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业项目考察报告范文

创业项目考察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业项目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业项目考察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05-02

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9、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增加,2009年是610万,2010年是630万。2009年底到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严峻的形势。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的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通过哪些途径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哪些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等等,这些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将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1 将创业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深化创业教育

1.1 开发多门创业课程

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学院充分利用宁波“商帮文化”精神和90多年老牌商校底蕴业优势,开发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地方特色的《网店运行实践》、《中小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理财实务》、《宁波帮文化》等5门创业教育公共必修和选修课,通过课程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逐步有意识地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掌握一些启迪自身创业思维、升华自身创业人格、培养自身创业精神、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1.2 进行创业教学改革

学院从课程教学改革人手,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各个专业教育中,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新体系。在原有专业教学计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学院EPV中心和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开发创业项目课程《小企业创办》,通过项目课程的形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开启了学院用项目化教学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的先河。

1.3 收集创业典型案例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院相关部门注意搜集补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创业案例,并重点编写《工商学子创业之星》案例集,作为教学辅助用书。案例集收集了学院各个专业历届成功的毕业生创业故事,通过对学长学姐成功经验的吸取,各个专业有志创业的学生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更明确。这些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在感受身边学长学姐创业精神的同时,更能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选择。

2 开展创业教育学生活动,将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

相对教学而言,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创业精神注入校园文化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1 开展创业宣传

我院利用校内外报纸、期刊、橱窗、海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改变当代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创业观念,树立谁创业谁光荣的意识,营造有利的创业教育校园氛围。通过舆论引导学生感受创业,亲近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2009年,由浙江帮你网络有限公司与我院联合举办的“青川创业班”经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后,得到社会和全院师生的高度肯定,在我院刮起一股创业热潮。

2.2 开设创业论坛

我院通过创业专题讲座和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企业资深人士、校友等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业论坛,营造创业。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营造创业有为、创业光荣的校园氛围。尤其是让本校优秀毕业生讲授自己如何创业、如何进行创业项目开发、如何进行管理以及创业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创业者成为学生所敬慕的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中总结他人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学到比较务实的知识,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2010年,07届管理专业毕业生李建辉同学回母校做的《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创业专题讲座再次激起了工商学子的创业激情。

2.3 组织创业竞赛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技能运动会、创新成果展、以及参与诸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网上开店大赛、营销师大赛、管理案例大赛等国内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既可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集中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又能够通过竞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项技能和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2007年我院学生在浙江首届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荣获一等奖;2009年我院学生在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荣获一等奖。

3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促使学生在实战中历练创业技能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检验创业能力、确立创业方向、提高创业实际本领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建立创业教育基地

学院创业基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验实训室;二是开辟校内创业园。学院在学生宿舍南区有偿提供一些经营场所作为创业教育基地,通过项目申请与答辩的方式确定经营者,让学生完全按照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目前创业园经营项目涉及驾校培训、快递服务、旅游组织、图书交易、百货经营、票务中介、考证培训等诸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业务。创业学生从寻找创业商机开始,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设计,最终到创业园进行真实经营,学生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在这个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和体现。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目前在创业园经营成功的企业如:信息快车道、FFB自由空间、风之旅行社等。学生小老板们创业精神和技能明显高于一般同学,同时经营收入也足够他们支付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

3.2 推进校外实践

到工厂去“顶岗实习”,到公司去“挂职锻炼”,到小店中去“充当老板”,这是最有效、最重要的创业实践。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崇尚实践”的教学理念,与众多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学生通过三至六个月的工学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树立市场意识,学会做人、做事,尝试进入“职业角色”。2009年,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03届优秀毕业生郭平创建的拍拍网明星网店――宁波招财猪商贸有限公司顶岗客服一职。3个月下来效果理想,已有同学在赚钱效应的感染下开始自己网络创业之旅。

