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准入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前期洽谈。由引资单位牵头组织。投资方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投资计划书)。洽谈内容包括项目类型、选址要求、优惠政策以及与项目建设相关内容。
(二)来访考察。由各引资单位负责接待。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由引资单位牵头组织回访考察,重点考察投资方实力、产品市场前景、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产品效益等。考察结束后,引资单位3个工作日内形成书面考察报告并呈分管县领导,提交县开放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投资促进局)备案。
二、项目评审
(一)准入论证。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环评、安评以及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
(二)专家评审。组织行业专家、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对项目深度研判。落实选址方案、确定用地规模,测算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园区配套投入等。评审后3个工作日内形成《项目评审建议书》。
三、项目审定
(一)引资单位牵头与投资方就协议内容逐一谈判磋商,明确合同内容、明晰权利义务。
(二)初步商定的合同交由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会签,司法局对合同进行法制审查,由引资单位党工委会议(党政办公会)审议,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议。
四、项目签约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 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关键词: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
一、引言
集中采购是采购需求和采购规模的集中,可以说集中采购促进了采购规模化,提高了采购效率,提升了采购效益。 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供应商的参与,如果只有需求方这一方在津津乐道自己的集中采购,供应商配合不够成了需求方的独角戏;或者参与的数量太庞大且参差不齐造成资源的浪费;那么集中采购是不会实现它的目标的,也背离了集中采购的初衷。所以,在集中采购模式下,探讨供应商管理非常有必要,而且也必须去建立一套适应集中采购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二、强化选择供应商
(1)集中优势资源,优中选优。2009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对两级供应商进行统一梳理数量共18000家,目前一级物资供应商2500家,二级物资供应商20000家。集团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分等级管理,考评合格的分为A、B、C三级。A、B级物资供应商为主要采购供应商。按照A级物资供应商数量控制在总量的5%以内,B级物资供应商控制在总量的15%以内计算,A级供应商数量为1125家。这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宝才在一级物资授权集中采购会议上提出的统一供应商管理,要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1000家以内的供应商,能够占中石油采购额的70%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与国外石油公司如BP公司相比,BP公司提出200个供应商占40%的采购额,1000个供应商占80%的采购额的做法,也有一定距离。所以,在集中采购趋势下,供应商管理方面要进行优势资源集中,使战略供应商更加具有规模效益,更加具有成本优势。
(2)适量的第三方评估。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提出供应商管理部门依据权限可组织对申请准入的物资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并据实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作为物资供应商评审的一项重要依据。现场考察应包括企业概况、生产设备和经营情况、质量控制、研发能力、产品实际使用情况等。第十九条 指出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组织成立一级采购物资供应商评审委员会和若干专业工作组。评审委员会由机关相关部门、专业分公司和所属企业代表及相关技术和商务专家等组成。专业工作组由授权的专业分公司或所属企业牵头组建,成员由相关部门、采购及用户代表和技术商务专家等组成。所属企业供应商管理部门参照一级采购物资供应商评审方式,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和专业工作组,对本企业二级采购物资供应商准入进行评审。 (3)注重考量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一个负责的企业应该诚实守信,坚守道德标准,主动履行好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做全球优秀企业公民。2012年集团公司公益投入9.36亿元,包括扶贫帮困、支持教育、赈灾捐赠、公益捐款、环保公益。其中包括我们集团公司西部企业熟知的“母亲水窖”项目。集团公司的这些举动就是向社会充分证明我们是负责任、信得过的企业集团。在集中采购下,我们注重考量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看供应商是否只追求利润,而忽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注重发展供应商
(1)实现双赢才能合作长久。2011年在上海石化举办了“主力供应商会议”,会议除了加强供需双方的交流合作外,有一个亮点就是表彰优秀供应商。上海石化的领导在会议上称供应商与他们风雨同舟、携手同进,形容双方之间的关系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次表彰大会是中国石油石化行业供应商管理的一个缩影。供应商在提品和服务的同时成就了自身事业,供需双方可谓是友情绵长,携手同行,共铸辉煌。在集中采购趋势下,这种关系更应该强化,而不能放松。保证供应商的发展与我们的发展齐头并进,提供给我们的永远是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2)定期分析供应商的能力。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分为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四个生命周期。同时,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地区,周期长短不同。根据这点,定期分析供应商的能力很有必要,为满足企业的长期需求做到未雨绸缪。
四、加大海外供应商管理力度
(1)海外供应商要以制造商为主。2010年集团公司进口机电产品供应商目录中海外供应商数量有1010家,作为工程技术公司,西部钻探公司每年都在进口各种设备、配件及化工产品,涉及的供应商主要就10家,其中以商居多。有独家,也存在同一产品不同的商,这里面就存在一定风险,有些商好几家国外公司的产品,只搞,其余的产品服务了解不够,在工程技术上不能给予应有的指导。如果在集团层次,与国外供应商签订战略合同,分公司签订带量合同会改变这一现状。
(2)部分海外供应商必须培育成战略供应商。海外供应商在长期的竞争中确定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地位,很大一部分具有垄断或寡头性质。尤其在石油行业,如康明斯、卡特彼勒、斯伦贝谢、哈里伯顿、通用电气等等,如果选择这些公司的设备,配件仍要从他们哪里采购,因为找不到第二家生产商,也不能贸然选择别的国内产品进行替换,因为采购部门或工程技术谁都不想去冒险。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培育海外战略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策略却别对待。
五、结语
集中采购趋势的加强本身就是对供应商的一次整合,因为随着规模的增大、采购量的集中,必然需要采购成本的降低。如果供应商跟不上这一节奏就只有被淘汰。这也是适者生存法则的体现。在生存下来的这些供应商中,我们按照集中采购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管理让他们更加适应这一变化趋势。除了价格这一考评因素外,质量、服务、供货及时性等多方面都是集中采购趋势下,需方要考虑的因素。供应商管理就应该围绕这些因素展开,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使我们选择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可信赖的质量保证能力、完善的服务体系。最终使供需双方长期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 赵琳琳,关淼.上海石化培育主力供应商开创供应新局面[J].石油石
化物资采购.
[2] 崔玉波.授权集中采购:在实践中发展与应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3] 戴维・伯特,希拉・帕特卡维奇,理查德・平克顿.供应管理[M].何明珂,
1.1 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优化供应商资源,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风险,根据《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物资供应商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分(子)公司、直管项目部及事业部的物资供应商管理,但公司境外机构在当地采购的供应商管理不适用本管理办法。
2 管理原则
2.1公司物资供应商管理遵循“统一管理、两级实施、动态考核、择优汰劣”的原则。采购中心是公司物资供应商的归口管理部门且负责公司集中采购物资供应商管理,公司各下属采购单位负责本单位自行采购物资供应商管理。
2.2 采购中心负责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合格供应商的开发和统一管理,建立合格供应商准入目录和供应商电子信息档案,实现供应商寻源、准入、考评、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对确实无法通过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办理采购业务的供应商也应按本管理办法进行线下管理。
3管理职责
3.1采购中心
3.1.1负责制定公司供应商管理的规章制度。
3.1.2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供应商管理体系和供应商管理信息平台。
3.1.3负责公司供应商的开发和统一管理,对下属单位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3.1.4负责组织公司供应商寻源、准入、考核评价、风险控制及档案维护等综合管理工作。
3.2分(子)公司、直管项目部、事业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3.2.1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单位供应商管理实施办法。
3.2.2负责开发、评价和推荐本单位的潜在物资供应商。
3.2.3参与合格供应商考核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采购中心。
3.2.4完成采购中心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3.3党群工作部
负责对同级单位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合格供应商准入、供应商“黑名单”确认等工作的合规性进行审核监督。
3.4计财部
应按照公司规定及职责范围,对采购付款进行审核监督。对于批量物资采购,如供货单位是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合格供应商名录范围之外的、或采购部门未通过中冶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采购的,财务部门应拒绝支付货款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公司有关职能部门通报。
3.5其他职能部门
按照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参与或监督采购部门组织的供应商选择、考核评价、风险控制等相关管理活动。
4 供应商寻源管理
4.1 采购中心及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制定物资供应商的寻源策略,在了解行业供应商动态的基础上,寻求符合资质的新供应商和新产品的供应商并通过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评审引入。
4.2 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寻源业务的日常管理制度,及时为新产品找到供应商或由于产品生产转移而就近寻找低成本供应商,以保证采购业务的响应速度。
5供应商准入管理
5.1公司实行供应商准入制管理。
5.1.1供应商准入必须按规定程序通过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办理,通过审批准入的供应商方可在其准入供应范围内参与公司采购业务。
5.1.2供应商准入执行“充分竞争、择优准入、制造商优先”的原则。确因条件限制无法选择制造商的,可选择经销商。
5.1.3经政府有关部门或公司认可的新产品、节能环保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供应商应优先准入。
5.1.4申请准入的供应商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法人资格及相关的资质条件;申请准入的制造商要具备国家或公司要求必须取得的质量、安全、环保以及其它生产经营资格;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活动中无违法记录;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政府部门、行业以及公司质量监督检查中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合同履约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5.1.5同时,具有以下所述情况任意一项的供应商,不予准入: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等终止的企业;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的;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有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有经营诚信、职业道德不良行为的;提供虚假的业绩证明或其他资信资料的;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权转委托他人、委托书授权不明或委托授权过期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其它规定的;违反公司其它有关规定的。
5.1.6供应商的准入,按照准入申请、准入预审、准入评审、准入审批的程序办理。
a)申请准入的供应商须提交准入申请,并应及时提供供应商准入承诺书、供应商准入申请表及供应商准入申请资料清单中的相关资料。
b)准入单位负责对供应商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预审;供应商提交资料不全或不符合其它准入条件的,预审不予通过;通过准入预审的供应商为备案供应商。
c)对备案供应商进行准入评审、准入审批。采购中心和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分别负责对本单位的备案供应商进行准入评审;准入评审应依据供应商资质文件、申请准入产品、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质量保证、产品业绩、售后服务等内容制定评审标准;准入评审可视实际需要组织现场考察,并出具现场考察报告,作为准入评审的重要依据;采购中心和各单位物资采购部门分别负责出具本单位供应商的评审报告并编制准入结果。
d)采购中心负责对供应商准入结果进行审核并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审批通过的供应商成为合格供应商。
5.2公司实行供应商资格预审制。
5.2.1所有供应商必须预先经过资格审查,准入单位负责对本单位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录入公司采购电子商务平台。
5.2.2准入单位应严格审查,认真核实申请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合法性。
5.3公司实行供应商供应产品目录制。
5.3.1采购中心负责对公司供应商的供应产品目录进行管理。
5.3.2准入单位应严格限定准入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采购部门不得向供应商采购许可供应产品目录以外的物资。
5.3.2供应商许可供应产品目录的变更,应由采购部门提出合理的变更理由后报采购中心审批。
5.4公司对特种设备工程需用物资实行供应商准入产品“认证制”。
5.4.1为公司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工程提供物资的供应商必须办理准入证,准入证由公司采购中心统一制作和发放。
5.4.2准入证实行有效期制,有效期为四年。
5.4.3准入证有效期限内,发证部门每年对已核发的准入证组织一次年审。年审合格的,加盖年审合格印章,并在准入证上填加考评成绩。未按要求参加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准入证失效,暂停交易资格。年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有关质量方面的验证资料等。以上文件需要提供有效期内的正本文件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5.4.4准入证不得涂改、伪造、出借或转让,否则无效。在有效期内准入证丢失或破损无法使用的,应向采购中心提出申请,由采购中心核实后予以补发。
6供应商关系管理
6.1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供应物资和合作关系分为战略供应商、主力供应商、关键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
