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理论学习计划范文

理论学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理论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理论学习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258”工作思路和任务,为在实施“2+1”战略和打造“中国迪拜”、“航母”中打头阵、当先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学习重点

围绕2013年区、市重点工作,结合市志工作实际,确定以下学习专题。

(一)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专题

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通过学习两会工作报告,深刻理解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新部署、新要求,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力量,努力推动市志工作科学发展。

(二)党风廉政学习专题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

(三)区市会议精神学习专题

围绕学习宣传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自治区“两会”精神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上来。

(四)《地方志工作条例》及业务知识学习专题

学习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实施办法》等知识。利用“5.18地方志工作”宣传日,组织开展好条例及法规的学习活动,加强对条例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认清我市修志、年鉴工作面对的环境和形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眼大局,着眼长远,积极应对,科学统筹做好市志办的各项工作。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二、学习时间及方式

每个月在10日、20日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教育对象

全局党员(干部)

四、学习教育内容

第一阶段:开好“两学一做”动员会,进行动员部署,搞好思想发动,迅速在全局掀起学习教育活动热潮;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整治方向”,组织开展“弘扬精神、做理想信念坚定者”学习讨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第二阶段:学习《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谈治国理政》、《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学习同志机关党建中央论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摆脱困难》、《之江新语》、《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用典》。

第三阶段:围绕“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扎实开展“学党规党纪•知责明界”学习讨论。12月底前,我院要召开“两学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五、要求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对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林场转型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党委中心组人员理论学习原则上每月安排1次,采取专题研讨、讨论交流等学习形式,全年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落实自学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制定年度自学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书目,研读必读篇目,选学相关理论知识,保证读书时间和阅读篇目。

(二)读书交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组织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组织开展大调研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

(三)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中心组成员利用网络干部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选学有关课程,年内至少完成上级党委所规定学习任务。

三、具体安排

全年集中学习专题如下:

1月学习县委十四届八次会专题;

2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

3月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专题;

4月党建(作风建设)专题;

5月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6月学法用法专题;

7月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8月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9月全面从严治党专题;

10月学习贯彻“国庆”重要讲话精神;

11月高质量发展专题;

第4篇

一、摸清辖内银行业风险底数,抓住风险监管的重点和着力点

高度关注关联贷款风险,抓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做好风险提示。强化对辖内各机构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的监测,突出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落实。正确把握银行新办业务风险,调查了解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采取约见谈话、机构回访,掌握被监管者的工作动态,督促被检查单位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切实防范风险。

二、加强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

1、督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管理体制转变。促成*农村合作银行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建立“三会”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引导明确市场定位,督促其按照章程制定的支农贷款比例,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督促严格执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80%,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不得超过20%等。

2、加强内控专项治理,促进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按照温州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监管的通知》以及该联社制定的内控制度治理方案执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内控制度专项治理工作。跟踪检查20*年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调查核实20*年稽核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加强资产管理,完善新增不良贷款台帐,严密监测大额(前5户)贷款和单户超比例贷款,建立不良贷款余额前10户动态变化情况监测机制,进一步督促该联社对已核销呆帐贷款和“三违”贷款责任追究整治工作。

3、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以资本充足情况、流动性指标、不良贷款情况、内控制度建设等17项定量指标为监测、评价重点,按季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监测与评价。以非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为目标导向,以内控管理薄弱、违规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机构为日常监管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深入调查。

三、继续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好窗口指导

定期召开监管通报会,披露监管信息。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鼓励金融创新,巩固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确保信贷有效投入稳健增长。提请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警示,配合打击“两非”和乱集资现象。围绕履行监管职责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调研活动质量,努力向上级反馈辖内经济金融运行动态。

四、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1、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三守”教育为载体,狠抓内部管理。一是牢固“我要创建”思想观念,深化创建理念。二是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以规范工作底稿为切入点,促进监管质量提升。

第5篇

一.熟悉"大纲",完善复习的指导思想。

1.不超纲,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狠抓"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4.通过形成性测验,检查复习效果。

在复习过程中,多次的测试是以化学知识系统为线索,将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结果跟教学目标相对照,借以考察所达到的程度与差距,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工作中的缺陷,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找出原因,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和对学生作出评价--又称形成性测验。

我除了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提高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

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第6篇

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

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确立

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与以前的计算机课程比较,纲要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提出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新颁布的课标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理念,强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又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

新的内容体系的形成

纲要制定于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的痕迹,例如,大量内容仍然是以“用计算机做……”来标志的,而且由于当时必须考虑许多初中尚未开设有关课程,高中只能从零起点来安排课程内容。

2001年起,在以纲要为依据进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审查中,通过审查的教材有18套。这些教材中有的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安排,有的强调了信息活动有关的任务来组织教材,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但是都比较注意强调信息素养的综合提高,强调实践,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颁布的课标则按照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意图,一方面实行模块化,规定所有模块在9个星期内完成,为36学时。另一方面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1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相衔接,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保证,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初步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和延伸。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形成了新的内容体系结构。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达到基本信息素养的前提下,通过选修不同的模块,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潜能,使他们能够对信息技术的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理解与掌握,从而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学习发展需要。例如,“算法与程序设计”可以适应理工科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适应准备从事艺术、文化领域工作与学习的学生的需要等。

同时,教育部对于教材实行立项批准的管理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管理部门与审查人员可以比较早地介入材料的建设工作,实现教材(内容体系与遴选)的共同建设,尽量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在2003年7月核准编写的高中教材目录中,信息技术教材有5项,各自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编写指导思想与课标相符的前提下,编写特色是教材存在的重要条件,而内容体系的安排与所写的样张具体地反映了教材能否体现特色和贯彻课标的要求。

新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探索

在计算机课程阶段,我国的广大计算机教师队伍已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各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例如任务驱动方法。但是,当时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以实际的任务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上,因此,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

进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后,教学活动树立了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理念,因此任务驱动方法的实施开始进行到更深入的探索阶段,所选择的任务均来自学生熟悉和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甚至一些任务的主题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既有实际意义,又必须使用要求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经过必要的信息活动的过程、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方法才能完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够体验信息活动的过程,而且了解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认识到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应该充分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灵活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采用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教材灌输,学生理解与识记的教学活动方式。现在,许多教师引入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自已探究或者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来建立自己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留白的方式,不再要求学生背记概念和规则,而是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文描述这个概念和规则。

而在技能训练方面,原来主要是讲解加操练,让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教师做,有的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操练,讲了又讲,而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这既有悖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现在,教师开始注意学生的特知特点,分析如下一些问题: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问题。②学生的交流倾向问题。③学生的学习倾向问题。根据马梯尼兹分析提出的变通型、实干型、顺应型和逆反型等学习倾向。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做,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指导和训练的教学方法。

第7篇

以往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较为分散,未能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信息化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使用,为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带去了新的发展。

(一)方便了档案的整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档案整理难度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使用,为信息资料的收集提供了便利。学籍档案信息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学校各个部门将所采集得到的学生信息,通过网络的形式,直接发送至学校的学籍档案数据库中,方便了档案的整理,确保了档案的完整性。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还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确保档案管理部门所收集的都是学生最新的信息。

(二)方便了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实现了学籍档案的电子化。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学籍档案的整合,方便了个人学籍的交流和使用。建立电子化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既方便了人员的交流,也充分发挥出了学籍档案的潜在价值。

(三)方便企业了解学生信息

信息化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使用,为企业了解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企业通过网络计算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表现,包括专业水平、技能水平、思想素质等。为企业招聘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四)提高了数据安全

学籍档案管理包括了对学生各方面信息的管理,学校可以通过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利用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检索工具,还能够方便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查阅。通过授权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学籍信息的篡改和丢失,保证了学籍信息的安全,提高了学籍管理的水平。

(五)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开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方便了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核对,方便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的便捷性,有效提高了学校档案调动的效率,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力人物的投入。

(六)有利于实现档案的服务功能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的使用权非常有限,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满足一个用户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使用效率。信息化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使用,促使了学籍信息的电子化发展。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只要有授权的用户都能够实现对学籍信息的查阅。这种便利性,方便了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档案使用的效率,满足了档案的服务功能。

(七)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使用主要表现为网络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包括了信息储存的自动化、信息输出和管理的自动化、编码和检索的自动化等。

二、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游戏化教学 “从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53-0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进行一些项目技能的训练后,有些学生渐渐失去深入学习的兴趣,缺乏作品创作的欲望。我们可以探索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游戏制作技术,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制作游戏”比“玩别人制作的游戏”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更能体现自我价值,使学生玩游戏的注意力转移的同时,加强了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理解所学到的技能。

一 相关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出发,通过对知与行关系的论述,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从做中学”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这样的理论来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来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理论,强调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做中学”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取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设置为五个部分,即安排真实的情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也需要学生通过“从做中学”来学习相关技能操作知识,提高计算机技能水平。在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设计,可以借鉴“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来实现,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

二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思想

让学生制作游戏是引导学生经过对游戏作品的制作探究来理解计算机知识,从而达到灵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操作技能的目的。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围绕游戏作品的制作这个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游戏作品、获得实现游戏制作方法这一过程,学生自觉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围绕游戏作品展开分析,并收集资料、制作游戏和反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要完成游戏作品的制作,必须从多方面搜集整理信息,并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机知识以分析游戏作品的解决方案,在制作完成后进行游戏作品测试及展示。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这个特点,不仅是让学生制作游戏、玩游戏,更多是希望借助这个过程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需要合理挖掘教学内容,便于形成主题性游戏作品。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示例游戏作品,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任务难题的方法;从制作游戏作品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从测试及展示游戏作品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1.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游戏主题

教师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求可表现的游戏主题。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如何在游戏作品制作过程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分析游戏作品,探寻解决方案

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首先展示示例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游戏如何设计制作。分析游戏作品的制作关键,通过提问来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游戏作品。分析示例游戏的同时,使学生熟悉游戏制作中要用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游戏作品制作的解决方案。

