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主题教研汇报材料范文

学校主题教研汇报材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主题教研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主题教研汇报材料

第1篇

区属各中小学:

2017年4月是自治区第十三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现就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自治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汇报交流会

(一)会议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学习交流先进经验,推进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

(二)参会人员:自治区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石嘴山市第六中学、石嘴山市锦林小学)的校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区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以及申报第三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的校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三)会议时间、地点:2017年4月21日全天。8:40之前到教育厅101会议室报到。

(四)会议要求: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都要准备汇报材料。汇报材料要体现学校工作特色,突出重点、语言精练,杜绝泛泛而谈,汇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会议采取互动方式进行,参会人员可在现场提出问题,汇报学校要针对问题做出相应的解答。请所有特色学校将汇报材料和PPT,于4月10日前发送至xx邮箱。会议不安排食宿,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一)活动内容

1.做好弱势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2.做好初中毕业年级考前心理辅导工作

3.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宣传工作

(二)活动地点

区属各学校

(三)具体要求

1.结合师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

2.深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组织广大班主任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方法,学会应用;

3.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4.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开展学生团体辅导或训练活动;

5.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讲座活动;

6.组织师生观看积极向上的心理电影;

7.开展心理健康校园剧排演、心理团体游戏辅导活动;

8.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认真完成《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任务,       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3、争取在“奉化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取得满意成绩。

4、继续抓好教师英语300培训。

5、落实师徒结对工作,促进新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6、每位教师本年度继续教育课时达到48课时以上。

三、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把握师训工作的方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教科室要组织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要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校本研修活动)。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专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任务。专题培训突出重点性、实现开放性、强调实践性、注重全程性、关注层次性;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每章后面的一个练习题;摘录有关理论30条;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教育教学案例;设计并实践一堂教研课。

3、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明确师徒双方职责,签订师徒合同,建立考核监督机制,保证结对工作的成效。

4、继续分阶段抓好教师英语300句培训,本学期的目标为100句过关。

5、继续实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拟订、学习本学期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制订“新课程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3、新教师拜师活动

4、“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十月份

1、“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2、“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学校选拔赛并上报成绩

3、设计《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学习手册并分发,并建立网上学习档案,共享资源。

4、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一单元。

5、邀请求真学校董秀亚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一)

6、英语300句培训(一)

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2、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二单元

3、邀请溪口镇校徐治平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二)

4、英语300句培训(二)

十二月份

1、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三单元

2、英语300句培训(三)

3、邀请西坞中心小学孙红怡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三)

4、师徒结对成果汇报。

一月份

1、做好师训档案整理工作

2、学期师训工作总结

第3篇

为了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弘扬我校教师敬业爱生、严谨治教、探索创新、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师德精神,使我们身边那些遵守职业道德、具有工作责任心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我校党支部决定举办“德为人先行为世范——‘我身边的榜样’师德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比赛,挖掘身边的好榜样,以榜样带动示范,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积极拼搏、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时间:2010年9月---10月

三、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

四、活动安排:

(1)征文比赛:全体教师以“德为人先行为世范——‘我身边的榜样’”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写我们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以我校教师敬业爱生、严谨治教、探索创新、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师德精神为素材进行认真撰写,参赛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于9月28日以前将征文交到党支部。

(2)演讲比赛:分组内交流、校际比赛和汇报展示。

组内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领导深入教研组,选出本组优秀教师参加学校演讲比赛。

校际比赛:从教研组内选出的教师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评出等级。

汇报展示:从参加校际比赛中的教师选出获奖教师利用周五的理论学习时间进行汇报展示。

五、参赛要求:

1、征文比赛:

(1)内容:选取的素材必须是真人真事,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须力求真实,情景交融,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感动自己的人物或者事件。

(2)字数要求在1500字以上。

(3)体裁不限,拒绝网文。

(4)上交征文以文稿的形式交到党支部,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到新建路小学的邮箱,并著名作者。(邮箱名为:)

2、演讲比赛:

(1)以自己撰写的征文为演讲稿。

(2)演讲时间:3——5分钟。

(3)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及评奖要求:

1、征文比赛分为优秀奖和参与奖:

(1)优秀奖的作品要求:

①感情真切,内容充实,材料典型感人

②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于个性文采

2、演讲比赛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

①内容表述:4分,要求紧扣主题,内容真实生动、情感真挚感人。

②语言表达:3分,要求脱稿、语言规范流畅、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能灵活运用语速、语调、肢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③形象表现:2分,要求衣着整洁、台风稳健、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④综合印象:1分,由评委根据选手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评价。

3、奖项设置:

第4篇

下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为依据,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以教师群体和个人能力发展为宗旨,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民主、开放、实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校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秀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1.组建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织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建两个教研组。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发挥“专业引导”作用。

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学校将继续安排一些教师出外学习,并且学校要求出外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小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的教师收益。

4.深化“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模式,深化“一个课例多次研讨”教研模式的研究与研讨。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一点希望。

下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模板

一、教师培训总体思路:有目的培训,朴实而有效。

现状分析

面上:课堂效率低,点上:部分教师多年的低效教法已形成,难于改变,英语师资相对薄弱。

解决办法:1、有针对性培训,不盲目。2、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二、指导思想

以连云港市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契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百禄镇小学快速、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三、培训目标

1、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校本培训,使不同层次的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本镇学校发展的需要。

2、刚毕业的新教师尽快入门,高起点、高目标,尽快成长为成熟的教师,青年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成长为校内县内骨干教师。老年教师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努力学习新教法,更新旧观念,跟上新要求。

