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制度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制度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制度化管理;工业革命;科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51-05

一、制度化管理的西方历史现实

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制度化管理

在资本主义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实践能力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被局限在相当狭窄的范围里,认识的内容充满了想像和对以往经验的肯定。那个时候的权威关系主要依靠习惯和信念以及对神灵的崇拜、信仰来维持。这种权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是较为强烈的,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却是脆弱的,因为其权威得以建立的基础是脆弱的。建立在感情和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变得不可控制。资本主义“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捍卫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人类的理性发挥了从来没有过的作用,展示了从未展示过的力量,这时的权威形式也就随着成为包含理性成分的权威。科学、理性的发展和运用使得人类行为前所未有的统一于某些共同的制度规范。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从物质生产到经济和政治生活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无不深深打上了科学理性崇拜的烙印,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制度权威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旧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必须采用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管理必须服从技术的客观要求,从而促使制度化管理成为工厂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选择。

资本逻辑的支配是西方企业制度形成、发展、成熟的基本力量,也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基础。资本作为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通过产权形式在企业制度中体现自身,借助契约形式整合其它要素,通过财产保值增值要求支配企业全过程。资本逻辑是说资本不仅仅代表了有价值的物品,而且代表了物品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不仅代表了物品或财产的权利,而且代表了财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不仅意味着符合财产保值、增值的要素组合、经济活动本身,而且意味着相应的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不仅意味着既定的、单一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而且意味着变化着的、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简单地说,资本运动的逻辑支配企业运动,强调企业建立在财产制度基础上,企业决策服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决策权按照财产权利构成行使,企业制度由财产权利的构成和逻辑决定,企业的经营、扩张、发展、投资、兼并都以资本增值保值的要求为转移。[2]

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要素在经济活动,企业运转中发挥支配作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理性的制度权威作为各种管理方法、手段、过程的核心。与信仰、感情、经验基础之上的传统权威相比,理性的制度权威使组织摆脱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管理更符合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作为经济体的企业的追求。

2.制度化管理随工业革命出现

制度化管理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制度化管理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展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交通、通讯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那时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

工业革命后,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普遍建立,组织规模扩大,内部结构复杂。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人为上升,大量工厂的经营不善和破产倒闭使传统的经验管理遇到了挑战,改进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以小瓦特、欧文、亚当•斯密、巴贝奇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技术和劳动分下、设备的合理使用、劳资关系等成为管理者的研究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及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这种情况直到美国铁路企业出现后才开始改变。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铁路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如协调困难,发生事故,运输成本高等等,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的是大批新型的支薪经理人员。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在1841年10月5日的一次铁路事故后,乔治•W•惠斯勒为西部线设计了现代化的分工仔细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使西部线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以职业经理通过严密的管理系统而经营的现代企业;1846年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的本杰明•拉特岁布经过对财务会计理论和铁路管理精确性的精心研究,将财务活动从铁路作业活动中独立出来,首次提出了记录铁路运营的款项并编制日报表、月报表以便考核的制度;1852年就任宾夕法尼亚铁路总经理的J.汤姆森以明确中央管理机构、区段管理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为重点,形成了一套分权的、权力机构与职能部门分设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后来M型组织结构的雏形。于是分工严密、结构合理、协调控制的铁路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渐形成,而与之相适应的近代财务会计、统计制度的基本方法也在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究其根本来说,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制度规范,因为这时的生产过程中的制度规范是以经验方式获取,并以传统和惯例的方式来保留和延续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在给生产方式带来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工厂的制度和管理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人们考虑问题的重点已经转到厂商内部的各种问题中。如加工过程、设备排列、场地布置、生产技术、刺激制度,以及其他等等。”[3]工业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达到了空前精细和严密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规范性要求变得空前严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个人权威已经开始让位于制度权威。从19世纪末的泰罗制,到20世纪初期出现的法约尔等人创立的管理组织制度,再到二次大战以后出现的管理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制度,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制度规范的严格性及其权威性。

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变革中,工厂里的技术对各种活动和关系的结构起了重大作用。从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因为蒸汽动力的应用,效率更高的技术不断出现。类似大规模生产装配线的流水技术,可以以较低的单位成本生产出大量的标准化产品。由于产品的生产流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操作过程,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部门。随着部门数目的增加,就需要设立管理部门来协调各道工序的工作。结果是产生了等级组织结构,而且建立起了更高的管理层和更为详尽的程序和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组织内的各种努力协同起来。[4]从根本上讲,技术影响了组织的结构。早期的“批量”生产方法并不那么要求正式的程式,但是,由于蒸汽动力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工厂技术――流水式生产,这种技术要求组织在设计上要具有更为正式的程式。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开始了运输革命;电报和越洋电缆则引起了通讯革命。这些力量的综合,创造了大型组织的成长。企业的成长产生了一种需要,就是通过制度化规范以便于协调和控制。在大规模生产中,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制度是必需的,制度化管理成为对大型企业成长的反应。

二、制度化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现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

现代工商企业是从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开始兴起的。当时美国的食品加工、烟草、冶炼、石油、机器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工业,由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采用,企业开始向前结合产品分配和销售活动,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同时,为了确保原材料等投入的稳定供应,又进行后向结合,建立自己的原料采购与生产组织。当这个过程完成后,企业制度便实现了从传统工厂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变迁。现代工商企业正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而形成的”。在现代工商企业产生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管理制度的产生。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在这几十年里,美国经历了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革命性的改变。一方面,随着无烟煤和蒸汽动力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大量采用,铁路的兴起以及电报和电话网的建立,为大规模生产和分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及技术条件;另一方面,铁路庞大的规模和系统性,要求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及时调度。因而,在美国经济中率先建立了多职能的、拥有多层级经理的企业组织,并率先发展了直线参谋制的组织管理原则。

生产上,蒸汽动力在生产中的使用,使制造一件产品的几乎全部过程被集中到一家工厂之内(即所谓的内部化),少量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大量的产品。而科学管理运动在工厂管理中的推广,使技术带来的“速度经济性”得以发挥。分配上,铁路和电报所创立的新型物流和信息流通方式,改变了商业形态。独立的批发商取代了实行佣金制的商,百货公司、邮购商和连锁商店等零售商蚕食了传统小商店的份额,进而又侵蚀着批发商的势力范围。新兴商业形态的优势在于所售商品的低价,而低价来自商品库存的快速周转。大规模分配由此兴起。在独立的销售商无法吸收大量生产所带来的高额通过量的产业中,制造商不得不实行横向结合。例如在肉食加工企业中,领先的企业如阿穆尔和斯威夫特,由于要将西部的牛肉销往东部的城市市场,因此必须建立庞大的冷库和冷藏运输的网络。这样,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的联合。当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时,现代工商企业就诞生了。

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是因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加资本金的竞争能力;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过生产和分配,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由领薪经理所管理的企业,已取代了传统的家族小公司而成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主要工具”。[5]管理上的“看得见的手”已取代了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

现代工商企业是通过垂直和水平结合成长起来的。垂直结合的企业一般是采用连续批量作业技术的企业以及产品要求特殊分配和销售服务的企业。进行水平结合的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家族或个人拥有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了控制产量,抬高价格,实行合并或兼并。但这些企业很快就发现,为了使合并后的企业继续成长,必须进一步向上游和下游行业实行垂直结合。因此,垂直结合才是现代企业形成的最基本的途径。

垂直结合并不单纯是企业的一种竞争策略行为,其实是一种制度创新。现代工商企业能够将一部分由市场组织的社会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克服了因采用新技术或生产新产品引起的市场失效。由于垂直结合,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分工的范围已包括原料生产与采购,零部件加工生产,产品生产以及分配与销售。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进行长期规划。现代工商企业因此需要对企业管理的体制与方法进行改革,这就导致其层级管理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层级管理制度确定了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决策与日常管理之间的分工,使得企业能够以更大的规模、能力和更高的效率管理和协调内部日趋复杂的分工与交易。

2. 制度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1)组织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生产制度,同时带来很多家庭生产中从未遇到过的管理问题。如何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是许多管理实践者面临的难题。麦卡勒姆将制度化管理带入了铁路经营,他认为,良好的管理要以严格的纪律、具体和详细的职务说明、经常准确地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工资和提升、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结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为基础的。他以正式的组织图规定了权力和责任的层次、各个业务部门的劳动分工以及报告和控制的通讯联络线。对麦卡勒姆的做法的仿效,促使美国第一流的大企业实现了制度化。追根到底,正如亨利•普尔所言,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能使这样一部巨大的机器安全而成功地运转,只有通过秩序、制度和纪律才能做到。制度化管理的复兴是企业成长的需要,通过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制度化管理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安德鲁•卡内基这样的钢铁巨人。[5]

