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素描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素描;兴趣;价值;教学模式;评价;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61-2
素描是一种用单色或少量色彩绘画材料描绘生活所见或所感的绘画形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素描作为美术特长生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练习,对学生的基本功培养有着其它科目所不能替代的效果。然而现实却是大多数学生将素描练习视为畏途,不愿多练素描。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未认识到素描的美学意义和训练价值。学生不能认识到作为美术高考的一门基础学科,素描能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准确的空间造型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美术素养的基础,也是美术专业学生通往美术院校的铺路石。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素描练习出效果慢,耗时费力,进步感觉不像色彩那样明显,分差又小,因此不愿多下功夫。三、缺乏持久恒常的毅力。素描练习本身较色彩练习而言较为单调,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热情,笔者以为激发学生兴趣是当务之急。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一下如果学生们对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素描学习的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依据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但学生对素描的兴趣也不会凭空产生。这需要我们教师从多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办法。
一、明确学习素描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
美术教师在教授素描时都会讲素描是如何重要,可惜往往泛泛而谈,学生对老师这类讲解往往是充耳不闻。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这样一点,作为省美术统考的一门,素描占据半壁江山,只有素描考好,才有可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同时,素描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以及运用线条和明暗在二维平面上再现立体的能力,这些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美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专业学生走上社会谋生的基本手段之一。素描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高考应试中都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素描基本功不扎实,易出现造型与色彩难以两全的状况,最终色彩的进步也会受到影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素描这一基础扎实了,才能在美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引导素描名作的鉴赏,感受素描之美
现在美术特长生素描教学形式基本包括临摹、照片、再临摹。这样的教学往往是将讲解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习作的点评上,而忽视了学生对佳作的赏析。短期来看,有利于较为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从长期来看,缺乏佳作赏析的教学,将会使学生很快遭遇进步的瓶颈,想更上层楼,但不知路在何方,没有前进的方向。“取法于上,得之于中;取法于中,得之于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同高中语文教学一样,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拼命做试卷就行的,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近名家名作,素描教学也一样,要让学生学会鉴赏名家名作,切不可急功近利。美术老师应专门安排课时,带领学生走近名家,让学生在经典作品里体会素描之美,揣摩大师的手法(如何表现形体的空间感、秩序感的,物体的质感是怎样表现的,明暗对比是如何处理的,画面的节奏是怎样表现的,画面的氛围又是如何营造的等等),进而描摹大师的作品,逐步体悟素描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之所在,从而形成稳定、长久的兴趣。
三、改变素描教学的模式,建立新型课堂
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一支铅笔、一张嘴,老师示范、讲解、改画,学生默默看。这种教学模式极易造成老师示范、讲解很卖力,学生却如温吞水,学习效率不高的现状。要改变现状,应先改变课堂教学僵化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模式,如难点现场示范、作品集体点评、观看教学视频、学生互改互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教师在教学上应主动引进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等手段,建立现代化美术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强化对素描学习的兴趣。
四、合理运用激励的手段,唤起学习激情
素描教学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教师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绘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他们内心对美的呼唤,激发沉睡的潜能,并对其艺术意识进行鼓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暗示和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得到教师和同学欣赏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画面上的闪光点,用肯定的目光、语言给予鼓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在作品评价方面,除了教师本人的评价外,教师还要注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培养学生独立审美的能力,从而较快地、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描的品味和修养。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要及时表扬,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展示,在橱窗中展出,并主动向外界宣传,推荐参加竞赛或刊物上发表,这对作者和周围学生都将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使学生对素描产生更持久、更强烈的兴趣。
五、灵活选择绘画的工具,鼓励自由表达
因为美术统考限定只能使用铅笔、炭笔,造成目前学生素描练习的工具单一。乏味单一的形式,加之学生的能力有限,作品在艺术上趋于平淡,难有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其实素描可用的工具很多,所产生的效果也各具特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敢于引进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唯统考论,打破旧有的练习模式,培养生动的课堂格调,建立百花齐放的绘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同时,在教学时要注意将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名作鉴赏、佳作临摹、头像泥塑、人像写生、限时速写、局部刻划等,用交叉教学法来消除学生素描练习的枯燥感。另外,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对练习对象的限制(只练统考内容),将生活中具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带进课堂,老师要精心设计,引进时代感强、视觉冲击力大的道具,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在表达方式上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新手法,对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及时予以肯定,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对素描练习一成不变的印象,激发学生主能表现的欲望,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形成对素描较为持久的精神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对素描学习的兴趣是学好素描的关键。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加强引导,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对素描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素描的“美”,感受素描的魅力,学生对素描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由心而生。
[参考文献]
[1]李仁伟.现代基础素描教学之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5(5).
[2]卢霞.学习兴趣的培养源自生活――基础素描教学的几点体会[J].生活教育,2009(2).
素描的类型非常多,“有关形式结构的结构素描,有关形状研究的负形素描,有关手眼协调的轮廓素描,有关体量研究的雕塑素描,有关质感研究的质感素描”等等。吴冠中先生说“逼肖和乱真似只是技术”,作为艺术入门的训练,推崇“技术”性的描摹是应该警惕的!但我们的素描基础训练,却强化这种“人工照相技术”,而不惜损害人最宝贵的艺术美感和创新能力!其表现就是学生视觉思维的狭窄、雷同,创造力匮乏!这样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设计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困难,一旦没有石膏像和静物放在面前,许多“造型”高手束手无策,什么型也造不出来了。
形式艺术美感的体验和创造,是相互融通的,素描中要研究的形状、线条、比例、构图等诸多问题也是专业设计中的基本问题。但很显然,这种以描摹对象、再现体积感为“己任”的写实的光影素描训练,是难以胜任这一重任的。
尼库莱・但斯在其经典性著作《本能的素描法》中指出:在素描训练的初级阶段,最关键的是不应让那些表面的现象阻碍对形式本质的观察,而光影就是这样的一种表象因素。相对光影这种表象因素,“线”其实更能帮助我们把握艺术之美的本质。翻开美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内森・卡伯特・黑尔的名著《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其第一章第一句话便是:艺术语言的组成部分是线。但很遗憾,光影素描训练却致力于消除我们对“线”的感觉:因为光影素描强调的是“调子”!俄罗斯的写实画家契柯恰夫就说过:不要关注线,而要关注线组成的形体。不可否认,体积感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语言,但对绝大多数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线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语汇。熟练地运用“线”是我们设计活动中的最重要的能力,以牺牲对线条的感受力,来获得对光影和体积的表现力,这个代价之大,可谓舍本逐末啊!