6.1.1战略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钢材等战略物资,与公司战略匹配,且对公司生产建设有重大影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2主力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大宗、通用物资,对公司采购成本有重要影响,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3关键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瓶颈类专用物资,采购风险较高,对公司生产建设有直接影响,与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6.1.4一般供应商是指除上述三类合作关系以外的其他供应商。
6.2公司按照不同的采购策略进行供应商关系管理。
6.2.1公司对重要、战略物资,与战略供应商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简化采购程序,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2.2公司对大宗、通用物资,与主力供应商在适度竞争、优化供应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已经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的物资可直接按照协议签订标准采购合同。
6.2.3公司与关键供应商加强交流与协作;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降低采购风险。
6.2.4公司与一般供应商采取充分竞争、择优选择的采购策略,原则上只作为公司主要物资采购的备选供应商或一般物资采购的供应商。
6.3公司对统购物资供应商实行区域化管理,根据公司实际分为总部供应商、区域供应商和海外供应商。
6.3.1总部供应商指公司采购中心统一管理的统购物资供应商。
6.3.2区域供应商指依托公司经营发展建立的区域性分公司覆盖区域管理的供应商:以广州分公司及厦门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南片区;以沈阳分公司管理覆盖的东北片区;以北京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北片区;以成都分公司及兰州分公司管理覆盖的西南西北片区;以郑州分公司、长沙分公司管理覆盖的华中片区。
6.3.3海外供应商指公司境外机构在当地采购管理覆盖的供应商。
6.3.4各单位应结合采购物资的物流配送、成本构成等因素,对非统购物资供应商参照统购物资的管理方式进行区域化管理。
本文简要介绍了临朐县供电公司就如何加强承发包工程安全管理,规范承、发包双方安全关系和安全行为,明确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确保电网工程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进行了充分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管理目标;外包队伍
0 引言
随着网改项目的开展,县供电公司面临新的发展和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庞大的工作建设任务,公司采取的办法就是在继续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电网建设力量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广泛征集社会信用高、资质能力适用、电力施工经验多的外包队伍参与电力基础建设工作,弥补公司工程建设力量的不足。2013年在临朐县供电公司入网的外包队伍有9支,这些队伍的合理使用对临朐县电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企业如何做好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 管理目标
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细化流程管理,有效规范承发包双方的安全关系,界定双方安全责任,切实履行好企业对工程承包方安全监管职责,有效规避承发包工程安全责任,避免出现“以包带管”现象,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顺利、优质完成。
2 管理的工作流程
2.1 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经营副经理等任副组长,安监部、生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调控中心等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外包队伍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有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生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调控中心等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
2.2 外包队伍入网资质审查流程图过程说明
节点1:下发年度外包队伍资质审查通知,对年度公司外包队伍资质年审工作方式、方法提出明确要求。
节点2:各有外包队伍使用需求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本单位年度生产计划通知相应专业的外包队伍。
节点3:接到通知的外包队伍如有入网意愿,向工程管理单位提交入网审请和本单位的资质材料。
节点4: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对提交审请的外包队伍资质情况进行初步审查,资质初审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得参与临朐电网的工程项目,资质初审合格的由工程管理单位对其队伍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节点5: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对资质初审合格的外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主要从外包队伍基地建设情况、机构设置情况、近三年施工资料档案、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情况等方面考察,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得参与临朐电网的工程项目,考察合格的外包队伍,由工程管理单位向公司安监部提交考察报告和入网推荐书,并报送外包队伍全部资质材料。
节点6:拟使用外包队伍的工程管理单位向公司安监部提交入网推荐书,并报送外包队伍全部资质材料。
节点7:公司安监部对呈报的外包队伍资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不合格的予以退回,审查合格的由公司安监部组织进行安全培训。
公司安监部对呈报的外包队伍资质审查主要内容有:
1)用人单位推荐书及考察报告
2)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3)资质证书(原件、复印件)
4)设备维修安装试验资质等级证书(原件、复印件)
5)法人代表人证书(原件、复印件)
6)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复印件)
7)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复印件)
8)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原件、复印件)
9)施工队伍简介
10)外包队伍应健全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各类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11)企业组织机构网络图(施工队伍满30人及以上的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设有兼职安全员。具有两级机构的施工企业,设有独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12)施工简历
13)近三年安全施工记录
14)外包队伍需用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施工机械、工器具一览表
15)外包队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施工机械、工器具试验合格证(原件、复印件)
16)外包安全防护工(机)具使用管理规定
17)外包队伍人员登记表
18)外包队伍人员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19)外包队伍登高架设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的有权部门核发的有效上岗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
20)外包队伍与员工签定的劳动合同(原件)
21)外包队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其从事危险作业的所有人员办理的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原件、复印件)。
22)外包人员体检表(原件、复印件)
节点8:公司安监部组织对资质审查合格的外包队伍进行全面安全培训工作。培训课时不少于72小时,使用《临朐县供电公司外包工、临时工安全培训材料》,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临时用电安全、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设施管理、防火、防爆安全、典型违章示例等内容。
节点9:公司安监部组织对参加安全培训的外包队伍进行安全规程考试,安全规程考试及格率低于90%的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及格率高于90%的外包队伍,不及格人员经补考合格者,准予该外包队伍入网,不及格人员经补考仍不及格的外包队伍,该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公司安监部对经安规考试或安规补考通过率达100%的外包队伍,对外包队伍人员实名发放年度进网作业证(胸卡)。
节点10:公司安监部对资质审查不合格或安规考试不合格的外包队伍不予批准入网作业手续,并将相关资料退回外包队伍。
节点11:公司行文公布年度入网外包队伍名单。
节点12: 公司安监部将准予入网的外包队伍资质审查资料进行归档
2.3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流程图过程说明
节点1: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与中标外包队伍拟定工程施工合同的施工安全协议书。
节点2:公司安监部对所拟定的施工安全协议进行认真审查,审查不通过予以退回,审查通过交付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法人委托人与外包队签定生效。
节点3: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与工程施工单位签定合同和工程安全协议书。
节点4: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重点要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明确,并由施工单位进行签字确认。
节点5: 施工中标外包队伍针对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工程项目勘察情况和施工过程危险点情况制定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审查。
节点6: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外包队伍制定的工程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不合格,退回外包队重新制定。审查合格报公司安监部进一步审查。
节点7:公司安监部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进行认真审查,对工程项目中涉及重大安全问题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报公司经理或分管副经理审定,并按公司领导要求落实执行。审查合格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准予执行,审查不合格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退回工程项目管理单位重新组织拟定。
节点8: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工程外包队伍进行施工。
节点9:工程施工单位组织开展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安监部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
外包队伍按照工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施工期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在有危险性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并有完整的记录和资料,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指定工作联系人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检查的重点内容有:
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行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到岗到位和履行职责情况;
2)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班前会、班后会、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工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卡、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监护等)的落实情况;
3)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的落实情况;
4)施工现场的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等的安全管理情况;
5)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6)施工场地的孔洞、高处作业等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现场的防滑坡、防坠落物等控制措施,施工用电以及消防设施等管理情况;
7)防汛、防大风、防雷击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布置和落实情况;
8)安全措施补助费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情况。
公司安监部在工程进度过程中随时抽查或根据工作需要检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检查记录和召开安全例会情况,对施工工作现场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拟定安全监督通知书,并下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审查整改单位的整改报告,并在必要时对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实。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章和安全问题,由公司安监部提出考核意见,从安全施工保证金中扣除,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或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公司安监部按相关工作程序取缔外包队伍入网资格。
3 绩效的评价
3.1 数据的采集
检查公司项目管理单位和各相关部门对外包队伍和工程安全管理的履职情况、检查监督外包队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数据采集来源主要为安全职责是否存在失责、安全管理是否存在失误和漏洞、工程施工存在的各类违章情况、发生事故、障碍、异常情况。数据来源要经过核实,确保真实有效。
3.2 绩效的评价方法
安监部依据现场检查情况,结合各相关单位的意见及建议,对照有关规章制度对外包队伍和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考核意见,并履行公司相关考核程序。
4 效益分析
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外包队伍作为电力生产的有效补充力量,在安全管理方面还稍显薄弱,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外包队伍安全管理,实现与系统内同样的安全标准要求。通过对外包队伍安全规范化管理,利用绩效评价手段,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对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责任心,督促外包队伍加强自身安全建设,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杜绝各类违章和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人身安全,其管理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5]《国家电网公司农村配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6]《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事故调查与统计规定》
[7]《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反违章管理办法》
[8]《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
[9]《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承、发包工程和临时工安全管理规定》
[10]《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业生产二类障碍认定细则》
[11]《临朐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实施细则》
[12]《临朐县供电公司承、发包工程和临时工安全管理规定》
