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办公厅工作要点范文

办公厅工作要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办公厅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办公厅工作要点

第1篇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巩固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两手硬”,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监管模式,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一)开展首批试点核查授牌。对2015年确立的107个创建试点单位,组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后符合条件的由部里进行抽查。核查、抽查符合要求的,统一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进行授牌。

(二)扩大创建试点规模。根据首批试点进展情况,修改完善质量安全县(市)创建活动方案、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在首批基础上,再新增200个县(市)作为创建单位,优先把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质量安全县以及政府重视、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菜篮子”大县或地市整建制推进纳入创建范围。鼓励和支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三)提升创建水平。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开展宣传培训,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创建良好氛围。督促指导试点县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全程监管,创新制度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坚持率先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的目标,努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打造为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先行示范样板区。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

(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突出问题,消除重大风险隐患。禁限用农药整治,要针对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品种,集中解决克百威、氧乐果等限用农药违规使用问题。兽用抗菌药整治,重点解决违规使用抗生素问题,严格控制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不按要求执行休药期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抗生素滥用。“三鱼两药”整治,重点解决鳜鱼、大菱鲆和乌鳢非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问题。巩固并深化“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强化执法监管,严防问题反弹。

(五)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配合,严格农资生产经营监管。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及时督办查办各类涉假劣农资举报案件。组织开展乡村与城郊结合部、互联网以及果菜茶、中草药产区农资市场整治。深化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拓展优质农资销售主渠道。

(六)强化日常督导巡查。发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及相关防腐保鲜添加剂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坚持源头控制,加强产地环境管理,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开展经常性的生产规范性督导巡查,切实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间隔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

(七)全面加强监督抽查。做好监督抽查与风险监测的相互衔接,充分利用监测抽检结果,实施精准打击。围绕风险监测发现问题,部省两级农业部门要跟进开展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督抽查,加强检测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强化“检打联动”,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及生产经营主体。

(八)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坚持严字当头,强化联打联动,集中力量查办一批违法违规大案要案。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要依法依规处罚,及时曝光。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凡达到司法移交标准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快推进追溯管理

(九)建设国家农产品追溯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省、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贯通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等全要素,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十)制定追溯管理规范。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设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编码规则和识别查询标识。

(十一)启动追溯试点工作。积极筹备和开展国家追溯信息平台试运行工作,优先选择“三品一标”和生鲜乳、蔬菜、猪肉等易于标识的农产品开展全国统一追溯试点。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积极争取追溯条件建设和奖补政策,支持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与追溯试点。

四、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十二)稳步开展例行监测。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明确各层级监测的重点和方式,及时分析会商和综合研判,加强监测结果信息通报和共享。建立省级监测信息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部省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十三)深入实施风险评估。统筹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风险评估指南,制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5年规划。围绕重大问题隐患、标准制修订和科普解读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风险评估,跟进实施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出各类农产品全程管控的关键点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建议。

(十四)妥善处置突发问题。加大舆情监测和研判力度,健全舆情监测体系和应对机制。推动各地细化完善舆情监测和应急预案,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合作、跨区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科普培训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依法稳妥处置,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五、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十五)加快完善农兽药残留标准体系。深入实施《加快农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五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步伐,制定国家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5年工作方案,新制定兽药残留标准100项。支持各地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尽可能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简便好用的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和明白纸。

(十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不断扩大果菜茶标准园创建规模,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支持规模化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鼓励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有条件的“菜篮子”大县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推动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区)建设。

(十七)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一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地域品牌。强化证后监督和标志使用管理,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切实维护好“三品一标”公信力和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引领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六、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十八)不断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健全地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菜篮子”大县年底前要基本建立。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管理规范,明确建设内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探索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持证上岗,开展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培训。

(十九)强化检测体系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和验收步伐,督促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推进资质认证考核评审。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工作,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国基层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强化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尽快提高基层检测人员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十)健全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畜禽屠宰条例修订工作。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突出问题整治、应急处置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合作联动,尽快构建贯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加强农业系统各行业、各地方的协作配合和整体联动,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二十一)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编制,制定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2016-2020)》,强化监管体系能力建设和设施条件装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重点。

七、推进社会共治

(二十二)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发挥基层监管服务机构和农业、畜牧、水产等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全面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宣传培训,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生产记录、休药间隔期制度,从生产经营过程把好质量安全关。

(二十三)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属地责任。按照守土有责、党政同责的要求,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综合治理考核范围,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规范,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推动监管责任落实。

