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迷信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一)遇到事情需要当机立断处理
显然电力系统秘书工作比较繁琐,除了帮助部门经理做一些周边工作之外,还有可能面对客户的投诉、要求合作等,这个时候秘书很多问题需要拿出自己的处理方式。举例说有一名很重要的客户打进电话来找经理,但是经理正在参加高层会议,按照规定不能界定任何电话,但是如果这样表达后企业将会损失几千万。这个时候显然不可以拒绝,而是要让对方稍微等待片刻,然后悄悄地告诉总经理,依照他的吩咐处理事情。电力系统秘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而且一般能打进的电话都是企业的重点客户,所以秘书在平时就应注意熟悉上司的工作内容、社交范围等各种情况。再有一点就是电力系统秘书一定对上司的工作有所了解,即使遇到经理不在的突然的情况,也能立刻判断出来应如何应付,不至于措手不及。
(二)工作的内容变化快
显然电力系统秘书工作的内容应该是业内最复杂之一,它的变化性很大。秘书工作的变化性一般很难处理,因为这些变化有着环环相扣的特点。例如经理上午十点需要跟一名重要客户谈话,但上午那位客户打电话过来说时间安排不开下午才能跟经理谈合作,而本来定好在下午召开的会议需要改到明天,然后明天的事情又只能再被推后,面对这种多米诺骨效应,秘书又要重新与各方联系协商,及时调整上司的工作日程,调整之后,又必须马上通知有关部门。
乳糜胸是胸内血管手术后一种少见又难处理的并发症。乳糜胸可因大量乳糜液的丢失引起严重的营养不良、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乳糜胸的发生率为0.25%~0.56%[1]。我科自2001年7月~2004年9月间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13例。13例均行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4.1岁;其中法洛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伴单心室及房间隔缺损、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伴房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法洛三联症伴主动脉狭窄及三尖瓣返流、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各1例。术后出现乳糜的时间不一,为0~40天,乳糜胸液引流量23~360ml/d。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消瘦。乳糜试验阳性。
1.2结果该组13例患者发现乳糜胸后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及时营养支持后治愈,其中10例患儿经患侧胸腔内注射红霉素后痊愈,未再次开胸手术。
2护理
2.1饮食护理和营养支持禁食是减少乳糜产生的关键。因禁食可直接阻断肠道吸收乳糜颗粒的来源,同时胃肠减压可减少肠道运动,间接使肠道对乳糜颗粒的吸收减少,从而减少乳糜液生成量,促进破裂口愈合。本组2例因引流液较多而暂禁食,其余均采用中链甘油三酯饮食(medium-chaintriglyceride,MCT),如米汤、鸡蛋、脱脂或低脂牛奶等。中链甘油三酯较长链甘油三酯易溶于水和体液,运输时不需经肠道淋巴管而直接经门静脉运入肝脏,使胸导管处于静息状态,有利于破漏处愈合。乳糜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脂肪、胆固醇、糖、酶、电解质、各种淋巴细胞和抗体等。乳糜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2],故常规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如输血浆、全血、白蛋白或应用静脉高营养液,维持病人的营养,减少乳糜液的丢失,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在应用静脉高营养时应注意加强巡回,防止高渗营养液外渗引起静脉炎、局部组织高渗性坏死。营养液输注通道严禁输入其他药物,以免影响营养液的稳定性。本组13例患儿均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无并发症发生。
2.2胸腔引流管护理乳糜胸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应及时给予胸腔引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因乳糜凝固性较高,应经常挤压引流管以防乳糜液堵塞引流管,持续0.5~1kPa低负压吸引,定时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及引流瓶的密封程度,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做好记录。如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通畅并报告医生。如因胸腔内出现纤维分隔状所致引流不畅者,需更换引流管位置或做胸部小切口,分离纤维后再置引流管。每日更换引流瓶,以便了解引流物与冲洗液量出入是否相等,以免造成胸腔积液。
2.3注射红霉素的护理本组10例患儿在发现乳糜胸后经患侧胸腔内注入红霉素15~30mg/(kg・d)。用注射用水溶解后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入胸腔内。该组病例年龄小,肺顺应性差,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视病情给予间歇或持续吸氧。胸腔冲洗的前期因药物刺激,患儿呼吸频率加快,幅度变浅,观察胸廓活动度、呼吸频率。做好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测。在观察中指导患儿正确呼吸,保证肺完全膨胀。在冲洗2~4h内取半卧位,以免冲洗液刺激致呼吸改变,患儿逐渐适应后,可取斜坡、左、右侧卧位交替,使药液均匀涂布于胸膜腔。保留6~8h后继续引流。出现胸痛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必要时应用止痛剂。
2.4心理护理患儿在胸腔冲洗过程中常因溶液的温度及药物刺激,出现剧烈疼痛、胸闷、刺激性咳嗽,常拒绝冲洗,不能配合治疗。故冲洗前对每位患儿和(或)家长讲解胸腔冲洗的目的、方法,冲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其愿意接受治疗。对年幼欠言语表达能力的患儿,观察其非言语的表现(表情、目光、动作)去领会患儿的用意。通过搂抱、抚摩、逗乐等使之配合。由于乳糜胸是少见病且病程较长,应该向家长做疾病知识的宣教,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增强其信心。
2.5卧床休息大量乳糜液对心、肺、纵隔产生的压迫作用是机械性的[3],患儿常有胸闷、气急、心悸、患侧胸部不适等,稍事床上活动即明显加重。另外卧床休息也可减轻心脏负荷及降低静脉压从而减少乳糜液渗出。
3小结
通过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到需经过饮食护理、静脉营养支持、胸腔引流管护理、注射红霉素护理等综合护理,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避免再次手术。
【参考文献】
1徐光亚.实用心脏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6.
一、传承人简介
依不拉音·牙合甫(1969- ),男,维吾尔族,先天性失明。是自治区级达斯坦传承人,出生于哈密市花园乡。他从小就非常热爱木卡姆音乐,并向当地如乌买尔卡热等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在经过自身的不断摸索哦、练习,年仅17岁时,便能娴熟地演奏哈密热瓦普、哈密艾捷克、达普等多种民间乐器。同时他还精通10多个民间达斯坦。
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教唱的是哈密木卡姆(通常指宫廷版木)中的第十套一萨哈尔里克木卡姆。在这一教唱过程中,由于教唱的内容是哈密木卡姆,而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平时在校园内学习的是十二木卡姆;以及民间艺人的教唱方式为口传心授,而我院木卡姆传习班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则是结合谱面文木进行学唱的方式;这两者存在的差异使得在整个教唱当中发生了有趣的碰撞。
二、哈密木卡姆简介
哈密木卡姆是在古代伊州乐的基础上萌芽、生根,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成分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哈密木卡姆不论在音乐结构上、唱腔上,还是在唱词等方面与其它维吾尔木卡姆,均有较大区别。哈密木卡姆98%的唱词均来自民间歌谣,这也是哈密木卡姆区别于其他木卡姆的主要特色。
根据哈密木卡姆老艺人回忆,完整的哈密木卡姆由12套、24章、360支歌曲组成。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序曲和歌曲两部分组成。开始是一首较长的散板序曲,由哈密艾捷克伴奏,一人领唱,接着由若干首歌曲组成,中间没有间奏曲。这种民歌套曲与一般联唱的不同之处在于前面多一首散板序唱,演唱形式自由,乐曲可多可少,表演人数也不固定,演唱者可随意填词、作词、曲目可自由选定。
三、哈密木卡姆的教唱过程
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学生教唱的是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一萨哈尔里克木卡姆;萨哈尔里克木卡姆一般在天亮或者黎明时演唱,因此也被意为“黎明之歌”。萨哈儿里克木卡姆由11首歌曲组成,其中3首为历史歌曲,3首为爱情歌曲,3首为生活歌曲,2首为赞扬歌曲。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教唱《撒哈尔里克木卡姆》这一过程从9月21日一直持续到26日的演出结束,一共历时6天。在这一教唱过程中,采用的是民间艺人一贯的口传心授方式;依不拉音·热合甫以一把哈密艾捷克作为伴奏,自拉自唱的形式从散序开始对学生进行逐句地教唱;他的哈密艾捷克定弦为a-d的四度定弦,有时仅以一把哈密艾捷克伴奏进行逐句教唱,也有时他自己拉哈密艾捷克与哈密传承中心的主任一帕米尔演奏达普一起进行教唱,在教学达普的节奏也是一段一段非常认真耐心地教学。在整个教唱过程中,虽然最后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能够完整地演唱整套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但是依不拉音·热合曼木人也一直强调,由于木卡姆传唱班的同学在学院长期学习的主要是《十二木卡姆》,与哈密木卡姆的演唱风格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演唱哈密木卡姆的时候总会让人感到味道不正,从而不能完全达到依不拉音·热合曼木人的演唱要求,除非他们能在哈密待上较长的一段时间与他们的生活融人进去。
四、两种版本达普节奏对比分析
最后26日下午,木卡姆传唱班的学生在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的演出厅,表演了整套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其班社为1把哈密艾捷克、2把萨它尔、1把热瓦普、1把都它尔、1面达普共33人演唱。随后,笔者通过录制依不拉音教唱木卡姆传习班学生演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视屏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与现搜集的文木资料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的第一版次出版的《哈密木卡姆》和人民音乐出版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文化处编、1994年出版的《哈密木卡姆》在唱词上和达甫节奏上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新疆人民出版社的《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结构由散序和10首民歌两部分组成,而依不拉音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则是把前者的第4首民歌分为了两个部分,所以他的结构就变成散序和11首民歌两部分组成,并且在唱词上有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总长度是一致相吻合的。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木卡姆是有马成翔先生记谱的,其记谱与依不拉音·牙合甫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旋律基木一致;但是其名称却不叫《撒哈尔里克木卡姆》而是叫作《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笔者通过依不拉音·牙合甫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由木卡姆传唱班学生演绎)的记谱整理与马成翔先生记谱的《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就其两者10首民歌(由于散序没有达普)的达普的节奏对比分析如下:
《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马成翔记谱)《撒哈尔里克木卡姆》(依不拉音)通过以上两个版木木卡姆的分析发现在唱词和达普节奏上面存在的差异,笔者认为:首先,唱词方面的改变是很正常的,上面笔者也说明了哈密木卡姆的“可变动性”特征,即哈密木卡姆演唱形式自由,乐曲可多可少,表演人数也不固定,演唱者可随意填词、作词、曲目可自由选定。其次,在达普节奏上的变化笔者仔细分析发现,马成翔记谱版木的第1, 2首歌曲的达普节奏拍号都为5/8拍,而依不拉音版木的第1, 2首歌曲的达普节奏拍号也都为7/8拍;这一节奏较为复杂,有其他研究者认为其为6/8拍,但是此节奏却又有增盈节拍61/2/8拍的感觉,笔者认为7/s拍较为吻合,所以新记为7/s拍,最终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前者版木的第5, 6, 7首歌曲都使用的是同一达普节奏,后者版木第5, 6, 7首歌曲也是使用的同一达普节奏,并且后者的节奏只是前者节奏的加花变体,其节奏骨干并米改变;前者版木的第8, 9, 10首歌曲使用的是同一达普节奏,后者版木第8, 9, 10首歌曲使用的亦为同一达普节奏,并且后者节奏也是前者节奏的变体。通过上述对其两个版木的节奏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的使用的节奏存在变化的同时又保持了其自身的统一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哈密木卡姆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而没有使用一个定量的记谱法来进行传承,正所谓哈密木卡姆的艺人的传承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一个过程,艺人唱的每一次木卡姆都是一种创作,即,同一木卡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以及由不同的艺人演唱都不尽相同,这也与木卡姆演唱木身就带有即兴性的特征相吻合。笔者收集的由马成翔记谱的《萨哈尔里克木卡姆》是根据阿洪拜克(1904-1988)和阿克帕夏(1915-1989)两位已故的著名木卡姆艺人的演唱进行记谱整理的并于1994年出版;(为了证明此版木记谱的客观性,笔者找到了相关音源,亲自听记了其达普节奏,并与马成翔所记谱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记谱与音响相吻合。)从时间年限可知,这与依不拉音·热合曼现在(2017)呈现的《萨哈尔里克木卡姆》相隔将近40年;在这4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好几代艺人的传承,正是这种历史的变迁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了差异但又保留了其大部分的可能性。
五、田野小节
[摘要]:新媒体重组了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认知逻辑。对新媒体发展所引发的种种社会变革进行人文精神向度上的多维考量与探究,不仅是矫正其发展弊端的必需进程,同时也是规约社会信息传播与媒介哲学建构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即以此为基点,分别从生态呈现、哲学审思、民主质询、文化批评、伦理变革等几个层面,对新媒体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Abstract:New media with its super-media, non-linear, cross-time, high-interactive features of the communication, not only triggered enormous changes of media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ields, and also change the original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human society. Thinking and exploring a variety of social changes b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on the humanistic spirit dimensions, i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process of correcting the defects of new media’s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statute of the new media development in health. This paper from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the democracy question, cultural criticism, ethical spirit changes, to think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 methods of the new media.
