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理清工作思路范文

理清工作思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理清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理清工作思路

第1篇

一是继续抓好农机化“四大”基地、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辐射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重点做好马铃薯、甜菜、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收获等新机具的宣传推广工作,加快推进___县农牧机械化发展进程。

三是继续抓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落实,争取更多补贴资金,不断提升全县农牧机械化装备水平。

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级畜牧业示范县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机项目库,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农机化推广项目,推进___县农机化工作可持续发展。

五是抓好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拓宽培训渠道和方式,继续深入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大练兵活动,以此来提高全县农机人员的整体素质。

六是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公益性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

第2篇

关键词: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28-03

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确定的两所专业转型试点高校之一。2014年10月,湖南文理学院确定了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幸作为我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一年多来,根据学校整体方案的要求,按照《试点专业综合改革、深度转型发展建设任务申报书》目标任务,在我院已开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了转型专业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转型效果。

一、理清专业转型工作思路,全面谋划专业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观念,理清转型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方法模式,开拓创新,主动转型。化学化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究竟转型为什么(转型的实际内容)?怎么转型(转型的方式与方法)?专业转型的路障在哪里(转型工作关键点)?经过反复调研、探讨,确立了“1234”材料专业转型改革与探索新模式,即“一条主线”、“二个主体”、“三个对接”、“四个共建”。

“一条主线”,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二个主体”指学校和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责任,即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三个对接”,即践行“专业教学与行业产业对接”、“专业方向教学与企业对接”、“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四个共建”,即校企紧密结合,形成“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培养计划与实践教学模式、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高校专业转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专业转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转型工作需要全面谋划、设计目标,不断推进、总结和完善。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转型工作重点突出“二个阶段、三个建设”。“二个阶段”,即为初创阶段与提质阶段。初创阶段时间是2014年到2016年,在此阶段,按目标和要求,使专业转型工作初具成效,保证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深度转型发展谋篇布局,并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提质阶段时间为从2017年起一段较长的时间,做好补缺增强、精益求精工作,使转型工作趋于成熟、趋于常态。“三个建设”是指在专业转型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坚持抓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建设校内外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中试基地(孵化器)、实践教学基地群(实践教学基地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训基地。为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个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完成创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软件建设。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及其比例。制订符合材料转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类文本材料。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在专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各环节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经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合作教育管理等制度建设,从而使专业转型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做实专业转型工作

1.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为突出“应用”与“创新”两要素,确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我院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3+1”模式分配教学时间,即一学年的时间为实践教学时间,且集中实践训练时间为40周,其中,校内训练12周,校外训练28周。校内训练的12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模拟训练(生产实践虚拟模拟、生产实践中试模拟)、基础创新训练;校外训练的28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技能训练、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训练。通过组织、实施这些训练,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效果。①制订较为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按实践教学模块制订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包括实践基础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模拟训练教学大纲、创新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以及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教学大纲。以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模块为例,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分别在四个实践基地训练,每个实践基地训练7周,共计28周。学生在每个基地的实践教学训练为280学时,其教学大纲与学时分配包括:三级安全教育(4学时,包括安全案例学习);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所在行业情况(2学时,另外,行业情况课外查阅、总结4学时);企业文化理念教育(2学时);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2学时);生产工艺学习(6学时);生产设备、生产辅助设备与设施(4学时);原材料、产品的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4学时);产品生产配方(4学时);原材料与产品标准(4学时);各工序及设备的操作规程(160学时,包括操作训练);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技术革新(10学时,另外安排60学时创新研究);质量控制体系(4学时);企业发展探讨(10学时)。②拟定规范的、健全的、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上述实践教学大纲,结合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拟定各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③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模块属性,结合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拟定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考评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态度、纪律、表现情况;根据各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从应知什么、应会什么、应熟悉什么、应理解什么、应掌握什么等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训练效果;考评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考与创新的成效。

2.加大课程群的建设力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培养实际条件,设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每个专业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群、专业课群、专业方向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在专业方向课群、专业选修课群中,加入了针对地方企业生产方面的课程或章节内容。实际上,我院编印的转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包括基础综合部分、创新训练部分、行业产业实践部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已基本完成,行业产业实践部分,针对各基地的具体情况,正一一组织编写,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编写内容分为基地简介、公司管理与经营、生产工艺与技术、生产设施与设备、产品标准与检验、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产品研究与开发几大部分。强力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3.创建创新训练基地及实践教学基地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需要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有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创新训练基地。近几年,我院利用学校转型试点资金(16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490万元)、学科建设及国家项目奖励经费(200万元)、社会投入与社会资产并入(250万元)共计1100万元经费,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创新训练基地(中试基地、创新实验室)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我院材料工程专业分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选择与专业理论课内容相匹配的生产企业,使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尽可能地“对接”专业理论课内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与用相脱离的问题,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满足“三对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这样,也就形成了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即打造出了“实践教学基地链”。以我院材料工程专业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我们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分类,重点创建了以下四类实践教学基地:“湖南金帛化纤有限公司”、“湖南美华尼龙有限公司”化纤树脂生产与化纤生产即化纤类基地;“临澧安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邓权塑业有限公司”塑料制品生产即塑料类基地;“湖南太子化工有限公司”、“常德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涂料树脂生产与涂料生产即涂料类基地;“湖南中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电池隔膜材料生产即功能材料类基地。每个基地按“标准化”建设:一是设有实践教学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二是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三是建有实践教学专用办公场地、教师与学生专用生活场地;四是有统一的标示、规范的档案。