另一方面光影素描画法还有一个大的缺憾,就是其表现对象很局限,仅擅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而对广阔的自然之美,如叶片、花瓣、流水、山峰、飞鸟、游鱼等等,却缺乏表现力,因为这些丰富的形式,更适合用线来捕捉其美感,而不是光影。可以这样说,相对宇宙之大美世界而言,光照下形成的体积美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但这小小的“一粟”,却构成了我们许多设计专业学生的“沧海”!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许多受过光影素描训练的所谓“学美术”的学生,反而对自然之美视而不见,眼里只见石膏像、坛坛罐罐等人造之物,让人痛心。
光影让线条失去了独立生命,我们也难免沦为对象的奴隶。光影素描高度仿真的“技巧性”特点,让我们获得了一种自我提升的“幻觉”!当我们那敏锐的美感和好奇的目光,逐渐被消磨成一架黑白照相机时,我们是否还能重新拾起我们的艺术灵性9在这个数码相机人手一台的时代,这个世界是否还需要增加我们这一台有生命的“光影相机”?
我们有一种盲目的乐观,认为人的艺术灵气坚不可摧,人的艺术热情取之不尽,可以任由其去承受各种异化的所谓“训练”。更有一种乐观的论调认为,长期写实的光影素描会自然导致人的抽象能力和形式创造力的提升。对此论调,吴冠中先生表示了很大的担忧,他认为:对初学者,如果开始学习根本不谈抽象结构,只在解剖结构中讨生活,感觉日益麻木,以后恐怕再难接受抽象结构的观念,永远进不了艺术殿堂。所谓南辕北辙,便意在其中啊!
设计专业学生在形式创造上遭遇迷茫已是普遍的现象,而追溯起来,单一的光影素描训练,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设计师的工作是进行形式的重组和创造,而不是去描摹某个物体的形体。敏锐的目光、自由的线条是设计师职业生命的核心!视觉思维是需要自由和广泛的形式体验来塑造的。如果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宝贵的时间都被用来进行“去线条化”的光影素描训练,这样的基础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昵?因此,对设计基础的素描进行多样化的思考、多种类型的尝试,已是事不宜迟。
个体化素描教学是恢复基础素描教学活力的必经之路。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学命题。以人为本,尊重内在需要,破除僵化的思维模式,乃是整个素描基础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如何引导学生从混沌中寻找那些能够确立下来的东西并将其逐步“完形”,既是形式建构的需要,也是印证自我的需要,艺术课题的设置需要从方法论的层面去探讨,艺术课题为何这样设置则需要从认识论的层面去探讨。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对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必须时时关注、置身其中并悉心领会的。如何通过素描(当然不仅仅是素描)这种方式培养起实践主体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表现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既是深化专业技能的需要,也是升华专业素质的需要,二者互为补充,互为前提,共同服务于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广义的素描有着异常丰富的形态学内涵。它既作为某种特定艺术形式的“基础”而存在,也可以作为它自己而存在,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交叉,既可以为其它艺术形式服务,也可以独立于其它艺术形式之外。它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即可以细腻,也可以粗放;既可以完整,也可以残缺;既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素描中的诸多形式元素可以为素描所用,但却不能够被这些元素所绑定;素描的多种方式不断丰富着素描的形态学内涵,但却绝不能错误地认为某种、某几种方式就是素描本身。今天,素描在呈现方式上的多元化趋向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于这门艺术学科的习惯认知,同时也把素描引向更多的可能。
现代化教学既是规模化的,又是个体化的,规模化与个体化的矛盾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从未像今天表现得这样具体和突出。个体化差异在教学中的表现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它包含着诸如形感差异、知识背景、关注点、表现惯性等多因素、多层面的内容。学生的个体化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其面临的问题却存在着某种阶段性的相似。在某一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如何应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将是素描基础教学改革必须明确的第二个层面的内容。
在“如何让素描回归个体”的“正题”中包含着一个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反题”,即:如何有效预防个体化素描教学的无序状态?艺术语言思维水平的提升包含着智巧水平与技巧水平的双向增长,智巧水平的增长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标志,技巧水平的增长则以智巧的可实施性、可持续性为标志。个体化教学倘不能加以有效地节制与引导,就极易走向无建设的破坏、无边界的放纵、无教养的发泄、无目的的释放,最终在反复的激情燃烧之后陷入思无所着的空虚。现代化素描基础教学固然应该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本位主义的技巧训练,然而技巧训练毕竟是素描基础教学不可须臾或离的组成部分。强调个体经验,打破惯性思维是创造的起点。破坏是创造的开始,是打破惯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是从外在走入内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发现走向显现的必经之途。从破坏中寻找新的可能性,需要智巧的主动参与。智巧的培养是一个如何养成判断力的问题,判断力是在不断的判断中所养成的一种善于发现的能力。有了这个判断力,再根据内在需要在破坏中发现可以生发的因子,并将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语言方式,一旦这种语言方式有了某种程度的可持续性,“技巧”也就随之产生了。在新的素描基础教学的框架之内,“技巧”是一个活的概念,一个根据内心需要和综合情景生发出来的东西,一个由个体经验触发的结果。素描因此再也不是一个僵死的躯壳、一种固化的模式,它从此拥有了活的灵魂。
"迟到有时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会让你坐不上车,还会因为几分钟的迟到,进不步了考场,迟到还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也不例外,迟到也给我带来了一些不便,不过这些事也都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做好,在上个星期上素描课时,跟平常一样,我们要把铅笔和画纸准备好,装进笔袋里,还要把这些铅笔削尖,这样才能开开心心的去上课,可是我在快要上课的时候,却还没有整理好,我赶紧找啊,找啊,翻箱倒柜,最后才找到了三支铅笔,眼看都快迟到了,我竟然在我的床上找到了那一支笔,我迅速把这些笔削尖,让妈妈赶快带我去上画画班。
到了地方,我飞驰电掣的跑进教室,看见同学们已经把型都起好了,就差打调子,我很自责,这都怪我没有提前准备好,而且还丢三落四的,用完的东西就随便一扔,下一次用的时候就很难找出来,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不好的习惯改掉。
我们要珍惜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而且也不能对任何事情疏忽大意,要不然就回造成迟到的后果。
在平时,我们也要为自己做一份学习计划,因为时间如飞箭,我们要管理好它,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不要让迟到成为你的绊脚石,这样才不会迟到,也不会造成更多的后果。"
关键词:技工学校;美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
