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测量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基础概念。
2.了解摄影测量的分类。
3.了解摄影测量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摄影测量的概念。
2.摄影测量的特点及任务。
3.摄影测量与遥感的联系与区别。
4.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
5.不同摄影测量方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摄影测量与遥感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
2. PPT图文并茂呈现。
教学资源:
1. 相关课本及辅助资料。
2. 多媒体教室。
3. 专业空间数据实验室。
安全事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备注
教学引入
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教学引入:摄影测量和遥感学是一门艺术、科学和技术,通过使用无人操作的成像和其他传感器系统进行记录和测量,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表示,从而获得关于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自然物体和过程的可靠信息。
地球空间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具有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比例尺和高光谱、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明显特征。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陆地空间数据分析与数据筛选的发展态势是即将跨进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世界。
教学内容:
1、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并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4D数据)。
2、 摄影测量包含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不同摄影测量方法的特点。
3、 摄影测量与大地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及海洋测量的关系。
作业布置:
1) 摄影测量中4D产品有哪些。
2) 摄影测量的概念。
3) 摄影测量有几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其各自特点。
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教学设计示例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课题】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体验力的大小
【课题】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用测力计等工具体验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觉;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平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平、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回教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一号、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
小组准备:4个烧杯、冷热不同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1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实验报告单、笔。
教学活动流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师:四个杯子中分别装有:自来水、温水、烫手的水、热水瓶中的水,过些时候,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1:水温有变化吗?
生2:是怎样变化的?
二、假设——我的猜想
生1:温水、烫手的水、热水瓶中的水温度都在下降。
生2:自来水温度变化不大。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温水、烫手的水、热水瓶中的水温度都在下降,自来水温度变化不大。)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学习测量水的温度。
三、投入情景——验证我的猜想
(一)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完成。)
1、 实验目的:(预设:1 、学会测定水的温度。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实验器材:(预设:烧杯、温度计、冷热不同的水、记录单、笔。)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4、师生共同明确测量水的方法(多媒体视频):(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师: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相机订正。(预设:(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5、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小心!不要被烫伤。(多媒体课件)
6、引导学生配置温水、烫手的水,怎样盛好冷热不同的四杯水。
7、师:小组讨论操作注意事项。
生:听指令一齐测量;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测四次;一人测量,三人检查测量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做好记录。
(二)我的验证——测量水的温度
1、教师演示实验——测量水的温度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
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
2、学生分组实验——水温的测量。(教师相机辅导。)
A、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B、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C、学生发现实验现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结论。
a我的发现——实验现象: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
生2: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b我的分析——实验结论:
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1: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生2:自来水的温度在短时间里变化不大。
(预设: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在短时间里变化不大。)
师:为什么自来水的温度在短时间里变化不大?(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完成。)
(预设:自来水的温度在短时间里变化不大,是因为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
c、请同学们将实验器材归位。
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
带领学生阅读P47: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五、拓展延伸——推测水温的变化
1、师:如果这四杯水放置一天,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相机订正。)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师:如果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相机订正。)
(预设: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结成冰。)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一号、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策略研究
1 多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细致化
1.1 安全细则清单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子领域中提到与幼儿健康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是“安全生活的能力”,而幼儿一日活动是培养其安全生活能力的最好契机。因此,教师应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常规中,每个环节都明确地提出安全方面的相应要求(如表1),让幼儿“按章办事”,有效建立相应的活动秩序感与规则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设施标志化