第2篇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的通知要求上来。

    二、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对外来劳动力宏观调控的力度,结合目前我市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检查,坚决杜绝私招乱雇行为。

    三、加强与相关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的协作,注意灾区民工的动向。自1998年12月1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本市行政区域内新招用外地务工人员的用人单位必须通过外埠劳务基地有组织的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不得招用零散外埠劳动力。对特殊需要的,须经市劳动局批准。

    四、切实加强对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局成立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市、区(县)劳动局的主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各区(县)劳动局及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办事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外地民工留京过节的工作。各区(县)劳动局及用人单位于12月31日之前将领导机构组成情况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五、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用人单位应按50%的比例安排外地民工留京过春节。对在京过节的民工,市、区(县)劳动局将优先办理有关手续。

    六、在1999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各级劳动部门暂停办理外地务工人员手续;各用人单位暂停招用外地务工人员;外埠劳务基地暂停向北京输送劳动力。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此期间招用外地务工人员或办理审批手续时,必须报市劳动局批准。

    七、建立值班和民工流动信息的通报制度。自12月1日起至1999年春运结束前,各区(县)劳动局、市属各局(总公司)于每月的10日、25日分别上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一次工作简报;1999年春运期间每周四上报一次工作动态情况。

    八、春运期间,市劳动局将组织相关区劳动局和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对本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外地民工流动情况和崇文门三角地等外地人员非法聚集地进行监测。

    九、春运期间,市、区(县)劳动部门要加大对私招乱雇外地务工人员、侵害外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及其他扰乱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3篇

1998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1998〕138号)。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现将《切实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一并贯彻执行。

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

一、尽快组织各地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1998〕13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作的指导思想统一到《通知》要求上来。

二、指导受灾地区和非受灾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分别制定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具体方案,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对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前三个月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督促、指导灾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灾后重建的规划工作;配合农业生产的恢复、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以及移民建镇等,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结合开展以工代赈和生产自救,制定鼓励优先使用灾区农村劳动力、开辟农村就业门路的政策措施,并抓好组织实施。

四、指导劳动力输出地区在做好就地安置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劳动力素质结构和劳动力输入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劳务输出计划,并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劳务协议,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充分发挥县(区)劳动部门及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服务和政策宣传,防止灾区劳动力盲目外流。

五、指导劳动力输入地区通过制定或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宏观调控;结合年底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清理整顿,严肃查处私招乱雇行为;把在今冬明春不再招用零散农村劳动力,返乡民工不得携带新民工的要求宣传到用人单位,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六、督促、指导各地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1999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预案,适时做好动员、部署和工作安排,抓好各环节的组织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以往民工流量和交通运输情况,提前确定春运期间的重点监控地区,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客流疏导的应急措施。

七、开展对《通知》精神的广泛宣传。今年12月,将在全国开展民工有序流动宣传周活动,春运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的政策,灾区农村劳动者积极参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活动的典型事例,以及输出、输入地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的措施和要求。

第4篇

依法编制并按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应该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做好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及公布工作,根据《条例》规定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政办〔〕282号)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按时、全面、准确地编制本单位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于2012年月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区政府办公室备案,抄送区信息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及区档案馆;并于2012年月15日前将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通过政府网站的,应在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二级子栏目中。省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将对通过政府网站公布年度报告的情况进行重点监察,监察结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依据。

二、各相关单位编制的年度报告,应如实反映本单位实施《条例》和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要严格依照《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格式编制年度报告,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把关,重点做好数据的统计核实和保密审查工作,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全面、数据准确、分析到位,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从主观方面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仓政办〔〕95号)明确的年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责任单位,编制年度报告时要特别对贯彻落实仓政办〔〕95号文件情况作详细分析说明。

三、各相关单位的工作机构要对报送备案的年度报告严格审核,如发现未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备案、未按格式要求编制年度报告、编制内容不完整、数据不准确、责任单位未对贯彻落实仓政办〔〕95号文件情况分析说明的,一律退回重新编制。区政府办公室将于2012年月对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及公布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四、各相关单位应于2012年月日前完成年第四季度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填报工作。报送过程中如存在困难和问题,请及时与区信息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联系。

第5篇

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地方政府创新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具体到山西而言,山西省委、省政府从2010年9月就启动了集目标责任、领导干部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为一体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这项工作是山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有关要求的又一创新实践,是用新标杆衡量发展成果的又一有力抓手。