[13]《临朐县供电公司各级人员到位标准》
[14]《临朐县供电公司电气操作票、工作票填写与执行规定》
关键词:项目策划;海外项目;施工企业;建筑市场;项目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16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81
项目策划是项目管理者针对既定项目,确定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过程和相关资源,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活动。项目策划的目的是规避、降低项目风险,实现项目的管理目标。
1 项目策划的作用
一个好的项目策划能够发挥如下作用:明确项目的管理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利润目标、业绩目标等);明确项目开工准备原则和方案,确保顺利开工;指导各项实施性管理计划的编制;企业总部及时有效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指导;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防控。
2 项目策划的依据
(1)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2)设计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3)现场考察报告;(4)适用于项目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清单等;(5)公司决策层的管理预期、管理现状及内部资源条件。
要做好项目策划,策划小组必须熟悉上述五个方面事项,策划现场考察人员要对策划小组进行交底,最好是由考察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策划。现场考察报告由施工企业自主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地质、气象水文、交通、水电、通信、征地拆迁、风俗民情、环境保护等情况;(2)当地的工程原材料供应能力及价格、大型或关键设备购买或租赁价格及供货周期、自采材料料源条件及成本、不同类别和技能等级的劳动力供应情况及劳务费用等;(3)需国内采购的物资和设备的供货周期、进出口有关规定、运输方式、时间和费用等;(4)建设程序、安全责任、合同纠纷仲裁、人员材料设备准入、税费征免的法律规定。
3 项目策划实施阶段
项目策划可分为投标策划和中标后策划。
4 投标策划
投标策划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以中标为目的,根据招标文件内容既要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又要结合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所做出的决策。
此阶段的策划主要由市场开发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现场调查人员、拟任项目经理参与。策划的重点是分析工期、成本、安全、质量、地缘情况方面的风险,既要确保发包人的目标,也要确保企业的项目管理目标。既然是以中标为目的,假设在现场考察资料准确详实的情况下,主要分析本次投标中企业的优势与不足,要从管理团队构成、设备配置及价格、材料来源及价格、主要劳务来源及工资水平、风险预判、利润目标等方面确定技术方案及投标报价。要策划出项目总目标、项目工期目标、项目人员构成、分包方案、设备配置、材料来源等。
5 中标后策划
项目中标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投标策划进行项目实施性策划,形成《XX项目策划书》,实施性项目策划书是项目实施额纲领性文件,各项实施计划都要围绕策划书编制。要完成策划书,还有一项工作要进行。
6 中标后补充调查
由于项目信息时效性、语言障碍、对所在国市场的了解程度,往往投标前的项目调查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以XX项目为例,投标前,承包商派人对所在国市场进行了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但由于得到项目信息时间太迟,前期调查时间太仓促,加上调查人员对所在国市场完全不熟悉,在中标后实际情况部分与调查不符,主要反映在材料价格和供应能力,如工业用柴油价格要高于民用柴油价格50%(调查时为民用油价)、地材供应商供应能力不足(当地碎石供应商生产能力为50m3/天,不能满足项目需要)等。在项目中标后因其他原因迟迟不能开工,所在国市场发生变化。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包项目几乎每家企业都遇到类似情况,如果以原调查报告作为依据进行实施性项目策划,会对项目实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进行实时性项目策划前必须进行补充调查,以确认前期调查的准确性。
7 项目策划书的主要内容
7.1 项目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以表格方式说明项目概况及要点。
7.2 项目主要管理目标
按合同规定和工程特点,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施工进度目标、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人员属地化目标等。对有设计内容的项目(如EPC项目)应提出设计目标。
7.3 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方案
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按工程规模大小确定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规模,合理划分施工区段,确定项目经理部人力资源配置。人员配置在投标策划时已经初步确定,既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和投标文件承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满足现场管理需要,尤其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商务(合同)经理选择必须慎重,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成败。
7.4 制订总体进度计划及关键节点
工程进度计划是以项目为对象,对整个项目施工进行总的进度安排,其作用是控制项目总工期和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和衔接关系。它是其他项目计划(月进度计划、物资进场计划、分包商进场计划等)的基础。一般采用横道图或双代号网络图来表示。清理项目关键线路的节点工期,针对关键几点实行预警制度。要对施工进度计划应进行反复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均衡施工,合理降低各种资源的总体消耗。
7.5 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策划
明确项目经理部或作业队驻地建设的设计;明确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的实施计划及主要指标,如项目经理部主副营地、便道(线)、便桥、临时用电、用水、采石场、预制场、拌合站、制梁场等。
7.6 项目作业层和劳动力配置计划
结合项目特点配置作业层人员。拟定劳动力总人数、招聘和进场计划及驻地方案,一般采用图表表示。
7.7 重、难点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策划
(1)通过对项目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策划出技术可靠、资源均衡、进度较快、经济合理的总体施工方案,并列出拟编制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清单及编制计划表;(2)明确项目重、难点工程质量控制部位,提出相应的重、难点工程质量控制
措施。
7.8 物资、设备采购及运输计划
(1)主要施工设备配置方案。通过市场调查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拟采用的关键施工设备选型,包括规格、数量及进出场初步期限。通过对主要施工设备使用成本预测,初步确定调配、购置或租赁计划。在策划设备购置时同步考虑操作手的来源,所在国对操作手的要求,劳工管理政策等。(2)物资供应方案主要内容:土方、砂、石等地方材料的采、运、加工、利用的方案;道路沥青、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在属地国主要物资资源情况和价格水平;进口物资的关税及增值税等主要税率及政策;充分利用公司或区域内部可调配物资资源;依据施工图核算出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的需用量计划;临时工程和辅助工程主要材料需用料计划;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水平、预算材料费总额和物资采购方案。大型周转材料的整体策划,根据项目特性可以考虑在属地建流动工厂的可能性。
物资设备计划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关键性计划,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尤其是工程量大、工期长项目,要充分了解所在国进出口方面法律法规,包括材料进出口政策、进口设备技术标准(认证)及使用期限。
7.9 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是按照既定目标,规定由谁何时按照哪些管理程序完成项目各管理岗位职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岗位职责、过程质量活动、质量管理措施、完成记录等。质量管理计划应根据不同质量标准来制定,根据业主的管理模式开展质量管理活动,达到质量
目标。
7.10 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计划
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项目安全控制的重点,编制安全防护计划,策划应急预案;分析项目职业健康及安全重点和难点,明确卡控要点,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工程所在国地方病,如疟疾、血吸虫等疾病,咨询专业防治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管理策划方案;明确控制措施及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记录;根据所在国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法规进行管理活动,必要情况下聘请当地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7.11 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是针对项目评价出的环境因素制定的控制计划,要明确控制措施和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记录。施工现场扬尘、噪音、废气、废水、垃圾等控制在当地政府的要求以内,不妨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保护好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制定文明施工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影响。
7.12 预算及合同管理、变更索赔策划
对合同特点及其执行环境分析。包括合同价款水平分析,合同关于变更索赔的相关规定及执行要点分析,有关承诺、投标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对影响成本或成本亏损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应进行反复优化,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法;分包(指定分包)方策划与选择;分包市场调查分析;拟定分包策划方案和时间表;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有实力、资信好的分包商;找出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分项,确定变更索赔方向,要求专人负责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资料的收集工作。
7.13 风险管理策划
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策划是项目策划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根据海外项目工程特点,应制订如下风险管理策划方案:(1)法律风险(主要是结合主合同、分包合同风险评估);(2)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成本风险、资金风险、税务风险、汇兑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3)技术风险(主要包括采用所在国的技术标准风险、设计没有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导致工程量不必要的增加风险等);(4)人文环境风险(主要针对征地拆迁、风俗民情、地方政策稳定等特殊情况);(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海外项目所在国发生政治骚乱、武装抢劫、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6)对存在劳务风险的国家,应针对最低工资调整、工会干预、罢工、中方员工准入条件等情况制定和防范劳务风险。
应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一切险、承包商设备险、第三方责任险、十年责任险等的投保方案。
7.14 其他内容
策划小组认为有必要策划的其他内容。
8 策划时应注意的事项
(1)分包策划应充分进行市场调查,采用当地主流分包模式,条款规定应结合主合同要求和当地法律规定拟定,应重点考虑分包内容及接口,构成合同条款的约束文本、双方责任义务,尤其应关注缺陷责任、安全责任、违约责任及纠纷条款。合同文本应聘请当地律师等进行咨询,防范法律风险;(2)安全环保策划应吃透当地的安全法律规定,明确安全责任制和管理体系、安全人员和资源配备、安全岗位和资质要求、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安全检查及记录要求等内容,积极响应或应对当地的安全考核奖罚体系;(3)人力资源策划,重点是关于劳动配额、劳动用工政策符合当地法律要求;(4)材料、设备采购策划重点是国际采购的材料是否符合当地的准入要求,应摸清优质资源引进时的申报程序;(5)施工方案策划,重点是了解和掌握施工方案审报和批准程序、时效限制;(6)有征地拆迁和地下管线、交通导改的项目,原则上应请当地有资格的分包商进行,要做好方案和成本之间的平衡;(7)管理机构策划应当注意吸引当地有经验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协调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加强属地化管理,规避项目管理的风险。
9 策划书的调整
项目策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项目策划应相应地进行调整:(1)业主调整合同总工期,调整时间变化较大;(2)合同内施工内容有较大调整,影响项目正常运行;(3)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项目停工时间较长或者重难点工程节点工期严重滞后的;(4)物资机具来源或价格变化大,影响到项目运行;(5)所在国政治重大更替影响项目运行。
参考文献
[1] 汤礼智.国际工程承包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7.
[2] 赵丕熙.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科
【关健词】建筑市场;监管;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64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84-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得到飞速发展,但建筑市场仍存在着秩序较为混乱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个建筑业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市场整体行为,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整个建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体制曾经对组织全国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无所不包的政府体制也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难以医治的创伤和许多后遗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地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完善。作为改革主要推动者的政府,在我国目前“市场不全”的情况下,担负着推动市场发育,健全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痕迹和惯性,政府对市场干预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为:
1、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政企不分,政市不分仍未得到彻底改变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经了最初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拔改贷、两权分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还企业经营自,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明确政府把其作为国家资产的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与企业作为资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者的职能分开,改革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日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日前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有发生。“许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和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放弃种种权力进行”创租”和”抽租”,对企业的干预仍然过多。”
