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复习计划范文

大学复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复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复习计划

第1篇

范文一:

首先,大学里面学习和考试可以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只要花点功夫看看书,不挂科完全是小儿科。我的方法更偏向于知识脉络梳理,而我说的12个小时,是完全精力高度集中的12小时(即有效学习时间)。

准备阶段:

1.远离寝室,找一个自习室,如果耐力不够,建议一个人自习。

2.准备一个手表,手机调静音放包里(以免自己以看时间为由玩手机)

3.带相关课本,笔,以及草稿本(以供写写画画),我会习惯带水杯,个人喜好。

流程:

1.通读课本(6小时左右),并在本上边写边记。

如果老师划重点,那就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所有的重点。如果没有,那你就自己整理。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理解有印象,不用刻意记。如果不想写就在课本上划也行,不过效果会打折哟。

2.找一下历年的题目做,练手感而已,了解出题的节奏。(3小时)

我一般在学校打印部找,如果没有,那就从网上找一份(看过一遍课本,大致已知哪套题合适了)

这时最重要的当然不是正确率,而是进一步熟悉课本。我所习惯的做法是把每道题答案都从课本上找出来,没复习到位的抄在题目旁边一遍。

3.重新看自己整理过的东西一遍,有个印象。翻看就好,(30分钟)

4.根据题型,重点复习(1小时)

5,这样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不过如果你还不放心,那就做小抄吧,嘻嘻

方案一:根据你复习过得东西,一遍一遍过,记完的就划掉,剩下的抄写记忆。重复不到五次,剩下的东西基本上就没多少了。按重点词提示记忆就好。

方案二:从学霸那里得到的小抄,抄上那么五遍试试。

6.这是你已经完全绰绰有余了,心情好的话,把你抄过的笔记送给没复习的兄弟姐妹们一份,他们会很开心的。这样想的话就有动力了。

范文二:

如果你不想整个考试时期每天最多只能睡三个小时的话。期末考试一定要抱学霸大腿,学霸绝对是考试必备!!!

Tip1:复习之前要先决定是看ppt还是看书。

这个建议听学霸的建议,有的科目看书特别恶心,看PPT恶心程度还是会好很多的。有的科目老师做的ppt不全,看书比较好。时间允许的话,两个都看也好,但是时间紧迫的话,就选其中不太让你恶心的那个看完。

Tip2:无论是看书还是PPT,到考试之前都要看完!边看边做笔记!!

看书的时候记得要看懂,理解了就好记了,但不强求记下来,能记多少记多少吧。实在看不懂的直接果断舍弃,把那面折起来之后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要看了。

边看书就边记下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公式结论神马的,最好记在一个本子上或者几张纸也行。同时看书的时候看到类似但不同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回想下前面的那个知识点,不记得就再翻一下,记得两个类似的知识点的区别,这样方便记忆。

Tip3:刷题!刷题!刷题!

书实在看不完的话,就做做题,向学姐学长学霸们要以前考试的题目,然后争取弄懂每一道题目,实在弄不懂的,记基本的知识点以及题型以及答案,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直接往上面套,答案十有八九是对的。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一定要把书看完,做题目的前提也是书看了一大半!考试之前还要记得翻看一下前面复习时记下的比较重点的。

Tip4:抱着一定不要补考或者重修的信念复习!

想想赶脚这样的复习一次就够了,要是还要补考或者重修,这样的复习又要再来一次,你应该会有认真复习的信念了。

重点就是上面几点了,下面说点针对科目的。这些有点因老师而异啊,不是万金油。

我大一学的除去大学英语神马的有工程制图,数理逻辑与图论,高数上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C语言。

工程制图(学习时间一天):多画图!多画图!多画图!多看题,书的话,画图用到的就看下吧。老师最后说的那些比较重点的习题,有时间就都做做,没时间,就能背多少背多少吧,顺便记得让学霸压压题,背背学霸说的重点题目。

数理逻辑与图论(学习时间一天半):复习就是看书,看不懂的就死记概念以及习题的解题步骤。这个属于逻辑数学,但我们只学了两章,第一章和最后一章,老师说的重点看不懂就死记。

高数上下(上:一星期,下:三天):如果你和我一样没听过课,那么就通宵达旦把高数书看完,而且每看完一小章就要做下习题练手并且在网上找答案对下。想过的话,书中老师说的重点章节一定要看完,裸考的话,挂的几率不用说了。然后高数务必做题目练手,具体的就参照Tips3.

线性代数(学习时间两天):比高数简单很多,个人感觉看ppt比较全面,同样也要练手,把老师平时的作业题都做一遍吧,没时间的话就至少看到那些题目也要知道解题步骤。线代概念有点多,所以要把Tip2做好,把ppt或者书看完,记下重点题目的解题步骤,然后就差不多了。

大学物理(学习时间两天半):背公式非常非常重要。重点例题也要看,有时间也要做下题目。把书看一遍,理解得差不多了就把公式记一下,就差不多了。这个和高中结合比较紧,

电路(学习时间两天):两天时间真心太紧,多看PPT里面的题目吧,可以的话,背题也行。这个是最后考的,当时我想的是高数这么凶残的我都渡过去了还怕啥电路,但是还是很难。。

C语言(学习时间两天):我是看书,边看书边在电脑做课后习题,没时间做课后习题的话就看课后习题的答案吧,争取看懂答案,能记下来是最好,不能的话,这个还真的没办法。

第2篇

方壮志,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以及行为金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授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与投资课程。2010年至2011年在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这期间参加了26届美国房地产年会,于同年参加了印地安纳州一年一度的商业房地产年会。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成果

方教授早期的研究兴趣在国际经济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相关的研究曾以“区域领导者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题,发表在2002年的《世界经济》,探讨中国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力作用,另于2003年在《经济研究参考》上发表了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之影响力的文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早在1997年,方教授就十分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曾在武汉市房地产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住房消费推进住房市场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并于次年发表在《城乡建设》杂志。近十年来住房市场价格快速上升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是住房市场的供应结构失衡。由于住房市场价格的快速上升备受关注,开始回顾住房制度的改革,探讨了早期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非常狭小,无法达到稳定住房市场基本面的作用。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崛起,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和探讨金融市场价格波动与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本质,代表作发表在《南大商学评论》。同时,运用行为经济学的思想,从政策诱因和货币超发的角度,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热和价格快速上升的原因,并发表在《学习与实践》杂志。

近年来主要承担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公共租赁住房投融资平台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深刻认识到住房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希望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找到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以来路径。通过对国外住房市场的研究,认为住房市场的结构需要调整,住房市场的全面商品化无疑将引起价格的快速上升,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才能让住房市场稳定繁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最终目标。2012年开始,政府逐步调整保障性住房发展的战略,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是今后供应结构调整的方向。但是如何有效地运行,这里涉及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可以借鉴北欧国家和德国的市场化经验,充分调动私人租赁市场的闲置资源,将未来的公共租赁与私人租赁市场协调发展,既能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也能通过私人租赁与公共租赁市场的一体化,形成住房市场的基本面,租金是衡量住房市场价格基本面的重要指标,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闲置住房,通过供应结构调整以及相关法律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期有效地稳定住房市场的价格。