(2)人事方面。工厂制度兴起之后,很多管理者注意到,生产效率低下的起因大概是怠工或者故意限制产量。规章制度可能改进工厂的经营,但必须同时提供一种激励,以取得工人的合作,刺激他们对增产的需要做出反应。建立某种根据劳动表现付酬的制度,也就是工资激励和计件工资制是制度化管理人事问题的标志。法国经济学家A•R•J•杜尔哥提出一套有关利润分红的建议,查尔斯•巴比奇也大力提倡这种做法。亨利•R•汤在此基础上,提议工资等级的工资制度方法,为每一个工作单元或部门确定成本和生产定额,根据表现返还赢利。弗雷德里克•A•哈尔西则批评了利润分红和个人计件制的缺点,提出“支付劳工奖金计划”,认为激励应当建立在过去产量记录的基础上,加上确保最低数量的工资,再加上对超额工作的奖励。弗雷德里克•温•泰罗提出了一种计件工资制度,作为部分解决劳动力问题的进一步措施。为了实现预想目标,制度化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从那以后,制度化管理运动更加稳步地发展起来。

在工业化革命中的企业生产实践中,制度化管理能够从组织、人事等方面提高效率主要是因为:

第一,制度化管理塑造组织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当公司和其它工业开始成长的时候,也面临着管理大型组织的难题。它们需要制定获取人员、材料、设备和资本的计划;需要通过劳动分工、委派权力、分配责任以及将生产活动组织成为部门,以组织这些资源;需要通过提供激励、协调人际关系、在组织内部提供通讯手段,以领导和协调人的努力;需要通过衡量表现、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协调和控制。只有将技术、材料、人力、资本等因素和生产过程有效结合,才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度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这些资源,使企业的相关活动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从而使企业的资源契合了组织生产的需要,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第二,制度框架使大规模生产有可能,而且更有秩序。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最有效的制度,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都需要这种制度。制度意味着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以掌握生产车间中增长的活动总量。制度化管理还包括建立工具的标准、工作的质量和数量、通过选择工艺和制定时间表来协调工作流程、工资的激励、成本核算、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妥善处理诸如怠工之类的劳动力问题等等。通过规章制度,大规模生产井然有序,促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第三,制度化管理把人事和组织有效融合。规章制度不仅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而且为了实现生产目的,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按照制度要求配合组织安排,成为组织机器上的零件。这种融合才真正发挥了制度化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功效,促进了大型组织的成长。

三、制度化管理与科学理性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近代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交通、通讯条件改善,资本冲垮旧有的社会纽带,社会关系世界性的流通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革后,脱离传统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资本的力量、个性解放的力量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突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中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以等级、身份为基础的,建立在传统的权威、魅力型权威基础上的管理秩序;另一方面,以个人私欲为动力,以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契约规则、自由竞争逻辑为基本规范,以资本运动的逻辑为支配力量,又受制约于技术内在规定性约束,逐步萌生和发展出一套以形式化、制度化为特征的管理体系。

组织的理性是因为组织有着自身的价值尺度,它有着稳定的目标,这种目标又可以使组织取得最大的效能。理性不仅为组织提供目标的选择,而且也提供了目标选择的工具。组织借助于理性而建立,以理性为媒介对组织成员进行沟通,从而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目标达成认同的结果。[6]组织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为相应的行为提供明确标准,使行动具体化,规范行为,并且对设计组织结构有指导作用。结构形式化、角色形式化可以准确、清晰、系统地解释控制行为的规范,描述在该结构中处于特定位置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岗位标准化、规范化、形式化使行为变得更确定,成为形式化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斯•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经典论述,明确指出建立在“法理的权威”基础上的科层制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方面优于历史上任何组织类型,确立了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的地位。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以来形成并逐步占统治地位的根深蒂固的科学信念,使得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成为西方管理最突出的方法特征。从泰罗的时间动作研究、计件工资制,到今天林林总总各种管理方法体系,无不强调标准、规范、程序、职能这样一些外在于个人的,形式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和手段。这跟动不动强调积极性、情感、态度、表现、思想这样一些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更富有个性色彩的因素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把组织锤炼成为一个实现既定目标的高度理性化的结构性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理性面,使个体的行为成为组织机器的一个部件,大幅度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用,成为成功且有效的管理手段体系。可以说把形式化、制度化的作用,把组织理性层面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制度是让组织管理得以进步的理性工具,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和制度权威的确立过程同时也是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规则是在追逐效率的过程中被发现以至占据支配性地位。在组织中,成文的规则往往被作为直接的管理监督的替代物而使用。这种替代具有节省管理精力、将由于区分地位而导致的功能性失调的后果最小化的优点,并且这种做法避免了涉及利益冲突的直接对抗(Gouldner,1954;Crozier,1964)。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只有让管理者对组织作有效的计划,以此为根据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并预见到组织发展未来的方向,这样才能算是高效的管理。而要建立高效的组织,就必须理顺组织内部成员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组织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并以制度和规范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

四、总 结

工业革命前,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集中阐述生产的两个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后来又承认资本为投入的要素。亚当•斯密把企业家作为一个要素进行过论述。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则是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有第四个要素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管理作为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外的第四要素是使组织发挥最高效率的关键。

伴随工业化革命的是技术和文化的革命,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驱动了大型企业的成长,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制度化管理的构建是企业在追求效率、效用时解决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以及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等工厂制度和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基础(要素)尤其是技术、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革时,职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极致表现,制度化管理的实行有利于企业解决面临的组织难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工业革命前到工业革命的管理,再到科学管理,现代管理,整个西方管理史以及西方的社会经济史、企业发展史表明,管理的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表现,组织的制度化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管理水平。就制度化而言,制度权威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制度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化某种意义上是对理想的科层制的追求。但科层制本身纯粹是一个排除了不确定性的封闭的理性模型。这个模型将组织视为精密仪器,它对人的假设是排除爱、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因素,把人当成了科层制这个大机器上的零部件,完全剥离了人性。但人有别于物的特性决定了“人的关系”不可能被置换为“物的关系”。而且个体的需要、情感、价值追求即使在理想的组织中也不可能全部获得充分满足,个人的完整人格必然兼具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理想的制度化忽略了人的某些特性、需求,所以管理制度化必然存在限度。从组织目标来看,在追求的效率前提之下,也应当在组织发展中考虑到对人的发展的平衡,制度化的限度不仅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

[2]王利平.中国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2 .

[3]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 .孔令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

[5][美]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Zhou Yan,Ge Jianhua

(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第2篇

某电子研究所是系中央驻陕事业单位,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人的中型企业。在这个较大的组织体系中,企业制度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现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所现阶段由于对机关的业绩无法准确评价,针对机关特色,制定了一套KPI体系,机关部门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根据制定文件的数量、字数等来进行业绩评分,这样的评价体系直接造成机关为了提高自己的分值,大量的起草制度,增加制度中的文字数量,将一个简单的表述写的冗长,并且出现了大量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甚至与企业愿景相悖的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出现,撼动了制度的权威性,使得人们无法判断出哪个制度是真正为了解决大家问题的,哪个制度是为了解决起草者问题的。制度的执行力出了问题,最重要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所导致的。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各职能部门的制度建设没能和企业愿景保持一致,甚至相悖,这样的制度无疑无法贯彻实施企业的最终目标。并且,企业的执行力不足,主要和职能部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关。由于个人差异,每个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可能也会有所区别,如果在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进行制度建设,可能会背道而驰。某电子研究所是成立40余年的老国有企业,企业制度制定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全面的方法,转换国有企业的呆板体制,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而现代企业管理的出现,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研究所制度现状,我们制定好制度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针对制度的良莠不齐,只能用严格的审批制度去约束。面对现阶段对机关部门的绩效体制,对拟发的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批,可以约束制度起草部门只管量不管质的问题。有实际意义的制度,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制度在人们眼中的严肃性,提高制度的权威。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制度应该与企业愿景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将企业制度做扎实,不浮于形式,才能增加其可操作性。首先,制度的制订者要深入调研,认真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切忌照抄照搬,要避免制度间的内在冲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新制度出台在试行期内,制度制定部门要追踪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修正后再正式颁布实施。其次,企业全体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的作用,形成人人认同制度、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如果一项制度只是写在纸上而没有刻在人们的心里,那将形同虚设。最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准则”,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一旦颁布必须认真执行,否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将会失去严肃性,管理会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发现违反制度的现象,就要坚决处理,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所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就机制谈机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或企业制度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的微观实现形式。但是,在变革中,我们也应该清楚,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完全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去改革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产权问题,政企问题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现在企业制度思想只是一种改革的新思路,不能照搬照抄,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变革。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