Key Words:new media; humanism spirit; criticism; reconstruct
麦克卢汉曾在20世纪60年代,阐释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影响时说:“借助电力和自动化,分割过程的技术突然与人际对话熔为一体了。人们突然成为游徙不定的知识采集者,这一游徙性前所未有,人的博学多识也亘古未有,从割裂的专门化程序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也空前未有……媒介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延伸,使我们顷刻之间与人类的一切经验互相关联。”(2004:438~439)在这样的传播情境下,不同的传播平台,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传播领域和学科范围,甚至不同的媒体管理部门,正逐步跨过原本壁垒分明的阈限界定,为人类搭建起一个触角无限延伸、资讯海量集纳、信息互动共享、环境彼此共生的“后传媒时代”。而新媒体,无疑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新媒体作为媒介革命的生态呈现
新媒体①是一个不断发展且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在一部分研究者看来,新媒体就是指一组数字信息,一种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这部分研究者认为,作为一个概念来界定,新媒体和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概念架构模式不同,它已经不再可能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机构有美国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新媒体教授凡克劳思贝(Vin Crosbie)和美国新科技杂志《连线》(WIRED)等。与这种观点相对应,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新媒体概念仍然只是对传统媒体概念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对原有概念界定机制的完全悖反与颠覆。这部分研究者在吸收上述观点思想成分的基础上,顺延了传统的媒体实体性概念架构模式,从外延和内涵两个向度上分别形成自己的新媒体界定。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②、BlogBus.com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③、微软电视产品规划经理/联合网视技术总监郑治④、凤凰新媒体总编辑吴征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⑥、博客中国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⑦、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蒋宏/徐剑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⑩等,他们均依据上述思路,各自做出了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尽管在理论界定上,新媒体还存在着种种无法统一的争论和分歧,但其作为媒介革命在信息传播领域所引发的巨大变革,却已是不争的社会现实。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超媒体性和超时空性传播特点。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充分借助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建构起了内容信息随机触发式的“网状-链式”传播新系统(见图1)。在无线网络和数字压缩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新媒体突破了信息传播在地域范围上的局限,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间”和跨媒体的超时空性同步传输效果。在信息内容上,新媒体则突破了原有信息模式的实体化束缚,实现了高虚拟性和高互动性相结合的传播特征。新媒体内容由于以“比特”(Byte/字节,最小的数字化信息存储单位)为基本单位进行排列、组合和存储,从而使传播过程的参与者通过对比特排列组合顺序的修改,方便快捷地变更甚至拼凑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音视频及文本或图片等内容变为了现实。在制造出一个逼真却又虚幻的世界的同时,受众通过文本信息中的链接指引,在即时的互动交流中方便地实现了对文本信息的选择浏览、组织管理和存储备用等随机化操控作业(宫承波,2007:14)。第三个表现是新媒体在P2P技术基础上,新媒体顺利实现了对信息内容的高共享性和高个性化传播。传播者可以依据信息传输网络上的IP地址、手机号码、邮箱地址或即时通讯帐号等,向一个或几个受众发出精准的信息内容,而受众也同样可以借此向信息传播者发出个性化的定制与检索要求。所有的用户,在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上,都可以实现各自所拥有信息的即时交换与传播,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诸如博客、播客(Podcast/个人音视频网络广播)、维客(Wiki/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允许多人协作完成某一文本内容的技术工具和信息传播媒体)等自媒体内容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与标识。第四是表现在信息内容的议程设置上,新媒体偶发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合力形成了新媒体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 agenda-setting)功能。传统媒体除了特别重大的报道之外,很少对一个议程进行连续的设置,新媒体却不同,它借助“网状-链式”的传播特征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每一个事件和消息的连续式议程设置功能。利用每一个传播节点在跨平台上的互动,新媒体将相关内容聚合在同一个议程之下,对内容和其影响力形成了多维度凝结、多层次提升与多次性并置,从而也达到了媒介议程设置前所未有过的穿透性传播效果(魏武挥,2008)。在新媒体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的运行模式下,受众在新媒体中的参与性受到了最大尊重和拓展,他们超越了传统媒体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对内容的垄断,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原生态的内容制作”取代了“专业性的内容制作”,以较少中间语言加工特征的传播方式直接反映着自己的思想。如果用户不参与新媒体的运作,或者说在其内容领域不贡献、不作为,那么基于网络传播的许多新媒体样态就将变成内容空壳。
随着技术手段的持续发展,依据摩尔定律(Gordon Moore’s Law)11和吉尔德定律(George Gilder’s Law)12,新媒体传播的参与者和传播带宽都将呈现出倍数增长或指数式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传输网速愈来愈快的数据传送链上,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需要受众参与的新媒体形式,也都将随之得到极大地丰富与提高。社会人际交往中的“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13,在新媒体信息时代,实现起来也将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当整个世界被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新媒体形塑社会的力量也将空前增加。根据麦特卡夫的节点平方原则(Robert Metcalfe’s Principle),如果把新媒体传播网络上每一个发出声音的位置都看成是一个话语节点(BBS也好,Blog也好,MSN也好,或者其它形式也好)的话,那么新媒体在社会文明领域所造成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将会是这些节点数的平方(魏武挥,2008)。如此,那么新媒体对人类文明生态所将造成的影响,无疑将是规模空前地巨大调整,甚至改写。
新媒体作为科技神话的哲学审思
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借助可写的网络社会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新媒体以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为标志,不仅引发着媒介与信息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在以潜移默化地方式改变重组着人类原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波及并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与认知逻辑(参见图2所示结构图,Patricia Holland,2000:12)。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数字化、超链接、交互式传播,信息节点如神经元般向世界无限延伸,知识的创造性过程也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社会”,并逐渐向“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Mcluhan Marshall,1964:53~54)过渡。在新型的传播关系中,传统的“广播”模式被任意的信息“拉取”模式所取代,电子商务、网上邮件、VOD点播、MSN即时通讯和RSS信息聚合取代(至少是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实务谈判、邮政传递、信息检索和节目服务等日常规则,并进而将这种模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日常活动中去,不知不觉地整合进人们的逻辑结构图式当中,普及上升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文化—环境范式”(见图3)形成的结构体系中,人既是生活在物理环境之中的灵长,也是生活在文化符号建构的意义系统之中的文明单子。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意义系统的历史传承链条,也建构了知识谱系稳固的生产方式;但新媒体传播系统却借助技术的力量,将这种与原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生产与历史延续方式进行了改写。当一部手机或电脑,再加上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顷刻就可以完成一个大千世界的建构的时候,当整个社会成员对这一切场景和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的时候,新媒体的科技性力量已无处不在地统驭了世界。传统的文化规约和实体情景的历史延承在以新媒体传播为座架的现代文明体系里,承受着来自科技工具理性的价值挑战与理念改写。在自我自足的符号空间和虚拟交往世界里,新媒体推拒了自我省思的过程,也丧失了历史延承的场合,它让传播者和接收者享受着超越于现实情景之上的爱恨与欢愉。
在此情境下,与其说新媒体是传播方式和信息知识的巨大解放,毋宁说新媒体是操作工业对探索研究理性的空前侵袭。“当科技的体系化理性建立起一座城堡,而且宣称了主权之后,这使得在科技之外的任何事物与组件,都无可理解,也不需要理解(叶启政,2006:309)。”媒体生态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把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分为工具使用(tool-using)阶段、科技制形成(technocracies)阶段和科技复相体的塑造阶段(technopoly)等三个时期。在他看来,工具使用阶段中的科技进步与工具应用,还只是为了解决物质上特定且急迫的问题,如用风力、水力取代人力、畜力,以及用于建筑与艺术、仪式、宗教等相关的象征世界(大教堂、纪念碑、城堡……)等。此时的科技发明以其表现形式的完整性和文化模式的尊严性,还能做到与整个社会文化情境及其历史延承性的深度融合,并为其所规约和指导,从而很好地服膺于人文理性的统摄之下(Neil Postman,1992:23)。可是到了第二阶段的科技制形成时期时,科技的进步与工具的发明已开始挣脱文化情境的制约,不再屈从于人文精神的统领和号召——“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事与物都开始向以工具发明为导向的科技发展让步,整个社会与象征世界变得越来越仰赖于工具性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再将其也无力再将其统合于既有的文化体系之内。工具理性与科技发展向原有的深具历史传承性的文化体系发动着挑战和攻击,迫使既有的传统、社会公德、神话、政治、仪式和宗教等,不得不为着自己的生命延续而挺身战斗。”(Neil Postman,1992:28)如果说在这个阶段,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秩序还可以与科技工具理性分庭抗礼的话,那么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现代化洗礼的基本完成,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秩序已被逼迫退守至社会的狭小一角,以工具理性和科技进步为主导的世界文明新秩序和价值伦理跃变为主宰现代社会文化模式的绝对主人。科技制文化模式以极权者的姿态垄断了整个文明世界的理念与形象塑造,文化世界、科技发展与经济资本整合重构,以工具理性为社会文明“座架(Gentell)”的科技复相体世界无可避免地来临。
在科技复相体阶段,科技不再仅仅是一种促进效率提升的工具介体,而是演变成了当代文明世界文化蕴涵的设置体。在这个“座架”的支撑与支配下,内涵于自然世界的能量被解蔽开发出来,改变其形态,转化其能量,辐射并配发于人类社会。经过科技洗礼过的自然,以一种貌似被人类所掌控和持有的方式,呈现着自己的能量和“可用”(海德格尔,1996:936~937)。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自然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和状态,却从来都不是人类可以自由把握的制造品。科技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强制性(structual imperatives)特质“占用”了人,而人却无法再依单纯的意志和知识来控制科技的发展与走向。作为现代科技的两个基本展现方式,限制与强求俨然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无以逃脱的环境,处处影响并深度介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即是在这一座架下,由数字和网络技术合力催生出来的又一个神话。如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希里欧(Paul Virilio)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正形成为一种技术科学,随着技术性本质的进一步发挥,操作工具和探索研究的界限进一步被混淆。二者的交互作用,已经让科技形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衍生、自我指涉且自我再制”的庞大体系(叶启政,2006:308~310)。毫无疑问,以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新媒体也正成为这一表现形式的代表。
“任何一种形式的传播总是随着技术变革而演变,而传播领域的技术变革又总是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化。”(艾伦格里菲斯,2006:1)由传统文化和历史场景积淀延续而下的省思和规约力量,在科技专业人所颁布的尺度下,不是遭遇着被俘与篡改的挑战,就是接受着被裹挟与驱逐的历史命运。新媒体技术在今天所触及的,已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穿越物质与自然世界工具性关系的层面之上,而是直逼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核心层面。然而,在与经济体系紧密结合的情况下,新媒体科技与新媒体文化所形成的内在世界和结构理路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讲,却都已经内化成为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欣喜赏赐。在人们普遍缺乏对自我存在的省思能力及对社会历史场景的识别习惯时,科技已经被人们深深指认为带给人类丰富物质世界和幸福生活的源头,唯科技至上的意识形态被顶礼膜拜,人类文明中的终极价值和源起神话,被科技新兴的命运之神所解构、异化和取代。
新媒体作为民主意见生产机制的文化悖反
新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在互动性上的高度完善,改变了传统社会体制下的信息流动形式,似乎也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模式所形成的话语垄断霸权,新媒体以自我衍生、网状-链式的传播特质建构起意见生产机制的新型模式。在此模式下,借助技术和信息的力量,新媒体俨然已成为民主货币的制造源和集散地,仿佛可以为社会大众孕育出一个“直接享有电子民主的年代”(Lawrence Grossman,1993)。果真如此吗?正如美国学者艾弗里特E.丹尼斯(Everette E. Dennis)所担心的那样,在这里同样有两个问题无法回答:“一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革新吗?还是仅仅有一部分人可以?二是技术真的落实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怎么去使用它们呢(约翰帕夫里克,2005:287)?”
