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本科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 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研究”。
一 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分析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在华北科技学院(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唯一直属高校) 随机抽取符合小于总体人数的学生参与测试。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处理(统计量详表略),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大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能力要素上,整体目标意识明确,但目标实际运用层面能力有所欠缺。二是自主选择系统化内容能力较强,所选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整体偏差。大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力这一层面中,存在系统化选择内容的认知,但对隐性知识的选择能力上存在不足,并且大学生在知识内容的迁移能力上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知识选择的运用能力整体偏差,不利于其进行深度学习。三是自主学习计划明确,自我时间管理能力、手段管理能力存在不足。大学生在自主调控学习过程这一能力层面,具有明确的自主学习计划,但在落实自主学习计划的实践中,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尚存在不足。在手段调控能力上,现阶段大学生可进行灵活控制,但在其自主学习手段管理能力上,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四是自我形成性评价能力较高,诊断性评价能力和过程性评价能力欠缺。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素的反思和评价层面来说,在自主学习结束之后,大学生对自己的某段学习具有清楚的认知,具有较高的形成性评价能力。但是在一段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和学习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诊断性评价、反思和过程性评价、反思的能力,对头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缺乏清晰的认知,对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新知识的建构及深度学习的发生。总之,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二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指导现状
1 教师指导现状分析
(1)教师目标意识明确,实际落实有所偏差
教师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明确,并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之一,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会协助其指定自主学习目标。但在实际落实中,这一目标的确立过程不是在课上进行,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像传统教学一样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教师处于传统的主导者地位,教学设计缺乏自主学习的相应引导。课下会针对某些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督促和监督。
(2)教师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在教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方面,还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不会告诉学生具体监控自主学习过程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中的情绪倦怠以及态度调控,教师都没有向学生传授具体方法。由于学生自身对教师和学习的逃避,教师不能准确合理地为学生制定因人而异的自主学习计划,因此,在教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不足。
(3)教师缺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反思的指导在反思评价方面,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指导。教师所做的是通过学生阶段性的练习,来进行知识掌握层面的反馈,并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对自主学习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所以不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在后续学习中进行改进,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利于其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2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存在基本明确的目标意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意识。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向教师请求具体援助,帮助其指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自主学习目标。但不排除个别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对教师采取逃避态度,自主学习态度消极,教师就不会主动针对其具体情况帮助其指定具体目标。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课上主要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老师单方面传递知识,学生单方面接受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能将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指导。在态度和情绪调控上,学生主要依靠自身的意志力来调节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的教学情境单一,不能让学生进行很好的知识和情境迁移,不利于深度学习的发生。
(3)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自我评价和反思
大多数学生由于惰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当初既定的自主学习目标,对知识未形成一个良好的结构体系,对自主学习没有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反思,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
3 深度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欠缺的具体表现
(1)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大部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自主学习以及掌握仅停留在现有层面,当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状态呈现,学生就以什么样的形态来掌握,个体缺乏同已有知识经验的相连接的能力,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并产生建构,学生缺乏一种创新能力和生成能力。同时,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处于一个相对零散的局面,不能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和体系化,不利于知识之间的迁移,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不利于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2)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情境性迁移
科学学习倡导学习者要充分利用真实情境和非真实情境,在非真实情境中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消化吸收。大学阶段对一般个体而言意味着中学时代的终结,离开中学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后,其所面临的全部是非真实情境的自主学习,所以情境迁移应作为大学阶段重要的培养目标。由现有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存在情境迀移和情境学习的意识,但在实际学习中,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尽如人意。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情境迁移的教学目标,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情境单一,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迁移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学习者不能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调控
情绪状态和意志力贯穿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始终。意志力是个体有效完成目标,顺利结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当前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当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并对自身情绪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控,以至于中途放弃自主学习,从而不能顺利达到目标要求。大学生对学习手段的调控能力也存在欠缺,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及图书馆资源为其自主学习提供手段支撑。教师在课堂中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调控缺乏有力指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监控,也不利于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4)大学生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能力不足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框架,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从已有知识经验中准确判断自己哪里存在欠缺和不足,哪里已经掌握,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设置一个更加符合自身情况的自主学习目标。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不能合理认识自我,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行重点改善和提高。
三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策略
1 教师要确立旨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内在要求,为大学生的全面和谐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能力,包括自我定位、自我规划以及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反思、自我改进等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三是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建构的能力、迁移的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知识和策略的生成能力)等。
2 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
在兴奋和热情的状态下学习能够产生满意的学习效果。
所以,教师须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良好效果。
(1)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相互激励的关系。
(2)教学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教师可提前将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制作成视频和音频材料,让学生课前完成学习,而将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讨论和互动。学生提前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引导和解答,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方传授的局面。如此,教师成为学习资源的制作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但这种教学设计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在教学能力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敏感地意识到多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
(3)教师要创设合理并贴近主题的非真实教学情境
学生现在在课堂内的学习属于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往往缺乏一种非真实情境下的探索和实践,比如社会情境、自然情境、直观情境以及有利于新旧经验之间联系的情境,比如概念情境、问题情境等。一种情境会促进多种形式的学习,一种形式的学习也可能创造多种不同的情境,根据自主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内容的不同,自主学习的情境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教师要灵活创设多种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情境,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 教师要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
(1)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设置自主学习的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是教师教授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优劣,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自主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达到这个标准,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对学习者进行引导,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确定恰当的自主学习目标对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定目标的过程,学习者能够恰当认识自我,提高自身自主意识。计划和目标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更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能够给学习者生成一定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其学习活动的维持,并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教师要合理恰当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
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中,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自主学习情境,对方法不进行直接传授,而是提供给学习者一定工具和探究的线索,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承担学习的主要角色。第一,学习者应当将己有经验与当前的学习内容互相联系,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多方搜集信息和资料对呈现的内容进行深加工,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验证。第二,学习者不断监控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对目标的跟进程度,教师要及时采取策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思维上的阻碍,甚至探索会逐渐偏离目标,教师在这时应主动提供指导,合理搭建支持性策略的脚手架,为学习者的探索提出思考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学生可朝着既定目标继续前进。例如,教师可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学习环境中的计算机进行学习,基于计算机的交互性学习可为学生在不同状态中的自主学习提供脚手架,当学习者不知该如何做的时候或是对某些任务感到混淆时,计算机的帮助系统会提出一些建议供学习者参考,并在大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提示。教师的指导性策略还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指导学生完成其“自主学习辅导提纲”,自主学习辅导提纲是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能够支撑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关键时刻提供激励作用的一种指导性策略。它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分解并融入到具体的练习中,让学习者根据要求把预设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其次,教师指导要为学习者提供思维策略,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思维策略不只是口头上的直接传授,教师应当在实践情境中举例说明并运用。例如认知策略、知识的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心境调节策略等。
(3)教师要培养学习者的反思和评价意识
评价和反思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自身的评价和反思,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发现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同时,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反思可提高自主意识,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评价阶段主要定义为三个阶段,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之前,对头脑内的知识以及所掌握的技能进行的学习前评价。通过这种预测可了解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自身是否符合自主学习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明确的依据。形成性评价是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的一类评价。它是自主学习活动展开一段时间后,依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对自主学习进行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规划或者调整以下阶段的自主学习进程,是“中途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检验出学习者自身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目标所定义的知识技能,对还没有理解的内容要向其他学习者、教师或计算机设备求助,对已经完全理解的内容要进行更加深化的拓展学习,已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终结性评价是指学生个体经过一段时期的自主学习结束之后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既定目标的总括性“事后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学生个体发现其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不足,教师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改善其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自主学习效果。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贯穿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部过程,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主要涉及,第一,评价自我认知,检查自我认知是否正确、精确;第二,评价自主程度(自主意识和能力、调节能力)、规划水平、学习能力(策略的运用)、学习心理(努力程度、动机水平、情感)、意志水平。
总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打破传统对学习者的知识灌输、约束和支配式的教学,协助学生个体制定其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恰当合理的“脚手架”式指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师要创建多种包括真实和非真实的自主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情境迁移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提高其终身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水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成果与不足,并进行及时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关键词】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 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 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 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 设计准备
2.1 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 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 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 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 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 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 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 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 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 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 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 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 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 设计教学方法
3.1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 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 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 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 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 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 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 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 Anderson LW,Krathwohl DR.Taxonomy for Learing,Teaching,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M].New 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 Krathwohl D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212-218.
