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园区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市目前仅有××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至2007年7月底,已完成投资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约1.3亿元,引入企业48家。但在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硬环境改善缓慢,尤其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中投入与产出背离,以致出现巨额债务,制约园区发展。二是受区位和硬环境双重劣势影响,建园初,为招来商家,集聚人气,产业规划布局执行不严,入园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门类杂,仅15家建成投产,且投资强度低,工业项目仅占1/3。三是在国家整顿开发区过程中调整了园区土地和规划管理职能,却因衔接不够,调整措施未全面落实,园区在土地和建设规划管理上再无“特”性,丧失了封闭管理的前提,园区管委会实质上由管理机构变成协调机构,却很难承担土地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协调重任,影响办事效率和建设发展速度。
各县在发展产业园区上也作了很多努力,但受2003年清理整顿开发区影响,各县总体上尚无一个地域清晰、规划与产业布局明确、管理独立科学、基础设施配套、组织架构健全的产业园区。因此,发展产业园区,对以“工业强市”推动突破发展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定要在深化市情、县情认识基础上尽快行动起来。
二、发展产业园区措施
要使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
一要树立新理念。要充分认识发展产业园区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度,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产业优势;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有利于实现道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中间投入;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
二要高标准规划。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和长效性,要从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入手,把园区规划与提升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分类实施。规划要突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将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要素有机整合,并保持其严肃性和连续性;产业布局要密切结合自然禀赋,紧紧抓住绿色能源、××丝绸、富硒食品、金州矿产、秦巴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根据各地最大优势进行产业区划,明确主攻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三要企业化运作。产业园区建设关键在融资。我市财力匮乏,无法承担园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破解融资难题。可在园区管委会下设立投资建设公司(与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作为投资主体向金融部门贷款,或吸收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合作,也可引入外资或民间资本,并应大胆探索发行建设债券、bot、bt和基础设施收益资产证券化等全新融资方式。无论何种方式,启动初期必须运作好土地资源,严格执行投入和产出最低标准,减少土地开发成本,实行滚动发展。
四要大力度招商。要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软环境,营造积极有为、亲商护商的投资氛围,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以“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无障碍”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入园。党委和政府应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依靠项目的理念,明确招商引资任务和责任。要大力引进产值规模较大的“短、平、快”项目和能加强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限制高能耗、粗加工、投资强度小的项目入园。当前特别要抓好两个大型火电、铅锌选矿、大型水泥、生物能源、食品及饮料深加工和载能工业等项目。
五要全方位扶持。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要明确“企业唱主角,政府造环境”的定位,既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事事都管,要恪守制定政策、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以及加强信贷、税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调控和指导的本分,努力创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三、克服发展产业园区的误区
我国产业园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吸收和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避免如下误区:
一是园区建设不是“跑马圈地”。园区建设不圈地不行,光圈地无企业入住更不行。随着经济发展,各地招商引资越来越难,就在于工业园区过多,产业雷同,而各地形形的招商优惠政策又被取消,缺少了吸引力,企业主要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或成本低廉地区,广大农业地区除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外再无优势,只有依靠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定位,以优势资源吸引产业集聚。
一、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一、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建设重点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市农村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等造成了严重损失。我们结合市情,综合考虑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区域等因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目标,通过去年10月市政府与省科技厅联合召开的“2008·四川*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会”,积极引进了省内外1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26人,赴*现场考察、实地指导,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及时编制了全市灾后重建产业园区实施方案,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的步伐。目前,巴州区青包山村无公害规范化栀子种植科技示范园、西华山村无公害规范化虎杖种植科技示范园、寿星村生猪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园,南江县石寨-回龙村黄羊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园、字库村食用菌种植科技示范园,通江县周子坪村银耳种植科技示范园、碧山村香菇种植科技示范园,平昌县七里村生态蚕桑种植科技示范园、创举村食用菌种植科技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
二、项目支撑,提升园区建设质量
在灾后重建产业园区建设中,我们依托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平台,积极争取国、省重点科技项目,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切实加快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集中科技力量解决产业园区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效提升了产业园区的建设质量。通江县银耳种植科技示范园通过实施国家农转资金《通江银耳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已栽培袋栽银耳、黄背木耳、鲍鱼菇等11.5万袋,投资200万元的标准厂房和加工生产线工程已正式动工。南江县黄羊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园认真组织实施了国家支撑计划《抗寒保畜恢复南江黄羊生产的技术示范》项目,已按计划进度完成了羊群补栏、羊舍改造、疫病防治、新品种培育等工作,出栏羊8.45万只,存栏羊7.23万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优质无公害虎杖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实施后,巴州区无公害规范化虎杖种植科技示范园区内种植农户户平增收800余元,以虎杖为唯一原料开发的“解毒降脂胶囊”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生态蚕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在平昌县实施后,园区内新栽桑苗1560亩,推广新品种5个。
三、培养人才,强化园区建设保障
我们以各县(区)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实用技术学校为阵地,通过举办各类“田间讲堂”、“流动农校”和务工农民“双技能”培训班,加强了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大户、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的培训,已培育出科技“二传手”12.5万余人,为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今年6月25日,全省首个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在通江县银耳种植科技示范园正式开班,已组织320余名学员收看了“如何做好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的技巧、模式、渠道”等科技知识,学员普遍反映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形式新、效果好。南江县实施了“万名党员致富能手科技培训计划”,实现了在培训内容上由专家“主厨”转变为农民“点菜”;在培训方式上由“课堂教学”转变为“田间传艺”;在培训费用上由“谁学习谁付费”转变为“农民学艺、政府买单”,现已培训32个乡镇7个重点村的7640名党员。
四、创新体系,完善园区建设机制
一是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初步探索出了党政机关派、研学单位派、科农双向选的“两派一选”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建立了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虎杖、平昌蚕桑等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627人。平昌县科技特派员欧阳生探索出了“一主双股”(业主+科技特派员技术入股+农民土地参股)模式,科技特派员入股人均实现收入5万元,并带动了园区内1253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作法被《科技日报》宣传。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全市已建立5个市、县(区)科技信息中心、124个乡镇科技信息服务站和378个村社科技信息示范户。巴州区塘坝村科技信息服务站运行一年来,已向果农、菜农发送技术及市场信息1100多条,网上销售水果、蔬菜50多万公斤。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科技+支部+信合+协会”模式,目前全市有6万多农户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南江县组建了10个“南江黄羊光彩互助合作社”,参加社员1500多人。
当前园区建设原则:300亩生物园产业发展区项目,借鉴台湾新竹、江苏泰州等地建设园区的经验做法,按照集约土地、资源共享的原则,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办公楼、单身宿舍、商务中心、餐厅、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入驻企业采用购买、租用等方式共享共用;入驻企业按照管委会总的规划要求,在所属地块上根据功能要求和生产需求,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厂房、库房等生产设施,城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统一负责土建工程,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生物园管理办公室统一搞好项目区域内安保、物业等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前期规划,生物医药园加速器确定5个入驻项目。
一、山东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基因工程抗菌肽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43.5亩,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2个GMP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8条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7000万元,实现利税7700万元。
