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律动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音乐律动 幼儿英语教育 英语语音 finger play
在幼儿英语逐步成为社会常态教学的今天,将单纯功能英语的课堂变成“趣味性”超学科的教学已成为幼教同行常探讨的话题。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虽然语言能力属左半球掌管,但掌管音乐的大脑右半球的潜力无限。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音乐的渗透,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活跃了课堂,让英语的教学更加饱满,也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领悟和鉴赏能力。
律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同时音乐律动是以幼儿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同时还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律动大多只是用在艺术领域,然而,在我校的PYP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中,一直提倡超学科,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融入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既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也让孩子再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感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孩子喜闻乐见的英语儿歌、律动、finger play更是让幼儿更加喜欢英语教学的课堂,增强了幼儿感受乐曲的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美的情趣,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力,律动在英语领域的教育价值也更加彰显出来。
一、如何在音乐与英语超学科整合的作用
(一)在各英语活动设计中巧妙地将英语律动融合进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更是一堂高效英语活动的前提。设计教案时设计好相关环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增加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英语儿歌、童谣,Chant以及finger play等,增加了英语的输出量,也显得更加趣味性。当然,音乐的运用不只是简单的几句歌词就是1+X的超学科整合。比如在中班学习animals这个主题时,有很多与动物相关的英文歌曲或律动游戏,我选取了歌曲《Baa, Baa, black Sheep》和chant《What Can You see》,孩子觉得black sheep的发出的声音baa,baa 特别有趣,于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设计中将考虑常见动物的叫声汇总,改编这首《Baa,Baa, Black Sheep》,而chant《What Can You see》之所以设计到教学中也是有这首chant朗朗上口,节奏感非常强,基本都可以用2/4节拍来打节奏念唱,这不仅可以是替换chant里面的动物单词,还能培养孩子的语感。
(二)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音乐让活动课堂更加生动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想到就要去做!教学本无法,贵在得法,一个再优秀的活动设计如没有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地地运用,也无法彰显音乐的魅力。
音乐和节奏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儿时学唱的儿歌总记忆犹新,这是因为音乐和节奏使儿歌和chant易模仿和记忆。同样,节奏鲜明的小诗、童谣也是训练儿童语言节奏感的绝佳教材。设计了然于胸中,灵活处理,将设计中的好主意和好点子一起和孩子分享和谈论,孩子们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都纷纷静下来,在感受音乐美感的同时思考孩子从音乐中听到那些单词和句子,并能注意语音语调,保证输入的准确性也要引导孩子更多地输出。还是关于动物的主题,孩子通过比较明显的几种音乐,猜测是哪一种动物,并大方地表演所扮演的动物形象,在快乐的笑声和音乐中,孩子也更快地掌握需要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不仅如此,孩子在创编改歌词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开发幼儿思维,拓展了他们视野和眼光,孩子也回家后更乐于表达其所学和创编不同的英语歌曲,孩子的创造力和专注也将更好。
(三)及时反馈反思,解决问题关键所在
方法总比问题多!从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和上课这几个大环节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如何能解决问题或是做得更好。在最新的主题《In the classroom》开始授课之前,考虑到孩子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但在教室里面基本可以找到相关的问题,于是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就预设了要在幼儿园内要去收集相关的文具用品,改编《Table and Chairs》这首歌,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能拼读不少的单词和句子,并将老歌唱出新意。但也有很明显的不足,在个别游戏环节中,孩子等待时间较长,变得懒于动脑了。
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而唱歌则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唱”即教师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歌曲,令幼儿在优美的歌曲中,对知识点轻松掌握。在具体的歌曲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先静后动,让幼儿安静听歌,有了一定的语感和乐感再随着歌声动起来,此方法适合浅显易懂的歌曲。如:《Happy New Year》(、《Ten Little Indians》;也可以先动后静,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再进行分解学歌。如《If you’re happy clap your hands》;还可以用曲调重新填词,如在教反义词 big— small, long—short, left— right时,可借助歌曲《Boy and Girl》曲调进行填词,变为“I’m big and you’re small…” 让幼儿用熟悉的旋律演绎全新的内容。
音乐律动是英语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调节剂”,我们可以选择课堂教学的任何时段运用歌曲。在活动开始前warm-up可以帮助幼儿尽快集中注意力,期待进入英语的知识海洋;活动进行中组织幼儿歌唱、律动游戏和Finger play,可以调节气氛,令幼儿在歌声中汲取英语养分;活动结束时的音乐律动,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便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甚至,还可以在幼儿们看书,做游戏时将歌曲作为背景来播放,磨磨孩子的耳朵,进行有效的输入,也许孩子在明天就会不经意中输出,给予更多的惊喜和进步。。
肢体动作语言TPR的借助是幼儿学习英语最直观有效的方式之一,小到单词、短语,大到对话、歌曲,我们都可以通过舞蹈和TPR注入新的活力,让孩子们欢快地载歌载舞。如:儿歌《Brush My Teeth》,此儿歌中含有up and down, round and round, left and right, day and night等较多知识点,就可以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动作创编,令幼儿在唱起来的同时跳起来,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起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语言学家也反复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在娱乐中快乐地学习,这种快乐的体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愿音乐律动伴随孩子们,把英语当作乐趣,当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孩子们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根基。就让英语舞动起来,让孩子们快乐地在课堂上“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听出英语思维,舞动奇迹!”