2、政府自身规模庞大,一些部门职责不清、权力过大仍未得到根本改观
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实行了部分分离和转移,开始引进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如政府采购、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公共(益)事业。政府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迈出可喜的一步。另外,改革政府治理方式、实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减少政府规制,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等等,使我国政府朝着公开透明、责任性、回应性的民主化进程迈进。
但是由于职能过多造成政府权力集中,寻租现象严重,加之我国权力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权力的缺失,难以有效遏制权力腐败,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三、建筑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善
现行法律法规对当前比较突出的拖欠工程款等问题缺乏相关界定和处罚条款,不适应监管和执法的需要。导致建设单位寻找借口肆意拖欠工程款,即使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也以诸如质量有问题、工程签证单过多等借口拖延竣工决算审价,达到拖欠工程款的目的。而施工单位对建设拖欠工程款提起司法诉讼,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没有一年半载时间法院根本无法审理判决,哪怕最后法院判决施工单位胜诉,拖欠工程款的事实也己经存在。
2、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缺失严重,弄虚作假现象比较突出
根据2006年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研讨会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27个省、区、市共查出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工程项日12451个,投资额886.5亿元;查出10322个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对7013个单位进行了处罚,责令5552个单位进行改正,责令812个建设单位停止施工;查出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人员1060人。”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在:
(1)部分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招标或规避公开招标,强行要求垫资承包,强迫建筑业企业签订“阴阳合同”,或搞肢解发包、虚假招标、明招暗定。
(2)有些建筑业企业采取串标、围标等不正当方式承揽工程,或通过“挂靠”越级承包,承接工程后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不依法履行合同。由于此类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监管部门有时依照经验明知道企业存在串标、围标等行为,苦于抓不到确凿的证据而无法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从而无法净化建筑市场。
(3)少数建筑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时提供虚假资料、伪造业绩,骗取资质。
3、建筑市场监管体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监管力量不足,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存在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
(2)监管方式履待转变,重事前审批轻过程监管的问题依然存在;
(3)监管手段落后,现代化网络技术应用不够,难以做到即时采集、信息和实时监控。
(4)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不到位,尚未形成“责权一致、专业管理、制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4、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1)建筑业企业组织机构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性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2)一些国有建筑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重规模、轻效益,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四、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考
1、完善法律体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是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政府兼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运用WTO协定及其附件这一套法律规则和法律手段来规范成员的经济行为,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公平性和透明度,这一原则的实现必须要求成员国建立较完整、一致的国内法与之配套。因此,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制环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首要问题。
(1)制定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建筑市场
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业首先要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范来管理中国的建筑业市场和建筑企业。同时,对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特别是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代建制、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担保和反担保,信用体系以及严重制约建筑业产业发展的拖欠工程款等作出法律上的界定并以建设部规章的形式予以单独,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2)制定完善技术法规体系
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建立与WTO/TBT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2)充分利用”技术援助”制度,争取工程建设技术法规的制高点;(3)合理使用技术性贸易壁泉,促进国内和国际工程承包贸易的发展。
2、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1)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坚决查处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
当前,企业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和资质许可后资质条件不达标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资质条件不实的问题,不但干扰资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秩序的基础,己经威胁到建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监管部门对有弄虚作假嫌疑或存在举报的企业,要组织人员进行严格核查,一旦查清资质申报材料不实的,依法予以严厉处理,在一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再受理其资质申请,并记入企业的不良行为信用档案,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予以曝光,加大不诚实企业违规成本,坚决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2)依法加强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法规的逐步完善,按照工程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己经形成一套法定的工程建设程序和制度,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招标投标制、施工许可证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等,这些法定程序和制度,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但是,当前仍然存在部分法定的建设程序和制度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加强对法定工程建设程序和制度执行的监管,落实市场主体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制度的义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
(3)进一步发挥有形建筑市场作用,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
①继续完善招标投标制度。
②加强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
③严肃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
④明确地位,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服务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1)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保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信息共享的思路,采取措施,逐步实现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的目标。
(2)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对担保制度的推行,要解决好如下问题:工程担保的法律地位没有解决,谁为担保公司负责,如何加强对工程担保的监管,目前如何推进工程担保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深入研究相关法律问题,完善担保管理规定,促进工程担保法规建设,依法推行工程担保制度;二是制定办法,明确进入工程担保市场的条件,包括要求银行出具保函和实力证明作为前提条件,根据担保机构的实力,对担保工程规模进行划分限制,控制风险,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加强监管;三是建立对工程担保机构的监管制度,规范工程担保市场,包括对专业担保公司从事工程担保业务的登记和审核制度、保函集中保管和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工程担保活动的诚信管理制度;四是积极推进担保试点城市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并根据试点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担保的措施;五是加强工程担保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行业自律工作,要研究制定有关工作标准和办法。
(3)强化市场监管体系其他环节建设,促进建筑市场协调发展
目前,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上发展不平衡、城乡建筑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平衡、市场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等问题还存在,因此也要重视解决建筑市场其他环节的建设问题,促进建筑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做好此项工作,第一,要加强对村镇建筑市场的监管。第二,建立完善劳务分包制度,规范劳务分包秩序。第三,强化对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的管理。
4、加强内部建设,创新管理方式
(1)加强层级监督,规范行政许可
要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的动态评估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强化内部监督,使行政许可流程更加规范化;要加强层级监督检查,认真清理超越法定职权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事项,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许可决定,应予以撤销,并报符合法定职权要求的行政许可机关重新审查核准。
(2)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
以便民、规范、高效为原则,从统筹考虑整合资源、服务企业的要求出发,从简政放权和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统一规范行政许可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资质的分级管理办法,明确权责,加强地方权利与责任;继续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将资质受理由过去定期集中受理的方式改为随时受理、限时审批,逐步向随时审批过渡,同时尽快在资质审批中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做到网上受理、审查和审批。
(3)加强职能机构执法联动,推进建筑市场闭合管理
为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涉及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相关职能机构要主动相互配合,监督管理既分工管理又联动执法,既不重复执法又不留下空白,进行全过程、多环节的齐抓共管,并将制度性巡查与日常程序性管理相结合,形成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合力和建筑市场闭合管理体系,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
(4)加快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监管现代化水平
实现信息在建筑市场监管职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强化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实施和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并逐步形成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方便市场主体,及时全面政策法规、工程信息、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信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5)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队伍建设是根本。要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充实监管力量,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多种监管手段,为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5、推进建筑业改革与创新,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结合实际,制定建筑业长期技术创新规划和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支持大型工业设计企业或工程公司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大力支持大型土木工程公司提高科研能力和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装备能力,大力支持大型施工企业发展施工图纸设计能力,将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建筑业企业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
(2)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
要在以工艺为主导的专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中,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引导大型设计、施工企业拓展企业功能,鼓励其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工程总承包公司或者综合型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对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积极引导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项目管理服务,为业主提供全过程的服务;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注册执业制度,落实执业人员责任,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注册执业人员的素质。
(3)加快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
