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学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文,就将以此为视角,分以下四个方面对《论语》进行挖掘。
一、什么人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让笔者感触很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你立下一个制度时,你万不能成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让学生不许乱扔杂物,自己随手丢烟头;让学生不许玩网络游戏,自己在办公室上网玩得不亦乐乎,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与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老师,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便是一个学习型与奉献型教师的全部体现。而这里的先“学”后“诲”,也正显示出孔子那种一丝不苟,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高尚人格。
3.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一生杜绝了四种缺点:毋意、毋心、毋固、毋我。即为:不凭空猜测、不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述而篇》记述过这么一件事情:“子与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虚心请教他,让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善于发掘他人之长,后必学他人之长,直至补己之短。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有好多东西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摸索,和学生一块探究,最终教学相长。而此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传播错误的知识最终只会失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4.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师的角色姿态是教育界一直讨论不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论语》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通读《论语》的人不难发现,孔子并不是一个整天板着脸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的老头子,他是一个理想的热烈追求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是一个笑语晏晏的老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感伤于“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退缩,即便身处逆境困于陈蔡之间,还不时也和学生开开玩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是不是我们的道义不行了?)他也直接表达过对社会的不满,对黑暗政治的失望:“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此外,作为一名老师,孔子相当性情。他毫不掩饰对某个学生的喜爱。季康子问他谁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矣,今也则无。”颜回死,孔子大哭:“天丧予!”他很直接很严厉地批评不思进取的学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共场合,孔子彬彬有礼,可燕居在家时,他却是“寝不尺,居不容”,并且“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轻松和悦的样子)。他有着圣人一样的智慧与品质,也有着常人一样的好恶。
教师,并不需要装深沉,也不需要扎于学生堆里不分你我。像孔子那样的为师风范,正是我们现今教育者们应当努力奋进的目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5.心存“浮云之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述而篇》)教师的职业,必须是一个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干好的职业。带着一颗功利心去从事它,你的一生都不会收获事业的快乐。甚至一生都会活在矛盾之中。所以当时光飞逝,从事其他职业的朋友同学物质生活已和你形成鲜明的对比时,我们一定要坚守住那份执著与淡泊,坚守住那份“浮云之志”。我们的财富,在那一页页厚重的文字上,在整个社会中,在自己那淡定的心里。
二、教什么人
《论语》中好学生的特质有三:一、不贰过。二、止于至善。三、举一反三。
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可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学生是什么样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给了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人无完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确实是一种了不得的境界修养。简单的六个字,却是人格的至善。
好学生颜回对学习有这样一番感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看,有志于学习的人总是有一颗坚定的、务实的、止于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论语》中多次强调学生要学会迁移,要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比如在《学而篇》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认为,子贡学《诗》的前提,便是举一反三。类似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多次表达。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又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告诉学生一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再教他了,可见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以上几点,时至今日,对我们学生的素质培养都起到一个指向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自觉地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格奋斗目标,那么当代教育就实现了它的全部价值。
三、教什么
对这一点,《论语》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为规范;忠信,即为诚信。这几点与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基本吻合的。这里蕴涵的道理,说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讲的那样:“给学生一张大学门票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
四、怎么教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这样一个例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像子路宰予这样的学生批评是很严厉直接的。然而却有中庸之效。
此外,像公西华,为人谦虚谨慎,少言寡语,孔子发现这一点,常在课堂主动提问他。
而对待曾点这样彬彬有礼的学生,孔子对他的教育便显现出十分的宽松与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之前几个人都是想通过入仕来实现抱负,而曾点所述则与主题大相径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过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绘的风清秀美的郊游场景,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画。这个脱离主题的答案放于今日的课堂肯定会有同学笑出声来,可孔子却很直接肯定他说:“吾与点也!”像曾点这样知行合一的学生,多给他一点空间,则更有利于他的拓展。
教学有法无定法,孔子深信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教学手法单一化,无法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个性,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学,如此,教学工作必将在良性循环下处于“彬彬然”。
《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本文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指向。笔者坚信其中的奥秘,将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化,而被进一步挖掘。
近年来,虽然小学德育教学已经受到相关部门以及人员重视,但是德育教学工作仍然不够明显,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负面影响、消极现象严重。从儿童入学以来,各个科目的老师都在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虽然讲了很多学习道理,但是效果并不太明显。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来看:主要是社会各种负面影响给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学校、课堂开设的各种思想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活动呗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不良风气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未成年学生中以英雄、伟人为偶像的只有20%左右,但是崇拜大款、影星、歌星的学生人数远不止于34%,很多学生受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环境影响,贪图享乐,一味追求高消费,进而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很多学生一味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却不懂得感恩,对社会、生活、家庭以及特任负有对应的责任,从而缺乏宽容心与理解心。一旦遇到挫折,不仅不积极想方设法应对,反而出现慌乱沮丧的局面,甚至还有等待家庭、他人帮助的现象,这种一味逃避、依赖的心理,不仅不利于学生成长,还会对他人乃至于社会产生影响。
(二)德育教学缺乏时效性。从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对于智育的评估工作比较完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施过程与步骤比较严格、规范,并且学生学习成绩直接和老师业绩考核、奖金、职称评聘等相关利益挂钩。与之相反的是,在德育方面的工作,不管是在考评机制,还是在考评制度、条件上都缺乏标准的量化体系与操作性。甚至一些学校,还没有将德育教学体现和业绩作为评估老师业绩的指标。部分学校在编制德育实施规划与方案时,没有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与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差距、年级差异,在教学内容与目标上大致一样,不仅脱离了教学实际,同时也没有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开展德育工作,从而直接影响了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操作性与针对性。部分学校由于没有根据教学要求,将德育灵活的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从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教书、管理、服务育人的德育网络。另外,部分学校在德育教学方法上,以传统说教的形式呈现,不仅不能创新,也影响了新形势下德育教学工作。
二、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措施
(一)强化基础德育作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思想品德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基础德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关心集体与他人以及城市节俭、勤劳勇敢、踏实负责的思想品德与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习惯,从而初步具有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传统的道德标准、观念,面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不同的道德观念、观点、规范就像种子一样进入学生大脑,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