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意见生产和反馈机制是以对技术的熟知和对其作用的了解作为前提的,与一厢情愿的民主乌托邦前景相比,主宰整个新媒体世界的事实上并不是为数最多的广大受众,而只是数量极少的技术精英而已。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远未终结,以科技作为社会发展动力基因源的思维逻辑也不可能在瞬间发生转变,在此模式下所形成的,被哈贝马斯称为“专家统制(technocracy)”的现象,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以专家主义为表征的专家统制现象,最重要的蕴涵就是将科技的创造、修饰和诠释权,收归了少数专家所有,特别是经由他们所组成的专业团体(诸如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各个专业学科、各类专业性的学会)所垄断。对一般人而言,专家统制高度体系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运作机构,使得其所外衍的社会效应,变得无以抗拒,也难以颠覆,转而只有默默接受。美国商业部电讯与信息局在《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一次有关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报告》中所提出的“数码沟”概念,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可的事实,在新技术传播条件下,它们正引发着信息劣势阶层的产生和新的社会不公。对于以新媒体为解决意见机制生产不畅和民主通道阻塞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忽视了受众能够平等地传播和“接收”信息(何况事实上也并不平等),并不意味着能够平等地“接受”信息这个事实。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人文素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使用动机,都会让使用新媒体的目的、程度、自主性、切入点和辨识力各不相同,而只有在各种微观的兴趣及能力元素都比较相近的人群或社区里,信息的传播—接受才可能顺利完成,数码沟的差距也才可能逐步缩小直至填平。
而毋庸置疑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具有吸纳性知识结构和相关知识积累的人,相比普通民众是更容易成为信息传播领域的专家的,他们的知识优势建构了他们在新媒体世界里的主宰地位。如果说传统媒介时代的意见生产暨传达机制是单向输出、话语权被严格掌控在媒体(含管理者)一方的话,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只不过是让话语权转渡给了技术官僚和专业精英而已。如史蒂文森所诠释的那样,躲在“超级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背后的主要结构性力量仍然是经济,而经济势力也同样决定了大众主流文化的“浅表性”特征(格雷姆伯顿,2007:235)。当人们普遍缺乏自我审思习惯和整个社会文化体制缺乏同步协调的情况下,新媒体建构民主通道的努力只能是一个虚幻的乌托邦神话,而殊难成为真切的现实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新媒体的民主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只是传统媒体的拓宽与延伸而已。研究者在对英国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新媒体并没有很好地为政治和民主服务”。因为种种证据表明,“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参与网上社区的人数逐渐下降,而社区内少数精英逐渐成为核心,主宰了社区的议程”(格雷姆伯顿,2007:237)。这也说明新媒体本身和任何技术与工具的使用一样,并不会为民主模式的构建和政治观念的革新进步提供自发的思想土壤和技术支持,人们对其参与的层级和领域所存在着的社会性差别,并不能仅靠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便能得到扭转。说到底,新媒体的出现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意见论坛,而不是提供了一个民主政治的裁判所。
从媒介内部运作过程来看,在传统媒介那里,引领和控制社会舆论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公众设置媒介议程,并以此架构公众的认知空间和参与热点——尽管很多时候,这些议程并不真正就是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和受众最需要了解和关心的问题,媒体报道也并不能与真实生活很好地一一对应,——新媒体同样保留了这一点。事实上,由于新媒体起步阶段在传播内容上的欠缺,其所最常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和传统大众媒体进行内容上的合作和议程设置上的联动,在思维定势和结构布排上自觉不自觉地向其效行并看齐,从而势不可免地要带上传统媒体的价值观念与意志倾向。这一现象,随着新旧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一旦有了议程设置上的合作框架和协议默契,势必就会有权力“遮蔽”现象的产生——无论这个权力来自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来自信息知识或专业技术领域。如果新媒体所传递的仍然只是传统媒体已经传递过的东西,那么即使“重新传递”的过程与方式,会带来短暂的惊喜与赞叹,可从推进意见生产民主机制建设的本质层面上来讲,它又会有什么助益呢?
退一步讲,新媒体真的让信息实现了彻底地自由传播,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民主真的来临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当受众真的可以随意拉取信息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在潜意识中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议程框架,在其中当然是快意地删除掉了其本人所有不感兴趣的内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本身不感兴趣的内容,却未必就是事实上不重要或不应该关心的内容。受众在传统接受模式下因信息“偶遇”而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性,在这种信息拉取模式下被大大降低,甚至几近于零。当阅读什么内容的权力完全交到受众手中时,由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而引发的小群体思维模式,在宏观意识淡薄而互动性又极强的传播情况下,就会将受众逐步引导到群体意识极端化发展的路子上去,小群体思维方式固有的偏向抑或偏见就会呈现出指数式放大趋势(参见前文的节点论述),并最终将意见机制的生产导向激进的原教旨主义(强制注意或极权主张)。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旦小群体思维出现、形成并传播,那么言论市场必将被割裂,而割裂的结果就是大众社会的共识被破坏,民主进程被延搁和悬置。
如昆德拉所说,“未来只是过去的继续”,人类不可能利用传播技术的发展制造出历史的偶然性,新媒体必然要重复与现代性有关的一切特点,而不是从根本上去改变原有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空间。尽管新媒体有可能促进平等交流和削弱科层化建制的鸿沟,但同时也存在着扩大社群集团分化和信息社会参与能力落差的危险。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抑或存在缺陷的技术官僚统治的加强,都并非不可能出现的白日梦幻,而是风险巨大的潜在力量。在新媒体网络技术时代,“下层阶级”已变为一个需要重新定义和检讨的词语,如媒介批评家格雷姆伯顿所说的那样,“在网络时代,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无法获得新技术——从而也无法获得改善政治的和物质生活的机会——的人群。”(格雷姆伯顿,2007:238)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民主的重建吗?不会!“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工具高度完善而目标极度混乱,技术不会塑造价值,技术也不会产生理想……”(李永刚,2001:111)无论新媒体的发展是否为社会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民主生活的新生总是取决于宏观的政治与社会发展,而不是媒体传播手段的单纯变革。
或许在这一点上,批评家卡斯特的观点才最具有历史的辩证性和通过实践检验的可能性,他否定了对新媒体二元对立式的直线式理解模式,而是从更为细微的层面和维度,探究了新媒体与民主社会之间的演进关系。在他看来,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加强了文化资本、社会等级和差异结构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运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新的媒介平台使得边缘观点、边缘人群和边缘生活,拥有了和社会主流公众之间更多的接触机会,也为双方之间找寻到了增进了解和去除误会的新的意见表达机制和讨论平台(尼克斯蒂文森,2006:236~238)。而这,或许才是新媒体带给社会民主进程的真正礼物。
新媒体作为社会景观的伦理指向困惑
“任何科技形式都负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性,而这个文化—历史性正是我们必须予以正视的对象”。(叶启政,2006:332)美国加州大学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马克波斯特曾把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口语传播、印刷交流和电子媒介交换。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于电子手段的出现和进步,而演变为了虚拟化的形式,交流过程中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产生不但深深影响着人们作为主体的建构方式、主体与世界关系的建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文明的运行形态,产生并积蓄着深刻的伦理学意义(马克波斯特,2000:12~21)。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如此普遍深入,以致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为其改变。”(李彬,1993:161~162)新媒体构造并呈现的现实世界,已经为当代生活中人们无以逃脱的现实环境,深深影响并重构着人们的交往伦理和日常生活,形塑着此岸贯通彼岸的思想氛围与文化景观。
新媒体将文本世界转构为现实世界的虚拟化特征,割断了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形成链条,使人们日益成为从现实伦理世界实体中走脱出来的“漫游的单子”( 樊浩,2007),个体存在的伦理确认也随之开始听命于虚拟世界的召唤与建构,而不再是现实场景下伦理精神的磨砺与聚合。通过社会教育、生活习养以及多年文化积淀才得以形成的“伦理风尚”在新媒体“自由、平等”的辉映下,被解构重塑为变动不居的“伦理时尚”,相对恒定的传统伦理世界在失去原有的建构模式和生活语境后,演变为似沙的流动风景。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媒介发展,在“分组细化”和“整合统一”的双向路上使公共性和私人性之间的沟壑愈趋明显,趋于自我个性的传播让共同的话题和历史书写愈益减少;由共同观看和大众传播所形成的庆典与仪式,在新媒体时代被零落的碎片拼贴和随意调侃所取代。文化作为“人类突破异化(alienation)的网罗以获得自由来证成自我的一种极其自然的表现形式”(叶启政,2006:332),本是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相接榫的文明支点,但在新媒体形塑的文化景观和技术工具理性构筑的环境里,它却已被扭曲为失忆的文明碎片。
“在这样一个强调以流行风尚的方式来消费象征符号的格局里,整个历史场景变成是:人们必须把串起大片个别事件的整体‘事情’意义让渡给片面的单独事件,也把整体人格的认同让渡给不时浮动的暂时差异。”(叶启政,2006:363)“时间的直线性和连续性的本质使民族能够想象它自身作为集合体系穿越历史的过程,而这种本质正在被一种即时和瞬间传递的全球性时间所取代。”(尼克斯蒂文森,2005:159)在直线组合式的意义生产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认知逻辑被超链接跨媒体的传播符号所代替时,历史经验不再是沉实厚重的时间与空间体认,而是时空的随意布排和感知方式的倒乱组接。世界传播学先驱、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Kurt Lewin)在格式塔心理学路线14下,曾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提出过“场理论”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行为(或生活空间)就是人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函数,它会随着个体和环境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B=f(PE)”公式;其中,f表示函数,P表示生命个体,E则表示外在环境(黄希庭,1991:146)。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当中,基于历史传承和社群文化的共识体认,都是形成一个国家与民族伦理内涵和精神聚合的必备条件。但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由于个体化作为思想意识的社会形塑作用,由于其所具有的“反集体”意味对整个社会运转结构理路的渗透,维系社会整合的共识体认,在某个程度上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被架空的可能。人性对世界的本能反应是叙述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从个人历史到国族历史、从电视到电影,叙述性一直统治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官能。但是新媒体将数据库形式引入,其流程是并置的、而非线性的。数据库的结构方式将世界还原成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群星……”(孙绍谊,2003:45)在这样的叙述语境下,建构在共有生活经验、历史经验之上的图腾和稳定的民族理想,被新媒体信息世界和传播技术篡改为与自我身份无大关联的异质化身份认同碎片。虽然新媒体传播环境还并没有正式形成,公共文化领域的精确框架也尚未最后确立,但这种趋势和现象的出现,却无疑为个体迷离的文化景观,积累了太多的和焦灼,增添了难以倾尽的欲望和渴求。“我们的感情瞬息万变,难以捉摸;意志相互冲突,难以取舍;理智恍惚不定,难以抉择;世界、生活、自我都在走马灯般地乱转,不再能被有效地把握”。(王晓明,1996:16)新媒体社会整合力度的降低,使人类品行逐渐向“平凡均质化”看齐,并造就了“例行的均值”与“例外的超越”的价值倒乱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一边提倡着新的生活方式,一边自闭地使自我与其他文化团体保持距离,常态下的自我行动萎缩为纸上谈兵式的空泛议论。以视听取代行动、坐着介入生活的“极地惰性”蔓延滋长,新媒体在人们的交往世界里以“无重量”地互动方式,逃遁着其作为行动主体的公共责任和参与职能。“我们就如何消费和娱乐可以谈得头头是道,但却看不见全球贫困问题的残酷现实。”(尼克斯蒂文森,2005:232)新媒体结构本身形成了一种自我衍生性质明显的体系与格式,并日益成为占居统制性位置的新生霸权形态。传统社会以“生产/消费”和“工作/休闲”为两分范畴的生活场景,被新媒体磨平并模糊化,在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生产制作在消费领域中也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很明显的,一旦生产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物自身,而是以物(或只是图像或文字)为介体之背后所意图呈现的象征符号,这样的生产形式所指向的,基本上即是人的互动与透过互动而经营的种种关系的本身了。”(叶启政,2006:343)在此场景下,新媒体交往中的所谓互动,实际上已经成为被经济化的对象,而其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同样被纳入其中。
新媒体形塑出了一个以流行风尚为基调的结构形态,在这个生活形态里,“所有的事物(务)变成只是以一种相互关联,但却又是流动不居的方式来表现着。”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新媒体的技术改善时,更不应该忽视与之相伴生的想象力退化、创造性欠缺、标准主义盛行等杂乱丛生的思想流行病。面对行动力孱弱和灵性人格萎弱的现实,“假如人文精神是使得科技具备更自由、更富弹性之表现空间的契机的话,那么,情形应当是以人文来携带与引导科技,而不是让科技无限地压盖着人文。”(叶启政,2006:319)
建构新媒体人文精神运作理路的思想法则
保罗维利里欧说,“没有视觉的局限,就没有(或几乎没有)心灵的形象;没有某种的盲目,就不会有可以持守的表象”。(Paul Virilio,1994:4)新媒体精确制导式的传播世界不但将基于不确定传播的实在世界划分为了精确的信息格子,而且借助有线或无线的传输网络为人们构筑起了一道道屏障和围墙。无论就社会制度,还是就心理状态,因应新生秩序进行规范与调整,打破“蜗居人生”和均质化趋势流行的状态,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相对的问题。重构新媒体运行机制中的人文因素,拯救新媒体科技所造就的人文困境危机,重新认识人文精神在科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新媒体建设必须强调的内容。人文精神是什么?陈思和教授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一种对于人类发展前景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知识分子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专业岗位如何结合的总体思考。”(陈思和,1996:148)然而,在当下社会中最流行的一个现象也恰恰就是作为群体的知识分子的人格流失和责任废弃。建构新媒体发展中的人文精神,首先就应当从知识分子的责任重拾入手。
