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众传媒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通常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公共空间能够使政府决策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出现,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聚集在一起,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政府形成新的决策意见。此外,大众传媒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传媒的平台中,不论是个人、团队、政府还是其他均可以针对决策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且能够深化受众的理解程度,提高受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意愿以及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公众群体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取消,完善决策体制,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进行充分反映,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2.结语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现状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解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
解读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大众文化及大众文化在构造人类大众精神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是主要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文化是包含在主流文化之内,它是一个社会内与公众舆论、价值观念、社会时尚和生活方式大致趋同、基本适应的、又是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直接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有地域性、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等种种特征。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获得了主体意识的民众,不仅需要新的娱乐形式,而且也需要表达这一阶层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与此现象共生的是周末版和星期日刊的兴旺发达及最体现大众文化特征的晚报和都市报的异军突起,成为报业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有趣或是讽刺现象是严肃文学的节节败退和向通俗文学的靠拢。有资料显示,安徽的《江淮文艺》改名为《通俗文学》、天津的《新港》改名为《文娱世界》、北京的《评论选刊》改名为《热点文学》。报刊结构、内容数量的变化演绎在说明,大众文化的巨大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它不仅无形中解构了过去一体化的文化专制,而且它的浸染力通过大众传播得到充分发挥,即演绎世俗生活并把它演绎得无可抗拒。
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在地域文化差异和地域传媒差异上也得到了充分凸显。我们可以说,一个最突出的例证是东西方传媒存在很大差异,而这差异本身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代表,在此我们不作论证。以中国传媒为例,南北大众传媒有很大不同。北派传媒(以北京为代表)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强,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当然也不乏前卫。因为北京是首都,是先进文化最先引荐和争鸣的地方。北京文化的豪爽大气、天子脚下的豪迈与责任感也使其排版大方质朴洗练富有冲击力。语言简练准确沉稳。而南方的报纸则信息性、商业性很强,注重舆论监督,娱乐版追逐时
尚、流行和明星,重视商业经济。在编排上花哨生动抢眼,更前卫,是一种快餐文化。南北传媒风格的不同首先根基于文化的不同,即不同的大众文化氛围和土壤滋生出不同的传媒。因为传媒是思想意识的喉舌,文化引导、影响了传媒的特色风格与品位。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文化在现今时代被大大渲染了其娱乐功能和消遣功能,加上人们欲望的膨胀和它无处不在的商业性,使得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大众文化形态纳入市场,在新的包装挖掘之后变为文化消费品。这一巨大解构力和浸染力使得严肃文化和经典作品也被演绎为大众文化,并成为畅销和流行之作。
[page_break]批判与解构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相互间的巨大作用与影响相互碰撞的直接结果是造成对它服务的对象———人的伤害。特别是当媒介在文化领域已取得决定作用和关键性地位时,现代媒介传播文化的功能主宰了人们认知的世界,即提供并选择性的建构了社会知识的社会影像。我们透过这些知识和影像才能建构我们的生活,即传播学中的人们所处的第二世界和虚幻世界。这是个不真实的世界,但人类只有通过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去认识世界,因为媒体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离开它,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狭隘并且不现实。媒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现代传媒造成了人的异化。大众文化具有肤浅性、无根性、商业性的特征。马尔库塞指出,如果面对大众的信息传播是完全和谐而且不断经常不留痕迹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广告节目融合在一起,他们使文化领域恢复了对他们自己的共同特征———商品形式的知觉,灵魂的音乐也是售货术的音乐,人们考虑的不是真正的价值而是交换价值。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把人类异化为商品的人、物化的人。使人在商品的海洋中迷失自我。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设限了人的文化享受,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整合与重构
从以上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在商业性上的一拍即合造成大众传媒这个以传播精神思想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对大众文化的过多关注和商业性追逐使其逐渐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思想行为指路明灯的作用。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限制了人对文化享受的理解层次,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大众传媒对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时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使他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在这些轻松的节目和娱乐中得到松弛和满足。这种满足的结果使传播大众文化的大众通俗刊物发行量得到迅速飙升。有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故事会》发行量达650万份,湖北的《今古传奇》发行量达200万份,北京的《啄木鸟》达175万份,山西的《民间文学》达100万份。这些巨大的发行量标志着这些通俗文学有庞大的支持群体,它是对大众文化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礼赞,标志着大众文化节日的到来,也是对适应市场经济者昌逆市场经济者亡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无言求证。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之下,许多报刊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质与量的变化。许多报刊由过去的4版增加到8个版面甚至数十版、100版或更多。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版和生活时尚版。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众传播对大众文化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娱乐功能的发挥使得两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和大众逐渐变得物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之下,大众传媒的内容变得肤浅,显示出享乐倾向和游戏特征。这些欲望刺激产生的文化垃圾无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灵世界的升华,造成文化消费的媚俗低级倾向,严重地败坏了大众的品位和文化修养水平,而且使人们更多地依赖电视等媒介,成为畸形的电视人或单面人。
以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所启动的大众文化市场构成了对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的巨大冲击,使其在文化重构中以妥协退让为代价以适应市场,适应这个一统天下的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限制了人对文化享受的理解层次,使人类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耗尽了空闲时间,失去了接触高级文化的机会。媒介在给予人们充分选择自由的幌子下,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们的文化环境逐渐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类似于自然环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样性。这是十分可怕的。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高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目标,即包含有否定现实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由于大众文化取消对现实的怀疑、排斥、超越,人便变成为生意的、现实的、物质的、思想平庸的人。
二人转作为民间文化的历时性考察
民间自发的原初性。作为流行于东北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二人转的形成追溯至今逾200年历史,至上世纪80年代,民间自发演出团体近80个,“取之于民”使二人转素有“农民戏”之称。它以农民自有的方式形成了对生活的娱乐化思考,满足过着相似生活、有着一致趣味的群体需求。二人转以“作者式文本”的方式呈现,创作者既创作出作品,又是作品的欣赏者,在接受的同时又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意义。二人转的精神内核正在于此。
二人转原初性的另一表现是,言语粗俗、插科打诨等构成了它的主要表意方式,并以满足人的原始欲望为主要动机。例如,二人转选段《皇亲梦》中:
“那潘小姐遇上色狼了,这可坏事啦。”
“没事,别看刘总管眼珠子焦绿,浑身充满了,可对潘小姐来说,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形不成恐惧。”
“为啥呀?”