[5]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 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4(6):51-52.
[8]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 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 2003,29(9):27-28.
[10] 马长清,向 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O03, 19(2):28.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兰州市分校,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本文针对课程某一知识点的微课教学,从教学选题、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和整体感知几个方面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反思,从中得出教学经验并总结出不足。
关键词 :微课;教学反思;内涵探析;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60—02
收稿日期:2014—01—26
作者简介:童湘屏(1979— ),女,湖南长沙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兰州市分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012 年 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 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高校到社会大众的全面覆盖。作为从事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一员,笔者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与安排讲解并录制了微课《伏羲文化基本内涵探析》,现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进行教学反思。
一、关于微课的教学选题
笔者此次在教学选题上颇费了一番工夫,考虑所讲内容的共知性和新颖性,选择了《河陇文化》这门课程。这是甘肃电大的一门省开必修课,此门课程文化性较强,地域色彩浓厚,有较强的吸引力。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最终敲定了“伏羲文化内涵”这一知识点,一是这个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二是内容较为宽泛,可利用的资料较多;三是可以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二、整体教学思路设计阐释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
在这节微课的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为上节课所积累的“伏羲及伏羲文化”知识点的积累和延伸。本次微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有限的讲解之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课后思考题“谈谈你所理解的龙文化或者是伏羲文化”,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与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心态相辅相成。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伏羲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一堂文化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最终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层次的顺利过渡,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得是否精当,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微课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首先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可能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地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去讲。微课时间短,只能着力于重点的讲解,而对于难点则只能体现在课后思考题中,不能完整地呈现于微课中。当然,这个难点掌握得如何也完全可以在下一知识点讲解之前,在师生交流讨论时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学目标达到与否也就了然于心了。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然后,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反思
教师在设计完一堂课后,总会用很多教学方法予以呈现,但方法运用的多寡与课程质量的好坏并无直接关系。《伏羲文化基本内涵探析》这节微课,我在脑海里也想象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呈现,但时间的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将之全部运用,也无此必要。
(一)重讲解,轻文字
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过分依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只会顾此失彼。微课教学需要展现教师良好的语言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于是笔者摒弃了以往侧重使用的幻灯片展示的方法,将重点放在教学语言准备上。
(二)PPT:三幅图
就教学方法而言,选择一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直观印象深刻的教学方法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学内容是既定的,讲到“伏羲文化的内涵”,会关联“龙”、“八卦”、“书籍”等元素,于是,笔者决定用图来展示这三个元素,PPT的核心即是这三幅图。图示法能给学生留下直观且感性的印象,能在第一时间内展示教师所讲重点,学生们只需跟着教师的思路即可。
四、整体感知,教学反思
进行微课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
(一)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
一直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而贯穿于教学当中,应当是“以生为本”。教师的备课过程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如果仅仅只看重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那么,“以生为本”的理念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的引领作用也不容小觑。微课教学虽是知识点的浓缩,但知识点前期的积累是教师的传播与积累而成的,也为新课程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和课后过程中,教师像一根线一样贯穿始终,脱离了主线,整体教学便无支架作用可言。微课是教师观点和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启迪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满腔热情地去教育学生。否则,如果教师不顾学生去进行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自身发展,则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作用,必将给教学带来严重后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此次微课,限于条件,没有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但就一堂完美的微课而言,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学习,体现合作,调动学生上课的情绪,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使学生的学习愉快而有效。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一直所期待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环境,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这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因此,在今后的微课教学中,我们应该排除各种困难,尽量呈现一种良好的气氛,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三)教学的持续性发展需要改革创新
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发展。改革与创新是必须且必然的。我们不能为了创新,一味讲究形式,忽略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不能为了改革而偏离或背离了教学目标。
[
参考文献]
[1]韩文奇.河陇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雍际春.论伏羲文化的演变与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2008(6).
[3]蒲银燕.教学反思[EB/OL].http://jxteacher.com/hxlsl/,2012,06,05.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 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内容多与课时少,教学的方法和传统的手段,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课程配套资源缺乏,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窄。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构筑网上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措施,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采用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利用创业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介绍地方经济特色开拓学生的视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网上教学平台;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97?02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各专业大一新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选用浙江大学编写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和定量分析两大板块,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四大平衡和滴定法、物质结构和元素化学。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该课程安排的总学时数为60 学时,除去少量自学内容外,需要讲授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定量分析基础、四大平衡和滴定法、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等内容。且教材为2007年出版,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教师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添加到教学内容当中。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该课程通常会满堂灌、赶学时,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教师授课压力大,学生听课吃力,教学效果差。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喜欢学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有用知识”;惧怕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强但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都比较传统和单调,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感觉枯燥乏味;课堂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习该课程的为大一新生,学习方法还在延续中学阶段的做法,基本不做课前预习,主要靠课堂听讲。由于大一学生学习任务重,通常老师不会给学生留太多作业,匮乏的训练使学生容易眼高手低。因此,对于内容丰富、理论繁杂、进度较快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来说,采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地学习。
(四)课程配套资源缺乏
大学阶段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学,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需要学生在课下复习巩固。而教材缺少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动画、视频和习题解析,不利于学生课后自学。
(五)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窄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主要在课间休息时间和课余辅导时间,学生很少找老师主动交流沟通,造成交流沟通的渠道过窄。
二、改革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内容
与化学专业相比,化工、材料等专业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即可,重点是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教材中“深度”的理论知识其实对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合,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也很难用到。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即可。通过压缩“深度”理论知识,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在课堂上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来。例如:在第二章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的讲授中,涉及化学热力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等大量的理论知识。我们在讲授该章节时,不给学生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只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重点放在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的应用上。以工业上氨气的生产和硫酸的生产为例,让学生从反应的方向、平衡的移动、反应的快慢、生产的成本、设备的安全性、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生产的工艺流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培养应用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主动思维能力
应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有主动思考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拟定方案,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恰当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达到这一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驱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任务,以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同过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达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的[1]。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章第四节稀溶液的通性中,先设计几个问题,例如:融雪剂是如何除雪的?植物抗旱、抗寒的生化基础是什么?根部吸收的水是如何到达红杉树冠的?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学习完后学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海水淡化装置。
(三)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构筑网上教学平台
网上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既有利于学生充分获取学习资源,又提供了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广阔空间[2]。我们利用学校的“网络空间”构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网上教学平台,将教学大纲、课件、电子教案、动画、视频和自测题等资源放在网上。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可以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章节的重难点,可以利用课件、电子教案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动画和视频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自主学习,自测题可以满足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的需求。网上教学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弥补了课程配套资源缺乏的不足。同时,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予以解答,拓宽了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
(四)介绍地方经济特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创业精神和意识[3]。而现阶段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来实施的。如何通过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是一个难题。我们通过在课堂上介绍生活中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创新创业实例,引导学生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意识。例如:在课堂上介绍河南辉县农民利用山洞和野生柿子来酿造保健醋大获成功,湖南农民利用废木料来提取焦油变废为宝,利用秸秆制取乙醇从中获利等案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意识。通过介绍“人造金刚石”“钧瓷窑变”“创新药物”等内容把地方经济特色也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五)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图片、动画、视频和声音资源,把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4]。制作、收集与无机及分析化学相关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物质结构基础中,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化学键理论等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学生也难于理解。可以使用Chembio 3D、Gaussion等软件进行分子模拟,通过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36-37.
[2] 何玲,王西平,刘树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专业课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59-261.