一般而言,在美术专业的教学中,素描一直都是作为最基本的专业教学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功底,增强学生的造型、设计等方面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很多技工学校在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素描课程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今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素描功底不扎实、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学思想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一)技工学校的学生素描功底不扎实。目前,在技工学校接受美术专业教育的学生,普遍存在学生素描功底不扎实的问题。这是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原来就没有接受太多的素描课程教育,很多人甚至基本上没有学过素描。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美术专业功底不强,没有继续进入更高的学校进行深造,所以转而进入技工学校学习。因此,在技工学校接受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学生普遍存在素描功底较差的问题。(二)缺乏优质的师资力量支持。由于近年来,很多技工学校不断进行扩招,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获得较大的提升,这样就使得很多学校在美术相关专业的投入存在严重不足。尤其在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都比较低,从而使得素描课程的教学层次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样由于技工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三)素描课程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在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严重影响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重技术轻理论,导致学生过多的重视素描技巧的学习,目光局限于素描的构图、结构以及明暗关系等,而忽视素描理论的研究,这样就使得学生理论素养不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教学比较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课下创作实践,但是毕竟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还需要课下的加强训练与社会接轨,才能取得比较长远的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观念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浪费比较宝贵的资源,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四)素描课程缺乏合理的教学方式。在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且教学工具也比较简单,这样就使得素描课程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例如,在素描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对着模特或是石膏进行写生,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素描技能,但是严重束缚住了学生的创作思维,非常不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创作。同时,随着素描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也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多种多样的创作工具进行实践,而技工学校的素描课程只能提供铅笔和纸作为创作的工具,这就使得学生的素描学习与现代素描创作产生脱钩的问题。(五)学生创作的评价方式单一。在技工学校的美术素描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对照实物的相似度来评定学生的作品优劣。尽管这种评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于明暗、构图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素描作品当中的很多东西,不是对照实物就能完全有效评价的,其中还包含创作者的修养、灵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仅仅依靠相似度的评价标准不能完全有效判断学生艺术水平的高低。
二提升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为了有效提升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过去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而促进教学的提升。其具体策略如下:(一)加大对于师资力量的投入。针对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需要学校不断加大对于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而有效保障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校积极加大对于素描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学校不仅要在素描教学中,提供现代素描的各种实践工具,而且还需要继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而促进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二)树立新的素描教学理念。在当前的素描教学过程中,已经与传统的素描教学产生很大的不同,不仅内涵更加丰富,而且在创作技法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技工学校在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进西方新的素描教学观念,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强调艺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教师不仅教授学生传统的素描技能,而且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西方的美术造型规律,了解西方的现代素描创作技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中西兼备,获得良好的发展。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素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素描功底,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促进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提升;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观察和研究,进行有效的创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促进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创作。(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了有效促进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项目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帮助学生使用西方现代素描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素描的造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西方现代素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更加注重将画面中的点线面以及灰白黑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写生和创作。同时,在人物写生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人物形态与神态的结合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生技能和水平。在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中,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信息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升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利用网络中与素描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创作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了解现当代素描发展的状况,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四)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技工学校素描课程的评价方式,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进行师生互评,而且还可以进行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等手段,综合反映学生的素描学习状况。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要主要依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积极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而且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梁丹丹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媛.技工教育素描教学初探[J].中国培训,2016(12):128.
[2]石江惠.中职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4(12):36-37.