3、让教师会自学,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学习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以县推行的读书活动为锲机,开展阅读教育书籍活动,积淀文化素养。组织每月一次的读书研讨。师生共读,共写随笔,要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着力课堂,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1、内部挖潜,校本培训。

努力培育本镇名师,以他们来带动一批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今年在本校教师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仍派出一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半年的县师资培训班。今后将以点带面,带动一批教师成长。

2、走出去,更新观念。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如到海门育才小学和东洲小学进行学习,(将分批派出学习,每月一批,每批一周坐定学习,力争三年内全部到名校学习一次)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汇总材料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3、请进来,享受外来优质源

本学年,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海门市名校的“手牵手”活动,充分利用他们的人才资源,抓住海门市两位名师来我镇指导工作的机会,加大研讨力度,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海门名师联系海门名校(东洲及育才),充分利用名师名校的优质资源,为本镇教师培训服务。(已定好计划,每月这两校都来送教一次,每次都根据我们的需求而定培训内容,同时带来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此,准备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阶段:深入调研,找出差距,制定方案。

开学半个月,将配合海门市的名师,对我镇的教师基本水平、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备课、上课的基本思路、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平时的练习设计作全面的了解,并加以研讨,制定后期的培训计划。

(到现在,海门名师已听课达十余节,了解了我镇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情况,并上了两节示范课,共同研讨数次。)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大力实施、共同提高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将作为我镇本年度的培训工作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培训工作

第一、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定期开讲座,请名师,请专家,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第二、由于我镇教师的年龄结构以及自身业务能力等因素,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够,对整个的编排体系了解不到位,对此,本年度准备分学段对教师进行的教材编排体系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的说课竞赛,请海门名师进行现场点评,至少让每位老师对自己本学段的教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以便能让老师更好的教,学生能更好的学。

第三、要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全新的教法、全新的设计理念。本年度,我镇准备与海门市育才小学和东洲小学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理念相接轨,准备每周三下午组织全镇的年青数学老师与海门名师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活动,每周四下午全镇的英语老师与海门名师同备一节课。活动中,现场备课,并及时互动,交流设计理念,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一个阶段的培训,根本改变我镇老师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档案建立、总结汇报、找出得失。

在本学年将建立老师成长档案,记录每位老师学习过程及取得成就,让教师们进行一学年的总结汇报,找出自己一学年来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以便以后更好的学习。计划在期末进行公开评估,奖先罚后。

(三)扎实开展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备课、公开教学、评课、讲座,学习体会交流,评优引领等。

我镇师资多年没有较大流动,多年没有优秀教师调进,大部分教师理念较落后的现状,新学年,我镇将抓住千校万师支教机遇,充分利用外援力量,整合优质资源,采取多种方法,努力使全镇教师素质、能力、水平都得到提高与增强,以实现高定位的学校发展目标。

下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例文

(一)以课题管理为抓手,促进我校教师科研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加大青年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县、学区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聘请县教科研专家来校指导讲座,同时加强科研理论学习,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1.继续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不断规范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要求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和新教师、刚调入教师亮相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

(三)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促进我校教师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自学提高”相结合的最基本模式,启用“学历培训、专业培训、基本功培训”的多种途径,引入“视频培训”、“课改沙龙”、“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规范校本培训基地建设。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重点、有考核、有奖励,定期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定期开展师德教育,重点关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5篇

我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已经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领导的鼓励支持下,老师们的支持下,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要求,并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要干好这项工作,必须付出努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学年度,本人担任学校科研室主任,高三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协助贺校长组织学校图书、电教装备工作,一年来我本着对工作的热爱,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地做好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尽力成为校长的好帮手,为教师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工作做到尽早思考,尽早安排,细致实施。现把一学年来本人的岗位任职情况向大家作简单的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严格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和本室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以高考为指针,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积极为我校教学质量的进步进言献策。立足我校实际初步确立了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思想,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

二、积极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和教务处密切合作,每学期完成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及时听评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每学期按照要求完成听课任务,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并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工作,落实了组长工作职责及具体工作内容并全程跟踪督促实施,保证了教研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深入推进了以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日”活动,组织并坚持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有活动结果反馈等。每次活动每个老师都动手收集材料在会上交流,有学术性。

四、确定了以“优化课堂,提高课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汇报、交流课、优质课比赛以及各科教学观摩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教师深钻教材,改进教学,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的听课行为也变成了一种自觉和渴望。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便不难看出,老师们的听课次数增多了,评课能力增强了,同时通过组织两次青年优质课大赛,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大批教师,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勇挑我校教学重担,为我校中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加强课题引领,明确科研方向。回归课堂、关注课堂是学校科研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努力尽职的指导思想。我校的课题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条件、立足于高考备考的实际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效为目标,以校本课题为主,走个人创新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道路。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营造科研氛围。

(一)教师活动

1、教科研专题学习。

2、教研、备课组长培训。

3、专家讲座(高主任)