二、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骨科内植入物生产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38.4亩,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两个联合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11条柔性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万向锁定金属接骨板5万块、金属带锁髓内钉3万支、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2万套、金属骨钉50万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
三、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产业化项目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58.7亩,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两个联合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四条柔性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2000吨L-半胱氨酸,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四、潍坊高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园综合配套项目。该项目占地31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商贸、仓储等园区配套工程。该项目主要是为生物园区配套,为生物园区的生产发展起到衔接纽带的作用。
一、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
1.认真组织实施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把全省规划与地方规划结合起来,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布局,完善规划,搞好衔接。
2.全面贯彻落实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文件是“十二五”时期全省粮食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粮食行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政策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省局将继续加强督查调研,宣传推广各地好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
3.完善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长效机制。根据国家粮食局部署,继续开展小麦、稻谷、油菜籽的成本利润调查。选择一些乡镇村及农户,实行定点调查,建立和完善粮食成本调查机制,发挥成本调查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作用。
4.广泛开展粮食调研活动。各地要紧紧围绕“6332”行动计划和2000亿跨越工程,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省局将继续组织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并向国家粮食局上报优秀调研报告和软科学研究报告。
二、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
1.全面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编制学习材料,开展培训活动,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学习宣传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粮食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深入开展“5•26”条例宣传日、“10•16”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
2.扎实推进粮食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加强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3.开展粮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省局将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继续举行全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各级粮食行政机关领导要带头参加执法资格培训。
4.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重点是对2011年形成的粮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各地要按照省局统一要求,逐步规范行政执法案卷。
5.做好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各市粮食局要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三、着力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1.重点支持打造30个多功能、现代化大型粮食产业园区。认真贯彻全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会精神,通过“三个一批”:完善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推进园区建设,力争基本建成的园区比上年增加10%,所有规划内园区全部开工兴建。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扩区扩容,完善功能;突出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园区管理;发挥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园区质量效益。省局将加强对园区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
一、园区活动
为了配合招商中心开展招商活动,企宣中心也在11月份举办了一次“爱我园区·缤纷11月”的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第三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首届广东省“赛玉”大会、时尚电影节、佛山市第三届白领人才招聘会等等。通过举办各类型的活动,提升创意园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也在各种活动中,穿插各种招商信息。例如,在玉器展中设置招商宣传摊位,派人在现场派发宣传资料等,这些都对园区的品牌宣传、招商宣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老客户关系维护
为了维护老客户关系,了解老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推广创意园的品牌,推动“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招商策略,从11月份开始招商中心联合企宣中心在园区内开展了老客户关系维护活动,主要从园区客户调研、招商口号征集、全面招商激励等三个环节来开展。
(一)园区客户调研活动
园区客户调研从企业老总和园区白领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通过定向邀请或者通过登门拜访约见企业老总,开展企业高管深度访谈活动;另一方面,设置调查问卷,针对园区白领人员开展公开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内容见附件1。
目前,公开问卷调查活动已经结束,问卷统计、结果分析还在紧急进行中,11月15日将会提交详细客户调研报告。
(二)招商口号征集
为了让园区人员更加了解佛山创意产业园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推动两园区的招商进程,我们将启动“佛山创意产业园招商口号有奖征集活动”,鼓励全园区人员共同参与佛山创意产业园的招商工作中去。
招商口号征集活动时间为11月10日至11月21日,详细内容见附件2
(三)全民招商激励互动
为了更快的推动园区招商的进程,鼓励园区人员共同参与园区招商活动,我们将要启动一个“全民招商、签约有奖”的招商激励活动。招商激励方案见附件3。
三、短信平台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山创意产业园的招商信息,招商中心决定投放短信平台广告。(短信平台投放方式)
短信内容如下:
(一)佛山创意产业园短信内容初稿
(二)南风古灶文化创意园短信内容初稿
四、电台广告
相关内容
五、户外广告牌
户外广告牌也是招商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为此,我们根据董事长提出的“冬天来了,创意园为您准备了过冬的房子”招商口号,结合目前招商进程的广告诉求,对户外广告牌进行了重新设计。目前,“冬天来了”户外广告牌设计初稿已经设计完毕,如果审核通过,将会在近期更新在创意园3号楼三面翻户外广告上。户外广告牌设计初稿见附件4。
六、招商培训
为了推动园区的招商进程,招商中心除了开展各种宣传渠道,举办各类型营销活动以外,也从自身人员培训和招商技巧提高的角度来推动招商进程:
(一)内部培训
为了提高佛山创意产业园招商队伍的个人素质和招商技巧,招商中心近期加大了对招商人员的内部岗位培训力度,除了每周一定期召开部门会议以外,也经常组织部门人员开展内部培训,学习各种招商技巧、经营案例等。
(二)鼓励招商队伍“走出去”
为了让招商队伍更加熟悉市场、了解客户,招商中心鼓励大家采取“走出去”策略,经常到达各大写字楼、专业卖场、目标客户潜在地等地方“扫楼”、“踩点”。在“扫楼”、“踩点”的过程中,招商队伍除了派发宣传资料以外,还会跟客户进行交流、开展客户调研。这样有利于让招商中心更加了解市场和客户的情况,方便开展更加有效的招商策略。
一、落实政策,全面贯彻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
(一)全面实施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结合《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6632”工程,完善规划,搞好衔接。
(二)全面贯彻落实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政策措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及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滁政[2010]149号)文件,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政策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二、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一)加强法制学习。根据《市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干部职工法制学习,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学习宣传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粮食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并将学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开展“5.26”《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日、“10.16”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活动。
(三)组织参加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加强粮食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规范程序,扎实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组织参加粮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按照省局要求,今年将进一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
(三)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重点是对2011年形成的粮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切实提高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进一步做好不符合省政府《关于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五)加强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四、搭建载体,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生产要素参与园区建设,集聚粮油食品加工项目,打造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进一步组织我市粮食企业和园区项目与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企业洽谈对接,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对已经承接的项目,要跟踪落实,搞好服务。对宣传推介的项目注意信息反馈。对有意向的项目组织签约、搞好对接。重点启动粮食产业园、来安粮食产业园、明光粮食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长粮食产业园、凤阳粮食产业园、琅琊粮食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见效益;积极推进全椒粮食产业园、定远皖东粮食物流园项目谋划与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园区建设督查工作。要按照省局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园区建设;扩区扩容,完善功能;突出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园区管理;发挥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园区质量效益。重点督查和指导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全省粮食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报送工作。