4.打造“教练式”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适应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我院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五年前的20%上升到目前的60%。通过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使本院专任教师既熟悉实际生产,又能不断地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同时实现本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领队式”向“教练式”转变。从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几个层面聘任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作实践教学现场指导教师,通过明确其职责、规范其任务与要求,提高其指导水平,以壮大和完善“教练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三、坚持专业转型探索,力求专业转型实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深度转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变换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才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当然,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都要针对社会现实,对于工科专业来讲,就是要针对行业企业、面向各行业企业。要较好地做到这点,就要加大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第3篇

(一)外商投资

2012年1—9月,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7家,同比下降7.4%,合同外资金额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85.9亿美元,同比增长0.1%。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0505家,合同外资金额206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2.5亿美元。今年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合同外资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实际外资出现拐点。1—9月合同外资下降幅度比1—8月回落9.3个百分点;实际外资扭转下降趋势,同比实现正增长。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有望走出低谷。

大项目占据主导,500强企业引进有新突破。当年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1家,其中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4家。1—9月份,共批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3家,其中新引进8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三产比重继续提高,产业比例趋于合理。二产合同外资61.93亿美元,实际外资41.2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6.6%和48%。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2.8%和51.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9和4.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行业合同和实际外资均实现较大增幅,而房地产项目则出现较大降幅。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调整,产业间的比例趋于合理。

欧盟、北美国家增势迅猛,日本投资有所放缓。1—9月,欧盟国家投资新批项目29个、合同外资10.9亿美元和实际外资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91.3%和71.9%。北美洲国家投资新批项目135个、合同外资6.7亿美元、实际外资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6%、82.2%和18.4%。来自日本的实际外资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5.5%,后续态势值得关注。

(二)境外投资

2012年1—9月,浙江省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429家,投资总额35.23亿美元,实际对外直接投资13.20亿美元,覆盖14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瑞典、美国、德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投资领域不断拓宽,营销项目仍占主导。今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总数490个,其中营销网络项目(包括具有营销、仓储功能的加工企业)434个,中方投资27.59亿美元。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主要涉及制造、批发和零售、商务服务等行业。

投资形式呈现多元,民营企业仍唱主角。投资形式呈现多样,企业并购行为活跃。今年以来,浙江省新批并购项目32个,并购额1.145亿美元。增资项目持续增加,新批增资项目83个,增资额10.55亿美元。1—9月,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热情依然持续,约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98%。

工业园建设顺利,集群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12年9月,由浙江省前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越南投资的龙江工业园,已入园企业12家。12家入园企业全部达产后,工业产值将达16—18亿美元,约为越南前江省2010年全省工业产值的3.4倍,可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由省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合作开发的泰中罗勇工业园,至2012年9月,已投资8.69亿美元,实现产值12亿美元,实现利润8000万美元,上交当地税收2550万美元,招聘当地员工2600多名,已成为泰国乃至东盟中资制造型企业最大的集聚区。

二、主要工作

(一)抓投资体制改革

下放项目核准权限,提高项目服务效能。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推进我省两大国家战略,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委按照便捷高效的要求,将原由我委核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包括增资)1—3亿美元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下放给舟山市和义乌市发改部门核准。

开展联合审批,提高前置审批效率。为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我委今年开展了联合审批试点工作。外资方面我们选择了桐昆集团公司年产40万吨超仿棉差别化纤维项目作为联合审批项目,邀请省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以及所在地市的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联审会议,通过各部门集中讨论,现场办公,就项目核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了会议纪要,要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前置审批核准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二)抓调查研究工作

牵头开展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调研。今年年初我委和省台办联合牵头,组织省财政厅、农业厅、商务厅、省经济信息中心以及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等相关部门,成立《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编制小组,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围绕浙台经贸合作区、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建设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结合“接轨海西”和我省“四大国家战略”,完成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基础上,制定《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计划于年内完成规划初稿,并提交省政府审议通过。