方教授多次主持或者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自主创新项目《公共租赁住房与私人租赁住房市场一体化研究》(项目审批号2013WZ011),以及国家开发银行资助项目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公共租赁住房投融资平台研究。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arkov转换动态条件相关分析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识别及对策研究》。

三、主要论著

1、城市经济网络与武汉市的城市定位,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陈甬军、陈爱民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3、美国房地产经纪业及其启示,投资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9期。

4、浅论物业管理,中国第三产业,1997年第4期。

5、跨国跨国公司与民族工业的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6、住宅消费:让大众成为消费主体,城乡建设,1998年第2期。

7、区域领导者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

8、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偏差分析――兼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首届“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3年。

9、汇率制度选择与东亚货币合作,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94期。

10、经济适用房的外部性与房地产市场效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1、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学》的转变:文化演化论的理解,国家发展研究,2004年第4卷第1期。

12、非理与市场效率的新诠释,南大商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3、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与住房投资热的诱因,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5期。

第3篇

关键词:西部计划;政策分析;实施模式;实施过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自2003年6月实施至今已有10年历史,回顾10年来的“西部计划”政策内容变迁、实施和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于调节国家社会人力资源分配、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计划”背景和意义

2003年是普通高等学校(简称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由于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再加上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6月6日,、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中央财政给予适当支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一)“西部计划”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推进的重要举措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2年2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出台了《“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国家层面的具体规划、政策相继出台。“西部计划”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西部计划是应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措施

2003年是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比2002年猛增67万。再加上受“非典”疫情的影响,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应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以19号文件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国务院同意,发出了四部门联合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罕见的、空前的。“西部计划”的实施能暂时缓解我国过快、过热、过强的就业压力,为就业制造一个缓冲地带,同时能借助服务基层、服务西部,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其他人口就业。

(三)西部计划是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1993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1993年12月19日,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从1998年6月至2001年初,相继实施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社区发展计划、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营计划等一批重点项目。特别是1998年全面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定期轮换的接力方式,累计动员了14240名城市青年到224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开展了每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志愿服务,其成功实践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积累了经验。①

二、“西部计划”政策内容

从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至今,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地方和高校也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切实有效的将“西部计划”向执行层面推进。2003年6月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8项支持政策。2004年4月的《关于做好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并新增了6项政策。2009年4月的《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统筹了“西部计划”与其他中央有关部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政策。通过对上述“西部计划”政策的综合分类,中央主要确立了三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物质保障类。包括志愿者享受一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服务期间,享受往返于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与服务地之间每年4次火车硬座票半价优惠。服务期间,户口和档案可保留在毕业高校,免收服务费用;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地的,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服务。

二是鼓励引导类。包括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各高校出台的政策如优惠于此政策则参照高校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公务员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服务单位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有条件的高校可拿出部分奖学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三是政治待遇类。包括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表现优秀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

三、“西部计划”实施模式和过程

(一)“西部计划”的实施模式

“西部计划”实施模式应用组织动员、思想教育、舆论宣传、总结表彰等方式来实现项目(如图1所示)。组织动员主要由各级团组织、高等学校来完成,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共青团发挥了特有的组织优势动员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项目。思想教育主要由各级项目办和服务单位来完成,在志愿者培训中,思想教育是主要的内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解决志愿者的思想困惑也是重要的任务。舆论宣传主要通过共青团宣传系统、传统宣传媒介、新媒介来实现,让社会各界认识、了解、认同“西部计划”项目意义、内容。总结表彰主要是对志愿服务过程进行考核,了解项目办、志愿者工作内容和效果,表彰先进,再通过宣传树立典型,增加项目的吸引力。

图1 西部计划实施模式

(二)“西部计划”的实施过程

每年全国项目办确定志愿主题、分配招募派遣指标给省级项目办。省级项目办确定各市县项目办派遣指标,再由市县确定具体服务单位和志愿者需求人数。同时,省级项目办确定各高校招募指标,再分配给高校项目办,由高校项目办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根据省级项目办的招募公告,报名选择所服务县和服务单位。高校项目办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志愿者名单上交省级项目办。省级项目办对志愿者培训后再分配到具体的服务县和服务单位。服务期间,志愿者的管理与教育由县级项目办和服务单位共同负责。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西部计划实施过程

四、“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执行手段单一

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②“西部计划”政策执行过程中大部分是采取行政手段的方式。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各级项目办通过下发通知来确定服务单位及需求人数。在志愿者分配过程中,县级项目根据各部门、各乡镇申报的岗位及人数结合上级项目办确定的派遣指标统一分配。在志愿者日常管理过程中,依照双重管理模式,县级项目办负责志愿者的身份、材料、思想管理,服务单位负责志愿者日常工作、生活管理。在服务单位与志愿者的关系处理上,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来保障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并未签订服务合同或劳动合同,在志愿者权益保障上缺乏法律效应,志愿者处于劣势地位。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倡导地方财政、各服务单位给予志愿者相应的补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县级项目办并没有得到当地财政的支持,各服务单位给予志愿者的补助也不同,大部分是没有补助,只有待遇较好的县级机关才有200-4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文件还倡导有条件的高校拿出部分奖学金用作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奖励和支持,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有获得母校奖励和支持的寥寥无几。文件还倡导“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志愿者没在服务期间担任过上述职务,只有考上了服务单位的行政编制或合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三)志愿者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些服务单位及领导对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存在一些志愿者有岗位,无工作任务的现象,志愿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符、岗位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志愿者没被安排到乡镇农村、扶贫、教育、工业、卫生等部门,而是被县级部门截留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志愿者对服务单位工作不了解,服务单位对志愿者基本情况也不了解。二是志愿者培训没有到位是造成志愿者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办组织的培训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务典型介绍、志愿服务理念与方法,而较少服务岗位技能、基层青年工作、服务地风土人情等内容。同时,培训一般是集中培训、一次性培训,没有制度化、规范化,不能对培训效果及时反馈,对志愿者实际需要和工作成效的跟踪了解,及时改进。

[注释]

①崔远航.共青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②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P266.

[参考文献]

[1]崔远航.共青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P266.

[3]薛向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6-7.