为使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更为细致、可见,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幼儿活动场所设置安全标志,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如,在楼梯台阶上贴上行下行脚印,在楼道口张贴图文并茂的儿歌,提醒幼儿有序上下楼梯,避免拥挤;在各楼层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通道”标志;在窗台张贴禁止攀爬的标志;在电源插座旁贴上禁止触摸的标志;在盥洗室贴不推不挤有序盥洗、注意水渍小心地滑的标志……多方位的安全教育环境的创设,凸显了安全设施标志化,强化了安全教育效果。
表1:我园幼儿一日活动常规中有关安全细则的具体要求
2 多途径实施:安全教育儿童化
2.1 所选内容有趣、丰富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注意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新颖有趣的安全教育内容,如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察”,让幼儿扮演警察,学习交通规则;创设情境“豆豆熊走丢了”,让幼儿学会运用走丢时的自救和求助办法;给幼儿讲《爱吃垃圾食品的东东》的故事,让幼儿懂得分辨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自觉杜绝垃圾食品;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地震安全我知道》,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懂得地震时的自救要领;开展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让幼儿设计和自制安全标志等。
2.2 组织形式多样、有趣
我们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有趣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安全教育环境。以交通安全教育周为例,我们组织了四种形式的活动:一是邀请社区民警来园为幼儿开展交通安全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幼儿生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交通规则,教会幼儿日常生活中行走、过马路、乘车时如何注意安全。二是各年段班级组织特色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小班通过情景游戏“交通警察”,学习儿歌《过马路》、故事《十字路口》等活动,结合图片、视频等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中大班则通过参观访问、自主游戏、情景模拟等让幼儿学习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三是邀请热心家长参与,通过亲子知识竞赛、担任家长助教等途径参与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有趣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构建社区、幼儿园、家庭之间的安全网络体系,使幼儿在与交警互动、教师互动、同伴互动、家长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多形式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为普及全园幼儿的安全知识,我们结合安全教育月、教育周、教育日等安全专题活动,开展关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地震、防拐卖、防欺骗、自然灾害、防陌生人等涉及面广、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富有特色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次活动从不同角度切入,通过安全主题谈话、氛围营造、情境表演、应急演练、安全评比、家园共育等途径,日常深入、扎实地开展,安全工作落实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为有效提升安全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3.1 安全话题常开展
我们注重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课程,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把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如,针对玩滑梯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玩才能安全又开心?”让幼儿在观察、体验、讨论和总结的基础上自主制订游戏规则,消除安全隐患。又如,喝豆浆时先试温度以免烫伤;走路时不要把手插在兜里,不推挤;上下楼梯时靠右边走;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有机渗透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安全氛围常营造
为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保证安全教育时时处处有内容、有氛围。如,通过在显眼位置悬挂横幅,提醒全园教师、幼儿、家长关注安全、关注生命;通过宣传栏、幼儿园长廊、园报等宣传交通、消防、卫生保健等安全内容;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测评幼儿掌握安全知识现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宣传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及教育内容;通过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安全画展示,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通过小太阳广播站、每日播报即时宣传安全故事、儿歌、新闻、快板等,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家长们纷纷反映,幼儿学习了很多安全知识,经常与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沟通和交流,还能小手牵大手,督促和指导家长注意安全。
3.3 家园安全常互动
安全教育同样需要家长的参与、配合,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通过家长会详细介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事项;通过家园联系栏、宣传画、宣传栏、班级博客宣传安全防护常识,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随机的安全教育,激励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通过观看视频、来园助教、亲子活动、校讯通提示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程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联合家庭及社会,应做到以下几点:
幼儿园安全检查,层层落实责任制。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运动器械要定期检查,时刻重点开展开学和期末安全大检查、在重要节假日前排查安全隐患,能及时排查幼儿园周边环境异常情况和异常人物。
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幼儿园防卫水平,加强人防、物防、技防配置配备,确保校园师生安全。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司机执校车司机证上岗,按要求办理校车牌、校车行驶安全管理等。
通过月考核评定教师对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开展质量。定期为教职工开展安全培训和讲座方式,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进而对幼儿开展生动有效的安全教育。
安全游戏活动,突出游戏化。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实施安全教育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能让幼儿在自主观察,游戏探索中主动获得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氨氮;比色法;离子色谱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ter Samples
HONG Yi-wen,CHEN Qing-de,ZHANG Hai-xia,LU Ri-gui,CHEN Jian-feng
(Nan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
Abstract:Respectively using Nessler's reagent colorimetric method, salicylate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to determine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for two kinds of different water samples,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precision and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is relatively highly, and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 daily life.