(二)积极探寻各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在小学教学中,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德育实践力度。因此,在现代小学德育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将德育功能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理解社会、感悟生命,对自然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接受文化与思想品质熏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同时,老师在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必须根据学生思想品德,进行随机教育,从自身待人处事、举止言谈以及仪表态度中,展现表率与模范作用。
(三)努力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体验、学习多种知识,还能从感受与实践中规范自己。在这过程中,重要节日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各种文艺活动都为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也是学生将道德标准付诸实践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活动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观察以及处理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道德话题,促发学生感悟与体验,从而让学生道德认知、体验与情感更加规范、有效。
三、结束语
教育方式上:以身作则,讲究规范,以德化人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理论比较全面、系统。他不仅强调对幼儿的教育务须抓住时机,还强调在教育方式上应当以身作则、讲究规范、以德化人。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就是说,人在成长时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善于模仿他人行为。作为家庭教育中担当“教师”职责的父母,如果不严于自律,不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则难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难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根据颜之推的观点,作为家庭中的长辈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懂得“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讲究规范也是颜之推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儿童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教他们学习规范的语言,掌握标准的语音。颜之推十分重视幼儿时期的语音、语用、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规范学习,他还强调对幼儿进行规范性语言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儿童将来的学习,而且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中父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颜之推对幼儿语言规范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今天的儿童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孩子没有经过正规的普通话训练,以致成年后难以矫正其不规范的发音和语词运用。这就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家不仅应该懂得规范语言的学习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还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规范文明的语言学习环境。此外,在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上,颜之推主张“以德化人”,即以儒家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化儿童。颜之推以“教妇初来,教之婴孩”为例来表明要把子女教育成有封建思想道德的人,就必须以道德教化之。但颜之推一再强调在儿童的品德塑造方面最重要的不是长篇说教,而是有效的长者示范。也就是说在教化子女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与行,为子女做出良好的表率。通过这种长者示范,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教育策略上:严慈相济、爱教结合、环境熏陶
前已述及,颜之推主张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采取的是以身作则、讲究规范和以德化人。然而,在中观策略上则主张严慈相济、爱教结合和环境熏陶。颜之推在面对子女教育上,特别注重把勤于督导与慈爱结合起来,他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也就是说,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子女成材。颜之推进一步认为,幼儿无知无识,他们通常是根据父母的呵责与赞许而决定其行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此时,如果父母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那么孩子容易形成傲慢、自大;如果父母只是一味严加呵责则容易丧失孩子的主见和自我行为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注意到其行为对孩子的导向作用,分清爱与严的关系,否则会导致两个极端:一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心、过分溺爱,养成孩子常以自我中心行事,而不顾及他人感受;二是导致过度专制,由于父母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令孩子自感没有自由。
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注意严慈相济,融爱于教育中,在教育中传递爱。当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持一致的教育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不仅不能使孩子产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反而会相互消减教育的影响,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向。除此之外,颜之推在教育孩子的策略上,还强调环境熏陶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他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人在年少的时候,心神还没有定,与关系较好的人在一起,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其言笑举止,虽然无心学习,却自然相像,何况是有意学习的那些较为明显的操行艺能呢?由于处于幼年时期的儿童,其心无杂念,容易受到身边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与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耳闻目染,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反之,自己也染上恶习,甚至走上邪路,这就是“必慎交游”的道理。
教育内容上:自立自强、虚心务实、立志向上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内容,其主要集中于培养幼儿的自立自强、虚心务实、立志向上。在培养幼儿自立自强方面,颜之推指出“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因此,他警戒子孙不能成为“上车不落则著作,体内何如则秘书”式的社会寄生虫,而应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激起了我们对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反思。当前,由于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以致于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过度保护以及宠爱、溺爱等成分,这不利于孩子将来独立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问题。除了要培养子女的独立自强之外,颜之推还强调养成孩子虚心务实的好习惯。他指出“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教学
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内省能力和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只是它们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组合不同,因此每个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智能差异。人类的各项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该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观
以传统智力观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存在着极大地缺陷,因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例如口头语言表达、实际动手操作、音乐鉴赏与欣赏、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方面智力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多元智能理论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人们解决问题时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因此每一种智能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而要要重视学生每一种智能的发展,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为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强弱不同,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评价哪些人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优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力的不同组合。这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智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八种智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得早些,具有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的较晚,都是初步发展。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也各异,导致了学生之间学习兴趣的差异以及学习风格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多样化,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同一内容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以适应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对老师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过于片面,只注重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能的考核。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从单一方面考虑,应该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积极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评价学生。比如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由老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和家长来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
