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设计岗位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设计岗位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设计岗位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模架;积木式;;工装;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超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标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各个地区拔地而起。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顶模施工工艺是超高层核心筒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之一。模块化顶模是对模架结构进行创新改造的结果,实现了顶模模块化、标准化。

模块化顶模由支撑系统、钢平台系统、液压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其中钢平台系统采用装配式空间钢桁架平台。钢桁架平台采用主次桁架受力体系,主、次桁架均由满足模数的标准单元和非标准单元拼装而成。各单元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这就要求同型号的标准单元要满足互换性要求。超高层建筑质量关键是核心筒施工质量,核心筒施工质量关键是顶模系统质量,顶模系统质量关键是模块单元的质量,故模块单元的质量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钢桁架平台主、次桁架单元的质量是保证模块化顶模系统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根据主、次桁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设计模块化加工的制作工艺及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及互换性要求进行了阐述。

1 钢桁架平台结构分析

1.1 钢桁架平台组成

钢桁架平台由主、次桁架及撑杆等组成,结构类似于主次梁结构。主桁架由H型钢(弦杆)、钢管(腹杆)、双角钢(斜腹杆)、阴阳头及耳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次桁架由槽钢(弦杆)、槽钢(腹杆)及阴阳头等组成,如图2所示。主、次桁架均有2倍模数和3倍模数结构形式,本文仅就2倍模数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图1.主桁架标准单元图2.次桁架标准单元

1.2 钢桁架平台装配

钢桁架平台由井字主桁架、十字主桁架、标准模数主桁架和标准模数次桁架等装配组成。主桁架间弦杆翼腹板用连接板连接并用高强螺栓紧固,腹杆耳板间用连接板连接并用快卸销轴固定,如图3所示。主桁架耳板孔与销轴为间隙配合,最大间隙Xmax=1.1mm,最小间隙Xmin=1mm,配合间隙公差为0.1mm,如图4所示。次桁架之间以及主桁架和次桁架之间均用阴阳头配合连接并用销轴固定,如图5所示。主、次桁架阴阳头装配面为间隙配合,最大间隙Xmax=2.4mm,最小间隙Xmin=1.8mm,配合间隙公差为0.6mm;阴阳头孔与销轴为间隙配合,最大间隙Xmax=1.6mm,最小间隙Xmin=1.3mm,配合间隙公差为0.3mm,如图6所示。

图3.主桁架装配形式示意图4.主桁架耳板与销轴装配尺寸

图5.次桁架装配形式示意 图6.阴阳头及销轴装配尺寸

2.钢桁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工艺规程设计依据

钢桁架是基于模块化的装配式空间钢桁架,其主次桁架均由标准单元和非标准单元组成。标准桁架的加工制造要达到互换性要求,故要求构件的加工制造精度高。由于阴阳头装配面的配合间隙公差为0.6mm,且阴头组件又有同轴度要求,故传统的划线装配很难保证尺寸精度要求及位置精度要求。为了保证标准单元的制造精度及互换性,必须打破传统划线装配工艺,创新性的设计一套新的加工工艺。经过对标准单元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设计出了一套“积木式”的加工工艺规程。

2.2工艺规程设计

钢桁架标准单元设计采用“积木式”的加工工艺规程,即首先将组成部件的各个零件按照图纸加工成合格的产品,然后按照桁架结构类型将零件组装成相应的小部件,最后将小部件组装成标准单元构件。此工艺规程工序划分更加细化,针对性强,工序作业标准化,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更高,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积木式”加工工艺能够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要求的关键是要设计一套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精度高的工艺装备。

3.工艺装备设计

3.1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工装

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主要是阴阳头组装,是部件组装的关键工序,工装设计关键是保证阴阳头尺寸及位置精度。主桁架弦杆H型钢采用数控三维钻加工,其翼腹板螺栓孔加工精度非常高,故可用H型钢翼板两端螺栓孔作为定位基准。用25mm厚钢板平台作为基准平面,钢板平台上钻两定位孔(与基准定位销配合),作为H型钢的定位基准。设计定位板保证阴阳头组装的尺寸及位置精度,定位板的加工制造精度是整个工装精度的关键。