第4篇

关键词:高三;复习;教学环节

进入高三,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只需要多做题,教师只需要把题讲好就差不多了,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显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三化学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并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本文只谈高三化学复习如何把握好几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练、评、答疑几个方面。

1、教

在教学过程实施之前,教师应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绝不能因为是高三而不讲究章法,相反显得更为重要。教不应是单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么教?不能搞“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要清楚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教学的主体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就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时时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要太吝啬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从而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学生熟知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费口舌。教师应重点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功效。这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每节课发挥出最高的效率。除了备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我校生源相对较差,每个班也显得很不整齐,学得好的学生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差距很大。教学中应尽可能因材施教,教学定位不能就高,也不能就低,而是针对中等或中等偏上程度的学生,同时结合高考的难度实际。对于两头的学生,程度较好的学生利用提高班进行提高,程度较差的学生适当“开小灶”,进行补课。两头抓住了,中间段的学生自然跟着往上走。

2、学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法。比如针对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的情况,我告诉他们要把握好“理解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永远掌握”的辩证关系,听课时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渡过了某个难关,不等于自己已克服了这个难关;就算是今天自己闯过的难关,时间长了,可能因为遗忘难关又摆在你面前。因此对做错的题要做上记号,多做几遍,经常温习。指导学生多读课本。学生总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太浅显不屑一顾,导致的结果是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在复习阶段可把课本当作辞典来查,在练习中发现基础知识上存在含混不清,应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3、练

练习不能搞“题海战术”,应“精练”。精练是指每一次练习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练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不能图省事不负责任的找一份现成的试卷就给学生做,毕竟每一届学生情况不一样,高考形势也在变化。有目的性,除了表现在内容上以外,还应该能力方面,如这次练习侧重于要求学生答题规范,下次练习侧重于要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把握,再下次练习侧重于审题能力培养,这样的练习在第一轮复习完后显得尤其重要。有针对性,是指不能对所有程度的学生“一刀切”,都完全用同一份试卷,如试验班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尽量避免给学生做偏难偏怪的题,否则不利于学生落实基础,倒可能导致他们“钻牛角尖”或者产生畏缩情绪,就是前几年的高考题也要进行筛选,把有利于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除了统一练习以外,学生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练习。比如可以通过整套试卷练习来提高自已对时间的合理分配和解题速度,可以针对自已薄弱的知识点内容找相关的题进行强化训练,也可以针对自己做得不好的题型专门找题强化训练,总之是“差什么就练什么”。

4、评

“评”是指练后讲评试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前先把总体情况简单介绍,使每个学生大体清楚自身所处位置,再点名表扬取得进步的学生和前几名学生。再把突出的一些问题作说明,强调学生注意。对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要冷静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根源所在,并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讲评过程中,不要怕花时间,如果学生暴露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他们可能会保留甚至强化这些错误的记忆,形成负面效果。绝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评。对少数同学易犯的错,要求他们自己进行解决,这样能提高这些学生的主动性。有些问题,还可通过变化题设条件或变化设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认识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习题的使用价值。总之,避免“就题论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

第5篇

为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以西部计划实施五周年为契机,推动西部计划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12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内容

2012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实施总体规模保持xx年年水平。除2012年申请延长为2年期的志愿者外,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新招募7000名左右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支教、支医、支农、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以下简称"农村区域化")、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西部基层检察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西部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和西部农村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完善2012年延长为2年期和2012年新招募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做好xx年2年期和xx年年1年期志愿者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主题口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工作步骤

(以下时间均为参考时间,具体进度将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一)岗位申报

1.申报原则

4月上旬,服务省项目办按照相对集中原则,根据全国项目办确定的本省(区、市)计划派遣名额以及已经明确的各专项行动的服务岗位,根据《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县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10】1号)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服务县的工作业绩、志愿者的服务成效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对西部计划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审定西部计划服务县资格,确定志愿者名额,并报全国项目办审定。曾因管理不力导致志愿者重大安全健康事故的服务县,2012年不再派遣新招募的志愿者。

2.有关专项行动服务县、服务岗位的确定

需要申报农村区域化、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岗位的市、县(区)级实施单位需填写岗位申报表(2012年西部计划服务岗位申报表见附件1),并由同级团委确认盖章后报到省(市、区)专项行动实施部门。省(市、区)专项行动实施部门汇总后与省项目办充分沟通,确认盖章后统一上报全国项目办和相关部委审核确认。全国项目办将据此招募和分配志愿者。上述专项行动的岗位设置应在现有西部计划服务县范围内。

3.申报审核服务岗位

服务岗位的确定采用申报制度。各服务县项目办在本县开展服务岗位申报工作。岗位类别原则上从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农村区域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和其它中选择。各服务单位申报岗位时,要详细填写岗位信息,岗位需求要切合实际,不应过于局限专业要求。

服务县项目办在确定服务岗位时,尽量选择岗位需求说明详细、后勤保障得力的单位,其中农村区域化、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的岗位按照省项目办分配本县计划名额100%的比例确定服务岗位,支教、支医、支农等专项行动按照120%的比例确定,县乡机关、企业等其它类岗位,数量不得超过申报岗位数的10%。服务省项目办严格审核岗位信息和数量。确定服务岗位特别是教育岗位要尽可能保持连续性,形成接力机制。服务岗位原则上在服务县的乡镇一级(、新疆、青海单独确定)。4月初,各服务县项目办将服务岗位详细信息报服务省项目办。

4.录入并分配服务岗位

4月10日前,服务省项目办将审核合格的服务岗位信息,按一岗一人的原则,录入"招募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按照本省服务人数再次核实服务岗位数量及比例,按照对口招募省的招募名额分配相应的服务岗位,并及时向对口省项目办通报分配情况。

第6篇

【关键词】西部计划;政策评价;政策评估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是党和国家站在执政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西部计划”自2003年6月实施至今已有10年历史,对其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对进一步完善“西部计划”政策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遴选

建立“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用简单的评价指标获取尽可能多的评价信息,为把握和了解“西部计划”政策效果现状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从国外有关政策评价的理论研究来看,对于政策评估实践中的模式,德国学者韦唐在《公共政策和项目评估》(1997)一书中,把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即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化模式。包括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模式、综合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及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这八种基本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是效果模式的其中一种,是探讨评估问题的传统方法,它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是占了统治地位的,而且不断发展,应用至今。目标达成模式有三个优点,一是体现了民主;二是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三是具有简单性。同时目标达成模式也存在忽略成本、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难以应用、不考虑预料之外的结果、忽视了公共政策制定中隐秘议程的作用、忽视实施过程等缺点。虽然目标达成模式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点,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范围,它可在各种类型的政府政策(项目)评估中应用。

目标达成模式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一个是目标达成评价,关注的是结果与政策(项目)目标是否一致;另一个是影响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是不是由政策(项目)所造成。如此,应用目标达成模式,要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明确政策(项目)目标及它们的真正含义,并将它们按重要性程度而加以排序,再把它们转变成可测量的客体;第二步,测定这些预定目标实际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第三步,弄清楚政策(项目)促使或阻碍目标实现的程度。目标达成模式是将预定的政策(项目)目标作为评枯的标准和组织者,目标便是评话的逻辑起点。因而,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判断预定政策(项目)目标是否己经实现以及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二、“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对“西部计划”政策效果做内涵的科学界定,首先必须科学地界定“西部计划”政策的基本内容。《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了中央支持“西部计划”的各项政策。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通过物质保障、给予政治待遇,鼓励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基层,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基于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和方法,来构建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步明确“西部计划”政策目标,将它们按重要性程度而加以排序。中青联发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西部计划”的目标。一是就业目标,即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二是社会事业目标,即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四是志愿服务目标,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视性程度依次为就业目标、社会事业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志愿服务目标。

第二步将“西部计划”政策目标转变成可测量的客体。把宏观的“西部计划”政策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可量化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评价政策效果。指标的设定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系统性指的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覆盖面,能充分反映政策目标。可操作性指的是指标的数据容易采集,计算公式科学合理,评估过程简单,有利于掌握和操作。有效性指的是指标体系必须与目标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能够真正反映目标的主要特征。