1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对于企业文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其进行过详细的阐述,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简言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表明的是企业组织这一特殊主体对自身和环境的一个基本认识: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应该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去做?这一基本观念被称为“核心价值观”,它隐藏在组织的潜意识中,我们也许并不察觉,但所采取的行动、制订的政策和制度、做事的方式背后都必然会有这一基本观念。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和处事作风,进而是一切管理过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解读企业文化,才能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订一切制度的基础,而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因此,二者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总和说,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制度这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的内在精神,也不可能完全用制度来体现。其次,企业制度能体现企业文化,但不一定就能真实完整地体现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制度中规定了企业整体以及员工个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个企业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即企业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做事方式与风格,所以企业制度本身能体现企业文化。但企业制度能否真实完整体现企业文化,还取决于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和执行情况。第三,制度化过程既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它,人们能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地表达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优秀的东西加以继承,对缺陷和不足及时修正,对照外界环境,汲取先进文化,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固化的过程,随着对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认同,人们在接受制度文化的同时,又会反对与制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面容易让企业拘泥于制度文化,而忽略企业的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又会让企业拒绝外来文化,抑制吐故纳新的过程。制度化过程能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第四,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能扮演中层文化的角色,却不是中层文化的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同心圆说”,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内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外在表现,中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运行机制,内层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理念。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指导和约束着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的行为,是企业运行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但却绝不是唯一表现。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机制只是尽可能全面地用制度来表现,却无法用制度来完全表达。制度化过程与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过程总是存在着时间差,或是滞后,或是超前,制度化过程只是尽可能及时地反映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而无法同步反映。企业的中层文化实质是企业的运行机制或经营管理模式,而不仅仅是指企业制度本身或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即制度文化。

2 正确处理文化和制度管理的措施

(一)以文化来构建管理机制

人们在探讨企业文化时更愿意拿一些有一定文化背景相对历史较长的企业举例,如国内的“同仁堂”国际上的“福特”、“杜邦”等等,即使探求新兴企业文化时也愿意去找那些体现着某种文化背景的企业。一个企业诞生时,最开始有的只是创业者的一些美好理想或目标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恰恰是这些制度的实施、完善、再实施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了企业文化。新兴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迅速体现,正是因为他们诞生之日就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们在制度的订立与实施上通常更详尽更务实,更能体现出企业文化来。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是它决不是空中楼阁,它一定体现于有形的制度中。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与制度相互促进

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铸就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建设以“企业是企业员工共同追求的事业”为核心价值观的创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完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流要求的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和旧企业文化的革新,让二者相互作用才能更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发展。

(三)激发员工责任感和主动性

企业在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时,应该努力创造团结、进取、创新、人人敢于负责、愿意负责的文化氛围,更要为员工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其乐融融的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使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水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无论怎么健全的企业制度都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发挥的余地。

综上所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既不可相互对立,也不能混为一谈。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同样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

3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作为一家特大型的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很大一方面得益于华为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间关系的成功处理。首先华为文化就像企业的“魂”,推动着华为管理改进与提高。华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就是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进而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因为华为文化是华为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华为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也是华为文化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符合华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并可再次通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东西用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化,通过试行反复证明,并在员工中达成共识后,经过正式签发和颁布,为员工共同遵守。

实际上只有与华为人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与华为的实际相符合,才具有执行力。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已摆脱了生搬硬套的形而上学管理模式,走上了在自身文化氛围中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经验来酝酿和构建具有华为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规范的道路。

4 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只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同样在影响着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不论是人、还是企业、还是社会,文化都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时可成为一种无形的发展力量,促进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但就企业而言,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每个组织都应该将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紧紧结合起来,达到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把员工个体的积极性凝聚成巨大的群体力量。从而使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浅议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辨证关系的应用.甘肃农业,2005(9).

第4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政工;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23-01

一、引言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国家大力实行企业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新世纪新形势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国家各个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面临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在现代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企业制度改革中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必须做好以先进的思想来教育企业员工的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小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变经营制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职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的性质和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依旧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企业有了董事会、监事会,就不再需要企业政工队伍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要真正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讨政工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充实新内容,寻求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发挥出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三、政工人员要树立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观念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必须抛弃陈旧的观念,加强先进性教育,与时俱进,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彻底摆脱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计划经济工作模式,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握生产经营的切入点,结合点、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展经济。此外,企业政工队伍必须具有效率意识,政工工作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时间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脚踏实地为党和国家为企业做贡献。

四、企业政工队伍要继续学习新知识为企业转制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正在逐渐被赋予新的涵义。在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不仅要做到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开展活动,而且要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首先,企业政工队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维护员工利益。例如,在股份制企业,许多企业的干部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还相应的获得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企业的小股东,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员工的最大利益,才能更加广泛、紧密地把员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其次企业政工队伍要从多方面为员工服务,积极开展政工工作,用新方法新思路帮助和服务员工。企业政工队伍团结员工和凝聚员工主要是通过服务员工来体现。如果不能适应员工的需要,为之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服务,员工就不会选择企业政工队伍。例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会更加严格,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员工择业、上岗,都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企业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可能被辞退,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帮助广大员工学习新知识,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积极向企业领导推荐和选送员工人才。第三,企业政工队伍要仔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政工工作新的运行机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企业政工队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转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适应企业转制要求的工作方法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政工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如:企业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后占用生产时间集中大量人员去搞活动,客观上既不允许,也不可能;高效、精干的企业运行制度,必然使管理人员得到较大削减,必然使专职政工干部减少而兼职政工干部增多。因此转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效益、效率,既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企业政工队伍的自身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要进行新形势下的定位,尽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变企业政工队伍独家经营为借助技术部门或人力部门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活动为有偿与无偿活动相结合;变简单的突击性劳动创造活动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劳动创造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雅新.政工工作是企业稳定的基石[J].党史文苑,2006,(12).

[2]汤飞.加强政工工作构建和谐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

[3]黄志毅.开辟网络政工新天地[J].政工研究动态,2005,(14)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会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与市场接轨也逐渐日趋紧密,现在的情况是,企业已经逐步的适应了市场化的需求,并通过现在企业制度中科学、严谨的方式,将市场经济环境逐步规范。但与之相互配套的会计制度改革并未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所以,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不完善。为此,我们仍需努力规范市场经济,以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论

1.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要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了解其含义。就目前情况来讲,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依托,将企业法人作为制度的主体,再采取有限责任制的方式,通过公司或企业的形式进行管理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出了新型的、清晰的、明确的新型产权制度。所以,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才得以建立起来,并且将公有资产、私有资产等都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场规律作为引导,这一过程中集中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公平竞争与和平发展。

2.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我们要想做好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改革工作,就必须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会计改革有什么帮助和约束,为了更好理解这些,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具体分为4个方面:

(1)产权清晰

所谓的产权清晰在理解的过程中,主要看的是两个方面,即法律上的清晰和经济上的清晰两点。这一特征的集中表现就是,体现了“谁投资、谁受益,谁有产权”的重要思想。通过对各个产权所有者的明确,进一步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工作深入化,实现改革开放的工作顺畅进行。

(2)权责明确

这里讲的权责明确是将产权的归属做了清晰的分配之后的权责明确,是建立在第一条特征之上的权责明确,它需要我们将各类产权的权责范围进行更清楚的划分,进一步的让我们认清产权的主体,并保护产权的主体能够行使权力到位,并且明确了权力、义务与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权责的明确过程,进一步的确立了将责任落实到位的重要性。

(3)政企分开

所谓的政企分开就是政府体现宏观调控的职能,企业则要体现经营的职能。将政府的经营职能返还给企业,而企业也要将一部分社会职能返还给政府和社会。当然,政府还是具有企业的所有权的,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但政府不能滥用这种职权。所以,企业的经营权还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的。

(4)管理科学

这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定义,它反映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广义上的管理科学,由于窄义上的管理科学,其所包含内容体现在了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广义上来讲它体现了社会对企业,政府对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关系,在较窄的层面上讲,则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与办法的实施过程,包含了人、物的管理,及制度的建立过程。

我们在了解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重要特征之后,就可以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的集中体现,由于这些重点体现,我们必须知道现代企业制度必将对会计制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制度的改革只有跟随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发展的更好,才能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步伐。

