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化学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1.精心设计高中化学第一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进入高中第一堂课要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例如,我在高中第一堂课就演示了高中化学中的几个有趣实验,如“魔棒生烟”“红色喷泉”等实验,并且告知学生这些实验就是今后高中化学的部分内容,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并渴望获知原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就更好。
2.让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奋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运用好实验这块阵地促进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原电池实验:先把锌片、铜片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接有电流计的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观察现象,再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做出水果电池,最后用音乐集成块转换为动听的音乐。这样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3.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讲乙酸的化学性质时运用Flash动画演示乙酸体现酸性及发生酯化反应的断键过程,可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又如,讲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时,用计算机设计多种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这样展示既直观,又立体,另一好处是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就不会写相同的结构式了。
二、方法引导,使学生学有所获
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加强初高中知识衔接
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如,高中化学必修1实验教学主要是复习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操作,进一步学习蒸馏、萃取分液等实验操作,这就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又如,学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之前,复习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电离,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相关知识,只有掌握好这些必要知识,逐步引入新知,才能学好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再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化合价规律及化合物中化合价的判断,氢气还原氧化铜,并从得失氧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先复习上述有关知识,然后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等方面揭示其实质,从而全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刚进入高中,面对的学科比较多,学习缺乏紧迫感,竞争意识不强,许多学生坚持自己原有的学法,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独立作业、复习与总结等。特别是复习与总结不够及时,再加上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课堂内容吃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日积月累,在自己头脑中所留很少,知识缺乏连续性,造成部分学生的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不足,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教学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并做好疑问标记,认真参与学习和讨论,提高课堂的有效学习。再次,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知识要点的总结与归纳。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的整合,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信息技术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的内在感染力,将在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基于此,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积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有效整合,须处理好“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
2、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导学方案,进入学习过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登录注册、进入网页或上网查询),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BBS、NETMEETING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3、课后拓展阶段: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或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策略
1、明确课程整合的目标。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学会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理解能力等;⑶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整合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此过程中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之所以强调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是因为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而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对于我国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挑战;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3、整合要考虑课型的差异。⑴绪论课。化学课程的绪论课,一般都要介绍学科研究的对象、发展简史、特点、学习方法及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⑵实验课。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针对整合点进行细致分析,诊断出信息技术与各类化学实验的整合点;⑶复习课。化学复习涉及的内容多、容量大,学生不容易把其知识条理化。如果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结构化,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误区
1、模拟实验无法替代实验操作。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都无法取代实验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首先在趣味性上,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及形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爆炸等极端现象,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许多学生喜爱上化学课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化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如果简单地用影片似的课件演示替代实验,其趣味性必将荡然无存。其次在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有效途径。
通过对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依据不同学习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分析学习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并监督学习进程使其按计划进行,适时反思、调整、矫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自我监控”这一心理活动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监控。所谓自我监控是监控主体和被监控对象为同一客观事物的监控,故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是一种人格特质。自我监控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活动的对象,积极主动地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为了确保化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化学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积极主动地自我检查和分析、主动纠正偏差、及时反馈信息,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1.高中生化学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
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化学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呈自然发展状态, 总体水平不高。(2)高中生化学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相应的提高,而是成负相关性。(3)高中生性别与化学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4)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与化学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能力越强成绩越显著,说明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2.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意义
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意识,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掌握矫正和控制化学学习活动过程的技能,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从而深刻领悟化学学习的真谛,形成较高的化学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根据班杜拉的交叉作用理论,学生的自我监控是个人、环境等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因素在程度和时间上并不是均等作用的。在管理严格的学校中,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很少,自我监控活动可能受到限制,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只有在气氛宽松的学校里,个人或行为的因素才可能成为自我监控的主导因素。
1.个体因素
(1)自我功效感
自我功效感指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是影响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自我功效感对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自我功效感决定了个体对活动的选择。自我功效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较自信,更愿意选择适合自己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意味着对自己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自我功效感直接影响学生对特定活动的价值评定与行为反应倾向。自我功效感高的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活动的过程与后果,认为成功来自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正视学习中的困难,不懈努力以保证活动成功。第三,自我功效感影响学生新行为的形成。自我功效感低的学生不愿尝试新的策略和技能,阻碍了他们自我监控与技能的充实,而自我功效感高的学生则乐于尝试新的方法,能不断丰富自我监控策略,提高自我监控水平。