“因为刘总管是太监呗!即使有作案心理,可是他没有作案工具。”
它是区域群体精神享乐的工具,这种文化气质注定是平庸、低俗而轻松的。
非商业化的传播方式。相对于大众文化的“非本真性”,民间文化表现出了独有的本真性。如同民歌、曲艺等民间文化样式,二人转也是群体表达自己情绪、希望和想象的手段。大车店、秧歌会、屯场等群体性娱乐地点构成了二人转主要表演场所。在“唱屯场”中,场院、炕头十几人围坐一堆,二人转登场表演。制造元素、追求利润尚未成为这种文化行为的主要意图。二人转的小众传播使其发展受到了在地性限制。
大众传媒对二人转的重塑: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意义
传媒关注:二人转突破在地性限制。在不同文化交织成的文化圈围中,当民间文化的传播环境从有机社会转为组织化社会时,它必将成为大众媒介的“新宠”,并按照大众文化的模式满足公众娱乐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化的沉默与崛起,区别在于其创造者是否借助大众媒介带动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1990年,赵本山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携小品《相亲》亮相春晚。大众媒介的关注使二人转突破了在地性限制,具备了公众集体创造的大众文化雏形。
可以看到,《相亲》及此后的赵氏小品,其表现方式皆脱胎于二人转样式:农村题材及人物角色+工整对仗的台词+杂技类绝活表演,中间用类似相声的段子相启承,二人转选择了以小品的方式被公众认知和接受。
传媒重塑:二人转的文化转型。市场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被确立后,大众文化的规模生产具备了合理性依据。赵氏小品应潮流展开的系列创作开始成为一种高度参与的文化形式。它契合了中国9亿农民的娱乐需求,亲和力、土根性使大众从文本中寻找与自我生活的关联,接受属于自我的意义与快乐,这为二人转的大众文化转型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受众基础。
作为当时小品唯一的传播媒介,电视带有明显的大众文化倾向,因此,它所呈现的内容充满了迎合大众的预谋炮制色彩。这使得赵氏小品在连续十几年的春晚中收视率居高不下,拥有了独特的大众文化话语权。
传媒营销:作为文化商品的批量复制。二人转在衍变为赵氏小品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受众从中找到了相似的演员、语言、道具。《刘老根》、《马大帅》,接二连三的续集,文化商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同的生产手段“被迅速而大量地拷贝,使得自身成为无穷无尽的复印件,从而成为批量制作、批量生产但又脍炙人口的艺术快餐”。
传媒显示出制造神话的巨大功能。巧合的是,电视剧成为传播二人转的主要形式;不同的是,电视剧已成为大众文化的典范,使二人转被不自觉地纳入意识形态范畴。
二人转“主动参与”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意义
在意识形态规范内,这股源于二人转的文化热潮使全体民众持续了近二十年的娱乐狂欢,同时,也实现了二人转从窄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
如今,二人转已转战华北、华中、华东近半个中国。二人转被广为接受,关键在于二人转在不失母体、不失大俗的同时,被全方位地进行了创作整理:不被文化主流认可的元素已不复存在,演员除了在着装上保留二人转的原初态外,其表演主题、动作、道具都符合文化主流的框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二人转借鉴了大众文化模式,在既有意识形态指设内调整传播策略,靠近文化主流,在多元文化圈围内逐渐被认可。
思考民间文化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为民间文化的典范,二人转的转型取得了成功,也为我国其他民间文化的未来之路提供了诸多启示。但这只是某种层面的借鉴,文化的特质性决定了各自文化发展之路的特殊未来。
大众媒介时代,同类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之间,皆不可简单地被认为是“对立”抑或“合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交织状。民间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自身传播方式和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化策略,在保留民俗性的同时,积极地将自身纳入大的文化语境中,不是在寂静中陨落,而是在沉默中爆发。
参考文献:
1.孙逊:《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4.孙爱军:《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维度》,大
一
大众传媒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许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所谓大众传媒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来说,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互联网络。大众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两种基本功能,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随着现今信息社会的到来,传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等,就形成了对人们思想和行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传媒环境建构了新的世界图景,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体系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从古自今,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传媒形式也就经过了四种不同形式的转变,对人们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如今,随着计算机的崛起,中国正处于新传播媒体开始兴盛的时期。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也称第四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大众传媒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自然也会影响到学术期刊。中国的学术期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群体,它是不同于大众传媒的,是一种社会非常重视、知识密集型的传播刊物,它往往以某一领域的知识为重点,传播和交流这一领域知识的学术成果。从改革开放开始,它得以大力发展,经过裂变和调整优化,走向繁荣,在今天的媒介化社会中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到,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影响已达相当高的程度,以至于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高度的依赖。同样,中国学术期刊作为成长迅速的知识传播基地,也必然受其影响。中国学术期刊与这种大众传媒环境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以期有更好的发展。
二
从过去到现在,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关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传统的媒体(既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要工具的传播媒介)中,学术期刊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因为知识的专业性与集中性,学术期刊始终只被一小部分人所知的,不能被称为大众性的媒体。尽管近年来学术期刊发展迅速,对学术的繁荣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也方便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但除了本领域的学者,一般人很少会翻阅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期刊,更是鲜有光顾者,所以即使是一些很有成果的论文也会被忽视。新媒体发展迅速,它在信息的收集、、传播等方面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这些使学术期刊在读者数量和传播范围等方面受到更大的冲击和威胁。为此, 中国学术期刊要发展,就必须顺应大众传媒环境发展的趋势,不落后于时代;必须要更新理念,重新定位,更要充分认清环境,利用现有条件,融合媒体,实现发展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学术期刊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学术期刊应学会利用大众传媒环境,选择并创造发展良机。应该看到,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或许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不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相反,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工具作用,来促进属于传统媒体的各种刊物的发展。比如,学术期刊可以用大众传播媒体来宣传自己,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在2006年11月初,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专题是“沟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这次会议希望能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使科技期刊发展更快,能促使各个国家利用大众传媒来使科学论文得以迅速与广泛传播,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成果。中国科协也从2007年1月起在国内率先启动了“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见面会”制度,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有着潜在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二者的结合,呼吁更多的科技期刊认识到与大众媒体联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打造出具有综合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使科技成果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服务。从中可以看到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结合无论是于国于民还是对期刊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事,也是势在必行的。
其次,如果说传统学术期刊的形式是单一的出版物,那么在当今时代,学术期刊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形式。学术期刊与大众传播的联姻更是通过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来实现的。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在网上阅读、查找资料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期刊的网络阅读率正在持续攀高。而且由于期刊出版频率的不断加快,半月刊和旬刊的不断普及,这些期刊在网络上也得到了很大的点击量。许多期刊都一改传统媒体只出现于纸上的格局,同时还在网络上开辟新天地,创办网络期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期刊阅读移至网络之后,网络显示出了对传统期刊格局的巨大重塑力,使学术期刊呈现出不同于以前的面貌。期刊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获得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以往纸质出版物难以企及的。顺应新的媒体形态,有些学术期刊从印刷版转变到网络版。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学术期刊出版者可以从单一的纸质期刊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变,即把相同的内容到不同的媒体上。在将多媒体资源进行转换之后,经过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加工和整合,再以不同的格式到相应的媒体上,如手机、电脑网络等,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时市场份额。
很多人把如今这个时代称为网媒时代,的确,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的大众传媒环境是学术期刊发展所绕不过去的台阶。如何运用大众传播媒体是学术期刊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网络化的即“数字化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载体,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积聚海量信息,进行超文本链接,获取信息的高效、便捷,实现编者、作者和读者间互动交流,为期刊功能的最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快速发展中的数字化期刊尽管尚需在网上安全、出版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和防范,但作为未来出版的一种主流发展方向,它将与传统型印刷版期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进期刊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繁荣。”①