(三)抓好“861”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省“861”重点计划项目,加强“861”项目建设管理和进度报送工作,
XXX工业园区属于省级10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为“一园三区”(罐子窑(北部)工业聚集区、江西坡(东部)轻工业聚集区、青山(南部)工业聚集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为推动XXX园区经济更好发展,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于2019年11月19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强带领县政协调研组,对全县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园区发展现状
(一)青山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以新型建材、冶金、物流为主。承接沿海东部地区转移的相关产业。目前,入驻企业2家。
(二)江西坡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建设集“世界茶乡、慢病康疗、民族风情、精准扶贫”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以产定城、以产养城,打造以茶产业种植及系列茶产品深加工、茶旅一体化文化旅游和康养基地。以“正山堂·普安红”为品牌,深度挖掘茶文化产业链。依托“四球古茶、普安独有”的唯一性,慢病康疗与国民养生的独特性,融合地方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大力推进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布依生态小镇、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及精准扶贫和民生改善,形成“产养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有入驻企业15家。
(三)北部石材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冶炼、载能、建材工业基地;打造现代新型化工业发展基地,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潜在优势区。目前引进石材加工企业5家,其中2家正在进行厂房建设。
二、XXX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除江西坡园区外,园区内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给排水、弱电管沟(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没有完全建成。如青山园区青石主干道项目建设因资金资困难而停工,江西坡厂房改造工程没有全部完成,白沙石材产业园的路网、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因缺资金推进缓慢,几乎处于停工状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营运。
(二)入园企业不多、投资强度不高。园区内企业的种类单一,呈现产业形态单一化现象。企业大部分是从外部引入,企业彼此没有“缘”和“链”的联结,形成的产业形态差异大。比如江西坡轻工业园区入园的项目只有手袋加工、农特产品加工、茶叶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玻璃加工等,企业之间缺乏价值联接,也缺资源相似性、市场相似性的联盟条件,企业间经济活动上的非相关,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三)园区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效率低下。行政干预导致规划随意调整,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征用市场混乱。园区土地指标有限,不能按约定时限给入园企业办理土地手续。如在青山园区范围内,虽有部分土地已被征用,但用地性质任然没有调整为工业用地,而部分已调整为工业用地的土地又还没有征用储备,导致企业选址用地比较困难。
(四)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一是园区管理人员少,大多不熟悉园区工作和经济工作;二是与园区建设相关的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搞好服务。管理和服务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①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②服务企业不到位,因园区工作人员少,事务多,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③园区社会管理滞后,如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等机制不健全,管理难度大,劳动就业保险难以保障。④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企业融资难。
三、对我县园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工作。继续推进青山园区青石主干道的修建工作,快速推进白沙石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江西坡园区厂房改造工作。切实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结合实际,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结合园区实际,依托园区优势产业,明确产业定位,编制储备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重点要依托我县煤电、茶旅、石材、长毛兔养殖等主导产业,依托我县政策和资源优势,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在青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大园区规划调整和工业用地的调规和储备,科学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主要围绕中电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一是紧紧围绕青山电厂下游产品,按照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生态招商理念,就如何有效处理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等废弃物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求引进1至2家专门利用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等废弃物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规上企业,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二是结合园区实际,围绕煤电产业、煤化工、生态农业产业、农特产品加工、建筑材料加工等相关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力求把青山园区打造成全县见效快、效益高、总量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
在江西坡双创产业园区:要着重发展以茶业手工、机器加工为主,以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轻工业生产加工、康养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力求把江西坡双创产业园打造成为茶业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托江西坡双创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在北部工业园区:以石材产业为主,以北部铅矿、铁矿、大理石、硅等资源为极点,辐射兴中、白沙、龙吟等乡镇。重点发展以石材加工、冶炼、载能、建材为主的工业,带动其他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北部区域的优质饰面灰石、大理石、萤石、砂石、硅石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外引内联多渠道筹集资金,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优势,独资和合作开发,培育和发展非金属矿产生产企业,规划建设好石材产业园。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建材工业发展,努力扩大总量和市场份额,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发挥建材工业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利废建材,延长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严格进退机制,抓好僵尸企业清理工作,促使企业有效转型升级。一方面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对入园企业严把入园关,对不符合相关产业规划的企业一律不得进入相应园区,对已进入园区但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布局的企业进行及时有效清退。二是加强破产企业的清理工作。1.对停建停产企业项目督促其尽快建设,确实无力恢复建设的项目园区尽早收回土地或厂房再对外招商,企业不得长期占用园区有限厂房资源而长期不生产运营,造成资源的闲置和严重浪费;2.对停产的企业给予政策性帮扶,进行转产后再对外招商;3.对已投产但土地利用率偏低或产能税收未达标的企业,督促企业启动下一步建设和扩产增效。同时,帮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1.督促企业改代加工为进料加工,扩产增效,提高税收贡献;2.引导企业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向产业成果转移;3.加强园区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企业职工的培训率,保障企业的技术工种用工需求;4.帮扶企业挖掘潜力,做大规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
(四)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扩建园区,让产业相对分类、集中发展,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效应。结合园区产业分布实际情况,为充分有效利用园区土地,将相关产业分类集中发展:一是将以浙茶集团为中心的茶业生产加工企业集中连片布局发展;二是以才华手袋厂为带动,积极引进一批以轻纺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做大做强园区现有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将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有效衔接,不仅形成各类产业集中、互补、互动、相互促进的集聚效应,还能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及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就业问题。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一文件被行业内认为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培育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记者就此次调研的成果以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采访了负责组织调研的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专职副局长金勇章。
产业规划:政府主导、合理布局
国土资源导刊(以下简称导刊):根据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接近120亿元,企事业单位近1000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从绝对数字上来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了不小的规模,但与北京、广东、湖北等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缺少强势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的问题,同时在产业链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应用服务、软件开发及终端制造等环节,湖南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短板。从政府规划统筹层面来说,该如何去引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
金勇章: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关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需要政府采取长期的战略安排和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个产业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统筹引导的原则应该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考虑到湖南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形势,应当围绕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应用、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地理信息软件研发、硬件装备制造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等领域进行重点发展和顶层设计;应当围绕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普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成果,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教创新成果,基础地理信息与其他行业专题信息集成融合应用等重点方向去组织和开展示范应用工程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我们也在谋划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联盟,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联合省内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产品使用者等力量建立一个“七位一体”的产业战略联盟,以期促进产业优势资源深度整合、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上下游企业深入交流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导刊: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已经筹建了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和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基地,陆续建成了39个北斗产业相关的园区和基地。但湖南的企业分布还比较零散,如何进一步完善湖南的地理信息产业布局?