采用阶梯销轴形式作为基准定位销,可实现定位销的拆卸,粗端直径比H型钢螺栓孔小0.5mm,细端直径比粗端直径小2mm。阴阳头组装采用定位板、销轴和轴套组合定位,保证阴阳头装配面及装配孔的尺寸、位置精度。定位板采用机械加工制作,定位孔采用车床加工,底面及组装基准面采用铣床加工,保证阴阳头组装精度。组装定位销轴采用阶梯轴形式,实现销轴可拆卸,粗端端(与阴阳头孔配合)直径选用50(-0.2 -0.3)mm,细端直径与定位板孔配合间隙为0.4mm。组装定位销轴与阴阳头孔位间隙配合,最大配合间隙Xmax=0.5mm,最小配合间隙Xmin=0.2mm,配合间隙公差为0.3mm,满足阴阳头与销轴配合精度要求。阴阳头装配面与定位板、轴套间为顶紧配合,阴头轴套尺寸为80mm,阳头轴套尺寸为31mm(阴头厚度30mm),保证阴阳头中心线重合及配合间隙精度要求。

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工装设计以基准定位销和定位板为固定基准,组装定位销和轴套为活动定位组件,组合定位保证组装部件的尺寸及位置精度要求。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工装如图7所示,部件组装示意如图8所示。

图7.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工装示意图 图8.主桁架弦杆部件组装示意图

3.2主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工装

主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是将弦杆部件及其他零件组装成整体的关键工序。整体组装工装设计要保证主桁架两H型钢弦杆的相对位置尺寸及两端耳板连接孔的位置尺寸。主桁架弦杆H型钢腹板两端螺栓孔作为定位基准。用25mm厚钢板平台作为基准平面,H型钢作为工装基准面,在工装两侧H型钢上按照主桁架标准单元弦杆腹板螺栓孔和耳板连接孔位置尺寸放样钻孔作为基准定位孔,保证各连接节点尺寸和位置精度。

主桁架弦杆H型钢采用支撑销轴与基准定位销轴配合定位。支撑销轴细端与工装H型钢定位孔配合,配合间隙小于0.2mm,粗端上部钻中心孔,与基准定位销配合,起到基准传递的作用。支撑销轴粗端长度与基准平面到弦杆H型钢腹板下表面的距离相等或略小。基准定位销轴细端与支撑销轴粗端定位孔配合,配合间隙小于0.2mm,粗端与弦杆H型钢腹板螺栓孔配合,配合间隙小于0.2mm。耳板定位原理与弦杆H型钢定位原理类似,支撑销轴粗端长度与基准平面到耳板下表面的距离相等,保证耳板中心线的位置精度。工装中间的H型钢上设计了一小平台,平台高度与基准平面到标准单元中间的斜腹杆节点板下表面距离相等,保证节点板的中心线位置精度。主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工装如图9所示,标准单元整体组装示意如图10所示。支撑销轴与基准销轴、定位销轴组合工作原理示意如图11所示,总装工作效果示意如图12所示。

图9.主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工装示意图图10.主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11.支撑销轴与定位销轴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2.支撑销轴与定位销轴工作效果示意图

3.3次桁架部件组装

次桁架部件组装是将阴阳头与槽钢进行组装,是阴阳头定位组装的关键工序,工装设计关键是保证阴阳头的尺寸及位置精度。次桁架部件组装工装采用基准销轴、定位板 、组装销轴、轴套等组合定位,保证部件组装质量。次桁架弦杆槽钢一端销轴孔作为部件组装的定位基准。用H型钢作为基准平面,并在H型钢翼板上钻孔作为定位基准。设计定位板保证阴阳头组装的尺寸及位置精度,定位板的加工制造精度是整个工装精度的关键。