4、骨干教师培训

5、外出及校际教研

6、优质课比赛

7、四优评比

8、进行了网上教研。

(二)学生活动

1、参与组织了“我读书,我快乐”征文及演讲比赛比赛,并指导学生在县里获奖。

2、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参加省级书法比赛。

3、组织了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有多名学生获奖。

4、上交了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作品。

5、各教研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

6、组织学生文学社活动并每学期编辑出版一期校刊。

第6篇

我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已有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领导的鼓励支持下,老师们的支持下,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要求,并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要干好这项工作,必须付出努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学年度,本人担任学校科研室主任,高三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协助贺校长组织学校图书、电教装备工作,一年来我本着对工作的热爱,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地做好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尽力成为校长的好帮手,为教师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工作做到尽早思考,尽早安排,细致实施。现把一学年来本人的岗位任职情况向大家作简单的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严格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和本室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以高考为指针,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积极为我校教学质量的进步进言献策。立足我校实际初步确立了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思想,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

二、积极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和教务处密切合作,每学期完成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及时听评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每学期按照要求完成听课任务,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并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工作,落实了组长工作职责及具体工作内容并全程跟踪督促实施,保证了教研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深入推进了以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日”活动,组织并坚持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有活动结果反馈等。每次活动每个老师都动手收集材料在会上交流,有学术性。

四、确定了以“优化课堂,提高课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汇报、交流课、优质课比赛以及各科教学观摩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教师深钻教材,改进教学,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的听课行为也变成了一种自觉和渴望。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便不难看出,老师们的听课次数增多了,评课能力增强了,同时通过组织两次青年优质课大赛,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大批教师,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勇挑我校教学重担,为我校中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加强课题引领,明确科研方向。回归课堂、关注课堂是学校科研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努力尽职的指导思想。我校的课题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条件、立足于高考备考的实际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效为目标,以校本课题为主,走个人创新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道路。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营造科研氛围。

(一)教师活动

1、教科研专题学习。

2、教研、备课组长培训。

3、专家讲座(高主任)

4、骨干教师培训

5、外出及校际教研

6、优质课比赛

7、四优评比

8、进行了网上教研。

(二)学生活动

1.参与组织了“我读书,我快乐”征文及演讲比赛比赛,并指导学生在县里获奖。

2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参加省级书法比赛。

3、组织了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有60多名学生获奖。

4、.上交了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作品。

5、各教研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

6、组织学生文学社活动并每学期编辑出版一期校刊。

第7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精神,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着眼点和载体,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  

基本思路是:以教科研为先导,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努力做到:把教学与研究结合、工作与研究结合、学习与研究结合,健全教研室管理网络,出台相关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 

本学期,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教研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2.大力推进课改高效课堂模式,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培训,不定期的组织课改模式示范课的进行,使所有教师、学生适应此课改模式,并最终达到全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继续进行说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比赛活动,并将提升比赛质量、衔接有序紧凑进行。

4.抓好课题实施的过程管理,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做好部分课题的准备工作,避免之前出现过的课题申报时经验不足、没有素材等情况 。

5.本学期的教学和业务学习将着重于3-5年的教师培养规划,加强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的力度,加大“以老带新”工作的力度,做好教师人才的储备工作。

6.继续组织开展教育科研研讨活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措施  

(一)本学年是我校准备深入课堂,加大教师素养提升的投入工作:

1.各类教学上课比赛注重过程化。教研室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统筹安排有关上课大赛的工作,各教研组要根据各自制订的实验计划切实有效地展开赛课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归档,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反思论文,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      

2.课堂模式讲求实效性。教研室要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与教师在研究中平等对话、共同研究案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参与整个过程。教研室主要负责人要积极有效地带领教师进行研究工作。各教研组长要确实发挥作用,带领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交流、反思活动, 自觉探索课堂教学规律,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校教研高标准、严要求 。学校的教研活动要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的空间要基于校本,基于实践,研究的重点要放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上。

1.本年度计划进行多次教研活动,要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2.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有示范、交流、课堂观摩等,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3.教研活动要对外开放,加强教学交流,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质量,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校教研力量结合起来,加强学校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校本教研形式方面:

1.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围绕教学主题,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学习,做到集体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价、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3. 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围绕上公开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4.校本培训分层次、突重点。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将继续遵循“高质量、低投入,分层次、突重点、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原则。培训形式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以校内骨干教师培训为主,另外还采用教研课、 示范课、以及派教师外出培训及各种教育媒体等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们更新观念,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   

本年度我校校本培训以三个方面为工作重点:   

1.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2.教育教学方法培训。    

3.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四、具体安排:

二月 

配合教务处工作,制定新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责任意识,明确研究方向,提高科研能力,创建优秀经验。

1、教师认真组织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 

2、各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三月     

1.组织开学初第一次教研组活动。

2.组织好集体备课、说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比赛活动。

3.组织开学初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四月  

1.组织校级说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比赛活动。

2.继续组织教学常规月检查。

五月   

继续组织教学常规月检查。   

六月   

1、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   

2、各任课教师认真完成并上交教学工作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教研活动 “四课”系列化式 优化 提升

“四课”系列化式是指教师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为主体内容,以备课、说课、作课、议课活动为载体,将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教研、集备、领导班子集体调研、各类竞赛等常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系列校本教研活动,进而实现学校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研程序:

1.确立教研专题(教师普遍关注和困惑的焦点、热点问题)

纵观上学期学校开展的全员性同题异构公开课,教师们在展示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的同时,还明显表现出四个方面的不足:

(1)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不足。教师缺乏颠覆自我的勇气和决心,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是教学设计仍是以教师教的需求为主线,而忽略学生学的需求为主线的设计原则。

(2)课堂激趣不足。教师未能抓住学生心理和学习兴趣点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当中,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注意力过早分散。