金勇章: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将直接限制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工作,加强产业聚集平台的建设。可以立足我省目前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布局,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园区,建成几个相对集中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就目前情况,长沙高新技术区信息产业园已经聚集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100多家,主要的方向是北斗导航和军民融合、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金融电子和智慧银行等;长沙暮云经济开发区可以发挥省国土资源厅直属单位的优势,以地理信息大数据获取、处理和服务等为主要方向;此外还有岳阳的北斗导航制造基地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大规模产业园区开发的良好雏形。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实施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常态化,定期采集更新地理空间数据,持续推进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工程,着力完善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体系等,全方位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支撑平台和基础建设工作。
政策环境:加强扶持、有效监管
导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主体扶持、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但报告显示目前湖南对地理信息产业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发展的资金只能主要依靠国土、规划、房产、公安等强GIS部门投入;而从产业政策环境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关联的政策文件,但还缺少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尤其体现在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还缺乏直接性的操作性政策措施。应该如何从政策环境上寻求进一步优化?
金勇章: 我省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撑,需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好的扶持,帮助地理信息企业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强。
财政方面,建议参照扶持新兴产业做法,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税收方面,建议税务管理部门针对产业特点,加快出台有利于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产业园企业发展有利税收政策;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小微企业更多融资帮助。
另外重要的一点,可以适当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通过提供政策、资源和培育品牌的方式进行重点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或兼并重组,尽快发展成为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并扶持优秀企业加快“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导刊:长期以来,政府各专业部门和有关单位采集保有了大量专业地理信息数据,但这些数据一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一方面又存在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且渠道不通畅等问题。而企业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也受到了诸多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开拓和深化发展。相比之下,浙江、江苏、湖北等省份都已出台了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法规,湖南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该如何开展?
金勇章:考虑到我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使用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涉密地理信息成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湖南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建议加紧出台省级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涉密地理信息使用管理等相关地方法规制度,梳理地理信息内容,划分安全级别,明确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以更好地统筹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更新,实现由多部门分散管理向单一部门集中管理转变,推动使用财政资金的地理信息建设项目的汇交、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使用效率,促使地理信息最大化地社会化应用。
同时,鉴于地理信息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应加大对地理信息安全、标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建设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涉密地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
提升竞争力:加快创新、培育人才
导刊:跟传统产业相比,地理信息产业被定位为“知本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和创新的要求很高。但调查报告显示,湖南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一直处于跟踪和追赶状态,缺乏“湖南特点”,除北斗移动终端制造技术外,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配套产品 和增值服务都依赖省外供给。如何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金勇章:地理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远远快于普通产品,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而湖南的相关产业确实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有必要通过国家和湖南省有关科技计划和资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加大开展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以依托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平台外,还可扶持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技术交易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等机构,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科技协同创新和军民两用双向转移机制,建设转移平台,切实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复杂环境高性能地理计算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两用双向转移。
同时,人才资源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应充分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创造条件,把地理信息人才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引进人才目录,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的人才来湖南创业,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紧紧围绕“桃浦科技智慧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桃浦镇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分批次带着课题下基层、进社区、访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代表们参观“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馆”,实地察看金光村整治拆违、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沪嘉高速公路沿线(桃浦段)等,先后就拆违腾地、土地储备、停车场关闭、物流企业调整等事项,提出有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或书面意见,得到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借助桃浦镇“青年论坛”,在青年代表中开展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出谋献策,有效推进了区域转型发展的前期工作。
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桃浦镇人大积极加强与地区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人大代表的沟通和服务,开展专题讲课,召开老总座谈会,提供政策咨询等,让他们知情知晓自身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位置,从而找准位置领先一步,谋划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镇属集体企业金环工业公司先期及时在浙江海盐置地100多亩,开辟海盐产业园区;金光村、春光村、祁连村先后在青浦、嘉定等地置地购置产业,谋求异地发展村级经济;三维制药厂、和黄药业等国有企业也纷纷服从大局,实施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将企业的生产环节迁移到奉贤、金山、昆山等地,按照市政规划要求将原址全面移交成为普陀区的储备土地,同时将总部中心留在桃浦,有力的支持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
桃浦地区人才辈出。近几年相继涌现出“接地气”的全国先进人物,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兆顺、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陈德骅及“全国十佳最美基层干部”梁慧丽等。桃浦镇人大大张旗鼓地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同时挖掘本区域代表中先进人物,有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邬宪伟代表、2012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周俊杰代表等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并开展“向履职优秀人大代表学习”的专题实践活动。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履职经验的交流,在全镇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也提振了代表们为桃浦转型发展、为桃浦人民“当好家、履好职、圆好梦”的决心和信心。先进典型是桃浦人民的精神财富,弘扬先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凸现了桃浦人民的精神风貌,为地区转型发展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科技园区 配套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leading science parks in the world feature in both enthusiastic innovative spirits and pleas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public facilities take a key role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ndi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Science Park exemplified by one science parks in the north Haidian area.