定位板既要考虑阴阳头的定位问题,又要考虑到槽钢的装卸问题,故定位板设计成异形U型。U型的短侧端部设计圆角,保证槽钢可以倾斜角度旋转进出工装。基准定位销采用阶梯销轴式,细端与H型钢定位基准孔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小于0.2mm,粗端直径选用50(-0.2 -0.3)mm,与槽钢阴头配合,最大间隙Xmax=0.5mm,最小间隙Xmin=0.2mm,配合间隙公差为0.3mm,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证组装精度。轴套设计规格与主桁架部件组装工装相同。次桁架部件组装工装可通过不同的轴套组合,分别组装带阳头槽钢弦杆和带阴头槽钢弦杆。次桁架部件组装工装示意如图13所示,次桁架部件组装示意如图14所示。

图13.次桁架部件组装工装示意图 图14.次桁架部件组装示意图

3.4次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

次桁架标准单元整体组装是将弦杆部件、腹杆、阳头及其它零件组装成整体的关键工序。整体组装工装设计要保证次桁架标准单元端部阴阳头装配销轴孔尺寸精度及阴阳头装配面尺寸精度。次桁架弦杆槽钢销轴孔作为定位基准。用25mm厚钢板平台作为基准平面,H型钢作为工装基准面,在工装两侧H型钢上按照次桁架标准单元弦杆阴阳头销轴孔位置尺寸放样钻孔作为基准定位孔,保证各连接节点尺寸和位置精度。

次桁架弦杆槽钢采用阶梯销轴定位,销轴直径同次桁架部件组装工装定位销轴。次桁架标准单元阴头组装采用销轴和轴套组合,保证阴头装配面尺寸。工装中间H型钢设置两限位挡板,控制次桁架中间结构尺寸。次桁架整体组装工装示意如图15所示,次桁架整体组装示意如图16所示。

图15.次桁架总装工装示意图图16.次桁架总装示意图

4.“积木式”加工工艺质量控制

4.1 零件加工质量控制

采用“积木式”加工工艺,要求零件加工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每件产品都合格,并具有互换性。零件质量关系到最终的产品质量,所以零件质量控制要做到首检、中间检和终检,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零件产品质量。

4.2部件加工质量控制

部件加工是以零件为基础,依靠工装获得产品质量。工装制备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故在工装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工装制备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使用。部件组装要对零件进行检验,不合格零件不能使用。部件加工时也要做到随时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整体组装质量控制

整体组装是以零部件为基础,也依靠工装获得产品质量。工装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工艺装备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符合要求才能使用。组装前应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合格方可使用。整体组装过程中应及时检查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对工艺装备进行修正。

4.4装配质量控制

对于大型桁架结构,预拼装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产品加工完毕后,进行预拼装,检验产品质量,并验证产品互换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

5.结语

针对模块化低位顶升钢桁架平台模架标准单元设计的“积木式”制作工艺及工艺装备,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工艺流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精度达标的工艺装备,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及互换性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升、吴延宏、王开强、黄爽、刘志茂.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在超高层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管理.施工技术.2012.8

[2]王开强、郭耀杰、吴延宏、黄爽、刘晓升、刘志茂.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装配式空间钢桁架平台设计与试验研究.施工技术.2012.8

第2篇

关键词:典型工作岗位;理实一体化教室;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2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民用机场、通航机场及航空公司生产、服务、建设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较强的安全检查实际操作能力,从事机场、航空公司及各类生产服务型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了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建设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意义

传统高职教学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传授,虽然也有技能实训,但实训项目的设计脱离企业工作岗位实践,对课程设计的内涵和本质缺乏真正了解,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课程授课过程通常先由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室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再在实训场所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机械式地练习,实训操作基本只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而没有真正遵循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导致教学中容易出现专业知识理论和岗位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以学生为本,把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相结合,鼓励在学生在完成岗位工作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生的自主思维,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的反思。把真实岗位工作项目引进课堂,按“任务布置、实施、评估、信息反馈”一个完整的过程进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岗位工作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行动能力。课程岗位工作项目设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入机场,回归岗位服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经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培养合格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教学必需遵循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模拟的实训项目融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形成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于同一教学场所,教、学、做合一。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室都功能单一,多媒体教室用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室单纯进行操作演练,不能很好的满足理实一体化授课的需要。建设科学规范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服务于特定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以本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为依据来设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主要是验证检查岗位、人身检查岗位、开箱(包)检查岗位及X射线机操作岗位。

