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财务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企业财务报告的现状与问题
1.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比如,一些企业的财务报告很多时候只是走过场,或者是完成所谓的自我任务和上级任务,报告所记载的信息通常并不是与企业的重要交易有关系的,而只是针对企业的某个方面来的报告,这样长此以往,对于企业日后的信息记载使用并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很多时候,还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2.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降低。
要知道,现行的财务报告,多半是采用历史数据来进行统计记载的,那么,在时效实用性上,肯定存在缺陷和漏洞;再者,着报告中,多半还有评估的成分,这样一来的话,很多事实并非一定是事实或者成为事实;另外,因为也没有特别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来规范执笔者的报告,那么,这当中,粉饰的成分,肯定也是再所难免的,这也大大的降低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3.企业财务报告多半侧重一些笼统而广泛的总结而轻分析。
现行的财务报告,多半只是各种报表和数字的罗列,并没有经过很严格很规范的会计信息的处理和计算来得到,这样的话,对于未来启用这些财务报告进行预见性的分析,很多时候,估摸是难以预见些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经营风险问题的,因为这样的财务报告内容是在是太宽泛和太找不到实在的边际,说起来,类似于无用功。
4.企业财务报告太过看重利润的分析而忽视了其他信息的分析和掌握。
要知道,企业财务报告,虽然对于利润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关于企业的其他信息,也不能忽视,因为其他信息最终也通向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利润的。是的,我们一定不能顾此失彼,要注意平衡,才能把握好全局,获得更多的期望利润。
5.现行的会计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而影响了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是的,目前要加大力度解决会计规范得到不遵循,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等等问题的解决和减少。
纵观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当期的企业财务报告多半只是流于形式,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也相对比较混乱,那么,我们要怎么的来扭转我国当期企业财务报告的尴尬境地呢?这样,将简要的说说:首先,应该明确企业走财务报告这一程序的意义及最终要达到和追求的目标。说到底,企业的财务报告,肯定是要国家还有企业以及相关的债权人提高真实而准确的财务信息;其次,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要建议起适合当前企业经济形势的报告模板和规范要求等等。总之,一定要在明白的情况下进行实践。
二.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详细概述
1.企业财务报告的含义。
企业财务报告一般包括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和润分配表。还包括为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作的解释的会计报表附注。
2.如何更好的读懂企业财务报告。
这个,很强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少。但要知道,需要会计信息的群体并非都是专业人士,很多非专业人士对于读懂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也是很迫切的,这里,本人就自己对上次公司财务报告的了解,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上次公司的财务报告,以便帮大家找到更方便更清晰解读企业财务报告的切口。首先,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报表和图表的全部内容,在最先审阅的时候,就需要对一些金额变动比较大的项目给予特别的注意和着重的关注;其次,对于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另外,对于相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和支付时段支付情况都要做一定的了解和注意。其次,在阅读财务报告的时候,对于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都要做仔细的阅读。对于应收账款还有其他应收账款的增加关系啊,都要特别的主要,要知道,如果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那就说明,着当中肯定存在着利润操作的可能。还有,对于借款和其他应收款等财务费用,要及时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特别是这当中,如果出现关联单位的财务往来反复,且费用还那么的低,也需要去注意,这当中,可能也存在这利润和回扣的操作。
3.如何分析研究财务指标。
首先,是对偿还债务能力的分析。要知道,企业经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跟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挂钩的,也就是说,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昭示着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是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承受能力度。这当中,包括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偿还。
a.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对部份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b.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且也被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c.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且一般都认为1:1的速动比率比较的合理。
d.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这个指标昭示着企业对于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e.产权比率。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可以说,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一般是指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其次,是对企业获得利润能力的分析。无可厚非,企业只有获得利润才有存在的价值,企业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前提都是盈利。是的,盈利是企业的出发点,最终也是企业最好最理想的归宿以及再次重现出发的起点。企业只有保证了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的更好发展,才能使得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极大的促成了其他目标的实现,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助推手。对于投资者,利益和盈利也是前提和最终最主要的目地和重要保障。获利能力作为企业营销能力和收取现金能力以及降低成本的能力还有回避风险等能力的综合体,是的,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可以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和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a.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率是营业毛利额与营业净收入之间的比率。如果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那么,抵补各项支出的能力肯定是越发的强大,那么,如果毛利收入比较的差劲的话,对于其他各项支出的能力就会被减弱,这样的话,企业或者投资者获利的能力就被降低。不过,一般与同行的相比的话,毛利率越低,成本就相应的偏高了。
b.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全部的资产获得利润的总体的能力。它是指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c.营业利润率:指的是营业利润与全部业务收入的比率。对于公司利润的衡量,其实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要更加来得全面,不能忽视哦。
d.资本金利润率。要知道,如果资本金利润率提高的话,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比如会增加。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总之,企业财务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经济形势的越发复杂和多样,也变得越发的丰富和包含化,这也就相应的使得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来搞好企业的财务报告工作,是的,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我们必须要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规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要知道,其利用的好,对于企业总结过去,承接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玲;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05期
[2]王琪;也谈正确分析公司财务报告[J];会计之友(中);2007年03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分析;评价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随着新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市场的各种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会计职业界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财务报告没有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失去相关价值。因此,改进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势在必行。
2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现行财务报告不重视未来
传统会计的确认标准都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予确认,财务报告是一种反映过去经营状况的向后看的会计报告。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现状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相关者来说,他们的各种决策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前景预测的基础之上,要想对企业未来做出准确预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描述,更希望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对未来的自身的经营状况的预测性信息。按照传统会计来衡量,像期货、期权之类衍生金融工具,过去却没有任何实际交易事项可言,一项合约的签订仅仅预示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财务变动,如保证金户头上账户资金将随着市价波动而不停变动,对冲、履约、交割等行为可能带来风险和收益。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涵的无穷机会与风险,以及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
2.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现行财务报告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揭示不足。在现行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不可低估。风险的这种重要性使得风险的披露也成为财务报告的一个必备内容。但现行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主体、以附注和说明为补充的体系不能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充分有效的揭示。
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讲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告,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职业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的报告以外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告。
2.3现行财务报告的滞后性较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现行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对外披露的。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金融工具的应用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为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变化。年度报告,甚至季度报告已明显无法满足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要。
财务报告周期过长,信息滞后。我国企业的年度报告要求在年末结束后4个月内报出,中期报告要求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企业由盈利走向破产。英国的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而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财务报告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失去了它的有用性。
2.4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不仅翻新速度快、数量大、品种多,而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也越来越多。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投资和信贷决策失误。由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利率和汇率瞬息万变,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我国上交所“3.27”事件就是相当典型的事例,但现行财务报告却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
3改革企业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
3.1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重的原则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可靠性和相关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改进或改革,都极有可能给信息质量带来严重后果。不可否认,兼顾两者的实际处理,其难度明显大于理论探讨,但又是改善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必须坚持的原则。
3.2定量和定性指标相顾的原则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定量指标主要限于货币化历史财务数据,定性指标基本得不到反映,使用者往往需要对报表的再分析才能做出预测和判断,但这经常又是盲目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兼顾的原则,要求改革后的财务报告在充分揭示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前瞻性信息,既要披露财务信息,又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既要有量化分析指标,又要有定性分析说明,如企业背景和竞争状况。以便于使用者更加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企业状况。
3.3报表格式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财务报告的主体是会计报表,主要会计信息都集中于会计报表中,采用固定统一的报表格式,无疑为报表的编制、汇总、计算机加工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又使得情况各异的不同企业在披露信息方面受到了束缚,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此。充分揭示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披露与经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对于重要信息的揭示,不应当受报告格式的限制,应予以充分揭示。在维护报表格式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利用表外途径揭示财务信息是可行的、必要的。另外,在报告的周期方面也应当适度灵活。