再次,要实现学术期刊传播的“大众化”。即让学术成果被更多专家、读者所知,或说让中国的学术水平为世界上更多学者所知,以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和文化影响。为此,我们要实行学术期刊传播的国际化,实现学术期刊在大众传媒环境中为更多学者所认知、其价值得到认可并顺利发展。
现在中国不再是闭关自守、畏缩不前的国家,我们需要学术上的获知,也要向别的国家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实现东西方之间的对话。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载体,不应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学术圈子里,特别在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学术期刊应该积极参与,迎接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发展壮大自己。
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变化中,传统的一切,包括传统的媒体,如传统的纸质杂志甚至电视,都要因新的大众媒体环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并受到挑战。可以说,大众传媒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对学术期刊是威胁还是提升,取决于学术期刊是否能适应环境。利用不当的话,学术期刊将萎靡不前,最终将因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反之,大众传媒环境将会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插上翅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学术期刊要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其社会功能,必然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通过以上分析,学术期刊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拓。
1.建立类似新闻的学术期刊宣传系统。怎样让公众知道发表在期刊上的成果呢?即如何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学术期刊的成果呢?“美国有向全球传播科学新闻的EurekAlert网站,该网站将500多个学术机构提供的科学新闻即刻传达给世界各地614位注册记者;欧洲有阿尔法-伽利略网站(Alpha Galileo),该网站每天将来自欧洲的最新研究新闻提供给世界各地的5700多位专业媒体人员。”②据报道,在国外许多学术期刊都与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自然》、《科学》等。
但是,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一个帮助学术期刊重要科学新闻的网络平台,记者不知道期刊最新发表的重要成果,期刊编辑也不知道记者需要什么,双方形同陌路。据调查,中国的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非常缺乏交流,大众媒体有关科学进展的报道很少来自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许多学者出于对大众媒体的不信任,认为媒体会扭曲报道(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导致的),通过这种途径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不严肃的,因此拒绝与大众媒体的配合。虽然有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很想通过大众媒体介绍期刊上的重要论文,但并不懂得用通俗的语言写作,更有编辑不想因此费事。种种原因造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隔阂”。这种格局中,人们很难把学术期刊这种专业性的、精英性的传播载体与普及性的大众传媒相联系。长期以往,学术期刊必然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期刊,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即使有优点也会被忽略。其实,媒体对学术论文中研究成果的报道非常重要,因为媒体的报告有益于论文的作者、作者所服务的研究机构以及的期刊。普及科学知识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大海里,公众需要了解有价值、经同行评价的科学知识。因此,学术期刊应积极主动地和媒体建立成长性的关系。利用大众传媒,建立类似新闻的学术宣传平台将会使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为更多人所知、所用,促进学术的繁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术期刊本身的发展。
2.进一步加快期刊网络化的步伐。在当今大众传媒环境中,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在更多的人愿意在网上阅读,查找数字化的论文,中国的学术期刊没有是否进行网络化的选择权,学术期刊要扩大自己的领地就必须利用网络,在网络上来展现自己。在这种环境中,学术期刊出版者的观念要进行必要的转变。首先要看到期刊读者角色的转变,即读者由单一的纸质期刊的读者变成更加宽泛的读者,这其中有许多网民、甚至是手机用户等。发行时应从仅仅出版发行纸质传统期刊的角色中跳出来,不但把作品出版在传统纸质期刊上,还应到网络上,手机上等等。同时,数字出版的出现要求学术期刊经营者的经营意识也要相应转变。比如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分发方式不一样,传统纸质期刊只能按册卖给读者,而网络期刊可以把论文按篇销售给读者。另外,网络期刊不仅仅只是把论文放在网上就行了,同样要解决“发行”问题,注重“网上发行”。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网上发行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比如在一些知名网站的搜索引擎上建立索引,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网站或网页上建立友情链接,还可以在纸质期刊上宣传网络期刊网址等。著作者投稿、编辑处理稿件、专家审稿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高效运作,可以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这也是期刊网络化的一个优势。学术期刊的读者大多是学者、专家或研究者,他们具备了利用网络的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知专业知识。尽管在学术期刊网络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制度需要完善,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学术期刊的一个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不应忽视的。
3.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也是被争议的问题。大众传媒环境对学术期刊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在传播的范围方面。当今信息化社会里,中国的学术界不仅需要知道别国的知识,也要让自己的成果为人所知。否则,学术界将会处于“失语”的困境。“失语”这个词起于文学理论界。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理论界引进了很多的西方理论,国内学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本土传统的各种理论却被相对忽略,国外的理论界更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知之甚少,造成了一种只能说别人的话的尴尬局面。
学术如何走出去,而不是只引进来,是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对学术期刊来说,如何被更多的学者所感知是生存的关键问题。而如何被感知就需要一定的措施。现在,即使在国内非常有名的期刊,有在国际上也并不太有名,中国的学问是游离于国际主流之外的。这其中虽然有政治上的原因,如西方对中国的忽视,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争取话语权,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发扬广大。否则,长期以往,除了影响中国的声誉外,更会让中国的学术发展举步唯艰。
国内学术期刊社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要办成国际名刊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便是语言的障碍。如前所说,国内不少的期刊开始要求英文摘要,出英文版,这无疑是走向国际化的方法。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国内期刊与国际知名期刊之间的联合办刊变得容易实现,甚至合作双方不用见面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其实是学术的国际化,在大众传媒环境中,我们应该利用有利条件,让自己的学术成果为世所知。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渐进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学术期刊成长迅速,也是世界知识传媒格局中发展很快的领域。它的市场仍然不尽成熟,但也因此具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如今的大众传媒环境下,更多的学术期刊认识到了与大众媒体联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其中,致力于打造具有综合影响力的中国学术期刊,使学术成果更好地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进步服务。
注释:
①张积玉:《中国期刊业发展趋势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论文摘要:从语言和社会历史角度探讨了阿多诺大众媒介批判理论的生成原因,仔细分析了他对大众传媒批判的主要内容,揭示其批判理论存在的缺陷,并对它进行了反思,从而挖掘出阿多诺大众媒介批判理论研究的价值。
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中,阿多诺的媒介批评理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他没有对大众传媒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只是在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时,把现代大众传媒当成了他的一个基本的切人口,但他对大众传媒的批判是非常尖锐的。仔细阅读《启蒙辩证法》和他1963年写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就会发现电影、电话、收音机、无线电广播等等都进人了他的批判视野,而且这一切是与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分不开的。
一、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生成原因
阿多诺出生于德国,从小受到德国古典语言的熏陶,由于希特勒的极权统治,他和法兰克福学派其他同志被迫去了美国,在那里大众文化简易、直白的表达方式强烈的冲击着他的习惯性话语,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痛苦,正如他在解释为什么离开美国而要返回德国时所说:“返回德国的决定不是因为简单的主观需要和思乡病,这些因素是微不足道的。也有客观原因,这就是语言。赵勇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中引用这段话的时候,把语言归结到印刷文化中批判主体的生成原因,认为语言把他构造成了批判话语生产者。实际上,语言也是构成他对大众传媒产生批判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语言是与其思想分不开的,卡西尔在他的《语言与神话》中说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组合和关联我们的经验材料,因而造成完全不同的理解模式。两种语言的词汇决不可能相互贴切,锚株不差,也就是说,它们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思想领域,阿多诺在去美国以前一直是使用德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在德语的领域中孕育了他真正的自由思辨能力,然而当他转移到了美国以后,他遭遇到了语言上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美国大众文化通俗、直白的表达方式深深的影响着阿多诺所故有的思考和思想,于是他站在了传统型知识分子的立场,对产生这种大众文化的根源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从大众文化的语言的视角出发,把大众传媒纳人了他的批判视野。他认为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帮凶,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媒制造了当时语言上的“灾难”—人不能自由自主的思维;媒介中那种图式化、直观式的表述,使“个体”语言逐渐沦落成了“大众”语言等等。可以说,语言思维上的障碍造就了阿多诺对大众传媒产生批判,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语言只是建构阿多诺大众传媒批判思想的一部分,而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想全面考究阿多诺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生成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