参考文献:
[1]《不可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安妮鲜花 外研社.
[2]杰罗姆.凯根(美国).理解儿童[M].安徽科技出版社.
今天我上课存在的问题是:当我发现学生没有听懂、唱得不准的时候,觉得教学环节没有落实到位,所以没有按教案走,而是让孩子再听,想等节奏准确以后,再继续往下进行。比如听其中A段三句不同之处时候,本来应该有一句合适的话把这个地方顺过去,不在这个上面纠缠,但当时没有想好怎么说,就又请学生再听一遍,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在B段上原有很多的创造发挥,让孩子们自由去想象、表演,但由于时间关系,我砍掉了几个环节,比如学生上台画旋律线的环节等,所以觉得不是特别满意,很对不住大家。
吴斌:问一下伍娜老师,这首曲子你听了有多少遍?
伍娜:我听了起码有上百遍。
吴斌:请你把这两个主题唱一下。
(伍娜老师准确无误地用唱名唱出。)
吴斌:大家给她鼓个掌。我问她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我在看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就是音乐没有从老师心里流露出来。因为你对音乐没有听过一百遍,听课的人是绝对能感觉出来的。如果伍娜说只听了5遍、10遍,我就不敢让她唱这个旋律。大家知道,这个旋律起码得听过50遍以上,才能把这个第一主题唱出来。所以,我要讲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备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曾经发表过一个关于《凯皮拉小火车》的教案,是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写的教案。《凯皮拉小火车》全曲共4分29秒,比这个曲子要长。美国教授说:“我拿到这个曲子,首先是要熟悉曲子。在我准备开始上这个课的那一天,在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听这首曲子。当把这首曲子听了上百遍之后,当这首曲子的音乐在任何一段响起时都能和着唱下去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段音乐最具表现力的地方在哪里,我才知道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这段音乐最有效。在没有听一百遍或者几十遍之前,完全不知道这音乐是怎么回事,对音乐的理解也只是参考文献上的介绍而已。但听了无数遍之后,音乐从我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了。”以上是这位美国教授与我的对话,让我感触特别深。所以今天我在听伍娜老师课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音乐是从她心里流出来的。美国教授说,她听了这么多遍之后,才开始写教案,把听完音乐的所有感悟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一百多个问题,包括音乐创作、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审美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一个小曲子不是只能在初中上,而不能在高中上。伍娜老师对音乐极其熟悉,而有的老师对所上课的音乐是陌生的,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课都不能上得得心应手,是因为音乐没有从你心里流淌出来。心理学有个研究结果:当音乐听90次之后将终身不忘。我估计这首乐曲对伍娜老师应该是终身不忘,若干年后,当音乐响起时,心里的音乐将一触即发。这就是音乐的特点,也只有音乐才有这个特点,即百听不厌。我个人认为,上好课至关重要的就是多听音乐。是否能上好课不仅取决于音乐教育方法的选择,而在于对音乐的理解。
曹理:这是我若干年来所看到的四川最好的一节音乐课。第一,伍娜老师能够抓住音乐的核心特点,如打字机铃声、倒机声等。第二,她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在A段用几个组的律动解决各乐句的区别;B段用图谱记忆上下行旋律以及旋律的变化,并用弹纸的声音解决对旋律的记忆;接着是A段和B段的比较以及A段和再现段的细微区别。伍娜老师之所以能适时、适当、适度地在教学上进行指导,关键还是在于问题设置得较为准确。提问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伍娜老师设问凡是成功的地方都是因为问题的意图明确、目的性强。如:“你们听到打字机发出了哪些声音?”这样学生就能明确的回答听到了铃声。另外她不是随心所欲地等学生听完了再问“是什么情绪…什么感情”……而是非常明确地从关键问题出发去设置问题:“用什么声音贯穿全曲?”“这段和前一段有哪些地方不同?”等等。第三,伍娜老师在提问中非常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问题的提问难易适度,有针对性。问题设置凡是能符合这几点的,教学就比较顺畅;而问题设置欠准确时,就会出现一些暂时的障碍。如:“音乐仿佛把你们带到了什么地方?”我觉得这个跟音乐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因此这时教学就可能出现问题。
这节课音乐的主题用乐谱和图谱的形式出现都是非常恰当的,而且有些图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我认为使用图谱是个好方法,但是不应该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一定是吃透了音乐,在紧扣音乐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实践证明,学生最后记住了这个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她的教学目标中我认为最好的是第三点中的“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及“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但是“能听辨乐曲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这句话则缺乏重点,有些过大,建议做点调整。