[3] 王雪飞.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73-74.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本技能 课型 案例 点评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可见,化学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基石。
一、基本模型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学会使用常用仪器、熟练基本实验操作、绘制仪器和装置图、记录实验现象、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等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知道生活中的常见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能用精准的化学术语加以表述;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进行简单化学计算。如图1所示,这是我建构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基本技能学习”的基本模型:
本模型是根据化学基本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结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整合提出的,其中“训练与反思”贯穿于“化学基本技能学习”的始终。因为,在化学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堂训练,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分享,懂得比较和鉴别,培养他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经验和认识意识的能力,有效避免独立探索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形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
二、操作说明
1.准备范例,简单感知
布鲁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化学基本技能学习,通过教师精心提供的范例或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愤悱意识和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积极探究者,而教师的作用则是精心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而不是简单地传输知识。
2.组织引导,初步模仿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对于化学基本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模仿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学生的模仿练习,实质上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能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协助者,帮助他们形成学习动机,建构出所学内容的意义。
3.指导评价,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探寻总结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的对操作要点的认识、化学用语的使用、基本的计算步骤等的理解,有些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甚至是不规范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外,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指导和评价。教师可组织学生在互评、点评、自评中解答问题,规范操作。
4.提供支持,训练反思
教师在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错误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炼而形成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问题及变式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炼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系统解题的策略。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训练支持外,更是一位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
5.点拨提升,拓展应用
教师在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基础上,可以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点学生,拨动学生思维,揭示问题实质,帮助他们进行思路接通,推动思维延伸。
学生能在熟能生巧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通过经验和教训提炼出理论知识,然后再应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当量变达到质变时,学生的化学基本技能也就初步形成了。
三、教学案例
案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习
教师提供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易装置,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各小组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交流并完成填空:先将 放入水中,再用 握住试管外壁或用 微热,导管口有 冒出后,移开 或熄灭 ,若导管中水面 ,并形成一段 的水柱,则不漏气。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完成了图3所示操作。
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评价,让他们归纳、总结、反思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步骤、要点。
各小组通过讨论并完成:如何检查图3所示装置的气密性?(供选实验用品有水、弹簧夹、注射器等)
通过小组交流、总结,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创设密闭环境,采用不同方法(如变温等),产生压强差,通过观察密闭环境中的气体体积是否变化(如是否有气泡放出或是否能形成稳定液柱等)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案例2:《熟悉记住一些元素符号并知道元素符号意义》学习
教师提供图片(见图4),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来发现问题:三枚戒指分别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
各小组通过合作、分析,感知元素符号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记住了教材P75表4-3中出现的元素名称及符号。
学生交流了巧记上述元素符号的方法,并与其他同学分享,由教师组织、指导并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元素符号的识记和默写比赛。
学生自主交流后完成填空:
(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O:既表示 ,又表示 。
②Fe:既表示 ,又表示 ,还表示 。
(2)比较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2H: ,②H: 。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了元素符号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某元素的一个原子;(3)表示一种物质。
案例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
教师提供教材P100例题1和例题2,学生简单感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模仿例题2完成以下练习题:(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制6 g氢气,需分解多少克水?(2)氢气和氯气点燃能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2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理论上能产生多少克氯化氢气体?
各小组交流并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结合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算出其他所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步骤。
教师提供解题错例,各小组自主合作后订正。
学生反思交流: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应注意的环节。
四、简要点评
(1)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传统的基本技能教学重视分析实验原理、规范演示实验、强调规范操作,虽然也注意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对照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实验技能学习的要求来看,教学重点还不能仅停留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技能层面上,而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既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等。
(2)“化学基本技能学习” 不是一种僵硬的教学模式,它呈现的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形态。我们应尝试使用化学基本技能学习课型,作为教学过程的中介,它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深入理解课型特点、把握精髓,而不能简单套用。如“简单感知”“初步模仿”既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是同步实施的;“初步模仿”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主完成。课型实施的步骤和层次可以不同,在实际运用中,要视学生对技能的具备程度和原有知识结构而定。
(3)基本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获取知识、合作交流、探索研究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获取新知。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规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盲区,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困惑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法,享受学习的快乐。
(4)“化学基本技能学习”呈现的是一种观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题教学。学生化学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更是一个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过程。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要综合运用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一般可以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师生同长”的最佳意境。而教师通过对学习课型的建模研究,能更好地掌握各种课型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规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设计水平、提升组织教学和课堂评价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教师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该以应用为导向,在基本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应建立具有符合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也有的学者比较了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对比分析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
这些学者与教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改善所做的有益探索对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在针对授课对象为工科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怎样才能对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具有较高的保持率并把所学计量模型有效迁移到实际经济情境中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根据多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经验,对普通工科院校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优化问题尝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一、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有效迁移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高数和线性代数等课程。尽管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给本科生都开设过这些课程,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把这些课程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上来。根据我们对该门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知识的有效迁移并不成功,表现在教师在讲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涉及到的有关先修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思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的反应经常不是忘记就是模糊不清。例如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时要用到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知识,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先修过这部分内容,于是便把这些知识点直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模型进行推演讲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常常对矩阵的秩、逆运算等概念和公式理解不到位,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到困惑茫然。这种学生在先修课程结束后对已获知识的低保持率无疑对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 二) 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计量经济学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既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课程,干中学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基础,去学习和尝试使用基本数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现有的经济学模型去理解、思考经济问题;而且还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也就是学生必须要针对具体现实的经济问题,按照科学的步骤和程序,学会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收集和处理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的软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这种既强调学生要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又强调实际动手处理数据、建立模型和用计量软件来完成教科书上的习题和例题的能力与当前多数学生在考试前两周突击背书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还是沿袭背题背书的模式来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不仅得不到理想的考试成绩,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焦虑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和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 三) 采用的教材难度与学生对知识点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和接受程度。目前国内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普遍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对于以工科为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知识难度较大,尽管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部分进行删节和微调,但是学生还是对教材内容中多处以矩阵推导与运算为核心的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内容的学习感到普遍吃力,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本身产生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大学一二年级所学过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点的低保持率和迁移率,使得学生一开始对计量经济学关键知识点的接受和把握程度较差,随着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点的增多,内容不断的日积月累,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优化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 一) 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做到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是指教学内容安排既要符合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授课学生实际知识基础,要做到讲解的教学内容针对授课学生更加明确有效。尽管不同的院校对《计量经济学》学时安排不同,但基本上都在48 学时到64 学时之间。如果安排在48 学时,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一般给学生讲到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章。但是通过实际授课和参加各种教学交流研讨会,我们认识到要讲解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这一章的重要性。这一章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类型设定、总体回归模型设定、应用模型函数关系的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变量性质设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重新编排了教学计划,把这一章安排了4 个学时,对其他章节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删减。针对李子奈老师教材的《计量经济学》( 第三版),我们把主要课时重点放在了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以及虚拟变量和滞后变量模型的专门问题上,同时对教学内容中运用矩阵描述、推导和证明的过程进行了适当的删节。我们还安排了4 个学时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课程,主要给学生讲解和练习Eviews 软件,同时,由于R 软件是免费开源软件,我们安排了一课时初步讲解R 软件的下载、安装以及部分程序的使用,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R 软件进行自学。