二、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改革必须具有的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建立起的新形式的企业管理制度,与原有的公有制企业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它所具有的特点上就可以明确的看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制度,都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这一特点。虽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将国有企业进行权责分开,产权清晰,最终实现政企分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使国家发展进步,才能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以,现代企业制度坚决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会计方面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影响也比较大,国家在宏观的会计管理中体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集中管理上面。另外,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的国家,要想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必须对市场自有的调控能力更加重视。所以,为了让我们企业能够的自主发展,必须要使我们的会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市场观念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主动并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

2.企业会计必须实现自治

我们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中间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当行之事,在这中间我们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界定,以确保会计人员全身心的投入的企业的管理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原来会计制度的弊端,并通过对弊端的了解、认知。建立起对企业发展有益的新的会计制度和流程来。还有,要从原来的会计人员委派当中走出来,真正实现为企业所用,并且要明确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地位。要使会计人员做到尊法、守法、知法,并利用法律充分维护企业权益。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要了解到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命脉,而会计人员则是紧扣命脉的人。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将精力放在企业的管理上,争取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把好关,以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3.长远发展是会计改革的目标

无论哪个企业,都是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对会计制度的改革不是放任自流的,是以企业的独立自主,和按照市场规律来制定的。在企业自主经营的过程中,企业的会计人员要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以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而政府则可以打了发展注册会计师制度,确保对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最终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改革顺利的开展下去。

4.对会计综合人才加强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在中国的公司制上的,所以我国的会计改革要建立在会计人员培养的基础之上,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知识,还要懂得企业管理知识,以确保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整体的提升。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的方法

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财产独立与有限责任的基本原则,由于这两个原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以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同时,必须以这两个原则为基础,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1.财产独立和有限责任两个基本原则

这两个原则与会计制度的主要关系是,财产独立与会计主体,有限责任与资本保全。会计主体作为可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包含了会计核算的所有范围,也界定了企业能够行使的权益。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范围,也是会计主体的重要体现。

2.会计制度改革完善的措施

(1)对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流动做改变

企业的会计信息在计划经济时只是被国家政府部门所使用,并根据指导对资源进行分配。在市场经济时代这样肯定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作为理财过程中的最基本内容,必须使会计信息横向流动,并将其公开给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及银行等。

(2)加强完善企业资本保全制度

作为名义资本保全的中国资本保全,不能在物价上涨较大的情况下对生产进行维护。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税务会计急需建立

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但在经济最大化的同时,依法纳税是其天生具有的义务。但在依法纳税的同时,以现行的税法为依据,合理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则是每个企业的追求。所以,一个优秀的企业在正常的经营,依法纳税的同时,还要学会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积极做好税收的筹划工作,以期做的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切实做好企业利益的服务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好税务的筹划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相关工作,税务会计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建立税务会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理运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的为企业减少税费的支出,一方面给企业的发展资金的时间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的保护好企业的利益。由此可知,企业的税务会计的建立是刻不容缓的。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但一个企业制度的建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又是会计制度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渐强大,这中间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合理匹配的会计管理制度,才能配合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小川,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4期

第6篇

关键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价值观

一、文化与企业制度概念

文化与制度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与制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二者之间有相互渗透,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文化与制度概念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较大的改进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类,文化指点着人类创造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第二,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对价值的看法,它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价值观是不同的。文化视阈下,企业制度如何进行选择,就体现出了企业管理者对价值观的看法和选择。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导致企业在价值观选择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差异,理解企业制度变迁,就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影响下,选择了何种价值观;

第三,文化的存在需要依靠载体而存在。就当下文化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方式存在,将文化融入到了实际的文化成果当中。人类历史创造物上面,无一不体现出了当时文化的发展特征。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文化存在的一种体现,它通过对企业管理方式以及经营形式的影响,创造出了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

二、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强烈的集团意识

日本民族是一个集团意识极强的集体,日本的企业发展,也以集团式的发展作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将自身看作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己的命运与集团的发展情况捆绑在一起,认为个人与整体的利益息息相关。[1]

第一,注重“家”这一历史渊源。日本人集团意识强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历史文化特征上面。日本人“家”的观念,是集团意识强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家”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家长具有强大的权威和权利,对家族成员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二是家族成员的构成,不一定非要具备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家族成员之一。

第二,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奉献意识。日本企业当中,成员归属感和奉献意识较为强烈,当他们在向外界进行介绍时,通常会事先介绍自己所在的集团,之后才会提及自己。这种集团归属感和奉献意识使日本人产生一种“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集体利益放在最先考虑的方面。

第三,内外有别的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日本人对集团的极度重视和依赖,企业内部员工相互负责,彼此关照,履行着在企业集团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内外有别的意识,使日本企业内部凝聚力较为强烈,表现出对集团的高度忠诚。

(二)严明的等级秩序

严明的等级秩序,是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等级秩序观念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日本,人们将国家、社会、集团、个人想象成一个有序序列,在这个序列当中,日本人将国家、社会、集团排在个人的前面,他们注重等级秩序,认为等级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日本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出了等级秩序的痕迹,注重现实生活要遵循一种“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社会等级秩序。严明的等级秩序观念存在,促进了日本集团主义的发展,并且影响了企业制度的形成。这种等级秩序,使日本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内部成员高度协调一致的发展秩序,为了维护企业正常运转,下级对上级绝对的服从,形成一种绝对权威。这样一来,日本企业制度在等级观念影响下,一个人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时,不会进行单独的行动。这就使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顺从权威者的命令,并渐渐形成一种处世之道,这种处世之道,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三)明确的生活态度

日本人更加注重“现实主义”,他们认为,人生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就是要在现世去奋斗和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使日本人在生活当中,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日本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现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日本人的原始为道教,道教注重现世,这与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任道教的同时,日本人更希望在当下活得幸福的生活,并不祈求下一辈子;第二,日本人的现世思想还体现在了感官和肉体的取乐上,他们认为人生来本就不易,没有必须去禁锢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日本人将肉体享乐当成“艺术”,并且在国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第三,现世思想让日本人对吸收外来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变通性和选择性,注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能够对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改进,更加适合于日本国情,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四)耻感文化的约束

就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耻感文化是其生活中的主要约束,在日本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耻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了集团主义和等级秩序的影响,就日本发展的国情来看,集团利益至高无上,一切的活动必须在秩序下进行。这样一来,就导致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办事,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同时,日本的耻感文化与其武士道发展历史有着莫大的渊源。日本武士道文化发展过程中,武士注重自我尊严和名誉,他们将荣耀放在第一位,对耻辱感有着极强的敏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士道精神与时俱进,渐渐地融合到了大和民族的血液之中,在现代有了新的变化。除此之外,耻感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自身的能力。日本人认为,是非善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日本人眼里,主要自身有着强大的实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认为,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强权者的手中,真正耻辱的事情并不是去做坏事,而是自身没有改变的能力和实力。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当众认错或是忏悔并不会让人解脱,若是犯了错误能够很好地隐瞒,就不会有耻辱感。

(五)坚持感恩主义

在日本人心中,还带有感恩主义,这种感恩主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日本是一个恩情主义国家,施恩与报恩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感恩主义的发展与当时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同时在日本历史文化中也得到了较大的体现。日本历史文化中,存在“御恩”与“奉公”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对恩顾的表现。在日本,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施恩”和“报恩”的行为,例如日本员工在公司上班,公司给予员工薪水,给予员工生活上的帮助,这样公司和员工之间就存在了一种“施恩”和“报恩”的关系,公司给予员工薪水,就是“施恩”,而员工努力工作,就是对公司的“报恩”行为。除了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之外,师生之间、父母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也存在着“施恩”和“报恩”的关系。感恩主义让日本人在工作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自己定位,更好地为企业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日本的感恩主义还存在了很大的上下级“恩情”,这种上下级“恩情”主要存在于企业之中,深受集团主义影响。集团和上司对下属的恩情越重,日本员工的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增加,受到感恩主义影响,员工将对集团进行全力奉献,保持着一种无比忠诚的心理,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2]。

三、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

(一)环境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相背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战之后,日本为了更好地恢复自身经济发展,企业制度与当下国内环境保持着一种高度适应的发展关系,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性越来越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从顶峰开始跌落,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企业制度内部矛盾造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制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持一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二战后,日本企业依旧按照旧的逻辑协调关系办事,使制度和发展环境的矛盾不断加深,导致原本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正面因素转化为负面因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种失衡状态下,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变迁。

(二)实践与惯性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解决当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问题,日本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能够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开始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对先进制度机制进行模仿和引进,使日本发展经济的制度措施与美国较为接近。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文化观念对新制度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方向,使改革方式存在趋同性。日本在学习先进经济制度的同时,与传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冲突,介于实践与惯性趋势,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制度演化方向存在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创新与绩效协调

