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调查工作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准确掌握全旗农村新增国有农用地资源现状,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按照旗委、旗政府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机关站所的大力配合下,亚东镇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土地“二调”工作基本情况
亚东镇土地“二调”工作于2012年11月全面启动,目前已基本完成外业调查、内业复核、主管部门验收、局部整改等主体工作。现进入新增国有农用地公开出让、违法用地罚没阶段.
二、土地“二调”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土地“二调”工作全面铺开后,我镇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制定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亚东镇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成立了土地“二调”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组长,20个行政村也都配备了得力能干的联络员,为二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工作规则,提高责任意识
在“二调”工作过程中,明确专人负责,抽调业务骨干全程跟踪,逐地块、逐地类的进行外业调查;镇领导班子带头加班加点,工作人员全部要到一线,测量单位做到现场调查,现场量测、现场标绘,并认真填写工作记录簿,做到精确无误。
(三)强化监督,完善制度
加强对作业队伍的动态管理,确保按要求不走样地完成好“二调”工作, “二调”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同时建立和落实三项工作制度:
第一是建立和落实工作计划和汇报制度,要求工作组要报每天的工作安排;工作组每天要主动向“二调”办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做到每天进行一次总结,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发现、解决问题。
第二是建立和落实跟班作业制度,工作组每到一个行政村调查,由村支书和村主任跟班,一方面可现场核对地类,做到不遗漏,一方面还可对作业队伍进行监督。
第三是建立和落实工作督查检查制度,要求作业队伍要建立自检制度,二调办也建立督查检查制度,坚持一边作业一边检查,一边检查一边纠正,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确保调查资料不出现重大返工现象。
(四)队伍过硬,调查科学
邀请旗国土资源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的丈量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并聘请专业测绘队伍采用了先进的GPS定位技术和设备,进行外业测量。为确保每一个数据的精准,调查小组力争走到每个图斑、过遍每处山沟角落,看清判准每块土地地类,记全每组数据,绘准每个图斑的位置,问明行政村权属界址变动情况。为避免出现漏斑、错斑及权属界线不准确等情况,每完成一个村,调查小组对全部调查成果都要进行一次“回头看”,确保外业调查的准确性。对照航摄影像图,对可疑地类进行实地核实,实地拍照。使得调查成果详细、准确,图面清晰,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规范和统一。
(五)编制形成了各种文字资料
在外业调查和内外业整理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亚东镇新增国有农用地落实进度表、落实明系表、复核验收统计表、新增农用地误绘误判统计表、自检工作报告、验收报告等文字资料。
(六)公开出让、合理处罚
各村通过测量核实后将每幅新增地块都分解确认到户,详细登记“新增国有农用地台帐”由当事人签字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公开出让工作方案》,公开出让时间、地点、地块位置、面积、有偿使用费缴纳方式、承包人范围等,经镇领导小组审核后公示。土地出让收取新增国有农用地有偿使用费,并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同时对私开滥垦等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合理罚没。
三、在落实新增国有农用地工作中发现的几点问题
(一)灭荒造林、退耕还林、五荒承包地块,现已开垦成耕地种植农作物的,有灭荒造林证、退耕还林证和五荒承包合同,但造林未成活,未按“五荒”治理。
建议解决办法:
1、尊重原证件和合同
2、灭荒造林和“五荒”承包的未达到造林要求,未按“五荒”方案治理开发的取缔合同和证件,收回承包权,按新增国有农用地进行发包,签订合同。
3、退耕还林的地块征求个人和林业局意见,如果保持退耕地的恢复植被,达到造林成活标准,若同意农用地的废止证件合同,交罚款和年地租。
(二)2002年瞒报、漏报、下蹲、误差2%的老地板没有得到粮补,此次是否缴纳罚款和年地租?(其中有的已多年一直缴纳农业税和上返三年农业税,但有的上缴政府,有的未上缴政府,被村截留,有的一直未缴任何费用)
建议解决办法:
1、根据旗委、旗政府的意见,应该交年地租,不予罚款,因未破坏生态。
2、交农业税的须看台账,谁的责任谁承担。
3、未交农业税的更应该交年地租。
(三)收取罚款时,持原罚款收据是否可抵现在罚款?顶账标准是否可降低或是维持原处罚标准(1000元∕亩)顶账后剩余的面积是否可按现行标准处罚。
建议解决办法:
可顶罚款,但是只能顶原罚款标准、额度、面积。不可降低原标准,剩余面积可按现处罚标准。
一、案件的案情
有一对夫妻闹离婚,女方要求分割一套房产。可是该房产在外地,原本是由丈夫和他的七位朋友一起合资进行的一项投资,本是一项家庭收入。可是由于老婆有外遇被老公发现,从而要求离婚才引起本案。
此案当中的房产投资,都是因为丈夫的老朋友商议决定后进行投资的,没有写任何的书面材料,也就是合约。可是妻子现在不提这一方面,对此也不认同,只是认定说要按婚后财产要求进行分割。
二、审理程序
即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1、审理前的准备
原告在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接受并决定受理此案后,开庭审理前,为了保证案件能顺利地进行审判,承办此案的审判人员要做必须进行准备工作和活动。
2、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在做成审判前准备工作后,法院或适宜场所的法庭,进行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离婚案件判决是经法定审理程序后,人民法院会依法裁判此案。开庭审理是合议庭进行实体审理案件的阶段。方式分为公开和不公开审理。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除了涉及到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应公开进行。而离婚案件涉及到商业秘密,当事人可申请不公开或或公开审理,但其决定权在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有此规定,是因离婚案件自身有其特殊性,在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个人的隐私和感情上的一些不便公布的内容。所以,法庭一般都会允许不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的参与人。公开审理应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此公告可张贴于人民法院公告栏,也可在公共场所或者当事人住所地及工作单位内进行张贴。在开庭审理之前,书记员应查明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员是否到庭,对法庭纪律进行宣布,在开庭,审判长应核对当事人,对案由进行宣布,宣布本庭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的名单,对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告知当事人,对于一些程序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开庭前准备工作做好后,进入法庭调查的阶段。其要按照下列顺序来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提交证据,对未到庭证人的证言进行宣读;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出示;宣读鉴定的结论;宣读勘验的笔录;当事人也可在法庭上提出新证据,且经过法庭许可后,可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进行发问。法庭调查阶段完成后,是法庭辩论的阶段。法庭辩论顺序有原告及诉讼人进行发言;被告和其诉讼人进行答辩;相互辩论。
法庭辩论后,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的顺序来征询各方的最后意见。
三、适用法律
1、《婚姻法》第32条之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的感情确已破裂,有下列情况的,应判离婚,且不考虑其当事人的过错(解释一第22条):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二年;其他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情形,如一方失踪,另一方可提出离婚诉讼。
本案中老婆有外遇,被老公发现。是为妻方有过错。适用法律为《婚姻法》第32条,解释第22条。
2、婚后财产的认定
婚姻法第十七条对婚后财产进行了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和补贴;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他人或他人赠与所得的财产。
其特征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指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夫妻共同财产是指点自合法婚姻成立之日至夫妻一方死亡或者离婚生效之日;共同财产来源,为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所得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利;不能证明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推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规定:“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本案当中女方要求分割一套房产,此房产在外地,由其丈夫和丈夫的七位朋友共同进行的一项投资,女方要求按婚后财产要求分割。
此套房产虽说是他们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财产,但不是男方自己的财产,他只是拥有八分之一的所有权,女方拥有的也该是十六分之一的所有权,她想要分割全套房产有些不合理,且作为过错方,女方的形势很不利。
女方坚持己见,一时陷入僵局。后经法院庭外调解,劝说当事人以家庭为重,先把个人恩怨放一边,婚姻出现这样的错误,也不能单说是一方的错误,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四、心得体会
农田没有抛荒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
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如果把规模经营的标准定为30亩以上,则全市规模经营的农田面积已达1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10%。种田大户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如秀市镇一种田大户种了1700亩,荣塘镇一种田大户种了500亩,目前这种大户的数量还不多。二是百亩以下的种田大户,多为一对夫妇耕种三五十亩,不另雇工。百亩以下种田大户主要是一些村组干部、有种粮技术的中年农民和家庭情况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农民。先看售粮收入和种田成本。
1、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售粮收入:双季为1394元,单季为810元。其中早稻产量820斤,百斤价80元,计656元;晚稻产量820斤,百斤价90元,计738元,双季合计1394元。种单季的产量900斤,百斤价90元,售粮收入为810元。另有国家政策性补贴每亩79元,不管转租与否,此款一般归责任田承包者领取,承租者无此项收入。
2、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农资、种子、水费三项支出:双季为440元,单季为240元。其中早稻化肥100元,晚稻化肥100元,早稻农药40元,晚稻农药60元,早稻种子40元,晚稻种子40元,早稻水费20元,晚稻水费40元。
3、年平均每亩机耕、机播、机割三项支出:双季为280元,其中每季机耕费各50元、每季机割费各50元、每季机播(插)费各40元。种单季的一般不()用机械作业。
4、年劳动力平均日工价为50元,妇女、老年人可略作下调计算。