兴趣是一种行为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卢梭根据儿童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直接兴趣,企图建立一种能为儿童接受并感到愉快的教学方式。兴趣是创造一个欢快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研究证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2]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敏锐,逻辑记忆力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加强。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得比较积极和主动,并富有成效。从对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的首要条件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起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兴趣
卢梭以儿童经验为基础,反对经验主义的脱离实际、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是观察,主张广泛地使用实物教学好进行科学实验,经常带领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生活中去,指导儿童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和判断。作文教学中,学生总是思维禁锢,写不出一些带有个性思维的文章。这时候,老师做的不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作文的各种框架,不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诵他人的巨著,不是在课堂上分析他人语言表达美。教师应该做的是:将学生带进自然的怀抱,社会生活的世界,让他们用双眼观察自然、倾听生活,再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比如: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在教他的学生进行作文时,所采取的办法是:拥抱大自然。即,他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去体验自然、品味自然,让学生去感受自然的美,让学生去放飞思维的翅膀,写下他们内心为真切的感受。
二、利用儿童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
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把感觉经验视为发展理性的基础,因此极为注重从外界事物获得映像。开发和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注重从事物中获取第一手经验。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则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事物或者现象中获取第一手经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有效完成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就要费尽心思迎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如同食物对于厨师的要求。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预设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口味特征,有目标地安排教学活动。江苏省仪征中学的刘祥老师经常运用一种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课堂,他说有游戏的课堂总是能激发出学生不同寻常的学习兴趣。
他的游戏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根据文本教学的具体要求精心准备的。比如:他在对学生进行“珍爱时间”主题教育时,采用的是游戏教学法: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来听手表走动发出的“滴答”声响或者用右手的食指按住自己左腕上跳动的脉搏,同样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感受生命的搏动,时间是5分钟。[3]在游戏过程中,刘老师观察到学生的表情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凝重,他们进入了沉静深思的状态。当宣布时间到的时候,只听见教室里传出由很多声音汇聚而成的一声沉重的叹息。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学生的发言深刻而又充满了个人的思想情感。“我用我的手指感受着我生命的搏动,我知道,是我的热血在鼓动着我的生命。这一刻,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是健康的珍贵,我想我一定会好好对待生活善待生命的,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4]刘老师学生的发言,超出了他备课中预设的目标,这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所在。再比如,笔者亲自经历的一堂语文课,是在北塔中学由成都市盐道街实验中学卿平海老师执教的一堂作文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表达与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在这次课中,卿老师运用了心理测试法,即:第一步:让学生在空白的纸张上写下五个自己最亲的人的身份或者名字。第二步:划掉一个与你感情较淡的一个人。必须划掉,这是规则。否则你将失去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三步:闭上眼睛,想象你舍弃的人名字上的划痕;他的形象逐渐淡化......远去......。第四步:再划掉一个,重复第三条的想象。第五步:再重复第四条两次。感受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几分钟后,闭上眼睛,逐一想象远去的亲人渐渐清晰,来到自己的面前。他们名字上的划痕也逐渐淡去并消失。在经历这五步的过程中,学生感情由上课时的轻松状态走进了失去至亲的凝重,不少学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在学生的表达中更是体现出其情感的真挚,也达到了这堂课的目标,写下心音共鸣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无论是游戏教学法,还是心理测试导入教学,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抓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放飞思维,达到课堂教学想要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5]学生也会因为这些点的所在,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抓住他们的心,激起他们表达交流的欲望。
一、科学地认识语文学科
1905年,清朝废除旧科举,兴办新学堂,学校设“国文”“国语”课,到全国解放后“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随着“语文”课程的历史变革和发展,关于语文课性质的争论在语文教学界持续了几十年。由于语文教学工作者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以及表述的不同,人们对语文的理解及语文教学实践也各不相同,如“语言+文化”“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亦出现“文道结合”“思想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不同说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流派纷呈,理论繁杂,风格多样。尽管各家之言皆有其理,但因为审视问题的视角不一,所言重点不同,学者们在阐述各自观点时难免挂一漏万。凡此种种,让一线教师莫衷一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所特有的属性,或称本质属性。正确认识一种事物,就是要把握其本质属性。认识论语境下,揭示一个事物本质属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下定义。一个准确的定义,涵盖了这个事物客观存在的内涵和外延。而下定义,则必须遵循逻辑学中定义的规则,而非强行加以规定,或者以“同仁之意”去猜度。现今对语文的各种不同认识,根源何在?盖有以下二种:一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看待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对语文根本属性的把握存在偏差。对于把握不准的事物,我们通常习惯于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认识。
比如把语文和自然科学这两个非“同位”概念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或是把“人文教育课程”“语言课程”等同“属”下的母语教育课程和外语教育课程这两个同位“种概念”进行比较。这种寄希望于通过和其他课程的对比来认识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方法,在比较两门课程的差异(种差)时是有效的,但一般不能准确把握其本质属性。二是在表达认识的言语方式选择上不恰当,造成语言表达与客观本质的错位。最常见的描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方式是“语文的性质是……性”或“语文具有……性”。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导致认识的肤浅化。比如,以“工具性”判断语文性质,就容易和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作为数理逻辑工具的数学、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的哲学等相混淆;比如,以“人文性”判断语文性质,就容易和表达人类终极思考的人文学科哲学、承载民族历史文化的民俗建筑学等相混淆;比如,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判断语文性质,更容易和一切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文类课程(如教育统计学、逻辑学、文物鉴定学及上文所述哲学、民俗建筑学等)相混淆。相对于众多对语文简单化地冠以“XX+XX”或“具有XX性和XX性”的认识和界定,较为科学的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的表达方式。在学科总类之下,语文处在人文学科“分类”人文教育学科“子类”下的基础学科“属”,和同“属”的其他“同位概念”相比,语文的“种差”有三:以典范的汉语作品(古今汉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为教学媒介;以学生智力的启迪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规范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为任务。这样的定义,足够与同“属”的其他“同位概念”如政治、历史、地理、外语等相区分,进而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二、理性地认识课程实践
只有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性定义的基础上,方能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实践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理念”两部分集中阐述了两个观点:语文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上述定义的语境下,再论“人文性”和“工具性”就不会再有认识上的偏差。那么,“人文性”是什么?“工具性”又是什么?两者如何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培养呢?由于认识的不同或者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个性差异,不同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异彩纷呈,风格、流派层出不穷。以于漪、李吉林等为代表的情感派(情境派)主张声情并茂,熏陶感染;以钱梦龙、靳家彦等为代表的导读派主张“三主”教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以宁鸿彬、张伟等为代表的思维派主张基于思维分析的语言能力训练;以魏书生等为代表的管理派主张将管理学、控制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以洪镇涛、王尚文等为代表的语感派强调“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还有目标教学派、快速写作派、快速阅读派、大语文教学派及各种以“xx语文”冠名的教学风格或流派,都是相对成功的范式,但也因为风格过于鲜明,却又经常让一线教师舍本逐末,得其皮毛而遗其精髓。于是,我们常见一些泛课堂的教学现象:或虚无缥缈,执着于感悟,使母语根基遗憾缺失;语文试卷的标准答案非此即彼,机械死板;有些老师甚至如贾志敏先生所言,“认认真真地做着愚蠢的事”……就客观现实而言,不管是母语实践和素养的缺失,还是诗意和精神的僵化;不管是工具性的刻板化,还是人文性的虚幻化,都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是无视生命,是对人生的摧残。
三、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教学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个性
