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方专项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理工类
序号
代码
院校名称
专业类别
计划数
院校要求
分
最低分
最低位次
投档比例(%)
1
0703
贵州师范大学
3
100
486
481
38530
2
0705
贵州师范学院
地方专项
12
100
475
472
43173
3
0708
贵州医科大学
地方专项
3
100
485
473
42959
4
0712
贵州中医药大学
地方专项
3
100
475
地方专项计划第2次补报志愿平行投档后,部分院校因生源不足,仍有缺额,现降20分补报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可根据缺额情况,及时补报志愿。具体要求如下:
一、文史类高考成绩达到555分,理工类高考成绩达到464分的未被录取考生可根据附表公布的缺额情况补报志愿,考生补报时请仔细查阅《贵州省2018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各院校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
二、本次补报设置1个志愿,网上补报志愿时间为7月18日16:30至19日08:00,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址gkzy.gzszk.com)进行网上补报志愿。超过规定时间后,补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
理工类
序号
代码
院校名称
专业类别
计划数
院校要求
分
最低分
最低位次
投档比例(%)
1
0705
贵州师范学院
地方专项
5
100
478
姓名考生号
注一:专业栏填写高校专业志愿的专业代号,如:01、02;
因有的专业名称太长,专业名称栏可填写专业简称。
注二:专业服从调剂栏画“√”表示服从调剂,画“×”表示不服从调剂。
注三:自主招生批设置高校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2类志愿,每类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考生所报志愿必须与取得高校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高校一致。两类资格都已获得的考生可同时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志愿。
文理类自主招生批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
志愿姓名考生号
注一:专业栏填写高校专业志愿的专业代号,如:01、02;
因有的专业名称太长,专业名称栏可填写专业简称。
【导语】
二、本次补报设置1个志愿,网上补报志愿时间为7月18日16:30至19日08:00,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址gkzy.gzszk.com)进行网上补报志愿。超过规定时间后,补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
三、投档时,根据院校缺额情况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附:地方专项计划第3次补报志愿缺额统计表
一、本次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我省地方专项计划批(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理工农医类院校(专业)在我省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录取政策及办法不变。
二、截止至7月28日19:30时,取得地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三、考生只能填报本次所公布的院校和专业,填报其它院校和专业无效。本次征集志愿理工农医类设3个院校平行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设有6个专业志愿。本次征集志愿投档期间,考生原所报地方专项计划批志愿和本批次第一轮征集志愿均无效。
四、考生应在7月29日8时—12时直接登录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平台,或登录吉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网上志愿填报入口,完成本次征集志愿填报工作,逾期系统将关闭。如遗忘密码,须考生本人持《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高考报名地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密码重置。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 文化变迁 影响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40
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作为一种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方式本身,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人的全面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直接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必然要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整体和个体提出相应的要求。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体现对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长远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是要达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安定、人与自然生息相融的良性互动的局面,文化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民族意识的调控和引导而得以实现。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它能唤起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的关注,并在处理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发挥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民族意识进行调控,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具有的推进作用
相对来说,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鲜明是西南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十分突出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众多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各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统一,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特点;由于地处内陆边疆或是偏僻山野,加之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南民族地区相对发达的汉族地区来说是较为落后封闭的,民族文化保留着某些原始生态性,特色独具,多姿多彩。可以说,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美丽山水和奇特民风民情,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应当加以保护、传承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凝聚力,而且能够为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民族文化中团结爱国的意识,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为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提供保障。只有建立一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物质文明,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的社会环境,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振奋民族精神,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2006年5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保证,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振奋民族精神,为我国的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的重要文化保障。民族精神往往就孕育在民族文化当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民族文化当中有许多对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要求和规范,并在千百年代代传承中根扎在人民心中。中华民族文化蕴涵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 文化变迁 互动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解决西部发展问题,包括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互动,产生了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社会文化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产生了深刻的、潜在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生活着壮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佤族、独龙族、羌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水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多数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与文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形态,显示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的情态,社会文化观念更加开放,传统价值理念明显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各自特色又不断变迁发展