Key words:Ammonia nitrogen;Colorimetric method;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水中氮化合物的多少,可作为水体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反映水体受含氮化合物污染程度的几种形态的氮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程度和"自净"的程度。氨氮普遍存在于地面水及地下水中。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测定氨氮的方法主要有纳氏比色法、水杨酸盐比色法、离子色谱法、电极法、蒸馏-滴定法、靛酚蓝比色法 等[1-2]。
纳氏法是氨氮的经典测定方法,被许多国家列为标准分析方法。但由于试剂毒性大及方法的灵敏度不够高,水中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以及浑浊等均干扰测定,需要作相应的预处理。水杨酸盐比色法具有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相同。离子色谱法检出限低于现行的国标中对氨氮的限值,可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与传统的测定方法相比,离子色谱法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测定环节,降低了手工劳动强度;溶剂消耗少,避免了使用一些毒性较大的试剂,符合清洁生产理念;水样用量少,灵感度高,测定范围宽。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有测量范围宽、快速、灵敏、可靠等优点。蒸馏-滴定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高时的水样测定。而且蒸馏需要一定的时间,测定的时间较长。靛酚蓝比色法对氨氮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和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敏感度[3-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品来源:由环保部标准样品研究所提供的两份水样a和b。
1.2测定方法[5-6]
1.2.1纳氏试剂光度法
1.2.1.1试剂
1.2.1.1.1标准液 ρ(NH3-N)=10μg/mL(GBW(E)080220,临用稀释)。
1.2.1.1.2纳氏试剂 按GB/T5750.5-2006方法配制。
1.2.1.2仪器 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50 mL具塞比色管等。
1.2.1.3测定步骤
1.2.1.3.1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50、 1.00、 3. 00、5.00、7.00、10.00 mL氨氮标准液于50 mL比色管中,加纯水至标线,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吸光度。
1.2.1.3.2样品测定 取50 mL待测水样于50 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与标准曲线相同操作,进行显色和测量吸光度。以无氨水代替水样进行全程空白测定。以水样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测定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查出氨氮含量。
1.2.1.3.3计算公式 ρ(NH3-N)=m/v,式中:ρ(NH3-N)-水样中氨氮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m-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质量,单位为μg;v-水样体积,单位为mL。
1.2.2水杨酸盐光度法
1.2.2.1试剂
1.2.2.1.1标准溶液ρ(NH3-N)=10μg/mL(GBW(E)080220,临用稀释)。
1.2.2.1.2水杨酸-柠檬酸盐溶液(显色剂):按GB/T5750.5-2006方法配制。
1.2.2.1.3次氯酸钠溶液 按GB/T5750.5-2006方法配制。
1.2.2.2仪器 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10 mL具塞比色管、超纯水器等。
1.2.2.3样品测定
1.2.2.3.1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05、0.10、0.50、1.00、1.50、2.00 mL氨氮标准液于10 mL比色管中,加纯水至标线,加1.0 mL显色剂,立即加入0.40 mL次氯酸钠溶液,混匀,90 min后在655 nm处测定溶液吸光度值。
1.2.2.3.2样品测定 取10 mL待测水样,加入至10 mL比色管中,与标准曲线相同操作,进行显色和测量吸光度。以无氨水代替水样,进行全程空白测定。以水样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测定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查出氨氮含量。
1.2.2.3.3计算公式 ρ(NH3-N)=m/v,式中:ρ(NH3-N)-水样中氨氮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m-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质量,单位为μg;v-水样体积单位为mL。
1.2.3离子色谱法
1.2.3.1试剂 标准溶液:ρ(NH4+-N)=100 μg/mL(GBW(E)080220),11 mmol/L H2SO4。
1.2.3.2仪器:ICS-3000离子色谱仪、超纯水器、 0.45 μm水性滤膜等。
1.2.3.3样品测定
1.2.3.3.1标准系列配制 用超纯水逐级稀释标准溶液成0、0.50、1.00、2.00、3.00、4.00 mg/L标准系列。
1.2.3.3.2样品处理 取水样经0.45 μm的水性滤膜过滤,供测定。
1.2.3.3.3离子色谱条件 色谱柱:DIONEX CS12A 4×250 mm,带CG12A 4×50 mm保护柱;流动相:11 mmol/L H2SO4,流速:1.0 mL/min;抑制器: DIONEX CSRS300 4 mm阳离子抑制器;抑制电流70 mA;检测器: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35℃;进样量:50 μL。
1.2.3.3.4计算 试样中氨氮浓度(mg/L)可以直接在校准曲线上查得。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 用纳氏法、水杨酸盐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对水样a和b进行氨氮含量测定,见表1、表2。
以上结果双双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说明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水样中氨氮含量的检测。
2.2重复性测定结果分析 由表1和表2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测定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差异,但离子色谱法测定的结果标准差最小,精确度最高。
2.3加标回收率分析 在水样a和b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氮标准溶液(加标浓度为1.0 mg/L),按照每种方法测定试样相同的试验方法进行操作测定,分别计算回收率。
由表3可以看出,纳氏试剂法测得回收率平均为88.58%,水杨酸盐法回收率平均为92.00%,离子色谱法回收率平均为97.74%。由此可见离子色谱法测定氨氮含量的准确度较好。
3结论与建议
3.1纳氏试剂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这三种方法都符合水样分析要求,都可作为日常用水中氨氮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3.2通过重复性试验发现,离子色谱法在三者中检测重复性最好,且准确度最高。
3.3纳氏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其对显色剂的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有良好的显色能力,配制纳氏试剂时务必控制HgI2的加入量。但HgI2的确切用量需要根据试剂配制过程中的现象加以判断,经验性比较强,因此较难把握。同时,纳氏试剂含有毒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实验时应谨慎使用。
3.4水杨酸盐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不足之处是较耗时,至少在60 min后测定。
3.5离子色谱法适用于分离分析成分比较复杂的样品,操作简单,水样不需特殊处理,只需用微孔滤膜过滤后就可直接进样分析,降低了手工劳动强度;方法的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水样用量少,测定范围宽;溶剂消耗少,避免了使用毒性较大的试剂。因此离子色谱法是目前测定水样中氨氮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林斌.水中氨氮测定方法比较[J].广州化工,2011,39(10):110-111.