一、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现状

由于目标责任考核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笔者在此不可能对其内容一一而足,因此笔者此处仅就山西省目标责任考核的总体情况、主要内容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完善这一制度有所帮助。从总体而言,山西省目前推行的目标责任考核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考核。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将原有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等合在一起进行。在这一考核体系中,考核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采用的具体办法是《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平时考核办法》,考核的着力点是考核目的、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实绩以及干部的选拔任用等等。

就其内容而言,山西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主要由“目标考核”和“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在“目标考核”方面,由于被考核对象之间的职能分工各有不同,因此考核办公室一般会对被考核单位的考核指标分别进行设置。以地市和省直单位的考核为例,省考核办分别对11个地市确定了班子和队伍建设、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等六类考核指标。其中,各地市共性的考核内容为“班子和队伍建设”,其他各项具体内容则由省考核办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就省直部门而言,其考核内容较地市相对简单,仅涉及年度工作任务和班子队伍建设两大块。其中,班子和队伍建设是共性考核内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通常由省考核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点以及各省直部门的具体职能分别确定。除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之外,山西还采用民主测评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各被考核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有关政策,山西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等方面实行了一票否决制。

二、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指标设定的合理性有待提升.考核指标设定的是否合理与考核结果的好坏、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直接关联。以省直部门和地市的考核指标设定为例,目前,山西省设定考核指标的主要依据是省委省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通常情况下,省考核办会把省里的工作要点分解给各地市和相关职能部门;其后,各被考核单位再根据这些工作要点以及自身实际设定自己的考核指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被考核单位为了便于完成工作任务,往往会降低指标的难度,并为本单位下一年度目标任务的设定留足余地,这无疑会大大降低目标责任考核的效度,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流于形式。

(二)考核对象的分类不科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被考核对象进行分类是实施考核的前提,只有对被考核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使被考核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公共事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职能各异、门类颇多的政府组成部门来讲,对其进行分类的困难性不言而喻。例如在2011年度省直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山西将省委办公厅、对台办、国家保密局、省人大办公厅、接待办、省政府办公厅、机要局、省政协办公厅等等划分为一个考核组进行考核,很显然,这样的分类不利于考核的具体实施。首先,省委、政协、人大、政府等四大班子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中分工截然不同,若将它们划分为一组进行考核很显然不具有可比性,这是考核过程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之一;其次,省机要局、省对台办等都是省委办公厅的下属单位,将他们与省委办公厅分在一个组进行考核必然会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三)考核缺乏民众参与且有限的民意测评存在形式化问题.对政府绩效做出全面且公正的考核是以考核主体的多元化为前提和保证的。就山西的具体情况来看,目前的考核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进行,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与此同时,山西的目标责任考核中还存在民意测评的形式化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在对各市或各省直部门进行测评时,参与测评的人员往往由被考核单位指定或者召集,通常情况下,被考核者往往会对参与测评的人员进行一些嘱托或赠送一些纪念品,这样就很难避免民意调查的形式化问题;二是参与考核谈话、测评的人员在本单位往往仅限于厅级和处级干部,几乎没有科级以下人员(包括科级),这种测评所体现的民意恐怕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三是由于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相挂钩,导致很多测评人员即使对单位或其领导有意见也都评优秀的现象发生。

(四)考核机制的长效性缺失.考核机制的长效性缺失,是目前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是考核中的一些重要制度仍没有被体系化、法制化。如考核的具体标准、考核的流程及考核机构的人员设置等等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目前的干部选拔机制不科学。众所周知,在当今之中国社会,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急于进步的欲望,这种欲望往往导致人们尤其是那些上进心极其强烈的被考核单位的负责人急于向更高的行政层级攀登。而中国目前的官僚层级体制往往会导致换一个领导就换一种政策,从而给人们造成一种目标责任考核不稳定的感觉。三是考核中的监督机制缺乏。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测评者民意的机读结果被统计后,往往只有少数领导知道具体情况,这无疑不利于社会公众对考核进行监督。

三、完善山西省目标责任考核的一些对策

(一)拓展参与主体,健全监督机制.考核主体的多元化是民主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所在。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完善:第一、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应在进一步完善考核体制机制的同时,多倾听人民大众的评价意见,从而体现考核的全面性。2第二、在进行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时,不仅应该让厅级领导参加,而且更应该让从事具体工作的处级干部和一般办事人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第三、构建独立于政府机关的免受政府干扰的专业考核机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运用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公开制度,健全考核的民主监督机制,使考核在阳光下运行。