那么种田效益如何呢?
一、全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现状
(一)广泛种植杞柳。
近年来,杞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牌杞柳制品俏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农户扩大杞柳种植面积,把种植杞柳作为增收的新途径,镇妇联也聘请林业科技人员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杞柳种植、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种植杞柳的管理技术水平。前几年,杞柳种植面积不到万亩,主要集中在205国道以西的株柏、华埠、尚庄等办事处,全镇大约有4000多名妇女从事杞柳种植业。每亩杞柳年纯收入达2500余元。随着杞柳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杞柳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亩杞柳能顶五亩粮田的效益。在镇党委政府和镇妇联的积极引导和号召下,广大农村妇女抓住这一机遇纷纷改种粮为种柳,扩大杞柳种植基地,株柏、华埠、尚庄等办事处90%以上的土地都种植杞柳,户均种柳3亩以上,有的户种柳达10亩以上,尚庄二村的朱成英种柳8亩,年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镇妇联还大力推广种植了大红头、红丫巴等优良品种,并积极鼓励引导205国道以东的农村妇女大力种植杞柳,马陈埠大、等村,每村都有300多名妇女学习掌握了杞柳种植技术,马陈埠、大两村种柳均达800亩以上,、等村户均种柳3亩以上。目前,全镇35个行政村的妇女都学习掌握了杞柳种植及管理技术,走上了种柳致富之路。全镇杞柳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种植杞柳,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大搞杞柳编织。
镇妇女编织杞柳有300多年的历史。起初,她们编织各种箢子,簸箕、筐子等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品种很单一。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们编织的杞柳制品如花篮、宠物篮及各种提篮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她们一教十,十教百,很快,广大农村妇女学习掌握了杞柳编织技术,株柏二村妇女周加红热心帮助本村妇女,在她的指导下,先后有20多名妇女学习掌握了柳编技巧。
妇女们心灵手巧,她们不单能编织出合乎客户要求的样式而且还不创新,研发出许多新的款式花型,深受国外客商青睐。目前,镇妇女编制的工艺品有七大系列,40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
随着杞柳产业的快速发展,镇先后建起了等40多家杞柳制品购销企业。广大农村妇女们在厂里拿订单,按照订单尽寸,回家搞编织,一般每人每天可实现纯收入二三十元,高的每天收入达四五十元。前几年,杞柳编织主要集中在205国道西侧的华埠、株柏、尚庄等村,近年来,镇妇联积极组织东部各村的妇女到华埠、株柏等地学习编柳技术,使村、马陈埠村、村等十多个村80%以上的农村妇女走上编柳致富路。赵屋、黄楼、前墩等村的农村妇女在九十年代以前无一人会搞杞柳编织,如今,这些村三分之二的妇女学会了编柳技术,使全镇从事柳编的妇女人数达到1。5万人。对此,潘圩子村妇女周克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不会编柳,囊中羞涩,赶集只能空手而归,如今家家编柳、天天见收入,每位妇女手里都有了钱,每次赶集,总是把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购回家中。日子越过越滋润了。有的农村妇女还成为柳制品购销公司的掌舵人。顺发工艺品公司的岳春秀,今年52岁,丈夫在外跑业务,签订单,而她每天都在厂里指挥员工认真搞好柳制品加工外运,该公司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年创利税可达200多万元。
2005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组建了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并为杞柳工艺品注册了商标。年底,杞柳工艺品顺利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打造了市场品牌,确保了绿色品质,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使牌柳制品更加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全镇广大农村妇女也抓住这一机遇,瞄准市场需求,大搞杞柳制品创新。华埠村的赵连秀、吴清香等妇女生产的杞柳新产品花把、柳把很受外商青睐,而株柏村妇女王洪霞创新生产的柳制品新型沙发、俏销国际市场。广大农村妇女们加班加点抓生产、搞创新,户户编杞柳、人人创收忙,杞柳编织红红火火,一派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景象。
(三)柳编厂里打工忙。
镇有40多家柳编企业,在这些柳编厂里忙忙碌碌的多数都是农村妇女的身影。她们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节日领福利,每天都在柳编厂里从事柳制品染色、刷漆、晾晒、包装等工作。镇东发工艺品厂里80多名工作人中,妇女占70%以上,她们有的30多岁,老的60多岁,每人每月工资可达400至500元。今年55岁的妇女周点花高兴地说:“每天在厂里忙忙碌碌地干活,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收入,我们心情非常舒畅”。目前,全镇有2600多人在柳编厂里工作,她们人均年收入可达4000余元。
(四)大搞畜牧养殖增收。
镇粮草丰富,广大妇女多年来有着从事养殖增收的传统习惯,畜牧养殖成为广大妇女发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全镇有5000多人从事养鸡、养猪、养牛、养兔等畜牧养殖,全镇养鸡户发展到270多户,养猪大户达460户,养牛、养羊、养兔户达1250户。刘庄村妇女李美芝建起雏鸡孵化厂,年孵化雏鸡30多万只,年创利润20余万元,后墩村妇女杜庆芳建起大型养猪厂,年出栏生猪30多头,纯收入2万余元,尚庄二村妇女吴同秀大搞科学养牛,每年出栏黄牛20余头,纯收入2万余元。仅靠畜牧养殖,广大农村妇女年人均增收就达5000多元。
同时,镇还有1000余名妇女大力发展蜜桃、板栗,金银花、大棚西瓜等特色种植,有1800多名妇女在服务行业中显身手,积极从事服装、鞋帽、水果餐饮等各种经营工作,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二、当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技术不够精。
多数妇女没有经过认真的学习与培训,在畜牧养殖、科学种植上技术不够精,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增收速度。
(二)创新意识不够强。
多数妇女只会随大流,看到人家怎样自己也怎样,在杞柳编织、畜禽养殖等方面技术性不强,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
(三)合作意识不够强。
合作才有力量,相互合作才能相互学习,集中智慧,谋大发展,目前,部分妇女在杞柳编织或畜禽养殖中孤军作战,与其他人沟通少,交流少,出外学习少,不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三、加快农村妇女致富步伐的几种对策
(一)建立合作组织,组织专业协会。
建立杞柳种植与编织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和畜禽饲养协会等,让广大农村妇女在协会的指导帮助下,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学习培训,加强交流,取长补短,用新知识新技术去获取信息,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增强创新意识,摒弃守旧思想。
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快增收,以新求胜。
一、基点工作业绩
20__年,我们继续在中选的__、__、__、__镇 、__、__六个乡(镇),每个基点乡镇抽查五个村民小组,全县共抽查三十个村民小组开展各项调查工作。全年按照农业部、厅布署的各项调查任务, 认真做好调查和汇总上报。主要工作内容:(1)农作物意向调查、早稻产量预计调查、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调查、夏收农作物产量预计调查、全年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产量预计调查、全年粮、油产量预计调查、秋冬播农作物面积预计调查等任务。在开展各项调查的工作中,力求数据准确度,汇报及时。(2)扎扎实实开展各项调查,认真审核和分析各项调查数据,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全年报表上报及时率达100%。因此各项调查报表质量大大提高。例如:8月8日报送的农业基点调查早稻查穗数粒情况表中,我们基点调查统计的平均亩产为398.73公斤,与统计局的统计年报数亩产399公斤相比,只相差0.07%。
二、农业基点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是搞好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关健。
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取得成效,这是与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20__年我县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继续由一名副职领导兼管,正职领导也经常过问农业基点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在人力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进行农业基点调查工作期间,尽量不抽或少抽基点调查员参加其他中心工作,从而使我县的农业基点调查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全年调查任务。
2、认真定好调查员,确保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业基点调查工作能否按时、按质完成部厅下达的全年各项调查任务,与局领导的重视和乡村级调查员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今年,局领导在多次的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都强调了农业基点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求中选的乡镇及乡村级调查员一定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准确的搞好各项调查任务,从而使我县的农业基点调查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3、加强调查人员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通过参加农业部基点培训会议回来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基点调查员进行培训,要求每个调查员弄通弄清基点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点调查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各种数据的准确计算方法和各种报表的填报,从而使基点调查工作准确及时,按质按量完成。
4、对基点调查工作做到早布置、早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完成
一、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区初步奠定了一个基础较强、优势突出的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结构。
1、行业结构。我区的工业主要由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五大行业为主导的传统优势行业构成,其它还有纸箱包装、电子电器、食品、建材等行业。这些传统产业占居了我区工业总量的90%以上,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和生命力,部分产业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使我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纺织基地”、“中国花边之乡”、“中国羽绒之都”、“中国钢结构基地”等荣誉称号。与之相比,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明显不足,总量仅占我区工业的9.6%左右,成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由此可见,传统行业在我区的工业企业中仍是主导产业。