二、目标:让自己具备会计专业要求的所有技能,并熟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需的全部基本技能与知识。
能够实现现代审美欣赏能力的广告专业人才和广告设计师,要能熟练熟练的掌握各种广告设计软件与又能运用广告设计理论创作设计各种大众传播的广告的视觉艺术作品(大学学习计划书范文)
三、需掌握的知识体系:
主体知识层:
素描、色彩、设计概论、装饰图案、字体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标志设计、广告摄影、书籍装帧、广告设计、vi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图形创意、广告概论、报刊广告设计、报刊广告设计、展示设计、
辅助知识层:
photoshop和coreldraw。autocad和3dmax。制作技术主要是:掌握各设计及制作手段及广告制作与输出技术。学生毕业后可面向各类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部门、专业设计公司、网站媒体设计、报刊出版及杂志、印刷设计公司、包装公司、从事专业设计制作及设计管理工作。
四、要取得的证书: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中年级素描兴趣小组成立初,我就决定在成员中选拔几位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中年级的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中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引入了想象绘画和装饰图案设计这两个比较有针对性的内容: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中年级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担负着实施美育重任的初中美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他们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德,以德育人,使其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在日常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1 在课内外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首先是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发现美。校园中的建筑物、环境美化、绿化、净化等无不充满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的美能够激发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生活的感情。对学校的建筑物,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幢教学大楼的空间组合之美,体形之美,比例尺度之美,质感色调之美,象征手法之美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气势情趣等,并让学生感受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体会是和谐交融之美,还是对比烘托之美。对校园雕塑等景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居城区的建筑物哪些是美的,哪些不符合美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运用发现校园环境美的方法,发现家庭环境中的美,对家庭中家具的摆放、工艺品的陈设、整个家庭环境气氛协调中美的因素予以挖掘发现,对不美的因素加以剔除。其次是选择能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和激情的写生对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市内的双珠公园是学生比较爱去的地方,但带他们去写生,一阵新鲜感过去后,却又不免有些失望之情:公园设施太简陋,比青岛的中山公园、栈桥风光差远了。这是便引导学生: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公园虽然算不上高级,但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一片小草,几簇小花,长得那样茂盛,充满勃勃生机,正是一种自然美。那在人工湖划船的一家三口,他们尽情地欢笑交谈,是那样悠然自得,这正是一种生活情趣美。在这样引导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物的美,一堂写生课上完,收获颇丰。
2 制订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所开课程门类较多,学生的自制力又不高,往往想干的事实现不了或与其他学科撞车。为了使各学科都能顺利进行,可以制订一系列的计划来保证实施。比如,早晨学习透视和结构理论,中午画画速写,晚上画些素描,白天的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文化课程。这样,每天学一点,积少成多。为了进一步落实计划,可在床边贴一些人体结构、骨骼、肌肉图,以备休息时间快速默读,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为绘画写生时打下理论基础。看书可以扩大知识,习画能将学得的美术知识转化为技能。有时候学生打开书时似乎懂了,可是合上书时,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学得快,忘得快。怎么办呢?习画是一个好办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一切理论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想真正学懂,只有靠习画。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使得学生不断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审美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3 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是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保障
一、多方了解,区分类型,医治心理障碍。
学习成绩差是后进生的普遍缺点,那么原因何在?思索我们的教学: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师在同一时间用同一速度、同一方法给性格千差万别的学生授课,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接受知识的速度、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又怎能一样呢?因此,教学中若能区分类型、“对症下药”,必将取得事倍功半之效。
1.智力落后型后进生。他们的特点是肯学、踏实、思维迟缓、脑子开窍慢。但一般说来,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好奇好动、求异求趣毕竟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对这类学生不能一碗凉水看到底,教学中要有耐心,讲究方法,多留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爱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其学习的信心,促使其转化。
要充分发挥特长,培养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多数智力落后的学生由于反应慢,上课思维跟不上,不爱听讲,上甲课干乙事,教师如能多关注一下他们,或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激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如我班某位后进生手特别巧,擅长绘画和玩具制作。有一次,我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带了两个盒子做教具。当我让学生先观察盒子,然后讨论提出的问题时,我发现这位同学正在专心搞素描,不一会儿,两个逼真的盒子跃然呈现在他的纸上。我看着他的画,因势利导:“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如此逼真的两个盒子,一定是掌握了它的特征的,相信这节课你一定能学好。”结果这节课他听得异常认真,讨论、发言都很积极,学习效果确实不错。
2.自卑型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性格内向,大多数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过分自卑自责。他们有的可能因一开始没有把学习搞好,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丧失了信心;有的可能因几次考试失败或课堂上遭到嘲笑而形成了心理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还有个别的因身体某个方面的缺陷,如口吃手指残缺、腿瘸等,这些同学常以不说不做来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蔑视,久而久之,他们进取的热情锐减,智力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对待这类后进生,应一个“爱”字在先。具体方法是:
要尊重和信任他们,使他们体会到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心灵是相通的,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逐渐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息,从而产生向上的内驱力。为此,教师必须有耐心、细心和爱心,要有高于“母爱”的精神,对他们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和信赖的大朋友,以便消除自卑心理,能“抬起头来走路”,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而转“劣”为“优”。
3.懒惰型后进生。这类学生生活习惯差,做事依赖性强,学习上不爱动脑筋,课堂上懒得动笔、记笔记,作业往往依赖他人,但对学习以外的事常常具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得精力旺盛。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创设一些情境,设置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的教学环节,让他们在享受、玩耍、做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寓学习于乐趣之中,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慢慢地克服他们的惰性、磨练他们的意志。
二、为后进生搭建一道通向成功的斜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践告诉我们:不管什么类型的后进生,一方面他们学习基础差,表现欲弱,少有激情,缺乏起码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进步,渴望赢得地位,渴望取得好成绩,他们愿意努力,并力求完美。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帮助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后进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从时间角度看,跨度要小,一般以一周为宜,个别约束力差的,可帮助制定日计划;从内容方面看,要具体、量化,且可操作;从心理角度讲,计划要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乐于按计划行动;在执行方面,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正面诱导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建立自检、互检、教师抽检制度,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锁定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美术将来能干什么?