(二)完善考核指标的确定机制,确保与转型跨越发展相匹配.构建与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干部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把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引导到促转型谋跨越上来。而要完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是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考核指标应与被考核对象的具体职能相契合,考核指标的设定应能促使被考核单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应有利于被考核单位完成其目标任务。第二、考核指标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其中,论证的主体应当包括考核办工作人员、有关资深专家、被考核单位以及民意代表等等。第三、对于设定的指标应尽量细化、量化,以便于对其进行考核测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考核工作实绩演变为考核书面材料,才能确保目标责任考核与转型跨越发展相匹配。

(三)合理确定考核分类标准,努力实现其科学性.对被考核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应建立在充分考虑其工作性质和具体职责的基础上。具体到省直部门而言,山西可按其工作性质将省直部门划分为: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党群团类、经济管理类等等。对于各地市而言,山西不仅应适当增加同类地市横向比较的内容,而且还应将本市与其以往年度的考核结果做纵向比较。比如我们在对太原市进行目标责任考核时,不仅应将其与经济、社会基础同类的地市进行比较,而且还应与太原市以往年度的考核结果进行比较,我们不仅应考核太原市在本年度的实际工作情况,而且还应考核其与上年度相比较时的进步情况,在笔者看来,后者能更有效的激发太原市的积极性。

(四)健全考评机制,努力实现其长效性.考评机制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核工作能否全面开展,因此,健全或者完善考评中的一些具体运行机制就成为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首先应完善或者健全目前的考核组织。从山西目前的情况来看,考核工作具体由临时成立的考核办负责,考核办的工作人员主要由省考核领导组从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或者统计局等部门抽调,临时成立的机构以及临时抽调的人员无疑不利于考核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山西应将各级考核办由临时机构转为正式机构,以推动考核的顺利有序进行。其次应建立并完善考核的救济机制,在考核办内部设立一个专门受理投诉的部门,以保障对考核结果不满意的被考核单位投诉有门。第三,建立健全专家信息库和民意调查人员信息库,以保证在考核的全过程中能随时随机抽到所需要的权威专家,以保障民意测评的真实性。3这里应当强调,抽取专家或者民调人员的操作者应为考核组成员。

总之,山西的目标责任考核应在维持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其不足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才能体现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山西形成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格局。

参考文献:

[1]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和方法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第6篇

《要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要点》确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完成8.5万所中西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全国80%以上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形成资源开发应用新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探索建立系统推进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模式;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初步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框架,国家平台形成为全国3300万名师生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总结推广“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应用模式,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教学点和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

四是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数达到1800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五是全面完成国家、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

六是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各地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完成150万名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5万名以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2000人左右县级及以上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第7篇

耕地保护开发处

二oo九年,我处在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10县(市、区)同仁和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处同志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克服了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双重压力和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现将20__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耕地保护工作

1、按照年初省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中的有关指标,完成了十县(市、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中基本农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等有关指标的分解,市政府与十县(市、区)主要领导签定了《太原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

2、由我处牵头组织市局相关处室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相关处室组成联合检查组,于4月8日至10日对全市十个县(市、区)20__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报市政府和省厅,并进行了联合通报。

3、接受了山西省20__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和国土资源部等三部局检查组20__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抽查,完成了接受检查的资料、数字收集、汇报材料的起草、相关部门及市政府和各县(市、区)的协调接待等工作。

4、为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按国土部新标准更新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标识,针对多数县(市、区)经费不足的情况,我处申请市政府对十县(市、区)补助资金153万元,用于基本农田保护标识的更换和完善,经市政府批准,资金已下拨,更换和完善工作正在进行。

5、由我处起草并报市政府批准后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太原市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为下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保护好耕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1、组织水利、财政、农业等有关专家对20__年第一批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进行了评审论证,项目总面积8911.15亩,计划总投资566.1175万元,报市政府批准后,会同市财政下达了投资计划,现正在实施中。

2、完成了对阳曲县凌井店乡东郭湫村基本农田整理申报项目和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基本农田整理申报项目的踏勘;组织水利、财政、农业等有关专家对以上2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进行了评审论证,项目总面积10838.7亩。

3、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完成了对省厅委托的万柏林区化客头街办土地整理项目799.95亩的竣工验收工作;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完成了对尖草坪区20__年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963亩、万柏林区20__年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799.5亩的验收工作。

4、会同建审处、整理中心完成了万柏林区、迎泽区申报的20__年占补平衡土地本文开发整理项目的现场踏勘和初步审查工作,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已确定了20__年万柏林区、迎泽区2个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总面积647.3亩。

