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质量整改报告范文

质量整改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质量整改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质量整改报告

第1篇

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我院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到位

个别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等核心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如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的问题。

1、字迹潦草,有涂改,姓名、住院号不相符等情况。

2、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记录内容分析少,过于形式化。

3、存在知情同意书告知、签字不规范、药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未签知情同意书。

二、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是一门学科,要想提高医疗质量,不但要学习医学理论、医疗技术,还要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理念,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使医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掌握质量管理方法,才能变被动的质量控制为主动的自我质量控制。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质量查房和运行病历检查工作,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对屡犯的一定要通过经济处罚,给予惩戒。

2、要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考核的实效,不流于形式。

3、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在全院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保证住院病历的及时归档和安全流转。

4、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

严格执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要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做好个人控制环节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漏报。

5、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根据《转发关于印发XX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成立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小组》组织,严格开展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设置处方权限,保证制度的落实,提高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率,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傲的工作作风,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老百姓尊敬的医务工作者,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将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谋私利。

第2篇

一、 查摆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业务领导自我画像,认识到自身阅历浅薄,教学指导不到位,导致教学质量低,提高速度缓慢。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业务校长,不但应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求实奉献的精神,更应该具有广博的学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大胆的改革意识,以及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相结合的管理艺术,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青年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少,他们知识底蕴不足,反映在备课上抓不住重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不能应对,知识外延有限,难以拓展,更有甚者偶见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氛围不浓,原因之一是对研究缺少足够的认识;之二是年组平行班少(如一至三年每个年组只有两个班级,其中一个实验班,一个普通班)教材不一致,不利于研讨。

4、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缺少物资奖励和精神方面的鼓励,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5、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生活贫困,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他们的孩子有的自卑、慵懒,有的暴躁、刁蛮,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不热爱学习,绝大多数家长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少给学生买课外读物,更谈不上网上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限制,即使教师加倍努力,教学成绩也很难有大幅度提高。

二、整改措施

(一)取消实验班。将原来三个韵语班和四个数学实验班均改成普通班,从今年秋季开始,全校一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样,既便于考核与管理,也便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

(二)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认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以后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家长会,班主任每学期对班级学生进行至少一次家访或电话访,促进家校结合,齐抓共管,逐步提高。

(三)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已研究拟订出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有专人负责,对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进行考核,以后每年学校将拿出5000元钱,作为奖励资金,对成果突出的集体(年组或课题组)和个人,要表彰奖励,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大教学管理的力度,提高管理者的水平。

1、从即日起执行业务领导学习制度,以自学为主,有专门的学习笔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文化知识和课程标准,学习管理艺术,总结管理经验。尽快地提高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在其位,谋其政,行其事。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评导课,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学上。

2、常规教学做到“四有”,即:有专人负责,有检查记录,有调控措施,有考核总结。主管领导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保证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课,按课表上课,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规范教学行为,教师不坐着讲课,不上无准备课,上课不开手机,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让学生代批作业。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学校将严肃处理,使学校教学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处理好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树立“一盘棋”思想。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以利于全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4、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任课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挖掘教材,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双基。找准教学过程的启动点——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抓校本培训。

(1)树立“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在教师的培训学习中,努力做到时间上给足,条件上创优,用好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使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是自己工作与生存的需要。

(2)要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使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和实践指导相结合,集中和自学相结合。

(3)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资源,拓宽培训途径。电子备课室全天开放,教师随时可以去上网阅读,每学期网上摘抄20则以上。

(4)严格校本培训的考核制度,参培教师要按规定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5)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以后我们将校本培训活动集案例研究、集体备课、评课交流、教学反思于一体,搞好教研,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实,不走过场。

2、培养青年教师。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选派思想作风正、责任意识强、业务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就是师傅),举行庄重的拜师会,签定师徒协议,为使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得以落实,我们将加强对帮扶工作的过程管理,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第3篇

1、业务领导自我画像,认识到自身阅历浅薄,教学指导不到位,导致教学质量低,提高速度缓慢。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业务校长,不但应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求实奉献的精神,更应该具有广博的学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大胆的改革意识,以及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相结合的管理艺术,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青年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少,他们知识底蕴不足,反映在备课上抓不住重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不能应对,知识外延有限,难以拓展,更有甚者偶见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氛围不浓,原因之一是对研究缺少足够的认识;之二是年组平行班少(如一至三年每个年组只有两个班级,其中一个实验班,一个普通班)教材不一致,不利于研讨。

4、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缺少物资奖励和精神方面的鼓励,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5、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生活贫困,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他们的孩子有的自卑、慵懒,有的暴躁、刁蛮,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不热爱学习,绝大多数家长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少给学生买课外读物,更谈不上网上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限制,即使教师加倍努力,教学成绩也很难有大幅度提高。 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二、整改措施

(一)取消实验班。将原来三个韵语班和四个数学实验班均改成普通班,从今年秋季开始,全校一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样,既便于考核与管理,也便于教师之间教学研究。

第4篇

我局自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一来,通过排查和自查工作后发现以下问题:

一、过去在岗位上存在监管力度和监管范围有盲点、采矿登记资料审查不够严和资源管理中执法不严等问题。

二、在思想道德上存在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不注重实践和调查研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与党的规定不够吻合等问题。

三、在业务流程上存在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问题。

四、在制度机制上存在制度机制不够健全、责任心不强、对制度规章执行不力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五、在外部环境上存在滥用职权、原则性不强和徇私情等问题。

六、在内部管理上存在执行工作流程不严密、内部管理不严格、排查和防控风险不够深入等问题。

面对排查出来的上述问题,我局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分析现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照我局各种制度,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源是:

一、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够深刻、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不严等原因。

二、部分工作人员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工作责任心不强和组织纪律换散。

三、没有细化分工,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责任人员追究不力,造成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和有错不纠等现象。

四、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所获得的经验

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更新知识

通过此次排查,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疏漏与知识滞后相关,因此,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要从更新知识开始,只有新的知识,才能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才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顺应民心,才能为国家树立美好形象。

二、细化工作,落实责任

通过此次排查,我局发现了相关问题存在的根源,立即进行了整改。从老的一套思想束缚转换为现在思想更新、观念更新、领导分工,使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明显得到提升。

三、建章立制,严肃纪律

制作廉政警示牌,从岗位职责、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内部管理、防控措施等多方位进行排查,找出漏洞,并提出整改措施,力争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思想滋生。