有的学生对自己学习了美术将来能做什么很疑惑,他们对美术职业者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一个专职画家的层面,这时候专业老师应该让他们明白:在当代社会,选择美术是选择了从事视觉艺术的职业机会,有以下诸多的职业方向:
展出作品:接受奖品和奖金
艺术协会:私人、公众、合作委托
自由职业:插图、图形图象的创意、壁画和其他相关活动
商业目标:办画廊、做画家人、收藏者;设计师、办印刷工作室、动画、雕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首饰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广播影视:出版物的美术编辑、评论员或举办讲座和演讲
基金、社区、合作项目:访问画家、访问演讲者、
艺术治疗:学校或者精神健康组织中的艺术治疗。
让学生明白高考美术的考试内容和综合分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刚起步时常常对美术高考有着恐惧心理,这时教师应该耐心解释有关统考、校考以及综合分计算的方法。所谓统考,是指为了规范高考美术考试要求,很多省份如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都实行的省统一考试制度。大多数省统考的考试科目为素描和色彩,素描考半身像默写或者头像写生、默写等,色彩一般考静物。省统考重基础,难度不大,主要考核学生对造型、色彩的基本理解。省统考的成绩适用的范围为使用该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以及要求校考与省统考“双合格”的院校。院校校考是由相关招生院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其成绩原则上只能适用于本校,各院校专业校考成绩不能互相通用,学校考的出题比较灵活,根据各专业自身的特点选拔人才。
综合分的计算方法有:
1.以省统考成绩招生的学校综合分计算一般是专业、文化分皆达线后直接相加得到综合分数,按综合分从低到高录取。
2.单独招生院校的综合分计算方法是:
A40%专业分加60%文化分得出综合分
B60%专业分加40%文化分得出综合分
C50%专业分加50%文化分得出综合分
D专业校考前三名者,文化分降低要求
给学生分析录取方法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同学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专业见长或者文化见长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另外,应提醒学生:一定要坚持文化、专业两手抓,没有文化底蕴的人是不会欣赏和创造出高雅的艺术的。
辅导学生划分阶段学习目标考美术教学与其他的美术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有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标。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定目标,定学习计划。理想、目标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没有目标的人就象一艘失去航标的航船,随波逐流。有许多学生不想学习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把它化为周目标、天目标,督促学生及时自我检验。当每天完成自己的目标,当月底发现自己的学习任务已超额完成,学生会时时拥有成功的喜悦,这份喜悦会让他信心百倍。
二、心无杂念,全力以赴
有了目标怎么去落实呢?这时候就要激励学生做到“心无杂念,全力以赴”,不是“尽力而为”。教育学生以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中心,平时学习生活要时刻想着为这个中心服务。真正要做到心无杂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年龄因素,高中生有时候会出现自制力差等问题。所以要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排除杂念,学生的杂念一般来自几个方面;
1.老师。学生常常会因老师的态度影响学习的心情,这时候该告诉他;不管是否对老师存在误解,只要坚信一条――老师一定是为你好。
2.同学。班集体中的其他同学待其的态度也会成为学生心理上的负担,这些作老师的平时应该留心观察,及时排解。很多学生自认为朋友很多,每天成群结队,去食堂吃饭要和同学说“等我”,去宿舍洗衣服要说“等我”,去买个作业本也要说“你陪我吧”……在等待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朋友是在困难时伸出援手的那个人,不能借朋友之名浪费你时间的人。
3.自己。有的学生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或者目标太高,甚至早恋情绪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动机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4.家庭。家庭是学生压力的又一来源,作老师的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告诉他只有让自己变的优秀才是对家里真正的帮助,另一方面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配合学校给在考前给学生减轻思想上的包袱。
[关键词]高校 艺术理论课 专业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9-02
[作者简介]李文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吉林132013)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基础造型课程,一部分是专业课程,还有一部分是艺术理论课程。这三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出发设置的,彼此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离不开扎实的造型能力,离不开设计专业知识构架,更离不开艺术史论知识的文化内涵。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艺术专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以史为鉴,了解、借鉴并会应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之路。同时艺术理论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所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够学分才学习该课程的,致使该课程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与理论课缺少互动与衔接
艺术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与专业课程互动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传统的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是各自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这类课程教学效果的互动与衔接。例如,目前艺术院校理论课已纳入基础课程体系,课程基本上是专任专教,有的专业任课教师从没教过理论课,也不知如何建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更不知学生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结果使艺术理论课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作品的生命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而史论课程的教学是构建学生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有关设计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设计创造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创意思维能力。艺术类专业史论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中外设计鉴赏与艺术比较研究等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还包括相关学科的导人,例如文学、电影、音乐等。然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史论课程多数是为了学分与考试,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失去了理论课指导实践、导引实践的重要意义。
2.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20世纪90年代,艺术史论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陆续在全国各大学及艺术类院校开设。从专业发展逻辑看,这些课程本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觉得史论课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将所学史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以实现史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整合,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仍以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共鸣;此外,就课程性质本身来说,理论中的一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不同时期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以及相关的代表性设计师及作品等,发挥的空间有限,很难讲出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破解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
虽然高校艺术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已引起艺术院校有关教师的重视,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目前很少有人从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效能互动并整体构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当下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摆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新生专业课导入教育
由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丰富的专业课教师以专题讲座形式,在新生进入正式专业学习之前向其介绍未来四年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明了设计专业课程和艺术史论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门课程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未来四年的专业学习计划及每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做好具体安排,使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引用一些成功的专业设计案例加以说明。例如,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包括会徽、火炬、奖牌、颁奖礼服乃至开幕式设计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在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以及各自风格及其与整体风格的呼应等内涵的形象生动的讲解,学生自然会明了学习艺术理论课程的重大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其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调整专业课与理论课开课顺序
打破以往艺术理论课和专业课并行授课模式,使艺术史论课开课安排在设计专业课程之前。艺术史论课程就像素描、色彩课程一样,是为正式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果素描、色彩课程是为了强化学生造型和色彩感知整合能力,那么艺术史论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及相关艺术理论的认知。在学习设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艺术史论课程,不但符合学生学习的渐进规律,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更有文化内涵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打破已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
为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应打破专业教学实践以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课教学可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在教学内容上增设经典案例分析等环节。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从事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问津艺术理论课程,而从事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大多专攻自己授课领域的研究。这种“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及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此,只有将这种模式打破,专业课程教师才能真正地将艺术史论知识融入到自己及学生的设计实践当中,真正做到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高考美术;美术培训;美术教育