[2]詹晓燕,刘臣辉,范海燕,等.水体中氨氮测定方法的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 131-134.
[3]姚玉静,何卫星,黄国平,等.水样中氨态氮含量的不同测定方法比较[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0,17(2): 55-58.
[4]俞凌云,赵欢欢,张新申. 水样中氨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西部皮革,2010,32(5):27-33.
为了贯彻落实工作要求,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从2013年起,启动我市直属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为了确保试点工作科学严谨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进教育质量监测试点项目的落实,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检测的积极导向作用,为上级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各普通高中高考备考工作的实效性。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我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三、检测时间和检测科目:
1、检测时间:
2013年4月25、26两日(星期四、星期五)
2、检测科目:
高三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四科
高三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四科
四、任务分工
1、教育教学处:负责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协调相关部门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组织制定质量分析标准,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评价。
2、教育纪工委:按照相关制度,全程监督质量检测试点工作各个环节,监督保密工作的落实,严肃处理违纪现象,确保各项工作严谨有序推进。
3、规划财务处:确保检测过程中设备到位,运转正常,为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市教科所:负责测试试卷及评分标准的制定,培训阅卷人员,组织阅卷并做好质量分析,召开检测质量分析会议,提交质量分析报告。
5、市教育考试中心:做好检测的考务工作,配合教科所做好阅卷工作和数据分析统计工作。
五、具体措施
1、命题工作:
(1)命题工作委托市教科所组织实施,高考九个科目均组成学科命题小组,每个小组均由教科所高中教研员和高三教师组成,每学科不少于3人。
(2)命题采用集体入闱的方式,所有命题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需与市教育局签订保密协议,履行保密责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命题任务。
(3)试题难度按照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把握,适当参考各校历年“二模”考试的难度。各校不再另行组织“二模”考试。
(4)各命题小组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最后成卷要具体印制上命题小组成员的姓名。
2、试卷印制封装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试卷印刷工作,统一试卷的印制的规格、标准、数量和封装。各校考前在统一时间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试卷印刷的工本费由各学校自己负担。
3、考务工作
考务工作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参照全国普通高考方式统一组织,每所高中学校均为全市检测工作的考点,考点主任由所在学校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各学校互派3名中层干部担任其他学校的巡视员。每个考场统一张贴“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中学考点××考场”标识,各考点学校的考场由教育考试中心按照学生学籍号随机编排,复读生另行编排,不计入成绩分析,考试结束由各考点安排将答题卡当场清点封装,统一运送到指定地点待批,试卷由学生自留保管。
4、阅卷工作
采用网上阅卷系统组织阅卷。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答题卡扫描和成绩统计工作,各普通高中学校要确保阅卷网络通畅。市教科所分学科组织各校阅卷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分解阅卷任务,各考点按统一要求分散组织阅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卷任务。市教育考试中心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成绩统计工作。
5、质量分析
委托市教科所完成检测定性分析工作。委托市教育考试中心完成检测定量分析工作。质量分析不以简单的学校和学科排名为目的,将参照教育发达地区质量评价经验,在征求各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单独制定出评价方案和质量标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教科所分学科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定性分析以梳理答卷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有代表性的问题及原因为主,同时提出复习备考建议和具体策略。
6、工作评价
教育教学处组织制定考试工作实施情况的评价办法,对命题、考试组织、阅卷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并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各学校以及相关人员手中。
六、工作要求
1、为确保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科学严谨,确保各个环节周密有序,各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严格保密规定,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工艺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钢结构的构建分类
根据建筑钢结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钢制配件、主钢构、维护钢结构配件。通常情况下,主钢结构由成型构件和焊接连接成型购构件组成,如钢柱、钢梁、网钢等。钢制配件多数是上外采配件,常见的有焊接件、紧固标准件以及螺栓球等。而围护结构以冷加工成型构件为主,主要包括屋面板、墙面板等。在建筑钢结构制作施工中,面对不同类型的钢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工艺、材料等,从而确保建筑钢结构制作质量,更好的满足业主和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2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2.1用户至上、质量第一
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若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牢记“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管理原则。