3.实践解决方案,制作游戏作品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解决方案,如利用PowerPoint自主制作游戏,让学生在制作游戏作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游戏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来利用教师提供的游戏素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发现解决办法,这个环节中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

4.测试游戏作品,展示游戏成品

学生测试游戏作品环节,是学生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实现的关键。通过游戏的测试形式来检测学生自己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比传统的检测更有趣味性。

学生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游戏成品,通过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作品让学生收获成功、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学好这门课的热情。

游戏作品的制作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完成游戏作品,使学生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考虑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第9篇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到禅宗成熟,用了五六百年时间,对佛学的理解方法从一开始的“格义”朝着以心性释佛的方向发展。《坛经》中内含着难以调和的理论矛盾,这见证了佛学中国化留下的痕迹。佛学与中国儒道传统本来就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坛经》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完美地证明了这点。

关键词: 坛经;禅宗;佛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B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23-06

一、禅宗的历史脉络

一般认为,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而《坛经》被看作是禅宗成熟以及佛学中国化完成的标志。但是众所周知,革命性的观念不可能是由某个天才人物突发灵感一举成就的。同理,禅宗的形成也有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照《坛经》的叙述,禅宗在西天有二十八祖(其上还有释迦摩尼等七佛),初祖为摩诃迦叶(迦叶)……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摩(也作达磨)。在东土也经历了六祖:达摩(西天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禅宗初祖)——慧可(北魏—北齐)——僧璨(隋)——道信(唐)——弘忍(唐)——慧能。后来虽有考证说,这个禅宗法统谱系的真正写定者是北宋的契嵩和尚。所谓的“西天二十八祖”纯粹是为了烘托禅宗传统的“悠远流长”的一个伪造,而东土六祖的付法传衣,虽然得到一些史料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学者存疑[1]。“祖统说的逐渐形成,是由于达摩禅的盛行,为了满足一般要求及禅者传承的确实性而成的。”[2]而且,弘忍以后的付法都是“密付”,因此传说更多。禅师们的事迹起初都是传说,后来经弟子门人整理记录,难免有写作者传说者或因门户之见或因利益派别之争而起的穿凿附会、修正篡改。

可以肯定的是,禅学兴起可追溯到的日期,远远早于达摩初祖。认为,在慧皎著《高僧传》时,达摩还没有来中国,《传》中已经有21个学禅的,可见,“说达摩未到中国时中国没有禅学,那是完全错误的”。[3]他推论“中国从2世纪就有了禅学的萌芽”[4],因为2世纪晚期晋代安世高就译出了《道地经》《大安般经》。然而,这些译作在中国传播范围很小,影响也不大,而且并不算作是“中国佛学”,它没能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约言析理,发明奇趣,此释氏智慧之所以能弘也”[5]。外加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佛教依傍方术之势渐入民间等因素,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此时,经过道安、鸠摩罗什、慧远、道生等人的阐发,禅学日盛。尤其是道生,他提出了“顿悟成佛”、“一阐提人(没有善根,不信佛的人),皆得成佛”、“善不受报”、“佛无净土”的观点。针对人们纠缠于繁琐佛典和宗教仪式,他还援庄入佛:“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这里的“言筌”说已经接近于禅宗的不立文字。

冯友兰认为,“到了道生的时候,禅宗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6]道生主要活动于4世纪前期,早于达摩近100年,早于慧能近300年!所以,更极端地认为,“把印度佛教变成中国佛教,印度禅变成中国禅,非达摩,亦非慧能,乃是道生!”[7]总之,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一部人以庄(玄)解佛,实现佛玄合流,禅宗的理论基础到此时,已基本具备。

后来达摩提倡面壁直观,彻见本性的修持方法,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提倡“守本真心”论,强调“心”为十二部经之宗,这又进一步接近了慧能的思想。而且,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时期,禅宗的团体生活、农禅并作的生产、生活方式,传衣付法的组织原则都已经基本奠定。“从道信到弘忍,无论禅法思想还是传法的方式,都已经具备禅宗的特点”[8]。

如此看来,《坛经》绝不是某个人突发灵感的思想革命(相应的,禅宗也不是慧能一人所独创),它不但是在历史积淀基础上形成的,更是被后人不断重述、阐释才逐步完善起来的。

至今学术界一般还是尊慧能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有人称达摩是禅宗创始人的说法,但目前看来,达摩似乎更多只是发挥一种法统上的象征作用,尽管他在修禅的方法论上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显然他既不是真正最先谈禅的,也不最具创见的)。当前,主流看法是认为《坛经》的主体部分反映了慧能的主要思想。《坛经》是先后集成的,已是公论。各时期有不同的版本,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禅宗思想,后出的并不一定就是伪书。禅宗倡导“不立文字”,而且《坛经》又在慧能去世不久后成为禅宗法门“依约”:“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也”①(敦煌本《坛经》第38节)。最后一节又说:“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令知密意。”(第57节)说明在《坛经》诞生不久时,可能只有手写本在教门内秘密流传,未曾大量公开发行。因此随着禅宗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衍生出各种版本,也自然会不断被人为增添很多自己时代的思想观念进去。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后出的版本字数越多的原因所在。

真正有影响并且为世人公认的版本只有4种: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敦煌本是中唐的,惠昕本是晚唐或宋初的,契嵩本是北宋的,宗宝本是元代的。敦煌本于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被发现。文字古朴,一般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版本,故在当今学界最被认可。

二、《坛经》矛盾的世界观

《坛经》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也称如来藏缘起论,它认为世界万有是真如(心)的生起和显现。《坛经》讲“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第17节)按此说法,“念”是依真如而起,可见慧能承认“真如”的本体地位。而真如所起之念自然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能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毫无疑问,真如缘起论与“无念为宗”是矛盾的(这里显然承认了“有念”)。可能这不是概念使用不严谨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慧能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大乘空宗(中观学派)和大乘有宗(瑜伽行派)之间的矛盾。大乘空宗一空到底,认为连真如、涅槃都是虚妄的,万物尽是假有。而相对后起的大乘有宗反对大乘空宗的看法,认为真如、主体精神是存在的,尽管万物如幻,但世界有一个本体性的支撑,不然作为佛教基础理论之一的轮回理论就说不通——假如无轮回之物,那么轮回、业报也就无法存在了。总体来看,慧能倾向于融合有与空的冲突。这里,不妨分析一下《坛经》的核心关键概念“自性”。这个概念佛教早就在使用,比如印度中观学派就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之结果,故事物无“自性”,一切皆空。但慧能所谓的自性,却是指内在于人心的真如佛性(或曰人的本性)。佛教哲学认为,有自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从这个意义讲,慧能也绝对不属于性空论者。

慧能融合有与空的冲动体现在,他既高张自性,又提倡“一切皆是虚妄”的般若学。空与有本身的矛盾性,使得它们很难被调和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坛经》也没有做到完美,它一边把“自性”这个意味着本体性存在的词当成全书主题词,一边又宣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第17节)。

似乎可以这样归纳:在世界观上,慧能相信如来藏、真如是本体,而在修持禅法的方法上则认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思想,以此断除妄念烦恼。所以究其根本,慧能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我比较认可郭朋先生的看法,尽管《坛经》也谈“世人性空”(第24节),但是这里的性空,不是全称否定,而只是特称否定——只“空”虚妄,不“空”真实,真实就是真如、佛性;慧能始终从佛性论者的角度解释《金刚经》,始终以有解空[9],而不是一空到底。所以,尽管《坛经》多次引用般若学的诸相虚妄和性空理论,但禅宗只是把般若学当作修道法门而非基本世界观,否则就会与《坛经》高扬“自性”的主旨相冲突,比如我们怎样解释“万法尽是自性”(第25节)“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第20节)?

其实,这种融合有与空的思想倾向已经明显地表述在禅宗的传教经典《楞伽经》中了(禅宗初祖达摩极其推崇《楞伽经》,并以书传给二祖慧可)。《楞伽经》论述了世间万有都是假名安立,但又明确指出:“诸法无我,非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楞伽经》坚持真如、如来藏的思想:“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楞伽经·刹那品第六》)。方立天先生指出,“慧能这种心性论思想与如来藏说颇为一致。如来藏说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都隐藏着永远不变的自性清净性如来法身;慧能也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有觉性如来”[10]。慧能显然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甚至其运思路数也是一致的。

而且,中国人很难接受彻底地虚无主义,即使道家推崇的虚无,也是为了现实世界人的精神解脱,为了缓解此岸生活之苦楚,足见很出世的道家也拒绝彻底的虚无。禅宗之所以成为后世中国佛学最大的宗派,恐怕正是因为它不离世间。这一切与它的真如缘起论的世界观关系密切。

三、佛学中国化的历程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算起到禅宗成熟,佛学中国化用了五六百年时间。“中国佛教对‘佛’的解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汉魏晋时期,是着重以儒、道的有关观念与‘佛’进行比附;南北朝隋唐时期,又回归于佛教原点来平实地表述佛的含义;唐中叶以来,禅宗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其实质是日益以自我心性去沟通、缩小众生和佛的界限与距离,以人的主体与心性情境等同于佛,这也就是慧能一系禅学的核心思想。”[11]

在汉代魏晋时期,人们解释佛经往往援引道家思想(此方法被称为“格义”),或者干脆把佛学看作一种神仙方术,比如汉末牟子作的《理惑论》就认为,“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生则扬光,故号为佛也。”这是一种典型的用黄老思想比附佛学的做法,其中还夹杂着神仙方术。三国时,译家康僧会作的《安般守意经序》,着力描述了禅定的神异效果: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眼所观,无幽不睹……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安般是梵语音译,意为数息观,即计数呼吸次数,使精神集中。到了东晋十六国,道安依旧秉持此种看法,认为“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修禅达到一定的境界,就有让世界震撼,挥手取日月的神异。