研究制定浙江省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目录。为更好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我委于今年2月份开始着手调研并于9月份起草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重点支持产业的若干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优化投资布局、多形式提高引资水平、要素保障以及优化服务等五大方面,加大对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外资政策由“普惠制”向“有选择的鼓励”转变。研究制定《浙江省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目录》,立足我省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结合利用外资的机遇和挑战,该目录将拟重点支持的产业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四大类,通过强化重点、突出优先、反映需求、着眼长远,精选出一批好产业和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

专题开展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研究。随着浙江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伴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上了境外并购的全球扩张之路。为把握好当前企业境外并购发展的趋势特点,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我省企业境外并购健康发展,我委开展专题调研,并高质量完成《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浙江企业境外并购的意见建议》。另外,我委组织力量针对当前浙江企业境外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开展了专题研究,并完成《当前浙江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政策建议》,供上级部门决策参考。

开展浙江加入GPA、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出价方案的研究。作为浙江省加入GPA服务组牵头单位,我委组织商务厅、建设厅、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开展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出价方案的研究。针对政府采购分行业现状、分行业供应商情况开展研究,并根据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估结果、重要产业走出去可能性和相关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对经济社会安全影响,完成了《浙江省GPA服务业扩大出价分析报告》,提出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清单和政府采购支持服务业的建议。

(三)抓有效投资推进

做好重大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服务,促进外商有效投资不断推进。今年,我委深入开展“围绕重大决策、推进重大项目”专项行动,通过“百千对接”、“百千服务”等系列活动,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的前期和实施工作。同时,建立重大项目季度跟踪服务制度,对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进行跟踪联系,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建立重大项目省领导联系制度,促进重大项目有效投资推进。我委研究起草了《省领导联系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了“联系领导检查督促、牵头联系单位负责,有关单位合力推进”的领导联系机制,明确了每个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的牵头联系单位、省级有关职能部门、项目所在地政府、项目单位的工作职责。对于省领导联系的每个集聚区和每个项目,我委建立了“一对一”的服务保障机制,对口落实一名委领导负责协调联络,一个服务小组负责跟踪服务。

做好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活动,促进有效投资前期项目。完成《2012浙江省吸引外资重点项目》的编制。通过向各市、国家级开发区征集我省对外招商项目,并从上报289个项目中筛选整理出106个吸引外资重点项目编印成册。通过省级重大活动对外宣传我省吸引外商投资环境和政策。牵头整理出114条台商投资项目相关的政策,囊括投资创业、转型升级、要素保障、税费政策、产业集聚、嫁接发展、服务管理、赴台投资等方面,编制《浙江省台资企业优惠政策指引》供台商到浙江投资参考。

(四)抓国外贷款项目的争取和建设

做好已签约生效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世界银行贷款浙江省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和浙江省林业综合发展两个项目已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银行批准。我委高度重视项目的建设,积极配合项目管理办公室按照世行和国家有关制度推进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已列入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新的国外贷款项目。

(五)抓开发区(园区)建设

组织实施《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发挥开发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升级等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统筹全省对台经贸合作,规范我省各类对台交流合作园(区)的管理,组织开展《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的争取工作。

三、2013年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以新出台的《浙江省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目录》为指导,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鼓励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工程咨询、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把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促进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产能过剩项目。更加注重择优选资,促进“引资”与“引智”结合,进一步发挥外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载体作用。

丰富利用外资方式。在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方式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继续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改善浙江利用外资结构,在利用国外贷款资金的同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实施项目,加快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知识理念,发挥贷款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提高贷款使用的质量和效益。

提升外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的布局引导,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高标准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带动效应突出的利用外资大平台,引导重大外商投资企业在我省14个产业集聚区及开发区(园区)聚集发展。制定2013年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编制浙江省外商投资项目计划,对列入计划项目实行实时跟踪、保障资源供给、及时协调服务。以《浙江省“十二五”开发区(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新出台的《浙台经贸合作区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对涉台园区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台资企业向浙台经贸合作区集聚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走出去”战略

理清发展思路率先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走出去”发展道路。突出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确保安全的主题,充分发挥我省的体制、机制优势和产业特色,以“走出去”拓市场、建基地,稳外需,调结构;以“走出去”获取资源、技术,促保障、促提升;以“走出去”带动“返回来”,实现新发展,不断巩固“走出去”工作在全国的前列地位。

第4篇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已经成为建立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碳排放权交易通过为重点排放单位设定总量控制目标,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落实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推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制度,确保落实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碳排放权交易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企业的参与主动性,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此外,推行碳排放权交易还能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带动节能低碳和循环产业投资,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基础

为探索和积累经验,2011年11月我们组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试点省市带动下,浙江等十多个非试点省(区)和城市也先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2014年我们按照中央改革办部署,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随着相关工作的有序展开,目前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已初步具备。