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是教育界的两大话题。然而,当前折射出我国美术教育的一大问题,一味追求培优和成绩,导致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快速发展,二者出现错误对接。美术教师应正确看待美术教育与高考美术培训的关系,美术教育是政府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下美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而高考美术教育应是美术培训机构提供美术优质教育和美术差异化教育的承担者。笔者在本文剖析高考美术应试培训与美术教育的错误对接,力求让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回归“育人”本质。
一、高考美术应试培训现状及弊端
高考美术应试培训针对高考美术试题,要求美术考生默写背诵高考美术题,几乎抛弃了美术教育的常规正常教学过程,培训老师根据近年高考美术题,总结梳理美术高考范围,对考生进行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学生通过对几张速写、色彩、素描美术作品的死记默写、反复仿画,只追求背得滚瓜烂熟,按部就班地填写背诵答案就可以。这样的高考美术应试培训模式,很可能会帮助一些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圆大学梦”,但是这样的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带来的却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效仿,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美术教育的本真。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美术教育造成严重冲击。美术教育以“育人”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为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则以“简单”的培训方式,让考生更关注美术考试成绩,以成绩为导向的培训,偏离了美术教育本质,考生不求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不求甚解,但是应试培训给学生带来高分的结果势必给美术教育带来严重冲击;第二,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负面影响。考生如果通过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后,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美术高考成绩,学生很可能认为仅仅需要临时培训就可以,不需要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美术学习中学会偷懒,认为应试培训是“高明”学习方法,摒弃美术专业学习;第三,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吸引了很多考生,是高成本的,很多考生认为高考前报名培训就可以增加考上大学的几率,而家长们也纷纷赞同这种选择,导致考生和家长重视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而忽视了学校美术教育,造成美术教育资源流失。
二、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反思及美术教育的正确应对
针对当前我国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和美术教育的错误对接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美术培训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派生物,为解决应试培训问题,还是应该回归问题的本源,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才是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走出误区的根本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正确对接高考美术培训与美术教育。1.正视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美术教育,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初步认识开始,到美术系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开展系统化美术教育,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美术学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学习全面系统的美术基础。2.完善高考美术培训制度高考美术培训应构建健康培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培训氛围,让考生能够扎实学习美术。学校美术教育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美术培训是美术学习的延伸,教师要做好美术培训和美术教育的衔接,学生在培训前接受系统美术教育基础训练,奠定过硬的美术专业基础,然后在美术培训延伸下,进一步拓展美术知识与能力。3.端正美术考生的学习态度在美术教育中,要端正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了解并认识美术课程,理解美术精神,具有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和美术素养,为美术学习夯实基础。学生还需要正确看待“美术应试培训热”,让考生知道培训并非捷径,美术教育才是正道,美术教育的“育人”本质不变,考生应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美术学习计划,选择正确的美术学习路径,综合客观考虑美术教育和美术培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并非美术教育的“自然产物”,而是一种非理性的衍生品,过度追求“高考美术培训”,导致美术教育失衡,出现高考美术应试培训与美术教育错误对接。笔者指出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弊端对美术教育造成严重冲击,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负面影响,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进而对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进行反思,提出美术教育的正确应对策略,如正视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完善高考美术培训制度,端正美术考生学习态度。笔者通过本文研究,还原美术培训真善美,还美术考生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冬勇.美术高考应试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125-126.
关键词:美术专业 创造能力
每年的高三美术高考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每年出现的美术考生聚增现象还是让学校深感压力巨大,师生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针对高三美术班的有效教学和学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积极面对压力和挑战。具体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美术专业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专门的基础训练,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并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中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美术人才。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美术组全体教师在每一个开学初都对每个年级的学生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计划,从而让每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而高三阶段又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课时量明显增加,所以针对高三学生的现状和学习特点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制定。第一个方面是从时间上进行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高二暑假到开学前。第二个阶段为开学后到美术统考前。第三个阶段为美术统考后到省外单考前。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计划是活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微观的调整。第二个方面是从学生的绘画水平的相对高低进行谨慎分组,目前分成四组。而每组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老师进行教学。而每次测试都会对四组进行调整。第三个方面是教师教学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的建立,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积极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决大部分学生在高三阶段的学习都是非常紧张的,甚至是恐惧的,究其缘由则是方方面面。有的说自己老画不好,水平提高的不快,再加上考生的逐年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和对学习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我们几个老师紧急进行讨论并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相关问题,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开心中的疙瘩。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经历过这一人生重要的阶段,都有着同样的阶段心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帮助他们。
三、建立完善的作业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我在给学生单独面批和点评作业时,如果一般性的作业我一般都会用“你的这件作品”等鼓励语气来和他进行沟通。学生此时可能会因为你的鼓励而变的聪明起来。但对于一些作业比较优秀的同学则给予少量的赞扬和较多的指出缺点,帮助他们进一步地精益求精。学生每画完一张作业都想得到老师的评价和鼓励,只不过因学生的性格不同而表现的不太一样。记得我们班有位非我校学籍的借读生,每次画画她都坐在最后一排,或者某个角落里,每当我走到她面前看她的作业时,她都是低着头,甚至连画都不好意思给我看,课后我单独找她进行了交流,并讲了很多如果一直这样的不良后果,同时我在批语意给于她较多中肯的语气,慢慢地她开始对自己的绘画有了信心,在今年的美术统考中发挥的相当好,她自己觉得很满意。对待这样的“差生”,是合理的评价机制改变了现状,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四、强化模拟训练,轻松应对美术高考
临近美术统考前的一段日子,主要指国庆节后到十二月十五日前是学生最为紧张和难熬的一段日子,学生既要抓紧每分每秒,同时又为自己的考场经验不足而担心。当然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从学生每天的表情和状态就能判断出他们今天会有怎样的表现,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绘画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考前紧张是难免的,而且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根据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心理素质状况,我们几位老师会同班主任一起研究并制定一套详细的美术模拟统考计划和省外艺术单考计划,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学生的心理训练和考试应对能力的提高。就这些计划的执行情况也是随着考生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有的考生专业水平在班级里排在中下的,我们建议他们在考省外单招的学校时起点放低一些,在最短的时间里考尽可能多的学校,以便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同样有的学生自信心太强,而且画的也不错,我们就建议他们去考全国十大美院,走出考场,他们就可能会象泻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此时我们则抓紧安慰和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从容镇定,扬长避短,争取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对于统考的准备,我们还准备了多套模拟考题。素描考试改革,学生乱猜疑,有说画照片的,有猜画其它的。我认为无论哪种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照片也好,白描稿也罢,只要对人物的各种绘画因素熟悉了解,并能熟练表现,那么一切疑惑和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自身努力上,不要怨天尤人,这里不公,那里不平的,要正确看待自己,记住:会抓老鼠的猫是不叫的,不是说会抓老鼠的猫不会叫,而是会抓老鼠的猫在抓捕时是不能叫的,当然也没有时间叫。而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将绘画的基本因素一一交代清楚,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当然,除了在学校课堂里精心训练外,我们也将课堂搬到室外甚至是考场外,如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让学生和考场零距离接触,以便于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达到消除考试恐惧证为目的。最后,还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时刻关注,防止学生考前生病,如生病则立即进行治疗,以免耽搁学生正常发挥。