3、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型产品,是我区最具特色的产品主体。它折射出工业的发展优势,但也明显暴露出工业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区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就是低端产品多、半成品多、需求收入弹性低的产品多,而整机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且呈“两头在外”的特点,即原料和市场都在区外,区内以半成品生产和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在价格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5、技术创新结构。我区已经认定的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13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7家、市级54家,80%以上的区级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多数企业真正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技术中心档次不高,管理不强,专职研发人员严重不足,主导产品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原创性甚少,难以形成自主创新主体。因此,我区企业技术结构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6、资本结构。我区有工业总资产1513亿,其中90%以上为内资,而外资仅为10%。因此我区的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结构类同现象严重,缺乏高新项目、高精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显然,我区的内外资本比例结构失衡,外商投资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我区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行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为主、民营资本为主、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这样一种结构现状。
但是,传统产业依然支撑着我区的工业经济。当前它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质量。传统产业不但是我区目前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而且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它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大,资产存量大,带动作用强。第二,传统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解决了我区38.5万多职工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问题。第三,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区的税收主体,占我区工业提供税收总额的83%左右。
二、存在问题
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短缺经济结束、消费升级、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程度提高,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成本的双重制约下,特别是原料和能源缺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当前我区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上,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传统产业升级尚缺乏科学完整的规划。传统产业升级在我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如区委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施十大技术创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我们认为,要促进我区的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当务之急还缺少一个科学完整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整体布局、合理定位、产业发展导向以及做好各产业中行业的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已十分重要。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但缺乏产业水准的优势,面临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在国内竞争方面,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资源竞争、产销竞争升格到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我区相当部分企业技术性投资不大、产品易于模仿,非价格竞争缺乏优势。如占全区经济比重40%以上的纺织印染业,其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纺织业差别化纤维比重,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省在全国领先,也只有40%,而我区仅为15%。精细化工和化学医药基本上是仿制国外专利已过期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区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总体还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级阶段。如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服装羽绒产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这些传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靠展开低价竞争,既影响了出口效益,又屡遭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压制。
3、企业经营者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意识不足。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需要有一批有魄力、能高瞻远瞩的企业经营者来推动,他们的思维最终决定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区不少企业经营者存在着短期行为的思维方式,他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往往是急功近利,仍习惯注重以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的方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量的扩张,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生产以加工或组装为主,热衷追求短平快项目,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
4、传统产业升级还缺乏大量的人才支撑。突出表现在:全区每万人拥有人才567人,低于全市的863人,而列全国县市之首的江苏昆山市已超过了1200人;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创新学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机制不够活,人才流动和引进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滞后于引进项目,人才不足与浪费、引进与流失并存;适合创新人才的事业、生活居住、文化等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问题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速度,已成为加快发展的短腿。
三、对策建议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必须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进行,把政府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结合起来,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和加强企业在改造中的主体地位。
1、要统一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传统产业是相对高新技术而言,但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我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传统产业升级作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们不可能把占90%以上的传统产业推倒重来,高新技术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育起来。因此,不仅目前要依靠传统产业,今后也不能离开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更要靠传统产业做支撑。就拿目前我区的26家国家级、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也无不都是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产生的。
2、搞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规划。把握传统产业升级这条主线,以科学的发展观,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区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及“十一五”传统产业升级的滚动实施计划,传统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有关项目进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传统产业升级项目的按期完成。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制定本行业的行业升级规划,如纺织行业可细分为纺、织、染三个行业,化工行业又可细分为基础原料、医药中间类、农用化学品、化工建材、日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行业。政府必须对这些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市场产品调研、信息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区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和推广,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商务电子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提升全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全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通过CAD示范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载体,大力推广以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4、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科研投入,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一是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以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加快实施“百亿研发工程”,培育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推进企业原创性能力建设,实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构筑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二是企业要加强合作共赢。建立由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形式、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实力和降低开发成本。三是克服技术中心创新不足、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5、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是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新型的产权激励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实施知识资本化,逐步形成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的人才积累机制。二是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探讨国际技术合作,高位嫁接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来大大缩短我区传统产业升级在一些技术难题上的研发周期。尤其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专家。实践证明,我区拥有上档次的技术创新的企业,无不是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