5、制订了《太原市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程序》。

6、按照省厅要求,督促县(市、区)上报了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整改报告。

7、按照省厅新的耕地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办法,向省厅申报了占补平衡项目立项申请。

8、组织进行了对《古交市原相、下白泉村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三)其它工作

1、为重点工程服务,积极支援省市重点工程建设。20__年1至3月份,先后为重点工程补充耕地2558.49亩,主要包括小店区20__年第一批次、20__年报国务院批次等。

2、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局从20__年4月耕保和建审分处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和省厅相关业务处室在职能上对接。为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省厅耕保处、建审处职责分工,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我处将占补平衡项目及新增耕地的入库登记、备案、牵头占补平衡项目的竣工验收,以及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的合同管理与规范等工作移交建审处。

3、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耕地保护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备案和信息系统应用会议。传达了省厅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市耕地保护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备案等工作。

4、牵头组织了全市10县(市、区)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初检,起草了《太原市基本农田分析报告》。

5、起草了《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规划的编制方案》。

6、随同局领导对娄烦县、阳曲县卫片案件查处情况进行了督导。

7、完成了省厅安排的山西清徐小回沟煤矿土地复垦方案的复核工作。

8、完成其他处室会审件61宗、征求意见稿6件、答复政协提案2件。

二、存在问题

1、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太原市现有未利用土地大多位于山区,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择中,一些地块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能进行开发整理,虽有少量潜力,但投资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并且大量的开发整理也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县(市、区)普遍缺少承担项目的积极性,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协调困难,项目实施难度增加。

2、依法补划基本农田潜力不足。我市半数县(市、区)已无补划潜力,多数城区在本区内无法完成重点工程占用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全市范围内占用中高产基本农田无同质量的一般耕地可补划。

3、在本市范围内实现耕地动态平衡存在困难。符合项目立项条件,且投资少、效益高,能开发整理的地块大都已立项开发整理,集中连片的地块难以找到,有集中连片的地块,新增耕地率远远达不到立项要求。

三、20__年工作要点

1、组织做好迎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年的准备工作。

2、组织协调县(市、区)完成20__年省政府下达我市的新增耕地任务和基本农田整理任务。

3、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4、督促县(市、区)及时完成已竣工的省、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资金审核,严格把关,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

5、基本农田上图后,择时对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标识设置情况进行检查。

第8篇

我委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由李海文主任任组长,分管信息化领导周默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大事项、重要文件的审核与决策,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委信息公开工作,向区及市政府报告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承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目前有6名工作人员兼职开展工作。我委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自身实际,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措施,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已列入本办年度经费预算,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委依据全国网站普查工作要求,认真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和市工信委网站完成我委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保障工作,不断拓展完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渠道,同时按政务办文件要求主动向市政务管理办公室、档案局和图书馆(“一中心两馆”)送交我委政府信息公开资料工作,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确保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一)认真做好自治区政府信息公统一平台内容保障工作。根据自治区、市政府文件统一部署,积极参加自治区、市级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的学习培训,并认真做好我委的信息录入工作,开通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达375条。

(二)市工信委网站栏目内容更加丰富。2015年上半年,我委部门网站科学策划了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群众来信、机关党建等方面的3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网站栏目,丰富了网站内容。网站内容全面、系统地涵括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各方面的职能,突出了工业和信息化网站功能特色,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公众满意度,为树立我委良好的政府形象打下了基础。今年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市工信委网站信息共计达102条。

(三)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及查阅情况。一是通过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工信委网站主动公开。今年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进一步完善,信息量也有所提升。二是通过行政服务大厅公开。行政服务大厅设置了本委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主动公开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信息。三是通过媒体公开。2015年上半年我委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开工业和信息化类信息11条,特别是对涉及民生、群众关心的工业经济运行、节能减排、电力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公开。

(四)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今年以来,我委受理信息公开申请0条,办理答复依申请公开信息0条。不存在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五)做好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市财政局工作部署,我委于今年3月17日在网站了本单位2015年__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说明,按财政局文件要求分别在“中国__”政府门户网站、自治区信息公开统一平台、__市工信委部门网站上。

2015年上半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仍存在工作监督检查还不够及时,各部门沟通协调上还不够完善问题。二是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提供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今后我委将继续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要求和目标,深入推进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进一步加强各职能部门科室、各单位间的沟通协调,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和社会评议等方面的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我委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丰富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府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内容。