一是实践基础。各试点省市扎实开展大量基础工作,利用较短时间建立起交易制度体系。到2014年6月,7个试点省市全部相继启动交易,共纳入排放企业和单位1919家,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截至2014年10月底,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约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5. 2亿元。试点省市201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顺利完成,配额清缴率均在96%以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二是数据基础。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统计局下发《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试点省市出台了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选择第三方核查机构对有关企业开展了碳排放盘查。国家层面已完成14个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即将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其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也在抓紧编制。

三是政策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前提。2014年中央改革办明确将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作为重点改革任务。各个试点省市采取了出台地方人大立法、政府令等不同的方式、分不同的阶段解决立法河题,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法制建设提供了经验。

三、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总体部署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建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

建议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由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总量确定和配额分配机制方案》及其他配套细则。

(二)确定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

以控制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主,将电力、冶金、建材等重点排放行业中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交易体系,逐步增加温室气体种类和涵盖企业范围。

(三)设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

基于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等宏观政策目标,建立碳排放总量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以此为基础,再结合纳入企业的历史排放清况、相关行业产业发展政策,设定各省区市碳排放权交易的配额总量。

(四)制定配额分配方案

依据纳入企业的排放特点和数据基础,并考虑维护其国际竞争力等因素,提出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并确定具体的分配方案。

(五)建立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

颁布全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办法,电力、冶金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和管理系统和第三方核查机制。

(六)建立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

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准确记录、跟踪和管理排放配额持有和交易情况。

(七)确定交易平台

初期以现货交易为主,条件具备时引入期货交易。对交易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并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

(八)制定市场调节机制

综合采用国家预留配额、出售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配额有偿拍卖、政府资金回购等手段,对市场供需进行必要的调节,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四、时间进度安排

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4―2015年)

总体目标是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建设工作,具备启动交易的条件。其中2014年的主要任务是报请国务院《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出台部门规章《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建成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具备运行条件。2015年的主要任务是与国务院法制办衔接,争取尽早出台国务院行政法规,同时由主管部门出台其他相关的配套细则和技术标准,以及所有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标准,研究确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及配额分配方法和标准,完善注册登记系统,为启动交易做好准备。

(二)运行完善阶段(2016―2020年)

其中,2016―2017年为试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逐步将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范围,做好配额的初始分配,启动市场运行。2017―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调整和完善交易制度,实现市场稳定运行。

(三)稳定深化阶段(2020年以后)

主要任务是增加交易产品,发展多元化交易模式,逐步形成运行稳定、健康活跃的交易市场。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场容量和活跃程度,探索与国际上其他碳市场进行连接的可行性。

五、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各地区和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加强沟通协调,推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地区要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重要体制机制改革,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本地区目标任务。建立碳交易专家支撑队伍,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决策咨询。

(二)完善财政金融配套政策

财政金融部门要研究提出支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运行的金融财税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配额的分配与调节、第三方核查、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市场监管等工作,保证碳市场长期持续运行。

(三)开展能力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多层次、大面积、针对性强的培训活动,建立长效人才培养和遴选机制,培养碳交易从业人员,为碳市场提供人才保障。

第5篇

关键词:纲要;教学;评价

《国家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当前,正由扩大办学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向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并重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

一、从纲要审视学校专业设置和实施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国家规划纲要》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校要研究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教务处、专业部、行业人员共同参与,规范开展工作,确定市场调研的专业,制订市场调研问题和问卷,总结书写市场调研报告。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

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根据本校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组织行业专家及教师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计划安排,审定体现江苏省课改精神的,适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从纲要审视学校教学研究的针

对性

《国家规划纲要》指出“搭建终生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省规划纲要》提到了“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2011年起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学习的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就需对本校学生做宣传和调查工作,对有意愿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是中高职有层次发展的一个体系,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断头教育,我们教学中应研究学生终生教育和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就业技能的培养培训和学习层次提升所需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的建立,对学校从事该项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调查研究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各自特点,在教学及管理中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方法,达到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从纲要审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

《国家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省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院校工作的主要指标”。

1.教育质量评价主体要完整。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缺失,教育质量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职业教育规范发展阶段,它需要与质量有关的部门或机构广泛参与、协调工作,需要包括评估在内的多种手段。

努力创新校企合作思路,特别是研究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学校应积极邀请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确定企业用人标准,共同培养企业员工,促进毕业生在企业内就业。克服“没有技术的职业学校是空壳,没有技能的教师是空身”,着力打造一支校企共同组成的双师队伍,开展校企双向兼职。一方面引进行业、企业和社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使文化课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掌握专业技能。要求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一个以上稳定的行业或企业联系点,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不少于两个月的专业实践时间,每年学校有10%的教师到企业