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鲜明,文化个性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持续延伸,以自身的特色不断发展,转向更加开放的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沿着其自身的文化轨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发生演变的。
(一)众多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生态。
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如语言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能力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处区域广阔,又往往住在环境较为险要、偏远的地方,各民族来往不方便,因而各个民族或者各个地区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显示出相对的封闭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或独特性的特点,代代相传,孕育了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并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相对完整性。
黑衣壮广西那坡县壮族中民族文化独特的一支,至今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黑衣壮自称布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1]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勤劳、节俭、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安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为神,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古朴的族群个性至今仍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服饰,住着古老的干栏式房屋,仍吃着腊肉、五色糯米饭等传统食品,仍过着二月初二、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仍保留着古老的族内婚制。黑衣壮生性浪漫,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山歌成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
民族文化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随着这些要素的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民族文化心理也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文化经济的市场运作被逐渐认同,广西黑衣壮聚集的那坡县领导提出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以黑衣壮为品牌,依托周边大新、靖西旅游大县,着力构建沿边特色经济旅游带。2000年开始,那坡县采取措施把黑衣壮介绍给外面的世界,以文化推动那坡的经济发展。2001年通过广西民俗摄影协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0多位摄影家到黑衣壮居住的村落采风,并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神秘的那坡”的民俗风情摄影展,同年黑衣壮合唱团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使原生态的黑衣壮文化成为一种旅游、演艺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形态。又据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51岁藏族农民旺扎一家2000年前住在土坯房里。因为修建青藏铁路要拆他们的房子,还要让土地,他们开始想不通。后来政府帮着盖起藏式别墅,住在拉萨火车站周边,铁路建设还给他们带来了致富机会。他家里用上了彩电、电饭锅,还花9万元买了辆“东风”翻斗车,大儿子跑运输,一天纯收入400多元,他们还想在车站旁开个招待所和餐厅。商品观念的形成,经济利益的驱动,跑运输、开招待所和餐厅成为现在藏民的自觉选择。[2]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经济变迁是明显的,民族文化形态的变迁有先后继承的脉络,变迁的因素和过程是可以考察的。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由邓延复、阳世B、刘纯翰三位著名建筑师领衔创建的。
1 我校城l规划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在城乡规划专业阶梯式教育平台中建构课程体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按照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前三年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分别开设在入学第1、2、3、4、5学期,即从入学开始进行专业基础教育,每周学时在6-8学时之间,以上课程总学时数为512学时。
(2)专业设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的设计类核心课程基本已纳入我校的教学体系,但设计基础课程还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时无法建立较为宏观层面设计概念。同时,以上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城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核心课程内容不相一致。
(3)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学时各为2周的《城乡规划课设1》和《城乡规划课设2》,分别开设在第6、8学期;学时各为16周的《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开设在第9、10学期;学时各位2周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周》,分别开设在第2、6学期;学时为4周的《专业方向强化设计》,开设在第期。
2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构建完善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借鉴学习国内城乡规划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使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关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以城乡规划实践为中心,重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通过开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为中心,重构各门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以避免各学科片面强调自身特点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体提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1)构建适应我校师资力量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用的2.5+2.5的两阶段模式,现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各种原因,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都在修订,一轮改革后的培养计划还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反馈,又使用了新版的培养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校城乡规划教育应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变化,重新修订新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立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目标,对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以构成连贯、渐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对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规划。