就业目标以“志愿者就业人数比例”、“志愿者创业人数比例”、“志愿者扎根基层人数比例”等三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社会事业目标以“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卫生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农技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扶贫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等四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人才培养目标以“志愿者提升学历人数比例”、“志愿者入党人数比例”等两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志愿服务目标以“新增志愿者组织数比例”、“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次数”等两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完整的“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三、广西岑溪“西部计划”政策效果的评价

从2003年8月以来,岑溪市作为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受援县,先后336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党员141人,团员184人,群众11人。服务期满在岗304人,因升学原因提前离(换)岗的32人。服务期间,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56人,从事卫生工作的志愿者48人,从事农技工作的志愿者35人,从事扶贫工作的志愿者78人,从事其他工作的志愿者119人。10年内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新增志愿者组织102个,协助大型晚会活动、宣传推介、社会公益等活动27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880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满去向情况,有16人留在岑溪就业工作,有302人回家乡就业(其中195人在县级以下基层工作),有18人选择自主创业。具体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业目标方面,94.6%的志愿者实现了就业,62.8%的志愿者扎根基层,就业人数超过90%,扎根基层人数超过60%,说明就业目标实现的效果好。志愿服务方面,新增志愿者组织占志愿者组织总数138个的74%,平均每人在服务期内志愿服务26.2次,说明志愿服务目标实现的效果好。社会事业方面,64.6%的志愿者从事教育工作、卫生工作、农技工作、扶贫工作,超过总人数的60%,说明社会事业目标实现的效果好。在人才培养方面,9.5%的志愿者升学,41.9%的志愿者入党,说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效果较好。综上所述,“西部计划”政策在广西岑溪达到了政策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P318.

[2] 谢媛.政策评估模式及其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1.

[3] 岑溪市项目办.2003-2011年度岑溪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总结.2012.

第7篇

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策略;达成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才不会使制定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每节复习课的“指挥棒”,它决定着整节复习课的方向、过程和结果评估。实践证明,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初中化学总复习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设计合理的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以外,如何达成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另外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基于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进行反思,积累一些经验和感想,期望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国际上有很多流派,笔者比较赞赏格朗伦的提法。格朗伦在1978年提出:教学目标应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再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目标具体化。笔者对此的理解是,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三维目标,具体表述应关注到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表述的对象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2)用尽可能具体且可以测量的方式来表述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应能反映出学习结果的类型和 层次。

在初中总复习过程中,有些学校采用按教材章节安排复习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是采用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划分的五个一级主题进行专题复习。无论采用什么顺序复习,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总依据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二级主题中所列“标准”分化几课时完成,再把一课时的“标准”按照格朗伦方法设计成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标准”有7条,我们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安排完成:

1.了解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pH试纸。

2.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

笔者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具体细化表述如下:

1.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说出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用指示剂,如石蕊、酚酞等;能识别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以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显示颜色;能描述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认识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几种常见液体的酸碱性;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并能用文字描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中这段话说明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在近几年的泉州市中考化学科目考试卷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在考试的知识结构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考点渗透到各种类型题中,若能完成好该专题的复习,无疑为中考打胜仗清除了不少障碍。根据该主题知识结构特点并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堂复习课设置“三步曲”,促进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

1.第一步:实验趣激法引入复习课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知识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及解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即使非常细致,分析得十分透彻,总结得特别全面,对学生来讲纯理论的复习仍然会觉得枯燥无味。如何能在复习课的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使他们能专注并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整节复习课的活动中,有趣的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复习课的实验绝不能是重复平时课本中的[实验与探索]或[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的实验,必须是有趣味的,能引发学生思考且又能与本节复习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复习课时教学目标对常规实验进行整合开发,创新设计,做好课前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案例1】“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能描述减少误差的操作细节。

选择的实验:

图1实验装置左侧的现象能唤起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再现,使学生顺利完成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目标知识的梳理,而右侧的异常现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何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随着教师的释疑,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该实验我们还进行了弹性处理,对基础好的班级还进一步讨论右侧的实验装置如何进行改进也能得到和左侧装置一样的实验结论。

【案例2】“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学生实验,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选择的实验:化学小魔术“魔水”

通过这个趣味实验,引导学生书写相关的方程式,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

这一环节,虽然仅花了3-5分钟,却是每节课的“课眼”,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专注于复习课后面的各个环节中,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2.第二步:师生学案齐亮相,进行知识的全面梳理

我们每节复习课课前都会布置学生根据配套复习用书《复习指南》,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对要复习的专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复习学案》,让学生通过三个问题得到一份比较合理的学案:1.“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引发学生整理知识;2.“你有什么问题”引发学生的真实问题;3.“我想问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学生的《复习学案》对知识的梳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漏,教师也要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精心设计一份较规范、完整《复习学案》,印刷装订成册形成校本复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这个环节是每节复习课的核心环节,关系着学生对本专题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每节复习课都充满期待,他们体会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因此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也乐意配合。在此环节中笔者也大胆利用知识基础扎实、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讲解重点知识,教师做好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保持课堂活跃的气氛,同时能让学生以他们的视角来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梳理方法,在课堂上能擦出很多火花,转化成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当然,这个课堂环节要因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具体调整时间和人数,因此也就要求教师除了备课还要充分地备学生。以下是笔者所在备课组整理归纳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1】“氧气化学性质知识梳理”(表格法)

【案例2】“金属与金属矿物”主题复习(知识结构梳理图)

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

3.第三步:重视错题集,巩固基础知识

第8篇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二、复习目标:

1、计算:

(1)熟练进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

(2)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正确进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4)能对乘、除法的结果进行适当的估算;

(5)能正确进行乘除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2、常用的量:

(1)对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有正确的概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质量单位;

(2)能正确对千克、克和吨进行换算;

(3)能正确进行千克、克、吨之间简单的计算;

(4)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

(5)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及每个季度的天数;

(6)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7)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3、空间与图形

(1)观察由三个(或更多的)正方体所搭成的图形,能正确分辨不同角度所得的图形;

(2)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多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4、统计与概率:能对事情发生与否作出合理的判断,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三、复习重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3、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相关两步计算问题;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5、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如何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

四、复习措施

1、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第9篇

导语:新闻稿是一件只要你用心就可以将俗套的东西写的精彩,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这篇社会实践新闻稿吧!

