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耳机调查报告范文

耳机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耳机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耳机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吉木萨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问题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吉木萨尔县农机服务产业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东风进一步壮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大户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9个,注册9个,4个合作社发展良好,集体经济实力逐渐壮大。入社社员达到145人,服务农户7100户,入社经营面积3200hm2,拥有农机具459台架,合作社资产总额1780万元,其中:农业机械原值1730万元, 配套设施面积47100000㎡。合作社今年上年度总收入达136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累计110万元。合作社主要承担土地整理、节水灌溉田间工程施工安装、代耕、田管、农副产品的拉运等服务项目。去年通过合作社正常运营,年服务总收入达到1320,较上年增长36万元。农机合作社的运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整合资金,提高机具利用率。

2 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2.1 政策上给予支持

自农机合作社成立以来,共争取财政配套资金110万元,农机管理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80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 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县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2.3 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

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3 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3.1 促进经济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

采用大型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质量,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二工镇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番茄酱厂2000 hm2耕地农机化作业任务,进行大型机械连片作业、田管和拉运,平均亩产比周边非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增产600~800kg。

3.2 推动土地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农业机械使用为主线,促进农业生产、拉运等多领域实现了现代装备的应用,较好地参与并处理了机具配置、作业环节合并、农机维护保养和机库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使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合理流转。如天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承担企业承包土地进行规模作业,取得了效果显著,2012年农机大户经营收入达10~15万元。据统计,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带动,2012年入社机车收效达到6.5~8万元,比入社前增收1.5万元。

3.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

3.4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降低了作业成本,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去年该县农机总动力达191200KW,保持年增长3%的幅度,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7.7%,高于全州农业机械化水平1.4%。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全县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很多作业项目都能实现标准化,特别是收获和运输作业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新标准。

4 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农机作业服务不能够涵盖全面,不能满足该县农机综合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2)农机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在管理、生产、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3)资金投入不足。组建农机合作社需要资金的比例较大,农民手中持币量严重不足,金融部门放贷资金有限,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5 今后的发展方向

5.1 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

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入股进社,或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2篇

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503人,通过调查摸底,503人中有视力残疾19人,听力语言残疾5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349人,精神残疾10人,综合残疾43人

二、调查结果。

1、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

残疾程度情况:轻度残疾276人,中度残疾161人,重度残疾66人。

受教育情况:初中115人,小学158人,幼儿园17人,辅读学校75人,聋校34人,盲校7人,聋儿语训部12人,学龄前弱智幼儿班6人,在家失学79人。

503名残疾少年儿童中学龄前儿童44人,入园人数27人,在家失学人数17人,入园率为61.4;学龄少年儿童459人,入学人数397人,在家失学人数62人,入学率为86.5。

中轻度学龄期智残儿童309人,入学人数276人,在家失学人数33人,中轻度智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89.3。

康复情况:受康复训练50人,手术矫治21人,药物治疗76人,未进行治疗356人。

致残原因:先天269人,遗传60人,因病致残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况: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户,250元-500元136户,500元-1000元109户,1000元-20__元34户,20__以上5户,月收入无和未填写94户。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父母受教育情况:研究生1人,大学大专22人,高中中专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学206人,文盲、情况不明等78人。

父母就业情况:就业635人,无业323人,退休3人。

三、调查分析

通过这次对全区残疾儿童的调查和摸底共调查出0-15岁残疾儿童503人,目前503名残疾少年儿童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从致残原因的调查情况看,先天致残和遗传致残是造成少年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有329人,占总数的65.4。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也是一个因素。

2、残疾少年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以下有261人,占调查人数的51.9,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

3、通过调查,较为突出的是智力残疾儿童的家庭不能正确面对现状,有不少家长根本不肯承认自己的子女智力上存在问题,而盲目责怪教师教学不力。

四、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大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卫生部门要对儿童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减少因病致残和不明原因致残情况的产生,进一步做好社区康复工作。

2、建议各级政府关心生活困难的残疾少年儿童家庭,为他们就业提高收入创造条件。建议教育部门适当减免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杂费,使他们享有教育权利。

第3篇

1、人工成本上升仍是企业发展中的最主要困难,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三季度有加薪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企业就业人数平均为533人,农民工占52.9%,同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中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6.3%,排在所有十九个选项的第一位,环比下降了4.6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比重相对更高。调查表明,人工成本上升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特别是东部地区企业、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更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本次调查还了解了目前企业工人的工资情况。调查发现,近六成的普通工人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超过三成的技术工人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与上个季度相比,2012年二季度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略有上升,技术工人的工资变化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近六成(59.8%)的企业在2001元以上,其中“2001~3000元”的占49.1%,同比提高了13.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3000元以上”的占10.7%,同比提高了4.6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此外,普通工人月工资在“1501~2000元”的企业占34%,“1500元及以下”的占6.2%。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68.2%的企业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2001元以上,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63.5%的中型企业普通工人月工资在2001元以上,高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此外,67%的出口型企业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2001元以上,明显高于非出口型企业。

