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1篇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第2篇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第3篇

关键词:系统教学法;导学案;设计

中学物理导学案是在传统教案的基础上,按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设计出来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因此,导学案不应是教学流程的简单呈现,而应是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案、一幅知识的“寻宝图”。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摄取、内化、储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储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为这一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系统教学法注重信息系统,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据此,我们把中学物理导学案设计为五个部分,即: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合作讨论、总结记忆和巩固练习。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对五个部分分别予以说明。

一、学习目标

系统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本课的学习目标可确定为:

①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②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④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日常现象。

二、学习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是指学生认知心理准备,它不仅可以固定新知识的上位观念,还能改变认知先决条件和认知先决情感条件。在学习准备阶段,学生“有知有惑”。“有知”可以降低课堂教学的容量,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创造时间和认知条件;“有惑”则可以产生“学习心向”,即主动地将所要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的倾向性。《牛顿第一定律》学生除了“惯性与质量”这一问题没有专门学习外,对其他知识都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他们只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却不了解这一观点为什么会延续两千多年;只知道伽利略做了个理想实验就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却不知道这一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导学案在这一部分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求知愿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做一些小实验,从而形成实践体验;阅读教材,回忆有关旧知识使之清晰化,复习相关技能使之熟练化;思考相关问题,产生“学习心向”,为“同化(原有认知结构量的增加)”或“顺应(原有认知结构质的变化)”认知作好充分准备。

①观察现象:人推自行车前行、汽车驾驶员都系安全带。

②观看视频:冰壶比赛。

③小实验:分别在布沙发上和玻璃板上滚动玻璃球,观察其运动情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④课前回忆:初中时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⑤阅读教材: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

三、合作讨论

合作讨论是系统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关键环节。学生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但这种接受性学习并不与机械学习划等号,而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只要教师能清晰地组织教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就可以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导致原有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从而获得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即知识的心理意义。据此,导学案设计在这一部分应本着“低容量、高思维密度”的原则,创设条件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观察图、表、文字、影像和参与实验,如伽利略理想实验模拟视频,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观点列表,实验“从一摞书中抽出其中一本”等,开展相互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等多种形式的讨论,实现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充分作用,促进主体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从而促进主体智力的快速提高。

本课中笔者设计如下讨论题。

讨论题1: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论述为什么能延续两千多年?

讨论题2: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它怎样说明了伽利略的思想?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笛卡尔对伽利略的观点作了哪些补充和完善?

讨论题3:为什么说惯性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

讨论题4: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讨论题5:一个加速上升的气球途中从气球上落下一个物体,则物体在离开气球时

A.物体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为0,加速度方向向下

C.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向上

D.物体的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

讨论题6:正确填出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讨论题7:谈谈你对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过程看法。

讨论题8: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公交车上的乘客车启动时后仰、刹车时前倾,

从一摞书中快速抽出其中一本其他书不会掉下来,轻推冰壶冰壶离手后可以运行很长距离。

四、总结记忆

系统教学法注意随堂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最有效的记忆是即时记忆。如果教学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强记训练,学生就可以在刚刚学习新知识的较短时间内对知识有个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新学到的知识。而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形成知识结构,则有利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所以导学案应为这一部分留有显著的位置,提醒学生将在老师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条目化、关系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进行记录并强化记忆。在本节内容中,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的基础;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时,人们认识到了物体具有惯性;而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将这些知识内容、联系列成结构图,将有利于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导学案应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巩固教学成果的一组“教和学有序变化行为”,是强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有效教学反馈信息的环节。巩固练习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课堂练习是紧接着强记训练后进行的练习,要求独立完成,不允许讨论,以便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课后练习提倡独立思考,对部分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相互讨论完成,但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须有一个准确的评价。教师通过对练习的检查、批改,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信息,并据此制定补救措施,调整教学方案。学生可以自行纠错,并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补习计划,调整学习行为,不断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设计如下课堂练习。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4篇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功用

教学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或教学任务。它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师生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针,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

从理论上来讲,教学目标的概念分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其上位概念是指培养目标和国家教育目的(或教育方针),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下位概念是指学科教学目标(或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要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目标化,教学目标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如果对本课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对预期的结果也不进行细细的琢磨,怎么可能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备课活动中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教学目标的编制。