要认真做好WTO后过渡期结束后应对措施的研究,学习、借鉴WTO成员国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的市场准入机制,在非政府投资工程上,积极吸引国外具有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经验的大型建筑承包商参与竞争;同时要加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管理,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为重点,切实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积极推动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开展。
五、结语
我国当前仍处于建设高峰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建设规模大、建筑业企业多、从业人员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筑市场的主要特点,监管工作必须要适应这一特点,不断加强监管力度,适应投资不断增长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建筑市场监管体制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监管方式,健全和完善各项市场机制,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经济制衡”的监管模式,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青.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竹理模式[M].北京:经济竹理出版社,2001. 97-98.
[2]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卞与建设出版社,2001. 147
[3]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35
[4]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36
[5]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35
[6]建设部.建设部赴德国建筑市场监竹考察报告[R].北京:建设部. 2005
[7]建设部.建设部赴美国建筑市场监竹考察报告[R].北京:建设部. 2005
去年底,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赴台湾考察,考察团一行10人走访了台北、高雄、台中、台东、花莲等城市,与台湾物业管理协会、台湾物业管理经理人协会等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召开了两岸物业管理研讨会。台湾物业管理经理人协会、高雄物业管理协会、太平洋管理公司、安朝管理公司、台业管理公司的同行们对我们的考察非常热情,作了认真充分的准备,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的学习和考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台湾现行的物业管理模式和体制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台湾物业管理的现状
随着先进国家的物业管理逐渐对台湾产生影响,尤其是日本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台湾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台湾的房产商也要求对不动产进行维护,1987年当局终于准予开放登记物业管理维护营业项目。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叫做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1995年,台湾颁布了第一个物业管理法规,即《公寓大厦管理条例》,1997年又颁布《公寓大厦管理服务人管理办法》,1998年6月台湾建筑物管理维护经理人协会(简称bma)成立,同年9月开放组织同业公会,设有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桃园县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商业同业公会,并由台湾建筑物管理维护经理人协会整合业者,致力“建构法制环境,推广专业技能、提升业界形象”,积极参与政府法规制定与修改,建筑物管理维护经理人协会以发展建筑物管理维护知识技术,提升建筑物管理维护服务质量为目标,多年来不断办理研讨会、观摩考察,并与(台湾、上海、香港)及日本、英国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协会活动,包括世界不动产协会和世界建筑物服务厂商联盟。目前台湾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参与公会者近100家,加入bma的有50余家,这些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但公司名称并未统一规定。,台湾又成立了中华物业管理协会。
目前台湾物业管理服务业中,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约有450家,从业人员约5万,清洁服务公司约74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合计约为20万人,年产值约500亿元(新台币,约125亿人民币)。保全公司有452家,从业人员3.6万人,其中驻卫保全年产值约有150亿元(新台币,约37亿人民币)。
台湾物业管理服务业依其服务项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建筑物与环境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提供建筑物与环境管理维护、清洁、保全、公共安全检查、消防安全设备及附属设施设备检修等服务;第二类为生活与商业支援服务,提供物业代办及咨询行业、事务管理、物业生活服务、社区网路、照顾服务、保姆、宅配物流、生活产品(衣、食、住、行、育、乐)及商业支援服务;第三类为资产管理,提供不动产经营顾问、开发租赁及投资管理等服务。
目前物业管理公司已跳出传统观念,服务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安全等事项,而是从大楼的管理到生活便利性的提供,物业管理公司所规划的服务项目,已涵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一些大型专业物业管理公司除了以上各项外,还提供生活服务、社区总体营造、租售服务及不动产营运规划等服务,物业管理呈现多样化及多元化。
1、社区治安管理必须有保全公司承担
台湾物业管理的业务因法令限制而被割裂分别存在于许多行业,包括公寓大厦管理维护业、保全业、清洁业、房屋中介业等,在《公寓大厦管理条例》及《公寓大厦管理服务人管理办法》公布前,有各种不同的公司形态,普遍的是建筑物管理维护公司,其他也有大楼管理顾问公司、清洁公司、机电工程公司等,也提供一些单项或多项的物业管理服务。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台湾,物业管理公司与保全公司经常无法有效区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物业管理中有关安全管理项目在台湾的《保全业法》中规定属于保全公司营业项目,物业管理公司不得承揽保全业务。但是在实际的商业营运中,保全公司常涉足物业管理的营运模式,物业管理公司也往往会“入侵”保全公司的营业领域,表现形式就是一家公司两块牌照。这与国内保安公司(相当于台湾的保全公司)以驻卫保安工作为主,物业管理公司(相当于台湾的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也可雇用保安员从事驻卫保安工作的方式不尽相同。
2、社会比较重视物业管理
建筑管理维护公司在台湾普遍成立也不过10几年的历史,近,台湾房地产业发展很快,维护公司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台湾对从事建筑物管理维护的要求很严格,企业的准入“门槛”很高。根据《公寓大厦管理服务人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资本额要在新台币1000万元以上。并要有4名取得公寓大厦事务管理认可证的 职员和4名以上持有各类公寓大厦不同技术服务认可证的职员。没有相当的实力,是无法进入这一行业的。这样既实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总量和质量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现象。
近年来,台湾当局也十分重视物业管理行业的建设,在大学内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学科,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物业管理以及公寓大厦维护管理的条例和规定,在政策上,也对物业管理产业给予了支持,如台中市政府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录用一名45岁以上劳动者,政府奖励企业5000元新台币。全市人口约98万,其中从事物业管理的将近1万人。
同时,为提升居住和管理品质,台湾也积极举办各类物业管理创优活动,如优良公寓大厦管理维护公司评比等,台北市还开展了守望相助评比及各县市政府举办的优良社区评比、环境清洁评比、社区活动评比等。
但是由于整个物业管理行业在台湾还处于成长阶段,所以行业内的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在《公寓大厦管理条例》未出台之前,许多公司对本身应有的服务工作项目都不太清楚,目前较有经验或有规模的公司已经十分重视与改善服务品质,所以台湾公寓大厦的物业管理现有的服务与前比较可说是突飞猛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自主经营管理较为普遍
除了专业物业管理外,台湾地区许多楼宇也有实行业主自营式的物业管理,所谓业主自营式物业管理,就是社区的物业管理,既不由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也不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而是由楼宇业主自行打理,这种方式在台湾的城市中比较普遍。
5、依约管理、居民法律素质较高
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所以广大业主的法律素养也较高。目前台湾规范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主要有《公寓大厦管理条例》、《公寓大厦管理条例细则》、《公寓大厦管理组织申请报备处理原则》、《公寓大厦管理服务人管理办法》等。虽然条款并不多,但在执行法规方面以及在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性方面,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较好地贯彻了对等与公平的原则。
在管理过程中双方依照合约规定的内容。公寓大厦管委会可以通过法规赋予业主自主管理的权力,实行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对于不称职的物业公司进行解雇;另外一方面,优秀的物业公司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脱颖而出。对于业主的权利和义务也规定得非常明确,而且执行起来非常严格。对欠缴管理费经过催告仍然不付者,管理负责人或管理委员会会诉请法院命其给付应交之金额及延迟利息,情节严重者可诉请法院强制迁离。如该住户系业主时可诉请法院令其出让所有权应有部分,如其于判决后三个月内不能自行出让并完成登记手续者,管理公司或管理委员会可申请法院拍卖其房产。因此在台湾管理费收缴不是问题。如台北地区的收缴率在98%以上,台中、高雄地区也在95%以上。
6、重视物业管理职业培训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打造我场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谋划渔业发展新格局,4月25日至26日,我场组织生产科、各分场负责人、部分科技示范户和养殖大户参加的考察团一行10人,由一名总支委员带队,赴武汉、汉川、潜江,分别对武汉市东西湖鱼水情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走马岭渔业大队、汉川里潭砚海家庭农场、潜江虾宝农业科技基地、虾皇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张家窑基地渔业养殖与管理、名优良种与品牌渔业等先进典型和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考察期间,与当地从事水产养殖、科研、贸易的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农渔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全面学习了他们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培植、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宝贵经验。此次考察,选点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组织安排紧凑,考察内容丰富,参加考察人员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深受启发,收获很大,考察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三市区考察点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实地一看,确实使每位成员震动很大。总结起来,他们的发展思路宽,规模大、标准高、技术精、效益好,品牌意识强。翘嘴鲌,黄颡鱼、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在上述三地已达较大规模,已建成繁苗、育种、养成、餐饮、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体系。主要特点一是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大,二是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三是渔业产业化经营程度高,四是渔业科技支撑作用突出。
东西湖区鱼水情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水产基地位于东山群力村,东吴大道旁,公司由老总李允个人投资500万元兴建,集名优水产苗种引进实验、繁育,商品鱼养殖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公司基地占地200余亩,建成室内育苗车间1000余平方米,池塘微循环养殖水槽13组,年人工繁育杂交黄颡、江团(长吻鮠、又称长江回鱼)大鳞鲃(淡水银鳕)、大口黑鲈等名优新水产苗种2亿余尾,商品加州鲈鱼等中高档水产品30万斤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走马岭渔业大队养殖户陈老板养殖水面30亩,2017年养殖翘嘴鲌,投放鱼苗35000尾,规格每尾0.15公斤。以调水为主,几乎不用药,投喂饲料27万元,产值48万元。【参观时,正有渔户在出售翘嘴鲌】
汉川里潭砚海家庭农场2015年4月注册成立,位于竹林村彭湖垸,以稻田养虾、蟹为主,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流转740亩湖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鱼池6口、700亩,投放虾苗2000多公斤、蟹苗3000多公斤,当年收稻谷32万公斤、产虾5万公斤、产蟹1.8万公斤,总产值400万元以上,去年产值达千万元。
2016年11月,潜江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组建了专业团队,主要进行小龙虾遗传育种、小龙虾微生态重建与修复、小龙虾繁养一体化和小龙虾疾病防控四大系统工程试验,坚持走绿色生态之路。“一定要将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控制在阈值以内。水草对净化水质有极好的效果,我们要及时补充有益菌,分解小龙虾粪便,为水草和藻类提供肥料,水草和藻类生长旺盛,浮游动物就多了,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营养。”公司老总如是对考察组成员介绍道。
2013年,虾宝老总陈龙承包500亩水田,472亩种植藕带,28亩专门研究小龙虾生长环境、育种等。为了观察小龙虾生活习性,有时候他一动不动趴在虾池边观察,一待就是一整天。陈龙说,这样才能不影响到小龙虾的活动,获得更加准确的资料。多年蛰伏,一朝蝶变。2014年,陈龙培育出抗体强、存活率高的麻壳虾,同时获得了高产,28亩麻壳虾卖了57万元。2015年8月,尝到甜头的陈龙将虾池扩增到813亩,500亩养虾,313亩种植水草研究微生态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地毛收入为5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去年11月,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还新增2400亩虾田,将虾稻共作与小龙虾精养相结合,预计今年毛收入可突破2000万元。
二、渔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一是抓规模化开发,培植支柱产业。2001年,潜江小龙虾在水稻田里养殖并获得成功,被专家称为“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但在实践中,此模式一亩田只能收一季虾,效益较低。后来,经过三年实践,又摸索出了“虾稻共作”模式,一季稻谷、两季虾。绿色生态的虾稻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2017年虾稻共作面积达到65万亩,建成13个万亩和60个千亩集中连片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全市龙虾总产量达10.3万吨。形成了强村富民的主导项目和支柱产业。虾稻产业的高效益离不开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科学高效管理。十几年来,不断完善“虾稻共作”这一新型种养模式,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两个院士工作站和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对虾稻共作进行科技攻关。同时,不断健全虾稻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和了14项产业标准。