( 二) 要注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式方法是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方式方法包含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其中教师的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是指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我们认为针对计量经济学学科的性质,要重视对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原理、思路和重点的讲解,不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量模型建立和公式的数学推导上。同时,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原则的把握上,一定要把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课程,而不是一门数学课程讲解。作为授课教师,要清楚地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其课程实质是一门经济学课程。自己过去教学在习惯上总是试图把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细节和公式推导过程给学生讲解清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模型,以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表明这种想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基础参差不齐,使部分学生对模型推导不感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过分注重于模型的推导使得学生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看成数学课程,而不是经济学课程,偏离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宗旨。因此,在给学生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时,要有目的地选择要重点讲解的模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建立模型的思路、原理与重点讲解清楚,同时强调模型成立的假设条件与模型使用的经济学含义。对于部分数学推导比较复杂的模型,把思路讲清楚后,针对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去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 三) 要注重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特殊细节的处理
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内容上注重特殊细节的处理,这样不仅会帮助学生对教材关键知识点的领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脉络。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几个需要特别注重的教学细节主要有:一是要从细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而不是仅仅把教学注意力放在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上。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认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正确理论设定是学生在学习过理论经济学应该知道的知识,计量经济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学习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对理论经济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定律理解的程度以及将已学课堂知识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能力明显不足。因而,在课堂上如果只讲解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而不从细节入手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从实践效果上看,对学生后续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端正与转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对随机误差项与随机扰动项区分的重要性。这两者对于理解模型的建立和对结构参数与分布参数的区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对计量模型结构参数所采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矩方法以及极大似然法,这三种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各自的作用要讲解清楚,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最小二乘法是在有具体明确的观察值时采用的方法,而如果没有具体的观察值,就不能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应该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以前我们在讲课时没有太注重这些细节,然而这些细节在教学中的明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点深刻的把握都是必要的。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相应教学范式的改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院校 实践教学 优化 会计专业
一、引言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工程的要求中提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可见,高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会计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南北方高校对比分析,旨在分析我国会计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并对实践教学设置进行优化。
二、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南方高校5家,分别是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宁波大学;北方高校5家,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共十份样本。其中,既包括211或985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也包括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高校如燕山大学、宁波大学;既包括传统的财经学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也包括工科背景浓郁的理工类高校,如同济大学、燕山大学。样本基本能够代表我国会计学科教学的中上等水平。
(二)样本分析
1.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中国人民大学等十所高校均设有实践课程,并相应公布了实践教学计划。各高校的实践环节包括:军训、会计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具体学分要求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北方高校对学生的总学分要求相对比较高,其平均值达到182.1,而南方高校相对较低,其平均值为164.5,可见,北方高校学习时间安排的较满,而南方高校更多的是将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南北方高校相差不多,基本上在15%左右,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高一些,达到25%,而吉林大学最低,只有11.9%。从国际上来看,在会计学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均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学分的设置均占总学分的30%以上。对比来看,我国高校实践学分的比例明显偏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限。
2.实践课程的学分结构。从实践课程需要完成的地点划分,可将实践环节划分为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其中校内实践环节包括军训、专业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校外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各高校数据统计分析如表2。
从各高校开设实践课程结构来看,普遍存在校内实习比重比较大,校外实习比重较少的情况。而在英国,采用的是“三明治"教学方法,即“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体系,通过学校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的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近些年,高校扩招,尤其是文科专业的扩招给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燕山大学为例,2009-2012年会计专业各年招生的人数分别为340、318、320、310人,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导致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校外实习环节难度激增。
3.实践课程开设情况。上述十所高校在实践课程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或院校特色。
(1)公共实践课程。会计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要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因此,上述十所高校都设有公共的实践环节。在校内实习环节,均设有基础会计手工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校外实习环节,各个高校均安排1-2个月的实习环节,或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以上公共课程的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会计实践环节达成的共识。实践环节是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2)特色实践课程。各高校在会计公共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例如复旦大学和宁波大学通过设置课程模块,按照大类进行选课,然后把实践环节融合到各类模块中,先按照通才进行培养,然后再按照专才进行培养。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开展“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ACSRDP),由系里出资资助完成并验收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燕山大学结合自身工科特色,设置工程技术概论课程,学生通过参观、手工实践方式熟悉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为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院校,通过与其他学院联合,开展模拟炒股、ERP模拟沙盘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环节。
二、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学分所占比重较低
会计实践环节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工作的桥梁。调查发现,实践环节各高校重视程度不一,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集中体现为: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安排的教学比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重视财务理论的讲授,忽视实践环节;个别院校存在实践环节集中进行,将知识点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能够吸收的知识有限等现象。
(二)校外实习单位不愿接收
从校内实习环节和校外实习环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校内实践环节基本能占到实践环节课时的60%以上,这与校外实践环节不好安排有一定关系。企业出于信息保密的需要,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此,现阶段,会计专业实习的主要单位为会计师事务所,但由于实习生没有会计岗位的工作经历,很难发现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事的多是抽抽凭证、抄抄数据等基础性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基础性工作,实习的目的和效率因此大打折扣。
(三)实验平台设施陈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14年间在校生较之1999年的400多万增长了4倍多。文科专业(包括会计)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学科,成为各高校扩张的突破口。各高校先后开设了会计专业,但实践教学的经费明显投入不足,甚至个别高校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导致实践教学严重落后于理论教学。
(四)实验师资缺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师肩负着实验室建设、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教学任务的指导等工作。因此,实验教师应该受过良好的会计专业教育,并有一定年限的会计岗位从业经历。然而实际中,很多实验岗位的教师或是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或是学校为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而安置,他们大都缺乏工作经验,长此以往,导致大家对实验教师认识上存在偏见,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实验师资的素质急需提高。
三、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优化思考
(一)制度层面:学校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在制度层面,特别是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视,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的保障。一是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会计学实践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重视。因此,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丰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缩短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已成为高校会计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调研的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会计学实践教师缺乏,很多实验课程的指导都是由专业教师来完成,专业教师由于实践知识匮乏,导致很多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为此,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实验指导教师,已成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三是构建会计学专业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打造完整健全的会计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手工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相结合,为社会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二)业务层面:教师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具体应包含表3所列的基本实践课程。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应从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1.校内实验实训子系统。校内实验实训子系统应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实务等模块。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作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应该设置相应比例的实践课,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成本核算要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对工业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并相应开设成本会计实验。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承担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因此,审计实务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必须的。
