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跆拳道教学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安全;事故,交通;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B 8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32-03
我国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以上,机动车拥有量高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Road Traffic Accident, RTA,下称交通事故)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交通事故也日益成为影响中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甚至已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2-3]。有研究报告,中小学生年交通伤害发生率高达1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4]。本研究以横断面研究方法描述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中学生交通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济南市区7所中学(4所初中,3所高中)在校学生8 920名为研究对象。共回收问卷8 861份,其中有效问卷8 524份,有效应答率为95.6%。男生4 128名,平均年龄(15.6±1.8)岁;女生4 396名,平均年龄(15.6±1.8)岁。
1.2 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陪同下进入班级,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发放交通安全知信行问卷。学生填写完毕(20~30 min)后,由调查员当场回收。
交通安全知信行问卷中有关知识部分由32个问题组成,分为一般安全知识、步行安全知识、骑车安全知识和乘车安全知识等4个方面。4个方面的得分为对应题目得分的总和,满分分别为20,11,12,11分,总分为54分。各项交通安全知识的合格率以平均得分减1个标准差(x-s)为合格。
1.3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交通安全知识 男、女生各项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都在75%以上,除步行安全知识外,其他各项平均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4.60,7.52,4.97,P值均<0.01),见图1(由于各项安全知识的满分不一致,故图中所示得分为实际平均分转换为百分制后的得分)。除步行安全知识以外,女生各项交通安全知识合格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31.67,64.00,33.33,P值均<0.01),见图2。
按性别分层后,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各项交通安全知识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男=49.64,24.34,12.68,16.12,30.14,χ2女=49.18,30.94,13.32,26.27,34.46,P值均<0.05)。除骑车安全知识以及男生乘车安全知识以外,其他各项交通安全知识合格率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经趋势χ2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男=8.28,13.25,4.49,χ2女=17.51,4.34,4.66,9.95,P值均<0.05)。
2.2 交通安全相关态度 90%的学生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对预防交通事故非常重要,女生比例高于男生;70%的学生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减少交通违章最有效的措施,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认为交通事故的原因在于中学生自身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对中学生责任事故原因认识上,更多的女生认为原因在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见表1。
按性别分层比较,不同年级男生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越低,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的比例越高,经趋势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20);不同年级女生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P 0.006),尽管年级越低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的比例越高,但经趋势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 0.152)。随着年级升高,男、女生认为交通事故原因在于中学生自身的比例下降,而认为原因在于驾车或骑车的对方以及交通管理者及其他的比例上升,经趋势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2,14.20,P值均<0.05)。随着年级的升高,男、女生认为中学生责任事故原因在于中学生不懂交通规则的比例降低,而归因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增高,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44,25.35,P值均<0.05)。 br>
2.3 交通行为 10.8%的学生每周违反交通规则次数在5次以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3,P=0.000),见表2。
男生各种交通违章行为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排在前3位的违章行为均为骑自行车带人、闯红灯、边骑车边听耳机。见表3。
按性别分层后,除“骑自行车双手离把”女生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交通违章行为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随着年级的增高,男、女生各种交通违章行为经常发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调查还发现,有28.2%的男生承认骑过摩托车,女生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24,P=0.000);11.3%的男生驾驶过机动车,女生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60,P=0.000)。
3 讨论
中学生各项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在75%以上,说明总体上中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各方面有较好的了解。但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不同,女生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优于低年级学生。上述结果和李延红等[5]研究结果相似。儿童青少年随着年级/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提高,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更趋丰富,交通安全知识随年级/年龄增高的现象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性别之间的差异可能为:女生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的比例较高,因而对交通安全教育更加重视,平时会更注意交通安全相关知识和信息;女孩家长在交通安全教育和监护方面更加重视和积极[6]。上述结果提示,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应对低年级中学生以及男生有所侧重。
对待交通安全态度上,多数学生的态度比较积极、正确,性别、年级分布特点表现为女生和低年级学生更重视交通安全教育,更倾向认为交通事故原因在于中学生自身,认为责任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说明女生交通安全态度优于男生,低年级优于高年级学生。李延红等[5]曾报道,中小学生交通意外伤害信念女生优于男生,年龄分布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情况,即10~岁和12~岁年龄组较好,7~岁和15~岁年龄组较差,其中15~岁年龄组最差。