随着二战之后,日本企业制度爆发出不利弊端后,管理体系失灵,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变革运动中对于方向性的把握存在了一定的偏差,但随着实践的改正后,制度措施日渐完善起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迁,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战后企业制度遗留着深刻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受到传统政治、经济、社会影响较大,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于对制度和绩效的创新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满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第二,借鉴美国先进企业制度的同时,日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受到了集团主义、等级秩序、耻感文化、现实主义、恩情主义文化影响较大,企业制度变革,是基于日本文化底蕴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赶超”目标的实现,使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这种问题促进了创新与绩效的协调发展。

四、日本企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协调制度移植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就以日本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先进经验和制度的借鉴,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冲突问题,是进行制度移植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制度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在进行制度移植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更好地与国情相协调。在制度完善过程中,中国要注重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制度移植方式,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作为制度移植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一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就以我国政治制度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是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必须把握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注重民族精神与企业制度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建设道路。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事物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选择。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条件下,综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一些不适合当下发展形势的内容进行变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制度的变强,受到了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传统文化也与日本国情进行协调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更好地实现了发展目标。综合这一点,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与创新的融合,使传统文化能够赋予当下社会时代特色,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企业制度;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8-0089-04

一、引言

自1998年LLSV首次提出投资者保护的概念框架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围绕投资者保护的经济后果展开。鲜有文献探讨在制度变迁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变化以及相关制度设计在缓解这一问题中的关键作用。然而,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离不开其根植的制度环境,从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分析投资者保护问题的源起及演变,探索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合理制度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实质上。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根植于公司制度变迁中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并且这种所有权的分割随着企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导致了在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并不相同。并且,由于企业契约理论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公司所有权(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并认为契约上的“剩余控制权”天然地归企业所有者所有,通过“剩余控制权”(主要通过投票权行使)所有者可以收回其投资收益。因此企业契约上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投资者保护问题的关键方面。另外,La Pona等(1998)认为,契约上设计的企业所有者获得投资收益的这种权力(pow-er)不是天然的,需要法律系统的保证,此时,各国法律制度体系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Bede和Means(1932)认为尽管在现代公司中,投资者的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事实上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但他们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投资者获得了“流动性”并预期能从中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

因此,下文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以及其随企业制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便明确在不同企业制度环境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接下来分别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法律环境和资本市场三个影响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分析保护投资者的关键问题和有效途径。

二、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投资者保护问题源起于企业制度的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权益的职能、权力的职能以及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企业所有者既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又能获得企业经营的利益,对企业利润的追求,一方面吸引人们冒险将其财产投入企业:另一方面驱使人们尽其最大努力使企业盈利。既最大化了企业效率。也达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投资者拥有完整的所有权,不存在所有权的分割,投资者有能力获得自己的投资收益,从而也不存在投资者保护问题。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分工的细化,19世纪以后的企业中。“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逐渐分离出来,由另外的集团――受雇的经营者执行。而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分散,在现代公司制中,“对企业拥有权力的职能”也从所有权职能中分离出来,公司中的所有者在公司中仅拥有一系列合法的、实际的利益,公司的控制者则对企业拥有法律和实际权力。在这种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公司中所有权的不完整,财产的传统逻辑和利润的传统逻辑失去其功能,所有者失去对公司的控制能力,相对控制人而言处于劣势地位。此时。如果控制者的目的是个人收益的话,所有者与控制者的利益就会存在极大的对立。而控制人则可能利用其控制权进行自利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最终影响社会财富的增加。因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颇为重要。

显然。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是投资者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不同的企业制度条件下,存在利益冲突的主要集团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保护投资者利益,使企业经营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不尽相同。此时,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企业契约上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因此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安排既反映了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又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途径,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核心。

三、企业所有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由于所有权结构影响企业的契约构成,致使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中存在利益冲突的对立方并不相同,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也不一样,其相应的解决途径也会产生差别。因此,分析企业所有权结构一方面可以知道不同的契约条件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在哪里,以便针对性提供解决途径;同时,由于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契约的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在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改变企业契约,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在企业制度演变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时,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这些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和有效措施也会不尽相同。

对“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的描述较早来自于Bede和Means(1932)的研究,他们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初前后美国公司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股权高度分散是当时美国公司的重要特征。并且,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进一步分散。公司的控制权逐渐从股东手中转移到职业经理人手中。从而在这种“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下,所有者和控制人的矛盾表现为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矛盾,投资者保护则表现为一方面,激励和约束管理者的自利主义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增强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的能力。在具体的解决途径方面,Jensen和Meckling(1976),从委托一理论视角,研究了股东和管理者的冲突问题,指出当管理者没有拥有公司全部现金流的所有权时,管理者有动机去占用公司资源为自己所有,或不尽力为股东创造利益。委托人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克服这一问题,包括:监督成本(monitoring cost)、承诺成本(bonding cost)以及损失成本(residual loss)。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董事会设计、管理层薪酬制度设计以及外部市场约束等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者的冲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途径,甚至一些研究认为在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国家和地区。股权集中是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La Porta et al.,1998)。

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认为,与Berle和Means

(1932)所描绘的“股权高度分散”现象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大企业由家族或政府等大股东控制(LaPorta et al.,1999),即“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并且,Demsetz and Lehn(1985)认为,尽管集中所有权模式能够确保控股股东不受经理人的掠夺,并且能够享有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好处。但由于获得或维持企业控制权往往需要股东保留很多股份,而这种股份的过度集中使得大股东无法享有多样化的分散投资带来的好处,而承担过多风险。所以现实中,控股股东通常采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的方式控制企业,这样控股股东在保持控制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流权的持有。La Porta等(1999)则指出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基本冲突不是Berle和Means所阐述的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显然,这种股东集团内部的冲突在改变企业契约关系的同时,也改变了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关键方面。而相应的解决途径主要是探索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机制和方式。并寻求抑制大股东侵害的途径,以及通过股权制衡机制的设计,降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

因此,公司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下,投资者利益受损害的方面也不尽一样,研究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需要首先考虑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状态,以便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合理安排所有权结构的也是保护投资利益的重要渠道,比如通过改变所有权结构,改变企业契约上的权利构成,进而缓解投资者保护的主要冲突,甚至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这样的制度安排限制控制人的自利主义行为,增强中小股东的力量,最终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

四、法律制度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企业契约理论显示,权力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所在,而La Porta等(1998)认为所有者的权力不是天然的,而需要法律权利予以保证。因此。无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如何,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无疑影响巨大。以La Pona等为代表的法与金融学派的研究发现,各国与投资者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则及其执行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而决定各国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法源(La Porta et al.,1998)、文化(Licht等,2005)、政治(aaian和Zingales,2003),或者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是,各国法律体系的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程度不同,对各国投资保护研究无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英美等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执法效率较高的国家,通过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制改革,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而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下的新兴市场国家,法律体系不是很完善,国民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通过法制改革来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可能收效甚微。此时。就需要其它制度安排来提升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比如La Porta等(1998)指出,在投资者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国家,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股东难以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时。有能力的股东将不会放弃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股权集中成为公司控制人,来保证其投资收益。但对于广大的中小股东而言,往往因为财富约束等原因难以成为公司的控制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股东通过股权集中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控制人,保证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可能面临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双重侵害,处于更恶劣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则需要探索其它的机制以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比如通过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投资者契约上的权利,并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法制改革的渐进性以及其实质起作用的缓慢性,在中国这样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探索有效的法制改革路径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更具体的规则设定以及能够自动履行的相关制度安排。

五、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资本市场是中小投资者为其股票期望值寻求评估的场所。是其期望得以实现的场所,也是吸引其向公司投资的关键所在。Berle和Means(1932)甚至认为投资者在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的条件下,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是用“控制权”换取了“流动性”。由此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极为重要。并且,Bede和Means(1932)从维护证券持有者权利的角度,描述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第一,资本市场通过不断集合大量买者与卖者来为交易提供机会场所与设施,这涉及了维持“自由市场”问题。第二,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维持持续的价值标准,使得证券能够大体以其在交易所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信用和交易的基础。这涉及到需要有可供利用的足够信息,并以此作为价格评估的基础。第三,在投资者需要将其资本用于其他投资或用于个人消费时,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了唯一的能将其资本撤出的实际手段。

显然,资本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保证股票能迅速转化为现金。但是这种转化行为不是建立在不合理的价格之上。而是以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这时就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可信赖的信息资料,交易者据此进行价值判断,形成交易。因此,资本市场效率、波动性、以及流动性甚至投资者结构都可能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在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时,不能忽略市场制度的影响。

