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光的反射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光的反射教案

第1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解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师: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另一种物质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生猜想:反射回来。

[实验探究]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

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

[实验探究]打开玩具激光笔,让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笔上方放一张白纸。

师:这次同学们又观察了什么现象?

生:一束光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有一部分光射入了水中,有一部分光被反射了回来,因为上方的白纸上呈现了一红色光斑。

[实验探究]用一幻灯机将幻灯片的图像投射到粗糙的屏幕上。

师:同学们为什么能从墙上看到图像?

生:屏幕将幻灯机投射出来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

师:以上实验说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本身是不发光的,你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我?电影、幻灯的幕布为什么总是用粗糙的白布来制作?为什么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且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呢?

[设置疑问,激励思维。](学生思考,议论)(教师不作定论)

师:这些问题都跟光的反射有关,学习和研究了光的反射规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板书课题]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你是否可以总结一下,什么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生: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师:请同学们来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生: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师:以上的实验,我们都可以用光路图来表示。

(板书画图,并讲解)

反射面:MM’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和镜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让学生装观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镜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在镜面的同一侧,反射光束,入射光束在法线的两侧。

师:猜想一下,入射光束向法线靠拢时,反射光束会有什么变化?

生:反射光束也会向法线靠拢。

师:对不对呢?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向法线靠拢,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师:根据上面实验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来回答:当入射光束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反射光束与法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生:变大。

(演示实验,证明其正确)

师:猜想一下,在光的反射中,会不会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

生:会。

师:谁来上讲台,演示一下。

(学生上讲台演示,存在重合)

师: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通过观察:入射光束与反射面垂直时。

师:这时入射角等于多少度?

生:(1)0°(2)90°

(教师强调入射角的定义,明确当入射光束垂直于反射面时,即与法线重合无夹角,故i=0°,此时反射角r=0°)

师:在刚刚的实验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怎样变化?

生:也变大。

师:(提出猜想),即么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会有什么关系呢?

生:猜想:可能会相等吧。

师:如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来探究。

师:如何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后,再阅读课本P39实验与记录。

[演示实验]

器材:教学激光演示仪

步骤:(1)在激光仪的分度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教材上的表格中。

师:根据实验情况,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这就是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板书)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指导学生看课本“漫反射”内容)

师:光不仅射到平面镜上会反射,射到所有的物体上都会反射。如光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面、光滑的金属面上都会反射;光射到墙壁、衣服上都会反射。反射时都遵循我们总结的反射规律,所不同的是反射情况不一样。这种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叫漫反射。

师布置课后实验:试一试在家里,晚上关灯,将一小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

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让猜想一下,教师不作定论,明天课前交流。)

三、请你来总结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你看到的实验。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3、今天你证实了多少个猜想是正确的,多少个猜想是错误的。

四、巩固新课

1、请一位学生讲述反射规律的内容

2、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分别指出,入射角、反射角、入射线、反射线、法线。

五、布置作业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异同.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点

(原因)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结果)反射光方向不同

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现象)人的感觉不同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

灯下看书反光

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

一般非光滑物体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三线、两角的关系),并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解释它的物理本质,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过程的理解,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潜望镜

【活动目的】

潜望镜的用途很广,在步兵的战壕里观察前方的战况以及在坦克的驾驶室及炮长的瞄准都用到了潜望镜.同学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可以加深理解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路设计原理.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设计光路图,准备用具,制作过程,交流与合作,装置改进.

【参考方案】

准备两块小镜子.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或方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如图5-2-16所示),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备注】

1、写出制作计划、制作过程及结果分析报告.

第3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的现象;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3)应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推导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简单的物理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何建立已知与未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物理方法的学习。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推导过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平面镜问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学生作图时要注意用虚线;平面镜成像,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含义是像正立且与物等大。

2.教学难点之一是如何澄清学生头脑中“像”的概念。要突破这一点就要让学生清楚物理中像的准确定义,生活中像、影、相又指的是什么意思。严格区分教学中的相似与物理的“相似”有什么不同。

3.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三、教具

1.平面玻璃,蜡烛两只(完全相同),火柴,大白纸一张(8开或更大一些),直角三角板,铅笔。

2.教学用直角三角板、直尺。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到一些知识,今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处处可见,平面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性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光线和光束。