6、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本着“择优扶强、重点扶持”的原则,打造“品牌”形象,要以品牌资源发掘和品牌运营,催发品牌积聚和衍生效应。把实施名牌战略同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管理、平台建设和对外推广等配套措施,大力带动全区品牌建设的兴起。一是紧跟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品发展动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二是把产品创新建立在质量振兴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攻关和质量赶超,争创名牌产品。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规划地培育新兴产业。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我区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构思,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改善我区的工业结构。我们认为,最近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培育汽车电子基地和数控机床基地是符合我区实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政府一定要动态跟踪,高度关注。
公众测评抓队建 民生警务促和谐 广泛开展社区民警群众满意率调查测评
大力提升公安服务质量和队伍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按照市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区警务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公安分局把不断提升群众治安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率,做为检验和推动基层社区民警扎实开展服务管理的基础导向,探索建立了依托通信公司对辖区厂企单位及居民家庭电话进行随机抽样采集信息,真实掌握社区民警工作实情听取群众呼声的调查测评体系。通过定期测评,了解社情民意,加强队伍管理,密切警民关系,提升工作实效,进一步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一支党委政府放心、百姓群众满意的人民警察队伍。
一、建立测评机制,规范运行程序,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广泛调研论证,建立运行机制。年初,分局结合省厅、市局民意调查测评的总体要求,成立专题调研组分赴兄弟单位及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并邀请部分驻区高校专家学者、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群众等社会各界代表进行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民警群众满意率调查的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层层传达学习方案精神,就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相关处室所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二是明确方法步骤,规范操作程序。分局委托软件设计公司及通讯公司呼叫中心,依托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中旬开展一次,对随机生成的一定数量辖区厂企单位及家庭固定电话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84个社区93名社区民警作为测评对象,主要围绕“四率两最”即:“社区民警见警率、案件纠纷办结率、服务质量满意率、公正廉洁执行率,最不满、最希望”等情况开展测评;并保持每名社区民警片区50个有效测评样本数量,对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程录音,确保测评调查结果的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将测评结果由分局政工室统一汇总,形成书面报告,报分局主要领导审阅,为下步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健全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分局党委高度重视社区民警群众满意率调查测评工作,将其作为加强新时期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和调动激发民警干事创业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抓手,作为履行职能使命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证,纳入全局重点工作计划,多次召开会议调度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专门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调查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选配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丰富、通晓政策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工作小组,设立了专项工作经费,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执法水平,和谐警民关系
一是注重测评结果运用。将调查测评结果纳入全局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畴,纳入考核基层派出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与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管理监督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切实起到测评的考核导向、激励、推动作用。对于工作扎实突出、群众评价优秀、警民关系和谐的社区民警,考虑优先提拔重用;对于业务能力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消极应付、警民关系紧张的,予以诫免谈话,直至调离工作岗位。测评结束后,组织各单位领导及社区民警听取访谈录音,使广大民警深刻的感受到群众的呼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测评结果排名公布后,在各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鞭策落后,奖励先进的作用,每一个单位和每一名民警都清楚了自己的排名位次,均高度重视群众的满意率调查排名位次,高度重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反馈意见,高度重视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测评中某某某所辖区有群众反映,平时见不到民警,根据群众要求,所里立即制作了社区民警下片登记簿,规定了每名民警每天必须十户的入户量,听取群众的呼声要求,为群众送警民联系卡、送法制、送安全、送信息、送温暖、送防范。
二是注重促进实际工作。把安全感和满意率调查测评作为强化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抓手,改进实际工作中部分社区民警责任意识不强、群众感情和服务意识淡薄、在执法服务中不考虑群众切身体会感受、对于群众遇难求助存在冷硬横推现象、不愿意做群众工作、执法思想不端正、服务行为不规范、方法简单粗暴,不积极化解群众矛盾,不善于协调各方力量、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测评中,有群众反映某某某街道华丰合作银行对面胡同有**女站街拉客问题,某某某所立即组织警力,化妆侦查,一举抓获四名**女和客,安排警车和特情队员加强对该地区路段的巡逻。有群众反映,某某某集团一号门,上下班时间过往车辆多,一些行人和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既不安全又影响车辆通行,派出所立即安排协警员协助交通民警维护交通秩序,使某某某集团一号门前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三是注重密切警民关系。开展满意度调查测评,给每一名社区民警排名,每一名民警清楚了自己的位置,排名靠 前的同志努力工作,谦虚谨慎,力争在下次测评中继续保持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志迎头赶上,力争在下次测评中有个好的成绩。通过满意率测评,真正引导了广大社区民警以服务群众为己任,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变过去公安在单位,群众有事找公安的状况,广大社区民警主动走出去,深入百姓,征求群众对公安在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创新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警民和谐机制,充分发挥了警力有限民力无边的资源优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构筑科学严密的防控体系,共同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测评工作开展以来,全体社区民警已走访区内大小企业600余家,居民家庭27000余户,发放警民联系卡28000余张,收到意见建议350余条,为企业和居民排忧解难130余次,主动提供服务80余次。
三、严格考评奖惩,激发内在活力,强化队伍管理
一是定期考评,设立专项档案。每季度末,结合季度考评将调查测评分为户籍所、治安所2大类,对满意率进行数据调查统计,计算各社区民警及派出所的平均成绩,进行全局排名;对每名社区民警、每个基层派出所建立调查测评专项实绩档案,实行一警一所一册,列明测评时间、工作绩效、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及单位意见建议,由民警和派出所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做为年终全局考核的重要依据。
调查大队全体工作人员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上半年。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计生人精神,尽心尽责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委党组交给的工作任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上半年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
坚持每星期五都要抽出专门时间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调查大队全体工作人员。由委分管领导和调查大队队长亲身授课,努力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为全面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责任。
调查大队对每位工作人员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为了使调查大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到责任明确,任务量化,分工到人,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局面,使每个人都感到有责任感、压力感、危机感,并做到合理分工,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行奖优罚劣,完成任务的多少直接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副队长写出书面检讨,并报请委党组免去副队长职务,队员调离调查大队。对完成任务好,除进行表扬外,年终作为评先评优主要对象;对完成任务特别好的队经济上予以重奖。