(3)教师的提问技巧不足。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

(4)教学设计的精细度不足。课堂环节不完整,教学目标的明确、重点难点的突破解决、教学手段的运用、习题的选择与讲解等都显得简单而笼统。

为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学校拟定如下四个专题作为本学期各教研组突破解决的教研专题:

①关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及课堂的激趣。

②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及问题的设计。

③关于有效的合作小组模式探究。

④关于以学生的学为需求的教学设计。

2.开展“集慧式”备课(主辅备课、师徒结对备课、跨年级备课)

(1)教师定期进行有主题的备课。如学期初集备由各年级备课组长主持完成:本学期教材通览,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梳理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制定学科教学进度,形成学科教材分析与处理意见。学期中要结合阶段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反思与小结,并对一些共性问题集中进行剖析,共同研究,选择适当的有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题,然后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小课题研究,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

(2)“主体+辅助”备课。主体备课以一章的教学内容为一个周期,完成课标(对本章的课标进行研读,逐条解析)、中考试题(整理本章内容在中考中如何考查,细化到题型、题量、分值、考点,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教材(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解析、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学生探究、合作或者自学的相关内容)三方面内容的分析;辅助备课可以采取师徒结对、跨年级交流等形式,以三天为一周期,利用周二、周五的第八节课时间备学生的问题、备同步练习的编写、备媒体手段的使用等相关问题。

(3)进行动态性说课。每次集备由备课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说课,先由备课组成员提问,说课教师结合提问内容进行说课。在说课中,互相启发讨论,共同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3.实施分层次上课

学校在全面分析了解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全体任课教师划分为三个梯队。

成熟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点评,展示良好的教学风度和教学理念。

适应型教师——通过优质课竞赛,在自悟与反思中得到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新手型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机制的构建,借助外力迅速成长。

4.教研组内集体议课。教师集体议课后,对课做出总体评价,作课教师撰写教学心得。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1) 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确立的研究专题,自选其一,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各教研组长要依据计划安排,组织好组内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积累。

第二阶段——集体调研。

(1)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各教研组进行集体调研。

(2)调研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研专题进行的备课和说课两个环节。具体流程为:①教研组长围绕组内教研活动安排及教研专题,确立依据,进行5分钟陈述。②各年级教师在各备课组集备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考题、教材、学情等方面内容,进行20分钟探讨交流,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20分钟动态说课,组内评议交流后,每人完成研讨心得一份上交教导处。

第三阶段——实践提高。

(1)“师徒结对”提高阶段:学校为每位“新手型教师”安排一位本学科“成熟型教师”做师傅,“师傅” 每周要对“徒弟”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师傅听徒弟课不少于四节、徒弟在听师傅课8节后再上汇报课。

(2)“适应型”教师自悟提高阶段:该段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要充分利用好教研、集备时间,积极承担各备课组、教研组工作任务,本时段听课不少于6节,完成课堂教学周点评不得少于两次。

第四阶段——展示汇报。

(1)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

(2)开展“适应型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该段教师全员参加,并以此项成绩作为学期末学校业务考核中“课堂教学”的赋分成绩。

(3)开展“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徒弟上课,师傅导课及评课。徒弟上课的分数、师傅评课的分数,分别作为学期末学校业务考核中“课堂教学”的赋分成绩。

第五阶段——总结表彰。

(1)学校考评小组选拔出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上校级观摩课。

(2)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及个人将直接作为学校的期末评优结果予以表彰。

相关要求:

第9篇

关键词:推进;教学改革;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82-02

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弘扬高尚,注重过程,杜绝懒散。教学研究以学生、教材、教法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扎实有效为检验标准,鼓励集体研究,推进校本课程研究。大力支持教学改革,尊重教师个性发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开创教学改革新思路。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带动教学研究。

一、狠抓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为全面、务实、创新、有效开展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以人为本、弘扬高尚、尊重个性、关注发展的教学管理思路,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造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切实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必须主题明确,提前向主管教学副校长书面说明活动开展的意义和细节,主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处指定人员参与指导教研组教研活动,活动结束后及时向教务处书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2、教学研究成果形成文字,被定为有价值教研成果的教研组,给予所有参与教师一定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有价值教研成果评选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评选会,确定为有价值的教研成果要及时转换为教学资源。

4、教学改革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节,并向主管教学副校长汇报有关情况,学校根据实际,给予必要的支持。

5、教学改革实践取得实质性成果,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在一定范围推广。学校引导推广,改革首创者指导推广。

二、评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学校负责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和管理,按照“认真遴选、悉心培养、严格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和评价、激励机制。

1、要明确规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注重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质量优异,在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示范或带头作用。

2、要明确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专业条件和评选产生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鼓励学校教师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参与竞争,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比如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的专业条件和评选产生过程如下。

(1)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2)担任骨干教师期间,有计划地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提高本校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较大贡献。

(3)担任骨干教师期间,至少在学校开展一次面向全校教师的专题讲座,并获得好评。

(4)担任骨干教师期间,至少在学校开展一次面向全校教师的观摩课,并获得好评。

(5)担任骨干教师期间,至少取得一项教研教改成果,并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文字报告。

(6)具备上述条件的骨干教师列为学科带头人候选人,并予以公示。

(7)候选人向全校教师作骨干教师述职报告,学校应该向全校教师广泛听取意见。

(8)学校成立学科带头人评审委员会(邀请上级教研室相关学科人员参加),组织听取参评者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方可确定学科带头人。

三、实施“传、帮、带”活动

“传、帮、带”活动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活动成功与否关系是否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应当制定明确的指导措施,保证“传、帮、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组织和有序开展。