教学目标的编制分为两步。

第一步,合理地确定目标,要特别关注能力目标、方法目标。所谓“思维之心只能寓于知识之体”,也就是说,学生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要注意其合理性。

第二步,科学地表述目标。笔者认为既然教学目标要由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出来,那么如果在开展学习之前,能让学生对将要学的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所明确的话,他们就是带着目标去学的,教学效果必然有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用“知道”“了解”“理解”这样的表述,对于学生来讲,要求不是很明确,这样的表述也就显得不很合适,可以改为“能说出”“能用公式计算”“能解释”等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

例如,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就可表述为:①能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②能说出什么是物体的惯性,并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③通过开展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说出在哪些情况下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并能讲出运用时的注意点。④通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增强科学意识。

三、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教案,并且狠抓落实。在每节课中师生双方都要明确目标,做到示标时牢记目标,达成时强化目标,反馈时深化目标,检测时巩固目标,分析、矫正时总结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就从课前示标和课后总结目标这两个环节简单谈谈。

1.认定和展示教学目标

这一环节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明确的导教导学功能,为学生的认知学习提供了方向和指令。示标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边讲边示标;先讲后示标;也可课前预习目标,课后总结示标;开门见山式示标;阶段性示标,等等。另外,在示标策略上也可采取一些方式方法,如重点目标与一般目标相结合,口头表述与文字表达相结合等。示标在手段上也日趋多样化,除了常用的小黑板、纸条外,还可以口头、文字、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物质的密度》一节就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分阶段进行示标,使学生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这样学起来必然思路清晰,这样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必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课后总结目标

我们知道,课堂小结几乎是每课必有的环节。如果能将课堂小结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我们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不妨重新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课堂小结,自我检查课堂学习效果。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作用却很大。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环节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开始,但抽象的课堂传授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实验教学对于物理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的能力,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的物理教师,我深感教师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正确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就可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现就我在教学中所领悟的点滴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详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详备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是每个实验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探究”。这是我从事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经过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经验。

二、规范操作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态度。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如在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时,电压表应与此同时被测部分并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办法)。又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具,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直接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巴吹灭酒精灯,而应用灯帽盖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慎,就会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宜用湿布盖灭。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每种器材都要正确操作,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三、正确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应及时加以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维。例如:在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时,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我们应帮助学生分析,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滑轮自重和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滑轮自重与物重的比例。

四、合理归纳

初中学生由于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不善于归纳或不完全归纳,用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只有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才一定正确。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学生总是认为,滑块最终是要停下来的,他们往往跳不出生活中的这种事实,进行不完全归纳。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完全归纳,才可能得出完整的物理规律,因此在课堂上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路行为,把实验课上到位,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效果不佳,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影响学生情绪,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演示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同一辆小车保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结论。把它制成CAI课件,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将实验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制成CAI课件,这样就把实验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化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使学生对操作步骤和方法及操作要领获得深刻印象,在操作的同时,对照投影内容及时调查,较好地解决了用大量时间讲解实验步骤的问题。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同时教师也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作指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六、完善的结束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是器材的整理归类,还是对刚做过的实验的再次复习,能使学生树立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第6篇

关键词:生成问题;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35-1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教学生成,因其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会动态产生超乎预设的生成问题,而使得课堂折射出异样的精彩。但由于生成问题的不可预设性和稍纵即逝的特点,生成问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生成问题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广泛的、重要的来源。那么,如何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呢?

一、促进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1.抛砖引玉,由“静”到“动”

弹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去促进更多的自发性的生成问题,要抛砖引玉,使静态的预设性生成变为动态的有弹性的生成,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初中学过的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中常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如何在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呢?学生在一次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经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为了对学生问题作出有所启迪的回答,我反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以抛砖引玉:(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力的作用呢?(2)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什么去研究没有力作用的运动呢?(我们不妨以退为进考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以退为进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思维方法吗!在实际教学中,抛砖引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积极的思考,而使静态的灌输变成了动态的生成。

2.举一反三,由“点”到“面”

生成问题可能只是个别学生的灵感闪现,只是一个生长点。真实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经验的教师能在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生成,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举一反三,相互启迪,由“点”到“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原型是单摆实验,而非现在课本所呈现的情况,岂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原貌的形式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在讲完伽利略“理想实验”后,学生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而非伽利略定律呢?牛顿高明在哪里呢?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种现象上升为物体的一种性质,将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上升为一种规律,这是牛顿大大超越前人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问题举一反三,由点到面,使生成问题转化成知识性和思考方法的生成资源,更促进了学生情感价值的升华。