佛教从印度传来有着一套僧团制度和种种异域习惯。真正的禅者先声从反对这种正统仪式开始。比如印度要踞坐(企坐),中国方坐。而“慧严、道生,本自不企”。道生等人已开始反抗种种旧制度,希望实现中国化。印顺认为,南方精神是促进佛学中国化的动力。“这种不受旧制的拘束,务求适宜的精神,正是南方的精神”[12]。“务求适宜”概括了佛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佛教的繁琐仪式,浩繁的佛典逐步走向小众,获得广泛传播的正是那些“务求适宜”的宗派。[13]

到了慧能,终于开始从人的内在超越去解佛。“自性常清净,如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第20节)用般若智慧扫相,断除妄念,清净自性才能从“无明”变明,人自身的佛性才能显露出来。同时,因为佛性是内在的,所以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自我成全,才能成佛。运用般若智慧,发觉本心,就不会再执著于相、念、住。这是他调和有与空的矛盾的方法。修行用的是虚无为上的般若智慧,而最终目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本体之解脱。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一向强调“内省”,以内省解决外在问题,可称之为 “内圣外王”(《庄子·天下》)模式。《坛经》显然贯彻了这种思维模式,显得非常中国化。

在漫长的冲突、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在禅宗这里获得了比较完美的汇通。然而禅宗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又与它巧妙利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理论资源分不开,而且客观上讲,儒释道本来也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

四、儒释道汇通的理论基础

(1)消解人生痛苦的共同追求

佛家和道家在对人生存之痛苦的敏感方面,有强烈的共同之处。道家人生哲学正是为了消解生存的苦痛,实现对现实和人生的超越——在“有情有信”的“道”面前,现象世界被看成是相对的、虚无的,只有道是真实的,因此痛苦经验也具有了某种虚妄性。道家在洞悉了地狱般的无情真理以后,编织了以“道”为核心的理性幻象——“要在精神上与道一体,亦即是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安顿现实的生活。”[14]道家的宇宙论是为人生论服务的。

佛教同样有对痛苦现实的强烈敏感。佛教的“四圣谛”之首就是苦谛,认为众生的生命本身就是苦,具体为“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佛教超越痛苦的方式也同样是把现实虚妄化,不承认世界的真实性。这跟道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思想路数,使两教合流具有了基本的共通点。《坛经》继承了这种以虚妄解决痛苦生存的方案,时刻提醒人们去除“妄念”,“不悟即长劫轮回”(第16节)。

(2)虚无为上的世界观

佛道两家都具有一种虚无为上的世界观。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比道家更激烈,佛教对现实的否定非常极端,而道家是相对温和的,超越此岸又不离此岸。

“老子想在政治、社会剧烈转变之中,能找到一个不变的‘常’,以此作为人生的立足点,因而得到个人及社会的安全长久”;“庄子也是顺着此一愿念发展下去的”[15]。不变的“常”,就是道。庄子以更彻底的绝望形容“道”,据他说得道者(南郭子綦)的表现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死灰”就是没有一点火星的灰烬,绝无复燃之希望。庄子推崇那种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态度,坚持一切外部世界的东西都“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符》)。对绝望的世界,他构造了一种更为彻底的绝望人(“得道者”)来与之匹配,对痛苦的世界进行消解,对自我进行救赎。

就道家来说,体道就是体验主体的消亡。前面我们论述到了,佛教也有类似的主张,比如万物尽是假有、“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空宗思想。《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说,更主张外物虚妄,只有本性藏识是“真如”。《坛经》主张“于相离相”、“于念不念”(第17节)。这样的主张说成是道家的,恐怕也不能说不合理!慧能说的“无念”跟庄子的“心斋”“坐忘”不是非常相似吗?佛道都有这样一种总体倾向:认识世界的虚妄本性,得道或者成佛的前提就是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

当然,这里也有稍许的不同:佛家出世,一出到底,虚无到极致;而道家讲出世非常温和,仍旧要“游”于这个天地之大美的世界,但心灵和精神必须获得绝对自由。

(3)超越语言的直觉主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道”如此神妙,它的存在超越了一切语言、概念所能达到的把握事物的能力,只能通过一种神秘直觉,才能完成对“道”的把握。“虚静”的心灵是把握“道”的前提。在主体修养所达到的虚静之中,自由的精神逐渐显现,而后意识表现出某种神秘的直觉,瞬间把握住“道”。

这种直觉超越了概念、语言,无法谈论,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它。佛教也有“依义不依语”的主张和直觉主义的证悟法门。印度佛教“获得和冥契解脱境界,不是通过一般的感性或理性思维,而是直接体验,内心证悟,是直观、直觉……也就是说佛教对真实的认识、对绝对的把握,所用的工具、方法不是概念、判断、推理,而是一种叫做‘般若’的特殊智慧”[16]。《楞伽经》指出,执著于文字,则“如蚕作茧”“自缚缚它”;若“随言取义”,则“死堕地狱之中”。禅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当然更是把直觉主义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坛经》云,“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第31节)这种见性顿悟的方法本质上就是直觉,能够瞬间领悟宇宙真理。在后期禅学中,出现了种种“不可说”的极端论调,道不可说,说而非道。这种思想与老庄可谓是一脉相承。

(4)强调内在超越的性善论

以《坛经》为根本经典的禅宗心性学与儒家心性学非常相似。儒家的理想是教人如何成为君子圣贤。佛教则是教人如何成佛,所谓佛就是觉者,就是对宇宙和人生有根本性的认识、体悟。强调主体的修养是儒佛的共通点,所以它们都关注人的心性问题。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慧能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孟子讲“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弗思耳”(《孟子·告子上》),慧能讲“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第31节)孟子讲人性本善,先天具有“良知”“良能”,成为圣贤就是发掘人性固有的善;慧能则认为“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成佛也需要发掘人心固有的佛性。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第31节)“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即是见性”。(第29节)“自性不归,无所依处”(第23节)——《坛经》的如上说法,与儒家的心性说以及所谓的道德形上学非常接近,禅宗心性学主要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几近儒家思孟学派心性理论之翻版。同样强调人的“内在超越”,人应该在自身中实现自己,即所谓“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第30节)。

(5)世俗功利主义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也许比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极其重视实践、此生、现世、实用的观念(或借用李泽厚的话叫“实用理性”)。中国绝少彻底的出世精神,其特性是很务实,重感觉、知觉。也许正是因此,印度佛教在四五百年时间里都难以化入中国文化之内(前文已论述了佛教传入遇到种种奇怪的中国式解读)。佛教要求修行人剃发出家,这严重违背了中国人家国和忠孝观念,历史上不少中国学者以“无君无父”攻击过佛教。

但是话又说回来,奉行绝对出世主义的宗教根本不存在——任何宗教都必须追求人自身的精神解脱,否则何以给人安顿和终极关怀?佛教也不例外。事实上,宗教和非宗教都要面对人生存遇到的现实问题。这点构成了佛儒汇通的另一个基础——修佛与俗世功利主义的汇通。

《坛经》高扬人本主义的观念,称“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元无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第30节)还提出了“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第36节)这种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修法无需出离世间的说法,是佛学适应中国本土传统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只有这样,佛学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

《坛经》是对以往繁琐的宗教活动的革命,甚至连坐禅也不需要。慧能把禅定解释为:“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第19节)只要心在修行,坐禅的形式主义完全可以取消。修佛也无需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第36节)这种简化也迎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重表面、方法、程序,而重实际、内涵、结果)。而且,这样就回避了儒家对其“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指责。

此外,慧能是底层劳动人民出身,还不识字,也许他更明白当时底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必须要简洁、易懂、尽量少地改变传统。

结 语

相比其他佛教经典,《坛经》是一本思想不算多复杂的典籍,甚至不比佛学入门级读物《金刚经》内涵更多。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本书不但标志着佛学中国化的正式完结,还对宋明新儒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不应过高估计其思想性与革命性。如前所述,这本书在诞生当时,相关、相近思想早已诞生甚至普及了。比如印顺法师就认为,当弘忍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时,慧能答“佛性无南北”回应,根本无甚稀奇!因为在慧能那个时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早已家喻户晓。[17]

【 注 释 】

①本文所引《坛经》文本均出自敦煌本,为行文方便只标注出“第XX节”,下同。请参阅:慧能著,杨增文编:《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说,六祖递代相传,在11世纪前的文献里,找不到支持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故很多学者怀疑其可信程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12][17]释印顺:《中国禅宗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序)、87、252页。

[3][4][7]:《中国禅学之发展》,载《谈禅》,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5、18页。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8]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9]参阅郭朋:《国学经典导读:坛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97、102页。

[10][11][16]方立天:《禅宗概要》,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72、216页。

第10篇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提供了更多教学选择,尤其对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的化学课程更是帮助甚大,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形式,又灵活了课堂组织,而所有这些都能极大确保有效教学的达成。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学;基础理论;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在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而进行的动态发展,主要通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在高效率中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中全面协调的发展,最终能够形成特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在采用有效教学中,它能够产生许多积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化学知识并且促进学生思维、实践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良好的心理状况中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在采用有效教学中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备课、讲解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等技巧,此外还有:有效教学可以促进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能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模式,并且促进教学新元素的产生。

二、信息技术下的化学有效教学

新课改主要强调:在科学探究的方式中,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对应的情境,并且将具体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突破教育的进展。在信息技术中,教师利用化学仿真课件,能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来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益,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的积累知识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改善。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学生应用计算机信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项学习要求,并且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化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交互;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以仿真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化学基础理论进行知识的重构。

但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这就提出了基于仿真课件信息化的化学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设置,不断的改变教学的硬件设施,并且要提供各项软件利用。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必须提高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化技能,在教学中提高信息素养,能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熟练掌握能灵活运用各种课件以及对课件的开发;另外需要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各项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交互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学习的高效性,为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保障学习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特征表现在:一、主动性。在教学过程活动中学生根据自身在学习中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观察、反思、总结以及重新构建新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二、实用性: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能够通过仿真课件形象的将有效教学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三、探究性: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主要以化学实验为主,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的操作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基础理论有效教学主要体现的理论