三是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努力探索信息公开的新路子、新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方便企业、服务群众,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第9篇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纪要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于2021年3月23日召开。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松元主持,共进行了七项议程:

一、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

会议要求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按监督计划要求,做好各项议题的准备工作。

二、研究并通过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

人大代表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人大代表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代表联络室牵头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三、研究并通过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助力

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助

力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方案。

会议要求代表联络室牵头,协同相关部门抓好方案落实。

四、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财政经济办公室组织落实,按计划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五、研究并通过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实施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是贯彻落实监督法和区委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人大任命人员任后监督的探索创新,是任命人员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会议要求办公室牵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有序衔接,确保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配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配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社会建设办公室牵头,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协作配合,按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七、听取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汇报

会议听取了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汇报。

会议要求区人大各专委会充分考虑下半年代表换届工作因素,把握时间节点,妥善安排好工作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好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要点的落实工作,推动东城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出席:吴松元  于  静   王中华  许  汇  高丽萍  吕德成

      缺席:王兆康  张树华

列席:邱宏庆  韩  莹  毛惠华  周秋来  付  葵  赵明杰

 许金玉  尹秉欣  孙  彤  王  梅  王志丹  张伯男 

赵俊生  谭树刚  范文华  韩  建  吴  娱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区监察委、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第10篇

一、全面提高农村沼气建设和服务水平

编制完成“十二五”农村沼气建设规划,统筹抓好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中央投资支持建设150万沼气用户,地方补助建设150万沼气用户,全年增加沼气用户300万户。加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力度,2010-2012年基本上实现全覆盖。修订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编制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大中型沼气档案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建设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开展网点服务质量评估和检查,编印《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推出一批好的服务典型和模式。创新服务网点运行机制,培育沼气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全托式服务,不断提高沼气后续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沼气大培训、大回访,提高沼气使用率,巩固建设成果。依托沼气科技支撑项目,加强沼气研发和示范推广,拓展沼气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快沼气产业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指导,完成全国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并及时上报。在各省规划的基础上,配合国家发改委完成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发挥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牵头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强工作调研,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下一步总体思路和重点,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会同国家发改委在秸秆资源丰富地区实施一批有示范作用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和产业化加工示范工程,积极扶持以秸秆能源化利用为纽带、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多链条循环利用模式,探索低碳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启动新一轮省柴节煤炉灶(省柴节煤灶、节能炕和节能炉)升级换代工程,促进农村节能。

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在现有的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建设家园清洁设施,推进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建设田园清洁设施,控制农田氦、磷流失,从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以村为单元,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建立农村物业化服务模式。在全国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和重点监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在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流域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四、加强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

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普查,建立一批野生大豆、野生小麦、野生稻和珍稀热作植物等主要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和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防止资源破坏和丧失。加快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基因测序,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在云南、海南等17个省(区、市)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对危害大的外来入侵生物进行集中灭除。

五、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11篇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通知》精神,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任务,布置工作,同时就这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说明。

一、绩效评估的依据和范围

这次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实施意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进行,并依此制定出今年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估范围、内容、方法和计分标准。

此次绩效评估的范围是全省县级以上共161个政府网站,包括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有关单位门户网站51个,设区市政府门户网站11个,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99个。为体现政府网站特点,促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网站测评重点为网站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网站安全和网站设计等5个方面。由于不同类型的政府网站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信息内容上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评估的分项设置上对不同类型的网站会略有不同。

二、绩效评估的组织和方法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度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通知》要求,今年的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由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由省工信委和省信息中心联合实施,设综合协调组和绩效评定组两个专门工作组。综合协调组主要负责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及情况汇总,绩效评定组主要任务是组织专家评估、单位互评、安全测评、公众评议和第三方测评。目前工作组已经制定出了网站评估指标,其中安全测评的比重较往年有所增加,已占测评总分值的15%,等一会省信息中心金锋主任将为大家解读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另外,我们还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上开通了2012年度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专题,方便大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载有关文件。

这次绩效评估采取专家测评、第三方独立测评、单位自查和互评等方式进行,并在省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公众评议专栏,接受网民投票。

(一)专家测评。邀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和网站功能等评估小组,分别对全省政府网站进行评分。各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做好小组的评估小结和分数统计。

(二)第三方独立测评。今年的网站绩效评估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增设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参与测评,通过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进一步根据部门的不同职能和地方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引导,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第三方测评与专家测评完全独立进行,采用双轨制,以保证整个评估工作的公正和科学。