二是抓产业化经营,靠龙头带动发展。如潜江虾皇等公司就是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农户利用水面进行养殖,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由企业统一供应苗种、生产标准、技术服务、收购产品,渔民养殖水域成为企业基地,既稳定了渔业生产,又为企业加工销售提供了大批量的原料。经验证明:产业化经营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营方式,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渔业实施产业化,将基地、加工、市场体系三个环节连接起来是关键。龙头企业能延长、拉紧产业链条,政府要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靠企业打造品牌,靠企业与农户、基地联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较为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三是抓品牌打造,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城乡居民由被动式消费转向选择性消费的重要标志。我们发展品牌渔业,就是要用现代工业理念来谋划渔业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提高渔业产品的知名度、内在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只有品牌,才能争夺市场霸主,实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需要科技扶持,渔民在加工、销售环节上需要引导和服务,政府机构和服务组织要以市场导向引导渔民生产,还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加工、市场、信息服务,做到渔民和企业能够养得好、卖得快、效益高、增收多。
四、下步打算
因地制宜地学习好经验,做好结合的文章,明确主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立足自身实际,创新理念,创新机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不断加快渔业发展步伐。
一是实现生产设施标准化、养殖技术现代化、营销品牌化的格局。深入实施标准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池塘微孔增氧设施及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机械,完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打造名优淡水鱼生产和良种繁育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提高渔业产值和效益。
二是根据我场资源条件特点,培育主导品种,发展优势特色渔业,着重提升质量,打造名牌产品。充分利用山好水好生态好的优势和“野猪湖”品牌的知名度优势,积极打造孝南渔业品牌,实现渔业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
三是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以省水产良种试验站减量用药计划在我场实施为契机,新建1处水产品质量检测和疫病检测实验室,加强养殖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渔业水域环境、养殖投入品和水产品药残日常检测;开展渔业病害测报和重大病害防控;逐步推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有效提升我区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关键词 矿区水土保持准入条件方案建议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对水泥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并带动水泥原料市场的发展,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石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加大。长兴县某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开采的矿产品主要以水泥用灰岩供给湖州某水泥厂作原料的同时,其余不能作水泥原料的白云质灰岩夹石等进行加工破碎成各种规格石子,综合利用供应外部市场。本矿山的建设对当地的水泥市场和开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笔者从矿区的生态脆弱程度、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环境破坏后的生态恢复可能性等方面,重点对矿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准入条件进行研究,旨在为建筑石料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依据。
一、矿区工程建设特点
1.工程类型与建设规模
按开采方式,建筑石料资源开发主要是露天开采,与之配套的建筑石料加工工程。工程组成、占地与排弃特点是,露天矿区主要围绕剥离、采建筑石料、运输、建筑石料加工、岩土排弃等建设生产活动,形成采掘场、外排土场、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给排水及供热、地面防排水、地面运输系统、供电及通讯、行政生活区等工程设施区。地面生产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工业场地与地面加工及输送系统、供排水工程、运输系统、生活基地、排矸场、供配电和供热系统。
2.矿区工程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
露天矿区,因矿建工程和采石过程形成的采掘坑地面挖损区和由剥离物堆垫形成的巨大松散堆积体,彻底改变了原地面自然景观,遇大风、暴雨和重力作用,极易造成土壤侵蚀,甚至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地面土建工程,如场地平整、管沟开挖、各建筑物、道路及输石栈桥、专用线等工程建设,大面积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土石方挖填与调运,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并降低原地表水土保持功能。采掘场、排土场面积很大,边坡较陡,有可能发生坍塌或形成泥石流。疏干水大量外排,严重减少了当地的水资源,加速地面下沉、土地干旱化和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采矿区因在地上与地下开拓,由于地下开采会产生地表沉陷、裂缝,从而引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造成矿区及周边区域水土资源的破坏;地下水疏干,造成矿区及附近地表河流、潜层地下水和地表植被变化,引起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在生产运行期间,岩土和矸石堆放,形成巨大松散堆积体,占压和破坏土地,淋溶液也会对下游地表植被产生破坏,如不采取拦挡、防护和截排水措施,遇外部诱发营力,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项目的基本准入条件。依据建筑石料行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与产业布局,以及国家和行业对于建筑石料工程发展的限制性规定,从保持水土角度,提出矿区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基本准入条件如下。
一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法和水资源消耗小的项目。二是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矿区工程项目。三是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矿区建设规模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最低规模的项目。四是合理掌握开采建筑石料的剥采比例。排除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
项目的限批条件为严格控制全国各大流域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山地灾害易发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维护生态安全的原则,提出矿区工程项目的限批条件如下。一是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在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生态脆弱的地区,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二是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三是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根据水土资源容量,对于同一建筑石料资源区,建设密度过大或者同期建设过多的项目。须修正完善后再报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条件。通过对主体工程选址选线、施工方法与工艺、施工时序、施工道路与施工营地、工程占地、排水、控制水土流失和保证安全等方面的分析,归纳出需修正主体工程设计再报批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要求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基本规定与特殊规定,同时满足水土保持方案修正准入条件要求的方案。
4. 本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方案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设计水平年取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19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至设计水平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2%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67,拦渣率达到98%以上,林草植被恢复率99%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
二、长兴县某矿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长兴县某矿山开采区占地类型为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以工矿仓储用地为主。要求主体工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进一步对矿区进行详细勘察,优化开拓系统及矿区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对开采区周边林地的占用。矿山开采各项条件较便利,矿山开拓运输方式选择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并剥离表土集中堆置用于开采平台绿化覆土,有利于水土保持。
场地分区合理,工艺路线流畅,人流物流通畅,在附属设施布置上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减少占地面积,节约用地,利于水土保持。矿区地表雨水进行有序处理,合理排放,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不完善,需在方案中进一步补充设计或明确说明。
综上所述,长兴县某矿区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基本合理,从水土保持角度看,主体工程总体可行。但就整个矿区而言,主体工程只注重了本体防护,而对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面考虑的较少,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因此,本方案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补充增加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并将其一并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使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防护体系。
三、长兴县某矿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防治分区划分。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4个区:Ⅰ区—矿山开采防治区;Ⅱ区—加工防治区;Ⅲ区—运输道路防治区;Ⅳ区—临时堆场防治区。各分区具体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如下:
1.施工期
Ⅰ区—矿山开采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5.50hm2。工程措施:剥离表土2.27万m3;临时措施:道路排水沟1168m,简易排水沟100m,沉沙池4座。
Ⅱ区—加工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61hm2。工程措施:永久排水沟558m,沉沙池2座、挡土坎60m;植物措施:撒播草籽0.13hm2;临时措施:填土草包480m3,临时排水沟490m。
Ⅲ区—运输道路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0.14hm2。工程措施:道路排水沟189m,沉沙池2座,洗车沉淀池1座。
Ⅳ区—临时堆场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0.98hm2。工程措施:截水沟140m;临时措施:填土草包264m3,临时排水沟270m,沉沙池1座,撒播草籽0.98hm2。
2.生产运行期
Ⅰ区—矿山开采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5.50hm2。工程措施:场地平整11.65hm2,绿化覆土5.82万m3,平台排水沟3433m,纵向排水沟160m,消力池9座,平台挡土坎3433m,宕底挡土墙1072m,宕底排水沟1175m,沉沙池2座;植物措施:种植灌木27022株,撒播草籽11.65hm2,边坡复绿8489株,抚育管理11.65hm2·a。
Ⅱ区—加工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61hm2。工程措施:场地平整1.42hm2,绿化覆土0.71hm2;植物措施:种植灌木3556株,撒播草籽1.42hm2,抚育管理1.42hm2·a。
Ⅳ区—临时堆场防治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0.98hm2。工程措施:场地平整0.98hm2,绿化覆土0.49hm2;植物措施:种植灌木1792株,撒播草籽0.98hm2,抚育管理0.98hm2·a。
四、长兴县某矿区水土保持监测
本工程为建设类生产项目,监测时段从施工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从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共60个月。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监测频次:一般对于正在使用的临时堆土场,以及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一次;扰动地貌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挡拦效果等施工期每1个月监测一次;矿山开采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
根据工程特征及现场踏勘调查,方案拟设2个固定监测点,分别是加工区、运输公路区排水沟出口沉沙池各1处。
五、结论及建议
矿区内无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及试验区,无崩塌滑坡危险区,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对主体工程的建设无制约因素。
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主体工程安全问题,挡土墙、平台排水沟等防护措施,既能够保证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营,同时也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在对主体工程各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本方案针对各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工程、植物及临时防护等方面的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结合主体工程已有防护的措施,实施后可达到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要求,不会形成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对周边区域造成影响不大。
本方案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可有效控制本矿区开采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在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矿山开采是基本可行的。
工程主体设计纳入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应进一步细化设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在工程监理文件中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理单位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在施工前,委托相应的资质机构开展工程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要求,由监测单位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效果的监测。