Key words: Science Park, public facility
一、科技园区的概念
1.1科技园区的定义
根据2002年2月国际科学园区协会对科学园区做出的定义,科学园区是由专业人士管理的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创新和有关的商家和研究所的竞争来使当地的财富得以增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科学园区刺激和管理高校中知识和技术。 在此定义中,科学园区与科技园区(Technology Park )、研究园区( Research Park )等同义。
1.2科技园区的主要人群
从科技园区的共同现象可以看出,科技园区是知识高密度企业的集聚区,这些企业的员工具有非常高的素质水平,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
根据《中关村软件园人力资源调研报告》(2011)及《2011年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经过十年的建设,中关村软件园一期产业发展成功探索出了“以服务促进园区产业聚集、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模式,已集聚软件和研发企业216 家,2010年从业的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培训 )达2.4万人。
中关村软件园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学历结构以硕士和本科为主,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90%;国际化人才占比36.1%;开发及测试人员占70%左右;国际化人才总量达8600余人,占比36.1%;其中海外归国人才690余人,占比2.9%,外籍员工260余人,占比1.1%;园区人员的平均薪酬超过10万元每年。
从收入水平可以看出,科技园区内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大的消费能力,消费层次高,他们注重工作及生活的舒适性及品质。
二、科技园区的配套设施情况――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例
中关村软件园地处海淀区北部地区东南部,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自2002年启动建设以来,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产业用地招商比例已接近80%。
中关村软件园分为两期,目前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经入住甲骨文、IBM、汤森路透、百度、中欧工商学院等知名企业及机构近200余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软件园二期现处于开始建设阶段,已经聚集联想(全球)总部、百度、腾讯(北京)总部、新浪等知名企业。2012年,园区进驻企业收入规模约200亿元,现有常驻办公人员约1.5万人。至2015年全部建成后将聚集高科技企业近350家、从业人员7万人。
已建设的中关村环保园一期中规划商务配套设施集中在园区东北角、西南角和西北角三个区域。园区剩余空间全部为产业用地,该区域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内部未规划任何分散性商务配套设施。产业用地项目通常允许在地下设置少量配套用房,实际使用中仅可基本满足员工日常工作餐配套功能,其它必要商务配套功能根本无法安排,且面临工商注册和卫生许可手续办理困难的现状。
以餐饮设施为例,周边的餐饮设施(见图2)主要依靠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内的餐饮配套,如百度大厦餐饮,以及东南角的九头鸟和潇湘府等大型一些的餐饮店和众多自然生长的小型社会餐饮小吃。
三、科技园区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海淀北部地区科技园区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层面,二是实施层面,三是标准层面。
3.1规划层面存在的问题
产业园区规模大,园区内配套设施少,城与业相对独立,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规模较大,相对独立,园区内大量的产业用地,而配套设施较少,居住与就业相对独立,科技园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白天全部在办公楼内,晚上变成了空城。
3.2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及居住用地开发建设速度较快,配套设施实施缓慢,存在建设时序问题
科技园区内已先期建设了大量的产业用房与住宅(保障房、安置房),基本上达到了类别总规模的60%,而配套设施推进速度较慢,特别是商业服务设施、体育设施、托幼等,仅仅为类别总规模的15%、22%、30%,存在严重的建设时序问题,急需增强建设。
(2)科技园区与已实施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不匹配
科技园区位于新发展地区,已建在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位于镇区、村庄等地区,存在空间上的差距,无法服务于新发展地区。
(3)实际可提供给高端科研创新人才的住宅量很少,职住失衡
目前区域内住宅类型以安置房、公租房、两限房、高端住宅区、保留经适房等为主,仅有约占总居住量10%左右的住宅可以提供给高端科研创新人才,无法为科技园区提供配套住宅,导致职住失衡。
(4)现有的配套设施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园区内配套设施推进较慢,园区目前依靠部分镇区或村庄内的配套设施,而镇区的配套和村庄自发的经营建设的配套设施零散、小型、单一、标准较低,主要为沿道路旁的餐馆、商店等,如温阳路旁的餐馆、超市、汽修店等,这类配套服务设施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3.3标准层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科技园区配套设施的核算依据《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等相关规范,区域内有大量的高科技园区已经及正在建设当中,科技园应配置哪些配套设施,应按照什么标准配置配套设施等缺少相关研究。
3.4几点建议
在规划层面,科技园区应适当混合发展,在科技园区内要适当统筹考虑配套住宅、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交通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在实施层面,产业与配套需要坚持协调同步推进,建设一片成熟一片,提升现有配套设施质量及水平。
在标准层面,需要开展科技园区的配套指标研究,对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研究高科技园区配套设施方面的规划需求。
四、进一步的思索
在对科技园区的调研当中发现,目前科技园区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足的现象,为在短期内解决科技园区缺少配套设施的问题,满足科技园区的刚性需求,在绿化用地内建设临时性的配套设施,这类建设应该慎重,以免重复建设及将给未来地区规划实施造成的隐患。
另外城市、科技园区、自然三者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交织、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城、业与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达到使用的共赢。自然为城与业提供了支撑,科技园区的创新氛围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可以唤起园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邢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贵超、侯爱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2011.02
[3].吴晨、王蔚、刘颖、曲雷、钱晨、施文波、高靳.科技圈区规划设计棋式探讨――以杭州浙大网新产业研发基地为例,2005.05
[4].刘敏、石晓冬.从创新环境看中关村西区的规划建设.北京规划建设,2000.02
[5].郭欣.关于如何提高太原高新区环境品质的几点建议. 山西建筑,2012.08
[6].张琳琳、李守旭、陈阳、郭琪.“共生社区”:构建生态型园区的规划探索. 住宅产业,2013.08
[7].李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0.6
[8].蔡靓. 高科技园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同济大学, 2007
[9].赵红斌. 高科技园建筑空间及环境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长期以来,水月产业园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园区发展。
一、现状
(一)规划情况
水月产业园区前身为__年成立的__区水月循环经济实验区,__年9月经省经信委、市编办批复成立园区管委会,__年__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园区原定位为循环经济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于__年9月经省经信委批复实施,主要围绕水钢冶金主导产业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加工、化工、建材、矿产开发等循环配套产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市场、食品加工等服务产业。为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园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经充分调查研究,依托交通、区位、市场潜力等优势,将园区功能重新定位为产城一体化的城市拓展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瑞安路,南邻贵昆铁路,西至汪水路,北抵月照机场,辖钟山区红岩街道办事处、荷城街道办事处的部分社区和杨柳街道办事处大部分区域和月照乡全部,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1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物流商贸、空港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轻型工业、休闲旅游度假四个组团。目前,规划工作已进入细节论证阶段,拟于今年11月上旬报批。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道Ⅱ级的金水路一期__公里已建成通行,近期完成细沥层铺设。全长1.547公里、宽20米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于今年4月中旬动工,全长2.26公里、宽20米的南北路于今年__月动工,两条路路现正进行基础填挖工程。全长2.3公里的金水路二期在首批建设BT投资方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续建停工后,今年10月重新动工建设,
