的管理不当外,还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息息相关。
1.2培训方式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冲突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时,生产一线员工培训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但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电力教育培训方式与企业生产的矛盾相冲突。一般来说,电力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定编定岗,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其难度较大。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如果接受培训时,这些学员就必须离开则本岗位,即需要脱离生产线来参加培训,时间约一周左右,可见,电力教育培训和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不仅如此,在培训过程中,有的电力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安排培训任务,并要求生产一线相关员工必须参加,由此导致一线技术人员短缺,同时也不可以能随便安排人员顶岗,这种矛盾也很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力教育培训的成效。
1.3师资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
在电力教育培训中,培训师的师资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力教育培训的质量,而当前电力教育培训师的师资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于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而言,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现有的培训师资力量和师资队伍都满足不了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①缺乏相关的专职培训师;②现有教育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电力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十分重要。
2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基本方法
2.1开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开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电力企业发展中,需要要紧密结合“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根据电力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科学地分析教育培训项目,以便增强培训的目标性。一般来说,需要分析电力企业的终极发展目标和各类工作人员的实际现状,认真地找出他们之间的差距,从而合理地确定培训需求。另外,经过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开发员工的那些知识技能,努力做到工作现场需要什么,培训内容就是什么,以便使培训具有针对性,从根本上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
2.2创新电力教育培训模式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创新电力教育培训模式。①为了解决电力人员学习与工作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改为电力教育培训方式,结合生产计划和人力资源特征,进行就地培训,相关培训师也要深入现场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一线人员的工学矛盾。②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按照职工人员进行划分,包括技术职工培训、新职工培训、管理职工培训等等,要求针对不同的培训类别,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培训生产技能类职工时,最好在实际操作场所或让学员亲手操作;培训管理类职工时,可以采取仿真法、模拟法、向导法、案例分析法等培训模式。
2.3提升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提升培训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电力培训师资在电力前沿方面的知识,并不断培训其新技能,主要由于电力职工培训质量取决于培训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因此,在培训之前,电力教育培训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参与更多的系统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掌握电力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从根本上提高其培训手段、培训方法、培训技巧等等。此外,专业性强是电力行业培训师的基本要求,师资人才需要在系统内部挖掘熟悉电力业务的、具备专业经验且了解各个现场生产的电力从业人员,同时要有技巧地训练授课方法,从而提升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3电力教育培训发展的未来趋势
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繁荣发展,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关注电力教育培训发展的未来趋势,以便更实际适应电力行业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打造优质的电力教育培训新模式。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殊性,其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培养员工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①要把员工培训和提高业绩进行有机结合,将电力教育培训方案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培训的功能;②培训结束以后,要能体现收入差距、岗位晋级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激励企业员工自觉能动性,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技术上逐步提升,努力创建最优秀的省电力培训中心;③由于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逐步形成,电力企业培训的重点需要放在职工队伍的素质方面,提升整体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响应国网公司“大培训”的最新要求,为实现坚强的智能电网奠定基础。
3.1培训系统建设
各个电力教育培训中心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培训观念,只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才是科学的电力教育培训管理体系。首先要审视整个培训流程,在培训过程管理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达到动态新型管理运作模式,比如:操作要规范标准,职责要清晰明确,设备设施要健全,评价要科学合理,考核要公平、公正等等。
3.2培训基地建设
作为面向未来的电力教育培训中心,需要大力建设培训基地。在培训理念和培训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基地建设,齐全硬件设施,并要应用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在培训项目方面,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包含电力主要工种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系统、现场模拟仿真系统等现代技术,贴近现场实际运作,从而解决目前电力教育培训的供学矛盾。
3.3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①需要促使普通教师向培训师转变,技能培训师向“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转变,不但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且要能查找各种电力故障的原因,同时在教案编写、课程设计方面要有独特见解,从而打造一支优势互补、专兼结合、学科交融型的高素质电力培训师资队伍。②开展电力培训工作时,需要重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要切实提高员工的绩效,长远目标是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同时电力企业还要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利于电力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育培训体系。
4结束语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在课堂上及时公布学生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研究结果与讨论
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期刊论文的统计结果放在国内和国外大背景下做个比较,可以从中了解到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相对状况。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和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与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的对比分析国内教育技术论文数量为国外同期教育技术论文数量的7倍,至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是否真的产生了远多于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魏顺平(2010)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只是某个学科中的某个领域;另一方面,相较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研究、教学研究、习得研究等,教育技术研究相对薄弱。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别分布,汉语教育技术相关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类期刊上的论文最多瑏瑥,其次是教育技术类。这从侧面表明,汉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是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和应用出发来讨论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在探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以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和论述。与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下图是2005至2011年间,汉语教育技术、国内教育技术和国外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年度走势图为便于观察年度走势,即曲线的斜率,此处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放大100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三个特点:(1)汉语教育技术发展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均呈总体上升态势;(2)汉语教育技术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在近期均呈走低状态,进入反思或审视阶段;(3)汉语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相较于国内和国外走势(从曲线别点上看),更接近于国外。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代表了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各项内容。通过对敏感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不一致的方面和研究欠缺的方面。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及特点《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频率信息可以显示出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的全貌。频率越高,受关注程度越高。为了相对集中地反映这期间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特点,我们对敏感词按类别(范畴)进行由高到低排列后总结为如下两点:1)技术应用紧密围绕“语料库”、“多媒体”和“网络”,相关论文数量最多者为语料库,其次是多媒体,再次是网络。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语料库”的相关研究包括的语料(数据、资源)类型有汉语母语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学习者语音语料库、错字别字数据库、教材语料库和教学用字库、词库等教学资源,涉及的研究内容有语料库(数据库、资源库)的建设、加工、工具研发和应用等。这是语言教学中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特色。(2)“多媒体”的相关研究涉及超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媒体的应用瑏瑦,可视化、概念图,编码,多媒体教材和练习,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资源建设、利用和开发,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多媒体环境等。(3)“网络”的相关研究包括网络教学/学习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网络虚拟社会,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教师培训,网络教学设计、原则,网络平台需求、功能、开发等。2)“汉语知识教学”相关论文数量与“汉语技能教学”相关论文数量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知识教学”相关研究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中国文化教学等;(2)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技能教学”相关研究包括口语、听力、视听说、视听、阅读、写作教学等。
