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玩手机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职院校;低头族;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4-02
一、学生“低头族”调查情况统计
据中国少先队事业中心最新的关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而且17.5%的未成年人早在6岁之前就已经和网络有亲密接触。北京市妇联也在近日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邢台报告》中公布4~6岁的幼童中,约有一半以上会上网,且乐此不疲,将近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所以有调查宣称:六成以上的人群因为低头成为习惯,慢慢有了双下巴。因为在低头时,我们脖子承受的压力是平常的3倍,脖子的肌肉一向都是垂直生长的状态。长时间或者过度低头的不良习惯,导致脂肪溢出下颚,积日渐深后,定型出双下巴,颈部松弛提早约五年,而且容易产生皱纹。
针对当前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校园内的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20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由于时间原因,未收回5份),收集他们对于“低头族”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问题一:通过调查显示本次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
A:男性26% B:女性74%
问题二:通过调查“你身边的低头族多吗?”显示
A:很多60% B:一般30% C:较少10%
问题三:通过调查是否认为自己是低头族显示
A:是53% B:不是47%
问题四:通过调查那种情况下使用手机频率最高显示
A:学习时5% B:就餐时6%
C:睡觉前58% D:其他空余时间31%
问题五:通过调查一天中玩手机所用的时间数显示
A:1-2小时26.5% B:2-3小时25.5%
C:3-4小时26.5% D:4小时以上21.5%
问题六:通过调查上课玩手机原因显示
A:习惯性的17.8% B:老师上课没吸引45.6%
C:偶尔处理短信或其他信息17.8%
D:其他18.8%
问题七:通过调查“手机对学习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显示
A:占用大量时间23%
B:导致学习缺乏严重性17.6%
C: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38.9%
D: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6.5%
E: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8.3% F:其他5.6%
问题八:通过调查“与朋友家人聚在一起时是否只顾玩手机”显示
A:经常玩9.5% B:偶尔玩71.6%
C:从不玩18.9%
问题九:通过调查您会为了玩手机而忽略你身边的朋友吗?显示
A:经常8.3% B:偶尔41.7%
C:极少33.3% D:从不16.7%
问题十:通过调查“您在大约多少时间范围内离开手机会感到情绪不安、焦虑现象?”显示
A:1小时以内19% B:1-2小时11%
C:3-4小时19% D:4小时以上51%
问题十一:通过调查“吸引你“低头”的是以下哪方面需求”显示
A:资讯信息(新闻、导航、美食、旅游、天气...)23.1%
B:娱乐休闲(游戏、音乐、体育、摄影、视频)27.6%
C:社交(微博、微信、QQ、人人、陌陌、)32.7%
D:工作学习(词典、电子书、教育、外语)14.1%
E:其他2.5%
问题十二:通过调查显示“请问你知道以下哪些“低头族”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显示
A:眼部肉群过度使用无法放松,出现干眼、眼睛酸痛、头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26.1%
B:会使拇指过劳,发生手指肌腱炎7.4%
C:皱纹的产生几率会增加30%,而且更容易产生双下巴10.6%
D: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18.4%
E: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13.4%
F:浪费时间24.1%
二、调查结果剖析
1.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了解的。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这说明“低头族”现象充分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高职院校在校生使用手机大多是社交和娱乐休闲,而学习在其中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因此低头玩手机大多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和别人聊天或者消磨时间,睡觉前玩手机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授课缺乏新意,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在一天中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普遍偏长,同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手机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没有手机在身边超过四个小时,学生普遍会感到不安,这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3.对手机如此高频率长时间的使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手机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淡忘了周围。学生在手机上谈天说地,却给了身边的人一个低头的背影;学生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却不愿当众发表意见;学生宁愿在说说上发心情,也不愿对身边的人说。加强交流,不仅可以通过低头玩手机,面对面的交流胜于任何方式。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并且学生们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态度倾向于一般化,当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大多数人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者坚决抬头,并对这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抬头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课题组总结出危害并提出解决提案如下:
(一)低头现象的原因分析
1.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手机在各种场合常常代表着身份。所以很多学生对品牌手机趋之若鹜!
2.舒缓压力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这个原因,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家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的休闲放松方式在合适的地方放松,而手机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校园内缓解压力的首选。
3.孤独感。正值花样年华的同学们在大学生活缺少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远离故园,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忧伤无法排解,须臾不离的手机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派遣的对象,时日渐久,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性。
4.同学们缺乏学习目标,感觉迷惘,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上课不专心,提不起兴趣。
(二)低头现象的解决建议
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低头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形成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2.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媛媛.高校校园低头族现状研究[J].高教研究,2015,(3).
[2]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1).
[3]李昌镐.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4]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症”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5]张岱年,程已删.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段子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现状研究及建设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8]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03).