1.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利用信息技术把化学基础理论由静止抽象枯燥无味的表述转为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影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有效的学习。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它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知识的构建以及最终形成正确的观念,通过建立知识框架对外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加工处理以及最终构建一种同化和顺应双向性的过程,这种构建知识的学习过程为化学有效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3.有意义学习理论:这种有意义学习理论建立在仿真化学课件基础上,在学习中要为学生提供具有逻辑性的化学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动机。

4.信息加工理论:该基础理论是将一种外部输入的信息换化为记忆结构和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来实施教学的主体活动,最终促进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11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画科;画学学科;绘画技法;绘画题材;中国绘画史;美术史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画科”是以画家所描绘题材命名的绘画品类,如道释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甚至龙鱼画、屋木画、宫室画、舟车画、番族画、畜兽画、墨竹画、蔬果画等,都是北宋时常见的绘画种类。考察绘画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出现的所有画科并非同时涌现出来,它们是渐次不断出现的。时至北宋,各画科方趋于成熟,此时,画科名目也最称繁富,多达数十种。尔后,经过沉淀,以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模式延续下来以至今日。如详绎史实,我们还会发现,各画科与所描绘题材相对应技法的成熟,才是这一绘画史流变的真正内驱力。而这一特性,在对绘画史流变最为敏感的绘画史著作的撰写中也被体现出来。正因如此,这一阶段的美术史论家习惯于以画科区分门类来介绍画家,这是与以前美术史论家极其不同的一种认知和概括方式。

一、对北宋以前已成熟画科技法的梳理及对其独立设置时间的界定

(一)人物画技法的梳理与人物画科独立设置时间的界定早在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统治阶级重视利用美术政教功能,“恶以戒世,善以示后”,因此这些绘画题材主要分为日常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而统治者盛行的厚葬之风促使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各种冥器雕塑等非常流行,促进了秦汉美术的发展。

从出土的帛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楚国帛画中所有的人物形象都用墨笔勾线,轮廓形象清晰,并在面部略施粉彩作为装点。在人物造型方面,无论是人体比例、人物脸部的五官描绘,还是衣饰、发髻的描绘,均已十分准确。马王堆的画工甚至在技法上创造了重彩画样式,提取了像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矿物颜料及花青、藤黄、胭脂等植物颜料,以原色平涂的方法丰富了所绘形象,为魏晋时期的人物画发展打下基础。魏晋时期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道教文化一道动摇了儒学统治的地位,而统治阶级的推崇进一步推动了宗教美术的繁荣发展。动荡的朝政更替致使更多的士人学子投身于书画艺术创作中,追求自我意识,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士族弟子加入绘画创作中,代表绘画艺术进入了自觉的发展阶段。文人参与绘画,不仅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带入了艺术创作中,而且对绘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总结。此一时期,从技法方面看,人物画画科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物造型方面的所有要求。

1.从风格特征的区别上看风格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是画科高度成熟的标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已经在画家笔下,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差异。

第一,疏体、密体的流派之别。

顾恺之继承了卫协巧密精思的风格,以篆法入画,线条优美流畅,连绵且富有节奏。对比楚汉帛画中的人物勾线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顾恺之采用的勾线方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描摹物体的外部轮廓,而是通过线条传达所绘事物的特点和情感,将这种视觉形象的表现形式提升到新的境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这种精细的笔法风格称之为“密体”。张僧繇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以卫夫人书法用笔中的“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张、吴(道子)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①为与顾、陆紧劲绵密的笔画相区分,张僧繇的这种画法被张彦远称作“疏体”。 第二,“秀骨清像”和“面短而艳”的造型差异。陆探微与张僧繇的造型特征也有明显区别,陆以“秀骨清像”造型著名;张则以“面短而艳”风格获得时誉。张彦远对陆探微画“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②的评价,就是对陆探微画风最权威的证明。而张僧繇将陆氏超然出世的画意有意改为向世俗层面回归,以致出现了米芾《画史》所盛称的“张笔天女宫女,面短而艳”③的一种局面。对此,张彦远也有极为诚恳的评价,他讲:“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④。“得其肉”就是说张僧繇塑造的形象丰腴饱满,设色浓艳,一改顾陆以来“秀骨清像”式的造型特征,从而建立了自己“面短而艳”的范式。

第三,两大“家样”套路的不同。在中国美术史上,“家样”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概念,它特指为后世佛教造像楷模、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造型样式。中国佛教人物绘画中有四大“家样”――张僧繇“张家样”、曹仲达“曹家样”、吴道子“吴家样”以及周“周家样”。其中“张家样”和“曹家样”在魏晋时期就已成熟,成为唐代吴道子出现以前最为广泛流行的佛教绘画样式。张僧繇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元素,将其融入自己绘画。在其所绘作品中,以线条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手段,以明暗深浅体现立体效果。赋色时沿着轮廓线由浓渐淡层层晕染,不仅使人物的肌理质感和体量感得以增加,而且所塑造出的人物柔和饱满,真实而生动。这种佛教绘画样式就是张僧繇创立的“张家样”。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今撒马尔罕一带)的北齐画家,以擅于描绘具有浓郁西域画风的“梵像”为中土人士广泛接纳。他继承了魏晋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以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来勾勒佛像衣饰,线条紧密,“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所绘人物衣衫紧贴于身上,隐隐可见形体,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将他与吴道子比较,将这两种佛教画风精准地概括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种“曹衣出水”的画法被称为“曹家样”,是我国佛教绘画的第二种样式。

由此可见,张家样与曹家样之所以能够成为吴道子之前最为广泛流行的样式,是因为两位画家的技法已臻高度成熟的结果。

2.书法笔法被引入人物画人物画在用笔方面主要体现在线条的勾勒造型上。线为其骨,中国人物画在线条的运用上始终没有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线纹简洁流畅而有张力,而魏晋时期的壁画、绢帛画等更是充分体现了人物画在用线上的传承与发展。东晋画家中顾恺之始享大名。他的人物画将小篆笔法作为勾描的主要方法,线条粗细一致,起伏婉转,“如春蚕吐丝”,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张彦远评价其用笔“紧劲联绵,循环超乎”⑤。明代邹德中在《绘事指蒙》的“描法古今一”中,将这种极细的尖笔线条称为“高古游丝描”,强调其古质的精神。陆探微以绘古今名人肖像而著名,史论家们将顾、陆并称,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更是列陆探微为第一品第一人,称他“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⑥。张彦远则赞“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力,如锥刀焉”⑦,由此可见陆探微用笔如锥似刀,线条遒劲,笔锋锐利,极富感染力。他在行笔上流畅飞动,气脉贯通,连绵不断,将书法之妙应用于绘画之中,被称为“一笔画”,与王献之所创的“一笔书”成为同样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时人称之为“画圣”。

士族出身的张僧繇,所绘题材是以佛教人物为主。他将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⑧,受卫夫人“笔阵图”启发总结出 “点、曳、斫、拂”四种基本的勾线技法。可见在当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对象,已经有了很多种不同的笔墨技法。

3.从形与神的关系上看

谈到人物神态,首先想到的便是顾恺之的“传神论”。顾恺之最注重的是人物的神态,通过描画人物的外在形象,感受于形象之外的内在灵魂。在他看来,人物的头部描绘对传神很重要,而头部中眼睛的刻画更是传神的关键所在。《历代名画记・顾恺之传》记载:“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⑨眼睛是传神的重点,如何表现眼神也是最难的,“有一毫小失,则神奇与之俱变矣”⑩。在注重眼神刻画的同时,顾恺之还利用了其他一些因素,如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神采,借助这种简单的手法来加强肖像的神态。怎样把握所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达到传神的目的呢?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迁想”是前提,“妙得”是结果,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将主观的感情投入到客观的对象中去,从而获得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不仅如此,顾恺之还利用环境气氛来衬托出人物的神态和个性。如在画谢鲲时,以山石作为配景来烘托主人公志在山川的性格。顾恺之的绘画创作和“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等理论,充分体现出了同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水平和理论认识深度。“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将绘画境界带入另一个层次,扩大了绘画艺术的视野,深化了中国人物画的要求。“传神论”的出现,是基于写实水平的提高,从侧面证明写实水平已达到了超常的地步,因为形象的神彩个性,反过来又体现出写实的细腻和精准度。它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

4.从绘画效果上看

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曹不兴作为最早创作佛像的中国画家之一,“尝于长五十尺绢画一像,心敏手运,须臾而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亡失尺度。”B11充分显示出曹不兴高超的造型及比例控制能力。“画屏风,误发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B12从另一个侧面称赞他精妙的写生能力。“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顾恺之字长康),直打刹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一月余日,所画维摩诘一躯。工毕,欲将点眸子,乃谓寺僧:‘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得百万钱。”B13大意为:东晋兴宁年间,金陵瓦棺寺在修建时顾恺之认捐了百万钱,刚开始众人都以为这是他的戏言。后来顾恺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个寺庙的一面墙壁上画了一幅维摩诘像,在最后要点上眼睛的时候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需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施舍五万,第三天随意。等到开光那天,“光照一寺”从而获得了捐给寺庙的百万钱。顾恺之画维摩诘像,将所有的光彩神情都集中在眼睛上,如若不能深刻理解所绘题材的情态,要传达出维摩诘洞悉人心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采用手卷形式以绘画形式阐述故事内容,揭示人物的心理特征,表达爱情主题,以形传神,形象地展现出绘画的魅力和感染力。而以山水树石作为人物画的衬景,使画面显得更为丰富且具有层次感。

由上述看出,中国人物画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在技法层面上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人物画的发展要求,而山水、花鸟相对而言则技乏法疏,不敷其用,故难于独立门户,多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于画面之中。(二)山水画技法梳理及其成熟时间界定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日渐发展壮大,山水画也从人物画的衬景中独立出来并反而发展成为中国画中的第一大画科。尽管魏晋时期还处于以人物画为主的时代,但山水画已经开始萌芽。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云:“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青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B14从这篇山水画的创作笔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山水形象规模宏大,布局周详,思路严谨。随后出现的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论述了创作中空间、比例的透视原理,提出了“以形媚道”、“畅神”等理论;而王微在《叙画》中也强调了“情”与“致”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他们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早期的绘画没有明确的分科,人物画长期独占鳌头,山水、花鸟、走兽未成体系,只是以陪衬的方式出现在画面上。山水画真正的独立从青绿山水开始发轫,而水墨山水的出现则将山水画从发展推向了高峰。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墨笔勾勒出景物轮廓,然后再填染较为浓重的青绿色。