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1)包含的研究层面和类型一致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的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包括了三类:理论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认知策略、教学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如多媒体、语音识别、计算机模拟、语料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结果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全面的、积极的,从研究层次和类型来看,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是一致的。另外,世界教育技术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以技术为特征相继变化的发展历程(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我们的考察结果表明,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格局,并且汉语教育技术还受到一些专门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汉语语音分析技术、汉语语料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都被积极引入到了汉语教学中。2)紧随新技术创新出教学新方法关于聊天工具和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教育技术讨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它的交互性对语言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符合现代教育倡导的合作学习原则。它通过自发地、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或功能教学,开展相互交流,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驱动,促进学生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练习汉语说与写,也在文字或语音的输入过程中习得汉语。此外,过去人们固有认识中不适合于成人学习的游戏软件或游戏方式也受到关注。事实上,正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课题,寓教于乐又一次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探讨如何促进“生活体验、乐趣与学习的目的和手段相结合”等问题(祝智庭等,2010),学者们提出游戏化学习(game-basedlearning)及教育游戏(educationgames)。教育游戏研究可以把传统的游戏软件提高到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报告。涉及三种形式:第一,研究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网络聊天形式开展教学的问题,如何敏、张屹(2008)(利用邮件、网络论坛),袁伟、刘娜娜(2010)(利用聊天工具)。第二,研究应用博客、微博,乃至有声博客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陈育焕等(2009)(利用有声博客)。第三,研究运用教育游戏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蔡莉、刘芳妤(2011)。因此,可以说汉语教育技术在应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面,合着时代的脉搏走在形式和方法的前沿。研究内容不一致但有其合理性的方面1)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研究在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课件(courseware)和超媒体(hypermedia)的关注呈下降趋势;有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instruction)呈下降趋势。魏顺平(2010)认为,“这应该是受当前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课件和超媒体是单机环境下用来呈现学习内容、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媒体”;“这同样应该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敏感词数据表》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而是受到持续性的关注(敏感词“多媒体”的年度频率未见明显降低,其频率也没有被“网络”的频率所超越)。我们认为,这是学科特点使然。“多媒体”这一敏感词在汉语教学论文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年度受关注程度较高,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各种媒体技术在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汉字教学为例,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读音需要声音媒体支持,汉字的笔顺书写作为动作技能的教学理应用动画或影像技术支持,汉字的义项和构词等用法信息离不开文字技术的支持。这些既是汉语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汉语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多媒体”受到持续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始终脚踏实地,更多地着眼于学科应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空谈教育技术。2)网络技术受重视程度未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Internet、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和虚拟教室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internet/网络课程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魏顺平,2010),“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研究是当前主要研究内容”(祝智庭等,2010)。但我们对敏感词“网络”(及相关)的考察结果并非如此,而是总体变化不大,按年度在较少的数量间略微波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方面,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期刊上发表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作者大多数为国内学者,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成人的课堂面授,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且绝大部分为“1+0”模式,而非“1+n”模式瑏瑧;另一方面,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身处优越的目的语(汉语)环境,他们课外利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远比现在还不甚理想的网络教学或远程辅导的效果更优;第三,由于网络教学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如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和理论研究的限制(如自主语言学习研究),目前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听、说这两个语言技能教学的主要问题,或者说效果不理想所致。当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构建定将为汉语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也将迎来汉语网络学习的新局面。
在汉语教学中,由于该项研究与教师们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历年来与课程有关的汉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始终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真正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echnologyintegration)为指导思想和理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的论文相对匮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只是就教学中具体应用问题有感而发的教学体会或经验,这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尚有距离,今后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从理论上探讨媒体形式与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相关效应(如什么类型的汉语知识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什么样的汉语技能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开展训练?);根据Paivio(1990)双编码理论,言语能力、言语习惯与偏好、表象能力与偏好间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结构、内容、呈现方式是有一定偏好的,应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并从汉语学习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自身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从整合的特点、作用和方法等出发进行研究,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切实可用的整合操作策略,真正体现AECT,04瑏瑨提出的创新宗旨。2)关于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是近年来国外教育技术研究中受关注的重点或热点(魏顺平,2010;祝智庭等,2010),反映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敏感词数据表》的年度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并非实际研究中的重点或热点,也没有被历年来的汉语教学研究所关注。当前,汉语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已经走过了探索和试验阶段,逐渐趋于成熟。或者说,技术因素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再是依附于教学的一种附属品或点缀,也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例如,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师备课离不开信息技术,汉语教学和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全方位融入汉语教学之时,教学设计必然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有所不同。脱离教学设计的技术应用,片面强调技术的应用价值的思潮,不仅难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也违背了教育技术的宗旨。因此,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开展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努力实现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深度整合,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将会认识到教学设计师这一职位和角色的价值、作用和需求。(桑新民,2009)3)关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实验国外教育技术研究显示,教学有效性(instructionaleffectiveness)是历年关注的重点,它表明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对教学效果的改进上(魏顺平,2010)。我们通过对《敏感词数据表》年度使用频率的分析发现,在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这个问题已开始得到重视,表现为汉语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审视的倾向。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案。然而,关注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来看,对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效果问题,谈及的多,付诸实际研究的少;在付诸实际的实验研究当中,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其中的原因,首先是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导致实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的研究应加紧开展。因为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语料库技术的语言习得实验研究,可以回答双编码教学是否有助于语言习得的问题,可以揭示基于图形和语言双编码输入条件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建立外国人汉语学习模型而开展计算机模拟,最终为设计出智能化的汉语CAI创造条件并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有效性问题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它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学习成绩、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程评价、教学质量、教学创新、教材评估、教师和教学方法等。郑艳群(2012)指出,对汉语教学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对语言微教学环节和微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把握,汉语教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更好地揭示汉语学习规律,指导和管理汉语教学。
余论:汉语教学叙词研究与学科建设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6]伊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
[关键词]教育技术;规律;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09-04 [DOI]10.3969/i.issn.1009-8097.2013.01.002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的研究起源于“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观察或理论。“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也反映科学研究的价值,指示科学研究的方向。备受争议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至今存在很多问题,恰恰也因存在这些问题才促使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的深入;对这些问题的拓宽,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对这些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方向的转变。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的不断思考与行动。但目前教育技术学界能提出问题的人特别少,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就少之更少,石中英教授认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为重要,前者需要一个人,乃至历史上许多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后者只不过是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与方法。为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教育技术之“道”,试图去探索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此把教育技术具体的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我们理性地认识对待教育技术学学科才能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培植出独立思想,从而不至于存在像偏僻地被占领一样受到外人治理的危险。因为无论哪一门学科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恒常不变的原理,而这种原理往往是关乎这个学科命运的大问题。
