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题结题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7章共30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国家级课题由教育部或国家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2009年对17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4]。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一、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有四类,一是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四是学校立项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增强教育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开发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 4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项目,主要是凭借学会优势,建立短周期的课题平台,以本区(领)域的教育改革重点为主。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足学校,以学校急需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选题与成果管理,信息与情报管理,学会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较、鉴别与借鉴等[5 ]。我国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厅高教处,全国及各省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各高等教育学会,各高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或高教所。以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为例,湖南农业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归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除各高教学会立项的课题教务处不参与管理外,对于其它类别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在规划课题和省教育厅的教改课题的管理上,教务处主要是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协作者,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报送课题相关材料;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作为管理者,负责课题指南拟定、下文、组织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论是作为协作者还是管理者,高校在整个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课题成果转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投入,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加强对这些课题的管理,许多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文件。但这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课题成果转化管理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早在 2000 年就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并于 2006 年再次修订,对各类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结题与鉴定,经费管理办法等作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性有着重要且有效的指导意义。但是,所修订的《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包含附则在内的 7 章共 30 条的管理条例里,没有专门涉及课题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管理办法。这就导致课题结题就基本上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后续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及应用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虽然教育科研项目在转化成教育生产力上有较长的时滞性,且对教育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多的转化机会应该是课题主持人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课题创造更好的转化环境也是课题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二)课题管理单位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学校声誉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仅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而且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是积极主动的,但是对教育科研则另当别论。高校一般没有将教育科研归属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而是归属教务管理部门管理。教务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边缘化。目前《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领导,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省级规划课题由省规划办管理,教务处协助;国家级课题由教育部或国家级相关单位管理,主要由课题主持人与所立项课题的管理单位直接联系,教务处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厅立项的课题管理上,开题与结题由教育厅统一组织,教务处只负责转发文件,报送材料。因此,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上,教务处扮演的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成了发文单位、材料保管单位和组织评审单位。在校级教改课题管理上,教务处作为主要的管理单位,对于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力度不够,除一次中期检查外,很少与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交流各院教改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对于教改课题的支持情况等。课题管理上的不主动导致做课题成了课题主持人一个人的事,使课题质量受到影响,于教学改革,于教师自身发展,于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于学校发展都不利。
(三)课题结题质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特殊,最常见的形式是论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议、评论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条例中体现。而且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其研究成果未必能获得揭示事物规律的结论,即使有结论,又因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其社会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结题质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课件和师生做课题期间的纪实材料(如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实地考察的纪实照片与记录)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字材料中以课题主持人及参与者发表的论文为主,也有著作或论文集,还有少量调查报告形式的材料。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课题推广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学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教学改革的反馈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来说,课题只要能通过中期检查,结题前能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就基本上能过关,至于课题是不是对促进学校办学或学科或某门课程的质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课题管理者和专家仅凭借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少量的反映实效的材料,难以客观衡量结题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题管理部门的成果转化职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归宿。第一,鼓励、支持项目研究与外校的合作。从湖南农业大学2000 年以来教学改革课题参与人的单位可以看出,课题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师为主,与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极少。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第二,定期召开教育科研成果汇报会。成果汇报会分为院一级的和校一级的。院级的成果汇报会主要在校级成果奖评审前,由各院教务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学生和同行参加。这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评审中专家因时间不允许而无法详细阅读上报材料影响最终成果的评定,又可以及时指出汇报成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提高结题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消减教师们对成果奖评审中的种种疑虑。校级的成果汇报会由教务处主办,报告会时间可在每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后,请所有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奖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向全校师生汇报其成果。成果汇报会不仅是检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各院教师相互学习、改进教学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
(二)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育科研课题合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科研课题,而是多个相关课题的整合,以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后续能量。湖南农业大学于 2009 年对 17 个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下的一百多个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之前的“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专业(课程)小组、基地管理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以专业或课程群为依据成立“系”,各院再另设一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各基层组织应根据专业与课程群特点,结合教学改革规划,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基层组织的优化为促进各院各系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题申报前实行分块申报。即在课题申报中,分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和团体合作课题。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通知下来后,教务处应及时要求各院组织学科带头人进行会议讨论,根据各院实际情况,向教务处告知其申报意向;教务处在汇总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开各院院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长会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申报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动合作。在校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上,教务处应该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立项指南,结合本校的发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指南,正确引导课题的申报,调控好教改方向。校级校改课题分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大课题以团队名义或单位名义申报,一般课题以个人名义申报。重大课题依据实际需要加大资助力度,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研究,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引领与智慧共享的“对话”,形成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真正协作性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共同发展[ 4 ]。教育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团体合作申报项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学院或领头的学院应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各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这种合作不仅是分管科研的院长们之间的合作,还要加强同一级学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学院老师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教改课题的管理不仅是教务处的事,同时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责任重点掌握本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师的教改情况,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实服务。