受接受美学理论的直接影响,我们在文本解读方法上由过去的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转而开始重视研究读者,把读者在阅读中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了空前高度,这与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相一致。要树立“读者本位”与“立足作品”的意识,学生的阅读是他与文本的真诚而适宜的对话,学生应独具视角,独立阅读,按照自己的兴趣、情感、理解、想象等进行观照体验、审美创造。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是“量体裁衣”的,是个性化行为。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与作品的双向互动,注重个人体验。切忌以教师的经验、教参的答案取代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教师应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读出的世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突出个性。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期待视野 接受理论指出,读者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性格气质、审美趣味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这一切也必将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对文本读解结果的多样性。因此,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发扬民主作风,尊重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师的功能就是在点拨、启发之余,充分激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位教师上《西厢记・长亭送别》一课时,让学生将这一案头文学的文本编排成舞台剧。教师先让学生看越剧《西厢记》,然后指导学生比较研究。学生对原剧本作了改动,增加了动作、内心独白、话外音等,以收到理想的表演效果。第二幕中莺莺说:“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拿出丝帕轻抚)愿君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切莫要金榜无名誓不还。”其中增加了人物动作。最后话外音播放了李叔同先生的歌曲《送别》,还引述了秦观的词:“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学生在编演中注入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实质是当今学生借以对青春的思考与展示。清朝人赵翼说:“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也都是为阅读个性之显见。尽管每个读者的期待视野各不相同,但决不会有封闭的视野。以人为本,进行多维的阅读,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二)挖掘、填补“空白” 接受理论强调文学文本是“召唤结构”,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文本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动力性和开放性,从而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文学作品的“空白”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作者对一些情节作了合理的省略,形成情节空白;二是作者在行文时不直抒胸臆,形成情感空白;三是作者运用双关、借代、婉曲等修辞手法,形成文字空白。学生可以依据上下文、生活常识、补充资料等,发挥想象,批文入情,涵泳体味,挖掘、填补“空白”。一位教师在上《图片两组》时,要求学生不看课文上的文字,原生态地读图片,然后说说读到了哪些内容,再分析图片的场景、焦点和细节。第三幅图片的题目是《爸爸,别去》,课文没有情节的叙述。在分析图片时,教师补充了相关知识:人物手中的冲锋枪在二战期间普遍使用,根据肩章判断人物应是步兵上尉。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孩子的身高、表现推测其年龄应在四五岁;步兵上尉没有带手套的左手抚摸着哭泣的孩子,右手带着手套拿着枪的细节,意味着他会随时出发上前线;从孩子的恐惧、担忧,推测他已经失去亲人,说明战争在他身上已经产生了影响。学生读出了历史的画外音,拓展和补充了文本“空白”和未定性,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闪现出心智深处的光亮。
(三)优化期待视野 学生生活阅历少,阅读的文学作品有限,知识积累欠缺,导致阅读理解和评价文本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充实、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首先,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次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开拓语文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由此因势利导,使学生将文本“空白”的填补向纵深开掘。再次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去。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真正地读懂文学,就必须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深入思考。把握生活的本质,学生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总之,期待视野是通过文本与读者不断地相互作用而得以提高的,必须超越自我的有限视野,形成一种全新的阅读视野。
二、培养审美创造力,升华人性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审美创造,是基于文本的开放动态结构。叶燮曾说:“或前人未曾言之,而我能开发言之。故贵乎其有是言也。”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求异思维,对文本进行反思、审视、再创造,从而体验到探幽发微、超越自我的喜悦之情,这是填补文本“空白”与未定性达到自身感受顶点的阅读效应。这种多维的阅读,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浮出水面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建构主义;语文;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34-1
构建主义学习论是西方认知学派的新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为获取知识主动建构自身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靠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并非空着脑袋进行学习,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起重大作用,知识获得应当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
一、研究教材和学生,确立认知停靠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分为“同化”和“顺应”两步,同化是指把新知识吸收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知识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同化”还是“顺应”都要求学习者对新知的学习以旧知为基础,新知要么在旧知基础上增加新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来,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从而创造出学生的认知停靠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
语文教学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教学,一级一个大循环周期,一级比一级高,每级都有许多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地方。如鲁迅的作品初高中都有,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安排在不同年级的不同单元里,由于鲁迅作品属于五四时期的白话创作,学生在阅读时有许多地方难以明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用学生先前学过的内容来引导新内容新内容的学习,以旧知作为新知的停靠点来进行教学;说明文、议论文,而高中阶段则是要求学生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什么是“复杂的记叙文”、“复杂的议论文”?教学中只有以初中阶段写作的记叙文、议论文为参照来学生进行创作,才能让学生在比照中明白“复杂”二字的含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的掌握必须由学习者主动完成其意义建构,也即学习者必须是有主动学习的心向。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产生兴趣,也即,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习者产生想解决这一困难的要求,从而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创设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因文而异,如小说教学,多篇“一贯制”的环境情节、人物分析会使学习生厌。比如在教授《祝福》一文时,便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祥林嫂姓什么?”“你怎样看待柳妈的善良?”“文章以‘祝福’为题有何含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书,在对有关内容深入研究后,学与思结合,个人交流与集体交流结合,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在此过程中学习独立探讨问题和表现中的欲望得到满足,问题解决之后的成就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营造合作、沟通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在开始应保留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看法,并洞察他们的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然后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深入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有位教师《落棋有声》一课时,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小说中的两位厂长候选人大黄和小李,同学们你想选哪一位做厂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大黄和小李各自的支持者分为两组,让两组讨论解决,于是两组组员为了驳倒对方,便从文中寻找证据,而教师在双方的辩论中是“冷眼旁观”,只在某些同学的辩论偏离中心时加以引导,然后以记录员身份记下双方的辩论过程。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教师向要解决的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主题归纳等问题都由学生自行交流合作完成。在这样的合作沟通中,学生不仅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建构起有关知识的完善结构,而且思维水平、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创新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关键词:论语 语文教学 启示 积累 乐学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那些体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许多重要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句子,尤其值得借鉴。里面的很多名句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能够洞照古今。在今天我们细细地品读,可以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价值,可以说《论语》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是超前的,当然也是超越其时代的。结合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学习《论语》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获得更多直接的启示。