二、教育技术之“道”解读
1.对“道”的解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上篇“道经”中,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并认为“道”和“天”是相通的,都是指自然运演的规则。其中第一个“道”字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可道”的意思是可法,意为按“天道”的法则去做。“非常道”其实应该是“非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意思是“道”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可以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就是:我们经常会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用这种“道”的思想来解释的话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混同。“道”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道家哲学的精髓。万事万物都应有其“道”,都要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在哲学上通常认为“道”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是无形的、抽象的、不易言表的隐藏在事物表面背后的规律,是此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的性质;而形而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事物就是靠这种恒常性的规律来运演的,没有这种规律,事物的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但老子又告诉我们不可执着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我们必须从形而下的情形中领悟形而上的“道”,从常无的境界中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寻事物之“根”,但如若我们要透彻精辟,领会之精髓,我们更要在永恒的“道”中感悟它的无边无际,也可以说“道”中还应由其“道”,总之我们既要找到各种事物的“道”,又不能永远停留在事物的“道”上,要永无穷尽地去追寻。
2.何为教育技术之“道”
教育技术之“道”中的道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字,但通过“可道”和“非常道”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学学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学术成果,也引进与吸纳了很多国外的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细细地考量一下,至今对教育技术规律的研究或者说试图去找寻教育技术中蕴含“道”的成果微乎其微,研究同一个问题的或者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研究的大有人在,很多时候这是一种“炒作”,而并非真的出于关注问题的本身;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为主的学科,所以只关心如何解决问题,仅仅停留在教育技术“器”的层面,即注重教育技术形而下的研究。凡此种种,都忽略了教育技术学本源和本体的东西,因为没有这种规律性的“道”来指引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迷惑,会时而“偏左”,时而“偏右”。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技术之“道”呢?
“道”是万物的根源。追寻教育技术之“根”又是什么呢?似乎我们很难回答这种提问。正如李芒教授所言,教育技术长期被学界认为是一个“无根类学科”或者“浮萍学科”,就连很多专家也这样认为。这与我们长期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有很大关联,过分地强调教育技术的“工具性”,即只把教育技术作为主体一客体的简单映射工具,忽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本质、忽视教育技术中“人”的价值与作用。只注重用教育技术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去思考教育技术为什么能解决这种问题以及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地违背了技术对教育的改变,技术对教育的改变,不是带来了多少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不是改变了教学程序和方法,而是改变了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
教育技术之“道”就是教育技术之“原理”。“原理”一般是指具有普遍规律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并且是可以作为其他规律之基础的规律。教育学有教育学原理、哲学有哲学原理、物理学有物理学原理等等,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都有其有关本学科原理方面的著作。而教育技术学已出版大量的著作,重复研究一个问题的不在少数,却不见教育技术原理方面的专著。我们用太多的时间去关注教育技术的“应然”状态,却忽略了教育技术的“实然”状态。我们一直在寻找教育技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说服和教育技术“叫板”的那些人,这些人中不乏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奇怪的是这些专家都是因“否定”教育技术而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的。在教育技术面临申请一级学科失败、备受其他学科质疑的当下,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了。现在已经不是呼吁教育技术之“美”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如数家珍地梳理一下教育技术的知识产出和知识积累,有多少是可以为后人所流传的,有多少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这些就是教育技术之“道”。悟清教育技术之“道”才能真正重建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才能打开教育技术“瓶颈”,有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能。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而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内在本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从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阐述,我们抛砖引玉地概括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之“道”就是让教育技术遵循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人为地过分夸大教育技术之本能,是教育技术充分展现桥梁学科的作用时,自然顺应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对教育技术的合理的诉求,是教育技术学中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规律,也是教育技术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如果有人违背这种诉求与规律,就会使教育技术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显得“格格不入”,把教育技术陷入尴尬的局面。原因是我们经常大张旗鼓地宣扬教育技术在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变革学习环境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却不分场合、不分情境、不分内容地使用教育技术,把教育技术“塞入”课堂、教师“表演”教育技术,让所有的人都误以为使用教育技术总比不使用教育技术效果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也是教育技术发展至今走向瓶颈的主要原因。教育者不能仅仅在教学过程中“表演”教育技术,学习者也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投入”与“产出”让外界产生了怀疑,甚至我们自己都产生了疑问,归根到底,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缺少“道”,缺少一种规律,一种符合对教育技术合理欲求的自然规则。这种规则就是教育技术基本规律,就是教育技术之“道”。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理论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相当薄弱,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大部分的教育技术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从美国吸纳进来的,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创建有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但至今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深深地被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理论影响过的学者们是无法摆脱美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看法的观点的,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大多数情况,当别人问及教育技术是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会用美国AECT的定义来回答。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其原因是我们一直喊着教育技术亟须本土化、特色化口号的同时,却没有找到教育技术之“道”,没有抓住中国教育技术的根,没有抓住根,再茂盛的枝叶终究会枯萎。只有尽快寻找到教育技术之“道”,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真正展示出教育技术的“魅力”与“价值”。而不是成为一种“噱头”或“手段”。找不到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学学科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在教育大学科群体系中漫无目的地前行,不被认可、不被重视。虽然教育技术之“道”的发现之旅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踏上寻找之路,这就是教育技术学的形而上,不怕形而上就怕上不去。
三、为什么要研究教育技术之“道”
1.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原因
提出这个问题源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长期处于“工具理性”的统治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曾对“工具理性”有过这样的批判,他们认为“工具理性”把世界抽象为“空洞的存在”,否认任何主体性的经验和感觉,剥夺了其可能的丰富性;工具理性关注的是实用目的,将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其本质是维护技术统治的合理性。很多人只关心教育技术能做些什么?没有人愿意去探究教育技术“灵魂”深处的东西。大部分人都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至于其中有什么规律大可不必在意。这种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倾向的发展已严重阻碍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问题出现后我们回过头来寻找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却意外地发现大部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无外乎就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的简单组合与加工。这已不太可能解决目前教育技术出现的种种问题,于是我们提出教育技术之“道”即教育技术原理,我们深信教育技术中一定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其他规律的规律,可以指引教育技术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原理性的东西。
2.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意义
叶澜教授曾指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离‘根’离‘土’,长期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整个教育学学科尚且这样,更何况我国的教育技术,因为教育技术根本不是“出生”在我国。所以追寻教育技术之“根”对正确地认识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具体可体现如下几点。
第一,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及基本理论。
教育技术之“道”是寻求教育技术知识领域里面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是已有规律的规律,是最普遍的。这个“道”本身存在于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之中的,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它,也可以说是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现象背后的本质。然而就目前我们似乎还无法列举出几个有关教育技术学中最普遍的规律。这并不是说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至今没有一般规律,而是我们无人去研究与揭示这种规律。正如孙喜亭所言: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面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不是以“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对象,而是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之“道”应该是对教育技术学的陈述,而不是对教育技术的陈述。其实我们常见的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大都存在着“名”与“实”不符的现象。似乎与教育技术相关的都可以叫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心理学的、传播学的、技术哲学的等等,这种“大杂烩”的理论怎能不叫外人甚至教育技术领域内的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理论根基不统一、不稳固怎么能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虽然在很多时候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为就目前来说教育技术学仍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存在唯一,只存在区别和影响,但关乎一个学科的基本的理论、规律还是要唯一的。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达成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统一建构,也无法给后人留下永远传承下去的教育技术的灵魂。