(三)进一步健全课题管理制度 ,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采用了ASP(Active Server Pages) 技术实现。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ASP程序,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提高了交互速度。ASP直接在HTML文件中嵌入服务器端脚本,使动态交互页面的开发成为了一个整体,维护工作也变得简单而快捷。
该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专家可以在网上查看或下载各种项目内容、提交自己的建议、给项目负责人留言;
教师可以在网上提交项目申请书、中期汇报、阶段性建设成果、填报经费支出明细和查看专家留言;
管理员则可以管理所有信息,包括专家和教师的账号分配、项目信息调整和查询、数据的导入和导出等。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管理采用MSSQLSERVER数据库建立,主要包括教师信息表、项目申请表、项目中期汇报表、专家信息表、经费信息表、项目树菜单表,教师树菜单表,教学单位信息表等。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系统的功能结构
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平台主要由教务处管理模块(系统管理)、院部管理模块、专家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组成。教务处管理模块主要有所有账户管理、课题审核、课题分类查询、课题分类修改、确定评审专家、课题统计报表、经费支出汇总等功能,主要完成审核及课题的统计和修改。院部管理模块主要有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评审(其中包括专家分配),课题统计报表、个人信息修改等操作,主要完成对本院部课题的基本情况的浏览及上报。专家管理模块主要对课题进行评审打分,课题情况的反馈。教师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注册、项目申请、中期汇报、结题申请、经费使用记录等操作,主要完成课题的填表及申报。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2 系统架构技术
如图2所示。
从整体架构上看,分为界面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三层,对于三层间的通信,可直接基于接口来进行调用,也可以通过被调用层所显示的Service来进行通信。对于界面显示层,不包含任何业务逻辑,仅仅负责界面显示,因此,在业务逻辑层上都有统一的访问接口。界面显示层包含了界面显示的元素及简单的显示逻辑。对于业务逻辑层,封装了系统的业务逻辑,并提供了供外部访问的接口,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以及基于WCF显示给外部的Service,对于业务逻辑层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源于数据访问层,二是来源于外部系统。对于数据访问层,封装了对各种数据源的访问操作,提供了对底层的数据源的统一访问接口,屏蔽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模块的需要,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的数据,可以是业务对象形式,也可以是基于表结构的DataReader、DataSet等对象。数据访问层对外提供的访问接口,也包括API形式的调用接口,以及基于WCF显示给外部的Service。
1.3系统实现
1.3.1平台登录
登录界面包括教师登录、教务处登录、专家登录及教职工账号申请等4个部分,新用户点击申请账号进入账号申请页面,需要添加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职称等信息,在注册完成后需要通过管理员审核以后才能登录使用本平台。在登录功能里,添加了用户拼音自动匹配汉字用户名的模块,方便了用户的登录操作;添加了重名处理功能,当用户输入姓名后,会自动检测是否重名,消除了重名登录;在登录后,通过检测登录用户的身份类别,进入不同的操作页面。
1.3.2项目申请流程
1.3.3功能模块概述
如图3所示。
项目管理:通过该功能模块可以实现课题项目的和调整,教师个人信息的录入、查询、课题项目的统计和经费支出的汇总显示,专家信息的录入、修订、项目评审筛选、评审信息报告的汇总,平台所有信息的导入和导出等。项目管理模块应先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对教师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应先对专家信息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对专家信息进行查询、筛选。
项目申请:教师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最近更新项目,可点击申请其将流转到院系管理模块中,上传项目申请书和相应的辅助材料。教师首次登录后要先完善个人信息,然后可以查询最近可申请的项目。
立项评审:教务处可以根据立项信息进行评审专家筛选和分组,院系通过对教师申请信息进行检查核对,专家进行审核并给出意见。首先要公布项目立项指南,根据立项项目分类从专家库中筛选专家并沟通确定;院系管理人员要根据立项指南中的要求对本院系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初步审核;专家从平台上阅读申请书和附件,并填报评审意见书。
经费支出:教师登录后,可查询、填写经费支出明细。经费支出需要项目获得立项后,要依据协议先行设置经费的预算。
中期汇报:通过该功能院系可以根据教师中期的汇报表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简单的评审和随机分配专家的操作;院系通过检查后,通知专家对期中检查做最后的审核。教师要根据项目协议,按期通过平台提交中期汇报表,如超过三个月未提交中期汇报表,将发出通知并暂停经费的的使用。
结题评审:通过该功能教务处根据项目协议和相关的申报信息结题通知,随机筛选专家对提交的结题材料进行审核。教师要根据项目协议书中的信息,提交结题申请书和相应佐证材料。
1.4 系统特点
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审批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办公环境和校园网申报、查询环境,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科学化、规范化做好教学改革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通过本系统可以及时地了解全校科研工作的最新情况,提高工作人员对全校职称评定以及申请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教学改革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教务处准确统计全校教学改革工作年报数据;有利于学校教师进行网上申报课题和教学改革情况的查询,使管理工作人性化,友好化,让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因而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构建合理、高效、综合的院校教学改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教学改革项目信息的高效率、高质量管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此系统将为高校管理工作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并提供一个友善的平台。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服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背景,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全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
1.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活动。通过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等激励性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2.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全区现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3项、市级课题65项、区级课题142项。要确保各项课题如期完成预定任务,就必须加强中期督查,做好各项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1)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计划性,制订阶段性研究计划。各课题组在新学期要依据研究方案制订阶段性计划,拟定各时段研究任务,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研究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高质量,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一是定期召开教科研协作组会议,明确阶段性重要工作落实情况,交流科研管理经验;研讨相关问题。二是组织相关课题研讨会,逐项交流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情况。三是抓重点课题研究,力争推出1-2项在全市有影响的省、市级课题。
(3)认真组织省、市“十二五”规划__年度课题开题。遵照省、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文件精神,省、市级课题要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开题。目前,还没有组织开题的学校和课题组,要迅速做好开题工作。通过开题论证,进一步深化对课题内涵的理解,科学的设计和完善实施方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
(4)组织开展对__教发[__]0251号文件《关于公布__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__年度课题的通知》公布项目进行专题研讨。__年度区级立项课题,也就是各校区级特色项目。将组织区内外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研讨,帮助学校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提炼特色,丰富现有特色项目内涵。通过特色项目研究,引领学校走真正的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建立学校特色文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组织开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对区级以上课题进行中期检查。检查以对中期成果进行评奖的方式:有课堂教学优课评选;中期研究论文,包括发表、获奖论文评选;中期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评选;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活动图片展板等评选。
(6)认真组织部分省、市、区级课题结题工作。中小学幼儿园每校都有结题任务。对结题项目学校教科室要拟定序时进度,提出相关要求,进行阶段性检查督促,确保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7)抓好两次课题年审工作。省级课题组织中期检查,市级课题组织课题年审。采用现场审查和报送材料相结合、重点抽查和一般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年审重点是课题成果获奖、发表,课题研究过程、阶段性任务完成、课题研究面临的相关问题等方面。