光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而从光束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物体发出的光束,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结果,实际是不存在的,而光束是客观存在的。在画光线时注意光的传播方式用直线表示,要用实线,而光的传播方向箭头一般标在直线段的中央部分。光束可分为平行光束、发散光束、会聚光束三种情况。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所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现象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

只发生反射现象,但有折射现象的同时一定有反射现象,只是反射现象有时极不明显而不考虑。通过作图介绍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有能量损失(被吸收)。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时也要有能量损失。

3.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因果关系要注意)

(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果关系)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能成虚像的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反射光线仍遵从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漫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而反射光线是无序的,不能成虚像的反射,但每一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是由于两介质的界面不光滑平整而造成的。

5.平面镜成像。

演示在白纸中央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直线的一侧点一个点A,将平面玻璃垂直于纸面且与纸上直线重合放置,将一支蜡烛点燃竖直放在A处,在A点这侧看点燃蜡烛的像。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直线(平面玻璃)的另一侧,缓慢移动直至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好像未点燃蜡烛也燃烧起来一样。在纸上记下未点燃蜡烛的位置。在同学们都看清楚的前提下,将点燃的蜡烛熄灭。让同学讨论看到的现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由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具作用为会聚的光线(或发散的光线)所形成的跟原物“相似”的图景。这里的“相似”一词与数学的相似含义不完全相同,数学中的相似是指对应处成相同的比例,而这里的“相似”有时不同对应处比例不同。例如哈哈镜中人的像与人相比相差很大,但仍认为是人的像。

(2)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可用眼直接观察,可在光屏上显示,具有能量到达的地方。

(3)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不可在光屏上显示,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关于像的概念让学生一定要很清楚,特别是要区分生活中的“像”的概念。

A.像片是物而不是“像”,画像和像片具有相同的含义。

B.照相,实质上是取得一个与人“相似”的一幅画片,只不过不是用笔画,而是通过成像的原理制作就是了。照“相”与长“相”具有相同的含义。

C.“看电影”也有人误认为是“看电像”,在初中就学过像的概念。但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是要看银幕上的图景,银幕上的图景对于底片(拷贝)来说是像的位置,像呈现在银幕上,作为物被眼晴看到,若真看“像”应眼睛向着放映机看,那是不可能的。

D.“成像是客观的,观像是有范围的”。若电影院银幕处末放银幕,放影机放影时,拷贝上的像仍呈在放银幕处。戴近视镜的同学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物,而是这些物正立缩小的虚像。

(4)平面镜成像。

A.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即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平行光束。发散(会聚)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发散(会聚)光束。

B.平面镜成像为虚像,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C.(将演示实验中的白纸呈现给学生,通过作图,测量得出)像点和物点关于平面镜呈面对称。

6.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控制光路。

例1已知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控制反射光线。一束光线与水平成40°角射来,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放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___________角。答案:20°或70°。

解析:题目中只要求反射光线水平,一定要注意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40°,一种是入射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140°。

例2证明: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θ角,则反射光线的方向转动2θ角。

证明:因为平面镜转动θ角,则法线转动θ角,当入射光线不变时,则入射角增加(或减少)θ角,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增加(或减少)θ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加(或减少)2θ角,即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2θ角。

若上题改为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平面镜绕入射点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则反射光线转动的角速度ω′=2ω,。

(2)平面镜成像的观察。

例3一人站在湖边塔楼顶上观察空中的气球,已知楼顶离湖面高为H,人高不计。他看空中静止的气球时,仰角为30°。他看水中气球的虚像时,俯角是60°,问气球静止在湖面上方,离湖面多高?答案:2H.