2.2以人为本
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施工人员的心态和技术水平。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明确“以人为本”思想,调动施工人员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责任感,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2.3预防为主
施工质量的事后检查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步,事前事中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应转变最终质量检查为工作质量检查和中间产品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2.4坚持全面质量控制
施工中应让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质量的全面过程控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
3建筑钢结构的特点以及运用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的重要性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钢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钢材料的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此外把钢材料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建筑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工程中钢结构工程技术采用以钢材制作为主,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校正测量就是用校对机器、仪器等对钢结构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数据。是在一定的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正测量包括以下步骤:检验、矫正、报告、或透过调整来消除被比较的测量装置在准确度方面的任何偏差。建筑钢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结构工程进行校正测量。校正测量是利用一定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对钢结构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数据。校正测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4建筑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的相关注意事项
4.1要注意轴线控制网的设计。设计轴线控制网的时候,首先选定一个正规的测量工程,然后设计单位会提供相应的已知坐标(高程)点,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地的现场情况,对设计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一般采用网状布控的形式进行测量,相邻的几点要求通视。优化设计建筑结构的轴线控制网,把建筑钢结构的轴线控制点设在主梁与次梁的夹角上,便于测量仪器的测量操作。
4.2校正钢柱标高。在建筑钢结构中同一层的钢柱要求各柱顶的高差不能超过5毫米,校正好每一层的钢柱标高。
4.3校正钢柱在自由状态下的位置。钢柱在自由状态的情况下要根据各种相关的规定校正相关结构部件的精确值和所处位置。
4.4无缆风绳的使用。无缆风绳简单便于携带,用无缆风绳对建筑钢结构进行校正,速度快且精确度高,可以集中的对钢结构进行校正,校正效率高。
5建筑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的具体运用
5.1建立轴线控制网
设计轴线控制网,首先选定一个正规的测量工程,然后设计单位会提供相应的已知坐标(高程)点,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地的现场情况,对设计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一般采用网状布控的形式进行测量,相邻的几点要求通视。轴线控制网是建筑钢结构施工测量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建筑钢结构安装的质量。建立轴线控制网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运用坐标法,依据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基准,在底层楼面上放样出平面控制点。然后再这个平面控制点上按照导线测量的要求进行施量,计算出控制点的实际坐标值。
5.2测量平面控制网
根据建筑钢结构监理公司提供的数据,利用经纬仪和全站仪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测量。
5.3高程的竖向传递
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根据建筑钢结构监理公司提供的施工现场的标高基准点,运用水准仪对高程进行竖向传递。
5.4调校标高
在钢柱吊装完成之后,通过吊钩起落调节上下柱之间间隙,量取上柱根标高线和下柱头标高线之间的距离,调整钢柱标高。
5.5调整钢柱的扭转偏差
在建筑钢结构的制造、运输、堆放和安装的过程中钢柱容易产生扭转偏差,可以通过在上下柱耳板的不同侧面夹入一定厚度的垫板,调整钢柱的扭转偏差。
5.6校正钢柱的垂直度
在保证单节钢柱垂直度不超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螺栓的孔间隙,来校正建筑钢柱的垂直度。
5.7对垂直度进行检测
在对垂直度进行校正之后要对建筑钢柱的垂直度进行跟踪检测,如果建筑钢柱的垂直度不超标,就可以只记录数据不用对其进行调整。如果建筑钢柱的垂直度超标的话,要及时的复核钢结构构件是制作的误差还是轴线放样中的误差,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通过测量建筑钢柱的垂直度,采用相应的技术对其进行校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扩大,建筑钢结构被不断的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建筑钢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结构工程进行校正测量。校正测量是利用一定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对钢结构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数据。校正测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钢结构中运用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的的时候要注意轴线控制网的设计,要校正钢柱标高,还要注意无缆风绳的使用。通过建立轴线控制网,测量平面控制网,高程的竖向传递,调校标高,调整钢柱的扭转偏,校正钢柱的垂直度,对垂直度进行检测等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的具体运用,提高建筑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长志.建筑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工艺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1,(06):90.