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城乡规划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多年来我校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缺憾是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仍无法适应专业业务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近些年以来,我院对设计类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开设新课程,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如在2016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选取了省内著名设计院所的实际课题,答辩时邀请这些知名设计院所的院长、总工采用模拟评审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学者一同交流,同时获得了向用人单位展示的机会,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设计能力。今后,我院应继续坚持以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与设计一线的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听取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把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实践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设计基本技能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设计实践机会。再者,在第期应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全面的锻炼,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单位、考研复习和设计院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应加强《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全程管控。
4 结语
据省考试院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征集计划是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的学校缺额和新增计划。学校在二志愿录取时,如控制线上生源不足,有降分录取的可能,低于相应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填报。招生院校在录取过程中有可能根据生源情况调整计划,遗留问题由招生院校负责解释。
根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本科一批二志愿征集计划,本科一批二志愿征集,理工类共有79所院校,提供了1746个录取计划;文史类学校36所,共涉及433个征集计划。
在本科一批二志愿的征集计划中,依旧以河北省内院校的征集数量最多,理工类中,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华北理工大学的征集数量都在100个以上,河北农大最多,为317个征集计划。文史类中邢台学院征集计划133个。
据了解,和本一批二志愿同一时间征集的还有地方专项计划的第二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是河北省属高校面向农村考生招生的专项计划,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审核且已公示的考生可填报,计划性质为“非定向”,批次为“地方专项计划”。
在本次地方专项二志愿的征集计划中,理工类共涉及12所院校共87个征集计划,文史类涉及8个院校的56个征集计划。
7月9日18时至7月10日9时,我区普通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批进行征集志愿。届时汇总的计划缺额信息将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gxeea.cn)的“通知公告”、“普通高考—通知公告、招生信息”栏中公布,考生可登录了解参加此次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的详细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进入“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填报征集志愿。
2018年,我区继续实施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其中国家专项计划与地方专项计划列入我区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的专项计划批录取。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报读以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招生为主的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经过我区国家专项计划的资格审核和公示;报读由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7所高校承担的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经过我区地方专项计划的资格审核和公示。考生公示名单均已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普通高考—公示信息”中公布,其中,符合国家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共39155名,符合地方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共73744名。已经通过资格审核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未通过资格审核或已被录取的考生填报本次征集志愿无效。
专项计划批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本次征集志愿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规则不变。即设置6个院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校内专业的调剂”选项。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中,考生可以选择“服从院校内所有专业调剂”或“不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填报区内院校的考生还可以选择“服从院校内部分专业调剂”。
广西招生考试院预计将于7月10日下午向各有关高校投放符合条件考生的征集志愿档案。
地方专项计划:
面向高考分数上了二本线的农村偏远或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或者以较低分数,被录取到教学资源更好的二本院校。
国家专项计划:
主要是面向高考分数上了一本线的农村偏远或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或者以较低分数,被录取到重点大学。
青海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录取院校按考生初始志愿进行投档后,尚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未能完成。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我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全面完成剩余计划,决定对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录取院校未完成计划进行志愿征集。现将志愿征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志愿征集时间
我省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未完成计划和符合填报资格考生一分段表详见本公告附件,考生网上填报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11日22:00至7月12日18:00,7月13日—14日进行征集志愿投档录取。
二、志愿征集对象
符合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或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院校招生录取条件,且志愿填报系统中录取状态仍为“自由可投”状态的考生。
三、志愿征集办法
考生登录“青海省教育考试网”(qhjyks.com/),在分流页面选择“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进入“青海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通过输入考生号或准考证号及第一次填报志愿时修改的密码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并按照我省公布的征集志愿院校、专业计划及有关专业招生说明进行填报。填报时考生应查询《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计划及专业目录》书,详细了解各院校的办学信息、各专业收费标准,并及时上网查询院校招生章程,了解院校录取规则和相关要求,避免误填、误报。
考生须在规定的本次志愿征集的时间内完成征集志愿的填报,若符合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填报或未提交志愿的,均视为自动放弃志愿。
四、征集志愿填报要求
(一)提前单独录取本科(含定向)批次:考生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中可选择填报1~6个专业,每个院校必须填写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校内专业调剂。