4对企业财务报告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4.1对现行财务报表的项目简化,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我国现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有64行、22行和56行数字,假想设计的资产负债表、核心收益和净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别只有27行、18行和32行数字。两者相比较,我国现行财务报表项目明显偏多。事实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比较熟悉为假定,这一假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较为普遍的适用基础,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则比较缺乏必备的财务观念和会计知识,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会计信息很可能是一堆看不懂的数字,甚至可能导致误解和误用,报表数据越多,误导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在做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简化会计报表项目、设计精练的会计报表更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大多数需使用者经过分析之后才会变得有用,缺少来自提供者的财务分析数据,在报告中增加由企业专业人员提供的分析数据必然会受到报表使用者的普遍欢迎。4.2对所有者权益理论及其对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所有者权益理论应采用“企业理论”为宜。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为许多群体的利益而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机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不宜仅采用现行的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还应以增值表为主要报告形式。用增值计算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企业内外各利益当事人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及其相应的受益情况,所以增值表更适合于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各产权主体的权益、受益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均衡结构,增值表应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报表之一。
4.3应注意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重的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等。基本财务报表及附注来自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有可靠的凭证作为原始证据,并遵守会计准则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符合可靠性原则。其它财务报告主要是满足使用者新的信息需求,帮助他们作出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决策。
在财务报告改革中,应当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进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解决得就较好,从而使它们可以将财务报告的改革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上。
4.4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编报和考核
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已日益成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而备受使用者的关注。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要求编报,不要求考核,这势必会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随意性,降低报表信息质量。企业现金流量表由年报改为月报,并且增加一些考核指标,如现金净流量占赢利额、营业额的比重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角度,都是可行的。
4.5保持传统三大报表,增加附注内容
改革现在的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对之完全否定。相反,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一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建议把三张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对于核心信息,应该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的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在财务报表中能够表明投资报酬,财务弹性,和变现能力的会计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是为帮助会计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有关项目等作的解释。由于报表内容日益复杂化,表内以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表内某些信息若不加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就难以理解。因此,表外备注的内容将不断增加。备注可能反映的信息类型包括:①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②采用与报表不同的基础编制的信息。③那些可以反映在报表,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④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信息。在我国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财务报告中附注的内容都比较少。我国会计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会计准则或制度对附注问题做出具体规定。《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注已有一些规定。我国的附注应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提高,不应只是报表数据的延伸或另一种算法,也不应只局限于财务数据。
4.6关注小企业财务报告
“抓大放小”历来是人们处理众多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对而言,我们对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改革比较重视,而对小企业的会计问题,过去关注不够。我国小型企业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改革企业财务报告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财力有限及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重合的特点,建立一整套适应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体系应当是可行的、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棣华.改进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建议[J].广西会计,2002,(5).
[2]刘玉廷.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改革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2,(2).
[3]张鸣,贾莉莉.财务分析入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李佳明,安同良.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J].现代管理科学,2004,(2).
关键词:高质量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理念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而且形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使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利用虚假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粉饰手段造假是财务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修订
1.1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
原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1.2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体系进行了调整
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1.3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
旧准则中会计确认和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论物价如何变动总是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降低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重视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各项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财务报告单一的计量属性,使财务报告计量基础更科学、合理。
2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实行财政、税收和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采用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因此报告内容也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适应的。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实体,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2.2不能客观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业务
知识经济时代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资产形式、经营方式、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等无法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也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而无法包括在财务报告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网络化使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
2.3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
2.4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3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一种新理念:高质量财务报告
3.1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提出的背景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宝罗B.W米勒与宝罗R.班森两位教授提出的,此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替代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而是对现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出的,这种最低报告标准一方面无法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与债权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许多造假者利用现有财务报告不完善之处蒙蔽欺骗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有利之机,使许多投资者与债权人遭受了损失。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一场变革,它鼓励企业抛弃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旧有的态度,通过高质量的全面的财务报告与他们建立一种密切的、公开的、真诚的以及彼此信任的新型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只有提供资本市场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率。相反,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不需要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经济效率。
3.2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完善
(1)补充披露,补充披露为突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限制提供了最大的机会。这种突破必须是在反映事实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企业需要揭示使用者认为重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以减少报表使用者的猜测和从间接渠道获得的估计信息的依赖,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应该:①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②增加物价变动信息披露。③增加对研究与开发信息的披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验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④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⑤前瞻性信息。企业应披露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尽地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⑥背景信息。作为一个企业,其所处的地域、行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改造、市场上的经营氛围、远期近期发展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过去的盈利水平、主要竞争对手等状况,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反映。⑦简明信息。编制简明信息,便是对那些为绝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样更能扩大财务报表的效用。(2)报告的频率,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
(3)独立的审计,在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下,独立的审计很重要,因为审计师就是通过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价值,如果没有审计师,那么市场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会很低,不确定性非常高,后果就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的升高。有了有效的审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总体水平会下降很多,所以建议企业任用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提高财务报表的价值,在高质量财务报告体制下,审计师将以“财务报表对决策有没有用”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使披露的信息更有用”做为审计的目标,试想这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决策者会是多么的不同啊。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告诉审计师他们是唯一通过第三方的证明来创造可信性从而增加财务报表价值的人,只有他们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不跟客户妥协,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加的价值最大化。
当企业意识到现存财务报告的不足和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优点,相信他们将会以三种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第一种方式,他们会在会计准则的标准下将财务报告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报告不仅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低标准,而且更加有用。这种方式只需要改变管理层的态度就行了。第二种方式是编制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来产生有用的信息披露,以满足目前对更多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第三种方式就是更快更广泛的公开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财务报告 企业财务