第8篇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原本已经成为地球村的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无时无刻都有创新的发生,随即被分享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思想、行为也随之改变。作为柔性的文化和刚性的制度对企业的管理影响深远。柔性的文化需要刚性的制度加以规范和固化,而刚性的制度则需要柔性的文化加以“人性化”。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才能使企业整体向上,使摸不着的企业文化落地,才能打造出有着优秀文化的制度化企业,才能让企业跟得上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的前进步伐。

【关键词】

经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享”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最普遍的共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等等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钢铁企业在萧条的市场环境下也无法避免的要借助互联网谋求生机,再也无法保持唯我独尊的高傲,必须弯下腰身向马云学习,这势必要引起思想上的革新,文化上的共鸣,制度上的保障才能确保企业不被时代的列车所遗忘。制度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是一种调整和规范的规则体系,是浓缩的、固化了的社会关系。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以满足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产生的。制度的功能很多,本文所关注的制度的功能主要是文化的传递功能。

社会文化主要依靠一定的社会制度来进行传递。社会制度一方面把人类过去创造的文化保存下来,不断传承,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用新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例如,社会化的过程就是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把社会文化传递给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使每个成员都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员。同时社会化的过程也使每个人通过社会制度感知并接受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得以继承。社会文化就是在这种传递—固化—传递的过程中得到继承、发展和交流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台湾的文化影响。虽然日本对台湾结束了长达50年形式上的殖民统治,但是日本对台湾的文化影响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人,虽然说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乐无不充斥着日本文化的影子,甚至连东京的一条狗不幸掉到下水井里都能引起台湾舆论的一丝波澜。都说文化殖民是不见血的侵略,那么众多的亲日台湾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文化的作用可见一斑。那么以盈利为目的的集合文化——企业文化又如何呢?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集体意识、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现代社会人们不仅仅是关注产品的质量,而是越来越关注产品的一些附加价值,即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除了普通的存、取、汇款等大众业务外,为了吸引更多的储户,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上大下工夫,最明显的是非国有的商业银行,例如,浦发银行,除去各银行金融产品的利息差异,很多人去那里办业务只是为了舒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的软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世界范围内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丰田的企业文化了。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中国的企业所重视。然而,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而不探讨这个企业制度建设的话,那么,企业文化也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

因为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所明确倡导的、基于也常高于企业经营规则之上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它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定义“规范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不谋而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也有人把企业的规章制度称为企业的制度文化。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制度是制度,文化是文化。两者处于割裂的状态,企业的管理者好像也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永远是宣传的口号伟大而时髦,在天上飘,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显然一种“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状态,没有规范、没有制约。可见,没有制度来做保障,企业文化只是一个时髦的文本,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可并加以遵守和执行,很快就会消亡于无形。

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时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的。把文化“装进”制度里面,势必会加速这种认识的过程,同时能够及时纠正员工的思想行为偏差,明确的告诉员工哪些行为是企业反对的、需要遏制的,哪些是企业倡导的,需要发扬的,将这些清晰而深入的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业务之中。久而久之,员工养成了按制度办事,使企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成为自觉,那么此时,企业的文化便真正的落了地,也便成为了“事实上”的一流文化了。如果企业能够实现制度化运作,那么企业的员工就会对其基本的、正确的、有意义的思想和行为接纳和理解。因此,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化的持久性后,可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对企业员工来说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而这正是企业文化所需要做的事情了。在这个创新无时无刻都在爆发的年代,伴随着企业的思想革命、管理革命,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的重塑或整合就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加以引导和实施,那么具有刚性特点的制度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所以作为柔性的文化和刚性的制度对企业的管理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柔性的文化需要刚性的制度加以规范和固化,而刚性的制度则需要柔性的文化加以“人性化”,两者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必须让企业的制度和企业的文化相契合,才能使企业从思想到行为彻底转变,才能突破瓶颈在e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让制度说话》.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1.

第9篇

一、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过去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核心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这种管理较为单一化和扁平化,而现代企业制度吓得企业档案管理则更为全面和立体,这种管理制度将多个部门多个管理进行结合,其工作核心由从前单一的行政档案管理专项以资产为桥梁的企业资产档案管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更多的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更高效的技术进行复杂海量信息的管理,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之一。

二、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四大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信息,在当下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一个企业能否做出正确合适的决策取决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能否为企业提供正确无误的真实信息。因此,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将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核实其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二)系统性原则

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就必须保证其组织架构完整且完善,这也就是系统化原则的体现。这种系统化原则能够使得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清晰和规范提高企业查找、读取和保存信息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三)全面性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全新格局之下,现代企业所需要处理和管理的信息范围极为广阔,当下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互联网逐渐接入到商业社会之中,这让企业的贸易范围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信息范围广泛、信息成分复杂的严峻挑战,这使得企业档案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单纯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其要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管理。

(四)有效性原则

现代企业的档案管理中一定要遵循信息有效性原则,这种有效性通常被分为两种,信息的时间有效性和价值有效性。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通常都具有极高的时效性,许多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而言,在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上务必保证时间有效性,这样才能高效进行贸易。第二个则是价值有效性,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下,存在大量的无效信息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排除。

三、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并不能够为企业直接生成经济效益,许多现代企业对于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这项工作的存在必要性不大。这种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企业对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和深刻,不明确这项工作的职责所在及其重要性。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落后于时代

许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当下,我国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过去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早已落伍,不再适用于当下复杂且海量的信息处理及采集,并且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随着人事调动,其所管理的档案也将发生变动。除此之外,许多企业在当下社会仍旧采用落后的纸质档案管理,这种档案管理对于如今的海量信息而言效率极低,对企业档案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当下许多企业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

四、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企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企业需更加重视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工作机构,加强企业内部对于该项工作的认知和学习,明确其职能和重要性,是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充分意识到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这样的手段促使企业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专业训练

企业需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定期举行档案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明确自身职责所在,掌握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相关人员务必专职专岗,保证其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老职工,因主要以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转化为主,例如: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使其掌握现代所需的计算机档案管理技能。而对于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则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最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明确其中的专业性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一帮一的模式,让具有工作经验的老职员带新职员,形成互帮互助的模式和学习风气,全方面提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办公技术,提升工作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过去对于企业档案管理单一的认识已经落伍,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具备与时代同步的工作理念,采用先进的信息化办公方法,将容易腐朽丢失且浪费资源和空间的纸质档案管理转化为高效便捷的计算机档案管理,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培训,运用科学的手段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企业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保证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有效地运作。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制度上的约束,以保证其不会在工作过程中将企业档案和信息外泄,一旦发现泄密者,务必严加查办,并给予严厉处分,以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性。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人们的焦点,企业应当积极普及互联网安全知识,让员工了解和意识到网络安全隐患的严重性,加大IT部门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工作力度,保证企业档案的安全性。

第10篇

(一)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报告模式可以说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社会责任的需要。大部分社会责任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当前会计不能够对其充分的反映或不能详细反映了这一点。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会计当前使用的计量方法在社会责任会计失去了作用。

(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衡量某种的东西方式,这种东西才能够更好的得到管理。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披露,能够满足相关者利益的需求,促进上市公司积极的去承担社会的责任。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差异化信息披露我国上市公司为了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上市公司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实现最大化目标,同时还应该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

二、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的形式并不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形式,并强制性的要求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的社会责任跨级进行信息披露,因此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它属于义务的范畴。无论在发达或欠发达国家,都是用法律的手段来有效的监管非法行为、义务行为等。因此可以说维护合法权益不轻易侵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我国的很多上市公司,认为对上市公司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提出这而对实现管理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导致这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会计目标的狭隘性。此外,根据上市公司治理模型分析,由模型的股东是应用最广泛、最具有活力,最有效的模式,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股东们自然不去考虑社会责任。

(三)成本过高与社会责任相似的是社会道德,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设计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些内容大部分都不可以使用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方法进行测量和信息披露,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测量方法的复杂,最麻烦的是不进入循环,无关与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信息披露。

三、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

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虽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任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不完整的理论,在实践中有很多漏洞等,但是现在是最好的时间来改善。从我国政府机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性的分析,也就说所说的政治环境。如今,环保、绿色以及健康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追求理念,这种情况下,对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尽管外部环境是有利于实现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完成。