如果说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与灵魂,那么以知识分子群体为代表的阶层则是整个社会文化思想与精神状态的镜鉴与标识。当新媒体科技带动着讯息符码和缺乏深厚度的新媒体消费行为进驻生活中的时候,知识分子群体就成为历史精神和文明长城的最后避难所和守护人。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并代代传承了道统、政统和学统三分分立的格局意识和身份认知,在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和意义追寻中,恪守、践行着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思考者的独立批判精神。他们以深沉的家国意识和忧患情怀关注社会关怀人生,以无处不在的悲悯和最感人的入世精神坚守着自己的角色定位。但在变革性和现代性氛围的统摄之下,由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成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模式,却深深改写了这种精神得以传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境,并直接影响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态,造成了他们批判精神的萎缩。
由极“左”权力话语造就的犬儒主义和由商业主义造就的拜金时尚,让很多知识分子的心灵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经过历次运动的汰选,从独立思考到唯唯诺诺,从孤独的崇高到均质化的“庸常”,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放弃了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启蒙者的铁肩道义。在与权力和资本的共谋中,将道统、政统、学统来往交织成可任意裁剪的幕布,整个社会的符号营造和氛围编织也从此走上缺乏文化气势的路子上去。越来越多的人躲进所谓象牙塔的高校体系里,一任社会人文格调与精神尊严被吞噬,既往理论先于实践的启蒙情怀被抛舍、远离,知识分子所行使的职责由人文精神理性的坚守转变为对饱含经济意义之工具性效率与效益的追逐。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生态的变革和精神领域的动荡,在缺乏传统知识分子阶层监督、批评的社会语境里,几无障碍地蔓延前行,将平凡均质化和庸碌俗常化演变播散为整个社会的集体性潮流。
可是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了具备着厚度与深度的优质美感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与寂静地死亡着又有什么区别?鼓励并提倡知识分子重返社会,再拾启蒙的传统,虽然显得不合时宜,但却是为了拯救人类心灵的幻灭和减弱新媒体科技的冲击而保留一份星火。我们的社会在转型,媒体也在转型,但也“唯其转型”,才更需要有一种清明的理性,一种批判的声音,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不是地球的自转,社会转向何处,文化转成何态,都与人的操纵分不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胆识,在社会和文化转型期,显得尤其必要。自救于己方能施救于人,寻思人文精神,重构启蒙理想蓝图是从反省和自救开始的。一旦知识分子的工作不再满足于不停地诠释和解读世界,而是批判和付诸于行动,那么均质化的社会现实才可以被避免,而新媒体人文精神的建构也才可能得以付诸实践并最终实现。
就传播者和受众个人而言,人文精神的建构则需要通过对现行教育运行机制及其内涵的反思与调整来实现。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国内一流大学的运行体系里,缺乏专业人文素养训练的理工背景出身的管理者占据了多数决策者的职位。他们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时代成长印迹,决定了整个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偏重于科技工具理性思维而忽视人文终极关怀的运行理念。当缺乏历史感的技术中心主义观念单极突飞猛进时,传统教育运行机制中所强调的统谐感和非功利化思想,也不得不随之成为了被淘汰废弃的过时风景。假设传统教育理念中所强调的统谐感代表的是一种矜持、稳健和成熟的话,那么现代工具理性指导下的功利性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商业风景。虽然现代科技教育理念以其永恒的创新意识使得这个世界显得永远年轻、进取心与可塑性逐浪高涨,但却也同时使人类文明中原有的平衡机制与协调进程受到了严重地扰乱和威胁,在变动不居中人们像一根缺乏稳固根柢的浮萍一般,浮躁匆忙地逐渐忘记了人类心灵初发时的起航处与目的地。
最为重要的是,当由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科技观侵入人类源起神话的建构层面时,人类文明源起状态时的丰富想象性与天人合一的理念已被重新结构,假“去神话”之名,现代科技教育理念为我们建构起了另一个单薄扁平、缺乏想象力和人文精神的源起神话。人类源起神话的建构并不是任何具化的神话形象,而只是对人类文明源起历史记忆艰难承接和秉持延续的价值理念。它是人类审美精神的最初源头,也是人文理性的原始打造,是完全去除经济力量和权力话语干涉的存在,实际上也更像是人们对自己本真状态时的心灵记忆和情感珍藏。在内心深处,人们总是需要有一个丰富的集体记忆神话来膜拜和尊奉的。源起神话的尊严既是人类“畏天敬地”、“天人合一”自然观和伦理观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回溯与共享。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和身心结构才是健康、稳固和协调的统一体,也只有在这样的理念下,人们才可能在混沌的利益场中,坚守住自己的处子情怀,转化消减现代传媒科技所布下的符号罗网和审美均质化倾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破解当代教育体制下的人文迷思,努力整合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对新媒体科技创造者和应用者进行以历史、艺术、语言为基础的科技史观再教育,无疑是当下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或许也只有当我们把一味向外的实践认知,对物质、能量、信息的无尽索取,真正转变为反躬自省地自我审视之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建立起自由自觉的个体意识,并最终控制甚至消除新媒体科技野性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
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来说,人文精神的提出和建构,不必也不可能取消或淹没商业社会的价值测度,它只是意味着给出另一种文化纬度,指明另一层可能的生存空间。人文精神的存在将会和商业的存在构成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平衡,防止人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沿着金钱和物欲的坡道越滚越快。“可以说,商业社会愈是发达,这种平衡的需求愈强烈,两者之间的摆幅将标示出人们精神空间的宽度。”(南帆,1996:241)新媒体作为转型经济的代表,在激活中国风险资本、启动民间投资和改变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上做出了贡献,但市场却必须“嵌入”在社会之中统协运营才行。媒体不应仅仅是一种拥有物理性意义并由此形成经济意义的信息传播介质和通道,而应当是涵盖了经济形象、技术形象和社会形象三重要素的文化综合体(见图4,格雷姆伯顿,2007:215)。新媒体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必须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完全依赖于市场自发调节的“脱嵌”的商业经济不可能完美发展。在经历了1990年代短暂地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蓬勃出现的反向运动,已经出现的“社会市场”(王绍光,2008),都再说明着这一点。对于新媒体来说,也只有把市场重新“嵌入”进社会伦理关系环境和人文主义氛围之中,才会形成均衡发展的局面,带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这既应该成为新媒体经济社会市场运作的法理原则,也应该成为新媒体发展商业规划的指导思想。
[注释]
①1967年,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EVR(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 电子录像)商品开发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概念,用以指代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兴传播媒介。可参考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介绍。
②熊澄宇认为新媒体通常就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2/05/content_2550491.htm。
③魏武挥认为新媒体就是指“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如各种网络媒体等,LED和楼宇电视不算是新媒体。weiwuhui.com/92.html。
④郑治认为新媒体即“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blog.sina.com.cn/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⑤吴征认为新媒体就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是以个人性为指向的实现了全球化传播的媒体,传输载体包括计算机网络通道和有线卫星电视通道等。tech.sina.com.cn/it/t/66496.shtml。
⑥张大钟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上发言,认为新媒体就是“将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与文化产品、媒体传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新媒体不仅在内容产业上创新更生,而且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广电、电信、移动和技术应用及终端制造等跨行业协作的新型形态。tech.sina.com.cn/h/2008-03-17/1636605903.shtml。
⑦方兴东在“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新媒体的冲击》商界名家论坛发言中,认为新媒体是真正实现了社会传播也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媒体,是让受众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过程转变的媒体,如WEB2.0技术以上的博客、网站等传播媒体。business.sohu.com/20060727/n244479094.shtml。
⑧宫承波认为新媒体在内涵上就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具体的外延种类则包含了“网络电视(Web TV)、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参见其主编的《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这个表述虽然相对清晰,避免了《新媒体导论》中前后交叉的逻辑混乱,但却仍然存在着模糊处理新媒体和构成新媒体的硬件、软件以及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之间界限的问题。同时将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在互动性上存在着明显缺陷的媒体,也纳入到新媒体的外延序列中,也是易引发争论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等媒体形式,都只能算是传统电视在传播空间上的延伸和补足,而不能算是以信息形态和传播方式变迁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新媒体样态之一。
⑨蒋宏、徐剑认为新媒体就其内涵“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则包括了“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这个界定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入手,涵盖了目前关于新媒体表述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存在着混淆技术平台和具体媒体表现形式的突出缺陷,在求大求全中将两者并列,造成了层次不清和前后交叉的现象。参见二人主编的《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⑩匡文波站在互动传播的立场上认为,新媒体应表述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其“新”也应该从时代和国际范围内来理解和应用,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如车载移动电视、列车电视等,在国际上就早已出现,已经是“旧媒体”而算不上是“新媒体”。他认为新媒体可以界定为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在具体的外延上,则包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电视三种类型。参见匡文波在《“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中的论述。
11 Intel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1965年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得出的计算机发展理论,认为计算机能力与时间呈现出指数式上升趋势,即集成电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和性能每隔18—24个月提升一倍,但价格却会同时下降一半;也就是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24个月将会翻两番。
12 美国未来学家、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网络带宽发展预测,认为在未来25年内,主干网带宽每6个月将增加一倍,增速为摩尔定律CPU增速的3倍。
13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1967年提出的人际联系网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可以通过六个人建立起联系。
14 即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源于德国,该理论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和整体观念,反对将其析解为独立封闭的原子构造主义式的单个感觉元素,同时它也反对完全以物为本,不及心理感受的纯客观分析,即著名的“非心非物”主张。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 魏武挥.新媒体启示录之二:特征.魏武挥博客网.weiwuhui.com/91.html.2008-08-06浏览.
[4] 魏武挥.新媒体启示录之三:支柱定律.魏武挥博客网.weiwuhui.com/90.html.2008-08-06浏览.
[5] Patricia Holland. The Television Handbook(2nd edition). Routledge. 2000.
[6]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second edition). McGraw Hill Company. 1964.
[7]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Neil Postman.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2.
[9]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英)艾伦格里菲斯.数字电视战略:商业挑战与机遇.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1] Lawrence Grossman. speech at “Newsroom: Technology: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reedom Forum Media Studies Center. Sep. 15. 1993.
[12] (美)约翰帕夫里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周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 李永刚.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5] (英)尼克斯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 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18] 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7(2):78~89.