四、领导牵头,严加监管

为更好更快的落实“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我局党组领导班子牵头,由专门领导负责,成立监察小组,不定时的对各股室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成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力争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中创佳绩,为国土资源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建议

一、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只有不断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应对社会巨变,顺应社会发展,才能够发现新变化,新问题,才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5篇

分税制改革尽管增强了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激励,却没有明确各级政府的民生支出责任和预算约束,在县域财政自给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向其他层级政府转移支出责任以及预算软化成为县级政府的一种占优均衡。从当前来看,这种财政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县域财政发展质量,具体来说: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县域财政收入60%以上依赖于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少数骨干企业,税收增量和税源增长点有限,并且县域规模企业竞争力不强,受宏观调控以及企业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财政增收不确定性加大。二是对“土地增长主义”财政的依赖。在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引致下,县际之间的低价同质化招商竞争既扭曲了财政资源的配置,又放大了财政机会主义,降低了县域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三是县域财政举债规模日益扩大,县域财政年度收支平衡仅是一个应付《预算法》和《担保法》的表象,县域财政举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缺乏有效金融工具的前提下,县级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只能依托于各类融资平台举债,举债数额巨大,超越当地多年的财政承载力,而且举债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多头举债,管理混乱,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积聚了县域财政债务风险。四是在财政收支矛盾和维持性支出不断膨胀的情况下,民生性支出和经济建设性支出难以权衡,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任重道远。以上这些问题是“十二五”期间县域财政发展必须面临的挑战。

那么,如何提高县域财政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而作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为以下四方面值得考虑:

第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县域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县域财政的杠杆效应,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和渠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整合使用各项财政资金,支持县域经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支持以农民市民化为主的中心镇、卫星镇建设,培育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生财源增长点,同时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壮大地方税收收入,规范非税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使本地税负与民生保障相联系,逐步解决县域财政的“土地增长主义”。

第二,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完善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财政体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构建县级政府的税收努力与财力差异化的调节机制,同时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例,考虑各地不同的财政承受力,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配套办法,研究制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法》、《一般性转移支付法),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县域财政最低支出保障制度,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县实行“托底”。

第6篇

关键词 联合概念框架 财务报告目标 信息质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联合概念框架

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美国。70年代中期,为了进一步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率先开展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会计”等文件形式予以。随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也对财务概念框架进行了研究。初始,美国以“高质量”为借口,阻碍国际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应用,然而,20世纪初,随着美国大规模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发,许多国家和组织对FASB的权威性以及在其规则导向下制定的准则体系产生了怀疑,于此同时,IASC成功改组为IASB,并对组织框架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成为有IASC基金会的受托人任命和管理的对立民间结构,并成功完成了“可比性项目”、“核心准则计划”,得到了许多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如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此形势下,美国一反常态,积极参与了IASB的改组活动。美国不仅担当了提名委员会、受托人委员会主席等要职,还在IASB的14个新生席位中占据了5个席位,从而取得了“主发言人”的地位。至此,IASB和FASB之间的关系从对抗变成了协作,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02年10月IASB与FASB正式签署了“诺沃克协议”,并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双方意识到消除各自概念框架差异的重要性,将建立“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列入其趋同计划中。2005年2月,联合委员会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的项目计划,说明了该项目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和质量特征”;第二阶段“要素和确认”;第三阶段:“计量”;第四阶段:“报告主题”;第五阶段:“列报和披露”;第六阶段:“目的和地位”;第七阶段:“对非营利主体的应用”;第八阶段:“剩余问题”。经过努力,在2010年9月,FASB同IASB一起促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八号公告》的,标志着联合概念框架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从以上资料可知,财务报告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接下来的工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二、财务报告目标

联合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与FASB和IASB概念框架基本一致,在新的第8号公告中,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人、借款人和其他的信贷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其做出(是否)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

1、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新公告中指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信贷人等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为财务信息的主要使用群体。散户、员工、客户、政府及其他机构不属于财务信息主要使用者的范围。这样决定的原因,一方面是消除IASB框架(1989)和FASB第1号概念公告间的逻辑不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经济资源,他们对财务报告信息有着最为重要和急切的需求。

2、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关于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目标,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的争论,不同的准则制定机构对此也作出了不同的取舍。FASB之前的概念框架将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性”,而IASB的定位是“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观”。新公告显然受美国的影响,继承了“决策有用性”,即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FASB也注意到,使用者也关注管理当局履行经管责任的信息和资源配置信息。因此,委员会认为决策有用性包括受托责任观,这样就没有必要专门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财务信息质量特征

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是联系报告目标和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桥梁”,是确定构成信息有用的成分。在FASB概念框架第2号概念公告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成本效益原则5个,其中及时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作为从属质量特征包含于相关性之中,而可验证性、如实反映、中立性作为可靠性的从属质量特征。新公告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认为成本对于报告主体而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约束条件。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增强的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通过结构层次的变化,界定了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顺序。财务信息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质量特征,如果信息不相关或者不能如实呈报要反应的经济现象,即使信息符合增强的质量特征,信息也是决策无用的。相反,如果信息具备基本的质量特征,即使没有满足增强的质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信息也是决策有用的。所以,基本的质量特征是基础、是根本,增强的质量特征是辅助。

1、基本的质量特征。(1)相关性。相关性是“在决策中产生差异的能力”,具有预见价值和确定价值,即它是能够影响资本提供者决策的。不相关的信息是无用的,所以在确定信息是否进入报告项目时,我们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与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2)如实反映。如实反映指决策有用财务信息如实反映它声称要反映的经济现象。FASB以“如实反映”代替了原概念公告中的“可靠性”。如果财务信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完整、中立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我们就说信息具备了如实反映的特性。可靠性的使用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见,所以理事会认为惟一的避免误用和错误交流的方法是在概念框架中用另外一个词代替它,如实反映也许不是最理想的,但确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

2、增强的质量特征。双方委员会同意四个增加的财务信息特征,即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增强的质量特征能够提高和放大具有基本质量特征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可比性是指不同主体之间的财务信息可比,以及同一主体不同会计期间的信息可比。可验证性意味着不同知识水平和独立的观测者对如实呈报的经济现象的看法能达成共识。及时性意味着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得能影响决策的信息。清晰、简洁地分类、描述和列报信息,会使得信息具有可理解性。总之,增强的质量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质量特征应有的注释。

四、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

1、由FASB与IASB制定联合概念框架值得探讨。目前,从所公布的资料来看,联合概念框架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以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会计组织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能否很好的照顾到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需要,引起了人们的质疑。所以,在肯定FASB和IASB的联合概念框架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建议,联合概念框架应该立足于全球,应该更多的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会计水平,力求制定适应于全球的联合概念框架。

2、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从内容到实质上都发挥着概念框架的作用,但是在财务报告的目标、信息使用者、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和层次上都与联合框架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情况下开展趋同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广东商学院会计系2011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八号公告[S].2010-9.