锻炼。

2.教育质量评价内容要完整。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技能考核水平,而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比较缺失,质量反馈系统不健全,无法形成修改培养方案的调查依据。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组织,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校内考核和校外考核共同进行,形成良性互动。面向企业的现代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求我们对现行学生评价制度进行反思与改革,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家、省规划纲要为我们指出努力目标和方向,通过学习梳理工作思路,将纲要的发展目标自觉地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介入;系统视角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自我意识增强,认知过程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有的青少年出现忧郁、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有的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厌学、逃学的现象,还有的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等亲子冲突。

二、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情绪问题。

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起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自我心理矛盾。随着心理的成熟,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复杂。其中青少年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二)自我与生态系统的不协调。1.在家庭关系中,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2.在朋友关系中,与同学、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种需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 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3.在社会适应中,青少年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 追随社会上流行的风气, 最易被感染或鼓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

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思路

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我将结合案例来探讨社工的介入思路:

案例:求助者,男性,13岁,初一学生。该求助者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九岁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由于讲方言,经常被同学们笑话,求助者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很自卑。上初中后仍然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十分害怕与人交往。在学校,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父母主要以工作为主,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

问题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有:(1)自卑、性格内向;(2)得不到父母的关爱;(3)孤僻,不与人来往。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系统视角强调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中层系统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充分考察个体的家庭、学校、社交群体的互动形态和规则,从而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强调运用支持系统满足案主需要。因此结合系统视角分析影响案主心理问题原因的主要有:(1)个人原因:案主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恐惧和敏感等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陷入了不敢说话,不敢社交的恶性循环状态。(2)家庭原因:案主父母工作,和奶奶一起生活,与父母交流甚少。(3)朋辈群体及学校的原因:由于案主在城市学校上学,而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且普通话也不如其他同学好,因此对同学们无意间的言语、动作、甚至眼神都很敏感,从而产生失落感,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社工介入的思路: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可以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这对本案例社工主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介入:

一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特点,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等模式并结合优势视角对该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个案辅导、生活方式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具体方案是一方面了解案主的想法、案主的困惑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案主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来全方位地了解案主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以给案主布置家庭作业,譬如规定他每天至少要和多少老师同学打招呼,然后能够主动问陌生人借东西,最后能达到在公众场合交谈自如的这样一个效果。

二是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该案例中就应该引导案主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小组活动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达到调整青少年不良心态,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子女学会理解和感恩,该案例中案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其父母沟通甚少,彼此了解也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样一个亲子活动。当然事先要了解案主的家庭成员状况,包括人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想法。

三是社区工作。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中观环境,青少年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在社区层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是社工介入的一个方面。在该案例中案主主要无法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也显得困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卑,逃避,恐惧等心理,所以社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让案主走出自卑,同时也让该社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睦。

参考文献

[1] 李鑫.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238-239.

[2] 王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第7篇

按照县团委《关于在全县共青团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县大讨论办公室对第三阶段的工作安排,从11月20日起,全县各级团组织大讨论活动转入第三阶段,即整改检查阶段,现制定大讨论活动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改检查时间

***

二、整改检查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好大讨论活动第三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大讨论活动能不能收到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关键要看我们各级团干部如何去抓。如果真抓、实抓,具体抓、抓具体,深入抓、抓深入,就会有所收获;反之,如果假抓、虚抓,应付着抓,浅尝辄止地抓,就必然走过场。我们都要充分认识搞好这次大讨论对新源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重视起来,挂上号,摆上位,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团干部不但要带头查摆自己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要带头解决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团员青年强烈的问题。通过整改,切实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干事创业上来,在全团上下形成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县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走出一条适合我县县情、又好又快经济发展路子。

(二)集中整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要针对第二阶段对照检查出来的问题,分别制定出书面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整改方案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既要找准抓住突出问题、分析原因,也要深挖根源、明确措施,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要责任明晰、整改落实,形成有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要围绕加强团干部五种能力建设(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在实践工作中深入整改,在实践中提高,切实推进大讨论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理清思路,确定新一轮发展目标措施

各级团组织对照本单位团建工作在全县所处位次和在全县共青团组织中所处位置,重新审视发展形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确定赶超目标和具体措施。

各级团组织确定的发展目标、思路、措施要切实可行,务求实效;要通过媒体或其它适当方式予以公示、。

第8篇

一、理清思想认识。夯实思想基础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实现这一总要求,理清思想认识,夯实思想基础,则显得尤为重要。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赢得群众信任的重大举措,是拉近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距离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全身心地投人到活动当中。要认真学习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夯实思想基础,跟上时代节拍,做到认识上提高,政治上纯洁,信念上坚定,思想上成熟。还要端正思想态度,提高思想认识,处理好工学矛盾,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静不下心来,深入不进去。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公务人员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更好地做好工作,和交通管理工作并不矛盾。