3.加强教育科研制度建设。制定教育科研参与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个人评选制度等。严格落实《__区教育科研工作意见(试行)》、宿迁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课题成果鉴定办法,以及其它我区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并将根据教育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在完备的各项制度引领下,快速提升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普及化水平。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活动;12月份,将组织省、市级结题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将汇编成电子稿面向全区交流;组织一年一度的__区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5.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举行“优秀科 研成果推介会”、主题现场会、课题研究观摩课等,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全年将组织推广省级课题成果1项、市级2-3项、区级1项。
6.充分发挥学校教科室的决策咨询和指导作用。积极做好学校教科室组织、服务、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7.组织参加江苏省第二十六届“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9月份,组织“金钥匙”省级决赛;组建省级代表队参加10月份全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
三、主要工作
2014年度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表
时间主要工作
一月1.编制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__年省、市、区级结题课题材料上报。
二月1.召开教科室主任会议。
2.省、市级课题研究情况调研。
三月1.部分省、市级课题开题。
2.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四月1.省、市、区级课题主持人培训。
2. 省、市、区级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
3. 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五月1.组织参加“[:请记住我站域名/]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
2.__年度立项课题专题研讨。
3.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
六月1.组织参加 “师陶杯”论文评比活动。
2.省、市级课题中期检查。
3.省、市、区级课题中期成果评选活动。
七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整理__-2014年省、市级结题课题研究报告。
八月1.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2.整理教育科研档案。
九月1.召开教科室主任会议。
2.“金钥匙”科技竞赛决赛。
3.__年度区级立项课题(特色项目)中期研讨交流。
十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省规划精品培育项目中期成果汇报。
十一月1.省、市、区级课题结题。
2.省、市、区级课题年审。
十二月1.2014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2014年度教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课题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大多数青年教师是第一次参与,往往会有不少困惑,也会遇到许多问题,为了达成“轰轰烈烈开题,踏踏实实研究,轻轻松松结题”的目标,让课题研究真正成为促进自身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抓手,现对一些课题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策略。
一、课题名称缺乏规范性,建议用语准确、表达简洁
课题名称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通过名称能了解要研究什么,也决定了研究的内容。课题名称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的课题名称中可以没有研究方法。课题名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交代清楚;第二,名称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第三,名称要简洁。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用。课题名称一般不超过20 字。在一些研究题目中常出现比较随意的现象,有的过大,让人把握不住方向。如“职业中学数学分层教学”,从题目知道研究的是数学中的分层教学,但具体研究分层教学中的什么内容,不免让读者难以琢磨,如果要真正了解研究的内容就要看其研究内容了。“ 把握歌曲的二度创作———提高中学生歌唱能力的实践研究”,题目中的破折号不知道作何用途?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还是起到副标题的作用?如果改成“把握二度创造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实践研究”是不是更好?题目中的副标题能不用最好不用,让标题更加简洁、有说服力,实在要用,要能起到说明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不够明确,建议条理清晰、内容具体
课题研究内容是对课题所要具体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描述。研究内容部分要把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内容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让课题评审者对课题研究内容有直接的把握。研究内容的写作要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课题一般先看题目,再看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就可以知道你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不少青年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研究内容的重要性,研究内容的设定比较随意,有的不能说明研究什么。其实,研究内容的确定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题目确定了,你要研究什么都应在研究内容中有所体现,研究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如课题“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的研究内容如下:
1.现状研究:学生体能与技能差异状况分析。
2.价值研究:差异教学策略对不同体能与技能类别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作用研究。
3.挖掘差异教学资源,丰富并优化差异教学策略体系的研究。
4.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
这则研究内容的拟定紧扣研究题目,第一条是对现状的调查分析,这是很重要的,基于现实研究很有必要,又不脱离现实。第二是价值研究,最主要、最重要的研究。第三条和第四条也非常明确、具体,让人通过研究内容对课题研究的价值与可行性等做出判断。
三、成果不能体现过程,建议过程扎实、追求实效
确定了研究内容,课题组应该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扎实的课题研究过程必然会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现,这种成果是论文还是其他,论文是否发表,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有成果形式表达出来,如研究反思、读书笔记等,都可以作为研究成果呈现。这足以证明研究的扎实与有效,未必是发表或获奖了论文才能显示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用某种载体或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常见的课题研究成果呈现形式有:
1.事实性成果。如各种观察、调查、实验的资料汇集,个案、事例、考察记录等。
2.工具性成果。如规划、方案、制度、标准之类,以及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等。
3.经验性成果。如教师的各种经验总结、反思笔记、教育随笔、典型案例等。
4.理论性成果。如课题研究报告、研究专著、研究论文等。
5.其他形式的成果。从载体的角度,还可以有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软件、教学录像等。
其中,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等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也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成果。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总结反思、教育教学案例等可进行适当的梳理,上升到学术论文的高度去参与教育主管部门的评比与投稿,还是有很大机会获奖与发表的。在一些课题的中期评估中,因为研究的时间比较短,评比的机会与投稿的时限等因素,可能不会及时获奖与发表,这也没有关系,也能作为研究成果在课题中呈现。这些研究成果足以反映课题研究是否扎实、有效,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过程应该以全面的资料呈现研究的过程,如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了课题研究,研究应有通知、有活动、有总结,并有一定的成果。
四、成果主题衔接不够紧密,建议明确方向、把握关键
大多数课题研究的主阵地都是课堂,研究的成果的展示往往是通过一些活动或公开课,而不少青年教师错误地认为上公开课就是展示研究成果,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参与研究了,无论是自己开展的校内课还是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公开课,只是研究的形式而已。有青年教师在汇报课题成果时,把一些公开课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汇报来展现,能说明什么?研究课只是过程。
对于课题成果一定要明确哪些可以归结为成果,哪些不能归结为成果,明确了这些,在汇报时就不会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的研究成果是课题的衍生物,是与课题紧密联系的,有些青年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的所有成绩都可以作为研究成果,有的课题放了不少个人荣誉,有的开了很多公开课,有的发表了与课题并没有关系的论文。我们知道,个人荣誉即使没有课题研究,教师也能获得,它也不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即使是论文也应是课题相关的,而不是什么论文都可以作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与课题有紧密的联系,有的是直接产生的,可以称之为直接成果,也有的论文是因为教师的理念与意识关系在论文的某个部分涉及相关内容,这也可以作为课题成果,是间接产生的,叫作间接成果或叫派生成果。
五、反思缺乏及时总结,建议深化研究、加强投入
课题研究要靠平时的积累与维护,并要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研究过程中会不断地有成果出现。有的青年教师认为,课题就是这样,轰轰烈烈开题,开了题就等着中期评估。在一些课题评估中我们发现一些课题缺乏内容展现,思考的深度也不够。真正深入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不断有成果出现的,无论是反思还是经验总结,即使没有,通过一些过程性材料也要能看得出来。不少青年教师在汇报时内容空泛,不能展现自己扎实的研究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临时拼凑。
对于课题报告的撰写,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模仿比较成功的课题研究案例的格式非常重要。无论是课题期评估报告还是结题报告,都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采取的研究措施、取得的研究成果、问题与思考等。在梳理研究过程时,对于研究内容在中期评估时可根据自己的总结与反思进行一定的修改,因为一些情况在开题时思考不够深入,可做适当的调整使之趋于完善,这样写出来的报告更扎实,研究方向与内容也更加准确。
六、网站建设应付差事,建议注重积累、资料翔实
随着课题管理的不断完善,现在的课题研究都需要开通网站,网站建设与课题的研究过程应该是同步的,平时开展了什么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都应该及时上传网站,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课题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这样的课题研究过程才会是扎实的、有效的。但在一些课题网站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课题都是在课题评估之前搞突击,有的课题的点击率非常低,内容也是东拼西凑,可以看出教师有应付之嫌。完善的研究过程一般有计划或通知,研究课应该有上课简况,再贴上一些上课的照片或文字说明来体现研究过程,与此相关的教案、总结反思等也应及时撰写与上传。这样积累起来的课题过程资料才是丰富的,课题网站建设更符合课题研究与管理规范的。每次活动都有完善的过程,并形成文字上传课题网站,再加上一些平时的反思总结,这样的课题研究才真正做到了资料翔实。
七、课题汇报不着边际,建议明确关键、把握要点