一.积累与思考。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获得一定的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练。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急功近利的做法比比皆是,许多人想靠字词句的练习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度,其结果肯定是欲速则不达。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积累,还是缺乏学习的耐心和韧劲。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学而不厌。”可见只有不知疲倦地坚持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光靠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温习、思考。《论语》里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同时要注意方法,只是学习而不温习不思考,就不能理解深刻,就会流于空泛和肤浅。孔子主张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对语文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灵活地学习与教学。只有在学中思,在思中学,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深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要加入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才能使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最终为我所用。习不仅是复习,也是实践,脱离了实践的知识也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在实践中体悟,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才能融入自己的认识,进而融会贯通。
二.学习与借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即使是有学问的人,他有可能囿于自己的生活背景、专业、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因素,在其知识全面性、均衡性方面有所不足和欠缺。因此,除了自我学习以外,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正如《论语》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方面,虚心地进行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如果没有,也要警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记》中也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其实就是合作学习,我们今天才大力提倡这种学习模式,可见当时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超前。所有的人都需要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无知的地方,即便是教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敞开心扉,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向他人学习,去接受外界的所有知识和经验,当然也应该接受他人的质疑和批评。向本学科教师学习固然重要,向本学科以外的教师学习也必不可少,因为有时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学习往往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
三.苦学与乐学。学习本身是辛苦的事情,因此《论语》中反复强调学习要刻苦努力,如“发愤忘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都是应该下苦功夫才能学会学好。同时,《论语》也十分重视乐学,其中所展现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智慧,对目前的语文教学依然有着现实意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这里已经把“乐”视为了学习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倡导快乐学习,乐学就是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固然是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所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就会不觉得辛苦,反而会体会到乐趣,欲罢不能,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去享受学习的过程。孔子乐学的观点启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自己对语文产生热情,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这样教师无需采取各种手段去督促批评,他们也会沉醉其中,边学边乐,边乐边学,进而获得知识和能力。
首先,当前大部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法,基本是以把学生投放到合作企业,以企业职工或学徒工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在此期间学生基本脱离了学校的管理范围,更多的是受企业生产制度的制约。但特殊的“实习生”身份,以及少的可怜的实习工资,导致无论是实习单位还是学生本人,都产生了对他们放宽管理“政策”的思想意识。相对企业的正式职工,实习学生的自由程度要大得多。实习时间越长,拖沓散漫的思想就越严重,有的学生等不到实习期到,就早早地离开了实习单位,游离在学校、家庭和企业“三个都管又都管不着”的边缘境地。其次,人生观尚不成熟,对世事的认知能力还相对稚嫩的学生,已经走入企业这个社会性较强的大世界,往往更喜欢注意那些刺激性强的事物,极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再加上他们相对自由的身份,往往成为社会不法分子拉拢的对象,因此而走向犯罪道路的也不在少数。最后,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以及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等这些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在鉴别吸纳能力还很弱的学生身上交替作用,如果不及时给以正确的梳理,往往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对回校上课产生了较大的排斥、厌倦心理,难以像实习以前那样安稳地对待课堂教学,因此而导致辍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校企结合虽然有其难以替代的教学优势,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教学质量有根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提高。首当其冲的德育工作更应该成为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的关键所在。
一、学校要对即将步入实习单位的学生进行扎实的道德素养教育工作
要通过连续的德育讲座,对全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动员,不仅要学生明确实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应该明确生产企业与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教会学生在企业这个社会性较强的空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把握好跟企业职工相互接触的分寸,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哪些是应该向企业职工学习的,哪些是应该远离的。较为活跃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单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把敏感性的问题说清说透。
二、要学生学习应该学的,远离不应该学的
哪些是学生应该学的?当然,生产实际中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应该学的,但这不是唯一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正常的运转,一定有其独特的企业运营制度,文化底蕴等。比如企业的竞争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都是需要我们学生去认真学习的,但这些东西单靠思维能力相对简单的学生是看不到的,必须经过教师(或师傅)的旁敲侧击才能展示清楚。所以,学校要充分把握学生实习的有利时机,不失时机地向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不要把实习看成简单的学习操作技能。如果不加引导,学生往往学到的是我们及不提倡的东西,比如职工对待相互之间矛盾的态度或行为、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痞子作风、男女不正当的关系等。
三、发挥企业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作用
他们如何健康发展,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德育素质教育,而且还需要有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要更好的加强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德育教育过程里,教师要注重深化德育管理者的全面素质。学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为所有在校的教职工,其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德育工作认识程度、自身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指挥能力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都从根本影响学着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要整合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注意师德教育,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表扬学生,将赏识教育贯穿其中。学生在未来想做什么样的人,掌握权在学生自己手里,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发现他们优秀的一面与积极一面。激励学生乐观的面对人生,对未来负责,做自己命运的掌控者。合理的运用表扬,让学生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且教师要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多予以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点责备。我们在工作过程里要用真诚的感情去尊重、理解以及信任任何一个名生。要通过爱心与真诚去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教师要从本校的切实情况出发,全面为学生构建人性的、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以及合作的文化环境,同时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主动发展的氛围。让学生了解校训,展示学生的奖状,同时在校园中以及教室放置一些带有正能量的箴言等,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向学生诠释相应的道德教育,而且,各个班级按照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在教室中摆设相关的图书、学习用具等活动角,从而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学校深化为探索与求知的圣殿,同时要让学生感觉到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我们要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德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要达到德育合力共建的最终目的。我们都知道深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性,由于学生思想道德构建的成功与否,可以影响国家以及民族的兴衰。所以,让学生懂得该如何做人,这也是学校以及社会的责任。而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可以只滞留在校园与书本中,我们要全面利用国家以及社会的力量,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多层次的德育教育体系。比如,我们可以构建家长委员会,邀请一些校外的辅导员,通过让家长参加德育;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兼职校外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等各种途径进行多方位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可以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就会来自不同层次,因此对社会就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专家与名人的形象也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效应,潜移默化的为学生提供内在动力,这样也会激励学生自律自强、拼搏奋进。