研究发现,10%~20%的中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7],女生交通行为表现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交通正确行为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且随着年龄组增高,交通错误行为呈上升趋势[5]。本研究中,约80%的学生每周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在2次以下,说明多数学生很少违反交通规则。男生各种交通违章行为经常发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女生,且随着年级的增高,男、女生各种交通违章行为经常发生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关于年级和交通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有研究认为,青少年各项骑车危险行为基本随年级升高而降低[8],可能与研究对象中的高年级学生为大学生,而和其他青少年相比,大学生的文化等素质更高,因而交通行为更规范有关。男、女生经常发生的前3位交通违章行为依次为骑自行车带人、闯红灯、边骑车边听耳机。
上述中学生交通安全知信行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一种矛盾的现象,即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交通安全知识提高的同时,交通行为以及交通安全相关态度却向相反方向发展,变得更差和更消极。上述知识、态度和行为随性别和年级变化特征,可能与男、女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随年龄增高自我意识增强、性格更趋向叛逆有关。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儿童道路安全知识的提高不会必然引起行为的改善[9],教师和家长必须区分清楚儿童道路安全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懂得多的孩子就一定更安全。
此外,调查还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男生骑过摩托车,甚至有11.3%的男生驾驶过机动车。有数据表明,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私人轿车数量增长率最高,已占全国汽车总量的20.20%[1]。这意味着汽车将大量涌入家庭,更多的中学生有机会尝试驾驶机动车,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中学生驾驶机动车引发的事故可能会快速增加。
(致谢:感谢济南市教育局及有关中学师生在研究中提供的无私帮助!)
4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尹志勇,肖凯.我国2002~200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641-644.
[2] 韩晓军,朱静,蒋庭魁,等.浙江省1995~1998年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分析.疾病监测,1999,14(11):428-429.
[3] 张佩斌,陈荣华,邓静云,等.江苏省1994~1995年0~14岁儿童意外死亡前瞻性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5):290-293.
[4] 王旭霞,何庚声,郝爱华, 等.甘肃省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疾病监测,2004,19(9):353-355.
[5] 李延红,卢伟,周顺福,等.上海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现况调查.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3):155-159.
[6] ZEEDYK MS, KELLY L. Behavioural observations of adult-child pairs at pedestrian crossings. Accid Anal Prev, 2003,35(5):771-776.
[7] 郭亚文,徐大麟,周祖华,等.上海市静安区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34-336.
[8] 陈天娇,季成叶,星一,等.中国青少年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4-25.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动机最主要的是防身健体。但课程内容比较陈旧、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跆拳道 俱乐部 调查 分析
跆拳道是以技击格斗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核心,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严格讲求“以礼始、以礼终”的礼仪规范,它把精湛的技艺、坚韧不拔的精神、完美的道德修养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十多年来,跆拳道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延安市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相对较晚,延安市跆拳道专业队的组建在真正意义上表明了跆拳道运动在延安市的起步,此后大众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在全市逐渐兴起。为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传播以及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延安市延安大学跆拳道俱乐部、高丽跆拳道馆、飞虎搏击俱乐部、超顺艺术、红舞鞋艺术培训、雅辰艺术、宝塔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7家有跆拳道课程的培训机构抽取的200名练习者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针对论文的研究需要,通过检索与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从中国期刊、中国知网、中国体育信息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以及大量的文献书籍中获取大量有关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收集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
为获得更多更全的信息资料,针对研究的题目,对延安市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成员进行调查。并对延安市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有关跆拳道管理方面的重要资料。对论文写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获得了丰富、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调查对象为俱乐部学员,问卷的发放采用了当面填写回收法。其中向学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1.5%,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86.0%。对市内几所大众跆拳道俱乐部、道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4.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相应的百分比。
二、结果与分析
(一)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基本情况
1.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年龄段
通过调查,延安市跆拳道练习者的年龄构成主要是5-10岁,占调查总数的39.5%;其次是10-15岁,占调查总数的30.8%。这表明青少年是跆拳道练习的主体,跆拳道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好。
2.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学龄段
在调查中了解到,参与跆拳道练习的人群,幼儿园占15.2%,小学生占45.3%,初中生占25%,高中生占8.7%,大学生占5.8%。其中中小学生占比重最多,高中生、大学生占比重较少,学龄前儿童占比重较多。调查时发现学龄前儿童是近几年兴起的练习对象,这部分练习者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却又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
1.建立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崇尚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事实上,这些精神品德都是现代很多人所欠缺的精神修养,我们应该加强发扬,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2.改变俱乐部教学的授课方式
以俱乐部形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以练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练习者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理解、掌握、提高的目的。上课内容由易到难,进行技战术交流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练习者的消极对抗心理,激发练习者的求知欲,充分体现了俱乐部的自由学习优势。