[19]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0] 孙绍谊.市场转型中的影像重组:新媒体与文化批评.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1] 王晓明、张宏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22] Paul Virilio. The Vision Machine. Indianapolis.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23] 陈思和.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两封信——致坂井洋史.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关键词]迷;迷文化;新媒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246-04
张晨阳(1981―),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理论。(上海 20024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融合”(项目编号:08BXW025)、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CG26)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文化热曾引发过关于追星族的讨论,如今,人们则更习惯于把大众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与消费者称为“粉丝”,即fans――迷。所谓迷,指的是技巧熟练的媒介使用者[1](P121),是流行音乐、言情小说、漫画、影视作品、演艺明星等的“过度的读者/受众”(excessive reader),他们对对象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2](P163),他们的活动主要围绕明星与媒体产品展开,他们乐于参与多种社群活动,并以群体性的力量带来“粉丝产业”、“粉丝经济”的勃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迷”这一特殊群体的接受行为与消费行为对于媒介娱乐工业以及当下流行文化风向的强大影响力,学界对于迷文化(fans culture,一译作“粉丝文化”)的关注也随之逐渐升温。
一、中国迷文化的现状与成因
大众文化消费/娱乐文化已在官方――大众――精英的三方文化格局中占据绝对强势的地位,其伴生的迷文化也蔚为风景:电视荧屏选秀节目热造就了“玉米”、“凉粉”等著名的粉丝群体;在跨文化影视传播领域,出现了“美剧迷”,如美剧《越狱》迷们跨越太平洋的热情,拯救了《越狱》在美国本土的颓势;就连素以严肃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学术领域,也拥有像于丹的“鱼丸”、易中天的“乙醚”、钱文忠的“潜艇”等迷群体,成为颇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在当下最热的微博中,企业家名人、演艺明星的一举一动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粉丝们的即时关注。总之,目前中国演艺明星、体坛明星、学术明星、作家明星可谓群星闪烁,中国的迷文化也处在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其成因可从内部与外部进行解析。
首先,从受众心理而言,迷的产生是与人们的明星崇拜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英雄崇拜等人类崇拜心理并列的一种类型,明星崇拜是随着西方电影业的兴起、明星和明星制的出现,并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崇拜,是大众社会崇尚世俗的消费主义的表现之一。[3](P169-170)从人们对张学友等冠之以“四大天王”、对王菲冠之以“华语天后”、将姚明称之为“姚天王”等具有膜拜意识与绝对权威性的称呼中不难看出,明星崇拜已大有取代传统社会中的神灵崇拜、英雄崇拜之势。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追求成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需求,而个体的缺陷、能力的有限、环境的制约,使得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因此,人们下意识地将对成功与完美的渴求转化为对代表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明星的崇拜之情,从明星身上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明星也因此契合大众的深层心理需求从而获得大众的认同。
其次,迷文化的兴盛与媒体推动密不可分。集普及性、通俗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呼风唤雨的大众传媒及其背后的文化资本是将明星推上神坛的直接推手。传媒为明星的公众形象营造了“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媒体赋予明星相应的符号意义,这些被高度塑造、标准化的符号意义直接指向的是价值无穷的商业资本。不难发现,明星乃是媒体与消费合谋的产物,是媒体高强度、高密度宣传的结果。随着传媒改革的深入,传媒娱乐服务功能的被肯定、媒介商业化运作的需求,这一合谋也得以更合法化、普遍化。
再次,迷文化的繁荣与社会氛围息息相关。中国社会自9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其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比例增大,造就了社会文化娱乐化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文化氛围更为宽松、宽容的同时,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带来的紧张感与焦虑感却愈加深重,人们也更倾向于用“迷”的心态和行为进行娱乐、放松,以缓解情绪。在以上综合因素作用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迷当然也就突破了原先聚焦于港台流行音乐与歌手的范围,弥散在日常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西方:迷文化理论的资源库
相比较而言,由于西方文化娱乐工业起步更早,因此受众研究中对迷的探讨(fans studies)已有三十多年研究史,值得借鉴。对于迷,其有以下两种取向的阐释。
(一)病态与非理性:“着迷的孤独者”与“歇斯底里的群众”
在早期的迷文化研究中,迷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4](P117-133)。第一种是“着迷的孤独者”,即在媒介的影响下,这类迷进入与明星强烈的幻想关系中,其中不乏极端分子。这一贬低并非没有现实依据:1981年,里根总统遭到一名有精神病史的26岁青年的暗杀,刺杀者的目的竟是为了引起当红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2008年,一名疯狂的麦当娜歌迷冲入正与麦当娜办理离婚手续的盖•里奇的拍摄现场,企图刺杀他。无怪乎研究者指出:“迷是一群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甚至于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5]第二种病态类型则是“歇斯底里的群众”,表现为对歌星大喊大叫的歌迷,或在观看比赛、表演时有咆哮、骚动等失常行为的狂热球迷。
将迷描述为“社会心理紊乱的心理症候”的语句,大量出现在西方七八十年代有关迷与迷文化的新闻报道与学术著作中,并将迷定性为被大众传媒制造并操控着的危险的他者――他们受到媒体、自恋的社会、催眠的摇滚乐、群体感染等诸多因素左右,寻求与名人的接触以补偿自己欠缺的生活,为了沐浴在反射的荣耀中而发展出对明星和体育球队的忠诚,为了体验虚幻的社群感而参加音乐节或体育赛事,总之,他们是“非理性的、失控的、易被外界力量左右的人”。
(二)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盗猎者”与“游牧民”
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研究的转向带来了对迷进行积极阐释的契机。英国文化研究鼻祖之一霍尔提出了著名的制码/解码理论,一扫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立场的悲观色彩,认为受众能够对大众文化产品进行自我阐释并形成新的、甚至是与产品中主导意识形态完全相悖的意义。以此为起点的转向在20世纪90年代初得到进一步发展,迷的第一次真正的研究浪潮到来,标志着迷研究被纳入“主动受众”研究范式之中,并逐步得到正面评价,进而成为西方受众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也是当下迷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德塞都的社会学强调普通人以自己的方式使用消费社会的自由,而消费者的这些做法能够“构成一个反规训的网络”,他认为民众对于文化商品采取的是一种狡猾的弱者的艺术,是一种“盗猎”的方式。受众积极的阅读是一种挪用式的盗猎,类似于文本的“游牧民”(the nomads)。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深受德塞都理论影响,他肯定迷是“消费者别活跃和善于表现的一个社群”[6](P43)。同时,他推崇德塞都的“盗猎”概念,认为“盗猎”与“游牧民”模式强调了意义制造的过程和大众阐释的流行性与丰富性。迷作为自由能动的“游牧民”,他们能从先前文化产品的零星碎片中不断挪用新材料,制造新的意义;迷的创造力还模糊了读者与作者的界限――他们不仅消费文化产品,还生产自己的迷杂志故事、图画、歌曲、录像、表演等,也就是说,迷可能通过文本的再生产进而形成独特的、持久的社群文化。
在约翰•费斯克那里,迷比普通读者更具有辨识力、创造力,他们从文化工业的商品(文本、明星、表演)中创造出自己的文化。[7](P30-49)他借用德塞都的理论,对通俗报刊、麦当娜、牛仔裤等流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文化工业只能制造文化的文本“库存”或文化资源,而大众则在生产自身的大众文化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加以使用或者拒绝。大众并非被动无助、无分辨能力的“文化瘾君子”,他们总是在权力以及对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抗和规避之间,在军事战略与游击战术之间,显露出持续斗争的痕迹。[8](P25)
这条脉络的演进中,迷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以及从中获得自己的与意义的能力也被浓墨重彩地凸显出来。然而,这一思路也一直面临着质疑与批评,即在强大的、日益具有垄断特征的媒介文化环境中,费斯克们所持的意见是否过于乐观?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两种取向实际上也是关于受众接受理论内部矛盾一个具体的表现。笔者认为,第一种取向在当下媒介文化工业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下仍有其警醒与批判意义,但随着新媒介时代的来临,第二种取向也正显示出充足的理论活力。因此,对中国迷文化现实的观照,需采用两者结合的视角进行考察。
三、新媒介情境中对中国迷文化的现实观照
近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中国发展迅速、形态日益丰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传播方式。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达4.85亿,可以说,新媒介的普及是媒介领域最大变化,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渗透是当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在新媒介未出现前,迷的文本生产受生产条件、传播渠道所限,其生产力只能体现在较小的、传统的范围内,且缺乏专业文本的流畅性。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新旧媒介不断融合,迷所创造的文本与专业文本间的差距被技术的鸿沟填补。迷可谓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与推广者之一[9](P386),新媒介的便利性、快捷性、交互性以及低门槛等特征使得迷的社会参与度极大提高。这种参与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迷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通过网络即时对话工具(QQ、MSN)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迷的对话”(fans talk)。其二,步入以用户参与为主要特征的web2.0时代后,迷充分利用以博客、微博、播客为代表的“自媒体”(We media),随时随性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等多媒体融合的形式分享自己关于所迷文本的意见。其三,迷运用百度贴吧、BBS、SNS社交网络组进行集群并发展成独特的迷文化。最后,专业性的迷网站,如中国粉丝网、粉丝帝国等的兴起,切中了当下迷文化影响力遽增的脉搏,推动了迷文化的扩展。这一系列媒介现实的改变带来迷文化理论的进一步推进,也为迷文化现实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契机与新的特征。
(一)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迷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费斯克所强调的“迷”的文本生产力在新媒介技术的刺激下得到充分解放。在新媒介时代,迷从源文本中抽取各自感兴趣的侧面进行再次创作,并在一系列媒介文本中做出互文联系,进而通过颠覆、戏仿、挪用、夸张、拼贴等多种形式来重新建构文本意义。具体创作形式表现为写作文字、制作音频视频、创造主题桌面等,形成多元化的亚文本。例如,2005年,胡戈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下载率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这种戏仿、拼贴带来的喜剧感超出了原先文本的设定意义。这一现实与费斯克的高度评价互相印证:“迷生产的文化资本也是所有文化资本中最发达、最显眼的。”迷绝不只是“积极的受众”,在新媒介技术的帮助下,他们更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二)迷更易形成网络社群、形成群体认同
迷是私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交往现象。参与性越高的迷,认同感也就越强烈。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迷用打扮举止高度模仿流行偶像,用荧光棒、海报为偶像助阵,现在,他们更愿意用网络让自己融入大众文化表演的集体狂欢,从而实现群体身份的认同。目前,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便利,迷文化的参与性与认同的扩展还体现为跨地域、跨文化的迷群的产生。比如月浏览量超过200万的“美剧迷”网站,现已形成了名符其实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跨地域“趣缘群体”。
(三)迷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关系更为紧密
一方面,迷文化是支持文化工业的重要基础,通过迷延伸而来的“认同经济”,使得消费者愿意为偶像或喜爱的事物付出金钱与时间,为生产者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文化工业利用并依赖迷。但另一方面,迷的网络集群力量对于文化工业也具有话语权与抵抗力。如2006年在网络上连载并拥有众多拥趸的长篇小说《庆熹纪事》即将出版之际,由于插图作者在博客上对原著出言不敬,引起了“庆熹”迷们的强烈抗议,联合要求出版社撤换插图作者并获得成功,成为近年来迷的力量影响出版方的有力佐证。可以说,对于文化产业而言,迷使文化商品变得更充满张力、矛盾与妥协的乐趣。
但在肯定迷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发展新契机与新特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迷文化的繁荣中隐藏的负面因素,有以下两点亟须注意:
(1)被吞噬与控制的时间。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大众传媒的“社会麻醉”负功能。他们认为,现代大众传媒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过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一观点是针对报刊和广播提出的,今天,新媒介高效的传播力与海量信息,使这种“麻醉作用”有增无减。迷面对各种屏幕的时间更多,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媒介吞噬了时间,生活的节奏反而被媒介控制,因而可能影响其社会实际行动能力与深度思考的能力。
(2)青少年迷群的非理。在迷文化中,迷在公众场合打出大幅标语、声嘶力竭、因见到偶像而痛哭流涕,不同群体的迷在比赛中有语言、肢体冲突可谓是惯常现象,而发生在2007年的刘德华的歌迷杨丽娟事件更成为近年来迷文化研究不能回避的话题。在媒体的炒作与推波助澜下,非理性的迷表现出的几近疯狂的偏执引人深思――对于迷,尤其是社会阅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迷而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只有通过外在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与明星、理性与非理性、适度与过度沉迷的界限,同时加强其内在媒介素养,才能使迷文化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积极作用而非相反。
总之,中国的迷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下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克服的负面影响。这一现实也促使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者抑或是文化工业的制造者们都有必要继续观察迷文化新动态并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资源,积极作出回应。
[参考文献]
[1]Abercrombie,N.andLonghurst,B.Audience: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8.
[2](美)约翰•菲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4](美)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A].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刘潆檑,莫梅锋.迷的病态化与传媒责任[J].新闻记者,2007,(6).
[6](美)亨利•詹金斯.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赛都的大众文化审美[A].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Fiske,John.“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London:Routledge,1992.
【论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透析7028人次,年龄26~78岁,其中女性患者2803人次,男性患者4225人次。
二、常见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悲观、疑虑、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3.1患者的角色改变
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差异、社会上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
3.2不良的心理情绪
因为生病而懊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患病后家庭、工作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患者自己和家庭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压力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焦虑,甚至萌生厌世的自杀倾向。
3.3尿毒症原因
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
另外,尿毒症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中分子毒素的蓄积,这些都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
3.4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
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
3.5对透析治疗的疑虑
生活拮据、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名医”等。
3.6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容易产生孤独感。医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护理措施
4.1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要使其明白,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不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感,要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和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要告知其生活起居、饮食、服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对长期血液透析后出现的自身形象改变,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不要沮丧、自卑。
4.2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人易产生自卑感和强大的经济压力,认为自己只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使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4.3提供人性化护理
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氛围,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减轻病人的痛苦。
4.4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治疗。
五、小结
尿毒症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本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41.
[2]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3]董丽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B):2279.
[4]茹海凤,黄荣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79-80.
论文摘要:英语听力课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长期困扰着外语教学工作者。图式理论的产生为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实践表明,在听力课堂中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确实可以取得很大的成效。
“哑巴”英语是目前英语学习者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因为听力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其先行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比说更重要。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学科。本文从对“图式理论”的概念的理解、发展来探讨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在其著作《纯批评理论》)(CritiqueofPureReason)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只有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图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由Piaget在1926年第一次使用的,按照他的理论,人的认知是一一系列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新的概念的过程,这种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正式发展“图式”理论的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C.Anderson,他把大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张抽象的大网,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显示在这张大网中的单元结构中。他认为“图式”在大脑中是按照意思组织起来的,一个人所获得的新的经验或在以前的经验上所增加了新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图式”中;每个“图式”都嫁接在其它的“图式”上,而且每个“图式”都有自己的子“图式”;随着新信息的摄入,“图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被重新组织起来;子“图式”的变化又可以带动整个大脑“图式”的变化。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图式”理论做过精深的研究,例如,Carrel和Eisterhold(1983)也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图式”(背景知识)结构无论对于L2还是L1学习者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新的信息是在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下获得的。“图式”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这门新型的科学不断地应用到了教学领域,并对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图式”理论和外语教学结合的切合点,以前主要在和泛读教学的结合上,实际上“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图式理论强调,人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这种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听力理解中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指听者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的过程。那么如何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来建立图式呢?