将体验式英语学习理念引入CBI英语文学课堂开展教学,这一构想是建立在学习、借鉴两种理念各自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体验英语教学和CBI英语文学教学在学习对象、学习途径以及学习者身份的界定上都实现了有机的契合。
(一)基于内容的学习对象
体验英语学习理念指出,英语学习应该以外语语言系统为目标,以学习内容为基础。认知功能模式的语言观认为,“外语语言系统的发展必须伴随着概念系统的发展,它必须在和概念系统的互动中发展;而概念系统也就是人类认知世界以及人际交流所获得的相关经验知识”(程琪龙2009:74)。割裂语言系统与概念系统,单纯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违背外语学习目标的。首先,以诸如词汇、语法等孤立的语言要素作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对象,而忽略有意义的语言内容交流,不利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悖于语言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其次,脱离内容的语言操练不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难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英语应该成为学习者累积社会知识,进行经验交流的途径,英语学习不应该以单纯语言系统学习为终极目标。外语语言系统的构建需要使用概念内容来激活,让外语自身语言系统与外部世界所构建的概念系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在体验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概念系统日臻成熟的同时,外语语言系统也逐步形成。CBI教学理念的突出特点是围绕内容实施教学,其理论依据是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众多研究表明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必要条件是所输入的目标语言必须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即可理解性输入。“这些陌生的信息与学习者现有的经验知识、对于习得新知识的期待以及学习者仍具缺憾的语言系统发生互动”(Kasper2000:41),为语言习得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语言是通过内容来习得的,而真实系统的语言教学材料可以为有效的学习或习得语言提供有意义的语境”(常俊跃等2008:27),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学习活动不再是不自然的、无意义的机械操练。由此可见,体验英语学习和CBI语言教学都关注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在语言学习对象上二者达成共识,两种理念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二)交互合作的学习途径
Vygotsky(1978)的“文化历史”发展学说也为CBI教学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Vygotsky(1978:86)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简称ZPD)”理论指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通过交互合作学习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社会文化理论学者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进一步深化,着眼于针对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开发,将学习活动界定为分布式的、互动式的、情境式的以及亲身体验式的。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CBI教学,提倡交互合作型的学习途径,诸如合作学习、学徒学习、体验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体验外语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获得积极心理体验为驱动力和导向特征,以情景、互动、任务/项目、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更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外语教学资源,搭建二语习得的语言生态环境,营造外语学习的人文环境,通过参与、愉悦、共鸣的体验学习机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刘援2011:59)。在学习途径方面,体验英语学习和CBI语言教学也不谋而合,二者都支持交际语言教学原则,强调教学的重点是过程,重视交际和意义,主张让学习者通过参与有目的交互活动和任务习得语言。
(三)自主完整的学习者
Rogers一向推崇体验学习,他认为体验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个人需求,“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其动机来自学习者内部而不是外部,这种学习的核心是‘意义’,一个重要特点是学习者全心投入,对学习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ogers1983:20,转引自曾徳琪2003:46)。单纯机械性认知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它遏制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主体自由,而体验教学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内在意蕴,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辛继湘2005:66)。CBI英语文学课程区别于传统的文学概论或者文学史课程,它是基于真实文本细读的文学课程,学习者“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王守仁2002:11)。CBI英语文学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环境,架构起依托文学经典进行人文体验的平台,“课堂中的文学使用是一种能使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投入的有效方法,它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反应和情感的绝好的机会”(Lazar1993:3,转引自潘章仙2001:35)。CBI英语文学课程为体验英语学习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文素材,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也在体验英语学习模式下实现了有机融合,英语文学课程的学习者在体验学习和内容依托教学理念联合创造的真实/仿真实情境下实现了读者身份的人本回归,彰显了人本主义关怀。
二、基于体验的CBI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以英语戏剧课为例
如何在CBI英语文学课堂上贯彻体验英语学习理念,采用具体步骤实施体验教学呢?笔者以本人讲授的英语戏剧课为例,参照Kolb(1984)构建的体验学习圈,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将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反响。
(一)Kolb体验学习圈
Kolb认为学习应该将重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Kolb将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如图1),亲身体验(concreteexperi-ence)—观察反思(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行动实验(activeexperimentation)—亲身体验(concreteexperience),如此循环,构建一个自然连贯的学习过程,学习者自动地完成反馈与调整,经历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由此可见,体验学习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学习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自我等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石雷山、王灿明2009:50)。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习者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体味享受学习过程,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二)CBI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
严格来讲,戏剧文学不同于诗歌和小说,它不是停留在对于剧本的阅读和赏析上,而是最终要付诸表演与实践。因此,止于剧本阅读赏析的戏剧教学是不完整的,“戏剧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剧本的分析和欣赏能力,还应向学生介绍一定的舞台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金李俪2000:59)。针对CBI英语戏剧课的特点,借鉴Kolb(1984)体验学习循环模式,笔者构建了文本阅读—赏析反思—表演实践—自主创作的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如图2),学习者循序渐进融入到整个循环体验过程,实现文本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全方位真实交流。笔者选用该课程的剧目之一———萧伯纳的《卖花女》(Pygmalion)为例,具体介绍该模式的操作流程。文本阅读是整个体验循环的基础。CBI英语戏剧课程的文本阅读是指对于原著文本的细读。
不可否认,原汁原味的真实戏剧语言材料保障了语言输入的质量,满足内容依托语言教学对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要求;但是由于戏剧文学作品属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思维创作,因而往往具有较高的阅读难度,甚至让语言学习者望而生畏。为了适当缓解学习者对于原著文本的阅读焦虑,有效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避免学习者断章取义,笔者基于支架理论(scaffolding)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设置了导入性介绍和支架性练习。以萧伯纳的《卖花女》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剧名的由来,即Pygmalion的神话故事,学生从小故事着手为进一步接触戏剧文本构建心理预期,从而大大降低阅读难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该剧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这样的设计大大缓解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学习者自然步入文本阅读体验,提升了阅读效率和质量,为接下来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赏析反思是从认知体验向情感体验的第一步跳跃。教学者可以通过赏析反思环节追踪学习者文本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问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思辨性课堂活动,引导学习者结合情感体验发表个人观点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习活动突破了单纯的认知层面,上升到情感高度。当学习者“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完整的人格成长才有可能”(辛继湘2005:65)。《卖花女》中的Eliza改头换面之后又为什么会发出“What’stobecomeofme?”的呐喊?Eliza和Higgins对于待人之道有着不同的见解,谁的更为可取呢?卖花女的父亲Alfred关于“MiddleClassMorality”的论断是否值得认同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引发学习者个体积极反思的同时,也一度激发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观点交锋,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更是人格之间的对话。赏析反思环节的设计还原了语言学习者的读者身份,突破了语言认知体验的情感体验,给传统刻板的语言教学课堂赋予了新的意义,彰显了语言教学本该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