3.妙手回春,由“误”到“悟”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产生认知偏差或失误,而这些偏差或失误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的生成问题。珍视并合理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错误问题,妙手回春,引导学生由“误”到“悟”,点石成金,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教材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阐述过于简单,使学生觉得亚里士多德“不怎么的”。针对学生潜在的这一认识,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要驳倒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困难的,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我们特别制作了亚里士多德当年的“虚空理论”的动画,实际教学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反驳亚里士多德虚空理论的特别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更充当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探究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很难回答,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更让学生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并感悟科学之美,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经过探究性的思考之后,必能减少学生对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误”!

二、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几点反思

1.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问题,由于学习经验相近,会在其他学生中产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正在进行的知识建构相关:或是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或是对知识应用的错误,或是对相关知识的混淆等等,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完善能产生催化作用。

第7篇

1 物理难学的原因分析:

1.1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而且按照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初中物理一般是先学习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比较集中,如:力、惯性、压强、功和功率等概念;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等重要的规律。这些知识多是初二物理学习的难点,抽象,难理解,很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严重分化,是一部分学生产生怯学的心里。另外,初中所学的各学科横向联系的互相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数学上速度的单位读法是“每小时多少公里”而物理上的必须读作”多少千米每小时”;数学中的正比例关系用Y=k表示,而初中物理中的正比例关系是用y=kx表示;而且,物理公式中的字母代表的含义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才能确定等等。这些读法、表示法上的不同都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

1.2 来自学生自身因素。

1.2.1 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目的认识不足,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付出的努力很小。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学生学习物理非常主动,50%左右的同学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但欠主动。40%左右的学生基本上是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和自觉。

1.2.2 另一方面,学生从形象思维开始转向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学生难以适应。一些物理单位,如牛顿、帕斯卡、焦耳等学生感到既陌生又很抽象,难以理解,只好死记硬背,复合单位的出现更难以让学生接受。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运用理想实验、理想液柱等理想方法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等概念和规律时,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困难。

1.3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走形式化,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占领阵地, 学生学习强迫多于引导,灌输多于启发,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忽视交流、合作参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许多教师课堂上忙于讲语言点、做练习,忽视实验教学,舍不得花点时间搞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更不愿尝试多样化的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越来越觉得无趣,使本来抽象的物理课更加难学。

2 教学对策:

2.1 重视启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克服开始学习物理的不利因素老师要充分分析学情,把握新课标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课型,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魔术般的实验,用新鲜的知识,变化多样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好的学习基础。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赞可夫说过“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知识的获取”优秀的教师,课堂上常是满脸笑容的,讲课时津津乐道,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着一种热情的期待,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就非常地好。理解、尊重、关爱是对学困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的前提。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耐心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轻松的谈心代替严厉的斥责,用商讨代替说教命令,用引导启发代替压制灌输。注重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学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理解和信任,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多投向学困生,目光中要充满了信任;课后多找学困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爱屋及乌,有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化为行动实现老师的期望。

2.3 发挥物理实验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作用。

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尽量提高探究实验的效果,这对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设计了“瓶子吞蛋”的实验。先准备好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和去壳的熟鸡蛋一只,演示时,点燃酒精棉球并放入瓶内,立刻将鸡蛋堵严瓶口,当棉球熄火后,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从而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做单摆实验,先将摆拉到贴近人的鼻子,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学生都担心摆球会碰到鼻子,实验结果出乎学生的意外。这些实验都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做好准备。实验呈现真实有趣的物理事实,是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的结果的探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物理的欲望。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8篇

一、激发兴趣引领入门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踏上物理科学之旅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么样”、“会跳舞的小人”、“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引起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探索欲望

曾经有专家讲过,学生学习是分阶段的,小学是模仿,初中是感受……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或演示,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如:

学习“声的利用”时,可找来一些碗,敲击它们,让学生从声音判断碗的好坏。学生自己总结出: “叮叮”的声音传说明碗是完好的,“咔咔”的声音表示碗是坏的。

学习“惯性”时,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乘公共汽车的情形。很多学生会讲车启动时身体会向后倾,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向前倾。

学习“熔化和凝固”时,让学生描述夏天吃冰棒的情形:冰棒在嘴里熔化,但温度不会升高,嘴里觉得很凉爽。这里学生感受到两个物理现象,一个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另一个是熔化要吸热。

身边的物理现象很多,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等方式去体会感悟,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物理规律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规律很多是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得到的。探究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这些环节的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做出猜想。

例如,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

(1)如果花样滑冰在草地上,能滑行吗?