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州温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教育科研“重过程、重实证、重应用”的工作思路,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以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区域科研引领为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学校德育课程、学习指导课程的培育,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为区域教科研质量提升服务
1.完善教科研工作五大机制。
(1)研究机制:编制《州温市“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立足我市实际,将区域课程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研制重点课题招标制度,吸纳高校专家学者、区域教科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创新课题研究机制。
(2)成果推广机制:做好第一批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的总结,从推广路径、应用效果与成果深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梳理,拟出版应用成果集;跟进指导9项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深化研究项目的研究活动,形成“应用-深化-拓展”一体化的州温教科研成果推广机制。
(3)过程管理与指导机制:以《教师课题研究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研究》课题为载体,研制课题管理新常规,开展年度省级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与指导,形成课题常态管理与指导机制。(4)优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优秀教科研成果、优秀德育课程、学习心理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等资源学习与共享机制。
(5)教科研成果评审机制:通过全市统一的课题、论文评审,加强州温市课题论文专家团队建设,形成指向整合的州温市课题论文评审机制。
2.做好三项评选工作。
(1)做好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和省第五届成果推荐工作。树立新一批课程建设、课堂变革、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领域中创意好、实践深、有影响、可推广的典型。(2)做好2015年省、市级各类课题的结题和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和省2016年教科规划课题立项推荐工作。
(3)协助院办做好第二批课堂变革示范学校、示范学科、优秀项目的评选活动。
(二)为区域深化课程改革服务
1.推进课堂变革项目。(1)做好《“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省级课题结题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提炼研究成果;(2)对《“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讨论稿)》进行跟进调查,拟定课堂评价标准试用稿及操作方案;(3)启动基于数据的学情研究,丰富“学情研究”方法。
2.深化课程改革项目。以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组建课题研究联盟学校,本学期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拓展性课程建设、学校课程整合三项研究;协助基教处做好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工作,重点做好市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试验工作,召开市小学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
(三)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
1.协助直管处做好市局直属学校“家门口好学校”项目的科研引领工作,帮助学校明晰项目价值、明确操作路径、开展教研活动。
2.成立教科研视导团队,蹲点做好学校教科研视导工作,帮助学校提炼经验、发现亮点,培育特色,重点帮助学校制定课程规划,推荐选用可操作的三条路径。
3.配合省教科院做好瑞安虹桥路小学、鹿城区双屿小学两个省级教科研孵化基地的研究推进工作。
4.开展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系列活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四)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1.做好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修班第三、第四次活动,召开结业汇报会。
2.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经验交流会,引领教师做真实地研究。
3.加强跨区域教科研交流,组织参加年度长三角教育科研城市群联盟活动。
4.继续深化教科研活动策划与改进行动,提升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策划能力和学术品位。
(五)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1.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重做好生命教育、学习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站运行机制建设,规范和普及学校心育工作;加强危机监控,落实危机预防辅导方案。做好上岗证管理工作,扩大心育教师队伍。
2.德育课程研究。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培育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初中以公民教育为主题,培育价值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学习规划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
3.营养与健康专项研究。做好《区域推进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立州温市学生营养教育联盟,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方案、读本或教材征集评比;做好“州温市学生营养与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举办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周活动。
教育科研(德育)活动表
周次普高周次日期内容地点对象
预备周
18.24—8.30
普高学校学生报到,始业教育,正式上课
28.31—9.6
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集体推荐与材料报送
推荐对象
2015年各类课题结题与优秀成果材料报送
各县(市、区)课题管理负责人
39.7—9.13
2015年省市各类课题成果评审
49.14—9.20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结题论证
另定
课题组成员
59.21—9.27
中秋节放假(9月26-27日)
69.28—10.4
2014年度省教科规划优秀成果推荐
710.5—10.11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开题论证会
课题组成员、研究联盟学校
810.12—10.18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一)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910.19—10.25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第三次活动
乐清虹桥中学
1010.26—11.1
期中考试
普高学校学考选考
1111.2—11.8
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省2016年规划课题申报
1211.9—11.15
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成果汇报会
1311.16—11.22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一)
永嘉
乐清
1411.23—11.29
市小学深化义务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实验学校委员会学术年会
乐清实验小学
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组学校
1511.30—12.6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结业汇报
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征文评选
1612.7—12.13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二)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1712.14—12.20
学生营养教育研究成果征集评比
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编写会
12.21—12.27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活动
1912.28—1.3
元旦放假
201.4—1.10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二)
泰顺
苍南
211.11—1.17
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提炼研讨会
231.25—1.31
一、立题与开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遵循先立题、再开题的原则。确定题目后,选择以课题研究类项目或设计类项目的形式进行。
接下来,各组成员要根据关键词或研究主题查阅大量文献,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总结,找出拟研究课题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现有成果、研究方法等。同时,每个成员都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确定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全面简洁地表述课题名称,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样就达到了立题的要求。接着,应该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可行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任务分工、参考文献等顺序撰写开题报告,并制作课件;课题组在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后,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然后根据建议修改开题报告;完毕后收齐,组长把立题、开题《报告书》交给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签署意见,最后统一收交学校综合实验教研组负责老师。
二、研究过程
各班各组的研究性学习《立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书》经过教务处或教科处审阅、签署意见后,会及时将其发还各班,这时各课题组就可以按照计划开展研究了。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通过本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寻找解决途径,并用文字、图片、录像、幻灯等形式记录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及时将本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访谈录、小论文、小制作等打印成电子稿、纸质稿,尤其是要妥善保管好电子文稿,以便于研究结束时上交资料。
待课题研究结束即将结束时,课题组所有成员都要及时认真地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集体讨论,总结出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缺陷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法。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回忆研究整个过程,写出自我体会与收获。然后,课题组长或全组推荐一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按“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创新与不足”“反思”“致x”“参考文献”的结构模式撰写结题报告。等报告完成,课题组成员再集中召开结题报告会,负责人在会上陈述整个研究过程,展示研究结果,指导老师或答辩委员及同学应该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成果呈现、材料收集等问题进行提问和建议,课题组成员对问题进行解释、对所提建议做出回应,再根据他人意见或建议修改结题报告、及时定稿、打印成文。
1、结题报告的要素