总之,长兴县某矿区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基本合理,从水土保持角度看,主体工程基本可行。主体工程设计中的平台挡土坎、平台排水沟、矿区平台边坡复绿等措施能达到水土保持要求。但就整个矿区而言,主体工程只注重了本体防护,而对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面考虑的较少,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体系。因此,本方案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补充增加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并将其一并纳入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使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防护体系。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考察报告.北京: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007
2.姜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6、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技术
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绿色技术转化为标准,并加以监测、实施,使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活动。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主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并将其大力推广,使绿色技术上升为“农业标准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我国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李志军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4.《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5.《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余鹏著,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7月。
6.《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刘翠萍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月。
7.《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谭蓉娟著,特区经济,2006年5月。
8.《如何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于宝苹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月。
9.《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顿红著,科教文汇,2007年6月。
10.《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岳利鸿著,前沿,2007年5月。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论-文-网LunWenNet_Com]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省委、省政府组织赴浙闽学习考察,对于深入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开创“富民强省、二次创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认真听、看、问、访、议,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受到深刻的思想解放教育。时间虽很短,收获却极大。深深感到浙闽的发展速度激励人。浙江从1996年开始,全省gdp和人均gdp在全国位次由1978年第12位和14位上升到第4位。福建到2001年全省gdp由1979年居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1位。温州、宁波、厦门等地年增长速度都在两位数以上,提前实现了小康。这些地方的跨越式发展令人振奋。浙闽的现代观念启迪人。两地思想解放走在了全国前面,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我们落后的原因,关键是思想解放程度没人家高,抢抓机遇意识没人家强,市场经济路数没人家宽,自主、自强、自立创业精神没人家足。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首先必须在思想解放、意识转化、观念创新、精神塑造等方面下功夫。浙闽的创业精神教育人。两地创造经济腾飞的奇迹,得益于他们的勤奋和智慧,更得益于他们不甘平庸、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温州人靠四个“千万”打天下,“风风火火闯九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温州人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特殊的群体。“温州”两字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无形资产。他们的这种创业精神同我们相当一些人存在的小富即安、小得即满、老守田园,守着资源“金碗”要饭吃的精神状态形成强烈反差。浙闽的发展远景鞭策人。两地坚持与时俱进,在经济遥遥领先全国情况下,仍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目标。浙江确定了提前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绿色浙江”,努力成为经济强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福建提出了新世纪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三条战略通道总体构想,积极推进“数字福建”工程建设。厦门确定了四个翻番、上四个台阶、实现四个协调发展的目标。温州提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性轻工城、打造“信用温州”、“金名片”。发达地区乘势猛进,形势咄咄逼人。这些都警示我们,必须从“自己同自己比有进步”的陶醉中解脱出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别人迈一步,我们必须迈三步、五步。只有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才能缩短与发达地区距离。
考察学习使我们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和启迪,学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浙闽两省经验、做法移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我们要以发展经济为主旨,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线,当前要着力在全市营造一个氛围,形成四个热潮——
营造一个氛围:就是营造学浙江、学福建的浓厚氛围。我们将在市级班子初步学习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召开全市干部大会介绍两省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学习浙闽的部署。向各基层单位、国有和民营企业、广大干部群众传达省里的考察报告。在学习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浙闽在加快发展中究竟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浙闽对照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从实际出发借鉴浙闽经验;如何扩大与浙闽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市各新闻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浙闽发展情况和经验,报道各级各界、各行各业学习浙闽经验典型,发表有见地、有份量的言论。通过学习宣传,把浙闽经验消化到全市每个部门、单位和企业,贯彻到党政机关每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推动××的各项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提高。
形成四个热潮: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热潮。我们与两省经济的差距,归根到底就在于思想解放的差距。省九次党代会后、特别是有芳书记视察××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初步在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民营经济、开展招商引资、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这次考察后,要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全市上下、党内党外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始终。结合学习贯彻“531”讲话,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在全市干部中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观念,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作起来,聚精会神抓发展,大胆改革促发展,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敢担风险支持发展。用发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用发展标准考核干部、衡量政绩,用发展检验一切工作。解放思想要有的放矢,把民营经济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扭转根深蒂固的“轻商”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育个体私营业者摆脱自卑心理障碍,增强加快发展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坚定实施“旅贸牵动”战略;摆脱靠单一所有制发展外经贸思想束缚,积极把民营经济推向出口创汇主战场;突破“互市”贸易狭隘意识,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第二,坚持调整结构、培育主体,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经济主体少、小、弱。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途径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民营经济就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观念,认真学习两省经验、特别是温州经验,采取超常措施,从扩张数量和提高水平两个方面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多路并举,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的退出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与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结合,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在实现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同时,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使他们逐步从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和家族化管理向投资多元化、生产专业化、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特别注意培养、扶持一批正泰、德力西、传化、银鹭式的无区域的民营企业,使之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注意引进个体私营老板,同时培养造就自己的个体私营老板。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发达地区打工锻炼,在实践中增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才干,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第三,坚持北开南联、整体推进,形成对外开放的热潮。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两省经验,认真落实好徐书记视察××提出的“五个延伸”要求,强化大开放观念。在稳定和扩大俄阿州市场基础上,以俄克市、雅库中国商业城、布市贸易中心为依托,大力开拓乌拉尔山以东大中城市和地区的市场。同时积极开拓韩国、日本、东南亚市场,向欧洲、美国、加拿大、北美洲等市场进军。充分利用俄罗斯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高新技术先进的优势,在农业、林业、建筑等领域巩固长期合作的基础,扩大合作规模。加强中省市直企业、边贸企业与区域内外企业联手合作,共同创造对外开放整体优势。抓住全国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机遇,发挥××自然资源、对俄经贸合作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搞好项目开发和规划,吸引国内外资本,使××由服务通道变成国际资本聚集地。在扩大北开的同时,加大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南联力度。创新招商方式,从会展招商、组团招商到网络招商,从招商、委托招商到专业化招商,从以商招商、二次招商到产业链招商,不断拓宽招商渠道。选择重点地区、重点产业,提高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度。特别要瞄准浙闽一带,引进温州等地的制鞋、小家电等生产企业,落地加工对俄出口。积极寻求同民营企业的名厂名家合作。加大招商项目的前期工作,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招商。改变开门招商、闭门宰客做法,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投资者真正能够招得进、留得住。确定专人负责抓紧落实好考察期间签约的项目。
在新形势下,要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建设工作,需要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影响科学发展工作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发现与解决,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构建科学考评机制,强化决策过程监督。在反腐倡廉的建设工作中,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尤其是基础的决策权监督,在该环节当中,倘若监督缺位,会让决策者丢失被监督意识,从而弱化其群众观念。因此,在决策环节中,要注意发展及片面经济增长间的区别,不能将其等同看之,应将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当作决策判断的标准,并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让决策更为坚实。同时,注重因地制宜,按照客观规律,集思广益,广开言路,让决策充分展现集体意志,利用决策前的论证制度、决策中后的票决制及责任制来实现责任及决策间的统一,进而实现决策权及行政决策的同步监督。
与其他部门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监督。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需要深入市场经济的新领域及第一线当中,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当作重要职责,并狠抓减排节能,监督《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有效落实,以符合环境准入制度,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要避免上马,强化企业治污工作的监督,保证治污设备能充分的发挥作用,以杜绝牺牲环境带来的高指标经济增长。
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要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应针对多发易发腐败问题的要害部位及关键环节,强化工作力度,尤其是商业贿赂方面的专项治理,对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及经营土地使用全的出让要加强监督力度,对于违法案件要加大查处的力度,对阻碍其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发现与解决,强化政府与机关部门的效能建设,积极开展党员领导行使权力的有效监督,并创造优良和谐的服务环境与政务环境。并积极推动党员的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性,将工作失误与违纪行为进行区分,营造一心一意及聚精会神搞发展的优良氛围,从而实现反腐倡廉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良好互动。
完善有关制度,构筑牢固的反腐倡廉机制
构建领导责任机制,强化反腐倡廉工作。在反腐倡廉工作当中,党政是其首要责任人,负有总责任,同时,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强化对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工作领导。并构建定期的述廉、述职及评廉的制度,根据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以构建起组织责任制、领导责任制与岗位责任制方面的三位一体化责任体系,对其实施层层分解,以落实有效责任,还要每年签订相关的党风廉政工作责任承诺书,对其加强考核,并兑现有关奖惩,而过错追究机制的强化,有益于工作的动真碰硬,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加强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加强制约机制与管理体制的完善。在新形势下,要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构建完善的考廉制度、廉政奖励制度、档案制度、个人收入的申报制度与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等。对于干部管理制度,要有效体现正确的政绩观及科学发展观,加强创新改革,完善干部的实际考核标准与考察制度,以加强干部选拔的监督完善,并完善考察报告、规范竞争上岗与任前公示等制度,从而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任用知情权、监督权与选择权等,还有完善领导的干部辞职机制,从而合理实施干部的任期制。除了强化约束机制外,还应强化管理体制,优化管理业务方面的流程,对职责进行明确分工,构建操作强及完善的岗责体系,强化管理环节的业务性衔接,实施定期轮岗制,构建监督的制约机制,同时作出明确的廉政规定。