(2)如果花样滑冰是在水泥地上,可行吗?

(3)如果花样滑冰在冰地上,可以吗?

还可以让学生猜想,在完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运动员会怎样运动。

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这两个环节,先让学生思考要验证这个猜想需要设计什么实验方案(如果是电学的要画出电路图),选用什么器材(注意器材的规格)等,再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的物理规律,往往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四、指导阅读理解

学生对物理定义、定律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尤其重要。因此,在阅读教材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增强对教材概念原理的理解。

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打破沙锅问到底。

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在“运动”、 “静止”两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情况,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告诉学生尽可能联系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在阅读中,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加强对原理的理解。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学知识就在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不仅是物理学家要研究的科学,而且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知晓的科普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例如: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几种测定方形铁块密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同学们积极地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知识,设计出了四、五种方案,并一一实现,较简单有趣的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根据ρ=m/V,只要测出给定较规则方形铁块的体积V和质量m,便可由ρ=m/V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但由于不是完美的规则,因而误差较大。

方法二:利用铁块体积不易变化的特点,先测出其重力G。把其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再次测得它在水中时候弹簧秤的读数G’,测出其排出水的体积V。利用V=V,列出:

(1)直接算式ρ=G/(gv);

(2)间接算式:F=G-G’,F=ρvg,从而得出:ρ=G/(G-G’)×ρ。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未来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一种最高级的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所组成。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因此,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传授知识时采用机械的灌输式,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这种形式在物理思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指导观察,扩宽学生思维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是预备,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科学观察不仅要通过眼睛看,而且要调动耳朵、手等感觉器官的参与,还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尤其是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更为重要,观察现象是探究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让学生获得物理发现、锻炼物理思维的有效途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一定要有迅速摆脱现象表面干扰的敏锐的洞察能力,使想象成为知识飞跃的联结。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我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猜想: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内容;再根据猜想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案,验证中,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将科学的观察方法渗透给学生。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探究欲望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也不是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之前的信息输入。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拓展创新思维。

教师如果善于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这时可以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原来的观念就会被,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干扰着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按照教材上规定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对照教材进行验证,缺少思发挥维的平台与空间。实验教学过程若只停留在看到现象这一水平,那么离新课标的实验教学要求还相距甚远,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突破教材,大胆设想,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达到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试验时,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比如将许多物理课移到实验室去上,就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的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挥创新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教师在上“比热”课时,启发学习提出“猜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水、煤油同时加热,对温度升高有三种预测:水比煤油升得快或慢或相同,到底如何?请大家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的散发过程,再经过一定的实践验证,从而可以完成整个创新思维的开发。又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看到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分别在不同表面上滑行不同的距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后,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去思考: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会出现什么结果?由此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思考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改进实验,对实验进行反复设计、修改、完善,不仅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实验电路图中原先是没有滑动变阻器的,但后来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串上一个滑动变阻器。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讨论,完善实验步骤,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2012(04).

2.赵志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2012(27).

第10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45-02

1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同时,学生可以结合现有的生活经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建立,奠定物理概念的基础。

比如讲到“静摩擦力”这一难点时,为了突破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的理解,笔者设计了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概念:在中等厚度的书中夹住一个棕色信封,尽可能地让信封接近书的装订边,这时用手拿起信封,会发现书也会被拎起来。此时,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思考静摩擦力的概念与方向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实验场景中获得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正真学会,这都是实验在教学中的好处。

2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合作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知识不能很容易地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创建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主动学习,在知识观上表现自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虽然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已经学习过了,但是对这一概念只是书面的了解,会套公式做题,对于实际应用还是一塌糊涂。事实上,在认知系统的不同阶段,研究的背景是不同的,所以建设“牛顿第一定律”的新的教学场景,彻底改变学生初中印象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从实验出发,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做到真正理解。