(三)排污排洪方面
排洪排污沟渠修建3千米,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园区排洪排污需要。
(四)水电气配套方面
共完成供水管道安装13千米,铺设排水管道沟渠1.2千米。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安装饮水管道3000米,新铺设排水管道__米,新建22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现有水、电基本能满足现入驻企业、在建项目及居民用水用电需求,二期管道尚未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未定
已完成5.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与现发展思路不一致,在__年__月12日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未获通过。现市规划局将水月纳入新一轮城市规划范围,市规划、发改部门正委托相关单位对建安组团、空港经济两片区进行控制性规划,与园区的控制性规划重叠。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__大道作为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横穿园区核心区的主干道,已由水城县完成初步设计,但迟迟未动工建设,严重阻碍园区项目建设。园区内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金水路二期虽在轰轰烈烈建设中,但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一定工期,近期难以通行。原有道路为实现细沥层铺设,且内环快线、机场快线及园区内项目工程运输车辆碾压造成破坏,运输条件差。
(三)排污排洪设施亟待改善
园区内地形地貌复杂,项目建设用地需大量挖填方后方能使土地平整,导致排污排洪压力增大,园区内原有排污排洪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
(四)配套设施不健全
现有水电只能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建设和居民生产、建设和生活需要,后续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用电量大,且供气、通讯等设施不健全。
(五)小散乱污染企业清理难
园区起步标准低,开发程序不科学,导致企业分布混乱,尤其是园区内存在多个洗煤厂,呈现小、散、乱的状态,导致脏乱差根源难以消除,大大影响了园区形象和建设发展。虽园区已调查摸底,但清理工作已超出园区管理权限。
(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
园区内基础设施全部由管委会自筹经费建设,但园区起步晚、后劲弱,无固定资产,加之建设用地少等现实问题,导致园区没有融资抵押物,融资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
(一)强化规划衔接
为统筹园区同步、协调发展,市发改委、规划局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涉及园区规划的建安片区、月照机场周边一带范围,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由园区负责实施,其余范围由园区规划并实施。同时,尽快确定园区法定界线。
(二)完善路网规划和建设
将园区已规划并动工建设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拟规划的其他道路统筹纳入先期城市道路规划,由园区先行建设。把__社区二三组道路、内环快线三块田互通至双坝社区小西湖道路纳入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提高周边土地使用价值。另外,乌蒙大道园区段从月照乡政府前至水钢由园区自行规划建设,享受水城县建设乌蒙大道的待遇。
(三)加快排污排洪设施建设进度
2017年市中心城区人口规划将超过100万人,城市排污将超过100000m3/天,到2020年园区工业污染将达121900m3/天,且水城河流经园区,建议在位于城市排污排水下游的乌蒙山水泥厂处建设日处理能力10—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并尽快纳入议事日程,统一处理城市污水,把现污水处理厂区域土地置换给园区使用。
把水城河下游作为城市排洪通道统一立项,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统一改造。
(四)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
因园区属城市部分,到2020年,园区常驻、流动人口总数将达3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将达186500m3/天,建议把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纳入城市统筹规划建设。当前,供水问题最为突出,亟待解决。
(五)加快污染根源治理
园区已对污染企业摸底调查并形成意见,提交方案后,由市研究、部署,安排具有执法权限的部门进行清理。因园区无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道路建设完毕后,移交城市管理部门管理。
关键词:秀洲农民画 产业化 问题 对策
中途分类号:G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7-01
党的十发出“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迈进”的号召,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努力探索一条适合秀洲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欲探索这样一条道路,就需认真分析秀洲农民画昨日的产业发展基础、今日的产业发展思路和明日的产业品牌打造,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有的放矢。
一、秀洲农民画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和不成气候的昨日产业
(一)秀洲农民画作品的艺术影响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秀洲农民画,在秀洲这片沃土上扎根茁壮已有30个年头。在绘画领域取得中外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创作成绩斐然,也受到秀洲政府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秀洲区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乡”,授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中心”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
1996年,区委、区政府耗资300万元建造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农民画陈列馆,这是全省第一座农民画陈列馆。2000年,秀洲区又耗资2800万元建造了一座7600平方米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2010年又重点启动了秀洲区文化馆和农民画艺术中心易地新建项目,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5650平方米,总投入1500万元。
秀洲农民画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以青年农民为主的农民画创作队伍。到目前为止,两个基地的创作人数达1700多人。创作的近3000幅农民画作品,有700多幅作品参加了全国各类农民画展;有15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院、浙江省群艺馆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大量作品被送往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展出。出版了《嘉兴农民画作品集》、《田园艺术嘉兴农民画作品集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览作品集》等作品集。
秀洲区先后承办了四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建设成果展等重大活动,提高了秀洲区作为中国农民画画乡的知名度及秀洲区农民画画乡的艺术影响力,为农民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秀洲农民画不成气候的昨日产业
秀洲区对农民画的发展倾注了诸多努力,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何将秀洲区农民画为更多市民了解,欣赏,如何将农民画作为一种产业创造更多收益,是政府,艺术家及商人都在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秀洲区农民画陈列馆即秀洲区文化馆在农民画产业化道路上作出了颇多尝试。
2001年,全年销售农民画作品1056件,纯收入8560元。2003年到2007年5年时间内销售作品5020幅,纯收入53251.7元。2013年全年销售农民画作品940件,纯收入5000元。除了农民画作品销售以外,我们还尝试农民画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及部分企业选择采用农民画作为装饰品和对外赠送的礼品。我区还尝试将农民画制作成便于游客携带的小包装的旅游产品,并在网上推广。此外,又尝试将农民画印在陶瓷上,开发农民画新的旅游形象。
四、秀洲农民画产业明日品牌的打造方向
(一)打造品牌产品,促使农民画精品打入市场
