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我与地坛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首先,从教师这个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而言:丰富到位的感情须来自于对文本的研读与把握上,那就必须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及相关的课外资料,品味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创作主旨,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将自己对生命、社会、自然的领悟,融入到所授的课文中,使文中个体的生命形态成为教师个性生命形态的一部分。这样,教师情感与感受与文本成作者的情感融汇成一体,在教授课文时,就不会简单地人云亦云,将统一的对作品的各种注释搬到自己的教案上,再从教案上用“嘴”而不是用“心”,传递给学生,这样就不会给学生一种技术性的知识。相反,它如血肉一样存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并因此构成了中学生人生的一种延长,而这种延长又使作品的内容、情感成为中学生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在高一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通过阅读史铁生大量的资料及其作品,充分地体味到他在写《我与地坛》时的身心境况及对母爱的深切体验,我将这些文字与自己四十来年对生命和母爱的体会进行比照,发现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相似之处,只有自己成家立业之时,才会对生命、母爱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当课备到母亲焦虑地在地坛寻儿时,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泪流满面。同样,在上课时讲授到这里时,我也是流着泪,饱含深情地与学生一起赏析的。我的情真意切感动了学生,他们有的是饱含热泪地听完这节课的,我顺势地请他们谈谈对母爱、责任和生命的理解。许多同学都说这篇文章让他们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以及自己对母爱的肤浅和不足。
其次,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课堂上,要设置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兴趣,也引发了学生的适度“认知焦虑”,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冲动,实现认知心理的平衡,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激发起了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尤其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信口开河是常事,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提取,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达,从中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找到调整的方法。对学生活动的评价要指点到位,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评点应留有余地,能给学生台阶下,然它又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也不是哗众取宠,博取课堂的热闹和学生的开心。
再次,从课堂的“主体”学生而言:一堂精彩的好课生成,学生的积极配合是相当重要的,要取得学生的配合,就必须赢得学生的感情,因为“人之J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何使我所教的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痴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做足功夫”,以平等的心态,与他们构建和谐、诚挚的师生之情、朋友情。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所以在课后,我时常以一个朋友或大姐的身份与他们交往,他们也能真心地与我做朋友,将一些不愿与父母、同学谈的秘密都会告诉我,我也推心置腹地将自己的经历、看法如实与之交流。
关键词:语文教学;弱化渗透;生命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的弱化
生命教育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所选的课文中有不少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典范作品,譬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冲击是巨大的,人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尤其是大中专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人们不得不考虑读书与就业及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之间的关系。于是在功利主义影响下,应试教育让学生过早地接触到成人社会才有的残酷竞争,把物欲的作为追求的目标。这些无不影响到语文课堂,使得部分学生无法为生命寻求安顿,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致使部分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学生的这些困惑、焦虑与不安,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甚至有的老师不闻不问,仍旧顺着自己的“之、乎、者、也”一讲到底。老师教书没错,但有的老师却忘了育人的责职。从发展的角度讲,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有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功利思想影响下的应试教育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弱化。
二、情感教育缺失下的弱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兼顾历史、哲学、政治并适当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中的人文内容,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内容广泛,个性鲜明,情感丰富。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无不充满着人文、人性、人情。尤其是我国古诗,几乎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具有情感涌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影响广泛等特点,这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选录了为数不少的富有代表性的篇目。这一信息明确告诉我们,对于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不能忘,更不能丢。要像先辈一样要有丰富而健康的情感。
但从笔者听课中发现,有不少语文教师对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不闻不问、视若无睹。他们沉迷于篇章结构、表达技巧等的分析与讲解,结果把充满情感,洋溢着人文内涵的诗文教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有的不以为羞,反以为荣。须知中学生的情感本来就比较脆弱、匮乏,急需老师的滋润、浇灌与填补。应该明白,现在有的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人际间美好的情感,沉溺于网络等虚幻世界之中不能自拔。这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们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中难道就没有责任。因此,语文教师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用前人健康、向上、积极的情感世界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世界,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三、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生命教育弱化现象,应采取的策略如下:
1.思想上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这一课题,必须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尤其要有生命德育教育观念。语文教师要走在生命教育的前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重要课题,自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在教案设计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生命教育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讲究实效。
2.注重语文学科渗透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体现的人间真情,懂得“情”的可贵。
