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科复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三学生制定好寒假复习计划:用好最佳记忆时段
用好最佳记忆时段
我们从一些中学了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彻底放松,把学习完全忘到了脑后;有的则把学习安排得过于紧凑。北京汇文中学老师丰来迎认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她建议初三生做一个寒假计划表,用小本记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计划学习。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复习会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是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初三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过一遍当天复习的知识点,效果会更好。各学科的复习穿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合理制订复习计划
中考看的是考试总分,考生各科成绩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纠正自己的偏科习惯。沃建中认为,纠正偏科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很多考生数学不好,主要是害怕数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学不好。其实只要努力,大部分学生的偏科现象都可以纠正过来。
根据期末考试结果,初三生要抽出时间认真总结教训,找出自己的强弱项,并强化强项,弥补弱项。弱项提高分数的空间很大,考生要认真分析自己弱项的问题所在,找到弥补的办法。除了在弱项上多花时间外,强项也不能放松。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平时数学不错,就很少花时间在数学上,结果到了中考时,数学成绩反而下降了。
别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老师高超提醒,寒假时间相对充裕,初三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识地思考一些问题,并注意积累,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课外书。高超建议,初三生在阅读时可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时事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等。这对写好作文有帮助。
老师还提醒初三生,寒假生活要劳逸结合,可多和父母、老师或同学沟通交流,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初三学生制定好寒假复习计划:语文听写6册词语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如何过好寒假十分重要。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了,压力大,寒假里需要调整好心态,以正确面对中考。
一、 目标:
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 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依据,以教研室下达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剩余的时间,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 措施:
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3、 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 加强考练及作业批改;
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科成绩;
6、 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四、 复习进度表:
周次
日期
主要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6
12.15-12.18
碳族元素
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5
17
12.19-12.25
氮和磷
氨、氨盐、硝酸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原理及应用
9
18
12.26-12.31
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溶液的pH值
盐类的水解
酸碱中和滴定
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胶体性质及其应用
镁和铝
7
19
2006.
1.3-1.6
铁和铁的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
烷烃
5
20
1.8-1.15
烯烃、炔烃
苯、芳香烃及石油的分馏
溴乙烷、卤代烃
醇和酚
醛类、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2
21
1.16-1.23
乙酸、羧酸、酯
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4
注:本表为初定稿,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高三化学备课组 徐文龙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方法;多元化
信息时代,计算机等相关电子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也成为全面检查和认定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抓好信息技术课程复习是保障学生通过水平测试的检验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关键环节。如何增加复习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接收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在改进复习方法、手段上下功夫,积极运用多样化复习课的授课方式。
1.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复习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和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复习课的主要特点是比较枯燥,对学生来说缺泛“新鲜感”。主要体现在“三难”,例如:
(1)复习范围广、时间短,复习重点难把握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各课课程安排比较紧,而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比较少,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赶时间,赶进度,为其他课目“让路”等现象,易造成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粗”而“疏”。为应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往往依靠最后的复习课突击“冲刺”,从而使教师在集中复习课中难以把握复习重点。
(2)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差异,复习方向难把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家庭条件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好的学生缺泛“新鲜感”,易产生心理疲倦;基础弱的学生对知识点“吃不透”,难以保证复习课堂效果。教师如何在复习课时短、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既要确保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通过率”又要确保复习课堂纪律方向上难以把定。
(3)学生存在“应试”思想,复习效果难提高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全面检查和认定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从教学实际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应试”的想法,只求通得过,不求有创新,复习效果难以得到提高。
2.扎实做好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准备
信息技术复习课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全面检查,上好复习课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方法,而复习课不能等同于上新课,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巩固所学成果又要赋予创新内涵,在复习课前准备上下功夫。
2.1做好复习课教学计划准备
在复习课前,教师需要悉心研究信息技术的考试大纲,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对学生需要把握的技能进行一一化解。注重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在理论知识的梳理、上机实践课程操作和综合试卷的训练上做好充分准备。
2.2具体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
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教学时间上精力上也无法做到,复习必须要有针对性。复习课前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谈心、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准确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复习课提出的要求,并作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复习课计划方案,确保复习课有的放矢。
2.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固强补弱”是信息技术复习课的中心思想,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学科教师集体智慧,进一步研读大纲和考试、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自我综合评估日常教学效果,客观分析教学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科学制定复习教学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复习效果落实。
3.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复习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复习与其他课目的复习既有他们的共同点又有他们的不同点,共同点是都是梳理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而不同点是信息技术课可操作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教无定法”,如何让学生们在复习课上拥有“成就感”,做到“教学有法”上好复习课,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复习课的特点、目标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复习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3.1师生课堂互动
良好的互动交流是提高信息技术复习效果的基础,教师要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积极偿试与学生互换角色的复习课授课方式,在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也可以调动信息技术课上课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讨论环境中强化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熟悉已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教与学的合作伙伴,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2分层次复习
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层次复习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根据平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察,以及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通过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按照综合成绩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辅导,并通过多次测试分层次复习,逐步解决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从而避免“一人生病众人吃药”现象。
3.3精讲多练
一、精心设计,梳理复习内容,优化复习程序
数学复习课怎么设计,显然它和新授课有着明显的区别。复习课应该坚持突出重点,精讲精练。复习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1.制定的复习目标要有具体性和针对性
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例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的目标显得太空洞,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却不是很清楚。一堂数学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太多会适得其反。目标针对性要强,目标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需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如小学数学中统计图表的复习,要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识产生混淆。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前面新授课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将数学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知识树