第二,可以让教育技术领域从业者正确对待自己的领域。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仅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工具,还是一种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更是一种“解蔽”状态。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确应该好好体悟一下教育技术的灵魂,不能再简单地把教育技术看作是一种工具,而应该关注使用技术的人,不能忽视人的作用,只有人才具有创造的本能,才能对教育技术领域的未知状态进行“解蔽”。故教育技术领域不能仅在主体一客体的技术哲学框架下发展,而应该在教育技术里融入人的本性,使教育技术各种应用的合理化潜能得到有效地激发。不能只注重教育技术的形而下学,要体悟教育技术的形而上学,所谓的形而上学是指研究事物的本质或世界本源的知识领域,它超越了以经验为基础的归纳科学的领域。我们要寻找教育技术问题的终极原因,而不是表面的“器物”现象。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从业者的专业背景“纷繁复杂”。有教育学背景的、心理学背景的、传播学背景的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以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教育技术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这种交叉性学科需要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对其以各种方式进行研究。但前提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不能孤注一掷,各自为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亦或者是几个团体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研究技术的不能轻视理论,研究理论的也不能忽视技术。不能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看待自己的研究领域,更不能只注重思辨式的研究,应该走出“象牙塔”,理论与实践要统一,要多倾听一些一线教师的“声音”。教育技术之“道”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看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关注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内部矛盾和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创新是以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而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知识而注入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这将清楚地告诉我们,与其简单地把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套用过来去“创造”一些“洋词汇”,不如去挖掘隐藏在教育技术现有的知识背景后的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发展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原理,是教育技术的“灵魂”,也是构造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根本保障。
第三,可以提高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心智”。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097(2012)02-028-05
一 引言
根据采纳主体的不同,教育技术采纳可以分为个人(Individual level)采纳、团队(Group level)采纳和组织(Organizational level)采纳。其中,个人采纳主要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团队采纳主要以教研室、院系、专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层面的采纳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的采纳行为与扩散过程。高校作为典型的学术组织,其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不仅需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个人采纳行为,还需要高校从整体上有组织地对采纳和扩散的过程加以引导、管理和评估。
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关键并不在于组织决策,而是在于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幅度投入,高校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硬件环境大投入而没有得到应用效果大产出问题,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导致系统无法协调运转问题等等。对此,高校必须认清自身教育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扩散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李新晖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绩效成熟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建构了相关模型。马宁等在“面向过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指导下,构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ICS-CMM)模型。管恩京等、黄海等、赵国栋等分别以山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和推广的过程及其经验。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应该从组织内部活动和行为主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分阶段模型。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传播论学者罗杰斯(Rogers E M)等人的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阶段模型,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分阶段模型,以期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 组织层面技术创新扩散分阶段模型简介
20世纪初,学界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采纳和扩散问题。创新采纳和扩散活动会同时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但二者的关注点和过程有所不同。个人的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对创新认识和评价等种种不确定性的消除并进而做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组织层面的创新扩散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创新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非采用决策上。就组织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往往经历由点到面、由少数采纳者到多数采纳者的发展过程。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传播论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罗杰斯构建了组织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按照他的观点,组织创新过程通常由按先后次序的五阶段组成,即:(1)问题设定(agenda-setting);(2)匹配(matching):(3)磨合(redefifing/restrueturing);(4)厘清fclarifying);(5)日常化(routinizing)。
在这五个阶段中,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如采纳者数量、技术创新扩散成果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成“S”曲线。1903年塔德(Tarde)在《The Laws of Imiation》中就指出新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是以时间为横轴的s型曲线。1983年罗杰斯将塔德的s型曲线引入创新扩散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采纳速度在经历早期的缓慢成长后会相对快速的增长,然后又趋向于平缓。他在其著作《The Diffusion of Inaovations》中指出,创新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在整个社会系统个体之间的传播很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创新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当早期采纳者达到占总人数的5%,15%的临界点后,技术的采纳过程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实际上是把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以采用决策为分水岭,分为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初始阶段和组织内的创新应用阶段。初始阶段一般涉及对采纳决策的准备性工作,包括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分析自身需求和潜在效果,具体又分为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问题设定指组织要对自身的问题有“自知之明”;匹配是进一步把“问题”与“创新技术”加以联系,论证新技术是否适合问题的解决。组织创新扩散的重点在应用阶段。应用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技术的推广,是创新技术在组织内部获得效益的关键阶段,涉及众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非常大。例如,组织斥巨资引进新技术,但组织内部成员对新技术的热情不足,甚至敌视,使技术无法起到真正的革新作用。应用阶段包括磨合、厘清、日常化三个小阶段。在磨合阶段,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决策已经完成,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创新被进行本地化改造或二次革新以更好地适合组织需要和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采用带来的新情况。进入厘清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创新,实现了创新的社会建构。最后的日常化阶段,是指创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完全为组织吸收。
三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1.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框架
在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技术的应用扩散。这与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技术发展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教育技术的某方面应用,如建立网络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也不仅仅是满足于个别师生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而是定位在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往往也经历以下过程:
(1)分析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问题设定);
(2)寻找合适的教育技术发展路径方法(匹配):
(3)进行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磨合):
(4)师生教育技术应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厘清):
(5)普及教育技术应用(日常化)。
结合罗杰斯的组织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可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描述为图3所示的模型。
2.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技术的扩散关键在组织内部的扩散应用,而不在于决策,所以,高校教学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会对教
