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踏雪寻梅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设计
1.思路:纲要引领、尊重儿童
“走读西湖”研学课程总的设计思路是以物为媒,重组学习辑。我校集中力量在暑假编写了课程纲要,对课程性质、理念、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说明,旨在以跨学科整合的项目学习为核心,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走读西湖”研学课程以儿童的身心特点为依据,以学科整合的主题式项目学习为核心,以强化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开展,是我校“童眼看世界”的主要平台和重要途径。课程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在研究主题的呈现方式上,体现开放性。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提供多样的素材,在同一主题下设计了多个研究点,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目标:聚焦素养,家乡情怀
通过“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了解和传承杭州西湖特色文化,让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灵活的、生动的、自由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技能、掌握过程方法,养成正确、科学、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从而获得充分、自由、独特的发展,在经历和体验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我校和美教育人格培养的“心、体、礼、乐、习”五要素,引导学生识物感悟家乡美、实践体验团队美、文化传承人文美、 艺术展示个性美、学习探究方法美,促进学生和美人格的养成,为后继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见图1)。
3.内容:四季西湖,主题整合
“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实施紧紧围绕西湖文化中的人文、自然、艺术、社会的因素,适度参考《我与杭州》《人・自然・社会》等地方教材中的内容而展开。课程以项目整合的形式呈现,循自然而教,依西湖四季变化,分学段、分时间对西湖物产进行欣赏、探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科学探究、人文交往等素养。我们在对西湖物象进行梳理、归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科学、人文、艺术三大领域的内容,设计了6个年级6个模块(美食、传说、诗画、物产、山水、花卉)的内容(见表1)。
活动内容的编排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探究主题由易到难,从单一到组合,充分体现层次性、阶段性。“走读西湖”的每个主题都是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具体情况不断地完善、充实,具有生成性,从而满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这样的课程是确定性与不确定的统一,自成系统却不乏丰富和生动。
4.方式:现场学习,注重选择
“走读西湖”研学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现场学习和亲身经历,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组织形式大致有三类:
(1)小组活动。小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确定,可以是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也可以是能力相当的学生组成小组。
(2)个人活动。允许学生进行独立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集体活动。以班级、年级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的方式,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理解。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活动,我们重在学生的充分经历和体验,而非外部知识的灌输。课程最大特点是贴近学生的心智,以物为媒,引人探美,以西湖物象架构学生的认知序列,促进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二、“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实施
根据研学课程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春之声”和“秋之实”是由学校组织各年级统一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开展,“夏之盛”和“冬之韵”是由假日小队活动组织开展。这里主要介绍学校活动“春之声”和“秋之实”的实施。
1.团队备课,突出整合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从学生、课程、情境、教师和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备课,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材料、编写教案,并且聘请有一定综合实践课程经验的教师巡回指导。各学科老师一般从人文、艺术、自然、社会四个方面对主题进行分析与整合,使学生对主题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例如,“丹桂飘香”这个主题中,我们从艺术之桂、人文之桂、科学之桂、功用之桂四个角度收集材料、分析整理。
2.协同执教,走班教学
“走读西湖”研学课程每个主题的教学一般采用集体备课、教师走班和分头执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一个版块根据内容多少,设1~2课时,自然版块由科学教师执教,人文版块由语文教师执教,艺术版块由体艺教师执教,社会版块由品德、数学教师执教,各学科教师协同实践指导。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由相应教师独立或协同上课,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对该主题有全方位的了解。以“丹桂飘香”主题课程为例(见表2)。
3.现场研学,自主选择
在前期收集资料、校内集中学习之后,我们会根据实践学习的方案,组织全年级组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到学习现场,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分组的原则是自愿选择,按照艺术、人文、科学、功能四个组,倡导孩子喜欢什么,就研究什么、学习什么。但是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队之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适当调控。现场学习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活动空间,还给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踏雪寻梅”主题课程为例(见表3)。
4.扬长展示,多元评价
在研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最拿手和擅长的形式,如诗词、绘画、文章、歌曲等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在“踏雪寻梅”主题活动中,学生分别用画梅、作诗、吟诵、摄影、散文等形式进行了展示。
一、有效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现有的教材,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要想让课堂教学深入拓展开来,使学生学到广博的知识,就要靠教师去挖掘课本以外的信息。我每年都征订了《语文周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在上每篇课文前,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之外,一般都要结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去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比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奇闻遗事、与课文有关的文史典故等,然后摘抄在教案上或者将报纸剪下来编辑成小册子,随时带进课堂。上课时适当插入这些知识,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又非常感兴趣。比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等文章时,适当给学生讲讲关于“雪”的典故,如“程门立雪”、 踏雪寻梅 、映雪读书、“粤犬吠雪”等。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中穿插的典故,能为语文教学增色不少。教师适时穿插和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始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氛围中学习课文,不仅培养学生兴趣,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和弘扬传统文化。