近日,根据《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关于20XX-20XX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陕团联发〔20XX〕60号)精神,我校项目办被授予“20XX-20XX年度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闫明昊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此次通报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我省西部计划各基层项目办和广大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本次评选,全省共有5所高校项目办获评先进集体。我校自20XX年启动西部计划项目以来,校领导高度重视,将项目办常设在校团委,把西部计划作为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从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制、保障资金、营造氛围、宣传报道、跟踪服务等多个方面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广泛动员、按岗招募、择优录取、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我校每年选拔派出十余名毕业生赴西藏、新疆及陕西等地参加基层支教工作,11年来共派出102名志愿者投入西部教育事业。

我校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带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始志愿征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青春理想。 我校项目办也将继续努力,选派更多优秀志愿者,投身西部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任务。而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障碍,风险较高。创业孵化基地则有效解决了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大学生创业营造积极的氛围,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管理经验等诸多条件与服务,对于孕育创业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教育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是如今高校所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现状

(一)新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性质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比例增加,这种现状也导致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作为大学就业工作的重要板块,创业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总体上来看,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一些高校通过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设创业课程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创业教育的一种创造性尝试。

(二)创业孵化基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提升创业理念,启发创业思维。许多大学生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教学之后,对于创业理念有了全新认识,并获取了更多的创业信心。同时对于启发大学生创业思维以及转化创业成果上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几年来,学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明星。如“校园蘑菇王”王守云、“引入老手带新手”的强海波、“一天卖了12000双鞋”的王鹏松等。

2.拓宽创业渠道,增加创业机会。创业孵化基地在落实创业思想以及转化创业成果上积极研究,为社会创业与创业教育构建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创业机会。同时,创业孵化基地也为大学生拓宽了创业渠道。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中学习与交流,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得到了更多创业的机会。

3.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融合。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年,近两年毕业后在芜湖创业毕业生和在校生创造销售收入过亿元。其中,超过3000万的1家,超过1000万的2家,超过500万2家,超过100万的7家。这些校园创业团队凭着自身的努力将企业越做越大,这些企业的创立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构建起了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模式,也实现了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生产、研发与经营场地以及相关设施、咨询与支持服务,有效降低了大学生创业成本与风险,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加创业机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运行,其率先在安徽高校中独立设置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2012年将北校区8号楼整栋改造为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学院同戈江区政府共建创业园;2015年将南校区行政楼改为大学生创业园。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存在问题

1.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总的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运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体现在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而言,主要问题为: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创业教育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权威的教材体系尚未形成。

2.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政府以及社会为大学生所提供的服务不尽完善,政府所出台的一些创业优惠政策也尚未落到实处。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但社会也尚未完全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到社会大就业的环境当中。

3.资源支持力度不足。虽然高校以及社会不断加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投入力度,但目前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着缺乏技术、资金等问题,他们风险意识不强,市场化经营管理经验欠缺,缺乏完整调研,导致容易陷入被动。

三、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

(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现状及可借鉴思路

1.创业园发展历程。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管理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2015年底,学院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用房面积将超过16000平方米,这在安徽乃至全国高校中都是领先的。从成绩来看,目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超过了60%,许多成绩在安徽高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2.创业园现状及成果。目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创业项目之间出现合并、交叉、融合、裂变等发展模式,业务领域拓展、竞争能力增强、从业队伍扩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比例由2013年的3%增长至2014年的5.8%。2014年,全年学校近2年毕业后在芜湖创业学生及在校创业学生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3.创业园的特色。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特色主要体现为公益性、创新性以及协作性等。因为有政府对基础设施、启动费用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创业园不必为服务成本考虑太多,因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一些创业园的服务内容还在进一步创新和拓展;创业园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配合与持续协作。例如2013年7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弋江区政府签订了弋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合作建设框架协议,共建创业园。

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形成了“433”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全国其他高校尤其是技术院校发展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现结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建设发展的可借鉴支出,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方向

1.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目前大学生普遍拥有创业意识,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敢想不敢为。而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则是让大学生将想法付诸理性行动的有效对策。高校可以利用创业孵化园加强创业宣传,充分发挥其载体教育功能,积极举办活动影响大学生创业观念,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2.构建系统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健全创业教育机制,构建起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制定统一创业教育规划,提升课程新颖性与实用性,开设如企业管理等课程。其次需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生动、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4月邀请素有“创业教父”美誉,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来校就电子商务创业开展讲座;5月,邀请百度公司旗下的安徽网新公司营销高管来创业园为创业学生开展讲座,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3.政府、学校与企业形成合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完善,离不开政府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协作。政府方面应当积极协调工商、房产、银行等部门,协助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资金与场地等问题,同时也要在宏观上实施引导,为大学生打造鼓励创业的氛围;高校方面则需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学生与企业牵线搭桥;企业方面需要在企业运营以及管理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于支持。如2014年底,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成功进驻银湖社区服务业务领域,承接银湖小区老人、小孩服务业务。这种发挥大学生创业优势和高校资源优势,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思路的项目型创业合作模式,在全国都是创新尝试。

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平衡现状。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使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就业问题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芬.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06.

第11篇

Abstract: Business incubator ba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t has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关键词: 企业实践;职业教育;专业实践

Key words: enterprise practice;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34-02

0 引言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拓宽眼界,以进一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训和实习,缩短课程讲授和生产实际的距离,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有利于提升校企双方的软实力。

1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模式和途径

1.1 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业务范围、公司运作与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强化企业主业的专业知识,学习企业所应用的本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1.2 认真从基层操作工作做起。做到“四不”,即不走过场、不违反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顶岗实践期间不请假、不迟到早退。

1.3 学习了企业的经营特色,核心的价值观是“创新、诚信、责任、共赢”。员工积极献计献策,公司设采纳奖和参与奖,公司利用这种激励机制不断应用新方法、新思路,开拓新业务、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业绩不断上台阶的目的。

1.4 便于承担技能项目任务分析。如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团队完成了养天和大药房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是网络营销整合推广以及网站的建设维护、美工、百度词条的建立与完善,医药行业网站、论坛的收集和信息,贴吧的建立、软文的撰写,相关论坛网站收集、发帖、回帖,百度知道、soso问问、天涯问吧炒作以及效果评估。

2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有益于教育教学改革

企业创业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企业创业实践,清楚的认识到,原来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培养能满足市场需要,服务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1 人才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人才比技术型的人才更受企业青睐,技术是基础,营销是关键。建议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网络营销”和“市场营销”方向上。会计专业理论内容光靠教师讲授学生会很难理解,建议将大量的实践资料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流管理专业学过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一点就通、一带就上路,善于思考,能面对各种场合,才是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2 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修订网络营销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通过企业自建设网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等方式,从营销的角度来合理构建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对自建网站的要求熟悉营销型网站的建设、规划、实施流程,合理使用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和方法;对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要求能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平台,并能在平台上搭建企业商铺,并取得一定的营销效果。会计专业:调整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减少理论教学的难度和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业务操作训练时间。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新的训练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进一步深化《仓储实务》、《运输与配送实务》的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编写仓储、运输方面的校本教材。

2.3 进一步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如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税法、ERP等课程配置较新的会计教学相关软件。对老师进行电算化培训,让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至少要熟悉一到两种当今流行的会计核算操作系统,充分了解会计理论与电算化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会计制度和准则培训;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2.4 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团队合作配合的训练项目、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的训练项目。

2.5 开发具有行业特色、职教特色的精品课程。把老师们在企业中完成的项目进行分解、重构。形成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经典小项目,多个小项目整合成为大项目,单一培养目标整合形成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把这些精选的教学项目优化、深化,形成有行业特色、职教特色的精品课程开发。

3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提高职业技能的效果

3.1 是职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下企业创业实践,像企业工作人员一样上班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3.2 培训形式与内容的新改变。下企业脚踏实地深入生产一线,将培养环境从传统的教室、会场转到企业的生产现场,把传统的学科专家讲学变为和企业能工巧匠、行家理手的工作交流,传统的就书论事转为真实训练,把传统的以教学大纲、专业教材培训为主转为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为主。培训的形式、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师资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操作性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3.3 师生实践能力的新提升。教师下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熟悉企业运作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和体验现实的职业岗位,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另一方面在老师带着问题下企业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的同时,可提高老师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能力,从而实现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新提升。