能反映真情的作品很多,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主题思想上分析,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多年来一直思考的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的关爱之情使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解决了应如何生存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作者以生命的启示。是地坛的物化之情与母亲的关爱之情共同促使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活着意义的思索。又譬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假设作者得到三天视力后要做的事情出发,生动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她那种对光明的强烈渴望、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对生命意义的顽强追求等都能从文字中能体味到。她使人们懂得,应如何去珍惜光明,珍惜生命与如何去对待生命。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生命的顽强并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不少作品借物喻人揭示出自然界不屈的生命活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石缝间的生命》以独特的视角对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树这三种自然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坚强不屈的记叙和描写,揭示出它们在生物学、哲学和美学上的意义。把这种自然现象获得的启示推及到人类的生活,那么,石缝间的生命就是人类顽强拼搏的象征。作者意在提示人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困厄、挫折与失败,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求生存之道,去磨炼自己,认识自己,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得以升华。
(3)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关爱他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认识自我、珍惜自我、欣赏自我、超越自我是一种智慧,但若能推己及人,欣赏、珍惜、关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更是一种豁达、崇高与超越。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这种精神。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种精神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譬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将一片叶子画在墙上,自己病倒,却挽救了一个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的年轻画家琼珊,使她的病逐渐康复,换醒了她活下去的意志和信念,最后摆脱了死神的威胁。这种舍己救人的品德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吗?不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提倡的吗?又如《送花》一文揭示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的道理。又如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从人为挖掘、烧净高原沙漠中的红柳来揭示人类应保护自然、保护神态环境的重要等等。
参考文献:
[1]章美娟魏建技校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灵性弱化的现象剖析[J]科学时代2014.0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在21世纪,网络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网络课程学习的平台上归纳了很多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疑难点的解答。平台有网络作业系统、课程所需资源、网上学习交流、分析和统计数据跟进组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掌握课程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辅助激发学生的热情。
关键词:
中学语文;网络辅助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学习条件有很大的提高,再也不像上个世纪一样,知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纸张为载体的书本知识形式为主,现在知识的传播有很多种方式,网络课程复制工具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就像一个教师一样,代替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除课堂外最好的第二课堂,还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需要将网络辅助系统充分的运用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还需要的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完成线上线下的知识结合,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
一、网络辅助课程研究概述和条件
新课程的改革是传统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正是有了新课程的改革,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是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和谐互动的过程。此次教学研究的对象是课后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其特有的优势使得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不懂和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可以重复收听,直到揉和吸收为止,既节约了教学成本,有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了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本次研究以高中语文科目的研究为例,实现教学--学习--反馈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对教学的特点以及网络辅助教育系统的阐述。
1、网络辅助课程研究的大概内容
网络辅助语文教的基本意思是指在保留传统基本教学的前提下,利用网络辅助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教学环境和教学效率。对语文课程起辅助作用的基本上在下述三个方面:
1)提供一个高效学习环境
在现有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支持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环境,其中包括课前备课、课后巩固和辅导、考前复习、完成作业、课后讨论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系统,知识的更新和反馈更为便捷。
2)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
师生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辅导软件都能完成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资源课程形成的课程资料包括课标、教案、材料、考题、参考资料等,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3)网络教学的各种计算机辅助系统交互的功能
提供网络教学辅助交互式学习的优势,比如BBS、blog进行观点交流,提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再学生的交流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解答。
2、网络辅助教学具备的条件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和专业的教学计算机,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建立共同的校园区域网,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室应该配有个人计算机,并且能连接英特网,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制作学生上课时的课件,构建起一个方便的教学平台,为老师网络授课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学生的家里也应该有一台用于学习的个人计算机,掌握可以自己使用计算机上的网络知识,借助网络获取到有用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网络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高效合理的利用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网络辅助教学的具体形式
建立英特的辅助教学,教室要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教学系统,包括个人主页、公告板、留言板、教学博客等,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能在课后交流的平台。网络的应用的普及,使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日趋完善,对于网络辅助教学,有利于实现建构主义的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信息技术能模仿真情节,还能记录真实感受,将时空格局延伸到课外。网上辅助系统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形式包括以下几个:
1、备课
教师的备课能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备写教案,对各个阶段练习的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有不同的认识。有关教学内容方法的知道和参考资料的来源更全面和更接近实际生活的优势,这对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有很大帮助。
2、授课
教师的授课不仅限制于一堂课的时间,地点也不限制于教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上对教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的口头讲课不再是学生唯一获得知识的渠道,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一对多的网络辅导,使课程听讲与课后的网上学习互为补充和协调。