表演实践是整个体验循环的核心环节。“表演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判断力”(Vygotsky1978:76,转引自金李俪2000:60)。戏剧文学的特点赋予这一环节极强的可操作性,戏剧表演实践成为英语戏剧课堂的最大亮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笔者选取了《卖花女》剧目中矛盾冲突较明显的若干片段分配给学生进行小组演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悉背诵台词,设计准备道具,进行小组彩排,最后在课堂上汇报演出。各小组的表现令人叹服,学生对于剧本台词语气的拿捏、肢体语言的设计、道具的选用以及舞台效果的统筹等都做得非常到位。实践证明,大多学习者都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表演实践,学习者对于文本的了解更加深刻,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更加到位、对于剧目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感触更深。另外,该体验环节的益处并不止于剧目学习本身,它也助益于学习者舞台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自主创作是对于学习成果的检验和体验学习的升华。通过系统的戏剧课程学习,学习者对于戏剧这种文学创作形式形成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对于抽象的戏剧概念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创作活动检验所习得的经验知识,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卖花女》的结尾比较独特,关于各个人物的最终结局并不是以戏剧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这就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陈述版的故事结局进行戏剧创作改编,延续该剧的主体风格特点,最终以英语戏剧文本的形式呈现大结局。教师对于这项自主创作成果可以从两个层面检验:一是书面形式的创作剧本,另外是对于创作剧本的表演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只要给学习者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创作机会,学习者完全可以充分展示和提升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文本阅读—赏析反思—表演实践—自主创作”四个环节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逐一落实开展,完善了CBI英语戏剧课程的学习体验。体验循环整合了从感知到领悟再到行动的学习过程,涵盖了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语言能力训练活动,将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合二为一,体验式语言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结语
将体验式英语学习理念引入CBI英语文学课堂开展教学,这一构想是建立在学习、借鉴两种理念各自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体验英语教学和CBI英语文学教学在学习对象、学习途径以及学习者身份的界定上都实现了有机的契合。
(一)基于内容的学习对象
体验英语学习理念指出,英语学习应该以外语语言系统为目标,以学习内容为基础。认知功能模式的语言观认为,“外语语言系统的发展必须伴随着概念系统的发展,它必须在和概念系统的互动中发展;而概念系统也就是人类认知世界以及人际交流所获得的相关经验知识”(程琪龙2009:74)。割裂语言系统与概念系统,单纯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违背外语学习目标的。首先,以诸如词汇、语法等孤立的语言要素作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对象,而忽略有意义的语言内容交流,不利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悖于语言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其次,脱离内容的语言操练不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难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英语应该成为学习者累积社会知识,进行经验交流的途径,英语学习不应该以单纯语言系统学习为终极目标。外语语言系统的构建需要使用概念内容来激活,让外语自身语言系统与外部世界所构建的概念系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在体验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概念系统日臻成熟的同时,外语语言系统也逐步形成。CBI教学理念的突出特点是围绕内容实施教学,其理论依据是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众多研究表明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必要条件是所输入的目标语言必须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即可理解性输入。“这些陌生的信息与学习者现有的经验知识、对于习得新知识的期待以及学习者仍具缺憾的语言系统发生互动”(Kasper2000:41),为语言习得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语言是通过内容来习得的,而真实系统的语言教学材料可以为有效的学习或习得语言提供有意义的语境”(常俊跃等2008:27),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学习活动不再是不自然的、无意义的机械操练。由此可见,体验英语学习和CBI语言教学都关注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在语言学习对象上二者达成共识,两种理念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二)交互合作的学习途径
Vygotsky(1978)的“文化历史”发展学说也为CBI教学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Vygotsky(1978:86)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简称ZPD)”理论指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通过交互合作学习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社会文化理论学者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进一步深化,着眼于针对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开发,将学习活动界定为分布式的、互动式的、情境式的以及亲身体验式的。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CBI教学,提倡交互合作型的学习途径,诸如合作学习、学徒学习、体验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体验外语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获得积极心理体验为驱动力和导向特征,以情景、互动、任务/项目、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更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外语教学资源,搭建二语习得的语言生态环境,营造外语学习的人文环境,通过参与、愉悦、共鸣的体验学习机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刘援2011:59)。在学习途径方面,体验英语学习和CBI语言教学也不谋而合,二者都支持交际语言教学原则,强调教学的重点是过程,重视交际和意义,主张让学习者通过参与有目的交互活动和任务习得语言。
(三)自主完整的学习者
Rogers一向推崇体验学习,他认为体验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个人需求,“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其动机来自学习者内部而不是外部,这种学习的核心是‘意义’,一个重要特点是学习者全心投入,对学习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ogers1983:20,转引自曾徳琪2003:46)。单纯机械性认知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它遏制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主体自由,而体验教学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内在意蕴,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辛继湘2005:66)。CBI英语文学课程区别于传统的文学概论或者文学史课程,它是基于真实文本细读的文学课程,学习者“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王守仁2002:11)。CBI英语文学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环境,架构起依托文学经典进行人文体验的平台,“课堂中的文学使用是一种能使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投入的有效方法,它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反应和情感的绝好的机会”(Lazar1993:3,转引自潘章仙2001:35)。CBI英语文学课程为体验英语学习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文素材,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也在体验英语学习模式下实现了有机融合,英语文学课程的学习者在体验学习和内容依托教学理念联合创造的真实/仿真实情境下实现了读者身份的人本回归,彰显了人本主义关怀。
二、基于体验的CBI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以英语戏剧课为例
如何在CBI英语文学课堂上贯彻体验英语学习理念,采用具体步骤实施体验教学呢?笔者以本人讲授的英语戏剧课为例,参照Kolb(1984)构建的体验学习圈,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将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反响。
(一)Kolb体验学习圈
Kolb认为学习应该将重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Kolb将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如图1),亲身体验(concreteexperi-ence)—观察反思(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行动实验(activeexperimentation)—亲身体验(concreteexperience),如此循环,构建一个自然连贯的学习过程,学习者自动地完成反馈与调整,经历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由此可见,体验学习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学习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自我等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石雷山、王灿明2009:50)。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习者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体味享受学习过程,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二)CBI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
严格来讲,戏剧文学不同于诗歌和小说,它不是停留在对于剧本的阅读和赏析上,而是最终要付诸表演与实践。因此,止于剧本阅读赏析的戏剧教学是不完整的,“戏剧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剧本的分析和欣赏能力,还应向学生介绍一定的舞台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金李俪2000:59)。针对CBI英语戏剧课的特点,借鉴Kolb(1984)体验学习循环模式,笔者构建了文本阅读—赏析反思—表演实践—自主创作的英语戏剧课体验教学模式(如图2),学习者循序渐进融入到整个循环体验过程,实现文本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全方位真实交流。笔者选用该课程的剧目之一———萧伯纳的《卖花女》(Pygmalion)为例,具体介绍该模式的操作流程。文本阅读是整个体验循环的基础。CBI英语戏剧课程的文本阅读是指对于原着文本的细读。