2.校外实习子系统。校外实习子系统主要设置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两个环节。社会调查环节一般应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暑期,目的是让学生对企业有个感性的认识,熟悉工业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为成本会计、审计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实习一般应安排在第七学期,在学生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设置该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理性的认识,实习单位包括企业、事务所、银行等。
3.综合实训子系统。综合实训子系统一般应设置在第七学期,在学生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和财务岗位职责,通过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转,熟悉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内部控制设置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实践教学和学校科研成果推广为一体的实践基地。企业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吸引和聘请企业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实习师生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和科研等工作,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基地,从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加强“产、学、研”建设,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孔冬.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5).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当今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教育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新课标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再就是现在在高考指挥棒的这种导向下,学校教育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口头喊教改,实际上还在一直沿用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过程中还是只强调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只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学生全面提高的科学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已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的要求极不适应。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打破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在新时代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审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为今后尽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在此形势下,构建初中化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改的其中一种手段,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新课改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就本人对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探究式教学是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现在学生的特点以及科学发展的要求,着重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导,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探究的内容。只有学生明确了目标,再去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和分析自己身边生活事例中的规律和自然的现象,从而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只有掌握了知识体系后,才能形成对事物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实施对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就是让学生依赖教材和校园内外的所有资源去完成,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能是扮演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包大揽干预太多。教师只是设计学习过程的艺术家,学生是完成这个艺术的真正实施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只是老师讲,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进行抽象思维。大量的事实证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学习中只用抽象思维就很难掌握其本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广博的知识,集智慧之大成,才能触类旁通。所以思维形式不仅有抽象思维而且要学会形象思维。
2.学习化学,要习惯于把相互间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从整体中把握部分,从整体上考虑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综合集成的思维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只是来自于书本,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实验室、科普教室以及各种社会活动获取大量知识,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综合集成有用的知识,为今后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奠定基础。
4.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认真分析理解,最后升华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去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书本知识,而且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有的问题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试题: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为什么我们用的甲烷气体有臭味,这个问题在课本中没有提到,但出现在生活实际当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通过网络、图书室等渠道来解决。
探究式教学提倡的就是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不是让学生做书本和分数的奴隶,提倡的是让学生极积主动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所取舍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提炼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积累知识量,为今后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渠道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室里,在教师的讲解或是演示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机械的理解和记忆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多媒体进入教室,在计算机的媒体库中存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来解决在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其学习的方式可以随意选择。如学生可以走进实验室,让他们通过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操作、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来解决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走进图书阅览室、上网等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综合,使其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的能力。总之,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把与教学目标的有关内容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想办法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宜的认知和合作环境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形成认知,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全方位的学习。
总之,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一项陌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成功地组织探究学习,不是简单地引领学生去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是要求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在教师精心的安排和组织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和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12-0039-04
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滥用对话术语的问题:一是把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互动行为都喻为对话;二是阅读教学取向依然是从实践到实践,理论引领的力量依然微弱。正视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实践理性依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小学阅读教学对话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对话理论把阅读看作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解读的过程中,读者通过文本与潜在的存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见面,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交流。但是,由于文本是静止的,所以要求读者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的参与行为,能够通过表层的文本符号,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和潜在的作者对话,以自身固有的心理图式及情感需求去参与对象世界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不仅要使创造主体的文本形象蕴含的丰富内容浮现出来,得以充分的理解体悟,而且还要深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文本形象。
二是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学对话是把师生定位在教学生活的世界,以师生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为价值导向。教学对话应维护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倾听”权和“言说”权,教师能够在阅读中不生搬“教参”和“权威”等他者的理念,学生也不是简单地接受来自教师(或是“教参”)的分析、思考和结论,师生双方都能平等拥有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教学对话尤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师生之间是在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以文本为中介彼此敞开思想、达成共识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阅读教学的对话是建立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小学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更有特殊性和独特性。
二、小学生是特殊的对话者
读者能否探求到文本的意义,首先涉及到读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文本的内容总是涉及一定领域的知识,它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读者只有具备与文本相一致的知识,才能有效理解文本。其次,对文本的理解还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也就是一个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状况决定了人们为何这样理解而非那样理解,不同的人对文本关注的视角是不同的。小学生作为对话者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前理解是匮乏的。所谓“前理解”,是指读者理解之前由特定的历史所赋予他的把握世界和自身的一种能力,包括理性、智性、感悟、意向、直觉和下意识等,是制约人存在和理解的历史因素。“一切都有待于读者去完成,而且一切业已完成。读者的接受水平如何,作品也就如何存在着。”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对话来判定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而是通过训练来提升其对话的水平和能力。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于教育教学的开发和形成
教学活动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的向善和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以人性的完善为终点。人的未完成状态就意味着人是可塑的,“可塑性乃是以从前经验的结果为基础,改变自己行为的力量,就是发展各种倾向的力量”。小学生正处在人的发展初期,其阅读能力和水平发展还不完善。正是这种不完善使他们的身心“向世界开放”,具有了不断受教育的倾向,教育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外在的条件,发展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但是,文本的意义“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惭。就如同可以请人买电影票,却不能让人代自己看电影,代自己被感动一样,对于文本的理解仅凭灌输是难以达到的。另外,阅读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与潜在的作者的交流,小学生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种交流的能力。因此,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愿望和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与引导。
教学的真正作用在于“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活动、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时,即唯有当学生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学生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学生的自我活动同时又必须受教师教授活动的激励与指导。没有教师教授活动的激励与指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自我活动便不能活跃、有效地展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难以胜任独立完成与教材文本的对话的。教师的引领、指导和点拨至关重要,否则学生面对不能主动言说的文本,作为对话者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也找不到实施对话的最佳切入点。
(二)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伦理型的对话关系
小学生的前理解与教师的前理解有着质的不同。教师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教育和职业训练,作为文本的对话者,教师是成熟的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主体能动性和加工能力较强。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正处在人生和学习的初期,是不成熟的读者,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动性需要教师唤醒,加工能力需要教师来引导和提升。师生的“前理解”存在着悬殊较大的不对称关系。“教育活动,尤其是制度化的教育活动,不仅预设目的,而且对过程也预先决策和计划,大到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决策和规划,小到对一堂课的设计和教案编写,莫不如此。正是通过预先的决策和计划,教育者预先选择的教育目的才有可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所以说,课堂是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场所,一定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引导无效,或是引入歧路时,他们就容易怀疑引导的有效性,转而行使权威,控制话语权变对话为独白,学生作为对话者的地位就会淡出,从而消解教学的对话性。这或许已经不是阅读教学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问题,而是长久以来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存在状态。