1.从空间处理上看作为现存最古老的卷轴山水画,《游春图》是一幅完整的青绿山水作品。隋代展子虔以娴熟的手法,描绘广阔的山水空间,展现出贵族士大夫在春天游山玩水的情景。画家有意强化了空间关系,如树石近大远小,更远处的树木直接以苔点代替,水纹近阔远窄,山峦主次有序,《历代名画记》中留下这样的评价:“人马山川,咫尺千里”B15,一反之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局面,在具有装饰性的同时表现出相当强的透视感。人物不再大于山峦,而成为天地自然景观中真实存在的状态――以点景人物的方式出现于画面之中。而唐代《江帆楼阁图》在空间形式上表现为上虚下实的结构,实处描绘树石丛林及坡岸,虚处烟波浩渺。在树木的表现上运用交叉、重叠、掩映等各种手法,房屋的空隙中若隐若现,画面层次丰富,密而不乱,填补了《游春图》在树木形象上的不足。《明皇幸蜀图》中体现了更强的空间感和远近关系。

2.从用笔上看

《游春图》在用笔上继承了六朝以来用细线描摹物体形象的传统手法,以墨笔勾出树枝后填以颜色,清代安岐在《墨绿汇观录》中分析评价此画说:“青绿重着色,人物五分许,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惟色渲染。山头小树,以花青作大点如苔,甚为奇古,真六朝人笔,始开唐李将军一派。”B16《江帆楼阁图》在用笔上较《游春图》有了更大的发展,由无粗细、无轻重变化的中锋线条转变为略见轻重、时见顿挫变化的线条,融入了更多书法的笔意,有了“写”的味道;树干在双勾的基础上加入了明暗对比的因素;叶片虽也以双勾描绘但却叶形多变;山石已知采用简单的皴法表现向背阴阳,如此种种,均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

3.从用色上看

青绿山水画在用色上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为主,质地沉着厚重,其显著特征为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性,色彩鲜艳亮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如《游春图》在设色上,山石填以青绿,松枝以石绿沉点,远山以花青填苔点,有些地方更是以泥金勾线,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因此这种风格又被称为“金碧山水”。《江帆楼阁图》在设色上依然是以青绿为主,但在墨线转折处以金粉点亮,颜色鲜艳且富丽典雅。色彩浓淡均匀,从青绿色到赭石色过渡自然,山石树木上以渲染的技法使青绿山水告别呆板走向灵活,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而《明皇幸蜀图》中大量使用石青石绿丹粉重彩涂染,设色厚重古朴,既有对比又有调和,属李思训一路。以李思训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家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历代都有追随者,被誉为青绿山水画派之祖。由此可见,在“唐画之祖”展子虔画风的基础上,青绿山水画艺术在唐中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作为代表画家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被称为“大小李将军”。他们继承并发扬了隋代勾线填色的画风,呈现出更为精致工丽的风格,同时技法也更日趋成熟,“青绿金碧”山水画的面貌至此确立并得到完善。盛行于唐中期的禅宗是融合了老庄道家思想的中国式佛学,它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促使绘画由原先“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教功能转为对静寂、宁谧的禅学意趣的追求,形成了山水画舍金碧而趋水墨、弃严谨而求逸放的风格转变。墨法是以墨笔中的含水量来控制,以水稀释墨的浓度,由含水量的多少来分出浓淡层次变化。水墨山水画最早的代表人物王维,所绘题材均为悠然逸趣的田园生活,以渲染、破墨的水墨技巧区别于“大小李将军”的勾线设色之法。自王维之后,水墨山水画技法被更多画家所发展和丰富,显现出多样而全面的风貌。

1.从全景构图上看

王维的绘画作品题材主要为山居田园风光,以“山居”、“山庄”的形式居多,喜绘山林小景,《唐国史补》记载:“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可见王维在构图上以平远为主,更易表达平和闲疏的意趣。荆浩多作大山大壑,“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其布局多为中心全景式,将主峰置于中轴线上,衬托出前景、中景的全局安排,反映出北方山水特有的风貌,空间感极强。关仝师从荆浩,他的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其传世作《关山行旅图》危石巨峰高耸入云,楼阁洞府幽深邃远。巨然的山水画多以高山大岭、层峦叠嶂为主,《图画见闻志》谈及巨然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B17

此后郭熙将山水构图总结为“高远”、“平远”和“深远”,称为处理全景式山水布局的基本程式。“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远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此为三远也。”B18

2.从笔墨技法上看

第一,从墨法上看。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原则,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以墨代替色彩;张彦远则明确提出“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可见当时审美风格的转变,“水墨最为上”。王维的山水画以笔墨精湛、渲染见长,张彦远评价“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可知他的墨法属渲染一体,以水破墨分出浓淡不同的层次,以代替青绿颜料进行渲染。这一画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张能以双手握笔,笔墨随意纵横,以墨为色,墨色有枯笔、湿笔之分,“用紫毫秃峰,以掌摸色,中遗巧饰,外若混成”B19,除去青绿的艳丽,以水墨为色,墨、线浑然一体,开创了绘画技法上的创新。张子和则以“破墨山水”开创了绘画表现技法的新领域。在干湿浓淡的墨色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墨笔去破解,产生无穷的墨色变化。

第二,从皴法上看。

皴法是中国画技法术语,主要用于山水画的表现。在勾线的同时运用墨色的变化来表现所绘对象的质感、肌理、阴阳向背等。唐末画家孙位的《高逸图》中以线勾出山石轮廓后,自浓而淡地以不同浓度的墨色皴擦出山石的质感,表现出山石的凹凸向背。《匡庐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并用,既突出了形体的结构,增强了立体感和厚重感,同时显现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韵味。皴法的成功运用,是对山水画技法的另一贡献。关仝的《溪山待渡图》中用笔精细,山头丛林与雨点皴浑然一体,十分出色地表现出石骨嶙峋剔透的特点。李成的画,淡墨轻染,将笔法与墨法融合在一起,以侧锋扫出较为润泽的皴。从《读碑窠石图》可以看出“卷云皴”的特点――微屈、略有交叉的线条。而生活在江南的董源,创造出表现江南山石的皴法――“披麻皴”。董源在《潇湘图》中大量使用长披麻皴表现江南土地的特点,同时大量使用苔点,点线交错,千变万化,山峦也隐显不定,染出夏季江南烟雨迷蒙的气候特点,形成了地道的江南山水风格。巨然师从董源,他将披麻皴表现在高远构图上,根据山体形状来描绘。大块皴笔直下,笔力雄厚,线条宽而润,交错有致。以焦墨点苔点,变现出江南草木丰茂的特点。

3.从南北两大山水画体系的风格对比上看

南北方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反映到山水画中风格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北方山水画中山石质地坚硬,雄伟厚重,险峻陡峭,画家们在描绘山石时轮廓突出,以坚硬的“钉头皴”、“雨点皴”、“短条皴”体现出石质硬凝的特征;在全景构图上多为“高远”或“高远”与“深远”相结合;树木以长松、巨木为主;高山之上常有飞泉直泻,以突出山石的险峻等。代表画家有荆浩、关仝、李成等。南方山水画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江南土质之山气象平和温润,轻烟淡峦;山石轮廓线不突出,以紧密的、有柔韧性的线条和秀润的点子表现山石的凹凸;树梢成片出没,杂草灌木丛生;在构图上多为“平远”;洲汀掩映,多平沙浅滩。代表画家有董源、巨然等。总而言之,北方山水主要特点为雄奇、险峻、苍莽,南方山水则显得平和、温润、秀丽。在水墨山水画技法成熟的同时,绘画理论也随之发展。张在水墨松石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心得,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主张。作为北方山水画派的开创者,荆浩在将水墨山水画推向成熟的同时,还利用绘画理论来巩固水墨山水画的地位。首先提出山水画的“六要”和“四势”,(“六要”指气、韵、思、景、笔、墨;“四势”指筋、肉、骨、气)充分肯定墨在技法上的地位,是山水画创作和审美的系统总结,对当时及后世的绘画都有指导性作用,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由以上论述我们得知,至五代宋初,山水画已经高度成熟并居于画坛之首。从书法用笔发展而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山水画,带动了整个中国画的重大变革。“笔”、“墨”概念的提出,“皴法”的出现,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六要”、“四势”引导了中国画的创作和审美方向;与北方全景山水风格相对应的南方全景山水,也出现在画家笔下,“淡墨轻岚为一体”的风格特点在北宋中后期极受文人画家推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花鸟画技法梳理及其成熟时间界定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由工艺装饰发展而来。魏晋时期的花鸟画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只有顾景秀、刘杀鬼等知名度较低的人进行摸索,直至中晚唐,画家对花木鸟兽写生和造型能力提高,花鸟画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逐渐引起画坛重视。五代时期西蜀黄荃、南唐徐熙的努力创作,丰富了花鸟画技法,将这一画科带入新的发展阶段。“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不同艺术风格出现,推动了花鸟画的成熟,并使花鸟画成为当时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列的三大画科之一。北宋时期花鸟画得到空前发展,既有宫廷画院画家应装饰之需而创作的“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同时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对比。在北宋末年,花鸟画一度成为风头压过人物画、山水画的第一大画种。

1.从表现技法上看

晚唐的边鸾,是在美术史上为花鸟画赢得历史地位的第一人。换言之,花鸟画,直至晚唐才出现了一个名家。而这一名家的声望还远不能与人物画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吴道子、张萱、周,山水画的“大小李将军”、王维、董源、巨然、荆浩、关仝、范宽、李成等历史地位相比。可见,花鸟画作为画科出现的时间在三大画科中是最晚的。起步虽晚,但花鸟画到了五代,技法的迅猛发展因黄荃与徐熙的出现而进入了快车道。