1、学校确定指导的教师是通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学校确定被指导教师:学校认为需加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近三年分配到我校的教师。

3、学校讨论确定或调整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结对子”。

4、学校要及时检查“传、帮、带”实施与落实情况。

为保证“传、帮、带”活动真正取得成效,学校应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和步骤,并在活动中监督执行,进行定时考评。

1、“传帮带”活动每期为一学年。主管教学副校长具体组织执行。

2、第一学期初,校委会确定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结对子”。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领取《“传帮带”活动计划表》,制定计划,交由校委会审阅备案后开始执行。

3、指导教师指导被指导教师的教学常规活动。

4、被指导教师听指导教师几堂课,听课前被指导教师领取《“传帮带”活动学习表》,听课后,被指导教师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优点,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

5、指导教师听被指导教师几堂课,听课前指导教师领取《“传帮带”活动指导表》,听课后,指导教师客观指出被指导教师的优缺点,并指导被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加强。

6、上两款规定活动可交错进行,注重活动实际效果,活动记录材料及时交由向主管教学副校长保存。主管教学副校长监督活动实施过程。

7、学期末,学校安排适当的时间,被指导教师讲一堂汇报课。学校安排该学科的教师、中层以上的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听汇报课,并召开“传帮带”活动验收评议会。与会人员填写《“传帮带”活动验收评议表》,备案作为“传帮带”活动终评的重要依据。

8、第二学期,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参考上学期的活动情况,针对上学期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方式方法,修订《“传帮带”活动计划表》。

第10篇

一、扎实有效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管理工作

(1)努力激活、培养教师日常学习习惯

总结教师假期学习工作。补订教学刊物,保证每组两本,加强本学期教师业务学习,教学笔记字数至少10000字,上不封顶,骨干教师利用博客和空间加强网上学习和反思教育教学实践,自主浏览学习网上的教育资源。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能做到经常浏览教育类报纸的电子版;经常去教育网站淘宝;经常去教育论坛交流;经常去名师博客取经,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2)不断调整阶段教研,不同层次不同平台历练教师

本学期教研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工作重点既有侧重又有兼容。

第一阶段:注重听取常态课,发现捕捉教学常态问题,积累问题针对性开展教研。

第二阶段:教研组活动汇报课,注重解决小主题研究问题,检验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手拉手教研活动研讨,先组内研讨——送教下乡——回校反思,写出送教随笔。

第四阶段:深入作各学科研究课,分级别参加学区、县、市级评优。

第五阶段:各年级制定复习计划,深入研究复习课,领导下组具体督导期末工作。

具体过程:

分阶段召开了全体教研组长会,包组、包学科班领导深入到每一个教研组具体指导教研工作,备课、讲课、听课、研讨、反思、实践,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每位领导听课至少80节,最多达到160节。骨干教师做到广泛涉猎教育教学网站的文章,潜心研读名家专著,并通过网络经常与同行们、专家们交流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探讨课改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通过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探讨、分析,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并把自已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以及对教育教学的领悟及时进行整理,上传到学校教研论坛网站,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并经常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或网上教研形式,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沙龙活动,

分三个阶段检查了所有学科教案及学生作业,客观评价、诊断,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注重教学成绩过程性评价,从单元检测至期中考试,次次严格把关,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侧重五六级,加强检测重在分析重在提高成绩的研究。

2、校本培训

(1)各主抓领导分别就主管学科多次作了理论培训。

(2)举行了学区骨干教师大讲堂活动。13位教师作课,并进行了理论讲座,所有听课教师交流了评课材料。扎实、有效的骨干教师大讲讲堂活动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有益的平台,将更好地促进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3)分别对七个课题成员进行研究过程培训和开题、结题培训。

3、校际间教研活动。

两位英语教师一位数学教师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到**学区、榆树林子学区的送课下乡活动,并结合教学实践作专题研讨。

(2)请进来研讨活动

**小学、**小学、**学区**中心小学、****小学主抓学科的领导及该校相关学科教师来我校参加校际间英语学科、毕业班教学的教研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4、教学评优活动:此活动历时近一个半月,五学科教师分别参加了学区、县组织的教学评优活动,县内四学科科获得了特等奖,市内分获一二三等奖。

5、教科研活动

6、围绕教学开展的课外活动

(1)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

班级创建了博客,学校雏鹰电视台进行了读书成果展示。五年级组创办了《初荷》小报,学校分二个周检查了读书活动成果汇报。并做出了调研总结,有力推进师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全校评出220名读书之星,进行调查问卷,通过课堂检测活动,成果评选活动评出全校“十佳读书之星”。

(2)举行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校艺术节作品及节目评选、学前儿童综合水平抽测活动。

(3)课外活动小组成立。成立了管乐队,鼓乐队、书法、绘画艺术小组。

7、提供反思平台,积累教学经验。

整理教师教学随笔,学区骨干大讲堂,手拉手活动材料,结集校刊《教苑》40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7篇文章在学区《观点》上交流。

8、教学领导与毕业班教师倾心扑在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从宏观考虑,制定提升细则及奖励政策。组织六年级五次综合测试,并对成绩情况分析出多方原因,提出改进工作策略。每项工作有督促、有检查,定期量化,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毕业班工作做到了环环紧扣,不失控。每位领导具体分工负责六年级科学,同上早晚自习,确保小考取得优秀成绩。