完善岗位责任机制,强化反腐廉政建设。根据岗位与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岗位责任机制,实施岗位的程序虚化与标准化,对指标进行量化,责任明确,从而做到以事设置岗位,并以岗位确定责任,对每个岗位中的操作要求与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让业务操作均能符合办事原则。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要按岗责体系,有效落实责任制,让每位在岗人员均能在岗尽职及勤政,防止与侵害群众的不法行为出现,严格实施过错追究责任机制,务必做到用权监督、有权有责及违法追究,以促进廉政之风。
强化人本教育,构建反腐倡廉的网络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要有效抵制这些诱惑,需要树立人本思想,加强人本教育,树立牢固的防腐思想,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监督网络,对其统筹兼顾,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从而确保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人本教育,树立牢固思想防线。在新形势下,有些党员干部在党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领导队伍的反腐倡廉工作,实施正面灌输工作,完善学习机制,从实际出发,采用集中及分散学习、理论及实践、在职及脱产培训相互结合的方式,加强正面廉政教育。并组织党员干部与重点人员进行廉政先进事迹与先进典型的学习,运用身边人与事开展廉正教育,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也要做好反面警示教育与自我教育,将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当作廉政工作的落脚点,有效维护广大民众根本的利益,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强化警示教育与示范教育,让党员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世界观,以提高党员拒腐防变能力,让领导干部树立反腐倡廉的精神,从而加强干部牢固的廉洁勤政思想。
加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为了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建设工作,应针对不同的层次与特点,将多种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如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对党员内部,要认真落实其党员大会及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的生活制度,并定期上党课,加强党员及干部的批评及自我批评开展,注重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以发挥党内监督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强群众监督,构建干部的廉政档案,根据干部考核与考察等制度,对干部实施全面合理的民主评议,将廉政考核状况与政治荣誉、经济利益等相挂钩,以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加强社会、舆论及纪律监督。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反腐倡廉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认知的 重要学习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每年有60%药 学毕业生就职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药品经营和 医药管理岗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 已提出药师应提供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 理的必要服务,药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引导培养药学服 务型人才。有资料表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内容将 由传统的药房发药、药品摆放等内容转向“以病人为 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的药学服务。因此,面向 药学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药学专业教学 改革的重点,笔者提出针对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 学生,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构建比较规范的以“药学 服务型”为目的毕业实习模式,同时应完善基于“药学 服务型”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
1.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 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 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 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在药学服 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 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 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 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 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 “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 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 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 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 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 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 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 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 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 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 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 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 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 代教学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过 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 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 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 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 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 学服务”的理念。
1.1.2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结 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 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 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 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 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校园活 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 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 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间。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 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 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 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 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 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 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 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实 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 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 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 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 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 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 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 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 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 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 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实 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 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 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 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深入了解“药 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 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 药特点,开展深入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 素养。
1.3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 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 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 生通过査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 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 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 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 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 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 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 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 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 好职业准备。
2.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 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 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 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 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 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 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 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 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 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 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 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 环境。
2.1.2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 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 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 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 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建立权责明 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 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 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 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 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 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 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 主,主要考査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 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 “阶段化”的 考核方式。
2.2.1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在实习阶段 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 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 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 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 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 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带教老师针对不同 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 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 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 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 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 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 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 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査学生药学服 务的真正能力。
3.总结