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要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⑤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⑥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⑦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2、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结题报告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2)摘要。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3)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①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②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③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正文。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结果。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讨论。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①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②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③按姓氏笔划排序。
3、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4、结题论证
(1)别忘了,留下你的每个脚印——结题时应该准备的资料
①前期的读书报告,即预研究报告(总结你最初所查阅的资料,为开题报告做准备)
②开题报告(包括问题的由来,问题向课题的转化,即课题的陈述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难点,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等)。
③小组或个人活动记录。
④资料包(包括经过你们整理、归类的所有资料,读书卡片,读书心得等)。
⑤研究报告(课题的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提倡用多媒体进行电子展示。
⑥答辩记录
(2)各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本班进行结题论证,要求各个班级将结题安排上报年级组、教务处、教科室,学校将进行到班听课、照相、评比。最终上交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实施过程的所有具体原始资料。学校将根据上交教科室的上述材料,给与评奖和表彰。
(3)结题论证的一般程序
课题结题由班主任或班干部主持。
由课题汇报课题研究情况或宣读研究报告,并最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中心于2014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在中心校内实践基地对我校12级物联网工程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培训。培训情况如下:
实习课题与学生安排如下:
课题一:IP摄像头的Android数据采集
张xx
课题二:IP摄像头PC端(.net)数据采集
秦xx
课题三:Android端温湿度变送器数据采集
纪xx
课题四:PC端温湿度变送器数据采集
倪xx
实习教学过程:
中心的实习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中心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项目实战的管理模式如上图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共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项目选题: 在项目选题过程中,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人数和实习时间共同商讨实习课题,商讨后的实习课题如上。
项目立项:经过选题以后,根据选题进行立项,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方法对实践项目进行跟踪管理。
项目成员分组分工安排:项目选题完成后,校内老师向学生课题,并通过课堂讲解课题内容。学生根据兴趣和老师安排完成课题分组和组内成员的分工安排。由组长指定具体的项目进度。
需求分析、技术调研:根据课题需求进行相关的技术调研,调研结束后,学生通过PPT汇报的形式汇报相关调研,老师进行点评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编写:在完成需求分析和技术调研后,设计和测试人员根据企业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的编写规范开始相关文档的编写。最终文档通过SVN上传服务器进行保存。
系统设计及编程实现:系统设计和编程实现人员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文档完成相关的系统设计原理图和代码的编写,在原理图设计和代码的编写过程中学生严格按照企业的编码规范进行,养成了良好的工程设计习惯。完成阶段性系统设计及编码任务后及时将原理图和代码上传至SVN服务器。
上传同步服务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SVN服务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档和代码进行统一管理。学生按照进度完成文档和代码的更新。通过SVN服务器可以清晰的查看到学生的工作进度。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文档编写能力和代码编写能力的变化。
测试:在功能模块完成后,根据测试文档对功能模块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应按照企业的测试文档记录规范详细记录测试的环境、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等。
代码修订: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代码编写人员对代码进行修订,修订过程上传SVN,并且在每次上传时应详细记录修改代码的原因。
周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的执行周期,可以通过周会跟踪项目进度,讨论问题解决方案,落实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结题会议:在专业基础实践阶段,项目结题验收可以采用技术报告+实物检查的方式。而在综合应用实践阶段和创新创业实践阶段,在项目完成后,应由企业工程师、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以实际项目成果演示和PPT汇报的形式展开。
表彰认定:最后根据项目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为提高全市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依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及《铁岭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文件》[XX年.1号]精神。市教育科研所从XX年年10月24日—XX年年11月8日对我市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调研检查。在调研形式上采取了座谈交流、听汇报、查阅课题相关材料等形式。科研所制定了10个方面的调研检查提纲,组成了调研检查小组,随机选取了各县区课题研究的学校,总计调检学校23所。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此次调研检查任务。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极大地促动了各课题承担学校的科研热情,对保证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调研检查了解到的情况
(一)成绩方面的表现:
1、各县区重视这次调检工作
(1)、文件下达后,有关县区及时对召开会议研究检查一事及时向基层学校传达市里文件精神,有的县教育局还下发了文件,如昌图县教育局以《通知》的形式及时转发了市里的文件,李俊田副局长亲自参与了调检活动。
(2)、各县教师进修学校普遍重视此次调检活动。从参加人员组成上看,多数教师学校校长亲自参加了本地的科研调检,科研室主任全程参与,协助做好有关事宜,使得此次调检工作顺利完成。
(3)、科研调检工作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普遍重视。相关材料准备充分,摆放有序。绝大多数学校的校长亲自做汇报,并提交了详细的书面汇报材料。一些学校建立了课题研究的奖励政策,调动了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2、大多数被抽检的学校课题研究过程比较扎实,课题管理有新进展。
研究过程反映出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成果,多数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有记录、有材料、有阶段性成果,文本档案定期装订成册。而且,使课题研究内容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渗透教育科研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银州区实验小学、十九小学、铁岭县新台子中心小学、昌图实验小学、市直三中等学校都做得比较好。还有的学校建立起了课题研究电子文档,从立题到研究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体现,资料齐全,一目了然,随时提取。如区十九小学网站、开发区一小网站有课题研究介绍,市直三中、开原五中等学校的课题研究电子档案也比较好。
3、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绝大多数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也在不断增长。有的学校课题研究已经达到了能够申请结题验收的水平。如银州区实验小学尤为突出。校长万丽华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会。它们学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验研究”省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显着,学生的阅读量、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学校编写出了几本校本课程教材。昌图实验小学的课题成果“自助餐式作业”也很有特点。银州区第十九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情况在省有关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1、个别县区领导重视不够,认识需要提高。科研机构不健全。
2、个别学校研究工作不够扎实,有的课题还没有怎么开始研究。
3、过程资料积累不够。实验类课题检测手段简单。电子档案建设普遍需要加强
4、有的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比较多,科研专职人员又不够,课题研究质量很难保证。
5、科研培训需加强。课题研究的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研究不够。
6、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不多,精品成果缺乏。
7、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科研课题研究应有的图书、资料、外出学习、计算机设备等在一些学校科研室基本没有。
三、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重视。通过抓课题,抓课题研究质量,切实把“科研兴校”理念落到实处。校长要带头搞科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从事研究的表率。
2、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级各类课题之间的关系。有的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相对比较多,贪多必乱,省级的、市级的、校本的都有,有的还有“国家级”课题,由于学校研究能力不高、科研骨干有限、科研经费缺乏等因素,课题操作起来容易导致忙乱而无重点。课题研究质量无法保证。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各级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其中一项课题为核心、为主线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课题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质量。
3、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工作。科研的过程,也是科研的成果。教师通过参与科研的过程,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实际这就是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科研过程非常重要。有的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空乏,不重视过程行为,不重视过程资料的积累,待结题时忙乱拼凑材料,这是科研的大忌。课题过程材料需要有专人负责。
4、注意科研与教研的紧密结合。科研与教研区别是有的,但二者不可分割,如果二者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学校的科研、学校的教研工作都不会做出成绩。有人讲:“学校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结合”,即:科研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科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问题相结合。
5、学校也要制定科研课题研究的奖励与激励政策,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避免在学校出现搞不搞科研都一样的现象。