二、综合评价教师学生,分项进行奖励

1、评选优秀教研组

2、评选优秀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优秀教学设计、网上学习博客空间。

3、评选教学成绩优秀、优胜班级。

第11篇

根据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学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学区教科研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的课改研究为核心,以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为载体,加强教师培养,强化质量管理,为全面提高本片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各门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不得随意增减,调换,上好每节课,不拖堂,校领导加强巡查。

2、继续推进教学规范活动。将每学期第十六周定位“教学规范周”,要随时掌握教师执行课程情况,督查教师的教学常规,调查学生在校学习动态,纠正不良教学行为。要继续深化“推门听”活动,不定期进行常规抽查。学校通过教师自查、同伴互查、学校检查(执行课程、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改作、检测等),并结合平时常规抽查,确定25%优秀教师和5%的待合格教师报学区备案(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

3、进一步深化“考核课”活动。规定每位教师一学年展示一堂汇报课,分三大组进行。由备课组长安排上课人员,或教导处告知,各组由校委会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名优骨干教师负责听评课,活动后备课组长把材料、图片等传校博客,教导处统计分数,并计入常规。规定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学领导、组长不少于20节。

(二)努力打造有效教研活动

加强教研活动策划,讲求教研效应,注重有效教研,力求做到“教研工作课题化,教研活动主题化”,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教科研工作能力。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开展“学先于教”和“有效学习”为主题对活动进行有益尝试,以常态课的听课、评课为抓手,以公开课为示范,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积极响应县、学区全面启动“有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如教研室调研、名师指导,联谊教学,组内集体备课,主题式团体磨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等形式进行。

2、协助校长室继续做好教师培养工作,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对新教师的专业指导,搭建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平台。外出学习的老师要向教导处、组长反馈学习要点,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在教研组内开课、发言,分享学习资源,以共同提高。

3、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论文的评比活动,教导处提供上级有关部门的论文评选信息,努力为教师创设平台,教师要积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案例,提高论文参评率和获奖率。

4、立足实际抓好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

三大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协同有课题经验的老师多多探讨,思考、酝酿切合我们实际的小课题,并积极研究,对于课题有什么要求可以向学校提出,学校将优先解决。数学组将进行课前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研讨,三年级学生进行导学案的落实推进。

5、做好教研资料整理,校以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要将各自教学设计及反思、课件及时上传到教导处,以便资料汇集整理,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方便大家以后学习、借鉴。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出勤情况、活动记录等以文本和电子博文的形式进行存档。

(三)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统一思想,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定不移地树立起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认真贯彻“永嘉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方案”、“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合格率监测的若干意见”。认真组织,做好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测试、市学业合格率监测、县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后20%学生的学业质量。

1、学校要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好任课教师,做好开学招生工作,把好插班生的这个关口。

2、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倡“堂堂清、天天清、单元清”,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努力做到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三小”培养活动,特别要重视对后20%的学生优先指导,任课老师要摸准这些学生,制定计划,给予关照,做好记录。

4.加强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加强写字课训练、童心习作与阅读指导、数学口算达标练习和培优指导、数学小论文、英语书写、科学实验操作、科学观察日志、科学记录本、体艺2+1等等,利用午间,课余时间、综合课让学生多读经典国学,如“弟子规”,“三字经”、童书、科普作品等。

5、加强各级段学科质量监控力度,特别是一年级新生适应性教育和毕业班学生思想动态、质量摸底。主科教师要利用软件认真做好各单元及期末质量分析。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平时取得的主要成绩及期末成绩及时记录到学籍系统。

第12篇

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个人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要引导教师多读书、多学习,首先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轻松、愉悦、自主、自觉地学习。为此,余江县第一小学专门为全体教职工开辟了一个学习场所,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休闲小屋”。

走进“休闲小屋”,多把橙色靠背椅立刻映入眼帘,每两把靠椅之间摆放着一张茶几,粉红色的墙壁,洁净的木地板。这里虽然简陋,却处处温馨。“休闲小屋”分为读书室和藏书室两个部分,藏书室书架上陈列着订阅的报纸和杂志。每当闲暇之时,“休闲小屋”里坐满了老师,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徜徉书海,或说着心事、谈着时事。

“只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和习惯,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真正地让教师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校长邵素萍如是说。

正在“休闲小屋”里阅览《江西教育》杂志的邹小红老师看到我们来访,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起来:“除了这个温馨的‘休闲小屋’外,学校还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座‘延伸’学习的桥梁,让我们从‘此情此景’走向‘我情我景’,感悟学习的情真意切。”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学校还定期开展专题辅导、学习沙龙、主题讨论等多种读书活动。为了将这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规定每周开展两次教研组学习活动,每月评比一次学习笔记,每学期表彰学习先进分子。学校还建立了学习评价制度,把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制订了奖励方案,让广大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这里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学校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学习交流、思维撞击的空间。”邹小红老师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学校难以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学校每年派出教师40余人次赴外地观摩学习。教师回来后均要求上一堂汇报课,整理一份优秀教案,做一次专题汇报。学校还经常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张田若、朱学思先生曾被邀请到校与老师们探讨小学作文改革教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从2000年至今,已有十余位专家、教授到校指导。

如今,学校教师自觉学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

邓丽娟是学校音乐教师,别看她只有30岁,她的教学水平并不浅。在鹰潭市举行的首届音乐优质课竞赛中,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一等奖。她还先后获得了江西省网络教学比赛一等奖、说课教案比赛一等奖,是鹰潭市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当问及她快速成长的秘诀,她腼腆地告诉我们,她自2001年进入余江县第一小学后,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自费订阅了多种杂志,阅读了大量书籍,课后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并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进修活动。“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给予我们成长的这片沃土。”邓老师动情地说。