解析:几何光学的突出特点是几何作图。此题作图的技巧是:先画一条水平线(在塔楼顶上)AB.A为塔楼顶端,过A点做AS直线且∠SAB=30°。过A点作垂直于AS的直线(用虚线)AS′,且SS′直线(用虚线)要垂直于AB。SS′直线交AB于C点。找到SS′直线的中点O,过O点作SS′的垂线MN,MN交AS′于D点,用实线连接AD,DS,且标明AS、AD、DC的光线箭头。如图所示,注意箭头方向不要画反,A点为观察者。过A点作MN的垂线交MN于正点。AE即为塔楼高,S′为气球S的像。SO即为所求h。

由图可知:

代入数据得

解得:h=2H

例4图2中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相互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依次写出作图的步骤。

解析:

图3作图步骤:

①作S点对AB的对称点S′,S′就是S的像点。

②连接S、a并延长,与AB交于C点。

③连接S′、C并延长,与交于一点,此点就是可看到部位的左端。

④连接S′、b并延长,与交于一点,此点就是可看到部位的右端。

上述顺序也可以是②①③④或①④②③。

图4作图步骤:

①分别作、Ma、bN对于AB的对称线、M′a′、b′N′,则就是对于平面镜AB的像,M′N′是MN对于平面镜AB的像。

②连接S、a并延长,与交于一点,并作该点对于AB的对称点,此对称点在上,是可看到部位的左端。

③连接S、b′并延长,与交于一点,作该点对于AB的对称点,此对称点也在上,是可看到部位的右端。

上述顺序也可以是①③②。

(3)平面镜与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例题略。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这部分光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几何光学的学习要突出几何作图,同学们应严格按照规范化的作图格式进行训练,紧紧抓住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思考问题。

五、教学说明

1.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效果会更好。但要掌握好教学时间。

第4篇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教学 生成

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预设,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可见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我认为“生成”的课堂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最精彩的。

下面我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物理课堂“生成”的理解。

一、摆脱原有教学设计“生成”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生成”对教案作出适当的调整,把教案看作是学生学习的预案,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随机灵活的调整。

案例一:在教学“光源”时,有的学生提出“月亮是光源”。我就将错就错,让学生对“月亮是自身发光,还是反射太阳光?”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学生根据收集的有关月光的信息积极展开交流讨论:和太阳相比,月亮有哪些异同点。我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归纳并列举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根据黑板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大胆猜想。A类学生认为月亮是光源,因为它和太阳一样发光。B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离地球近却不及阳光强。C类学生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又没被挡住,若月亮能发光,就不会出现“月缺”和“月圆”的现象。最后我对学生的猜想和分析给与合理的评价和定位:月亮其实不是光源,月亮是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B类学生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灯光离我们更近,却不够日光和月光强,它可是光源。C类学生的理由比较充分,老师赞同。如果月亮是光源,在没有被挡住时,看到的是圆月。而事实上,太阳光照射月球时,有一部分光被地球挡住了,使得月球一部分有反射光,一部分无反射光,因此产生“月缺”的现象。

这样,我理智地放弃了预设,尊重了“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留给学生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味,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在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使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二、超越文本“生成”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为学生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案例二: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认为可能与压力、受压面积的大小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物质的密度、材料的软硬程度等)有关。对于他们的猜想我不轻易否定,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另外,本活动提供了较多的实验器材,可设计多个实验进行研究,学生各抒己见,实际操作,积极思考,合理评价,最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三、在追问中“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重视不够,不是放置不顾,就是手忙脚乱,不会处理。因此,教师要敢于追求“生成”,善于用好“动态生成”资源。课堂成了师生对话的场所,其教学效益在教师敢于追求“生成”,给予正确的引导,在交流对话中不断“生成”与建构,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案例三:在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但有位学生却说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猜想。我捕捉住这一错误及时“生成”一个妙不可言的教学过程:

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

生:可能还与塑料刻度尺的弹性有关。

师:同学们想想,他的猜测对吗?

生1:对,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情况下,弹性好的形变程度大。

生2:对,当形变程度相同时,弹性好的所用的力小一些。

生3:不对,他们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探究时针对的是同一把尺,弹性程度相同。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谁说得更有道理呢?