[2]刘宾.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钢结构实时测量[J].施工技术,2012,(02).
[3]王培成.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1(09).
[4]邓利辉,彭文海,李仕许.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0(11).
作者简介
一、组织领导
(一)质量检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片区督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中小学教研室,负责考试的具体工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片区督学具体负责该片区各考点校考务领导工作,对本片区五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工作负总责。各考点校要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加强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领导;要明确组考任务、程序和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考点设置
考点原则上设在各乡镇中心校,考点辖区内私立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原则上集中到考点考试。考点具体设置由片区督学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金刚学校、斌郎矿山学校、阁溪学校、新桥学校纳入河市片区安排;铁山南学校纳入渡市片区安排;城南学校和其余直属学校纳入南外片区安排)。各片区督学将考点设置情况于20*年6月22日前分校报教研室备案,同时与对应的监考片区督学进行衔接,做好监考教师安排工作。
三、试卷领送及保管
(一)6月24日上午10点钟前,由片区督学(至少2人同行)到教研室领取试卷。试卷领回后即入保密室,安排专人(至少2人)24小时看护(临时人员不得负责此项工作)。25日考前由考点校派人(至少2人同行)到督学处领取。
(二)每科考试结束按中考要求及时将试卷装订密封存入保密室(看护要求同上),6月25日下午6:00前由片区督学统一送*教研室。
(三)加强试卷保密工作和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考试质量,对考风不正,违纪、舞弊者,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监考工作安排
(一)监考教师安排
1.本次检测实行片区(校)教师循环交叉监考进行。每个考场由1名外片区教师和1名本地非五年级任课教师负责监考工作,本片区教师任甲监考员,外片区教师任乙监考员。
2.各考点校必须在6月24日下午3点钟开考务工作会,布置好考场。
3.外派监考教师食宿由考点校负责,其车船费、补助回原学校报销。
(二)考场布置
每个考场30人(考生余数在10人以内的报教育局同意后编入尾考室,10人及10人以上须另设考场)。考生座位按考号顺序单人单桌,S型(横五纵六)排列,考场前门口第一个座位为考室的起始考号。
(三)检测时间及科目
6月25日9:00—10:30语文,11:00—12:30数学。
(四)考试规则按《*县20*年五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规则》(附后)执行。
(五)检测期间,教育局和教研室将派人巡视。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各考点校要加强检测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要安排1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检测期间的安全工作;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作好汇报,积极与卫生、公安部门协调配合;要制订好检测期间的安全工作预案(特别是防余震预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各片区(校)要认真挑选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熟悉考务工作的监考员,并加强诚信教育,把考试违纪行为消除在源头。
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测工作要求检测人员必须熟知试验检测方法、了解相关检测理论、掌握该检测领域学科的关键知识及标准、具有丰富的检测实践经验并能熟练进行实践检测,才能对所检交通安全设施做出及时、准确的质量评价。由于交通安全设施的检测关联很多检测学科,而且相关检测标准及规范涉及众多行业,因此,高水平的检测人员凤毛麟角,给实际的检测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随着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安全设施领域的检测规范和标准也在逐年更新换代,检测人员很难收集到完整的、最新的标准及规范,更无法及时地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内容。此外,由于道路安全设施的检测包含很多项目,而各项目在检测过程中会用到几个甚至十几个规范标准,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检测时,即使很小的工程检测也需要检测人员掌握数十种检测标准,为保障检测质量,检测人员前期需要完成的工作难度很大。例如,对于交通标志用反光膜的检测既要对反光膜的色品、光度等外观性能进行检测,又要对其耐溶剂性、耐高低温性及耐盐雾性等化学性能进行检测,为对该反光膜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检测人员必须收集并掌握《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公路波形梁钢护栏》、《盐雾试验方法》等相关标准规范。由于国外检测机构发展时间较早,检测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其必将对我国的检测单位带来严重冲击。因此,国内检测机构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养以及加强对检测技术的研究。