有些课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用课件来显示将会事半功倍。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就在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了各种云的变化图及分类介绍表,上课时用投影一显示,学生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又节省时间。教学《山市》时,我下载了青岛的一幅海市蜃楼形成图,我一边让学生欣赏,一边讲解山市的形成原理。这些从来没有到过海边的山区孩子,都很清楚地理解了这一自然奇观。特别是在迎接中考之际,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加大课堂容量,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板块的复习中,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知识归类和习题训练题库,条分缕析的引导学生,充分拓展了课堂45分钟教学的容量。
二、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堂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农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我们生活在苗族布依族专州,生态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浓郁。根据以上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贵州平塘县是一个民族风情很浓郁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我利用这个机遇,将被当地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阳花戏编成剧本,组织民间艺人来演出(我既是编导,也是演员)。把演出情况录成碟,在教学戏剧艺术知识时,放碟给学生看,他们通过对脸谱、服饰、道具、武打、唱腔的欣赏,加上我的解说。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戏剧知识的内容,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效果很好。当地电视台对此事以专题片的形式作了报道。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大胆摒弃“师本教育”的传统弊端,才能践行“以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本文从课堂提问、课堂主体、课堂评价,三方面阐述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转变策略,以期能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
【关键词】
小学音乐 生本教育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也在不断革新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也在小学音乐课堂不断演绎着各种精彩。然而,在课堂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冷静的反思,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提问权利?在我们为完成课堂教务任务而沾沾自喜时,是否真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只有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健康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音乐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呢?笔者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音乐教学,一直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教师以“讲”好为课堂准则,以既定的“统一答案”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学习歌曲《踏雪寻梅》一课为例,“X X. X”这个节奏中前八分休止符相对比较难懂,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灌输,那么,只会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此的记忆也不长久。为此,笔者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本课“前八分休止符”这一教学难点。有学生说:“我唱的这里会在心里默默嗯一下。”有的说:“我用脚打节奏强调。”还有的说:“我唱到这里会点一下头。”……同学们开始交流起自己的解决办法,使音乐课堂不仅显得生气勃勃,也让本课难点不攻而破。
在本课中,笔者以自主讨论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以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改变教学模式,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传统“一言堂”的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主宰。有的教师担心让学生提问会影响自己预定的教学进度,有的教师担心学生的胡乱质疑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提问有挑战自己课堂权威的感觉。多种因素下,教师往往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音乐课堂也是死气沉沉。笔者认为,把提问、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可以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过程中探索音乐真谛。
例如在欣赏六年级下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化碟”部分时,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虔诚的态度和服从的品质对名家的经典之作顶礼膜拜,一成不变地灌输给学生,反而导致学生不敢、也没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质疑。为此,笔者在课上就《梁祝》中“化碟”部分的创意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果不其然,有的学生认可殉情的做法,认为在世俗的威胁下,殉情可以让爱情永恒。但也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在‘化蝶’的大团圆中结束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这是否暗示着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梁祝》的最后是祝英台撞死在碑前,而尾声‘化碟’部分的音乐却只是对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缺乏应有的荡气回肠的千古遗憾之感,这样的尾声会不会大大削减了其艺术的感染力?”……瞧,民主的课堂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在一片质疑声中,笔者谅讶地发现,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在上述过程中,正是教师的一次转变,不以“讲”好为课堂准则,才让学生有了突破名人和权威思想的机会,让学生在创新、求异中实现心灵与音乐的相融。
三、引进激励机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机械的评价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与效用。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不应“独揽大权”,而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改的活动中来,在自评与互评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以学习《茉莉花》一课为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江苏民歌,学生小时候就已经会唱,因此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显得无精打采。考虑到这首民歌有多个版本,很多不同风格的演唱家都曾演绎过,笔者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来评一评,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版本?喜欢在哪里?你能为大家表演一下吗?这样一来,原本死气沉沉的音乐课,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的现场版,很经典”;也有的学生说:“喜欢霍尊改编的《茉莉花》,很现代、很独特”;还有的学生表示:“我喜欢梁静茹版本的《茉莉花》,小清新风格很好听”“我喜欢周彦宏版本的,很甜美”。学生以自己喜欢的风格演唱这首苏北民歌,感觉着音乐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