我们从阿多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传统的统治结构是把人的基本需要和高一层次的需要(体育、娱乐)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把资本剥削增加到最大的限度。然而,今天的统治结构变成了使大众的各种需要和资本需要相一致,废除基本需要和第二层次需要之间的差异,从而使统治增加到最大限度。可见,当时资本主义在物质层面上的统治已经被文化层面所遮掩了。阿多诺认为文化之所以能够成其为统治者的手段,主要是他们利用了大众传媒这个文化传播工具,大众传媒造就了大众,刺激了大众观念上的一种虚假的需要,把社会统治阶级的规则内化为自我的典范。另一方面,当时希特勒统治集团利用无线电广播大肆进行法西斯主义煽动,鼓吹种族优劣,残酷的迫害犹太民族,使得阿多诺和法兰克福学派迁移美国。“带着这样一种精神伤痛和思维模式来到美国,阿多诺在打量这个高度发达的的资本主义国度的大众文化时,不可能不带上一种冷峻、阴郁甚至仇恨的目光,也不可能不用他那种既成的思维模式去整合那些在美国人看来是引以自豪的东西。”而“美国人看来是引以自豪的东西”不仅包括了大众文化,也包括了大众传媒,正是因为美国发达的大众传媒使大众文化无处不在,使得阿多诺把故有的法西斯主义的仇恨情结转嫁到对美国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批判。
二、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阿多诺对大众传媒的批判主要夹杂在对大众文化批判之中,但只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就会发现阿多诺对电影、电话、广播等电子媒介的批判是非常尖刻的,同时对大众传媒的性质也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首先,阿多诺认为大众传媒是统治者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统治工具,带有很强的霸权性质。“大众传媒这一概念是专门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它已经把重点转到了无害领域。它既不存在一个首先关心大众的问题,也不存在一个传播技术的问题,它存在的只是一个使大众自我膨胀的精神的问题,一个他们的主人的声音问题”。在阿多诺看来,大众传媒的“主人”是掌握着政治权利、有着经济实力的统治阶级,大众传媒不是为大众而存在的,它只是统治阶级控制大众的精良武器,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在《启蒙辨证法》中,阿多诺说“《文化工业》一文阐明的是启蒙意识形态的倒退,这一点在电影和广播里表现得十分清楚。在这些传媒里,启蒙主要表现为制作和传播的效果和技术的算计;而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为对存在者和控制技术的权利的偶像化。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使大众从神话的世界苏醒过来,却又使他们走进了另一个技术理性主义创造的神话。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了媒介来制造偶像化。标准化模式的电影、电视节目等不断重复的打击大众的耳目,使他们放弃对现实的深层次的思考,以为荧幕看见的都是真的,认为电视里那些明星跟我们大众一样是个凡人,他们的成功也不过是偶然。马尔库塞在讨论大众传媒时也看到了这一点,“在这里所谓的阶级差别平等化显示了他的意识形态功能。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游览同样的娱乐场……那么这种同化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那些维护现存制度的需求和满足在何种程度上被下层人民所分享。大众传媒把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巧妙的隐藏在了电视节目里,让大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上层阶级的意识形态。阿多诺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资本主义大众传媒形式上虽然是企业,本质上却是为现存的社会制度辩护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其次,大众传媒成为了资本利润的生产机器,完全资本化了。阿多诺看到了大众传媒与一般的商品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为资本家营利的。在《启蒙辩证法》中他列举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电影院是为极权的康采恩进行营业的,无线电广播中所宣传的商品也是如此。人们用50个铜币可以看到百万富翁所看到的电影,用10个铜币可以买到一块口香糖,而出售这些电影和口香糖的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他们通过推销这些商品而更加强大和富有起来。大众传媒帮助资本家实现了商品的利润的回收,资本家通过媒介愚弄了大众,使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一切东西都纳人到了市场交换的轨道上,大众传媒也毫无例外为价值规律所统摄。阿多诺说:“文化工业的产品到处被使用,甚至在娱乐消遣的情况下,也会被灵活的消费,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经济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文化工业的一切产品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投射到大众传媒之上,从而披上一套漂亮的外衣销售出去。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的主体虽然是人,但是从业人员却没有什么主体性,他们只是被资本家雇用的奴隶,是实现资本利润程序上的一个操作员。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他们必须依靠强大的资本,因此,大众传媒必然受资本所操纵,为实现资本利润服务的。
最后,大众传媒使艺术丧失了其独立自主的个性。“在阿多诺看来,现代艺术以凌乱破碎的图景体现了否定的辩证法,宁愿极端的丑,不要虚假的美,以‘反形式’来反讽装扮出来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甚至用孤立来保卫自己的个性,以自身的无意义来显示有意义。他认为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这种生产渠道,制造了虚假的个性,“从即兴演奏的标准爵士乐,到用卷发遮住眼睛,并以此来展现自己原创力的特立独行的电影明星等,皆是如此。阿多诺还认为,艺术的个性从来没有实现过,而且要想取得个性的进步,实际上都是以牺牲艺术的个性为代价的,“所有电视节目所提供的含蓄的信息促进了对个性的压抑,并助长了与现实的同一。传媒技术使每个事物看起来是自由自在,非常的与众不同,其实它是将偶像化的东西普遍化了。大众传媒使艺术丧失个性还表现在,它改变了以往的艺术生产方式,使艺术创作进人了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标准化、统一化的艺术生产,使得艺术的固有性质发生了改变,大量的技术复制品淹没了艺术的唯一性、权威性,也让艺术从过去的神堂跌回了人间。艺术创作者从创作出他的艺术作品后,就与作品产生了分离,而进人到了一个模式的机器生产领域。通过复制,艺术作品维护、肯定了现存的生产程序,从而扼杀了对艺术异在的、超越的批判。艺术因此而缺乏对自身的反思,无法取得个性化的创作。再说,艺术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通过媒介批量的生产,其内容循环固定,格式化到人们在看艺术节目时候就知道下一个节目是什么了。阿多诺正是认为在媒介时代,艺术的自主性没有了,所以他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为维护传统的艺术形式而对大众传媒展开了批判。
三、对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反思
阿多诺对大众传媒批判理论是丰富、驳杂、极,具特色的,同时,其理论也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点和局限性。首先,阿多诺是一个极其悲观主义者,有着很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及情绪化的理论偏激,他只看到了大众传媒所带来不利的一面,却没有辨证的看待媒介这一现代文明工具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如阿多诺认为电视信息只是统治阶级的宣传工具,一切节目都是被控制者已经制定好了,观众所拥有的权利就是要无条件的接受它,而且认为电视图像直观的、客观的表述,抹杀了观众思考的能力。我们应当辨证的来看待这种现象,电视节目固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面,同时,电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休闲的选择方式,大众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有绝对的自由权,他可以避免那些政治意识强的节目,而去选择那些娱乐、轻松的频道。而且大众也并不是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电视产品及其所期许的意识形态内容,他们在观看时,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讨论媒介作用的时候,既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也要了解其有利的一面,以便我们更好的利用它来为大众服务。
1、大众文化的概念
2、.....................................
二、媒体批评的历史及现状
1、媒体批评的历史
2、.............................
三、媒体批评的定位
四、大众文化时代媒体批评的发展
1、.............................................
2、媒体批评的扩张
3、媒体批评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
要求:
1.新闻传播类电视编导专业,侧重人文点会更好,但不是特别陈旧的那些内容
2.如果可以用一些图表就用,没有的话也可以
3.按照毕业论文的指定格式,完成时就是直接可以上交的文稿类型。
4.7000字左右
5.一定要在五一前完成,一面影响答辩
6.之前我个人想写的是纪录片追求的社会价值方向,因为我个人不是很侧重设备的,所以尽可能不要设计一些关于设备、器械的题目,例如非线性编辑、斯坦尼康摄影之类的等等。
7.观点新,可以和文学相结合
8.严格按照论文格式来写,包括英文摘要,大纲等等,成文即可直接提交模式,保质保量
所属专业:新闻学电视编导专业
要求字数:7000左右
论文级别: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摘要】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新闻传播论文: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能够顺利融入城市之中,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作为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探讨了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形象塑造、利益表达、媒介素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责任,并就大众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大众传媒;城市融合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又具有很多城市居民身上的特征和观念,对于融入城市极为迫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面临的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物质的融入正逐步得到解决,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融入还很艰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雇佣方面,在招聘会上经常能发现,“本职位需要城市户口”的招聘要求。在职业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五大行业。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39%,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各占7.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干着累、脏、收入低的工作。
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接受了较高的教育,他们期望以主人翁的心态来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表达,如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在微博、飞信和贴吧上有不少农民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争取权利,比如近期有新生代农民工在新浪微博上新闻联播式讨薪视频,就是使用新颖的有创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有了公民的权利意识,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渴望社会能够关注他们这一群体。但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意识觉醒的同时,大众传媒并没有太多地关注、满足农民工的这一要求,忽视了他们的媒介需求和媒介权利。
首先,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就是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分别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掌握人口和控制住户的自由迁徙以便于管理,是为配合当时经济发展战略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区隔式集中人力资源投资于配置的模式。这项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工棚与单位宿舍,居住条件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些保障房只适用于拥有本城镇居民常住户口,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关心的首要问题。另外户籍制度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适用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而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外。