(一)增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可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正面、典型宣传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上市公司,对无视社会责任会计的上市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并加大处罚力度。要加强宣传活动,让上市公司自主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组成的部分。上市公司的行为会如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到社会。所以,通过加强宣传,不仅可以让上市公司明确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也会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从而带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让社会各界人士都为上市公司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出谋划策。目前,经济活动的发展水平和社会责任会计的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完全执行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所以上市公司如果想去执行,披露,以及如何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基本上是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所以针对上市公司的推出一些措施,是所有公民认为了解执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公民的义务,社会改善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目前,环境保护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二)完善披露的立法工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还不是很平衡,由于行业以及规模等等各不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意识还不尽相同。重量级的上市公司,因为公众的注意力非常高,。而大多数的小型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无法承担社会责任成本,在自愿披露的情况下,他们不会实现主动公开。这将大大打击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对定期的进行披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三)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来促进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违反道德行为标准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很长时间暂时损失或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但上市公司这种行为将会获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好评,其对应的顾客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其消费群体也会越来的壮大,这样小型的上市公司便从小型微利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高额利润发展。相反,上市公司在业务违反了相关规定,就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反击,这样的公司也不会有很好的效益和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制度建设;系统规划;顶层设计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装备制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三大产业,搭建合理有效的管控模式,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动作流程、权限,降低集团管理风险,提高各子公司经营自主性;通过制度和机制为保障进行程序控制,确保子公司规范动作,实现经营目标。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二、××集团开展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是确定集团管控导向,形成××特色治理模式,保障管控体系落地的需要随着集团高速发展,多产业结构形成,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管控模式已经难以跟上集团发展脚步,需要通过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运作流程、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逐步填补管理空白。基于快速、科学、合理搭建集团集分权有度的管控模式需要,我们的思路是:以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目标,通过对集团“1333”战略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梳理,明确总部、子公司两层级管控定位;基于价值创造总部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结构优化,明确总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强化对制度体系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理清权责界面,形成分类合理、层级清晰的制度框架体系,确保管控体系有效落地。(二)是保证依法治企,推动集团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依法治企,一切按制度办事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分类别,对制度内容和业务范围进行规范,有利于防止出现制度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实现制度与业务的紧密融合,为制度信息化打下基础。通过明晰制度层级标准,规范同一层级制度内容,明确各级组织的制度管理责任和制度之间的联动。通过明晰制度类型标准,规范业务的管控深度,使制度规范由粗到细、由原则到实施,制度易执行、落实过程可追溯。(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的必然选择总体上看,当前集团制度体系尚不够规范和标准,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企业相比,在制度管理、制度建设、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完善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制度管理责任,充分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已经成为集团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现阶段已经搭建了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但从集团制度建设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管控体系设计不合理,没有解决有效支撑集团战略目标落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当前的管控体系没有解决好管理深度与宽度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系统控制与适度授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之目前集团总部职能和能力不足以支撑集团战略的落地,导致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的匹配性较弱。2、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全部是由集团各专业部门负责制定,由于单个部门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方、相关部门、制度执行方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等情况。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制定制度,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3、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度归口管理方、制度制定方、信息系统管理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未真正落到实处,制度修订建立没有广泛吸纳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等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制度会签存在走形式现象,各制度相关方对非本单位主责制度重视程度不足,自扫门前雪,对制度前的把关不严。4、制度管理体系没有实现信息化支撑,主要表现在制度文本、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动态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制度缺乏表单、流程支撑,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佳。

四、××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做法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架构按照制度适用范围,将集团制度划分为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子公司业务制度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基本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和专项管理规范,反映公司基本行为准则,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第二层级:通用业务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建立的规范集团某一业务领域,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围绕“人力、资金、设备、材料、信息、技术、市场”等核心要素的管控,通过梳理职能部门与子公司的职责边界,实现对某一业务的有序管控。第三层级:子公司业务制度。以集团基本制度和通用制度为基础,根据自身管理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本单位业务运行的制度。(二)××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1、为实现法人治理结构运转的有效落地,健全集团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以“权限管理”为核心价值观的决策体系,修订完善了《××集团章程》、《××集团党委会议事规则》、《××集团经理层议事规则》,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2、以集团“1333”战略及“十三五”规划为导向,厘清集团总部和各业务单元职责,把集团总部定位为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产运营、风险管控和服务支持,突出战略性和全局性职能,有效支撑三大业务板块的高效运营。各业务单元充分履行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等经营性职能。设计××集团的管控总纲,编写管控基本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化集团管控相关规定,作为集团管控遵循的基本法。各业务条线,基于管控基本制度,提升、优化、强化部门职能,进一步完善通用业务制度,梳理各自业务领域业务制度。组织制度相关方对重要制度进行审核,按照制度审议审批层级进行。3、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架构体系,健全子公司层面各类制度,围绕OA平台扩展应用,推进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制度执行力。

第12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指的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及各种运营项目的评价、审查、监督,从而确定企业运营项目的效益性与合法性、企业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内部审查也是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部门在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时,由于一些无法确定的因素或是不恰当的意见,而导致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审计主体遭受被审企业责任人的指控或是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本文就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阐述,由此论述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理念、价格上的比拼,同时也是人才间的竞争。企业审计人员,其专业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然而,部分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理论水平较低、业务技能较弱,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改签而来,审计部门缺少专职人员;一些审计人员,无法快速掌握现代技术措施,没有将电算化应用于审计工作中。此外,难免有个别的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利用其职能、权利而获取非法利益,从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与效果。

(二)企业的内部审计体制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部分的企业并未完善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制,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企业在进行一项经营活动时,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未能预先制定计划方案;而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存在缺陷;事后缺少审计复核与审计底稿。此外,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审计调查,由此无法有效识别重点审计对象,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关键审计事项的遗漏。在审计底稿的过程中,一般只对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事项进行记录,倘若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经验,从而可能将其判断为正确事项而不列入审计底稿。现代企业所采用的审计体制,一般难以针对内部审计工作展开外部调查。

因此,对于内部审计过程中的一些违规事项,往往难以取证、确认。

(三)内部审计对象越发复杂: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明显提高,而现代企业的运营项目越发复杂化、多样化。由此,传统的财务会计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会计核算业务需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日渐提升。由于现代企业运营项目种类的丰富、数量的增加,从而造成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会计信息资料的增加,其中难免掺杂一些虚假、错误、残缺的会计资料,其将导致审计失察的几率升高。此外,企业内部审计还是一个分析投资方案的过程,研究其可行性;审计部门不仅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评价企业的管理效果、运作效率等,而随着审计难度的加大,审计人员往往难以明确审计结论。

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约束力: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单位充分享有运营、生产的自主经营权,其是依法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独立发展、盈利与亏损自行承担的商品经营、生产组织。

企业若要实现自我经营,需加强企业自身的约束力、完善相关约束机制。企业内部审计,其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还能有效的监督这些部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企业资产流失、财务核算失真、责任人违法乱纪、内部管理失控等问题的发生。

(二)内部审计是企业发展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市场经济下,审计环境越发复杂,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若要从中求得生存、发展,只有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对市场走势进行实时的研究、分析,在充分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后,及时、准确、积极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为此,企业可以经济效益为调整核心,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等。因此,由于各个部门经济责任内容的增多,现代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降低项目成本。

(三)企业控制、管理难度的加大: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任何经济活动,均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为根据,规范其经济行为。然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规模日渐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扩展,而一些企业还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经营地点越发分散,由此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难度与跨度,为保证监督、执法的有效性,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至关紧要。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无法保证其经济活动能够获取利益,一切经营项目均带有一定的风险。现代企业必须顺应市场要求、适应审计环境,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充分了解、掌握市场走势,最大限度规避经营风险,由此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将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新,闫立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第13篇

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

经营性、市场化是出版产业公益性的重要保证。用市场来主导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就是既要保证公益性出版事业的发展,又要推动经营性出版产业的壮大。从发展思路看,公益性出版事业要由政府来主导,经营性出版产业要由市场来主导。公益性出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出版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出版事业的社会效益为根本任务;经营性出版产业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以繁荣市场,生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出版物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

完善的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各项出版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从生产要素市场入手,通过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联合、重组,通过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变目前出版物市场存在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市场封锁、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促进出版物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市场机制与流动,努力推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减少交易成本,扩大出版物市场容量。研究制定出版物市场准入规则和退出办法,逐步推动出版物市场的开放,在开放中加以规范和引导,鼓励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调节功能,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必要的基础条件。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将逐步转制为企业。因此,对于出版体制改革来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出版单位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对于已经转制的出版企业来说,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主体。从目前的企业形态看,出版企业基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建立清晰、合理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赖以建立和作用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产权制度界定了公司资产的归属、分配,和处置的权限、责任和利益范围。对于现阶段的出版企业来说,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要使出版企业真正享有独立于所有者权利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的经营活动范围急剧扩大,不仅要进行商品生产,还要进行资产和资本经营;不仅要进行直接融资,还可能通过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不仅要经营有形资产,还要经营无形资产。因此,没有经营授权,出版企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也是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因素。另外,转制后的出版企业一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这种制度安排在产权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我国其他经济领域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