[2]时军,薄桂秋.FASB与I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评价与启示[J].财会通讯2011(5).

[3]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会计研究.2009;6.

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24-02

对于内部审计中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是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审计成果和分析利用价值,实现审计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审计调节功能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问题整改是否到位,是否落到实处,需要审计部门去跟踪、监督,去发挥审计职能,更好地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和提升管理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重审计、轻整改还是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实际工作中落实审计整改难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审计委派制的深入开展,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审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越来越被强化,因为对于各类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出现整改的落实不到位、整改不被重视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从思想上对审计整改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被审计单位只重视审计报告的内容,对于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性的审计建议需要如何去落实、做好,认识并不足,对审计问题的整改态度并不积极。

二是从行动上存在对审计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现象。有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中提出的有关要求重视不够,没有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也并不到位,出现每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现的现象。

三是审计整改未能形成全员整改的机制。对于很多被审计单位而言,审计整改常常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很多审计问题都直接涉及到相关的业务部门,有时一个审计问题可能会牵涉到多个部门,这时候就需要所涉及的部门积极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审计整改。同时审计整改更是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协调,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审计整改有时就会出现整改乏力的情况。

四是内部审计的成果质量不够高,审计建议缺乏可操作性。一项审计任务从审计指令到出具审计报告再到整改形成一个循环机制,目前的内部审计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审计,而是更多地向管理审计、效益审计方向去拓展。审计报告的质量无疑对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至关重要,在审计中查找问题后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仔细检查提出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所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是否完善。在审计报告中如果只提出问题,不根据客观情况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审计的更高层次就没有体现出来,因而内部审计中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在实际中可操作性不够强,最终加大了审计整改的难度。

二、全面提高落实内部审计整改的有效性

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错、整改,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落实工作,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全面提高审计整改的有效性。

一是指引被审计单位认识审计整改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内部审计的目的并不在于在审计中发现更多的问题,而是为了从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角度去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审计整改是否落实到位。在日常内部审计中,必须努力将审计报告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项审计问题表述清楚、准确定性、有可靠依据作为支撑、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最终才能被审计单位所认可,同时也更利于推进审计整改的落实。这就要求在我们在每次的审计工作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审计过程中思路清晰、明确重点,提出的审计建议切实有效可行,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审计整改的基础性工作。

三是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审计报告的质量决定审计整改的有效性,审计整改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审计报告中对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到最终督促落实审计问题的整改,都需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而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将审计整改落到实处。

三、抓好内部审计整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对策

全面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落实工作,对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为切实抓好审计问题的整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不断完善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要明确审计整改责任到人,通过建立审计整改落实制度,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期限,例如:对近三年各类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或以审计意见书形式下发现的各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于内部审计中每次下发的审计整改通知单中反映出来的审计问题整改分类到相关部门,要求将审计问题整改结果纳入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年度考核中,将审计整改完成情况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指标,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2.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对于各类审计问题整改建立并完善审计跟踪机制,将相关部门的整改工作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强化过程监督和整改结果考核,形成闭环管理。随着审计委派制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开展,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在加强对职能部门监督的基础上, 针对内部审计需要以提升审计监督和服务水平为重心,将内部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正常的运作机构,完善审计联席会议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协调配合, 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协调、监督、审议,在审计整改工作中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和审计部门各尽其职,促进职能间的互补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在联席会议上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健全上下沟通协调机制。

第8篇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合规经营、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内外部审计检查项目日益频繁,我行上下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大整改力度,使整改工作逐步走上了常态化和规范化轨道。从唐山分行来看,分行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先后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资源配置、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等多种措施,不断细化管理,狠抓落实,连续多年完成了上级行下达的整改率目标,整改报告上报质量也受到了省分行的通报表扬,在确保整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全行各项业务的合规、健康发展。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行上下齐抓共管密不可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继续坚持和发扬。但从全行整改工作实践来看,我认为仍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如防范风险与业务发展摆布还不尽合理、职责分工还不够明晰、举一反三整改措施还不够具体、整改工作标准还不够清晰、整改结果报送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改工作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整改工作质量,全面消除各类违规问题带来的风险,在整改工作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一、应进一步提高对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

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是保证我行合规经营,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内外部审计、监管检查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机构和业务条线部门应切实提高认识,克服“重发展、轻管理”的思想,合理摆布好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组织机制,合理安排资源配置,细化责任分工,深入研究整改工作方法,确保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应进一步强化系统性整改措施,务必杜绝屡查屡犯

针对每项整改项目,建议条线部门和相关机构建立整改项目专题会议制度,认真对照上级行整改要求或审计检查部门的管理建议、整改建议等内容,针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注意对审计发现问题区分共性和个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举一反三整改措施,提高系统性整改效果,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避免因“就问题改问题”而导致的整改建议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同时,按照《工作人员违规失职处理办法》和《轻微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及时确认问题责任人,认真负责地做好认定和追究工作,充分发挥惩戒制度的警示作用。

三、应进一步提高整改报告质量

目前,内外部审计检查项目较多,整改工作量较大,审计部门和上级行对整改工作上报时限要求比较严格,各整改主办部门和整改经办行,应对涉及本条线、本机构的问题从发现之日起,尽早制定相应措施,抓紧落实整改,并严格按照报送要求和时限进行报送,避免发生迟报、漏报的情况。应切实提高整改工作报送质量,严格按报告要求撰写整改报告及相关报表,其中对问题整改状态的界定,要严格按照省分行下发的《关于明确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状态及整改完成率计算口径的通知》,结合问题整改的实际情况,准确区分整改状态,避免主观臆断,同时,在整改过程中,力争做到完全整改,尽量避免出现“无效整改”等情况。