复习阶段应该制定好复习教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时间,合理设计内容,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不能搞题海战术,更不能以教师一人讲题目来包办课堂。首先,要把教材体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再现,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应该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加以强化。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形成“知识树”;将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这也会使学生明白复习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如小学数学中的解方程中包括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等。串联好的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和运用。
3. 优化复习结构,精讲精练,有效指导
复习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做到把握重点,分散难点,练习的设计要有代表性。练习题的选取和设计要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太简单,没有思考练习的价值,起不到复习的目的;太难,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择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情况来定。处理好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关系,教师不可一口气讲解的太多太杂;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复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1.重视课前的复习导入,唤起学生的兴趣
数学复习课的内容大多是学生所熟知的,缺少了新鲜感。为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教师要掌握导入的技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同样会被课堂学习所吸引。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学习氛围,利用生动有趣的言语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复习中来。例在复习“千米和吨”这一单元时,可以从学生们生活实践入手,询问周围同学的身高和体重,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这些长度和重量的计量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特定情境。例如,在上低年级的复习口算时,可以创设“木偶王国”开展运动会的情境,把每道口算题设计成运动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小学生很兴奋,学习的热情特别高。这样,既有效地减少学生对于复习旧知带来的疲劳感,又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展教学活动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复习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各不相同,教师有时难以控制复习进度,小组学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方法。例如:小组开展编写数学小题目来考考大家。因为每组学生都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在学习中把个人竞争变成小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小组竞争的局面,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通过小组学习,学生间互相启发和交流,发挥群体协作的精神,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采用分层教学
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和形式,复习课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要有自主性、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在提问、练习和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和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有效地复习,避免机械重复,劳而无功。这样每个学生各有所得,真正实现复习的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与学生认真交流沟通,及时而有效地进行总结
一、化学复习课最佳教学时机的设计策略
1.引用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从他们熟悉的化学与生活的连接处设计教学,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持续的注意。
如,STSE是高考必考点,它的考查背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大。教学该内容时恰逢“4.20”雅安大地震,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消毒剂面面观”的复习课。通过查找资料我设置了一系列连贯的问题材料:①消毒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饮用水的消毒到创伤的处理都要用到消毒剂。你认识哪些消毒剂?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消毒处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二氧化氯的制备有化学反应法、电解食盐法等。化学方法一般采用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该方法除了得到二氧化氯外,还得到一种黄绿色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评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③电解法是制备二氧化氯的另一种常见方法。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食盐水,在阳极生成二氧化氯。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在阳极还可产生什么物质?试评价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以上设计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信息材料的提供,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从绿色化学角度评价化学工艺,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创设了一个课堂的最佳教学时机。
2.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复习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勤于思考、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小处着手,从学生的学科错误着手。错误可以来源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可来源于作业、考试中的错误。善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是复习课创设最佳教学时机的又一策略。正如黑格尔所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中的一大热点,又是一大难点。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把最近几次学生综合练习中错得比较多的选项合在一起让学生讨论,总结错误问题所在。并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分析下列四个选项,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①25℃时,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②80mL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4NA;③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含有的原子数小于0.2NA;④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0.15NA。这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了一个此类问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能发现此类问题的陷阱所在。正是由于是在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来纠正错误,学生印象深刻,兴趣高涨。此类设计不失为复习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最佳策略。
3.跨模块整合学科知识,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由原来的三本书变成了八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六个。在这些模块中知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如电化学知识在必修二里只是初步介绍,到了选修四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在选修一中也有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在化学复习课中不能拘泥于某个点的复习,更要连成片来复习,让学生有新鲜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跨模块的知识整合,可以不用课本的现成标题,正如课标所说:“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如我设计了一堂《负一价与正一价》的复习课,学生倍感新鲜。此复习课不仅横跨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更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①负一价和正一价是哪类元素的特征价态?引导学生从元素周期律角度去思考同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特点。②负一价和正一价又是哪几种元素的特别价态呢?引导学生注意共性之中的个性,结合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能分析出负一价的氢、氧等元素,正一价的氯等元素。③请具体举出实例,从结构角度分析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④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微观结构,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设计理念。
二、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的几点思考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前构建的本堂课的蓝本,虽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但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难免有设计以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教师还是遵循原来的课堂设计,课堂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更会错过最佳的教学时机。
1.课堂教学中应问在当问之时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的,而不能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或一张讲义。问在当问之时也不失为捕捉课堂最佳教学时机的一种方法。记得有一节课,我在复习铁的化合物时,学生总结获得氢氧化铁的方法,提出了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铁盐与氨水反应、氢氧化亚铁的氧化、用铁做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后通空气、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等,我进一步追问: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在工业上有何应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又创造了一个最佳教学时机。
2.课堂教学中应问对当问之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复习课更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如何进一步发挥提问的优势,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应问对当问之人。学生在做作业或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加以了解,对于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问当事人,促进学生纠错。对于同一问题要追问差异化的回答,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教学时机。
参考文献