三)严明纪律。
除严格遵守委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调查大队全体工作人员。还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和考勤纪律。一是始终坚持定时、不定时电话点名制度。对无故缺勤、早退者,给予点名批评,并由分管领导与其进行单独谈话。二是实行请假制度。请假一天者,必须写出请假条,交分管领导签字批准;请假两天或两天以上者,由委主要领导批准。队长、副队长无权准假。三是加强团结。工作中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做到互补台而不拆台,补位而不越权。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要重视,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可靠食品保证;2.促进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3.再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县全社会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积极性。4.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难点有所突破。在扩大社会保险参统面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政策调整到位,宣传到位;二是通过区县把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三是抓住配套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工作中,劳动部门一方面注意加快社会保险的社会化进程,解脱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多元化就业的新情况,研究制定个体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和存档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然而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重新就业信心不足,在这方面的开拓意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岗职工择业、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仍存在误区,一些下岗职工怕与企业断绝关系,不愿离开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一些用人单位歧视下岗职工,不愿招用下岗职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条件,压低下岗职工报酬;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下岗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理不顺,市场就业机制不好建立,但由于缺少处罚措施,解决的难度很大;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业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尚未实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尚未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通过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工作。在历时半个多月的调查工作中,我们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以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做好税收资料调查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等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基本情况
20__年,我局参加税收资料调查纳税人户数为239户,比上年增长5.7%,增加13户,除去省局规定统一上报企业、注销户、与地税重复户和连续两年内无生产经营业务的企业外实际上报数据户数为211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96户,占总调查户数的92.9%;小规模纳税人15户,占总调查户数的7.1%。从调查表的录入、审核过程看,大部分企业都能准确填报各项数据指标,注意表内表间的逻辑关系,全面反映出我局纳税人一年来的生产经营及税收的整体情况,基本达到了这次调查工作的目的。
(一)调查企业结构
1.按营业状态划分。正常营业196户,停业或歇业12户,筹建期3户。
2.按行业划分。商业企业、农业、服务行业91户,占总户数的43.1%;房地产业27户,占总户数的12.8%;工业企业93户,占总户数的44.1%。
3.按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12户,集体企业1户,集体联营企业1户,股份有限公司3户,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38户,私营有限责任公司26户,私营独资企业1户,私营股份有限公司2户,其他内资企业5户,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4户,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1户,港澳台经营企业2户,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户,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户,外资企业3户,其他纳税人8户。
(二)调查企业经营情况
被调查企业各项货物及劳务销售额47237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424337万元增加48036万元,增长11.3%;主营业务收入537352万元,同比减收115092万元;主营业务成本415403万元,同比减少3935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3876,同比减少138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29967万元,同比减少8588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三项费用”72683万元,同比减少5854万元。
(三)调查企业纳税情况
被调查企业应交增值税14220万元,同比增加3223万元,增长29.3%;已交增值税13250万元,同比增加3607万元,增长37.4%;被调查企业已交增值税税额占全市国内增值税入库数的73.6%,比重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被调查企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43802万元,同比增加4439万元,增长11.3%;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951万元,同比增加1109万元,增长11.3%;减免所得税额404万元,同比减少1292万元,下降76.2%;实际已纳所得税额10373万元,同比增加5356万元,增长106.7%;被调查企业已交所得税额占全市企业所得税入库数的85.5%。
被调查企业计征消费税的销售额1755万元,同比增加195万元,增长12.5%;已纳消费税33万元,同比增加4万元,增长13.8%;已缴消费税占全市消费税入库数的72%。
二、调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法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
税收资料调查工作是直接为研究财税改革方案,制定财税政策,加强财税管理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税收工作、财政工作乃至国家经济工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同时,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各级国家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监控、加强税收征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局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全省税收资料调查文件下达后,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传达贯彻,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海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做好全省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工作的通知》。局领导要求大家提高对税收资料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税收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为了加强领导,我局成立了税收资料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局领导任组长,还制定有关实施方案,由收入核算科负责具体实施,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督促纳税人做好税收资料调查表的填报工作。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为我局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工作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税收资料调查工作业务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表里表间逻辑关系复杂、要求高。我们认识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单靠企业填表,容易发生错误,影响调查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填表质量,我们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全省税收资料调查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及时举办20__年纳税人税收资料调查工作培训班。纳税人法人代表、企业会计和企业税收管理员约2 0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议认真总结了税收资料调查工作情况,对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网上申报的填写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着重就20__年调查表中发生较大变动和填写错误较多部分做重点辅导。会上我们重点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企业如何自行网上申报,录入相关数据并进行审核,向税务机关报送资料。通过辅导培训,使有关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都掌握了网上申报的操作流程,为按时完成调查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3.税企合作,成效显著
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表包括信息表、企业表、货物劳务表和审核情况说明4个部分,单企业表就有16个方面内容共442项指标,比上年增加72项指标,内容变化较大,且表里表间关系复杂、逻辑性强,虽然调查表对各项指标数据的采集都注有说明,也有公式自行审核,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刚正式认定一般纳税人、第一次接受调查的企业来说,要确保填表质量,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此,根据文昌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要求二分局指定一名业务水平高的骨干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纳税人填表情况进行辅导和督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市局收入核算部门汇报以便及时解决。要求各企业间加强联系,互相学习,能力水平高的企业会计要帮助能力水平低的企业填好表,有效地提高了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做好调查工作的积极性。经过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税收资料的调查工作。
4.加强联系,密切沟通