二、理清工作思路,解决突出问题

“”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交通管理部门要下大决心、用大力气,认真查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挖出“”的根源,剖析“”的危害,制定针对“”的整改措施。目前,有些单位“”问题找不出,导致根源无法挖;有些单位问题找不准,导致无法对症下药;有些单位怕问题找多了,上级将来事后追究等等,都是不良心态的反映,都是不认真的表现。为此,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理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思路,一是要把活动搞得扎扎实实。怎样有效解决好“”问题?这是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前提是要把交通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来,摆到桌面上。二是要避免工作失误。有些交通管理部门一边进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边却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例如对待群众热情不足、耐心不够、生硬有余,这样就失去了搞教育活动的意义。三是要主动作为,边整边改。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深入辖区主动作为,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地摸排拥堵情况,查找拥堵原因;一个路口一个路口看信号灯的配时是否合理;一个路段一个路段查看机动车停放情况,对重点路段交通流量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辖区道路事故易发点要了如指掌,对交通设施设备要安排人员加强管理,责任到人。

三、理清为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群众意识,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因此,交通管理部门一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想问题、办事情,看损害不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如果损害了群众利益,坚决不做。二要深入辖区各单位,征求群众对交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信号灯配时、单行道的设置、停车场的使用等方面要多听群众的建议,他们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三是要真诚对待群众。群众的诉求如果合理,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不推诿扯皮,让群众一次能办完的事,决不让他们跑第二趟。如果要求不尽合理,也要耐心解释,化解群众不满情绪。

第9篇

本学期,综合教研组将认真解读、贯彻、落实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设计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 总体目标

1、工作目标: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做到目标清晰化,过程措施精细化,成果效益化。

2、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具体目标

第10篇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目标任务。该局以学习贯彻县全委会精神为契机,认真回顾上年纪检监察工作,理清2012年工作思路,精心谋划好今年工作,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和目标考核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揉合在全局工作中,落实好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制,做到抓纪检责任明,意识强。

二是加强安全督查,严查非法经营。该局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重视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安全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树立和增强监督意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厉查办非法经营、违规生产行为。完善举报机制,畅通渠道,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开展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人员行政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该局坚持集体决策制度,发扬民主,确保政令畅通;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利用政务公开栏、局安监网等载体,及时公示政务信息,增加政务透明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理事,严格财经纪律,增强制度的约束力,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决策失误。

第11篇

太康村位于天九镇与龙塘镇的交界村,全村共有山林面积亩。至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议后,能按照上级要求确定了“深入宣传发动,周密安排步署,稳步顺利推进”工作思路,全力抓好本村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本村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周密安排步署,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当作一件为实事抓到位

至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会议后,太康村一班人能认真研究,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当作本村为民的实事来抓好。一是理清思路。至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后,村、支委一班人认真研究上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会议精神,确定了“深入宣传发动,周密安排步署,稳步顺利推进”的工作思路,抓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二是强化措施。为高标准抓好林改工作,太康村针对林改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经济理事会,纠纷调处工作组,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保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负责,有效的确保了林业产权制度的顺利推进。

二、深入宣传发动,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到位

为确保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太康村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位,确保每个农户都知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一是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村民组。为确保林业产权度改革政策做到人人皆知,太康村首先召开了村民代表及党员大会,充分调动村民代表及党员的极积性,通过村民代表与党员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到户,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宣传发动的工作搞活。太康村还能把宣传工作搞活,通过标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宣传发动工作搞深入,在太康村的村民中形成了“盼望林改、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第12篇

今年**乡被列为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联乡结村”帮扶乡镇之一,联系领导为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结对帮扶集团由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团市委、滨江区长河街道、杭州市饮食服务公司、杭州市木材公司、浙江新迪国际食品公司、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浙江天和建设公司和杭州大关小学9家单位组成。富阳市级“联乡结村”帮扶单位由市民政局、计生局、供销总社、工商联、农村合作银行、骨伤科医院、华伦集团、三星纸业公司、英凯莫公司9家单位组成。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帮扶这一契机,认真贯彻杭州市委关于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联乡结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市领导提出的“务实、创新、争先”要求,积极搞好项目帮扶对接,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联乡结村”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班子,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两级干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富裕阳光之城”大讨论活动,确定五大课题,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矛盾和对策措施的调查研究。围绕课题,采取召开读书的形式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村级发展愿景、帮扶项目的调研。对全乡需帮扶项目进行梳理、归类,编制帮扶项目库,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绩效分析。