1.语音图式的建立。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理解的必要条件,听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因为英语发音中的辅音连缀、强读、弱读、连读、省音等都在汉语的发音体系中找不到任何的共性,这就成了中国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失暴、省音、同化等技巧,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等特点,同时讲解基本的英音和美音之间的区别,从而为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打下基础;下面的这些句子是从ListentoThis中选出来的,都存在着特殊的语音现象:a,1wanttospeaktotheMan—agerI(这句话中,want(t,t)to之间存在省音现象),而且在听音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感受说话人强烈的语气。b,Wewillbehappytotake(k,k)care(r,)ofit.这个短语中既存在着省音现象,也存在着连读现象)。C,India(r)andPakistan之间存在着增音现象。事实上,只要涉及到英语语言,诸如此类的语音现象贯穿着整个听音过程。因此,听力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这样的语音知识应是听力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了扎实的语音基础,学生才能够掌握其它的听力技巧,并提高听力水平。
2.词汇图式的建立。词汇是构建一切语言的基础,在听力过程中,准确地领悟所听词汇对于学习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听力材料中的词汇要比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熟悉的程度要高,因此,听力教师不仅要清楚地意识到词汇量和听力水平的关系,还要利用听力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些词汇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比率比一般阅读材料高,因此掌握这些词汇,对于听力理解尤为重要。比如一些新闻中常用的词汇,insurrection,surveillance,refugee,housearrest,hostage等。另外地名阅读材料中,对于整体意思的把握并不是很关键的,但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听音者对所听内容必须做出快速反应,才不至于影响对下面内容的理解,因此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例如:Moscow,LosAn—gles,Thames,theHouseofParliament等。对于生词,教师讲解一遍后,学生在随后的听力材料中很难一下就听懂和识别,所以这个工作可预先给学生布置下去,让他们熟悉并记忆这些词汇,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大脑在听力过程中对这些新词的思考,也就是说降低了听力材料的难度。同时,教师可预先把下次听力内容中出现的难度系数高的词汇或句子告诉学生,让他们熟悉这些结构,这样,在正式听到这些信息时,学生如见老朋友一样,自然没有了陌生感,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重要信息的获取上。从而使这种新的信息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已知信息越丰富,新的信息越少,解码和编码过程就越短,新的图式也越容易构成,同时为进一步的新的图式的构成打下了基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泼、轻松,学生也学有所获,不仅提高了听力理解水平,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句法图式的建立。随着听力材料难度的增加,语句的句法结构也会成为听音者的障碍。因此,听力教师也要利用听力课来增加学生的文法和语篇知识。例如:They hear voices that are not there。其文法并不复杂。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他们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但有的初学者却把整个句子理解为“他们不在的时候听到声音”。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由于搞不清楚文法结构,经常会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所以,在听力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和提高语法知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在碰到学生不能理解的复杂句法结构时,教师不仅要讲清楚句子结构,还可以进行启发性的句型操练,达到切实掌握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心理;剖析;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45-03
尽管当前中小学教师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但我们在基层教育科研管理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疏于研究或研究不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这固然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与他们在研究心理上的偏差直接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几种典型的消极研究心理的描述和案例剖析,提出一些矫正方法,借此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价值、特点、方法、成效、精神等方面作一些诠释。
一、怠惰心理
教师囿于自己的经验与惯性进行教育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不求甚解、更不想通过探索和创新改变工作现状,追求卓越,对科研工作没有热情,甚至漠视。如余老师,工作10年,为评职称,偶有县级教学比赛获奖,主持县级课题已结题,县级论文也有获奖。但是,前后跨度几年的课题和论文都是同类内容,且同一主题前后两篇论文,无论新度、广度、深度都无太大差别,获奖等次不高。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还未达到把自己作为教育实践研究主体的境界,对研究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师研究意识上,普遍存在3种偏差:①唯功利性。如余老师为了比赛和评职称而申报课题,一旦课题结题,论文过关,对研究就开始产生惰性,思维定式,陷入“被动研究”的泥潭。②成果意识错位。把课题、论文的获奖当作科研的唯一成果,而忽视了研究主要成果――教师实践行动的改善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③研教不相融。如余老师满足于凭借积累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直面自身工作的新问题而开展能动研究。即使有研究,也只是在同类内容、同一水平上打转,难以产生好的实践成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会越来越缺乏研究的动力。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呢?
(1)教师要激活从事实践研究的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使自己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单纯教学中日渐懈怠。实际上,只要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研究,就会明白“我要研”的真正意义。表面上看过程很辛苦,实际上享受了思考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有那种油然而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这与职称、荣誉无关,而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研究获得成果时,则超越了外部物质奖励,得到了精神激励(效能感和成就感),这恰是人的高层次需要。
(2)要拟订循序渐进的长期科研规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教师修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恐惧心理
教师把科研神秘化,对完成研究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对于自己、他人的点滴成果不屑一顾,盲目攀高,眼高手低,导致研究的自信心不足。如新手教师毛老师,刚毕业三年,热情、开朗、深得学生喜欢。但如果让他申报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他会说:“课题啊,这么难,那是专家学者们所做的事。”跟他同一办公室的李老师也会说“我都教了很多年了,还没有做过一个课题研究,要做就做个像模像样的,过几年再说吧。”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入职起始阶段,对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具体表现为:①无科研入门动机。如毛老师毕业头三年忙着“适应”教育教学生活,也缺乏科研操作的基本知识,说是做课题研究与己无关,其实是心里胆怯。他若让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下去,必定会影响其专业成长。②科研意识偏颇。在新手教师看来,科研是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要经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提炼、结题鉴定等环节,整个是“像模像样”的,而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则极其普通,跟研究划不起等号,于是自然地把教学与研究割裂成两张皮。若不从日常实际教学生活入手,而想以凭空臆想的研究改变教学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科研的偏见必然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这样,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难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呢?
(1)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特点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布克汉姆说:“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教师基于对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思考、探究和改进,生成教育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种工作,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教育教学,还能增强自信和力量,并且教师对自身的研究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知道这一点,教师就不会排斥研究,也不会把研究神秘化。
(2)要努力提高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者”的信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达成“教”与“研”的融合:一是学中做。教师研究除做课题外,还包括诸如理论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育论坛、成果展示、文集编印等,每一次完成“作业”,都可看作是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而教师最主要的研究应是课堂研究,如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某一教育理论、反思内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收集反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把教学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的《帕夫雷什中学》被世人奉为教学的经典之作,而他称该书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确实,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花3个小时,记录平时点点滴滴体会的结果。事实上,研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在做中研。只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养成一种事事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三、盲从心理
教师未能把教育理论本土化、个性化处理,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瓢地进行研究,导致研究与实践对接不上,收效甚微。如擅长声乐的黄老师,自己及所带的合唱团曾在省市许多歌唱比赛中获奖。当她得知她在外省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校园舞台剧的课题,曾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她想,自己与这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同学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于是,借鉴同学的研究课题,她也去申报校园舞台剧的研究课题,结果没有立项。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科研方法素养的欠缺。如黄老师对她的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课题获大奖比较迷信,且归因单一。其实这一课题获奖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与她的同学的素质特点(擅长舞蹈)和良好的研究品质直接相关,而且与其所在学校浓厚的舞台剧研究氛围和组建的研究团队等因素分不开。黄老师认为同学在做课题,她也要做一个,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直接进行“借鉴研究”,申报了课题,这样生搬硬套,只能是“形”似“神”伤。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方法。黄老师若能借鉴她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在自己擅长的合唱团建设问题上展开研究,那是可取的。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呢?
(1)教师在实践研究中要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能做好的研究主题,不盲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之高,需要更广阔的思考,不能局限于狭隘。研究,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背景分析和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口,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实施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直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认真、谦逊和独立思考都是必需的,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
(2)重视掌握、运用科研方法。适合教师实践研究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观察、访谈、叙事等是常用手段。重要的是,各种方法运用要适宜。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学生身上,其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作为一种实践研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又适合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研究中若发现方法选择不当,要及时调整,在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方法论素养,最终实现教育研究的个性化。
四、敷衍心理
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对于研究任务,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为了粉饰,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挪为己用。如有这样一些老师,从教多年,教学成绩还不错,但搞起研究,就是藏着力气使不出。还有一些老师,虽然教学成绩平平,在课题申报时,却未见用力就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一问,是“借”的,只是稍稍改动了其中几个字而已。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研究的任务和功效没有强烈的认同,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客观上看,大致有3种情况:①研究任务与工作时间相矛盾。一线教师,工作具体繁杂,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搞“耗时巨大”的研究,能应付即是。②研究任务与工作实际脱钩。有时学校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要求教师参与研究,而非教师实际所需,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③研究任务与现成资料相重合。偶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成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当然,“外向型”任务强制教师研究已经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应予以纠正。但从主观上看,教师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力量,缺乏研究所需的内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抄袭则暴露了某些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呢?
(1)教师要增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借助研究力量推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度、思路和方法。“高瞻”才能“远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是长流水”。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在忙碌中拥有这份高远,永葆教育教学的热情,享受学生成长和智慧传递的幸福。
(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推进器”。科研兴校,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在把科研作为教师任务规定下来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的专业引领。树立科研典型,培养科研骨干,引领教师找到研究的正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的研训工作,不做伪培训、伪研修、伪学习。建立科研诚信责任制,以避免教师胡乱应付、投机抄袭等不良行为,增强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五、浮躁心理
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但不能静心,缺乏毅力,对研究或浅尝辄止,或在“瓶颈”前泄气,或在“高原”中倦怠,最终不能形成好的成果。如时常可见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有能力,但研究水平起伏很大。有时选题精准,但缺乏事实分析;有时数据充足,但缺乏严密逻辑;有时方案堪称完美,但操作不够详实;有时成果有特色,但统而概之、人云亦云。很少做到真问题,真研究,真问题,深研究。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偏低和对实践研究缺乏钻研精神。没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成就水平偏低,在研究上就会缺乏“挖深井”的韧性,也很难有所建树。实践研究如西天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教师可能面临的困难有:①缺一双“火眼金睛”。“跟风”选题,缺乏个性,跟着感觉走,也鲜有科学性。②缺一场“面壁参禅”。教师不能静心潜沉下来,阅读源头性书籍和材料,从大量源头信息中分析、筛选、厘清问题,从表面深入到本质,悟出禅意。③缺一副“三头六臂”。因大量的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调查、个案收集、数据整理、改进讨论等各个环节难以顾全。④缺一次“打坐诵经”。清静内心,将研究手稿中浅层经验、个案特色进行理性提升,提炼成可诵读可推广的“经文”。研究缺少以上任何一项磨难,哪怕你是“科研骨干”,也只能草就成果,难得“真经”。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呢?
(1)教师要从不辱育人使命的高度提升精神气质,使自己保持激情不老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教育研究更是一种慢的艺术。开展实践研究,应有长远的眼界,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找自己在实践中有深刻体悟的专题突破,做到从真问题出发、长期性跟踪、严谨性收集、规律性探索,取得成果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人说: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出点名堂的人,往往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人。只有树立教育研究有所作为的境界,才能摒弃浮躁。
(2)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的信息源,更新理念,打破思维“瓶颈”;也有利于共享研究智慧和乐趣,形成“共振”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瑛.教师排斥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J].宁夏教育,2014,(2).
[2] 戴建国.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倦怠症”[J].校长参考,2014,(2).
[3] 刘永和.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9-13.