不可否认,原汁原味的真实戏剧语言材料保障了语言输入的质量,满足内容依托语言教学对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要求;但是由于戏剧文学作品属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思维创作,因而往往具有较高的阅读难度,甚至让语言学习者望而生畏。为了适当缓解学习者对于原着文本的阅读焦虑,有效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避免学习者断章取义,笔者基于支架理论(scaffolding)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设置了导入性介绍和支架性练习。以萧伯纳的《卖花女》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剧名的由来,即Pygmalion的神话故事,学生从小故事着手为进一步接触戏剧文本构建心理预期,从而大大降低阅读难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该剧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这样的设计大大缓解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学习者自然步入文本阅读体验,提升了阅读效率和质量,为接下来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赏析反思是从认知体验向情感体验的第一步跳跃。教学者可以通过赏析反思环节追踪学习者文本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问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思辨性课堂活动,引导学习者结合情感体验发表个人观点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习活动突破了单纯的认知层面,上升到情感高度。当学习者“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完整的人格成长才有可能”(辛继湘2005:65)。《卖花女》中的Eliza改头换面之后又为什么会发出“What’stobecomeofme?”的呐喊?Eliza和Higgins对于待人之道有着不同的见解,谁的更为可取呢?卖花女的父亲Alfred关于“MiddleClassMorality”的论断是否值得认同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引发学习者个体积极反思的同时,也一度激发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观点交锋,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更是人格之间的对话。赏析反思环节的设计还原了语言学习者的读者身份,突破了语言认知体验的情感体验,给传统刻板的语言教学课堂赋予了新的意义,彰显了语言教学本该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
表演实践是整个体验循环的核心环节。“表演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判断力”(Vygotsky1978:76,转引自金李俪2000:60)。戏剧文学的特点赋予这一环节极强的可操作性,戏剧表演实践成为英语戏剧课堂的最大亮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笔者选取了《卖花女》剧目中矛盾冲突较明显的若干片段分配给学生进行小组演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悉背诵台词,设计准备道具,进行小组彩排,最后在课堂上汇报演出。各小组的表现令人叹服,学生对于剧本台词语气的拿捏、肢体语言的设计、道具的选用以及舞台效果的统筹等都做得非常到位。实践证明,大多学习者都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表演实践,学习者对于文本的了解更加深刻,对于人物心理的揣摩更加到位、对于剧目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感触更深。另外,该体验环节的益处并不止于剧目学习本身,它也助益于学习者舞台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自主创作是对于学习成果的检验和体验学习的升华。通过系统的戏剧课程学习,学习者对于戏剧这种文学创作形式形成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对于抽象的戏剧概念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认识,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创作活动检验所习得的经验知识,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卖花女》的结尾比较独特,关于各个人物的最终结局并不是以戏剧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这就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陈述版的故事结局进行戏剧创作改编,延续该剧的主体风格特点,最终以英语戏剧文本的形式呈现大结局。教师对于这项自主创作成果可以从两个层面检验:一是书面形式的创作剧本,另外是对于创作剧本的表演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只要给学习者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创作机会,学习者完全可以充分展示和提升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文本阅读—赏析反思—表演实践—自主创作”四个环节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逐一落实开展,完善了CBI英语戏剧课程的学习体验。体验循环整合了从感知到领悟再到行动的学习过程,涵盖了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语言能力训练活动,将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合二为一,体验式语言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11-02
两千多年来,《论语》一直在封建社会的治国安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其中所涉及教育的主张、思想和理念等是孔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本文就《论语》一书中所所体现出的教育主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教育主张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倡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分种族,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受教育者不规定年龄,他认为学无止境,年长者也可以学习,教育可以是一种终身教育。
这一教育主张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为教育目标的,目的是通过他们去传播“仁爱”思想。作为最早的老师,孔子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还对仁人君子的“德”与“才”提出了“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标准要求,这就把教育主张具体化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望孔老夫子的这些教育主张时,仍然不得不感慨这些观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二、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完备性和科学性方面。概而言之就是德才兼备、学行并重,使道德修养、书本知识、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一)道德教育
孔子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其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他的教导下,弟子曾参提倡道德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弟子颜回、曾参、闵子骞等都成为道德的楷模。
(二)知识教育
孔子以“四教”作为教育内容的总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确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简称“六艺”。六门课程各有明确的内容,完成不同的培养目的:分别完成道德的修养、知识的传承、体能的训练三大任务,是完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仁人君子的德才标准为依据的,对学生做人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实践教育
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4个阶段:学、思、习、行。“习”与“行”就是实践过程,提倡学以致用、学行统一。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它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体现出知识的实用价值。他教导弟子学《诗》关键要会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培养射、驭等技能方面,孔子更主张亲自动手去实践练习。后来儒家学派把孔子学行统一的主张引申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统观这三大类教学内容,和现今中学教育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大体也还是一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条件还是学校硬件设备和信息传播等而言都是如此。可是,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却不得不多加反思,关于道德教育,老师需要完成的到底有多少,又实现了多少,这应该是每位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孔子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教学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抓住时机有的放矢,教学要联系实际操作演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材施教”,就体现在此中。在《论语》里,记录了弟子们问仁、问政、问学、问孝的内容,孔子都有针对性地做出不同回答。据《先进篇》记载,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问题,而孔子对冉有说“闻斯行之”,对子路却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为何一问两答呢?教法因人而异之故。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以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为基础,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故能对症下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已经成为了教育方法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二)教学相长
孔子提出了“当仁,不让于师”的论调,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能各有长进。《论语》里记载的多是孔子师生问答,再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授课情景,如《学而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很不错了,孔子进而提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标准,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子贡受到启发,认为在德行学识上应该精益求精。孔子表扬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不失时机地赞扬弟子的聪明才智或进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无疑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对现今课堂教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情感教育
孔子的教育方法几乎处处闪烁着情感教育的光芒: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育内容的情感渗透、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渲染。如《先进篇》“侍坐”章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孔子教态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其志,毫不拘束,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无意于用世的曾皙很犹豫,孔子鼓励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说想在太平治世潇洒为民,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善于顺应学生的性情,沟通师生情感,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师生关系融洽。情感教育的结果使得弟子们对孔子感情深厚,孔子逝世后,弟子“哭各尽哀”,“皆服孝三年”,而“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
当然,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可以有更多更深刻的探讨,以上只是罗列出其中几点进行相关的阐释。中学语文课堂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探求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与平衡。孔子教育方法中的诸多观点,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以身作则等等,都可以被教师采纳进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实现真正良性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