6、加强科研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工作,以点带面。结合课题研究,鼓励支持教师向各级教育刊物投稿,发表文章。省级课题研究需要有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
7、积极探索或开展网上科研工作,鼓励支持教师开教师博客。学校的网络或网站要充分发挥作用。目前,从调研中发现,有些课题研究学校的网络或网站没有充分利用,许多教师还没有上网的机会。教师个人博客更是寥寥无几。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教科研将是今后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8、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科研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要改善科研条件,学校科研室要配置必须的计算机设备。购买一定的专业书刊和教育资料。经费不足是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选题与目的
本实验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学生已于必修1中学习了酵母菌的代谢特点,但对其在培养基中的数量变化规律还不甚了解。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能更加感性地认识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另外,本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抽样检测技术、显微计数技术和数学模型建构等。因此,它是一项有着多方面价值和意义的活动。也正因为如此,笔者选择这节课作为案例设计与各位进行交流,希望得到同人和专家的点评、指导。
2 困难与对策
由于酵母菌属于微生物,因此在对其进行培养和计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尝试设计相关做法。
1)实验耗时长。本实验计划4周时间比较长,如果每个学生每天都去实验室操作不太现实。因此采取小组内成员轮流计数的方法,每组每天都有人进行计数,最后组内进行数据的汇总。
2)计数难度大。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对微生物进行计数,为了保证计数的准确,采取如下措施:
①开放实验室,学生在计数前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实验室练习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②实验设置重复组,最后的结果取其平均值
3)培养易污染。微生物的培养极易受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除了接种时严格的无菌操作外,在每次取样计数之后,舍弃用过的培养基。设计实验7天,那么开始的时候就配制42份相同的培养基,一半进行有氧培养,另一半进行无氧培养。每天从有氧培养基和无氧培养基中随机各取3份,其中1号、2号、3号是无氧培养基,4号、5号、6号是有氧培养基。7天每天分别统计每个培养基种群数量值,并计算出每天的平均值。所有的培养基计数后不再培养。
3 设计与创新
笔者的教学设计立意是这样的:通过探究,获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本实验的核心,然而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很多因素会影响酵母菌的代谢,进而影响其繁殖。因此,笔者设计让学生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酵母菌增长规律分别进行探究,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总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确定相应的子课题。由学生自己做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这样就增大了探究的开放性,有利于其形成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态度。
4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1)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由于学生缺乏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又是首次接触血球计数板,因而独立实施实验探究难度较大,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可采用如下一系列的方法。
①师生共同准备。学生的分组、棉塞的制作、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配制、分装和灭菌等在实验课之前完成。
②教师课堂演示。教师演示接种、取样、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初始酵母菌数量的计数等操作。
③师生共同讨论。围绕教师的上述演示展开讨论:接种为什么要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进行?血球计数板有哪两种规格?结构如何?如何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是采用了什么检测的方法?记录的表格如何设计?等等。在关于血球计数板及其使用的讨论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计数时的图片,指导学生弄清不同规格的血球计数板随机选取中方格的原则和方法,明确计数的方法,能进行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推导计算。
④学生独立操作。在教师演示和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再独立进行接种、取样、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初始酵母菌数量的计数、酵母菌的培养等操作。
2)通过预实验摸索酵母菌培养的大致条件。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各学习小组经过讨论写出初步的实验方案。
4)笔者把能力强的学生吸收为生物小助手,与他们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等,包括血球计数板的准备、酵母的准备、土豆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各种实验器材的准备和灭菌等。
开题报告 经过准备之后,组织一个“开题报告”形式的实验计划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各组代表汇报自己组的实验计划,全班学生对其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不断完善。从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中选出一些较简单和典型的问题,经过讨论,预计最终能确定6个子课题,当然还会有其他的更多的:
1组:探究在无氧条件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2组:探究在添加青霉素后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3组:探究在有氧条件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4组:探究在紫外灯照射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5组:探究在非无菌条件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6组:初步探究在不同培养温度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在开题报告的最后,笔者再次讲解了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另外,笔者把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再次进行了强调。
实验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题的每一个子课题都是学生自己确定的,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充满期待,就让他们在这种期待中开始实验吧。
1)接种。无菌操作台的使用由生物竞赛小组的成员进行示范,然后各组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分别进行接种。
2)计数。统一计数时间为下午6点半。
3)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克莱恩曾经说:“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者是一边做一边辨认。”这就是笔者设计的意图。
4)完善方案、重新实验。当出现问题时,设计师生互动、相互找茬活动,就其问题进行辩论,有理有据者给予最佳辩手称号。其目的就是集思广益,不断地完善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性操作。各组再把所涉及的问题汇总,再次进行实验,绘制曲线,建立模型,进行分析。3天后组织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与评价 各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报、演示和分析,通过各组建立的模型明确不同条件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子课题),不难总结酵母菌在培养液中的增长规律和原因(总课题)。
在对学生整个活动的评价上,笔者设计评价记录表,不仅对学生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更注重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开放式的子课题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开题报告实施实验结题报告这个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设计能力、显微操作能力、实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不管学生的经验背景在某一时期是如何贫乏和微薄的,只有当他有机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儿贡献的时候,他才真正受到教育,这就是笔者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陶瓷砖;砖损率;控制方法
1 前言
在节能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作为“三高”企业之一的陶瓷生产厂,想要降低生产成本,精益生产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陶瓷厂,砖损率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从某品牌企业2014年的烧制工序砖损数据现状分析,定义砖损的范围,并对砖损进行分类,提出将要实现的目标,组建项目组团队,制定控制记录表格和制度,最后指出如何跟踪数据和分析数据,直到持续实现目标后关闭课题,以上构成了一项烧制工序砖损控制精益生产项目。如果针对月产量达到90万m2的生产企业,按降低0.4%的砖损来算,不含原材料损耗带来的差额,月收益仍可达到18万左右。
2 某品牌企业2014年烧制工序砖损现状
某品牌企业在2014年共七条大窑,其中,正常生产一般为微晶砖2条、抛光砖3条,抛釉砖2条,月均产量约90万m2。其烧制工序月均砖损率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烧制工序月均砖损率为2.87%,则月均砖损约25000 m2,并且月均砖损数据略有波动,最大砖损为4月份,损失率达4.51%;最低为8月份,损失率为1.98%。
3 砖损的定义与分类
本项目烧制工序的砖损定义为从干燥窑入口到窑炉出口,因设备、人为、温度而造成的烂砖。从定义来看,烧制工序的砖损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设备造成的裂砖,简称设备裂,主要原因是因设备水平不够(如:辊棒不平、反皮带等),或电器程序出错造成撞砖,夹烂砖,或者是压制工序本身有暗裂造成运行过程烂砖。二是人为造成的裂砖,如:捡砖不当,操作设备失误等。三是温度造成的裂砖,又分为干燥温度过高过低,烧成窑前温过高过低造成排水过快或排水不够,烧成窑急冷段温度过高过低造成风裂,由于温度造成的裂砖是砖损的主要原因,属于技术失误。
4 精益控制目标与价值
从某企业2014年的月均砖损来看,月均砖损率为2.87%,那么根据生产实际,本次精益控制的目标为把月砖损率降为2.5%,即降低0.37%,则月均减少裂砖在3500 m2左右,按每平方米的出厂单价为50元算,不考虑原材料实际使用造成的差额,每月多创造约18万元的价值。
5 组建项目组团队
本项目应确定组长一名,为一级成员,负责制定相关措施,统筹、监督管理项目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各窑主管和设备主管为二级成员,负责落实项目的具体计划与措施,监督三级成员是否按质按量完成跟踪工作。三级成员为班长与各工序的员工,是直接跟踪者,负责如实填写数据和跟踪好产生裂砖的原因,并且要及时检查裂砖情况,防止大批量持续烂砖。
6 制定控制记录表格和制度
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目标后,重在落实。为了确保目标的完成,首先需要制定砖损记录表(样式如下表一)和出台相关制度,而制度又分为机修巡查设备制度,出入口工和窑尾执砖工检查裂砖制度,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裂砖,减少持续烂砖的情况。
某公司制定控制记录表(示例)如表1所示。
为了强化设备检查力度,预防设备发生严重故障,现对某公司烧制工序当班机修巡查工作要求如下:
(1) 上班2 h内需巡查一遍所负责的生产线,如遇上班后有设备需要维修,可适当延后1 h,巡查后需做好巡查记录,记录在当班机修巡查记录本上。如其他人巡查时发现有明显问题没有检查到位,需对当班机修作2级警告一次。
(2) 当班机修巡查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如超出能力范围,需马上汇报设备主管安排人手处理,决不能耽误生产时间,否则每次作5级警告一次。
某公司烧制工序检查裂砖制度如下:
(1) 干燥出口工和窑炉入口工必须用水或煤油(抛光砖用煤油,抛釉砖用水)每小时检查5 min以上干燥砖坯情况,发现有裂砖需要加长检查时间,如连续发现2件裂砖以上需要马上汇报班长前来处理,班长确认后,需马上通知主管前来处理。