3 通过实验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从生活到物理教学,从物理到社会,从日常生活环境到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物理真理,可以一起思考生活中的物品或新型物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要想真正教好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际生活,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练习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真正地学会运用。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时代热点话题,如能源、环境、交通等,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物理学在科技进步、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多多思考分析,关心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中去。

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实验教学,实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还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规则,甚至能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果能够很好地将实验教学带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有些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但若借助实验手段,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效果。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比较容易了,才会逐渐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想要努力学好。

如讲到“机械波”时,首先会利用教学仪器――机械波演示仪,用此仪器可以反复地向学生演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此时,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讨论并归纳,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还包括质点振动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媒体的序列,每个粒子的振动方向和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源。每次通过练习反馈,都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4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实验教学,摆脱死板的书本和课堂,会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假如有机会去听麻省理工学院沃尔特・H.G.卢因教授的物理学讲座,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坐在椅子上或是站在讲台上,更不会照着课本或是教案照本宣读,也不会一张一张地放PPT,在他的身上完全不会看到传统教学的模式。相反,他会坐在天花板的秋千上,以演示钟摆是如何运动的;他会用小猫的卷毛接触一个学生来产生电荷。“学生可能不记得一个复杂的公式,”他说,“但他们一定会记得教授在空气中飞。”是啊!如此有趣的课堂,如此接近生活的实验,哪一个亲身参与的学生会忘记呢?对于其中的物理知识,学生又怎么会不掌握呢?不仅会掌握,而且会真正学会,应用于生活,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吗?

其实在沃尔特刚刚开始教书时,他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也是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总是在不停地教授,恨不得一节课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慢慢的,他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于是他开始寻找改变,寻找突破口。沃尔特很快发现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最使他们感兴趣的是互动的演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关键是不要告诉你多少知识,”沃尔特说,“但你的学生可以爱上体育课。”

虽然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但他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每节课他大约需要25个小时),但沃尔特仍然及时给他的每一个网络粉丝单独回信。他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发现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沃尔特认为,不管他是谁,人们可以从他的讲座学习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不要总是盯着方程,而是要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走出方程式,学习更充满乐趣。”

是啊,走出方程,学习更有趣。物理是这样,其他科目不也这样吗?当教师完全脱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当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兴趣或爱,还有什么学不好的科目吗?

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以认知观点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已有认知结构中知识与新知的相互作用,从而构建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经验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体验活动,提高认知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学以致用,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戴汝潜.何国平物理创新教育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9-10.

[3]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0.

[4]曹磊.各国物理教材剖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20.

第11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教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涵盖范围较广,如电能学、热力学、运动学等,其知识网络体系庞大且物理运算过程逻辑性、抽象性强,同时,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依靠教学大纲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没有较好的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导致在讲解过程中,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刻板的教授解题思路,使得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时,机械套用答题模板,从而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抗拒物理学科。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改变这一现状。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发展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强调图文并重,利用人脑记忆规律,借助书籍图像、颜色、文字等,帮助人类深入挖掘潜能,同时它能统筹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连接人脑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主要包括XMind和FreeMind等常用软件。XMind主要用于头脑风暴,可以有效帮助人们理清思维,提高工作效率,FreeMind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让人们短时间集中精神。

思维导图由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东尼・巴赞(Tony Buzan)创始,在信息化的帮助下,迅速覆盖全球,被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物理、艺术等。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意义和现状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记忆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时间与位移》时,学生可以根据最简单的“时间”概念联想到“时间间隔”概念,通过联系实际,构建物理知识网络;对于教师而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入思维导图,能有效丰富教学活动,更新教学观念,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强调物理公式和理论知识,扩大了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思维导图进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时间不长,但是影响范围较大,教师逐渐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

三、基于思维导图,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在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建物理知识系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思维导图,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创设贴合实际的物理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高中人教版物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创设如下情境:国庆节即将来临,“我”准备去云南旅游,交通方式有以下三种:自驾游(私家车)、火车、飞机,让学生讨论选择什么交通方式最方便,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分享想法,不轻易否定学生,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私家车、火车、飞机的速度和时间展示在大屏幕上,将每一种交通方式的起步到加速用动态图表示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如表1所示:

表1

在这个思维导图的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学好物理可以帮助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如选择交通工具等,消除物理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树立学生物理学习信心,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物理素养。