金亚文:我看过几位老师上的不同思路和版本的《打字机》,这几个版本,思路不同、设计不同、表现的方法也不同,伍娜老师这堂匠心独具的《打字机》使我感到了许多新意。这节课的亮点,可以归纳成四句话:师生关系很和谐,教学情境很浓郁,律动创编很精彩,教学媒体使用很得当。首先,我觉得学生被老师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特别有几个男生和她合作得非常投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音乐课上不能脱离情感,必须用情感的纽带维系音乐课的教学双方,而前提是老师首先把情感纽带抛给学生。这堂课师与生的交流非常流畅,没有障碍,所以学生就能够非常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第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这节课中处处都有体现。比如课前由于设备临时出了点问题,伍娜老师就请几个学生分别为大家弹奏钢琴,起到了很好的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所以上课以后,随着《打字机》音乐的响起,孩子们能很快就融进音乐。欣赏音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才有可能跟音乐产生情感的交流。后面的几个教学环节也都体现了情境创设。第三点,伍娜老师设计的音乐律动表演别具~格,非常好地表现了音乐内在的情绪和内容。换句话说,视觉和听觉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给人带来很好的艺术感受。她的这节课带有很大的观赏性,排练好了甚至可以成为一个节目――“音乐律动表演――打字机”。第四点,这节课没有使用视频,对教师们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当很多学校不具备多媒体条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上一堂好的音乐课?总而言之,这是一堂很好的欣赏课。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有一点超时,无论什么原因,超时都是不应该的,特别是作为示范课教学。这一点应该引以为戒。
吴斌:《打字机》这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体态律动,用身体的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主要的学习内容是感受乐曲的结构。学习目标和内容很集中,没有再探讨其他问题。但这不是唯一模式,比如一位香港老师在讲授这节课时,让学生用七八分钟听几遍《打字机》,要求学生当铃声响时一定要作出反应,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铃声的关注来仔细聆听音乐。再比如B段,是弦乐的拨弦,也可以从演奏方式上进行学习。总之,要确定一个主要学习内容,不可面面俱到。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认识一首作品。
【关键词】小学音乐;以唱导游;以游助唱;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97-01
一、模式的结构特点
“以唱导游,以游助唱”使学生在音乐课中热爱音乐的美,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
它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诱趣一动静结合,训练实践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第一步:创设情景,诱趣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律动练习,可以满足学生动的心理;故事引趣,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上来;游戏激趣,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学习新知创造欲动的心理氛围。
第二步:动静结合,训练实践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训练、实践。以节奏练习为例,如果仅有教师的热情,充其量只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许还会导致混乱的状态,而学生也难以受到真正的训练,所以训练必须做到动静结合。首先是心动,然后才是手动、口动,乃至身动,静中有动,而动时心中平静,从而达到整体和谐与发展。
第三步:感受内化,陶冶性情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在美的乐感和美的动作的陶冶中从内心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这一课堂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始终以唱游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形成一幅活而不乱、动之有序的动态性结构图。
二、教案举例:生日快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片断)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师:刚才,小朋友进教室时,脸上都笑眯眯的,为什么?(生答)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里会很高兴?(生答)对,过年、过“六一”节、出去旅游、考试得了好成绩……心里会特别高兴。今天是小兔灰灰的生日,咱们该怎样表示一下呢?(生答)。好,咱们就一起来为灰灰庆祝生日。(出示生日蛋糕,点亮生日蜡烛做发声练习,边表演边演唱:《祝你生日快乐》)