3.4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不仅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发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工作需求的脱节,了解职业岗位(工种)对岗位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重构高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建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高职教育新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

3.5 制定了各专业学生技能强化训练方案。下企业顶岗实践为即将迎来的湖南省专业技能测试奠定了基础。通过在企业一线实际操作锻炼体验了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技能要求,各教研室在下企业过程中也逐步讨论、制定了学生技能测试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方案。

3.6 寻找联合办学新伙伴、开辟实习就业新渠道。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之机,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与原有联合办学企业的联系,还结交了一批新朋友,为实习就业新渠道的开辟作好了准备。

总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教师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方法的好途径,为以后进一步深入推进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志明.对高职青年教师强化实践锻炼的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12.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加强途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而实施的,财政部、人事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这项计划旨在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机、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拓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它采用公开招募、志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从普通高等院校招募一大批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西部或者自主择业、创业。“西部计划”自实施以来,已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参加了此项神圣而光荣的活动,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度重视。新时期高校应将西部计划看作是大学生就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完善激励机制,唱响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和成才观。

绝大多数志愿者在服务西部的工作、生活中表现得很优秀,志愿者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崇高理想,去经受历练,去经历有质变意义的人生转折,它意味着舍小我、求大我。正是这一批热血青年用自己非凡的行动唱响了“到西部去”的时代强音,抒发了一代年轻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一代年轻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在西部的土壤上留下了他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青春足迹,他们无怨无悔。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志愿者对服务西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导致落差太大,情绪不稳定,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懈怠,生活懒散,个人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严重影响了整个志愿服务队伍的荣誉,对国家下一步工作的进行也会形成很大阻力。大学生入校后,高校就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践证明,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加强大学生参与意愿的主要激励因素“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支援西部建设”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了解这样的信息后,宣传也应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强化参与动机。要通过政策、配套措施等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了解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西部计划的宣传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西部计划自出台以来,虽然各有关部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相关宣传报道,但宣传力度总体不够,且宣传途径和方式单一,所形成的舆论声势不大,社会氛围不浓,尤其是某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西部计划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教育,只是例行地完成任务而已,致使宣传工作还存在许多盲点,存在不够深入、不够细致的现象。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对西部计划的真正涵义和宗旨、重要意义等内容不甚了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投入西部计划。学校通过广播、网络、校内媒体、辅导员集中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大学生了解到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加大对西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宣传,唱响“到西部去”的时代强音,宣传是促使大学生最终形成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始动力和加强动力,应该对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优惠政策和积极意义加强宣传。对政策的目的、意义、实施过程、优惠政策的认识促进了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而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可则增强了大学生成为志愿者的意愿。这种积极的意愿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那些想要进行志愿者服务的人主动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认知水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服务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跟踪报道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在高校在校生中深入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邀请优秀的志愿者回校做专场报告,使大学生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对西部地区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大学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使西部计划深入人心,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一股向往西部、奉献西部的热潮。

三、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完善创业平台。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个渠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高校团组织应整合资源、创新机制,通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与科技创新园区、社会企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为学生从“计划”创业转化为实际创业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到广阔的西部和基层创业发展。同时高校团组织还应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的支持。

四、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大学生接触社会,创新实践平台。

高校团组织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实践舞台,积极开展“就业见习计划”。把国家的西部长远服务计划与高校的“三下乡”短期服务计划相结合,广泛开展到西部、到基层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大学生经受磨砺,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一种深厚的恋土恋乡情结,从而坚定到西部、到基层去就业、创业的信念。

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在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助学贷款等方面指定配套优惠措施,对志愿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去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确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导向。

六、要建立健全志愿者基层就业后的服务体系。

首先高校要对在西部和基层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真正做到政治上的信任、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而不是学生毕业后高校就对参加西部志愿者不闻不问了。采取多种形式关心志愿者的生活及工作,做志愿者坚强的物质及精神后盾。高校应与志愿者勤交流、勤联系,建立志愿者联络制度,定期关心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应保管好志愿者服务期间其户口和档案保留,志愿者服务有关情况记入档案,服务期满后,学校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同时,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也要及时地与毕业高校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在基层的工作情况。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机制,形成一种高校作保障、学生求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七、切实贯彻国家政策,支持志愿者后期的再就业工作。

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就业问题严峻。绝大多数志愿者认为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狭窄,对个人将来的出路表示担忧。虽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给予了政策支持,如考国家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考国家研究生给予总分加10分等优惠政策,但是,优惠政策条件少,就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配套制度不完善,部分志愿者对服务期满后的未来没有信心。一至三年的志愿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丰富了一些人生阅历,很多用人单位也并不认可志愿者。他们奉献过,为西部的工作努力着,同时也失去了几年的青春,这样的失落对于志愿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各高校应该免费地为志愿者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积极引导志愿者就业。把志愿者视为“应届生”。虽然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把志愿者当应届生看待,但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并不认可。针对此类问题,教育部和各高校可考虑为西部志愿者“开绿灯”,让志愿者能真正享受到应届生的待遇。志愿者结束服务期后可以参加其所在高校的双选会和其他招聘会,支持志愿者的再就业工作。

西部计划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应急之举,而是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战略决策。加强和改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导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青年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改善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有效途径,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全面推进西部计划长期有效地运转。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就业》读者评刊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1).

[2]唐召云,匡利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秦沣.双赢的“西部计划”[J].新西部,2006,(05).

[4]放飞理想到西部建功立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同志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02).

第13篇

摘要:在现在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练习,学生对于学习到的东西无法进行实践,不能充分的掌握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中南民族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开展大W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的模式,企图想要从中学习到正确的经验,以便能改进现在的教学问题,总结现在的经验,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本文对这项教学的实验进行研究,分析现在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能更好的改进,让学生能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

关键词:基础实验课;民族高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09-01

一、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介绍

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学模式老旧,不能结合现在的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与学生有很大的分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思路为主,不能按照学生的知识的接受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以教师的意志对学生进行领导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更加有活力的进行学习,这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间接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如果能把大学生辅助教学实践到大学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学习的动力,保证学生能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把理论知识进行介绍,通过案例和练习,能让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初步的应用。在学生了解知识的状态下,再进行实验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实际步骤,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保证能对实验的情况进行掌握。在可以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组,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让学生能自己组成一个学习的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保证能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看看学生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能不能得出最终的学习结果,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负责,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因为实验操作课的人流多,学生的流动性大,教师应该着重的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注意。

二、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南民族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因为大学的招生的范围大,招收的学生来自各地,每个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和动手操作能力上的差异也很大。对于这些的差异性,大学生应该正确的对待,争取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细心地教导,减少他们的差异,培养他们的综合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是学校面临的问题。如果运用大学生实践的操作课进行教学,学生能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听课的效率。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成分发动个人的能力,保证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间接地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1.从教师角度讲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模式,它丰富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虑,实践探索课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生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深刻的领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能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更好的按照一个方向进行操作实践,能在一个更有效的路径中进行学习,减少了学习中的迷茫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责任心,能让自己在更好的状态下进行备课,对于操作实践课的课程和学习过程,教师应该进行细心地研究,保证能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课上对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这也是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部分。与学生在实验操作课中,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学生对于这些实验课的一些想法,对实验课进行改进和补充,促进实验操作课在大学中的发展。