阅读课上的对话一般都是由问题引导的,小学生有时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提出与文本无关的或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有时回答问题会出现停留在文本表层、脱离文本和曲解文本的倾向。作为教师应该
树立这样的教育信念:无知和浅薄是每个个体在生命初期的必然状态,可贵的是人有向外部世界求知的本性,也有认识自我的本性。“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成长中的暂时无知,不能因为他们前理解的匮乏就剥夺他们倾听和言说的权力,而代之以控制和灌输。人虽然是可塑的,但可塑的前提是人接受外界影响时具有主体的能动性、意向性,表现为一种主体的自我塑造,控制和灌输的结果是阅读教学的低效和了无生趣。阅读教学对话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树立这种信念是教师能够俯下身子真诚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否则师生双方可能由于各自所具备的不同特质放弃合作与对话。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期望、宽容、信任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力量,这是在伦理关照下产生的作用。既然阅读的意义是不可复制的,那么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不是简单的通过灌输可以达成的,教师要善于开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达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实际上,实现阅读教学对话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使学生身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唤醒学生对文本阅读的需要和渴望,体验获取文本意义时的成功和愉悦。阅读课堂中唯有师生生命的精神化,对话才可能发生,文本的意义才能生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对话态度和习惯
一般意义上的对话是对话双方都拥有基本相同的特质,比如在受教育水平、兴趣、爱好、年龄、职业等方面都比较接近,主体间对话容易沟通和达成一致。如上所述,阅读教学中师生所拥有的对话水平和能力有较大差别,要达到对话的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在观念上诚心诚意地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真诚的态度。阅读教学对话中宏大叙事、言不由衷,都会使对话者心猿意马,偏离意义,丧失沟通和交流的价值。由于文本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有关话题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背景有距离,教师要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并把教材中空白和隐含的东西挖掘出来。教师只有真诚地走进文本的对话,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蕴含的意义,否则文本既便是文质兼备的美文,学生也会无动于衷。学生正是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文本、感受阅读精神的。
其次,培养学生体验阅读对话的价值和乐趣。真正的对话是对话之后对话双方有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对话的双方在教学对话前先将自身投射到文本之中:教师与学生能主动地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用自己的经验建构文本,从而加宽、加厚文本。文本是不会自动走人读者视线的,它有待于读者的开发。阅读教学对话中,师生双方都积极投入文本,对话才会有质量和品味,教师和学生才能享受对话乐趣、维持对话品格。因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虔诚的态度,只有一丝不苟地对待文本,才能让灵动的文字充满人『生的光辉。
最后,培养学生作为对话者的自我意识。我们强调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能动性、创造性,但是这些潜能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掘,就会沉睡、萎谢甚至泯灭。教学若不培植学生作为对话者的主体意识,学生在书本、教师面前就会慢慢地尘封自我意识,表现出思维上的惰性和依赖性,久而久之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唯恐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幼稚、愚蠢。教师应鼓励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宽容和淡化学生的无知、幼稚,让学生意识到表达自己对于文本的观点是作为主体的权利,应该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去发挥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不轻易地放弃在教学生活中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因为这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若要真正发挥好主体的作用,必须积蓄作为对话者的资本,这样才能在教学对话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三、阅读对话是基于文本的对话
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后的对话。教材文本有基本的规定性,师生双方如果没有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学过程就不会产生“心同此心,情同此理”的视域融合,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难以保证。
(一)教材是特殊的文本
教材文本是师生阅读对话的基本依据,是师生活动的对象和客体,是师生获得鉴赏力、审美力、主观性升华的凭借。所以,教材文本对于选文有特殊要求,它的使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材文本应体现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独特性。小学第一、二学段的阅读教学,入选的作品应注重儿童感受力的开发,引领他们去词语的源头观察、感受,不以追寻文字背后更深的玄学意义为主;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作品的内涵和意义,鼓励学生对文本作出创造性的阐释。其次,选文应体现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符合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是人文学科,它必然要反映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这些人类精神的精华可以肩负社会教化、培育民族情怀的任务。再次,选文应体现本民族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文化性。儿童在入学前已经能够用母语进行口语交际和认识少量汉字,而一个人要真正受到规范的母语训练,形成语文素养,则有赖于学校的阅读教学为他们营造一个良性的阅读环境。因此,入选的作品应是文质兼美的。最后,选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美感,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材的编选要考虑小学生的可接受性,但也决不是一味地迎合小学生的愉悦感,而是通过作品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积淀民族以及人类的基本精神传统,唤起学生的崇高感,使他们的鉴赏力和情趣不断获得发展,形成阅读能力。
(二)遵循教材是阅读对话的前提
阅读教学的对话首先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其后才存在于师生、生生之间,其目的在于建构意义。这个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因此,对话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但是文本的规定性,也就是文本的原意是对话的前提,没有文本的规定性,就不能在主体间构成实质性的交流,也就不可能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虽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但仍属于非生命载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解读文本时重要的是激活文本,使文本世界呈现于自己的生命意识中。只有这样,文本才能得以活化,意义方能显现。教师和学生激活文本世界的手段是想象。在文本激活的过程中,想象是受文本规约的,如果师生没有很好地发挥想象力,就不可能真正进入文本的世界,即使发表对文本的感受和看法也可能不是基于文本本身的,而极可能是牵强附会和生拉硬套。因此,对文本的想象不是随意的,它是在文本引导下进行的,而且是在文本的范围内进行的。当文本世界被呈现出来时,教师和学生就
不会停留在想象的水平上,他们的理解必然介入,其表现为对文本的情节和内在关系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蕴含在文本中的意义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当然,对文本的想象和理解需有情感要素,情感活动与想象、理解是不可分割的。情感是在想象、理解基础上的情感,是一种审美体验。
值得指出的是,小学阅读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进行的。只有当阅读的主动性被唤醒后,学生才能进入文本,实现对文本的丰富性、复杂性的深入理解,他们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才能得以形成,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才是有根性的。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任何想象都是对文本的想象,任何想象的结果都是文本提示出的;任何理解都是对文本的理解,任何理解都是文本本身就蕴含着的。阅读者“越是能按照作品的召唤,这种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和深入”。所以,阅读教学的对话脱离文本去随意即兴向外拓展延伸,或是置文本的整体于不顾仅抓住只言片语进行无限放大,这都是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的表现,也是阅读课堂失控、对话失去真义的原因所在。强调对话、强调主体对文本的建构,不是要削弱文本本身的内涵,或是对文本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弱化文本,而刻意追求所谓的课程资源开发,增加所谓的各种体验等。总之,背离文本不是对话的真义,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活生生的文本世界。
(三)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阅读对话实现的保障 小学阅读教材系统最终要达成《俭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三个学段共同的教学要求,其主要是通过文选来编辑教材体例,包括单元主题、阅读建议(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篇目、练习和活动等形式。
文本正式进入教材后就被进行了限定性的加工,具有了特定要求,成为法定文化,有特定的读者群――教师和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教材文本的要求进行系统学习,不能随心所欲取舍文本,而是要遵循课程标准借助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零星的、分散的和无序的经验有序化、系统化。具体来说,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对单元和课时进行系统规划,逐步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单元内不同题材的课文,分别确定阅读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并明确表述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一般来说,判断阅读课堂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志是阅读文本是否真正成为课堂上探寻、分析、切磋的凭借,书面的文字符号是否真实地与学生发生了关联,生成了意义。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知道,文本的意义不是直接奉送给学生的,而必须通过必要的教学设计,把文本的结构性体现出来,再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一个个环节里通过对话,从文本表面的文字符号到知晓文本的来龙去脉,直至洞悉文本的真正意义。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有主体的感知、理解、体验、移情等心智活动的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文本潜在意义向主体的转化和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伊瑟尔沃尔福冈,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43。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8。
[4]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5。
地球化学指导实践源于19世纪
早在1910年,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与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博物学家A.R.华莱士就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更早于1870年,法国的J.Raulin首次发现了Zn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从此以后,人们陆续确认了生命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1916年,В.И.维尔纳茨基认识到有机体和地壳的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地球化学异常将导致动植物及人类的某些病症的发生或变异,并于1927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及工业快速增长,大量废物排放到水体和农田,一些元素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毒害,如日本因铅锌矿开采的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和氮肥废水排放汞引起的水俣病,以及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的汞中毒等一系列事件,推动了以研究人为因素引起元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的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198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IGCP259计划,以人为重点,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开展跨国界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了用地球化学眼光研究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则在“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中进行了包镉、铅、铜、砷等对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的生物效应专题研究。
80年代中期,我国地学界兴起了地质与农学结合的农业地质研究,主要从名特优农产品分布与地层岩石背景的相关性出发讨论农业地质背景问题。国家层面还开展了一项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科技攻关――“区域地球化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将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研究系列中的主要环节连接起来,反映出营养元素通过水载体,从岩石到土壤经农作物到人体的整个迁移、转化历程,提供了较完整的环境地球化学素材。
湖南率先命名“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世纪之交,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列入了国家地质大调查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了部省合作形式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湖南是我国东、中、西部先期展开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并率先以涵盖面更广、表述更精准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名。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物-地质复合系统中的循环为基础,以元素对人的影响为核心,研究元素在系统中的分布分配、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其生态效应的新兴边缘学科。为正确认识资源环境本底,全面评价生态环境问题,科学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因此于2007年启动了“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
全面推进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科学、精细思想和作风贯彻到单位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应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完整的、相互制衡和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提升审计管理绩效。
一、牢固树立现代审计管理理念
一是全局观念。坚决贯彻中、省方针政策和对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自觉服从、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中心开展审计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法治观念。将依法审计作为全部审计工作的灵魂,严格按照审计法规设定的权力范围、确立的原则行使国家权力。全方位掌握审计法规知识,把握审计法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执法,强化审计监督。三是创新观念。坚持从时代要求和审计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审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四是效率观念。围绕审计目标,运用可行有效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资源使用效益,加强管理绩效评价。五是服务观念。结合被审计单位情况,促进审计管理与审计服务有机结合,在强化审计管理中提高审计服务水平,在优化审计服务中促进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责任意识。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增强使命感,毫不含糊地担起审计责任,认真细致地从事审计工作。审计部门要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各项管理规定。以上观念构成现代审计管理理念的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组织实施审计工作都应按上述观念的要求进行全面权衡和综合判断。/