第9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增值型

近年来,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实施,我国内部审计进入了新时代。商业银行内审在保障其经营合规性上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内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工作质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审计成果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概述

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审计整改的重大意义,审计署2018年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中新增设了“审计成果运用”一章,对加强审计整改,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明确了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书面告知内部审计机构。二是单位对内部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四是单位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按照管辖权限依法依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所称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督促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标包括:推动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有效落实;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并持续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架构;督促相关审计对象有效履职,共同实现本银行战略目标。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并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署、银保监会都在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方面提出了要求,并指明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方向。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整改现状

(一)内审定位不准,认识不足。内部审计是日常的“体检”工作,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存在重视审计,轻视整改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内部审计部门把自己定位为“监督”、“评价”职能,未把“整改”工作作为内审部门的责任;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对发现问题整改意义认识不足,未能从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方面思考整改的意义。内部审计部门主动争取领导对审计结果运用的支持力度不够,审计权威性不强,导致被审部门对整改工作不重视,审计建议采纳较少。(二)报告质量不高,针对性差。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报告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够引起领导层关注,对促进审计结果运用更是至关重要。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必须能够精准发现问题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的建议,达到合法、合规,提高效率的目的。深入分析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内审部门对全局中心工作认识不足,对审计目的不清晰,审计工作偏离审计目的,对全局工作支持力度不够,未能突出重点,未能全面覆盖高风险业务、重点人员;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严格落实审计程序,造成审计底稿有遗漏,难以清楚描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定性不准,被审计部门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不认可;三是审计理念落后,大数据理念缺乏。对非现场审计重视不够,未落实能精准审计,现场审计缺乏审前分析,审计手段落后、效率较低,审计内容仍以查错纠弊为主,对风险性问题和资产质量关注不够;四是审计对策针对性差,可操作不强,对业务指导、堵塞内控漏洞意义不大。(三)整改标准不高,效果不佳。商业银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往往限于操作层面整改,建章立制的少。存在屡查屡犯,前改后犯,审计成果运用程度不高。审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缺少原因分析,较少能从内部制度、业务流程、人员等深层次分析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普遍性”的问题不重视,习以为常,思想麻木,难以正视问题;二是对“典型性”的问题原因分析不全面,无法提出合理的建议;三是对“倾向性”的问题分析缺乏前瞻性,分析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对被审计部门问题整改容忍度较高,随意性大,存在计中国乡镇企业部分问题未能从根本得到整改,而审计部门未能严格要求,致使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难以达到预期审计效果。(四)结果运用层次不高,影响力弱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利用率较低,多为就事论事的简单整改,对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作用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结果未能与相关职能部门交流,未及时综合地研究分析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对问题影响的深层次因素未进行充分挖掘,难以做到举一反三与从源头上对问题进行整改;二是审计结果难以在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导致审计结果难以被有效利用与转化;三是还未将审计结果及审计问题的整改状况作为对相关部门干部进行考核、任免及奖惩的重要信息依据,也未将其作为单位决策制定的依据;四是审计结果在形式上表现比较单一。

三、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改进路径

(一)积极争取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领导的重视是促进审计整改的重要推动力。领导重视内部审计,能提升审计权威性,便于内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问题整改、制度建设、结果共享会比较顺利。内部审计要明确审计的目的,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审计发现的情况、整改措施、是否需要建章立制杜塞漏洞等情况,保障全局工作的意义,得到领导认同和支持。(二)强化对审计整改责任意识。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而审计整改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如果对审计整改不重视将会严重影响了审计目的的实现。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大局观念,把审计整改及审计结果运用作为自身的职责,从思想上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坚决杜绝整改不负责、虚假整改情形,确保整改不走过场,整改指导及时有效,树立“整改工作我有责”的责任意识。(三)切实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能力,也决定了审计整改的要求。审计报告应符合以下特征:一是准确性。主要指审深审透,对问题进行准确定性,避免模棱两可,避重就轻,切实充分揭示风险;二是实用性。主要是指审计报告能够引起领导的重视,使得领导更加了解经营状况,风险现状;三是指导性。主要是指及时对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进行预警,使得相关职能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损失;四是针对性。主要是指确保审计人员对发现问题所提出整改建议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建议不对症,难落实。高质量审计报告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具有发现能力,还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审计人员必须更新审计理念,树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坚持科技强审;鼓励审计人员按照自己实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审计、财务、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通过“以审代训”方式,在审计现场,提高审计人员揣摩被审计人员心理及沟通技能,达到提高审计发现能力;集中培训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的能力。(四)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制度。为了避免出现审计结果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增值功能,创建内审结果应用办法十分必要。一是通过不同方式向不同层次人员展示审计结果。“向上”报告,“平行”建议,“向下”通报,并通过灵活多样审计简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达审计成果,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使得全员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二是堵塞流程漏洞,完善内控制度。对于审计发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要深入分析发现的问题原因,是否存在新制度落实或新系统是启用,流程不合理造成的;是否存在均有明显趋势的问题,如同类问题发生的频率、金额变化。只有从流程、人员、制度等方面查找原因,完善制度才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三是及时揭示风险,避免损失。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预测存在的损失,及早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四是建立审计发现及问题整改共享制度。与纪检、人事共享审计成果,避免重复工作,并将审计发现及整改情况纳入考评范围,对不重视整改或不落实有效措施的相关人员给予问责。

四、总结

内部审计整改措施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不可分割整体。将“治已病”,“防未病”审计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要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并把审计整改作为审计人员的职责;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升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提升审计报告质量才能引起领导层的重视;领导层的重视是推动审计整改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向全员展示审计成果,并完善内控制度是领导层落实整改责任,提升商业银行价值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鲍国明.推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0(1)4-11.

[2]谢臻.坚持审计与业务协同促管理问题深层次整改[J].中国内部审计审计,2020(1)73-75.

[3]肖伟.做好三大转型履行好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与使命[J].中国内部审计,2020(3)4-11.

[4]王章为,高炜,沈爱华.“四步走”助力审计结果运用效果提升[J].中国内部审计,2020(3)70-74.