20__年的税收资料调查工作联系面广,涉及多种地方税种,为了确保各种地方税费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我们加强了同地方税务部门的联系,对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缴纳方式和兼营营业税纳税人纳税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尽量避免对兼营营业税企业纳税人的重复调查。此外,我们还根据地方税务部门提供的资源税信息,对矿产品行业纳税人填报的资源税进行逐户核实,对数据出入较大或漏填的责令其改正,有效防止了企业的虚报、乱报现象的发生。
5.强化审核,确保提高
对税收资料调查这项基础性工作,我们本着“抓早、抓紧、抓出实效”的一贯作法,在省局文件下达后,我们就把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使之具体落实到人,做到责任明确。在审核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如逻辑性明显不合理,有关指标的漏填,我们都及时与企业联系加以解决,同时也不盲从计算机的审核结果,而是尊重企业的经营实际,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工作效果显著
与相比,20__年调查工作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1.参加调查的纳税人在数量上又有所增长。20__年的税收资料调查,我们不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调查,还对外商投资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了抽查,调查户数幅度比上年增长5.7%。
2.被调查企业填表质量有所提高。企业在填表过程中都能够做到全面反映企业一年来的生产经营全貌,表间逻辑性准确。有近百家企业报表在计算机审核中一次通过,填报质量比上年有很大的提高。
3.数据指标采集比较完整。这次调查工作,由于我们事前认真做好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容易造成差错的部分项目指标,进行了重点讲解,使企业调查表数据应填未填项目明显减少。
4.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系统。我局要求所有纳税人统一进行网上申报,既减少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工作量,又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存在不足
尽管我们顺利完成了税收资料调查工作,调查工作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日后加以完善。
1.虽然今年的税收调查工作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但有些企业还不能熟练运用有关功能,特别是审核功能的运用方面比较薄弱。有的企业还停留在旧的填表模式上,由会计人员填制纸质报表,再录入电脑,对出现问题全部用错误的说明达到审核通过的目的,这样就造成报表逻辑性、填报口径不一致,表内填写逻辑错误,有漏填和计算错误等现象的发生。
2.有些企业过分依赖审核功能,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填报,而是依据审核功能的提示做修改直至完成。这样虽然表内表间逻辑关系相符,数据完整,但与实际经营情况相去甚远,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全貌。
五、相关建议
1.进一步完善税收资料调查的网站建设。在20__年税收资料调查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一是系统设置的货物劳务代码不够齐全,造成企业填报时难以准确地选择,建议在下一年完善;二是网报系统相关的审核公式应当进行调整。如税收表中第109行“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已填数据还是提示错误,造成了大量的重复错误。
一、 领导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开展和推进
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3月18日成立以来得到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局内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在省内和外省充分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到__市、怀化、__、__、__、__等市州进行调查了解,赴江苏、河南、陕西三省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工作经验,召开全省地方调查队负责人会议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8月8日,省统计局在__召开了关于加强地方调查队管理工作座谈会。各市州统计局分管地方调查队的局领导或地方企调队、城调队负责人以及部分县市区统计局分管地方抽样调查工作(分管地方调查队)的局领导和省统计局相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座谈会上,各级地方调查队建议省局下达可操作性文件,使下面有对口单位,规范市(州)、县(市、区)成立地方调查机构,充实人员、经费等问题;各级政府、统计局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调查队的支持;加强地方抽样调查工作的宣传,使调查户更好的配合;加强对地方抽样调查数据的管理,并明确管理、机构;加强对地方调查队的管理和考核评比;国家调查总队的调查超出国家点范围的,必须经同级统计局批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包括人员、设备、待遇等问题;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充分竞争来提高效率;协调好局队关系,明确业务分工等九项建设性意见。听完汇报后,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平就如何开展好地方调查队工作提出了"牢记宗旨、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少说多做"四项工作原则,为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分管我们工作的黎新明副局长经常督促和过问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给我们提要求、想办法。省局还拿出40万元经费补助市州地方调查队业务工作,通过对基层的经费引导加强地方调查队的管理,为我们开展好地方调查队工作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环境。目前,省地方调查队办公室正按照局党组的要求,相继开展了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和信息报送等项工作,在各级地方调查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上半年省局开始要求各市州上报数据,大家都处于摸索状态和熟习业务的基础上,数据报送有些地方不准时,数据质量不高。到三季度各地数据都按时上报,并且基本保证了数据质量;信息报送工作,九月份省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地方调查队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各级地方调查队都比较重视,认真开展信息搜集和上报工作。两月来,各级调查队共上报各类调查信息85条。
二、 体制不顺,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1、职责不明,束缚了我们工作的开展。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成立8个多月以来,省局还没有对全省统计系统下发一个文件明确我们的职责。由于职责不明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市州地方调查队特别是县一级统计局地方调查队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能否开展起来,对于他们的调查数据省局能否认定还有疑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2、工作环境不佳,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和谐发展就要有一个和谐环境,"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的工作也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配合。首先要得到国家的支持,我们的城镇住户和规模以下工业的调查方法和制度以及今后我们要开展的许多工作要跟国家调查方法和制度统一,就要经常与国家建立联系,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培训;其次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局内处室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再次要加强与市州、县市区调查队的联系,为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凝聚力,提高调查队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在国家统计局没有对口处室业务上得不到他们的培训和指导,相关部门(调查总队)对我们的业务工作在技术上进行封锁,工作上极不友好。局内我们的工作出现交叉,难协调。
3、管理还不太顺,有些工作难!开展。20__年,国家调查队体制改革后,国家统计局__调查总队只管理国家调查网点,对国家统计局负责,这样,调查总队所承担的国家许多调查项目,超出国家调查点的任务由地方调查队承担,使得地方调查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总队布置的任务。地方调查队的任务和业务经费开支加大,却又得不到调查总队足够的业务经费补贴,已影响了地方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如我们想开展价格调查地方调查队人员不够,县市一级地方调查队一名干部同时要负责多项工作,现有的工作都忙于应付别说开辟新的工作。
三、今后的打算
今后我们在“牢记宗旨、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少说多做”四项工作原则下来开展我们的工作。
一要加强对基层的培训与指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作好规划,制订工作岗位职责将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市州、到个人,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联系,积极向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国家的文件精神指导下把工作做到位。
三要进一步明确处内干部的责任,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每个干部的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
四、建议
一、当前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受上级法院对基层法院当庭宣判率和同期结案率等指标考核的影响,为了提高考核分数,对案情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一般都采取了一次开庭并当庭宣判,这在客观上制约了调解率的提高。同样为了提高结案率,往往造成年底突击结案,由于时间短,一般不愿过多调解,也会造成调解率的下降。
2、调审主体合一,调解对人员、时间的需求与人员少、办案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调解工作的深入,影响了调解率的提高。根据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实践,一方面调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民事审判法官人员少,案件数量多,审判任务重,大多时间用于开庭审理。对于事实较清案件,判决远比调解节约时间,因而造成了部分可调解案件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而采取了判决的方式。
3、对诉讼调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法官仅把调解当做回避办案风险的手段,对案件处理把握得准的案件,不愿花时间去做调解工作,遇到把握不准的案件时才想方设法进行调解,对调解工作有功利性倾向;有的法官认为判决更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而调解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滋生了惰性;有的法官认识不到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判决结案”为荣,认为优秀的判决可以体现自己的法律水平及庭审能力。