(二)提供思维导图实践途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能促进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提供多层次的实践途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特别是在学习抽象型物理知识时,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思维导图课件,让学生快速在脑海中形成“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团队,由团队自主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光的反射”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学生“光学”物理知识树,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三)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利用学校教学设施,开设思维导图制作课程,教会学生把物理知识做成树状图或者图形,将枯燥的物理规律用图像等方式灵活展现出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思维导图,找出三个定律的相同点和区别,合理记忆知识,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联想自己熟悉的事物,根据它们的特点,制作有特色的图形,帮助自己形成物理知识网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能显著提高课堂有效性,学校要积极引进先进思维导图软件,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教学道具,培养现代信息化人才,教师要努力拓宽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思维导图式物理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物理学习,根据学生发展差异性,因材施教,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开展针对性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习信心,理顺知识网络,构建独特的答题模式,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允苓.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01-102

第12篇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提不出问题,并不足为奇。学生并未意识到他们对教材懂了还是没懂,因为教师在讲课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必须理解的,在学习该知识的思维过程中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应怎样达到这一目的?本人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要使学生能透彻理解、掌握和运用新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概念讲授前明确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产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先展示目标,既能引起学生注意,又能为学生的学习导向产生动力。例如,在学习“速度”这一新概念前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有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某灾区运送物资,甲汽车三小时跑了126公里,乙汽车五小时跑了215公里,问谁先到达灾区?学生七嘴八舌答案各不一致。最后我告诉了正确答案。学生提出疑问,你是怎样判定的呢?在疑问中我向学生展示了“速度”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有了目的性,了解了这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加强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怎样使学生在教学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呢?这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加强课堂中的学法指导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因为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新概念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该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要使学生识记的东西越多,就越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掌握知识。如果我们把传授知识变成单调地、机械地往学生头脑里“装载货物”,学生往往会很难记住所学的知识,就是记住了也根本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第13篇

赵国忠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课堂教学是需要有亮点的。所谓“亮点”,是指课堂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亮点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对人生和知识的渴求……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亮点更是必不可少,那么,课堂教学的亮点如何寻找?课堂教学的亮点又该如何设计?笔者就“新课导入”、“素材设计”、“重难点突破”、“课堂生成”、“课堂结尾”、“教学反思”六个方面例谈教学亮点的寻找和设计。

新课导入显现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新课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好,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聚焦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

如在《魔术棒的使用》一课中,我采用“汉乐府”的形式导入新课。乐府诗《江南》是一首可唱的采莲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这首诗歌因其歌词朗朗上口、和声优美动人、音调回旋反复,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学生。接着,我展示了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制作的一幅画,并问学生:古人为这首诗配了曲,老师想为这首诗配图,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大家想想,图中还缺少了什么?就这样,学生在美丽的风景、优美的歌声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反之,如果新课导入阶段没有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影响新课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素材设计展显亮点

布鲁诺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发生兴趣。”这里的材料即教学素材。素材的选择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带有趣味性、创意性的材料……

如宁波市的黄书博老师在《动作补间动画》一课中,采用与物理课中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教学素材,通过在光滑平面上小球的运动动画的制作,来揭示动作补间动画特点,该课在2013年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任务1:模拟小球沿斜面B—C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一定律”)。

任务2:模拟小球沿斜面A—B滚落的运动过程(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

素材的选择应该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选材;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素材的“实用性”;再次要体现素材的层次性,在难度上要逐渐递增,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最后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能实现知识点的整合。总之,素材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学”。

重难点突破彰显亮点教学重点通常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比较难接受、难理解的知识点。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很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一堂课的亮点也往往隐藏在教师对这两个常规问题的处理上。

例如,《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难点在图层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上,处理的方法如下:准备好三张玻璃纸,在玻璃纸上分别画上白色的鸭子、黄色的鸭子(位置和大小与白色鸭子一致)、蓝色的小河;然后设计三个问题来说明图层的三个特点:透明性、独立性、顺序性。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图层如同玻璃纸,玻璃纸有什么特点?图层有什么特点?

2.前层玻璃纸上画的“鸭子”被擦除时,后层玻璃纸上的“小河”会不会被擦除?图层有什么特点?3.交换两只“鸭子”所在玻璃纸的位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鸭子”?图层又有什么特点?