黄荃在表现技法上“妙在赋色,用笔极精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B20。他的艺术成就受到其国君的赞赏,据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蜀主孟知祥就曾赞叹黄荃“小笔精妙”B21。黄荃的成功,意味着费时费工、有着逼真效果的花鸟写实技巧已经达到十分精深的程度,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推崇,而其流传至今的《写生珍禽图》,也足以证明黄荃的写实功夫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准确程度。

徐熙与黄荃取精工一途大异其趣,“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B22,创“没骨”画法,将黄荃的精工改为放纵,将黄荃小心翼翼的染色改为纵笔使色,工细与粗放交错进行。他的这一创造性技法,赢得了他身后大诗人坡的极力称许,东坡云:“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B23同为诗人的梅尧臣对之更为推崇,他有诗赞曰:“年深粉剥见墨踪,描写工夫始惊俗。”B24感叹徐熙“落墨为格”的超凡脱俗。

2.从写实效果上看边鸾所创的“折枝花”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在描绘花木形态时选取其中一枝或是一截精心加以绘制的花卉布局方法,使画家在写生时不再是简单的描绘,而是通过艺术处理增强画面的审美效果。“贞元中,新罗国进孔雀善舞,召写之,得婆娑态,若应节奏。”B25边鸾应诏写生孔雀,绘一正一背,精彩生动,充分说明他已掌握描绘孔雀的绘画技巧。李之仪《姑溪居士集》卷六《次韵夹竹桃花》诗的附注云:“黄荃作夹竹桃花屏风,东川西川节度使厅皆有之。荃今不在,以真花片补其缺处,几不能辩。枝上地下,相契不差毫发,天下传以为工。”B26用真花去补画,真花与画相混达到了无法分辨、可以乱真的地步,可见黄荃高超的写实技巧。

3.从徐、黄风格对比上看

五代时期西蜀和江南成为艺术的发达地区,南唐和西蜀的统治者建立了画史上最早的宫廷画院,使具有绘画才能的人能够在皇家的赞助下进行创作。受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西蜀画院画家擅长宗教人物画和工笔重彩花鸟画,南唐画院画家则在宫廷人物肖像、水墨山水和花鸟上独树一帜。作为西蜀画院代表人物的黄荃师从刁光胤,他发展了刁光胤的画法,将晚唐花鸟画写实性的长处加以完善。《写生珍禽图》并不是黄荃的花鸟画创作,作为为儿子临摹学习而画的禽鸟画稿,我们依然能够从中看出黄荃的绘画特点。此图绘有20多只鸟虫及龟类,有动有静,姿态各异,无论是立、飞、啄、跳、展翅等都生动而富有灵性,由此可见画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技法上采用勾勒填色的方法,精细紧密的轮廓线在表现形象的同时体现出完美的线条魅力;温润的填色晕染,传达出禽鸟羽毛不同的质感及喙、腿、爪不同的硬度和力度。整个画面清新典雅,色彩丰富,工整细腻,形神兼备。“黄家富贵”的格调符合统治者的欣赏趣味,代表了花鸟画成熟时期的皇家绘画审美特征。后黄荃父子及其他西蜀画院名手进入北宋翰林图画院,引导了北宋花鸟画的发展,充满宫廷贵族气息的花鸟画风在北宋花鸟花坛上占有统治地位,成为这个时期品评花鸟画的标准。徐熙并非南唐画院画家,他是南唐花鸟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仅以个人的野逸风格与西蜀的皇家风格抗衡,被史家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熙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其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中寻常的禽鸟、花竹、草虫、蔬果等,整个画面中以墨色为主,色彩其次,以质朴的手法追求生动的笔墨趣味和淡雅的格调,“野逸”的风格开后世水墨花鸟画的先河。徐、黄两家的创作分别代表了中国花鸟画重墨和重色两种风格倾向,是花鸟画成熟的标志。黄荃作为御用画家,题材、手法都比较符合宫廷贵族的喜好,以写实和精工巧丽著称,深受后世院体和工笔重彩画家推崇;徐熙花鸟重墨,“所尚高雅,寓兴闲放”的“野逸”味道,适合文人画家的审美趣味,被后世逐步发展为水墨写意花鸟画。

二、北宋以前画史著作体例与北宋时期画史著作体例的对比

唐以前的绘画品录不以画科分类,因为此时除了人物画以外,并无其他画科可分。因此人们在对画作进行品评时,“尝品第古今名画,不因年次远近,但以技工优劣为等差”B27。盛唐时期山水画真正独立后,虽然在画论史上记载了许多山水画家,但画论的整体格局依旧是按照先前的品录体例,而不以门类区分。例如《唐朝名画录》。直至北宋时期,各画种画科纷纷成熟并获得长足发展,反映在绘画理论上便出现了以门类论画的著作。以部分北宋以前的绘画理论著作和北宋时的绘画理论著作为例:

(一)北宋以前的绘画理论著作

《古画品录》,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绘画批评著作,南朝谢赫著。在《古画品录》序文中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作为人物画品评的艺术标准。文中评论了自三国吴到萧梁三百年间的27位名家,根据他们的艺术造诣将其分为六品,并对每位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简短评价。《唐朝名画录》又名《唐画断》,中国唐代画史著作,是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朱景玄著。朱景玄结合张怀的观点和李嗣真提出的“逸品”概念,将画作分为“神、妙、能、逸”四品,以此来品评他亲眼所见的唐代画家及其作品。全书共评价唐代画家120人,按神、妙、能、逸四品排列,神、妙、能三品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国朝亲王”三人列于神品之前以示尊重。在论述各画家时,神品较为详细,妙品次之,能品更为简略,逸品则比较详细。《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唐代张彦远著。张彦远家族收藏丰富,学识渊博,擅长书画,所著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古代美术研究的重要文献。全书十卷,对绘画的起源、发展及收藏鉴定方面都有十分详尽的阐述,卷四至卷十以时间先后排列,收录了自轩辕至唐代会昌元年(841年)372位名人画家的传记,包括姓名、籍贯、事迹、著论、前人评论及绘画作品等。在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中,张彦远提出了品评作品的五个等级:“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贯众妙。”B28其他如姚最《续画品》、僧彦《后画录》、李嗣真《续画品录》、张怀《画断》等皆是以时代先后,或是以品第论画。

(二)北宋时的绘画理论著作

《圣朝名画评》又名《宋朝名画评》,北宋刘道醇所著。全书共三卷,刘道醇首创分门评论的格局,将画作分为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鸟翎毛、鬼神、屋木六门,每门之中又分为神、妙、能三品,取消了朱景玄和黄休复所采用的逸品之目,每品之中再分上中下三等。此书共收入画家92人,大都是北宋画家,少数为五代画家。画家各有小传,传后加有评语或是合评。《图画见闻志》,中国北宋绘画史著作,郭若虚著。因感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缺乏完备的绘画史,遂作此书,记录了自唐会昌元年(841年)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间的画史。全书共六卷,收录了唐末至宋中期233年间的284名画家,记录了各画家生平、师承、理论思想及绘画成就。将画家以朝代分为唐末、五代和北宋三类,其中宋代画家先分出艺术才能“臻乎极者”13人,其余画家则分为“人物门”、“山水门”、“花鸟门”、“杂画门”四门分别点评,全面反映出唐宋时期绘画艺术的鼎盛面貌。《宣和画谱》,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成书于宣和庚子年(1120年),从题款“宣和殿御制”看名义上由宋徽宗赵佶御制,实则由徽宗皇帝及其侍臣,以及画院画家共同完成。全书共二十卷,收录了宋徽宗时期宫廷所藏的自魏晋以来的历代绘画作品,有画家231人,作品6396件。以绘画题材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番兽)、龙鱼(水族)、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每门画科前均有绪论阐述该画种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画家传记及其作品。《宣和画谱》的产生正值中国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统治者对历代绘画名作库存最为富足的时期。作为官方编撰的著作,理论上的创新并不多,但对了解、研究中国绘画史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北宋时期的画史著作多是以门类分类介绍画家,但其中也有例外,如黄休复所著的《益州名画录》。《益州名画录》因对特定地域的画家进行记录而受到关注,他在对绘画进行品评时,将逸品列于神品之上,分为逸、神、妙、能四品,其中妙、能又各分为上、中、下三品。这种品评系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画科的成熟从侧面影响了绘画史的著作体例。宋以前的绘画史著作不以画目分类来介绍画家,至北宋时期,各画科纷纷成熟,而这一时期的美术史论家习惯于以绘画题材的不同分门别类介绍画家。从另一角度看,之所以北宋时期的画史著作体例有别于宋以前的绘画史著作体例,正是因为各画学画科在北宋时都已成熟。

三、综述:北宋前各画科确已成熟

绘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历代政治和社会风貌的缩影。它的政教功能最早被重视,因而得到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绘画艺术进入自主发展的阶段,成为文人画家传情达意、表现自我意识、强调个性特征的一种方式。技法的成熟促成了该画科的成立。经过无数画家在各画科技法上的不断摸索、积累和发展,各种绘画基本技法、程式套路纷纷成熟并为后世所效仿,一流名人大家层出不穷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极为深远,于是到北宋时期,以绘画题材为命名的各画学学科纷纷成立。作为中国绘画思想载体的绘画理论史,在著作体例上有别于宋以前的绘画理论,开始出现以门类划分来介绍画家。这从另一方面映证了,至北宋时期,各画科确已成熟。(下转第64页)(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2,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5页。

②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6,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27-128页。