育技术应用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应用扩散的特点不同,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活动也不同。结合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教学管理者(G)、教育技术教辅人员(F)、专业教师(Z)和学生(X)四大行为主体,形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问题设定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师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本校的教育技术应用起点和需求。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教育技术中心等共同在发展规划上对教育技术的采纳进行明确定位,对师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确认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并将这些任务的实施评价列入个人和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效保证教育技术采纳平稳起步,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这一阶段会经历1-2年。学校内一些师生已经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主要是“散兵作战”,采纳率并不高(不超过5%),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的行为和要求,大部分教育技术采纳属于“个人采纳”,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技术采纳差异显著,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整体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匹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匹配,一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与学校起点水平、特点和目标的匹配,二是教育技术产品功能(包括软件、硬件)与师生需求的匹配,三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机制与现有的教学制度机制匹配。第一个匹配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在第一阶段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这是匹配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项层设计。第二个匹配是学校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教育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各种产品进行试用、评价。高校一般会经历为期1-2年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比较,经过反复的试用和综合评估后,做出产品购买决定。在产品购买之后,要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并与本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选择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试用,在小范围内对第一阶段的需求分析及本阶段的使用效果评价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否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试用表明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在满足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需要,即获得了较高的匹配程度,可以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个匹配是配套制度机制的制定,一般与第二个匹配同时进行,学校组织教务处、评估办、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结合现行的教学制度机制,商讨制定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系列办法、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激励措施等,并以学校规章制度发文的形式全校宣布,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作制度机制(也往往称为“潜件”)上的准备。
第三阶段:磨合阶段。在磨合阶段,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组织决策已经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进入到具体应用阶段,即教育技术要进入教学一线应用,难度较前两个阶段陡增。许多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推广前期的硬件、软件和相关制度准备后,在磨合阶段就“举步维艰”,教育技术扩散效果不佳。常见的现象是,一方面学校每年花费巨资进行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资源的采购、维护,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对可行的教育技术缺乏热情,甚至敌视或恐惧,使教育技术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使用。这实际是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协调,一方面是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对引进的教育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等,进行改造或二次革新,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师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新情况。例如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组织,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激励、对教育技术应用帮扶等,做好“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充足准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推广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般而言,磨合阶段会经历3-5年,表面上是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但实际是师生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乃至社会心理与新的技术进行多重磨合。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并不会顺利,还往往出现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这是由技术创新扩散必然带来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第四阶段:厘清阶段。厘清阶段是教育技术扩散的价值认同期和质量提高期,将会持续3-5年。当教育技术扩散的效果获得师生的认同,将会带来教育技术应用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应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交互的基本手段,使教育技术扩散的成果最终落到实处。教育技术扩散会逐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基础开发向教学应用转变、从行政推广向自主选择转变、从学校行为向师生行为转变。教育技术采纳的成效初步显现,进一步提高技术采纳的效率、质量成为此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第五阶段:日常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技术已经基本为高校内的师生所采纳,新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消化吸收,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部分。从问题设定阶段到日常化阶段,一般会经历10年以上,但从学校发展的历程看,这并不算漫长,甚至属于较快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到达这一阶段后,学校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师培训可以做相应调整,使之更符合日常运行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达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日常化阶段,有些技术可能随着组织的战略转移而搁置,有些可能因效果不好遭到组织成员的排斥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技术扩散的阻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本原因。
3.高校教育技术扩散“S”曲线与扩散的黄金时期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扩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描述,即以高校师生采纳率和教育技术推广年限分别为纵轴和横轴所得的曲线,其中师生采纳率可以通过师生采纳者数量除以师生总数获得。假设某高校从2004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到2014年10年间,它的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S”曲线描述。2004-2006年处于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师生个别自发采纳教育技术,整体采纳率不超过5%。2007-2012年处于磨合阶段,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行为会促使师生采纳率大幅提高,一般会有超过60%的师生采纳,是采纳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黄金时期,即教育技术扩散启动的第3年至第8年,高校的教育技术采纳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至少可以说明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磨合出现了问题,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是更早阶段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产品购买与匹配出现了问题。如果推广过程中连续3-5年都持续出现低采纳率(不足
30%),那么,师生会出现对教育技术的疲乏态度。师生心理上的倦怠对教育技术推广极为不利,学校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需求分析开始的新一轮调查、分析、匹配。2013年之后,即教育技术扩散的第9年以后,一般会出现采纳率增长变得缓慢的情况,高校即进入了厘清阶段和日常化阶段。
当然,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校而异,本研究只是给出一般描述。如果某高校所经历的相应阶段时长在1-3年浮动,例如磨合阶段经历了长达8-10年之久,只要还可以观察到采纳率呈上升趋势,就并不影响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整体推进。
四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的应用建议
上述分阶段模型的剖析,展示了高校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扩散的清晰过程和特征,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
1.明确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术采纳推广、效果评价、运行管理所需的基本架构。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扩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和主体应分工明确,行动协调统一。在教育技术应用筹备期,一般由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决策的提案,由校长签署教育技术应用的推广计划并审批专项采购经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部署产品购买和推广的具体工作,最后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评估办等部门共同执行。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需求分析、考察市场并提出产品购买建议;同时,起草教育技术应用推广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在教育技术扩散应用期,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进行各批次的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经费分配,并指定各院系、部、中心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教师;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技术支持,以及教师培训和考勤;评估办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各院系(部)分别制定本单位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并落实到教师个人,并开展专场辅导和跟踪服务;教研室组织教育技术具体应用的讨论交流,如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确保本教研室教师掌握具体的应用。
2.把握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从做出推广决策到师生基本采纳认同,一般会经过8-10年的磨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基本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个人,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应用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校的教育技术推广决策并不能代表教育技术已经被师生所接受采纳,实现教育技术学校采纳向师生采纳的转变是教育技术扩散的关键。在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网络教育技术采纳需要学校周密的组织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分析的层面和对象应该包括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每个群体代表技术扩散的不同诉求,应充分考虑;在磨合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学校教育技术推广的黄金发展期,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会快速上升,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常规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和使用评价,关注师生的使用反馈,并及时给予帮助。
3.完善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的配套机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也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创新采纳的社会市场学代表人物马丁内兹,布劳莱(Emilia E,Martinez-Brawley)认为:组织和个人都是广义的实用主义者,是利益导向的。无论是有形的即时的回报,还是无形的长远的影响,组织和个人都会对技术创新采纳与否作广义上的得失权衡。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的科研导向倾向过重,使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网络教学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论文是晋升首要条件,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与职称评定无关的事情上”。因此,高校不管是考虑当前工作推进还是学校长期发展,都应该从教育技术扩散初期,就重视完善教育技术扩散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每年对教师开发网络课程的专门经费、奖励资金、培训机会等等,减少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固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季绍波,信息技术采纳的元分析:2000-2006[J],信息系统学报,2008,(2):22-32
[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3][5]马宁,余胜泉,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5-27
[6]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
[7]黄海,蔡筱青,高校E-l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00-104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建设与教育技术前辈们的努力,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深化与改革、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动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数量与规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