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和学生家长,班主任保持通畅联络,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 高中美术特长生;自主学习;研究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对于自主学习的认识,学者们都给予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有两种定义方式最具代表性,一是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指学习者自觉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另一种是从学习成分的角度,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过程。目前,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以课堂为主要模式,我们也希望能在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2.研究的意义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全社会关注的重心已越来越多的由教、教学者也转向了学习者。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西方许多教育家认为,只有具备独立与自治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够完成教育中得学习任务,而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即使学生在初始阶段不具备独立与自治的学习能力,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仍可以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总结,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因此,对于艺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教学实践的探讨高中美术自主学习的研究问题。教师对学生特征的描述也都比较理想化或一般化,对学生学习的状态分析的比较少,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并不多。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尝试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座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科学的方法对学习者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具体的方法有如下:
3.1 问卷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障碍等情况,为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并进行一次测试做为成绩对照,测试科目为素描、色彩、速写。
3.2 观察法
为了深入了解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的实施过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认真的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理解、表达学习内容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进行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日志,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跟踪,建立学习档案,如记载某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相应课程的累计时间、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提交的作业等,记录学生所有的可控信息,以期能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3.3 座谈法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更快节的了解到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在美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由于学科特点而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教师的座谈中领悟一些课堂上不理解的知识,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不可替代的。
3.4 文献资料法
收集所有可供学生参考、专门介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资料,以期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有所帮助,并要求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研究过程
为了更确切地找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此研究的流程大致分为前期分析――启发――实施――后期――评价五个阶段:
4.1 前期分析阶段
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开始设计问卷,并请10位同学进行座谈和填答问卷,以了解问卷的内容是否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参加问卷调查,实验组进行教育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教育干预。为了避免由于期望效应带来的影响,教师也定期的与对照组进行接触但对其不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和指导,使其在常规的原有教学模式下发展。教育干预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归因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以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教育干预分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两种形式。
此次问卷调查发出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研究前学生有以下情况:
(1)高中美术特长生的认知水平分析
在被调查的60名学生中,对问题“你认为学习美术专业知识重要吗?”和“你认为美术学习效果的提高,方法重要吗?”,回答“很重要”的占95%;对问题“你觉得自己有理想,总在为自己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和“你觉得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责任在于自己,而不是教材和老师”,回答“完全同意”的占90%从数据中可看出高中美术特长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很统一的。
(2)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学习动机分析
高中学生选择美术学习的动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选择,即他们认同美术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需求,看重自主学习,另一类是被动选择。从调查来看90%的学生是为了学业发展的需要,这部分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这也表明,面临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生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获得个人学业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要求。有70%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个人价值的需要,学习的动机在于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有25. 3%的学生是为了个人的兴趣,45%的学生是为了将来能挣更多的钱,这可能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另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是由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出于自身学习的需要。可见,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占了主导地位,而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动机却比较薄弱。因此,应加强对学习者的动机激励和目的性教育。
(3)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学习障碍分析
学生学习的两大障碍是:自我调节能力差,缺乏学习策略和时间管理上的困难。其次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欠缺。
(4)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学习方式分析
独立学习和与同学一起学习这两种形式受学生喜欢的程度分别为21%和79%。喜欢这些学习方式的学生说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但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5)高中美术特长生需要的帮助分析
学生们想要得到的帮助,其实正是他们最感到困难的方面与表6也是相符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制订、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能力。对学生的特征、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障碍进行调查,旨在分析影响高中美术特长生学习的因素,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提供帮助、实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策的依据。
4.2 启发阶段
齐莫曼指出,通过个人学习实验和偶尔的观察这两种途径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任务繁重,充满挫折,效率低,其效果比采用直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要差得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把教学作为一个最主要的培养途径。
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诱导学生积极地言语应答,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通过分析、联想、推理、判断、归纳和解答,使学生的原有经验得以逐渐扩充和发展。在美术课程学区开辟学习策略专栏,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学习理论和策略。
4.3 实施阶段
(1)以找出素描课程中影响物体立体的五大块面为例,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扩展学生在课堂中与他人交流的范围,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加大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密度,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每次学生的作业都要求张贴在教室中,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进度,形成对比,增强竞争心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3)日志的应用。要求每一位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建立自己的档案。
4.4 后期阶段
以以学校名义举办比赛,并以此次比赛作为期末的科目考试成绩,设立奖项,奖品,并要求全部作品展示在学校的文化长廊内。
4.5 评价阶段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谈谈近一年来的学习,得失。
(2)教师就每个个体创作进行客观评价,只要超越了自身的能力水平,都应受到鼓励与表彰。
(3)进行展示性评价。除了平时的课堂展示以外,还可以适时举办学生作品展览,以肯定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超越自我的成绩,激励学生更多更好的创造才智。
5. 研究实施与实施结果分析
研究实施分析
研究实施从2011年1月份至12月份,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高中美术特长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
5.1 在美术课程教学区开辟学习策略专栏,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学习理论和策略。
5.2 日志的应用,要求每位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建立自己的档案。
(1)对学生的要求:规定学生每天都必须坚持写日志,在日志中制定今天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在个人日志中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的过程,记录自己在所学课程中的疑问,记录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运用,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感想;记录对自我学习的评价与反思;及时提交作业。如果自己愿意,也可以对其他同学或教师做出客观评论,互相借鉴、交流学习经验,或利用电子邮件等工具与教师或同学展开学习讨论。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来达到自我培养元认知能力的目的。同时,坚持写日志也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意志力的锻炼,也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化。