方壮志,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以及行为金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授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与投资课程。2010年至2011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这期间参加了26届美国房地产年会,于同年参加了印地安纳州一年一度的商业房地产年会。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成果
方教授早期的研究兴趣在国际经济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相关的研究曾以“区域领导者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题,发表在2002年的《世界经济》,探讨中国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力作用,另于2003年在《经济研究参考》上发表了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之影响力的文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早在1997年,方教授就十分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曾在武汉市房地产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住房消费推进住房市场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并于次年发表在《城乡建设》杂志。近十年来住房市场价格快速上升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是住房市场的供应结构失衡。由于住房市场价格的快速上升备受关注,开始回顾住房制度的改革,探讨了早期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非常狭小,无法达到稳定住房市场基本面的作用。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崛起,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和探讨金融市场价格波动与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本质,代表作发表在《南大商学评论》。同时,运用行为经济学的思想,从政策诱因和货币超发的角度,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热和价格快速上升的原因,并发表在《学习与实践》杂志。
近年来主要承担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公共租赁住房投融资平台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刻认识到住房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希望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找到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以来路径。通过对国外住房市场的研究,认为住房市场的结构需要调整,住房市场的全面商品化无疑将引起价格的快速上升,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才能让住房市场稳定繁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最终目标。2012年开始,政府逐步调整保障性住房发展的战略,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是今后供应结构调整的方向。但是如何有效地运行,这里涉及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可以借鉴北欧国家和德国的市场化经验,充分调动私人租赁市场的闲置资源,将未来的公共租赁与私人租赁市场协调发展,既能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也能通过私人租赁与公共租赁市场的一体化,形成住房市场的基本面,租金是衡量住房市场价格基本面的重要指标,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闲置住房,通过供应结构调整以及相关法律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期有效地稳定住房市场的价格。
方教授多次主持或者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自主创新项目《公共租赁住房与私人租赁住房市场一体化研究》(项目审批号2013WZ011),以及国家开发银行资助项目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公共租赁住房投融资平台研究。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arkov转换动态条件相关分析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识别及对策研究》。
三、主要论著
1、城市经济网络与武汉市的城市定位,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陈甬军、陈爱民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3、美国房地产经纪业及其启示,投资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9期。
4、浅论物业管理,中国第三产业,1997年第4期。
5、跨国跨国公司与民族工业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6、住宅消费:让大众成为消费主体,城乡建设,1998年第2期。
7、区域领导者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
8、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偏差分析――兼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首届“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3年。
9、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94期。
10、经济适用房的外部性与房地产市场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1、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学》的转变:文化演化论的理解,国家发展研究,2004年第4卷第1期。
12、非理与市场效率的新诠释,南大商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3、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与住房投资热的诱因,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5期。
关键词:困惑;探索;了解学生;领会教材;调整自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7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9
复习课教学不是简单的新课知识重复学习,而是总结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及形成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把系统归纳和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在实施探究活动时,注重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的情景和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采用以下四种设计策略可有效提高复习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组合情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对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没有刚学习相关内容时的新鲜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新情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另外复习教学要在原有基础上综合、提高,所以创设的情景应该是组合的而不是单一的,这种组合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教师加工的结果。
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中,投影展示三幅不同年代金属器具(从左到右依次为商代金器、西周青铜器和清代铁器):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发现:商代金器保存完好、西周青铜器表面有一些铜绿,清代铁制烟斗却锈迹斑斑;而商代最久远,西周次之,清代离现在最近,这是为什么?
通过教师如此加工的组合情景,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且通过解释简单现象,一定会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的认识。
二、编制变式问题进行定量化实验探究,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定量思想设计实验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对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化学基木观念的形成乃至科学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新授课中,学习了金属与酸的反应,会正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那么在复习课中,则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金属、酸及生成的氢气之间的质量关系,但是如果简单地根据金属的质量去求氢气的质量,很难激发学生定量化探究的欲望,可以通过改变问题情景和呈现方式,通过编制“设计实验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定量化探究。上课片段如下:
【问题】 如何利用以下用品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药品:镁条、稀硫酸 仪器:镊子、烧杯、电子天平(精确到0.0001g)、注射器(50mL)
【教师引导】根据Mg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Mg和H2的质量比为Ar(Mg)∶Mr(H2),而Mr(H2)为2,那么我们要求Ar(Mg),则需要测量什么?
【小组1讨论】我们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列出比例式,所以我们应该测出反应的镁和生成氢气的质量。
【小组2讨论】我们也可以先测出氢气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求出氢气的质量。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思路和方法基本正确。因为氢气的密度很小,生成氢气的质量很小,并且由于该反应是发热反应,会逸出水蒸气,所以用所给仪器测定氢气的质量误差会较大,测定氢气体积则比较准确。下面大家讨论交流如何操作。
【大组交流】先测定镁条的质量,然后把镁条放在注射器中,把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后,吸取足量的稀硫酸,然后立即堵住管口,观察活塞移动的位置,最后读出氢气的体积。
【学生提出问题】手是不能接触稀硫酸的,怎么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呢?
【教师解惑】可以带上一次性塑料手套以防护手不受腐蚀。另外注射器必须平放在桌上以保证内外压强相等。
【共同归纳原理】Mg + H2SO4MgSO4 + H2
x 2
m1 m2
= x=
【教师提示】氢气密度约为0.0899g/L
【学生操作、数据记录及处理】
【反思】测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有哪些原因?看看那组同学说出的可能原因最多?
【小组3】在吸进稀硫酸但还未堵住管口时,有一部分氢气逸出,使得测出的氢气体积偏小,则测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小组4】也可能硫酸不足,没有把镁条反应完,那么生成的氢气就少,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总结拓展】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如果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看看镁条,表面是不是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如果我们没有把镁条打磨光亮,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问题大家课后可继续探究。
通过以上定量化探究活动,学生从定量的角度不仅深化了金属与酸反应的认识,而且改变平时都是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去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的固有模式,有利于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实验的定量化探究活动,更能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三、设计有真实情景的问题,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授课重在知识的领悟、初步理解,复习课则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运用。而解决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和运用。
如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等知识的复习,可通过解决以下两个问题来进行复习,上课片段如下:
【问题1】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我们知道锌比锡活泼,下面我给大家做个实验,看看能不能证明这一点?
【教师演示】先把滤纸在SnCl2溶液浸泡一下,然后取出放在培养皿中,取一粒锌粒放在滤纸中央(如右图),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锌粒周围“长出了”许多灰白色树枝状固体,和锌的颜色不同,应该是被锌置换出来的锡。
【教师提问】既然锌能置换出SnCl2溶液中的Sn,能不能说明锌比锡活泼呢?