3、练习
学生做练习在以往的时候只能独自一人在房间内写作业,虽然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但是同学之间的知识水平相当,不能提高学生写作业的效率。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改往日的不便,在网上的专题讨论区,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互相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对学生进行答疑。
4、课程内容
课件和教学资源等基础资源,各类版本不同,各有优劣,教师可以通过甄选和使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提供素材的支持,网络课件网罗了很多的新闻和文章模板,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供高效安全的素材资源,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成果展示
历届优秀的一些文章可以在平台上面展示,作业的范例试卷也可以供学生下载练习,学生在欣赏优秀范例的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正和进步,在及格的基础上达到优秀的程度。除了优秀作业语文试卷之外,还增加“优秀美文欣赏”,其中包括材料和满分的优势等等。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明确自己应该如何提高学习水平。除此之外,成果展示还应包括学生学习优秀范例时的疑难问题和教师解答,为更多的学生解除疑惑,尤其是对于多个同学都存在疑问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为学生的进步扫除障碍。
6、课程资源
除基础知识,课外阅读等模块的资源外,还包括历届的习题、在世界上发生的新闻、跨地区的高考题目等数据库资源。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能学习到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语文文章理解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较之传统课堂语文教师的讲解,这一模块对语文学习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既有针对性训练,也有基础训练,在掌握的同时又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这种放射科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整合各类资料的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完善而且有效的学习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引导学生对某些敏感和负面新闻的理解。学生团体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教师的适时引导至关重要。帮助他们进行新闻和资料的筛选,以便他们更准确、更高效、更愉悦的学习和交流。
三、网络辅助课程教学的优势分析
1、网络辅助教学相比于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的主体以教师为主,教师一对多进行教学,学生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接受式,知识教学以封闭式的课程模式为主要目标,而教师课上结束教学,学生课下的学习得不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既不利于练习实际生活,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高分低能,尤其是语文的学习,语文课程的学习本就是一门需要密切关注实际生活的科目,它需要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常识和灵感,若一味的强调文字的理解概念,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更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网络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明显的不同,网络辅助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来学习,运用媒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增加了教师指导学生和为学生解答难题的机会,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它更多的是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网络辅助教学模式不仅仅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更为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提供了高水准的平台。
2、网络辅助教学开放性的特点
语文是一个多学科结合的科目,规范性和社会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网络辅助教学是真正的跨时间、空间的教学,重视自然、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生活。把数字图书馆和网站资源衔接学生的学习,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开放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形成鲜明的个人观点,不断吸收社会生活常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人格的正确树立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供很好的机会。
四、网络辅助教学案例
以高一课文《我与地坛》为例,教学课题是: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真谛,从而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掌握重点难词,了解作者主要背景和作品;理清作者的散文思路,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变化,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1、教材准备
关于地坛的照片和身残志坚的人物图片,对其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接近文章的素材,在上课时播放给同学。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做视频朗读,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到理清思路,了解主题。然后在百度上搜索《我与地坛》的相关材料,用适当的教案做参考,根据教学需求,找相关的图片,完成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先用一组天坛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哪里,然后是教师对地坛进行简介。引出作者史铁生,他在最满怀志气的时候因为意外忽然失去双腿,使他万念俱灰,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同时在他身边陪伴他的人是母亲,是他母亲给了他希望,陪伴他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史铁生在克服了困难之后,最终战胜了命运,他也更珍惜生命。
2)走近作者
21岁的史铁生在清平突然双腿残废,现实生活中一个健全的人突然残疾了,除了不适应,还有很多的困难。然后屏幕展示史铁生的图片和他的其他作品。在音乐声中细细品读这篇文章。
3、互动探究
先是教师范读,然后提问同学:“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的有荒芜,颓废。再问:“史铁生借地坛来比喻自己,此时的史铁生的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颓废、落魄。提示小结,通过史铁生的个人经历,顽强拼搏的过程,关于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日子,但是这是一个不能瞬间解决的问题。思考德国的赫尔曼.黑塞说:“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在好生忍受生活的同时,一棵树对我们平静瞧着我。如果地坛也能说话,他会对史铁生说什么?如果是你,你会对史铁生说什么?网络辅助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不仅增加了和学生的交流机会,也培养和学生的情感。网络辅助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更为亲近的去感受作者的文章和情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所要表达的观点,引发教学反思。
五、结语
通过对网络辅助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效果分析,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通过对网络辅助中学语文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本次论文研究认为目前的网络辅助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还存在问题。现在的网络技术飞进,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全面实施,网络教学势在必行。没有更为广阔的教学资源和发展空间,就不能带给学生们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本文希望中学教师们能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提供借鉴,也能支持网络辅助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形成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黄珊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张丽娟.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113-115.