(三)节奏练习
师:平时同学们过生日时,好朋友可能会送礼物给他,今天灰灰有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它解决一下,就当送给它的礼物吧。
1.复习旧节奏;
2.组成新节奏拍打。
(四)视唱练习
(教师事先在同学的座位底下藏一些节奏、曲谱、头饰等)灰灰也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请你找找自己的伙伴,并唱一唱。(生边律动边找伙伴,视唱曲谱)
(五)教授新曲
师:刚才小朋友送给灰灰一首生日歌,灰灰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也要唱一首生日歌送给小朋友――你们听。(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生日时愉快的心情)
师弹奏歌曲旋律,生朗诵歌词。
师弹奏歌曲,生边哼曲谱边律动。
分析演唱时力度变化,齐唱歌曲。
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并唱歌表演。
(六)欣赏乐曲
整体欣赏:感受音乐的情绪。
分段欣赏:对乐曲进行对比,并内化,欣赏小结。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灰灰的生日过得真热闹,我们又唱又跳,不仅感受了《喜洋洋》的欢快和喜庆,而且还学会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生日蜡烛》,知道了我们演唱歌曲不仅要有感情,而且还应该注意力度的变化。以后只要我们多听、仔细听,那么,欣赏音乐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较快的提高。(随着乐曲边律动边出教室)
三、实践效果与分析
关键词:创造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积累经验 创编 方法 习惯发散思维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印象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已成为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应,而创造则已定位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高层次要求。
我们知道,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是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层次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处处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和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通过教研学习和本人经验大致总结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以教师的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身就应具有创新精神。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教师在着眼教材设计教案,探索教法时,要敢于向教材挑战,向时代挑战,力求在处理教材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使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有乐趣、有新意。在低年级歌曲教学时,读歌词很重要。可采用按节奏读歌词,还可以用快板的节奏读歌词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起到熟悉认识歌词或有利于准确掌握音的时值的作用,根据歌曲特点设计。在教完歌曲后的二度创作不容忽视,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部分。可以采用创编歌词,即兴律动,用绘画形式表现歌曲、乐曲内容,或创编音乐剧等。例如:教完《猫虎歌》歌曲后,让学生在恰当的地方加上什么声音,才能使歌曲更生动更富有童话色彩?(加入老虎和猫的叫声),表演短剧《猫虎歌》等。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听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学生要长期积累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是进行创造的武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教师长期有意识的培养,靠学生有意识的积累知识经验而逐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随音乐律动或舞蹈。提醒学生,一般有词歌曲可以根据歌曲内容或歌词创编动作,无词的乐曲,可以根据乐曲的情绪创编。感受乐曲所变现的意境来创编动作。欢快的乐曲用较快的动作,抒情的则用柔和缓慢的动作来表现等等。例如:教唱完《新疆是个好地方》歌曲后,在学生基本掌握时进行动作编排。学生先讨论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哪些动作适合于什么情绪什么内容,如何根据乐曲的速度安排恰当的动作等等。当学生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作基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想滚雪球一样,知识越来越丰富,创新意识就会逐步走向成熟。
三、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寻找创新方法