二、优化审计管理的协调性
协调是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系统工程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审计管理的中心。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审计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家审计各级机关发展、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发展、审计业务工作与审计综合工作发展,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审计人员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审计部门要确立清晰的职位层次顺序,流畅的“意见沟通”管道,有效的协调合作关系,努力培育和谐一致的精神,使审计机构之间、审计人之间、审计工作各种劳动形态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共同的审计任务。做到审计人员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协调一致,审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审计质量与审计数量协调一致,审计近期任务与长远任务协调一致,人员结构、层次结构成比例,本文由收集整理资源相匹配,全面推进审计业务建设、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审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保证审计人员在良好的审计环境中工作,每项审计活动都能收到好的效果,审计事业永续发展。//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三、强化规范管理制度基础上的执行力
管理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应将审计管理的有效做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方式稳定下来,使各项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要围绕监督权力,紧扣监督职责,做到审计前锁住权力在哪里;审计中关注职责履行;审计后聚焦责任和后果影响,为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不断规范管理制度,始终反映规律、切合实际,层次分明、位阶有序,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前后衔接、规范协调,体现先进性、公平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坚持普法,培养忠于法规、遵守法规、维护法规、执行法规的意识,依法治审、依法执政、依法自律。严格以法定权力范围、原则,行使审计权;按法规的逻辑,观察、分析、解决项目审计中的问题。把合乎法规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发挥管理制度在审计过程中,促进和调动积极因素,制约和限制消极因素的作用。严格执行审计项目成本预算,细化其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项目,提高效率,争取以最低综合审计成本,取得最大综合审计效益。管理者在带头遵守管理制度、依靠人格魅力示范引导的基础上,应运用组织、协调、指挥的方法,逐步走完计划、布置、检查、落实、考核、总结的管理操作全程,增强管理制度执行力,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如山、良性的民主与约束环境。/
四、注重用程序化标准化推进科学化精细化
审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就是审计管理公平、合理、先进,各种流程细化、量化、标准化,其结果由所有管理环节共同作用产生。应从岗位责任、授权审批、预算管理、操作规范、业务流程等方面对各类工作事项进行规范化设计,给出具体的制度、流程、细则、办法和规定。从控制工作事项的目的、内容、制度、流程等多个角度构建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框架,同时对每项内容进行具体的、以实用为中心的操作性设计,着力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优化审计管理工作流程,健全审计管理工作标准。设计流程,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形成上下能互动、左右可联动、环环都相扣的有机链条,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有机配合、信息共享,相互促进、彼此制约,提高效率、减少差错。要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
【关键词】课堂化教学 组织教学 课题指导 巡回指导 结束指导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应用,其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本人从事电工实习指导教育近二十年,下面就电工实习课堂化教学基本环节的应用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组织教学
在电工实习课堂化教学的基本环节中,组织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前的准备,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组织教学,点名、填写好教学日志。其次,让学生树立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思想。课前认真检查学生穿戴:工作服、帽、鞋等是否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规则,学生工作台的用电是否安全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分析一些因违反安全规章而引起的电气事故,如:《安全用电》教材中的第一章的第一节“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分析教材中的电气事故案例让学生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思想,养成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守纪律的习惯。最后,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组织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电工专业的学习,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的心理,不敢轻易动,而对学习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训练的效果。正如俄罗斯一句谚语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学习亦如此。作为一名电工实习指导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本人在多年的实习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应用,特别是电在家庭、生活当中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照明电路的控制、检修、双联开关控制白炽灯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动化控制;制作并展示一些家庭电路板的小制作如流水灯电路、声控灯、小音箱、小功放等;带学生到学校工厂如车工数控车间参观其控制方式,参观随处可见的盖房子所用的升降机、吊机的控制等,以引起学生好奇,让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题指导
对于每一个课题,我们都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指导,并运用理论知识讲解操作要领。课题指导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包括检查入门指导、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任务四个部分。
(一)检查复习。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己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用以指导新课的实践。例如学生学完《照明电路安装检修》之后将转入《电力拖动》的学习,《照明电路安装检修》这一理论教学是上学期学习的,很多学生对这一理论知识忘记了或不够熟练,对于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本人采用了提问、讲述、作业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复习。如复习“各种照明电路原理、应用,照明开关的功能、结构、原理、元件符号、元件的型号选用、安装要求”这一知识,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有哪些属于电动机控制的机器设备,进而引入新课――低压电器的安装、检修,各类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功能键、型号、符号、元件选用、安装要求,安装好模拟电路板,如点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板、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板,然后通过通电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安装与调试”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讲授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课题的要求,运用准确、系统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教材,描绘所讲的课题,来说明课题的目的、任务、意义和要求。在电工实习课堂化教学讲授新课这一环节中,有几点必须讲清楚,即对图纸原理与技术要求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对使用的元件、仪表的基础知识的介绍;确定合理工艺要求、操作方式、方法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注意贯彻安全文明技术规程,说明可能发生的故障及预防方法等。例如在讲授“接触器联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这一电路原理时,我们可以自制教具,在电路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手动使接触器、开关动作,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各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的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际电路通电试验观察各接触头的动作与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和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印象,同时把这一电路的材料、元件的选择方法进行讲授,再进一步讲授其安装的方法、步骤、工艺要求、操作要领、安全注意事项等。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中我们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方法正确,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三)示范操作。示范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有利于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它可让学生具体、生动、直接地感受到所学的动作技能和技巧是怎样形成的。示范操作必须做到:步骤清晰可辨,动作准确无误。例如在进行“导线的剖削与连接”这一示范操作教学中,教师示范演示时,要组织好学生观看的位置,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不方便全班观看的,可分小组观看,要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边示范边讲解,使讲、做严格一致。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时,可进行慢速演示、重点演示、重复演示、纠正错误的演示等。
(四)分配任务。教师在讲解和示范后,要给学生分配好实习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工具、仪表、元件、电器安全、材料、图纸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实习操作准备。上述入门指导、讲解示范的内容,不是每课必讲,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需要灵活运用。比如上电力拖动控制安装,因为是新课题,讲解示范就要细致些;对同一课题不同的电路图安装,可对工艺分析讲多些,可以不做示范或只示范关键操作;对独立操作训练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重点提问或启示教学就行。由于课题讲解与示范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课等有联系,因此,我们在讲解示范时,必须做好课业准备,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写好教案;同时做好资料、工具、仪表、材料、设备上的准备。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讲解与示范这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三、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教师在对课题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实习操作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通过具体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
教师在巡回指导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四点:⑴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性问题。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例如“仪表的使用”可采用集中指导;个性问题采用个别指导,例如“焊接电子元件的姿势”可以采用个别指导。⑵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既要注意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提出不足,利于学生充满信心。⑶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大胆地工作,使之既可以安全生产,又有利于生产质量,⑷在指导过程中遇到好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在“电子线路焊接”这一框题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电子元件的质量检测、元件管脚的判别、电烙铁的使用操作姿势与方法、焊接速度、文明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等。在“电路的调试”这一框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示范电子板集中示范调试。总之,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做到五勤即:脚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
四、结束指导
结束指导是指在生产实习课题教学结束时,或一天实习课程结束时,由教师验收学生的产品,检查课程进行时是否按文明生产要求清扫工位。“结束指导”这一环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⑴日实习小结。日实习小结是课题总结的组成部分,既要总结一天的实习情况,如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以后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检查学生对工具仪表的维护保养情况、材料的保管、卫生、文明安全生产等。⑵课题小结。当课题结束时,在日实习小结的基础上,要全面总结这一课题的完成情况,肯定成绩,交流经验,指出不足,使学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实习情况、质量,以此作为借鉴。经验告诉我们:加强技术管理,从严从难要求,使操作上的缺点、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是保证练习质量的前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学习质量。⑶布置必要的作业,比如实习心得,总结。⑷对学生在整个实习当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成绩考核和讲评。
总之,电工实习课堂化教学的典型结构是由组织教学、课题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四大环节组成。这四个教学环节虽有划分,但必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每一课型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学环节,正确合理地运用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身活力,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并将学生的活力与潜能转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习技能,为他们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学的艺术》,谢盛圻、王华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8
[2]《教育心理学纲要》,韩进之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维修电工技能的训练》王建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477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师范院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2016-hg-167
本科毕业论文 “存”与“废”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师资不足、学生就业压力大、缺乏系统训练、社会实践机会少等原因,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