其次,大众传媒对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污名化现象。涉及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是负面信息,经常报道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暴力讨薪以及他们生活的困乏和单调,以打扑克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的刻板印象。
再次,农民工的媒介权利存在缺失。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媒体的频道和频率越来越专业化和有针对性,有女性频道、游戏频道、足球频道等,但并没有针对农民工群体的频道和频率。政府虽然开办了一些针对农民工的网站,但这些网站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仍不够。
最后,农民工在对媒介的态度上存在矛盾心理,对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既存有质疑但又缺乏其他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理性的认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只是为了寻求感情的宣泄和娱乐,不能合理地使用媒介,对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缺乏理性的对待,很难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
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角色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毋庸讳言,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塑造者。麦库姆斯和肖指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中所反映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形成了库利所说的“镜中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认识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印象。因此大众传媒在报道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时,应积极地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他们的优秀品格,如近年来所报道的在北京救人而不留姓名的新生代农民工孙天丛、在青岛冒着危险多次跳海救人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青刚等,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都让大众感受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的美德。
大众传媒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维护者。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如何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对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大关注的力度,并通过自身的舆论影响来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
大众传媒是农民工媒介素养的培养者和教育者。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神上和价值观念上的,在这些地方他们最需要与城市市民相一致。但是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来看,自身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他们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太高,还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众传媒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能够利用自己信息平台的传播优势,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城市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价值观念、思想觉悟以及道德水平,这对于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正如英国的文化社会学家所说的,传媒能够提供新的社会接触点、新的社会习惯和仪式……提供了结构与行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枢纽。
一大学生传媒素养的现状
第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来说仍然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多数大学生热衷的只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娱乐体验。各种网络游戏、港台口水剧及搞笑脱口秀节目都在校园内传播甚广,令大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各类媒介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浏览信息也十分盲目,消耗了大量时间,缺乏基本的传媒自控素养。
第三,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对恶性信息没有免疫力。目前大众传媒的环境极为混杂,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显得手足无措,往往不分类型,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传媒素养。
第四,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较差。很多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大量抄袭下载他人的研究论文冒充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信息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第五,社会阅历短浅,欠缺接触传媒的安全规则意识。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容易被网上的各种信息所蒙蔽,导致网络经济欺诈、网络受骗等情况屡屡发生。这种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严重失衡。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自身德育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领域广等特点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具有价廉、信息量大、普及性高等自身优势,被高校大学生广泛接受。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的亲密互动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传媒与大学生的互动中。
大众传媒的渗透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建设出一个模拟真实的虚幻世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感染化、渗透化。
大众传媒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在道德观、价值取向引导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传媒环境,挖掘丰富的资源,主动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大众传媒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教授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其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内涵。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越来越普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高校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
大众传媒促进了高校德育方式的转变。以往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传授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是一种封闭式德育教育。大众传媒的介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大众传媒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低俗化干扰大学生视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更愿意去制造低成本文化快餐,传递品位低俗的文化信息,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德育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
价值导向偏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与融合,大学生需要成熟的大众传媒舆论来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传媒面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时,往往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德学术观念的滋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也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理念和目标。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良学术观念和行为的滋生。
大众传媒的“无屏障性”给高校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校园传媒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前自由。一些腐朽观念、消极思想都在利用大众媒体悄然渗透。
三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大众传媒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德育工作刻板、老套的模式在灵活多变的传媒前沿抢占教育阵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媒体多元化的冲击,德育教育的主流地位正被日渐削减。高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对于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加以利用,对负面影响要采取相应的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抵制和改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质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传媒素质的培养
媒体的信息包围和狂轰乱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其中的大多数人对其不良影响和边缘化引导不以为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又大多持无所谓态度,在德育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媒体的错误引导需要及时转舵,德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更是责无旁贷。当前,高校传媒素养教育除了专业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见甚少。我们亟待提倡德育教育,加强传媒素养的专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之成为德育应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引导大学生明确媒介素养目标。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媒介的接触上也是以实用性的内容和方式居多,进入大学以后一旦面对完全放开的信息环境和完全自主的媒介接触权,极容易陷入信息泥潭而不能自拔。制定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清醒的媒介行为意识,对德育教育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
掌握传媒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在大众传媒活动中,无论哪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都带有大众所没有注意的隐含性信息,发现这些隐喻特征是接触传媒的最高技巧。
(二)构筑传媒新平台,拓展德育教育新空间