发散思维是一种非正常思维方式,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惊醒这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想象,寻求更为新颖独到的见解。以教师的简单的创新思想带领学生寻找弹门自己的创新方法。每当向学生发问时,先要提醒学生,音乐具有不定性,一个人的心情,性格不同,听出来的音响效果就不一定相同,所以,先考虑其他学生会怎样回答,然后思考还有没有可能会有别的更好的答案。在欣赏教学中最为常见。每当欣赏完一首乐曲时,我们要求学生听出音乐所描述的情绪如何,描述的是什么动物或情景等等。结合多元化智能理论中的《成功教育》,老师不要否定他们的奇思怪想,及时鼓励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指引他们寻找更为恰当的答案,把无限的空间还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使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欣赏《小蜜蜂》时我提问:乐曲描写的时什么动物呢?有的说是苍蝇,有的说是蝗虫,还有的说是风声,当然也有的说是蜜蜂飞舞,他们说的都不错,都很精彩,老师再次提问:你问什么觉得是这种动物或情景呢?只要学生能够有理由就值得鼓励和赞同。激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形成独特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养成创新习惯
一、公开课不要太“浮华”
【案例】教学活动“学鸭走”的教学目标为:⒈学习鸭走的基本动作,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⒉通过游戏活动练习鸭走动作,让幼儿体验学鸭走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赶鸭人的角色伴随着音乐,赶着一群“鸭”散着步走进教室。师:孩子们,跟着妈妈去池塘做游戏了!(音乐起)师幼一起随音乐表演鸭走。幼儿边喊“捉鱼了”边做捉鱼吃的动作。师:大家都累了吧,我们休息一会儿,我来给大家讲一个《鸭妈妈找蛋》的故事。(边讲边演示课件)幼儿坐着听完故事后,和教师一起表演故事。师:小鸭子们,外面池塘更大,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幼儿听着音乐摇摇摆摆地走出教室。
【分析】这节课表面上看既有游戏活动又有故事讲述和表演活动,幼儿比较活泼,教师动作十分到位,不失为一节养眼的课。其实,这节课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第一,听不出课的类型。定位于音乐律动,后面却又偏重于语言学习;定位于综合课,又太散——如果把综合课比作炒茄子,那么可以加些油、盐、酱、醋等佐料,但绝不能把茄子、辣椒、西红柿等拼在一起做“大拼盘”。第二,偏离了教学目标。比如,故事讲述时教师讲、幼儿听,和学鸭走动作毫无关联;即使是故事表演也是教师扮演鸭妈妈学着鸭走动作找蛋,而幼儿却未能在表演中练习该动作。第三,未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只顾自己的动作表演,而较少对幼儿进行动作指导,致使幼儿在学鸭走动作上收效甚微,甚至有不少幼儿尚未掌握鸭走的基本动作。
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是因为有些教师只在“为了让评委专家们听得新、看得养眼”上下功夫,而不在幼儿“会”上下功夫。一节好课应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具、采用教学策略等,并能真正让幼儿自主地学到知识,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公开课要讲“性价比”
有些教师上公开课、评优课流行用多媒体。甚至有教师认为缺少了多媒体,所上的课就跟不上形势。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都在盲目地做课件,努力地把自己的课包装得上档次,而不去考虑这节课是否真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请冷静思考一下,难道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就一定不是一节好课了吗?
有些教师在教学具的准备上患了“多多益善”的怪病,似乎教学具准备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事实上,有时费时、费力的准备,换来的偏偏是“画蛇添足”。就以教师A上的一节音乐课“小老鼠上灯台”来说,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让孩子更像小老鼠,使课堂更有观赏性,教师A让幼儿统一穿黑色的毛衣、裤子和鞋,在“包装”方面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其实,从整个教学来看毫无必要。幼儿在课堂上学习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一节课的好坏与幼儿妆饰并没有直接关系。
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时髦而盲目做秀,将教学效果弃之不顾,是不可取的。“低投入、高效果、性价比高”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
三、公开课更要“求真”
有些教师往往把公开课的评比结果看作唯一,将“活动观摩”扭曲成了“活动表演”。幼儿不再是活动的主人,而成为“教案剧”舞台上的“配角”。那些被教师看作的“差生”甚至连“群众演员”也当不上,因为他们没有参与的机会!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践行教育公平,应让每一个幼儿都受到公平的教育。扪心自问:只让“好孩子”参与公开课的教学,这种做法公平吗?当被剔除的“差生”天真地问“老师,他们去哪里上课呀?”“我们为什么不去上课呀?”时,采取如此做法的教师难道不该感到有愧吗?