一、利润分析
(一)集团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
1. 水平分析 在对于企业的利润额增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时,水平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的利润、产品销售的毛利润等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形式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来,通过具体的数字得出其经营之后的效果。
2. 结构分析 将水平分析得出的各项指标作为基准,分析其经营成果并且对于具体的利润比例进行归纳,将盈利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利润等指标的变动综合一起考虑并且进行研究,综合的探讨利润额的变动状况。
(二)各生产分部利润分析 生产本部(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生产本部(含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将本部的利润总额与同期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利润总额变动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的变动情况整体分析。结合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类型成本,经营销售过程中的各类费用的变动状况,分析本部的利润构成以及变动。
2.一季度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首先将分公司的利润总额与同期相对比,简单地得出利润变动原因,接着对于产品的销售利润与同期近几年相对比得出变动原因分析结果,最后结合销售收入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将产品销售的毛利润涉及到的各类费用综合考虑得出分公司利润变动情况以及相应的原因。
二、收入分析
(一)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销售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时主要依据销售区域在近几年之内同期的销售情况进行对比,可能涉及企业内部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出口贸易为企业带来的收入情况、国内的总销售额带来的收入等,依据对比得出的结果得出销售收入结构的分析情况。
(二)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
涉及销售收入中的销售数量和价格的问题分析,就应该微观的去研讨分析企业在运转过程的各项收入以及费用成本。
(三)销售收入的赊销情况分析
赊销是现今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问题,可以说赊销存在一定的风险,要保证产品在生产加工之后不会在企业形成积存,赊销也是一种销售方法,所以对于赊销的分析直接关系到销售收入的情况,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商、各地代表处以及相关办事处的赊销情况。
三、成本费用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在对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进行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部销售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涉及各地各区和分公司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以及汇总;二是单位的产品材料的使用情况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三是销售区域的销售成本对于总成本的影响情况。
(二)各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在企业中对费用进行分析时三项期间费用是必须考虑的,对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内部涉及到的变动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在销售费用中涉及到运费、工资以及其他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运输费、包装材料费用等变动的情况通过数字清晰的显示出来。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时,首先考虑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同期相比较的变动情况;接着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给予具体的分析。
(二)现金流量分析
对现金流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意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表示企业经营的收入情况与相关支出的抵补情况。
五、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一)获利能力分析
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多方面的考虑企业经营的综合情况,结合各类数据提出具体相关联的比例进行探讨。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分析方法雷同,对经营过程产生的数据综合处理之后再进行分析,涉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例如,流动比率的变动其增长便表示企业的本期由于贷款额的增加用于流动资金的速度加快,企业在短期之内的偿债能力比较强,若为减少则为反之。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中主要涉及总的资产负债率,分析其变动情况是否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以及是否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对于产权比率一般的企业应该保持在50%左右,若过低则说明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够有效的利用贷款资金,若反之则表示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够稳定。
六、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
一般的企业在分析之后都会发现各类问题,例如对于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增长的比率大于销售收入的比率,毛利润以及毛利率的下降等。
(二)借款增加,获利能力降低,偿债风险加大
关键词:高质量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理念
中图分类号:F62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143-02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而且形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使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利用虚假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粉饰手段造假是财务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修订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
原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体系进行了调整
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
旧准则中会计确认和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论物价如何变动总是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降低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重视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各项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财务报告单一的计量属性,使财务报告计量基础更科学、合理。
2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实行财政、税收和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采用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因此报告内容也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适应的。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实体,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2.2 不能客观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业务
知识经济时代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资产形式、经营方式、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等无法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也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而无法包括在财务报告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网络化使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
2.3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
2.4 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
3 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一种新理念:高质量财务报告
3.1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提出的背景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宝罗B.W米勒与宝罗R.班森两位教授提出的,此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替代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而是对现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出的,这种最低报告标准一方面无法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与债权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许多造假者利用现有财务报告不完善之处蒙蔽欺骗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有利之机,使许多投资者与债权人遭受了损失。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一场变革,它鼓励企业抛弃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旧有的态度,通过高质量的全面的财务报告与他们建立一种密切的、公开的、真诚的以及彼此信任的新型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只有提供资本市场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率。相反,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不需要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经济效率。
3.2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完善
(1)补充披露,补充披露为突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限制提供了最大的机会。这种突破必须是在反映事实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企业需要揭示使用者认为重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以减少报表使用者的猜测和从间接渠道获得的估计信息的依赖,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应该:①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②增加物价变动信息披露。③增加对研究与开发信息的披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验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④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⑤前瞻性信息。企业应披露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尽地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⑥背景信息。作为一个企业,其所处的地域、行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改造、市场上的经营氛围、远期近期发展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过去的盈利水平、主要竞争对手等状况,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反映。⑦简明信息。编制简明信息,便是对那些为绝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样更能扩大财务报表的效用。
(2)报告的频率,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
(3)独立的审计,在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下,独立的审计很重要,因为审计师就是通过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价值,如果没有审计师,那么市场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会很低,不确定性非常高,后果就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的升高。有了有效的审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总体水平会下降很多,所以建议企业任用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提高财务报表的价值,在高质量财务报告体制下,审计师将以“财务报表对决策有没有用”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使披露的信息更有用”做为审计的目标,试想这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决策者会是多么的不同啊。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告诉审计师他们是唯一通过第三方的证明来创造可信性从而增加财务报表价值的人,只有他们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不跟客户妥协,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加的价值最大化。
当企业意识到现存财务报告的不足和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优点,相信他们将会以三种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第一种方式,他们会在会计准则的标准下将财务报告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报告不仅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低标准,而且更加有用。这种方式只需要改变管理层的态度就行了。第二种方式是编制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来产生有用的信息披露,以满足目前对更多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第三种方式就是更快更广泛的公开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利益相关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格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作为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年末财务状况、全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 在沟通企业单位管理层与财务报告使用者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尽管我国财务报告模式随着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建设得以不断改进,但是现阶段,对财务报告的变革仍然相对缓慢,在信息披露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许多局限性。
一、企业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