(三)单位自查和互评。自查是由各参评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并填报自查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整个测评阶段组织人员对自查情况予以抽查。互评是由各参评单位对除本单位之外的其他单位网站进行交叉评估并填报互评表,互评分为3组:一是由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有关单位网站组成的省直组,二是由设区市政府网站组成的设区市组,三是由县(市、区)政府网站组成的县区组。

(四)公众评议。采取网上投票的方式开展评议活动。为避免恶意投票,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这次网民投票以“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形式进行,仅对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投票人可自行选择投票对象,每个IP地址只能投一次。

今年的网站绩效评估工作时间大致安排如下:10月1日至12月31日为公众评议、日常网站安全监测、自查和抽查阶段,12月1日至12月20日为参评网站互评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专家测评、第三方独立测评和安全测评阶段,参评网站自查时间按自查表要求确定,明年1月20日前完成2012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报省政府审定,并适时召开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暨经验交流会。这次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会后向本地、本单位的主要领导作好汇报,将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三、绩效评估的目标和要求

大家知道,政府网站是重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是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是24小时不关闭的“绿色通道”,是政民互动的“黄金平台”。全省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今年开展的创业服务年活动,以强化网站考核为抓手,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网上办事,强化互动交流,全面提升全省各级政府网站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方面注重政务公开的全面性,不仅要公开政府一般的基本信息,更要逐步公开企业和社会公众关注的财政信息、计划规划、重点工程、政策解读等政务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政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政府网站所的信息必须体现出政府的权威性,同时要保证政务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尤其在面临重大事件的关键时期,一定要起到“及时引导,以正视听”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网站的互动交流功能,更好的保障公众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政府网站正确引导舆论和解疑释惑的职能,不断提升公众参与互动交流的效果。

当然,必须重点强调的还有网站安全保障与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近年来,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和通过政府网站泄密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加强对网上政务公开的内容审核,落实责任制,做到“谁谁负责”,加强对政府网站安全管理机制的保障,加强技防人防,确保政府网站的安全有效运行。

下面,我再就如何做好这次评估工作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各设区市政府要明确此次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部门,如有多个,则要明确牵头部门,由该部门负责配合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抓好本辖区内的相关工作,并尽快将联系方式报省工信委和省信息中心。

二是各参评单位必须严格自查,如实填报网站自查表,不得弄虚作假,在抽查中发现与自查表不符的,将取消该项的全部得分。

第12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和《*年国务院工作要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103号)要求,切实做好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各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现就报送有关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通知如下:

一、运行的基本状况

(一)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户数、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从业人员及增长幅度,占全部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从业人员的比例;

(二)规模以下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户数、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从业人员及增长幅度,占全部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从业人员的比例;

(三)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亏损企业数、亏损额及增长或下降幅度;停产、半停产企业户数和从业人员数;

(四)当前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以上数据截止时间*年9月底。

二、*年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

(一)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法规、政策和措施情况(已出台的提供复印件);

(二)在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的措施、做法和成效;

(三)政府部门或机构在促进企业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方面的典型做法(1-2个);企业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积极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克服困难,用于开拓和创新的中小企业典型1-2家(典型事例材料另附);

(四)各地在信用担保、信用服务、融资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对外合作、市场开拓、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企业管理等工作进展情况;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专项资金设立情况(见附表);

(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措施建议。

三、下一步主要措施和工作安排

(一)2009年工作重点、主要部署、落实措施;

(二)2009年发展预测。

第13篇

今年种植业工作将突出九个重点: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强化政策引导,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6.79亿亩以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全面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在4大区5大作物集成推广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构建。

促进棉油糖稳定发展和园艺作物提质增效。稳定粮油糖播种面积,开展棉油糖等经济作物增产模式攻关。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开展“三品”提升行动。

提升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稳定蔬菜面积,强化产销信息监测,保障总量平衡、促进结构均衡和质量安全。继续抓好南方冬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编制《全国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和标准。推动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推进耕地质量立法。

推进土肥水药等资源节约利用。解决测土配方施肥的“抓药用药”问题,推进配方肥到田和施肥方式转变。建设11个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大中型药械,加强科学用药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加强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增产模式攻关和标准园创建,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强农药监管,创建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鼓励小宗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完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切实抓好科学防灾减灾。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提早预警信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好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积极探索新型主体参与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推进科技抗灾。