画乡建设的内在因素在于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民画发展所依附的文化馆,应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坚持定期免费开展培训班,培养富有个性的农民画创作队伍。此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也要生产市场需要、质量又高的产品,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与农民画相关的品牌产品。
(二)打造品牌企业,积极营造市场信誉度
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是企业主导的市场行为。因此,要打造文化产业要培育文化产业企业。从目前其它产业的发展来看,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信誉的品牌企业往往能赢得市场更多的信任,它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资金的流转也更为通畅,这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品牌产品的打造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打造品牌销售方式,努力探寻富有秀洲特色的产品宣传渠道
秀洲农民画产品要想区别于别的商品,或者区别于别处的农民画产品,就要结合秀洲特色,努力探寻农民画展示市场。
首先,可以结合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业开拓市场。可以和诸如南湖、乌镇、西塘等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点合作,共同打开市场。此外,也可以根据秀洲本地实际,开辟农民画休闲农庄,开设一个集展览与销售于一体的农民画特色区域。
其次,可以开辟秀洲农民画产业园区。在请复旦大学作的前期的调研报告中在详细地比较了秀洲农民画与其他画乡的优、劣势之后,提供了拓展农民画文化资源生命力的两个思路:定制动画片以及创建地方文化特色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包括博物馆、饮食区、艺术DIY区、艺术教育区、艺术创作区、园区生态带。园区的打造可以把生产、展示和销售连在一起,那就是最隆重的宣传和销售渠道了。
总之,在文化产业强势发展的今天,秀洲农民画也到了急需思考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只有仔细分析秀洲农民画昨日的产业发展基础、今日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走出秀洲农民画的产业化之路,也才能真正打造属于秀洲农民画明日的产业品牌。
[关键词]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50
1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概述
最早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迈克・波特(1990年),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相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内外对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研究比较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或业务上有关联性,将互联网作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平台,以实现机构或个人商务目标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聚集体(蒋定福、岳焱,2012)。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主要包括网店企业、平台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媒体服务商、会展服务商、支付与金融服务商、人才服务商、广告服务商、诚信评估服务商、搜索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以及咨询服务商等(刘跃、陈强敏,2010)。
2“绍兴市网上轻纺城网商聚集区”发展概况
在“电商换市”的背景下,绍兴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设。在此意见的指导下,绍兴市电商园区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已建立了“绍兴市网上轻纺城网商聚集区”(以下简称“网商聚集区”)等9个电商园区,另外还将建设绍兴市高新区网络经济科技园等4个电子商务园区。
“网商聚集区”于2013年9月成立,是绍兴市建立的第一家电子商务园区,也是全国纺织业首个网商孵化园区。该园区是由以打造“全球最大的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为目标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网上轻纺城”推动建立的。入驻园区的纺织企业,不但可以享受统一的办公场所、营销渠道建设、网销培训及一对一客服等专业化服务,还可以获得 “网上轻纺城”的增值服务,即在其网站中开辟专栏,强势推广入驻园区的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了包括浙江永利经编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1家纺织企业。
3“绍兴市网上轻纺城网商聚集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园区未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园区选址柯北纺都大厦,即“网上轻纺城”办公所在地。因受到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园区没有集聚电子商务产业的相关资源,园区仅一家“网上轻纺城”TP公司为园区内51家生产型纺织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获得如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服务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园区内企业继续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之道的积极性。
32园区纺织企业理念落后,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存在误区
入驻园区的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销售。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企业加入园区是希望网络纺织品交易的订单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是由于纺织面料的特殊属性,采购商往往对纺织面料的视觉、触觉有一定的要求,这限制了纺织品的网络交易,线上交易额增加较为有限。这使得部分企业萌生了退出园区的想法。
33园区纺织企业缺乏既懂纺织服装面料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网上轻纺城”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专业化服务,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由企业内部的人员完成。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既懂纺织服装面料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之道显得异常艰难。
4“绍兴市网上轻纺城网商聚集区” 发展对策
41优化园区环境,做好配套工作
实现园区建设的初衷,园区需要媒体、社交、营销、软件、物流仓储、客服等支撑平台,从服务于企业来看,涉及软件研发、创意设计、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物流配送等商务服务相关领域;从服务于企业内部来看,涉及生产管理、客户关系、供应链管理等管理应用相关领域。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实现,仅仅依托“网上轻纺城”一家力量很难实现。因此,“网商聚集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优惠措施吸引相关配套服务行业入驻园区,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整合园区内各类企业的资源,打造功能完善的专业园区。
42引进咨询服务商,促使企业转变观念
“网上轻纺城”建设园区是希望企业能将电子商务应用于融资、信息交流、信用体系、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与供应商和渠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解决之道。但是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还停留在网上销售的初级阶段。
企业加入园区的目的与“网上轻纺城”建设园区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园区需引入咨询服务商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沙龙、论坛、讲座等,向企业进一步宣传电子商务,推广电子商务,提高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43引入人才服务商,破解人才难题
从目前来看,不仅入驻园区的纺织企业需要人才以突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同时园区内配套行业也需要人才以满足配套行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园区需要引进人才服务商以解决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人才储备不足的矛盾,人才服务商可首选与当地的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鼓励在校学生到园区企业实习,一方面可以为园区发展选拔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到园区就业和创业。
44积极发展现货交易,凸显园区特色