德育教育要善于利用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改造良好的高校信息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不能忽略校园媒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有责任让学生重归本位,将枯燥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再现,强化德育效果。比如大力发展校园电视与校园网络,引导校园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复旦校园的学生网,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大学生中各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一个大的学生社区性质的平台;复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至今,流量和使用率一直居于国内各大高校前列,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借助传媒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德育文明
媒体属于大的全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构成因素之一,要利用媒体呈现德育内容,把高层次、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媒体内容引进德育课堂,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改进德育工作现状。
审视大学生所关注的媒体热点事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国内大事均有涉及,他们对当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发生的热点感兴趣并持续关注。据新民晚报统计,1/4学生关注报刊广播中的新闻与娱乐内容,这说明德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正向宣传,抓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可以加以正确引导和指引的,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是德育工作的原则和目标之一。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会更吸引学生,高校德育授课形式多媒体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进的媒体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培育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阻碍着传媒德育功能的发挥,这种矛盾将在高校未来德育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把德育教育的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的共同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形成核心价值体系,让大众传媒更多地履行对高校德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庆璞.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岳川.媒介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龙雪津.尊重学生需要改善高校德育工作[M].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和理念[M].山东农业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热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公共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稳定前进的保障。大众传媒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与公共管理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进一步维护了公共利益,促使公共管理部门在管理活动上能够进一步对信息进行传播,对社会进行整合,从根本上实现了公共管理与大众传媒的互补。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传媒因素对公共管理产生影响的基础,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及时性、独特性、信息性成为了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关键特征,在影响大众传媒发展之余,也决定了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一)时代的要求
1.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是时展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大众传媒能够为利益团队、政府系统之间传递意愿与观点,并且能够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传播,为公共管理的制定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大众传媒具有良好的典论引导性
大众传媒的运用能够实现公共政策的输人与转换,一般而言,大众传媒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各类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传播,在积极整合各个方面利益的同时,能够推动政府的决策议程,从根本上影响公共管理的整体效果。
3.大众传媒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监督者
公共管理所指定的政策、所实施的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大众的意愿,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会通过传媒体系将内容进行公布与,在引起广大工作关注的同时,能够保证公共管理朝着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公共管理功能的要求
1.公共管理具有制约性
公共管理所具备的制约性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运用,其所具备的的制约性是一种消极功能,是当前公共管理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能够对公共管理所制约的目标、对象进行深人调查,能够将其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与分析,从根本上带动公共管理的有效发展。
2.公共管理具有管理功能
在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运行中,管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管理功能是将可能承担的基本政策任务进行整合,能够将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充分发挥。通常情况下,大众传媒作为一项传媒体系的代表产物,能够带动公共管理的管理功能,使整个公共管理更加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控制性以及协调性,这对公共管理而言有着有着巨大的影响性。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
相对于我国公共管理而言,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预警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道,能够对涉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况进行报道,从而引发人们的警惕性,让人们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2008年四川汝川地震之后,大众传媒对地震的现状进行了及时报道,并且将地震的情况进行了传播,不仅保证了地震事件的真实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灾区现场报道的有效性。
此外,根据大量的事实表明,大众传媒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公开性能够保证大众传媒发展与运行的基本准则,能够让社会产生一定的报道反应。此外,从效率角度分析,大众传媒将涉及的公众利益的真实信息进行报道,能够避免灾难性损失,能够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报道的透明度,尽可能将不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
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
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通常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公共空间能够使政府决策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出现,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聚集在一起,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政府形成新的决策意见。此外,大众传媒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传媒的平台中,不论是个人、团队、政府还是其他均可以针对决策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且能够深化受众的理解程度,提高受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意愿以及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公众群体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取消,完善决策体制,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进行充分反映,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大众传媒 量化研究 探讨
随着社会科学实现多元化方法的结合,传播学作为跨学科的代表,也需要多元化方法的结合。我国传播学研究受西方传播学实证主义方法、解释学方法以及人文主义方法的影响,面临着多元化的视野以及学科边界模糊的状况,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很有必要。我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两种: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这里我们主要讲量化研究的方法。量化研究是一种用来确定事物某个方面量的规律性的研究,具体是将一些问题和现象用数据来表达,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考查和解释,从而获得一定的规律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科学实验研究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要通过实验研究产生的。
一、大众传媒的量化研究传统
鉴于美国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传播学学科的建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拉斯韦尔、施拉姆、卢因德、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作为传播学主流学派的经验学派,提倡的研究学最主要的范式即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经验学派秉持逻辑实证主义的理念,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大众传媒现象的研究。他们将大众传媒媒介和社会的互动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研究包括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价值等在内的社会现象对传媒的作用情况,以及大众传媒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反作用情况。大众传媒研究最为广泛和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对传媒效果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传播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重点放在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一块,也就是说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学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对于效果研究,在发展中经历了四个阶段:魔弹论阶段、有限效果阶段、适度效果阶段、强大效果阶段。从196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都处于强大效果阶段。在推行经验主义的浪潮中,大众研究中的效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为:两级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适用于满足理论、知识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准则,并引导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共同的信念。这些传播学研究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学术传统,同时也成为一种利用自身的成功来进行示范的工具、一种用来对比的图形、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理论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其自身建立和发展的动力。在实证主义理论模式中,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一般采用对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及控制实验等主要方式,以自然科学作为模板,给大众传媒研究带来了具有数学公式特性的,能够预测、策划、组织大众传媒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标准知识模型。