③ 同②,第128页。

④ [宋]米芾《画史》,《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第2册,第257页。

⑤ 同①,第23页。

⑥ 同②,第127页。

⑦ 同②,第127页。

⑧ 同①,第23-24页。

⑨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12页。

⑩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B11 同⑩。

B12 同⑩。

B13 同⑨,第113-114页。

第12篇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工商工作机制

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突出实践,解决好实际问题,在当前工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从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制度设计、考核落实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和转型,以科学发展为方向,尝试构建五种机制,建设迸发活力的基层工商工作运作机制。

努力构建学习机制。人教部门要牵头制定好今年的教育培训规划,完善适应监管执法的培训大纲,尽快完成全局学习制度的拟定和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个单位要把学习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布置、检查和考核,增强学习制度的刚性,使学习提高蔚然成风。

努力构建创新机制。创新来自实践,源于一线。作为最基层的工商部门接触的问题多,随时知道问题之所在,常常会源于实践构思出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有雄心壮志,要勇做创新主体,谁谋划多,着手早,谁就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各个科室要做好指导工作,今年刚刚印发的《政务信息考核办法》要求各单位按期报送工作研究类文章,这就是一个好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还要积极发挥办公室的综合协调、监察部门的跟踪监督作用,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创新工作。

努力构建责任机制。在全系统定岗定责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好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工作任务和担负责任,并结合网格化监管,划好各监督管理分局“网格责任田”,定好“网格责任人”,把具体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市局部署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并完善激励机制和事前追究机制,全面促进件件工作落实到位。

努力构建规范机制。规范行政是法治行政理念的重要内容,对内是一个单位统一协调的重要保证,对外是单位形象的突出体现。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做好全局各登记注册窗口市场准入的材料报送规范,登记初审规范,登记程序规范;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法律文书规范,立案规范,调查取证规范,告知处罚规范,强制执行规范,档案装订规范,年检验照规范。

努力构建监督机制。今年,我们要顺应形势,尝试制定系统内的督察制度,争取督察一次,规范一次;还要多想办法,主动尝试建立系统外的监督制度,使我们能经受得住一年365天暗访的考验。

二、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工作

第13篇

会话含义理论是人们总结英语交际中一些常用的规律,如果把会话含议理论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听力练习,学生就能突破学习障碍,提高英语水平。英语会话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情境原则,它是指人们在交谈中是针对某一件事情进行交谈,一个话题完结才能开始另一个话题;关系原则,这是指一个人说一个话题时,回应的人不能偏题、跑题、说废话;准确原则,这是指说话时无论问话还是答话都必须准确、清晰、直指话题本身。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能把英语听力内容化繁为简,以高中英语Body language一课听力训练为例,说明该理论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一、应用会话含义理论帮助理解话题情境

高中教师展开英语听力教学时,会发现学生因为没有掌握英语听力训练的规律,听力学习的效率非常低下,这表现在:学生畏惧听力训练中出现生单词,如果出现自己不理解的生单词,他们就容易产生紧张感,使听力效率下降;有些学生只注意听字句的细节,结果发现自己听了后面忘了前面,听力效率同样很低下;有些学生做听力训练题时没有把握好关键点,听完之后往往不能说清楚自己听的文章重点是什么,这使他们的听力效率依然很低下。在做高中英语听力练习时,发现句子中存在一些生僻的词汇,他们担心不能听懂,所以就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听不懂的词汇上,反而分散了听完全语篇的精力,使原本能听懂的词汇也因为他们不专心而没能听懂。学生会紧紧抠住几个自己听不懂的词汇,是由于他们内心太紧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上把握全篇的内容,在听文章时,遇到少数听不懂的词汇就暂时“抓大放小”,回头再想。比如高中教师引导学生听以下这一段对话:

A:We will arrange the mass production as long as we get your approval email of 1st sample and official po.

B:Deal!Please send me updated offer sheet soon for our record and I will issue the PO.

A:Good news.Let us turn to the package.We remember you would like to change to new and fashion package method.

教师引导学生用会话含义剖析以上的对话,A和B正在谈订单的事,A和B在头两句话就已经确定订单的业务,A立刻把话题转到商品包装上。如果学生从会话理论剖析该句,就能发现头两句定下了两人话题的范围,他们需要商谈的定单已经谈定,接下来谈商务细节。如果学生能把握住话题的情境,即使有部分单词不了解,也可以从整个情境中推测出该单词的意思。

二、应用会话含义理论帮助学生理顺话题逻辑

在做高中英语听力练习时,一些学生对某一句话的意思理解得不够透彻,他们同样会觉得很紧张,担心自己漏掉英语句子,影响自己对整篇英语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会话含义理论把握英语英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之间的联系。高中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听这段情境对话:

B:Yes.But we suppose new package will add into the cost.Tell me about the roughly increasing percent of the new package.

A:Final estimate increasing for the new package is 3% compared with old whole unit price.

B:Is the mass production ready within 3 weeks as per previous package?

A:Yes.

B:How about new package?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会话含义的理论,分析这些话里的逻辑性。当A在上一段对话中将话题谈到要从包装上谈订单细节时,即使学生不理解下一句的意义,也能推测得到B会与A共同商谈包装的细节、价格等方面的事。以下A与B对包装会展开争议或讨论。事实上,它们每句话都针对包装的内容进行展开。如果学生能理解会话含义理论,即使学生有些句子不能弄懂,也能根据上下文说话的内容推测他们说话的内容。

三、应用会话含义理论帮助学生把握话题关键

在做高中英语听力练习时,学生必须能握握住一个话题的关键,比如这段对话,双方针对一个什么话题讨论?围绕这个话题,双方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双方观点的不同点是什么?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关键,学生才能了解要从哪个方面来重点学习这篇对话的内容。

依然以该段英语听例为例,教师继续学生继续学习听力材料:

A:Also 3 weeks.It only will take one week or more for new package

B:That is good! We will give you our final decision no later than this Thursday.Please arrange the mass production in advance.We will wire you 30% deposit tomorrow.Let me know the schedule once the production have some news.

A:Of course.

高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会话含义理论概括这个话题,学生会发现订单的包装是这次话题的主题。学生应该重点听的是这个包装中产生的价格、交货时间、订金之类的争议,即使其它部分词学不太理解,也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听力结果。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关键,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英语听力练习。

第14篇

一、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简述

加涅将人类学习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进行比拟,将学习行为分为若干加工阶段,假定人脑中的某些内部结构并有与这些结构相应的信息处理过程。下图是其模型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模型中,表示了信息从一个结构到另一个结构的完整流程:来自环境的刺激信息从感受器到感觉登记器,经过瞬时登记之后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极其有限,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不复述,会很快遗忘。

当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便要进入编码过程。编码是指用各种方法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组织。经过编码的信息可以长时间保持。保留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可能通过提取再回到短时记忆,由短时记忆直接通向反应器,也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进入反应发生器,引起反应器的活动,最终引起反应。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除了有关信息处理的过程外,还有一个控制过程,这就是“执行控制”和“预期”。控制过程影响着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器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和采用何种提取策略。“预期”是指学习动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达到学习目标的期望。“执行控制”和“预期”可以激化和改变信息流的加工,可以影响到信息加工的所有阶段,所以,加涅将它们单独进行排列。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模式。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根据信息加工模式,揭示了学习的各个内部加工阶段,并把这些阶段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应起来。

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环环相扣,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此,教师的教学应按照学生学习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教学策略。

1.化学信息的“序化”加工策略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吸取了系统论的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的结构,即各个要素排列、组合的顺序、层次,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如果各要素排列有序、组合最佳、结构严密,就能获得系统的最优效果。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信息按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井然有序的知识整体。

化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其知识包罗万象,知识点繁多而分散,学生往往感到难学,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按照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它们进行组合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将化学知识按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在复习“铁”的知识时可出示如下结构图。(上页)

经过结构化组织的材料往往给人一种形象直观、简明扼要的感觉,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内在联系。通过对结构图的解读,使杂乱的知识有序化,实现信息的“序化”加工,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条理分明,而且记忆持久。

2.化学信息的“编码”加工策略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本质就是建立编码系统,可以使知识“增值”,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编码是一个涉及觉察信息、从信息中提取一种或多种分类特征,并对此形成相应的记忆痕迹的过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信息编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种信息加工手段,可以使零乱的化学信息组合成有内在联系的有序的认知结构,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相对庞杂,但是它们并非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联系密切,是理论性知识的具体体现,如,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并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二是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这里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包括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已有知识,又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三是事实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它体现在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存在、制法、用途等,还体现在同一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酸、碱、盐都具有某些通性等。在学习中要紧紧抓住这些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编码。

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以后提取该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知觉有误,或分类特征不清,或形成的记忆痕迹与客观事物相差很远,那么,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一些信息加工的方法,以使学习获得的知识容易记住,并将其迁移到学习者今后遇到的各种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3.化学信息的“重组”加工策略

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化学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组的过程,这种认知结构主要是由化学教学知识体系的结构转化而来的。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一方面,要对化学素材进行改造、加工,革新化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和程序,将教材“静态”知识动态化,文字知识图像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努力使课本知识由“储存”状态转化为“输出”状态;另一方面,重视设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它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信息进行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这个概念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从电子得失的角度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角度从有机化学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从电化学的角度等六个阶段进行学习。初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是考虑到初中学生刚刚学习化学,对化学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尚不太高,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所以只是从形式上先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个大致的了解。到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已有所提高,他们已经开始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材在编写上先是从氧化还原反应都必须表现出来的特征――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接着让学生联系初中已有知识(化合价及其变化的本质原因)推测出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在有机化学中,从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拓展,使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更为丰富。从电化学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领域中的体现和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遍性和它的重要价值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可以说每一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都是这个概念更为深入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使得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

4.化学信息的“同化”加工策略

同化加工是指学生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来解释、固定新学习的知识,使新学习的化学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经历三个环节:①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了对新旧概念的各方面之间的比较,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其差异,毕竟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③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概念同化策略能够较精确地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运用已有的概念去掌握新概念。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有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适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清晰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概念同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了同化所学新知识的观念,我们就说学生具备了知识的准备。在化学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能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为后面学习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促进概念的同化。