第10篇

关键词:后续审计;监督问题;整改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后续审计针对性较强,审计重点一般限于审计结论和决定所涉及的范围。现场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与一般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基本相同,其内容包括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了解审计建议采纳情况,考察审计效果;发现审计决定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发现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不当时进行复查,重新做出审计决定,弥补原来审计中的不足;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相应措施,使审计工作更为有效。审计过程可以利用部门走访、个别谈话、审计测试以及检查纠正措施的记录资料等,审计和测试与前期审计程序所利用的方法基本类似。

后续审计对监督问题整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帮助和监督管理者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端正纠正问题态度,制定有效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抓好工作落实,消除经营风险,提高依法合规经营自觉性;二是可以督促管理者及时通报经营风险,对已发生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为今后经营管理铺平依法合规之路;三是可以检验前期审计建议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针对被审计单位已经整改的问题和实施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对有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良好作用。

搞好后续审计工作,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熟知审计终结报告内容, 增强审计工作责任心。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后续审计前, 审计人员一是要充分做好审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审计终结报告,关注审计要点,确定好审计目标;二是要仔细收集相关审计资料,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仔细分析研究,尤其对那些因种种原因未在审计终结报告中反映的内容,要认真查看前期审计工作底稿,核对问题风险性质;三是要认真梳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报告”,对审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要逐项列出审计清单并认真进行分类;四是做好审计工作分工,按照问题分类责任到人,使审计工作思路清晰,现场有序。

第二,仔细研究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确定后续审计工作重点目标。目前,审计部门一般要求是: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报告后一个月内向审计机关上报“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整改报告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终结报告中提出的审计发现和建议做出的答复, 是执行审计决定的一种强制性要求。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向审计部门报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是落实审计决定的具体体现。对“审计整改报告”检点可关注以下情况:一是被审计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报告整改的问题,此类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将作为后续审计的重点内容和目标;二是在阅读“审计整改报告” 时,对整改不充分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查对工作底稿,找出问题类属,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方法是否正确、 措施是否得当;三是认真分析未整改问题的理由是否充分,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环境等。对已经无法整改的问题是否做到了举一反三并吸取了教训,对能够整改而未整改或整改不充分的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所在。

第三,关注问题整改效果,防止出现层层走过场。关注已整改问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后续审计工作的重点。从以往调查了解中发现,被审计单位领导不重视,主管部门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有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上报整改情况,在未安排或看到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的情况下代为撰写整改报告的现象;二是有的被审计单位接到上级审计终结报告后,在未进行问题整改的情况下则按照报告中的审计发现逐条对应编写改进情况;三是被审计单位在整改工作中存在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的现象,总觉得这些问题属共性问题无关紧要,对工作没有大的影响等。这些行为不但使已有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也体现了执行力不够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为什么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和违法违规经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影响了公司业务健康发展和依法合规经营。

第11篇

一、企业内部审计报告应用的现状分析

当前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应用虽然较以前有了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良好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加强。

首先,企业领导层配合度不足,导致审计报告应用上的不到位和流于形式,无法落实于具体的财会管理实际。其次,审计报告应用及问题整改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结果应用不能有效落实,监督约束难以真正发挥应有作用。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了审计报告的有效利用,造成了企业财会管理工作长期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有效提升。

二、审计报告有效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内部审计报告积极应用能够有效落实企业发展目标,帮助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及管理现状,帮助其制定更科学的预算目标。其次,内部审计报告有效应用能够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实现有效风控,将一切风险最大限度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长时间问题遗留给企业造成实质上的风险与损失。再次,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辅助,其结果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保障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支持作用。

三、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报告的措施与建议

前文我们已经简要分析了内部审计工作及结果应用对于整个企业管理工作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而想要实现内部审计报告的充分利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内部审计报告规范性

首先,内部审计报告编写要坚持三方面原则:客观性、重要性与简洁性。客观反映内部审计工作所发现的财务问题;重要性是指财务问题的指出要区分轻重缓急,帮助企业管理者能够在后续整改工作中更好的分清重点、了解主次,达到事半功倍的整改效果。简洁性是从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出发,力求语言精炼、条理得当,避免内部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解和混淆,提高内部审计报告利用的效率。其次,在内容上内部审计报告要重视问题发现的正确性、及时性、客观性与完整性。便于企业管理者能够以审计报告为基础开展更多相关工作。在内部审计报告的整改意见给出上,要重点强调建设性,避免意见模糊给整改工作带来的影响与阻碍,提高整改意见落实质量。

(二)审计报告落实机制

首先,对审计报告进行及时公布,并根据整改意见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要求将整改责任落实在具体部门及管理人员头上,避免职权混杂。其次,根据各部门不同情况进行单独的内部审计问题汇总与数据库建设,将历次内部审计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应相对的整改意见,避免同一部门统一问题繁复出现,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及整改意见落实质量。再次,内部审计报告结果落实期间,应周期性开展整改问题落实研究会议,并邀请主要部门负责人及监督方参与,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重新分析讨论,跟进问题落实进度,避免拖沓和因为整改意见不当而影响整改效果的问题发生。再次,将内部审计报告中的整改问题落实情况与具体部门及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挂钩,建立以整改为核心的新的绩效考核体系,避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层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三)打通部门闭塞,提升财会总体质量

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报告也应当重视其在部门沟通协调方面的作用发挥,通过走访、审计、调研,不仅要发挥财务数据分析调查的作用,也应当积极发挥财会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桥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这一方式,传达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基本精神,实现领导层、部门间的有效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本身也能够扫清障碍。

(四)加强审计人员财务素?B提升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虽然在素质方面较前些年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企业改革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员队伍建设也是刻不容缓。尤其是为了加强内部审计报告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力度及效用发挥。在审计人员的选拔与考核中应当重点强化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积累,同时吸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审计人员队伍的教育与培养,提升其财务素养。此外,要加强对审计人员队伍本身的规范与约束,尤其是要重视职业道德培养,通过系统性训练和授课、培训等形式加强职业道德以及审计人员职业敏感度提升,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以及内部审计报告的有效编写,为落实整改意见创造良好基础。

(五)内部审计报告与财务核算有机结合

财务核算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及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财务核算也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用内部审计报告促进财务核算质量提升方面应当充分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内部审计实现企业财务数据有效共享,避免部门间信息壁垒,提升财务部门获取数据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其次,通过内部审计有效推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科学与规范,避免权力高度集中与权利真空,让财务核算失去监督环境。再次,加强内部审计报告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系紧密性与同步性,通过审计与监督,确保财务管理与业务开展始终同步,确保核算工作科学与合理。