问题不在于人们看不出艺术的中心媒介与文学的不同,是因为艺术给人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方法的展现。所谓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似乎,有的是“术”,缺的是“学”。艺术艺术,不就是些特殊的技术、技巧嘛。更有人振振有词地以英文词汇“Art”的原意就是“技术”为依据,强调艺术本是技术活,不必有“学”。艺术学长期得不到名分,深层原因就在这里,就在“艺”与“学”的分辨中,积淀了太深的成见。
实际上,与工学、医学等学科一样,技术基础很重要,但是,绝不仅仅是技术。理论指导下的技术与技术支撑下的理论,是这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自身特点。艺术技能、技巧、技术性的层面与艺术历史、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评论、艺术家研究等水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艺术形态高度发展、艺术内容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认识到这一点。
云南艺术学院获得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云南省重点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省级精品课程戏剧概论和戏剧影视表演――形象塑造之后,又获得了“博士点省级建设单位”的认可和支持。在各项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中,延聘国内重量级学者、艺术家前来讲学,主办、召开全国学术研讨会,学术团队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成为我们“博士点省级建设单位”的重要建设内容。名家荟萃,大腕云集,使得这个建设点的“学”色彩越来越浓。并且,我们持续地组织“戏剧戏曲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出版,将全国戏剧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结出版,是想证明世人的偏见与学科的坚实。但是,借此机会笔者最想说的话和最想辨析的问题是:教育活动当中学术评价的标准与艺术教育的归宿。延伸到艺术院校办学当中,演变成“学”的位置与“艺”的归宿。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缘起,得从艺术院校办学的尴尬说起。
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们,平日里大概常常感受到一些人对艺术教育心存偏见和成见,更有甚者,秉持“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将他们的偏见、成见化为对艺术、艺术教育的调侃、轻慢和评价,这样的人,在教育界内和教育界外都有,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说说而已,闲话,就不必计较。偏见、成见要慢慢消除,笔者并无奢望要想在一两次辩论或几次苦口婆心的解释、知识普及当中去解决心存偏见、成见的人们已成痼疾的认识问题。
但是,两件事情令笔者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可以从略不计的个人偏见或成见的问题,而是关乎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大计,如何看待艺术教育的问题,这涉及教育发展平衡、公民素质全面和民族文明结构的问题。往深里说,这实际上还是一个对世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人才观不正确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会影响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
这就要从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评审这两件国家行政行为当中传递出的对艺术教育的疏忽、失察和轻慢态度说起。
首先讲到的是每个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格外尽心地准备并加强建设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事件。事实上,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评促建、促管、促改,“评、建结合”的目的是好的,通过教学水平评估活动,促动各大学的主管部门重视投入、重视尊重办学规律、促进学校研究教学、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科学发展。但是,艺术院校在评估当中遇到的尴尬是:没有艺术教育办学的相关评估标准,临时性条款或参照医学院、体育学院的信息,使艺术教育者很泄气,因为“无标准”或“参照尺度”的事实说明,艺术教育如何办、质量评估标准之类似乎应该明确的事情,在相关部门那里是“心中无底”的。
其次是,艺术教育领域,涉及的学科、交叉出去与容纳进来的学科很多,涉及面很广。但是,长期以来,遭受偏见与误解的影响。分明是艺术,却要归属文学门类;而且,以为艺术就是唱唱跳跳。所以,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学位授予、项目评审等等,似乎在一切方面,艺术学科的有些发展都“低人一等”。只要看看艺术院校在每个省份的教育格局里,或者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格局里所占据的位置,所配给的发展资源,所得到的经费支持,校舍所显现的“体格面相”,就知道,艺术教育是教育发展格局里享受“口惠而实不至”待遇的教学单位。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划拨经费低标准,是因为艺术教育看起来“不影响国计民生”,所以不重要;建设配套无标准,是因为没有认真想过这种“点缀”性质的学校如何办,因此有人办就行了,标准无所谓;检查评估是要求高标准,因为办学要追求质量了,所以,按国家重点投资、重点建设的学校的质量标准来检查衡量,高要求总是好事。而且,听起来道理上是对的:“学术面前,校校平等。”但是,起点不同,结果会平等吗?标准不同,如何平等?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学科分类的前提下,可以追求平等吗?“学术”是什么?云南艺术学院在争取博士点建设资格的时候展示了在国际国内各种艺术赛事当中获得的金奖、银奖、大奖,但是,有评委说那些都不作数,国际的诺贝尔奖,国内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算数。作为答辩者,笔者感到这样的“学术权威”的“权威性”就实在是可以质疑的了。艺术院校办学,研究艺术史、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创造工程、艺术原理、艺术美学的著作、论文,艺术家们在戏剧、电影、电视、演唱会、画展、工业设计等领域里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另外一个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对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用“脚的功能”作为评价来判断“手的价值”的标准,笔者认为有些荒唐了。
但是,心存这样偏见的人,不在少数。在中国教育界,组织评估往往是重点大学评一般区域大学,一般区域大学评地方大学,地方大学评地、市、社区大学。从资源分配的多寡和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来思考综合办学实力,“从中央到地方”,学术能力上“下评一级”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将这种思路运用在不同类型的学校身上,就未必合适了。新西兰教育当中有一个“行业评估”的经验值得注意:行业、行会的权威是最可信赖、最应该膺服的权威。在那里,根本不可能有“行业以外的专家为行业制定标准、确立学术尺度”的现象发生。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却依然存在。
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去衡量艺术教育?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艺术教育的教育质量标准应该由艺术教育家们来共同制定,艺术作品的水平衡量,应该让艺术家们去研究琢磨,让时间淘洗,由市场挑选。而不是一些有头衔的人,用自己有限的、不一定靠得住的业余生活艺术见闻去判断一个门类学科、一种专业。
二、“学”的位置
以自然科学的实验眼光、研究方式和成果运用作为一整套“学术标准”去衡量艺术创造活动与艺术教育,艺术家的行为,并不科学,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大,但是成效不明显,很多时候,数据表格难以统计,量化指标无法显示。一些人,常常就武断地认为,艺术这么捉摸不定的对象,似乎只讲天才、灵感、技巧,无法讲学术。
“无法讲”,常常在偏见和误解中演变为“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认识上觉得艺术教育教人一技之长,唱唱跳跳,无非是生活温饱之后才想到的事情,是生活当中的消费层面的事,不影响国计民生。觉得这样的教育不足以成“学”,无非是技艺,是雕虫小技的玩意儿。所以,发展的教育格局当中,点缀性质的有一点就行了,可以在轻重缓急当中将艺术教育放在“轻”和“缓”的位置上。
另外,艺术历史上从来与“手艺人”“工匠”“歌师舞姬”连在一起,这些人,的确是靠身怀绝技,“一招鲜,吃遍天”,没有太多的文化素养,更没有深厚学识。所以,通常认为艺术家有“艺”无“学”。
必须指出,这样的想法有其历史根源与认识背景。但是,历史早已经沧桑巨变,认识应该尽快跟上这种变化。没有跟上,就是落伍;没有转变,就是顽固。
艺术作为一种学科内容,早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到20世纪初,就更广泛地被人接受。这从大学里开设艺术史、艺术欣赏、艺术专业开始,就将艺术提升到了“学”的位置上。人类发现和处理与身外环境、世界、他人关系的方式,除了科学之外,至少还有多种渠道。如果说,原始人最早的能力就是依靠体力和智力、天然力量适应、顺应和改造自然的话;在一切方面都还显得弱小的时候,体能、智能基础上产生的是原始宗教、宗教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审美,几乎就在这时产生了其积极的作用,只是在艺术这个大的门类当中,不同艺术品种在不同的人类文明阶段所占地位、所产生的作用、所具有的意义不同,但是,它们对人类认识世界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渠道。在漫长的时期,宗教和艺术,甚至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最重要的认知和调适渠道。
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之后,科学的实证性,改变自然和物质创造的能力使人类的自信心倍增,甚至到了傲慢的地步。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被表述为与“命运”、与“天”的关系。掌控命运,人定胜天,变为人类的信条。科学无所不能,科学所向披靡,这种认识一旦在人们心目中生下根来,就成了“科学迷信”。今天,人类的科学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平心而论,就是思维单一、科学迷信地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造成的。实际上,科学方式之外,宗教方式、艺术方式、文学方式、哲学方式、经济学方式、传播学方式、文化学方式、民俗学方式、社会学方式……认识、管理、调适人与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相互作用,由此获得平衡,使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内心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可惜,这样的认识,仍旧被淹没在“科学迷信”的喧嚣中。
科学,只是人类认识和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动物的头脑里是非常难于植入这样的慧根的。因为,其他方法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和那么迅捷的效果,可以迅速索取到自然资源和物质成果,没有办法迅速致富。如何走出科学迷信的认识误区和行动歧途,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那么,艺术作为人类认识与把握世界,由此调适自身,追求生活和谐、社会安宁与世界完美的一种方法,就要在“科学迷信”的偏见当中,理直气壮地站直身子,确立自己的地位。它当然成“学”成“科”,它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人类的身心健康,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身、对环境、对世界的平衡状态的警觉,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好艺术学科,就要深入研究其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要建立坚实的研究框架,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更多成果,让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自然科学的学术标准去对待艺术教育、艺术学科,方法是刻舟求剑,结果是南辕北辙;艺术教育有自身规律,艺术学科有自由尺度。“艺术学”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尊严,这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够在艺术教育与艺术学科发展当中确立恰当的学术标准,找到自己的正确归宿。
三、“艺”的归宿
艺术的归宿,既有学,也有艺。学,已经说过;艺,还需阐发。
艺与技能、技巧联系在一起,艺,往往是某种手艺、某种技能,或者就是手艺、技巧、技能的泛指;但是,艺术就不仅仅是这些了。它可能既有“艺”的狭义指称,也有“艺术学”的活动和意义的刚毅内涵。艺,技能、技巧是“这般那样”;艺术,在今天的运用里,实际上从特殊的、与美学相关、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相关的技能技巧出发,从其发生、发展、繁荣、传播、流变、革新的历史过程出发,研究、阐释、总结为何、如何、怎会、将会“这般那样”,这就成为“学”。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文化产物,随后都会分门别类,认祖归宗,各立山头。艺的技巧技能,最后走向艺术文明,发展成为艺术学,有其历史阶段过程和发展的必然性。艺术不仅仅是唱唱跳跳,它包括艺术史、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创造心理学、艺术欣赏心理学、艺术美学、艺术文献学、艺术发生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要在艺术技艺基础上认真做好研究工作,研究艺术的必然王国,才能更好地走向自由王国。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上,云南艺术学院希望在“艺”与“学”并重下办好学。我们鼓励各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单位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并重”的重要性,既不能沉湎于“技能上达”“技高一筹”的状态,将艺术大学办成技能训练所,把学校办得“匠气”十足;也不能在“学术追求”“课题指标”的痴迷里,将艺术大学办成“研究所”“博物馆”,没有了生命原态的鲜活,只有样品的展览或标本的陈列。而艺术院校,研究“艺术”只是使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艺术热情的诱导、艺术认知方法的传授、艺术创造能力的营养和艺术人群的规范等内容集合成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者自己就是原创能力旺盛的艺术创造者,艺术院校,同时还是艺术产品生产、创造的重要部门。
云南艺术学院的戏剧戏曲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培育建设单位,50年来一直是一个立足于剧场艺术的实践、理论、历史基础的人才培养单位。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希望在授权点的建设当中更好地带动“学”的发展,希望通过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有效地总结教学成果、连通实践与理论的“知行”立交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注目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旨归在学科质量的提升,在每一届研究生毕业的论文中,可以“窥斑见豹”地反映学科点的努力和成效。云南艺术学院的省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点,后来成为云南省支持的“博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不但陆续出版了教师的个人研究著作,核心教材,教师博士、硕士论文集,还有每一届毕业研究生的优秀论文集。我们鼓励学科点选择和结集出版每一届毕业研究生答辩论文中的优秀篇目。一方面,留下研究的攀登痕迹,以示后人;另一方面,也想标记学科建设情况,记录“工程”进度,展示前进的里程。用“学”的清醒来引领“艺”的清晰发展,用“艺”的鲜活去充实“学”的存在基础。
还必须强调,在艺术教育当中,“学”的高度,不可也无法取代“艺”的位置。没有“艺”,就没有“艺术学”。自然,没有“学”,就无法了解“艺”,就只能停留在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原始阶段。
当面对专家的质询:是否应该改变艺术院校技术成果多于、大于研究成果、理论成就的时候,笔者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调适,但不想改变。因为,艺术院校从学生到教师,实践能力和成果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和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标志,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还因为,两种成果,“艺”和“学”的比例控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无法计量,只能在实践当中两相并重地去发展。艺术院校不是艺术研究所,艺术院校要认清自我,准确定位。千万不可以受诱导,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艺术”的过程,那只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一部分。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素养――表演、表现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研究艺术创造的能力――表演、表现的历史、现状、原理、规律。
笔者想强调,“学”与“艺”,在艺术学科里,要有恰当的位置与合适的归属,偏废任何一个,艺术院校的办学都会出现问题,办学者就会自食苦果。
关键词 高校 优秀班集体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集体作为集体的一种形式,具备集体的共同属性:共同目标、纪律规范。
关于优秀班集体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不同的标准体系下,对于优秀的界定不一样。2007年教育厅对“全国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标准是:有政治坚定、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密切联系同学的班级领导核心;有积极上进、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文化科技活动;呈现出良好的整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宿舍、个人卫生环境;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获得过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 以上标准可以看出,国家级先进班集体的标准涉及到班委、班风、学风、文体活动和生活习惯等几个因素。
2 优秀班集体具备的特征
(1)积极、乐观、自信的集体心态。集体心态支配着集体行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能够掌握发现、培育、增进和扩散良性集体心态的能力。当代社会正能量和负能量同时充斥其中。很多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负能量的影响,进而改变对社会的看法,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积极的集体心态有助于修复集体当中个别同学因外界不良环境而受到影响的心理状态。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期,他们受到传统权威价值的衰落以及现代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消极面,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占据主导地位。
(2)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凝聚力是团结、联合与坚持在一起的状态。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集体成员对集体的向心力,以及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凝聚力是集体发展水平的指标。集体发展水平越高的班级,其集体凝聚力也应该越强。集体凝聚力的主要表现为归属感、认同感和力量感。归属感是班级同学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班级的认同程度。认同感是班级同学对班集体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力量感是班级同学在处于班集体中时,由于获得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帮助,或者是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以增强信心和勇气。
(3)拥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具有良好的班风、学风。舆论、班风和学风属于班级文化的范畴,任何优秀的集体,必然会有由其价值观念、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班集体也一样,在许多国家级优秀班级的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化形象,例如比较精彩的班训“十年寒窗诚然苦,四载年华更需搏”、“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态度决定一切,奋斗成就未来”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具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具有良好的班风、学风。
3 优秀班集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优秀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平衡性原则。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制定优秀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各种要素的平衡,这些要素包括学习要素和非学习要素之间的平衡,集体内部和集体外部的平衡,结果要素和过程要素的平衡,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要素的平衡。
客观性原则。优秀班集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力求客观,只有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体现公平。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尽可能的量化,具有可测量性。评价指标只有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才具有可评价的意义。
3.2 优秀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优秀班集体的共性特征,将“班级管理”、“学风建设”、“班级文化”、“特色创新”作为评价优秀班集体的一级指标。班级管理中包含两个二级指标“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涵盖了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学风建设中包含四个二级指标,既体现不同专业的特征,又包含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的共性。班级文化中有非设奖类和设奖类两个二级指标。在特色创新指标当中包含学术论文、知识竞赛、专利设计三个二级指标,鼓励班级创新能力对优秀班集体的贡献。
4 优秀班集体建设的举措
(1)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群体心态。在心态的培养上鼓励的手段远比批评的手段效果更好。首先,应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来源于成就感,而成就感源于对某一特定目标的努力。因此,在自信心的构建方法上,应该注重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并指导、监督完成既定目标的进度。对于班级整体应该明确集体奋斗目标。其次,对于学生或者班级所取得的成就应及时给予肯定。这里所说的成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成绩,应该包含生活、文化等更广泛的范畴。肯定成就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将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感迁移,通过成就感的逐渐积累便可以铸造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有四个作用。第一是有助于集体内部成员的相互了解,通过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第二是有助于增强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信任感是就像是混凝土中的水一样,具有凝聚班级的作用。第三是有助于增强班委的组织能力,班级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委,班委可以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同学对自身的认同。第四是有助于增强班级同学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心理学上讲,每个学生都有归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的需求,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同学对班集体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3)注重班委的选拔与培养。班委是协助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学生中起到带头模范和管理作用。高校中常见的班委组成形式包括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等。传统的班委选拔方式有民主选举、班主任任命、学生自荐等形式。班主任应该注重班委的选聘,规范班委的选聘程序和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加强.弹性学制下优秀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2] 衡靖,张红峻.浅论高校班集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1).