(一)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财务报告要对决策有用,必?以大量提供企业相关信息为前提,当今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声誉、产品的销售渠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表达,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随着企业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更需要了解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尤其是有关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
(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及时性不足
现行财务报告定期编制和报送,信息的特性是时效性。正确而及时的信息可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利润。而传统财务报告周期过长,如我国企业的年度报告要求在年末结束后四个月内报出,中报要求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及时性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灵魂,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企业由盈利走向破产。英国的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994 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 450 亿美元到 500 亿美元,而 1995 年 2 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 94 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财务报告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失去了它的有用性。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从财务报告的全面性来看,传统财务报告只重点披露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收益,对于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益则采取简单合并披露。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体现的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并没有对企业某一资产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披露。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 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思路
(一)改进企业报告的模式
从原来着重于财务信息,扩展到非财务信息,从原来着重于最终经营成果扩展到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非财务信息一般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以及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等;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这些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披露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加以说明。
(二)切实实现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用于报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通过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有助于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促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从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以下内容: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人力资源的投资与使用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企业对社区建设的贡献等。
(三)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效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
与旧的金融工具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目标物是股票、债券、汇率、股价指数等,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赢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由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利率和汇率瞬息万变,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我国上交所“3.27”事件就是相当典型的事例。这种巨大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广大用户强烈要求企业揭示、报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信息,但现行财务报告却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四)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FASB将全面收益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派)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企业的全面收益应分为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两个部分。对已实现净收益的确认,要求企业不仅要披露与传统业务活动已产生的收益有关的信息,而且还应该披露企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收益信息;对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的披露就是要求企业从长远出发,及时披露与企业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因此,引入全面收益披露模式是对企业获利能力全方位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列报模式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
(五)实时报告
现行财务报告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而编制的,一般按年、按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的财务状况。通过提供实时报告的财务信息, 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 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 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导致信息产生、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实时呈报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网络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也就是财务报告的及时化、网络化。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报告;问题剖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益复杂,对企业经营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求易于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指导企业经营者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协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的决策,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提供一份真实、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及作用
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是企业正式对外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在现实中,企业管理者一般都会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财务部门编制各种财务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要。
企业财务报告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使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提供者以及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经营决策,避免出现决策失误。
企业财务报告作为对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的总结,可以从纵、横剖面观察和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管理工作,又因为其需要对企业相关人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因此,要求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和资金运动,这样才能满足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二、当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导致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新的不同的需求。而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对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财务报告内容比较单一,并且反映财务信息的会计报表数据不全面、不完整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主要使用货币信息,很少有非货币信息,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更注重财务报表中货币信息的披露,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不仅要获取货币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非货币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在财务信息的反映上,当前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进行定量分析,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很少将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反映的人力资源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环境成本、社会效益等指标作为必需要素,列示于企业财务报告当中。因此,当前的企业财务报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财务管理的新要求,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时效性较差,更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一方面。我国企业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告具有滞后性,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延误商机;并且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在这个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很可能已经成为无效信息。
另一方面,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缺乏相关性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可能误导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三)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失真、失实现象十分严重,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告也会出现差错而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低下,不适应工作常会造成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不客观、不真实;其次,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以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企业财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另外,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第三,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人为调整财务指标和核算内容,编造、变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四)企业财务报告的形式比较单一,会计核算手段落后,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只包括中期(月、季、半年)报告和年终报告等定期报告的形式,不能满足实时报告财务状况的要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能及时得到有关企业重大财务变化的信息而不能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决策。目前我国会计报告一般由手工编制或计算机打印输出,人工报送,现代化办公设备尚未普及,依托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还需要一段过程,这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取决策信息的需要。
三、企业财务报告管理对策
(一)完善财务报告的内容,关注企业人力资源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环境成本、社会效益等指标,财务报告应体现多元性、全面性
财务报告多元性和全面性体现在信息披露范围上的扩展,要求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货币信息及与之相关联的非货币信息,尽可能反映非货币信息,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以及与企业相关联的重要方面的信息。非货币信息的披露可
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
(二)财务报告应体现及时性及瞻前性,特别要关注企业的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能够作出合理及时的决策。财务报告及时性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存亡。这是因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进行的,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随时得到决策所需信息,以防决策失误。
财务报告的瞻前性体现在,需要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还要在财务报告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为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与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业务培训和综合知识的培养,要努力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知识,以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财务人员还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会计是一门管理科学,财务人员不仅承担核算任务,还要承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财务人员要提高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能力,要学习现代办公操作技术,应用科技新手段,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
企业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明确职业道德标准,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的发生,并且需要建立和发展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从源头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4.强化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琳. 谈企业集团财务报告管理[J].交通财会, 2009, (8).
[2]田立新.浅析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 (15).
[3]李玉杰.当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 (21).