接着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生3说得有理,接下来的实验探究要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每组将用的就应该是同一把尺(弹性不变)。

我对学生错误的猜想并没有回避或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由一个错误从而辐射到整段的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合理引导,给猜想错误的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了该怎样去探究。

四、拓展“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课堂弹性化,追求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课堂会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连连。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

总之,当教师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后,改变原有的预设,建构“生成”式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02-41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8-3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8.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

[5]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

[6]钟启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教师人文读本(第三卷).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课改教学 心得体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体现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改建新的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目前正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科学课教育设立的主导思想之一。根据学习规律,学生只有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和参与者,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分数而学习,这就是物理教学实验的追求,也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教育方式改革的未来走向。初中物理尤其是实验教学操作性强、探究性强,学生独立操作往往会感到困难重重,有些教材中的实验还可能受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导致不可操作,因为操作结果是和课本知识相违背。这些具体问题都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一方面促成学生研究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教学时可以充分融入课堂,既掌握教学的脉络又驾驭实验的开展。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演示实验必不可少。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教师单独做演示。当然,这种方法固然有操作快捷、讲解条理清晰等优点,但也有很不足的方面:一是学生处于旁观地位,缺乏参与意识。二是教师读数或宣布实验结果时,学生半信半疑,总认为教师做了加工修改,缺少客观性。三是课堂情景呆板,变化少。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毫无意义,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神奇的物理现象探索之中。

二、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研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我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指导过度,学生们无法自己探究学习。这样就成了一句空话,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从而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自己要把握好“度”,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内容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大胆猜想光的反射是会遵循什么规律,并且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然后通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形成结论性文字,最后教师将同学们的论证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整堂课教师只做一点指导性的工作。学生却由于是亲身体验所得的直接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所以他们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根本不用死记硬背。从课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都能踊跃发言、积极思索,虽然有些猜想不一定正确,但也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学生自己心服口服,既消除了疑虑,又掌握了新的知识,轻松而有趣的学习过程,总让学生意犹未尽。

三、探究教学时抛开“探究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思想

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时,似乎认为学生探究不成功,就不称之为好课,甚至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失误。如果从接受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没有正确地理解有关知识或者技能,可以判定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因为接受学习的主要标准就是是否获取教学大纲上规定的知识或者技能。但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方面的人才,不能简单由探究的成功与否来判定。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韦林科夫所言:“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科学的目的是发问,它主要是询问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获得。”事实上,不成功的探究更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分析不成功的原因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对照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同样也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既可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能进行面对失败的情感教育。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本节涉及的生活实例比较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乐观主义精神,由热爱生活出发,继而热爱科学探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选学内容,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光的三原色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演示太阳光束经玻璃棱镜发生光的色散实验、色光合成实验.

【备注】

第7篇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新授课上,一条课本的磁场习题“顺带”牵出一个有趣的力学题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案例三《滑轮应用》习题课上,一条司空见惯的习题讨论中“顺带”出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第8篇

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水平、课堂的偶发状况等。一个经常写教学反思的老师会发现许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的驱使下会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促使其不断完善教学。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得到不断地提升,可以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思考积累下来,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例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下去,教师会对教学逐渐有了自觉的认识,对教学活动中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那么,我们应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哪些方面呢?

一、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

教师可参照本节课的目的、要求、重难点等,结合学生的接受情况,来检验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成功之处,教学技巧的改革与创新,哪怕是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都可以记录下来。

二、勇于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师能及时、准确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财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再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遗漏、失误之处。教师如能及时地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找出原因,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于今后的教学,就是宝贵的经验。

三、不可忽视偶发事件的处理经验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如少数学生有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应该用什么方法使其不良影响尽快消失,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如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某些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考验了教师的“基本功”,提高了教师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尝试二次备课

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如学生的回答和自己预设的不一样,或者是在重点上把握不准,或者是出现其他的一些没有预设的情况等,那么上课时就会感到不流畅,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就会增加。因此,需要教师在一次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以便教案更合理,使自己更熟悉教学思路,上课时做到游刃有余。特别是上了一个班的课后对教案或课件进行修改,然后再上第二个班,效果会好很多。可惜,上完一堂课后,把这些问题一晃而过的教师占大多数,很少有教师再去动笔,再去增删一些教学环节,大多是拿着原先的教案去上第二个班的课,甚至明年也重复今年的教案去上课。当教师把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经验一一记录之后,教师可综合思考以下问题:教学方法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对学生的训练是否到位等。这样,教师可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进行重新构建,即所谓的二次备课,它使教学反思的成果得到及时地应用。

第9篇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新授课上,一条课本的磁场习题“顺带”牵出一个有趣的力学题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提高预留了空间.