[2]沙凤林.网络多媒体教室条件下中学语文整合课的教学张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101-104.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消除对立,又保持统一,促使语文课堂教学从预设转化为生成呢?笔者以为,应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起动态生成的语文新课堂。
那么,什么是生成和为什么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
这里所说的生成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一种理想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课堂朝着原先“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着变数的课堂,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只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机械与程式化,缺乏对变数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配角,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计划的听众。因此,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了教师教案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即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等。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因这是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课程虽然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读本,但它不是至高无尚的“圣经”。就教材本身和学习任务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完全有适当自主剪裁教学内容的“权利”。当然须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去构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譬如,可以让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融入语文教学领域;让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使语文课程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那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出现新的境界呢?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上级、是权威、是主宰,学生是下级、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关系导致了师生间人格的不平等,导致了学生主体个性的扼杀,导致了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泯灭。这种关系的课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顺着教师的预设前进,而绝不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它没有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没有双向互动对话。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构师生新型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滋味;感受到被激励、鼓舞、鞭策和指导的欣喜。例如,当笔者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分析课文内容、诠释重要词语,查资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概括作品主题、鉴赏写作技巧、课外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究、思考。有的小组见解新颖,有的小组理解独特。充分发扬了民主、个性的有机结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培养。这里,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难点的点拨者。语文课堂打破了预设的禁锢,在动态、变化中生成。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在改革传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还须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是指朝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是复杂的、多变的,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师的预设在多变的课堂中不一定朝着预定的目标生成,预设和生成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与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一有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时,教师除了予以肯定和鼓励外,还须及时的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即使有的内容与预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也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的问题、新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创造支点和空间,激励学生继续生成。
关键词: 接受美学视野 文学阅读 教师角色 批判者 反思者
接受美学强调教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出,阅读教学活动不应是教师的独白,而应该是教材、教师、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交流,最终达到三者的“视野融合”。这必将引起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刻变革。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着重论述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式的阅读教学在今天变少了,但是又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中,从备课到上课乃至作业批改都由学生轮流进行,教师只是作为发问者、点名者、旁观者,只是赞不绝口地说“好”、“很好”;课文阅读成了漫无目标的“野餐”,师生把文本的语言、意象、人物、景致等当成材料,按各人的视界,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各说各的,失去了评价的客观标准。只有学生畅所欲言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只有学生的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思想引导,只有学生的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和优美的语言的闪光。其实不管是过去的“一言堂”还是现如今的“大放羊”,主要的问题都是没弄清楚教师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清楚知道的,只有知道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抓住阅读教学的精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接受美学理论观照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就会发现在阅读教学的三个最重要的主体——教材、教师、学生,教师主要扮演文本的批判性读者、阅读教学的反思者等角色。
一、文本的批判性读者
教师应该成为教材文本的批判性读者,也就是说应该能够发现文本的几乎所有空白,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补,同时还必须对文本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期待视野对文本进行取舍或增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
1.扩大自己的期待视野
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敏锐地抓住文本中适当的空白、未定性来引导学生阅读,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尤其对教材中相关文本的视野更应该达到比较宽广的程度。没有宽广的视野,你就很难体会到杜甫在《登高》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艰难”一词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没有宽广的视野,你也很难体会到杜牧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自认自己军事才能优于周瑜,然无人赏识的隐而不露的思想;没有宽广的视野,你更无法体会到张祜在《宫词》中以宫女被冷落的悲惨遭遇含蓄表达其不幸和悲哀的深沉情感。一桶水和一杯水的比喻尽管在今天已成老套,但是没有“宽广”的一桶水,教师又怎能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一杯水的精华?厚积才能薄发。