(2) 窑尾执砖工必须每小时用墨水分窑位检查一次面裂和边裂情况,如发现有连续出现面裂和边裂情况,需马上汇报班长前来确认,班长确认后马上通知主管人员前来处理,否则每次作2级警告一次。
7 数据跟踪记录和分析
有了砖损记录表后,项目负责人应该每一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每周的砖损率,并作原因分析,将原因进行分类,可作饼图分析或者矩形图分析,找出影响砖损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制定预防下次再次发生的措施。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创建高效课堂。结合高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以“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立足教学实际,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原则,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实实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三、总体思路
以校为单位,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教师个人以校级课题为参考依据,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个人研究课题。全校上下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x月上旬)。结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这一总题为依据,结合我校一年来在实施导学案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校级课题“导学案模式下的小组合作研究”。教师根据这一总题,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课题。
2.申报立项(x月中旬)。校级课题研究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市教研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并在校内公布立项的课题。教师个人及时向教导处上报研究的子课题。
3.实施研究(20xx年x月-20xx年x月)。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将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对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20xx年x月上旬)。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校级课题要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向市教研室进行汇报。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附件四)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导处。
5.成果鉴定与推荐(20xx年x月下旬)。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广,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子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督促教师将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区教育科研室是本区域内教育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工作对推动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区域科研管理部门,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策略来促进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本文以龙港区教育科研室管理工作为例,总结“十一五”的成功做法,为以后的区域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范例。
关键词:区域科研管理 策略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共识。但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良莠不齐、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薄弱的现状,作为区域科研管理部门,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策略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下面,我们总结 “十一五” 龙港区教育科管理的成功做法,为以后的区域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
(一)健全机制,运行顺畅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在这种理念下,各级领导对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伊始,我区建立了“区进修科研室——学校科研室——课题主持人”三级管理及培训网络。区、校、课题组三个层面的工作机制非常完备。区科研室起草了《龙港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并制定了《龙港区教育科研管理与研究评价标准》。各校科研室根据区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校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好学校科研活动,并进行学期总结。课题主持人结合课题方案,负责带领实验教师制定年度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及材料筛选、归档工作,并做好研究的阶段总结工作。各级分工协作,运行顺畅,各校科研管理与课题研究井然有序。
(二)优化课题立项结构,壮大实验教师队伍
为了改变课题研究由少数人参与的 “纸上谈研”的现状,让课题研究由 “望而生畏”变成广大教师成长的需要,“十一五”伊始,针对国家、省、市课题立项难、研究的范围大、参与实验的人员定量少、研究成果不易提炼的特点,我区采取两级立项方式,既各校在已经立项的省以上课题的大背景下,由实验教师提出一些与教育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子课题在区级立项,分别带领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采取层层提炼的方式,来提高各级课题成果的档次。
我们提出区级课题的选题要做到“四立足”:即立足于课堂教学提升,立足于研究学科本位,立足于教师和班级学生实际,立足于成果推广应用。 我们对上报的100多个立项申请,经过赛选与反复指导修改,批准立项67项为区规划课题。各校课题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例如:二小由2个省级课题分解成8个市课题,12个区课题,基本上做到人人有课题。区级课题的启动,促使了我区科研队伍的壮大,参与研究的比例由“十五”期间的56%增加到77.86%。
(三)强化培训,细化指导
以往的区级培训,只能解决课题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不能涉及到具体的每一个课题,因此效果不是很明显。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区科研室结合我区的区域小及教师人数少的特点,我们采取了“跟进式培训——学期跟踪指导——定期成果推广——年终量化考核评价”的工作思路,来强化培训,细化指导。
(1)“跟进式”培训,促课题研究脚踏实地。即区科研室根据课题进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微格培训,有专题讲座、实地指导、现场展示等等。“十一五”期间,区科研室对各校管理者或主持人进行10余次的培训,包括课题的选题方法、如何进行课题论证、怎样起草方案、如何进行课题开题、积累材料的方法、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等。针对各校课题研究的现状,又开展了讲座进校园的活动。此外,每学期进行了科研常规调研活动,与实验教师交流研讨,不让一个课题搁浅,促进了我区各课题脚踏实地的开展研究。
(2)指导“细化量化”,促课题研究步入常态。为了严控过程管理,促课题研究脚踏实地,按“三级管理培训网络”责任到人,我们提出了校级教育科研工作的“四把关,三落实”。“四把关”即①实验方案要把关,看流程是否清晰、切入点是否准确、操作性是否强。②年度计划要把关,看教师制订的计划研究目标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可行。③材料积累要把关,看过程资料是否真有价值。④学期总结要把关,看是否真实,是否结合研究提炼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成果。“三落实”:每学期4次的课题小组活动要落实;每学期一次的校级科研交流研讨活动要落实;每学年一次的课题组计划、总结会要落实。
“十一五”前期,我们要求各校市级以上课题的实施方案,必须通过区科研室把关后方可开题,开题会要至少有一次通过区科研室的验收。
区科研室特别关注并强调教师参与的度。在年度参与教育局的质量评估中,侧重对各校 “四把关 三落实”的落实情况的检查;在“评优”活动中,政策向实实在在开展研究的实验教师倾斜,如省年度优秀论文的评比,我们采取与研究挂钩的方式,有效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为我区高效开展课题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
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各级课题做到了用实实在在的研究、实实在在的探索,去寻求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实现“研究既工作、工作即研究”的理想状态,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四)成果推广,典型引路
在与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对课题研究或管理中出现的闪光点,抓住时机,搭建平台,以汇报研讨的形式,进行典型引路及推广。
如:2007年我们在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创新实验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活动。2008年在实验二小开展了科研管理经验及课题研究交流活动,2009年市科研所在调研中,听取了实验二小的省级实验课题《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汇报,对刘校长以科研为导向在“和谐领导班子建设”、“和谐教师队伍建设”和“和谐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创新做法给予肯定,认为是对“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很好地诠释,于是在实验二小召开市科研现场会,主持人刘少勋校长亲自向全市做经验交流,引起了轰动。这项研究获得了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前,我区各校科研成果推广的形式更加丰富,其中网络平台最为活跃,大多数主持人和实验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把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点滴体会及时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五)现场验收,严格把关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
近年来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各层次各类型科研课题数不断增多。但在数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科研课题研究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定位偏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三改一补”而来,对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竞争力形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还缺乏认识,对科研管理工作定位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基本上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机构,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对科研课题、经费。成果鉴定,报奖等进行被动的统计管理,很少进行科研课题信息搜集、加工和传递方面的工作,不能对科研人员申报课题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难以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课题过程管理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科研课题立项工作,但对课题的管理则不够重视,常常出现”重课题申报立项、轻课题研究,重结题。轻成果”的现象,不管课题能否按期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对课题立项以后的实施指导、检查监督缺乏力度,对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控制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性成果质量等缺乏明确和规范有效的检查手段和制度,实施管理不到位,结题验收不规范,课题延期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保证科研课题研究质量。