(2)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都可以启动学生的自我监控,外在动机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初期往往占据重要地位,但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内在动机的学生通常能尽力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依靠他人帮助,常常倾向于尝试新任务和新方法,并以自己的内部标准来评判学习的成效,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外在评价为中心,而外在动机则更注重外在评价,易受外部因素控制,不是自我监控。
(3)认知因素
学生的认知因素是影响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论性知识、前提性知识、经验性知识,这些构成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的前提条件。
化学理论性知识主要是指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化学认知结构中的“硬件”,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
化学前提性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学科思想、化学思维模式和化学策略性知识。在化学学科思想指导下,化学方法往往可以超越特定的化学情境,或者转换模式以适应情境。化学思维模式是对化学学习思维过程的程序化概括,它能规范学生的化学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化学策略性知识是指能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的知识。
化学经验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生现有的日常生活常识和生活体验、化学程序性知识、化学情境性知识和化学评价性知识。现有日常生活常识和生活体验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直观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化学程序性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应的规则,对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起到控制作用。化学问题的解决始于对问题情境的全面分析和透彻了解,化学情境性知识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行为具有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运用化学评价性知识,可以对学习计划的可行性、学习的效果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估,对自我监控行为起到监督、检查与调节的作用。
(4)归因的影响
当学生把学习的成功视为自己努力的结果时,将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与主动性,通过个人努力,通过时间安排、方法选择等调控手段,可改变学习进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更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
2.环境因素
(1)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集体心理倾向,综合反映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态度、行为与情感体验。课堂气氛是教学能否促进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许多研究者和教师都十分强调良好课堂气氛在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开放课堂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空间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个别或小组教学。开放课堂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这种气氛有助于学生进行评判性的学习,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发展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
(2)同伴的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同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它存在于学生之间,是以平等、互补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交往的重要意义随其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由于在学生交往中几乎不存在持续的、有意义的权威教导,所以学生交往的平等性使得交往双方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积极的同伴交往可以向学生提供实现自我监控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监控的榜样。他们自发地互相模仿交流,丰富了自己的自我监控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监控水平。
(3)教师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更要能向学生展示自己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选择策略、改变策略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自我监控策略,克服所碰到的所有障碍以及还可能衍生出其他哪些问题,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控制所学的策略和明确需要运用策略的条件,逐渐掌握监控策略中所包含的全部心理技能,发展自身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学生也能从中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化学学习的全部过程,从而制订学习计划、正确使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与总结,对学习过程的缺陷及时补充以及控制和调节,使自己的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
(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的主体意识。现行化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教与学共同组成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交流活动,如果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没有双边的共同活动,这个教学活动必然是失败的。因此,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必须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不仅要参与问题的解决,更要参与问题的发现,特别是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思。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可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对化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自主活动、自我监控的机会
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活动。化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必须寓于具体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机会。如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做钠与水的实验后,让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①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②钠为什么会熔成小球?③钠为什么会游动?④溶液为什么变红?⑤保存钠的无色溶液是不是水?……在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我观察到哪些现象?有些现象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以后在观察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应该怎么做?……并且趁热打铁补做“水上芭蕾”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及时点评,巩固所学知识并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某个专题或现象的讨论会、化学前沿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趣味性化学实验、化学学习经验交流会、“我身边的环保”等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方面的训练。活动要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既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有意无意地点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如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组织了以“是否应该使用铝”为主题的辩论会,事先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正反两方学生课前先阅读教材,分工去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料,再进行整理汇总。特邀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作为评委,组织辩论赛,当场录像。辩论会结束后对录像进行回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适时点评。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班上也掀起了学好化学的热潮。
2.加强知识的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对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是以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专业术语,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内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如在“铁铜”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整理归纳出“铁三角”;在“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清楚不同价态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及条件,而且还能让学生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引导分析,逐步推进,让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正迁移能力,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如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中有强酸制弱酸的规律,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温)只能用吉布斯自由能来判断,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3.利用交流、评价和反馈等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自我监控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信息反馈,强化自我反馈意识,提高自我反馈能力,如填写自我监控表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做个人学习情况小结等。教师应尽量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其他学生所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指导学生对作业错误进行分析:错在哪?是知识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有哪些教训?如何改正?教师要在作业讲评和辅导中加以指点和评价。总之,为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保持,要提供一定量的练习与实践机会,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
总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自我监控,体会探索、创造的曲折、甘苦,掌握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学会学习化学的思想、方法,切实提高思维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董奇, 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