【回答】可以,因为只有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才能把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教师点评】非常正确,那就请大家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学生回答】Zn + SnCl2Sn + ZnCl2(置换反应)
【问题2】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金属铜和铁。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金属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中,过滤操作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滤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与Zn的活动性顺序是Zn>X,金属X具有广泛用途,X是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除去不纯铜中的杂质金属X,可选用的试剂有___(填标号)。
a.磁铁 b.稀盐酸 c.蒸馏水 d.氯化铜溶液
【回答】略
通过解决以上两个真实性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与深化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原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收获,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复习课教学更能更有效地促使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得以积极、有序地进行,使学生不断地、合理地生成新意义,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观念的建立。也只有帮助学生形成了化学基本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的总结中,学生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化学基本观念:
(1)物质的多样性(同属于金属单质,活泼性各有不同);
(2)定量观(研究化学反应从实验角度了解哪些容易测定的物理量、如何根据量的关系计算那些不容易测得的物理量);
(3)变化观(置换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化学反应的恰好完全和物质过量等);
(4)微粒观(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微观的角度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
关键词:高三;有机化学;复习
高三阶段的学习,主要以课程复习为主。与新授课不同的是,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高三有机化学复习”为例,对上海新高考招生入学政策下的高三化学课复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一、“高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与高考考查方式
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高中化学等级考试中,“常见的有机物”约占20%,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综合题中必须有一题是关于有机物的,有机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化学涉及到的常见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重点是苯及苯的同系物),以及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和酚、醛、羧酸和酯、油脂和氨基酸)。而在历年高考考察中,又偏重于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考察,以有机推断题为典型。
二、“高三有机化学”的复习教学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三化学课程的复习主要是围绕着“考点、重点、热点、难点”四个方面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生要想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离不开对“考点”的了解,对“重点、热点”的掌握,对“难点”的突破。根据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特点和高中“有机化学”的考试要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的,而这些方法与手段的核心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1.做到心中有学生,做好课内外的衔接互补。为了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效率,教师要在课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仔细查找学生的知识盲点、难点及易错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比如,在复习“有机化学”知识之前,参考针对这部分知识的“考点、重点、热点、难点”,选编一套诊断性练习题,在学生做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精讲,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这样,通过加强课内外衔接互补,学生的练就有了方向,教师的讲也就有了目的,省略了不必要的讲评,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也就多了,解题能力也会迅速提高。2.做到心中有教材,重视教材的重整与利用。从教材入手,跳出题海。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教材是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无可替代。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主体”,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宽和加深,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例如:有机化学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往往附有实验插图和实验操作,这些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新课的教学中,通常采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完成,且实验呈现的知识也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内容,这些都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也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和热点。那么,在高三有机化学复习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用好教材中有关实验的素材呢?首先应让学生回归教材,结合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操作说明来了解相关实验知识:装置—操作—现象—方程式—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反应原理、操作要点、应用、常见问题)等。比如: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三个有机化学实验要使用到温度计:石油的分馏、乙烯的制备和硝基苯的制备。复习时可以要求学生看书后,能将书上的装置图快速、简单地画出来,同时围绕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向他们提出一系列问题:①装置中使用到哪些仪器?分别起什么作用?②反应需要什么试剂或原料?③实验产生的现象?④产物是什么?如何提纯?⑤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很容易通过课程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说明以及笔记等再现初始的学习情景,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较快达到复习效果。3.把更多的学科思维方法融入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三教学除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乐于探索。这就要求把更多的思维方法融入课堂。比如,有机推断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果教师选择历年来典型的试题,并跟学生一起总结一些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技巧,找到一些合理的方法,就能够化难为易。常用的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有:挖掘隐含,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善作比较,及时调整审题方向;巧标结构,善用信息数据分析;借用流程,储存提取有用信息[1,2]。4.利用思维图建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建构主义观点,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认知结构网络,而思维导图能够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思维导图是将纵横交叉、零碎易忘的化学知识逐步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的立体交叉的结构体系,使化学知识有序化、系统化,从而实现教材的“从厚变薄”过程。这种学习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4]。在考试题目中,往往是把多个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某一情景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如:有机合成。该知识考查一般以有机推断为载体,要熟练地为目标分子设计出一个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案,除了一些有机合成设计技巧外,还要能够正确、灵活的应用有机化学反应。对于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反应复杂多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经常会因为缺乏条理陷入思维混乱。思路不清晰使得学生做题时总是忽略某些要点知识而不能顺利完成,造成学生听听都会,做做都错的局面。运用思维导图对有机物组成结构及其研究方法(官能团种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反应类型、根据合成路线等信息推断有机物、有机物合成路线设计进行总结和归纳,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4,5]。5.教学设计要优化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要认真研究各类学生的特点,如:学习基础、兴趣、学习风格等,做到最优化设计,同时能够体现出教学的差异性,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目标优化,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把握好重点,避免因偏离教学目标而浪费时间、精力。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注重多元化、层次性,即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同时要注重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内容优化,在内容上,要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教学内容或习题的“新、奇、难”,并把握好复习的深度;应有效地落实基本点,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①角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高三有机化学的教与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知识探索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②坡度: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先简单后复杂;在能力要求方面,要有一定的梯度,以便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有所收获;③精度:要突出课程的主干知识,抓住重点;在练习内容设计过程中,精心挑选、改编或者设计习题,力求做到精练、精评,充分地发挥习题的基础性与导向性的功能。(3)教学方式优化,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条件,将被动接受式学习、独立自主式学习、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优化,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如:基础知识、方法以及学科思想等。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充分激发和展示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小结
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化解“有机化学”这一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高三有机化学复习时,理念设计必须与上海新高考政策相一致,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钦忠.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8-40.
[2]吴翀云.浅析常见几类有机推断题的思维盲点及突破策略[J].化学教学,2016,(7):75-78.
[3]陈兴.例析有机推断题的技巧和方法[J].化学教学,2015,(4):79-83.
[4]宋睿.思维导图在高三有机化学复习中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5.