关键词:音乐教育;唱游教学;主体性
引言
唱游教学是一种倡导“动中学,动中学,乐中学”为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加入音乐游戏,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唱游课即是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下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简述唱游教学及其特点
(一)唱游教学的概念
唱游即是一种边唱歌边游戏的活动,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多元性的模式。唱游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动动中去感受音乐,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的特点
1、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旨在“玩中学”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鉴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这方面可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创设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小就学会以兴趣为前提提高自学的能力。抓住小朋友都喜欢玩的天性,就采用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在无形中就可以掌握很多知识,并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更好的融入集体,同学们都各尽所能,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2、创设有效情境,注重“乐中学”
创设情景的教学特点主要是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将儿童带入一种思想境界,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吸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的应用进行布置情景,如果学生具有动手创作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裁剪或自制道具,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也可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使教学更具动画性,易于学生在动态教学下接受艺术的熏陶。
3、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会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各尽其职,全面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低年级教育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感、自学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加以游戏的渗透,使学生更容易打成一片,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增强集体意识感。如有些歌曲的旋律带有舞蹈性质,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舞步进行舞动,而教师则需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有效的结合,真正做到人人参加,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4、加入竞赛,注重“动中学”
基于儿童现阶段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竞赛可使学生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结合音乐律动运用音乐游戏、歌唱表演、集体舞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的学习。
加入竞赛并非为了体现竞赛的残酷性,而是通过竞赛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做到人人参与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做到“动中学”。如一年级学习《小青蛙找家》一课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歌曲旋律之后,组织学生对演唱歌曲和动物声音、表情、动作进行模仿的比赛,最终由专业老师评出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竞赛中的表现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加音乐课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唱游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理解“唱”与“游”的关系
音乐教学中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即为“唱”,所谓唱就是依照歌谱将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用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应该对歌曲的背景、旋律、律动、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生命的歌曲,让学生完成一首有内容的歌曲的演唱。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根据实践教学目的划分的话可分为:音符类游戏、节奏类游戏、听音类游戏、识谱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和其他游戏。可根据不同主题的音乐进行音乐游戏的挑选,游戏也包括舞蹈、歌唱表演等,不管是哪种游戏方式,只要是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学习音乐,即为“游”的一个分支。
唱游教学模式中的“唱”与“游”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一节音乐课顺利的完成,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及歌谱中的节奏、节拍、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音乐游戏中,使学生更好的走入音乐的殿堂。[7]
(二)唱游课应该怎样“游”
首先,游戏要有目的性。在进行唱游课时,教师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此次音乐游戏的目的何在,不能一味的追求游戏这一教学手段,重要的是利用游戏使之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如一年级教材《三个和尚》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听音乐,问:歌曲中讲了什么人都在干什么?聆听过后学生很快的回答了问题,然后教师就开始让学生选角色开始表演,可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却是手忙脚乱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包括节奏、节拍强弱、旋律都在运动,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使其感受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理解音乐所抒发的内在感情。
其次,动作要有和乐性。唱游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做游戏时教师带领学生蹦蹦跳跳,组织学生动作的统一性和节奏性,强调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进行。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节奏、节拍都可用动作表现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的动作要与音乐的节奏统一,否则音乐游戏就相当于学生漫无目的的玩闹,自然唱游课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三)“教”与“学”相结合
在唱游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考虑准则。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进行有趣且清晰的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之后进行创设合适的情境和游戏类型,学生依照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音乐游戏的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教师制定的教案以学生为主,在实践中学生只需按照教师安排的整体目标进行活动,在音乐游戏的动作、舞蹈中可适度地进行二度创作,唱游课具有灵活性,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唱游课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配合得当,以学生为主体来上好一节唱游课。
结语
唱游教学是现在中小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适合现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了多种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知识,了解音乐的奥妙所在。现代教育提倡教师更注重人性化的教书育人,唱游教学则在多媒体教学与游戏结合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主;和谐;情感体验;实践活动;课前准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132-0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中职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中职音乐琴法课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持久地参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地准备和全新的操作,才能确保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建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氛围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中职生往往比高中生更“自主”,其主体地位意识更强,因而给予他们“民主”的舞台至关重要。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可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更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不断探讨和交流,既可对自身经验加深理解,又能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因此,教师应营造融洽的情感气氛、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而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认为,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教学的民主化,既是新课程人文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师生之间形成宽松和谐、健康亲密的情感关系的前提。