3、制定方案,落实帮扶项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四年帮扶规划,有序地排出具体的帮扶项目。积极做好与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乡党委、政府多次到杭州各帮扶单位联系落实帮扶计划,杭州帮扶集团也两次到我乡开展帮扶调研、落实帮扶项目。制定“联乡结村”了帮扶工作意见,根据**实际提出了“项目帮扶、产业帮扶、信息帮扶、教育帮扶、特色帮扶、结对帮扶”六个帮扶重点的工作思路,并对今年的帮扶任务在各帮扶成员单位中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自的帮扶项目、联系村,现已落实了经济发展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科教文卫项目1个、综合性项目2个、下山移民项目1个。乡中心小学、卫生院的配套设施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19户下山移民项目已全部启动,300亩的高山蔬菜开发已完成山地开垦和道路修建,杭州大关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设备改善以及少先队活动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计划投资900万元在窈口居里建立生产基地。8月20日副市长王小丁带领富阳市级帮扶单位负责人到**对接帮扶,开展了座谈和下村调研,明确了9个帮扶项目。

二、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增强合力,是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杭州市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议后,乡党委政府就立即将此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员开展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理清帮扶思路,编制帮扶项目计划,努力做到计划早制定、项目早实施。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富阳市市长张锦铭亲自到我乡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并对杭州市贸易局制定的帮扶工作意见作出了重要批示。富阳市副市长王小丁两次到**指导、协调帮扶工作,检查帮扶项目落实情况。杭州市农办、杭州市贸易局、富阳市农办时刻关注我乡的“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杭州市贸易局还下派指导员常期蹲点联系、指导帮扶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为我乡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13篇

根据*市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通知》(渝解发〔20*〕5号)精神,按照局党组扎实推进“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深入开展的要求,现对全局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的有关要求如下。

一、明确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是确保全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取得实效的关键。能否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直接反映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关系整改措施的制定,决定着大讨论活动的效果。只有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才能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推动大讨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服务开放、促进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才能真正弄清解放什么思想、怎么解放思想,从而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深化“128”工作思路、实现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单位、各处室要在继续抓好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用“三把尺子”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上,充分认识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出真招、见实效,切实把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确保大讨论收到预期效果。

二、突出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点

查找差距和问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三把尺子”特别是横比的“横尺”和“314”总体部署这把“国尺”来衡量,以各单位、各处室及其领导班子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影响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深入查找思想观念、思想根源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314”总体部署的要求,看安监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有哪些不适合、不利于*“加快”、“率先”的保守思想、陈旧观念;对照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看本单位、本处室在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创新精神等方面有哪些差距和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看是否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坚持做到了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己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首位,是否按照“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做到了依法行政。在思想解放上,是否存在顾及突破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风险、是否存在顾及单位和部门利益受损、是否存在与己无关的消极懒惰思想等问题。

二是深入查找服务开放、促进发展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国尺”量未来,看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自觉把安全监管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是否定好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对照“横尺”量左右,看与先进省市区相比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在哪里,有哪些经验做法应该学习借鉴;对照“民尺”量成效,看工作责任和使命是否明确,在服务对外开放、促进*发展上,以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与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和问题。

三是深入查找工作目标、工作思路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局党组的要求和“128”工作思路,审视本单位、本处室发展的总体构想、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看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是否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工作要求。从明确责任使命、拓展职能空间、提升团队效能等方面,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看是否存在简单复制、“照猫画虎”、上下一般粗,甚至跟着感觉走,只当口号喊等现象。

四是深入查找制度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距和问题。按照扩大开放、跨越发展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认真查找本单位、本处室在政策体系、建章立制、机关作风、廉政建设等发展软环境方面的问题。特别要认真查找权力运行、责任分解、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差距和问题。

五是深入查找队伍建设、工作能力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建设过硬安监队伍的要求和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查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水平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机制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制约和影响本单位、本处室整体能力水平的充分发挥,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和问题。

三、把握查找差距和问题的基本方法

为使差距和问题的查找更具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具操作性,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具实效性,各单位、各处室要注意把握有效的方法,通过领导重视推动、抓好典型促动、学习讨论互动、搭建平动、征求意见主动、主题实践助动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把差距和问题找准,努力把整改措施落实。

一是要深入搞好调研。要紧紧围绕肖健康局长几次专题报告和市安监局提出的60个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反思建议,拟制调研提纲,引导干部职工认真思考、深入讨论,切实使差距查得更准、问题找得更实、措施定得更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有关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找准“标杆”。

第14篇

一、明确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是确保全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取得实效的关键。能否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直接反映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关系整改措施的制定,决定着大讨论活动的效果。只有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才能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推动大讨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服务开放、促进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才能真正弄清解放什么思想、怎么解放思想,从而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深化“128”工作思路、实现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单位、各处室要在继续抓好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用“三把尺子”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上,充分认识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出真招、见实效,切实把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确保大讨论收到预期效果。

二、突出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点

查找差距和问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三把尺子”特别是横比的“横尺”和“314”总体部署这把“国尺”来衡量,以各单位、各处室及其领导班子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影响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深入查找思想观念、思想根源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314”总体部署的要求,看安监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有哪些不适合、不利于XX“加快”、“率先”的保守思想、陈旧观念;对照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看本单位、本处室在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创新精神等方面有哪些差距和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看是否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坚持做到了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己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首位,是否按照“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做到了依法行政。在思想解放上,是否存在顾及突破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风险、是否存在顾及单位和部门利益受损、是否存在与己无关的消极懒惰思想等问题。