(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通过日志对学生经常进行监控,及时统计每个学生上课的次数、学习相应课程的累计时间。建立详细的课程提纲,有了详细的课程提纲,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分配和安排学习的时间,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科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及时更新学习策略的内容,设计每门专业课的自我测试和学习指导,介绍相应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也检查电子邮件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答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倾向。另外,学生会遇到学习信心、学习技能、学习兴趣、以及考试紧张等具体的问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施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时,为了考查这次实验的结果,我们抽取了两个班(实验班和对照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1)从实验组学生的两个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有所提高。通过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交流所形成的评价,结合学期考试的成绩,指导教师反映大部分学生在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习上运用策略性知识的水平,比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少数学生在学习上仍存在困难。
(2)对比两个班相同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组稍优于对照组,虽然一次成绩的对比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指导老师反映,从学生的教作业质量、学生日志内容情况来看,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要高于对照组,而且考试通过率与前一级相比有大幅度增长。
(3)从学生的日志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反映通过对元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端正了对学习的态度。学会了在学习时制订计划,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方法,学会了对学习的检查,反思,自我调控,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与结果,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6.结语
一年来,通过对高中美术特长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实验,收到了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方方面的原因,在实验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本实验仅仅是一种尝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王庆茂.成功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美术教学 个性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50-01
1 明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
1.1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每个人受先天智力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培养学生个性的前提是相关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这点的同时注意明确每个学生的特点,继而循序善诱。
1.1.1 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受教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特有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记忆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等。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有才能的学生时常会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等。(2)能力发掘的时长存在差异。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后起勃发。(3)能力开发的程度存在高低差异。
1.1.2 气质方面存在差异
学生的气质养成与美术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关系,是对自身心理成长历程以及行为特点的映射。美术绘画是眼、脑、手共同协作完成的,这其中不乏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多重心理因素的参与。由此可见,美术绘画过程不仅是对美的一种诠释同时也是个人气质的展示过程。气质方面存在差异,造就了学生不同的美术艺术风格。
1.1.3 性格方面存在差异
性格与美术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间接或直接联系。一定意义上来讲,性格体现足以影响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如,积极、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学生在美术绘画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精神的塑造,从而弥补了美术能力开发所表现的不足。反之,美术能力的不断开发和培养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性格特征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2 因材施教
现代意义的教学体系,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对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充分分析、掌控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切实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付诸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是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1.2.1 重点培养
这就要求相关美术教师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从中选取社会发展最需求、现代潮流最趋向的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出发,将个性培养与美术教学融为一体,制定一系列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并为每阶段学习计划明确一个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成功中寻求突破。
1.2.2 层次提高
介于每位学生所展现的美术能力有所不同,因材施教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层次提高。其具体实施措施是,首先,以已有的班级编制为基础,依据学生所展现出的美术能力不同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出于对美术教师精力有限等方面的考虑,划分层次不宜过多,主要可分为A、B、C三等;其次,就每层次的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并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及目标。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学生考核制度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公平的考核和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美术素描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必要的了解,通过课前测试来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初步评价和分析:(1)评判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控色彩明暗处理,是否有全局观察意识,对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程度如何;(2)在局部绘画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线条随意而缺乏准确性的问题等。此项工作完成后,教师依据测评结果并结合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层次训练,因材施教,注重保持创作的个性展示,全面培养学生在思想观念、表达形态、绘画技巧等方面的创新意识以及个性。
2 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2.1 努力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
环境造就人才,理想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良好的氛围熏陶,借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理想学习环境的营造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硬件设施要完善。完善的硬件设施是进行有效美术教学的必要基础。这其中包括专业的美术教学室,专用的课桌、写生用具等教学设施;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思维,鼓励自由发言,切实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言行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鼓励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从而指导学生形成完善、正确的个性特征。
2.2 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引领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民族创新素养,已然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美术教学中,适当、适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巧妙的语言引导,促使他们勤思力行、大胆创新,从而解除传统思维的束缚,在创新中进步。首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实际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启发学生进行合理范围内的联想和想象,将自身对事物的感知体现的绘画当中。其次,进行必要的思维发散训练,解除思维定式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束缚。创新的关键点在于思维发散,古板的思维的方式只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展示,长此以往,磨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使学生深陷于“纸上谈兵”的泥潭当中。理想学习环境的营造,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多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继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审美观的树立奠定良好的环境文化基础。
3 在名画赏析中,完成对学生绘画个性的培养
3.1 汲取精髓,培养绘画个性
任何一副名画的背后都有与其相符的文化做铺垫,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认真的对待中外优秀的文化遗产,全面、深入的了解绘画艺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汲取其中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品位。鉴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众多优秀的名贵画作中,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喜好、风格以及审美特点选取自己所欣赏的作品,从多角度进行赏析,进而领悟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从而促进绘画个性的形成。
3.2 丰富艺术涵养,塑造艺术品格
在名家画作的赏析过程中,除了汲取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以外,还要注意深入的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并与个性分析相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涵养,塑造学生良好的艺术品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人格力量,以高尚、坚韧的品格做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具审美价值的绘画艺术和精神力度作品。深刻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充分发掘其个体潜能,并使其得以显化和展示,继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升华学生的品格,从而促使绘画个性得以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