第12篇

内审组依据《内部审核检查表》,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记录、报告和现场试验、询问考核等方法,对总控室、检测室、办公室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审核组通过上述工作,对照《内部审核检查表》检查,认为实验室还存在不足的有4项不符合项。

(一)问题表述

1.有部分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缺乏理解;

2.实验室对服务商未进行资质评价;

3.检测标准未查新;

4.实验室尚未对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进行评价确认;

5.实验室未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二)整改措施

针对内审组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的责任人都非常重视,由问题所在部门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由具体的责任人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内审报告的安排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年底前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考核。

2.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网络集成商xx大学交通学院和xx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3.由办公室xx安排财务与xx省计量标准院联系办理标准查新。

4.由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主任负责进行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的能力评价。

5.由技术负责人与xx省计量院联系落实设备仪器的校准服务,制定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三)整改完成情况

实验室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评审中发现的5个问题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验证并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整改。

1.质量体系学习培训计划已经制定,从即日起进行学习培训,年底前进行考核。

2.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服务商的评价,建立了供方档案。

3.办公室与标准院联系完成了标准查新。

4.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完成了机动车检验的能力验证,编制了评价报告。

5.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内部审核提出的5项问题、与评审准则对照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 内部审核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

序号

问题叙述

准则 对照

整改措施

完成情况

1

有部分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缺乏理解4.2

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年底前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质量体系学习培训计划已经制定,从即日起进行学习培训,年底前进行考核,见附件1。2

对服务商未进行资质评价4.5.5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和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服务商的评价,建立了供方档案,见附件2。3

检测标准未查新5.3.2

由郝静与省计量标准院联系办理标准查新。完成了标准查新,见附件5。4

尚未对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进行评价确认5.3.2

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主任负责进行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的能力评价。完成了机动车检验的能力验证,编制了评价报告,见附件6。5

第13篇

文章结合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就当前落实内部审计整改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被审计单位、督促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以及内部审计的体制和机制等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审计整改;对策

审计整改,就是被审计单位在对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没有异议的基础上,自我进行整改和纠偏的过程。审计整改作为审计闭环中的最后一环,是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延伸,直接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只审计不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有审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整改的审计发现比没有发现更可怕。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整改,审计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采纳,既达不到内部审计查错纠弊、揭示和预防的目的,也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不仅发挥不了审计制度本身应具有的震慑作用,相反还可能增加被审计单位“前审后犯、边审边犯”的胆量,从而导致类似违法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本文结合系统主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着重从主管部门内部审计的角度,对当前内部审计整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导致审计整改难落实

从被审计单位看,一些单位领导对审计整改促进单位加强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抓早抓小的预防作用认识不足,担心整改使自身利益受损,往往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1],使得审计整改难落实。表现为:一是对与切身利益关联度不大的问题,一般比较容易整改。如对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议,只要象征性地修改或完善几个制度就可以算是完成整改。由于制度的执行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内部审计部门短时间内很难对整改的效果进行评价,使得审计整改仅限表面化,整改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对涉及单位局部利益的问题浅源性整改。一些单位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整改时存在攀比心理,徘徊观望、左顾右盼,不愿深入整改。如纠正单位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奖励等问题时,被审计单位往往以维护稳定为由,采取由少数单位领导层退回多发的奖励,不愿触及多数人的“利益”,只是进行浅源性整改就算是完成了审计整改任务。三是对责任难以界定的问题拖延整改。如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前任或者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现任不管前任账”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情况复杂,整改难度大,现任领导大多数不愿花大力气去整改,或是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就是不改,敷衍拖沓,严重影响整改时效。从内部审计部门看,内部审计“监”而不“督”,重审计、轻整改现象普遍。由于内部整改主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审计整改的问题往往会触及一些部门或个人利益,督促审计整改远比审计发现问题要复杂,利益冲突导致很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如内部审计部门一般仅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报告只作书面形式上的审核,并未依据审计发现和建议的相对重要程度,及时采取不同的后续跟踪审计,使得被审计单位的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整改蒙混过关。

(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导致审计整改难落实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否独立、审计报告关系是否恰当,对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在组织中地位至关重要,它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责任的必要因素[2]。在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层次不高,内部审计不是主要领导分管的情况下,其在审计中就很难保证适当的信息沟通,审计报告关系不顺导致审计信息在向上报告的过程中,受个人利益冲突影响,往往会选择性过滤掉一些性质敏感的问题。一些应该反映的重大问题未能如实反映,审计报告中意见或建议不够客观,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只能跟着流于形式。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来看,一般情况下,审计组组长的职级往往远低于被审计单位领导的职级,如果内部审计部门的主管领导再不具有职级优势的话,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多少会有所顾虑,往往不能客观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导致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整改失去了良好的基础,使得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都只能对一些表面上的问题进行整改,一些深层次的重要问题反而得不到整改,审计整改仅限表面化。

(三)督促审计整改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审计整改难落实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督促审计整改的后续审计力度有限。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使得审计意见或建议本身缺乏硬性的约束力,在出现被审计单位消极应付审计整改的情形时,后续审计的督促作用就显得十分有限。二是缺乏督促审计整改的部门联动机制,监督合力远未形成。由于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的问题与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督促、管理有关,内部审计部门如未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情况通报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巡察、人事和财务等各相关业务部门,让“条条”这条线也来督促整改,就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从内审工作的实践来看,仅靠内部审计部门独立督促审计整改,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三是审计整改结果透明度不够,群众监督乏力。公开、透明是促进审计整改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内部审计中普遍缺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查出的问题以及审计整改情况一般只有审计整改责任主体自己知道,群众对此并不知情,更无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屡审屡犯”行为的发生[3]。

(四)督促审计整改的考核、问责力度不够,导致审计整改难落实

目前,虽然大多数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建立了审计回访、审计约谈制度,对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相应的奖惩问责力度不够,其执行效果不够明显。一是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考核力度不够。如有的未将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对该单位的综合考核、评先评优中,有的虽纳入考核但所占分值权重太小,引不起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相关部门的重视。二是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流于形式。由于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的情况对其主要领导考核、提拔的“参考”作用十分有限,甚或基本不起作用,以致很难引起相关单位领导者高度重视。三是审计整改追究问责力度不够。多数单位未建立内部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或是建立的制度中关于问责的奖惩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内部审计部门很难依据审计中发现问题、审计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问责。