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以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局面。对于出版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结构,可以通过不同隶属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法人企业、各类基金共同持股,达到分散产权而又不改变国有资产的控股地位。同时,通过《公司法》规定公司中国有资产不同比例条件下,相应的持股法人或国有投资公司的最少个数,或规定每个法人或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可以持有同一家公司股份最大的比例,以保证公司产权的分散程度。当然,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与目前的出版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出版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进一步突破。

第14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 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以不断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为中心和主体,并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和基础,明确强调政企分离、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科学管理。商业银行在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观察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运作史我们发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而就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现状来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极为必要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当今时代下的重要课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商业银行运行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极为高效的管理模式,其中财务管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重点所在,而提高商业利润则是其最终目的,同时以商业银行现金流为主线,针对银行财务进行适度的、整体性的控制,使银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增加经营利润。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对商业银行迅速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极为有利。通过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运营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我们发现,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过程中,只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后,其管理制度才能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是由统一法人领导下展开的分层经营、核算与管理的管理模式,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超越以往,则必然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的必要性。其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其内部管理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自身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制定出更为合理、更科学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有效地指导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活动,而银行的总体发展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得以快速实现。此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前形势发展趋势也要求其在自身内部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由此方可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其核心竞争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能力也极为有利。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商业银行能够针对全部经济活动细节进行更高效、更合理的规划,从而能够使各项资源配置实现最优,为银行创造更多利润,降低银行管理成本。除此之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银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当前金融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针对市场变化与波动进行更全面、更高效的分析,并基于这种变化和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益并迅速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与竞争能力。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在商业银行日常运作和经营过程中,预算管理是一种重要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和战略实施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不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银行内部尚未形成以职责权限划分和组织机构设立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与预算管理挂钩的考核指标较为孤立和单一,缺乏系统性,考核部门的经营业绩也无法通过指标设置得到综合反映;未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功能;预算管理控制和过程指导功能水平较低等等。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对来自于市场方面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反应灵敏度,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波动影响,此外,商业银行具有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结构,其客户涉及到个人、金融机构企业乃至国家等多方群体,同时对日常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也有所涉及,因而从经营风险角度分析来看,相比于传统意义企业,商业银行经营中发生风险的几率远远要高。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如下:

(一)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清晰的长远发展目标

当前许多商业银行对全面预算管理尚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其现阶段乃至长远发展的目标得不到明确,仅仅考虑自身管理制度是否与现代管理水平相符。而长远发展目标的缺失或不明确必然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其良好的导向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地推动商业银行发展。

(二)管理层次较多

商业银行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繁冗的管理层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在全国范围内,其营业网点多达2万多个,自从2004年起实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后,其会计核算将支行作为基本单位,从而使核算单位得到大幅削减,但就目前来看,其核算单位仍然较多,约有4500多个。

(三)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全面性

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都缺乏一个成熟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例如有些银行的管理组织架构中缺失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由此无法为商业银行经营创建高效合理的经营环境,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

(四)编制程序混乱,缺乏灵活性

当前许多商业银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未妥善安排编制流程和预算编制方法,导致编制程序较为混乱,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无法发挥出应有效用。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由此无法充分发挥效用,预算目标与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三、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应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用,使预算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一)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中应首先明确预算目标,使其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常来说,银行在其管理过程中制定了在预算期之内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即为预算目标,预算目标不仅包括局部与整体目标,也包括短期和长远目标,但无论何种目标都应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导向。在管理过程中一旦缺失了长期发展目标,则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过于偏重近期目标,对其长远发展考虑的不够全面。此外还应确保银行管理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商业银行管理首先应以市场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方能有效地指导全面预算管理,使其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其次应注意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做好各部分、各环节的协调工作;最后,应以商业银行长短期目标和发展战略为指导来确立预算,并保证其科学、有效,进而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推动全面预算管理。

(二)树立牢固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在现阶段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树立牢固的预算管理理念并不断强化,进而能够在对银行经营与运作活动中细节进行规划的同时也对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效用有充分认识,从而有利于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获取更多的利润,使银行固有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三)推行有效的分级预算体制

针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状况、机构布局以及资产规模等,笔者认为分级预算管理体制方案是较为可行的,通过分级预算管理进行整体性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银行通过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从总行、分行和支行三个层次入手将经营管理目标以及相应的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并加以落实,这有利于各行在预算框架内与自身业务发展战略相结合,进而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四)银行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不断使其成熟完善,确保各项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方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始终坚持人本理念,加大人员培训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进而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激发个人能动性;二是银行应设置专有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为银行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应确保预算方法以及内容的正确性,即应与银行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兼顾市场变化等影响因素,同时在选择预算方法时还应参考所选择的预算内容;四是确保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并严格执行预算。

(五)完善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首先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以免流于表面。其次还应完善员工考核机制,确保各项评估的科学和全面,例如经济资本法、平衡记分卡、360度考核法以及关键事件法等等,同时还应对业绩考评奖励机制加以完善,逐步建立其包括RAROC考核体系在内的风险收益评估体系。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在金融深化和市场开放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逐步引入和升级全面预算管理对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商业银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展开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对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一部分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有所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盛春艳.基于价值创造的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2]肖文东,华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基于预算的分析[J].财经论丛,2011(06):45-50.

[3]贾焕平,张西征.经济增加值在我国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95-96.

[4]焦健.商业银行基于战略导向的费用预算管理——以NMZH银行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1.

[5]尹婵娟,陈敏.现代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初探[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1(06):85-86.

[6]郭建英,原静,职苗甜等.层次分析法(AHP)在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06):63-66.

[7]周岩.中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与组合优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

第15篇

一、在现代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机制的意义

在现代企业中,实行的是投资与经营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所谓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则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一种规章机制,可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并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所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想要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制约,就需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问题。一方面,机制的实行可以使企业资产安全得到保证。具体来讲,就是机制的实行可以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牵制,继而使企业的各项业务能够得到规范的处理。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进行财务物资采购、计量和验收的有效监管,继而防止财务物资遭到损坏、盗用和贪污。而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好经营成本的控制,并避免人员出现舞弊、违规等行为,继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可以使企业绩效考核更加明确,继而使整个单位、部门的团队力量得到凝聚。具体来讲,就是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业绩考核指标,继而使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更好的结合起来。而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内部矛盾也将有效减少,继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得到保证。此外,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还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继而为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因为,内控机制的制定可以使会计人员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下完成财务信息的填写,继而使企业的各类资产信息和会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根据这些财务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继而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

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实行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利的控制环境

实际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很多企业缺乏有利的内部控制环境,继而影响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效果。一方面,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树立内部控制的管理意识,只是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企业短期经营利润上。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很多企业采用的仍是政企合一的组织机构模式,继而导致了企业内部存在过多的管理层。同时,企业内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不能得到合理的协调,继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不畅。再者,一些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内部不仅没有形成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人事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下,内控机制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也难以对职工的行为形成约束。此外,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将内控管理全面落实。

2.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继而使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遇到了困难。一方面,目前国内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普遍较低,并且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不会主动参与管理,并且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继而难以发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不佳,继而制约了企业的内控机制的建设。

3.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足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需要进行企业经济监督的再监督,以便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但就目前来看,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足,继而不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实行。一方面,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组建受到了行政干预,所以审计人员往往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继而使其工作范围和威信受到了影响。此外,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过于注重内部管理,却忽视了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的没有直接的联系,继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

1.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首先需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得到改善。一方面,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宣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政策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完成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并为各级领导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和人员,以便发挥专业管理作用。同时,需要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以便增强企业的团体凝聚力。再者,需要使职工参与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并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为职工提供参与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途径。同时,企业需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便激发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此外,需要使企业的经营者向着职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以便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为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更好的实行,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要号召各高校加强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以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会计人才。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行为规范,以便使会计人员的行为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会计工作的风险,企业需要在提高会计人员薪酬待遇的同时,将会计人员的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而一旦发现有会计人员违规作业,则需要加大经济处罚。此外,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会计职业协会,以便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保证。再者,企业要为会计人员提供培训体系技能知识的机会,以便使其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继而更好的完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

3.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

从根本上来讲,企业想要较好的实行内部控制机制,就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一方面,企业需要抛弃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组建方式,并按照发展需要完成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便对经营者形成制约。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则不能由经理人组成,并且还要得到统一的培训,以便使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得到提高。同时,还要赋予内部审计向董事会提交报告的权力。再者,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以法律服务为宗旨,并发挥其熟悉财务管理和财经法规的优势,以便发挥内部审计放错防弊的作用,继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此外,企业需要认清内部审计的地位,以便使内部审计人员以企业利益为重,继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