3.教练员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跆拳道的日常教学和练习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出教练的主导作用和练习者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当中还要运用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对跆拳道练习者兴趣的培养。教练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练习者才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和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还充分体现实践操作性的特殊教育意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时发现学龄前儿童是近几年兴起的练习对象,这部分练习者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却又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2.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年龄构成主要是5-15岁,这说明跆拳道的练习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比较高,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跆拳道练习观念。
(二)建议
1.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减小运动量。
2.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应该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练习者对礼仪精神方面的认识,注重跆拳道练习观念的培养。
3.跆拳道俱乐部有关负责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练员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青少年跆拳道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迟泰棱.对我国体育俱乐部现状、发展对策及模式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社会体育;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Taekwondo General Course
Content for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WANG Shun
(Sports Institute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combined with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requirements, we optimize taekwondo course cont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n the designed cont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aekwondo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social sports; Tae kwon do;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健身意识日益增强。为满足人们对健身的需求,顺应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内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跆拳道作为一个时尚健康的外来武技类奥运体育项目自1995年引进我国以来,经过在国内二十年的发展,如今道馆鳞次栉比,参与人员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跆拳道专业指导人才的相对匮乏促使一些体育院校将其列为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技术课程之一,希望能够适应时代,满足社会对跆拳道人才的需求。由于课程内容等方面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使得当前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达到社会对跆拳道指导人才的目标要求〔2〕。基于该现状,本研究试图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以及跆拳道自身理论技术的系统性和教学的程序性,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对现有跆拳道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优化,并就新课程内容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应用,在综合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为跆拳道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郾1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
1?郾2研究方法
1?郾2?郾1文献资料法查阅淮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资料,了解当前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状况。
1?郾2?郾2专家访谈法向相关社会体育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家教授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咨询访谈,探索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措施。
1?郾2?郾3问卷调查法在综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重要性程度表”让专家选择,问卷发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回收率100%。
1?郾2?郾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郾1跆拳道课程内容现状及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院校教学大纲和教材,向相关教师咨询,得知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没有区别,且没有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材,课程的内容选择基本包括跆拳道基础理论,跆拳道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基本腿法应用、单击、连击、实战、品势、身体素质训练等),跆拳道竞赛组织和科学研究等模块。该课程体系的设计针对将来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的学生,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科学的,但就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重技术轻理论。从笔者所调查院校的课程内容的学时比例和考核考评时的侧重点可以看出,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或以下,甚至实施的时候有的学校就是在课堂上随堂介绍。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跆拳道技术的学习。
(2)重竞技轻大众。笔者所调查的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腿法、品势为主,并穿插一些实战内容的教学,而跆拳道文化、精神、礼仪的内容介绍较少,具有挑战性的特技就更少了,调查的学校也都没有开展跆拳舞的教学。曾经“先竞技,后大众,竞技带动大众,竞技和大众两条腿走路”的想法并未在学校实现〔3〕。跆拳道作为一个当前社会普及很广的体育项目,其凌厉的腿法和规范的品势固然非常重要,但其推广普及的精神内核更多的是礼义廉耻、克己忍让的精神和健康时尚的价值理念,正是这种适应大众的视角才推动了它今天的普及与发展,而今只注重竞技内容的教学无疑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不利于跆拳道的兴趣培养。
(3)重教学轻实践。在笔者所调查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对教学重视而较少组织相关的跆拳道实践活动,如跆拳道的相关比赛、表演或者外出的指导则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组织〔4〕。
还有对跆拳道礼仪和精神教育不重视和跆拳道相关健身理论知识匮乏等问题,而且对社会指导、大众健身方向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则应与社会需要相联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体自觉性的同时,突出其社会适应性,提高其在健身指导方面的能力。
2?郾2课程内容体系优化
2?郾2?郾1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课程内容的优化