接着又在“图层调板”中设计三个问题来验证图层的三个特点,三个问题设计如下:

1. 擦“树”时,“荒漠”没被擦掉,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2.调换“树”与“荒漠”所在图层的位置后, “树”就不见了,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3.“荒漠”擦掉时,“树”会露出来,体现了图层的什么特点?

用形象的实物与虚拟的图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市级公开课《宽幅照的拼接》时,我将该课的重难点落实在“调色”上。因为自动匹配后,两张图片的颜色还存在细微的差异,手动调整这些差异是很困难的事,而宽幅照拼接的第二步“自动拼接”相对简单,第三步“裁剪图片”又在第四课就学过,所以重难点只能落实到“调色”这一环节上。如何在“调色”环节设计亮点?我采用评选“谁是最细心的人”方式进行切入,先以小组推评的方式推出每组最细心的学生,将他们的参数记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逐一验证,经过“匹配颜色”、“输入参数”、“自动拼接”三步后,宽幅照初步形成,色差没调好的照片此时会有很明显的拼接痕迹。据此,由全班学生作评委,对他们进行星级评比,根据星星的数量,评出了我班最细心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比赛,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调色和拼接的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细心、耐心的意志品格。“突出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学;“突破难点” 是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等方法来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深刻。

课堂生成探究亮点

课堂教学并不总是依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进行的,有时迂回曲折,超出设计者的想象;有时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进行,这时该怎么办呢?是直接把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知学生,还是让学生继续探究错误呢?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在《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第五个环节“合并图层”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并在错误的尝试中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能由一棵树变出一片树林吗?

学生尝试探究。

注释:发现部分学生用之前所学“复制图层”的方法复制出多棵树和影子,然后将树和影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树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我期望能在错误的探究中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来。

教师展示一件用错误的方法制作的作品,表扬其探究精神后,接着问学生甲:树林中的树有大小之别,你能改变其中一棵树的大小吗?

学生甲演示。

师:操作过程中,你碰到的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树和影子的形状需要分别调整。

师:为什么要分别调整?怎样实现二者的联动?

生甲:因为树和影子位于不同的图层上,复制前先把它们合并到一起。

师:怎样合并图层呢?

注释:至此,学生终于从错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学生尝试探究、查阅资料。

学生乙演示合并图层的方法。

教师再次展示学生作品,问:“作品存在哪些问题?”

生丙:树上长树、影子挡树。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问题生成之后需要解决之道,更需要我们加以利用和引导。学生也只有在经历了对错误问题的深刻认识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课堂结尾呈现亮点

课堂结尾指教学活动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因人而变,因文而异,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灵活地选择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

例如,宁波市张利波老师在《构图与图片裁剪》一课结束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将杂而散的知识点用导图的方式组织起来,条理分明、结构清晰,再结合“自定义动画”,使知识回放更有层次感和条理性。

一节好课的结尾应该是下一节课好的开端;一节好课的结尾也应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起学生思索;一节好课的结尾更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妙的结尾,画龙点睛,课堂结尾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也可以启迪学生进行深度发散思考。

教学反思寻找亮点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堂课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亟待改进的地方,表现在教学用语、教法上,也可能表现在课后小结、学生练习等方面。通过独自深入的思考,或与人讨论中改进问题,并把改进的结果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印证,在印证中进一步改进,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教学的亮点,打造完美的课堂。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一课的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是“尝试拼接”,原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图层”知识对组成校门的三张图片进行拼接,然后根据拼接产生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找出解决方法。试教时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拼接时间过长,基本超过一分钟,二是拼接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后改用“师生竞赛”的方法得以解决,方法如下:“在屏幕上展现倒计时的数字,在45秒内让学生尝试拼接,如果能拼出来,就进行演示和表扬,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来拼接的话,需要几秒呢?’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嘴里数着1——2——3……老师居然只要2.5秒……”

于是,课堂的学习氛围一下活跃起来,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例如,《宽幅照的拼接》拓展练习阶段原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的难度系数较小,第二题的难度系数较大,通过难度系数的递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试教时发现在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完成第一题,第二题形同虚设,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思后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新处理:降低第二题的难度系数,使两题的难度趋于一致,再次试教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即前两组学生做第一题,后两组学生做第二题,在团队之间开展分组竞赛,比一比哪一队做得又快又好?