1.3 课题管理制度不完善、无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大多都是套用本科院校管理办法,缺少适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特色的管理制度,导致课题管理操作难度大,实效性不强。由于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行业课题,重点课题、重大课题、一般立项课题等在选题标准、过程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其立项率、社会绩效与影响也差之甚远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题管理办法都是框架式、笼统形管理办法,均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题制定的针对性管理办法,难以激发科研工作人员挑战高难度课题、出精品成果的动力。
2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1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科研课题管理实践,其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面质量管理中演变而来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最先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概念界定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科研课题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的科学管理和控制过程,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可定义为: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以科研课题质量为中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课题研究所进行的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活动。
2.2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2.2.1全员的质量管理
一项科研课题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科研课题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课题主持人所在系部、图书馆,实训中心,甚至涉及到后勤服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科研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学院各部门、各系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科研课题管理中,认识到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绝非只是少数管理人员和课题组成员的事,而是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需要。
2.2.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与科研课题质量有关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课题的选题设计、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及课题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绩效反馈等重要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以保证达到预先确定的质量标准。
2.2.3全要素的质量管理
指对影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全部可控要素(课题质量目标、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经费使用,课题文件资料档案管理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全要素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个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2.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所谓多方法,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组成多样化,复合化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除日常工作使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之外,还应包括组织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专业技术理论。
3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3.1 一切为优质结项服务
这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向。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严格的课题管理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实现优质结项,因此,它是贯彻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3.2 一切以预防为主
就是把课题管理工作重点由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控制上来,从由管课题结题为主转变为管因素为主,不仅要“事后把关”,而且要“事先控制”,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期,防患于未然。
3.3 一切用数据说话
这是高职院校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数据是反映课题质量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准确地发现影响课题成果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3.4 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PDCA循环表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or])。即按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下去地进行质量管理,每循环一次就总结提高一次,螺旋式和阶梯式上升,使课题质量不断提高。
4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 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全面管理计划是实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课题质量目标与标准的制定。全面管理计划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反馈,以全员参与为核心,把与科研课题开展有关的过程和相关人员都纳入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使管理的效能达到最大化。高职院校在制定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时,一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的科研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质量方针和目标。
4.2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
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课题结题期质量管理、课题成果转化推广期质量管理四个环节。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地规划,检查、反馈与调节,从而稳定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
4.2.1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期是课题全过程管理的一个起始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申报质量,提高课题立项率。提高课题申报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申报课题选题的指导:二是对申报课题设计的指导。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及时让课题申报人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及课题研究方向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课题:二是要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及一些长期从事课题立项评审的专家,就科学课题申报进行指导、评议,让申报人对科学课题申报的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了解,全面掌握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编写技巧,使课题申报材料能更充分反映出所申报课题的针对性,创新性、前瞻性等关键要素,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
4.2.2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实施期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结题前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提高课题结项率及优秀率。
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指导二是对立项课题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因此,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及时组织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研究目标、成果要求,经费使用和课题结题条件等事宜,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统筹安排部署工作;二是签订课题合同,制定出课题具体实施计划及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所列内容尽可能量化),便于课题检查鉴定,三是抓好课题中期检查督促工作,组织有关专家采用书面和汇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地深入课题组,对课题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取得阶段成果情况以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四是严把课题成果结题鉴定关,对每个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验收,重点检查成果质量是否达到课题设计要求、成果形式是否规范、成果的效益及影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等。
4.3科研课题的经费管理
课题经费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课题经费使用管理则是课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主要有:一是实行学院和处(室),系(部)两级管理,经费统一进入财务账户,实行专款专用制,二是明确科研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三是根据课题经费来源及性质设立专项经费管理同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等手段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分析:四是定期与财务收支对帐,课题结题时须经财务审核签字确认。只有合理、有效、科学地使用课题经费,做到既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又能方便广大科研人员开发课题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课题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
4.4科研课题的档案管理
科研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便于利用。主要包括: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课题档案管理必须做到“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档案管理部门出具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5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
5.1 以质量保障为目的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质量保障”为目的,以同等级科研课题管理方面做得好的院校作为参照标准,聘请专家和学者对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系统进行内部或外部评审。当符合参照标准时,即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提供质量保障。
5.2 面向过程改进的诊断性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