3.3 开展社会调查和考察

调查、考察是一种探究式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从“观察”、“体验”到“亲身参与”,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学院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组建调查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活动。特别是实地考察一些企业,考察他们创业的基本情况。市场前景、效益分析、员工管理、客源管理等,到用人单位请教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倾听企业家谈成功的经历,谈创业的感受等。每人或每个调查小组都要完成一份企业创业的实地考察报告,在做法、经验、教训与体会中,形成自己的创业理念,确立自主创业的方向。2010年学院和宁波远东零点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对宁波市城市文明指数进行测评,提高学生市场调研的实践能力。

4 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的思考

4.1 提高认识,促进创业教育全面开展

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使各院系、部门领导层次尽快统一思想,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全社会正在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节、个人积极作为”的就业、创业新格局;首先认识到这一点,谁就处于优先地位,谁首先转变观念,谁就在就业、创业中把握主动权。认识到科学研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创业教育也同样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亚于某些科学发现的重要成果。要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专门的职能机构具体协调和管理,负责落实和实施创业教育的组织和具体实践,将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到学院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促使创业项目、创业基地广泛地在各个院系生根、开花、结果。

4.2 成立专职管理机构,整合校内资源

尽快组建创业教育与管理中心,吸纳各院系、部门愿意为创业教育付出力量的教职工兼职参加,加强对外交流,逐步构成软硬学科结合的创业教育与研究团队。从而做好大学生创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政策、信息,选择创业方向,为学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提供创业援助。

4.3 组建学生创业组织,实现自我教育

在学院有关部门的指挥协调下,组建大学生创业协会,使有创业志愿和意向的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交流组织。让他们可以在组织内讨论有关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利用组织的名称对外进行相关专题的交流,甚至于在此基础上组建一定的创业产业,通过实践,锻炼组织成员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4.4 加强教育引导,树立风险意识

创业是一个整合过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独木难支”。相对于其他背景的创业者而言,学生最大的劣势就是社会经验的严重缺乏。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隐藏着各种风险,尤其是他们开创的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所以学校应当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适当地在平常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市场动态、融资、法律等知识,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创业风险意识及掌握一些规避技巧。大学生创业时,也应该选择一些低成本、低风险的小项目,改变好高骛远的思路,放下架子,扎实做事。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依托区域优势,将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与地方区域文化结合,整合创业教育资源,注重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必须加强项层设计,依托专业,点面结合,确立独具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必须联系学校自身特点与实际,倡导学以致用,构筑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创业实践与孵化载体,突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1.1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各方面主体因各种原因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国家的主导方针存在一定的偏差或缺失,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不理想,实际操作呈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从本质上将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区分,对社会缺乏创业教育宣传,不能把正确的创业观传输给学生,结果导致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也致使社会对创业教育不重视、不配合,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另外,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只认为可以通过创业赚钱,而没有将创业视为一种切实的谋生手段,所以就会忽视积累和培养创业知识、能力、技巧、方法、环境等。从国家层面看,十以来,各级政府都越来越关心创新创业,也对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媒体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大,进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创业教育经费、场地等制约。但因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还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高校虽然对创业教育意识较深,但不够全面,无论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都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创业实际活动与生活缺少紧密联系,继而导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欠合理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至今仍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构建出统一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因为:首先,从专业建设整体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仍没有与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有机融合。因高校领导和教师创业教育认识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中已增加了创业相关课程,但还没有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合,表现出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隔离的现状,进而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钩。其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仍没有实现学科化、体系化。尽管大部分高校在国家大环境下都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市场调查”、“小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进而有机衔接力度不够。再次,各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校际差异较大,所使用教材没有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只是将一些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进行简单堆砌,片面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3创业教育手段欠科学

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业课程即可,且这些课程基本由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及就业指导工作但没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授课,故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很少有能切实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创业实践课程。换个角度讲,只有通过创业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流程等。由此可知,创业教育要关注创业实践的落实,才能判断创业成功与否。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的现状看,各高校都采取措施,想方设法举行如开办虚拟公司、建立科技园区、创设创业实训基地等在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整体而言,这一类型的创业行为还非常少,且某些活动举办表面上似乎很红火,实际上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因资金、政策、场地等原因,处境相对较为尴尬,活动缺乏长期延续的机制,导致高校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真正创业意义上的指导,还有待可行方案的细化和落实。