4、对调解工作程序的规范不够完善,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调解工作规程。法官在调解方面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定的监督。有的案件调解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需要反反复复做工作,有的法官宁可判决结案,不愿意多花时间调解。例如,同样同类的案件,有的法官调解结案,有的则是判决结案。有的以拖压调、强行调解甚至“以判压调”,迫使一方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解释宣传法律不够透彻,或故意曲解法律,哄骗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主持调解行为不规范,引起当事人反感而不愿接受调解;调解书制作不够规范,主文表述不够严谨。
5、缺乏调解方法和技巧。有的法官对调解工作存在畏难思想,不愿做也不想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有的满足于“和稀泥”式的调解方法,缺乏对调解技能和调解艺术的总体把握;有的法官在高强度的任务压力和快节奏的审判流程下,找不到头绪,调解效率低下,有的案子甚至久调不决;一些年轻法官,学历高但社会经验不足,调解能力相对较低。
6、调解工作的规律与现行审判方式改革要求及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磨擦。当前审判方式改革实行统一立案,立审分离,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主审法官自主支配调解时间和把握调解时机的空间有限,调解工作一般被局限在庭审中或庭审后进行,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强调调解工作在审判法庭进行,导致调解缺乏必要的气氛和沟通。
7、调解程序的简约化与调解书制作方式的复杂化不相适应。我国的诉讼调解,从程序设计上就有便捷、简约的特点,特别是《调解规定》的出台,从调解的时段、调解的期限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调解书起草完毕后,要经过庭室负责人签发,方可交付打印、再加盖法院印章,才可交付送达。因此,无法做到就地调解,就地送达,当庭调解,当庭送达。调解书制作方式的慢节奏,与调解程序简约化的目的是不相适应的。
(二)当事人和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事人“恶意调解”。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隐瞒事实,到法院走程序,欺骗审判人员,得到合法的调解书,以此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获取非法利益,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及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些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一再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对方作出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后,在执行阶段却拒不履行或消极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使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有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恶意处分他人财产;一些当事人将调解作为缓兵之计,进行资产转移。
2、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当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一些当事人缺乏诚信意识,达成调解后并不自动履行,一些案件仍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导致人们对于诉讼调解的信赖度下降。
3、当事人下落不明或拒不到庭造成调解工作客观上无法开展。当前人员流动性大,被告难找,送达难、被告到庭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我院为例,每年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约占8%左右,此类案件的存在,使调解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影响了调解率;部分当事人虽然送达,但对诉讼消极应付,拒不到庭,案件缺席审理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告到庭率低造成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4、部分案件当事人因自身需要不要调解书而要求法院判决。如我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有的车辆因入了保险,而保险公司要求理赔必须使用法院的判决书,造成当事人即使协商同意,也只能使用判决的形式结案。
5、婚姻案件越来越多。审判实践表明,婚姻案件的调解结案率在各种类型案件中,调解难度最大,调解率最低,婚姻案件的增多影响了案件的整体调解结案率。
此外,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致使调解难度增大;当事人权力意识增强,不愿让步调解;部分案件律师“架讼”,致使调解难度增大;一些当事人由于对法院和法官缺乏信任,或者认为基层法院司法水平不高而不愿接受调解,希望判决后上诉获得二审法院的看法等原因,亦使调解难度加大。
(三)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施行中遇到的问题
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扩大了诉讼调解的框架,拓宽了诉讼调解的通道,简化并进一步规范了诉讼调解的程序,提高了诉讼调解的合法有效性。但在适用过程中,尚存在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法院还未能充分运用该规定中的方法和措施,如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手段运用不够广泛,缺乏必要的实践。二是协助调解力量难以真正到位。主要问题是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一定联系的组织和个人较难邀请到,即使邀请到了,如果调解不成功,相关人员的差旅补助等费用当事人也不愿承担。三是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中的一些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如答辩前调解在调解期限届满后经当事人同意延长期限不计入审限的规定,其操作性有待斟酌,是否要制作笔录并明确告知调解期限不计入审限,调解期限是否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又如调解协议担保人的地位列明问题,当事人对诉讼费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人民法院决定诉讼费的承担比例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可循问题,等等。四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也影响了调解工作的开展和调解效果。如规定中规定: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这样,一旦进入了调解程序,当事人要求和解的,因不影响其办案期限,法官就不再积极促成和解,使得个案的办案期限相对变长,影响了办案效率。
二、改进法院立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1、不断提高法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在调解工作中公正廉洁,充分了解案情,分清是非,发挥法官个人智慧,找准当事人争议焦点,开展调解工作,兼顾调解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运用好各种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提高调解工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增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和睦,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树立“大调解”理念,实行“三调联动”,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在大调解格局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有关组织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好非诉讼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衔接,延伸调解工作的服务职能,使调解工作不仅成为有效的解纷机制,还要成为各类纠纷的预防机制。同时,确立调解违约制度,提高调解协议的自觉履行率。针对在权利人作出权利让步后义务人仍不自动履行义务的情况,应当倡导在调解书中约定如义务人不依约履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的做法,建立调解违约制度。
3、积极开展巡回就地办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地办案,到纠纷发生地或当事人所在地去了解案情,调处纠纷。只有深入其境,才能充分了解案情,了解纠纷的起因,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当事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当事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对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加大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力度,减轻庭审和裁判的压力。加强诉前调解工作,使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及时消除社会对立面,减轻社会压力。强化庭前调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实行繁简分流、调判分流,减轻法院开庭审理和裁判的负担,提高办案效率。
5、实行“调审分离”,法官职能分工进一步具体化。调解主持人与判决主审人的合二为一,承办案件法官的双重身份是形成“强制调解”的主要原因,法官在判决前频繁接触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对法官提出的调解意见的接纳态度,在可能通过法官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判决结果的公正性,这一直是法院调解受人指责的症结所在。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参照国外先进做法,根据法官职能把法官分为准备法官和庭审法官。准备法官负责开庭审理前的送达、调查、保全、收集证据、调解等事项,不再拥有审判权;庭审法官则负责案件的审理,不再参与调解。
6、加强法院与律师界及其管理机构的沟通、协调。在调解的过程中,对于有律师的当事人,要引导律师主动配合法院工作,共同促进案件调解,提高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7、建立调解法律监督体系。调解制度亦不能脱离监督,以防失去公正。第一,要设立利用调解规避法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及第三人利益的协议撤销原则。第二,要设立违背当事人意愿或损害当事人诉讼权利调解的制裁原则。第三,要设立对当事人恶意调解、故意拖延诉讼的行为的制裁。从而促进法院调解的公正、文明、高效。
一、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基本情况
(一)低保工作有规可依,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
1999年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市人民政府于2月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多年来,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下功夫抓低保规范化建设,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上认真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的有关规定办理,总体取得较好成效。城市低保工作比较规范,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低保标准逐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城市低保工作方面,从1997年启动,补助水平从开始时月人均25元逐步提高到目前150元,保障人数从开始时5千多人扩大到目前5万多人,1-10月发放低保金7432.61万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工作方面,从10月份开始实施,当时保障人数约6万人,补助水平为月人均15元左右。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行扩面后,到10月份,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22.72万人,占农村人口4.09%,1-10月发放低保金10309.2万元,月人均补助为45.6元。城乡低保的实施,为改善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