关于技术工人的月工资,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32.4%)的企业在4000元以上,其中“4001~6000元”的占28.8%,同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6000元以上”的占3.6%,同比和环比均提高了0.3个百分点;此外,技术工人月工资在“2001~4000元”的占63.4%,“2000元及以下”的占4.2%。

从不同地区看,38.3%的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在4001元以上,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40.9%的大型企业技术工人月工资在4001元以上,要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行业看,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在6000元以上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此外,36.2%的出口型企业技术工人的月工资在4001元以上,明显高于非出口型企业。

调查还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三季度有加薪计划,并且加薪幅度平均为10%。调查结果显示,35.9%的企业经营者表示2012年三季度企业有加薪计划,预计加薪幅度平均为10%;64.1%的企业没有加薪计划。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有加薪计划的比重相对较高,加薪幅度也相对较大;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有加薪计划的比重相对较高,而中小型企业加薪幅度相对较大;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有加薪计划的比重相对较高,建筑业企业加薪幅度相对较大;出口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之间差异不大。

2、企业缺工情况比去年同期及上季度有所缓解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2012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比去年同期及上季度有所缓解。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企业中,2012年二季度有缺工情况的占55.6%,同比下降了16.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有缺工情况的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还发现,关于“最近三个月影响或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最大的因素”这一问题,选择“缺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企业经营者仅占8.2%,排在所有八个选项的第五位,环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企业的缺工情况有所缓解。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有:“市场因素”(38.6%)、“原材料涨价”(15.8%)和“资本(资金)周转/融资难”(11.5%)。

调查发现,2012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数量与缺工程度均低于去年同期,也要低于上个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只有不到四分之一(24.5%)的企业缺工数量在50人以上,同比下降了8.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中缺工“50~99人”的占12.6%,“100~199人”的占8%,“200~299人”占2.5%,“300~499人”占0.9%,500人以上的仅占0.5%。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采矿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的缺工数量相对较多。

从企业2012年二季度的缺工程度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6.4%)的企业缺工程度在5%以内,同比提高了8.9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此外,缺工程度为“5~10%”的企业占25.2%,“10~20%”的占25.5%,“20~30%”的占8.4%,“30.50%”的占4.3%,“50%以上”的仅占0.2%。其中,东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的缺工程度相对较高。

从企业2012年二季度的缺工岗位看,生产工程岗位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岗位。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缺工的岗位,选择比重最高的是“生产工程岗位”,占72.9%;排在第二位的是“技术研发岗位”,比重为43.9%;排在第三位的是“销售市场岗位”,比重为31.5%;排在第四位的是“综合管理岗位”,比重为23.7%。其他依次是“财务审计岗位”(8.1%)、“行政人事岗位”(5.7%)和“采购物流岗位”(3.7%)。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选择“技术研发岗位”的比重相对较高,中部地区企业选择“生产工程岗位”、“销售市场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技术研发岗位”和“销售市场岗位”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选择“生产工程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的比重相对较高;出口型企业选择“生产工程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而非出口型企业选择“销售市场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的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发现,2012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持续时间有所增加。调查结果显示,缺工3个月的企业占39.4%,环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缺工2个月的占22.6%,缺工1个月的占16.8%,缺工不足1个月的占21.2%。分组来看,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非出口型企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的缺工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当问及“2012年二季度缺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影响扩大再生产”(35.1%)、“开工不足,效益下降”(30.1%)和“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27.4%),并且选择这三个选项的企业经营者比重同比和环比都明显下降,而选择“没有影响”的企业经营者达到了24.5%,同比提高了13.6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随着缺工情况有所缓解,缺工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有所减小。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造成企业2012年二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为47.9%,同比下降了5.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了3.8个百分点。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35.4%)和“企业订单增加或规模扩大”(26%);选择“收入偏低”、“工作强度比较大”、“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和“工作条件不够好”的分别占25.3%、15%、13.6%和12.1%。

当问及“企业2012年二季度不缺工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现有员工队伍比较稳定”,为66.5%,环比下降了13.1个百分点。其他依次是“经营困难,订单减少/减产”(36.8%)、“进入生产经营淡季”(19.5%)和“现有招工渠道补充及时”(16.5%)。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经营困难,订单减少/减产”的比重比上个季度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此外,东部地区企业选择“经营困难,订单减少/减产”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选择“现有员工队伍比较稳定”的比重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大型企业选择“现有招工渠道补充及时”和“现有员工队伍比较稳定”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选择“经营困难,订单减少/减产”的比重相对较高。