关于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秀(2003)指出指导教师应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指导能力、改进指导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发挥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作用①。彭江(2010)提出可以在倒数第二个学期或更早提交论文的提纲和初稿,论文答辩时间定在最后一个学期,那就可以既让毕业生安心找工作,又充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②。高海沙(2014)建议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允许学生到就业单位去做毕业设计,提供各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③。任森春(2014)指出为了提高论文质量和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必要改革现有单一的学术型毕业论文模式,实现多元化④。
1.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内涵
1.1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是指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学生不仅可以采用传统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还可采用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教育有关的其他成果形式。如可将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成果、科研项目、调研报告、公开等纳入多样化范畴。
1.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和体系的多样化
不同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可能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和体系。传统毕业论文可以采用相对模式化、通行化的操作程序、考核方法等评价指标体系。对多样化的毕业论文就必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特点和实际,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类型的非传统形式毕业设计(论文)制定可行的规范要求和标准,提出具体细节和质量要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多样化。
1.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的的多样化
工作程序的的多样化是指对工作程序和质量监控制订相的管理文件,如对毕业论文开始和最终的时间、多样化毕业论文申报评审办法、答辩及考核组织、成绩评定时间、诚信责任和档案管理等诸多工作程序要做出明确、科学的规定。
2.现实困境分析
自2009年四川大学推出毕业论文改革,实行毕业论文多样化以来,浙江、江西、湖南、安徽、重庆各地部分本科高校也走上了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的道路。但至今,我国大多数本科高校对毕业论文多样化持保守态度,依然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即便在已经开始推行毕业论文多样化的高校里,沿袭采用传统毕业论文的学生也居大多数。鉴于此,本文对本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现实困境进行分析,试图为大力推进毕业论文多样化进程提供一些思路。笔者认为,目前本科大学毕业论文多样性无法有力推行主要存在三大困境。
2.1困境一:学生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缺乏热情。
2.1.1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性的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只在第七学期向学生布置毕业论文任务时才会提及到“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并且只是把其作为把毕业论文的一个补充形式,由于前期未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导致有些学生直到最后一个学期才知道毕业论文可以用社会调查、学科竞赛成果等来替代,等第八学期再着手准备,为时已晚。再者,许多学生即便在前期对“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有所了解,但由于对替代项目、要求、认定程序不确定,害怕无法通过考核,影响正常毕业。
2.1.2学生没有足够的实习时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来完成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
与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相比,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实际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何种替代项目,学生倘若没有充足的实习时间做实验或调研,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是难以完成的。
2.2困境二: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引导者,胜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推进,学生在选题研究方向和成果形式上有了更多选择,但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学生选择与本学科相关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项目成果来替代毕业论文,那么指导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学科知识、科研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外,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管理等其他知识。 其次,与传统的毕业论文相比,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需要指导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这也是有的教师宁愿指导传统形式论文的原因。
2.3困境三:学校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推行者,保障措施不完善。
2.3.1多样化改革制度不完善。
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主管部门给出指导性改革意见后各教学院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替代项目的认定、要求、质量评审、成绩评定各环节要求。有的高校教学院系未从学生层次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出发,在制定方案时脱离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大多数学生不够申请资格。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高校教学院系在制定方案时过于粗放,结果造成评审混乱,坏了多样化改革的初衷。
2.3.2如果教学和实践的其他环节不跟上的话,作为最后验收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无论如何优化,学生也没有勇气和能力尝试新的模式。首先,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环节存在问题。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不足,造成多数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其次,大多数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未能为学生提供工作实践或实习机会。
3.讨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性的内涵进行梳理,指出应用型本科大学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性推广时面临的三大困境,以期为广泛的推行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性提供思路上的启发和借鉴,并没有对毕业设计(论文)多样性改革推进提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这也将成为笔者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①秀.浅谈如何发挥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作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9-71
②彭 江,陆 娜.毕业论文应超越“存废之争”[J]. 教育与职业,2010(1) : 40-43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
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文秋芳等人编制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表,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182名学生。为了尽量避免问卷调查出现偏颇,使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受调查的学生分布于学校11个院系,19个专业,涵盖面广。
调查问卷中所设计的问题包括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具体来讲分成10个项目,主要包括:应试动机,升学动机,求职动机,交际动机,文化动机,学习情景动机,内在兴趣动机等。回答设计为“同意”“不同意”“不是主要原因”三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圈选一项,双选或不选者视为作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不强烈
从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调查结果来看,最强内部动机是“为了与说英语的外国人交谈”,80人选择此项,占45.5%;从其他的内部动机子项目来看,持有较强内部动机的学生比例普遍较低,占1/3左右,其中“英语比其他课有趣”一项最低,仅占16%;持有一般内部动机的学生基本上占受测学生的1/3左右。总的来说,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较弱,第一兴趣不高。合计各子选项中选择“同意”与“不是主要原因”的人数百分率,我们会发现,二者之和大都在70%-80%之间,说明学生不是没有内部学习动机,只是不如外部动机强烈,不是主要动机。
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外国人交际的动机较强,学校、外语系和教师三个方面应重视非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的交际需要。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外部动机非常强烈
从调查中看出,学生的应试动机比例较高,其中较强的占49%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考研的英语学习动机,其中较强和一般的共134人占76%。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深造的愿望,而且也明白英语是他们未来深造的必过之桥。学生的谋职学习动机最强烈,对“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因为将来的工作可能需要英语”两项选择“同意”的人数分别占78%与89%,这说明英语在学生的求职应聘、事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调查还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但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动力的来源。
综合统计数据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内部动机不强烈,在四个选项中最高占45%;外部动机非常强烈,在六个选项中最高占89%,外部学习动机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强度远远高于内部学习动机,占绝对优势。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的文化因素分析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身上之所以反映出如此情况,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文化、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左右。其中,文化因素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社会性,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中国高校生是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群体,我们可以把这个群体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中国的高校学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有不同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会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呈现出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动机。找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背后的文化因素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这里将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
(一)强烈的就业动机与文化因素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具有强烈的就业动机。首先,由于我国当今社会就业体制所限,英语成为就业的“硬指标”与“敲门砖”,这种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其次,中国学生强烈的就业动机反映了“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中国从历史到现在都未跨出文凭社会”(何虹2006),文凭在我国是获得理想工作、职位晋升、评级等的重要依据。在校生获取各种证书的热情高涨,归根结底也是为谋职做准备。第三,中国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崇尚实用主义,英语学习更多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了更有效地解决个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较强的考试动机与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存在着负面影响,导致学生较强的考试动机。“中国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延续至今,它的影响力波及各项考试,比如中考、高考、四六级、考研等,可以说中国人人生重要的升学、择业等大事都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何虹2006)。于是学生不得不跟随这些考试的指挥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那么48.8%的学生以通过考试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三)被动性学习动机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虽然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但是中国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仍然是集体主义。人们在采取行动时最基本的倾向是与外部期待或社会规范相一致,它的负面效直之一是:人们形成了依赖心理,习惯听从被动的指挥行事。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不足,倾向于依照就业市场的行情、考试、课程规定、教师意图、教材来学习。
2.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也左右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国人向来讲究长幼尊卑、礼让有序,人们遵守社会秩序,摆正自己的社会地位。学生对教师绝对尊敬,唯命是从,至少在面子上要做到这一点。于是养成了许多学生被动的学习
风格,听命于教师的调遣,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学什么,受教师的影响过深,往往对一门课感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大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监督、引导程度比中学阶段有所降低,于是许多学生无所适从,无法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干预
学生英语学习外部动机强于内部动机的被动性对英语学习弊大于利。外部动机对学习可能作用强烈,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后续动力不足。外部动机强烈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针对性”“功利性”过强。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教学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干预的宗旨就是要疏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一)实施自主学习新模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通过考试等。这些任务、考试等只是学习生涯中小小的里程碑,是一种标志而已。学习的道路是要贯穿人一生的,只有树立正确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培养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真实乐趣,也才能学有所成。
(二)采用目的语文化吸引策略,提升内部学习动机的强度
当今各种媒体方便而快捷,学生完全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广泛阅读、浏览、欣赏,激发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兴趣,提高目的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关注点从外部动机转移到内部动机上来。
(三)利用学生的外部动机引导学生英语学习
其实,笔者认为学生的外部动机较强,也并非绝对坏事,只要引导得法,也可以加以利用。既然学生受考试、择业、教师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只要使考试更合理化,英语学习内容更实用,更利于他们择业,教师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人变成课堂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我们一样可以通过这些外部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之向持久性学习动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