如,学生在学习“离子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因此,对离子平衡的学习就不必先让学生去观察有关的实验现象或收集有关的事实,而是可以采取“概念同化”的策略进行学习。

首先,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的知识,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建立起联系,初步理解离子平衡的涵义。其次,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进行精确类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即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平衡移动原理对两者都适用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建立平衡的本质不同(离子平衡是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影响平衡的外部因素不完全相同等。通过这样一个比较过程,能够对新旧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应用概念。最后,在明确了两者的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离子平衡的分析,将相关的概念(如,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从不同侧面联系下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使“平衡”的概念体系进一步扩大。

5.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策略

对化学信息进行迁移加工的能力是各种信息加工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学会对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不仅能广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强化对所学知识进行清晰、稳定的工作记忆,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利用好迁移,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否则学生就感到化学知识抽象、难懂、难记,从而逐渐失去兴趣。

化学知识的迁移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缩减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概念、原理、规则及至方法、态度,通过认识的重组,形成一些适于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新的规则或策略。前者可以看作是“理解性”的应用,后者则是“综合性”的应用。

一般“理解性应用”可以通过图式或概括化来实现。如,学生形成的卤族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的学习,碱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碱土金属元素的学习等。“综合性应用”的例子也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过程、化学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等,都是通过知识的重组来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任何一个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都离不开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习者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往往先通过对复杂问题中概念的辨析和条件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向,并“检索”得到有关的原理、公式和其他辅助知识,为快速而准确地求出问题的最终结果做好准备,该“检索”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信息迁移是一个信息的获取、加工、转换处理的过程,利用好信息迁移对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完成好信息的“迁移”,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不同的途径解答问题等。

三、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习动机,明确教学目标

利用新奇(或有冲突、难以置信的)事件、故事、图片、问题及化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当前学习任务的意义;提出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指出成功达标的要求。但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则可暂时不指明教学目标。

2.聚焦学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采用摘要、提纲或图示等方式预览课本的内容与要求,运用提问、前测、先行组织者和类比等回忆原有知识,复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用黑体字、色彩对比和简笔画等手段来突出关键属性;简化较复杂的程序和情境,展示一步一步的操作程序,评估程序应用的正确程度;学生用恰当的方式重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主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利用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讲解结合展示等方式说明道理。

3.进行信息编码,有效储存信息

采用分析说明和叙述的结构、识别范式、归类和分块、框架结构图示、概念匹配图示、精细加工等方法组织信息;运用图像、想像、隐喻等联系信息。

储存信息的方法包括:形成网络、概念图、类比、复诵、记忆术(如,编码、位置法、关键词、押韵、故事等)和其他各种图示;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提示;运用记住每一个步骤的方法;监督问题解决过程是否成功;用不同方式表现问题;用书面或其他方式来储存信息;在某一任务中恰当运用策略的关键属性;提示成功运用策略的线索;对认知的过程进行出声思考,同时监控运用策略的效果。

4.提供不同情境,进行提取反馈

间隔一定时间布置不同作业以对信息进行回忆、再认;要求学生解释类别,给出实例;识别概念应用的情境,确定规则是否得到了正确应用;明确在哪一种情境或任务下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恰当的,并说明其理由;对未曾遇见的不同难度和不同情境下的实例作出辨识;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等都要统筹考虑。

教师通过练习进行反馈和补救,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如何,以及后续应该怎么做;认识到所学知识如何运用,明确澄清学习的需求,考虑所要求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第15篇

一、上半年重点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民政事业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新提高。全市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05元,补助水平达到202元;农村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30元,补助水平提高了15元,达到90.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480元,达到24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240元,达到1560元。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人均月救济提高20元,城市的达到245元,农村的达到205元。“三院”工作人员人均补贴标准也翻了一番。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得到及时发放,全市共为31.83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生活补贴3775.38万元。深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全市共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对象10273人次,直接救助资金支出2053万元;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对象25823人次,直接救助资金支出3713万元。今年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城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试点单位,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进展顺利。社会救助理论研究取得新成绩,市局提交的理论文章《农村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机制研究》荣获国家民政部二等奖。二是救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我市境内遭受了干旱、暴雨、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全市受灾人口169.36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两个最大限度”和“五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奋起抗灾救灾,为旱区受灾群众送水2.08万车次,紧急转移安置灾民0.48万人,及时发放救灾救济款1075万元,妥善解决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维护了灾区的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大规模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创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每个县市区都有2-3个社区开展了创建活动,袁州区、万载县被列为全国救灾应急志愿者体系建设试点县。三是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完善“解三难”的优待优惠政策,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全省双拥办主任和优抚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双拥工作的经验做法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市所有退伍军人和转业士官的报到、档案审查、档案信息录入的工作。建立完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市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比上年提高10%。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职能培训,已有468名退役士兵受训。军休干部第一批房改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批房改工作也在稳中有序进行。四是社会专项事务取得新成效。“难点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63个“难点村”,全部完成了治理任务,“难点村”转化率达到100%。第八届村委会选举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资料征订和宣传工作正有序开展。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效。上半年,我市新增社会团体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区划地名工作创新开展。及时召开乡镇勘界工作试点现场会,总结推广了万载县的工作经验,全面部署了全市乡镇勘界工作任务。部署落实了我市6条设区市间县级界线联检工作任务,大力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认真做好地名和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了地名数据库。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市慈善总会与广汇家居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516万元扶贫助学留本付息冠名慈善基金的协议,用于扶助贫困学子。积极争取到韩国衣恋集团30万元资金,用于开办中学2011年“慈善阳光班”。进一步推进慈善制度建设,制定《市慈善总会冠名慈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慈善总会慈善基金协议书》,规范了慈善工作的运作程序。殡葬服务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管理,开展公墓收费调研和专项检查,规范公墓收费行为。积极开展殡葬系统“优质服务月”活动,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和文明祭扫理念,全面提升殡葬服务水平。认真抓好婚姻登记系统师资培训,全市选派了20名婚姻登记员参加了省民政厅培训。流浪乞讨救助扎实有效。全市各地加大巡查和救助力度,上半年共救助生活无着人员3462人,支出救助经费53.24万元。五是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加快发展。认真抓好福利彩票公益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全市申报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补助项目20个,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项目56个,项目建筑总面积达34.0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0932张。进一步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工作,为民政事业的发展筹措了充足资金。上半年全市共销售各类福利彩票8017.86万元,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51.87%,比去年同期增加2478万元,增幅50%;筹集公益金2254.9万元。积极推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老龄事业加快发展。认真组织申报省级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已向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申报6个省级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争取扶助资金40万元。积极推进10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争取市财政奖励扶助资金40万元。中心城区月亮湖老年公寓建设进展顺利,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高龄老人长寿津贴制度进一步落实,市本级、上高、万载已启动高龄老人长寿津贴申报审批工作。同时,党建、社会工作、维稳、民政宣传等工作也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下半年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民政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精神,再接再厉,真抓实干,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一)以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民生工程任务。全市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市政府民生工程的要求,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资金全部及时发放到位。大力加强社会救助精细化管理,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要继续开展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完善城乡低保申报评议程序,促进低保更加公平公正。认真落实《省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对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正常生活。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做好新灾防范应对工作,高度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其它自然灾害风险,根据情况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和救灾响应,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力度,力争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命名。在完成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救灾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救灾应急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认真抓好灾后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建设,把握工作进度和建设质量,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以规范管理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认真抓好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以上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全面完成社会组织年检任务。继续推进社会组织争先创优活动,切实抓好每个县(市、区)的领导干部联系点,确保活动取得新成效。继续深化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新颁布的《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即将修订出台的《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切实抓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举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及时开展新当选的村委会班子成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其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继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和创建农村精品社区工作,抓好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督促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认真抓好孤儿救助工作,督促各地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费全面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大运会”、“七城会”等重要时期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更新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服务,实施惠民殡葬政策,规范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管理行为,落实殡葬服务基本标准,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加强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认真做好地名数据库的更新、补充和完善工作,继续做好市行政区域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全面完成我市边界联检任务,并做好边界联检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大力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工作,确保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强势推进彩票发行工作。充分认识当前彩票销售形势,加大电脑票和即开票的营销力度,积极推进站点“专营化”建设,努力争取彩票销售再上台阶,实现销量保位争先。

(三)以落实政策为重点,推进优抚安置工作和养老服务事业。认真落实优抚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解决好“三难”优抚对象的实际问题。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双拥办机构、编制、经费,积极做好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筹备和迎检工作。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抓好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落实,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认真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政策,积极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确保11月份前完成全市安置任务。深入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按时完成军休干部接受安置任务,9月份前完成第二批军休干部房改对象数据的上报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向民政部、省民政厅争取“蓝天计划”和“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等福彩公益金项目,加快养老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国家、省确定的扶助试点项目,并积极推进10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高龄老人长寿津贴制度落实,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以强化排查化解为重点,认真抓好维稳工作。我市的民政维稳工作一直处于全省的先进行列,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民政维稳工作不容乐观,形势严峻,特别是“八一”期间,涉军维稳问题尤为突出,部分涉军群体频繁上访,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隐患仍然存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当前民政维稳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认真做好“国庆”、十七届六中全会、“大运会”、“七城会”等重要时期的民政维稳特别是复退军人维稳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积极开展民政领域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突出排查近年来一直在串联集访的对越参战人员、下岗专业志愿兵、伤残退役人员、城镇退役士兵、“两参”政策边缘退役人员等重点群体,及时把握其思想动态,主动解决部分人员的特殊困难。突出排查各项民政政策特别是优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坚决杜绝因政策不落实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要充分利用发放抚恤补助、走访慰问等时机,切实加强教育疏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复退军人的政治意识、政策意识和法制意识,使他们做到不上访、不串联,不参与集会,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与当地公安、国安、、维稳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力求第一时间把握信息,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维权维稳协调小组的作用,及时有效地做好稳控化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紧急处置预案,落实化解责任。要加强节日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及时发现、报送紧急信息,确保迅速稳妥处置,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推进民政事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