(二)国家和地方贫困专项批次:考生可填报A—F六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中可选择填报1~6个专业,每个院校必须填写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校内专业调剂。
(三)考生在院校志愿填报结束后,须选择是否服从同批次院校调剂,未选择的均视为不服从同批次院校调剂。但涉及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省内生态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扶贫专项计划暂不调剂录取,上述三个专项计划志愿征集的完成情况我办将视情进行第二次志愿征集。
(四)本次志愿征集期间,考生有9次志愿提交机会。
(五)对面试、体检、体能测试、政审或专业测试有要求的学校(专业),考生须在前期已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试、政审或专业测试并合格,合格生源名单已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公示。考生还要注意各院校(专业)的其他招生规定和要求。
(六)请考生高度重视登录密码的保管,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以防被他人篡改志愿,影响录取。遗忘登录密码的考生可在系统登录页面进行密码重置。遗忘志愿提交密码(刮刮卡密码)的考生可前往考区招办申请查询。
根据录取日程安排,自治区教育考试院于7月13日8:00至18:00进行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未完成计划首次征集志愿。本次征集志愿范围为:汉语言、民语言和双语班三类招生计划的本科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
民考汉本科提前批次和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15日8:00至18:00。
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提醒,凡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原填报的以上两个批次志愿不再作为投档依据,未被录取考生只有填报了征集志愿,才能参与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为帮助考生及时了解征集志愿相关信息、准确填报征集志愿,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确认自己是否被录取。填报征集志愿前,考生须登录“新疆招生网”普通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确认自己是否已被录取,已被录取考生所填报的征集志愿无效。
二、清楚征集志愿时间。我们前期已通过多种方式公布了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时间,考生及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疆招生网”和“新疆招生”官方微信的相关消息,及时了解各类招生计划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时间。(7月13日8:00至18:00为汉语言、民语言、双语班三类招生计划的本科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7月14-15日投档、录取;7月15日8:00至18:00为民考汉本科提前批次和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7月16日投档、录取)。
三、登录“新疆招生网”了解未完成计划情况。我区今年继续通过“新疆招生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未完成计划信息和填报征集志愿。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征集志愿。
四、了解征集志愿设置要求。考生须用电脑登录“新疆招生网”查看征集志愿要求,全面了解参与征集志愿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信息、学费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所报专业不属本次征集志愿范围的,其所填志愿无效,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本次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次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五、把握征集志愿填报操作要求。考生登录“新疆招生网”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界面,凭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网上最终填报密码进入系统(如果忘记密码,联系所在中学管理员初始化密码),通过“征集志愿”查看未完成计划相关信息,再选择“填报及修改志愿”,在左侧栏中选择相应的批次进行填报,将确认填报好的志愿“保存并提交”后选择“安全退出”。
六、特别提示
填报艺术类专业计划志愿的考生,须查阅院校招生章程,了解院校对专业测试成绩的要求(认可校考、省统考、或其他院校本科层次相关专业测试合格证等);填报体育类专业计划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专业加试;填报公安类院校计划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公安面试、政审、体能测试并合格;填报新疆警察学院监狱学专业计划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公安面试、政审、体能测试并“司法类”合格。
本次征集志愿范围为:普通类、双语类、民语言类计划本科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7月27日—29日投档、录取;7月29日8:00至18:00,单列类计划本科提前批次和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7月30日—31日投档、录取。
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提醒,凡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原填报的以上三个批次志愿不再作为投档依据,未被录取考生只有填报了征集志愿,才能参与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为帮助考生及时了解征集志愿相关信息、准确填报征集志愿,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确认自己是否被录取。填报征集志愿前,考生须登录“新疆招生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系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确认自己是否已被录取,已被录取考生所填报的征集志愿无效。
二、清楚征集志愿时间。我们前期已通过多种方式公布了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时间,考生及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疆招生网”和“新疆招生”官方微信的相关消息,及时了解各类招生计划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时间。(7月26日8:00至18:00进行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未完成计划第二次征集志愿。本次征集志愿范围为:普通类、双语类、民语言类计划本科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7月27日—29日投档、录取;7月29日8:00至18:00,单列类计划本科提前批次和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7月30日—31日投档、录取)
三、登录“新疆招生网”了解未完成计划情况。我区今年继续通过“新疆招生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未完成计划信息和填报征集志愿。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征集志愿。
四、了解征集志愿设置要求。考生须用电脑登录“新疆招生网”查看征集志愿要求,全面了解参与征集志愿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信息、学费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所报专业不属本次征集志愿范围的,其所填志愿无效,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本次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次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贫困专项(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本科一批次可填报9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五、把握征集志愿填报操作要求。考生登录“新疆招生网”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界面,凭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网上最终填报密码进入系统(如果忘记密码,联系所在中学管理员初始化密码),通过“征集志愿公告”,查看未完成计划相关信息,再选择“填报及修改志愿”,在左侧栏中选择相应的批次进行填报,将确认填报好的志愿“保存并提交”后选择“安全退出”。
六、特别提示
考生及其家长如遇疑问,可就近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咨询,或前往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录取工作咨询接待处,或拨打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咨询专线电话(0991—875000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