2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测方法
2.1多阶抽样法
当对包含众多个体的总体设施进行检测时,由于直接对个体编号难以实现,因此适宜使用多阶抽样的方法。顾名思义,多阶抽样法指的是将总体划分为N个大的初级单元,按照固定的方式在总体中选择N个初级单元,再在被选单元中选择若干次级单元,按照此法进行一层一层的逐级调查,直到调查到基础个体。
2.2系统抽样法
当检测项目的总体能够按照固定顺序进行编号时,检测人员可以将总体划分为相等数目的N个部分,对于每个部分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一定的数量内选取起始样本点,之后依照固定的间隔数对其他样本点进行依次抽取,组成最终调查样本,该种抽样方法就是系统抽样法。在普通情况下,该抽样方法要优于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但当抽样间隔正好与产品质量的波动周期相当时,按该法所抽到样本产品的代表性将较差。
3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测实施存在的问题
3.1检测设备与检测人员的配备
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必须具有依据相关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配备的工地试验室。在工地试验室里要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试验检测仪器,如对涉及钢结构材料的护栏、标志等设施进行检测时要用到的万能拉力试验机;涂层、镀层与壁厚测试主要用到的涂层测厚仪、千分尺或者超声波测厚仪;反光膜的光学性能测试中用到的色度计与逆反射性能检测用到的逆反射测试仪。依据母体试验室的要求,工地试验室若要建立完善的相关质量检验运行体系除配备齐全的相关文件与规范外,还必须要有操作熟练的检测人员,人员入职前要经过前期的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及规范,并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这批产品的质量。另外,工地试验室还必须通过质监局临时工地试验室进行资质审核后才能正式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3.2有关交通安全设施产品检验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护栏立柱、防阻块、拼接螺栓、交通标志板的检验是在卸货后的料场进行,而对护栏板和标志立柱的检验则在随车或者停车卸货时进行。对这些设施进行检验前必须先要校准仪器,校准仪器时应注意:千分尺要进行归零校准,用测厚仪时必须要用校准片对其进行反复校准核对,逆反射测试仪则必须要开机预热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校准,并在仪器与样本标记都准备好后才能进行检验并记录数据。交通安全设施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大都较集中,如护栏立柱主要是壁厚不足,护栏板主要是板厚和涂层厚度不足,标志的主要问题是立柱壁厚不足,反光膜则是低等级替代高等级使用。在检测中应优先对这些产品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另外,护栏板的现场检测必须采用连续随机抽样,这是由于钢厂的辊扎工艺和加工厂的尺寸定制因素会导致实际生产的护栏板的厚度低于设计值的情况发生。为有效发现缺陷产品,一般每隔20片护栏板连续抽检2块以上,若不合格产品达到了不合格判定数应立即终止检测并要求施工方重新自检,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后重新组批报检。
3.3存档和试验台账
根据有关规定,试验完成后应将整理完毕的数据编制成检测报告签发给相关单位,并做好存档和试验台账。第三方检测单位可根据检测数据的分析,对施工方所采购材料的质量提出建议。例如,根据检测数据显示护栏板黑件厚度在设计值4.0mm时,出现不合格批次的概率增大,加工方应将黑件板材的厚度增加至4.2mm以上,可保证护栏板黑件在酸洗、镀锌后其厚度仍在4.0mm以上,确保产品不被退货。涂层厚度检测数据指出护栏板的上、下边区域存在着涂层厚度不足的现象,为避免出现此问题的发生,要加大挂件间的间距。一般来说,经过多批次严格检验后,有实力的加工厂家其产品质量都会有所提高并最终将产品质量稳定在合格区域内。但对某些对产品质量控制不严的加工厂家,若其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数据波动仍是较大,建议施工方更换厂家。
3.4隔离栅质量问题
对于隔离栅产品的检测要注意外观尺寸的检查,这是因为很多厂家生产的钢丝丝径不足、网孔尺寸偏大、网片长度不足,在进行双层防腐设计时甚至有些厂家还不进行热镀锌处理。为解决目前很多塑料产品存在的抗压与抗冲击性能不过关的问题,工地试验室必须利用压力机对突起路标的抗压性能进行测试,以免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