二、内部审计整改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落实

内部审计整改到不到位,关键在于落实审计整改的各责任主体的领导认识到不到位,是否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一是要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亲自组织整改工作,被审计单位的整改部门之间才不会相互推诿,审计整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二是内部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后续审计工作。后续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延伸,对于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改变以往“监”而不“督”,“重审计、轻整改”的误区,切实履行督促审计整改的后续审计责任,使内部审计工作有始有终,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为审计整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要与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保持恰当的审计报告关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经常听取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汇报,及时、全面了解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整改的落实进度,切实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大胆开展工作、客观反映问题。二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为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内部审计部门要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严守职业道德,不断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理解和认同,促使其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为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和完善督促审计整改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合力

一是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型,细化审计整改内容、目标、时点。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整改所需时间决定采取不同的后续审计程序。如采取专项后续审计,或是附带式的后续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重要的问题整改措施进行现场确认、评估,评价整改现状,形成后续审计报告及时报单位领导和被审计单位,加大督促审计整改的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要争取在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支持下,建立督促审计整改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将审计发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情况向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事等有监督、奖惩权的部门通报,借助相关管理部门的力量,共同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如一些单位已经在探索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察整改工作督办中,以巡察整改督促审计整改,由于主管部门巡察工作直接对单位权力机构负责,无形中加大了督促的力度,使得一些屡查屡犯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三是逐步扩大内部审计整改结果公告范围。内部审计部门要逐步扩大审计报告的主送和抄送范围,将过去只向被审计单位主送审计意见书的做法,改为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向对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监督、管理部门抄送,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的压力和推力。借鉴国家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的做法,建立内部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逐步扩大审计整改情况的公开范围,除及特殊原因不宜披露的内容外,要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

(四)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结果运用、问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

一是将审计整改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把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的情况与其领导个人政治前途挂钩,促进被审计单位领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二是把审计整改结果纳入考核范围。主管部门要将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其绩效、评选评优的重要内容,推动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相关部门的落实审计整改责任。三是加大审计整改问责力度。要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增强惩处的威慑力。加大对拖延审计整改或应付整改、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必要时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发挥问责的震慑作用,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曹晓娟 单位:安徽省司法厅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公安局审计处课题组.基于审计整改视角的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0):41-45.

第14篇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

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对实现预定的质量管理目标的评价和审定,是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应对实验室内外各种要素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管理评审,能进一步理清实验室的管理思路,明确实验室的管理重点和要求,使实验室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使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更能满足广大客户服务的需要,从而不断增强实验室的综合竟争力。目前,一些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检测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紧张,业务任务较重,加上对管理评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评审工作只作为应付检查的表面文章,管理评审输入材料千遍一律,管理评审会议是众口一词,管理评审报告是满篇套话,纠正措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能切实地改进质量体系,实现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成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花架子。本文对实验室如何开展管理评审工作进行一些描述。

1、明确目标,制定全员参与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评审,一般来讲,为了方便工作,进行定期评审(按照评审准则规定要附加审核的例外)。定期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周期是一年一次,一般在年末各项重要质量活动结束之后开展。这项工作不是临时动员,仓促上阵,而是按照程序、有计划、有准备的重要质量活动。因此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年初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检测实验室来讲,有些部门的管理不纳入质量体系的管理,平时的工作质量没有进行质量控制,做好管理评审工作显得更是关键。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可以结合本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或质量管理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展开,应该包含评审目的、评审内容及重点关注、评审输入材料责任人员、编写要求及完成期限、初定评审日期等。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在管理评审的准备过程中,能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目标和要求,强化事先调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管理评审输入材料的质量,切实解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难点和问题。

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需要全员参与,同样管理评审工作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支持,只有层层动员,发挥每一个人的主动性,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质量体系的管理中来,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质量体系的缺陷。因此在制定年度管理评审计划时尽量明确每一位成员应负的工作与责任,将管理评审工作分解到每一个人。只有实验室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中的重要位置,从内心地积极参与质量管理,这样才更能提高管理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突出重点,编写清晰、简明的管理评审输入材料

管理评审的输入材料一般分为以下十个方面(不限于):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客户的反馈;投诉;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及员工培训(含日常管理会议中有关议题的研究)。这十个方面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进行分析和评价,不要面面俱到,流于形式。输入材料不是总结报告,而是对质量体系运行的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评价,是改进质量体系的重要提议,所以只要说清质量体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改进要求就可以了。编写输入材料时语言应当简洁明了,层次清晰,不要拘泥于固定格式,也不追求篇幅长短,有多少内容就写多少内容。

3、细化会议程序,简洁、高效地开好管理评审会议

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参加会议。管理评审议程通常为:(1)最高管理者宣布管理评审会议开始;(2)质量负责人汇报本评审周期内质量体系运行情况;(3)各相关责任人汇报专题核查报告;(4)与会人员讨论、研究、分析各项报告内容,并提出相关处理建议;(5)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适用性和有效性作出结论,确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管理评审会议前质量负责人应该对输入材料进行梳理,对公文议题进行提炼和筛选,制定恰当的管理评审会议议程,尽可能将会议评审要点或内容印发给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从而节省会议的时间,提高评审效率,千万不能搞成座谈会、茶话的形式,变成形式上的评审活动。

4、确定整改要求,编制充分、有效的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会议后,质量负责人应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是浓缩本次管理评审活动的重要文件,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后依照执行。管理评审报告一般包括实验室管理评审概况,对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的综合评价,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针对实验室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整改措施完成的要求和时限等。

5、强化检查验证。确保管理评审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管理评审报告经最高管理者审批后,由质量负责人分发妻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按相应程序进行整改。质量管理部门应强化对整改措施的检查和控制,对整改的效果进行验证,是否达到改进的目的。质量管理部门对整改措施应制定检查计划,加强督促,对于未能按要求完成的整改措施,要分析原因,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完成的整改措施要尽快按排效果验证,对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验证,应排出验证计划或时间表,分阶段分析和总结。整改措施完成及效果验证均形成材料,并作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材料。

6、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还要重点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6.1领导的重视,要开发最高管理者,让最高管理者用质量管理的理念来管理单位的务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2管理评审输入材料的深度,管理评审输入的材料不能顾及面子泛泛而谈,避重就轻,停留在表面,这样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要涉及到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点,要让管理评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6.3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大力度进行整改和验证,单位要形成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措施,不能浮在表面,这样只会形成重复的管理评审工作,而不能对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