[3] 唐云增,李鸿基.班集体考察验收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5)02-0032-02
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推进和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重要策略之一是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性教学反映了学习的规律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很快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国本科教育共同追求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
一、培养创新人才呼唤研究性教学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二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三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方法,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老化周期缩短,据统计,现在一个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是 5 年,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今后所需知识的 10 % 左右,而 90 % 的知识有赖于研究性学习能力来获得。四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
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呼唤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这种教学理念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转变为以知识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在这种教学理念或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可以归入研究性教学的范畴。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外在的),其认识论是一种 “知识的旁观者理论”,从而形成了以知识接受为基本特征的学校教育。新知识观把知识看作行动或过程,看作个体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试图理解所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的认知建构和创造的过程,其认识论可称之为“知识的参与者理论”。要从传统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放出来,改革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并融入本科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研究性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突出以研究为本的教与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并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能在学生的人生规划与生涯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本真与深刻意蕴。研究性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中推进实施。
1.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几种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得以发展。案例教学是针对实际的问题展开的学习与讨论,案例的构成不以知识点的多寡为优劣的判据,可以适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案例,表达一定的思想,这些思想应该是学生难以从书本获得,是当知识点已经被遗忘而仍然能够留存下来的东西,内容可以从相关学科借鉴、移植或自己创作,应该更多地从文献而不是同类教材中取材。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
2. 习题环节
习题环节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帮助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从高考上来的学生大多是从题海战术中奋斗出来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应试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凡是题目都有答案,答案在书本里,答案在老师那里,书本和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绝对的权威。在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下,我们希望让学生了解:(1)题目本身可能过于简化、抽象;(2)题设条件可能有误;(3)现实问题未必有现成解;(4)有的题可以有多种结果。让学生学会挑“刺”,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判断解答的是非、意义,并善于讨论结果的扩大或变化。
3. 课程论文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论文,推荐部分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去查找相关文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留有余地,展示科学发现的历史事件,讲解形成课题的思路,讲解文献查找方法,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小论文要求期末前完成,可以组织论文报告会,论文成绩计入总成绩。应注重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文献资料检索和分析能力、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研究结果分析和归纳能力、论文撰写和宣讲能力。课程论文不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 实验环节
在完成基础课程实验的前提下,不断开发创新型实验项目,建立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为主,将实验课程从理论教学的辅助角色转变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主角。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重塑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而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处于中心位置,但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相比,需要实现角色的重塑,更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第一,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流程,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探究、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有厚实的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有驾驭场面的能力。第二,教师要提倡公正、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切忌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照搬照套的恶习。要扭转学生多年应试教育形成的迷信书本和老师的心理,鼓励学生挑教材的“刺”,找老师的“错”。学生正处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阶段,不应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应有条条框框,要鼓励和倡导有创造性的、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没有质疑、批判、开拓、创造和进取的科学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第三,探索和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研究性教学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入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这要求教师本身参与科学研究,尽可能展示研究工作者的思路、语言和方法,比如在研究工作中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不断调整研究步骤、深入理解结果的意义、扩大成果等等,而这些正是初学者很难接触到的。
总之,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探索、研究,做到教学相长。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这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实施研究性教学来体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05).
【作者简介】李如密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主任,教授;
张金泉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级研究生
【摘 要 题】域外教育
【 正 文】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比较。
(一)关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
1.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 2.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一而不二”的哲学思想。
西汉董仲舒在“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而不二”的观念。他说:“天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为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和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人,或左或右。……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自”(《天道无二》)。即认为阴阳等相反之物是相互分离的,既无联系,更不会相互转化,这强调的是一种僵化、孤立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而不二”和“天道有常”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衍生物就是“对权威的迷信”,宁可固守,而不思变。这种思想的表现:一是“迷信书本”,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国人仍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书本,认为书本写的就是不变的真理——尊而奉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迷信权威人物”,人们往往对“大家”的言语观点过分地敬畏,“某某人说”成了我们许多人以“理”服人的唯一尺度。思如斯,行如斯,堪为忧矣!
综观两种哲学思想,前者的“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效用和变通”,而“一而不二”注重的则是“孤立和固守”,如此对立的传统哲学思想必然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
(二)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
1.美国社会的个人发展的思想。
美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社会公民都应有与人不同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信条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这种提倡个性的社会文化必然推动了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青少年的个性的扩张。而这个扩张的个性使得美国的青少年勇于独出心裁的表现自我,也使得他们习惯于用那种“毫不受约束”的思维来思考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2.中国社会的“中庸”思想及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最初是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提出来的。关于“中庸”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孔子又曰:“执其两端,用中于民”(《中庸》)。后来,“中庸”的思想也扩充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领域。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展为两个小分支: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思想;一是“明哲保身”的为人原则。然而它们共同强调的就是内敛以自保,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态度。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个性的张扬,强调个人的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而“中庸”思想和“明哲保身”的原则则要求人们满足、安于现状,收敛个性以求得社会的认可。正如某学者所言,“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的动机。”(注:张忠仁、苑景亮:《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2),49~52)
(三)社会对“竞争”的理解
“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完善自身、开拓进取、谋求创新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美国是一个富于竞争和提倡竞争的社会,失业、破产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这种社会压力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地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选择。然而我国社会中关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思想在今天依然还有它的市场,这严重地打击了人们的进取心,抑制了人们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家庭观念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
1、美国家庭在儿童独立意识培养问题上持积极的态度。 2.在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问题上,许多中国父母往往背道而驰。
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家长制”的作风,这有其历史渊源。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的“长幼有序”就是针对儿童而来的,它的存在就决定了我国父母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父辈和子辈的绝对服从和被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长幼有序”的思想在今天又获得了新的“释义”,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包办”行为——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决定。在物质方面,父母更是子女的“私家银行”。这样以来,儿童从小到大始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附性。
从决定的做出到后果的自我负责,是一种独立地、主动地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过程,它有利于独立思考和积极的探究;而对父母的服从只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它极易养成儿童被动接受、懒于探索的不良习惯。
(二)关于自信心的建立
1.美国家庭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建立。
他们把“自信”摆到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桥梁的位置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积极肯定孩子的自我探索的成果,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进行探究性活动时,每一个很小的进步都会受到他们父母的重视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能够沿着前进的道路继续前进。这一方面有利于儿童做出选择并勇于坚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挫折而不会轻易地灰心沮丧。
2.中国父母的一些做法却常常使儿童面对自卑。
首先,对于“建立孩子自信心”这个问题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未自觉地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其次,受到传统“家长制”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中国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是积极地发现孩子的优点、重视他们的进步,而是处处挑剔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大加批评。孰不知,正是在这种动辄的斥责声中,使孩子丧失了探索这个神奇世界的勇气。
自信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充满自卑的孩子会有什么发明创造。
(三)关于探索行为的认同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中美两国父母对儿童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行为”的不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总的来说,美国父母对儿童所作的种种探索行为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究,即使父母认为儿童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父母对儿童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而把儿童自己所进行的“探索活动”视做“胡闹”而加以制止。
这样,中美儿童在童年时的活动数量和种类上就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那种富有冒险性和探索性的活动,中国儿童往往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与之“失之交臂”。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儿童培养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然培养出不同品质的“人才”,正所谓?木直中绳,róu@①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óu@①使之然也”(《劝学》)。下面我们将从教育理念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对中美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比较。
(一)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
1.重视个性化和学生兴趣的美国学校教育理念。 2.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创新的中国应试教育。
在升学压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转向了高考。高考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的头脑充满了知识,已很难找到创新的“领地”。在学校制度方面,人为地将学校划为“重点校”“一般校”“垃圾校”;又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一切都在客观上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积极性,渐渐地熄灭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也非智力教育,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智慧的开启!
(二)关于课堂教学
1.重实践、重创造的美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方面,美国学校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重视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而不偏重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爱好。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概念教学和应用,不要求死记硬背;课后作业一般很少且题目灵活,主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作业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创造的思维或特殊的能力就会得到奖励。
2.重知识、重灌输的中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国的学校里,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后作业,统一的考试及标准的答案。这一切将学生削尖去棱,塑造为一个个行动统一的应试“小专家”,创新一词在他们身上显得有些异端的色彩。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课堂的教学完全瞄向了应试。教师教的内容完全以“大纲”为依据,里面充满了需要死记硬背知识模块,苦涩而繁杂;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脱离社会实际、古板的知识,却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丢在一边。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医学家访美时,和美国的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而不以考高分为最好的学生,相异、相反,更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而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学生,所以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四、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的几点启示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和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们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便是笔者在综合比较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特别是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得到的关于我国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启示。
(一)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启示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协调努力。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民主宽松、倡导个性发展的大环境;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依附——社区也要积极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来自家庭观念方面的启示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首先,家长要破除传统“家长制”的不良作风,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其次,家长要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此外,家长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基本的教育和心理理论,同时在创造发展方面尽力为儿童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启示 2.在认识了创新型人才特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培养创造能力需要这样的知识:(1)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知识方面要求逻辑上有必然的联系,前后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这样的知识必然有利于逻辑思维和流畅观念的形成;(2)这些知识应是以某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而这个框架要靠精确的知识来填充,这无疑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展开,保证思维结果的精确性;(3)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中应隐含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疑引疑”,将其被动思考转化为习惯的主动思考,所以学习材料要善于“设疑”;(4)知识应广博、多样以形成学生广阔的视野,众所周知,思考的视角越宽,解答的途径就越广。当然,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广、博呢?笔者认为以小专题的形式编制教材是个很好的尝试,小专题精而多,旨在概括介绍,学生一旦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完全可以求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学习,以满足其好奇心,充实其求知心,开启其创造心!(5)此外,课程知识材料中应穿插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意愿的榜样性材料,所谓“点将不如激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概括的认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努力,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还是学校教育。而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意愿的形成”和“民主宽松气氛”的营造。
字库未存字注释: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践;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中常说的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在融洽的师生环境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地位,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该多让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老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参加讨论,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问题。
其次,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鼓励学生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最后,老师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合作,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发挥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能在其中体验成功,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次成功的体验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成功的欲望会让学生更想去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和发展。
二、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践的能力
物理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是实践,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门。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要有熟练的实验能力和正确的实验方式,便于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做好实验安排,既考虑实验时间,又考虑实验内容,时间的安排要与理论课配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等实际情况来安排预习及实验,因为课前预习是实施“自主实验”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对基本仪器使用更要熟悉,但学生预习实验多数见不到仪器,无法动手,一到实验课上还是生疏的,因此要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认识仪器,另一方面必须安排学生多次使用练习。如:天平、电表等的使用,经过多次实验的重复出现,学生就能逐步熟悉,懂得其奥妙,达到应用自如的效果。预习做得好,在实验中获得的体会就较为深刻,最关键的最本质的问题也才能领会得更深刻,并且还可能发现新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多做课外实验的习惯,培养实践能力
课外实验是对课内实验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培养学生探索物理奥妙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并对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以及养成爱观察、爱实验的习惯有很大作用。
小实验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最“原汁原味”的。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因为就地取材,材料、器材不受限制,人人能做到,而且对这些材料感到分外亲切。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论文格式模板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材共编32个小实验、小制作,教师不但要重视,而且要督促、检查,要鼓励学生实践。对那些富有创意的做法,要及时向学生推荐,并当面表演,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引导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向创造型方向发展。例如曾经有学生用可乐塑料瓶做“浮沉子”,实验效果很好,其他学生看后觉得有趣味而纷纷模仿制作,甚至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之变成精美的玩具。学生经历动手实验,总能或多或少促进他们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既符合调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也有效地提高物理教与学质量。
四、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再加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能达到预期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只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探究实验。
五、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实践能力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心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三、加强国情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化学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定量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基于化学实验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上。实验能力包括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包括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修改;观察、测量、分析和判断能力);选择仪器、试剂、技术和条件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验中,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勤奋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炼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科学实验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在实验探究中,经常会出现实验失败,得不到预期结果的情况,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学会在失败中反思。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失败比成功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训练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
五、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化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