笔者依托自身多年的财务主管工作经验,拟围绕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控制进行论述,希望有助于我国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控制与提高。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控制;实施;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财务报告通常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多部分共同构成。财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文书。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一方,前者主要在编制阶段和分析利用阶段控制,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后者主要体现在对外报出之前的控制,依赖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那么本文主要基于此两点,展开论述。
二、企业财务报告在编制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1、违法风险。企业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可能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财经法规、会计准则等。前者涉嫌故意造假,或者则是客观上导致财务报告违法,无论怎样,都会导致财务报告失真,会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会让企业声誉受损,企业股价下跌,股东财富缩水。
2、利用风险。财务报告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产品”,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经济业务的总结,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不能根据财务报告分析发现、发现、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进一步使风险加大,导致企业风险失控,甚至遭受重大损失或者破产的危险。
(二)财务报告编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1、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作为一个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所必须遵循的。无论从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还是会计职业道德而言,真实性、完整性都必须是最低的标准。
2、重点关注非常规会计业务的影响。作为编制年度财务报告的前提,清产核资、债权与债务核实、减值测试等工作是必须的。但是,要重点抓住重大非常规会计业务和重大交易和事项等常规会计业务,以规避风险,比如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得税会计等特殊事项等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影响,关注具有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关注这些重大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六大会计要素余额、发生额要真实。不得多计资产,少计负债。不得利用减值准备压低利润,也不得利用虚假交易粉饰利润。
4、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补充,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理解与使用,对于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应当遵循会计准则做出清晰的说明。
5、企业集团应当依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合并方法,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利用信息化技术编制财务报告,以减少或避免编制差错和人为调整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财务报告分析利用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财务报告分析的范围包括:主要关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
1、企业财务报告给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的物资基础,那么财务分析是相当于医疗机构的检测仪器,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企业相当于参加“体检”的人,财务分析能发现问题,但是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管理层根据财务分析的提示来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所以,财务分析的重点在于发现。鉴于财务报告是定期报出的,财务分析也是定期进行。规范的企业要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也有的企业叫经济活动分析,就是充分利用财务报告所反映信息,分析财务指标、发现问题。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或者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在分析中其主导作用。
2、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主要运用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3、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
4、加强资金管理,依托公司战略和财务战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运转情况,重点关注现金流量能否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运行,防止资金流断裂。
5、企业定期的财务分析应当形成分析报告,构成内部报告的组成部分。财务分析报告结果应当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充分发挥财务报告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2、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装订成册,加盖公章,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一、XBRL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及其应用现状
(一)xBRL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定义XBRL是eXtensible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简写,直译为“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按照XBRL国际的定义:XBRI是提供一个以XML为基础架构的全球信息供应链,便于使用者编制、交换和分析财务报告信息,XBRL是可以让使用者免费下载和推动自动交换各种软件都可读取的可行财务报告信息。XBRL之所以能够在财务界迅速发展和推广,是因为其应用可以解决会计信息的流通难题。
(二)XBR_L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应用现状自1998'~XBRL技术问世以来,XBRL技术已逐步成熟,许多著名企业如MorganStanley,EDGAR Online,Reuters,and Microsoft等都在网站上披露XBRL财务报告。世界各国不同组织,包括证券交易所、金融监管机构、税务机关等,也都不约而同地开发以XBRL为核心技术的大型项目。而美国证监会(sEC)、东京证交所、韩国的KOSDAQ以及中国深圳交易所都将XBRL技术于其上市公司的报表申报。美国联邦存保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进运用XBRL技术作为监理信息申报与公布的新一代的档案申报标准。英国税务局(uK Inland Revenue)、日本税务部(Japan NTA)、荷兰税务局(Netherlands Dutch TaxAgency)与澳大利亚国税局都已采用XBRL作为公司所得税申报格式之一。丹麦DCCA(Danish Commeme and Companies Agency)还将XBRL作为电子化政府的申报平台所用申报格式之一。除此之外,XBRL还可应用于管理报表、总分类账、主管机关报告、认证及查核服务以及会计文献保存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无限的潜力。
二、XBRL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管理的优势
(一)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程序及其缺陷国资委制定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体系包括:财务决算报表、财务预算报表和财务快报。这些报表是国资委为了掌握管辖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而设计。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的管理,研发了专门的一套软件。该套软件从功能上适应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管理的需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增加了企业报表编制的负担。由于该套报表采用传统的软件编制模式,与企业财务系统并不兼容,企业在填制这套报表时,需从财务软件中找出相应数据,再填列到报表中,从而加重了企业报表编制负担。在手工填列报表时,难免会出错一些误差,造成数据失真。这套报表在数据传递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各级国资委在收集所管辖国有企业财务数据时常通过企业将数据拷到软盘上,再将软盘送至上一级国资委,由其再录入系统;或者是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来传送这些数据。但这种模式一方面会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效率低下,且可能因为软盘丢失及黑客攻击电子邮箱等原因造成重要的财务数据泄密。
(二)xBRL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的优势 XBRL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可以实现会计报表流程再造。国有企业财务报告任务很重,除了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报送国资这套报表外,还需要向财政机关报送预算决算报表,向税务机关报送税务申报表,如果是上市公司还需要向证券监督机构报送财务报告,另外还需要编制企业经营报表、内部管理报表等。传统的报表编制模式是由会计人员手工重复填制到各个不同的报表软件中,因此大量时间浪费在重复而繁琐数据录入中,会计人员工作强度大、枯燥乏味,并且不能提供高的附加价值。如果将XBRL技术应用到报表编制中,实现每个系统都采用XBRL标准导入和输出,就可以将会计人员解放出来,实现无人工干预的数据抽取和报表编制。更进一步看,由于报表的编制实现了报告编制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因此在提供实时报表和个性化定制报表上有很大的潜力。各级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设计财务报表格式和指标,交由报告编制系统抓取数据生成报表,从而实现个性化报表需求。国资委收集的企业财务数据反映了各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但由于这些数据都被禁锢在自己的文档形式和软件中,要抓取这些信息做进一步分析和挖掘并不容易。XBRL实现了财务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软件公司就可以轻松编制各种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挖掘软件,透过数据表面找到本质。会计人员也可以从传统机械化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重点分析追踪软件发现的线索,提出财务决策支持信息。
三、XBRL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想及实施
(一)国有企业财务报告xBR工分类标准建立建立分类标准时应当依照国际标准组织XBRL所建立分类标准的六个步骤,依次为:财务事实来源、结构、收集数据、输入、更正和输出。一是财务事实来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XBRL分类标准,考虑到国有企业财务报告中许多部分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与之类似,因此,在建立国有企业报告分类标准时应当引用相关部分,简化工作并保持统一。二是分类标准结构。财务事实来源确定后,接着就须找出财务事实间的层级关系。层级关系是表示分类标准中财务事实间的母子关系。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框架,是依据我国国有企业财务快报中所需填写的字段及资料为基本架构,并参考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申报文件中的栏目名称,作为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中元素命名依据。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建立分类标准时,应首先建立各个表格的分类标准,再汇人国有企业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中。三是收集资料和更正。收集数据时,将所要表达的财务事实依照层级关系输入数据库、表格等任何形式的数据文件。在收集数据阶段。通常应同时对数据进行错误更正,以降低错误,使分类标准更一致。四是转换及输入资料。分类标准包含许多元素、属性和数据型态定义,词