开展管理评审工作是解决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重要问题,使整个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应性持续有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能够充分实现。在管理评审中一定要注重实效,不苟求形式,把握住管理评审的各个环节,以达到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促进实验室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15篇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1xx市医保中心:

近期我药店对医保中心发现提出的问题,刷卡品种单一,单品种数量大的问题。在店内开展深入了解发现本店医保操作员违规操作所致。药店内部立即召开会议,并让医保操作员及店内销售人员共同学习了医保管理法,做到刷卡和实际药品统一,我药店并向医保中心做出保证以后一定要严格按医保管理实施细则去执行,请医保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监督。

xx市xx药店

20xx年6月26日

xx县xx医院自查与整改报告2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xx县xx医院,按照以往惯例和上级要求,现将20xx年自查自纠报告汇报如下:

1、 依法经营,在醒目位置悬挂证照,并按规定接受年检。

2、 严格按照经营范围,依法经营。

3、依照相关标准,已制定一整套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检查。

4、已设立医院负责人,并负责处方的审核,从事药品经营管理,保管,养护;医院全体员工,都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按处方销售和登记。

5、医院药房宽敞明亮,清洁卫生,用于销售药品的陈列,温控,调配设备齐全,在用的剂量,器具按规定检测合格。

6、已建立首营品种和首营企业档案,从合法企业进货,并签订了有明确质量保障条款的协议书,购进发票完整。

7、购进的药品,严格按照规定逐一验收,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8、药品储存按要求分类陈列和陈放,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内用药和外用药、药品和非药品,都逐一分开存放。

9、 经常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及法规知识学习,并有记录

10、 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佩戴服务卡,做到文明热情周到的服务。

不足之处:

1、 药房针剂散乱

2、 药库的整体没有完善 整改之处:

我院将在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 大力支持下用一个月的 时间整改好。 让每个患者吃上安全有效放心的药。

特此报告

请审查

报告人 : xxxx医院

报告时问 :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3冀州市医保中心:

近期我药店对医保中心发现提出的问题,刷卡品种单一,单品种数量大的问题。在店内开展深入了解发现本店医保操作员违规操作所致。药店内部立即召开会议,并让医保操作员及店内销售人员共同学习了医保管理法,做到刷卡和实际药品统一,我药店并向医保中心做出保证以后一定要严格按医保管理实施细则去执行,请医保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监督。

冀州市强生药店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4**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GSP认证跟踪检查组受省药品评审认证中心的委派,于20xx年5月18日对我店进行了GSP认证现场检查。通过认证现场检查查出,人员和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经营设施基本齐全;药品的验收、养护和出入库管理基本规范;销售与售后服务良好。现场检查发现严重缺陷0项,一般缺陷6项。我店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现将整改汇报如下:

1、13602 企业未对质量管理文件定期审核,及时修订。 整改措施:根据新版GSP对质量管理文件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制订定期考核和检查制度。

2、15401 企业未按规定,对计量器具、温度湿度检测设备等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

整改措施:已按规定,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检查温度调控设备运行记录、温度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在今后保证每月校验、检查一次。

3、15901 现场抽取的该单位的标志“广州市花城制药厂”生产的脑络通胶囊(批号:20xx0304)无该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整改措施:对“广州市花城制药厂”生产的脑络通胶囊(批号:20xx0304)验收人员在进行药品验收时留存了药品检验报告。

4、17201 企业未对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进行拆零销售专业培训。

整改措施:对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技能,并进行了考核。

5、17205 该企业销售拆零药品时未提供说明书或说明书复印件。

整改措施:在销售拆零药品时按规定向顾客提供药品说明书原件。

6、17102 企业的销售记录不完整。

整改措施:根据规定已对完整登记了销售记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数量、价格、批号、规格等内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药店的各项管理工作。

特此报告。

*****药店

20xx年x月x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店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对门店内部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制订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在此,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汇报如下:

1、我店于×年×月×日成立,属单体药店,其性质为药品零售企业,现药店有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各1人,质量负责人负责处方的审核。

2、本店依法经营,在醒目位置悬挂证照,严格按照经营范围,依法经营,没有国家严禁销售的药品,统一从正规医药供货商(如:×××有限公司)进货,不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确保药品质量,不经营假、劣药品。

3、依据GSP标准制定了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

4、营业场所宽敞明亮,清洁卫生,用于销售药品的陈列。店内配置了温湿度计,每日两次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5、严格把好药品质量购进验收关,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在药品的养护、进货验收中,对药品的规格、剂型、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有效期、数量进行检查;药品的储存按照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如发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摆放不标准,及时的纠正,内用药和外用药;药品和非药品已分开存放;要求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按处方销售和登记。

6、药房内没有违法药品广告和宣传资料。

7、药品销售与服务中做到文明、热情、周到的服务,介绍药品不误导消费者,对消费者说明药品的禁忌、注意事项等。

8、从事药品经营、保管、养护人员都已经过县药监局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其员工都进行了健康体检取得了健康合格证。

同时,本店在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通过本次的自查,本药店会将尽快整改和完善不足之处。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了一定的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各项业务知识。

2、加大质量管理的工作力度,对软、硬件的管理和学习不断加强和完善,努力使本店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其它业务知识逐步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本次自检,我们对工作的问题以检查为契机,认真整改、纠正,积极努力工作,将严格按照县局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及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GSP认证的要求,坚持 “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让顾客满意,让每个人吃上安全有效放心的药。

至此,在实际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恳请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评和指导。

×××药店

×年×月×日

药店自查整改报告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国家、省、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精神,以及×食药监发【XXXX】X号文件精神,我店及时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店于×年×月成立,为×药业有限公司连锁店,其性质为药品零售企业,在×年×月通过了GSP认证。现药店有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各一人。

二、自查自纠情况

1、药品购进都是从总公司(×药业有限公司)直接进货,没有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

2、严格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成分复方制剂,对药品销售进行登记,不存在产品销售去向不明的情况;

3、严格按要求健全购销资质档案,不存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

4、购销票据和记录真实,不存在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的情况。 总之,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督促了我店的经营行为及购销等工作,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得到了加强,未出现任何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