郑玲芬是学校语文教师,每次听课时,她都会用红笔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用黑笔记录课堂教学细节,小到学生的反应、教师的过渡语、课堂评价及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每次听完课后,她会习惯性地翻一翻听课笔记。对于一些精彩的课例片段,她都会反复研究、反问自己: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设计?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她边想边在笔记中做批注,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迁移运用。碰到自己不理解、有待商榷的问题,她会主动找到执教者交流意见。“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自己的听课笔记,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笔记,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经验,虽说没有亲自上阵,但也感受到了边教边研的教育幸福。”郑老师心中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执着追梦梦成真

在余江县第一小学里,有两种活动,让教师如痴如醉,既得到精神的滋养,又能享受追梦的愉悦,那便是学校每周举办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每逢单周周二、周三的下午,是学校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有中心发言人、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天写好书面发言材料,就两周的教学内容作系统全面分析,并另外精心备好一节课。活动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研讨,修改完善教学预案。最后各自执教,互相听课,评价反思,形成文字后交教科处。每学期,学校从教研计划、活动实施、资料归档、获奖加分四个方面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这项活动已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活动。

语文学科六年级组长潘非凡在学校执教20多年,算得上学校的“老教师”。谈及学校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开展教研组活动,大家都非常投入,有时议得非常深、非常细,就连课文中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议到了,大家从中受益匪浅。”

每逢双周周二、周三的下午,是学校教研组活动时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资源,除开展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成长教师观摩课 、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外,还请名师举办专题讲座。先是执教者就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后得失反思进行说课,紧接着是互动对话式的评课。学校还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倡导教师研究“真、实、小”课题,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科研格局,学校教师在“教”和“研”的过程中迅速成长。

第13篇

一、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

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本学期充分利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认真学习与特教相关的教学刊物。通过看教学录像、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

我校十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倡写业务笔记、学后反思、教学随笔,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1、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充分利用学校主课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音乐、、律动、信息技术、烹饪、语康以及自闭症等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2、做好课题管理工作,对已立项的课题根据实验方案认真实施,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45岁以下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3、建设好我校市规划一般课题《通过多元化职业教育课型研究,满足智障学生就业需要》大课题下九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该课题研究和实验,通过组织骨干教师攻关,开展学习研讨,研究典型课例,总结实验成效,把实验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会,注重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

5、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落实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加强课题实验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每月开展活动,注重交流。

三、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相结合的形式,向教师讲明新课改形势下,备课的形式、环节和要求,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启迪校园。

突出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督促教师在普通话、书写、教研能力、微机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教导处在教研活动中设置有精品课、教研课、家常课三个层次组成的教学研讨体系,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精品课展示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研课主题明确,采用集体式备课,或一人上一课,众人研讨,或多人上一课,博采众长。家常课旨在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共享成果。

10月份,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研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师的反思能力。

11月中旬,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特殊教育进取杯”“市特殊教育开拓杯”教学大赛。大赛前夕,教师们开展了课题课的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事先认真分析了教材,研究了教法并讨论了本轮研究课的研究重点。教师根据组内成员的评课和自身的反思,进行多次备课、上课,使研究课真正能为课题研究服务。

11月末,学校又以“教师自学材料交流汇报”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科研课题的研讨交流活动,阐述了如何将自学材料中好的方法借鉴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并将具有推广价值的资料推荐给其他教师。

12月末,学校开展了“校级科研骨干”的评选活动。本次活动设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评选小组,根据教师积累的科研材料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评选出了2名校级科研骨干。这两名骨干将在以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本次评选活动严肃认真,在教师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长远的影响,将促动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更加认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四、注重科研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了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教科室及时做好征文信息的传达、论文质量的把关、征文结果的反馈等工作。多篇论文、教学设计等在国家、省、市级范围内获奖。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获奖、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加分奖励。

六、目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14篇

学校: 湖岭小学 申报时间: 2015.03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师德教育,树立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1、树立典型,集体培训。通过分期召开集体师德培训会,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分享优秀教师的师德专业精神。

2、目标定位,加强考核。通过师德考核,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需求,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专业培训,引领成长。

通过定期听讲座、组织集体听辅导报告、分组交流、自学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及新课程理论和专业知识更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培训,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

1、小组互助,合作共进。组建"学科教研小组",以小组形式有计划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活动期间,小组需完成三项任务:其一,深度进行主题学习(一个学期确立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学习);其二,关注课堂教学的改进;其三,认真做好专题科研工作(以教研论文或课题研究形式进行)。

2、培养骨干,带头示范。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专家引领,专业成长。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针对性的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4、师徒结对,跟踪指导。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由指导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快速帮助年轻教师成长。

5、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汇报学习收获。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三)深化改革,立足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立足课堂,才能深化教学改革。

1、颁布学生学习常规,切实抓好常规课堂教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促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都能有效落实学生学习常规工作,逐步规范常规教学。

2、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优势,通过举办教师团队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堂改革研讨课等研讨交流活动,通过说课、上课、评课交流,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结合举办公开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科研讨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科研实践,总结提高。

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等方法,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六)网络培训,资源共享。

通过各类网络培训,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辅助教学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期分批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指导课件制作、电脑维护等培训,以点带面,进行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教学的水平。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一)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杨冬任负责人,教科室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日常工作和学分管理,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做好校本培训过程管理。