案例三《滑轮应用》习题课上,一条司空见惯的习题讨论中“顺带”出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第10篇

一、理解新《课标》的内在含义及实质

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点,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特别是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过多强调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丰富雄厚的知识作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土壤,而谈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与学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观点理念,是传统教学观点理念基础上的一个飞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一个知识传授者,但更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教师自身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培养自己其它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自身素质高的基础上,才能营造出一个愉悦的教学情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场所,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诱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准确把握实验物理实验教材的特点

与以往的物理教材相比较,新的物理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因此,课堂教学中的重点要放在探究实验上。认真组织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探索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掌握物理基本规律和基础知识。

三、做好实验课的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允许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 。实验学习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奠定组内互助合作的基础, 组间同质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每一个小组又以两人为单位组成实验组,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又可以互相讨论学习,共同提高。以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四、多样化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多样化

1、让学生走出课堂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在实验室上、在教室上,也可以在教室外面上。如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带学生到就近的河边或池塘边看倒影,让学生自己感受生活中的光的反射,把问题具体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在平静的池水边,看到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形成物体的倒影)。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层水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乱了,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能看到了紊乱的岸边景物的倒影 。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水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等等。通过这些生动而且直观的实验,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第11篇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多媒体 辅助教学 自主学习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作用很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之下,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之中,有效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是广大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伴随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现在要做一名称职教师,光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做一名好教师,则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近几年,我一直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并且取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定律)一般比较抽象,而且专业性强,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学习起来感到困难;有的物理现象在实验中不是很直观,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也不能充分显示,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实验不易观察之处,如果让多媒体发挥作用,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直观、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等。对化解知识难点、突出重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对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看法。

一、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快慢时,我播放了《龟兔赛跑》的动画短片,可以说绘声绘色的表演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起来,当时的场景我至今仍记忆深刻。

2.将概念或规律(定律)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激发兴趣。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定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借助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把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既形象又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磁感线、磁场和分子的概念等均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学习。

3.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如在介绍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时,采用动画模拟演示,每一个冲程快放、慢放或暂停均可,还可以连续整个过程,对这个工作过程一目了然;又如在讲日食、月食的成因时如果借助动画演示,既可激发学生兴趣,又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既可节省课堂时间,又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备课环节,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物理教学需要,区分不同层次,确定书面教案和多媒体教案的具体内容,高质量地完成备课任务。在课堂教学环节,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吸引学生更好地投入物理学习中,强化物理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虽然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如探究活动、板书、板画、实物投影等,只有那些教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绘、图片不能充分显示、实验不易观察之处,可让其发挥辅助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和内容,其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自己制作物理课件,会全面考虑授课的内容,审核重点和难点,设定运用课件的范围。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备课的过程。制作一次课件,几乎相当于一次知识的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和丰富自己。例如,在学习《电磁波与现代通讯》一章时,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活跃物理课堂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课件中美妙的音乐和精彩动画的熏陶下,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素质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12篇