1.4创业教育文化缺失

当前,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但整个社会对创业普遍持怀疑、否定等偏见态度。学生家长层面,普遍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体面的公司从事体面的工作,不希望、也不鼓励子女进行开小店、摆地摊等创业行为,这种误解和低认同度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负面作用显著,很多学生由此就对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兴趣下降,从而使得国家和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大打折扣。整个社会环境层面,虽然国家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但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较欠缺,且在创业政策层面也没有真正落实,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等,这些情况对当今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我国创业历程较短,很多关于创业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还不完善,政府的宣传和鼓励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与培训脱节,社会对创业曲解,创业氛围薄弱,各种社会媒体也没有系统的有效宣传,进而创业教育发展受到了各种阻碍和限制,进入发展的瓶颈阶段。

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课题组成员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一文,论文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创业教育系统框架图,如图1。

2.2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课题组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后,在渤海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省内外近千名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11个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维度中,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制度环境、禀赋等5个维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度较大。由此可知,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此敦促我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前期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基础。

2.2.1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必要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将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习,可以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创业类通识课程体系平台

通识课程即是各专业的平台课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通识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各章节要有机融合有关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这类课程虽然分散,但涉及面广泛,这样可以引导大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进而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和素质有基础性引导作用。首先,针对公共选修课,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公共选修课中我们建议增设了创业教育模块,且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创业类基础课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创业经营需要,增设一些创业类特色课程,如《苏南模式与苏商精神》、《商业音乐管理》等创业类选修课程。同时,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改革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和技巧,建议采取“集体备课”、“一课多师”、“专题讲授”等,也可以围绕某一特定创业主题推出每周一次的企业家系列讲座,授课形式为2/3时间由创业指导师讲授,1/3时间为创业指导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其次,针对公共必修课。我们要求必须融入创业教育元素。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章节适当增加当代苏商、沪商及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的故事,进而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创业教育实现契合和对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相关章节授课过程中增加民营经济发展史、非公经济发展历程等的介绍,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创业的利益,从而有信心进行创业。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与企业家、大学生村官、农民工等社会人士开展对话交谈,并要求学生考察后能运用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述,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考察心得体会。

(2)创新和优化专业类创业课程体系平台

不同的专业,因特点各异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基于各个专业大类的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征,不同程度地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创业教育,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精神。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针对创业群体,面向全校开设创业教育专业任选课,并要求教师讲解专业内容时结合实际的创业案例,不断地渗透创业内容;注重从应用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增减,尤其是加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专用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企业、理解创业,并能够强化创业氛围,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加强“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者成立实体经营公司,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懂管理、善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等三大课程模块。创业理论模块、实务模块、实践模块课时占总课时的65%以上。

2.2.2构建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的策略

若要不断地提升创业教育的水平,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有高水平的授课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进行创业教学设计。创业课程的授课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创业项目导向制。通过大力宣讲,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进行创业项目的调研、考察、论证及实际落实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体现了其专业价值。如将《创业市场营销》课的教学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由班级学生组建不同的团队,指导教师布置不同的创业任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围绕创业目标分别进行营销方案设计、产品定位等,在体验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创业项目中的营销任务。

(2)穿插角色扮演法。首先建立一个模拟公司,授课中对参与教学的试点班学生进行模拟公司各职能划分,这样团队成员就能够各司其职,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在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托校内外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及企业现场等各种实训基地,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重点学习其创业营销战略。

2.2.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策略

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聘请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管理精英等来到校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这些人因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其课堂讲解势必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另一方面,校内创业师资,我们建议推荐那些具有企业工程技术经验、企业工作经历较长的技术技能型教师担任,这样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也能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专业教师支持创业教育并不是内源性的,故需要高校各部门支持,建议学校建立一些激励机制,鼓励擅长创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创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考核形式重过程,课程考核贯穿全过程。以创业营销课程为例,学生带着了解营销案例的目的到营销做得特别好的相关企业实习,然后每人上交一份营销的创业案例,采用答辩形式考查学生创业实战能力。最后的毕业考核,将根据课程考核结果、企业调查实习报告、创业工作室实践、创业比赛参与情况及最后的创业计划书等,通过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最后的成绩等级。

