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打造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备课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够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思考,来谈几点建议。
一、有效的备课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显得很随意,没有钻研新课标的要求,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等,这和教师不认真备课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备好教材和备好教案是很重要的,也积累了很多好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着重强调新课标下所强调的两点,那就是如何备好课标和备好学生。一是备好课标。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书是教师备课前必须读的“三本书”。教师备课时,往往只读教材、参考书,照本宣科,忽视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这样的备课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远,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钻研深、钻研透。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源头、是方向,也是方法。读课程标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样,事半功倍。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他把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抄下来,贴在教案本的首页,每次备课时都要翻看。由此可见,备好课标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二是备好学生。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它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它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的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的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备的教案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二、有效的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显得很随意,课堂上的很多提问都是可以可无的,这当然难以达到新课标倡导的高效课堂的目标。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提问,才算是有效的提问呢?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由此我们想到,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三、有效的情景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权威,并不是很注重强调营造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课标强调,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抽丝剥茧式
我们提倡一个问题,一个想法,一个答案,层层追问,抽丝剥茧,深入探讨,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因为活动中幼儿的问题与思考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很难一下子就达到中心地带。教师要抓住活动中幼儿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馈,比如在科学活动中有一幼儿问:马铃薯的种子在哪里?个别幼儿说:“用刀切开来看看,大概躲在里面吧!”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马铃薯切开,幼儿仔细找,没找到。幼儿接着说:“再往里切,可能还在里面吧!”教师继续按幼儿的要求又切了一刀,还是没找到。教师问:“还需要切吗?”大部分幼儿无声,只有个别幼儿轻声地说:“让我来切切看。”幼儿拿起刀后又放下,将切成多瓣的马铃薯重新组合在了一起,欣喜地对大家说:“你看,这就是种子。”教师从幼儿的提问、幼儿的想法出发,一刀一刀地切教师提问、思考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符合当时的情境,能解决表面和实际问题,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幼儿个性化发展。
曲径通幽式
我们鼓励教师抓住课堂中那些稍纵即逝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重组幼儿的信息,让教学过程沿着另外一条幼儿感兴趣的轨道运行。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课前会预测幼儿的信息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听到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如在科学活动“水变干净了”,一切都按照课前预先设定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位幼儿却突然提问:“老师,纱布为什么会漏水?”话音刚落,活动室已吵成一片。虽然秩序大乱,但教师却敏感地意识到这“不同的声音”中蕴涵着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于是教师果断地改变教学进程,接过问题反抛给幼儿,一种意见是纱布有洞,水从小洞洞里流下来;另一种意见是脏东西大,水小,所以水被挤下来了……由于顺应了学情,改变了教学方案,幼儿思维活了,在相互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批判创造的热情,持第二种意见的在倾听与实验中,接纳了第一种意见,持第一种意见的也在倾听与思索中认为第二种意见也很有道理。师幼双方也在教学即兴“写就”了一个精彩、灵动、艺术的教案,使信息在“曲径”传递过程中实现愉快学习。
延伸拓展式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质疑氛围
以往的课堂,有些教师总认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上课不爱提问呢?我认为根源是教师的课堂不够开放,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教师没有给学生营造质疑的氛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为此,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然而,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质疑的氛围,特别保护、鼓励学生的偏离教案之问、超出教师现有知识之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二、给予充分的时间,发挥质疑潜能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首先要在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维,特别是要解放学生的时间。教师应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像蜜蜂一样自由自在地采集“花蜜”。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师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我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读题、思题,他们从课题中的“找”字发现并提出了很好的问题:(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2)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3)它们找到妈妈了吗?我把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之后也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这样,师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共同制订了学习目标。
2.学生围绕目标自主探究
探究是自主地由疑生问、由问而探、主动释疑的过程。在这一教学中,教师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要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反复地自读课文、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当我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此时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朗朗的读书声顷刻而起。你听,他们时而大声朗读,时而慢慢轻读,时而感情朗读,时而无声默读。
3.学生反馈探究结果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当好倾听者,耐心地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对问题的见解,对课文的理解:“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它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由于小蝌蚪不认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误认了鲤鱼阿姨、乌龟是自己的妈妈。同时,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腿,慢慢地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渐渐地变短了,最后尾巴也不见了,变成了青蛙了。但小蝌蚪和青蛙的特点不同:小蝌蚪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而青蛙是宽嘴巴、大眼睛、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听,讲述得多好呀!语言是那么的通顺,条理是那么的清楚。这就是他们通过自己辛勤地劳作而获取的丰硕“花蜜”。
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不够明白。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进行点拨、疏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寻找的原因。
三、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师巧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好像一把金钥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犹如一根导火索,能引爆学生的思维。同时,为学生树立了质疑的榜样。显然,这样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多维性、思辨性、信息性、趣味性。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学生明白了小壁虎、鱼、牛、燕子等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说?”这时,学生陷入沉思。一会儿,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保护自己,要是我把尾巴借给了你,我就没有安全感了。’”有的说:“小壁虎会说:‘不行啊,上次我的尾巴断了以后,我好难看啊,现在好不容易长出来,怎么会借给你呢?’”有的说:“假如我是小壁虎,我会说:‘小花猫,别难过了,我把尾巴借给你,反正我的尾巴还可以再长出来的。’”还有的说:“我觉得小壁虎会这样说:‘小花猫,其实我也很想把尾巴借给你,可是。我们的尾巴作用根本不同,就算我借给了你,你也不能用的。’”设计这样思辨性、趣味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示范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