一 、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构建高效课堂,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好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不仅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学的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的设计教学活动,高效课堂要求是:不仅要认真备好教案,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扬好“备好课”这片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的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采用课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手段,从最初的录音录像到投影仪器,以至于到现在的多媒体大屏幕,flas等等,这些手段的充分应用,对构建高效课堂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电功率”的定义时,它是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在理解时往往把它理解成“消耗电能的多少”,此时借助flas,把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接入到两个相同的电表中,用动画表示,功率大的灯泡铝盘转动得快,功率小的灯泡铝盘转动的慢。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课堂练习是一堂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紧扣所学知识的有效练习,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例如我在讲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以生活中常见的指甲剪为例,让学生找出指甲剪中有几个杠杆,哪个省力杠杆,那个是费力杠杆,它们的支点分别在哪个位置。设置此练习题,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杠杆,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区别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方法。此题表面上是对刚学过的知识的应用和巩固,实际上它更重要的价值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有了巧妙地练习设计,使练和学融为一体,能大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幽默艺术营造愉快氛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第13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有效教学;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39-03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初中科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评价“唯分”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学生成了解题工具。在这种教学机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都受到扼杀。为了还学生一片科学的天空,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艰辛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给学生构建探究的平台。过去的科学教学活动,偏重于知识内容的传授,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对科学的学习缺乏参与,享受不到学习科学过程的乐趣。针对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尽量选择足够多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需准备用钉子作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的容器等,这些器材部分由教师准备,部分可由学生准备,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做引导者、合作者,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设计实验获取证据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学生并未真正领会就“草草收兵”,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就有许多认识的误区,也会失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科学情景,多设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面对多种疑问,产生浓厚的探究、揭谜兴趣。例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中,上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随后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词中的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们兴趣盎然,最熟悉的歌词所述的声音,究竟是由谁发生的?它们怎样产生的?平时思考很少,现在确有探究一下的必要。又如:“光的反射”一节的教学,上课前先在墙上挂上一个靶牌,然后提问“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是什么项目?”(射击)我们现在来玩一玩射击游戏,用激光手枪射靶牌(直接瞄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同学们能通过一旁的镜子射中靶牌吗?”问题提出,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上台试射,但都没有成功。教师上台射击,先移动位置(让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后,举枪一举射中。为什么老师可一次射中呢?因为老师懂得反射定律,同学们想探究一下反射究竟有什么规律吗?开放性、趣味性问题引起学生的多种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课堂实验,开展探究活动。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发现学习。在目前的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的现象,即便进行实验,大多用来验证科学结论,以致实验的探究性、创造性成份白白流失,也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高度重视科学学习中的实验成份,并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例如,在台州市优质课评比中有位老师执教《神经调节》时,对“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的处理方式与众不同。一般教师会用有趣的故事引出不同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然后按书上的方案展开活动。该参赛教师则将这个活动以问题“人的反应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猜想,然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一边实验一边探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中自主发现科学规律。有的学生设计了不同于书本的实验方案,该参赛老师及时表扬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时间探究自己想探究的一些问题。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像波亚利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显然,该参赛教师比一般教师更能发挥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统计、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实验教学往往被教师忽略,因为它不仅耽误教师的教学时间,即使做过实验,学生在面对试卷的实验题时,仍然会出现很多错误,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果让学生背下来的效果好。即便是让学生做了实验,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先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下实验的操作,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统计、分析,然后告诉学生记住这个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完全背离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相反学生只是片面地接受了老师的结论,没有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没有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随着中考的改革,这样的这种“背多分式”的教学手段不断在日趋灵活开放和实践性强的中考实验题中败下阵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从七年级学生一接触科学实验起,就着意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与指导资料进行对比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统计数据,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探索实验中隐藏的科学规律。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怎样才能让一束激光发生反射?②如何找到被反射的光?③一次实验能得到实验结论吗?如果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相互讨论后很快就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利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学生们认真进行了实验,并且还设计了实验表格,对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最终得出了实验结论。再例如:平面镜一课,先安排学生自己猜测、再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准确的教学过程来探索平面镜成像规律,学生不但得出了课本上的实验结论,还发现了诸如像和物左右相反,像和物移动速度相等的结论,学生也由此品尝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当然,由于初中生能力的限制,一开始并不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从低起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再慢慢地增加要求,以完成与否作为评价的依据,对于学习优秀的则通过公示的办法促进其积极性,并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学生的设计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捕捉课堂“意外”,及时引导探究。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这些“意外”,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思维“跟”过来,精彩将不期而至。例如在上九年级《探索碱的性质》时,教师按预设演示了碱跟指示剂、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的性质的实验,在做碱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忽有一学生问了一句: “要是再把硫酸加进去会怎么样呢? ”这可不是今天这节课预设的内容啊,如果一定按原来预设的教学程序进行,无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会使他们可贵的好奇心受到伤害,于是,决定对原来的预设做相应的调整,和学生一起做了这个预设外的实验,并请他们思考:“要是把硫酸,硫酸铜都放在一起再滴入氢氧化钠那还有没有沉淀出现呢?”这下可不再是一种声音了,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这时便请他们讨论一下说说各自的看法和理由。接着,让学生解答了这样一道题目: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n(克)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m(克)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平时,我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讲解这道题目的,但是今天就是因为这个意外一切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从课前设计意图看,只是通过实验,了解碱的性质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学生提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提问加以搁置,或是一句课外再说的搪塞,而是将这意外看作是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加以利用,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做是教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 也是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平等、宽容的需要。在科学课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上,才不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笔者认为由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