二、我国大众传媒量化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传播学界比较盛行的大众传媒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美国一些在大众传媒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的一些代表作品和他们的研究模式、观点。我国在传播学研究方面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有所欠缺,针对媒体实践和互动的一些实证研究也很少,很少有研究能解释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些规律性。对研究传统的欠缺和研究方式的差异,使得国内大众传播界对主流学派的重视有所提升,国内传播学界对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量化研究,并开始将其运用到大众传媒的研究中。此外,在传播学专业还引入了统计方面的课程,对量化研究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应该考虑自身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等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进行量化研究。
三、量化研究在大众传媒中的应用
大众传媒研究中发展前景和创新空间最大的就是实证式的量化研究。研究者先对研究事件作出假设,从假设出发运用一些较完善的操作技术,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对研究者先前提出的假设进行证明。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见表1。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要对研究保持中立的态度,尽量避免自身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量化研究主要强调经验主义,需要有系统并且深入的调查资料作背景。量化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宏观或中观层面上,能够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它主要反映一些社会现象的平均值。
以收视率为例。根据量化研究的方法,先要收集大批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①通过用户入网情况得到的被调查者的资料数据,这是收视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数据;②通过人员测量法或日记法得到的被调查者的电视收视数据;③电视台提供的或检测到的电视频道属性的数据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数据。根据一些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收视率情况。这些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基本指标为:根据节目计算出的收视率、根据目标观众计算出的收视率等。派生指标为:能够反映市场结构的观众组成。得出收视率情况之后,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进行观众收视行为模式的分析,对收视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收视行为模式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针对观众收视中的选择行为。根据收视率情况得到的收视率指标主要用来了解观众是否选择观看、选择什么时间观看、选择什么频道或者什么节目以及看多长时间等等,并对一些收视行为的改变进行相关的分析。
以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中的定量研究为例。在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媒体模式进行调查时,选择100位年轻人进行抽样调查,并在调查中选取35岁以下的年轻人,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这是一个典型的量化研究的例子。调查者根据原先的设想,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表格和图形的形式,将结果直观地表现出来。
四、总结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手段在不断更新,社会学科开始呼吁采用多元化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相关的研究。多元化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科研究的动力,有助于新成果的发现。量化研究分为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三种方法,它是以科学实验研究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对于大众传媒研究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社会传播现象,特别是在对大众传媒现象的研究中要坚持实证主义的理念,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经验法的量化研究为今后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准则,并引导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共同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一、体育传媒与体育行为的内涵
体育传媒属于大众传媒,是人类(自身及相互之间)传授(传送和接受)体育信息的中介。从形态上看,体育传媒主要包括体育内容和信息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从内容上看,体育传媒主要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比赛和体育知识等[1]。体育传媒有两个内涵,从传播载体来看,主要包括体育内容和信息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从传播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比赛和体育知识等[2]。
体育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是人们有意识地采用体育运动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一项实践活动。从广泛的范围看,凡是与体育有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为体育行为。
二、我校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情况
调查发现,有65.2%的学生经常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有29.2%的学生偶尔接触,有5.6%的学生几乎不接触。在接触大众传媒的学生中,17.1%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识、行为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大,72.9%的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自己产生一定影响。可见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我校学生在平常接触大众传媒较多,且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较大;我校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频率较高,有50.4%的学生能坚持接收体育信息,有95.6%学生能够接收体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认同程度和偏好程度。从接收频率来看,男生占91.8%,女生占9.2%,因此,学生在接收体育信息与频率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与接触体育传媒动机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影响我校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依次为:体育传媒占34.03%,体育课占27.97%,课外体育活动占26.34%,家庭3.10%,同学或朋友占3.50%,其他占5.04%。可以看出受体育传媒影响的比例最大,说明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体育信息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我校学生接触体育传媒的动机,主要是了解国内外体育比赛动态、喜爱体育活动、追求娱乐刺激等。它是一种满足个体需求的基本活动,与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有关,受所处环境、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调查发现我校学生主要依赖网络、电视和广播了解国内外体育动态、得到对信息的需求和爱好各项体育活动;依赖网络、电视和报纸,寻求娱乐和打发时间。
四、学生接触体育传媒的途径与接受体育信息的频率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接触多种体育媒体,依次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这些都很受学生的关注。其中,网络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它作为新兴的媒体,既具有电视、电台的声像特点,又具有报纸、期刊的易储存性、可选择性,几乎弥补了传统传媒各方面的不足,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传播体育信息的高速性,符合学生追求时效的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建设比较快,也比较完善,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较高。故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也就在常理之中了。当然,其他像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是较为普遍的体育传播媒体,也是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
五、体育赛事期间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分析
以学生“昨天”接触媒体的时间,估算学生平时接触媒体的时间。学生接触媒体的时间划分为七个时间段:分别为未接触、接触0—0.5小时、接触0.5—1小时、接触1—2小时、接触2—3小时、接触3—4小时、接触4小时以上。调查发现,学生在体育赛事期间接触体育传媒时间依次为网络0.5—1小时,报纸、电视、广播、电视均为0—0.5小时,从中可以得出,学生在重要体育赛事期间,通过网络观看体育赛事直播、了解体育动态、接触体育信息的时间要比其他传媒方式多。据统计,各大网站像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都有体育赛事直播,而且在此期间各大网站的访问量都大幅提高。并且随着移动通讯业的飞速发展,短信和彩信业务的渗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订阅手机报等业务了解体育新闻、动态。
七、体育偶像崇拜现象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青年学生中对体育运动明星的崇拜、偶像现象愈加突出。尤其是体育传媒已经成为影响当代青年学生“运动明星崇拜”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可以看出,将近62%的学生表示在体育媒介中有崇拜的体育运动明星偶像。我校学生崇拜体育运动明星的原因按顺序依次为:体育运动明星的运动能力(43.6%)、体育运动明星的运动技能(40.1%)、体育运动明星的风度(34.6%)、体育运动明星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特点、崇拜运动明星的经济收入多(25.8%)和其他方面(12.9%)。
从大众传播媒介角度来看,传播者对于某种传播效果的追求,期望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受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态度。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体育传媒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传媒应充分利用一切好的契机,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体育资讯、信息和受学生关注的体育运动明星信息的传播,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合作,开展一系列面向青年学生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接触体育传媒的过程中,既能获得新知见闻、欣赏到精彩体育节目,又能得到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增强体质,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从而使学校体育得到很好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继勇等.中国体育传媒发展展望.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书面交流论文,序号:718编号:003,2005-09-13.