2.参与辅助教学的学生是从学习成绩优异、实验操作技能扎实的学生中挑选

在实验操作课的进行中,需要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进行辅的教学,促进实验的教学和发展,在实验课中帮助教师对一些学习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效率。同时,也能对他们自身进行知识的巩固,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些学生能在教师的操作实验过程中,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保证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他们也是学生中的一份子,需要遵从教师的安排,听从教师的指挥,遵守课堂的纪律,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和教师对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讨论,看如何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对于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状态,积极的去探寻它,并保证能实现它。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实践,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的效果。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长了见识,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好处多多。教师也能从实践中,探索出属于自己教学的道路,也对国家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3.让胆小的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主动学习,得到很好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沟通和交流,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学习,这样锻炼一些胆子小的学生。能让他们在更多的实际锻炼中体会到交流的益处,能给他们带来许多的便利,这样也能对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能保持着一份学习的热情,这样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的发展,帮助他们进入一个知识的世界,在知识中遨游。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的不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继续的加油努力,能让自己时刻的领会到自己的处境,才能从自己的内心的深处,萌发学习的念头,能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发展。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个人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一个人能参与到实际的锻炼中,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锻炼,充分的掌握知识。教师应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记档,在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课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孵化功能 创新型城市 系统动力学

系统分析

(一)分析方法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Forrester 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一门研究系统动态复杂性的科学。它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主要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以Vensim软件为分析工具,利用图示化编程建立模型;运用结构分析工具研究模型系统结构,数据分析工具研究变量行为模式。

(二)系统边界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孵化器是经济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也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企业孵化器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咨询等相关管理的服务体系,目的在于使中小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这一组织体制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吸引人才和造就人才的价值增值,是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型社会组织。

自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城市创新理论问题的研究逐渐兴起,关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研究也有较多探讨。创新型城市是现代城市竞争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需要依靠一定的科技、产业、经济、体制、人力、文化等核心要素的推动,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价值创新体系,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实现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三)变量选取

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在理论上存在密切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动力。它可以增强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使较高的创新投入资金获得较高的创新产出,实现城市科技、人才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企业孵化器的拉力器。企业孵化器的良性运营离不开它所依赖的宏观环境,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企业孵化器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该系统的变量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变量因素。包括: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市场机制、相关扶持政策、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创新人才比重、创新产业比例、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中介机构数。二是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变量因素。包括:外部市场需求、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企业孵化环境的整合能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融资比率、技术创新成本、企业孵化成功率、产学研一体化程度。

(四)模型结构

通过对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的简要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构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元素包含“流”与“元素”。“流”分为实体流和信息流;“元素”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和辅助变量。本文主要运用Vensim软件的结构分析工具,来举例分析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模型的结构。

在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中,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系统流图中,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比重的循环有38个之多,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一个链条较多的包含了10个变量: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市场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法律体系的健全程度、外部市场需求、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企业孵化环境的整合能力、融资比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企业孵化成功率、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

负反馈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为技术创新成本,其中循环链条最多的为9个,包括技术创新成本、融资比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企业孵化成功率、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市场机制、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相关扶持政策、中介机构数、技术创新成本,在循环中变量的作用不断放大,催生负反馈的自组织行为。

运行机理

机理原是物理学概念,本意指机械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功能原理,后被其他学科借用。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与大学科技园的互动机理,必须深入以下关键点:原始动力性,即两者互动的动力源,决定着互动发展的状态及其活力;组织互动性,即城市与园区的组织结构,决定着二者相互作用与有机联系的深度与广度;功能导向性,即互动功能的性质与状态,有利于认识两者互动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根据图1建立的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模型系统结构变量之间的因果追踪,本文试图从以下主体角度来简要概括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运行机理。

第一,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扶持为主导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运行是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二是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突出充实本地区人力资本的重大意义。三是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市场,强调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关键。

第二,市场―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金融活动、法律体系与以孵化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运行,突出市场机制、金融活动和法律体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图1所示的系统因果关系图中,有两种动力源,即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两种动力源的不同作用路径也形成了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的两种实现模式,即市场驱动型、政府推动型。

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互动生态系统是基础

一是立足角色,找准生态位。借鉴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在大学科技园区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的成功典型经验,大学科技园区要充实孵化器的角色,孕育创业创新型发展模式。

二是构建系统的内部转化机制。在大学科技园区与创新型城市双向互动中,在关切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创新内部转化机制。如斯坦福成立了第一家大学的技术授权办公室,专门负责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后来为其他高校纷纷效仿。

三是注重经验积累。成功的互动关系来自于不断的经验积累,如Gordon Moore(2000)将硅谷经验概括如下:一是科学家成为管理者;二是把科学商业化、产业化;三是善于识别、创造和捉住机会;四是强调专业化。我国大学科技园起步有10余年历史(1999年启动, 2001年首批认定),创新型城市建设时间更短(2006年启动,2008年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相对于发达国家60余年的历史,还有待经验的逐步积累。

四是创造良好的互动生态环境。以研发及转化为核心内容,组织各种关键资源,营造宏观与微观环境,引导相关利益方的积极参与,包括大学之间的互动、政府的介入,特别是对研究的大力扶持,以及各种专门事务机构的完善。相对于市场驱动模式,我国情境下的互动发展还需要破解区域历史的影响、制度体制的羁绊,如逐步改变资源配置的纯行政方式,变条块管理模式为社区管理模式,解决好属地高校、驻地高校与地方的关系。

(二)优化系统行为是关键

一是优化系统参数。在复杂系统中同时有多个参数需要同时优化,如在图1中,优化相关扶持政策、提高融资比率、创新融资方式、变资金流的校内循环为校地双向甚至多向循环,达到相互影响与相互塑造的更深层面。

二是优化系统结构。复杂系统中包括多个状态变量,如何从中选择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源以及如何根据所选定的信息源来决策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重要的寻优问题。如图1中的企业孵化成功率、技术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创新人才比重等变量在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中成为决策依据的重要信息源。

三是优化系统边界。系统边界及边界条件变化引起系统资源的竞争和再分配。而且引起边界发生变化的条件是历史客观的,涉及的边界优化也有多个视角。在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型城市互动中,大学学科群与城市产业群的匹配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互动程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提供的各类人才的产业适用性由于时滞的存在需要提前预研,这在行业型高校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更加突出;再者,还要突破地域与体制的固囿,在突围中实现突破。

(三)建设学习型组织是重要的实施策略

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关键在于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城市主体的五项修炼,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的修炼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同时系统思考也需要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四项修炼来发挥其潜力。

第一,以系统思考统领与强化互动发展。以系统思考为统领,在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中坚持系统观点与理念,探究互动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发掘互动的深度、广度与可持续性,以推进整体融合获取大于甚至倍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