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系统地阅读课本。在阅读的基础上做到:(1)查漏补缺。将在学习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漏洞和欠缺,通过系统完整的阅读予以及时补正。(2)融会贯通。通过系统阅读,根据知识结构的特点,利用列表法或结构图示等形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再认识,把平时学到的散乱知识点连成线,将“知识线”织成网,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解题应当从认真审题开始。但许多学生审题马虎,有的一拿到题就希望能找到与自己做过的哪道题相同,想当然地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没有读完题就开始做结论;有的确实读了一遍题,但读不出隐含的关键条件,最终导致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习题时引导学生做到:原原本本地读题,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给了哪些已知条件,哪些已知条件是显知的,哪些已知条件是隐含的,有哪些是限制因素。
2.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规范解题。
解题的基本步骤是审题、分析、表达、检查。分析即去除干扰,依据题目已知和未知,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把出题者组合成的复杂问题分解、转化为简单的、能够以基础知识解决的基本问题。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习题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常规解法的分析和研究,如突破点的寻找、关键字词的捕捉、隐含条件的挖掘、知识点的联想和应用等,使学生通过听讲,明确审题和分析的要领。提高学生从题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分析问题的不当之处和知识上的欠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适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以达到训练分析能力、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将分析过程和结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格式规范的写出,以新教材上的例题的书写格式为样板,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完成,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
二、组织好边讲边实验
在教学中,创造条件,把课本中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相对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提出具体的观察提纲和深层次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既要有真实而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又要有独立大胆的见解。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玩、好奇而忽视学习。比如在讲“钠的性质”一节时,首先将课前设计好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时注意观察的几个要点发给学生。然后按事先分好的组让学生讨论出要用到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各组领仪器开始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钠美丽的银白色光泽带给学生的惊喜和因之很快消失而带来的困惑,听到了学生看到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在水中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现象而发出由衷的感叹,也参与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不同解释的争论过程。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利用好趣味实验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大有裨益。同样是在“碱金属”一章的教学中,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完成了“滴水生火”和“吹气点火”两个趣味实验,学生感叹于化学变化的神奇,竟然使常用的灭火物质(水、二氧化碳)参与了点火过程。
三、搞好复习,注重掌握解“活”题能力
1.重温“错题”,巩固基础。
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通性和特性等化学主干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会用。要加强训练,多做一些基本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首先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通过训练复习,提高解题的技巧性和准确性,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基础还体现在强化审题意识。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同学在解题时常出现的通病,也是考试失分的因素。
2.善思多问,提高效率。
解题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有一些题自己确实不会做,不要花很多时间苦思冥想,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历届考生成功的经验表明:在二轮复习中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是二轮复习中的重要一环。
3.归纳提高,灵活应用。
二轮复习要注重知识的归纳,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精练各章节要点,如有机物,要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加成与消去、酯化与水解、加聚与缩聚的区别。不仅能解“死”题,更会解“活”题,特别要注重化学信息知识的应用。
四、要切实回归课本,规范书写
1.要看,要落到实处地看。
看是迅速获取大量信息最有效的方法,考生一要看教材的“目录”,回忆核心知识;二要看教材的“图表”,理解知识细节;三要看教材的“本章小结”,巩固易遗忘、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四要看几套典型试卷。
2.要写,要规范清晰地写。
关键词:科技创业 大学生创业 孵化器 孵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52-01
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业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增加国家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手段和做法之一。大学生科技创业相对于普通科技创业而言,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有优势也有不足,作者根据接触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多年来科技创业孵化服务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如下。
(1)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具有更高的企业活力和创业激情。
(2)在社会资源网络、创业资金、营销渠道、技术等决定科技创业成败的各相关要素条件中,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往往在技术方面更具特点和优势。
(3)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在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方面明显不足。
(4)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资金比较缺乏。
(5)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原始创业团队人员构成较为单一,需要在后续发展中吸引所缺乏方面的人才进入或原始创业团队中某些成员进行转型。
(6)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尤其是主动营销能力不足。
作者在与大学生创业企业接触并开展服务工作时,考虑到以上特点,为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孵化服务做法,以下结合三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具体服务案例,对这些做法进行总结和梳理。