2.2.4优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措施

第3篇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从事亲子教育的机构以开发儿童潜能的特色课程为主打服务。与普通学校的培养体系相比,机构的亲子教育课程更加强调父母在教育中的参与度,重视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但依然拘泥于课堂授课的形式,很难真正实现亲子间的互动。

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空白,亲子猫团队以徒步旅行为载体,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理论和天文、环境、体育及科学考察的学科知识融入到亲子户外活动之中,开创了亲子教育市场的一种新形态。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大众认知下,亲子猫无疑是一个异类――他们带着孩子与父母“穿”沙漠、“住”雨林、“逛”草原。在传统观念中,这些服务完全由旅游公司提供,亲子猫为何又打着亲子教育的“幌子”呢?笔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亲子猫国际教育的创始人兼CEO魏巴德。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亲子猫的创立源于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教育的思索。

魏巴德曾是中科院旗下一份科普报刊的主编,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4岁的儿子性格变得过于“乖巧内向”,没有男孩应有的勇敢与活力,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

他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带着儿子在假期四处旅行,希望可以通过爸爸的陪伴和鼓励来纠正儿子胆小怕事的性格。几次从国内到国外的相伴出行,让魏巴德享受到亲子间的天伦之乐,儿子也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儿子的转变让魏巴德开始反思,他明白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而自己过去常常由于工作上的忙碌忽视了这一问题。

“我更了解我的儿子,与其让他在各种补习班中度过童年,或许我可以给他更好的教育。”他明白自己擅长和孩子打交道,也曾成功组织过几次亲友带着孩子们一起出行的活动。魏巴德开始意识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身体力行的教育能够迅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所带来的效果也更加显著。“亲子出行”正是这样一份既能让孩子感到快乐、自己又能从中获得满足的事情。此时,辞职创业的想法开始在魏巴德心中萌芽。

在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中关于娱乐休闲的支出不断提升。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魏巴德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动向,他意识到消费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颠覆性的变化。

“孩子是家庭消费的核心,”魏巴德在采访中谈到自己对亲子市场的初期判断,“亲子市场的消费存在巨大的潜力。”基于对亲子教育的一腔热血和对亲子市场的理性判断,魏巴德正式计划将“亲子出行”当作一份事业去打拼。虽然自己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他还是毅然辞去了自己在中科院的工作,于2015年2月4日注册创办了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试水B2C平台模式受挫

在创业之初,魏巴德只是想要为父母解决“周末带孩子去哪儿玩”的问题。一开始公司只是在小范围内通过微信平台组织以“胡同游”、“郊外行”为主题的活动。

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魏巴德发现市场上四处充斥着致力于开展亲子游活动的小公司。此时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公司打造成一个类似淘宝、天猫的亲子产品交易平台,通过让这些同类型的亲子游小公司入驻,为消费者在选择亲子产品时提供便利。魏巴德还借鉴天猫(T-MALL)的命名创意,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亲子猫(即亲子MALL),意为线上亲子产品交易市场。他开始着手撰写商业策划书,并在朋友的引荐下拜访了一些投资人,希望可以通过融资来协助自己搭建亲子猫的互联网平台。

“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见了十个投资人,每个人都告诉我这个项目必死无疑。”提及当时四处碰壁的情形,魏巴德至今还能回忆起那种濒临崩溃的感觉。在和投资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对互联网市场的了解太过浅薄。构建互联网平台需要依赖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入驻,通过形成足够大的用户规模来拉低成本。为了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进驻平台,同行业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对用户进行高额补贴,这一策略造成了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烧钱”之风。在互联网市场中,教育和旅游行业均已出现规模较大的领军者,亲子猫平台的入驻几乎没有反转市场的可能。没有创业经历的魏巴德并不懂得市场调研的方法和重要性,这个“拍脑袋”的决策差点让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