有的领导对低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认为低保和整个社会救助工作是花钱工程,不出政绩,只求最低限度维持而不愿过多投入财政资金,没有像抓财税、稳定、计生工作那样予以重视,城乡低保政策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社会影响面不大。有的地方把低保看作是吃国家“大锅饭”,抱着“不吃白不吃”的心理,对低保申请对象不认真审核把关,明知不符合条件,也出具虚假收入证明。有的人存在不劳而获的想法,采取隐瞒家庭收入、分户居住等手段钻低保政策的空子和管理上的漏洞,想方设法争吃低保。
(二)配套资金缺口大
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发〔〕85号文件规定,县级财政按20%-30%配套城市低保资金。,全市城市低保年发放低保金为8953万元,按20%比例全市县级需配套近万元,但实际预算配套不足800万元。根据自治区政府桂政发〔〕2号文件规定,市、县财政需按33.3%配套农村低保资金。,全市农村低保年发放低保金为12286万元,全市需配套4054万元,但实际列入预算只有2522万元。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我市除市本级、玉州区、北流市低保资金配套较好外,其余均不能按比例足额配套,造成城乡低保资金缺口,一些应保对象不能及时纳入低保范围,也无法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有一个县,上级下拨该县城市低保资金700多万元已全部发放完,到9月底,全县城市低保资金缺口130多万元;农村低保资金需配套718.2万元,预算安排只有374万元。
佃庄镇中心小学
根据区教育中心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曝光8起师德典型问题》等关于师德师风的文件要求和案例通报,并积极开展师德师风的调查研究,现将我校关于师德调查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师德师风的有关要求
在新学期伊始,我校按照中心校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师德专题教育,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十条禁令》等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让每位教师写出心得体会,保证让每位教师牢记师德要求,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期中间,及时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曝光8起师德典型问题》等关于师德师风的文件要求和案例通报,以强化教师的师德认知水平,提高教师师德意识。
二、组织教师研讨曝光的师德案例,自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规范
12月7日,我校在会议室组织全体教师讨论曝光的师德案例的严重危害性,并让每位教师反思自己的行为。教研组长对本学科的教学手段进行了讲述,对容易诱发体罚学生的教学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中让学科教师端正教学理念,认清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避免违背认知规律,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部分班主任教师介绍了师德规范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困惑。全体教师在诚挚的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师德水平,对有违师德的常见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邀请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价
我校邀请学生代表对任课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分和提参考意见,以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师不断完善师德师风的内涵。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到校座谈,让家长通过平时和老师的接触以及学生对老师工作的反映,来对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进行意见陈述。这些工作扩大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影响,激励着每位教师始终坚守高尚的师德师风。通过家长的评价,看到全体教师都能遵守师德师风要求,科学实施教育,促进每个学生进步。
通过开展师德调查工作,促进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升,为了让每位教师都保持高尚的师德师风水准,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以下三点:
1、加强学习,时刻牢记高尚的师德师风水准并严格要求自己
我校利用例会和专题活动,不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十条禁令》等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思想上不偏离主旨,严格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2、重视家校沟通,增大家校教育学生的效果
学校教育离不开学生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学生学习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监督与教育,所以保持和谐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使家长感知教师的科学施教和高尚的师德,减少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教学的错误认识,增加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家校沟通,也可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优秀师德典范的带动引领
一、县城农贸市场的现状
市场:是由5个村民小组和镇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70亩,有190个摊位,管理人员10人(综合管理人员4人、门卫2人、收费员4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粮食、饮食等。
市场、商城:是镇祭祀堂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有198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6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协管员3人),主要经营水果、饮食、木具、百货等。
综合农贸市场:属于国有企业,有140个摊位,现有管理人员7人(综合管理人员3人、门卫2人、协管员2人),主要经营土杂、肉类、蔬菜、饮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场:是由城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投资建设的集体企业,已承包给私人管理,主要经营小猪、木材、大牲畜等。
废旧物品回收市场:是由两户个体户投资建设和租赁场地经营的个体企业,主要经营废旧金属。
二、调研的方式
调研组采取找市场开办方负责人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走访个体户等方式,共找市场负责人交谈6人,市场管理人员20人,召集市场管理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座谈5次23人,走访个体户(含食品、水果、肉类、蔬菜、杂粮等)48户55人,个体商贩(含牲畜、燃料)20人,菜农11人涉及市场的村民小组干部8人、协助市场管理的工商干部3人。
三、经验和做法
一是市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市场都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市场、市场、综合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含门卫)不少于6人。
二是市场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立了市场管理与治安联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综合农贸市场、市场、市场建有各项制度12个,每个制度装框挂在办公室墙上,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秩序。首先与个体工商户签订摊位租赁合同时,规定市场经营户必须尊章守纪、依法经营。如综合农贸市场对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经营者,经多次教育不改的采取出板报通报,戴红袖套执勤一个小时等措施,使违规经营者懂得管理市场的难度,警示其他人引以为戒,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好转。违规人员经调研组走访,都能接受这样的处罚。其次加强巡查及时排除隐患。每个市场除聘请门卫(保安)人员维护市场秩序外,市场管理人员经常在市场巡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处置。因此,多年来县城市场内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范意识普遍增强。由于年开展了联摊联防活动,摊位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较好,重大节日共同出钱聘请人员看守市场货物,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和事,都能主动制止和拨打110报警。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个体户反映:目前在岗的市场管理人员,多数是村民小组干部,有的文化较低,短期思想行为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未能对管理好市场进行合理安排,随意变动个体户摊位,群众找不着买。
二是市场管理员和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街道乱摆、乱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引发部分个体户也跟随着到街面乱摆摊设点,市场内秩序混乱。
四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对市场管理不规范,布局较散,市场内不活跃,缺泛竟争力。如市场和市场,赶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较多,市场萧条。大牲畜市场存在农户承包,相关部门管理脱节,导致牛马交易不进市场,在环城公路两边交易,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五是个体户反映: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防范措施不到位。市场内和市场门口机动车乱停,部份个体户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严重阻塞市场通行。市场未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个体户的财物时常被盗。
六是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反映:由于开发市场的收益分配不当,村民小组的收益少,存在群众上访隐患。
五、意见和建议
一是政府要合理规划市场,方便群众。要减少市场布局,将街面占道经营和燃料市场、祭杞堂村与菜园村交界处的大米交易点进入市场和市。并固定市场交易的种类,让群众找得着买卖。
二是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建立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场管理员奖惩制度、市场门卫奖惩制度等相应的市场治安防范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整治市场秩序,根治市场内混乱的现象。同时,在市场内分片负责、随时有人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现在市场管理人员未经培训,缺泛管理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