园区只有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才能避免园区陷入同质化发展的困境。由于服装行业库存压力逐年增加造成企业不太敢进行大批量生产;同时受到快时尚品牌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服装企业现货交易的比例在逐渐加大。依据服装市场的变化,园区可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现货交易,如依托“网上轻纺城”帮助入驻园区的企业建立网上样布展示厅,方便服装设计师选择面料企业上传的众多新款样布,以改变以往设计师需要亲自线下去批发市场挑选样布的局面。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提高现货交易份额;同时也可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吸引全国各地有现货交易需求的纺织企业入驻园区。
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的重点不是实现企业在区域范围内的简单集聚,而是实现园区内各类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组合,产生 “1+1>2”的效应。当前,对于绍兴市网上轻纺城网商聚集区而言,应该想方设法引进相关的配套服务行业,完善园区的生态系统,实现电子商务产业的有效聚集,促使园区内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蒋定福,岳焱上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推进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6):129-130
[2]刘跃,陈强敏基于电子商务的集群式供应链发展浅析[J].改革与战略,2010(3):133
[3]绍兴市统计局课题组以“电商换市”推动绍兴经济转型升级――绍兴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7):40-42
[4]徐金刚从产业集聚视角看电子商务创业园[J].浙江经济,2015(7):54-55
[5]陈德刚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75-77
[6]姚国章,陈菲,赵刚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4(7):116-117
关键词:西部地区;工业园区;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西部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引擎。已成为城市积聚发展资源、发挥集群效益、积累长效财源的重要载体,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有快发展,带动和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发现,西部地区大部分工业园区在项目引进、资金管理、土地利用、投资效益、产业布局、拆迁安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与国家提出的“摆脱资本短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内外资本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等要求相悖。比如一些工业园区基础性投资已经完成,但是,引进的工业项目占用的土地利用率非常低,导致园区整体的投资强度低下;有的工业园区缺乏科学的建设规划,部分企业大量土地闲置。因此,要想保持西部地区工业园区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和制定科学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应当进一步做到工业园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园区功能配套与产业配套建设相统一,立足长远规划工业园区的战略发展空间。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明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注重特色并防止产能已经过剩、涉及重复建设及单纯为增大规模而引进落后淘汰产能。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的功能规划,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城市与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与园区建设“两张皮”的问题。
二、切实转变园区的单一发展方式
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过多注重规模效应,单一谋求引进项目速度,导致土地出让价格过低、招商引资的项目质量不高,在后期出现园区的发展受到土地、资金等瓶颈的制约,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实现从重视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向追求招商引资质量转变。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向依靠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要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地方政府从服务企业的项目建设为主,向服务产业培育的长远发展方式转变。在园区自身管理机构的建设上,要从有利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部门,确保投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科学合理地调整园区产业布局
(一)要立足城区长远发展,科学合理调整园区发展规划
西部城区周边一些开发较早的园区出现了与城市发展争地、园区企业与城市功能相悖、土地存量不多、产业亟待升级等问题,这类园区不宜再扩大规划面积,特别是不宜过多地引进工业企业,避免影响城市的长远规划布局和造成城区扩展后企业迁移的问题。
(二)突出园区特色,不断做大做强园区产业
应当结合园区的产业基础,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引进企业的资源相互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统筹做好城区范围内工业企业的搬迁外移
缓解园区土地开发压力,建立本地企业入园区的土地置换制度,分别对园区土地与企业现有土地进行评估,实行土地置换,缓解园区的资金压力。应当严格控制和禁止技术落后、持续发展能力差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入园区。
四、对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实行切实可行的统筹管理
为了加强园区的统筹管理。应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对工业园区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和指导协调,防止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管理机构要负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监管检查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土地开发、政策扶持等方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负责对园区进行绩效考核,科学评价园区发展状况,并为党委、政府加强园区建设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及考核指标体系。提高招商引资指标的考核标准,对已经签约但未建成的项目不得纳入招商引资指标考核;将投资到位情况、税收所得地方分成、环境保护、企业能耗及征地拆迁农民安置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坚持由政府主导,统一制定土地招拍地价,严格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要制定严格的工业用地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将供地标准与投入、产出、税收等情况挂钩,实现扩容与挖潜相结合,提高园区的投资强度。
五、全面提高土地效应
要清理和防止园区土地闲置,严格禁止园区土地的商业和房地产开发,采用强制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一)依法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已停产企业用地;
(二)加大土地款的清收力度,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压力;
(三)对土地招拍挂进行清理,防止土地收入流失;
(四)针对部分园区的大面积土地协议出让导致协议圈地的问题,要依法取消违规协议。
六、严格防范园区发展中的风险
(一)创建新园区土地出让模式
应当以当前的土地成本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出让价格。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向开发商收取现金,另一部分以园区开发投资公司名义向企业入股,如果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则由园区收回土地使用权。
(二)创新被征地农民安置模式。
利用农民生产用地引进企业兴办商业和服务业,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可解决园区在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慎重建设一般性的产业园、物流园
因其项目占地面积大,投资见效慢,特别是土地成本投入大,导致增加园区债务。对引进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审查,防止园区土地转让过程中出现以项目开发为名变相圈地,最终导致政府买单而个别企业或个人从中谋利现象的出现。
总之,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是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科学地进行工业园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业园区规划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对现代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