[9]朱悦凯.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情况的研究综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2.
大学生暑期刷手机皆因“无事可刷”
手机只是消遣之物,偶尔刷刷用于打发时间也无可厚非,但若一个假期都基本在玩手机,则表明大学生没有做好假期规划,没有比玩手机更有意义的活动。中国的大学生群体如此,中小学生的状况也难言乐观。“不知如何度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宅家度假”是一种习惯的延续,从小学到大学都一脉相承,并非大学时期才形成如此状态。学生要么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要么被家长所主导而被动参加大量的补习班,孩子无法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度假方式。
反观国外,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利用假期来做自己规划中的事。在美国,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寒假来完成他们的义务服务工作。在法国,旅游是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当然在国内,一些大学生的度假方式也在悄然发生转变,比如利用假期先做些兼职,自己挣一些钱后再去考察或者旅游,或者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抑或到公司实习或者打暑假短工,既体验到挣钱不易,又加速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不过,这些还仅是“小众化”还不是“整体性”的表现。实际上,大学生暑期刷手机皆因“无事可刷”,如何让他们的假期变得更有意义,从手机上将其解放出来,这既是一个社会命题,也是一个教育命题。唯有保持全面视野和采取综合手段,才能避免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
“刷手机度暑假”背后的遗憾
此调查结果令人遗憾,问题首先在于这部分大学生个人。在暑假,虽然课堂里的教学暂停了,适当的休闲调整也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说学习就停摆了,甚至生活就定格在刷屏中。这背后有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原因。很多人错误地把读书的目标设定为考进大学而非认真求知,进了大学很容易陷入虚无,学期内该干什么,寒暑假该做啥,完全没方向。
2010年7月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中71.2%集中于10到29岁的青少年群体,其中用途最多的是发手机即时通信,搜索信息和社交网站也占了大部分。
在某个用户群主要为大学生开办的SN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中,其中有一份关于手机上网的调查,有219人参与,他们所有人都有过手机上网的经历,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1到5个小时,其中177人每月能用完30兆上网流量,占被调查人数的80%。
“我很喜欢看电子书,大一有了手机后就开始在手机上看电子书,渐渐地看电子书成了手机的主要用途。那时每个月10兆的流量也就够了,前一段时间刚换了一款新的智能手机,现在除了上QQ和看电子书外,还经常浏览一些网页并下载歌曲,10兆的流量很快在半个月内就用完了,正准备下个月换个流量大的套餐。”山西大学的学生宋新攀这样说。
据调查,在山西大学文学院的一个班里,有一半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他们的刘老师为此感到很头疼。在他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甚至课堂上会偶尔传出“嘀嘀嘀”的手机QQ消息提示声音。他说现在的学生们上课玩手机的越来越多了,很多都是在上网聊天,还有的用手机浏览网页、看小说。他也没有办法,说了很多次了,可是时间一长还是管不了学生。
太原理工大学的秦简告诉记者,他每天玩手机的平均时间超过3小时,主要是QQ聊天和上人人网。他还说,现在真的离不开手机,无论是在街上走路,还是在餐厅吃饭,或是去厕所,都离不开手机,不是发短信就是聊QQ。他特别喜欢手机QQ聊天,每隔几分钟就会摸摸手机,看看QQ留言。有时睡到半夜都会醒过来看看群里在聊什么,有没有人找他。一块手机电池只能用一天,所以得随身再带一块备用。像他这样为手机“寝食难安”的大学生大有人在。现在手里只要一没拿手机就会觉得空落落的,做事情也不能集中精神。不使用手机就会焦虑不安,而且还莫名其妙发脾气,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有一次,他去教室上自习,发现没带手机,在教室焦躁不安,根本没办法看书,后来就回去拿了手机再去教室看书。他对手机的这种依赖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去年暑假时,他去华山旅游,手机在山里没有信号,一整天他都没有什么心情旅游观光。问及对手机的依赖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说总担心重要的事情被耽误了,其实也不是每天都有重要的事情,只是一种习惯而已。
现在手机上网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地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了课堂集中力,影响了休息,这不光是浪费时间,也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
山西财经大学的王霄(化名)用手机上网大约有3年网龄。他说,手机上网带给他许多很快乐的回忆,比如上课不晓得的问题赶紧“百度”就知道啦,比如一起玩游戏上网找资料啦,比如手机更新博客啦,以及手机交友等等。但是也深受其害,一系列由上网引起的问题紧接而来:拇指活动太多,右手大拇指开始变得没以前灵活了,真怕得了难以根治的毛病,老了吃苦头;以前晚上喜欢玩手机直到休息,后来睡眠质量就很差。以前把手机当宝贝,现在看见它总觉得是个恶魔。
不言而喻,手机通常具有较大的辐射,引起人们疲劳感增加、视力下降、过度眼疲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