时也定义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各个元素和其它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XBRL分类标准中有五种可扩展元素:definition Link、calcul-ationLink、presentationLink、labelLink及referenceLink,这些元素都需要分别建立和完善。五是更正。XBRL规范文档(Taxonomy)建立完成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xBRL技术规范标准(Specification)。可以利用XBRL规范验证(XBRLValidation)工具来完成这部分工作,然后根据验证结果对规范文档进行更正和完善。六是输出。XBRL规范文档通过验证后,就可以输出了。XBR工规范文档输出会生成几个文档,包括XBRL规范文档(cwkb,xsd)、定义展示关系的文档(cwkbpresentation,xml)、定义标签的文档(cwkb-label,xml)和定义计算关系的文档(cwkb-calculation,xml)。
(二)国有企业财务报CXBRL实例文档建立国有企业财务报告XBRL实例文档的应根据建立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类标准,来制定符合标准的有效范例文件,并提供参考并验证分类标准的可行性。这类似于企业提供传统的财务报告,软件公司可以根据XBRL分类标准编制软件,企业则可通过软件抓取财务数据并编制相应的XBRL实例文档,再通过软件审核及会计人员人工审核后进行报送。
关键词:企业 财务报告 质量 因素
一、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对许多目前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难以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经营业务频繁,财务会计处理业务繁重,然而大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所投入的成本不多,导致财务会计处理效率较低,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企业业务的连结性与披露的间断性之间必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财务报告的信息相关性大打折扣。
(二)财务报告中估计和判断的运用
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一般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而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处理方法需要对财务活动进行较多的会计判断和预估行为。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等。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不仅忽视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导致难以对财务报告质量进行绩效考核;而且对于财务报告质量责任制度的执行乏力,责任追求制度形同虚设,导致财会人员消极懈怠,不注重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质量。
(一)忽视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建设
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是财务报告质量的控制依据和财务报告编制的作业规范。现阶段部分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还不够健全,对财务报告规范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制度和规范体系这一块,企业主要强调财务报告人员从业道德的建设,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还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将难以实现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绩效考核,难以切实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水平。
(二)财务报告质量责任制度形同虚设
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对于财务报告编制质量的责任制度建设上还不够完善。财务报告质量需要完善的责任制度的保障,一个完善的财务报告质量责任制度,不仅可以依法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还能在制度层面上规范责任人的财务报告编制行为。现阶段部分企业在财务报告责任制度的建设上,往往忽略了财务报告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而作为责任制度的核心,责任追求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制度执行的乏力,失效。企业财会人员在从事财务报告工作时,没有责任追究制度的后顾之忧,极易出现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财务报告质量水平。
(三)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落后于时代需要
现阶段从事财务报告工作的财会人员主要是专精财务管理的现代管理人才,缺少复合型人才。而面对现阶段层出不穷的高智商经济犯罪案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财务报告工作不仅仅需要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求财会人员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现阶段我国的财务管理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的财务报告制作不够规范,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强调稳步前进。然而面对新兴的复杂的财务内容,仅仅依靠“稳”是行不通的。只有培养积极开拓创新的意识,与时俱进,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才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建设
加强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建设,重视财务报告人员从业道德的建设。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将极大地有利于企业开展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绩效考核工作。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计划。在计划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避免出现敷衍了事、人浮于事的情况,降低财务报告质量风险。
(二)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追究
完善财务报告质量标准制度建设,加强对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绩效考核,及时发现不足并予以解决,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完善财务报告质量责任制度,责任到人。严格实施责任追查制度,对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不合格,违纪行为等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以财务报告复核、财务报告责任追究为主体的财务报告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实行财务报告编制全过程质量控制。
(三)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在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要组织财会人员对不同财会信息和案例的学习领会,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争取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复合型财会人员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和部分财会部门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质量控制意识改造。强调财会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摆脱陈旧思想包袱的束缚,用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去解决不良影响因素带来的后果,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淑芬.企业财务报告质量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
一、财务报告概述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需求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发生了改变,而且是需求推动了变革。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体制的内容是财务报告,它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来表现,对企业的一些活动进行表述并披露相关问题。
(一)财务报告定义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二)企业财务报告的作用
可以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企业自身管理者等对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的需要。例如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财务报告的编制是企业信息搜集、整理的结果,把信息资料编制的更加系统便于使用,从而调整策略,处理问题,使之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二、当前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当前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报告及时性差
我国现在正使用的报告体系是按年、季度编制。信息使用者想要能够准确预测较长时间段后的情况,这要求市场环境比较稳定。但现在有较多因素的不可确定性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变化、企业间竞争加剧等,这些可以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二)缺少知识资本信息的披露
在知识经济中包含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知识,它在现今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以后企业之间的竞赛将不仅仅的重点放在财富与规模大小等方面上,而是更注重于公司所拥有的知识资本在质与量方面的竞争。而现今的财务报告把信息披露重点只放在机器设备等硬性实物资产其上,这就局限了知识资本在报告中的披露。
(三)缺少对未来收益和风险预测信息的披露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是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信息,而现实的价值增值活动包括三个节点,分别为过去,现在,未来。而现今因为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正确预测的重要性与难度比之以前增加,越来越看中有利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
(四)缺少非货币性资产信息的披露
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被称为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不同于货币性资产的地方是货币金额是不可确定或不固定的。财务报表中的非货币性资产科目包括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委托加工产品等。
(五)缺少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企业报告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间的差额,其确认必须遵循实现原则。而现在的市场变化多端,传统收益并不确认那些由于预期价格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所以收益表无法真实体现企业本期间的所有收益。
(六)缺少对环境影响方面信息的披露
社会对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加大力度的管理,要求企业增加这一方面信息的披露。而环境因素可以导致企业产生资产价值贬值等.了解这一方面信息,对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现状有帮助作用,利于各方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三、完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措施
针对上述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实时报告制度
如今社会,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这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恰当的决策提出了很大挑战。而实时报告制度就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随着交易的成功而不断发出信息。这对企业所配备的网络技术与员工的电脑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如今网络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了,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建立这一制度并不是一句空谈.