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蹲下身来与学生说话,有时会坐在学生的位置上观看他们的表演,或者在音乐律动中与学生一起跳舞、唱歌,让学生始终在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此外,还经常这样创设课堂:课前与一个学生沟通,上课时首先让该生演奏与本节课课题相关的曲目,而笔者随着学生的演奏从教室后面慢慢地走向前台,从学生的演奏切入本课所学内容。整个过程让学生感受自己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自己才是真正的音乐琴法演奏展示者。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每次上课投非常投入。
二、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欣赏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在琴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欣赏学生的演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琴法千差万别,具有个性和特殊性,教师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琴法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的同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还必须爱护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敢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发生错误、改正错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容纳不同的意见。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音乐情感的体验和交流,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扬。但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严格管理,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善意批评为辅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把琴法课上成政治理论课或完全传授技能技巧的课型,应该让“乐”、“情”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虽然技术训练与音乐感觉训练是幼儿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在琴法教学的初试阶段,过于强调手指练习、手掌形状、手臂放松等技巧则会忽视乐感的培养。没有音乐的色彩,没有音乐美感的课,将会泯灭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用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让学生用游戏、娱乐、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简笔画等形式,创设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课堂感受。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练、乐于记忆。同时,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研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表演、游戏、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只是引导、点拨即可,这样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从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以充分调动。
此外,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外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表现自我,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一般都有两届在校学生,为琴法技能竞赛及各类演奏会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交往的增多,学生会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三、教师的积极准备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
每位教师对于怎样做好课前准备,都有一些想法。成功的课程准备,可以使教师明显感觉到课堂气氛的变化:学生学习更积极,听课更加认真……这也正是教师准备课程的目的。好的课前准备,会让教师产生自豪感与满足感。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并写出教学教案,同时可配上合理的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第八课《我是小音乐家》(课本第34页)编号: y3208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小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出示节奏卡片:OXX 、XX、X分别用“哒”读,再次出示节奏卡,
(1)0 XX|X XX 0
用(2) 特隆砰砰砰
(3) 特隆嘀嘀哒
(4) 特隆叮叮咚
(5)0 X X|X XX X X|X X XX X|X XX X X|X X X|
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
三、学唱歌曲
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手鼓、小喇叭、小木琴)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唱一唱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3 43| 2 2 2 54|3 3 2 2|1. |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个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换气记号)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如拍手等)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特隆"在心里默唱。
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 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 呦 |唱 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 跳 呦 |唱呦|的节奏特点。
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9、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弱起小节。
10、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1、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四、创编表演
师:欣赏了三位外国小音乐的精彩表演后,他们也特别想看看中国小朋友你们的表演,你们愿意吗?那你们想为他们演奏中国的什么乐器?
生自由回答
师让生分组创编,生表演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会你开心吗,看到你们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小音乐家。今天的音乐会到此结束!乐队奏乐,全体起立随《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播放了《匈牙利舞曲》让学生欣赏,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用线条来表示图谱,而且不同情绪的音乐采用不同的线条。在听之前提问学生了乐曲各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接着还让学生分段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老师听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乐曲情绪,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用动作表示,并对两部分进行对比,找出这两部分不同的情绪如何对比,第三部分让学生聆听话旋律线,说说这部分与那一部分相同,最后在介绍舞曲的名称、作者和舞曲的结构。最后才引出本节课学唱的新歌《我是小音乐家》。这部分的教学老师能调动起学生欣赏舞曲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使学生能很认真投入的跟着做律动。
但作为副课内容,这里占用的时间太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去讲述分析《匈牙利舞曲》,导致主次部分。
在学唱《我是小音乐家》时,通过过关游戏,将本课的难点解决,但是在忘记提醒学生弱起小节如何衔接,导致学生在演唱这个乐句时衔接不够自然。教授歌曲时没有用教唱的方式,而采用了听唱法,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歌曲,在每次听赏歌曲的时候,我都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的去听歌曲,不让学生盲目的去听,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难点解决上我用过关游戏来吸引学生,将难点解决,并及时进行表扬。
但在上课是由于前欣赏部分用时太多,导致后面主要内容时间不够,在随琴演唱的时候,钢琴伴奏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很难唱好歌曲,应该开始时把速度稍微放慢些,等学生对歌曲唱熟悉后再回到原来稍快的速度演唱。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2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在教授本课时我比较注重将音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节课是在榄边小学上课由于有教师看课以及师生新接触的影响,学生在刚开课时很紧张,动作、声音都放不开,但通过游戏和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结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