证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查验旅客证件,核对其相貌与乘机有效证件的相片是否相符。将旅客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核对有效乘机证件姓名是否与登机牌或电脑显示的姓名一致。检查无误后在登机牌规定位置加盖验讫章,严禁涂改、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登机手续不全的旅客进入隔离区。注意观察旅客动态,发现可疑对象时,要及时将重点检查的信息使用暗语手势通知到前传岗位。发现布控人员按预定处置方案处置,防止嫌疑人逃走。

人身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密切注意安全门报警情况,防止漏检、错判,同时使用规范动作和文明用语对经过安全门后需要接受检查的旅客进行手工或仪器检查。对经过安全门检查时存在可疑的或前传检查员告知应重点检查的旅客要进行严格检查,必要时请示领导实施人身手工检查。对查出的违禁物品和限制物品及时交领导处理。及时提醒旅客拿走自己放在托盘内的各种物品和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

开箱(包)检查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负责根据X光机操作员指示的位置,对旅客的行李实施开箱(包)手工检查。掌握各种物品反映在X光机显示器荧屏上图像的形状和颜色深浅程度及其在箱(包)内的位置,以便检查时能准确地、迅速地查出可疑物品。对查出的违禁物品和限制物品及时交领导处理,同时负责需要办理暂存物品的旅客移交内勤的工作。认真检查箱(包)内X光机操作员指示的位置的每件物品,直到排除疑点,同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回馈给X光机操作员。

X射线机操作岗位的主要岗位职责为:负责对进入候机隔离区的所有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禁止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进入隔离区或被带上航空器。集中精力认真观察X光机荧屏,仔细分辨物品图像,对图像模糊不清或有怀疑的物品进行重新检查或告知开(箱)包检查员实施手工检查,并向开包(箱)检查员指出可疑物品的位置,及时了解可疑物品的性质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三、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实践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取得民航安检员职业资格。目前,我们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检站合作开展这项职业资格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最佳的培训模式是教学演示区和实训区融为一体。理实一体化教室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互动,边教、边学、边做,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而这符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这种不需要复杂设备,更加强调意识、要领、沟通的专业的教学需求。目前已建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实训室有全套安检设备,将作为进阶实训场地,满足更高层次的实训需求。到机场的顶岗锻炼、工学交替,是最高层次的实践教学。理实一体教室、专业实训室、机场三者组合实现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全体系教学。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承担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安检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同时作为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的场地。利用金属探测门、X射线机、手持金属探测器等安检仪器设备,模拟民航安全技术检查的真实环境,让学生熟悉民航安检业务的流程,熟练掌握证件检查操作、人身检查操作、X射线机操作、开箱(包)检查操作岗位的基本岗位职责。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既要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又要保证学生进行典型工作岗位的实践操作,因此其功能区域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理实一体化教室需80平方(10m*8m)教室一间,可开展40人规模的相关课程教学,满足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的场地与设备要求。多媒体教学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前二分之一区域,配置教师演示操作台、学生移动座椅、全套多媒体设备。实训区分设教室后二分之一区域,共布置两条旅客安检通道,安检通道配置通过式金属探测门、X射线机、验证台、手持金属探测器、行李箱(包)、开箱包检查台以及常见的违禁物品和生活物品等。

基于典型工作岗位的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结合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际需要,能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从而更好满足民航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俊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因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59).

[2]姚岚,叶琦.高职院校“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刍议[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第3篇

(1)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并监督执行。

(2)根据工作计划,负责部门内工作任务分工,合理安排人员。

(3)负责部门下属员工的培训、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参与本部门关键岗位员工的招聘筛选工作。

(4)负责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关系。

2.组织制定公司用工制度、日常人事管理制度、薪资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培训体系等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监督、协调、检查执行情况。

3.根据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设计和定员定编方案,对公司组织架构设计和人员调配提出合理改进方案。

4.统筹监控招聘工作,甄选合适的人员。

5.组织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监督公司年度薪酬福利计划及薪酬福利调整方案的编制,审核月度薪酬福利发放统计表。

6.组织公司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审定绩效考核结果。

7.统筹监督制定公司员工的培训计划,审定、监督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安排的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