[2]谈群林.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对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VOL25,(1).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传媒业高速发展。当前,我国有2100多种报纸、9400多种杂志、数以千计的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和每年数以万计新增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互联网日益普及,网民以每分钟过百人的速度增长……,当代大学生身处于大众传媒包围之中,裹挟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媒介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各种传播媒介立场、利益不同,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选择地传播某些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得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观察和认识世界,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与管理,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地运用媒介工具,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传媒、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传媒指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工具。人们一般将报纸、广播、电视3种媒体形式称之为传统传媒,而将以网络媒体为主体、以手机短信和数字摄像为标志的新兴通信媒体为辅助的媒体称为现代传媒。媒介素养是什么?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媒介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发展的关系愈发密切,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自我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西方。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其《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专门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有可能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特别容易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可见,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目前,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媒介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实行媒介教育。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近几年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开展普遍、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呼声日高,但真正使媒介素养教育进入课堂的学校还不多。从总体上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比较滞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欠缺的实际情况迫切要求媒介素养教育进入高校。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
目前,大学生与大众传媒接触十分频繁,大学生普遍都是网民,每天接触最多的媒介是互联网。尽管如此,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仍处于相对欠缺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发展更多的处于自发状态,具有较大盲目性,媒介素养水平不高。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这种自发状态导致大学生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因此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判断与反思意识欠缺
由于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往往都带有自身的倾向性,甚至会有虚假信息,受众只有具有一定的判断意识,才能对媒介信息和传播意图做出合理的判断。在媒介判断和反思意识上,许多学生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不够警觉,反思传媒实质用意的能力较差。网络诈骗、短信诈骗事件经常在校园中出现,说明了部分同学比较缺乏媒介判断与反思意识。
(三)媒介规范意识比较淡薄
大学生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体进行不规范学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自律意识较薄弱,对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自觉抵制能力不高。如抄袭作业、论文,网络黑客行为,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制造网络垃圾信息,利用网络不法牟利等诸多有意或无意违反媒介规范行为,在大学生中经常出现。
(四)媒介使用目的不当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但许多大学生在使用传媒时,不仅没有服务于其学习和生活,反而挤占了正当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在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是BBS、影视资料和网络游戏等。相当多大学生访问过,大量接触暴力、游戏和赌博信息;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同学还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聊天,危害身心健康。
可见,大学生不是很好的媒介信息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媒介素养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知识的习得,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成才。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判别能力,教导大学生正确、健
康地使用大众传媒,主动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对和承担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而当前关键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展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内地高校中率先开设传媒素养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媒介素养硕士研究方向,复旦大学开通了内地第一个传媒素养专业网站;有的院校已经提出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院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探索适应本校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一)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
高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既可以划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管理,也可成立依托宣传思想、团学工作、教育教学部门成立工作机构。根据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媒介素养教育管理机制,编制媒介素养教育计划与方案,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操作办法。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必要的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媒介素养,以此来带动和影响大学生。
(二)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传媒素养教育课程,这是应对当代新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挑战的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新任务。首先,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可以从现有教师、宣传思想工作人员中培养,也可引进专业教学人才,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开展媒介素养教学和研究工作。其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学校可自编或统一使用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系统授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采取必修、选修和课外讲座等形式。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开设独立的传媒素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公选课;也可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中,还可定期聘请资深的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讲座、研讨、专题报告等活动。通过较为系统的课程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媒介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内在的媒介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抵制各种不良媒介信息的干扰。
(三)创造各种媒介实践机会
高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与党团组织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加大对校园现有媒介的支持力度,增强校园媒介资源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充分挖掘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资源的宣传、教育、培训功能,让学生们广泛参与校园媒介实践活动,获得媒介文化体验。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网络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搭建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的平台,如网上论坛,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网站运行机制。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编辑、记者、主持人等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制作节目,让学生们零距离获得媒介知识,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
(四)重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
高校应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有条件学校,可以依托新闻传播院系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挂靠宣传思想、学生管理等部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联系密切,具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调研与分析的有利条件,加之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理论介入,有利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如果学校主管部门能把体现本院校特点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就能在高校中真正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五)大众传媒积极履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众传媒应积极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工作。首先,媒体作为信息把关人,在信息制作和生产方面应自觉弘扬主旋律,杜绝不良信息和文化产品的输出,坚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大学生,用高尚的情操引导大学生。其次,重视发挥媒介的作用。媒体通过媒体互动栏目或走进校园举办媒体与大学生互动等文化活动,发挥传播信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生集中介绍媒介知识,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媒介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男星.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
2、陈一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J].东南传播,2008(1).
3、陈平财等.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成都大学学报,2007(10).
4、鲍海波等.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