2.与文本真正对话
阅读在接受美学中已经成了一种本体性的存在,但并不是任何阅读都是对话,只有真正实现与文本的视野交融,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文本。黑格尔认为:“每件作品都是和读者中每个人所进行的对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向文本敞开自己,与文本真正对话,才能在后来与学生的对话中,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只有自己与文本真正对话,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可能让学生在平凡处见惊奇,让课堂迭起。但是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备课时不把精力集中在阅读文本上,而是在匆匆浏览文本之后就搬来一堆教参、名家教案借鉴,他们得到的完全是别人的解读,根本没有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备课根本不可能情溢于中,这样的课堂更不可能吸引学生。为了教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我深入教材作了如下尝试:①教师反复阅读;②深情询问:史铁生是在什么心境下写下了这篇文章?为什么面对这座早已被废弃的古园,你却会发出“它仿佛就是为了等我,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我四百多年”的感喟?为什么在你眼中,“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③查阅史铁生的生平事迹,阅读《我与地坛》全文,特别是仔细揣摩史铁生内容极为接近的《秋天的怀念》,经过细细体会,想象还原,作者在园中无奈的挣扎,以及在母亲精神的感召下自我救赎终于在与文本的真切对话中浮出水面。这就是这节课能真正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当然,做到这一点建立在教师不断扩大自己期待视野的基础上。
二、阅读教学的反思者
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结束,他还必须反思课堂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反思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进步与每一次课堂瞬间的反思紧密相连。2007年10月25日学校金秋开课日我上公开课与学生共同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在分析文章的结尾:“‘牛奶’,我喃喃地说……”时,由于时间所剩不多,我在急切地追问学生对“牛奶”如何认识无果的情况下,自己“激情洋溢”地匆匆讲述完,尽管这堂课似乎还依然得到了不错的评价。课后我在和听课教师的反馈中作了如下假设:“牛奶”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它意味着小说中的主人公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小说以此结尾正是暗示读者身受军国主义毒害的年轻一代在觉醒。这个结论是整堂课的最动人之处,但最煞风景的是结论竟然出自教师之口。假如我不是为了赶教学进度,让学生分组交流,让他们交流后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代替我的“激情洋溢”,那么这节课即使不完整,也不会有什么妨碍。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主体替代教师的主导,这是一位语文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此后,几乎每节课我都会习惯性地反思,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感受放在优先关怀的位置上。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坚持在实践中多做反思,那么教学的进步指日可待。
这样美好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达到?其实早前已有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探讨:语文教学原本就应当是一门艺术,它充满诗情画意,追求至美之境,一切有利于达到这一境界的艺术手段都可以应用其中,而语文本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如“留白”这样的艺术留足了空间。
然而,这样宽广的空间中究竟该于何处留白?尤其对于新教师,如何选择最易操作和最见成效的留白区是需要深深思考和长期摸索的。作为涉足语文教学领域不算太久的新教师,我就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谈谈体会。
一、学会在备课中留白,将为课堂创造多种可能
偶尔翻看工作后的第一本备课本,其中的详尽令我很吃惊:连某个问题学生可能说出的几种答案,某段文字请哪位学生朗读都在备课中细细写明。不可否认,新教师应该备详案,但备课若是过于详尽,沿着一条一眼看得见底的路走,上课就会成为一段毫无悬念的旅程。如今的教案较从前简单一些,上课却反而变得轻松,甚至偶尔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意外的惊喜。例如《拿来主义》这一课的讨论环节,第一年讲的时候,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试图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发言。学生确实沿着我画好的路线走了,一堂课下来,顺顺当当,既定任务全部完成,但终觉没什么乐趣,心中也留下些许遗憾。如今再讲《拿来主义》,又到讨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拿来主义者,你想去哪儿拿来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诸如“去美国拿来教育体制”、“去古时候拿来传统礼仪”、“去顶级球队拿来足球教练”等,而最后一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就有人说道:“再好的教练遇上中国男足都没办法!”由此一转,新一轮的关于“拿来”与国情如何结合的讨论又开始了……一堂课匆匆过去,在热烈的讨论中,师生都感到愉悦与充实。我想,这才是我所追求的,而这些,备课本中是不需要有的。
这就是备课中的留白,它有一个方向,但没有一条划定的路;它伴随着些许未知的忐忑,也常隐藏着令人心动的奇景。在备课中留白需要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对自己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大体预见,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清醒与灵活,更关注学生的反应。对新教师而言,备课中留白,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挑战,它激励并见证教师的成长。
二、适当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收获自己思想的火花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思考、感悟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时间自然应该更多地留给他们。然而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45分钟的“效率”,过于看重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过于担忧课堂的沉默冷清,却忘了给学生应有的时间,忘了最根本的目标:学生的收获与发展。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提出:对学生提问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这样可使学生更恰当地回答问题,增强学生信心,也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就让提问失去价值。想起讲《我与地坛》时,同一个问题:“你对文中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细节最有感触?”在一个班我只给了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结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思想不深就是语言不畅,好好的一个问题硬是被时间搞砸;在另一个班,问题提出后,我不急着找人回答,等了大概3分钟,等到几位学生抬头看我的时候,我才让他们回答。这一次效果显著,几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悟,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话我至今难忘,他说:“我最有感触的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这一句,因为我现在正在为此而奋斗!”多可爱的回答。庆幸我给了他们多一些时间,给了他们用真心真情体验文本的机会。