1993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教育技术学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文件)[3],将“电化教育,’专业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归属于教育学科门类,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还是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中,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何克抗先生成为我国第_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中,条件逐渐成熟的几所师范类高校相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除此之外,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关于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自行审核—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大学获得自行审核增列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点的权利,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非师范类高校建立的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但目前为止并未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面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科授权体系改革的机遇,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于2010年被批准设立博士点[5]。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审核批准增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点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实际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将学位授予权部分下放到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政府,允许以立项建设方式审核批准增列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其中,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教育学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这两所高校顺利完成了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验收,获批教育学_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技术学专业随之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各高校相应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虽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仍未有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所以,截至2015年,共有18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
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与学科发展的前期铺垫、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分析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以下从地域分布、高校类型与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总体情况。
(_)地域分布
从27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高校所属地区来看,既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存在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体现在,这些高校广泛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7所)、华北地区(7所)(注:横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在地呼和浩特地处华北地区,故此处将内蒙古师范大学划归华北地区)、华中地区(4所)、西北地区(3所)、东北地区(3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1所),涉及全国4个直辖市和16个省、自治区。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体现在,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博士点数量较多,占总数的_半。华东地区的博士点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大多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域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高校易于汇聚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及充裕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与发展较为迅速。华北地区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与天津,其中北京市就有5所,数量也最多,原因可能是,北京市是我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各大重点高校云集于此地,地域优势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很多省份、自治区没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虽然说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建设、培育与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应在注重因势利导、培育重点的同时,兼顾分布协调、均衡发展,只有在全局规划的协调性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长远、科学发展。
(二)高校类型
目前,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都是局等院校。从局校层次上看,有“985工程”局校8所,“211工程”高校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1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省部共建高校5所,说明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高、实力较强,有较深厚的学科积淀。从高校类型来看,师范类高校多达19所,综合类高校7所,理工类高校1所。这说明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也已成为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强劲,研究领域宽广,更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与多元化发展。而师范类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正在由过去培养单一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使命,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所以师范类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其实践性、综合性等,将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向聚焦
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取向、特色及发展趋势。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远程教育学”经过多年学术积累,凝聚了成熟的学术梯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西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等,依托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专长和培养单位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知名度,具有鲜明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把相近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分析,其中有8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占总数的12.3%;其次是“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方向,占10.8%;“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占9.2%;“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占7.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各占3.1%。还有一些方向,如“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媒体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知识服务与管理”等,名称上依旧沿袭教育技术学常规研究方向。还出现了一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而设置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媒体阅读、知识交流”,“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应用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育云与数字校园”以及“云计算与教育公共服务”等。总体来讲,各高校研究方向设置较为分散,重合率相对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近年来,有些研究方向也比较注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与新的博士生导师,以形成新的学术梯队与研究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了稳定研究方向“飘移”现象。所谓“飘移”现象是指由于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退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同时肩负繁重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后备学术梯队不稳定或未培育起来等因素,致使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而导致的学术滑坡。学术梯队建设与培育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建设必须依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助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由诸多环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培养考核三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博士”这一问题,是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要求培养对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定位基本上都是学术型博士,强调了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了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这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型博士层次培养定位较一致,如教育技术老牌名木父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层次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和通过应用研究解答特定的实际问题,博士一般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在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私人部门、公共研究部门、开发中心担任研究者气但美国有的高校,比如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虽然这两个方向都是研究导向,但偏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研究性大学或高校,偏职业研究主要针对政府、K-12教育、工商业、非营利组织、军队对教育技术博士生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也更注重项目经验、团队工作、管理及领导能力的训练。美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包括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诸多要素。培养方式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招生与录取是培养工作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是主要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则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1.招生与录取
在博士生培养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重要的起始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招生有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多种形式。公开招考_般实行各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自主录取,大多采取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考试入学制”,对于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生力军进入博士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考试入学制”可能带来诸如导师自主权缺失等问题,难以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为了弥补功能短板,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申请一审核制”有利于申请者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了解,能够使导师更好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素质,从而遴选出最适合培养的申请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从2013年在公开招考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时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选拔博士生制度,即申请者提交申请,然后经过初审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申请一审核制”创新了博士生招考理念,将选拔的重点落在了对申请人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提升博士生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渐进地将“申请一审核制”引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招生选拔中,逐步由目前“考试入学制”和“申请一审核制”并存的双轨制走向单轨的“申请一审核制”是必然趋势。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现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掌握,提高科研能力,使博士生掌握较宽广、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课程设置普遍实施学分制,大多规定博士生修读学分在20学分左右,由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与外语类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统_设置,选修课是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方向的深度而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等。