(二)增加对知识资本信息披露
根据财务报告充分揭示原则,由于知识资本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财务报告中就应该增加反映知识资本的信息,例如增加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信息,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等。
(三)增加影响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测信息
增加影响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测信息的基础是企业的持续经营,而我国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企业管理层对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并披露评价结果。
(四)增加反映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非货币性资产信息,例如企业商标,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企业员工的知识涵养,期权合约等。它们也属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只是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例如企业如果拥有较多的社会精英,这些人可能会直接带着企业走的更好更高。
(五)增加反映企业全面收益的信息
增加披露这一方面的信息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这是因为:(1)全球的经济都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中,这就造成企业拥有的资产现实价值与它的账面价值很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它必然是一种预期损益,对于决策方有好的影响。(2)能降低企业对利润的操纵空间,让企业信息变得更可靠,杜绝将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通过诸如资产置换等方法转变为本期损益等做法。
(六)增加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和环境的主要污染者之一。现今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而有些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不可再生的。企业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财务报告应增加企业运营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及治理方面的信息。现行规定中企业可以通过缴纳罚款或者税款来补偿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缺陷;改进措施
一、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缺陷
1.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提供反映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的信息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历史而非未来,这个缺陷是由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所决定的。财务会计从数据处理开始,数据来自企业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财务报告是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报告,这就使得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然是后顾有余,前瞻不足。从FASB的会计要素定义,如对最重要的要素一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就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记录的汇总表,从而现行财务报告模式被称为是一种向后看(肠okingha汰)或回顾型模式。
2.现行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不足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现代科技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类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与膨胀源于科技、制度、管理等的不断创新,而持续创新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经营活动的风险加剧。这无疑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而目前的定期(年度、中期,季度)财务报告体系显然已不能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了,他们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实时”而不是“过时”的会计信息,这也使得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在与其他“信息源”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3.现行对务报告包含的信息不完整。尽管完整性这个概念是随环境的改变而动态演变的,但不可否认这是现行财务报告在知识经济下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以交易为基础而非以价值为基础的现行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模式,必然会拒绝确认某些虽然与交易无联系但是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使得投资者无法认识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从而使得诸如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对企业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项目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未能得到真实而公允地反映,由此造成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巨大背离,更严重的将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长期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得以反映。
4.财务报告过于格式化。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我们应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同时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信息,这种固定格式、固定项目以及固定的填列方法,使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反映,例如目前会计要素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如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绿色资产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这些价值就无法确认,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也就被“省略”掉了。
5.财务报告与使用者需求的矛盾。尽管各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实际上,在财务报告中,是成本而不是价值反映着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可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却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资本市场的股价涨落,反映的也是企业价值的变化。而现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利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
二、完善现行财务报告的有效措施
1.改变财务报告形式,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由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断增多,为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应改变现行报告的通用格式形式。由于企业的类型不一样,所选择的会计科目不一样,财务报告项目有区别,现行报告的通用格式包括的内容多,对有些企业是没有用的信息,也要列示。为此,应对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报告格式,对相同类型的企业在固定格式基础上增加灵活披露的地方。
2.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
首先,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为此,财务会计报告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而且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而且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信息。同时要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的披露。
其次,增加对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企业披露全面收益有利于更全面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人和信贷人的决策;同时可以有效的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所以全面业绩报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选择以下处理方法:(1)扩充利润表,包括影响财务业绩的所有项目;(2)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传统利润表的补充;(3)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共同报告全面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
3.编制实时报告,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我们一方面要缩短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间隔,必要时可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等;另一方面,实行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并存的形式,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使定期报告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而实时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依据信息技术支持,可将审计报告存储于网上,用户随时可联机上网,进入企业报告子系统选取自己所需信息,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和时效性。
4.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
从单一会计报告体系向多元会计报告体系转变在保证会计报告可靠性的基础上,向注重会计报告的相关性转变;在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基础上,向报告企业现在及未来的经营活动转变;我们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因为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已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就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实行主题型财务报告就是将所要报告的会计信息,根据其内容性质划分为一些主题,分主题进行报告,主题之和则反映了一个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部内容。对每一个主题可以给定一个固定的标题,每个标题下可进一步细分小标题,依次往下分,从而在信息使用者面前呈现出一览表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作进一步的选择。主题型财务报告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使他们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主题型财务报告的格式不固定,内容可以增删,将一些非货币性信息,一些新的经济业务和新情况都可以纳入到财务报告中,因此能够反映有关企业更为完整的财务信息。
5.紧跟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发展新的报告模式
目前理论界讨论的十分热烈的主要有:多栏式报告;分部报告;交互式报告;差别报告等,理论界对未来财务报告的种种预测,部分解决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和不足,对财务报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财务报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研究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可从对其目标、计量基础、信息特征、质量特征、主体、体系的分析入手,充分借鉴理论界对财务报告发展趋势预测,确立一种适应未来财务环境,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交互式按需实时报告模式。
交互式按需实时报告模式,它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报告。首先,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而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让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其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最后,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化计价模式发展,有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更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财务报告 问题 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企业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而在经济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就是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其来源主要包括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
所谓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会计包括会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必须如实、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的全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在反映过程中,应不偏不倚,客观地充分披露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在充分披露的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可比的,其可靠性也至关重要。
一、企业所制定的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不完整
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不可否认这是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在知识经济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各项目只反映主体的经济活动,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掩盖了企业个别经济业务或交易的特性。如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我们只能了解其总额,而无法进一步了解应收款中有哪些客户、客户的资信状况、账龄的长短等情况。还有存货,一个企业存货包括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但这些存货中有多大比例已贬值、已积压滞销、已做发出商品但货款不能收回?这些个别信息往往要比综合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更为有用。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通用格式的报表,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会计信息,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程式化。然而,随着新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格式财务报表以外的、有利于特殊信息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且由于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被估价的资产不同、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而程式化的通用格式的报表,实在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再次,由于现行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事项必须以货币计量为基础,而对于一些非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如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职工智力等能为企业带来 巨额收益的信息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揭示,以致广大投资者不能做出最佳决策。而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经济活动最主要的资源,劳动者付出的主要是智力劳动,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含量占相当大的比重,知识资本成为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这类信息的披露。
2.信息披露不及时
随着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活动风险的加剧。目前的年度审计报告和季度会计报表体系已不能够适应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然不能满足对信息使用者不间断地进行决策需要。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
3.对风险和不确定信息的披露不足
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在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负债乃至企业的期间利润都是非常确定的单一数字体现的。可见,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以貌似的确定性掩盖了其本质的不确定性。如我国现行的处汇管理制度由原来对美元相对固定的汇率机制改为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机制,那么在进出口贸易的远期结汇或付汇业务中,会计工作确认的利润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将来真正收回或付出货款时才能最后确定业务利润。同时,应收款(或应付款)的不确定势必会影响资产或负债的不真实。理智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会为这些貌似十分确定得数字所迷惑,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去验证和再确认,甚至不厌其烦地去对财务报表上的单一数字进行重新分解,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判断重新组合和汇总。会计人员将零散的会计数据经过确认、记录和计量最终汇总为单一的数字;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将之按照自己的需要分解再组合。这样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的报表编制与分析程序,对整个社会资源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4.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信息使用者往往以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影响着他们所作出的各种决策。但现行财务报告是立足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易和事项的,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在这个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变化得迅猛的世界里,未来预测信息的价值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重要。