虽然这首歌曲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运用了图谱教学法进行了教学,从欣赏《匈牙利舞曲》入手,让学生了解旋律线,然后将旋律线运用到歌曲教学当中使学生直观的对音乐有了认识,从中对情绪的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并能根据图谱进行创造与表演。让学生对歌曲音高及音准的进行掌握。学生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我通过听到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不同的声音,寻找出适合歌曲的声音在歌曲重难点上使用了过关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难点后,再采用了听唱法,提出问题让学生熟悉整曲后,教授歌曲……如让学生认识了歌词里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名:伦敦、柏林、巴黎,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城市都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再让学生了解他们分别演奏的乐器:吉他、提琴、法国号又叫圆号。通过观看图片上的乐器演奏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但使学生了解了乐器同事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本课存在的不足:
1、欣赏《匈牙利舞曲》,由于欣赏的次数比较少,学生有些过分依赖于看图谱,在表现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缺乏将音乐与图谱相结合的能力,在速度上没有统一。
2、由于学生一直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所以难点掌握时拖延时间,没有时间让个别学生展示
《我是小音乐家》反思(3)
首先谈一下李老师的音乐课《我是小音乐家》,她的课前一番听音乐画旋律线的导入,既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又让学生感受到用动作也能表现音乐。充分调动了三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十分迫切的想要开始上音乐课,这一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然后,李颖老师介绍了这首舞曲的名字后,就一边播放《匈牙利舞曲》一边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匈牙利美丽的景色以及匈牙利人们的舞蹈场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画出图谱来帮助学生了解每段音乐的旋律特点,这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当旋律优美舒展时应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当旋律热情奔放时有用什么线条,使每位同学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具有非常专业的音乐素质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另外,李颖老师在课堂上教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时,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先把歌曲中一段简单的衬词提出来让学生模唱,学会演唱后再在乐句前面加上一段连贯的音乐让同学们连起来学唱,两句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是这首歌曲的一个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的过程中,她能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反复的学唱,直到学生学会唱为止。在解决了难点后,老师才完整的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一共有三段歌词,而且每段歌词的内容都不相同,主要是认识三位音乐家分别在伦敦学弹吉他,在柏林学拉提琴,在巴黎学吹法国号,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节音乐课把歌词记牢固是比较难的。但李颖老师在教唱歌词时能抓住这一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的首都,还把三种乐器的演奏手法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歌词的印象更深刻。这十分有助于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把知识带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中,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也要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让他们上课不但有好的音乐,也能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学到课外知识。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1】
一、基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用心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用心与老师呼应。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状况预计不均衡,状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资料。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取,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潜力。
四、改善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资料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潜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潜力和实践操作潜力的培养。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绝大多数小朋友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会唱好多歌曲。多半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重点放在舞蹈、律动上。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内容
一册教学内容分为《我上学了》、《好朋友》、《动物说话》、《开火车》、《宝宝睡觉》、《做游戏》、《北京儿歌》、《过新年》八个单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5首,聆听作品17首。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充分注意这一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4、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四、教学重点
1、初步培养儿童良好的歌唱习惯,从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逐步求得音色的统一。
2、知道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听辨音的高低,听辨音的长短,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五、教学难点
1、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
六、教学改革措施
1、教改专题。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改措施。
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5)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3】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4】
暑期已过,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1――12班的音乐教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时间,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还不熟悉初中生活,所以在新入校阶段,引导学生熟悉新的音乐教室环境,与学生讲解初中音乐课堂形式,在课堂中如何体现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等等。同时进行八孔竖笛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吹奏技巧以及简单的乐曲吹奏。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5、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分行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分行性能力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能力。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等。
9、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与歌曲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四课时
第二单元,四课时
第三单元,三课时
第四单元,四课时
第五单元,三课时
五、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总之,在本学期中,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为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音乐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5】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四年级的教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将作如下的安排:
一、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与高段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