其实,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并始终保持紧张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思考时留下多一点时间,在课前或课中挤出一点时间松弛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例如闭目一分钟,下午课前唱一首简单活泼的歌等,都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疲惫,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而懂得利用课堂时间的人则是成熟的老师,学会把握课堂的轻重缓急,应是每一位新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课堂外的留白,借学生之手开拓语文的天地
作为最具艺术性的一门主课,语文学习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增长或者成绩的提升,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活、人的精神。大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应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结束课堂教学的时候恰当地留一些“空白”。
最初懂得在课堂外留白,其实是受了学生的启发:在上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之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初次见面的时候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这才发现课上我并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跟这位学生讲解完,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个吸引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好机会吗?于是第二天我在班上提了这个问题,并让学生到原著中找答案,很多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外留白的方式很多,例如上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我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用一段文字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或者续写琼姗未来的生活;又如在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诵后,我介绍学生找这首歌来听,在音乐中体会与文字不同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的品悟母爱就在身边,平凡而伟大,本设计将采用悟读法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同时采用拓读法指导学生进行母爱主题阅读,并且能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学情分析】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在不断的追问下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母爱的深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平凡处,理解母爱,解读母爱。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着史铁生深沉浓厚的情感,儿女身后是父母深切的关爱。学生也要感悟自己身边的母爱,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在拓展阅读中理解龙应台在《目送》中的深沉母爱。
3.用文字表达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拓展阅读,理解两篇文章背后同样深沉的母爱。
3.用文字表达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方法】
悟读法、拓读法、合作探究、迁移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有这样一棵树,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有这样一棵树,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 ;有这样一棵树,名字,温暖又幸福。在这颗树背后,有一位母亲,她曾伴随双腿残疾的儿子走过那彷徨苦涩的青春岁月,又在儿子走出困境有所成就的时候,悄然离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母亲和一棵树的故事――《合欢树》
二、作者简介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和在《我与地坛》中对史铁生的了解,交流对作者情况。
2.教师明确:有这么一位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有这么一位作家,在对死有了深刻体验之后彻底活了过来;有这么一位作家,用残缺的身体演绎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有这么一位作家,体验生命的苦难,表达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三、梳理课文内容,品读深沉母爱
1.一读:学生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并给每一部分起一个名字。
教师明确:幸福母子情趣图
苦难母子携手图
对母爱的理解
独自一人收获图
回望母亲图
2.二读:学生朗读幸福母子情趣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幸福母子情趣图
那年我十岁,作文获了奖。
那年母亲还年轻,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人。
那年我还很任性,很骄傲。
那年母亲聪明,却忘了夸奖我,只顾夸耀自己,我以为她只在乎自己。
那年我们争执,胜者当然是我。
对母爱的理解:顽皮、任性、骄傲的我并不理解母亲对自己才能的肯定。
3.三读:学生朗读苦难母子携手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苦难母子携手图
那年我二十岁,残废了双腿。
那年母亲不再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那年我已绝望。
那年母亲惊惧、惶恐和失望甚至超过了我。
那年一次次求医问药之后,一次次彻夜难眠之后,一次次欣喜地希望又一次次落寞的失望之后,母亲终于绝望。
然而儿子是母亲的全部,即使是在失望的沙漠,也要开出希望的花朵。
在绝望的尽头,她提醒我:“小时候作文得过第一。”
所以一次次顶雨借书,一次次冒雪看电影,一次次悄悄地守望,一次次默默地祈祷。
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视了母亲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伤痛。
对母爱的理解: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视了母亲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伤痛。
4.四读:学生朗读独自一人收获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独自一人收获图
那年我三十岁,小说发表了,还获了奖。
那年母亲已离我而去,渐行渐远。
此时,我想去看她,却只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此时,我明白母亲心里太苦,明白我的成功是母亲一辈子的付出。
5.五读:学生朗读回望母亲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回望母亲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又过一年、再过一年……合欢树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很高兴,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街上摇车的我正在感怀……
我如此聪明的母亲,竟然迷信,把对儿子的希望寄托在这棵树上……
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那院子是我漂泊的停靠。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大院里的老太太们,正在讲述……
多想去看看母亲种下的合欢树,那是母亲的期望。那颗树里有我对母亲的回忆。
对母爱的理解:子欲养而亲不待
四、总结
2010年那个轮椅上的人,起身走了,几乎带着微笑。按他的说法,这不是突然,是准时,是如期。我们遥想在另外一个世界,在那棵合欢树下,史铁生伴着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踏着青草,踢着石子,奔向他日思夜想的母亲。
五、拓展阅读
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龙应台的《目送》(教师配乐朗诵,感悟父母与子女之间永恒的爱。
【配乐小结】:朱自清有机会,有心遥望父亲的背影,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在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的不舍和不放心,满眼的目送,我们不会发现,不以为然,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多年以后才发现我们之所以走得如此坚定,是因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有份实实在在的爱在支撑。真的有一天这目送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有人留意,不再有人为你担心,为你牵挂,就算千万次回头,有谁一直目送我们离开?