二、完善财务报表的措施
要完善财务报表的反映内容,增加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按《会计法》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期限等原则性规定,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队伍越来越庞大。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对会计这个职业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简单的记账、算账上,并没有真正把它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活动来对待。这样可能会使会计报告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并导致会计信息的不严谨,失去了决策者参考价值。
2.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
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此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适当扩展信息披露的内容。不仅要有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有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有确定的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有历史信息,还要披露预测信息;不仅要有整体信息,还要披露分部信息。因此,财务报告的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要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揭示,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2)要注重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软资产信息的披露。
(3)要重视对企业未来价值预测信息的披露。
(4)要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如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以及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5)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否则公司经营者易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降低利息费用,虚增企业利润,可能诱导投资者做出有损经济利益的决策。
(6)增加财务报表附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而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有用信息的披露,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也是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全面性、相关性的有效手段。
3.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
4.严格执行《会计法》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及时向本单位和有关财务关系人,以及财政、税务等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以便有关财务关系人及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经营和业务活动情况,据此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分析;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财务报表主体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的概念区分
财务报表主体――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即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是对会计人员所处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一个界定。
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即财务分析主体。财务报表分析是特定主体的行为,他们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来为自己的决策服务。这里的特定主体就是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以,企业的财务分析主体就是指与企业有利益关系,并希望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而获得对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单位或个人。
区分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目的不同,有重点的提出相应的有用信息。
二、做好准备工作是做好财务分析的前提与保障
(一)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一个调查过程,深入全面的调查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但调查要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要点,经常搜集积累有关资料。这些资料既包括间接的书面资料,又包括从直属企业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包括:
1.各类政策、法规性文件;2.历年财务报告的历年财务分析报告;3.各类报纸、杂志公布有关资料;4.统计资料或年度财务计划。
(二)整理核实资料
各种资料搜集齐全后,要加以整理核实,保证其合法性、正确性和真实性,同时根据所设想的分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核实资料是财务分析工作中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分析人员应根据分析的内容要点做些摘记,合理分类,以便查找和使用。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财会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等。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
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三年的数据为好。在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过程中还要注意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主营业务收入应占有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济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
2.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指标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通过观察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净收入在企业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还可以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
3.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可通过销售利润率或成本费用利润率来验证。同时需要对成本费用作进一步的分解,以便了解各成本费用项目所占的比重,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有的放矢的压缩有关开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以下指标来进行,即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对应收账款周转率,通常可采用账龄分析法,重点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状况,评价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呆账和坏账,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对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年度同期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对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个别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周转情况,以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
对投资报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收期,从而可知企业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风险的程度有多大。
对三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否有不良资产。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来进行。
1.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2时比较理想。但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如非生产性企业,由于存货较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账款。其流动比率较低也是合理的。
2.一般而言,速动比率为1比较适合。但由于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所以,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为弥补该比率的局限性,较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可以用超速动比率来进行评价。该指标是用企业的速动资产,即用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信誉好客户的应收账款来反映和衡量企业的变现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该指标由于剔除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因素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如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账款,因此,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3.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为60%较适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
4.对于股东权益比,该指标值大,说明高风险的财务结构,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较低;而该指标的值小,是低风险的财务结构。
5.利息保障倍数说明的企业利润偿还借款利息以后还有多大盈余。该指标值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四)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
2.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账面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的营业质量越高。
3.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
4.资产的现金净流量回报率。该比率反映了每一元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5.负债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平均流动负债的比率。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偿还当期流动负债。
(五)对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有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对这些重要事项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作出投资决策。这些附注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有价值的主要包含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易。
1.对或有事项的分析。企业的或有事项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所以企业一般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必须在报表中披露,这些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这些事项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企业来说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的分析,可以快速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将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报表分析关注问题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
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部门及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企业对外所欠债务及股东留存收益状况、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状况进行总体的评析所形成的规范的文字和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对一定时期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有代表性的分析结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敏感人群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交易决策等都有重要意义。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是:
1.为企业改善与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及决策依据。企业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研究能够分析揭示出企业以往生产经营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效果、支付及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了数据及信息依据。管理层可针对严谨缜密的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财务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2.是企业经营者向企业权力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的书面材料。财务分析报告一方面总结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业绩,阐述了本期或一个阶段内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或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财务分析报告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经营及财务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3.为企业外部或潜在的财务报告使用人(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及评价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提供参考。
二、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前应关注的重点
1.要充分了解财务报告及其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分析报告的关注重点及文字表述也应予以微调。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人员要以大量的基础财务资料为素材,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财务分析特有的方法为手段,分析研究基本的企业经营状况及其成果的变化过程。
2.了解阅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阅读者所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在撰写分析报告前,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同各个层面的分析报告阅读者进行沟通,捕获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努力实现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和主营业务服务,这也是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
3.在编写分析报告前,要有一个清晰的财务分析框架,财务分析中常用的是采用比率分析框架,财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汇总了公司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汇总了公司在某段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管理层为了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助的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习惯上称为损益表比率;第三种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个“存量”项目加以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存量”项目作为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变量在一定时期的流量变化情况,因此采用资产负债表期初、期末余额的平均值作为某个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的分母,可使其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下面提及的保障比率、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均属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都需要采用“存量”项目的平均值。
4.财务分析报告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所以应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及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从业务的角度分析财务数据形成的原因,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懂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就数据论数据,无法分析数据背后所表达出来的企业经营业务存在的问题。另外,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是通常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蕴含着相关业务的增减变化。财务分析人员只有通过对经济业务的了解和熟悉,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才可进一步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得来的专业的分析报告也可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1.财务分析一般要遵循“查找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和措施”的步骤。因为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揭示问题,而是要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财务分析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2.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一般采用重点交集原则及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企业财务及经营数据的异常情况。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对于重点数据交集的事项作为重点问题予以把握,对于重点问题要着重分析,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要有意识地罗列本期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期间内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外,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善于从零散的数据汇总中分析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