二、企业招工计划

1、计划招工的企业明显减少,招工人数也有所下降

关于2012年三季度企业招工计划,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63.6%)的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同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6.5个百分点;19.5%的企业没有招收新员工的计划,16.9%的企业表示“不确定”。其中大中型企业、出口型企业招工意愿较为强烈。

调查发现,2012年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要低于去年同期和上个季度。超过四分之一(25.9%)的企业计划2012年三季度招工50人以上,同比下降了4.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招工200人及以上的企业占4.5%,计划招工数量在50~199人的企业占21.4%。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计划招工50人以上的比重要高于西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计划招工人数越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和建筑业企业计划招工人数相对较多;出口型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明显多于非出口型企业。

2、在企业招工计划中,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18~30岁的员工、男性员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发现,三季度企业计划招收的员工以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关于2012年三季度企业计划招收员工的学历情况,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占46.1%;其次是“大专及本科毕业生”,占23.3%:而选择“初中及以下”和“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分别占11.5%和2.4%。此外,选择“无学历要求”的占16.7%。

分组来看,东部地区企业选择“初中及以下”的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企业选择“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比重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选择“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的比重高于大型企业,而大型企业选择“大专及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重高于中小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选择“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出口型企业选择“初中及以下”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而选择“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比重则明显低于非出口型企业。

从企业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看,调查发现三季度企业对“31~40岁”的需求有所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2012年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情况,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18~30岁”,占52.4%,不过同比下降了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排在第二位的是“31—40岁”,占38.3%,同比上升了6.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了9.9个百分点;选择“41~50岁”的占3.2%,“51~55岁”的占0.5%,“无年龄要求”的占5.6%。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选择“18~30岁”的比重要低于东中部地区,而选择“31~40岁”的比重则要高于东中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18~30岁”的比重要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而选择“31~40岁”的比重则明显低于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与非出口型企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关于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的性别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相对多数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占47.4%,选择“无性别要求”的占31.8%,选择“以女性为主”的占20.8%。其中,中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的比重相对较高。

本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企业三季度计划招收的员工在技术经验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两年以下工作经验,掌握简单技术”的企业经营者占35.9%,选择“没有要求”的占32.6%,选择“熟练工人”的占31.5%,三者比重相当。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选择“没有要求”的比重相对较高,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选择“两年以下工作经验,掌握简单技术”的比重相对较高,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选择“熟练工人”的比重相对较高。

关于企业三季度计划招聘农民工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企业三季度计划招聘农民工平均为49人,环比下降了23人,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招聘农民工的数量相对较多。从企业三季度招聘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来看,调查结果显示,选择“50%以上”的占34.9%,环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选择“10~50%”的占32.9%,环比上升了7.5个百分点;选择“0~10%”的占22.7%,选择“0%”的占9.5%。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招聘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3、多数企业招聘一名员工需要花费100元以上,在选择招工途径时最关注能否招到合适的人

本次调查还进一步了解了企业招聘员工的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招聘一名员工实际支付的招聘费用情况”,选择100元以上的企业占46%,其中“200元以上”的占22.9%,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101~200元”的占23.1%,同比提高了8.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7.8个百分点;“51~100元”的占10.2%,同比下降了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50元及以下”的占9.8%。此外,选择“不需要花费成本”的占11.8%,选择“没计算过,不清楚”的占22.2%。

关于企业选择招工途径时最看重/关注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9%的企业经营者选择“能招到合适的人”,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其他依次是:“能快速招到人”(22.4%)、“合作方可信赖”(19.1%)、“花费经济,成本低”(11.1%)和“能大批量招工”(4.6%)等。其中,中部地区企业选择“合作方可信赖”的比重要高于其他地区;大型企业选择“合作方可信赖”的比重高于中小企业。

4、企业招工难度依然较大,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升过快

企业经营者认为2012年三季度企业招工难度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关于“相对于2012年二季度,对企业三季度招工难易程度的预计”这一问题,选择“难度相当”的企业经营者占41.6%,选择“更加困难”的占15.2%,选择“更容易”的占12.9%,选择“不好说”的占30.3%。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出口型企业选择“更加困难”的比重相对较高。

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高和物价上涨过快。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分别为66.8%和51.3%,明显高于其他选项,也高于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35.8%)、“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28.5%)、“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28.2%)、和“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25.1%)。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选择“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38%)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选择“社保权益不能满足需要”(5.2%)和“招工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特殊要求”(4%)的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企业选择“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32.3%)和“求职者(求职岗位)发展空间有限”(20%)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企业选择“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37.5%)、“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32.5%)、“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25%)、“企业品牌、规模等没有吸引力”(20%)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滞后”(22.5%)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选择“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32.5%)、“员工流失严重”(7.5%)和“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2.5%)的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