六、迁移应用(学生作业)
做儿女的应该明白,珍惜现在拥有的母爱,珍惜现在关爱的目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神不再空洞,让我们一次次地回望,一次次地接受那关爱的目光,同学们让我们以《回望》为题写下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悟。
七、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作业一
一次次张扬地昂头阔步向前走,一次次激动地眺望幸福的那头,一次次地跑过、无视了那深情的眼眸。背后,背后,他在背后。只要轻轻扭转,仅仅45度,你便可回望到那饱含渴望的眼眸。没有,没有,仍旧没有。就在那时光疏忽而过的时候,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漫不经心地转头,却发现往日那如花般的容颜,何时拥有了褶皱。唯有那饱含深情的眼眸,依旧不变的守候。在那坎坷的泥沼中,我们每一次回头,是谁用一双颤抖的双手握住了我们生命的承受。
回望,望到了娘亲乌黑的秀发增添了白绸;回望,望到了父亲如山的脊梁渐渐佝偻;回望,望到了狂妄的自己捏碎了父母的守候。又一次的回望,我戴上了深情的眼眸,如同儿时般冲进母亲那温暖的怀抱,窜上父亲那有力的肩头,静静享受。
一问一答。从满堂灌到教学提问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把“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教学内容仍然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而展开,其结果是教师在教“教材”,很少顾及学生实际需求,忽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你,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
问题设置缺乏科学性。“提问教学”在教学中的价值大家已有认识,但在教学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1)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中仍按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存在问题;(2)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质疑,逼着学生提假问题;(3)忽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管有没有思维训练,无端发问,一味求异,以求表面热闹。,
问题结果单一化。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教师却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习惯于听到一种声音和一种答案,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此,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全由学生提出问题是不现实的,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集中和优化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敢“问”
就目前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怕讲错;有的学生内向,不敢问;有的学生过分迷信鼠标和老师,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比如对简单幼稚的问题,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切不可轻率处理;对学生提出的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然后与学生一起寻求解答的方法,切不可认为学生在刁难;对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鼓励,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通过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有别于问题,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依赖于问题,必须有助于问题的形成和提出。要使学生爱“问”,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疑境、疑点。
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琵琶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会产生疑问:朝廷大员和歌女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处,使得他们惺惺相惜?借助这个问题再来分析白居易的生平就能使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了。
2.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熟悉、关心的日常生活常例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也乐意去发现问题,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知道问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发现。如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等等。
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问题意识。
本文拟就活动体验这一学习方式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的展开谈一点体会。
一、 教材处理:注重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教材,应该是教学的材料,它承载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处理方式。应该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根据教学内容,编者已经安排好了比较恰当的活动方式,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做更加细致具体的工作,比如应该如何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在活动中加深学生的体验。
1. 关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为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教材编者设计了为数甚多的活动方案,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操作不无裨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设计过于理想化,或过于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时我们就不一定唯教材是从,而是应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开创出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资源。比如必修一中提到,《十八岁和其他》写于1966年,当年的东东早已不再青春年少,在岁月的轮回中,他一定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请以“老东东”的身份,围绕“青春”话题,给他上高一的孩子写封信。因为学生没有实际体验,能谈的无非就是假大空的假想。我们就让学生写下十六岁的切实感受,夹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手册里,留给日后的自己和孩子看。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说假大空话的尴尬,又给日后观照自我留下了真实的坐标。
2. 不拘泥于文本和教材,体现教学的灵动性
教师要敢于不再将文章当成范文,而是真正当成一个材料,一个展示活动、提升能力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多想点点子,努力创设新的语文学习情境,丰富语文活动内容,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学习天地,让学生多参与,多体会。例如《雷雨》可创设周朴园真假情感的辩论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让学生走入校园,蒙上眼睛,哪怕是摸摸树干,体会作者渴望拥抱自然的真切感受。简单的活动设计体现出语文教师的灵动和智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往往要比单纯的阅读更能打动他们的心灵。尤其是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若采用教材的处理意见(文本研习)不一定能真正深入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文字所蕴含的深情,可采取配乐朗读的方法,将音乐的灵魂与文本的灵魂有效结合。虽然整节课我们没有对文本作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班上许多学生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种流泪所产生的美学印象足以使我们的学生最深入地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走向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我相信他们会记得教师在他们柔软的心湖间投下的这一抹感动的阳光。