二、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应该积极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生活,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精选和确定较好的实验内容,并按教学规律、知识层次科学地组织是做好生活化实验的基础。确定实验内容,要本着结合教材与联系生活,注重综合与突出问题的理念。所谓结合教材与联系生活,就是在开发实验内容时,在某一章节的知识点上,要考虑与实际生活挂钩,让科学知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所谓注重综合与突出问题,就是尽量把一些科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掌握知识、熟练操作。比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我们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书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我们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还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笔者针对初中科学中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制“酸碱指示剂”:

1.知识链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怎样来判断哪些物质呈酸性,哪些物质呈碱性呢?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试液,通过在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实验,表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实验设计:①实验目的:制作可检验酸碱性溶液的试剂。②实验材料:带盖的玻璃瓶2只;筷子;蒸馏水l升;生的紫色卷心菜(或用红色玫瑰花、牵牛花、洋葱的叶子来代替)。

3.实验步骤:①把蔬菜或花瓣的叶子撕成细细的碎片放入玻璃瓶内。②在玻璃瓶内加入烧开的热的蒸馏水并稍加搅拌。③将玻璃瓶静置,直到汁液颜色溶出时,把溶液过滤至另一只瓶内,叶子丢弃不用。④将制取的溶液滴入要检验的液体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其余的保存在冰箱里备用。

4.实验现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滴入不同的酸碱性液体中时颜色会发生变化。

5.实验说明:热水可使菜叶的色素全部溶解出来。卷心菜溶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绿。红色玫瑰花溶液若加酸会变桔红;加碱则会变蓝绿。牵牛花溶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蓝。洋葱汁液若加酸会变红;加碱则会变黄。因此,这些溶液可以作为酸碱试剂。在使用时,受测试的溶液体积不能太多,以免浪费酸碱指示剂,再者也会使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在滴加时,应逐滴加入并不断将液体摇匀,注意滴加时不能碰触到被测的溶液。

探究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实验。在生活中进行探究,能将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既使知识活化,又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学习的思考

1.新课程目标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教学中要把科学探究摆在合适的位置,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循序渐进,科学探究的内容应由简单到复杂;科学探究的程序应由只包括部分要素的不完整探究逐步过渡到包括所有要素的完整探究;教师在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应逐步减弱。

2.教材的内容并非都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切不可把什么东西都搞成探究,而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忽略“三基”的学习,以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摇篮中。探究性学习适用于通过实验总结、阅读讨论能得出结论的内容,而理论性强、极为抽象的章节,不可强行采用探究学习模式,以避免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人为的障碍。

3.构建新型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状况时,不能仅仅看他掌握知识多少,而要看他的全面发展,看他的潜能,鼓励他成长,保护他的自尊。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建立适应以探究性为主的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总之,科学课教学实施科学探究,能使科学教学形成自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使科学教学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与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重于学习过程,更看重以学习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比知识更重要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更深远,今天学生能够研究小课题,明天他们就会研究大问题,这是我们要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1).

第14篇

??檐珠滴落,敲碎夜的宁静,宛如天边云宫的木屣拖踏。

??走到阳台上,体验着这一种惊喜。楼下院灯,用明亮去迎接水花的绽放;附近低矮的灌木丛里,杜鹃缀红,栀子露白,晃动沐浴后的柔肩。风,断续吹来,雨丝变幻了节奏,霎儿竖琴,霎儿弯弓,在光和透明中游弋。