2、资金预算。每学期学校对校本培训所需资金进行充分预算,保证校本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3、活动登记。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结果、教师发言情况等,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依据。

4、积累资料。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

5、考核评定。建立校本培训督导、评估机制,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目标。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做到把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学习体会、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先由教师自我评定,再由学校教务处考核审查后认定,并按不同的得分给予不同的评定。

(二)预期效果

通过校本培训,使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基本功更扎实。中老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更精。

第15篇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实效,许多城市学校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师资优势,纷纷乘势而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究其各校成功的原因,关键是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使教研组活动紧密结合校本教研目标,真正成为了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的舞台。对农村学校而言,我认为要推进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必须首先加强教研组的各项建设。

一、农村学校的教研组活动现状和原因,凸现了农村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基本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流于形式,校本教研真正意义上的“研”并未凸显,而“训”则更说不上。尽管教研组活动都很正常地进行着,定时、定人、定地点、定内容也都能做到,但作用不大,效果不明显。教师疲于应付,活动不能引发教师研究的内在热情和积极性。

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出现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学校层面,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对校本教研的认识有着较大的差距。城镇学校校本教研搞得如火如荼,而大多数农村学校却刚起步,甚至部分校长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无动于衷。当然这里有客观的原因,如经费限制、师资不足、升学压力等,但主要是主观的原因,包括教育教学观念与办学理念等等没有与时俱进。教师层面,如有的教师写论文只是为了评职称,与他的教学活动不相关;有的教师教研活动评课时只怕得罪人,所以尽说好话,表面化、形式化泛滥,没有科研含量。

因此,如果不加强教研组建设,就不能从根本上使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得到深入并取得实效。

二、教研组的功能决定了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推进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是开展校本培训、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研组在组织学校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据此,我认为应该进一步认识教研组的综合功能,并加以全面拓展,使其转变为以教、研、训为一体的组织。如果学校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等方面,将发挥十分长远而有益的影响。

1.为学科教学提供一个应用性研究的交流平台。教研组的活动主要以学科为主,当然其中也有育人的问题,但重心还是在学科。教研组提供的平台其实是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研究的交流平台,主题有可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题,也可能是对于学生教育的主题,或者是科研上的主题。

2.为先进的前沿的临床教学研究展示、拓展建立平台。有些教师上了十几年的课,却从来没有看过其他教师上课,其他教师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上课的。这些教师独立行动,没有比较,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教书育人,这无疑就有闭门造车之嫌了。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教研组的活动。因此,教研组活动为应用性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一些好的、理想的、前沿的教学实践得到了展示,为更多的人分享。同时,学校教研组活动也为一些教学水平还未到位的教师创造了一种学习机会。

3.使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的定位有所理解。教师到底如何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水平呢?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结果,其中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通过学校教研组活动,教师可以听到好的课,学到好的经验,了解自己教学水平的定位。现在,许多学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就采用观看自己上课录象的方法,使青年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从五方面抓好教研组建设,促进真正属于教师的校本教研

1.建好一个教研组织

根据农村学校规模小、多分散的特点,可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建立中心教研大组,再辐射下设分组,可打破学科、年级、教龄等界限,灵活随机地实行交叉分组,也可让教师自主选择参与。

2.配好一个带头人

建设一个好的教研组,首先要选好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这不仅在于开始时要选聘好,更在于后续工作过程中要培养和使用好。组长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精细的工作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这样才会在教师中有感召力和务实性,教研组工作才会有活力和持久性。

3.制定一套工作纪律

逐渐形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关教研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是依法治教、文化理教的重要基础。学校要构建相关的教研组工作制度,如教研组长月工作汇报制度,教研科研工作制度、课题实施办法,以及校本培训和教学反思制度等。另一方面,教研组内部也应形成一些工作制度,如名师引领、理论学习、同伴互助、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带动、总结反思等。

4.形成一种凝聚力

事实证明,凝聚力就是工作力、创新力。教研组要形成合力,首先要制定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使全组教师努力有方向,前进有动力。比如,开学初,可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大家说明,在争创先进组、教师培养、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有怎样的安排,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大家如何配合,进而提出明确要求,在形成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大家自然会积极参与,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合力。其次是主动团结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大家在参与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心通,在心通中凝聚。再次是以群体性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促进凝聚力的巩固和提高。组内教师举办公开课或外出比赛,全组课前要帮助出谋划策,协助备课,准备材料;课中要帮着照应前后,仔细听课;课后要组织大家评教讨论,各抒己见,真诚以待。这样就会使教师们体会到组内的温情,也可借助定时定点的集中备课、集体学习、组织参观、资料信息共享等。这些都是增强合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培育一股科研风

一所学校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批思想不断更新、能力不断创新的教师。因此,要打造一批科研型教师,实现科研兴校,培育一股科研风就十分重要,主要是形成“在教中开展研,在研中促进教”的氛围。本人以为,重点要引导教师形成以下五种习惯:一是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在实践中狠抓落实、检查、交流、示范等工作,养成提前计划、不断修正的习惯;二是扎扎实实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教研常规,养成不拘形式、自觉强化的习惯;三是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科研方法,养成读书学习、不断进步的习惯;四是大力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反思为主体的转变,养成集思广益、善教勤思的习惯;五是从教学实际和各人的特点出发,选好课题,制定措施,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养成课题研究、带动新老互促的习惯,最终实现工作绩效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203期.

[2]《教育信息报》717、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