3. 在活动中体验,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性
活动体验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为了搞活课堂气氛而采取的展现形式,它是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并重的一种学习方式,新教材编者之一的曹勇军老师是这样解释活动体验的:“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这我们不可忽视这几个词,那就是“在活动中体验”,可见,活动体验的关键是体验,活动仅仅是形式、过程,而体验是本质、结果。所以,要强调个体的亲历与参与,重视个体的直接经验,切不可喧宾夺主,以活动的花哨取代本质性的个体体验,尤其是合作探究课,最忌以热闹的形式代替个体的探究。因为没有个体的深入探究,小组合作仅仅是“皇帝的新装”,对个体的发展没有任何本质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理性地看待与处理静态的阅读探究与动态的合作探究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活动体验绝非单纯的去活动,而是要在活动中体验、思考与探究,要正确处理与另两种呈现方式的关系,真正做到“合则俱美”,避免“离则三伤”。要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活动的质量,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上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而非简单地走过场。例如教授《我的五样》(必修一)时也学着作者那样让学生写出最喜欢的五样东西,然后模仿作者那样一样一样划去,来感受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样势必会流于形式。因为像文中所说,“刹那间,好像有一双阴冷的鹰爪,丝丝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顿觉手指发麻,眼冒金星,心如擂鼓,气息屏窒”, 这种痛感是历经后的椎心之痛。而学生的心智年龄还达不到能想象割舍下其中任何一样的痛感,很可能还会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本身很认真的设计。又如教授《肖邦故园》(必修三)时拿灵感来源于肖邦故园的肖邦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以为可以双剑合璧,更好地诠释文本,结果恰恰是你最不愿看的,底下睡倒一片。原因何在?因为要让学生有感觉,教师自己得要先有感觉,试问我们教师真有那么高的音乐修养,能从肖邦的乐曲中感受到作者笔下含蓄而美丽的景象吗?这种做法,无疑就像给柔软的脚穿上一双铁鞋,痛苦不堪。再比如教授《景泰蓝的制作》(必修五)时可以利用景泰蓝笔筒,让学生当一回现场解说员,说说这个笔筒通过哪几个程序才能制成,那上面的图案用了何种原料才变得五颜六色,这样就极大可能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非仅仅将笔筒当成一个展演的道具。总之一句话,活动课也要有达成的目标,而非轰轰烈烈一堂课,稀里糊涂闹到完。
二、 对待态度:注重活动体验的目标性和指向性
活动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实施方式和学习策略,它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发展。
1. 教师要有所为
活动课仍是正规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它也要有完整的教案、详细的记录、课后的反思,最好还要有成果的展示。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上休息了,恰恰相反,它需要教师更有为。
比如,你要观察学生的投入程度、参与意识,并要及时予以调整;学生上台讲课,你也要做好详细记录,为你的点评做好服务,否则,没有点评的课仍是没有航向的课。再比如,它要求你的应变能力与文本解读能力更强,因为有些情况是你事先无法预计的,你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非将你的体验硬扣在学生头上……可以这么说,只会抱着教参的教师能够上得了课,但不一定能上得了好课,因为你的知识库正随时等待着学生的检索。所以,真正好的活动课,你要准备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时要抓取课堂里动态生成的瞬间,虽然可能要比一般的课更累,但这个平台,却可以使教师获得自身的提升。
总之,要设计和组织好一节成功的活动课,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和技能,具有宽广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因此,活动体验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我们所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不断反思,增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2. 关注所有学生
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泛泛地提出要求就进行所谓的活动,而要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写好发言要点,并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不发言时,则要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归纳别人的发言要点。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自己的思辨与口头表达能力。总之,说,就要规范的说;听,就要勤于记录别人的发言。每一环节均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偷懒将自己变成看客或局外人,防止学生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强项愈强、弱项愈弱”的势差。当然,有的时候则要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加以强化。
此外,活动体验必定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行为习惯、甚至是家庭背景相结合,因此还要着重关注那些相对弱势的群体。首先要关注那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合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定低一点的目标,并对其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及时地予以表扬,增进其活动体验的快乐。记得一次活动课上,有这样一位平时不声不响的男生,一开始定的小组老师不是他,可快到上课时,这位男生突然对本组的成员说他想上去试试,于是跟我商量后才临时换成了他。从他对教学内容的熟练度可以看出他对整个活动是关注的,虽然因为紧张而漏掉一个教学过程,但对于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他来说,这是一次怎样的挑战呀!可见,每个学生心里都有尝试的欲望,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战胜障碍的条件,他们就可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其次还要关注那些家庭环境不佳的学生,比如有些活动需要借助网络等现代工具,而有些学生的家庭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就必须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总之,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活动的乐趣,获得深刻的体验,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活动课的困惑与前景
第二版教材比起第一版教材虽然已经减少了两个专题,但是课时仍嫌紧,为了赶进度,许多有价值的活动都无法实现,甚至于不得不流于形式,这是时间上的不保障。
与此同时,活动体验课的效果与急功近利式的分数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些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分数而不顾新课程理念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甚至连学生的活动体验也不去顾及,这又是心态上的不保障。
尽管如此,活动体验仍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的目光,落到实处、提升人文空间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要真正地做实、做好确实又相当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