二是深入查找服务开放、促进发展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国尺”量未来,看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自觉把安全监管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是否定好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对照“横尺”量左右,看与先进省市区相比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在哪里,有哪些经验做法应该学习借鉴;对照“民尺”量成效,看工作责任和使命是否明确,在服务对外开放、促进XX发展上,以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与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和问题。

三是深入查找工作目标、工作思路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局党组的要求和“128”工作思路,审视本单位、本处室发展的总体构想、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看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是否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工作要求。从明确责任使命、拓展职能空间、提升团队效能等方面,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看是否存在简单复制、“照猫画虎”、上下一般粗,甚至跟着感觉走,只当口号喊等现象。

四是深入查找制度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距和问题。按照扩大开放、跨越发展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认真查找本单位、本处室在政策体系、建章立制、机关作风、廉政建设等发展软环境方面的问题。特别要认真查找权力运行、责任分解、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差距和问题。

五是深入查找队伍建设、工作能力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建设过硬安监队伍的要求和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查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水平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机制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制约和影响本单位、本处室整体能力水平的充分发挥,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和问题。

三、把握查找差距和问题的基本方法

为使差距和问题的查找更具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具操作性,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具实效性,各单位、各处室要注意把握有效的方法,通过领导重视推动、抓好典型促动、学习讨论互动、搭建平动、征求意见主动、主题实践助动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把差距和问题找准,努力把整改措施落实。

一是要深入搞好调研。要紧紧围绕肖健康局长几次专题报告和市安监局提出的60个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反思建议,拟制调研提纲,引导干部职工认真思考、深入讨论,切实使差距查得更准、问题找得更实、措施定得更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有关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找准“标杆”。

第15篇

一、明确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找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是确保全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取得实效的关键。能否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直接反映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关系整改措施的制定,决定着大讨论活动的效果。只有把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才能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推动大讨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服务开放、促进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才能真正弄清解放什么思想、怎么解放思想,从而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深化“128”工作思路、实现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单位、各处室要在继续抓好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用“三把尺子”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上,充分认识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出真招、见实效,切实把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查准查实查到位,确保大讨论收到预期效果。

二、突出查找差距和问题的重点

查找差距和问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三把尺子”特别是横比的“横尺”和“314”总体部署这把“国尺”来衡量,以各单位、各处室及其领导班子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影响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深入查找思想观念、思想根源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314”总体部署的要求,看安监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有哪些不适合、不利于XX“加快”、“率先”的保守思想、陈旧观念;对照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看本单位、本处室在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创新精神等方面有哪些差距和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看是否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坚持做到了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己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了首位,是否按照“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做到了依法行政。在思想解放上,是否存在顾及突破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风险、是否存在顾及单位和部门利益受损、是否存在与己无关的消极懒惰思想等问题。

二是深入查找服务开放、促进发展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国尺”量未来,看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自觉把安全监管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是否定好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对照“横尺”量左右,看与先进省市区相比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在哪里,有哪些经验做法应该学习借鉴;对照“民尺”量成效,看工作责任和使命是否明确,在服务对外开放、促进XX发展上,以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与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和问题。

三是深入查找工作目标、工作思路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局党组的要求和“128”工作思路,审视本单位、本处室发展的总体构想、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看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是否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工作要求。从明确责任使命、拓展职能空间、提升团队效能等方面,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看是否存在简单复制、“照猫画虎”、上下一般粗,甚至跟着感觉走,只当口号喊等现象。

四是深入查找制度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距和问题。按照扩大开放、跨越发展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认真查找本单位、本处室在政策体系、建章立制、机关作风、廉政建设等发展软环境方面的问题。特别要认真查找权力运行、责任分解、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差距和问题。

五是深入查找队伍建设、工作能力上的差距和问题。对照建设过硬安监队伍的要求和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查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水平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机制上的差距和问题;深入查找制约和影响本单位、本处室整体能力水平的充分发挥,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和问题。

三、把握查找差距和问题的基本方法

为使差距和问题的查找更具针对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具操作性,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具实效性,各单位、各处室要注意把握有效的方法,通过领导重视推动、抓好典型促动、学习讨论互动、搭建平动、征求意见主动、主题实践助动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把差距和问题找准,努力把整改措施落实。

一是要深入搞好调研。要紧紧围绕肖健康局长几次专题报告和市安监局提出的60个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反思建议,拟制调研提纲,引导干部职工认真思考、深入讨论,切实使差距查得更准、问题找得更实、措施定得更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模式、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本处室的有关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找准“标杆”。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