但从目前各高校设置课程科目和实施方式来看,仍然存在_些问题,诸如课程设置缺乏层级性,课程名称、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要求等与本科、硕士研究生差别不大,未能突出学术性。从课程体系的编制来看,存在随意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仅考虑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因人设课。笔者以为,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旨趣各异,博士生课程应当是“自助餐”式的,体现个性化,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协调统_,学习应重在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质量,围绕学位论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与中心环节。_般高校都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提高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英国学者E.M.Phillips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2]。大多数高校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的要求。除此以外,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与衡量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批判性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体现在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独创性和系统性。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4.导师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实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链条中最关键的节点。博士生导师受到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研究与能力、学校研究条件及经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导师对博士生指导与培养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对处于学科前沿、以研讨精深学术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来说,这个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意义更重大,更多表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美国的大学,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其_,组合式、套餐式指导制度。博士生入学以后,建立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三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按照培养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咨询、讨论和指导,共同负责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把关,为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_个求教、切磋学术的正式专家网络,使博士生增加了研究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导师指导培训制度。虽然“有些导师天生就具有教导的能力和兴趣,但是他们很少发展自己的教导技能以更好地促进这种能力和兴趣”P3。导师指导方法的培训得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同,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培养考核
培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考核的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进而保障并提高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展开,大多以读书报告、论文、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中期考核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培养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其学业,以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始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科研过程中,需要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报告,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或根据需要组织研讨;通过学位论文评阅,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博士生,导师组织博士生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即可匿名送审(俗称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盲审通过之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即培养考核的最后环节。答辩内容涉及论文存在的问题、疑点和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知识,由学位委员会投票决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总之,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五、讨论与思考
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到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科、扩充学科生存空间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从这个角度求解“南国农之问”,结合前文的分析有以下讨论与思考。
(—)加强整体规划,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近年来已渐进地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按照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地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相互关系,在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区域内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联合培养,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彼此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聚合区域内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设置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向,开阔学科视野的同时,扩充学科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框架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教育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低、历程较短,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发展步伐过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张,而相应的培养支撑条件尚未完全到位,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随之凸显。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种相关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综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博士生适度发展规模,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教育信息化事业红火的今天,亟待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同时作为培养目标,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并将应用性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事业。
(三)调整培养定位,适应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两大类人才,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学术型博士即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型博士理论基础不深厚、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培养以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同时更需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实践需求、具有_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保持学术型博士规模的同时,尝试招收一些实践应用型博士,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多元化。是否效仿美国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充分论证的问题。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作为一本专注于“外语电化教学”的期刊,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与广大外语教师和业内人士共同见证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坚实脚步。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共发表各类文章三千多篇,这三千多篇文章是外语与IT的业内专家、学者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与众多的读者、专家、学者和中国语言实验室厂家共同打造的历史丰碑,也可以说这三千篇文章凝聚成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壮丽诗歌,汇聚成了中国外语信息化建设的雄伟画卷。
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伴随着我一起成长,沐浴着她的辉煌,我也从一名普通的读者,成为了一位钟情于她的作者和研究者。1993年,我在《外语电化教学》发表我的处女篇“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新颖做法”(1993年第3期),不久就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从此我与《外语电化教学》“结情”至今,笔耕不停,探索不断。正是《外语电化教学》使我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正是《外语电化教学》使我的教学、学术兴趣和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引导我走进这一学科的殿堂,使我有了今日之成果,能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饮水思源,我怎能不热爱她呢!她为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我怎能不感激她呢!每当我读到《外语电化教学》新的论文、新的观点、新的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时,总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动。回首这三十年,我感慨万千,思绪万千。谨此,我借用古人诗句“欲寄相思千里月,随风直到汴梁西”表达我对《外语电化教学》的衷心祝贺,并向贵刊及辛勤耕耘在这块园地的历届编辑和匿名评审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我还应当特别感谢的是《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的盂庆和老师、陈坚林教授、施行老师、陈红老师和胡加圣老师,他们精益求精、甘于寂寞、耐心服务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
近三十年来,教育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幻灯机(片)到实物投影,从计算机到多媒体,从多媒体到网络,从网络到云计算、物联网、语义网,从语音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自主学习室到无线的无所不在的学习(u―Leaming),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外语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理性的飞跃,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在这场革命性的变化中,外语教师、外语学习者和语言实验室厂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外语电化教学》也如此。面对中国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新挑战,在经历了三十载风雨历程之后,《外语电化教学》形成了精益求精、务实进取的发展基调,这是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期刊的战略愿景。