??校园路,隐隐约约,间断反射出路灯潮湿的光晕;两侧蓬起的黄桷树,曾经用繁枝叶茂的华盖搭成绿荫廊道,这时只剩下依稀可辨的轮廓。

??雨,渐渐致密。用无形的力度,雕刻着自然的朦胧。

??回坐到沙发上,随意变换了电视频道。

??很诧异,因了不经意的一瞥,屏幕上飘逸的舞姿,立刻凝聚了目光和心神,我竟对舞蹈产生了好奇和兴致。

??独舞《秋》。

??舞台布景,简洁干净,最为己喜。灰蒙的天,微微偏冷的色调。山峦隐约,清淡的远枫;近处一树苍劲,蓬开的树冠,存几叶执着,不舍离树随季节行走。

??我对姿体语言相当陌生,习惯地用自己的思维去诠释。那青年男子,一袭灰白的长衫,以现代舞中少见的装束,移译出秋之韵涵。时而激昂,他挺身向秋霁奔飞,衣衫扑扑作响,似山鹰凌空搏击,全然无萧瑟;时而静寂,他卷躯匍匐地上,开口的袍袖散撒,如枯叶依恋归根,悲凉在零落。小提琴流畅抒情的主旋律,夹杂二胡的曲调凄美,揉和出旷远和沉着。聚光灯贴身追踪,他是旋舞的秋风,荡涤染尘的乡路;他是地上堆积的叶,随风拂起,又潇潇洒洒铺回,一季淅淅挲挲的绚丽。他是肃杀的潜影,他是浪漫的冬使,他在渐暗渐弱的灯光里消失,那一只最后南飞的孤雁。

??抽象的舞台词汇,演绎了秋的意蕴。而这样的抽象,在自我意识的春季里,迸生出秋的感性来。

??翌日清晨,雨已住。携了教案,往主楼走去。

??正待穿过林荫道时,突然,一幅奇景出现了!地面上层层叠叠,铺满了黄桷树的落叶。

??落叶,落叶,一路明黄。在周围草坪嫩绿的对比下,格外醒目。

??不可思议的“秋”,被一夜春雨送来。雨水洗净的枯叶,清澈入骨,在晨光里闪闪发亮。无霜而和煦的“秋”径,裸枝集结了秋的天高,金色暗示了秋的丰硕,通透传递了秋的深邃。在这条过往千百次的路上,第一次触到明快的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词人黄庭坚的句,应景而出。

??扫路的清洁工,给我的惊讶作了解答:黄桷树天生很独特,先前在什么时候移植,而今就在那个季节落叶。它的生命力极强,落地生根,岩壁上也能成活,是山城重庆的市树。

??我抬头往树梢望去,仍带秋容的枝干上,桠缝中已经冒出玉兰花似的芽苞,立冲冲的向天生。呵,秋色关不住,春风已上头。

??心怀秋的喜悦,想起《秋》的舞姿,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记得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幸福体验有三种成份:有所作为,得到快乐,休息懒散。

第15篇

一、在“共享互助”中展示学生的个性风采

[案例一]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片断

请大家结合学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课后练习一。

1.请大家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课文从我们肉眼看得到的恒星写起,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恒星的特点吧。

学生阅读后总结:

(1)恒星是一个自身会发光发热的星体。

(2)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彼此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从比较中让学生明确下定义是:在说明事物时,用简明的叙述,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含义。因而判断此句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用合作虚席的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阅读后讨论,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启示]“共享互助”是一个师生相互配合的过程,也是共同享受成功的过程。要求师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交流和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风采,张扬他们的个性,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要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教师的指导才有效果。

互助不单是学生的合作与互助。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助。教师和学生的互助表现在教师的引导上,点拨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二、在“共享互助”中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

[案例二] 《听潮》教学片断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

明确:第一层(5―12段)写落潮时的大海,“海睡图”

第二层(13―14段)写涨潮初起,“海醒图”

第三层(15―19段)写涨潮达到高峰,“海怒图”

第四层(20―21段)写退潮,赞美退潮时的平静同涨潮时凶猛一样美。

指名朗读第一层,要求读出诗意,语调要轻柔。

讨论“完全”、“静寂”、“吻”、“镶”、“仿佛”等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分析描写月光的句子,讨论读中提示“体会‘走’的含义”。

明确:“完全”表现了两人独赏海的夜景时,妻觉得仿佛拥有了整个大海的无限欣喜之情。

先写“静寂”。“吻”是接触,用拟人手法状写波浪荡漾之轻微,这是写波浪的静;“银鳞”是因为粼粼细波对月光的反射,因为波细,才似“银鳞”,这是写波浪的“静”;“红光”像凝结了的“红玉”仍突出“静”。“仿佛”不是比喻,是说明“轻松”是被大海夜景所感染后的一种感觉。

研读“还在我们脚下沉吟着”一段,体会讨论“沉吟”和四个比喻的作用,概括这时潮音的特点。

[启示] 共享互助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享有共同成果的过程,只有学习而没有享有,或只想去享有而不去学习都是不完整的,学生的参与和主动互动,是共享互助的基本要求。新课程实施后,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它不但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我国教育思想上的一次巨大的革命。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