甲公司创业团队成立于2007年,由2人组成,全部为技术开发人员,当时还处于大学在读阶段,主营业务方面为网站设计和软件开发,在教师指引下承接部分学校相关网站开发业务。09年进入作者所在孵化器,即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该公司在成立公司、脱离学校、进入创业中心之初,面对真实的市场竞争和业务开展不利的情况一度失去方向,无法打开局面,并且在面对公司运营、内部管理、财务等具体实务操作时不知从何下手。在此情况下,作者首先通过与甲企业创业者进入深入访谈交流的方式获取该企业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其进行咨询辅导;其次各方面通过在组织资源网络搭建、公司运营管理等具实操性的培训时,通知甲公司的创业者,使其通过培训获得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在创业中心内部企业与包括成功企业家、财税、法律等专业人士、大学教师等在内的创业导师之间组织的创业者沙龙交流活动中,在使甲公司创业者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得到专业辅导的同时,扩展眼界、开拓资源网络。通过以上一系列服务的持续开展,帮助该企业度过了从大学生团队创业到企业创业的不适期,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乙公司创业团队组建于2008年,成员3人,全部为技术开发人员,成立时创业团队还在大学就读,当时主要以工作室形式为外部企业提供电子方面的技术开发和支持。该公司核心创业者与作者在09年第一次进行接触,但当时尚未有明确的主营产品和方向,当时作者通过分析觉得其成立公司时机尚不成熟,希望其继续以工作室形式尝试开展业务并与之始终保持联系。2011年下半年,该核心创业者来到创业中心,以无线通讯模块为主营产品创业公司正式创业。但该公司在创立的半年时间内,将80%以上精力放到产品开发上,只招聘一名无经验人员进行网络销售,致使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只有10万元,靠以往的项目开发尾款维持经营。2012年初,针对该公司的这种状况,作者通过与该核心创业者进行数次深入的沟通交流,为其梳理了企业经营思路,扭转了其期望单纯靠产品开发的数量增加销售的被动营销方式,促使其通过参加展会等方式,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锁定利润较高的目标市场,采取主动营销的方式,2012年该公司开拓了车联网市场和工业无人值守系统两个行业领域,当年销售收入200万元。
丙公司创业团队组成于2009年,成员2人,A负责技术开发,B以市场营销为主,兼顾技术开发协助工作。当时该团队来到创业中心,提出以激光打标机产品作为主营产品进行创业,激光器光路组装环节需要搭建超净环境,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较为紧张,提出减免部分房租并暂缓缴纳房租的要求,创业中心综合考察了该团队和项目,决定给予其减免部分房租、允许其余房租在其取得销售收入并实现利润时分期缓缴,并允许其先以团队形式接受预孵化,待其产品开发成熟后再正式成立公司。通过这些特殊的孵化政策的实施,缓解了该创业团队的资金压力,使其度过了成立之初的艰难时期。在随后的孵化服务后,创业中心又根据其团队技术水平较高、但营销能力和在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时成本优势不大的特点,帮助其调整产品方向,使其从单纯的激光打标机产品逐步将重心放到能体现其优势的激光器的开发和销售上,使其产品销售得到了较大进展。同时,面对其企业增长速度加快儿出现的资金缺口,创业中心积极帮助其申报国家资助项目,得到了40万元的资金支持,进一步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帮助企业加快成长速度。
通过上述的三个企业孵化案例,作者总结出针对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的几点做法。
(1)做好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工作,在其成立企业正式创业之前,认真评判其技术、产品、团队、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并给予其创业项目详细的创业指导,并可采用给予其一定的租金减免和预孵化期等方式尽力减少其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率。
(2)孵化器管理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加强企业访谈的力度和频度,了解其服务需求,并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或组织外部创业导师给予其咨询辅导,并及时帮助其判断公司发展形势、调整公司经营方向。
(3)通过在孵化器内部企业中组织创业者沙龙活动,加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与已经成立2至3年的在孵企业之间的交流,使其从相对成熟企业身上学习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弥补其实务操作的不足。
(4)通过孵化器的外部资源网络,有意识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外部交流机会,帮助其拓展人脉,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5)尽可能的收集各渠道的政府资助项目信息,并帮助、指导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项目申报,解决其资金紧张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递进式教学;复习课;新课改;设计;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6702
复习课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发散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同时可弥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复习课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在复习课上采用递进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以原有认识结构为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其中心思想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和再创造的过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应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给予学生解决基本问题的信心,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标;通过提升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发散思维能力的目标;通过迁移信息、升华知识,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标。
“溶液的酸碱性”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pH的概念、测定和简单计算是历年、历次考试的重点。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本,结合考试说明,研究考试真题,构建递进式问题。现以“溶液的酸碱性”的复习为例,展示递进式教学设计方案,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教材分析
“溶液的酸碱性”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酸碱性的判断、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三个方面的内容。该部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的延伸拓展,也是对下一单元“盐类的水解”知识的铺垫启迪。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是pH值的定义。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叫作溶液的pH值,即pH=-lgc(H+)。其内涵如下:①pH值的适用范围:a.只适用于水溶液;b.只适用于稀溶液。②pH值的取值范围为0~14。③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的酸A性的强弱,是溶液酸碱性的一种表示方法。
二、考情分析
学考时,本考点要求识记: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的大小关系,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试纸、pH计)。要求理解: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的简单计算。
选考时,本考点要求识记: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的大小关系,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求理解: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试纸、pH计),中和滴定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教学设计
1.巩固加深基本概念
形成基本概念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复习与反复运用,掌握与巩固概念。因此,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复习了相关概念后,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布置一些针对性强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1: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特征上:通过指示剂的颜色或pH值的大小来判断。
本质上:酸性:c(H+)>c(OH-);中性:c(H+)=c(OH-);碱性:c(H+)
25℃时,酸性:pH7。
问题2:如何计算溶液的pH?
pH的计算公式:pH=-lgc(H+)。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简单的基础知识着手,可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通过回顾、概括书本的基础知识,可使学生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内容的知识进行发散。
2.回顾具有范例性的基础知识
在高中化学的复习课中,化学教师要依据复习目标来选取合理的问题,以问题作为主干线去组织与调控化学教学。化学复习课中所选取的问题需要具备范例性,典型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出历届高考题中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题,让学生深入分析并掌握,形成一定的知识模块,从而加深学生的化学思维深度。
问题3:如何计算单一溶液的pH?
已知25℃时,KW=c(H+)c(OH-)=10-14。
求:常温下,
①0.1mol/LHCl溶液的pH;
②0.1mol/LNaOH溶液的pH。
问题4:如何计算混合溶液的pH?