修改后既解决了原先存在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眼界,在名师的课堂中、在专家的引领中、在优秀的案例中、在反复的实践中,汲取养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14篇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被动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知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它一方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同时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因为物理是一门动手性和探究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观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

我在教学《浮力》时,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带到事先准备充分的实验室(每个小组都备有一块供记录;做图用的小黑板),并用投影仪把教学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我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由他们用20分钟的时间自行设计、组裟实验;自主观察、讨论,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把浮力的定义和物理的浮沉条件以浮力产生的原因都记录在小黑板上,并作出力的图示。然后再用15分钟的时间让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依据,最后我用10分钟的时间来指出各组的优点与不足,评出最佳的实验方案。由于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能力。真正完成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心理学认为,观察力是感知事物的特征、变化,是察觉相似事物之异,相异事物之同的能力。它是知觉形成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能力是智力的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直观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透镜》一课,在研究透镜的性质和成像规律时。我是让学生通过看、画和对比实验现象等操作来认识透镜的形状、认知其成像规律的。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类在事物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在教学《浮力》时,我把自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摒弃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空间和思维密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地以实验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和智能开发与操练、观察、质疑、探究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散他们的思维,将物理教学融入多维的空间,让学生去思维、去想象、去“找米下锅”,结果,他们除了很好地完成书本上的实验外,还采用乒乓球、盐水等多种多样的器材和方法来补充实验:得出多种假设与结论。从通过相互对比实验结果中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即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们对所感知的事物表象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头脑中所形成的各种信息的联系,及需要时能随时提取信息的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

4.1 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忆可简单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机械记忆。我在教学透镜的形状时,是让学生通过触摸、对比的方法进行机械记忆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记忆。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把定律换成这样一句话一切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从而加强对定律的认识和记忆的。再有就是通过对众多定义、定理和物理现象进行综合归纳,列表对比,了解和掌握它们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关联记忆的如在讲解《物态变化》一章时,我要求学生把本章中的各个知识点归类列表,找到它们相互间的异同进行记忆的。

4.2 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物理是源于生活,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在教学物理时必须要符合物理本身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它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来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情感,产生兴趣,如在教学《磁场》时,我把学生集中到学校的池塘边一亡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波的形成,传播等有趣的现象来理解,掌握磁场的知识。

第15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一般会根据某一教学问题,利用网络搜索并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文章等材料,经分类、归纳和再加工,最终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实物,或剪辑成符合要求的视频。例如,笔者按照网上下载的制作方法,用废玻璃、纸筒制成了烟道,再用蚊香制造了烟雾,并借助所制烟道展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效果非常明显,成本也低。又如,笔者利用一个透明玻璃杯和一张白纸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此外,笔者还将日常生活中寻找到的各类物理教学素材用于教学,如照相机的原理课件、光的色散课件、虚拟实验室等。笔者将经过加工整理的视频资料按照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分别存于不同的文件夹之中,以便在课堂上应用或为学生进行演示,弥补了课堂实验材料或现象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记忆自然深刻。

二、对网络下载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细化,形成校本资源

对于一个好用、实用性强的课件而言,从其前期要解决的问题,到中期需要用到的技术手段,以及后期课件的调试完善,无不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网络资源很丰富,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合理筛选与修改,这些资源根本就不能被广大教师所利用,且会成为教师的负担。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笔者的做法是:先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视频,再把同一内容的材料放到一起,并对资源统一进行分析、修改、优化,加以利用,最终形成有本学科特色且符合当地要求的校本资源。从实践效果看,将这样的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上,往往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和自身特点,因而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其积极进行网络搜索、分析、整理等行为

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动画、课件、教案等资源,并促其在资源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取得应有的收获,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地搜集、整理学科资源的习惯。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周围的特点,分组搜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等,再在课堂上播放各小组搜集到的声音,并进行分析、讨论。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安全用电”一节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用电的调查;在学习“压力和压强”一节后,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论坛或QQ群开展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活动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在资料的搜集、归类、分析的过程中巩固和升华了相关知识。这一结果表明,教师可以用生动的教学活动取代枯燥的讲解。换言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丰富课堂内容

课堂内容丰富与否,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引起教师的关注。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探究空间,模拟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小球的运动情况,这就使每位学生都能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