第14篇

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领导工作小组成员第二次会议,主要是总结第二季度以来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分析问题,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的专项整治工作。下面,我就××局在专项整治工作中的一些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第二季度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紧密配合下,我局严格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的进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主要抓好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起草了《××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要点》,并于5月22日印发到各县(市)区贯彻执行。《工作要点》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整治工作的重点、措施与要求,使我们的整治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指导性,为确保我市进一步做好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我局航务处于6月20日召开了第二季度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例会,各县(市)区航务所的所长、副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对第二季度开展专项整治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三)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联合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06〕×号)精神,以及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代市人民政府起草了《××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联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由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下发各县(市)区实施。

(四)参加由海事、安监、船检、国土、旅游、水利、水产畜牧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整治小组,开展了对各县(市)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联合整治活动。同时,根据××市2006年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局多次与海事、安监、水产畜牧、船检等部门组成水上交通安全督查小组,深入各各县(市)区、各渡口现场进行安全督查,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30条,发出整改通知书15份。

(五)6月11日,我局组成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宣传服务队参加了全市的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上街为市民群众发放安全宣传资料,解答市民群众的咨询。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50多份,提供咨询20多人次。

(六)认真做好渡船的更新改造和渡口码头的建设工作。今年我局计划更新改造渡船17艘,建造便民码头12个。目前,17艘渡船的更新改造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有3个便民码头已开工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县(市)区的部分船舶性质、用途界定工作还未按有关要求开展。

(二)对于客圩渡运船的更新改造建设资金问题,县、乡镇、船主等三方面的资金筹措比较困难。

(三)部分捞沙船尚未纳入正常行业管理轨道,乱采滥挖破坏河道河床,存在安全隐患。

(四)部分乡镇未以文件形式明确船舶安全管理人员。

(五)××县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水上安全管理责任书还未签订。

(六)有些渡工收入低,年龄偏大且不稳定。

(七)有些乡镇的水上安全管理专项经费未明确。

(八)有些县除渡口客渡船外,其它船舶的档案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建议

(一)进一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内河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发[1997]98号)和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切实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二)按照内河乡镇船舶的安全管理责任,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措施规范船舶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捞沙船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杜绝管理漏洞。

第15篇

一、强化应急值守,规范信息报送工作

1.加强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出台《市政府系统应急值守工作规范》,推动政府系统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的时限、内容及责任,确保不出现迟报、瞒报、漏报、谎报等问题。

2.健全预警信息平台。重点协调市气象局推进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特别是设施农业小区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信息提供及时准确,信息顺畅有序。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使预警信息实现有效覆盖。

同时,各乡镇街、各部门尤其是应急核心部门要定期做好各类突发事件趋势的预测分析,认真做好研判会商,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强化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3.做好市级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做好市级总体预案的修订工作。

4.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依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做好市政府及各乡镇街、各部门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结合实际,不断改进、补充、完善各类预案,形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5.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制定全年应急演练计划,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演练。市消防大队、地震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住建局、安监局等应急核心部门及重点设施农业乡镇全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并组织相关应急管理干部观摩培训活动。

三、强化能力建设,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6.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现有综合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以公安、消防等骨干队伍为主体,以各专业应急队伍为基础,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应急救援队伍格局;加强市应急办与应急核心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加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第一时间”处置能力。

7.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主要风险源和应急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一步开展应急物资调查摸底工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和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多种方式开展实物、协议、生产能力等多种形式物资储备,形成储备形式多样化。

8.推进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把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作为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智力支撑,组织专家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基础工作调研,指导应急处置事件活动;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咨询、会商研讨及参与处置等活动,发挥应急专家队伍的辅助决策作用,进一步增强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四、强化资源整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硬软件建设,切实发挥应急指挥中心的决策指挥作用。发挥小型移动平台通信优势,建设基于手机、平面电脑的移动指挥平台,实现应急指挥的即时化和便捷化。将各乡镇街、各部门联络方式、专项预案处置流程、物资储备、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类信息进行电子化整合,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查询,紧急情况下可以按照需要快速提供各类数据,逐步实现掌上应急指挥功能。

10.完善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各乡镇街、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并及时报送应急管理干部、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危险源等方面的情况,加快推进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信息查询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五、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应急干部工作能力

11.完善分层应急培训体系。通过专题培训及市委党校培训,邀请省市应急办领导及专家前来授课,在市级层面抓好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应急领导干部的决策指挥能力;各乡镇街、各部门要采取专题培训、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抓好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急值守人员等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广泛普及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要抓好基本业务及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遇人员变化、职能变动要及时调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推行应急管理人员报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