第二,在开放中实现自我超越。通过大学科技园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功能协同,并在实现机制上实现超越。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于升华城市精神,实现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实现二者互动,要在对客观现实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契合点、成长点,并持续推进。

第三,转变组织心智模式。在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中,树立双赢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破解固有的行为方式。跳出体制藩篱,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服务型政府改革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在官产学研对接中,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提高大学的社会认可度,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建立共同愿景。转变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型城市在体制上游离、运作上并行的现状,建立基于超越与创新的共同愿景,并提升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一是挖掘持久动力,把握现代大学价值与城市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二是持续接力,不因管理层的变动而大幅度起伏;三是根植于民众,为社会各阶层高度认同。

第五,团队协作与学习。运用系统动力学工具对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进行系统分析,本身就是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推演。在现实中,促进团队协作与学习,要营造集群氛围,通过中介机构与组织创新,提高面对面交流的频度。以广视野、宽角度、多领域的团队推进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创建的互动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波等.系统动力学简介及其相关软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

2.欧庭高.企业孵化器运行系统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蒋年云等.创新型城市:广州的实践与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王柏轩,刘小元.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与发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5.王步芳.企业群居之谜:集群经济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

6.阎光才.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J].教育发展研究,2003(9)

第15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大学;二级院系;校园文化建设

二级院系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既要彰显校园特色,又要立足于二级院系的学科专业背景,以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专业特色,将专业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之路,构筑富有专业特色的二级院系校园文化,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优秀的校园文化熏陶人、激励人、培育人。

广东金融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类高等院校,形成了以金融学科为龙头,经、管、法学科为主干,以文学、理学、工学为支撑的大金融学科格局。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系(以下简称:互联网系)是该校唯一的工科院系,下设三个学科五个专业。该院系因其学科性和专业特点,亟须构筑一个融合各学科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彰显专业特色,该院系在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创新上下功夫,作了大胆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成效显著。在此,笔者试以互联网系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为实例进行分析,为大学二级院系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新的视角。

一、互联网系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必要性

互联网系以前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时,大多数是系下各专业独自开设讲座、举办竞赛、开展活动、联系各自企业等,由此造成:专业味浓,文化味少;专业活动缺乏文化性,文化活动缺乏专业性;活动数量充足,交叉融合缺乏等,此外,校园文化活动也缺乏系统性,因此,为了统筹、规划、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势在必行。

(一)有利于统筹各方资源,举全院系之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互联网系下设3个学科、5个专业、7个学生组织、3个学生社团等,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须创建一个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促使各专业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既将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又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实现各专业之间、专业与文化的交叉融合。

(二)有利于聚焦行业热点,凸显院系办学特色和发展趋势。

当前,国家实行互联网“+”的战略,让互联网系站在时展的风口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互联网系下属各学科、各专业与国家的战略、行业的热点、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校园文化活动“一年立一热点主题”,有利于提升院系的综合影响力和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三)有利于打造活动品牌,让院系校园文化得以积累和沉淀。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特色化、相对固化,能让其得以传承、积累和沉淀,培育优质的校园文化。一个品牌活动得以延续,也是二级院系精神和文化的延续,凝聚了广大师生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竞争能力强的学生。

二、构筑“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理念

结合广东金融学院建设“国内知名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结合本系工科实际,互联网系坚持在“应用型”上做文章,将专业、专业社团、专业竞赛、校园文化巡礼项目、校企合作等元素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筑“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专业社团、一个专业竞赛、一个校园文化巡礼项目和一个校企合作龙头企业的“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详见表1),覆盖该系全专业、全年级、全年度,辐射校内外,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专业走向文化”。

三、“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呈现平台和载体建设

“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成功构筑,搭建了各专业一体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但二级院系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百花齐放”,因此需要一个呈现该模式的平台和载体。

(一)互联网“+”年华成为“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呈现平台和载体

互联网系构筑了“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汇聚了社团活动、专业竞赛、校园文化巡礼活动、校企合作活动等众多项目和活动,犹如专业建设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盛宴,又可喻为“嘉年华”。因此,响应互联网“+”国家战略,结合互联网系的“互联网”主业,巧妙运用“嘉”与“+”的同音,该系将互联网“+”年华作为“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呈现平台和载体,将全年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子项目纳入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平台。

(二)互联网“+”年华的实施过程与方法

互联网系在举办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中,制定了7个实施阶段和形成了4个实施方法,具体如下:

实施过程。1.成立机构。成立互联网“+”年华组织机构,提供组织保障。2.确定主题。根据专业热点和行业潮流征集、确定活动主题。3.遴选项目。在各学生组织和社团上报的众多目中优中选优。4.启动仪式。举办开幕式,校系联动,部门联动,启动各项活动。5.活动开展。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报导,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6.总结表彰。召开闭幕式,总结和表彰互联网“+”年华活动。7.汇编材料。将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材料汇编成册。

实施方法。1.确定主题,遴选项目,实现活动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比如:2015年的主题为:拥抱互联网“+”开启“创”时代;2016年的主题为:互联引潮浪 跨境兴电商;2017年的主题为:分享技术 共享经济。2.精准指导,全程管理,实现指导专业化、管理全程化、服务优质化。每项活动均由专业老师和辅导员共同指导,既保障活动的专业性,又确保活动的文化性,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双提升。3.校系联动,校企联动,实现形式多元化、载体信息化、活动社会化。实行校系联动,校企联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报名、预赛等工作,吸引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4.多维宣传,善于总结,实现宣传多维化、项目成果化、成果作品化。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现校园文化活动风采,并及时收集整理活动素材,加以总结和汇编成册,物化校园文化成果。

四、“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成效

互联网系自构筑“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举办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以来,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自信、弘扬志愿精神、活跃校园文化、引领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构筑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成为二级院系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有效尝试和实践。互联网“+”年华作为其呈现的平台和载体,成为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并荣获了2016年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据不完全统计,校内外媒体对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进行了高达50多篇次的新闻报导,扩大了活动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以赛促学,寓教于乐,既活跃了校园气氛,又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成效突出。如:互联网系400多名学生参加了“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大赛省赛和国赛,其中,130多人获得省级奖项,20多人获得国家级奖项。

(三)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进跨系、跨校交流,从专业走向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互联网系自开展电脑义务维修活动以来,累计接单超过1000件,维修成功率达89%,服务了广大师生,传播了志愿服务精神。电脑义务维修”还被评为2015-2016学年度广东金融学院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四)校企互动,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自信和创业自信。通过举办电商创业论坛、校园招聘会、学生进企业活动和企业进校园活动,增进校企互动交流,创设校企合作企业这片广阔的“第三课堂”,让学生提早进入“准实习生”和“准员工”角色,不断培养学生的就业自信和创业自信。

(五)以实践提升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校园文化科研喜结硕果。互联网系在二级院系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新模式、新途径、新载体,⑹导与研究相结合、相促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者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五、“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持续性思考

随着互联网系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中的一赛、一品、一企等各个环节、项目都实行动态管理,可以更新、替换和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同样,互联网“+”年华系列活动项目亦作相应调整,实现各专业、各年份的热点切换,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项目、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金坚强.二级学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实践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12).

[2]董兴.大学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文化建设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