求常温下,
①1L0.1mol/LHCl溶液与9LH2O混合后溶液的pH;
②1L0.1mol/LNaOH溶液与9LH2O混合后溶液的pH;
③0.1mol/LHCl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④1L0.1mol/LHCl溶液与9L0.01mol/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⑤9L0.01mol/LHCl溶液与1L0.1mol/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设计意图:常规习题中往往以常温或25℃为背景,通过单一溶液、酸溶液与水混合、碱溶液与水混合、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的pH计算,逐步递增难度。如此设计,既可让学生熟练掌握pH的计算方法,也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拓展基础知识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是高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过程所包含的
思想
与方法没能及时内化,从而导致了化学认知结构的混乱,当面对具体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适当延伸有关问题,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
内涵
与外延有更清晰的感性认知,从而编织系统的知识网络,拓宽学生的化学思维空间。
问题5:如何计算溶液的pOH?[pOH的计算公式:pOH=-lgc(OH-)]
已知25℃时,KW=c(H+)c(OH-)=10-14,100℃时,KW=c(H+)c(OH-)≈10-12。
求:
①25℃时,0.1mol/LNaOH溶液的pOH;
②100℃时,0.1mol/LNaOH溶液的pOH;
③100℃时,0.1mol/LHCl溶液的pOH。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化学课堂教学;功能分析;兴趣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on Chemistry Teaching
Leng Airong
(Shouguang Technical School,Shouguang262700,China)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computer-aided teaching in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function analysis,these features include:intuitive,good classroom,the abstract concrete;enrich classroom content,broaden their horizons;chemistry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glance;the use of computer design classroom exercises,seize the key,highlight the difficulty;through online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s: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hemistry teaching;Functional analysis;Interest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1]。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它综合了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存在很多优点,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2][3]。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自然也提高了化学的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功能:
一、课堂直观性好,化抽象为具体
化学课堂当中,涉及到不少微观与抽象的内容,这些知识点都是学生比较难理解与掌握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也是教学当中的重点,如何能够比较好地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成为了抓起教学质量的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化学课堂教学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化学内容用计算机中的Flash等工具制作成小课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比较直观地感受到抽象的化学概念。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化学微观粒子的运动,让抽象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稍为具体的事务,帮助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计算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也深入到社会的各方各面,计算机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当中的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更全面地熟悉与理解化学知识点。针对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化学知识总量的增加与课时的减少的矛盾,如果依然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显然不够,计算机多媒体、超文本的引入,可以减少教师与学生大量不必要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一次储存比较多的信息,储存之后,可以反复无数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就有效地节省了学生的时间,能够有更多时间来学习其它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在化学课堂上,通过计算机的搜索引擎,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应的化学知识点。因计算机的信息量比较大,处理速度快,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清自己对知识点的疑惑,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讲解,也可以在专门的教学问题平台上答复,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明白。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通过适当的教学软件,接收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远距离教育[4]。
三、化学实验演示,一目了然
化学反应是化学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一般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了解和熟悉化学当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掌握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在化学实验的时候,有的反应的速度比较快,有的比较慢,这样大多时候,学生往往比较难看清楚反应现象,会对教学质量有影响;还有一些化学反应会生成有毒的物质比如硫化氢的制取、硝基苯的制取,对环境有严重污染;易燃易爆的药品实验也比较多,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化学反应当中,不乏一些只看到外观现象,很难真正地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多种处理手段来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化学原理。计算机演示化学实验,可以调节快慢有效地控制反应的速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明显看到实验微粒子变化的过程,一目了然,提高了教学效果。制作的化学反应的课件,可以形象地插入对比的动画等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比教师直接语言描述实验要清晰得多[5]。
四、利用计算机设计课堂练习,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它的优点,以最大成效提高学生的掌握度,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课堂练习,抓住化学教学的重点,突出化学学习的难点。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介,编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还加上一些技术性的处理,达到的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能比拟的。通过计算机设计练习可以有许多的方法,娱乐性的练习能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积极性[6]。
五、通过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能有效地增强化学学习的欲望,能比较好地达到学习的效果,这样也使得教学效率能有所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在教学当中以直观的情景表达、多感官刺激等优势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在每一次新的多媒体教学课当中,能看到不同的化学世界,带来的印象深刻,能够刺激学生自主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大程度地增强了求知欲。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功能比较多,这些功能无非都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些优势所共同决定的。化学学科里有一些复杂的知识点与一些比较难通过实验看清楚实验现象或者不方便实验的危险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功能这么多,我们有必要把这一手段充分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蔡万玲.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2:84-85
[2]李美华.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02,11:43
[3]林凤.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2:88-89
[4]孙江林,田洪德.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23(2):138-140
一直在想,能否有更好的办法激活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呢?经过实践,笔者感觉,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师生合作可以激活死气沉沉地化学课复习课堂的,下面就此略谈一二。
一、合作制定计划
搞好中考前的化学复习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因此,今年我改变以往一人制定复习计划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本班复习计划的制定。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初三一年中化学学习的薄弱点。我进行汇总后再全盘加以考虑和学生共同制定出本班复习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对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学生参与了进来,改变了以往他们课堂上被动听从老师复习安排的局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调动了起来,他们都想让老师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计划复习,他们同时也关注他人的薄弱点,教学中我很好地利用了这点,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组成合作小组,课下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帮互助。这样,在老师顾全大局的情况下,也兼顾到了每个学生,使他们通过复习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合作实验创新
初三化学复习课中,绝大多数老师对于涉及实验的内容,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进行纸上谈兵,有时学生们由于知识遗忘或混淆往往一脸茫然。对此,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做法,课堂上遇到此类情况时,不再简单地口述。而是在原有实验基础上结合复习内容引领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并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样做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沉闷的复习课堂气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实验技能,锻炼了他们利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
三、合作参与命题