至此,搭建互联网平台的计划只能搁置,最初准备要一起创业的两个合伙人也选择了退出。在吸取了搭建互联网平台失败的教训后,魏巴德重新寻回了自己创业时的初衷,决定继续开展线下的亲子出行活动。当时,公司主要在周末组织家庭出行,每次参与人数在五六十左右,地点一般会选择在有特色景点的郊区。虽然利润比较低,但脚踏实地地运营线下活动是更加符合实际的做法。

专注徒步教育

不久之后,新的问题又开始浮现出来。随着旅游业市场的垂直细分,旅行机构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亲子项目上。与此同时,有关亲子游的创业项目也遍地开花,选择通过亲子猫出行的家长们往往分不清亲子猫c其他亲子游机构的区别,魏巴德开始思考亲子猫的定位问题。

在开展亲子出行的创业过程中,魏巴德对旅游市场的运作模式及现状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旅行社之间,为了实现顺利成团,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来打通关系,一线城市的大型旅行社在团体项目费用中的抽成甚至高达80%。现有的旅游市场极为混乱,不正当的运营模式注定不会长久,而不遵循潜在规则又会导致旅行社的操作空间变小,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除了交易市场的乱象之外,大多数旅行社为了帮产品打开销路,会采取特价优惠的定价方式。这种定价策略所覆盖的消费者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虽然基数大,但目标消费者内部存在着低素质、贪便宜、沟通不畅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旅行社的隐性成本,使得传统旅游产品的价格失去上升空间。如此一来旅行社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又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消费者口碑,形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显然,提供传统而简单的亲子出游产品并不是魏巴德创业的初衷。为了对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魏巴德进行了大约十个月的摸索,期间一次沙漠徒步的经历让他打开了思路。他决定在融入自然体验式教育的基础上,聚焦以徒步教育为主题的亲子出行产品。

2015年10月,公司在成立8个月后获得了中国最大教育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领投的天使轮投资数百万元,更加坚定了魏巴德专注于徒步教育的创业信念。

“要把我们同旅行社的亲子游区分开很简单,亲子猫产品的核心是教育。”在确定了机构的教育行业定位和专业优势之后,魏巴德自然而然地将目标消费者聚焦于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人群。这些人往往能够接受教育产品较高的溢价,也更容易对亲子猫所秉持的徒步教育理念形成认同。在跨界融合教育、旅行、体育和互联网的基础上,亲子猫已成功举办了亲子徒步雨林、沙漠、雪山和草地等活动。作为中国徒步教育首倡者和践行者,亲子猫的创始人魏巴德在2016年5月获得了“中国MBA领军人物”称号。

用户思维决定产品成败

以洞窟探险、定向越野、露营考察等形式展开的户外教育在欧美等国十分盛行,并且得以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这种简单而直接的学习方式,强调孩子们透过感官参与来获得具体的经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学科、人物角色及环境的关系。在认知发展的同时,也通过体能和心灵的历练来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如何通过一次独特的出行经历,使父母和孩子同时收获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除了在活动形式上做到刺激、紧张又有趣之外,魏巴德和他的团队在徒步产品的教育内容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开始每一次徒步活动之前,孩子和家长都会得到一份对活动行程和任务进行详细说明的研学手册。研学手册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等高校、拥有教育心理、植物天文等专业背景的专家团队联合开发。同时为了增加徒步的趣味性,研学手册中还会兼顾到形式各异的学习任务和娱乐活动。例如沙漠徒步中的“沙漠植物科考”,任务要求孩子们对沙漠中的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描画,并由植物学老师通过对孩子考察报告的检验来评价任务的完成度。这种引导式的教育往往贯穿于每一个徒步活动的始终。亲子猫在设计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会孩子们辨别方向、沙漠取水等基本的生存技能,还会尽可能地涉及到自然知识的科普。比如引导孩子们对沙漠中的动植物进行考察、进行户外科学实验。为了配合夜行沙漠中观察银河的活动环节,亲子猫团队还会将天文望远镜等专业设备运往营地,用来配合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天文知识。