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注重创新发展,以“精益求精、务实进取”精神为动力,牢牢把握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服务于我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我国外语教学。该刊始终坚持思想上和学术上的高标准、高品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能贴近外语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努力实现思想性、学术性、技术性与应用性、可读性、现实指导性的有机结合。《外语电化教学》与时俱进,坚持期刊内容、编辑技术与管理的科学化。特色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期刊质量优化的关键。在栏目设置方面,从特定时代和特定学科两个角度,结合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在栏目设计和选题策划上,注重突出学术导向,从而有利地构建了品牌栏目,并在众多学刊中突出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同时,密切关注语言、技术与外语教育重点、热点和难点,配合外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发表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理论文章、实验报告。刊登在《外语电化教学》上的许多文章,内涵充实,理论新颖,见解独到,意义深刻。文章中揭示的新动向、展示的新趋势、提出的新理念、开拓的新领域,都带给读者以新的视野、新的感觉、新的认知,真正实践和体现了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相结合的办刊方向。所载文章被广泛引用和转载,较好地发挥了期刊指导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实践的作用,有效地引导了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获得了好评。特别是在2008年CssCI期刊评选中,按各种评比数据(如载文量、被摘率、被引量、被索量等)排序来看,《外语电化教学》位居“外语类”第10位。这充分显示了该刊的质量目前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成了高校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毫无疑问,《外语电化教学》也是我国研究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权威期刊,它的主流地位是无可否认的。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能力 网络平台
一、背景
为了加快基础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我国全面启动了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几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同时,为了缩短城乡在教育教学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巨大差距.由国家和地方筹资百亿元全面开展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20O7年,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初步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具备。
如何迅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落实资源建设与应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研”的要求,使广大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和运用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实现农村工程应用效益,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
随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四配套”工程落实到位,以及“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的全面展开,苏北地区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日臻成熟。苏北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如何,能否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苏北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笔者以苏北某小学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该小学拥有公用机房3个,约80台计算机.每个班级都匹配了多媒体计算机。可接人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对象均为各学科任课老师。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81份.有效问卷8l份,由于得到同行教师的大力支持,调查工作组织良好,回收率、有效率均达到100%。问卷采用微软的Exe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比例均为百分比。
(一)调查对象分析。
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笔者就职的苏北某村小,共有教职工81名,在校学生数1256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教龄最长的为28年,最短的3W。平均教龄为12年,教龄在10年之内的占了48%,在1l一20年之间的占4l%:在学历方面,以中专和专科为主,共73人,占总人数的90%;在职称方面,小学高级占6%,一级34%,二级11%,没有填写的4%,中学一级l%,二级21%,三级2%;所涉及的科目有小学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幼教及初级中学数学。
(二)调查方法。
笔者将拟研究的问题编制成调查问卷,以当面作答的方式供调查对象填答。本次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及其应用态度.把握其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所获信息的不足,搜集有关态度、情感、知觉或事实性材料.观察受访者的诚挚性与态度.由此判断受访者问卷调查部分回答的真实性,对部分调查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调查结果表明: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水平上。能够熟练使用Word和Exeel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38%.仍有24%和28%的教师不会使用以上两个软件。仅有l4%的教师制作过课件,44%的教师不会制作课件,掌握软、硬件安装技能的人数不过17%。在网上,教师们经常查找的教学资源为优秀教学设计(37人)、典型课例(36人)、文本备课资料(26人)、教学软件(23人)、教育理论著作(9人)。有44%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课件教学,认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59%。在使用网络课件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有l8%赞同单一模式,82%的教师支持混合模式,即支持教师讲解和在线学习相结合,或在线指导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很有用,而实际自觉运用的人数却只占总人数的31%调查结果还表明: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有很大的用处,他们对培训的内容要求比较强烈的依次是:技术与理论相结合(51%),范例与方法相结合(31%),技术(10%),理念(8%)。78%的教师对通过网络培训教育技术充满信心,71%的教师认为运用网络学习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访谈结果反馈。
1.通过访谈得知,多数教师表示支持多媒体教学,认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原先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被替代为充满生趣的动画和投影,化无声为有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些教师反映小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积极性越来越差甚至有个别学生逃课的现象。
3.谈话调查中有二三位老教师对多媒体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上课时用上电器就是多媒体教学,就是放个录音,将小黑板的内容投射到屏幕上,换汤不换药
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所收集的数据.经过系统统计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们大都持肯定态度。教师主动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有明显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硬件设施是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物质基础,尽管全国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有了大幅改善,但苏北农村地区的总体硬件水平还是偏低。大部分教师对所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并不满意。
(三)一线教师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能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许多教师能够坚持自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理解,难以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不够高,原因主要是缺乏信心和整合的技术,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培训中应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整合技术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六)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现行的培训体制和评价制度需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更加有层次,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
五、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加强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物质保障,农村学校的经费比较紧张,仅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学校设备。总之,应当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案.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
(二)加大资源库建设的力度,提高自身资源开发平。
教学资源是影响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应充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农村小学一方面要积极筹资金,引进适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育资库建设,尽快实现教师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教研力度,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开展…。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和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师院校也要把对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作为未来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
(四)更新观念.内化教育技术应用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教师观念守旧,方法落后,在接受新的信息时和追求探索时有较强的惰性.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加之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课堂,全面影响和冲击着教师的旧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用内化了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参与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建立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五)构筑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
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涉及范围广.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限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素材、案例等丰富的培训资源无法在短期内为每个教师所获得。通过构筑网络支持与交流平台.大量的培训资源可借助平台得以共享,从而大大提高资源的丰富程度…;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弥补集中式培训时问短的缺点。培训结束后,教师和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长期的交流。解决学员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巩固培训成果,提供持续的跟进式支持.促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学,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当代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出现了偏重技术开发而轻人文理论研究的倾向,这带来的后果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人文精神淡化。本文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教育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琉离
无论教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川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这种重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一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关注人的存在,重视提高人的学一贯强调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美学则推崇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境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标举一种人文精神的善美境界。在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盛行的今天,我国传统美学中关于“人”的学说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
3.2擂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