基于跆拳道课程现存的问题,跆拳道课程发展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跆拳道社会指导员的要求,根据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优化选择跆拳道课程内容。所谓“最优化”就是从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指标,选定最佳方案,根据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的工作方法系统。〔4〕课程的内容设计遵照完整性、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等原则。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综合已有课程内容,同时参考前人研究的经验优化设计了以下(表1)课程内容体系。
2?郾2?郾2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要求
(1)学科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一门课程进入培养体系,首先内容上应该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该体系应该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多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要求,跆拳道应考虑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2)学生发展的需要 跆拳道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应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兴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对于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应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身体素质水平,优化选择理论和实践内容,在传授学生跆拳道运动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体育专业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对健身指导人才的需求,而当前的形势下出现了课程内容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重建。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提高学生健身教学指导等综合能力。
2?郾2?郾3跆拳道课程内容优化遵循的原则
首先,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整的原则。课程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和技术,大体上分为理论和技术实践环节,而理论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模块也更加注重全面性和完整性,不但有基础知识、教学知识而且还有损伤、欣赏和道馆运营等,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在技术实践环节,内容上分为了礼仪、技术和比赛表演几个模块,礼仪模块的划分缘于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重要性,技术环节不但有基本的跆拳道步法、腿法等,更融入了跆拳道的准备活动和跆拳道身体素质练习的技术方法,比赛和表演是当前跆拳道在社会上的表现形式,各种大众比赛日益频繁,而相关跆拳道经营机构将跆拳道的商业表演作为一项推进经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一些商演活动中加入跆拳道表演的内容〔5〕。
其次,课程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标准原则是通过对专家的访谈来实现的,专家将所列跆拳道课程内容条目分为1~5的5级评分标准,就重要性打分,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均分4分以上为标准来选定,充分选择跆拳道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最后,就现有条件和实现可能性的原则,是在充分考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结合所在学校的开课学时数,课程的技术体系基本分为初、中、高三个递阶内容层次体系供选择,并就现有场地器材、社团组织等外部环境的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剔粗选优,最优化选择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
2?郾3跆拳道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应用实践
以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为对象,以优化选择的跆拳道课程知识模块为内容依据创编大纲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实践应用。教学后,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评价。
鉴于淮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跆拳道普修课程只有短短32学时,在大纲的制定环节,课程的目标要求更倾向于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跆拳道初级水平,国家初级的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时要求最低就要达到150标准课时,五分之一的学时现状是不可能达到规定目标要求的,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旨在初步了解跆拳道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环节达到基本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
课程的学时分配环节将理论部分分配为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25%,主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起源、发展现状、跆拳道礼节、跆拳道的价值和作用,跆拳道的服装和器材的使用,跆拳道的健身指导和初级的竞赛组织和道馆运营的知识,以及通过录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欣赏跆拳道的比赛和表演等。
跆拳道课程的实践环节分配的学时为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5%,将礼仪模块、热身、整理活动及素质练习模块穿插于技术教学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主要是就跆拳道的技术和比赛表演模块的学时进行学习,在跆拳道的技术环节,基本腿法的学习着重基本的前踢、横踢、后踢、侧踢的基础上,穿插一些二段踢、双飞踢、腾空侧踹等腿法教学,太极品势选择一章和四章进行教学。比赛和表演的教学安排在课间和考试环节,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基本技战术运用能力,通过基本腿法和难度腿法的连接创编考试,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特技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课堂考察(30%)和课后考试评价(70%)两部分,课堂考察主要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步幅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课后考试评价由学生组成考评小组,分别对学生的基础跆拳道知识了解、基本腿法组合,身体素质及比赛表演进行评价,并对其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课程的评价不是简单的总结性评价,更关注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自评和生生的互评,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欣赏评价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迎合市场而建立的专业,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其存在的根本,在当前国家社会指导员职业资格制度日益完善的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结合社会对跆拳道人才需求的市场导向性,人才需求多层次性和动态性选择内容。此外,仍需综合优化课程系统的目标、实施、评价、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校园跆拳道的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因素,系统地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跆拳道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郾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郾
〔2〕中国跆拳道协会?郾跆拳道竞赛规则〔M〕?郾北京:
2006?郾
〔3〕邱斌?郾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研究?郾体育
科技文献通报〔J〕?郾2009,9(17):55-57?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