在产品设计上,亲子猫跨界整合了不同学科专业的资源,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到精益求精。魏巴德在阐述自己的产品设计理念的时候告诉笔者:“亲子猫是要让消费者有好的体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坚持“用户思维”的设计理念将亲子猫与大部分的亲子游公司区别开来。旅游行业的乱象导致商家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下意识地在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去榨取消费者利润。魏巴德则在多年媒体从业的经历中领悟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产品”是立足市场不败的法则。这一理念也渗透在亲子猫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以亲子猫的沙漠徒步活动为例,作为一名父亲,魏巴德明白作为消费者的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徒步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于是在策划徒步沙漠活动时,魏巴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设计徒步线路的心路历程:“我在沙漠中走了五条不同的线路,最后选择了回头能够看到高压线的那条。其实在沙漠景观中看到高压线是一件很煞风景的事情,但是对于爸爸妈妈来讲那就意味着安全。”这篇名为《亲子徒步沙漠背后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的文章于2015年9月4日在亲子猫的微信公众号上。魏巴德提到,这篇有关在沙漠中如何确保安全的文章一经,许多对徒步沙漠活动处于观望状态的家长立即决定报名参加。

同时,魏巴德坚持亲自体验国际、国内首发路线,在自己和儿子亲身经历后,才放心让其他家长带着孩子去。亲子猫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团队成长,提升用户体验。

这种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关注渗透在亲子猫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除了在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消费者动向,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亲子猫都会对参与者进行线上线下反馈调查。魏巴德所坚持的“用户思维”极为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只有把目光真正聚焦于目标消费者,产品设计才能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思维模式。

践行自然体验式教育

在徒步东非大草原的分享会上,魏巴德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当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动物们知道,在北京动物园的同类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会不会羡慕呢?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引起了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孩子们偶遇猩猩,同样引发了家长和老师们有关性教育的精彩分享。魏巴德领略到了自然场景下教育的魅力,同时也深深认识到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才是孩子们需要的。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注重通过在自然里进行体验式学习使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引导孩子对自然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的同时,形成社会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逻辑思维。如何在考察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魏巴德所关注的问题。在沙漠中认识一棵新的植物时,亲子猫会要求孩子们通过查询植物字典来进行自我学习,并增进检索的能力。除了了解植物名称,老师还会引导孩子围绕着植物所属的纲目科属种类、植物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等方面展开思考。

与此同时,魏巴德重视让孩子们树立敬畏自然的意识。团队在徒步活动中会借助一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从而达到让他们对动植物心存尊重的目的。“如果孩子们在沙漠中学会了对小生灵心存敬畏,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魏巴德认为这些细节上的教育一定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带来重要影响。

且看发展,静待挑战

回首过去两年的创业历程,亲子猫项目能够从初期的不被看好,到找准公司定位和经营理念后渐渐走上正轨,在魏巴德看来,除了自己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之外,还有一部分运气的加成。毅然辞职裸创时那份无处安放的热血已慢慢转化为魏巴德内心对于徒步教育的坚守。

在未来的发展中,亲子猫将加大徒步活动中系列课程的开发力度,使产品更加符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扎实其立身之本。根据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会开发更多国取⒐际路线。同时,在互联网运营层面的投入也将加大。鉴于亲子猫前期专注于产品体验优化与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合,宣传推广方面更多地依赖口口相传。为了加强线上运营,接下来亲子猫会更多结合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方式触达目标用户,致力于让3-15岁的孩子们拥有安全、有趣、有益、有爱的童年。

成立不足两年却开创了国内徒步教育先河的亲子猫仍面临着许多潜在挑战。一方面,亲子猫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尚不能在大范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素质教育在短时间内也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群体扩展缓慢。另一方面,亲子行业早已不是一片蓝海。前有早早抢占市场先机,坐拥巨额客户流量和低成本产品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后有层出不穷的同类型创业公司,魏巴德带领的亲子猫团队将如何应对这些未知的变数,又是否能够在大浪淘沙中迅速成长为行业的标杆?让我们拭目以待。

钱婧: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