复习过程中,老师命题,学生考试,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事实上,现在很多老师连命题的环节都已省略,各式各样市面上所售的模拟试卷折腾得学生叫苦连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中按照中考模拟试卷的格式,我让学生以4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根据对方学习情况,合作参与命题,然后互考、互改、互评,每次还评出优胜小组。当然,根据复习进度,命题范围可以不同。这样就改变了老师一统天下的格局,也使得命题更有针对性,学生不但对同伴的命题认真对待,在自己给对方的命题过程中也巩固掌握了相关知识,一举两得。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督促、指导作用,任务也轻了不少。
四、合作进行反思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有机化学 复习举措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约占2 0%,有关题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学科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复习谈几点作法供参考。
一、明确复习目标建立基本模式
有机化学复习的基本模式和目标是“大小结构,以小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强化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提高素质能力,”而以小专题复习为基础,由小到大,逐步结合。建立能力训练体系,让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和练习,提高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能力化。
二、严格把好“三关”,提高复习质量
1.专题复习关
专题复习应建立明确的复习目标,完整的知识结构,跟上配套的系统练习和及时的讲解,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集成块,为综合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对同分异构体的复习,要通过与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辨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同分异构体关系主要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三类。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掌握由化学式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方法。归纳高考对该考点的题目,熟悉考察的角度和方式。通过狠抓练习,及时加以巩固强化。专题的设置要增强针对性,突出重点。①针对“两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突出重点。根据“两纲”要求和教材的内部联系,突破难点。如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等。②针对历年甘肃省高考试题,突出热点。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物信息,同分异构体等高考的热点,围绕它们建立专题进行复习,熟悉有关常见题型及解法。③针对学生实际,突出重点。总结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组织专题训练,以达到补弱救失的目的。
2.选题训练关
习题质量是决定练习质量的首要条件。选题的原则要紧扣“两纲”,结合学生实际,基础能力并重,难度大小适宜。根据近两年西北地区的理科综合题来看,基础题更重要。所选题目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专题复习阶段的练习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题系列练习,另一类是阶段性综合练习,第三类是专题综合练习,其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同,综合性和难度不同。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经过精心选编。主要由历年的高考题中,力求以少胜多,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经过训练,达到强化知识结构,促进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3.讲评关
讲评题是复习阶段的主要课型,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变通性,启发性和个体性。要在认真批阅,抓准反馈信息的前提下,针对复习重点和学生的弱点精心设计教案,在讲评中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实质,明确解题思路,总结方法规律。要启发学生多思多改多总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讲评也要有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比较和论证,优选出解题的最佳方案。应避免那种包办代替,硬讲硬灌或清淡描写,只对答案的做法。总之在专题复习中实现精选精炼精讲精评,是减轻学生负担,防止堕入题海,提高复习质量的可靠保证。
三、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素质
1.挖掘自我总结潜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繁杂,若不加整理,将会五章无序,难记难用。复习中应紧扣《考试大纲》和教材,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挖掘自己的潜能,以碳原子结构为中心,以官能团为主线,首先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重要性质和反应。如醇羟基能发生的反应有:①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②能与氢卤酸发生反应生成卤代烃;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不饱和双键;④能被氧化为碳氧双键;⑤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⑥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从而结合同系列原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理解掌握醇类的通性,在此基础上,以性质、制法的逻辑关系为桥梁,理清主要有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网络。
2.培养阅读自学能力,注意知识迁移应用
有机信息题是高考自学能力的重要题型,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经过本次化学骨干班的培训及同学间交流研讨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问题设计策略,通过优化课堂问题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效益。化学复习课是新课的继续,要通过知识重组,使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本文就提高复习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难求全面,权作引玉之砖。
二、设计课堂问题的策略
1.递进式问题
高考备考的第一要务是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没有做到这一点,所谓能力的培养全是空话。因为能力的考查必须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而且知识越基础,其适用范围越广,在考查能力时涉及的可能性就越大。贯彻基础性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切忌把基础与提高能力分开。一般可以从基本原理出发设计问题,创设一些典型题组,以递进式逐步加深,由学生自主整合,知识建构链条。例如,有关钠的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设计实验,“利用NaHCO3分解产生的CO2来证明CO2能与Na2O2反应产生O2”。可以提示: NaHCO3分解产生产生什么气体?怎样检验CO2和H2O?
怎样检验O2?产生的O2一定是 CO2和Na2O2反应产生的吗?用什么方法来排除H2O的干扰?让学生从NaHCO3、H2O、CO2Na2O2这些物质的基本性质入手,将教材上的两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组合问题、除杂务尽的原则、气流流向顺序等基础性问题,有深刻理解的同时渗透了能力的培养。
再如:我在进行“水的电离”复习教学时,在进行“计算强酸中水电离出来的C(H+)或强碱中水电离出来的C(OH-)的内容教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0.1mol/LHCl中水电离出来的C(H+)等于多少?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绝大多数同学会出现思维受阻,或找不到头绪。如果设计下列有梯度的问题,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1)0.1mol/LHCl中的C(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
(2))0.1mol/LHCl中的C(O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产生的?
(3)0.1mol/LHCl中水电离出来的C(H+)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考虑的?
这样习题设计符合耶克斯―多德森的动机理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呈下降趋势。通过习题的递进性设计降低了教学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递进式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积极的作用,应用的关键是递进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要考虑到以下两点:①服务课本。递进式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围绕课本这一根本。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的知识结构比较注重循序渐进,但是也有不少内容存在思维的跳跃。递进提问刚好在跳跃中间增设一个铺垫,缩小思维的跨度,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学习。②旁征博引。设置难度适中的递进问题是一门学问。它一靠教学经验,二靠教师翻阅大量参考资料,在翻阅中找到合适的例题,通过经验加以改造,为我所用,靠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设计不出梯度、难度适中的递进式问题的,所以翻阅大量的参考书是递进式教学法的基础。
2.中心式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改变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实施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题目类型很多,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图形变换,最优解法等。如对化学中一个学生认为非常简单的反应,若能从全方位去思考和提示,也会使其内涵变得十分丰富,给学生深刻启示。如Zn+2HCl=ZnCl2+H2中,a.从置换角度分析,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置换盐酸中的氢;b.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将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另置在两电极上进行,就构成了高二课程中所学的原电池;d.从离子角度分析:Zn+2H+=Zn2++H2,盐酸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H+,可以推理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及某些盐如NaHSO4中也能发生这个反应;e.从化学反应速度角度考虑,改变C(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f.用所学电解知识来设计反应Cu+2HCl=CuCl2+ H2。
实践证明,不同的问题所引起的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也不相同。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3.以错制错式问题
学生出现思维疑难或思维受阻是经常发生的,因此需要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置,随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分类设疑引发思考。如“二氧化硫的性质”的问题设计。SO2与BaCl2是否产生沉淀是很多学生都容易答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②如果有该沉淀物生成,除此物还有什么产物?
③亚硫酸钡能存在于盐酸中吗?
④相同条件下,亚硫酸与盐酸的酸性谁强?弱酸能制取强酸吗?
⑤如果把SO2改成CaCl2,现象是否相同?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地产生“弱酸怎么能制取强酸”的疑问来,在学生显得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拨:如果要使得SO2通入BaCl2产生沉淀,应该怎么处理?进一步引出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使学生恍然大悟。
这种“以错制错”的方法不仅可以化解知识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强化对这种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